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目录

2024-05-07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目录(精选6篇)

篇1: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目录

重庆戴氏教育培训学校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篇2: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高中化学怎么能学

高中化学既有文科的性质,需要背诵很多的公式以及知识点,还有理科的属性,需要计算大量的内容,化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多而且杂。很多人之所以学不好化学,没有其他原因,无非是初中基础没打好,高中又觉得化学简单,懒得背,轻视了化学这科,结果反倒折在了化学上。

化学要想学好,就得从头学,上课跟住老师的思路,认真听会每一个知识点,课前也要做好预习,课后还要及时复习,通过做题去巩固。化学知识点很多,比较细碎,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躁,它不像物理只要会几个公式就能把题目做出来,化学要会很多的公式以及掌握大量知识点,所以要注意细节问题。

高中化学分为很多章节和板块,有机部分、无机部分学习方法都不同,大家要学会自己画知识框架图,把所学知识整理出来,把重难点知识罗列出来,该背的背熟,该理解的理解透了。学化学还要通过多做题去总结哪些知识没有掌握,然后对照课本再复习一遍。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

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

篇3: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目录

目录, 是正文前列出的篇章名目, 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往往隐含着十分重要、相当丰富的内涵, 与正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录是全书的总蓝图, 也是教材的总纲, 对整个教材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教材的每一个章目、节目是对该部分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历史教材目录的编排充分地反映了历史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 科学地体现了知识的相关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把握了目录也就是把握了整个知识体系, 可以说目录是学习的一把金钥匙。科学、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录, 将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在新教材开始使用时, 利用目录介绍全书内容、结构, 做到“纲举目张”

从心理学上来讲, 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接触教材的基本结构, 从宏观上大概了解其内容, 然后再去学习那些相关的具体知识, 也就是从整体到部分, 这样才利于理解和掌握, 而目录正是教材的基本结构。因此, 在开始学习新教材时, 我们要让学生首先接触并把握目录。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 从目录上看, 全书共8个单元, 有27课, 通过观察目录我们可以知道两点:1.《历史》必修一是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的。比如, 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等, 描绘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又如单元三探讨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可以说, 必修一中的每个单元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2.教材采取了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 坚持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让我们来看看必修一的目录, 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单元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很明显, 我们可以发现教材是按照古代中外史、近代中外史、现代中外史的思路来编写的, 目的是在时序上加强中外史的比较。

这样从一开始就利用目录对全书的内容、结构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结构,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程的内容和编排, 从宏观上掌握教材体系, 建构知识网络。了解了教材的大体内容和编排体系, 再去学习具体的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二、在新单元开始学习时, 利用目录介绍教材的章节结构或单元知识结构

通过目录小标题, 可以揭示每章节与节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明晰本单元历史发展的线索。比如, 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主要有“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丰富, 源远流长,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特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经历了一个产生、巩固、完善、强化的演变过程。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以后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发展, 到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顶峰。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利用目录让学生了解单元知识结构, 对学生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效果。

再如, 单元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有三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本单元在内容设置上分三个阶段, 展示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以前的世界政治格局, 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 导致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而后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则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 出现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依然是一个发展趋势, 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此可见, 各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只要我们注意和挖掘出这些目录中蕴涵的用意和宗旨, 通过目录来理解内容, 明晰历史发展线索, 全单元内容就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这将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过程, 加深对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在历史复习课中, 利用目录构建知识网络,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当历史课程进入复习阶段时, 学生对教材内容已有初步掌握, 为了将学生平时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可以利用目录中所列标题为路标, 提纲挈领地进行复习, 穿章破节地提炼出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 根据目录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宏观系统的回顾和把握, 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形成网络, 这样既能使学生强化以前所学的知识, 又能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

在历史复习课中, 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可以充分利用目录来进行。在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后, 可以“章”为主干、“节”目录为侧枝进行复习, 认识每一节 (课) 内容在整章 (单元) 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 系统整理阶段性所学知识, 让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重新领悟的知识, 逐渐构建起章节知识框架。在学习完全册书后进行总复习时, 可从章目入手, 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 从总体上宏观地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并进行知识的再整合和系统化, 构建知识网络,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学生也能习惯性地以目录为纲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时, 也就能够理清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更加全面、深刻、系统。这样利用目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篇4: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目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82-02

