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欣赏

2024-04-28

赵孟頫书法欣赏(精选11篇)

篇1:赵孟頫书法欣赏

黄昏已尽,寒鸦归去,暝色四合,树林昏暗的景象,暮色推移,作者急于找到宿处。远处的灯火似比萤光更小,这一星灯火使行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希望。但荒山的屋舍,其实久已无人居住。羁旅征途,荒林寒夜,这一切本应是那么凄凉,而词人写来,却别有一种幽谧闲婉之致。

以“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的宿处简陋之景抒发了作者难以入眠时的凄凉酸楚之情。“又何处、长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将踏上的漫漫征程。旅程的艰苦与寂寞,在词人眼中,似乎是另一种享受,因为他对未来早已有着清醒的认识。“又何处?长亭短亭”既是写实,更蕴涵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篇2:赵孟頫书法欣赏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莒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争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

【注】明星:启明星。

林垌(jiōnɡ):树林的外缘。

篇3:赵孟頫托古改制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赵孟頫字子昂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代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的子孙。他的父亲赵与告曾经担任过宋朝的户部侍郎兼西安府使, 宋朝衰落以后就归隐故乡。元朝时期御史程钜夫因奉旨前来搜访遗逸在江南地区, 由于受到元世祖的赞赏两年后就被提升为集贤直学士的地位。在济南还担任过总管因为元世祖去世, 成宗要修订《世祖实录》赵孟頫被召唤到京城。赵孟頫婶婶知道身在朝政就会有很大的危险所以他就借病把这个事情给推脱了, 当时元朝内部的矛盾可谓是复杂多变。直到大德三年赵孟頫就被任命在江浙一带负责儒学提举的任务, 直至十年之久赵孟頫的命运就开始发生转变。皇太子在选举的时候对他产生了兴趣, 延祐三年官居一品大员而名满天下。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家而且生平历经坎坷, 对于他是一个南宋的遗逸而在元朝却做了官对此史书上有众多的议论。所以对于赵孟頫的人品、书品和画品都有贬低之意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对于赵孟頫的书风的贬低根本原因就是鄙薄其为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看待, 但是赵孟頫始终坚持着学习, 不论是在书法上面还是在绘画方面都兢兢业业。赵孟頫能诗善文而且对于当时的经济领域也是颇有见解的, 还会鉴赏金石对于律法也达到熟知的地步。在他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书, 直至临死还是在观书看字可以说对书法的酷爱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 著名的如《千字文》、 《洛神赋》、《松雪斋文集》和《归去来兮辞》等。

每当历史上有沧桑变化时就会先体现在文化领域方面。这是人们为什么总是以历史作为借鉴, 这样就可以找到医时救弊的良方。 就像孔子提倡的“克己复礼”、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提出的返璞归真的思想等, 都是被看做是重视传统, 成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赵孟頫提倡的是作画时要达到把“古意”带到画中来的效果, 这也是一种文化领域的变革。赵孟頫把魏晋、唐朝的作画方法作为借鉴, 因此他提出了对南宋时期出现的险怪霸悍和琐碎浓艳之风的批判。作为一个士大夫画家他还反对北宋时期以来文人画中的墨戏, 这种态度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赵孟頫不仅维护了文人画中的人格趣味, 还摒弃了文人画中存在的游戏态度, 并坚持了价值学原则。赵孟頫创建文人独特的本性形式, 真正做到了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画法、在绘画实践中坚持了形态学原则。这为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赵孟頫使职业正规画与业余文人画在一定程度上完美融合在一起, 使一个以文人画家为主角的画图式为主题的绘画新时代登上了历史舞台[1]23。

二、从赵孟頫的绘画托古改制风格看对其书法创作的影响

赵孟頫的山水画不仅将钩斫与渲淡、丹青与水墨、师古与创新融为一体, 而且把高逸的士大夫气息和散逸的文人气息完美地综合在一起。这样就让其画中的“游山观水”向“山水抒情”完成了很好的转化, 也使造境与写意、书法化与诗意化得到调和。这种诗意化、书法化有一种抒发隐逸之情的效果这就为逸格文人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孟頫以山水、人物、竹石作为自己绘画的素材, 他在取景的时候都是平远的小全景这就可以表现出一种清幽、淡然的艺术味道。在布置画面的时候将其稳定性作为重点问题这样就可以使画面有一种紧凑舒展中和的感觉, 从而减少了构图时产生的膨胀感。赵孟頫的人物画和肖像画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 在人物画中人物的神态生动风格浑朴。而在肖像画中常常寄托着自己的思隐和怀旧之情。鞍马画常以赵氏身世作为物化弥漫着空寂宁逸的气氛, 这就寓意作者有一种休逸之思想和不得志的烦闷。在花鸟画中小草给人一种若不经意之感可以有一种形象和书法趣味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这就符合了赵孟頫在创作中追求书画同源的个性展示。所以赵孟頫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些都可以在史料的记载中发现。在《元史》中讲“, 赵孟頫篆分隶真行草冠绝古今, 遂以书名天下”。在《困学斋集》中对其书风道媚、结体严整等特点给予很高的评价被世人称为“赵体”, 把赵孟頫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四大家”。

