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2023-03-04

第一篇: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钻井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钻井工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钻井工程的规模实力和钻井工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未来国内外钻井技术将遇到哪些难点及发展趋势?

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龙头”,钻井的投资实际上占整个勘探开发投资的50%以上。钻井工程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石油勘探开发的成败,决定着石油上游业务的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目前,钻井工程已开始成为寻找油气藏、高效开发油气田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欠平衡、水平井等技术已成为现代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对增储上产和提高采收率十分重要。

国内钻井技术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石油钻井科研工作一直处于跟随状态,学习和追赶国外先进技术并努力实现先进技术的国产化。总体来看,我国石油钻井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有5年~10年的差距。

近几年,我国钻井工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钻井工程的规模实力和钻井工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在自动垂直钻井、可膨胀管钻井、深海钻井、陆上深井超深井钻井等高端钻井技术领域,以及综合钻井实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旋转导向技术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无论是今后钻大位移井、分支井,还是煤层气鱼骨井,都非常需要这项技术。国内自2000年开始膨胀管技术研究,2003年首次在大庆油田进行了两口井的套管补贴,获得了成功,目前成功补贴已超过200口井。

从国际上看,地质导向钻井已是成熟技术,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国外已投入商业应用,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国外已是常规生产技术,我们还处在研究推广阶段。但国内中石油钻井院苏义脑院士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研制出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

套管钻井技术国外已投入商业性运作,我们还处在应用阶段。国内钻井院研制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套管钻井技术,在吉林等油田应用十多口井,取得显著成效。连续管钻井技术国外已是常规生产技术,特别是小井眼,这些技术也是我们在东部和西部勘探开发生产中钻井生产亟须解决的技术。

钻井技术发展方向和难点:

汪海阁认为“钻井行业利用技术措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记录,钻井技术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的钻井工作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两国,并且已经掌握了常规的定向井、水平井、老井侧钻、丛式井及深井钻井等系列技术,基本上能满足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一般需求,并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内钻井行业在围绕持续提速,提高探井发现率,保护、发现油气藏等领域展开研究。”

据美国对世界144家主要石油公司及钻井作业公司调查显示,近年来,世界钻井井形呈现多样化,但仍以

直井为主,水平井、分支井、老井侧钻等特殊工艺井比例增加。海上水深超过3000米的井占海洋钻井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加。

由于钻井面对的难度越来越大,因而石油钻机朝着不断满足石油工程需要的方向发展,高性能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促进石油钻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大量增加自动化工具,减小操作者劳动强度,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一口井只需几个人,而欠发达国家,一口井需几十人。

长期以来,全球钻井行业的投资占勘探开发投资的50%以上,钻井水平的高低对于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合理的钻井工艺、适用的钻井技术和完井方法是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发现油气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实现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国际钻井服务市场的构成来看,目前钻井市场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提供钻机服务的钻井承包商,中国石油现在到国外去服务的钻井、修井机早已超过100台,分布在几十个国家,而且这个需求还在增长。另一部分是占钻井服务市场六七成的专业技术服务市场。我国在国外市场做的主要还是低端服务,也就是打井的工程承包,而高端的、高附加值的配合打井的专业技术服务,我们基本没有参与进去。所以,我国钻井技术的提升和突破,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石油工业在“十一五”发展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大钻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最近几年,三大钻井技术得到了重要发展和广泛应用,第一是水平井钻井技术,第二是欠平衡钻井技术,第三是深井钻井技术。目前,这三项主要钻井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促进了钻井科技的深层次发展,在钻机动用、钻井总数、钻井队年进尺、钻井总进尺以及机械钻速,特别是深井提速上,都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三项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兴起,带动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一是带来整体观念上的更新,突出表现在勘探、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目前,我国由原来两三年打一口超深井,发展到现在,由于气体钻井技术的应用,一年就可以打两口超深井,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二是带来设备的全面更新。目前,从钻机到钻机的所有配件,以及井下工具,都进行了全面更新,真正朝着科学化钻井方向发展。三是带来钻井工艺的全面更新。比如气体钻井、控压钻井、深井超深井技术,尤其是特殊工艺钻井技术非常引人注意,比如定向井、水平井、丛式井、大位移井、复杂结构井及欠平衡钻井等。

