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版校园爱情故事

2024-05-08

真实版校园爱情故事(精选6篇)

篇1:真实版校园爱情故事

我们快要婚了

我们快要婚了 五年的相恋相依

人生有多少个5年?这个5年,我们是幸福的,相信这是以后更加幸福的序幕!每次回忆起这5年,心里都是甜

学业爱情共进步

相识很老土,相恋很波折,相爱很永远!

甜蜜的爱情回忆

爱情让枯燥的实验室生活也充满了笑容!毕业了

双丰收,哈哈!

工作了之一

不论工作是否顺利,反正不知道被什么滋润的心宽体胖了!

工作了之二

两个人曾共在一个大院里工作,也曾分别在两个城市奔波,但爱情不会受挫,只会让它更加丰富多彩!有窝了

毕业后三年,在三个城市工作过,租过四次房,现在总算有自己的窝,虽是蜗居,但是幸福的港湾!五年回忆之2008 好年轻呀,那时的我好瘦,泪奔中。。。

五年回忆之2009 第一次看海

五年回忆之2010 秀秀情侣装。。五年回忆之2010 记得是小姨给我们拍照的,当时说,年轻人就是好,两个手随便一牵,就是很好的POSE,嘿嘿

五年回忆之2011 当时花了50块大洋,就飞去了厦门,哈哈。。五年回忆之2012 2012,我俩在两个城市工作,中间的奔波辛苦让我们更加体贴对方。五年回忆之2013 真的很喜欢这种怀旧的感觉,可能我就是个怀旧的人吧。。

篇2:真实版校园爱情故事

这天夜里,小君的妈妈做了个梦,她梦见小君从仓房里出来了,走到父母的面前,痛哭流涕地表示:“爸爸,妈妈,我听你们的话,一定要头悬梁锥刺股,考上名牌大学,绝不辜负你们!”

第二天早上,母亲去仓房给小君送饭,看见小君的脑袋悬在屋梁上,吊死了。左腿用锥子刺了四个血淋淋的字——名牌大学

篇3:真实版校园爱情故事

关键词:真实故事,直观真实,表现性

一、“真实故事”的影视剧应有直观的真实

以“真实故事”为内容是指影视剧以古今中外确有的真人、真事或真实历史情境为原型进行创作, 让观众在观看了影视剧后有仿佛翻看了历史教科书般的“真实感”。影视剧的“真实故事”是相对于“虚拟故事”而言的。获得1983年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的《甘地传》就是一例。从符合甘地独特形象的演员的物色到血淋淋的运动场景的安排, 导演阿顿巴勒都力求真实, 影片像是历史的复原, 让世界人民重温了历史。

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约束要求“真实故事”的影视剧其创作首先就应当达到银幕的直观真实。真实感是观众产生认同的关键, “如果观众把模仿的动作……看成是自有其真实性和现实性的事件, 那么在演员和观众之间就建立了联系”。这种直观真实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素材。影视剧创作的源泉是生活, 对影视剧来说, 生活就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生活中充满了各色的造型因素, 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它们的眼睛。”[1]吴孟达在谈到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时说道, 他演出的喜剧效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特别夸张, 但其实他也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表演的, 不是乱演, 有时感觉很夸张, 其实生活里就有这样的事情, 只是大家意识不到而已。[2]

二、直观真实中的艺术张力从何而来

但是, 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绝不等于复制生活现象, 银 (屏) 幕的直观真实有它自身的艺术张力存在于其中, 这是其具有表现力的真实反映, 是最大限度地再现客观世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表现主观世界。

影视剧具有超越传统艺术的接近生活、摄录现实的真实性, 但这不意味着银 (屏) 幕就像这段生活的“流水账”。真实并不是生活的翻版, “在真实生活面前, 任何全知全能的尝试、表现都会显得十分滑稽可悲。”[3]影视是“现实生活的渐进线”, 它不断地向现实接近, 永远依附于现实, 但即使是连续摄录下的镜头也仍然是对安排好的场景的摄录, 是对现实的加工, 它不可能完整再现现实。“如果你把生活仅只看成你所看到的那样, 它就会变成毫无意思的东西。这就像是你拿着电影摄影机在斯特兰德大街或皮卡迪利大街上不停地摇着手柄走一趟, 然后把拍得的影片放映出来, 你说:‘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我们周围的人。’可是实际上一些人可能有着悲惨性的遭遇, 另一些人正经历着喜剧性的事情……看过这样的影片, 你会说:‘除了毫无意义地匆匆来去的人群, 我什么也没有看到!’”[4]

事实上, 在实际的“真实故事”的影视剧创作中, 观众所见到的故事已是被艺术处理后的“真实故事”, 每一个人物、事件以及画面都浸透着创作者的主观色彩。真人真事的原型在登上银 (屏) 幕后, 已经具有了不可避免的艺术表现性。