纵览赵孟頫绘画和书法的遗迹不难看出他是非常主张“古意” 和“书画同法”等众多艺术观点的。他还提出了“作古画贵在有古意, 若没有古意, 虽工无益。殊不知古意既亏, 百病横生。”赵孟頫在艺术上倾其毕生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努力, 使元代的艺术思维有了重要的审美标准。然而赵孟頫所说的“古意”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古代而是托古改制, 就是运用唐代和北宋绘画的笔墨情趣匡正南宋以来的一些弱点。把“用笔纤细”这种线条变化的程度掌握好就是要保持这种画风在现在, 而这种古意是和赵孟頫本身具有的隐逸是有关的。所以在作画的时候会有一种轻视画工的偏见在里面, 引起后人误会是一种简单地追求古人笔墨情趣的不良画风。赵孟頫个人厌恶南宋的院体画风, 推崇的是唐人和北宋的艺术思想。赵氏坚持追求“古意” 的宗旨就是想要建立文人画中缺少的雅的部分, 主张作画就是要不求形似要坚持气韵。赵氏的不求形似就是要抓住所画的东西的神情动态, 对于过分追求细节的画法是不崇尚的。赵孟頫对于笔墨形式意趣的追求是构架在绘画对象的整体形态特征之上的, 这就和脱离形象而片面追求笔墨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以书法笔趣入画可以做到诗、书、画有机结合, 以蔷文人画是赵孟頫作画中的又一理论特色。 他率先将诗、书和画三者结合在一起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就使作者的文采在作品中得到最大的发挥[2]158。

三、画界泰斗赵孟頫画中托古改制对书法及后世影响

赵孟頫大部分的作品为草书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一种是行楷兼及的例如在《行书千字文》、《前后赤壁赋》这些作品中保持的就是这种风格。行草兼及的就是《急就章》一篇而流传于世, 在行草中受到二王书风影响很深。晚年的《玄都坛歌》整篇都显示出气势跌宕、圆浑沉稳的特点, 这就比其他的作品多了一些“骨气”。赵孟頫不仅在绘画上倡导“古意说”, 在书法、诗歌上发扬了古风的呼唤。宋元时期的文人印章都是追求一种惊奇巧妙的矫作之风, 赵孟頫就是对这种风格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所以才会想要改变这个弊端。赵孟頫所追求的“古”是和南宋的“今”相对立的, 托古改制就是另外创造的一种新的“古意”。赵孟頫不是在这一领域独创第一人, 孔子的“克己复礼”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对于赵孟頫在绘画方面的改革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为了纠正在宋末元初时期产生的那种艺术上的矫作之风赵孟頫毅然提出了返回古代的古雅、质朴的绘画风格的口号, 这就成就了他在元代画坛上的重要地位。在元代绘画风格中人物画是沿袭了唐宋时期的神韵注重形似, 就是注重人物五官的比例。

赵孟頫以绘画风格和各具特色的绘画手法把中国山水画从旧的高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简率潇洒是有利于画家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的, 笔墨使画家的真实情感可以被宣泄出来。赵孟頫为了拯救有些病衰的艺术就寻根溯源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推出的返古不是艺术上的倒退而是以“古”为门面创造的另一种新意。 这种艺术在元代画坛上起到了广泛的影响, 用书法文字和印章来配合画面增加了沉稳的力量。南宋时期赵孟頫深深地感知到绘画风格上的弊端他要求自己找到新的绘画风格来改变这样的局面, 他只能上溯到晋唐时期的那种绘画中具有的淡雅、古朴的艺术思想上, 这样就可以摆脱画院习气的刻板、恭谨。在赵孟頫的《水树图》中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平淡、无复杂弯曲之势, 但是在体现江南水乡的闲淡意境上却是分毫不让。松树、房屋到起伏的丘陵的过度是画面中注重充实的细节, 用笔时达到了“简率”为主的目的[3]144。

赵孟頫大力提倡“古意”, 将绘画中的美学思想以及技巧都上溯到魏晋唐朝时期, 元代绘画对北宋的画风采取的是一种折中的方式这就体现了宋元的师承关系。赵孟頫的“古意”对于元代以后的诸多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 他们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简雅、率真的风格, 就是受到了赵孟頫“古意”的影响。“元四家”把赵孟頫的画风作为自己基本的出发点, 把推崇笔墨情趣的文人画推到了顶峰。由此可见赵孟頫的托古改制对于后世画家在作画时产生的影响, 元朝明朝的画家对于这种风格的绘画是有突出贡献的。赵孟頫推崇的逸笔草草之简率, 被以后的画家推崇备至, 这是一种传统绘画中的品格和意境, 是知识分子在追求清高、放逸的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可谓是文人画家的精神食粮, 赵孟頫的“似乎简率”扭转了北宋的浓艳之风, 使元代的绘画达到了一种简率, 更好地将感情融入绘画里, 使绘画有了一种更高的深度和含义, 对于元代书法、绘画和诗歌等众多领域, 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孟頫元代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在众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特别是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成就最为突出, 由于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所以人们称他为“元人冠冕”。赵孟頫擅长小篆、隶书和草书, 但是最有名的是他的楷书。由于赵孟頫还是一个著名画家, 所以他的画和他的书法经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当时也是一种新的风格。

摘要: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艺术家并且在诗文、书画等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就是托古改制的思想, 这是元代新画风的重要开启者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元代绘画,赵孟頫,托古改制,书法创作

参考文献

[1]张文澍.踟蹰于末世天胄与新朝显贵之间[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 (2) .

[2]王连起.赵孟頫书画真伪的鉴考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 (2) .