从世界近年来钻井技术发展趋势看,每一项钻井技术的重大进展都对应着某项高技术的引入。钻井主导技术的发展实质上是把钻井、录井、测井与信息技术四者集成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层的发现率、提高单井产量、缩短钻井周期、降低“吨油成本”。一个高效的钻井系统将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水平井、多分支井、水平多分支井技术,由于进一步提高了油藏暴露面积,有利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吨油开采成本而得到推广应用。国外在多分支井和鱼骨井基础上还提出了最大储层有效进尺的概念,即利用钻

井手段提高储层段的进尺,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汪海阁还说,石油技术大发展,是国家强盛的需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继往开来的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大展宏图的黄金时期。 钻井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国内外钻井技术发展趋势如何,为人类石油勘探开发带来什么影响?汪海阁认为,钻井是石油工业的龙头。钻井发展总的趋势就是,不断满足勘探开发需要。钻井工程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种主要手段,具有资金、技术密集,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他还说:“近年来,国际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由传统的建立油气通道发展到采用钻井手段,来实现勘探开发地质目的,提高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我国石油钻井50多年的实践证明,走技术引进与自立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是技术落后国家走向先进的一条必由之路、正确之道。走完全自主创新的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但是完全靠技术引进也走不通,因为先进的生产作业线及其产品,发达国家在未充分占领市场前是不会出卖的,引进二流三流产品的作业线,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其结果只能是绑在别人的战车上跟着跑,走上“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另外,像我们这样钻井规模的国家,先进技术是买不起的,买别人的产品或请外国公司来服务,在几口井上可以,但几百口井、上千口井如何来应用是经济上承受不了的。日本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值得我们借鉴。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则绝对不能忽视自主开发与自主创新。 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背景,汪海阁在分析今后钻井技术发展趋势时说,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引起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热潮,对钻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钻井工作量也将大幅上升。“目前,勘探对钻井提出的要求是,深井超深井需要提高钻速;开发对钻井的要求则是提高采收率,提高单井产量,改变增长方式。管理上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扩大欠平衡钻井应用,如何降低气体钻井的成本,如何广泛使用高压喷射技术”。

在勘探上,欠平衡钻井提高了低压、复杂岩性、水敏性、裂缝性等储层的油气发现和保护水平,拓宽了勘探领域。在开发上,欠平衡钻井通过有效地保护储层,提高了单井产量,降低了开发综合成本。在工程方面,欠平衡钻井解决了低压地层漏失问题,提高了机械钻速,减少了压差卡钻,缩短了钻井周期。2007年中石油完成155口欠平衡井,取得了勘探上的重大发现,实现了吐哈三塘湖油田的高效开采,并大幅度提高了研磨性地层的钻速。

“预计今后3年到5年内,需求最突出的钻井技术仍然以水平井、欠平衡井、超深井三大技术为主,重点是要求保护发现油气藏。三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不断互补,优化发展,并朝着纵深方向快速发展。”汪海阁还透露。未来高度需求、重点发展的钻井技术包括降低每米钻井进尺费用、降低地质旋转导向费用以及提高钻井速度等方面的技术,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目标的实现加油添力。

第二篇:中国生物化工行业呈现的趋势

生物化工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与传统化学工业相比,生物化工具有一些突出特点:一是主要以可再生资源作原料;二是反应条件温和,多为常温、常压、能耗低、选择性好、效率高的生产过程;三是环境污染较少;四是投资较小;五是能生产目前不能生产的或用化学法生产较困难的性能优异的产品。由于具有上述优势,生物化工已成为化工领域重点发展的产业。生物化工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化学工业技术,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化学化工技术的主要前沿领域。

