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2024-05-10

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精选10篇)

篇1: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福建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各设区市卫生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省职控中心:

根据《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监督发〔2011〕82号)和《全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方案》的要求,为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管理,我厅组织制定了《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卫生厅

2012年10月12日

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管理工作,依据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卫生监督协管员是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的,在规定职权范围内协助履行卫生监督工作职责的人员。

第三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级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资格考试、聘免、日常管理等工作。卫生监督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培训、管理。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及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定期对聘任的卫生监督协管员的法律知识、业务水平和卫生监督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二章 卫生监督协管员考试、聘任和管理

第五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身体健康,能承担卫生监督协管任务;

(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三)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

(四)具备法律知识和卫生相关专业知识;

(五)没有受过刑事处罚或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

第六条 拟担任卫生监督协管员的个人,必须参加卫生监督协管员岗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聘任为卫生监督协管员。由聘任机关发给卫生监督协管员证件。

第七条 聘任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履行以下程序:由个人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员申请表》,提交学历、职务、专业技术资格等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经所在单位推荐,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聘任。

第八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岗前考试的主要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监督专业知识。

第九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岗前培训、考试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第十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证件由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统一印制,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机关聘任的卫生监督协管员证件发放管理。

卫生监督协管员证件的编号规则:(行政区划简称)卫监协(三位数顺序号)号。例:福州市聘任的协管员证件为:(榕)卫监协001号;福州市鼓楼区聘任的协管员证件为:(鼓)卫监协001号。

第十一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对拟聘任的卫生监督协管员实行岗前集中培训,对已聘任的实行在岗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标准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卫生监督相关专业知识、廉政教育等。岗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8学时,在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个学时。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当加强卫生监督相关法律和业务知识的日常学习。

第十二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实行聘任制,聘任期限为三年。卫生监督协管员聘任期满经原聘任机构考核合格,可以继续聘任。

被聘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人员离职、退休或不再担任卫生监督协管员时,应将卫生监督协管员证件交回原发证机关。证件遗失者应公告申明作废并报告发证机关,发证机关应予注销并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聘任和解聘实行逐级备案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本地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聘任和解聘情况以及卫生监督协管员汇总名单逐级上报至省卫生厅备案。

第十四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在一个聘任周期内,由聘任机关每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或不符合卫生监督协管员基本条件者,予以解除聘任。

第十五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解聘: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工作或办理退休手续的;

(二)因违纪受行政处分或因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违反行为禁令造成不良影响或相应后果的;

(五)考核不合格的。

以上

(二)(三)

(四)项解聘的,不得再聘任为卫生监督协管员。

第三章 职责

第十六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协助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时,应出示《卫生监督协管员证》。对于不出示证件的,管理相对人有权拒绝其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主要职责:

(一)根据各工作方案,完成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任务;

(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机构建立健全本区域内管理相对人的本底资料档案,协助收集、核实和上报卫生监督信息;

(三)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机构开展各类卫生监督检查;

(四)指导管理相对人申请办理卫生许可,对管理相对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及时指导其纠正;及时报告并协助卫生监督机构调查处理餐饮服务环节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

(五)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六)承办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十八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职权和人身安全依法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阻挠和侵犯。

第四章 行为规范

第十九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必须遵守下列卫生监督行为规范:

(一)遵纪守法,公正廉洁,作风正派,实事求是;

(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履行职责,不徇私情;

(三)风纪严谨,证件齐全,文明工作;

(四)遵守卫生监督检查等工作程序、标准、规范和制度;

(五)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义务;

(六)遇有与管理相对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有碍公正工作情况时,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行为禁令:

(一)禁止以权谋私、收受贿赂;

(二)禁止工作时故意刁难、拖延或者不作为;

(三)禁止无法定依据的收费或者私自收费;

(四)禁止与被监督单位建立任何形式的经济关系;

(五)禁止向被监督单位索取不正当利益,接受被监督单位宴请;

(六)禁止泄露监督工作机密及被监督单位的商业机密;

(七)禁止参与有损卫生监督形象的活动;

(八)禁止利用工作之便从事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十一条 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当接受同级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对其履行卫生监督协助检查职责的稽查。

第二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按规定为卫生监督协管员配置工作服装。工作服装式样全省统一,具体式样详见附件。

第五章 培训和奖惩

第二十三条 各县(市、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制度,对卫生监督协管员有计划地进行职业道德、法律和业务培训。

第二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五条 对违法违纪的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处理,由本级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11月1日之日起施行。

附件: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服式样

篇2: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规范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协管员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协管员(以下简称“协管员”)是由我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聘用的为质监部门搜集、反映乡镇(街道)涉及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协助、配合质监部门开展本乡镇(街道)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协管员的聘用和管理。

第四条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负责全省协管员的聘用和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局监管区域内协管员的聘用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每乡镇(街道)设协管员1名。特种设备数量(不含气瓶)超过200台,同时加工食品企业及小作坊数量超过20家的乡镇(街道),可聘用2名协管员,分别承担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和加工食品安全协管工作。

第二章 协管员的聘任

第六条 协管员均为兼职,从本乡镇(街道)政府及其下设办事机构、有关事业所站的在职干部(职工)中选择。

第七条 协管员由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函商请辖区各乡镇(街道)政府推荐,经该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考察、初审,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复审、批准,分别报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安处和监督处备案。