篇4:从三件书法看赵孟頫书风的分期

赵孟頫是一个非常多产的书法家,并且长寿,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师承对象和创作理念。在书法史上,也许没有谁比赵孟頫的书法更具有阶段性特点,而且这种特点非常明显,有着非常清晰的轨迹,这是和他的师承、艺术天赋、阅历及其创作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的。

关于他的书风的分期,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明代宋濂(1310—1381)在跋赵孟頫《浮山远公传》时所谓的“三段论”:“赵魏公之书凡三变,初临思陵,中学锺繇及羲、献,晚乃学李北海”,其中“思陵”指宋高宗赵构。宋濂的这种论断被后来的很多鉴藏家和评论家所认同。清代广东的吴荣光(1773—1843)在题赵孟頫延祐七年(1320)所书之《杭州福神观记》时也说:“松雪书凡三变,元贞以前,犹未脱高宗窠臼;大德间,专师定武《褉序》;延祐以后,变入李北海、柳诚悬法,而碑版尤多之”(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十),将赵氏书风演变的时间概括得更加具体,与宋濂之说大致相近。笔者在总结赵氏传世的近百件书法作品(其中中国大陆博物馆、美术馆所藏约70余件,其他为海外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中发现,这种论断比较符合赵孟頫的艺术真实。虽然他在早年也曾学过智永,而且影响也很深,但有论者认为其实“似高宗也可能是殊途而同归”(王连起《赵孟頫书法艺术简论》),从赵孟頫的创作实践看,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现以广东省博物馆所藏行书《陋室铭》为例,解读其早年的这种风格。

行书《陋室铭》卷本为纸本挂轴,后来经蓑衣裱,改为纵49厘米、横131厘米的手卷,作者署穷款“子昂”,钤朱文方印“赵氏子昂”,引首钤朱文长方印“松雪斋”。另有白文收藏印“竹隐王氏从龙子云章”。赵孟頫常用印中,有一方铜质的朱文方印“赵氏子昂”,即此卷中所钤印。该印在赵孟頫三十三岁时有所缺损,因此成为判断赵氏书画创作时间的一个重要标志。书画鉴定家刘九庵认为,此印在未损以前四周边际乃是横平竖直(刘九庵《赵孟頫书法丛考》,《文物》1987年第9期),该卷中此印尚与此一致,据此则该卷当为其早年所书。在赵孟頫传世的署有年款的作品中,一些创作于三十岁左右的行书作品与此《陋室铭》卷风格较为接近,其间架结构、运笔及笔势均多有相似之处。因此,虽然此卷并无纪年,从印章、署款和书风看,应该是赵氏三十岁左右的代表作品。

从书风看,该卷与宋高宗书法在笔道、结体上有很多继承之处。在较为习见的宋高宗书于1154年的《徽宗文集序》中,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赵孟頫的影子。如两件作品共同的“不”、“有”、“无”、“之”、“牍”字,其字形均极为相近。宋高宗也曾师法智永,在这两件书作中,同样也能看到智永的影响。有论者提出,现存赵孟頫作品中,能明确指出高宗影响的痕迹颇为困难(傅申《书史与书迹——傅申书法论文集(二)》,台北历史博物馆2004年7月出版),这件作品便是一个有力的反证。在《陋室铭》中,不难看出,赵孟頫早年与古为徒,结字扁平,气势端秀,在宋高宗的基础上融入己意,但这种“己意”是非常有限的,有些笔划、结体还显得有些稚嫩,以至于其艺术性与中晚年的作品相比要大打折扣。当然,在后来的临习古人中,他博采多家,兼收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走出古人的阴影,成为一代大家。从这件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早年在艺术上的探索,从这点而论,其意义及其在赵氏艺术史上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

至于赵氏中年时期的作品,可以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楷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卷》为代表。该卷为纸本,纵35.7厘米,横340.4厘米,虽无年款,但据卷中内容考证,其创作年代当在大德六年(1302)至至大元年(1309),这一时期正是赵孟頫中年时期。从该卷的结体、运笔看,与王羲之《兰亭序》颇多暗合之处。所不同之处在于,赵书圆润,柔中带媚,媚中有一种干练与劲健。所以,有很多人有足够的理由喜欢赵书;也有很多人有同样足够的理由不喜欢赵书。在中年时期,这种以“二王”为师承风格的运笔、结体、气韵,显然远远成熟于早期风格,为他成熟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无独有偶,在广东省博物馆所藏的另一件行书《楞严经》则代表赵氏晚年的典型书风。该卷为纸本,纵37厘米,横80.5厘米,原题为《楞严经之阿难赞佛偈》。赵氏款署“松雪道人为空岩长老书”,钤朱文方印“赵氏子昂”(此印有缺损)。此卷曾经卞永誉、冯公度、孙春山、陆时化等人鉴藏,曾著录于陆时化之《吴越所见书画录》中。卷后有清代书画鉴藏家陆时化的两段题跋。前段题跋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亦著录于《吴越所见书画录》中;后段题跋无年款,凡九十七字,不见于著录。

此卷与《陋室铭》相比,风格乃一大变。原来有些拙嫩、刻板的书风已跃然而为苍劲与练达。陆时化题跋称此卷“至书法全是李北海,乃魏公晚年得意之书”(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二),应为确论,显示出他对于赵孟頫书风的精到认识。另有论者称赵孟頫书法的真正成熟是在四十岁以后(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从其署有年款的作品排比中,也不难看出这种演变历程。从此卷的结体以及典型的李北海风格中,认定此卷乃其晚年经意之作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有论者认为赵氏晚年越来越倾心于李邕的书风,认为“李书中欹斜笔画和带棱角的转折给行书引进了速度与动力感”(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此卷同样可以印证此说。在该书中,赵氏那种用笔圆转、笔势流畅、纵横曲折,温润秀雅的典型书风全部体现出来,反映出他的成熟时期行书的代表风格。赵孟頫书名甚隆,求其书者踵相接,以故书迹多应酬之作。此卷为空岩长老所书佛经,其中并无苟且,亦可看出赵氏书风之严谨。

