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2024-05-01

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共8篇)

篇1: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06涉外事务管理班 张晖瑄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教务处 阅读:606次 发布:2010-6-27

22:23:20

解析中美用餐礼仪的差异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在当今社会已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问题,更多的是文化内涵的体现。世界各国均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诠释着独具特色的用餐礼仪。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自然有着深邃久远的餐桌文化,中华饮食源远流长,用餐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也在民族融合和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用餐礼仪,为了使宾客都能愉快顺利地用餐,就必须了解其中的规范和道理。本文基于对中美用餐礼仪差异的研究进而起到提高自身修养,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用餐礼仪 差异

引言:礼仪是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

不同地区的礼仪,也是千差万别。当然用餐礼仪也不例外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的用餐礼仪始于周公,经过千百年的演进,最终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礼仪;西餐产生于罗马帝国哈德连皇帝统治时期,因选材用料、烹饪方式和进餐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各方面都要求有一定的基本规则和礼仪。西餐礼仪在这里需指出的是,它已不再是一些死板的教条,而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礼貌的体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了解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用餐礼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用餐礼仪

(一)饮食习俗

中国用餐礼仪注重饮食习俗,用餐时应注意千万不要触犯禁忌,因为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若犯了禁忌,便会带来厄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沉。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餐,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吃饭时应避免,这不单是不礼貌的象征,也意味着无饭可吃。

用餐礼仪在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仅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也是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中式餐饮礼仪知识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用餐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客人,应等主人示意你坐下时,才坐下。若主人径自坐下而没有示意你坐在哪里,你就坐在最靠近他的位置。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档次高一点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请客。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门边面对主人的,是陪客。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二、美国用餐礼仪

(一)饮食文化

美国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美国的一位老师说过:“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大的商业交易或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

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美国孩子一般两岁时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四岁时就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五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餐前摆好所有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

在儿童的用餐礼仪中,美国人还注重进行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知道哪些是经过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他们会在家长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水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

(二)座次安排

在美国的用餐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有些细心的主人也会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示座次,若没有,那么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边,其它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入坐原则是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入坐。

三、中美用餐礼仪差异

中国和美国在餐桌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用餐礼仪。

(一)餐具

在餐具的摆放上,中西餐也有明显的不同。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调羹、碗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放在专用座子上或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应放在公共区。另外要备好牙签和烟灰缸。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用筷子进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筷子必须成双使用;二是请菜不夹菜;三是与人交谈时,要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挥舞着筷子;四

因为这种做法,只有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五是不可用筷子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六是不能用筷子来剔牙、挠痒等。

2.盘子。稍小点的盘子称做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性方面和碗相似。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的菜肴。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像是饿鬼投胎;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吃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时候不能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边。若食碟放满了,可以让服务员换。

3.勺子。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食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筷子取食时,可以用勺子来辅助。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停留”片刻,等的汤汁不会流时,再移回来享用。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处。若取用的食物太烫,不要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不可反复吮吸、舔食勺子。

4.餐巾。中餐用餐时, 会为用餐者上二块湿毛巾。餐前的毛巾只能用来擦手。擦手后,应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餐后的毛巾只能用来擦嘴,不能擦脸、抹汗。

在美国餐桌上:西餐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世界上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原则是:垫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

1.餐巾。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若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东西时,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餐巾不仅要摆在腿上,还应将其折成长条形或三角形,并将折痕靠近自己。中途离席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

2.刀叉。使用餐具不可发出声音。餐具的取用由外而内,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左手食指按在叉子把上,右手食指按在刀背上。吃某些食物时,先左手用叉子按住食物,右手用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将叉子反过来叉住食物放到嘴里;也可用英美式,即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美国较偏好后者,但也接受法式方式。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舞。用完刀叉,应将其横放于餐盘中央,而不是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为刀口朝着自己,叉口朝左,不可往外推,应将其留在原处。有一个例外是当沙拉和主菜同时上桌时,沙拉所需使用的刀叉是放在最靠近餐盘的位置,也就是主菜刀的内侧,沙拉盘则在主菜所用的刀叉的左方。主菜叉子的位置在餐盘的左方,而餐盘右方为主菜刀子。如果没有沙拉盘上桌,那么沙拉用的刀叉会和沙拉一起上桌。还有一个例外是,吃蚝所用的叉子放在餐盘右方,也就是餐具的最外侧。汤匙的位置在所有刀子的右方,最外面的用于喝汤,介于刀和汤匙之间的小匙,则用来吃甜点,甜点叉是放在餐盘的最左方。一般为避免混淆,会把吃甜点所需的餐具置于餐盘的上方。

3.汤匙。汤匙也要从外向内取,先用离你最远的那把。两把的话一把是喝汤的,一把是吃甜品的,若有三把的话还有一把是喝红茶或咖啡的。喝汤时应由碗盘外缘舀至内侧,喝完后汤匙不可留在碗中,应放在碟上。若喝汤用的是深盘,就将汤匙放在深盘中,汤匙柄朝右。喝汤时绝不可以用嘴吹。喝茶或喝咖啡时,用完调匙将其放在碟上,直接拿起咖啡杯就口,而不可以调匙舀用。饮用咖啡、奶茶时,不要用手把糖直接放入杯中。正确的方法是:把方糖放入茶匙,再将茶匙放入杯中,这样保证不会水花四溅。用完茶匙,应将茶匙横放在茶碟外侧。

(二)上菜程序

中美两国的上菜程序都是先冷后热。中餐讲究传统,如: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而西餐讲究气氛。如遇晚餐,要有美妙柔和的乐曲,灯光要暗淡,有洁白的桌布,桌上要有红色蜡烛及鲜花,营造一种浪漫、迷人、淡雅的气氛。

中餐上菜顺序是:冷菜→热菜→主食→甜食和水果。先上冷盘刺激食欲,接着叫一锅清汤增加体温,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叫主菜,压轴食品是甜点,通常是甜汤,如红豆沙、芝麻糊等。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而水果,可上可不上。