第八条 协管员实行聘用制,聘用期为1年;聘用期满,根据个人工作能力和表现,经原聘用部门考核合格,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方可连续聘任。

第九条 协管员应与聘用部门签订《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协管协议书》,并持有聘用部门颁发的《福建省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协管员证》方能上岗。

第十条 协管员聘用条件:

(一)本人自愿;

(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坚持原则,组织纪律性强;

(三)具有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

(四)热心特种设备安全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管事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五)身体健康;

(六)熟悉本地区基本情况;

(七)经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第三章 协管员职责

第十一条 协管员工作职责:

(一)积极宣传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相关基本知识,督促协管区域内特种设备生产、使 2 用单位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认真贯彻执行。

(二)接受当地质监部门的业务领导,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监督检验机构开展工作,协助开展协管区域内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查和定期检验工作,对协管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有协调、配合、巡查、报告等工作责任。

(三)对协管区域内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进行巡查访问。及时掌握并定期报告协管区域内特种设备新增、转移、检验、停用、报废等变化情况,建立并及时更新特种设备台帐;及时掌握并定期报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数量的变动情况、季节性停产(开工)情况、产品种类的变动情况、生产条件(规模)的变动情况、产品出厂检验情况等,建立并及时更新协管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档案,收集、汇总、报告有关数据信息;

(四)发现在用特种设备无使用登记、超期未检或使用检验不合格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违规行为应及时劝其整改,并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配合当地质监部门对协管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违规活动进行调查处理,对问题或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确认;

(五)向本级政府报告协管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协调有关力量支持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和食品安全监管。协助取缔土制特种设备,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发现协管区域内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活动,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时,3 应及时报告当地质监部门。

(六)协助并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活动,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七)认真完成质监部门交办的涉及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条 协管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职权或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名义从事或参与特种设备和食品生产加工、经销等以营利为目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对相对人进行处罚,私自收缴罚没款、物,扣押物品、工具、设备仪器等;

(三)泄漏有关特种设备和食品案件查处的保密事项;

(四)泄漏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五)接受相对人的吃请,收受礼品、礼金;

(六)对相对人索、拿、卡、要,或以被举报事项要挟相对人,对相对人打击报复;

(七)其它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章 协管员管理

第十三条 对协管员实行工资津贴补助,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划拨专项经费,标准为1500元/人.年,其中工资津贴1200元,浮动津贴300元。各设区市、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在省局给予的工资津贴补助的基础上,给予协管员工资津贴补助。

第十四条 聘用部门应建立协管员个人档案,如实记载协管员的工作、培训和考核情况。

第十五条 聘用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两次。

第十六条 对协管员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工作由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考核内容为履行职责情况及有无违法违规行为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种,考核结果存入协管员个人档案。

第十七条 对考核结果优秀或成绩突出的协管员由聘用部门给予表彰奖励,通报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干部考核依据。

第十八条 协管员聘用期未满,因工作变动等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不能继续履行协管员职责时,由原聘用部门收回《福建省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协管员证》,并逐级上报备案。

第十九条 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到位,违反纪律,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瞒而不报或为违法违规人员通风报信的协管员,由聘用部门取消其协管员资格,收回证书;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条 协管员的考核标准由各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第五章 附则

篇3:卫生监督协管员职责及其管理探讨

1卫生监督体制与卫生监督员

1.1卫生监督和卫生监督体系

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政府行为[1]。2001年《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到,“卫生监督所(局)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和上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的指导下,依法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等领域,开展综合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随着执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卫生监督体系逐步从卫生防疫系统中独立出来,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共同构成公共卫生体系[2]。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食品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以及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职责,划归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的大部分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划归到安全监管部门。

1.2卫生监督员

卫生监督员是指依据《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聘任的在法定监督范围内进行卫生监督的人员。国家实行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在职培训、工作考核和任免制度,县以上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卫生监督员进行统一管理,由聘任机关发给全国统一的证件、证章。卫生监督员具有依法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进行现场调查和监督记录、取证和索取有关资料、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等职责[3]。

2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与卫生监督协管员

2.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产品,主要任务是由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并协助调查的公共卫生服务[4]。

2.2卫生监督协管员

卫生监督协管员是指由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由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培训、指导、考核评估的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专职或兼职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人员[5]。以上海市为例,协管服务内容包括:协助开展辖区内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排摸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并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有关调查;协助和指导有关单位(企业)做好建立卫生管理档案工作,掌握有关单位(企业)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定期将信息上报至辖区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经营的情况进行排摸等[6]。

3卫生监督员与卫生监督协管员的比较

卫生监督员与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发挥的作用、任职条件、权责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见表1。

4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履责时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

4.1其他类型协管员已经引起争议的一些方面

2006年有人提出西城交通支队以交通协管员张贴的“违法停车告知单”(下称“告知单”)作为对其罚款的依据存在违法,一纸诉状起诉到了法院[7]。对于协管员是否有权贴罚单,舆论争议颇大。法院一审判定原告败诉,但是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告知单”是交管部门的制式文书,车主在接到此单时即已经被告知违法了,并且被告知“3日内不去接受处罚,年检就无法通过”,这体现了“告知单”具有强制力。