赵孟頫的书风盛行中国书坛数百年。虽然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但他在有元一代所确立起来的地位却一直未受到根本的动摇,这是和他的艺术成就及其变化多样的书风分不开的。从《陋室铭》、《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和《楞严经》中,我们可以见微知著,更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

《陋室铭》和《楞严经》这两件极具代表性的行书佳构由于未能广泛梓行(只影印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所编之《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三)和广东省博物馆主编之《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也很少展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因藏于日本,国内的出版物中仅限于上海博物馆所编的《中日古代书法珍品集》中,所以以上三件作品可以说是鲜为人知。不仅在现代人最早的研究赵孟頫专论中没有被提及,即使在后来的所有研究赵氏的专文中也无人论及,由此足见书迹的流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受到很大的局限。从这三件行、楷书墨迹中,我们可重温赵孟頫不同时期的书法品格,为学界更深入认识这位书坛英杰提供可资参照的实物依据。

当然,简单地将赵孟頫的书风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时期显然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在不同的阶段,他的师承及其书风也有交叉。如在早年他也师法“二王”,晚年也曾规步魏晋等等,而且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转益多师的艺术经历。因此要全面认识赵孟頫书风的嬗变及其书写背景,除了对文献资料需要进一步发掘外,还需要对传世书迹作全方位的考查及其研究,并由此将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与不同时期的风格结合起来,从而为中国美术史再现一个真实的书坛巨擘。

篇5:赵孟頫楷书代表作

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重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记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额三行。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玄妙观在古城苏州,为著名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明帝司马绍居然梦见三清道祖驾云到了苏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称老子后裔,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并效令两京及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庙。此后屡遭兴废。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玄、元相通,也称元妙观。此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

篇6:《赵孟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

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

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大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悦者间之,帝若不闻者。

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节选自《元史·列传五十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B.逾月,掀儿自归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C.役于盐场,不胜艰苦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以字呼之而不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孟頫才气出众的一组是

①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②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③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④有不悦者间之,帝若不闻者⑤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⑥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孟頫是宋皇室后代,他曾隐居江南,因才华横溢而受到元世祖的器重,尽管朝中对此有异议,但元世祖仍委以重任,尚书省刚设立便让他起草诏书。

B.赵孟頫才智出众。他分析赵全案件复杂的背景,认为王虎臣必会公报私仇,不宜派去查案;他看出元掀儿的同役者是被冤枉的,特意拖延判案的时间。

C.赵孟頫文学、绘画、书法的造诣很高,且兼通佛、道学说的要义,故深得元世祖的喜爱与赞赏,元世祖称他诗文能与李白、苏轼齐名,书画是名冠天下。

D.赵孟頫的书法闻名天下。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天竺国尊为瑰宝。然而,他书画的才能与名声却限制了他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致使人们无法真正地了解他。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

(2)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

(3)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

参考答案

1.A(查究 B.回来;女子出嫁 C.在;被 D.表并列;表转折)

2.B (②品行纯洁④说明元世祖对他的信任⑥)

3.D(“限制了他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不符文意,原文是说,他书画的名气很大,以至把其它方面的才能掩盖了)

4.翻译:

(1)有人说赵孟頫是宋皇室后代,不应让他靠近皇上身边,元世祖没有听从。

(2)王虎臣如果前去,必然会陷害赵全,即使赵全的不法行为得以证实,人们也不可能不怀疑的。

(3)元世祖十分喜爱他,平时只称他的字号,不直呼他的名字

翻译参考:

赵孟頫字子昂,是宋太祖儿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赵孟頫自幼聪明敏捷,看书过目就能背诵出来,写文章拿起笔立即就能成文。到了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元世祖的命令,到江南寻找前朝隐逸的有才能的人士,找到了赵孟頫,并带他去拜见元世祖。赵孟頫才气横溢,世祖皇帝看到他,很高兴,让他坐在右丞相叶李的上首。有人说赵孟頫是宋皇室后代,不应让他靠近皇上身边,元世祖没有听从。当时刚刚设立尚书省,元世祖任命赵孟頫起草诏书颁布天下。元世祖看了他起草的诏书,高兴地说:“你说出了我心中要说的意思。”

二十四年,赵孟頫被任命为兵部郎中。当时有一个叫王虎臣的人,他上书朝廷检举平江路总管赵全有不法的行为。朝廷立即派王虎臣前去查办。赵孟頫进言说:“赵全的问题当然应该查问,但王虎臣以前曾任该地的长官,他强行买下别人不少田地,又纵容他的门客获取不法的利益。赵全多次与他争论,王虎臣对他怀恨在心。王虎臣如果前去,必然会陷害赵全,即使赵全的不法行为得以证实,人们也不可能不怀疑的。”元世祖醒悟过来,于是另派官员前去。

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员,赵孟頫独自主持总管府的政事。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生活,乘机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孟頫怀疑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压下来没有判决。过了一个月,掀儿自己回来了,当地人都称赞赵孟頫断案如神。