生物化工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最早主要是产抗生物化工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最早主要是产抗生素,后来是为氨基酸发酵、甾体激素的生物转化维后来是为氨基酸发酵、甾体激素的生物转化维后来是为氨基酸发酵、甾体激素的生物转化维物法生产、单细胞蛋白及淀粉糖等工业化服务。20世物法生产、单细胞蛋白及淀粉糖等工业化服务。20世物法生产、单细胞蛋白及淀粉糖等工业化服务。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现生物技术的兴化工又利用重组纪80年代起,随着现生物技术的兴化工又利用重组纪80年代起,随着现生物技术的兴化工又利用重组微生物、动植细胞大规模培养等手段产药用多肽蛋白疫微生物、动植细胞大规模培养等手段产药用多肽蛋白疫微生物、动植细胞大规模培养等手段产药用多肽蛋白疫微生物、动植细胞大规模培养等手段产药用多肽蛋白疫苗、干扰素等。而且,生物化工的应用已涉及到人民活方苗、干扰素等。而且,生物化工的应用已涉及到人民活方苗、干扰素等。而且,生物化工的应用已涉及到人民活方苗、干扰素等。而且,生物化工的应用已涉及到人民活方面,包括农业生产、化轻原料医药卫食品环境保面,包括农业生产、化轻原料医药卫食品环境保面,包括农业生产、化轻原料医药卫食品环境保面,包括农业生产、化轻原料医药卫食品环境保面,包括农业生产、化轻原料医药卫食品环境保面,包括农业生产、化轻原料医药卫食品环境保护、资源和能的开发等各领域。随着生物化工上游技术护、资源和能的开发等各领域。随着生物化工上游技术护、资源和能的开发等各领域。随着生物化工上游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化学、信息和生等科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化学、信息和生等科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工将迎来又一个崭新时期。

生物化工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生物化工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在工业结构方面,行业与行业间的划分将日趋模糊,企业间的合作将加大。

目前,许多从事医药、农业、环境、能源等方面生产的企业,正在从事生物化工生产。由于生物化工涉及面广,许多生化公司都有自己的专长,它们之间为了商业利益的合作也非常活跃。此外,随着从事传统行业的生产厂家的加入,由于技术与生产方面的原因,它们与从事生物化工开发与生产的企业合作也很频繁。

2、在产品结构方面,生物化工产品正向专业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传统的低价位产品受到冷落,而高价位产品如生化药物、保健品、生化催化剂等则备受青睐。许多公司为了追求较高利润,都将低附加值的产品剥离。生化药物由于附加值高而成为今后生物化工领域发展的重点。在氨基酸方面,虽然用于药物合成氨基酸的量相对较小,但其发展潜力很大。碳水化合物方面,用于临床的碳水化合物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多肽及作为生化催化剂的酶,也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生化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无毒、生物降解性好等优点,今后可能成为表面活性剂的升级换代产品,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生物化工在高分子材料、特殊化学品、生物晶片、环保等方面也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3、在技术水平方面,不断提高菌株活力、发酵水平、生化反应过程、分离纯化水平,依然是生物化工面临的课题。

在菌种开发方面,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自然界中筛选菌种以获得新的代谢产物的机会明显减少,人们便考虑利用已知菌种经适当改变其代谢特性后生产新的产品;在生化反应器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整个生化反应过程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优化反应过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分离纯化方面,亲和层析受到广泛重视。

