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步骤

2024-05-12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步骤(精选8篇)

篇1: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步骤

本帖最后由 王伟男-体育 于 2013-9-6 05:52 编辑

以蹲踞式跳远为例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细化

—— 第二次体育教学在线研讨小结实验小学 关斌

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体育课教学效果和完成的质量。课改以来,教师对准备活动的设计更注重内容的新颖多样,也出现了很多忽视准备活动热身意义的现象。其实准备活动说简单点,就是为了让学生热身,使其神经肌肉的兴奋点得到提高,为基本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也无论是运动技术课还是身体素质锻炼课,都会在准备部分安排一定量和形式的准备活动。但如何使这些准备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并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积极参与其中呢?下面就以蹲踞式跳远的准备活动为例,探讨一下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细化。

一、在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材的基础上,更要考虑周全。

一堂体育课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一般来说能帮助大部分学生解决该技术动作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效的体育课了,分析下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如果把这节课的的教学重点放在起跳动作上,那么你就要加强课的准备部分与新授教材的联系。就要细化准备活动的内容,在保证热身的基础上,安排一些适合起跳的练习内容,如几步助跑单跳,模仿兔子、袋鼠、青蛙跳等等,准备活动的这些跳跃过程中要强调起跳的动作,细到进一步强调起跳过程中最后用力到脚趾,这样学生更能体会到用力的顺序。但内容也要因需取舍,考虑周全。哪些内容是必须有的?哪些内容是可以有的?哪些内容是不能有的?这些不单要看选择的教材内容同时也要看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情况。例如本节安排的跳远教材,准备活动除全身性以外,还需要进行腿部肌肉、韧带、关节充分拉伸的练习。

二、在时间的安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更要取舍得当。

准备活动需要安排多长时间?实际上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对于中小学体育课来讲,一节完整的课分别是45和40分钟长的时间,所以准备部分需要8—10分钟,除去课开始的常规1—2分钟时间,剩余的就是需要用于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常态课的准备活动有忽长忽短的不稳定现象。例如在天气比较凉的季节里和夏季里安排的跳远课的准备活动,就不一样,凉的时候可能要多做些热身活动,甚至安排一些必要的专门性练习。但准备活动如果在5分钟内草草结束的其活动效果很难保证恰到好处。所以在常态

课中,要摸索出一些常规的准备活动,建立准备活动知识库,做到可以随机应变的拿出拿手的准备活动。在取舍得当后,尽量保障准备活动时间的相对稳定。

三、在保证学生参与面的基础上,更要调动其积极参与性。

准备活动如何组织?活动强度多大?形式如何变化具有吸引性?学生参与面有多少?是否都能积极参与并为基础部分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等等,这些因素都对准备活动的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蹲踞式跳远的准备活动,4节课后,学生是否能都适应你的教学设计,是否真正的在达到热身的同时又提高了技术学习的铺垫的效果。首先从组织的角度来分析,要时常变换组织队形,让更多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横队、纵队、圆形队、半圆队、还是自由分散站立等等,要有一个既适合学生也适合你的讲授位置。其次强度的大小要适中,强度的控制需要与主教材内容相匹配,从学生的主观感觉上应该达到筋骨舒展、微微出汗为度,尽量避免出现在备活动期间,学生大汗淋漓。另外,师生的共同参与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准备活动强度是否适宜。

准备活动的细化,有利于我们体育教师更好的驾驭体育课堂,准备活动看似时间短,但任务重,需要全面考虑准备活动的内容、时间、组织、安全、强度、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具体操作策略。在细化体育准备活动的同时,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更要做细心人,随时发现新问题,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准备活动质量,使准备活动更好的为基本部分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关斌:发表于 前天 15:51

沙发我先坐了,虽然当时研讨没赶上,但回家后仔细研读了各位的帖子,受益匪浅,也进行了小结,同时也借鉴了很多同行的经验,整理归纳出本拙文,同朋友们交流。

关斌:发表于 前天 22:13 |

呵呵,感谢王老师的回复,我也感觉到了,咱这体育版块里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其实很有研究价值,但很多老师都没有真正的研究进去,只是在跟风,甚至过多的使用一句话的贴子,这样的浮夸风要不得,我们的研究园地目的就是让大家来交流,来提高,并不是把你的一句话,我的一句话拿到贴子上来凑数的。其实体育研究也是很有套路的,只要您能平时多用心一点,多多总结与反思来自于实际教学的经验,少摆大道理,呵呵,相信您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篇2: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步骤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都知道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运动生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他们深知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尽量注意:

