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2024-04-10

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孟 楠

略阳县高台小学

2014年10月至12月,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汉中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管理人员远程培训。在这次国培计划远程教育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高效领导沟通艺术与教师礼仪》等课程,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的理解了很多过去所不能领会的内容,收获很大。

一、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做到与时俱进,方能提高自身素养。因此,我们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校无小事,事事,时时,处处是教育。人民把这个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我们,家长们把孩子放心地送到我们手中,我们怎能辜负这份责任与希望,我们只有全心全意,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为人民服务,积极地投入到教育这份伟大的事业中去,才能不辜负人民寄予我们的厚望。

二、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赤诚火热的爱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宝贝,是一个个正在成长需要教育需要爱护的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同需求,对有不足的,或有某些犯错误的学生,要给于宽容,并教育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三、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与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能力,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四、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与行为习惯,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做到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礼貌,时刻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五、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专业标准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索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建构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实际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快乐、更多样地积极学习,把课堂与社会,与家庭结合起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使学生在更大更广的健康环境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乐学。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在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环境中乐意学习。

一句话,这次远程培训,让我在教育理念上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大的进步,也更加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做出新的贡献。

篇2: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我快乐 我成长”

2013国培 2班周广建

我于2013年10月13日至27来到了沈阳师范大学开始了我为期十五天的国培学习生活,时间过的真快,眨眼之间我们学习已经接近尾声,此刻我的内心说不出来一种别样的感觉,既为能赶快回到工作把自己所学的全部奉献给自己那群可爱的孩子,服务自己那份神圣的工作而高兴,也为即将要离开这个平台而感觉到不舍!半个月的学习让我重新充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我内心在各位大师的引导下变的更加纯净,真诚,我爱这份工作,我爱我可爱的孩子们。感谢国培,感谢各位为我们辛苦的各位领导,班主任老师,还有和我一起并肩努力学习的各位国培老师们!半个月的国培教学活动给我留下了许多,让我感受到了许多,学习到了许多!

此次培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集中学习期间学员的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全由国家负责,“国培计划”让我成为直接受益者,让我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新时期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为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纲要》第一次专章部署了学前教育,突显了国家对发展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突出了一切从娃娃抓起的指导思想。国家此次对我们的大力培养,让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压力和责任。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通过王小英、线亚楠、刘晓红等专家教授的讲解,特别是杨桦、闫铁莹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教导,让我认识到幼儿教师是生活在“镜子”里的,时时刻刻都有孩子在注视并模仿着我们,我们是每个孩子的榜样,而且在新的教育时期,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但需要有幼儿教育方面的专长,更需要有自己的特长。同时作为学校集体中的一份子,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规律,具备团队意识。

通过学习,我们清楚了执教能力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教师的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式、还包含教师教书育人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我们幼儿教师的执教能力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技术,还需要对孩子全身心热爱,无私的关怀。我们会更积极地去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家长服务。我们也明白了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是挖掘教师潜能得不竭源泉。我们愿意做儿童世界的守护者!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感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懂得了,我们一线教师要抛开以往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糟粕,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热爱每一个幼儿,接纳每一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设计趣味性浓、活动性强的、渗透于生活、游戏中的各种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去探索,从而促进其自身真正的发展。坚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坚决杜绝把孩子培养成机械化的小机器人,要鼓励孩子的个性思维,争取把每位孩子都培养成一个活泼开朗的,有自己个性的特色的小玩童。

篇3: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

体态律动在幼儿园作为一种基本训练, 常常为舞蹈或音乐游戏中的某些新动作做准备, 有时也作为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手段, 在进出活动室的时候用进行曲走步或作为某种舞步。由于体态律动和律动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以形象思维和动作记忆为特点的幼儿, 特别容易在体态律动中享受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对具体动作的掌握, 或者说是对优秀体态律动教师的教学模仿。由此, 在自我教学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消化不良”的现象。最后使得幼儿虽然对体态律动感兴趣, 但是却对体态律动教学产生了厌倦。这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原理的不熟悉。

这次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幼儿体态律动教学培训, 笔者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节奏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 使他们能够掌握一种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 并且带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来自各地区学前的音乐教师亲身参与了大量的体态律动, 我们学员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音乐的呼吸和情绪起伏的律动, 充分体验到每一个身体的动作都不是机械的动作, 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律动的体态。

