追忆先贤 传承家风

2024-05-05

追忆先贤 传承家风(共5篇)

篇1:追忆先贤 传承家风

追忆先贤 传承家风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又到了,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缅怀祖先,进行优良家风教育的好时机。

近年来,在清明扫墓活动中,很多人都是用焚烧纸钱、祭品的做法来表达哀思;也有不少人摒弃陋习,向先人敬献鲜花来表达纪念之情;也有些地方举办了清明会,喝清明酒,促进了宗亲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但这些活动,很少人知道老祖宗优良的传统家风,很少人去挖掘、发扬良好的家风。因时代的变迁,历史上优良的传统家风被忽视了。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应该成为清明家族团聚的重头戏。记得在小时候,每年清明节家族里都会举行祭祀仪式:同村子的家族成员在那一天都会聚在一起,年轻男丁去扫墓,妇女一般在家准备酒席,而老人们讲则不厌其烦地对小孩讲家族的历史,自豪地介绍家族的礼仪传承等。而我们经过老人的言传身教,也慢慢地开始懂得了不少做人处事的道理。一个家族,如果能像过去的那些老人那样,不断用家族的正能量去激发家族成员奋发向上、创业有为,则家族幸甚,乡邻幸甚,国家幸甚。而如果家族成员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就只顾吃喝,只顾玩乐,甚至讲荤话玩赌博,则会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特别是对小孩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如果将不良思想、不良习气传给了下一代,那么整个家族的发展、整个村子的兴盛,都会受到影响。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风教育,从文明祭祀开始。传承家风、培育家风、弘扬家风,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任何说教,都比不上身体力行。家族里祭祀,首先要选择文明环保的方式。如不再烧纸、烧“名车”“豪宅”,不再大肆燃放烟花爆竹,不再搞铺张浪费,等等。要行节俭之风,时刻传播文明的种子。其次是不要把祭祀祖宗变成了家族或个人的炫富、耍酷行为。还记得以前我们家乡有某些比较大的家族过清明节,大摆筵席,鼓炮齐鸣,车队排起几公里的长龙,甚至堵塞交通。他们在迎来人们一片惊诧的同时,却很容易忘了党纪国法。家族团聚,鼓励年轻人奋勇争先,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此招摇过市,炫富摆酷,很容易让家族成员骄傲自大,甚至搞小团体,在乡邻之间逞能称霸,走向发家旺族的另一个极端。因此,家风是家族、家庭文化,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无数良好家风的汇聚,就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体现家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程度。

宋朝王禹偁有诗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今天,我们是绝不会如此贫穷、悲戚的了,但是,富而不奢、居安思危、大力弘扬优良传统,那是永远都需要的。清明活动,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大家族,我们必须有一个朴素的思想,就是不忘先辈,不忘历史,不忘家风。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繁荣昌盛祖国的基础。我们必须从无形的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把严谨的家风世代传承下去。

篇2:追忆先贤 传承家风

传承好家风

清明节到了,祭祖,上坟,烧纸,寄托哀思,怀念故去的先人,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化。自古至今,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除此之外,人们还认为人即使身体不存在,灵魂也是存在的这个观念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涉及到每个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时候,报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激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个人对亲人们的诚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人性深处的道德理性重被唤醒,即使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会遥祝自己的亲人们在天堂里生活得幸福快乐!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还加强了亲友间的联系和团结,在共同的先祖和亲人墓前,缅怀他们为家族的繁衍壮大作出的一切,继而学习他们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与家人亲友一起,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美德。

清明也被称为清明节,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是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的亲人的一次聚会,先让久违的亲人们品尝家乡的小吃,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后与各路后人相见言欢,互诉衷肠,向他们告知家族的各种悲喜信息,唠叨唠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来,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真实了。追忆先贤

传承好家风。家风是什么?就是一个家庭为人处世的风格。有什么样的家风,大体就会走出什么样的人。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优良家风的典范,时至今日,仍然不失它的积极意义。不同家庭,不同环境,形成不同的家风。