1、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2、准备活动要具有小学特点。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具有起独特的特点。但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篇3: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首先, 队形组织形式求多样话。

二路、四路纵队走对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没有一丝新奇之感, 我们可用一种不断变化的队形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有种新奇之感, 如在教育实践中我把传统的二路、四路纵队走 (跑) 改为分队、合队、蛇形、交叉走 (跑) , 利用地形走 (跑) ;把习惯了的体操队形“四列横队”改为圆形、面对面四列、三角形、梯形等队形, 把定位操改为行进操和现代的传播媒介代替呆板的口令, 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 使枯燥的内容变的新颖了。

其次, 动作的设计要新颖度特, 要为基本的教材内容服务。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准备活动也应遵循由慢到快、由一般到专门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动作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掌握动作的水平, 在动作的姿势、方向、幅度、路线、频率等方面不断变换, 例如在五年级支撑跳跃————山羊分腿腾跃课时, 我在准备活动部分增加了“小燕子击掌”和“小企鹅跑步”这两个动作,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并通过跳起挺身练习, 为基本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例如:上投掷课时我选择了上肢运动、棒操、绳操、实心球操等能充分活动上肢、肩、腰部位。同时在音乐伴奏下进行, 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准备活动的内容。

第三, 内容求改、求新。

教学方法、手段是指教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为实现和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而有计划采用的具备很高技术性的教学活动。在小学体育模块教学中教学方法、手段采用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课的质量, 影响到课是否有亮点、能否出彩。俗话说体育教学“各有各法、教无定法”。在本次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比赛中, 大多老师能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 选用合理最佳的教学方法、手段, 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 能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 开发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能依据教学过程各阶段,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实践中我把力量性练习、高抬腿跑、后蹬跑、立卧撑、立定跳远等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在准备部分,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 又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但同时必须注意, 准备活动部分学生兴奋性太高, 活动量太大, 很容易导致基本部分学习过早出现疲劳, 影响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观察、总结和积累掌握一定的组织技巧。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正处于在生发育阶段, 骨骼富有弹性, 关节韧带伸长性大, 大肌肉群的发育快于小肌肉群的发育, 如:轻器械体操、艺术体操、武术操、五禽戏等放在准备部分。既有助于身体形态向正确良好的方向发展, 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应力求多多普及推广, 这样既可以消除课堂的单调、呆板的练习结构, 又有助于提高练习效果。

篇4: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关键词:体育;准备活动;重要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48-02

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以“健康第一”为思想指导,并据此对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性建议,以期培养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人格完善、有个性、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世纪新人。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还要做到有效教学和科学的创新,这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人在相对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例如动作不协调、速度和力量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成绩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准备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学生能够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更能改善学生各肌群、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与灵活性,提高身体体机能的协调性,减少学生在上课时受伤的风险,使其能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去参加到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仍然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组织形式,组织安排好准备部分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

二、准备活动的作用

1.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夏天上体育课气温比较高,每个人容易感到疲劳无力,但做完准备活动以后,情绪往往发生显著变化,顿时有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是因为准备活动可以加快神经冲动传递,增强化神经受体灵敏性,提高机械效率,从而为上课或比赛创造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欲望,提高肌肉温度,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例如,课前,我一般都采取的是学生集合,清点人数后再让学生进行跑步、热身练习、做徒手操练习,学生都比较兴奋,活泼,个个精神饱满,

2.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提高机能的工作效率,提高上课或比赛的质量,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以适应身体剧烈运动的需要。内脏器官的机能特点是生理惰性大,不能与神经系统的活性同步,为了使内脏器官在正式运动时就达到较高的工作状态,适当的准备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既可减少因突然剧烈的运动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的危险,又可减少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损伤,调节生理,心里状态,还可以减轻运动后出现的内脏器官不适感,如果不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学生就会很难适应高强度的锻炼和训练,以致体能下降,影响上课的效率或根本不能发挥出自身的水平。