到大三年,赵孟頫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元世祖十分喜爱他,平时只称他的字号,不直呼他的名字。元世祖曾经和身边的大臣评论在文学经典著作方面有成就的士人,认为赵孟頫可以和唐朝的李白、宋朝苏轼相比。元世祖还称赞赵孟頫品行纯洁,学识丰富,见闻广博,书法和绘画超过同辈人,兼通晓佛、道两教学说的要义,别人都不可与他比拟。有不喜欢他的人在元世祖面前说挑拨离间的话,元世祖只装没听见。

篇7:赵孟頫书法欣赏

赵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頫与阿刺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

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C.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D.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孟頫才华横溢,受到皇帝器重。他看书过目成诵,写文章一挥而就;尚书省刚设立,他便承旨起草诏书,受到皇帝赞赏。

B.赵孟頫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元掀儿的父亲诬告他人,被诬告的人也已认罪,赵孟頫怀疑另有隐情,悉心审理,真相大白,受到人们称赞。

C.赵孟頫见识过人,体恤百姓。他分析赵全案件,认为王虎臣难以秉公办理,不宜派去查案;劝阿剌浑撒里上奏免除百姓钱粮,得到皇帝应允。

D.赵孟頫文学、书画闻名天下,政治才华常被忽略。皇帝称赞他可与李白、苏轼相比,他的书法作品被天竺国视为宝物,政治才能却少被提及。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参考答案

10.D

11.C

12.B

13.(1)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2)(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参考译文

赵孟頫字子昂,自幼聪明敏捷,看书过目就能背诵出来,写文章拿起笔立即就能成文。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元世祖的命令,到江南寻找前朝隐逸的有才能的人士,找到了赵孟頫,并带他去拜见元世祖。赵孟頫才气横溢,世祖皇帝看到他,很高兴,让他坐在右丞相叶李的上首。当时刚刚设立尚书省,元世祖任命赵孟頫起草诏书颁布天下。元世祖看了他起草的诏书,高兴地说:“你说出了我心中要说的意思。”二十四年,赵孟頫被任命为兵部郎中。当时有一个叫王虎臣的人,他上书朝廷检举平江路总管赵全有不法的行为。朝廷立即派王虎臣前去查办。赵孟頫进言说:“赵全的问题当然应该查问,但王虎臣以前曾任该地的长官,多强行买下别人田地,又纵容他的门客获取不法的利益。赵全多次与他争论,王虎臣怨恨他。王虎臣如果前去,必然会陷害赵全,即使赵全的不法行为得以证实,人们也不可能不怀疑的。”元世祖醒悟过来,于是另派官员前去。

至元二十七年,桑哥派遣忻都以及王济等清理计算国家钱粮,已经征收了几百万痘褂屑盖万没有征收。这件事对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民不聊生,自杀的百姓比比皆是。赵孟頫和阿刺浑撒里交情很深端就劝说阿剌浑撒里上奏皇帝赦免天下,免除百姓缴纳的全部钱粮。阿剌浑撒里入朝向皇帝上奏度缤赵孟頫说的一样,皇帝听从了他的话。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员,赵孟頫独自主持总管府的政事。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生活,乘机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孟頫怀疑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压下来没有判决。过了一个月,掀儿自己回来了,当地人都称赞赵孟頫断案如神。

篇8:浅谈赵孟頫的书法对其绘画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中, 书法和绘画的密切关系及书法被推崇的地位由来已久。早在唐代的张彦远就已认识到书与画的内在联系。他在《历代名画记》中谈道:“夫像形必在于形似, 形似须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故画者多善书。”但由于元代之前的绘画, 线是写形状物的主要手段, 所以这里边所说的用笔, 主要是指线条的圆润流畅等艺术特色, 而对书法用笔丰富的变化及艺术表现力尚没有被有意识地运用到绘画中来。

一直到了元代,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更加被强化和明确了, 这种关系后来也深深的影响了元代以后绘画史的发展。这时期关于书和画的关系, 大约有三种说法:一是“书画同源”说, 二是“书画同功”说, 三是“以书入画”说。其中赵孟頫提出的“以书入画”对后世影响最大。

书法对笔法、墨法的要求极为严格, 有“藏头护尾, 力在笔中”的中锋用笔和与之相对应的侧锋用笔。从笔锋的纵向运动上要讲究提笔与按笔, 笔锋的横向运动要讲究转笔与折笔。从所书点画线条的外形来说, 用笔又可分为方笔、圆笔尖笔等。在行笔的快慢迟速上又讲究疾笔与涩笔的关系。在墨法中, 有焦墨与飞白、浓墨与淡墨干墨与湿墨、渴墨与涨墨之分。以上这些也是书法中的笔墨意趣的表达。

赵孟頫在“石如飞白木如遽,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方知书画本来同”的落款中也明确地表现了绘画中写石法、写树法、写竹法和书法中飞白法、大篆笔法、书法八法相通的关系, 更加形象的阐述了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

在《研北杂志》中, 赵孟頫也曾提到:“唐之画, 实描山水, 刻画中有飞动之意, 后人所难能也。这句话体现出其追求线条自生内在的表现力, 主张用线条去扑捉山水画的感觉。使线条在绘画中不仅作为表达事物形体的语言, 又给画家有更深层地表现心绪的机会, 大大增加了其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在赵孟頫的《疏林秀石图》中, 其描绘树枝更多的是一种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衔接关系。在转折处, 线条有的交在一处, 有的有意断开, 无不体现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意承接关系。在其画中, 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对“心中之树”有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让我们每人都感觉到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树枝。