2010年郑州一个月内发生了四次城管打人事件:嵩山路办事处执法中队在清理路边摊贩过程中,几名执法人员带刀执法,并打伤一名劝架的小区保安[8]在追究责任的时候,打人者之一的城管协管员群体浮出水面,类似事件直接影响了城管部门的行政执法难度。

4.2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协管时可能引起的问题

4.2.1被拒绝进入现场、查阅资料

上海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内容包括“巡查”这一职责,巡查的对象涉及住宅物业小区居民饮用的二次供水、限制现售水自动售水机、学校及托幼机构、非法行医及非法采供血行为等4大类,内容涵盖了相关卫生管理制度、相关卫生许可批件等单位基本信息,还包括查阅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了解人员配备情况[6]。该通知虽然授权给协管员可以对以上对象进行巡查,但是并没有明确若遭到管理单位拒绝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则会导致服务内容“形同虚设”。

4.2.2拿着权力当令箭,发生“越权”行为

上海市杨浦区卫生行政部门正着手为辖区内卫生监督协管员统一制作卫生监督协管制服、配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证”,以规范管理,提升协管队伍的工作地位。但是如何防范类似“城管协管打人”的“越权”事件呢?当经营管理单位面对着装类似于卫生监督员、佩戴“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证”的协管员时,是否会清楚知道面前人员所提出的进入现场、查阅资料、了解情况等要求是否在其职责范围内呢?

5采取措施,让卫生监督协管员“有为”又不“越位”

5.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在一些地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社会知晓率很低。因此,有必要加大宣传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和国家对这一工作开展的必然性,以促进协管工作逐渐被接纳,利于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开展。

5.2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让赋予协管员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任何人一旦发现协管人员有“越权”嫌疑可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举报。一经查实由发证单位收回其工作证取消其协管员职责。

5.3加强协管员队伍管理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卫生协管队伍人员素质的建设。各基层选拔协管员时应首先考量其思想信念,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遵纪守法、具有工作责任心。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协管员开展针对性培训指导,围绕卫生监督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组织纪律、职责范围、工作要求等内容展开[9]。应尽量对每一次培训指导做出效果评估、保证培训质量。

5.4建立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要分工明确、有序开展。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由区卫生局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协管服务工作,并制定管理制度、保障工作经费的落实。由区卫监所开展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进行考核,并由区卫生局于年终将协管服务工作汇总纳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评估。

5.5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篇4: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市和区、县的继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职责范围内行使继续教育监督检查管理职能。

第三条 根据《规定》明确的市和区、县的继续教育监督检查职责,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下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事业单位。

第四条 全市各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依据《规定》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贯彻执行《规定》的基本情况;

(二)各项配套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挂钩的实施情况;

(四)统计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累计完成72学时的情况;

(五)继续教育经费的落实情况;

(六)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处理情况;

(七)专业技术人员违反《规定》,未履行继续教育义务时的处理情况;

(八)开展继续教育所获得的学术成果和科技成果;

(九)开展继续教育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六条 北京市人事局是本市贯彻实施《规定》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市贯彻实施《规定》的监督检查工作。

各区、县政府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接受北京市人事局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并负责本地区贯彻实施《规定》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全市各系统、各行业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接受北京市人事局和区、县政府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第七条 监督检查采用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实地检查和上报自查报告(统计报表)等形式,进行自查、互查、抽查或定期检查。

第八条 监督检查的工作步骤。

(一)工作部署。北京市人事局在每年第一季度初对全市贯彻实施《规定》行政执法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当年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时间进度和方法。

(二)组织检查。继续教育监督检查工作分为季度检查和年度检查。北京市人事局每季度组织抽查,每年度10月30日前,全市各系统、各行业应根据文件要求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报告报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将于当年第四季度组织检查。

(三)总结汇报。根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求,北京市人事局对本年度继续教育执法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工作汇报。

篇5: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构筑基层民政工作平台,强化基层社会公共服务,落实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保障民政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基层和谐稳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是以自愿为原则、义务性为主的服务城乡基层的民政工作岗位;村级民政协管员应热心民政事业,恪守职业道德,信守服务承诺,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实行“县聘、乡管、村用”的管理原则。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村级民政协管员的选聘审批、教育培训和业务指导;乡镇负责村级民政协管员选聘的具体工作和日常管理;村级民政协管员在村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章 职责

第四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要面向农村,协助县(市)区和乡镇开展各项民政工作,其主要职责:

1、宣传各项民政政策法规,提出工作计划和建议。

2、协助开展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

3、协助村委会做好村民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名单公示工作,负责低保(含五保)对象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核查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做到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

4、协助做好农村困难家庭临时医疗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等社会救助工作。

5、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做好自然灾害预警,按时上报灾情。协助开展灾情核实工作,建立灾民档案,及时组织发放救灾款物,组织协调群众开展抗灾自救;参与村级避灾点的日常管理。

6、协助开展退役士兵培训和创业工作。

7、协助开展双拥工作,落实各类优抚对象待遇,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及时上报优抚对象减员情况。

9、协助开展社会福利和老龄工作,掌握本村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基本情况,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