(一) 影视作为艺术的需要

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特殊方法, 影视作为艺术必然要从展现的故事中揭示深刻的哲理以作为对人们进行启迪的素材。而生活里的一切都搀杂着深刻的和浅薄的, 伟大的和渺小的, 悲惨的和滑稽的因素, 这就决定了影视不可能把“生活流”完整地摄录下来, 并且在银 (屏) 幕上原原本本地加以展现。它必定是在一定主观意图支配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它把捕捉到的最鲜活的生活场景, 利用影视的艺术手法进行加工表现, 让观众在影视片中熟悉的故事、场景、人物、情感等直观真实里体会出生活的哲理。生活形态一旦被移入影视后, 就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形态, 而不再等同于现实生活的形态。中国内地第一部大型近代史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80年的历史, 剧中选取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隆裕退位、缔造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 气势恢弘地再现了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弱积贫、人民饥寒交迫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斗争和探索历史。

(二) 创作者表达意图的需要

导演创作影视, 不会是要单纯地再现客观现实过程, 他有自己的创作动机, 这是他的行动指南。而导演所操纵的工具看不到听不见的现实之外的任何东西, 导演借助撷取的生活现实表现出他的意图。他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生命冲动, 把对象从通常的环境中取出来, 又放进新的环境里, 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具有表现力的叙述, 其中的意蕴就形成对生活的超越。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走向共和》中所反映的情节是否是真实的历史这一点, 我们在此无法尽述, 但可以肯定的是, 剧中事件的叙述与人物的刻画都带着编剧及导演的主观色彩, 李鸿章斯人斯事究竟该如何评判而这评判又是否恰当, 这些都带有了导演和编剧的主观想法。

(三) 观众审美的需要

观众是生活的亲历者, 他们花钱坐进电影院观看影片, 或是花时间收看电视剧, 并非是要重翻一遍生活的流水薄, 重历生活这样一个流程。他们是为了一定的需要, 不仅是消遣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审美的需要, 是要从精神上获得满足与共鸣的需要, 这就要求影视片信息能凸现生活的亮点。如果一部影视片表现的问题是观众想说的, 而影视片说的比他想象的更好、更强烈, 引起他的思索更多、更深刻、更独到, 观众就会热烈欢迎。“观众主要不是对模仿现实的动作, 而是对这种模仿在人性、感情和心理方面的吸引力做出反应。”[5]受到观众喜爱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取材真实的故事, 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同名自传。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作为一名单身父亲, 加纳一度面临连自己的温饱也无法解决的困境。在最困难的时期, 加纳只能将自己仅有的财产背在背上, 一手提着尿布, 一手推着婴儿车, 与儿子一起前往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实在无处容身时, 父子俩只能到公园、地铁卫生间这样的地方过夜。为了养活儿子, 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他从最底层的推销员做起, 最后成为全美知名的金融投资家。这样些经历的累加, 让观众看到的现实的无奈和捍卫梦想的执着, 其中的感动与悲情, 既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又能给予观众启发。

真实故事在经过艺术处理, 被搬上银 (屏) 幕而具有了表现性后, 并不会失去“真实性”, 但这种真实已经成为不同于生活本身真实的“影像真实”, 它由作品诉诸视听的直观真实 (表象真实) 和透过直观表达的理性真实 (本质真实) 共同构成, 它们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素材。直接展现的空间影像虽然经过了制作人员有意图的选择、组接, 但它真实的生活场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受, 形成了一种感性的真实, 形同于生活, 使观众有走进生活的感觉。影视艺术有认识的作用。透过真实的影像, 人类认识和审美的能力和要求又建立起了物体和动作之间的联系, 给直观影像一种本质的秩序和逻辑, 它使人类不仅可以感觉到世界, 还能在这基础上认识世界。“这是更高层次上的真实, 是各种艺术乃至科学都要追求的真实”。[6]它不是客观影像的直观真实, 但却是与事物的表象一样真实存在的, 所以真实的生活表象扑面而来的同时, 它们内在的意蕴也会深入到观众的头脑中。

三、创作直观真实影视剧的方法

影视不是生活流, 因而我们就可以大胆地采用一系列艺术的手法、手段和技巧对于生活加以重组, 从而突破生活中的时空和故事限制, 展开独特的艺术创造。

(一) 选择拍摄、蒙太奇组织

自梅里爱偶然发现“停机再拍”的特技手法后, 几经发展达到格里菲斯那里, 中断和连续作为一种电影观念被确立下来并在影视创作中广泛使用。在《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 普多夫金说:“电影拍摄的方法, 不仅是把镜头前面所发生的事件简单地拍在胶片上而已, 而且是用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把这一事件在银幕上表现出来。实际发生的事件与它在银幕上的表现是有显著区别的。”[7]