我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家中几个姐姐,尽管如此,父母对我的品质却有很严格的要求,记忆最深的的是“光明磊落、诚信做人”“助人为乐、做好人”。

光明磊落、诚信做人

记得小学时,吃完饭后父亲总是给我们讲诚信的故事,父亲从学校回来也不闲着,跟着母亲去劳动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守信,说话要算话,咱穷也要穷得光明磊落,有骨气。

助人为乐、做好人

母亲虽然身为家庭妇女,她书念得不多,但是一个“热心肠”。东家要嫁女,西家要做满月,母亲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去帮忙。村里人都说母亲人缘好。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一位婶婶家孩子得了急病,要去医院时却发现家里钱不够,过来问母亲借。母亲听说后,二话不说就把家里仅有的钱拿了出来。婶婶当时很是感动,她的孩子病好回家后,专门带着孩子登门道谢。

感谢家风育人,定会传承

如今,父母均已过世,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我影响极深。他们的教诲也成为留给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风不仅影响了我,我也传承着我的家风。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无论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对家长、学生,我没有让父母失望,尽力做到“光明磊落、诚信做人”“助人为乐、做好人”。每当清明扫墓,总会想起小时父母的谆谆教导,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现在自己也有孩子了,孩子从小顽皮难教,我想起父母对我小时候的话,我教育孩子更有耐心,更多引导,少指责;多鼓励,少批评,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孩子进行心平气和的谈话,告诉他:与同学玩时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光明磊落地玩,别人有困难时能帮忙的尽量帮忙;别人伤害了你,你受了委屈,要告诉老师或妈妈帮助你,不要逃避,更不能撒谎------“溺爱”会导致纵容,纵容就是孩子在犯错误时,不能及时纠正,不能给予应有的惩罚,因此,不能形成“对错”的概念,也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必须要做的责任意识,不知世事艰难,后果就是让孩子形成事情原本就是应该这样做,他人都应该顺从自己,让这种思想变成习惯,形成遇事不会反思,不能换位思考,难以理智地处理问题,另外,不经历挫折,没有对比,难以感知恩情的存在与可贵,故,很难产生感恩的意识,导致孩子不孝敬、不礼貌等等。

后来,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一直坚持与他交流,随时向他渗透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力

求使他学会做人,努力做一个好人。

我是一位母亲;面对学生,我又是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班主任,我深知自己的言行对小学生一生的影响。为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一直把育人放在首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他们“光明磊落、诚信做人”,鼓励他们“助人为乐、做好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和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利用班会引导同学:“与同学相处要学会宽容。当对方不小心碰住你或说你时,不要着急,不要生气,要学着原谅别人;而对方在发现错误时不要逃避,要主动承认错误,并真诚道歉。”接着我在家长会上也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以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一段时间后,同学之间的矛盾少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多了,班里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气氛。

篇3:追忆先贤 传承家风

关键词:家风,家庭教育,曾国藩

0 引言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重要性。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更是明确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儒家经典《孟子》里也写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可见,家风不仅仅事关一个家庭的和谐,更事关一个国家的稳定和谐。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于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家风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晚清重臣曾国藩继承了儒家对于家风、家规极为看重的传统,在子女教育方面作了较大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值得我们从中吸取经验并借鉴其成功做法。

1 家风的内涵及演变

“家风”这一概念不是新时期突然出现的,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深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探讨家风在中小学家庭教育重的传承与创新之前,要先对传统家风的内涵及其演变做些分析。