用餐礼仪的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三)停菜注意事项

在中国餐桌上,用餐完毕, 应将筷子整齐的放在碗的右边,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席。

在美国餐桌上,用餐结束后,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这样可以避免因碰触而掉落,服务生也较容易收拾。在用餐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刀叉,是从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结束了。中途谈话或休息时,应该将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盘子两边。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了,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前菜或是甜点等,若是可以直接用叉子食用的食物,无需使用刀子。没用过的刀子,放在桌上即可,服务生会自动将其收走。

(四)席间禁忌

在中国,用餐时,家长会告诫小孩不可用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盘。有人认为这种礼仪规范是跟乞讨的忌讳有关。就是说,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盘。暂停用餐时,你可以把双手放在桌子边缘;或者你可以把手放在膝盖上。双手保持静止不动, 会比拨弄盘中的食物,或玩弄头发更得体!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但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

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热烈与人交谈时自然而然而摆出来的姿势。

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除了不合乎礼仪规范的举止之外,人们在宴会上可以自由自在地品尝美味佳肴。”所以在用餐时要特别注意以下的席间戒条:

第一戒,用餐时响声大作。第二戒,剔牙时毫不掩饰。第三戒,用餐时满脸开花。第四戒,用餐时吸烟。第五戒,用餐时餐具铿锵作响。第六戒,用餐时当众“宽衣解带”。第七戒,在餐桌上整理发型或补妆。第八戒,对食物挑三拣四。第九戒,用餐期间不搭理任何人。第十戒,非议饭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美用餐礼仪有许多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了解中西方用餐礼仪尤其是中美用餐礼仪,对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与文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和研究用餐礼仪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更有助于我们在餐桌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与修养。

篇2:从中美选秀节目看文化价值观差异

一、《中国好声音》和《美国偶像》节目介绍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联手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它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 收视率居高不下, 除了归因于选手的精彩表现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四位音乐巨星作为导师加盟的制作形式。

《美国偶像》美国福克斯公司在英国系列电视节目《流行偶像》的基础上经过改编推出的真人秀电视节目, 首季于2002年播出。多年来, 《美国偶像》一直是福克斯春季档的收视利器, 连续十一年高居季度收视统计榜单前列, 被誉为“美国真人秀之王”。

两档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体现了普通百姓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成功的精神, 在美国称之为实现美国梦, 而在中国, 则与近些年倡导的实现中国梦相一致。

二、两档节目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电视节目能够反映现实生活, 两档选秀节目分别体现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国家, 以个人思想及实现个人价值为最高追求, 人们以个性张扬为荣。因此, 在《美国偶像》当中, 可以发现选手无论从造型还是歌曲方面都与众不同, 并以之为荣, 即使遭到评委的否定和冷嘲热讽, 仍然坚信自己是最有能力的, 是评委水平有问题。例如, 在《美国偶像》第八季第一集中, 拥有爆炸头的Twan Win认为自己独特的造型能够使他鹤立鸡群, 他认为自己和天王Michael Jackson一样拥有吸引人的嗓音, 但是他的造型和表演都得到了评委的讽刺, 他则表示很吃惊和不解, 他说不明白评委们到底要找什么样的人。与之类似, 在《美国偶像》中, 落败的选手对评委和节目爆粗口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在中国观众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与美国相反,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 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重视个人在集体中的形象, 非常看重人际关系, 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因此, 个人利益和个人能力表现则不像美国人那样强烈。在《中国好声音》当中, 选手们的造型比较中规中矩, 没有特别另类的, 而且大部分选手都表示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 很少有选手明确表示自己比别人强。当没有被导师选中时, 即使内心非常悲痛, 但选手也会很毕恭毕敬地对导师及节目表示感谢, 并且承认自己能力还不够, 对导师的决定并无异议。这些表现都充分显示出集体主义国家的文化价值观。

(二) 低语境与高语境国家

受儒家思想影响, 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国家, 特点是人们说话含蓄、委婉, 为了顾及他人的“面子”以及不伤害相互间的和谐关系, 很多情况下并不会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与之相反, 美国是典型低语境国家, 人们说话直接、坦率, 从容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并无“面子”一说。从两档节目当中表现评委的, 可以明显看出该差异。在《中国好声音》中, 导师无论对获胜选手还是对落败选手都是给予肯定和鼓励之词, 并不会直接否定落败选手能力, 而是从其他方面找并没有选择该选手的原因, 如名额已满、选歌不当等。而在《美国偶像》中, 评委对于落败选手会直接表现出对其表现得不满甚至是冷嘲热讽, 会直接告诉选手其表现非常糟糕。而这在高语境的中国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三、结语

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 其文化价值观的异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比分析中美选秀节目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差异, 能够使我们在收看这类节目时更好地理解他国文化, 促进文化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郑欣.电视选秀节目研究综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篇3:从谚语看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价值取向谚语

谚语是“一种为人熟知的、表达人民群众智慧的简短格言,通常语言凝练,形象鲜明,富于韵律,易于记忆(《朗文现代词典》;899)。” 诚如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461-1626)所言:“谚语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是世界种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斗争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总结,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语言知识,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作为文化的缩影,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载体,谚语也反映着特定文化的价值取向。美国由于宗教、历史、文化背景与中国不同,决定人们普遍思维与行动方式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也必将反映在谚语中。本文试将收集的部分中英谚语进行分析,并根据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关于价值纬度的理论,对中美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简要对比。

一、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与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文艺复兴给西欧带来了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使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被誉为启蒙运动的启蒙者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认为每个人都是与其它人完全不同的独特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可见西方对个人的重视有悠久的历史。美国作为基于移民建立起的国家,与西欧的历史渊源使其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倾向更为明显。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儒家“仁、义、礼、和、中庸”等倾向集体主义的思想文化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

1.美国文化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反对抹杀个性的集体主义;汉语中则更多的是宣扬集体团结的强大,并对个体的能力都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贬抑。例如:

When everyone takes care of himself, care is taken of all.(人人自理,众人平安。)

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厨子多了煮坏汤。)