电影使中断和连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它使生活中原本具有的时空连续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中断, 使原本中断乃至互不关联的镜头形成新的连续而具有新质。爱森斯坦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发展出他运用蒙太奇的风格——理性蒙太奇——选择故事连续的某个瞬间中断, 插入另一个能与前后的镜头通过冲突产生某种事先预定的抽象思想的镜头。在他的《十月》里, 爱森斯坦为了表达克伦斯基的狂傲和爱炫耀, 便突然中断叙事, 在克伦斯基的镜头后插入一只开屏的孔雀的镜头。他还把沿河大道的游行示威队伍和河上破碎的冰块顺流而下的镜头组合在一起, 以表现劳动人民的觉醒和摧枯拉朽的无穷力量。普多夫金常常利用一些富有意义的时刻使镜头戏剧化, 迫使观众对这些时刻更加留意。

中断和连续相统一的蒙太奇画面组接, 使两幅画面并列组接在一起, 在观众思想上产生一种冲击。影视的这种表现的自由使影视更逼近生活, 更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和艺术的震撼力。

(二) 凸现矛盾冲突

这是影视借自文学戏剧的惯用的手法。在坚持原型真实的基础上, 一方面, 影视剧可以直接选用真实的故事中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素材, 构成戏剧性冲突, 形成巧妙的戏剧性情节安排;另一方面, 影视作品, 可以从看似平板无突起的生活流中去撷取反映本质的素材, 进行合乎生活逻辑和原型本质特征的艺术加工, 利用已经发生的事创造可能发生的事, 制造悬念, 形成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 造成强烈的视听和心理冲击, 达到创作的意图。从观众的欣赏接受层面来说, 它们又加深、强化了观众对作品的认识。前者, 如《列宁在十月》的开头, 直接运用原来的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实。十月革命前夕, 列宁从芬兰回到彼得堡, 他扮装成火车的司炉, 在临时政府士官生的反革命武装搜查的恐怖气氛中, 巧妙的躲过检查, 回到彼得堡领导武装起义。后者如《于成龙》, 第20集写于成龙赴任两江总督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捉拿鱼壳, 斩杀庇护恶贼、滥杀朝廷命官的皇帝外甥喀礼。喀礼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但这集故事却是为了强化戏剧冲突, 塑造人物形象而虚构的电视真实部分, 这段戏写得一波三折, 悬念迭出, 险象环生, 精彩之至, 是全剧最见“戏味”和“情味”的一段紧张而热闹好看又动人的性格冲突戏, 也是最能体现冲突本质的社会冲突戏, 是极富于戏剧性的大手笔, 大场面。[8]

(三) 凸显细节

生活中除了大喜大悲之外, 许多细微之处潜藏的意蕴也值得回味。真实故事在搬上荧屏后, 不仅在情节安排上要有戏剧化的突起, 而且要能通过细节激发观众的情绪。如果把情节比作骨架, 那么细节就是血肉, 是生命力的所在。许多成功的影视作品使观众欣赏情绪达到极致的往往是凸显的细节。《任长霞》中的许多刻画任长霞这位人民公仆的细节, 在影片中展现时间很短, 但留给观众的记忆却长久无法抹去。细节可以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细节可以让观众体味到人物、事件的最深处。细节深入到了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细微之处, 追索了生活的底蕴, 丰满了观众印象中的生活。

(四) 同期录音的艺术处理

根据创作的需要, 对影视剧的声音进行艺术构思、创作、处理, 使之成为鲜明、生动、具体、真实的声音形象, 从而达到视听艺术的整体完善, 形成影视剧强烈而又深刻的视听效果。如今, 影视的同期录音不仅被影视的创作者所接受, 更多的是由于它对声音的还原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细腻、深入, 越来越被广泛的观众所认同和喜爱。由于同期录音过去一般主要是对剧中人物对话进行录制的侧重, 对拍摄现场整体声音环境的采录重视不足, 而未能达到同期录音的真正境界。人声 (对话) 是影视剧最重要塑造声音形象的手段, 但是, 同期录音更应在保证人声录制的同时, 注意录制好其它现场声, 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这是提高同期录音水平的极为重要的途径。电视剧《红旗谱》是一部具有史诗般恢弘气概的大型长篇革命历史剧;人物多、场景多、实景多, 给这部戏的同期录音提出了更为严格和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 在同期录音的创作过程中, 它注重了处理拍摄环境与虚实取舍、大型群众场面与主要人物声音、人物对话与现场动效、主题人物转换与声音比例的关系。例如, 在拍摄剧中主要人物朱老忠带领农民起义军冲杀陷阵的大场面戏时, 我们对朱老忠使用了无线话筒做以辅助保证, 在对整个场面的录音话筒的安置上, 首先不丢群众强烈声音的音量和音色, 然后对朱老忠的运动线路, 做了多点录音话筒的配备, 这样使群体与个体的声音, 很好地有适当比例地进行了较成功的录制。

相比其它艺术, 从摄影摄像到画面构图、音响光线的运用, 影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表意方式。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影视创作要能充分调动影视的语言优势, 用真实的故事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用艺术的创作让观众产生共鸣, 形神兼备, 以完满地实现编导的创作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洞天.电影导演.电影艺术讲座.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北京.185页