1.1 传统家风的文化内涵

首先要对家风进行界定,综合多种论述,本文认为“家风”从字面上来理解即为家庭或家族的作风、传统和习惯,进一步可以阐述为家风是家族成员在历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行为方式、处事原则、治学治家为政之道。家风对在家庭生活中每位成员的素养有日常教化之功能,是一种耳濡目染式的家教。[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的主要价值取向基本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中主要是儒家倡导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五种基本道德标准。“仁”下面又分为“公、恕、孝、慈、宽、厚”等六个德目,“义”下面则分为“正、直、悌、勇、介、耻”等六个德目,”“礼”细分为“敬、谨、谦、让”等四个德目,“信”同样分为“不二、真、诚、不欺”等四个德目。在中国传统以农为本的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受农本思想所支配,形成勤俭刻苦、以耕读传家为主的典型家风。[2]

1.2 新时期家风内涵的演变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之后计划生育、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传统社会多代聚集而居的大家族形式,逐渐被三至五口结构的小家庭模式所替代。加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社会流动性人口增多,家庭成员之间因空间距离出现了聚少离多的情况,这些都给家风传承带来极大影响。此外因改革开放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所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新型家风及内涵势在必行。

十八大以来,在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时期对公民道德提出的新要求,彰显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社会所熟知并广泛接纳,从而也在新的高度上给家风内涵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用贴近当代普通百姓生活各方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即可表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结合西方家庭价值观的某些积极因素,也鼓励积极履行家庭义务和责任、注重家庭整体利益之余,家庭成员可自由追求个人合理权利和价值,保护个体人格独立。

2 曾国藩的家族、家书及家风

2.1 曾国藩家族的奋斗与传承

曾国藩家族发源于湖南湘乡的一个普通山村家庭,传至他爷爷曾玉屏时,曾家十几代人都以务农为生,并且在几百年期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出现。曾玉屏通过努力让家族积累了财富,并且全力支持自己的儿子考取功名。儿子曾麟书在经历了十六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十七次考生了秀才,从此曾家正式成为了书香门第之家。曾麟书育有五子四女,曾国藩是老大,从5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天赋平平的他秀才考了7次,进士考了3次,30岁进京为官,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才学在37岁时就成了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进入了当时官场的核心层面。后来组建湘军用十年的时间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官至一等侯爵。

以曾国藩为核心人物的家族在当地乃至湖南省都有一定影响力,但位列极品之后,曾国藩并未放松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哪怕是在行军打仗途中,依然坚持定期给儿子写信,督促其治学和修身。曾国藩的大儿子成为了晚清优秀的外交官,精通多国语言,出使俄国谈判,收复伊犁,是近代中国史上唯一一次取得胜利的外交活动。二儿子在数学方面有突出成绩,曾计算出圆周率3.14后的100多位数。1949年后,曾氏家族的后裔散落在全世界各地,但无论身处哪里,他们都严守家训,低调做人,勤俭生活,恪守祖辈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基本没有从政官员,但都在艺术、学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不俗成就出了很多专家、学者型人才。

2.2 曾国藩家书及其家风综述

《曾国藩家书》中收录了曾国藩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近三十年间写给祖父辈、兄弟辈及子侄辈的近1500封书信,其内容涵盖了修身、为政、治学、治家、养生、理财、交友等方方面面,文字真诚朴实,于日常细小事务中讲道理、教学问。[3]

其实早在曾玉屏时期,就制订了家风家规,概括为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和三不信“不信药医、不信地仙、不信僧巫”。曾玉屏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大家长,他得知曾国藩考中进士后,并没有沾沾自喜地想从孙子那里获取好处,而是告诫家人不能麻烦曾国藩,让其安心在京城读书、为官。后来曾国藩也继承了祖父这一明智之举,两个儿子求考功名时,均告诫他们不准以自己的官威来影响考官。曾麟书在家风方面更多的是继承了父亲的理念,但在督促儿子读书方面是不遗余力,此外他在养生方面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倒是被曾国藩很好地采纳了,即所谓的“保身三法”:节欲、节劳、节食。

曾国藩在吸取爷爷、父亲家规家训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境况,先后制定了“三致祥”和“八本堂”,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和“读古书以训古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脑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还为家中子弟读书、妇女劳作制订出了详细的课目和要求,令两个儿子把练字、习文作品寄到军营,亲自修改。他要求子侄不一定非要做官,但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具备不依靠家族长辈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叮嘱子弟把家书及他的作品修订成册出版,给后代学习借鉴,在辞世前夕,还写下家信告诫子女要恭谨为人。