二、从最简单的步态开始, 引领幼儿走进音乐

体态律动教学法不对体态的身体姿态或者外表形式作要求。因此, 即便是一个音乐资质非常普通的幼儿, 都可以用他所认为的最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而达尔克洛兹将这种最简单的动作还原成步态, 并设计了一系列步态练习, 达到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而这样的步态绝不给幼儿造成音乐学习的负担, 恰恰相反, 这些步态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做到的, 它包括行进、走、跳、跑、跃、单脚跳、摇摆、奔腾等自然的体态动作。

当幼儿的步态与所听到的音乐逐渐协调, 那么这两方面相互协调所产生的舒适感会逐步引起他的注意。随着这种特别经验的积累, 幼儿慢慢会产生追求这种经验的意识。随着这种意识的逐步积累, 幼儿开始渴望挑战更高难度的步态练习。因此, 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步态练习的进一步拓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步态与空间的关系

不同的步态对应不同的空间设定。“人的知觉结构与外部世界物理结构的一致, 使得人对自身心理的高低体验与外部物理世界的空间高低体验相同步。所以音乐的频率变化———我们称之为音高变化也带给人以空间位置的变化。”[1]当幼儿步态与音乐达到和谐时,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步态与空间关系的体验需要。教师要清楚的是幼儿这种体验是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师不宜一开始就选择兴奋度高、幅度大的步态来让幼儿感受空间上的变化, 这样容易使幼儿因过度兴奋而游离于空间之外, 也存在着潜在的人身伤害的危险。教师应当在幼儿可以达到在行走中做出对空间反应的能力时, 才选择将这种能力迁移到跑、连步跳、奔腾、摇摆与之相对应的空间体验中去。教师在使用音乐时可以改变音乐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 如节奏、音区、速度、力度等, 以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

2. 步态与同伴的关系

幼儿一开始的步态练习以自我为中心, 还无法考虑到自己的步态对他人的影响。然而随着步态练习的深入, 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幼儿提供机会, 使他们逐步学会与其他同伴的相互配合, 同时能够学会改变动作的姿态、幅度以及行进的方向或速度来避免相互干扰。例如, 在这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导师选用了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主题与变奏》主题和肖邦的《前奏曲》第四首带领学员进行步态练习。导师选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队形图, 这就需要每个学员之间都要考虑到自己的步态、空间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员之间不能用语言提醒对方, 而是要靠眼神交流来一起完成直线、对角线、方形、圆形等不同队形的变化。当然, 导师提醒我们, 在实际操作中要随时观察幼儿的配合情况, 当幼儿在同伴配合过程中, 显得手足无措、紧张且毫无乐趣感时, 那么教师应立刻降低活动难度, 以保证幼儿始终处于大脑的最佳唤醒状态。

三、将抽象的音乐要素转化成具象的身体运动

长期以来, 我们把审美价值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 并将审美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幼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是的, “艺术教育之所以存在和必须存在, 就在于其审美的本质与特征, 就在于其审美的价值和作用。这一点, 我们不能怀疑, 也不要动摇”。[2]然而, 一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主要托付给了音乐听赏活动, 而忽略了幼儿身体对音乐的感受。另一方面, 在人们的思维中, 身体充其量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模糊、混沌的感觉, 知觉或其他感性经验, 而不能给人以理性的秩序和清晰的信息, 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对人复杂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思维定势禁锢了教师, 不敢承认音乐带给幼儿感官的快适和满足。

然而, 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理论重视通过动作对音乐进行体验和感受。身体的运动和表现使得抽象的音乐要素成为了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可以说, 用身体来感觉音乐中的动态和变化, 也是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引向音感的学习的。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导师便让学员利用身体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节奏和韵律、动作的协调平衡以及即兴创造。下面概要地介绍一个培训案例———舞动我们的丝巾。

第一步:导师强调丝巾不仅仅是道具, 更应是我们身体的延伸。学员手持丝巾, 站成圆圈。导师边做动作边说:“我的丝巾可以这样飘动……还可以这样飘动……”导师示范了一两个动作后, 对学员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舞动丝巾。”各学员丝巾在舞动中有的有力, 有的飘荡, 有的舒展, 有的急促。导师鼓励学员创造出不同的感觉。第二步:导师在钢琴上弹奏不同的音乐, 要求学员的即兴表演既要保持稳定的律动, 又要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情绪和奏法 (例如断奏、连奏等) , 通过动作寻找并适应音乐的感觉和特点。整个过程中导师没有使用过多的语言, 而是让学员自己感受音乐中不仅有稳定的音乐恒拍, 同时也有很多细微、细致的节奏运动。学员要随时根据这些音乐中的变化, 来调整自己身体律动的稳定与协调。

