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卷

2024-05-10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卷(共7篇)

篇1: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卷

北新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

(教师用卷)

姓名

一、填空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

2.国家机关以 和 为公务用语用字。

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 用语用字。4.1954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出生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 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 ;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村的教师可以为 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

5.把用语用字规范化工作列入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进行督导评估。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2005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是()

A“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B.“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C.“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 B.普通话 C.汉语

4.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A.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5.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 D.第四周

7.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8.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A.北京语音 B.汉语拼音 C.北方语音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现代汉语和通用汉字 10.《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1.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准废止了()。

A.《简化字总表》 B《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C.《汉字简化方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13.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14.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A.七 B.八 C.九

15.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要求使用者必须()。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 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

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16.在日常应用的范畴内,不规范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A.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

17.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书法艺术中

问卷答案:

一、填空

1、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普通话 规范汉字

3、教育教学

4、二级乙等

二级甲等

二级乙等

三级甲等

5、教育行政部门

二、选择题

C C B A B C C A B A B A B B C C A

篇2: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卷

(学生用)

所在学校

性别

年级

一、判断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是否正确。

教室shi()调皮diao()载重zai()

围绕rao()

二、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

按装()

兰天白云()迫不及待()目不转晴()

拾金不味()重迭()调兵遗将()

兴高彩烈()一丝不荀()

三、选择正确答案。

1.普通话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A.北京语音

B.汉语拼音

C.北方方言

2..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9年9月14日至20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十一

B.十

C.九

D 八

3.永字的笔画数是()

A 4画

B 5画

C 6画

D 7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水平测查(学生用)

目的: 通过抽样,考察普通话的基本水平和交际应用能力 对象:学生组,各5—6人 测查方式: 朗读、谈话

朗读内容:学生从本年级所学课文中任选一篇(300字左右);

谈话内容:

1.学校是否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答:有,金曙升校长是组长,帅奇芳副校长具体分管。

2.学期学校开展了哪些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活动?

答:错别字纠正比赛、有小主持人兴趣班,每周三上课、和林学院《东湖之声》广播电台联合办了《没大没小》栏目、中队里开展了啄木鸟行动在校园和街上找错别字、纠错活动、有些班级还出了语言文字专题的墙报、《中华少年》、《六一献词》等名篇朗诵,和现代快板参加六一汇演、进行了学生呢个基础知识考试等。学校校园网还专门开辟了语言文字学校创建专栏(在学习天地版块)。德育处还组织开展了推普周活动。

3.教师上课是否用普通话,有何措施?

答:都用普通话,教师使用普通话纳入教师业务考核的。4.师生交谈是否用普通话? 答:用。

5.集会、广播是否用普通话? 答:用。

6.参加了街头社会用字调查工作吗?

答:少先队组织同学参加的。其他学生布置了作业。7.我们有哪些旅游景点,你去过哪些地方?

答:很多:天目山、清凉峰、太湖源、青山湖、神龙川-----8.大会领导讲话用方言还是普通话? 答:都用普通话的。

9.否进行过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的相关培训? 答:进行了,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还进行了考试。

10.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有何意见或建议。

(答:希望在筹建中的少儿电视台尽快开播。------)

座 谈 提 纲

(学生用)

一、必答题

1. 学校对学生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

答:在校期间与老师、同学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发现有错别字及时改正--------2. 你知道学校创“语言文字示范校”这件事情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答:知道。(很有意义,对我们学习语文有帮助,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

二、随机提问

就有关疑问进行质询(结合实际拟定)

汉字测查试卷

(学生用)

要求:1.10分钟完成。2.注意字迹工整规范。

一、听写部分

1、词语(15个)

2、成语(6个)

3、句子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jing

ye

si li

bai

chuang

qian

ming

yue

guang yi

shi

di

shang

shuang

ju

tou

wang

ming

yue

di

tou

si

gu

xiang

汉字应用能力测查试卷

(学生用)

所在学校:

年级:

姓名:

一、字

二、词语

粉笔

创作

宣传

变化

农村

标准

光辉

群众

招呼

和平

三、成语

融会贯通

心平气和

足智多谋 孜孜不倦

急流勇进

丰富多彩

四、短语

1.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会议上的讲话

临江市建国小学 李丽娟

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推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现国家提出的新世纪“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市语言文字委员会的规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长期目标是:教师

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的要求,师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等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整个校园用字规范化、交谈普通话;校内所有公示牌、专刊、通知栏,上板报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通知、文字材料都应逐一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一经发现,应及时纠正并整改。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加强学校管理,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师生员工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体师生行动起来,才能切实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当好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为我国新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作出贡献。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也是我国的国家语言。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学校普及普通话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普及和提高全社会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根本途径。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普及普通话,实施社会用字规范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校以推普工作为契机,努力促进和推动本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开展,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宣传环境。

强化思想意识,充分认识讲普通话对提高一个学校文明的重要性。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已逐步成为广

大师生的自觉意识,师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校不断的向社会输送掌握民族共同语言的合格人才。

学校是推普的主阵地,培养师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语言素质,保证师生学好、说好普通话,我校要把推普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要强化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规范学生的言行;开展各种推普活动。在生活中提醒写规范字,不乱用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促使社会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篇3: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卷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昆明市铁路五中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健全组织, 落实人员, 形成网络,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编制学校工作计划时一并纳入并积极实施, 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重要依据 (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办法;教职工业务学习制度的决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教师考核评议办法;学生学习、生活常规等) 。

学校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明确职责, 相互配合。语文组全体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 注重学校德育活动、团队活动用语用字、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及写字课校本课程研究等多条途径积极配合。

二、强化宣传, 明确目标

学校通过宣传, 增强了全体师生的规范意识。1.学校为每位教师职工订购了普通话培训教材, 聘请了专家对教职工进行辅导, 组织师生学习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印发的《简化字总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2年3月份颁发的《第一批异形字词整理表》, 增强教师的运用本领。2.认真组织好每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组织学生走上街道, 走进社区, 参加“啄木鸟”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3.在校园显著位置安装大幅“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永久性宣传标语, 在教学楼道、教室、办公室张贴语言文字规范的宣传牌和宣传标语。4.通过校会、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校园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强化宣传力度。学校设有经常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阵地, 广播室定期播出语言文字相关知识或法律法规、语言文字工作制度等, 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使普通话成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

三、确立重点, 丰富形式

学校在狠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 加强学生写规范字教学。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 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审美能力, 增进学识修养。为此学校一方面在美术、写字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包括书法、篆刻在内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正确认真书写, 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学校每学年都举行教师公开课、教师优质课、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 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主要评分标准之一。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学科的课堂教学竞赛和展示活动, 连连获奖,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提高。学校多年举办教师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要求教师上课的教案、板书、课件、作业批改和评语等一律使用规范汉字,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教务处每年定期进行教案检查记录表, 其中包括对文字书写规范的检查。语文教师通过每周练字时间强化学生写字的姿势, 学校还利用校报、板报及画廊为学生创设环境, 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欣赏书法作品展览, 参加书写比赛。

学校结合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各种活动, 把普及普通话、规范用字用词引向深入。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 举行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模拟法庭辩论、手抄报比赛、名言警句摘录、小主持人大赛、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等综合才艺展示。这些活动不仅参与面广, 且因以学生为中心, 以点带面, 扩大了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影响范围。

四、创新模式, 凸显特色

为规范学生语言文字行为, 学校做到四个“纳入”:

1. 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 即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2.纳入学校基础课程, 落实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3.纳入学校拓展课程, 开设课外书法、朗诵、主持、习作等兴趣小组;4.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在每年的“艺术节”活动中, 安排语言专场或项目;每年组织好“推普周”活动等。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昆明市铁路五中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 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抓好汉语拼音教学。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会标准普通话的基础, 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选拔、调配和培训。教师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发音标准, 书写规范,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2.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学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把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纳入语文教学全过程, 做到训练常规化, 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又注重给学生创造朗读和口语表达的机会。为了纠正“重读写、轻听说”的弊病, 学校把讲普通话作为语文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训练。