团结起来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二个笨皮匠,做事好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2.美国文化鼓励个性发展,并赋予个体的独特性最高价值;中国文化却讲求“不显山,不露水”,反对个人特殊化。例如:

Tastes differ.(个人品味不同。)

It’s the squeaky wheel that gets the oil.(吱吱叫的轮子先上油。)

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

枪打露头鸟。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3.在有个人主义文化的美国,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盛行,个体利益优于集体利益;而在有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们更崇尚和谐中庸,认为竞争有损于团体和谐,必要时哪怕牺牲个人利益也要保证集体和谐。例如:

Look after number one. (为自己打算。)

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赶上富邻居,争比阔绰。)

No competition, no progress.(不竞争,不进步。)

与世无争,难得糊涂。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高。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4.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对家庭或雇主的忠诚感也较弱,在情感上更加独立。反之,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的集体意识较强,总希望得到团体内部成员的照顾,同时也认为自己应忠于该团体。这种文化取向的差异也造成了中美两国人民对待家庭关系时不同的态度。例如:

He who depends on another dines ill and sups worse.(指望别人,难有好吃喝。)

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责怪孩子。)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二、避免承担风险程度低(Low Uncertainty Avoidance)和避免承担风险程度高(High Uncertainty Avoidance)

将来是未知的,人们唯一可以预知的就是它的未知性。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面对此种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与威胁感,即霍夫斯塔德所说的避免承担风险的程度(Uncertainty Avoidance)。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形时就越焦虑,其文化避免承担风险的程度越高。人们越容易接受生活中不确定的怪诞事物或奇思妙想,其文化避免承担风险的程度越低。因此,相对来说美国文化避免承担风险的程度要低于中国文化。

美国文化避免承担风险的程度低,首先表现在它对新生事物特别的喜好上,谚语中提及新事物多含褒义,而对“老旧事物”则贬抑居多。如:

Newer is truer.(越是新的东西越真实。)

New things are fair.(新事物是美好的。)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儿童是成人之父。)

The properer man, the worse luck.(资格越老,运气越糟。)

Experience is the mistress of fools.(经验是傻瓜们的女教师。)

There is no fool like an old fool.(糊涂莫过老糊涂。)

Old age is sickness of itself.(老年本身即是病。)

在汉语中,“喜新厌旧”“见异思迁”被看作低下的品质,“年轻”本身也成了“没有经验”的代名词,相对来说人们更重视与尊敬“老旧事物”。例如: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毛”指“胡须”,“嘴上没毛”意指“年轻人”。)

姜老辣味大,人老经验多。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其次,美国文化对变化总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乐于接受任何不合常规的事物。美国人旺盛的冒险精神也是其文化避免承担风险程度低的一个体现;中国文化则相对更倾向稳定、“中规中矩”的事物,甚至倾向制定规则来避免发生不确定的变化。例如:

Change brings life.(变化带来生命)

Changing of works is lighting of hearts.(变换工种,心里轻松。)

A smooth see never mak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水手。)

Old dogs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 (守旧的人接受不了新事物。)

以不变应万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万变不离其宗。

三、权利差距小(Low Power Distance)和权利差距大(High Power Distance)

权利差距原指社会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地位不平等的现象。霍夫斯塔德将其用来衡量社会承认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在权利差距小的文化中,人们认为等级制度只是为了方便建立的角色之间不平等,而上下级都是一样的人,拥有同等的权利,也拥有同样得到权利的机会。在权利差距大的文化中,人们则认为等级制度意味着存在不平等,上级优于下级,掌权者被赋予了特权。虽然大多数国家的文化都存在于这两级之间,中美文化对于权利差距的价值取向仍然存在显著不同。

在美国文化中,“人人平等”的观念早已如对上帝的信仰一样烙印在每个人心中,他们深信自己与当权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当权者也不认为自己相对其它人有什么优势,上下级之间完全可以和谐共存,权利差距较小。例如:

Six feet of earth make all men equal.(六英尺长的土地使所有人一律平等。)

Human blood is all of a 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Every man is a king in his own home.(每个人都是自家的皇帝。)

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

Jack is as good as his master.(大家都是人,哪个也不矮三分。)

Even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猫也可以傲视国王。)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有着绝对的特权,中国百姓深受其害,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谚语。例如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奴也大。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人们又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制度复制到其它领域,如:

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扭不过大腿。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此外,在平民、富人与官员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权利差距,如: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民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

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中国与西方交流日渐繁多,尽管深受其先进文化思想影响权利差距已不如以前明显,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文化中的权利差距仍然较大。

四、总结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谚语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独特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也反映着决定人们普遍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文化价值取向。限于篇幅,本文仅分析了以上谚语,对中美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从三个纬度进行了比较。根据霍夫斯塔德关于价值纬度的理论,美国文化体现出个人出义,避免承担风险程度低,权利差距小的价值取向;相对而言,中国文化则体现出集体主义,避免承担风险程度高,权利差距较大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陈文伯,《英文谚语习语词典》[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汪福祥,《英语谚语妙用500句》[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篇4: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 在某种程度上,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像照镜子时, 镜子里的反映物一样, 而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反映物。文化并非凭空出现, 它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总称。正如德国的牟勒来埃尔在《文化的现象与进步的趋势》一书里所描述的那样, 文化是包括智识、能力、习惯、生活以及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种种进步与成绩。换句话说, 就是人类入世以来所有的努力与结果。不同的改造过程形成不同的文化, 而文化的差异又可溯源到文化的起源, 越是靠近起源越可看出文化差异的本来面貌。

谈及文化, 不可忽略的便是对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的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在处世、人际、道德、思维、价值判断等方面。而对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而言, 起决定作用的正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差异的成因探究

集体主义要求个人服从集体, 尤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应无条件的放弃自身利益, 服从、服务于集体利益。这种价值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被描述为:“只有在共同体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 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恩格斯, 马克思) 。而中国则被视为集体主义的典范。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将个人主义定义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思想。其表现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式”。个人主义将个人与社会对立, 将个人需要和个人满足作为出发点, 反对全社会统一的价值标准。美国则是公认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