因此, 导师强调, 动作促进了幼儿对抽象的音乐要素的理解, 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开始与结束, 也为幼儿的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提升幼儿体态律动的表现性与创造性, 关键在于钢琴的有效运用

此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那就是导师出色的钢琴即兴弹奏, 可以使幼儿始终处于新鲜的音乐感受之中, 那些出其不意的变化更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听觉注意和敏锐反应。培训中导师通过琴声的渲染, 使整个体态律动教学充满了音乐的气氛。导师对音色的控制以及对演奏技巧的变化处理, 都让学员的体态律动变得自然而富有美感。下面我们以一个培训案例予以呈现。

“感知三拍子的音乐”———第一步:学员10人一组, 地上摆着5个有一定间距的呼啦圈。导师要求学员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自己经过这5个呼啦圈的行进方式。第二步:导师开始弹奏三拍子的音乐, 每一个学员要仔细听着音乐选择行走、跑、连步跳、跑跳步中的一种。当然, 学员的行进方式同时还要跟着导师弹奏音乐的力度、音量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当音乐中出现某种信号, 如规定出现一串颤音或静止时, 下一个学员迅速做好准备, 开始进行。第三步:导师开始时的音乐是一拍一音, 学员熟悉和适应了以后, 导师的即兴弹奏逐渐增加了新的变化, 音乐可以时而快速, 时而慢速;时而在高音区, 时而在低音区;还可以有不规则的停顿等。学员需要跟着导师在钢琴上的变化做出在圈内或者圈外的行进改变。在导师弹奏出很短促的声音或是跳跃的声音时, 学员应是脚尖触地且也是短促有力或是轻快跳跃;导师弹奏的音乐连贯舒缓时, 学员应是脚跟触地且应该缓慢柔和。第四步:导师进一步让学员在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的比较中练习。导师不间断地即兴弹奏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 请学员认真听辨, 迅速反应。如果想增加一些难度, 导师的弹奏可以取消左手的伴奏音型, 让学员只凭导师右手弹奏的单旋律听辨三拍子或四拍子的变化, 这需要教学双方都要有很好的音乐感觉。

这个培训案例说明, 体态律动教学中钢琴的即兴演奏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钢琴即兴演奏, 它必须与律动教学互通, 通过有特征的琴声来刺激幼儿的身心, 并激发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应, 从而获得音乐感受。

此次, 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承办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骨干教师培训”, 其培训理念是力图将达尔克洛兹、奥尔夫、柯达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相融合, 形成适合于我们当下音乐教学的新体系。因此, 它给我们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传递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我们不是要模仿培训导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 而是要将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音乐体验与感受牢记于心,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生发、创造。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音乐何需“懂”——面对审美困惑的思辨历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1.

篇4: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关键词:国培计划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

1.引言

通过深入到“国培计划(2012、2013)—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的现场,通过与参训教师和培训单位负责人的深入交流,对“国培计划”得到了深入的了解。“国培计划”实际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教师培训模式,这种新的培训模式不仅满足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需求,更新其教学理念、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增强其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教与学的矛盾,进一步丰富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2.国培计划实施模式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采取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广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目前,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的方式有: 集中统一式的教育,校本式的教育,协同组合式的教育,远程式的教育,巡回流动式的教育,专门发展式的教育等。从培训的周期来分有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在职进修等。在培训的教育方式上有课堂讲授、专题培训、观摩研讨、课题研究、导师指导、学术沙龙、论题答辩等。在教育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实践、观摩、反思、研究等等手段。

3.参加国培计划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在“国培计划”背景下的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是面向各个阶段各学科在职教师的成人教育,受教育对象呈现较复杂的多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在年龄上有老、中、青等年龄层次;在学历上有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学历层次;在职称上有特级、高级、一级、二级等层次。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记忆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3.1教师的性别情况