3. 加强评价与监控。

学校将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监控与评价形成常规工作;对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进行综合考核;每学期期末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书法成绩进行考查。

此外, 学校将“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板书”作为录用新教师的首要条件之一, 并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聘用的基本条件, 对于未达标的教师一律不予聘用。在招聘新教师时, 要求应聘者当场进行汉字书写, 以考察应聘者的基本书写能力。

五、力求实效, 成效明显

经过长期深入扎实的工作, 昆明市铁路五中全校师生有了较强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师生在学校各项集体活动中, 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

1. 在昆明市语委的指导帮助下, 学校教职工普通话再培训率达100%。

通过多项培训测试, 现在学校教职工的普通话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明显提高。

2. 普通话现已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 教

师撰写教案、校本教材、教辅读物、试卷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公文、证书、印章、标语、课件、会议、演出等, 用语用字规范、美观。

3.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 学校应接受普通话测试的适龄教职工54人。

语文教师10人, 占19%;非教学人员4人, 占7%;其他学科教学人员40人, 占74%。其中, 语文教师普通话都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非教学人员和其他学科教学人员普通话都达到二级乙等。

4. 语文教师利用每天的“美文吟诵”时间和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已成为教学常规。

5. 组织学生参加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的

“2010年环境小记者项目新闻作品大赛 (中国) ”, 该校王文涛同学的《干涸的水库》获照片类国家最高奖。王文涛同学的《干涸的水库》图片文字说明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呈现, 文字表述规范简洁, 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6. 市级立项课题———《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养方式、

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顺利通过课题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 为学校随后将要进行的《外来务工子女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成功打造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相结合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学校注重将规范语言文字的工作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从2010年5月份开始策划设计的“校园文化柱”已顺利竣工。“校园文化柱”的主题是名联警句荟萃, 以高强度钢筋水泥管为骨架, 以天然红花岗岩石材为包装, 镌刻着40个文化内容, 借古开今, 集文学性、教育性、书法艺术性于一体, 显得浑厚大气, 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教育感染力, 这是学校最直观的语言文字教材。近期, 学校又完成了隶书体、规范字刻制的、具有浓厚竹简艺术效果的《三字经》文化墙的制作安装, 这一文化景观必然也对师生起着耳濡目染的效果。

篇4:单招C语言课程问卷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C语言;问卷调查;有效教学

单招C语言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共140分,是高考专业课程中分值最高学科,但由于其难度大很多学生难取高分,更有甚至直接放弃。所以C语言成了单招生高考的关键学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希望从一线资料中为课改提供参考。

一、问卷说明

本次单招C语言课程问卷调查是对当前单招计算机专业两个班学生进行的,高一40人,高三36人,总发放卷数76份,回收71份,有效回收率93.4%,問卷调查中共设计了20小题,主要针对学习现状、学习习惯、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展开。

二、问卷分析

根据回收问卷,统计分析如下。

1.学前基础

绝大多数学生之前都没学过相关的编程语言,少数学生也只是听说过,因此学生学习C语言的起点是一致的,几乎都为零。

2.学习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对C语言的兴趣15%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73%学生认为一般,12%的学生感到烦恼,也就是说,真正感兴趣的学生不多。

从对“C语言的重要性”认识来看,90%学生都认为“很重要”,但是从重要性的原因看,多数是因为“要考高”,真正因为“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寥寥无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调查情况显示,学生对于C语言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从学科中来,从发自内心的渴望中来。我们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乐于学”是学习成功的内因。

3.学习效果

从对“你认为C语言学习难易程度”的问卷结果看,14%的人认为“非常难,听不懂”,55%人认为“比较难,大部分听不懂”,20%的人认为“有一定难度,基本能跟上”,11%的人认为“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比较简单”。数据显示,C语言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难学的课程。

因此,在问及“学完该课程后,你认为你达到的水平”时,多数人都选择了“能编一些简单程序”,教学效果并非理想。

4.学习习惯

“你有课前预习C语言的习惯吗?”在此项调查中显示,学生几乎都没有预习的习惯,“你上课认真听讲吗?”回答中多数学生上课都会走神,“你有作业缺交吗?”绝大部分写“偶尔”,这些现象说明他们的学习习惯还不够良好。