鸦片战争是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后,能认识到近代西方已经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因此笔者将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进行详细论述。在学习鸦片战争的时候,笔者不再仅仅局限于战争本身,而是以文明史观为基础,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争,客观、理性、全面地分析这场战争。由于高中历史教材比较分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整合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将课本内容梳理为四个部分:战争因何而起、战火为何再燃、战争为何一败再败、战争有何影响。

导入部分:

笔者在ppt上展示罂粟花的图片,并进行解说:“看似漂亮的花朵,她的果实却被制成一种毒药,我们俗称的大烟。以鸦片冠名的这场战争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但是战争仅仅是因为鸦片而起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第一部分:战争因何而起

(1)给出1840年前后的中国与世界的地图,让学生从地理位置上找出当时的中国和英国所在地。19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主要的航海工具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要花费4个月的时间。中英两国相隔如此遥远,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战争因何而起。

(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材料一:“那时候,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必修1第10课》

笔者设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情况?

学生基本能总结出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政策的特点,教师最后总结,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阶段。

(3)鸦片战争前的英国

材料二:“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

——《必修2第7课》

笔者设问:1840年前后的英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要求?

通过这段材料,学生可以认识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已经进入到先进的工业文明阶段,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很大。

材料三: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讲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售量会比其余全世界上的总销售量还大。”

笔者设问: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段材料的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工业文明对外的扩张性。鸦片战争的爆发其实是中国农业文明与英国工业文明的碰撞,这是一种必然。

(4)英国打开中国大门

文明交流的最初形式:敲门——中英正常贸易

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

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

引导学生观察两国的产品有何特点,通过中英最初正常贸易情况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到中国当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英国已经开始实行机器大生产,急需原料和市场,然而中英贸易中中国却处于出超,英国则是入超;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文明的相互碰撞:推门——鸦片的意外获利

虎门销烟:1839年6月。

文明之间的冲突:砸门——发动战争

英国人对虎门销烟的反应:“(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绵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以《南京条约》为首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包括《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部分:战火为何再然

笔者设问:请同学们结合《南京条约》的条约的内容分析,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得到满足了吗?引出在获得议税、五口通商等特权后的英国为何又在14年再次发起战争呢?

材料四:"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英国人以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场会迅速打开,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之后,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消费能力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后面,这则材料展示中国自然经济为统治地位的农业文明对先进工业文明的阻止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工业文明的扩展性却是不可阻挡的。中国错失了最初主动顺应世界潮流的机会,那最后的结果就只有在被侵略中被迫走上向工业文明转型之路。

第三部分:战争为何一败再败 (1)课堂讨论:

材料五: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集中于观念层面,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安于现状、不顾实事、自我封闭;一种观点集中于中国落后层面,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中英之间的差距,中国是以落后的政府、落后的武器和落后的社会对抗先进的政府、武器、社会;有人将中国失败的原因归于政策和人的因素,认为失败原因在于清军缺乏训练,纪律较差以及政策战守不定等等。

这个部分,笔者让学生充分讨论,说出自己找到的原因,有点学生认为是军事,有的学生认为是观念层面,有的学生认为是政策。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最后还是有学生能从军事、观念、政策等方面揭示出中国失败的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御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的农业文明无法抵御先进的工业文明。中国没有认识自身的落后,所以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之路充满了艰辛和苦难。在学生讨论完之后,笔者进一步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此的认识:“大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世纪英国人马嘎尔尼对大清的观察)

第四部分:战争有何影响

(1)师生共同梳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以及条约所涉及的主权类别

领土主权:割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强占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

贸易主权:开口通商

关税主权:英国进出口中国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

领海主权: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2)如何看待鸦片战争的影响

这个部分笔者也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发言,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在主权和领土完整、社会性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除此之外,有个别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储备较丰富的学生能说出来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进步,却缺少相应的史实来支撑。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整合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相关知识点,补充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的变化:

政治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颁布《资政新篇》,虽未能实行,但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想法却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经济方面:19世纪60年代兴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在洋务运动的诱导等原因下,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思想方面: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中国传统“天朝上国”思想在逐渐转变。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习俗礼仪都在迈向近代化。

最后的材料补充:

材料六:“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七:“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笔者最后的总结: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我们看到灾难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在屈辱挨打中开始抗争,开始探索,开始融入世界,开始寻求自身的强大。

篇5: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目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2课 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1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7课 *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O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7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9课 诗言志歌咏言

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

第11课 梨园春秋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2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5课 理性之光

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17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9课 音乐与美术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西学东渐

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第24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现代科学革命

第27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篇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笔记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3、世袭制:

1)开始:禹死后,其子启即位

2)含义: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

3)方式:商朝: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4)

评价: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4、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地方

中央:国王统率官员治理国家。设相、卿、士

地方:封侯、伯(义务:纳贡、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

1.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拱卫王室。巩固国家统治。

2)、内容:周王授土授民,诸侯尽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再分封(很大独立性)。

3)、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4)、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①分封对象多样: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②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③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④权利和义务相联系

5)、影响:

周朝成为强国。

但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长远看不利于中央集权。

6)、结果:

西周后期,破坏;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秦朝,废除。

原因:

①本身的局限性:诸侯在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使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②王权衰弱

③根源: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破坏

3、宗法制

1)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王权稳定。巩固国家统治。

2)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

4)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既是兄弟,又是君臣

5)

特点:

(1)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小宗具有相对性,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

(2)

.大小宗既是宗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紧密结合6)、作用:

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较好地解决了各级贵族在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2、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4、礼乐制度

1)、目的: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周朝还制定了礼乐制度,称为周礼。

2)、含义: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的一些规则和仪式

3)、作用: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三、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

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

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

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统一的背景

1)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1)

西周灭亡与东周开始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

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春秋争霸的局面形成。

(3)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加剧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纷纷改称“王”。对内为富国强兵,实行改革变法;对外发动战争,兼并其他诸侯。出现了韩、赵、魏、楚、燕、齐、秦“战国七雄”。

2、统一的条件

客观: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各地区的联系加强;诸侯国进行改革或变法,为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基础;不断的兼并战争造成了局部的统一;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有利于统一。

主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根本);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统一的经过: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机构:

1)、首创皇帝制度

“皇帝”称号的确立

皇帝制度的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①概况:皇帝下设三公——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丞相(百官之首),太尉(虚设;负责军事),三公下设九卿

②秦朝的中央机构特点、作用。

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作用:“三公九卿”分工严密,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三公”相互牵制,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先由“三公九卿”朝议,后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2、地方政治制度的建立——郡县制

(1)行政区划:郡、县、乡、里

(2)官僚机构:郡守、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三老、里正。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3)、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管理与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

3、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相同:①性质: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作用: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不同: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权力来源

世袭产生,有封地

皇帝任免,无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影  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分封制:奴隶社会;特点是贵族政治。

郡县制:封建社会;特点是官僚政治。

4、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1)

法律:颁布秦律,通行全国。

(2)

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3)

文化:统一文字

(4)

交通:修建驰道,开通灵渠。

(5)

民族:修筑长城,徙民实边。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地方)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影响

积极方面:①对秦朝: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

②对后世: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消极方面:皇帝的专权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民不堪忍受暴政而爆发起义,最终导致秦王朝土崩瓦解。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四、怎样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有功亦有过,功大于过。

“功”:(1)结束长期分裂和混战局面,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2)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过”:(1)推行暴政,压迫人民,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埋下了秦亡的祸根。

(2)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文化发展。

五、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几个问题

1、原因:

①经济上,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2、特点:

①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独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②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③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④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度。

3、评价:

封建社会早期、中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利于大规模经济活动,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的基础;利于交流,增强凝聚力,促进民族融合。

后期消极作用增大。束缚生产力,阻碍萌芽的发展(经济);易产生腐败和暴政;人民无权,民主政治无从发展;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高压政策),阻碍科技文化发展,民主思想被封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汉朝:(趋势:加强)

1、汉初郡国二制并存(郡国并行制)

1)

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

2)

影响:出现王国问题,分裂割据

3)

解决: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的封地)

4)特点:①“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诸卿)

②“有所损益”:郡国并行制---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

(二)唐朝:(趋势:削弱)

1、唐中期设置藩镇(节度使),享有较大自主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2、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三)北宋初年(趋势:进一步加强)

1、背景:唐中期以来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2、措施:

1)收精兵:“杯酒释兵权”,收兵权;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2)削实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3)控财权:中央掌控地方财权(少部分归地方)

3、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②分割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4、评价:

利:改变了唐末以来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弊:造成“三冗”

“二积”后患。

(四)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趋势:完善并发展)

1、措施:

1)

机构设置

①实行行省制度(河北、山东、山西);省下分设路、府、州、县

②设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

2)

行省权力:

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2、评价:

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

演变特点

西汉

汉初郡国二制并存→景帝削弱王国势力→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唐朝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北宋

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禁军;

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中央掌控地方财政.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边远地区设宣慰司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汉朝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决策机构:“中朝”,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二)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1、三省职能

2、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四)宋朝:

1、措施:

⑴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⑵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2、影响: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四)元朝(相权反弹):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特点

两汉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国家大事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北宋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元朝

设中书省代替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度

1)概念: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2)标准:品行

3)主要科目:孝、廉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概念: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标准:门第3)评价:不注重才能,只注重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不利选官)

3、隋唐宋元:科举制

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

4)标准:才学

5)方法:分科考试

6)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②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的推动古代教育的发展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③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扩大了统治基础④这一制度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时间

先秦时期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方法

世袭

自下而上推荐

评定授官

分科考试

依据

血缘

品行

门第才学

特点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高官由世家大族把持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

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③中央设立中书省,左右丞相统辖六部;废行中书省设三司使后,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宰相制度的废除:

(1)中央:1380年诛杀胡惟庸,同时,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2)废除宰相制度

3、影响:

(1)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表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3)内阁制应运而生。

(4)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宦官专权。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

废宰相后,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内阁的形成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不参与决策)

——奠定基础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取得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

任免

经皇帝和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性质:皇权专制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设内阁、六部;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结果皇权受限

2、康熙亲政后设立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结果中枢机构一分为三(议政王大

臣会议、内阁),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3、军机处

a.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

雍正设;隆宗门

内乾清门西侧;品级不高,皇帝钦点。

b.职能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c.特点:简、速、密

人员简单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d.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巩固

四、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2、消极影响:

专制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中国

西方

社会状况

封建社会晚期

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

君主专制强化,走向腐朽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

封建思想禁锢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兴起

·单元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

朝代

发展阶段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郡县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演变发展

郡国并行;推恩令

内、外朝制(任用身边人)

节度使

三省六部制

中央收政、财、军权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行省制度

中书省

废宰相,设内阁

南书房;军机处

趋势(特点)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1、海洋文明:希腊的地理特点及其影响

特点

影响

处欧亚非

文明交界处

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营养

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

航海业发达,工商业兴盛,为其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进而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无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山岭纵,横河流交错

1)、农耕经济不发达

2)、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有助于城邦的形成·古中国与古希腊的差异

古中国

古希腊

地形

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人口聚集河旁

山多、岛多、港多、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经济活动

便于耕作,适合农业生产为主

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工商业活动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城邦民主制度

民族性格

勤劳、朴实

乐观、自由

文明特征

大河文明(黄色文明)

海洋文明(蓝色文明)

2、城邦体制

1)

兴起时间:前8-前6世纪

2)

城邦的概念: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的城市国家,是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最大的城邦:雅典

斯巴达

3)

.城邦的特征:

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商品经济、文艺繁荣

4)

.城邦的公民:古希腊社会主体、城邦政治核心

构成公民的条件:①祖籍本邦;②成年男子;③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④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不包括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

4、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⑴地理条件:多山、多岛、环海、少平原

⑵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基础)

(3)

政治前提:城邦体制(主要因素)

(4)

阶级条件:工商业阶级实力强大,政治家和平民的不懈努力

(5)

外部条件:吸收亚非文明的影响

(6)

社会条件:自由平等参与意识强

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历程

(一)棱伦改革(奠基)

(1)

背景: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斗争激烈。

①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

②新兴的工商业的阶层对对旧氏族贵族不满

③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

(2)时间:公元前594年(前6世纪初)

(3)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4)内容:经济:废除债务奴隶制;发展工商业

政治上:a.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4个等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公民

均可参加;b.建立400人议事会(行政机关;不包括第四等级)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最高法院)

(5)

特点:中立(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

(6)

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消极:但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二)克利斯提尼的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509年(前6世纪末)

(2)背景:梭伦改革未深入触动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

(3)内容:①用10个地域选区取代4个血缘部落

②设立500人会议,向所有公民开放(采取抽签方式,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一名)。

④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⑤实行陶片放逐法。

(4)

影响:改革基本上铲除了氏族贵族的政权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所有的雅典公民);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怎样评价陶片放逐法?