10、协助做好殡葬改革,大力宣传殡葬政策,倡导移风易俗,及时报告土葬、二重葬等违反殡葬政策的情况。

11、协助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界桩及标志的管护和本村地名标志的设置、管护。

12、指导辖区内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13、协助做好革命老区扶建、革命“五老”人员及其遗属的服务管理和辖区内革命遗址的维护工作。

14、完成上级民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选聘

第五条 选聘岗位:一个村民委员会选聘一名村级民政协管员。

第六条 聘用时间:三年,可连选连聘,一般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一个月内进行。

第七条 选聘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

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18--50周岁,身体健康并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要求,村两委成员(村主干除外)兼任的可适当放宽,但不超过 55岁;

3、热心并自愿从事民政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4、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

5、常驻本村(居)居民。可优先在熟悉本村情况的村两委、村民代表、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中选拔,鼓励采取兼职形式。

第八条 选聘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由村两委或村民代表会议推荐,乡镇考察审核,县(市)区民政部门决定聘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聘用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聘任期限、管理目标与考核、违约条款等方面

进行明确约定。

第四章 考核

第九条 县(市)区民政部门应当以村级民政协管员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群众满意率为主要依据,制定考核评议标准。乡镇根据考核评议标准,采取日常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村两委评议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村级民政协管员考核评议工作,并建立考核评议档案。

第十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考核评议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评议确定为不称职:

(一)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

(二)群众测评不满意的;

(三)在采集、统计、上报信息、数据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四)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严重影响的;(五)其他严重违规违法情形的。

第十一条 民政协管员考评为优秀和称职的可继续聘用。考评不称职的,予以解聘,并按照选聘程序,在一个月内重新选聘新的民政协管员。在日常考评中如发现不适宜或不能胜任本职岗位的情况,由乡镇报县(市)区民政部门确认,按程序予以解聘,不受考评时间的限制。

第十二条 聘用人员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的,应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不得擅离岗位。

第十三条 县(市)区民政部门、乡镇应当建立村级民政协管员激励机制。对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的村级民政协管员可直接续聘。对年终考评等级为优秀的要进行表彰,并予以适当奖励。

第五章 培训

第十四条 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制定培训计划,以县为主,县乡结合,采取以会代训、委托培训、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村级民政协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所需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鼓励民政协管员参加职业学历教育,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十五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受聘后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每年参加业务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天。

第十六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应主动接受上级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积极参加县(市)区民政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熟悉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应纳入考评范围。

第六章 管理

第十七条 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村级民政协管员的选聘决定、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定期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第十八条 乡镇负责村级民政协管员的选聘审核、考核评议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协管员档案,做好协管员信息统计和上

报工作。制订工作例会制度,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学习交流活动,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第十九条 村委会负责领导村级民政协管员开展具体工作。为其安排办公场所,配备办公设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站(中心、所)开展日常工作。组织村民代表对村级民政协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

第二十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要建立工作制度和必要的表、簿、册等基础资料,设立专门的民政资料档案柜。发放便民服务卡,方便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要形成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村两委和乡镇汇报日常工作,乡镇每季度向县(市)区民政部门报告协管员工作情况,县(市)区民政部门每年向设区市民政部门报告协管员工作情况,包括工作考评、人员变动、津贴落实和工作建议等。

第二十一条 建立民主评议监督制度。村民有权参与村级民政协管员的选聘、考核和监督工作,对村级民政协管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建议解聘不称职的本村民政协管员。将村级民政协管员的选聘、考核、建议解聘等工作列入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日程,确保村级民政协管员发挥良好作用。

第七章 津贴

第二十二条 村级民政协管员享受政府津贴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今后视财力情况逐步提高。永泰、闽清

两县由市、县财政各承担一半,其余县(市)区由本级财政全额负担。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增加补助标准或对评为优秀的协管员进行奖励,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三条 津贴补助一般一个季度发放一次,经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县(市)区财政部门拨给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直接拨付到村级民政协管员的个人帐户上。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县(市)区民政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村级民政协管员具体管理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篇6:福建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试行)

闽国土资文„2002‟68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临时用地管理,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临时用地,是指建设用地单位和个人在短期内使用的、与生产生活或建设工程相关联的各种不宜办理征地与农用地转用手续的临时性用地。

临时用地包括下列种类:

(一)工程建设施工临时用地,包括工程建设施工中设置的临时搅拌站、预制场、材料堆场,施工道路和其他临时工棚用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弃土用地,架设地上线路、铺设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工程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

(二)工程勘察、地质勘查过程中的临时用地,包括厂址、坝址、铁路公路选址等需要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探矿、采矿需要对矿藏情况进行勘查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

(三)临时性的取土、采矿用地;

(四)未固化的畜牧、养殖设施用地;

(五)法律、法规规定和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确需办理审批手续的其他临时用地。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临时用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

临时用地实行“谁使用、谁复垦”的原则,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履行土地复垦义务。

临时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诱发地质灾害。

第五条

严禁在耕地上取土烧制砖瓦。经批准临时使用耕地取土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临时用地申请人),应当将耕地耕作层的土壤剥移并堆放在指定地点,统一集中用于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临时用地申请人不得改变临时用地的批准用途,不得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第六条