“你是怎样对待C语言作业的?”在此项问卷中显示,独立完成的占31%,抄作业后弄懂的占38%,抄作业后没弄懂的占27%,不交作业的占4%。这个现象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一堂课后,真正能弄明白的人真的不多,课后能再次消化的人占一半,而30%的人根本就没懂,长此下去,这些人这门课也就放弃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5.教学方面

由于C语言具有丰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黑板+粉笔”方式是非常传统的教学方式,从问卷看,90%的学生更喜欢实践课,且喜欢“边讲边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实践中来的印象更深刻。

6.教学改进意见

在课改意见调查中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建议增加实践课时,这点正是“如何学好C语言”的看法中提出的主要建议。另一种建议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自学。这两方面都将成为课改的两大研究方向。

三、C语言课改措施

布鲁姆提出有效教学思想: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义:(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以上对于有效教学的解析,正融入我们C课堂教学改革需要的思想精髓。

1.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一个古老而又不失活力的话题。从心理学到教育学,从一线教师到专家学者,都对学习兴趣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问卷调查看,学生对C语言的兴趣渐行渐远,那么兴趣是否可培养?涂阳军在《论学习兴趣的养成:对西方近二十年来学习兴趣研究的反思》一文中回答道:“学习兴趣是完全可以培养的。”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受到了外界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但也包含有‘先天性’成分。”

关于学习兴趣形成这一问题,段作章对其做了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他认为:“在发生学看来,学习兴趣的形成发展要经历一个孕育萌发、初步形成、深化发展、巩固完善的过程。学习兴趣萌发于学生觉察到的事物或现象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兴趣的初步形成主要依赖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加工及其水平;对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价值体系、评价标准的内化是学习兴趣深化发展的关键;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于实践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知识的迁移,是巩固完善学习兴趣的主要路径。”从这段阐述中,我们发现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同阶段涉及的关键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学方法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手段。“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恰到好处,定能起到作用。

2.加强实践课时,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溶解

单招高考C语言理论60分,实践80分,可见高考非常重视C语言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本次问卷中,学生强烈要求多开设实践课。从我平时上课的观察来看,实践课的学习状态要好于课堂学习,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理论课,碰到问题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热烈的,这种热烈也正反映了他们对学科的兴趣盎然。增设实践课时,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并做好课堂辅导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地得到问题的解答。

3.增设学习辅助平台,比如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

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学生提出了建立教学资源库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意见。为此我依托学校教学平台,初步建构了校园C语言教学资源库,其中包括:

(1)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C语言校园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上传下载学习资料及在线学习。主要内容包括:(a)历年高考试卷集。这部分试题难度系数较高,是高考题,每道题都辅以题目、答案、考点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课外自学之用。(b)技能试题集。这部分试题主要针对实践用,每题含题目、答案、解题技巧三部分。难度系数由简到难。(c)专题集。本部分主要来源于教材案例,总共有7个专题,方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解惑。

(2)班级交流群建设。按照班级建立班级群,可即时交流,由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负责答疑解惑。

(3)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增设学习辅助资源平台,目的是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四、展望

本次问卷调查给C语言课程改革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有效的教学思想贯彻于C语言课程,确实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刚刚初具规模,还需后继不断完善和发展,更需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发新的教学课件、教案等资料,促进教师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涂阳军.论学习兴趣的养成:对西方近二十年来学习兴趣研究的反思[J].江苏教育,2013(1).