由调查数据显示,抽样调查的187名有效问卷中被调查男性教师 153 名,占总数的81.8%,女性教师34名,占总数比例的18.2%。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以男性较多,高出女性教师比例63个百分点,性别之间的差距较大,男女比例不平衡,参加培训的中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尤为明显。男性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往往花在训练、运动、娱乐、交往等时间较多,毕业工作以后,虽然仍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己,但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尤其不愿意长时间地呆在自己认为无意义的知识学习中。

3.2教师的专、兼职情况

由于体育专职教师的待遇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相比有一些差距,学校缺少体育专职教师乃至于工作量大等问题,参加“国培计划”集中培训的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兼职情况还是不同程度的出现,相比而言,小学的兼职情况更为明显。

3.3 教师的教龄情况

本研究将调查教师按教龄分为4年以下的新教师,5-10 年的青年教师,11-15年的中年教师,16-20年以及21年以上经验丰富的老年教师,从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各教龄的人数分布和百分比,主要集中在11-15年的中年教师和16-20年的老年教师。中年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是支撑他们自身素质完善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两大主力军都需参加“国培计划”集中培训补充教学技能知识及全面素质的提高。

3.4 教师的学历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拥有专科以上学历已经成为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主要学历构成。通过调查了解,部分教师学历低的原因是因为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历的机会少,学校的课程课时过多,专职教师较少,一旦外出培训,学校找不到代课老师,二是因为农村

中小学缺少教师编制,采用竞聘上岗制度,如果外出学习,很有可能面临被解雇下岗的艰难处境,所以很多教师宁愿学历低,保住工作才是最主要的。

4.参加国培计划体育教师的认识态度

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培训规定》和广西教育厅制定的《广西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培训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是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调查显示有51.3%的教师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有22.1%的教师了解其中一部分,而有26.6%的教师对此表示并不是很了解。调查书记显示,一半左右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相关政策不甚了解表明对国培计划的认识和注重程度不高。

5.关于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

通过对国培计划中小学体育教师集中培训调查分析,认为当前在“国培计划”实施中,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上大多是以高校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为主,并以自身优势专业课程为重点来设置培训课程体系,而不是以基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他们日常体育教育教学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没有紧密结合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因此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培训与教研、科研联系不紧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脱节。

参考文献:

[1]毛志燕.“国培计划”—顶岗置换教师培训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张琴秀.论农村幼师国培计划的意图、理念与模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师教育研究,2013,32-36.

[3]宋海英,陈睿.关于提高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思考—以吉林省实施“国培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1,127-129.

篇5: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本次培训的内容有学习资料、上网聆听名师讲座、精彩课堂实录、网上交流体会、教学设计等活动,让我们在领略名师风采之余,又能够通过测试、和班里的同学们交流交流的方式来加深心得体会,可以把我们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用之于实际,通过自己设计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尝试,然后和教师们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高。虽然才为期五十多天,可在培训的每一天,我都会有所收获。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教学理念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我还是需要从备课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因为,备课是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是积累经验、提高自我的重要过程,更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优秀的数学课。是我真正看到了素质教育的课堂。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让学生把自己的创造力展现在数学课上,让其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同时,在有效教学方面,我也学习到了一些技巧和策略,比如教学目标的确立问题,课堂问题的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对学生的评价等。当然,有效教学还必须懂得如何规范教学行为,比如懂得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如何进行课堂拓展、如何总结课堂所学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教学行为是否规范、我的课堂是否有吸引力、我的教学是否有效……我给自己的很多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也许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授完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迫使学生记住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是,我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和激情的,我没有注重教学中的细节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做的一些教学改革还只是皮毛的,没有深入骨髓和触及灵魂的,本次培训让我在反思中有所收获,让我在学习中找到方向。

本次培训也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在加强自身修养方面,我需要在情感上对学生做到真诚而丰富。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修养,引导我的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我还要注重笔耕,使自己变得更加厚实。多读书、多动笔,及时总结自己教学的缺漏,在不断反思中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篇6: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首先,提高了认识,改变了自己之前对幼教行业肤浅的看法。本次培训的授课团队都是一些业内资深的知名专家,教师,他们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能力,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传授自身丰富的幼教从业经验,使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的责任。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帮助家长带“大”孩子,而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要把每一个幼儿带“好”。