3.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调节心理状态,提高课堂上的兴趣。准备活动可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到体育锻炼或比赛的情景中来,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如,在我校举行的运动会,在比赛前我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完整的准备活动,比赛时运动员都比较兴奋,结果最后成绩一鸣惊人。这就说明只要做好准备活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准备活动在组织形式上一般采用以班为集体的形式,为避免学生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应坚持“形式多变,妙趣横生”的原则,教师要认真做到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媒体、备场地器材,不能敷衍了事,根据实际合理科学要安排新鲜内容,使学生每次上课时都有新鲜的感觉,这样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生理的准备上好体育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准备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准备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做准备活动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采取活动,例如多种形式的跑、徒手操、持轻器械操,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及活动性游戏,健美操、广播操基本动作等。采用多种形式的准备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很快对体育课发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运动状态。

2.应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的身体、技能、素质调整到最佳状态,最佳效果,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基本内容,以及预防运动创伤。因此,我们应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例如“原地高抬腿跑”、“后蹬跑”、“前提腿”等,其主要运动部位是下肢,我们应通过压腿、摆腿、踢腿、蹬腿等方法把下肢的多关节、肌肉、韧带活动充分,以更好地学习原地高抬腿跑,预防运动损伤。又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其主要运动部位是腰部力量,上肢关节及各种肌肉韧带的练习。对于危险性相对较大的项目,除了针对主要运动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以外,还应针对易受伤的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例如“前滚翻”,颈部虽不是其主要运动部位,但容易受伤,所以对前滚翻教学颈部的准备活动也应做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学生的安全。

3.做准备活动时,一定要控制好课的运动量,如果运动量太小,就起不到准备活动的作用,反之,运动量较大,则会影响整堂课内容的教学。适宜的运动量,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反应快,呼吸加快有节奏,动作踏实认真,能按要求完成,否则就是运动量偏小或偏大。

4.要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当气温较低时,运动时人的肌肉和韧带受到一定的刺激后,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因此,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充分,时间要长一些,强度和练习的密度要稍大一些;如果气温偏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相对短一些,以减少能量的消耗,集中精力学习基本内容,基本知识。

5.准备活动的组织应以快、简、省、严谨、实效为原则,切不要出现过于复杂的队伍调动和队列队形变换,如果是需用器材的教学内容,那么准备活动也尽量能够结合所需器材,比如技巧课、跳绳、滚铁环等准备活动可以借助于所用的体操垫、跳绳、铁环,做到一物多用。

总之,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准确地把握好这一教学环节,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游戏课,攀爬,各种动物的模仿等,有效地保证教学课堂质量。抓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仅是完成课堂任务的需要,而且能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让教学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军.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J]. 2015-05-15。

[2]焦成功.谈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成才之路[J]. 2011-07-15 。

[3]刘荣学.中学生走出自我体育锻炼的误区.中国校外教育[J].2012-08-20。

篇5:体育课常规准备活动改革的探析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想尽各种理由逃避做准备活动.有36%的学生认为常规准备活动枯燥、单调、没创新.不充分的.准备活动就会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准备活动不但没给学生的健康加以保障,反而将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常规的准备活动已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新颖、创新的内容形式才是打破体育课的常规准备活动的途径.

作 者:徐大可 卫伟  作者单位:徐大可(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卫伟(哈尔滨市第124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23) 分类号:G819 关键词:准备活动   改革   创新  

篇6: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步骤

一、目前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需求

在小学体育课之中,准备活动的组织教学出现单一化、公式化的特点。 在小学体育课之中的教学内容都差不多,一些集体性的统一练习形式或者分组练习形式,凸显出教学的单一化、公式化。 体育课准备活动教学随意性大,体育教师一般教的是自己喜欢、擅长的内容,很少关注内容和形式以及运动负荷等是否适合小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题需求。

(二)注重生理准备,忽视心理准备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与心理应激水平,从而让学生有更好的状态。 目前来说,有很多的体育课程往往只在乎学生的热身活动,忽视了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准备活动在体育课程之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应该更加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对准备活动的效果检测标准不够完善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时间和量等因素决定了效果,而目前对于效果的检测却没有比较精确、科学的数据指标,不够完善。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针对一些学生在体育课程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准备活动之中体力不支,或者是之后的一些对于技术动作的`学习不够完善还有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体育教师要更加耐心地去指导学生,为学生进行一些引导。 在准备活动之中,教师要更加注意学生的思想,更好地刺激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能运用一些小项目,比如100米冲刺或者跳高跳远等,让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和没有做好准备活动方面有不同的体会。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传授一些体育准备活动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班级里弄一些板报进行宣传,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准备活动要更加符合小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有一些准备活动并不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之中要注意这一点。 体育教师要很好地分析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因人而异。