篇5: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哪些行业人员必须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是什么?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1994年10月30日联合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将测试工作的重点放在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一级或二级的人员。测试对象是: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

一、中小学教师;

二、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三、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四、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五、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六、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七、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规范程度的检测,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水平的测试和评价。它的等级标准共为三级,每级又划分成两个等第,即甲等和乙等。获一级甲等的测试要求是总分在97分(含97分)以上;一级乙等是在92分(含92分)以上。二级甲等在87分(含87分)以上;二级乙等在80分(含80分)以上。三级甲等在70分(含70分)以上;三级乙等在60分(含60分)以上。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是:

(一)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

(二)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和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水平。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以及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语言文字规范化”手抄报资料

一、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二、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

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语音、词语来说话,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词、土语。怎样分辨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普通广播、电视,多听普通话教学录音、录像带,学说标准的普通话。

三、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语言文字规范化稳步推进

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一年来,围绕贯彻实施该法律,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国家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稳步推进。

城市人口集中,地区辐射力强。2001年,国家启动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第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也以重庆、广州和上海等方言区为重点,举办了不少有新意和特色的活动。如南京市组织了以“迎华商大会,净化古城市容”为主题的“啄木鸟行动”,对社会用语用字进行了有效整治。

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各级学校积极把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学校管理常规,采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规范汉字的落后现象。如浙江宁波慈溪市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队伍上,建立推普示范单位结对辅导制度,严格教师职业资格的普通话要求,效果明显。

在国家机关,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在重庆市一次市政府办公会上,市长要求“每一位发言者都使用普通话”,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一年来,新闻出版部门从自身做起,净化语言文字的环境。甘肃省为提高广电系统的普通话水平,对全省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进行了全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已有90%以上人员达到规定等级。2001年,国家语委组织信息产业部、民政部、建设部、民航总局、国家旅游局等十几个行业系统研究了主要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协调机制。目前,金融、信息等许多公共服务行业已把语言文字规范要求列入本系统有关岗位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规范语言文字需要齐抓共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然而,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并非易事。

篇6: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B)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C)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C)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4.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B)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A)

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 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 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

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A)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司法部门 C.教育部门

8.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B)a便利 B.条件 C.培训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C)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0.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B)A重大贡献 B.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

1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12.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B)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4.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5.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B)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6.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7.()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B)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0.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A地名 B.姓名 C.姓氏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B)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3.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B)A新闻出版 B.语言文字工作 C.广播电视 24.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5.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B)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26.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A)

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27.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C)

C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

28.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A)

A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书法艺术中

30.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C)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31.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B)A由简趋繁 B.由繁趋简 C.表音化 3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C)A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5.国家于1996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C)

篇7: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材料 2

承上页:

十、括号

(一)括号的基本用法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示。示例: ⑴当时,市委决定由一名叫李什么茹(我记不清名字了)的演员领衔主演《白蛇传》。

⑵征集摄影、美术创作稿。请寄像质优良的彩扩片或彩色反转片(照片请加硬纸衬背,以防折损)。

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⑷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迄今已经夺去2000多万人的生命,有3500万人感染了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

(二)提示

1.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

2.“一”“二”“三”和“甲”“乙”“丙”等,以及阿拉伯数字,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序次。带括号的序次后面不能再用顿号或逗号。3.行文中补缺或订误,用方括号标示。示例:

⑴这位挺有名气的歌星的递过来的本子上草草写了几个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⑵她留给丈夫的遗书只有一行字:“我园[圆]满了,师父宝[保]佑我升天堂了。”

4.国际音标,用方括号标示。示例:

Friend [frend] 名词 ①朋友,友人。②自己人;支持者,同情者;助手。5.公文编号中的发文年份,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国务院国发〔2000〕23号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九款对公文中的数字用法作了明确的规定。

6.作者的国籍或朝代,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⑴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是〔法〕司汤达的《红与黑》。⑵“一江春水向东流”,语出〔宋〕柳永《虞美人》。

7.行文中的注释序号,用六角括号标示。若最大的序号不超过两位数,一般用圆注码①②③。示例:

〔4〕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4〕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

⑵第三个例子是我在一篇文章里用过的。②

②见《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154页

8.尽量避免括号套用。同一形式的括号不得套用。必须套用时,可采取六角括号与圆括号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里面用圆括号,外面用六角括号。若里面或外面的一种已有定式,可首先照顾它的形式而作变通。示例: ⑴自然界存在的铜矿有三种形式:自然铜、氧化矿和硫化矿。其中氧化矿有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和孔雀石〔Cu(OH)2·CuCO3引号〕等。⑵〔须臾(yM)〕片刻,一会儿。