其次,学以致用,增长了许多在幼教实践中可以应用的技能。比如平常和幼儿沟通时,要改变以往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而应讲究策略,因人而异;对于建立奖惩规则的时候,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表扬的时候就是一个小红花,惩罚的时候就是靠墙站之类的,而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对其进行奖惩,精神上和物质上均不能偏废,应制定多样化,有意义,适当渗透一些富含哲理的寓意在制度里面。

篇7: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对于我这个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在教学上一直想找很多的学习机会,有幸的是教育局给我安排了班主任教师培训。虽然这样的培训对我的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培训的时候我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学校里网络不通,要抽出时间借用兄弟学校的网络,也没掌握网络培训的技巧,对于这种情况,我首先请教别的老师,向他们学习方法,为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学校开通了宽带,我积极参加活动,及时回答问题,我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果然我的成绩上升很快,更没想到的是,我最终以100分的喜人成绩夺得了全县第一名!参加了国培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1、班主任老师要找准定位,悉心言传身教。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引导、影响、了解学生,激励、鼓励学生,是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感动学生,从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给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面向全体学生。

2、加强科研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勤于反思、质疑、批判、创新,善于观察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途径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3、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更加要继续学习,只有学习这条路,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学习,努力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总之,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点评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进一步认识,通过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悟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也真正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马兴旺

和政县华林小学

篇8: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一、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的标准

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设定内容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一般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理念,其中特别强调教师应具备较为完整的教育教学知识体系、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

2.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体现

教师培训对于体现教师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实质就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体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教师知能力的提高;②教师行为改变或改善;③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④教师基本专业素养的提高。

对上面四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①20世纪70年代中期,舒尔曼(Shulman)研究了教师教学的研究认知过程,提出了教师知识的七大领域,分别是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知识、教育情境知识以及教育目的与价值知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若教师通过培训能够使以上认知领域的能力提高,说明真正完成了培训目标。②Freeman(1989)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做出决策的过程,而决策主要基于四个基本要素:知识、技能、意识与态度。知识、技能“有形”,由具体内容表现出来,教师通过培训可以在这四个方面得到明显提高;而意识、态度是“无形”的,只存在于教师主体头脑意识中,不可能立竿见影。教师通过培训可以增强他们的教学意识,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学价值观,促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提升教学水平。③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等,不代表你就能够完成你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而使你的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必须有所创新,能够解决所出现的各种教学问题。④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教育过程将比以前更加复杂,具有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学生生活模式与学习意识将会发生极大改变(如农村的留守学生问题),学校管理模式和理念也会有所更新等,所以教师必须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基本专业素养。

从上面不难得出,一种培训有没有价值,主要是它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对学员的评价方式是否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而有价值的培训方式也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所迫切需要的。

二、我的专业发展的具体体现(以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为例)

安徽省“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2010)英语学科7门培训课程构成,包括C1.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C2.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 C3.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C4.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C5.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C6.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有效分析;C7.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从以上课程内容的设置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来展开的,特别突出了英语学科最基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特色,即怎样进行课堂设计,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最为基本的方面。如果教师不能把教学设计做好,谈其他教学任务都是空中楼阁,这说明了这次“国培计划”充分考虑了农村初中教师实际水平及实际需要。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初中英语课堂设计方面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课堂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师在针对一个学生群体和学习任务时,如何突破环境和种种制约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英语课堂设计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至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理念

(1)课堂教学不等于教课本。

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把自己沦落为课本的奴隶,他们的教学目标往往是完成几项练习,教几页课文即完事。

(2)所有的教学目标并不都是一样的。

并不是每次教学设计必须有“三维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很多教师由于职业倦怠,每次进行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时流于形式。比如我们教授“冠词”非要情感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等。这显然违背教学原则,因为情感是孕育在一系列态度、行为和师生的交往中的,并不是每节课涉及。

(3)课堂设计没有“灵丹妙药”。

教学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尽管有一些共同的科学原理要遵循,但是当教师面对具体的任务时,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各种资源来独立解决困难,而不是去找灵丹妙药。外语教师同样如此,面对一个难教的班级,教师的工作和医生几乎是一样的,最好的检验方案是学生能否完成当初设计的目标任务。因此,教学没有“灵丹妙药”,每次上课都是一次挑战。这时,教师的自身资源,教师对教学理念的认识高度,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深度,教师对学生特点的认识就是教师的“灵丹妙药”。