临时用地实行许可证制度。•临时用地许可证‣的有效期不超过2年。用地期满需要续期的,应当在期满前1个月内所在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审查核准,可以重新办理一次续期手续。因特殊情况确需再续期的,应当报省国土资源厅核准。

第七条

临时使用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分别与原国有土地经营单位、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或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签订临时用地合同;临时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应当与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合同。合同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同双方的自然状况;

(二)用地的地点、四至范围、面积与土地现状地类;

(三)土地用途和使用期限;

(四)土地复垦整治的措施;

(五)土地补偿费、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金额、支付方式与期限;

(六)违约责任;

(七)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八条

临时用地申请人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依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向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预缴土地复垦费用。土地复垦费用根据土地被破坏程度、复垦标准和复垦工程量,在市、县(区)土地行政主 管部门与临时用地申请人签订的土地复垦整治协议中确定。

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应当存入指定的银行专户,不得挪作他用。

第九条

核准临时用地申请和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的权限为:

(一)使用非耕地的,由所在地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二)使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2000平方米以下的,报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由所在地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三)使用基本农田或使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2000平方米以上的,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核准后,由所在地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第十条

•临时用地许可证‣的申领程序为:

(一)提出申请。临时用地申请人持下列文件、资料,向所在地的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填写•申领†临时用地许可证‡呈报表‣:

1.临时用地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临时用地合同;

4.临时用地范围图(比例尺1∶500或1∶1000);

5.临时使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应附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意见。

(二)审核报批。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临时用地申请及临时用地合同等资料进行审查。临时用地申请要件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当与申请人签订土地复垦整治协议书。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予以核准或转报;对使用耕地的,应当提出审核意见后,转报有权机关核准,有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转报件之日起10内予以核准,书面通知所在地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临时用地许可 证‣。临时用地申请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缴纳费用。临时用地申请及合同经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申请人应当按照临时用地合同的约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并按土地复垦整治协议的约定预缴土地复垦费用。

(四)颁发证书。所在市、县(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申请人缴清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复垦费用之日起5日内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五)提供土地。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临时用地申请人领取•临时用地许可证‣之日起7日内根据临时用地合同到实地划定用地范围,提供用地。

第十一条

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临时用地申请时,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用地申请是否符合条件;

(二)申请的各种文件、图件资料是否齐全和符合规范;

(三)临时用地的界址是否清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是否准确;

(四)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支付方式等是否合理;

(五)土地复垦整治的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第十二条

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临时用地申请人签订的土地复垦整治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协议双方的自然状况;

(二)需要复垦整治地块的坐落、四至范围、面积与土地现状;

(三)土地复垦整治的期限;

(四)临时用地申请人自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的具体措施、标准和验收办法;

(五)预缴土地复垦费用的估算标准、数额、方式和缴纳期限;

(六)临时用地申请人不能自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所应承担的责 任,包括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不予退还,由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安排用于土地复垦整治;

(七)双方认为需要载明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临时用地申请人对所使用的土地,应当根据地类、土地年产值和实际使用期限(含临时用地期满后,进行土地复垦整治的期限)逐年支付土地补偿费。具体补偿标准由双方在临时用地合同中约定。

地质勘查临时用地的补偿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临时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应当支付给原土地承包经营者;所使用的土地属于国有或集体未利用地的,分别支付给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

第十五条

临时用地申请人所使用的土地属于耕地的,应当自用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恢复种植条件;属于其他土地的,应当按临时用地合同约定的期限恢复土地原貌。

临时用地申请人在用地期满后自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的,经验收后,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验收合格之日起5日内退还其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临时用地申请人不履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义务的,其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不予退还,由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土地复垦整治。

第十六条

临时用地期满拒不归还土地,或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临时用地许可证‣、•申领†临时用地许可证‡呈报表‣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省国土资源厅。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

篇7: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送审稿)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畅通,根据国家和我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拟申请列入省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的项目,适用本办法。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村道。

第三条 农村公路数据库的建立、管理按《福建省交通厅农村公路数据库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条 农村公路的登记管理工作遵循分级负责的原则。

省交通厅负责全省农村公路的登记管理;省公路管理局负责全省农村公路登记管理的行业指导;设区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县道的登记管理;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登记管理。

第五条 农村公路的项目登记,应包括项目名称、起讫点、里程、技术状况、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等相关信息,登记表格式见附件。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农村公路项目,方可申请进行项目登记。(一)按有关标准建设,经有权部门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二)养护责任主体明确,地方配套养护资金来源落实;

(三)列入年报数据库,且其县、乡、村道的行政等级划分符合规定。第七条 项目登记的申报程序。

县道的登记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登记,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厅备案。

乡道的登记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报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登记,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厅备案。村道的登记应在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由村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登记,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厅备案。

第八条 农村公路项目登记的信息发生变化时,按第七条中的项目登记程序重新进行上报批准与备案。

第九条 对违反有关规定进行登记的项目,上级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上级管理部门经批准后,有权直接修正其在项目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资料。

第十条 已建农村公路项目,实行年度登记制度,由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组织,在每年11月底将本年度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项目登记及修改情况汇总上报省公路管理局备案。新建农村公路项目,实行与省级抽检同步申报、年底汇总登记备案制度。