⑶把山海似深恩掉在脑后(董西厢:〔黄钟调·侍香金童·尾〕)⑷电流的基本单位是A(安〔培〕)。

9.工具书的条目,用方头括号标示。示例:

【标点】bin •标点符号。€给原来没有标点的著作(如古书)加上标点符号:~二十四史。

10.位置禁则:括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括号使用常见差错 1.括号位置不当。如:

*如果国家主权遭到贬损或剥夺,个人的一切就将失去保障(包括人权在内)。(括注应放在“一切”后面)

*我市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增幅和乡(含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分居全省领先水平。(括注应放在“以上”后面)

*20世纪末,能源危机、人口过剩、资源破坏(尤其是淡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接连不断的灾变,向人类敲起了警钟。(括注应放在“资源”与“破坏”中间)

2.不该使用括号而用了括号。如:

*珠宝行重质量、讲信誉,长年聘请荣获国际(FGA)、国内(GIC)珠宝鉴定师资格的专家监督商品质量。(两处括号都应去掉)

十一、破折号

(一)破折号的基本用法

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3.表示话语的中断。示例:

⑴“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⑵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4.声音延长,在象声词后面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5.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 ——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6.表示引出下文。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示例:

⑴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⑵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

7.用在副标题的前面。示例: 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8.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示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二)提示

1.破折号和括号都有标明补充说明的语句的作用,但是破折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而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不是正文,一般可以不读出来。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选择。示例:

每当肝疼发作时,他就采取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肝部,从来没有因为肝疼影响工作。2.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示例:

⑴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⑵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3.位置禁则:破折号不能排作“--”,也不得一分为二,分居两行。

(三)破折号使用常见差错

1.破折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如:

*专家们经分析认为,打捞俄潜艇,最可能被采用的方式便是混合打捞法——即先行封舱,将内水抽干增加潜艇自身浮力,再利用浮吊、浮筒来起浮沉艇。(破者号应改作逗号,或保留破折号去掉“即”字)

2.由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语句与被解释说明的对象不照应。如:

*这家碳素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破折号应改作“的”字)

*这一切,使人们想起了解放前——一九三七年大旱五十天,赤地千里,四处逃荒的悲惨往事。(破折号应改作“的”字)3.该用括号的地方用了破折号。如:

*在亲人金珠玛米——解放军——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破折号应改作括号)

十二、省略号

(一)省略号的基本用法

1.话语的省略,用省略号标示。示例:

⑴那孩子含着泪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⑵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菊花、玫瑰、马蹄莲、郁金香…… 2.话语的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示。示例:

他吃力地张开嘴:“你……要……坚持……下……去……”

(二)提示

1.中文省略号的形式是“……”,六个小圆点,占两个汉字的位置。2.一个或几个自然段文字的省略,诗行的省略,可以用独居一行的十二个小圆点标示。

3.省略号的前后的标点

(1)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冒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冒号应保留。示例: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2)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示例:

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3)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去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示例: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4.列举之后煞尾,“等”的后面可以带有前列各项的总计数字。示例: ⑴中国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⑵这学期我们学了语文、代数、几何、化学、英语等五门课程。5.位置禁则:句末省略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并且不能独居一行。

(三)省略号使用常见差错 1.滥用省略号。如:

*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应去掉省略号)

*商店门前的告示牌,全是“大减价”、“大甩卖”、“跳楼价”……云云,好像他们都在做赔本生意似的。(应去掉省略号)

2.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如:外用

*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春花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日用杂品全都是娟姐到小卖部替她买来的:热水瓶,脸盆,毛巾,香皂,牙刷,手纸,镜子,剪刀……之类。(应去掉“之类”和后面的句号)

十三、着重号

(一)着重号的基本用法

提示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示。示例:

说“这个人说的是北方话”,意思是他说的是一种北方话,例如天津人和汉口人都是说的北方话,可是是两种北方话。

(二)着重号使用常见差错

1.该用引号的地方却用了着重号。要注意着重号和引号的不同,引号是用来标明着重论述的对象。如:

*知已知彼是战争认识的主要法则,是“知胜”和“制胜”的认识基础。(着重号应改作引号)