以中美两国为代表的中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关系紧密。如18世纪大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强调气候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家制度和文化类型取决于地理环境, 尤其是气候。他说:“气候的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 (刘承华, 2002) 。冯天瑜也曾阐释道:“东亚大陆呈比较规则的椭圆形板块状, 海洋未能深入陆地腹地, 除纵深较浅的渤海外, 基本没有内海切割, 这就形成十分辽阔的远离海洋的区域……与东亚大陆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大陆则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纵身切割, 以至西欧实际上就是一个延伸出许多较小半岛的庞大半岛, 呈现陆——海交错的格局。” (刘承华, 2002) 这一地理环境的差异, 为中西方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前提条件, 欧洲大陆的陆海交错模式培养了西方人与海共存的生存状态 (刘承华, 2002)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在古希腊半岛的西面岩石林立, 而东面却是别有洞天, 这里有着最为绵长、发达的海岸线, 有许多天然的港湾, 即使在设施简陋的古代, 附近的居民也可借这天然的海域扬帆出海捕鱼或乘船前往埃及、小亚细亚去换取生活所需。

中国所濒临的海洋因辽阔无际而更加的神秘, 这首先从心理上就让海洋周边的居民对海洋望而生畏, 因此, 他们除了在一些较为容易的渔业方面略有收获外, 人们不可能依靠单一力量征服自然, 甚至开发商业等向海洋索取的行业, 因此也更无法形成象古希腊那样的“海洋文化”。中国文化发源于内陆地区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 在那里, 人们生存的环境是大片大片深厚、夯实的黄土地, 为此, 人们利用敦实的黄土地播种、耕种、采摘, 生存、生长、繁衍生息。因此, 对中国的古代统治者而言, 扩张将于就变得重要起来, 对帝王来说, 对王权的最好诠释便是对土地所有权的控制, 即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边控制了其地上繁衍生息的臣民, 因此古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故而古代中国的战争大都是针对土地的战争。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溯源, 中西方文化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 中国人注重“集体”, 注重“和谐”、“和美”, 而美国则崇尚“自由”、“自主”与“独立”。

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一) 集体主义

在“和谐”、“和美”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社会逐渐形成对大家庭、对群体的强烈依赖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集体主义便具有“群体定义”和“自我牺牲”的特征。

长期“和”文化的熏陶, 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群体的舒适度上, 人们认为群体好了作为组成该群体的个人也就好了, 人们的好坏、善恶并非出自个人内心的反省与斟酌得出, 而是群体定义的, 在这样的文化中群体是起决定作用的。

同样的, 为了满足群体性质与定义, 个人必须服从集体, 个人利益可以忽视但群体利益不可被忽视, 为了群体利益, 个人甚至可以牺牲自身利益, 以适应群体的需要。如我国古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自我牺牲的经典例证, 为了国家、群体的“和美”、“和谐”, 个人要“担忧在前, 享乐在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我国民众普遍认为恰当、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础, 这种“相互关系”意味着每个人在考虑问题时都应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 体恤他人、同情他人, 要感同身受。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和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这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强调集体利益的价值观突出集体, 不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当然, 这样的价值观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个人工作缺乏主动性、习惯于被安排、指派, 完全服从上级;在家庭生活中, 拥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个人往往被父母左右, 不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而父母似乎也习惯了安排子女的一切;在学习过程中, 作为学生的个体对于“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习以为常, 认同满堂灌的合理性。正是由于长期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思维定式, 中国人的个人欲望、思想被抑制, 个人的发展被限制, 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的发挥。

(二) 个人主义

在个人主义思想中, 个人目标、个人利益优于集体目标、集体利益, 他强调个人自由最大化。以美国为例, 在当时益优于集体目标、集体利益, 他强调个人自由最大化。以美国为例, 在当时清教主义波及最广时, 广大移民为逃避清教主义的迫害, 为了追寻生活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逃亡到美洲大陆建立了美国, 这就为美国个人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历史根源。

托克维尔曾在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个人主义观念的三个突出表现是:a.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个人具有最高价值;b.强调个人目的, 个人民主与自由;c.从个人出发, 维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制度。

在个人主义思想中, 人们讲求自立精神, 讲求独立自主。为了获得个人自由的最大化, 人们必须学会依靠自己。因此, 以个人主义思想为价值观的美国人, 通常在18岁以后离开自己的家庭, 从经济和情感上脱离父母, 依靠其自身力量维持生计, 即使失业也不愿意被政府安排或免费接受其他人的帮助, 他们将这种暂时的“不劳而获”看成是一种耻辱。

同时, 美国人还强调实用主义, 强调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方法。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美国人会优先考虑自己、考虑个人。从他们的价值观看, 这种“个人优先”的方式也许是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最有效也是最实用的方式。这点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教育方式得到启示。众所周知, 美国教育系统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拥有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众多名校。在美国学校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传授的不是一味注重“和”的集体观念, 而是注重竞争、重视个人利益、个人才能并将其最大程度发挥的理念。因此, 孩子们相信只有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社会才能进步, 他们认为个人先发展社会的发展紧随其后。这也就意味着在不断的竞争过程中, 个人将自身的才能发挥的越多, 社会获利就越丰。美国的教育观念常常会教会学生“你的同学就是你的敌人, 如果他们成功就意味着你失败, 要想超越现有的成功, 就必须努力竞争使自己不败。”

个人主义价值观造就了美国人坦诚、直率、自立、自助, 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实现, 这极大的鼓励个人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有利于个人潜力、想象力的发挥, 个体主义尤其独特的长处, 它激发了个人崇尚风都的精神意志, 营造了全社会大范围的竞争氛围, 使人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能力, 这对整个神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易于形成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 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 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单薄等不利因素。