[2]时磊英.超级配角吴孟达.中国广播影视.2001年11月号上半月版

[3]胡滨.巴赞电影美学思想掀起的“新浪潮”及启示.当代电影.1984年第2期.98页

[4]B.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北京.363页

[5][美]约翰.霍华德.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北京.222-223页

[6]胡滨.巴赞电影美学思想掀起的“新浪潮”及启示.《当代电影.1984年第2期.98页

[7]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北京.28-29页

篇4:真实版校园爱情故事

晚清官员张集馨的自叙年谱——《道咸宦海见闻录》,是研究晚清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要史料,甚至有人将它比作真实版的《官场现形记》。应该说,这一评语是中肯的。近年来,专家学者在论述清代官场的腐败现象时,多次征引该书的史实。

36年的仕宦生涯,都被张集馨翔实记录在书中。由于经历丰富,张集馨笔下,既有对晚清政局危机的洞见思考,又有对具体事件场景的刻画描绘,加上其翰林出身,文笔流畅,指摘时弊一针见血,褒贬人物入木三分,特别是书中对于官场糜烂、吏治腐败的叙述,历来为人所重视。

但是,或许由于此书太过有名,相比之下,对于张集馨本人,人们反而较少关注。

一个人的宦海浮沉

道光九年(1829),30岁的张集馨以殿试二甲第22名的成绩考中进士,随后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踏上仕途。七年后,他又以武英殿纂修的身份补授山西朔平知府,至同治四年(1865)在陕西按察使任上被革职,历任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代理巡抚等职,时间跨越道光、咸丰、同治三朝,足迹遍及山西、福建、陕西等省。

首先,由于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教育,张集馨于逼仄之下仍坚持有所作为。张集馨的日记难免有对自己的美化,但总的来说,他在晚清官场虽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清官、好官,却也已是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不论是在山西治理蝗灾、办理疑案,还是在陕西经营粮道、清理亏空,以及随军作战、平定叛乱,张集馨都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与谋略。尤其可贵的是,民本思想是张集馨从政的重要理念,如在担任江西布政使时,两江总督曾国藩一再催其筹措军饷,张集馨愤而写道“余无催科之才,亦断不肯为绝灭之事,宁可去官耳,不为不祥”,并讽刺曾国藩“直是玩视民瘼。平昔尚以理学自负,试问读圣贤书者,有如是之横征暴敛,掊克民生,剥削元气者乎”!

其次,现实的掣肘、同僚的倾轧又常使张集馨萌生深深的无力感,甚至萌生退意。也正是因为严酷的官场生态,张集馨在很多事情上往往不得不以妥协告终。如初到地方为官任朔平知府时,山西按察使庆林曾为一起亏空案向他求情,张集馨直言:“只要有粮饷而士兵不鼓噪闹事,我又何必深究!”令庆林闻之“甚喜”。代理福建布政使时,张集馨曾对三名贪污犯详参革职,但由于福建巡抚瑞瑸说情,张集馨又恰好调任江西布政使,便没有严办。

第三,对于已成俗习的官场陋规别敬(地方官赴任前向京官告别时致送的礼金),张集馨一样随波逐流。他还曾一笔笔算过账,动辄上万两的沉重负担,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至于“年节应酬,以及红白事体,尚不在其内”。张集馨笔下也不时有宦囊羞涩的记录,如其出任陕西督粮道时的别敬就是举债所筹。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既有送,自然也有入。如担任陕西督粮道仅一年,他不但将债务全部还清,还寄回老家一万多两银子,难怪他亦自言粮道一缺“向来著名”,“陕省道府,莫不以得署粮道为幸”。

尽管如此,应当说,张集馨对于官场往来仍有所节制,并不来者皆收。如任江西布政使时,他自言“君子怀刑,余生性谨慎,凡作奸犯科之事,向不为也”,其笔下更不时有他人馈金而“却之”的记录,并自矜“自问数十年来,从未起婪赃念头”。

最后,多年仕途的不如意,不能不使张集馨失意愤懑,特别是由此带来的人情冷暖,更使他郁结于怀。咸丰四年(1854),张集馨在直隶布政使任上,因直隶总督桂良与钦差大臣胜保之间互相倾轧而成替罪羊,被参革职并随胜保征战,其间又因腿伤到济南疗养。由于张集馨乃“业经罢斥”之人,“省中司道府县,无一人过问者”,此情此景,不禁使张集馨慨叹“一贵一贱,交情立见”。

与失意愤懑相伴随,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张集馨身上越来越突显。仕途官位的诱惑虽未能在他心中尽除,但现实的一再碰壁使他心生倦意,“从此戢影蓬庐,不与人间事”的想法日益强烈,而其最终革职赋闲,“优游林下,莳花种竹,饮酒赋诗”,也算是得偿所愿吧。