*连词因为通常用在句子开头,后面用所以。(着重号应改作引号)

2.滥用着重号。着重号要在十分必要时才用,并不是语气或语义一加重就用着重号。一段或一篇文字里加着重号的地方过多,就无所谓重点了。如: *大家发现,尽管他说这些话时非常真诚、自然、优雅,但听他这些话的人却大多显出迷惑不解乃至不安的神色。(应去掉着重号)*孩子自私心是否强烈,主要取决于父母的培育方式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应去掉着重号)

十四、连接号

(一)连接号的基本用法

1.表示连接。连接相关的汉字词、外文符号和数字,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1)连接两个中文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示例:原子—分子论‖物理—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焦耳—楞次定律‖万斯—欧文计划‖赤霉素—丙酮溶液‖煤—油燃料‖成型—充填—封口设备‖狐茅—禾草—苔草群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芬兰—中国协会‖一汽—大众公司。

(2)连接外文符号,构成一个意义单位(应用半字线)。示例:Pb-Ag-Cu三元系合金。

(3)有机化学名词(规定用半字线)。示例:d-葡萄糖‖-氨基丁酸‖1,3-二溴丙烷‖3-羟基丙酸。

(4)连接汉字、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组成产品型号(可以用半字线)。示例:东方红-75型拖拉机‖MD-82客机‖大肠杆菌-K12‖ZLO-2A型冲天炉‖苏-27K型舰载战斗机

2.表示起止。连接相关的时间、方位、数字、量值,中间用连接号。(1)连接数目,表示数目(生卒日期、量值等)的起止(科技界习惯用浪纹)。示例:孙文(1866—1925)‖200—300千瓦‖20%—30%‖15—30℃‖-40 —-30℃‖1997—1998年‖1997年—1998年‖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

(2)连接地点名词,表示地点的起止(不要用浪纹)。示例:北京—上海特别快车‖北京—旧金山—纽约航班‖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3.表示流程。连接几个相关项目表示事物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也可以用两字线或者箭头。不过箭头不属于标点。示例:

⑴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⑵在一九四二年,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

⑶邮局汇兑的基本过程:汇款人→收汇局→兑付局→收款人。

(二)提示

1.连接号的常用形式为一字线“—”,占一个汉字位置。此外还有半字线“—”和浪纹“~”。

2.中文半字线连接号与西文连字符(hyphen)长短不同,不可混用。

3.用于表示时间、数字、量值的起止,一字线与浪纹的功能相同,出版物可选择其中一种。科技文章常出现负号“-”,为避免与一字线勾连,一般习惯使用浪纹。

4.位置禁则:连接号最好不出现在一行之首,而放在一行之末。

(三)连接号使用常见差错

1.连接号过长,处理作两字线。如:

*1986年太阳能研究所从加拿大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复合生产线。(“铜——铝复合生产线”应改作“铜—铝复合生产线”)2.连接号过短,处理作半字线。如:

*您可以用尺子量一下,腰围减了2-6厘米。(“2-6厘米”应改作“2—6厘米”或“2~6厘米”)

3.把连接号充做“到”字用。如:

*从6月10日—7月10日,凡在指定经销商处购买诺基亚手机者,即可获赠精美礼品。(“从6月10日—7月10日”应改作“从6月10日到7月10日”或者“6月10日—7月10日”)

十五、间隔号

(一)间隔号的基本用法

1.外国人和一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示例:诺尔曼·白求恩‖爱新觉罗·玄烨。

2.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3.诗的标题、词的标题与诗体、词牌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七律·长征》‖《江城子·咏史》。4.表示节日或事件,代表月份的数字和代表日子的数字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一二·九运动”。5.用几个并列词语做标题,词语之间可以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人性·法律·社会‖信号·符号·语言‖人·兽·鬼。