①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②是一种极端的民主方式,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互相倾扎的工具,容易导致庸才误国。

(三)伯里克利改革(顶峰)——“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

1)

完善民主机构:

公民大会(所有公民);五百人议事会(职能扩大);十将军委员会会;

陪审法庭(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

2)

建立民主保障:

公职开放、发放工资、观剧津贴

3、意义: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机构

机构

产生方式

组成性质

公民大会

成年男子均可参加

每10天左右召开一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

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等重大事务,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五百人会议

抽签产生

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

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

抽签产生

由10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上公民中选出。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参加立法

十将军委员会

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每个部落选出一名将军,在公民大会通过举手表决方式选出。

统领军队,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

1、特点:主权在民

法律至上

公民内部平等

轮番而治

权力制约

公民意识

2、实质: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少数人)的政治制度

四、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1、积极性

1)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2)民主的氛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

1)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泛滥(运作方式的随意,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的隐患3)狭隘的城邦体制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五、雅典的衰落

1、由于希腊民主政治本身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自身局限)。

2、希腊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也使城邦制度逐渐衰微。

3、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逐渐成为政治腐败**的隐患。

4、狭隘的城邦体制无法容纳迅速发展的政治经济。

BC338年为马其顿王国征服2.造成差异性原因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与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差异性及造成差异性原因

1.差异性

雅典民主制

中国中央集权制

在国家管理上

人民主权

集体领导

主权在君

个人独裁

在权力运作上

轮番而治

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

皇位世袭制

终身制

在法律方面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王权凌驾法律之上

2.造成差异性原因

希腊民主制确立繁荣期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自然因素

环海、多山、少地、多岛

内陆、平原广阔、沃野千里

经济因素

以工商立国

商品经济

以农立国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政治因素

城邦体制

平民反贵族斗争

分裂割据、兼并统一、中央集权

思想文化因素

集体、自由、平等、参与意识

儒家、保守、封闭、安于现状

3.孰优孰劣:

提示:各自有其利弊。

利: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中国: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组织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弊:雅典: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易产生“多数暴政”.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什么是罗马法

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狭义指罗马公民法

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完善

1.起源: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存在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含义: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

③特征: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

④弊端: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2、产生:《十二铜表法》

1)

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表上

2)

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3)

特点: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比较明晰

4)

评价:

进步性:标志罗马成文法的产生;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性:《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根本);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同态复仇)。

3、发展: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①含义: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②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③范围:罗马公民

④局限性:狭隘性

2)、万民法

概念:公元3世纪,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2、罗马的扩张: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至一世纪后期,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演变原因:

版图的拓展,扩张带来新矛盾(民族矛盾);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导致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公民法的狭隘性;稳定和维系统治

4、罗马法的完善:《民法大全》

1)

原因:

A为统治庞大国家,帝国皇帝重视法律制定,他们颁布一系列法令,成为罗马法组成部分。

B法学家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

2)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

3)

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三、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含义: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狭义的指罗马公民法

2、重要法典:《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

3、形式上:习惯法和成文法

4、结构与适用范围上:公民法和万民法

5、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核心);保护奴隶制度;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四、对罗马法的评价

1.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2.作用:对当时:调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稳固帝国统治。

对后世:影响深远。

对近现代欧美国家乃至世界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是现代许多法律制度的蓝本;是世界政治文明的宝贵遗产

3.局限性:①维护奴隶制度,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奴隶、妇女地位低下)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基础:17C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增强且联合起来。

3、历史传统:13C以来与君主的斗争。结果:迫使英国约翰王签署《大宪章》;形成议会传统。作用: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贵族(议会)的权利。

4、社会思潮: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宣传

5、政治斗争: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光荣革命)

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目的: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

3、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还可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4、结果: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5、实质: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

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1、选举权的扩大:1832年议会改革

1)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2)

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

含义:内阁由议会产生,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且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2)

责任内阁的由来

3)