(4)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上的。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能够估计出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是什么。学生虽然不能事先告诉我们该教什么,但是他们对于教师和教材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展现方式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文化氛围却有一种比较稳定的期望。这种期望反映了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这些期望是不一样的。例如初中学生和小学生可能又不一样。初中生可能已经有了明确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在发展之中,因此,初中生可能会期望老师在交际活动或者有意义的活动结束以后能帮助他们强化语言知识,而小学生由于没有能力区分意义和形式,因而十分容易对语言形式教学产生抵触情绪。

2.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可行性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应从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出发。面对所给教学课本,

教师首先应考虑下列问题:①我用什么方式来展现这些内容?②我的学生会对我选择的内容作出什么反应?他们会感兴趣吗?③我如何才能让他们感兴趣?④他们能接受这些内容吗?他们已经有了学习的基础了吗?⑤他们有哪些资源我可以利用?⑥他们对我的期望是什么?⑦这些内容中,哪些地方我的学生容易“摔跤”?我是否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些思考用下面的图形来表示。

下图表明,教师在考虑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下列因素:

(1)语言内容和情节[体现在“话题(Topic)”“话语(discourse)”“功能(functions)”“语体(genres)”和“文化(culture)”四要素中]。

(2)语言知识[体现在“知识”一栏内,包括“语音(pronunciation)”“词汇(vocabulary)”和“句子结构(sentence structures)”三个要素]。

(3)语言技能[体现在“技能”一栏内,包括“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4方面]。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我的教学认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学科知识,课程知识以及学科教学法知识有明显提高;教学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开始改变自己原有的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并开始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来组织教学;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能够进行一些创新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另外教师基本专业素养也得到明显提高,能够理解不同的学生个性,设计他们所需要的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Freeman,D.Teacher training,development,and decision making:A model of teaching and related 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TE-SOL Quarterly,1989,23(1):27—45.

[2]陈德云.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标准述要[J].教育科学研究,2010(8):72—73.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9: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我的指导老师是兰州市场城关区联家庄小学的张梅老师,她在听了我的课后,认真细致的给我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又指导我备课,制作课件。尤其是张老师手把手、零距离的指导,使我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都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法、教育教学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

在张梅老师的指导后,我用心的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二、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落实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设计好课堂的导入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张梅老师总结时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导入设计的有艺术性,就能先声夺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开户思维的闸门,达到一举成功的高效。

行之有效的导入是我们追求与研究的最终目标,如何导入是我们追求与研究的最终目标,如何导入,可以寻找到最佳切入点,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可以从复习旧知识导入,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在生动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教学学习,有兴趣的体验和理解教学。

在落实课堂的有效性上,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了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听了专家老师的总结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和张老师进行国交流,张老师提出了“数学课堂调控艺术”①课堂时间的调控。小学数学课堂40分钟,以复习——创新——练习——小结,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安排,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调控好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②学生情绪的调控。信息反馈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要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应掀起小高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③课堂节奏的调控。课堂节奏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速度过火,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疲劳,而过慢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淡薄,因此,课前的充分准备,课中的严格要求,课后的作业限时都是调控节奏的基本环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时缓、时急、时缓,使知识更好的渗入学生心田。

篇10: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对照自己的不足,使我更加明确了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规范教学时间,规范讲课行为,讲解的过程要富于组织性和逻辑性。

今天王博士讲了合作行为,我平时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的很少,以后我要引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创设合作组学习的情境,小组成员要搭配合理,任务分工要明确。还有一点就是,我没有给予学生更多反思与评价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力争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思维中创新的火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今天是培训的第一天,我收获颇丰,感触很多。我会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并运用到我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 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班心得体会