晚年的张集馨曾一再感慨,“须发皓白,犹然捧檄,自恨无才,殊可耻也”,“余之偃蹇,不能奋飞,遂为竖子所侮,殊为可愧”!其实,他的仕途曾经拥有一个很好的开端:道光帝曾逐个召见翰林院人员,在众多翰林中,张集馨引起他的格外注意。没过几天,军机处传令,皇帝还要再见张集馨。第二次谈话后,道光帝特别叮嘱张集馨勤读慎行,言语之间对张集馨寄托了极大的期望与关怀。时隔一年,张集馨便由道光帝钦点,破格出任朔平知府。道光二十九年(1849),张集馨由四川按察使调任贵州布政使,进京面圣时,道光帝更是直接向他挑明:“我今日叫汝做藩司,是要汝作好督、抚,汝不可自暴自弃。”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光帝的提携使他青云直上,道光帝的去世也仿佛使他的命运从此定格。将近20年,张集馨在按察使、布政使任上反复辗转,始终未能再上一步。特别是道光帝“要汝作好督、抚”的叮嘱、期盼与承诺,始终是张集馨挥之不去的负担。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张集馨曾多次感叹官场拉帮结派的恶习,事实上,他本人既是派系斗争的受害者,也曾是受益者。除去道光帝的垂青,张集馨在四川按察使任上还得到时任四川总督琦善的赏识,后琦善调任陕甘总督,又报请朝廷将其提任甘肃布政使。但好景不长,随着道光帝的去世以及琦善在政治上的失势,张集馨的仕途也日渐走向低谷,他自己也曾坦言:“人每谓余因公(指琦善)受累,余每谓赖公以传也。”

当然,张集馨仕途的跌宕,还有其他因素。一是其性格与官场风气的矛盾。由于家庭出身、经历特别是从小深受儒家教育的原因,张集馨性格温和宽厚,遇事忍让,甚至于被家人奴仆蒙蔽欺瞒,这一性格使得他在遍布倾轧的险恶官场中显得格格不入,也因此饱受同僚排挤构陷。二是其能力与时代要求的冲突。应当说,经过多年从政的历练,与众多颟顸无为的同僚相比,张集馨可称得上一个“能吏”,但他毕竟又是文官,在战乱不已的形势背景下,朝廷首先需要的是武功而非文治,以湘系集团为代表的军事政治力量才是当时政坛的主导,从而,张集馨的乏人问津也就不可避免了,唯有其走钢丝般的生存之道,至今仍令人无限感叹。

一个时代的昏暗侧影

读懂张集馨的仕宦生涯,就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张集馨所处的时代,已是清代晚期。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清最终也未能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呈现出万马齐喑的衰颓气象,特别是吏治的腐败,不但在清代,放在整个中国历史,恐怕也称得上绝无仅有。

其一,贪赃纳贿,暴敛横征。张集馨曾总结甘肃吏治,“一言蔽之,有钱则好,无钱则不好耳”。这一结论无疑并不限于甘肃。如直隶总督桂良认为“非钱不可”,“非纳贿不能下委”,“否则此官不能做矣”,闽浙总督庆端甚至认为“属员多送红包,才是看得起主人”。当时竟有官员巧尽心机,放出谣言,谎称去任,骗取百姓纳税。

其二,结党营私,互为奥援。如甘肃布政使常绩声名狼藉,陕甘总督易棠无法约束,却也不敢弹劾他,因其在朝中有肃顺等人为后盾;直隶总督桂良则因是恭亲王奕的岳丈,有恃无恐,虽然民众怨声载道,但朝中台谏官员,尽管都知道他劣迹斑斑,却无一人敢劾参。上行下效,与之相伴随是保举的泛滥,“火箭式”提拔不可胜举。

其三,酒色征逐,骄奢淫逸。张集馨笔下的晚清官场,随处随时都可见“酒酣耳热,脱略形骸,歌唱欢呼,村言俚语”等等性迷狂乐、纵情声色的不堪场景。如陕西仅粮道官署就“大宴会则无月无之,小应酬则无日无之”,甘肃则由于陕甘总督乐斌喜欢彻夜听戏宴会,督署日夜笙歌,“冬日严寒,仆从忍冻,立于风雪之中,彻夜伺候”。闽浙总督庆端更是“一经入席,唯恐人之不醉,又唯恐己之不醉,不能观人之大醉也”,其醉后“两眼麻沙,双趺彳亍,欲赌马射,以示豪强”。可谓丑态百出。

其四,庸庸碌碌,颟顸无为。张集馨笔下,上到总督巡抚,下到县官书幕,总能于寥寥数言,勾勒出其尸位素餐、庸碌无为的画像。如说福建巡抚瑞瑸“庸碌无能,公事一概不管;耳聋颇甚,属员回事,依阿可否……公事从不作主,一遵教令”,公堂木偶形象惟妙惟肖。这一切,没有深切经历体验,是写不出来的。

篇5:真实校园鬼故事精选

胡乱伸手抓住了车内的物体,好歹稳住了身形,车门在身后艰难地关上了,喘口气发觉触手处不似扶手的冷硬,原来是别人的手臂,抬头见对方一脸愠色忙松手赔礼,随着车的开动,一个趔跄背狠狠地撞在门把上,忙张开手撑住,心底深深地叹息。