第十一条 批准登记并通过省公路管理局备案的农村公路项目,列入年报数据库,相应的省级养护补助资金下达依据其养护管理工作的年度综合考核评定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8: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1 当前卫生监督协管政策实施现状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 (卫监督发[2011]82号) 《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杨浦区卫生局 (杨卫[2012]106号) 关于下发《杨浦区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 本区开展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前哨作用, 提高了发现监管服务对象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行为的及时性。

1.1 主要做法

1.1.1 组建管理框架、明确工作职责

成立由区卫生局分管局长任组长, 局相关部门、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卫生监督协管领导小组;成立由区卫生监督所长任组长、区卫生监督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科长任组员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小组, 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名专职 (或其中有一名兼职) 工作人员组成了一支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 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各层面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职责, 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规划管理、组织领导和绩效考核, 确保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优质高效。

1.1.2 做好岗前指导, 提升协管内涵

加强协管培训, 每月对协管内容进行一次排摸培训, 提出卫生监督协管要求;加强工作沟通, 每月安排一次例会, 布置下期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内容, 通报前期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情况;加强现场督导, 每月由相关科室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现场督导。

1.1.3 完善管理机制, 提高协管质量

建立了协管员队伍的组织框架, 明确卫生局、卫监所和协管员等层面的工作职责, 制订了卫生协管实施方案、协管工作计划, 制订协管情况评分标准和协管评估表, 完善三个“一”评估机制, 做到协管员工作每月一次培训及现场考核、每月一次通报排摸信息、每月一次评估排摸情况。加强了协管员对各类违法线索排摸工作的责任心, 有效地加强了卫生监督的覆盖面和及时性, 充分发挥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管员队伍的功能优势。

1.2 工作成效

借助于社区卫生协管员对辖区内服务对象的排摸, 能够及时掌握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基础信息, 如现制现售水饮水机点的动态信息, 包括设置地点的准确性、卫生防护是否符合要求、公示信息是否有效、全面等, 为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生活饮用水;辖区内学校基础信息、学生饮水情况、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情况;非法行医点的动态信息, 加大了“打非”专项监测力度。

2 卫生监督协管员现状

卫生监督协管员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名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组成。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存在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学历不高、专业技术职称偏低等问题。在卫生监督协管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 还发现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不足

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背景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卫生监督专业知识不足, 工作思路停留在临床工作思维上。

2.2 卫生监督协管员流动性大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人员紧张, 卫生监督协管员经常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常常一名卫生监督协管员刚熟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又被抽调离开, 新的卫生监督协管员又面临需要熟悉业务的困难。

2.3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被边缘化倾向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对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不够重视, 支持不力。

2.4 卫生监督协管员本身对卫生监督工作不够重视

相比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卫生监督协管员更为注重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 激励-保健管理理论

激励保健理论 (Motivator-Hygiene Theory) 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rick Herzberg) 提出来的, 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被管理者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因素包括管理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 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 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 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 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 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 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 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 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 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 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 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4 基于激励-保健管理理论的卫生监督协管员政策研究方向

本研究汲取赫茨博格的激励-保健管理理论的精髓, 突出整体性和激励因素,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如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问卷调查、试推行措施反馈总结等, 从管理者层面和卫生监督协管员层面全面分析、总结。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分析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及相关人员, 着重于规范、激励与绩效考核。细化、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关管理细则, 形成细致、有效激励的管理机制,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与时俱进。

4.1 突出规范化建设

对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涉及的协管工作流程、业务标准、操作方法、关键点控制、文书制作、工作要求等进行整理完善, 编写《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手册》在全区协管员中推广应用。此外, 对协管员服装、着装标志、装备配备等进行规范统一。

4.2 加强协管员卫生监督工作能力的培养

采取监督员“一对一”、“一帮一”方式, 从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工作程序、报表制作、电脑录入等方面, 对协管员进行带教, 使其掌握卫生监督工作方法, 独立开展卫生监督辅助性工作。

4.3 增强经费保障

经费制约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生存和发展。应加大对协管员进行补助的力度, 使其不仅依靠奉献精神的激励, 积极性会得到增强有利于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持续开展。

4.4 加大保障-激励力度

依托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措施, 开展卫生监督协管知识技能竞赛, 培养卫生监督协管员综合知识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执法技能竞赛, 设置场景, 让卫生监督协管员模拟实际场景, 查找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卫生监督协管的执法水平。

总之, 建设高效卫生监督协管卫生体系基础是保持卫生监督协管队伍稳定, 关键是提高卫生监督协管能力。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协管服务内容, 惠及百姓, 造福群众。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卫生监督协管政策实施及协管员现状, 然后汲取赫茨博格的激励-保健管理理论的精髓, 突出整体性和激励因素,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分析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及相关人员, 着重于规范、激励与绩效考核, 最终达到有效促进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卫生监督,协管,Z理论,保健-激励理论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卫监督发〔2011〕82号.

[2]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组织实施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意见的通知[Z].沪府办发〔2011〕63号.

[3]开展本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沪卫监督〔2012〕19号.