(二)提示

1.外国人名如果是外文缩写字母与中文译名并用,外文缩写字母后面不用中文间隔号,应用下角点(齐线小圆点)。示例:E.策勒尔‖D.H.劳伦斯。

2.外国人名如果有两个缩写部分,要么都用中文,要么都用外文字母。示例:副总裁比·哈·帕蒂‖副总裁B.H.帕蒂。

3.用月日数字表示历史事件或节日,如果是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要用间隔号,并且加引号。其他月份则不加间隔号,是否加引号,视知名度而定,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或节日,不必加引号。示例: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五一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一二·九”运动‖“一·二八”起义‖“五一六”通知。

4.由媒体创造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事件的形式,予以认可,但不要把这种形式扩大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节日。示例:“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12·25”抢劫案‖“3·20”重大交通事故。

5.位置禁则:连接号最好不出现在一行之首,而放在一行之末。

(三)间隔号使用常见差错

1.应使用间隔号的地方用了顿号。如:

*当年他亲身参加了“一二、九”运动。(顿号应改作间隔号)2.不应该使用间隔号的地方用了间隔号。如:

*《旷世奇才·杨度》一书受到好评。(应去掉间隔号)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应改作“《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或者“《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电视台近期播放《篱笆·女人和狗》和《轳辘·女人和井》两部电视剧。(间隔号应改作顿号)

十六、书名号

(一)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1.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用书名号标示。示例:《三国演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参考消息》‖《大众电影》‖《瞭望》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2.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示例:《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

3.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邮票等)的题目,用书名号标示。示例:影片《红高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独舞《月光下》‖黑白摄影《救死扶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石雕《和平》‖湘绣《龙凤呈祥》‖特种邮票《中国皮影》‖相声《钓鱼》‖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游戏软件《仙剑奇侠传》。

4.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用书名号标示。示例: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专题节目。

(二)提示

1.书名号的形式分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如果偶尔出现三层书名号时,最里一层书名号用双书名号。示例:

⑴《〈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⑵他的毕业论文《鲁迅先生〈《呐喊》自序〉试析》获得一致好评。

2.单书名号的形式是“〈 〉”,不可用数学上的小于号和大于号的组合形式“< >”代替中文单书名号。

3.书名、篇章名等如果使用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示例:阅读《毛选》四卷‖参见《现汉》第234页‖《沙》剧的布景设计。

4.丛书名用书名号。至于“丛书”一词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外面,要看图书本身书名(主要指封面)是否有“丛书”字样。示例:《万有文库》‖《四库丛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音乐文物大系》‖《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往事与回忆》传记丛书。

5.书籍、报刊的版本、版别的位置。因为不是书报名称本身,只是一个注释说明,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放在书名之前。示例:采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编辑《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行《咬文嚼字》(学生版)‖订阅《读者文摘》中文版‖订阅中文版的《读者文摘》‖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45页。

6.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草案”“初稿”“试用稿”之类字样,如果包括在文书标题之中,则应放在书名号里面。这类字样在书名号里是否括注,依据原件模式。示例: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六条‖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7.报社、杂志名,如果着眼于单位,指称报社、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不用书名号。如果指的是那个文字载体本身,用书名号。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加书名号。示例:

⑴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⑵《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⑶《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⑷《少男少女》请宏志班学生在广州作报告。

8.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示例: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9.位置禁则: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10.直排规则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三)书名号使用常见差错

1.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有不当之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永久牌》自行车‖《桑塔那》轿车‖颁发《身份证》‖持有《经营许可证》‖附有《产品合格证》‖办理《营业执照》‖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组建室内乐队《爱乐女》‖荣获《百花奖》‖举办《喜乐杯》足球赛‖《科技日语速成班》招生‖召开《’99油画艺术研讨会》‖《法国近代艺术展览》开幕‖已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采用。2.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参观天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3.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

⑴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半月谈内部版》”应改作“《半月谈》(内部版)”)

⑵《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民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⑶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书名号应改作引号)

十七、专名号

(一)专名号的基本用法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配合。示例: 刘邦、项羽先后攻入咸阳,秦最后统治权被推翻。

(二)提示

1.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这类著作如果使用专名号,书名号可以用浪线(放在书名下面)。

2.文史著作和辞书,专名号除了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以外,还用于国名、民族名、年号、宗教名,也有用于官署名、组织名。

上一篇:电工实习报告心得范文下一篇:健康与疾病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