3 新时期背景下家风在中小学家庭教育中传承与创新的路径探索

家庭是中小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某种程度上比学校教育发挥的作用还大。家长则是他们第一任和最直接的老师,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像一本无形的教材,在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组织,它与学校、社会密切联系,因此家风传承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

3.1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优良家风的基础

当今随着家庭结构的调整,古代四世、五世同堂而居的情况基本很少,绝大部分是父母子女独立而居的三口家庭,尤其在孩子进入中小学后,祖辈照顾孙辈的“任务”基本结束,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比较多的是父母。当然目前农村有诸多留守儿童,他们受祖父母影响较大。因此夫妻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方面承担着比较大的责任,夫妻关系的好坏、夫妻双方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及稳定。[4]夫妻间互相尊敬、友善相处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尤其是处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之时,在潜意识里都希望父母是和谐共处、互相欣赏、认同和支持。中小学生在和谐有爱的家庭中才有归属感,才能获得健全人格,有信心去习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3.2 选择合适的载体及渠道是做好家风教育的关键

再好的理念也要具备可操作性,能付诸实践方可产生效果。前文中已经论述了新时期家风的主要内容,至于如何落实在行动中,就需要顺应时代特征及各自家庭的实际状况,探索出合适的载体及渠道。具体看来,首先可借鉴曾国藩的做法,有文化、有条件的家庭可由祖辈、父辈撰写家书、家信、家训,与孩子阅读、朗诵、互动交流心得体会;待孩子年纪稍长,也可让他们用书信的方式与长辈交流。其次,设计固定的家庭活动日,以家庭读书会、家庭大会、外出文化游、义工服务等为内容,家庭成员团结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活动中长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践行家风家规,让孩子无形中受到感化与教育。最后,要梳理并加强家庭内部成员的沟通渠道,保证每个成员之间在平等的层面进行及时、有效、积极的交流,除了书信的文字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用电子邮件、即时语音、视频聊天等方式沟通。

3.3 学校、社会积极参与是做好家风教育的保障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重视与学生家长的互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其中就包括树立良好家风的活动,比如笔者女儿所在的小学就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家校共建活动,还鼓励家长撰写家风故事参加主题征文比赛,邀请家长去学校做演讲、做客座教师,这些都会给孩子以正面积极的影响。条件成熟的社区、企业也可以定期评选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树典型、找榜样,倡导居民做好家风教育。

4 结语

总之,家风是中小学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只有在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它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才能真正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万瑞.家风家教的价值面向及时代转换.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5(5):14-15.

[2]周春辉.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嬗[J].中州学刊,2014(8):144.

[3]朱佳斯.《曾国藩家书》家庭和谐思想及其借鉴价值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论文,2011(5):13.

篇4:廉正家风的传承

有父如此,其子如何?

杨震之子杨秉,少传父业,博通经史,善于著述,尤以通晓《京氏易》闻名遐迩,过着隐居教授门徒的生活,直到40多岁才应召步入仕途。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三不惑”中,尤以面对金钱的“不惑”更为世人所景仰。杨秉一生宦海沉浮,职务频繁变换,一个职务与另一个职务之间往往出现空隙。因此,杨秉在计算俸禄时总是“锱铢必较”,扳着指头按任职天数细算,多余的俸禄一文不取。即使杨秉免官闲居,生活捉襟见肘陷入窘境之时,甚或举家“并日而食”(也就是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困穷至此,也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他以前的一个部属携百万钱相送,杨秉摆摆手,闭门拒受。