★ 参加国培的学习日志及心得体会

★ 教师参加国培总结

★ 参加国培的感言感悟

★ 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学习的自我总结

★ 国培心得体会

★ 规培心得体会

★ 培智班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篇11: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十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留给我很多的思考。首先感谢国培;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感谢学校的支持,让我有这样一次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机会;感谢同伴,让我照见了那个不足的自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感恩所有的遇见,让我的人生更加的丰富。一路遇见,一路学习,一路感动,一路反思,一路成长。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都xx的历史文化,古风古韵,增长了我的见识,也让我在灵魂深处受到了洗礼,明确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坚定了教育的信念,提高了专业素养,更新了陈旧的教学理念,使自己更加的热爱教育事业,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这次培训从态度、理念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真正体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在学中思,在学中悟,学思结合,观摩xx历史博物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交流研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在碰撞中产生智慧,在交流中深化认识。总体来说,这次培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坚定信念,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以德树人,以爱铸造师魂。在喧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老师的心是浮躁的,他们不甘寂寞,也不能静下心来教书,做学问。在信仰缺失的今天,有些老师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云亦云,追随潮流,让教育环境不再纯净和安宁。我们老师首先应该心中有一轮太阳,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全部的热情爱教育,爱学生。只有把自己的职业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心中有一盏灯,才能照亮身边的人,我们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高尚的师魂,才能影响学生,做到耳闻目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老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帕尔默说:“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觉学习,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班里的“后进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慢孩子慢教育,耐心耕种,给学生的心里种下优秀的种子,浇水、施肥,静待花开。我们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不要求全责备,要因材施教,对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放宽要求,尽可能的让他们感到快乐。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悦读的习惯,深深的爱上阅读和写作,教师首先要率先垂范,多阅读,勤写作。提高自身的素养,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师首先要有丰厚的积累,有思想,有智慧,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个性的老师很难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在生活中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能力。中国的教育现状是:一群不爱读书和写作的老师逼着学生阅读和写作,语文老师要广泛阅读,坚持写作,为学生的生活存档,为自己的生命留痕。

四、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艺术的设计教学,要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有创新,有深度,有活动,有拓展,有智慧,有生成,有温度,有厚度……教师选择的角度要新颖,比如:《皇帝的新装》,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这篇童话照出了不同人的心灵,分别是怎样的?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主问题的设计要新颖有效,要形成问题流,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尽量把问题设计的小一些,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要把语文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多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要面面俱到,宣宾夺主,一节课要突出重点,有所取舍,要教会学生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授人以渔,授人以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名著导读教师要提前阅读,精心指导。要不断地给学生打气,要落实检查,让名著导读落在实处,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语文老师要讲好精读课,指导自读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语文教师要对课本进行重组整合,大力推进群文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的方法,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学生的作文教作文。构建“生本化”教学的理念,提倡“后作文”教学。让语文课深厚、灵动,本色、高效。

篇12:参加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紧紧张张的国培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来自己的收获,我真是受益匪浅。

进行国培网络培训我已不是第一次了,可是这次培训却让我真真实实收获了不少。以前几次国培我也很用心,可是测验题老错,得不了满分。有一次同事取笑我,说我傻,现在谁还自己做,到百度里搜一搜就有答案了,还用做?结果试了一下果然如此,以后开始测验内容基本不看。

可是这次培训只有一项测验内容,我依然照做,可是却错了好几道题,让我十分后悔。但是越到后来越让我感到了欣喜,没有了可以照抄的东西,我认认真真的进行了学习、思考,实实在在的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得不承认这次国培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别人的东西是不牢靠的。小组长的互评让我们有了竞争意识,专家的讲解让我们感觉到了自己干涸的心田再次被滋润,网络国培让我们用自由的时间充实了自我,让我们坐在家里聆听到了各位专家的精辟讲解,体会深刻,感受深刻,进步迅猛。

篇13:参加国培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思考之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原则问题。

授课专家认为,在宏观方面我国的教育还存在教育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教育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偏低;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同时,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教育还未完全转变到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上来,这既是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一个教育制度、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制定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原则问题。我们应认识到,以人为本既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归宿。结合现实进行反思,我们会发现,当前,在发展职业教育这个问题上,一些地方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非以人为本的做法,比如:只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忽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只注重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而忽视学生们就业后的稳定率;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注重专业课和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等。我们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纠正在发展职业教育问题上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得到持续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思考之二:既要历史地看待教育的问题,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后赋予学校校长法人地位这一举措,作“我国教育改革展望”报告的专家认为这是我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之一,他介绍道:以前,我国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的色彩很浓,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改革开放后,明确了学校的自主权和法人地位,这是我国全面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现在日本还在借鉴中国的高校法人制度。而作“现代性语境下的教育公共性问题”报告的劳凯声教授却认为,开始于1995年的学校 (特别是高等学校) 法人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损害了公立学校的公益性,他从教育改革的伦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公立学校作为公务法人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不应损害学校的公益性,主张制定“公立学校法人法”,从公法的角度对高校法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作出必要的规定。应该怎样看待两位专家看似矛盾的说法?我的思考是:除了两位专家因身份、背景不同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之外,我们应该更深刻地看到,教育领域随着改革开放而实行的学校法人制度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的一大颠覆,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创新,它的实行确实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或配套措施,学校法人制度发展至今,已有所异化,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一些学校领导以权谋私和为学校谋取利益、搞贪污腐化的工具和手段。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我国实行的学校法人制度,客观地肯定它的历史作用。同时我们应该更进一步认识到,当一种教育制度开始或有从教育发展的动力演变为教育发展的阻力的苗头时,我们更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善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成绩演变成问题。我认为劳凯声教授对学校法人制度的批评和建立“公立学校法人法”的主张并不是对我国学校法人制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这一制度很好的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是对我国学校法人制度的又一次创新。