篇9: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关键字】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

1 前言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试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1年01月04日开始实施,至今已超过两年。《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广东省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以及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作为行政处罚以外的处罚措施,能弥补行政处罚手段的不足,更好地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具体在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不仅与医疗机构的年度校验密切相关,还被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年度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评分依据。因此,大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者对于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甚至比行政处罚更为看重。然而,《办法》出台至今,尚缺少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者规范性流程,某些关键部分规定很模糊,对于卫生监督员的具体实施有一定难度。以下将着重指出《办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模糊点以及给予相应的解决意见,并对《办法》提出几点建议。

2《办法》的几处模糊点

2.1《办法》中提到,在查实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10个工作日内制作《广东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查实”的时间概念没有明确给出。

2.2《办法》中规定,“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单项分值为2分(含)以下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记分处理”。此处是理解为“不管有多少个不良执业行为,只要每一个不良执业行为单项分值为2分(含)以下的,无论最后累计记分是否超过2分,都可以当场记分”,还是理解为“最后累计记分2分(含)以下的,才可以当场记分”,还有待明确。

2.3卫生监督员将制作好的《通知书》送达医疗机构,由谁签收,《办法》无明确规定。

3 解决意见

根据《办法》的制定精神,以及深圳市卫生监督员执行的具体情况,以下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供大家参考应用。

3.1对于当场记分的情况,“查实”的时间即为当天;对于非当场记分的情况,一般会伴随行政处罚,这里,“查实”的时间应规定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时间。

3.2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对于医疗机构的年度校验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固综合考虑,当场记分的条件,应该是:当场可以查实不良执业行为,且医疗机构该次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累计在2分(含)以下的。累计超过2分的,应当进行领导审批程序,不能当场记分。

3.3《通知书》的签收人,是得到医疗机构相关授权委托的人。签收人要填写好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的授权委托书,并加盖医疗机构的公章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签章,相关授权才能成立。

4对《办法》提出几点建议

《办法》实施至今已超过两年,逐渐显露出滞后性,以及与当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不相匹配,下面将对《办法》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4.1前面已经提到,《办法》作为一个试行的管理办法,而且实施已超过两年,相关部门亟需出台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者规范性流程,解决模糊点、争议点,尽可能地统一各地卫生监督部门的操作流程,更好地监管、规范执法人员的具体操作。

4.2《办法》规定的某些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有待商榷,例如:常见的不良执业行为“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一次才记2分,而另一常见的不良执业行为“任用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执业范围或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一次却记4分。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和任用超执业范围人员同属严重违法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两者的处罚相当。再例如:前面说到,医疗机构“任用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执业范围以外或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一次记4分,而“使用一名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一次却记12分。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明确注明“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可见两者是等同的。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办法》规定的某些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还有待修改,使之趋于更加合理、公正。

4.3《办法》虽然规定了五种记分分值以及四十六种具体的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但是对于卫生监督员的日常执法应用来说显然不够,目前仍然有很多不良执业行为没有被收录进去。例如“使用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的医师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工作”、“使用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的调剂工作”等,均没纳入到《办法》中。相关部门应当广泛征求意见,适当增加不良执业行为的种类,使之与现阶段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相匹配。

篇10:福建省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中小处] 2012-5-3 【收藏】【打印】【关闭】

闽经贸中小[2012]281号

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

为引导我省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发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合规经营意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小额贷款公司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12〕32号)等规定,我委制定了《福建省小额贷款公司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

福建省小额贷款公司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规范运作,促进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小额贷款公司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12〕32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主要为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考核从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发展、合规性经营情况、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公司治理情况和接受外部监督情况五方面进行。第四条 省经贸委负责组织对小额贷款公司综合考核工作;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县(市、区)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协助考核工作;涉及违法和严重违规行为的,各级经贸行政管理部门邀请相关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参与认定考核工作;必要时,聘请中介机构按照本办法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外部独立审计,编制考核报告,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第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考评实行定量评分,考核项目共分五大项、二十小项,总分100分。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达到80分(含)以上的为“优秀”,70(含)~79分为“良好”,60(含)~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或涉及“一票否决”的为“不合格”。

第六条 凡是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小额贷款公司,年终综合考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考评结果为不合格。

(一)被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

(二)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

(三)暴力收贷、金融诈骗等严重违法行为经司法部门认定属实的;

(四)公司成立后抽逃资本金的;

(五)使用合规资金来源以外的其他资金发放贷款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公司地址、名称、股东、注册资本金、公司章程重大修订等重要事项;

(七)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八)发现账外经营和账外活动的。

第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情况占24分,具体评分项目如下:

(一)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单户贷款余额100万元(含)以下的小额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月末平均比例,达到70%(含)以上的得满分,低于70%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5分,比例低于50%的得分为0。(14分)

(二)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提高资金使用率,月末贷款余额占经营资金总额比例的平均值达到70%(含)以上的,得5分,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0.5分。(5分)

(三)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规定合理的贷款期限,贷款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贷款占贷款余额的季末平均比例在70%以内的得5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5分。(5分)

第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合规性经营情况占40分,具体评分项目如下:

(一)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上、下限分别为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和0.9倍,超过利率上限或低于下限,或以收取手续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提高利率的,每笔扣2分。(10分)

(二)按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小额贷款公司应开设公司内部财务账户与信贷业务专用账户,信贷专用账户用于发放及回收贷款与利息、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委托贷款和与内部财务账户的往来。信贷业务专用账户发生其他业务的,每笔扣1分;交易信息摘不准确、不清楚的,每笔扣0.5分。(6分)