这样的儿子,堪为父亲的骄傲。

除“三不惑”之外,杨秉的“两不怕”,同样令人敬佩。

一是不怕触怒皇帝。

杨秉一次又一次地在朝堂之上犯颜直谏,与桓帝闹得“脸红脖子粗”,因此多次被罢免。汉桓帝延熹三年(160),白马令李云因上疏直谏,惹得桓帝雷霆震怒,下令将李云处死。杨秉与几位骨鲠之臣毅然站出来为李云鸣不平,结果不但没能挽救李云的性命,杨秉也因而再一次被罢官。这年冬天,杨秉又被起用任命为河南尹,上任不久,又因为奏请严查中常侍单超的弟弟单匡贿赂谋杀案,触怒了桓帝,这一回不仅被罢了官,还被遣送左校服苦役。

如果说被皇帝“炒鱿鱼”是一种被动和无奈,“炒”皇帝的“鱿鱼”则绝对是无畏无惧的极致。

桓帝经常微服出行,杨秉上疏苦谏:皇帝贵为天子,不能随随便便瞎逛,不然就混淆了尊卑等级,搞乱了君臣次序,万一发生意外,对不起先帝,也来不及后悔。

奏疏递上去,结果是“帝不纳”。杨秉也没含糊,随即来了个“以病乞退”。不纳忠言?对不起,恕不奉陪!这就是杨秉。

二是不怕得罪宦党。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多年临朝称制的梁太后病死,15岁登基的桓帝此时已28岁,他再也无法继续容忍“跋扈将军”梁冀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于是,联合中常侍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人,率羽林军千余人将梁府团团围住,一举诛灭梁氏外戚集团。

按下葫芦浮起瓢。外戚的势力打下去了,宦官的势力随之炽烈起来。五位宦官因剿灭梁冀有功,同日受封侯爵,时称“五侯并封”,他们勾结在一起,党羽布满天下,仗势弄权,独擅朝政,比外戚更加腐败,党锢之祸使朝野谈虎色变,东汉王朝政治陷入了更加荒唐和衰颓的深渊。

延熹五年(162)冬,杨秉迁任太尉,与司空周景联合上疏:“纵观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官吏,大多都不能胜任,因为近来征召的入仕者,都没有经过考核,致使到处盗贼蜂起,祸乱不断,百姓怨恨。按照国家的制度规定,宦官的子弟不能居官掌权,而如今宦官们的远亲近戚三朋四友充盈官府的各个部门,其中有的人年轻平庸,无德无才,但却把持着太守、县宰的职位,天下人忧惧切齿。诚望皇上遵用旧章,斥退贪婪残暴的官吏,重振朝纲,不使天下人失望。”

桓帝准奏。于是,杨秉逐条参奏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喧等50余人,或判处死,或就地免官,天下人莫不对杨秉肃然起敬。

益州刺史侯参仗着哥哥中常侍侯览的权势,恣意横行,没人敢惹。杨秉愤然劾奏,桓帝下令召侯参问罪,侯参在押解途中畏罪自杀。杨秉又上疏弹劾中常侍侯览和具瑗,桓帝大为不满,但鉴于各方压力和杨秉的恳切与虔诚,还是很不情愿地免了侯览的官,削减了具瑗的封地。

杨秉的“三不惑”和“两不怕”告诉我们:自古利门洞开,则义路自闭;酒门洞开,则崇德守则之路自闭;色门洞开,则为善进取之路自闭;自私利己之门洞开,则豁达忠勇之路自闭;阿谀谄媚之门洞开,则浩然刚正之路自闭。捧读古书,杨秉蔑视权贵、敢做敢为、为苍生社稷奋然搏击的场景历历在目,正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所为。

杨秉的一身铮铮铁骨满腔凛然正气如何炼成?他又何以能够成长为柱国擎天的栋梁?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去拜谒弘农杨家。