第三篇:阀门行业:石油天然气阀门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关 键 词】石油天然气阀门,市场,发展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阀门行业应用市场需求状况与需求前景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全球能源消耗量于2006-2030 年间将增加约44%,且在2030 年之前,石油和天然气合计仍将占整个能源消耗量的55%,新型能源在短时间内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因此,全球范围内的原油需求和开采将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这将对油气采集领域阀门需求的增长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有助于油气管线基础设施投资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管道项目顾问公司Simdex 于2009 年7 月的估计,未来五年全球将兴建约32.6 万公里的油气管道。能源领域独立研究顾问公司Douglas-Westwood 预计,2008 年至2012 年全球陆上管道项目投资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亚洲将成为最大的油气管线投资市场,估计可吸引投资额420 亿美元。油气管线的大额投资将推动油气管线用工业阀门尤其是大口径阀和球阀需求的持续扩张。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升了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已于2003 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石油的消耗量已经逼近美国。在此条件下,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的增长明显超过产量增幅,供求缺口不断扩大。1999 年至2008 年,国内原油消耗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6%,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仅为1.9%。同期,国内天然气消耗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8%,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1%。供求缺口的逐年扩大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和2010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0,367 万吨和23,931 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9%和17.5%,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554 万吨和936 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8%和69.1%。作为油气输送的重要形式,油气管线拥有低泄漏、低污染、高效率等诸多优点,并且能够解决我国油气进口主要依赖海运的问题,改善能源安全环境,因此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国将逐步形成以东北中俄油气管线,西北中哈油气管线以及西南中缅油气管线为主的油气进口管道运输格局。

另外,我国国内能源供给与能源需求分布在地域上存在较大脱节。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0%以上。而能源的需求则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需要源源不断的从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向东南沿海运输。传统的公路、铁路和海路运输单次运量低、泄漏多、污染大,难以满足国内能源跨区调配的需求。兴建完善的国内油气运输管网,满足国内能源跨区调配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战略选择,包括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实施或竣工投产,三线、四线也即将投资建设,未来国内油气管道运输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管线运输需求刺激了国内油气管线建设的爆发式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油气管道的长度由2001 年的2.76 万公里增长至2010 年的7.85 万公里。

但是,国内的油气管线长度整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将兴建大量境内管线与境外油气输入管线接驳,并在在国内形成较为系统的油气输送管网,到2015 年中国油气管道总长度预计达到14 万公里左右,“十二五”期间油气管线投资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相关阀门的市场需求也将实现快速增长。另外,随着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益紧张,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逐渐成为新一代替代能源之一。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11 年4月对全球32 个国家48 个页岩气盆地进行资源评估的初步结果,全球技术上可开采页岩气储量达187 万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我国技术上可开采页岩气储量达36

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一。2011 年8 月,位于四川的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开始试验性开采,走出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历程中的重要一步。据国土资源部预计,到2020 年,国内页岩气年产量将达到150 亿到300 亿立方米,2030 年达到1,100亿立方米,届时页岩气将占到中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5%。随着页岩气开采在我国的起步和快速发展,页岩气的净化及输送将带来大量的阀门需求。

第四篇: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疆大力推进煤炭资源转换

2011年3月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为全力推进煤炭资源转化,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将相继开工建设一大批煤炭资源转换重大项目。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杨斌介绍,煤电煤化工产业是新疆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加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杨斌说,目前,新疆围绕煤炭资源装换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明确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产业方向,将努力抢占行业、技术、规模和市场的制高点,大力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发展煤电冶一体化高载能产业,坚定不移的推动“疆电外送”和“疆煤外运”。

据悉,目前,新疆煤电外运和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正快速推进,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制气方面,新疆煤制气外送管道顺畅,中石油已同意将新疆煤制气接入西气东输管网。与此同时,新疆还同浙江省和中石化正在积极推进建设新鲁粤、新浙两台输气能力各30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外送管道。此外,新疆还正在谋划推进伊犁至乌鲁木齐煤制气管道。

在煤电方面,2010年,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新疆电

网正式并入全国电网;新疆还与重庆市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将全额接纳准东—重庆±1100千伏特高压外送电力。