(三)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进行准备活动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要因人而异,寻找一些比较适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准备活动。

(四)准备活动要联系主教材在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将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与专门性的准备活动相结合起来,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通常先进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之后再是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专门性的准备活动通常都是在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之后,运用一些差不多的动作性质与结构或者是基本的部分教材进行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协调能力。 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模仿、辅助或者是诱导性的锻炼。 体育教师要很好地把握准备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体育教师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准备活动的内容编排要很好地服务于主教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好地去掌握一些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体育教师还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加入一些体育器材方面的游戏,更好地利用体育器材。

(五)注重准备活动的长远目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去提高学生们对体育的热情。 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其在一节课的作用和价值,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 在准备活动的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师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为学生讲解一些比较实用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三、总结

在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科学地分析在准备活动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体育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想,去全面地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体育课程的需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准备多种上课的方案。在体育教学之中,教师更好地使小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 从而更好地加强小学生的体育热情,实在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_。中小学生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

[2]刘凤丽。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甘肃教育,2006(20)。

篇7:体育课准备活动教案

准备活动具有 :

1、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操作。体育锻炼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内的代谢过程加强,肌肉温度增高。肌肉温度的啬,一方面可使肌肉的粘滞性下隆,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强肌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操作。

2、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内脏器官的机能特点之一为生理惰性较大,即当活动开始,肌肉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时,内脏器官并不能立即进入“最佳”活动状态。在正式开始体育锻炼前进行适当 的准备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使内脏器官的活动一开始就达到较高水平。另外,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还可以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舒服感。

3、调节心理状态。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活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即可以起到这种心理调节作用,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地最佳 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他们深知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尽量注意。

准备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般采用以班为集体的形式,为避免学生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应坚持“形式多变,妙趣横生”的原则,教师要认真备课,不能敷衍了事,只是走一个过场,不管教材的内容,性质,气候、对象特点,总是用固定的形式,内容循环往复。根据实际合理科学要安排新鲜内容,使学生每次上课时都有新鲜的感觉,这样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生理的准备上好体育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准备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内容的变化:

一般包括队形变化和动作的变化,如在教学中,我们非常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变化,几乎每一节都有一套新的准备内容,包括队形、花样的变化,除动作、身体部位、路线、方向和节奏效率等主面进行变换外,还研究了双人操、器械操、拍手击掌操等。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往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街舞等,就可以吸收到准备活动中来,充实准备活动的内容,提高准备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也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安排专门性准备活动,我们要采用模仿练习,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以及规定内容的教学比赛等等,在全面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有其针对性。如排球比赛可先做传球,垫球,扣球和发球的练习;如标枪课的准备活动应结合标枪运动的专项

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与投掷标枪相似的专门性练习,标枪的技术主要包括握枪、持枪、助跑(包括投掷步),最后用力缓冲等技术环节,其助跑技术中,投掷步技术是助跑技术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助跑和最后用力相结合的关键,因此可有针对性的选用扶助木做原地转髋练习、行进间交叉步练习等。

2、地点的变化:

学生练习环境的变化,在场地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地点和不同环境地进行练习,充分利用学生对环境的选择而提高其兴奋和练习效果。

3、带操人的变化:

改变体育课上只由教师或体育委员带操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轮流带操。这样就以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区性锻炼学生。但教师不能只分配任务,还要在学生带操之前进行指导和帮助,避免出现学生带操带不下去或草率结束、流于形式的现象。

4、分组的变化:

是可以改变班一起做准备活动的组织方法,让学生独自地或自由分组做准备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养成做准备活动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的方法,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学生碰到问题时能随时予以指导和帮助,才能保证准备活动的效果。

5、听觉的变化:

一个体育教师除了具备口令清楚、声音宏亮的条件外,还应利用各种不同的口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论是声音还是哨声,都应注意其音量、节奏、音调、韵律之变化。另外可以用音乐代替口令,提高练习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实际价值和健身效果以,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奋性,使练习过程