思考之三:教育科研非常需要“内生力”。

这是我听了“以研究方法 (理念) 创新促进科研创新”、“当前教育科研的现状及热点问题”等专题报告后的一个新的认识。我现在也在做市职业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也深感现在有些课题研究如专家指出的那样“不注重调查研究,缺乏数据、事实支持,大、泛、空、不深入”已成为通病。以前我认为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缺乏科学的意识、精神。而这次从专家报告强调的“研究要有主体意识、主动状态、自觉性、”“对教育问题要有个性化的体会”等话语中我感悟和认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缺乏科学的意识、精神的问题,更深层的原因可能还在于现在的教育科研太缺乏内生性动力,而更多地是被动的受自外力特别是一些功利性的东西的推动。怎样才能激发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的真兴趣和自觉的积极性呢?教育科研的“内生力”究竟包含哪些要素?受哪些环境、条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呢?我认为这也是很值得我们教育科研管理者探讨的一个问题。

思考之四:我们需要针对性更强的研修和培训。

篇14:教师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感受一:太原两位资深名师对作课老师的精准点评,使我们看出每节课的精妙和欠缺之处,让我深刻领悟到精心设计导学案的重要性。例如,听了《商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我初步感觉一节课重点突出,难点也有突破,觉得没有什么遗憾之处,感觉比较完美。张玲老师在评课中指出三条规律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她说:“这样就有了层次性,也有所侧重,不显得重复还能压缩出时间。”她这一指我们也恍然大悟,的确如此,这样的设计别致新颖,效果更佳。《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我们多数教师都习惯于标出图形中相应的数据,张玲老师却建议教师不给数据,让学生去想计算这个图形需要哪些数据,这样就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以开放的空间。他们一针见血的点评,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每节课的知识点该挖掘到哪个地步,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抛砖引玉,什么时候该重锤敲响,力求使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更成为一门艺术。可见想要打造一节高效课堂,需要课前的几个40分钟去精心揣磨、设计啊!

感受二:作课老师多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如张玲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课始,她出现的一个挑选篮球选手的情景,然后依次出现三组数据,第一次仅有投中次数,第二次呈现投篮次数,最后引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有悬念的引入,环环紧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百分数的出现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需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教学设计中,作课老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手脑结合,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崔秀娟老师讲的《植树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自在纸上画出10米、15米、20米等的植树情况,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之外,这次活动中,多数作课教师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驾驭能力很高。

感受三:彩Z学校学生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由此我联想到自己所代的一年级,课堂上也是学生在争着说、抢着说,但是下一位同学回答的问题和上一位同学所说大同小异,甚至原模照样,学生欠缺认真倾听的习惯,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仅仅是一种表现欲望。从刘建英老师点评时所举的那个名师作课的例子中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今后一定要在教学中扭转这种现象,使学生意识到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学习习惯,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次的培训,留给我许多太深的印象。张玲老师整节课独具匠心的设计,足见每个环节都是从学生接受知识的所需出发的。“优秀率50%表示优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0%――这句话对吗”的连续追问,看得出教师是多么注重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崔秀娟老师在植树问题上对“这个1多在哪里”的质疑,体现出教师对知识深层挖掘的到位。还有其他老师课堂上各自的闪光之处都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这些会成为我教学积淀中永久的记忆。我认为观摩学习是一名教师教学研讨的必修课,更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

上一篇:设备包机责任制下一篇:减法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