车过几站,下了不少乘客,若冰站到车的过道。现在人虽还不少但已不挤,手脚舒展开来,若冰开始细细打量周围,突然前面一张熟悉的脸跳入眼睑。是她!那个让自己一见顿生好感的女孩!这时,那个女孩似乎心有所感一样,朝车后望来,看到若冰时一愣转尔露出甜甜的微笑,若冰也报之以梨。

正当若冰低头揣测女孩为何也会出现在同一辆车时,若冰发现面前一个长相斯文的男生正把手伸向旁边一个胖女人的口袋里,女人浑圆的屁股上鼓鼓地突出一块,可以明显地看出那是个钱包。若冰抬头看着男生,男生若无其事地看了眼自己。而那个女人一无所觉,絮絮叨叨地跟同伴聊着,若冰看着这人模人样的东西,很是厌恶。刚好为了超过前方的车司机方向盘往右一转,乘客往左倒,若冰顺势松手撞在面前胖女人的身上,因为没控制好,若冰踩到女人的脚了,那只伸向口袋的手慌慌张张地赶紧缩了回去。胖女人被惊得回头怒视着若冰,“你没长眼睛呀,怎么往我身上撞....”

若冰看着她,低眉顺眼地说了句:“对不起!”

“对不起,一句对不起就行了,我扇你一巴掌,再说声对不起,你乐不乐意.....”

女人一付不罢不休的泼妇样,即使同伴一再安抚她,说是意外而已,她还是气愤不平。

若冰无语,面对这样的人,若冰向来保持沉默,想起自己刚才还有恩于她,换来的回报是如此。扯起嘴皮,若冰苦笑。算了,谁叫自己爱管闲事呢。好在刚才的小偷没觉察出自己的阴谋,指不定惹恼了个犯罪团伙,那麻烦就大了。

若冰,继续漫无目的地四处打量,发现她正隔着几个人,微笑着看着自己,同时右手竖起大拇指。她是在夸张自己吗?若冰暗想,同时看着她摇头微笑。

次日,若冰习惯地坐在最后一排。老师还没来,同学也未到齐,一向迟到的自己来早了吗?咦,她怎么也还没来?呵,上了这么多次课了,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呢!和自己一样,她是个沉默的孩子,不喜欢被人打扰也不喜欢去打扰别人。

想起第一次上商务英语培训的情景。当天,若冰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培训课却正上得热火朝天。“Excuseme!MayIcomein?“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说突然嘎然而止,回头看到正喘气的若冰。没有因为被打断而责难的眼神,老师知性的脸上只有淡淡的微笑。环视了一下教室,老师柔美的声音响起,“噢,教室都坐满了,那委屈你暂时坐最后一排吧,那里还有座位。”

走过去,就看到了她——自己的同桌?她抬头看了眼自己,就低头专注于课本。

坐下,打开书,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但是若冰还是不由自主地用余光打量起同桌来。她身形婀娜,一身黑色显得高贵而神秘,面貌清秀,只是皮肤过于白皙,看起来有些惨白,眉间总锁着一股挥散不开的忧愁。没理由地,从看她第一眼起若冰就打心眼喜欢这个女孩。可若冰没有表现出来,觉得那样傻。

正当若冰神游的时候,突然发觉旁边多了点什么。是她,还是一身黑,只是款式不同。越发衬得她肤如凝脂,气质脱尘,若冰看了心底忍不住赞,有品位,有个性!

女孩伸出手来:“你好!我叫谢彩云,你可以叫我小云,昨天你做得很聪明,想跟你做朋友。”原来女孩声如天籁,若冰虽惊讶但还是伸出了手,同时有点赧颜:“你好,我叫沈若冰,其实那算不得什么的,看到那类的人,谁都会忍不住教训一番。”小云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笑着。

上课期间,老师让同学自己挑选口语对话的Parter,若冰和小云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组。对话时,若冰发现小云的口语不是一般的好,纯正的美式发音,语调也很标准,声音轻柔,让人听来很舒畅。若冰很奇怪,以小云现在的功底完全没必要再来上这些课,那简直是浪费时间。

星期四出生的孩子注定要离开自己出生地去很远的地方。一次在网上做测试时,若冰无意间发现了这条,觉得很对从此奉为信条。若冰就是这样,放弃父母在家乡为自己找的稳定无忧的工作,远离家乡独自一人从一个城市流浪至另一个城市,一直找不到心灵的家园,不知道自己下一站在哪,也不知在下一秒会遇到的是谁。以前流浪路上在感到孤傲的同时,更多的是自得。但是这个城市给自己的除了孤独,还是孤独。第一次在这个城市遇到个让自己觉得意气相投的朋友,但是除了上课练习对话时间里热络的交谈,小云从来一副请勿打扰的样子,仿佛从来不认识自己,这让若冰很是摸不着头脑。

有次,若冰不小心问起小云为何还来上课的事,当时小云的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看自己的眼神也很奇怪,惊讶中凶狠的神色一闪而过,这细微的变化被善于观察的自己尽收眼底。只一会小云恢复常态,淡淡地说是因为喜欢来这感受课堂的气氛。自己也跟着打哈哈,虽是如此,若冰清楚心底终是有结未结。

值得推敲的答案!