四、结语

中国是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典型国家, 而美国则是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 两国间价值观的差异有其各自产生的根源, 既不可被随意改变也不可轻意消除, 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过程中, 中美两国应多互相借鉴、学习, 不可全盘接受亦或全盘否定, 接受与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摘要: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中,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与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观。本文着重从其成因阐释这两种价值观的特征及各自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下卷) 》,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篇5: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国新闻界和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通过对两个奖项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新闻价值取向,然而目前基于获奖作品文本的分析较少,或是时间久远,因此本文选取2001年至2010年两个奖项获奖作品进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而看出中关新闻价值观的差异。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 新闻价值观

一、奖项概述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前身是1980年开始评选的全国好新闻奖,自1991年改名为中国新闻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普利策奖是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的,其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是作品必须是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中发表过的。该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也是每年评选一次。

二、样本量化分析

1.奖项设置分析。由于两个奖项在发展过程中都进行过调整和变化,因此以2010年所产生的奖项分类标准进行比较。见表1: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等级划分清晰,包括特等奖(荣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方面。奖项的分类也较为细致,因此数量也较多,从1990年首届中国新闻奖评出153篇获奖作品后,逐年增加,2010年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出277篇获奖作品。

普利策新闻奖按照新闻内容等标准划分,也依照文体进行分类,如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但多年来没有太大的调整,并且坚持一个奖项只评选出一到两个作品,有时还会出现空缺,入选和获奖的难度大。

2.报道题材分析。普利策新闻奖从1917年至今已评选94年,本文选取从2001年至2010年普利策新闻奖的文字作品进行分析,共115篇作品。文稿主要来源于普利策奖的官方网站。

中国新闻奖从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获奖作品达2540份,数量庞大,且普利策新闻奖主要是针对报纸、通讯社的评奖,因此本文以中国新闻奖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报纸、通讯社类获奖作品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为了使研究具有可比性,可取样本排除版面类和副刊类,全部样本共计97份。分析如下,见表2:

从图表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题材主要集中在政治类(44.3%)和社会新闻类(33%)。政治类作品主要包括政界重要领导人的活动、讲话等,而社会新闻类也重在宣传典型,宣扬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如《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海峡侧记》(第20届),《长征、迎着胜利的曙光》(第17届),《大学生结梯救人》(第20届)等。另外经济类的比例为14.4%,而其他类别的报道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较小或者没有。对普利策新闻奖的分析如下,见表3: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获奖作品题材广泛,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所占比重最高,为18.3%。不过获奖作品多是关于普通人或者特定人群的报道,如2007年突发新闻奖是有关一家人在感恩节遇难的惨剧。2001年的特写报道奖报道了一个毁容的14岁男孩做一场性命攸关的整形手术。还有有关精神病人被虐待、移民等有关问题的报道。对于灾难的报道比重也较高,为13%,如2006年的获奖作品对于卡特里娜飓风相关的报道格外关注。法制方面的报道比重为10.4%,有关文化科学的报道的比重为8.7%,经济、军事战争、犯罪等其余几类的报道也都涵盖其中。

3.题材倾向分析。对于题材倾向的分析,主要以其报道性质进行分类,分为“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具体分析见表4和表5:

通过表4可以看出中国新闻正面报道的比例为75.3%,中性报道比例为6.2%。虽然中国的媒体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但是负面报道的比重也有16.5%,如第19届获奖作品《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记者领“封口费”事件》《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等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的功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通过表5可以看出与中国新闻奖截然不同的数据结果,负面报道占极大比例,达到76.5%,中性报道次之,比例为20.9%,相比之下正面报道比例为2.6%,非常低。以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Public Service)为例,10年样本中这一奖项的获奖作品全是负面报道,如2009年《太阳报》报道了一些安全漏洞,指出建筑工人面临的威胁,从而促使政府做出行动和改革。

三、中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

1.追求和谐与“揭丑”、冲突的差异。中国的新闻价值观注重正面、健康、和谐,报道新闻首先考虑社会效应,以维持社会稳定为主。如对于灾难报道的角度,中国的媒体在报道时着重体现人民如何与灾难作斗争,弘扬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但是对灾难本身的报道较少。以从2009年的中国新闻奖选取的样本为例,有两篇评论和一篇通讯是关于汶川地震的,但都是从正面意义来弘扬救灾以及灾后重建。而美国的灾难报道倾向于直观地反映灾难的惨痛,着重陈述灾难本身并进行详细的报道,甚至会过度渲染灾难中的细节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这一点主要是由于西方新闻价值观强调反常、冲突、变态,热衷于反映阴暗面,追求眼球效应。从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就可以看出美国新闻界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的标准,坏事就是新闻,因此有关凶杀暴力、选举丑闻、政府腐败等的题材更容易受到普利策奖的青睐。

2.新闻主体的选择不同。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是新闻价值的主要依据,因此获奖作品往往与大主题、大事件、大人物及政治经济环境相关。而西方新闻价值观将普通受众摆在首要位置,强调以受众的兴趣与需要作为选择新闻的主要依据。对于“重要性”“显著性”等新闻价值要素的理解不同,使得中美媒体在选择新闻时出现差异。

通过对中国新闻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人物报道方面,以国家领导人和先进的典型人物为主的报道更容易入选新闻奖,如《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等,但是在对于党政要人、社会知名人士的报道中,其私生活、特别是隐私一般不作报道。

而从普利策的获奖作品可以看出,多数的新闻作品是连续报道或者系列报道,着力于对一个人物的命运进行详细描述,重视体现普通人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如2007年突发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是《俄勒冈人报》的记者详细报道的一个普通的家庭在感恩节遭遇不幸的新闻。评奖委员会的表彰是:“对事件经过的描述充满技巧、环环相扣,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3.报道思维的差异。中国的记者习惯以抽象思维营造概念和气氛。而美国的记者则擅长形象思维、捕捉细节。思维方式差异也直接影响了新闻报道,使得新闻文本产生差异,如在2010年中国新闻奖的获奖系列报道《大学生结梯救人》中,采用层层递进的排比,情感不断得到升华:

“因为生命至高无价,长江大学的学子们把手紧紧握在一起;因为生命至高无价,三位年轻的英雄为拯救他人消逝在茫茫江水中;因为生命至高无价,我们满心痛惜,在哀伤和缅怀中,触发了生命价值的大讨论……”

而美国的新闻报道则注重以数据说话,通过系统的调查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解释。如2005年获得特写奖的《芝加哥论坛报》的茱莉亚·凯特,她报道了一场10秒钟的飓风,在报道中以秒数为单位,记录了这场飓风发展的经过。

中国新闻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不过从两个奖项的对比中也能看出中国新闻奖存在的问题,如获奖作品较多,难以凸显精品,这10年的所有获奖作品共计2540件,超过普利策奖自评奖以来的所有作品。因此建议在获奖数量方面应进行缩减,保证评奖质量。而且获奖的题材较为局限,集中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评选的作品基本都是大主题、大事件,以中央方针、宏观政策为准则,评选时注重新闻作品的宣传价值,虽然宣传价值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作品本身是否符合专业的要求,是否被受众所喜爱等因素也应包含在评判的标准中。

篇6: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美商务合作日趋紧密。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行为规范。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中美的时间观念、价值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商务礼仪行为也因此而不同。在中美商务活动中, 应注意中美礼仪的差异, 避免与贸易伙伴产生误会, 以利于彼此沟通感情, 促进业务成功开展。

二、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差异

从文化层面探究, 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价值观念及语言习惯这4个方面。

1、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中时间观念的差别

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中时间观念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 中国人是“环型”时间观念, 即他们认为时间和工作像一个圆环在轮动, 不断重复。而美国人是“线型”时间观念, 习惯在某一时间只做一项工作;其次, 中国人安排时间比较随意, 不太重视预约。然而, 美国人特别重视预约, 安排一般性商务活动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进行预约安排, 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要至少在2个月前进行预约;最后, 中国人经商注重关系, 通过宴请对手或非正式会晤等商业活动, 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故中国人的商业活动时间周期较长, 美国人他们不喜欢停下来或者保持沉默。他们习惯了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 他们往往会直奔主题, 因此, 美国人的商务活动周期较短。

2、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中空间观念的差别

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中空间观念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首先, 商务场所的空间利用。在中国, 公司的总经理一般把办公室设在所有办公室的中央, 这样就形成了设置成一个相互联系、协作的网络, 以便于管理和控制公司的各项活动。在美国, 公司的总裁一般把办公室一般设在办公楼的顶层边缘, 其他人职位的高低通过其办公室与总裁办公室距离的远近来反映;第二, 商务伙伴的接触距离。中国人商务伙伴的空间距离是与所涉及的人的社会阶层和地位有关的, 一般来讲, 地位相等的人在一起接触时, 他们的距离较为接近, 一般为0.5米左右, 随着地位差别的越大, 所接触相隔的距离也就越大。美国人谈话时不喜欢双方离得太近, 习惯于两人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应保持120至150厘米之间, 最少也不得小干50厘米。美国人最忌互相攀肩。

3、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中价值观念的差别

商务礼仪的行为中价值观念的差别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 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和心底无私, 故人际关系融洽。而美国人常以自己为中心, 个人利益永远是属于第一位的, 从而美国人的人际关系相对中国人来讲是比较冷漠;第二, 中国人喜欢“面子”。在商务活动中, 如果要在“面子”和“利益”这二者中做出选择, 中国人往往会选择“面子”;而美国则看重利益, 在“面子”和“利益”之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第三,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外圆内方”, 而美国人的做事方式为“外方内方”。恰恰是这种价值观导致中国人不一定按照事先预定的原则办事, 他们会按照事情进展的情况, 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美国人一旦制定了规则, 他们就会严格的按照规定执行, 哪怕困难再多, 也要按照规则完成所预定的目标。

4、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中语言习惯的差别

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中语言习惯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 体现在语言的寓意不同。于从事对外商务活动的人来说, 要正确地掌握并运用英语词语的真正含义, 以免在对外商务活动中令人贻笑大方甚至引起误会和不快。例如, 中国人认为龙是伟大、吉祥的化身, 而美国人却认为龙是凶恶、残忍的象征;第二, 敬谦语使用的频率不同。中国人比较常用敬谦语, 美国人则很少用敬谦语。如中国人受到赞扬时常说“您过奖了”等一些常用的敬谦语。而美国人受到受到赞扬时常说“谢谢”, 表示对别人的赞扬欣然接受;第三, 寒暄语使用的次数也存在不同。中国人多习惯用寒暄的语言。中国人遇到商业伙伴拜访时, 他们非常热情好客, 喜欢问长问短。通过谈话, 他们能够了解对方的背景、经历和个人喜好等, 这些材料的收集, 有助于了解对方, 便于提出最适合的商业合作方案。而美国人很少用寒暄的语言。他们对商业会唔中的问候、寒喧方式不太在意, 注重工作效率。他们见面问声好, 向对方热情地伸出手, 做一简单的介绍, 接着就会切人主题。他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 成功就在于效率;第四, 说话的风格有所不同。中国商人在工作场合, 尤其是正式的商务活动中, 说话较为正式和严肃。而美国商人在随时随地喜欢表现自己的随和和幽默感。

三、结束语

此外, 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的差异体现在饮食习惯和民族习俗等方面。商务礼仪复杂繁多, 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差异。作为中国商人, 在与美国商务伙伴初次接触前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文化中的商务礼仪, 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商务环境, 促进中美商务交往的和谐与成功。

参考文献

[1]、李雅静, 王蕊.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2002, (9)

[2]、刘英瑞, 王晓芬.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行为差异.河北企业, 2007 (9)

[3]、李少伟.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商场现代化, 2007, (6)

篇7:从小事看中美文化差异

在之后留学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很多件难忘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像是一扇窗子,让我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那一件件小事折射出了一个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以及中美两国人对待同样事物的不同态度。