形成标志: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上台,标志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4)

内阁的构成及运行机制:

构成:由首相及其提名的内阁成员组成责任制内阁。

②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a、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可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b、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调节)

5)

影响和作用:促进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英国君主立宪制结构

构成部分

地位

作用

英王

“虚位元首”

形式上的权力

礼仪上的职能

议会

最高权力机关

立法者

监督者

内阁

最高行政机关

从议会产生

对议会负责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政体三位一体: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②权力中心在议会(下院);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③君主“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是民族团结的心理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④首相三重身份:政府首脑、政党首领和多数党领袖。

⑤议会可间接控制部分行政权,首相也可间接控制部分立法权;三权未彻底分立。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政治方面

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推进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社会稳定(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利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有序的方式实现),是历史的进步

2.经济方面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世界影响

是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建立新制度提供政治模式。

·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

君主立宪制

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与政协制度

两党制

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

议会

司法机关

法院

法院

行政机关

国务院

内阁

国家元首

国家主席

国王

政府首脑

总理

首相

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1、必要性:

1)美国建国之初面临严峻形势,阻碍了美国社会发展。

①.政治: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各州权力很大;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②.经济: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由于没有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完善资产阶级统治制度。

2、可能性:

1)政治前提:独立战争胜利,美国独立

2)理论来源: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

3)历史借鉴: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二、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依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1、召开制宪会议

1787年,各州代表齐集费城召开会议,这个会议被称为制宪会议。

2.宪法的内容

1)

政体:确立总统共和政体。

2)

国家结构: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3)

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相互牵制。

权力机构

产生方法

任期

权力

国会(立法)

参议院

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每州选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1/31、通过法律(总统批准)

2、征税及调整国内外贸易

3、宣战权

4、参议院审批总统任命的官员缔结的条约

5、众议院可弹劾所有文官

众议院

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众议员人数与各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

总统(行政)

选民间接选出

4年

1、战时行使独裁大权

2、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3、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4、外交权

5、军事权

6、赦免权

内阁

其它机构

联邦法院(司法)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

终身任职

1、最高审判权

2、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

最高法院

巡回上诉法院

区法院

3.原则:

1)

联邦制原则

实行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

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等。

3)

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选举产生

4、如何认识1787年宪法

1)积极: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巩固统一,又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防止了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以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2)局限性:

没有写入人民的民主权利;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种族歧视)具有与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三、联邦政府的建立1、1789年,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久国会也选举产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起来。

2、华盛顿两届任满后,坚持不再参选,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四、美国联邦政府的发展和完善

1、宪法修正案

2、驴象之争(两党制)

1)两党制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60年以后,两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2)

特点:

依照联邦宪法,轮流执掌国家政权;与总统制相结合,是否当选总统为是否执政的标志;两党组织松散,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

3)

影响:

(1)

作用:两党制互相监督,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两党对垒,交替执政,它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人民可利用两党,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

实质: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第9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背景

1)18世纪时,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2)

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2、过程:

自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的政体一直不稳,先后出现了君主立宪制(1789~1792年)、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第一帝国(1804~1814年,1815年)、波旁复辟王朝(1814~183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第二帝国(1852~1870年)、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

3、结果:共和政体的确立

1)

法律上确立的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

产生

任期

权力

行政权

总统

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7年

可连选连任

元首、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官,缔结条约,有特赦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参议院

间接选举产生

9年,每3年改选其中1/3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议案

众议院

由成年男子直接选举产生

4年

3)、巩固共和:

共和派通过激烈斗争,夺取关键职位。

4、共和政体的确立的意义

政治上:有利地推动法国的民主化;

经济上: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5、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6、法兰西的共和之路为何这么艰难?