由于中国文人独特的修养和学识, 使得他们追求至善至美的结构形式, 画家在创作中, 可以通过笔墨的疾徐、顿挫、曲直、方圆、转折、刚柔清浊、润燥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赵孟頫不仅使书法中的各种用笔方法成为表现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 而且也使这些艺术形象同样展示出书法艺术所具有的风姿神彩。由于书法介入了绘画, 使得元代绘画中线的表现力大为增强。通过这些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线条与艺术形象的巧妙结合, 使得元代绘画具有特殊的气势、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使得宋人的整个创作过程变描为写, 化静为动, 更加便于抒发感情, 这是绘画语言感情和用线的表现对当下山水的描绘的重要发展。

谢赫在其六法论中说到:“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赵孟頫的“以书入画”和此中对用笔的重视是相通的。“以书入画”的理论, 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绘画, 使其更加容易抒发画者感情。

元代以文人画的成熟与兴盛为标志, 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赵孟頫以其独特的个人经历、深厚的艺术学养和书法功底、进行成功的绘画实践。他的思想对我们以后的绘画创作有很大的启迪, 使得我们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重视线作用, 更加易于抒发我们自己的感情, 同时在史上为书法用笔在中国画史中应用翻开了新的一页, 对中国绘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建.艺术魅力论[J].艺术世界.2001. (1)

[2]《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黄惇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3版

[3]《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4]刘恒.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5]李泽厚, 《美学三书》[M], 天津社会科学院院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6]李来源、林木, 《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4月第1版。

篇9:赵孟頫书法欣赏

关键词:赵孟頫;书法;复古思想

一、元朝“复古”思潮的背景

在元朝,统治者统一全国之后,推行了残酷的封建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由于对汉人的歧视和打压,汉文化受到了破坏和摧残,这对汉文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而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又十分注意吸收和借鉴汉文化。因此一部分南宋文人虽然应诏做了元朝的官吏,内心却十分矛盾,另一部分人以隐居来表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决心,却又十分仿徨找不到出路。面对民族文化的危机,一部分元朝的文人用“复古”的方式保护和延续了汉文化传统。

在书法上,元代前期,赵孟頫、鲜于枢等书法家,当称元代前期复兴晋代书风的中坚力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书法的“复古运动”。

二、赵孟頫书法复古

赵孟頫是元代的书坛领袖,他的出现使元代初期的书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在元代初起,书法呈现出自古以来最低糜的状态,因此赵孟頫开始倡导"复古"的书学思想,其原因主要为元代的人文背景,书法发展的现实要求及其矛盾人生。 他的"复古"的书学思想是以重法为基础的,崇尚魏晋、推崇二王,同时在书体上复兴篆、隶、章草。他提出的"复古"书学习思想,影响了元一代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

赵孟頫的复古书法观集中体现在这样一句话;“当则古,无徒取于今人也。”无论是在诗、画、印上,赵孟頫的艺术审美观完全是以崇古为立场的,这种崇古思想,导致了他在书法上以晋人书风为尚再由魏晋上溯两汉、先秦,涉猎行、楷、今草、章草、隶书、小篆 乃至籀书。从影响上可见赵孟頫在书法史上突出的贡献。在赵孟頫之前,北方书家多宗颜鲁公,学习苏、米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自从赵氏书风的风靡,一股向晋人学习的复古思潮占据了整个朝野。

赵孟頫的书法对书法史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晋唐古法的追求,其影响之大,从元影响至明清三代。在赵孟頫去世之后,他的家人和学生竭力发扬其高举的复古旗帜,如赵雍、虞集、柯久思、张雨、王蒙等人都受到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明代的文徵明、祝枝山等人也从他这里汲取营养。直至清代的乾隆年间,因为乾隆皇帝对赵孟頫书法的推崇,赵体书法更是风靡一时,甚至影响到当时的刻书业。可以说,赵孟頫在书法史上是上承晋唐、下开明清的一位桥梁式的人物,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书法家。

三、鲜于枢书法复古

从时代背景影响上来看,书法发展到南宋,承接着北宋以来“尚意”书风的余响,书家热衷于表现自己胸中的意气但却忽视了古法,书法渐渐地走上末路。元初的书法依然延续着南宋日下的书风,鲜于枢为了扭转元初书坛颓废的局面,选择了一条上溯晋唐、取法古人的书法道路,提出了书法“复古”的主张,为整个元代书法的“复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有力地推动了元代“复古”书风的形成。鲜于枢的“复古”思想也是在元代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他“复古”的实质统一于元代的“复古”实质,而鲜于枢“复古”书风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因素。除了他自身的勤奋努力外,还受到了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鲜于枢很善于学习古代书家,他在古代书法墨迹品鉴方面的水平较高,他收藏过大量的书法墨迹,这些书法墨迹为他学习古人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这是他“复古”书风形成的客观因素。此外,其丰富的师友交游经历也是他“复古”书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鲜于枢“复古”思想的内涵包括“崇晋”与“宗唐”,在元人“复古”思想的深处存在着对“晋韵”和“唐法”的冲突,这种矛盾不是元代始创,在宋人书法思想深处已有所体现,“尚法”的唐人已经把艺术技巧发挥到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结果是造成了魏晋“高风绝尘”、“萧散简远”境界的衰落。盛唐与魏晋的审美趣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经过宋人的一番比较学习后,为了达到“自出新意”的目的,最终提出了“尚意”的口号。就像人的遗传法则一样,宋人的这种矛盾也自然地传递给元人,在鲜于枢身上亦有所体现。他的书法思想中,既包含对魏晋书风的宠爱,又割舍不开对唐法的依恋。他面对矛盾并没有象宋人那样回避问题,另辟蹊径,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面对它。那就是融古通今,合二为一。从鲜于枢早年的学书经历来看,他在北方最早是师从由金入元的张天锡和姚枢(雪斋)的,而张天锡的书法风格为“真字得柳诚悬法,草师晋宋”。从这来看,从早年的学书伊始晋唐审美趣味的矛盾就已经渗透到鲜于枢头脑中。此后,鲜于枢南下江浙,逐渐的接触到了更多的晋唐名迹,这使得鲜于枢对晋唐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正是由于有了他的努力才使得元代在中国书法史上刻上了整体“复古”的印记。