杨秉的父亲杨震,通晓经术,博览群书,隐居不仕,50岁时才应召步入仕途,时人呼之为“关西孔子”,暮夜却金,赢得“四知先生”的美誉。他为官清廉公正,不畏权贵,因受中常侍樊丰等一帮宦官诬陷,频频遭受打击陷害,最后在贬谪途中愤而饮鸩自尽。杨震之前,杨门数代,代代诗书传家,清白继世,累德积善,一脉相传。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杨秉,秉承儒雅清正、爱民济世、刚直不阿的家风,超尘脱俗,兀世而立,不避任何艰难险阻,一心一意拯万民于水火,委实令人肃然起敬。杨秉之子杨赐、杨赐之子杨彪、杨彪之子杨修,也都名标青史,彰显出杨门家风清醇、博大和厚重的化育力量。

篇5:一对木箱传承家风

这是一对水曲柳木箱,质地十分地坚硬。外层纹理清晰美观,既像重叠起伏的山峦,又像闪烁跳动的音符。表面涂了红漆又镀了一层亮油,尽管历经岁月的洗礼,可这对木箱依然红扑扑、亮晶晶,泛着沉静温馨的光芒。

光阴如水,容颜易老。要细究这一对红漆木箱的具体来历,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初说起。

我的老家是安图县永庆乡最偏远的山村——金盛村,顾名思义金盛是盛产金子的地方。抗联时期著名的“老金厂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在金盛村西一公里的密林中,“老金厂战迹地”的纪念石碑依旧赫然而立。

1970年春,父亲带领一帮闯关东的山东乡邻,在这里战天斗地,垦荒种田,建立家园,有了最早的金盛村。父亲年轻时能吃苦,有号召力,为人坦诚、忠厚,在社员中很有威望,自然就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后来,陆续有从山东投亲靠友闯东北的“盲流”来到这里入队落户,这些人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队劳动锻炼,才能由“盲流”转为正式社员。听父母说,那时家里新盖了三间木楞房,心地善良的父母专门腾出一间西屋,接纳一些刚从山东来到金盛,没有能力或来不及安家的“盲流”。尽管那时我家的生活也是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但父母依然竭尽所能地去接济这些没着落的人。所以,自打我记事起,家里的西屋就没断过人。

这期间,父亲收留过一对年轻的夫妇,因为当时政策严格,夫妇俩一直没有落户,在家里一住就是两年多。父母待他们像自己的孩子,并介绍男青年跟着一个父亲曾收留的老木匠做学徒。为报答父母的知遇之恩和收留之情,学徒期间,年轻人到后山选了上等的水曲柳,在老木匠的帮助下用戗锯将水桶粗的木料锯成木板,晾干后精心打制成了一对木箱,送给了我家。

木箱被安置在东屋土炕的一角,家徒四壁的房间添置了这样一对家具,顿时生色不少。这对木箱不仅珍贵,而且实用。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对木箱犹如我家的“百宝箱”:过年时,母亲从里面取出给儿女缝制的新衣裳、新鞋子,喜得我们眉眼开花;端午节,母亲又从箱子里面拎出一堆五彩线,天不亮就给我们姐弟四人拴在手上,系在脚上,佑护我们健康成长;待到八月十五,母亲又从里面摸出几块用油纸包的月饼,油汪汪的皮儿,香喷喷的馅儿……哥哥姐姐不舍得吃留给我和弟弟,我和弟弟掰一块塞到母亲嘴里。除了逢年过节,木箱能带给我们一些惊喜外,木箱里面还搁置着我们家许多“宝贝”——母亲的针线箩、缝补用的布头、亲朋好友送的碎花布料、家里为数不多的糊口钱。