篇8:浅析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一、准备活动的重要作用

要想学生们积极进行课前准备活动,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我们知道, 所谓准备活动就是在正式运动前、比赛前、活动前, 为了增强身体的适应性, 提高身体的运动机能, 避免因为突然、剧烈的活动而造成的身体不适所做的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实践表明, 人如果没有进行任何的准备活动, 就突然从安静的状态进入剧烈的活动状态, 就会导致身体一下子适应不良, 从而无法使身体的机能有效、正常地工作。

准备活动的生理学原理是:运动前如果进行一定的准备活动, 会促进肌肉的新陈代谢, 提高身体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 也会加快细胞代谢和血液循环的速度, 进而能给予肌肉丰富的营养和氧气, 消耗代谢的产物。另外,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还可以使肌肉的粘滞性大大降低, 提高肌肉的延展性和弹性, 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 进而有效防止肌肉拉伤等不适情况;还可以增强体内内脏各个器官的运行机能, 一般来说, 身体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比较大, 也就是说, 活动的前期, 内脏器官不能立刻进入一个理想的状态, 而准备活动的意义就是唤醒“沉睡”的内脏器官, 力求在正式活动、锻炼之时就能保持最佳的状态和水平, 同时, 这样也可以防止因为突然剧烈的活动对于“懒惰”的内脏器官造成意外伤害。比如, 我们在跑完1000米后, 有的学生会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 这就是由于内脏器官不适的外在显示和特征。

与此同时, 运动前适当的准备活动还起到调节心理的功能, 要知道, 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比赛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适当的准备活动会令人心情愉悦、轻松, 进而让人在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状态的时候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 从而发挥出自己的运动技能, 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或比赛成绩。

二、搞好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措施

1. 增强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兴趣。

我们看到, 现实教学中, 很多学生对准备活动不屑一顾, 这主要是源于学生对于准备活动缺乏一定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出发, 立足课堂, 采用灵活多样、趣味横生的方式, 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比如, 游戏、健身操、花样慢跑等都可以采用。这样最忌讳的一点就是, 教师在准备活动时方式单一、枯燥乏味, 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 准备活动应本着全面性、丰富性、针对性、趣味性的特点, 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准备活动的难度, 一定要是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或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为一堂体育课起个好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在体育课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这也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素质、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宗旨。因此, 在课前准备活动中, 我们也要贯彻这一宗旨,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学生能够自主地、自发地准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具体实施的时候, 教师可以把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前早做准备, 做好准备,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准备活动的方式, 然后在课上做完准备活动之后, 再由教师给予讲评。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准备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般来说, 准备活动不仅要有一般性的活动, 也要有专门性的活动。所谓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就是指为了放松全身的主要关节, 并使肌肉、韧带得到一定的活动。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的针对性则要更强, 它主要是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中有关的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充分的活动, 增加内脏器官对于活动的适应性。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安排准备活动时, 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衔接, 做好有关的针对性训练,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4.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适度, 运动强度要适中。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强度和性质来定。一般来说,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运动量不宜过大, 脉搏次数控制在每分钟120次左右, 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50次为宜。当然, 如果是要进行强度大、时间短的剧烈运动项目或活动时, 相应地准备活动的时间就要延长, 活动强度就要增强。同时, 在进行难度较大的活动项目时, 准备活动的量也要加大,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

5. 准备活动的安排也要考虑到气候、温度和学生的性别、体力。

比如, 冬天的时候, 气温比较低, 学生的着装也比较厚重, 体育的准备活动时间就要适当延长, 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也要适当增强, 降低肌肉的粘滞性, 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到达一个良好的状态。相反地, 夏天的时候, 温度较高, 教师在安排准备活动时, 对于准备活动的时候、运动量、强度、密度都应该适当降低。另外, 男生、女生的体能有所差别, 在安排准备活动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男生的活动量比女生少点。

6. 准备活动的时间。

关于准备活动的时间, 教师可以灵活掌握, 具体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而定。一般来说, 准备活动在5-10分钟左右即可。当然, 前面已经说过, 教师要根据温度、季节等情况适当增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准备活动与正式活动的时间不要间隔太长时间, 否则就失去了准备活动的意义。

总之,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作为教师, 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 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准备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避免身体的损伤, 另一方面, 使课堂

结构完整、紧凑,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鉴于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忽视, 本文笔者从准备活动的作用出发, 着重阐述了搞好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措施。

上一篇:美术教案——我最喜欢的动物下一篇:什么的芬芳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