四、赵孟頫与鲜于枢复古书法比较和对元初的影响

赵孟頫与赵孟頫同为元初书坛领袖,是他们二人共同举起了“复古”的大旗。后人多有提及:“鲜于困学书名在当时与赵吴兴、邓巴西各雄长一方。”中田勇次郎先生在他的《中国书法理论史》一书中也肯定了这一点,他说:“在元代同赵孟兆页并驾而驰名于世的,是鲜于枢。”

赵孟頫与鲜于枢为挚友时与赵孟頫切磋书艺。赵孟頫有《哀鲜于伯机》诗云:“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在书记的往来间,彼此各有所得。为了纠正宋代书法发展的弊端,鲜于枢、赵孟頫提出了全面复古。元初书坛弥漫着“尚意”思想影响下恣意纵横的南宋遗风,正是由于有以赵孟頫、鲜于枢为代表的一代书法家们,主张恢复古法,继承传统,加之鲜于枢、赵孟頫其人的磨练和过人的天资,终于使魏晋书法的风格在元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扬,并由此对明清以后的书法也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是他们共同促进了元代“复古”书风的形成。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书法家去引领书法的潮流,而这个书法家所作出的一切行为都将对这个时代的书法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2]宋斌.略论鲜于枢“复古”书法思想之意义[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1):63-64.

篇10:浅析赵孟頫小楷

赵孟頫, 字子昂, 号雪松道人,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 在我国元代书画艺术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从马背上崛起的蒙古族创建的元代, 重新将科举制度搬上历史舞台, 从而给予赵孟頫挥洒书画艺术的平台。赵孟頫虽然在朝廷中地位很高, 但其内心深处总想着回归山林, 过着隐居的日子, 这点从他大量的绘画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来。

赵孟頫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在于他青年时经历了朝代更替, 在他二十五岁时宋朝灭亡, 他的母亲告诉他“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 汝非多读书, 何以异于常人”。1在母亲的教导下隐居故乡, 刻苦学习, 深入研究诗文、书画, 常与当地名人逸士交流学习, 为他以后在艺术史乃至文化史上取得的崇高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赵孟頫小楷的特点

赵孟頫的三部经典小楷作品是《汲黯传》《道德经》《洛神赋》, 这三部作品都是在他四十岁以后书写的, 其中《汲黯传》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 其中有197字是明代文徵明补充, 并且在后面的题跋中提到“右赵文敏公所书史记汲黯传楷法精绝”可见他书写的这篇作品有唐人楷书的法度与风貌。在我看来, 这件作品中从单个字来看, 每一个字都灵活生动, 结体自然, 没有一处笔误, 落笔果断, 变化灵活, 主笔潇洒, 字内主笔突出, 主次清晰, 笔画提按分明, 节奏感强, 小字有大字的风范;从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上看, 连贯性强, 笔画多的字紧收中宫, 外放主笔, 笔画少的字字形缩小, 或轻盈或敦厚, 整体协调, 顾盼有致;从全篇来看, 整体精神面貌强烈, 给人清新舒畅, 意气风发, 秀丽遒劲。

汲, 黯, 字, 长这四个字, “汲”较“黯”字笔画较少, 主笔是捺, 三点水与及字的两撇和谐的紧收在一起, 捺画向外疏张;“黯”字笔画较多且杂, 四点底上左右紧收, 四点底灵巧且有序分布在底端;“字”字主笔是横, 宝盖头的点很重, 为下面的子字确定了中心;“长”字横很多, 但主次鲜明, 短横纤细且各有特点, 与“汲”字捺画相像, 非常舒展, 但细看造型却不一样, “汲”字的捺画捺角圆润, “长”字的捺画方整遒劲。

《道德经》是赵孟頫六十三岁的作品, 这件作品较《汲黯传》更多见魏晋风骨, 笔画起笔都比《汲黯传》中字的起笔圆润很多, 字形结构严谨, 整体形成稳健之风但是又不缺少灵动的美感, 全篇一气呵成, 整体风貌统一, 笔画精到, 轻松静雅。

字形轻松自然, 可以看出赵孟頫技艺非常娴熟, 从右数第四行“皆”“谓”“我”“道”四字, “皆”字上下稍稍分开, 比的左右也稍稍分开, 显得字内空间疏朗, 整个字灵活生动;“谓”字左右结构, 言和胃之间同样也是留有空间, 右边田和月也稍稍分开, 三部分轻松的组合在一起, 和谐而自然;“我”字主笔突出, 左紧右松;“道”字半包围结构, 首字紧凑, 坐车松快的包住首字。这四个字都有紧有松, 字与字之间距离有三分之一个字的距离, 使结构宽松的字并不显散, 形成平静, 淡雅的感觉。