在父母悉心教育、呵护下,我们慢慢长大。哥哥姐姐到50里外的乡里念中学,每周才能回来一次。那个时候,爸爸的朋友来家里串门,手里拎点糖果、糕点便是我和弟弟最企盼的高兴事了。尽管当时很馋,我和弟弟俩人像约好了一样,从来不舍得把这些好吃的都占为己有,我俩尝一点打打馋虫后,就把剩下的全放到木箱里,等哥哥姐姐周末回家一起分享,甚至还要比一比谁攒的多,这样的事常被邻里的大娘婶子们传为佳话。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谁家也没有富余的副食供孩子享用,勤俭持家的父母只能从牙缝里挤出点细粮,添补在孩子身上。父亲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就像一头老黄牛,为这个家默默地耕耘着。母亲上了几年学,在村里也算有学问的人,尽管不能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却用自己朴实的言行教育着我们姐弟如何做人、做事。直到现在,姐弟四人孝顺父母、手足情深、合谐团结、相互帮助,从小到大没有吵过一次架,惹老人生过一回气。

我十五岁离家,在外上学、工作。后来由乡镇调到县城,偶尔回家小住,俨然成了家里的“客人”。每回母亲得知我要回家的消息,总要提前几天,早早地将屋子里外打扫干净,将火炕烧暖,让老屋里晒进和煦灿烂的阳光。晚间,舒服地躺在炕上,一侧身,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对与我们相守了几十年的红漆木箱,看着它,心里就倍感踏实亲切。

有一回,我忍不住好奇掀起箱盖,见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我们儿时穿戴过的衣物、鞋帽。慢慢摊开来,我十来岁时穿过的一条军绿色的裤子跃入眼眸。母亲做得一手好针线活,除了我们姐弟的衣服,还经常免费为左邻右舍的孩子们缝制衣服,尤其到了年根母亲总要熬夜赶制。八十年代中期,穿绿军装是一种时尚。一年中,盼着过年穿新衣服的时候到了,手巧的母亲用攒来的钱买了布料,连续几个夜晚给我和弟弟赶做了两套 “绿军装”,裤子的两侧还轧上了红布条,穿上后甭提有多神气,引得小伙伴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念中学时穿的流行一时的中山装,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

抚摸着箱子里这些保存完好的儿时旧衣服,又像是回到了过去,凑近了嗅一嗅,上面还依稀散发着一种母亲的味道……一件件的旧衣,仿佛就是浓缩的时间,这些年来,母亲身边的儿女,一个个都远走高飞,大家很少记起母亲藏在箱子里的这些老旧衣服了,可我知道母亲一直视它们为珍宝,因为它们寄寓着母亲太多的回忆。

人生之路有风雨、有艰辛,亦有阳光和雨露。这对红漆木箱与我相伴前行。几十年的打拼,姐弟四人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称心的工作、事业,而父母也进入了古稀之年。我一直觉得父母有着非常的胆识和魄力。村里同龄的孩子几乎都早早辍学务农,而我们的父母没有因为农活繁重、经济拮据而终止我们的学业,再苦再累也一直供我们读书,直到我们走出大山,成为父母乃至全村人的骄傲。每次回家,母亲都要叮嘱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大山里走出去的穷苦孩子,要常怀感恩之心,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为了让父母安享晚年,2010年冬,我们兄妹几人帮父母卖掉了家乡的老屋,把老人接到了城里。搬家时,老屋里的锅碗瓢盆,家居用品几乎都送人或扔掉了,唯独这对木箱,母亲不舍得丢弃。我懂母亲的心思,没有劝阻,随了老人的心愿。尽管木箱挤占了楼房有限的空间,与现代家具极不协调,但看上去依然亲切,就像这个家中不能缺少的一员。

这对沉默的木箱,凝结着几代人的追忆,蕴含着整个家庭的勤劳与温暖……它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一代代老去,不老的却是流淌在血液中勤劳的秉性,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

这对箱子珍藏在家里,拂去上面的灰尘,带着父母心底的那一缕温热祈愿,穿过重重岁月迷雾,将眼下的日子再次照亮。尽管这对木箱已派不上任何用场,但却积满了深深的感动和回忆。它们不仅凝结着父母的勤劳善良,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儿女对父母的孝道,更传承着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良好家风。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岁月如何变迁,这种家风,就如一坛陈年老酒,愈久愈香。

上一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700字下一篇:写好小升初考试作文应该准备那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