果汁续杯

我是碳酸饮料的爱好者,但凡在外吃饭,都会先选好饮品,到美国后也是如此。在国内,饮料大多是一次性交易,也就是说花一杯的钱,买的就是一杯饮料,喝完不能续杯。但在美国,饮料是可以无限续杯的。比如你花五美元买了一杯中杯可乐,就能无限续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喝到吐都可以。因为可以无限续杯,所以我每次吃饭都会买最小杯的饮料,喝光后再去续。但我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美国人都不这么做,他们似乎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大杯饮料,也很少续杯。起初,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既然可以续杯,为什么要多花那几美元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曾跟美国的朋友们讨论过,结果他们把问题反抛给我:“既然能喝大杯的量,那为什么非要买小杯,然后通过续杯的方式给自己找麻烦呢?直接买一个大杯,安心地坐那喝不是更好?”这个抛回来的问题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也让我最终意识到,这种差异主要源自中美两国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通常,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小杯,是觉得没必要多花那几美元。而美国人认为,既然可以喝掉大杯的量,那就直接买大杯,省得来回续杯折腾自己。这体现出美国人看待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都习惯从“人”本身出发,以人为本,认为不麻烦、不折腾自己最重要。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会有很多人为了休息而不工作,甚至宁可丢掉工作再重新找。相对而言,我们看问题更习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宁可不休息也要工作。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人都以利益为驱动,太现实。但仔细想想,我们看重利益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平心而论,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是无法规避的现实,我们的生存压力也确实高于美国人。资源不足自然会引发竞争,时刻身处竞争中的我们也自然会更关注利益。也许,再过20年,当我们的发展程度赶上美国,当我们的人均可用资源不再那么紧张,生存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时,我们就不会再纠结于无限续杯的饮料买大杯还是买小杯了。

与小朋友合影

有一天,阳光正好,驱散了连日来阴雨的寒气。于是我换上一身运动装,打开谷歌地图,向北边一处离我最近的公园走去。我当时边走边听歌,边听歌边观察着周围的点点滴滴。我在美国最初感受到的温暖来自陌生人之间松懈的防备,迎面碰到的那些陌生面孔都会投来善意的笑容。公园里零星地点缀着几个人,有老人带着宠物散步,也有家长带着小孩子玩耍。

在美国,“小正太”可谓遍地都是,他们蓝色的瞳孔总是散发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能让你感受到一个人在经历世俗打磨前最纯真的本色。突然有这么萌的小孩出现在身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合影,于是我故意和小孩的妈妈搭话,然后表达了自己想跟她儿子合影的意愿。那位妈妈的回答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她说:“I am good with that if he has no problem.” (他如果同意的话,我没有问题的。)听到这个回答,我的反应是:那么小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去征询他的意见吗?回想我小时候,爸妈想让我做什么,好像都是以一种命令的口吻讲话,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而在此时,对于是否要和一位外国叔叔合影,这位美国小朋友就得到了他该有的尊重。

起初,这位小帅哥有点羞涩,他拽着爸爸的衣角,看着我,有些扭捏。他的爸爸也像妈妈那样试探性地询问他是否愿意,并向他解释要对人友好,要乐于去帮助他人。小男孩想了想,然后带上头盔,骑着脚踏车来到我身边,于是就有了上面那张合影。

孩子虽小,但该有的尊重却一点也不应少。尊重别人是一种品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我们如果以一己之意硬要对方按照自己的套路行事,强人所难,不仅会显得过于强势,也不够尊重他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总会碰到看不顺眼的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对方,因为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只能说明对方不适合自己,并不能说明对方就一定不好,或者对方是错的。如此重要的品质,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不妨设想,一个小孩如果从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他/她很可能也不会去尊重别人,等他/她长大后面对不同的人、事、物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去接纳,而是排斥和诋毁。

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喜欢强行介入孩子的决定,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以此来弥补自己年少时的缺失和遗憾。这令我不禁怀疑,有些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很可能就是缺乏尊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日渐觉醒,他们会在心中抗拒父母的这种“不尊重”,由此引发种种逆反现象。孩子再小,也是拥有独立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并非是父母生活的延续,所以能够得到尊重大概也是孩子学会生活的前提之一。在这一点上,美国父母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学习。

我有,你没有

第三件让我产生思想碰撞的小事来自与我同在一个实验室的美国朋友Matt。

有一段时间,我在课业、科研和找工作方面的压力剧增,于是我化身长舌妇,整天把抱怨挂在嘴边。有一天,Matt主动坐到我旁边,关切地问我有什么难处。听完我的话,Matt会心地笑了笑,随后意味深长地讲起了他的现状。

Matt的爸爸是一名按秒收费的律师,在美国属于高收入人群。可以想见,Matt家的经济水平绝对是高于美国民众的平均水平的。但让我惊讶的是,Matt居然在连打三份工来给自己挣学费,同时还在申请学校的奖学金。他和我在同一个实验室,课业、科研压力相差无几,我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有精力打工,而且是三份。我一脸不明所以,问他为何不向父母要钱,偏要自己打工挣学费。他说,美国的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父母的经济支持一般只持续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从上大学开始,学生不再是小孩,而是具备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所以要学着独立,学着挣钱养活自己。因此,申请学校奖学金、银行贷款或是打零工成了美国学生最常见的获取资金的途径。也有一些人会向自己的父母借无息贷款,但在工作之后会如数归还。

Matt的叙述让我突然想起了网上曾经流行过的一段对话。中美两国的富二代都向父母问了“我们很有钱吗?”这同样一个问题,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中国父母说:“是的,我们很有钱,我的将来就是你的。”美国父母却说:“是的,我很有钱,但你没有。”

无论是Matt的经历还是这段对话,都体现出了中美两国人对于父母与子女间“界限感”的理解差异。在美国,父母和子女间的经济关系是分明的,“界限感”很清楚。相比而言,中国父母与子女在这方面的“界限感”则比较模糊。直到和Matt有这次对话之前,我并不觉得自己花着父母的钱吃喝有什么问题,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没有将来要还的念头。但现在想想,正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使得“啃老”现象在中国越来越多。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习惯就会延续到我们毕业、工作甚至成家之后,使我们变成“啃老一族”。