没多久,课程就要结束了。若冰拿来新准备好的毕业册。在学堂结束时,用毕业册收集不同学友的祝福和笔迹---坏习惯!若冰对自己说。这个方法虽然与现在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但若冰却乐此不疲。

因为喜欢看那些或真诚或虚假的话语,热钟于欣赏那些风格迥异的书写,并且从字中推测此人的性格、为人。

总之,无论接到毕业册时多么诧异,在听到若冰说,希望保留住笔迹以此纪念这成为学友的缘分时,大家都还是乐意在册子上留下痕迹。

出门时从不带伞;面对奸诈、两面三刀,自以为是、无礼的人从来保持沉默;每段学习完喜欢做份毕业册。除了这些坏习惯外,若冰还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每份新毕业册,她不喜欢当时就查看里面的内容,而总要等到一切结束后的第二个星期才慢慢打开欣赏。这个坏习惯跟随了她二十二年,无关痛痒。而这次却要了她的命。

课程结束时,几个负责口语把关的老师不约而同地给了若冰很高的评价,给自己上课的老师也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仿佛第一天见到自己。若冰很开心,虽算不得什么,但是心底还是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从老师手中拿回毕业册时,若冰破天荒地看了眼老师的笔迹,是行云流水般的狂草。柔美中不失刚劲,字透纸张。喜欢!

走回教室,小云,神情落寞地坐在座位上,总感觉她的身上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不知是什么事情让这个美丽的女孩如此愁怅。

“嗨!明天就不用来上课了,不知以后还能见面吗?“

“是呀,今天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聚啦。“仿佛是在回答自己的话,又好像她只是在自言自语。突然小云像是猛地被惊醒似得,伸手紧紧抓住若冰的胳膊,急急地问道:“若冰,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是不是?是不是?“话语似乎多了几分威胁的味道。

若冰吃痛:“小云你先放开我,好痛呀,我的手快要被你掐断了......“小云赶紧松手,真不明白这么秀气的一个女生,怎么会那么大的劲,而且手指硬若钢丝,冷若冰块。若冰揉着被掐得通红的手臂,刚想说小云几句,却看到小云怯怯地看着自己,眼里带着几分潮气,心底一软,轻轻说道:“小云,我们当然是好朋友了,除非你那天要抛弃我。“

呵呵。若冰被眼前的人搞得很是糊涂,从来冷若冰霜的小云,今天怎么突然这么失态,只好干笑着,小云无动于衷,若冰只好立马停住,气氛有些尴尬。

“那你会在我需要你的时候,呆在我的身边吗?”“当然,只要你有什么难处,我会帮你的,其实,我很喜欢和你做朋友......”若冰努力想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边小云一把将若冰抱在怀里,若冰来不及思考怎么回事,就被身上的冰冷冻住了思绪。如果不是知道抱着自己的是个活生生的人,若冰真怀疑是个冰雕,怎么会给自己彻骨寒冷的感觉。被抱着的若冰没有看到小云脸上诡异的笑容和狡邪的目光。

车站边,若冰呆呆地想着小云奇怪的举动,这个从来不与人交往的女孩,今天怎么会突然对自己这么热络。真是只是因为课程结束,平时可以保持联系嘛,犯不着如此,想不通。

旁边一个女人正在包里找寻什么,她松开自己孩子的手,小姑娘快跑着去捡掉在路中间的气球,一辆公交车正开向这边,来不及了。若冰冲过去抱住小姑娘往外的一推。怦!一声闷响,鲜血横飞,站台上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只看到倒在血泊中的若冰,尖叫声,汽鸣声,若冰看到小姑娘被人接着了正被人捂住眼睛。若冰放心地笑了,头一歪就趴着不动了。

人层层地围着若冰,人群外,小云看着这一切欣喜地笑着离去。那本毕业册也在撞击过程中掉在了一边,风吹着它,一页一页打开,停住。原来是老师的留言:沈若冰同学,很荣幸地成为你的老师,一直觉得你是个很有天份的学生,希望你以后有更精彩的人生。

第二页字迹很小,隐约写着:上课期间,你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变换角色地练习对话,虽然很奇怪,但是看到你飞速的进步,才知你天份极高。只是若在你的职业生涯学会与人交往,我想你会终生受益的。

纸张飞快地被翻到了最后一页,娟秀的字体,是小云写给若冰的祝语:“若冰,该怎么跟你说呢?几年前和你一样,我也满怀理想来到这个城市打拼,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这叱咤风云。但是有一天晚上,上完课后,我急着回家,都没注意周围的情况,我被一群混混盯上了。他们抢了我所有的东西,并对我动手动脚,我一边想着法子于他们周旋,一边考虑逃生的办法。我用英语大声地向周围求救,其间有些人经过看到了我们,但是很快地就折回去。是呀,这个时候谁不是明哲保身。我知道不可能有人来帮忙了。他们也渐渐看出我的企图,将我围了起来,其中一个脾气暴躁,将随身携带的砍刀刺进我的肚子。并扯着我的头发拽到地上,不知挨了多少刀,意识渐渐模糊。他们发泄完之后,就很快地逃走了。我躺在冰凉的地上,身下一汪汪的都是自己的血,我虚弱地叫着:“救命.....救命.....”慢慢地失去了知觉。等到自己有意识的时候,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缕孤魂。