最后提到的是赵孟頫的《洛神赋》, 这部作品也是赵孟頫六十多岁的作品, 与王献之的洛神赋相比, 有神似之处, 整体看来, 字形姿态艳溢, 就如美女跳舞的舞姿, 飘逸艳丽, 如图三第一行“齐首载云”“齐”字长横细腻, 遒劲, 撇捺疏张温婉;“首”字点与自都很重, 但加上飘逸的横画, 立即靓丽起来;“载”字横画较多, 每笔都附有姿态, 长横具有一波三折的动感, 主笔斜勾的起笔如美女梳着发髻留着长发, 披着长裙飘来。“云”字活泼灵动, 笔画变化丰富, 每笔都不是直来直去, 都有粗细变化, 轻重变化, 雨中的连笔轻松快捷, 连贯性强。

三、赵孟頫小楷对后世的影响

这三部作品是赵孟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现代学习写小楷的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魏晋时期的钟繇、二王小楷, 第二类就是唐人写经等僧人抄写的经书, 第三类就是元明时期的以赵孟頫、王宠、文徵明等人的小楷。钟繇。二王的小楷影响着赵孟頫, 赵孟頫的小楷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的小楷起了桥梁的作用, 在第一点中提到了赵孟頫的复古思潮, 研究学习的就是魏晋时期的风骨气韵, 必进赵孟頫生活的元代要比我们现在生活的现代离魏晋时期更近一些, 虽然当时没有现代这么多高科技影印技术, 但是当时存在的很多优秀作品在现代已经永远无法看到了。还是说他的复古思想, 如果没有这个思想的提出, 延续宋代的尚意书风, 就会将书法艺术的美研走向死角, 只有“美”美, 没有“丑”美, 就不会奠定如此深厚的艺术魅力, 提升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赵孟頫小楷对后世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明代, 他的“复古”思想与“书画同源”无不影响着明代各位书画名家, 在文徵明的身上由为突出。赵孟頫《汲黯传》中, 文徵明补充的那197个字无论是字形还是神韵都与赵孟頫写的原文相像。据记载, 赵孟頫的《汲黯传》是文徵明一直收藏的。由此可见赵孟頫小楷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与继承的。

图五为我的临摹作品, 我认为既然要临摹就要学习古人, 尊重原帖, 这样才能从古人那里学到书法艺术的精髓。历代书法论文选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结字因时相传, 用笔千古不易”这句话明显的强调了用笔, 字的结构可以随着时间的变换而不同, 但用笔是千古不变的法则。即起笔、行笔、收笔、使转、提按、中锋、侧锋、方圆、涩笔、骨肉、迟速、方圆、用笔总论。千古不变的用笔, 更确定了我们向古人学习的内容。把这些用笔运用到平时的临摹中学习体会, 再加上自己的创新, 才会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完善用笔技法, 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

[2]《中国书法史元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10.

篇11:赵孟頫简介

他的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一、青少年时期(一岁至三十三岁)。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南宋王朝其时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其父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七,又系偏房丘氏所出,在封建大家庭中地位较低。虽然刚成年时赵孟頫以父荫补任真州(今属江苏镇江)司户参军,但不久南宋的灭亡使他只好闲居里中。

在其母亲的激励下,赵孟頫向当地名儒敖继学习经史,向钱选学习画法,经过十年的发奋努力,学问大进,成为“吴兴八俊”之一,声闻遐迩,达于朝廷。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为缓和矛盾,稳定民心,元政府“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此时他已闲居里中多年,为生活所困,亦有施展抱负之愿。于是在半推半就中告别妻小,登上北去的旅途。

二、出仕元朝和总管济南府时期(三十三岁至四十一岁)。初至京城,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任命他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年),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

三、休病江南时期(四十二岁至四十六岁)。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寄于山水、诗文、书画,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士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暂时摆脱宦海风波的这四年中,赵孟頫的艺术修养、书画技艺与日俱增。他还考订编辑了《书今古文集注》,并将自己历年诗文辑成《松雪斋诗文集》。

四、任江浙儒学提举时期(四十六岁至五十六岁)。大德三年(1299年),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统诸路府、州、县学校、祭祀、教养钱粮之事及考校呈进著述文字”(见《元史·百官》),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其间他广交文人学士、书画家和文物收藏家,遍游江浙佳山秀水,心摹手追,创作进入旺盛时期。他在江南文化人中的声望也随着“儒学提举”之职而更为隆盛,成为江南文人首领。

五、再次赴京时期(五十七岁至六十五岁)。至大三年(1310年),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为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 三年(1316年),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自身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延佑五年(1318年),管夫人脚气病复发,经赵孟頫多次请求,次年四月,方得准送夫人南归。五月中旬,途经山东临清,管夫人病逝舟中。赵孟頫悲痛万分,相濡以沫的管夫人撒手西去,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对官场的虚名也因此彻底看破。

六、晚年居家时期(六十六岁至六十九岁)。由于丧偶,长途跋涉,操理丧事,赵孟頫晚年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延 七年,仁宗特遣使臣赐衣缎,并召赵孟頫返京,但此时赵孟頫已因病不能成行了。次年英宗即位,再次遣使召赵书写《孝经》,赵以年迈体弱要求致仕,终于得到朝廷的应允。此时赵孟頫耳鸣眼花,颓然老矣。但他倾心于佛、道之旨,以书写经文为乐,并写下许多书画作品和题跋。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六月,他逝于吴兴。临终前还观书作字,谈笑如常。享年六十九岁。这位身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的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终于得以安息。

上一篇:高密联通公司转型O2O销售模式的研究下一篇:在奥运安保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