中国煤炭物资供应2010年第六期

从煤炭市场需求量来看,规划预测,到2015年,全国煤炭需求为38亿吨。他分析指出,2015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为38.8亿到43.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37.1亿到42亿吨。国家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力度,预期能源需求强度会有所下降;核电、水电和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展加快,会适度压低煤炭需求总量。另外,按照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目标,“十二五”必然强化节能减排措施,须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一定指标内。按照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5%左右的目标考虑,煤炭需求总量为38亿吨,比2010年下降5个百分点。

关注】“煤制油”技术是把煤炭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生成粗油,再经过提制加工得到汽、柴油和其他化学品的过程。此项技术可解决能源结构多煤少油国家的石油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此项技术正成为一些国家开发的热点,也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煤炭深加工及产业调整的方向。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近年来,在国际油价急剧震荡和对替代化工原料、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大势所趋。在

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中,洁净煤利用成为十个新兴能源产业之一,在诸多上市公司积极介入煤化工领域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煤化工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基础煤化工产品总体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产业结构有待优化。2009年全国焦化行业关停淘汰落后小(老)焦炉产量近2300万吨,新建投产焦炉产能约3700万吨,实现了以自动化、大型化、清洁环保化的大中型焦炉产能对落后产能的臵换。

以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等众多优势,成为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据专家测算,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耗往往要比传统煤化工降低20%以上,“三废”排放减少一半以上,如果加以科学设计与管理,还可实现“三废”的资源化利用甚至“零”排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认为,新型煤化工发展前景看好,但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如

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装臵大多仍在装臵建设后期或准备试车阶段,新型煤化工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

新型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来自技术创新。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可以把固态的煤转化为石油替代化工产品和清洁能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极大地减少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新型煤化工技术也为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提供便利条件,产业化的应用将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为煤化工走低碳技术路线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通过洁净、高效的途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特别是以优化终端能源结构,未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除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外,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以能源转化型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如煤炭液化、煤气化--合成燃料与化工产品或电力、热力联产等;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工厂,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装备,清洁生产和提供清洁产品,如现代液化工程、先进的合成反应工程等;在新的煤化工产业发展中,企业投资开发先进技术,同时注重新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品化。

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煤化工项目建设、投

产周期较长,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得一度蜂拥而上的煤化工项目失去了价格优势,煤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目前传统煤化工中,焦炭、电石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的必然。

新型煤化工项目仍处于示范建设阶段,但各地规划拟建的项目很多,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亟须行业引导并规范发展。同时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较多,大型现代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各产煤大省都在争相上马煤化工项目,容易造成产业趋势雷同,进而导致成产能过剩。

技术仍是发展的瓶颈。煤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需求迫切,许多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但是,国外一些煤化工技术缺少工业示范验证,引进风险很大,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困难,付出的成本代价很高。周竹叶认为,当前,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做好商业化示范装臵建设和运行,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根本途径。

此外,煤化工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还有待提高。目前,虽然

我国煤气化炉、甲醇合成塔等装备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为大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核心反应器、压缩机、关键泵阀等主要装备还不能满足要求。加快煤化工关键设备和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不仅可以降低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增强竞争力,而且可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篇: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石油钻采专用设备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举国上下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油气产业迅速崛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原油产量仅有12万吨。2010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2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950亿立方米。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发展迅速。2012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企业达137家,总资产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9.33%。2012年1-12月,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5%。2013年7月28日,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六方投资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经过3年建设的中缅油气管道跨国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勘探领域和地区广泛,勘探程度和资源转化率较低,油气勘探潜力巨大。我国油气储产量增长已进入高峰期,这一高峰期可能延续到2050年左右。未来油气勘探发展的总趋势:一是从中新生界向古生界转移,二是从中国东部向西部转移,三是从陆地向海洋转移,四是从石油向天然气(含非常规天然气)转移,五是从中浅层向中深层转移,六是快速发展非常规油气领域,七是开发利用国外油气资源。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石油钻采专用设备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石油天然气的定义、分类、资源分布和勘探开发情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对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做了市场供需分析、区域发展分析、进出口贸易分析等。最后对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上一篇:使用手机的优缺点作文下一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