除此之外,不清晰的“界限感”也会带来其他很多问题,小到家庭内部的不愉快,大到人生不幸。而清晰的“界限感”所能带来的最大好处莫过于培养一个人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越早学会依靠自己,越能用自己的肩膀来支撑自己的成长。这种“界限感”和独立意识的养成,将会使一个年轻人在未来遇到困难时不那么轻易放弃,同时学会勇敢地面对和承担。这或许也是大多数美国学生总是那么独立、自信的原因。

很多人都曾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去美国留学,花那么多钱,到底值不值?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笃定呢?是体面的学校?是走出国门的谈资?还是无数个难忘的“第一次”?仔细想想,这些答案好像都不是那么恰如其分。其实,留学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为一个年轻的生命打开了另一扇窗,让这个年轻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体验了人间的几分冷暖,看清了人、事、物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同时收获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篇8: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1 亲属关系

美国人接受的是资产阶级的文化, 平等、独立的观念深深影响着美国人民。美国人强调个人主义, 孩子与父母更像是一种契约关系。中国文化与美国不同, 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 中国文化容易被边缘化。在《喜福会》中, 安梅的母亲在守寡之后由于遭人陷害, 成为了当地大户人家的姨太太。她的母亲觉得很丢人, 即使她割肉做药引子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依然难以获得母亲的认可。中国传统女性将忠贞看得很重要, 即使在丈夫去世后改嫁依然让娘家人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在自己的丈夫尸骨未寒之际就做了别人的姨太太。最后安梅的母亲含恨而死。其次, 中国人一直都望子成龙, 所以中国有“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谚语。这说明在中国人心中, 自己的家族中如果有一个人取得成就, 其他人也会跟着沾光。我们常常看到大多数官二代, 富二代们常常炫耀或依仗其父辈的成就。美国则不同, 他们将家庭中的每个人都看做独立的个体, 成就也是个人的, 在《喜福会》中, Waverly获得全国冠军后, Lindo拿着印有女儿头像的杂志到处炫耀。女儿很生气地告诉女儿, 如果你想出名, 可以自己学象棋。与中国孩子们不同, Waverly尽管是华裔, 但是她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她很鄙视母亲把她当作炫耀的资本, 而中国家长会因为自己的孩子优秀而觉得很有面子, 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而美国则认为, 家长不应该将孩子的成就当作炫耀的资本,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不需要依附于谁。

2 婚姻观

美国人的婚姻, 选择伴侣只是选择了一个人, 而中国人的婚姻则是选择了一个家庭。这也是中国历来婆媳关系难以融洽的根源。在中国, 经济地位、教育经历都会成为男女双方选择配偶的要求。房子的问题是中国人结婚的首要问题, 似乎有房子才有婚姻。然而美国婚姻却没有将房子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 当然这也与美国的政治等各方面政策有关。美国女性较少看重金钱和房子, 即使没有房子, 他们也可以结婚, 然后两个人一起奋斗买房。美国人认为只要双方心心相印, 情投意合, 就可以选择彼此作为婚姻的伴侣。甚至是宗教信仰都不会成为自由恋爱的绊脚石。在中国, 人们普遍认为有了房子才可以谈结婚。美国人的夫妻关系, 夫妻双方就是彼此独立的个体, 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中国的夫妻则强调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在当今中国, 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 另一方都难以接受, “闹剧”也频频上演。但是美国婚姻中如果出现了第三者, 大部分人会选择放手, 因为他们认为不爱的时候, 任何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由此可见, 中美两国在婚姻关系中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喜福会》中, 由于Rose的丈夫不能接受她不为自己的权利去争取, 所谓的由于感动丈夫对她的爱都让Tide十分不理解, 而在两人准备离婚时, 丈夫在分割房产时发现了她的刚强与自尊, 两人重归与好。这表明了美国男人喜欢独立有思想的女性。同样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 大户人家老爷的三房姨太太都在争宠, 就连不到20岁的丫鬟都幻想着有天可以当姨太太, 中国女人们视男人为天, 她们需要一个依靠, 一生的追求就是想生下儿子。尽管这部影片反应的年代比较久远, 但是说明了中国女人内心对男人的依附。当今中国社会, 女性越来越独立, 甚至有报道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随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女性收入逐渐多元化, 而且白领丽人们对另一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甚至还有很多女性选择不婚。

3 结论

在《喜福会》中, 在文化冲突下的中美文化在四个家庭的母女之间上演了。子女们从不理解中国文化, 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到被自己母亲身上坚强的性格所感染, 中美文化达到了融合。时代在变迁, 中国人将有超过几亿人走出国门, 中国人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也跟随着中国人到世界各地。中国人更应该将自强不息, 勤劳勇敢的中国精神发扬光大。不同的文化难免有碰撞, 不同的文化应该理解与宽容, 我们要站在平等公正的立场上看待文化差异。华人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深, 华人神探李昌钰, 交通部长赵小兰等等, 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世界文化在融合, 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我们在保持文化独立、文化自信的同时, 也要去正确理解美国文化, 在深层次交流中迎来文化发展的新纪元。

摘要:中国人崇尚儒学, 中国文化以和为贵, 提倡团结, 融洽的价值观念, 将圆满团圆看得很重要。在这种文化价值观下, 个人利益需服从集体的利益。美国则是一个多元的文化社会, 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美国人崇尚个人的民主与权利。因此, 这种差异决定了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本文以《喜福会》为例, 重点分析了中美两国在亲属关系及婚姻观念上的不同。

关键词:群体观念,独立个体,配偶选择

参考文献

[1]程爱民, 张瑞华.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国外文学, 2001, (3) :86-92.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潘源.建构中美文化交流的世纪桥梁——“跨文化双边对话: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综述[J].艺术评论, 2010, (12) :19-22.

[4]彭桃英.中美文化的隔阂、冲突与融合——解读《喜福会》[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8) 47.

上一篇:羊年贴心祝福语下一篇:2010年体艺教研计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