(三)小额贷款公司应加大对本县域内涉农、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对县域以外发放贷款的,每笔扣1分。(5分)

(四)禁止开展批准范围外业务。擅自经营未经批准业务的,此项得分为0。(5分)

(五)禁止关联交易。向公司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发放或变相发放贷款,每笔扣2分。(4分)

(六)自律承诺内容上墙公示。自律承诺内容、省经贸委批复开业的文件与营业执照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的,此项不得分。(5分)

(七)日常资本金管理。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金额超过我省规定要求、或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或回购式信贷资产转让业务规模超过规定的,此项得分为0。(5分)第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情况占10分,具体评分情况如下:

(一)防止贷款集中度风险。小额贷款公司单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发生超额度贷款的,此项得分为0。(3分)

(二)坚持审慎经营,及时准确划分资产质量并足额计提贷款呆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不低于100%,低于100%的得0分,100%~150%之间的得3分,150%以上的得5分。(5分)

(三)小额贷款公司应审慎经营,严格控制信贷风险水平,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内,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5分。(2分)

第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公司治理情况占10分,具体评分情况如下:

(一)公司治理结构良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权责明确,有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约束机制。制度不健全扣1.5分,决策会议记录不完整扣1.5分。(3分)

(二)内控制度完善,执行有效。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完善,操作规范且执行到位,能确保小额贷款公司的依法合规经营和风险有效控制。制度不健全扣1.5分,未按流程进行贷款审批的,每笔扣1分。(3分)

(三)规范管理档案资料。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妥善保管业务档案、会计账簿、业务台帐以及利息收入的原始凭证等有关资料,并保证账证真实。账证资料整理不全的,扣2分;账证资料虚假的,扣2分。(4分)

第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接受外部监督情况占16分,具体评分情况如下:

(一)接入福建省小额贷款公司运营统计系统,及时向系统报送业务经营数据和信息,并保证报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迟报、虚报、瞒报数据和信息的,每次扣2分。(8分)

(二)高级管理人员资格管理。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需经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未经核准或未取得任职资格上岗的,每人每次扣2分;擅自变更高级管理人员的,得分为0分。(3分)

(三)履行责任与义务。不配合监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或提供相关资料的,每次扣1分。(3分)

(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按要求向股东、相关部门、向其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捐赠机构披露经营情况等信息,必要时向社会披露。未按规定披露的,得分为0分。(2分)第十二条 加分政策。

(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业务经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加2分。

(二)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年周转率达5次(含)以上的,加2分。

(三)50万元(含)以下小额贷款及纯农业(种养殖业)贷款占贷款余额的季末平均比例达40%以上的,加5分。

(三)业务有创新并实际运用5笔贷款以上,得到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认可的,每项加1分,最高加3分。

(四)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学生、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发放创业贷款并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可的加3分。

第三章 考评工作的实施

第十三条 获得开业批复起满六个月的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参加考核评价。考评周期原则上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运行不满一年的将指标年化后进行考核;对跨运营满一年初次申请增资扩股的,考核周期为实际运营。第十四条 考核方法。小额贷款公司实行自评;县(市、区)经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初评并对本县域日常监管工作情况进行自评,形成初评意见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行政管理部门;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复评并对辖内日常监管工作情况进行自评,形成复评意见报省经贸委;省经贸形成最终考评意见。第十五条 考评结果的运用。

(一)根据考核结果在融资比例、检查频率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监管,并作为提高融资比例、开展信贷资产转让、增资扩股、推荐改制村镇银行、享受扶持政策的主要依据。

(二)考核结果为“优秀”或连续两年被评为“良好”以上等级的小额贷款公司,批准增资扩股,享受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100%的比例,可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并优先推荐改制村镇银行。

(三)当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小额贷款公司,由所在地县级经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不按要求进行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所在地县级经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程序上报省经贸委,由省经贸委取消其小额贷款资格。

小额贷款公司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由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处理。

第四章 监管绩效考评

第十六条 县级经贸行政管理部门日常监管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按规定审核小额贷款公司报送运营统计系统的数据和信息;(3分)

(二)定期开展现场检查、不定期进行抽查,有关检查情况记录并存档;(3分)

(三)妥善保管档案材料、检查资料;(1分)

(四)公布县级监管部门的监督电话;(1分)

(五)发现问题及时上报;(1分)

(六)其他应尽的监管责任。(1分)

第十七条 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的督查和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按规定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变更事项审批;(1分)

(二)按规定做好报表审核工作;(3分)

(三)组织做好现场检查、不定期抽查工作,有关检查情况记录并存档;(3分)

(四)妥善保管档案材料、检查资料;(1分)

(五)发现问题及时上报;(1分)

(六)其他应尽的监管责任。(1分)

第十八条 当地日常监管绩效与其所在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县(市、区)可否新增小额贷款公司挂钩。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县两级经贸行政管理部门日常监管绩效得分均在7分以上,且当地小额贷款公司考评均为“合格”以上的,所在县(市、区)可申请增设1家小额贷款公司。

第五章 附 则

上一篇:安全心理学!下一篇:国考面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