自己出事的地点第二天就被处理干净了,人来人往。没人知道前一晚还有个年轻的生命在这消失。也许这个城市就是这样,生命如此微不足道,指不定那块地方谁谁谁就在哪永久地躺下了。我的身体不知在什么地方,也不知受到什么待遇。没了身体的魂魄是不能生死轮回吧,我试过很多次都失败了。这些年我每天游荡城市中,每次都会来教室上课,坐在我曾经坐过的位子。碰巧的是,我们这张桌总是空着,所以没人注意我的存在,或许是他们看不见我吧。

那天,一脸孤傲的你走过来对我说了声:“嗨!”我惊在原地,三年了,你是第一个看见我的人。我不知道怎么和你开口,告诉你我是个鬼魂,你应该会笑我有臆想症吧。相处久了,才知我的担心是多余。你是如此沉默的孩子。总是站在人群外,一双冷眼看着世人,时常挂着不知所以的笑容。我也知道你也曾用那样的眼神细细地打量过我,心里暗自高兴。

我喜欢你这个样子,我们都是寂寞的孩子。这些年的飘荡,很想身边有个伴,至少不会在寂静的夜晚感到那么无助。所以我想把你永远地留在我身边,不要怪我太自私,我只是因为太喜欢你了----爱你的彩云”

字体渐渐地由原来的黑色慢慢变淡,变成粉红....大红....刺目的血红......

篇6:有趣真实的校园故事:光明使者

校办的阿姨一边盯着手机上的时间,一边开始使劲摇着铃铛。同学们纷纷从走廊里挤进教室,嘴里还不住地抱怨道:“哎,热死了!咋还不来电?”

课代表也似乎想少散发些热量,踌躇着,有气无力地用不情愿的尖细的嗓音领读起来。蜀道……题目都没有读完,聚集起来的声音像被被狠狠揍了一拳,瞬间散开。霎时,教室里纷杂的噪音再次提高了一倍。热气死命地在教室里呆着不肯离开,与吹进来的气流纠缠着,形成了热气的对流,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了。窗帘半拉着,太阳光也不是很有生气地透进来,照得教室半昏半暗。懈怠的阳光,闷热的教室,躁动的人心,吵闹的声音……我也不由得吐出一口浊气,不耐烦擦去自己头上的汗水:“呼,好热啊……”

当此时,门口出现了金老师的身影。与往常不同,他没有阔步走进教室,而是停在门口,向教室里环视一番,应该是在确认大家的状态吧。然后……出——出——现——了!那招牌式的自信之笑,微微上翘的嘴角加上迷成一条线的眼睛,从中透出奇异的闪光,再加上一个胜券在握的气场,是人都会情不自禁想要膜拜。

金老师看了看手表,双眼微合,忽尔睁开眼,昂首进入教室。迈上讲台的一刹那,天地忽然明亮起来,那燥热的空气被赶出了教室,取而代之的,是那如秋日午后轻轻吹走落叶的微风,落叶在那气旋中飞舞着,摩擦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和那明亮的灯光,将我们带到了人间幻境……等等?灯光?抬头望去,灯已全亮,风扇开始缓慢地旋转着,发出亲切“吱吱”的声音。教室后的空调也似乎为了赶上步伐,“嗡嗡”地开始运转了。来电了!同学们欢呼道,雀跃着,这是在庆祝自己得到了重生吗?

此时的金老师,双手背后,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家的反应。待到较安静的时候,轻轻地咳了咳嗓子,若无其事地问道:“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一来就来电了吗?”大家瞬间来了劲,开始一个劲的胡猜:“金老师会发电!”“金老师很神奇!”“金老师太伟大!”“……”议论纷纷,不一而足。

金老师摇了摇头,遗憾地一笑,拿起一根粉笔,向众人瞄了一眼,嘴唇微动,轻道:“其实啊,我是……”背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光明使者。”

同学们似乎和我一样震惊了,然后转变成崇敬,纷纷鼓起掌来。金老师故作肃然,义正词严地开示:“我是光明使者,不仅给你们带来电的光明,更给你们带来智慧的光明!下面开始上课!”

“起立!”班长大喝一声,全班齐刷刷站起,异口同声地吼道:“老师好!”半天停电带来的颓丧之气一扫而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又一节美妙的语文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注:6月15日因线路检修而停电一天,同学们被热得死去活来。下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课。神奇的是金老师往讲台上一站,电竟然来了。金老师灵机一动,便把这次偶然,演变成一场浪漫的邂逅。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螃蟹波尔卡》及教学反思下一篇:镇纪委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