1)历史因素:

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小农意识成为君主制复辟的温床。

2)

外来干涉:

多次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3)

革命方式:

法国大革命的过激行为造成负面影响,使人们对第一帝国、第二帝国有一定程度的拥护。

4)

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法国资产阶级分成许多政治派别,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度的困难。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德意志统一

1)

原因条件

(1)

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普鲁士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

(3)

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2)

方式:王朝战争

3)

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2、帝国建立:1871年初。

3、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确立

1)

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2)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内容

产生

权力

行政权

皇帝

继承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和决定对外政策

宰相

由皇帝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权

联邦议会

由各邦代表组成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审批法律

帝国议会

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4.德意志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①开始走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但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②使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近代英、美、法、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

1)

历史传统

2)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程度不同

3)

走向新制度的方式

第三单元

第十课

鸦片战争

1、背景:

18世纪鸦片战争前中英对比。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财政困难

工业革命后,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坚船利炮

外交

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殖民扩张

综合统治腐朽,危机四伏

综合国力强大

2、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

2、过程:

第一阶段1840年6月至1841年5月

第二阶段1841年6月至1842年8月

3、结果:清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等一批不平等条约

1)

《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款项

影响

割岛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开口

破坏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列强对华商品倾销

2)

《南京条约》附件(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款项

影响

领事裁判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在通商口岸租地和永久居住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3)1844年,相继签署中美《望厦条约》

和中法《黄埔条约》,攫取更多权益。

4、影响

(政治、经济、思想、主矛、任务、历史)

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地国家。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

思想:

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潮。

主矛:地主与农民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任:反封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总之,社会性质发生巨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中国近代史开始。

5.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上:敌人的强大;

②主观上:清王朝腐朽落后(包括军事实力较弱,领导者战和不定等。)

③根本上: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二、二鸦’(1856-1860)

1、原因:

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修约要求遭拒绝。

2、过程:

(1)1856年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

随后加入。

(2)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和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4)1860年清政府被迫和英、法、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

(5)

俄国乘机抢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结果:战败、签约

1)1858年《天津条约》内容:

允许各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十处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

商传教;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2)1860《北京条约》内容:

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影响

领土主权进一步破坏。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到沿江。国家安全破坏,经济主权进一步破坏。

3、影响

政治: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侵略势力由沿海伸向内地,进一步冲击中国经济。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三、二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战争

一鸦

二鸦

相同(继续)

根本原因(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

侵略战争

不同(扩大)

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

四年

侵略区域

东南沿海(5个)

深入内地

(11个)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

进一步沦为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清政府的剥削和压迫,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851--1864)

1、1851年,金田起义

建号:天平天国

起义军:太平军

洪秀全称“天王”

2、9月,占永安,建制、封王初建政权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3、1853年,攻占南京

①改南京为:天京(正式与清政府对峙)

②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③进行北伐、东征、西征

措施

目的时间

将领

意义

北伐

推翻清政府

1853

林凤祥、李开芳

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创造了条件。

西征

巩固天京大本营

1853

赖汉英、石达开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4、天京变乱

1)

原因:

①直因

:杨逼洪封万岁

②根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进取心减退;政权封建化腐朽化;争权夺利

2)

概况:

3)性质: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4)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5、重整朝纲

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领导后期防御战.1858年合力击破江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1860年击破江南大营;上海之战;安庆保卫战;1862---1864年天京保卫战

干王洪仁玕总理朝政;59年提出《资政新篇》

6、结果: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

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

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

教训(启示)

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1)

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

内容:

(1)

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

产品分配

原则:“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指导思想

土地分配问题;绝对平均

4)

评价:

(1)

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进步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也标志着运动是最高峰。

(3)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实施;战争,无安定的环境(空想性)

追求小农经济(落后性)

2.后期治国方案——《资政新篇》

1)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

内容: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3)评价:

A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潮流.B局限性:①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

②缺乏实施的相应的社会基础(劳动力、资金市场等)③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客观)。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1853年全盛

1859年衰落

经济主张

小农经济为基础;绝对平均分配为原则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结果

未实行

未实行

实质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学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群众基础

作用

推动运动蓬勃发展

未实行

时代特点

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缺先进理论指导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1、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作用:

(1)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革命纲领)

(2)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打击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

(3)

它还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3、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

1)新特点:

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形式: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治国方案: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国农民运动最高峰—革命纲领)

担负任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所属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2)

特点成因:社会性质变化;主要矛盾变化;鸦片战争后,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对外扩张,制定大陆政策(根因)

清政府:腐败落后,“避战求和”

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西方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2、经过(1894.7~1895.4)

3、结果:中国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

主观原因:

①清政府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没有认真备战,避战求和;武器装备落后。

(2)

客观原因:

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且制度先进;

②西方列强支持日本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刺激了列强的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也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

开四口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设厂

掠夺中国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战争影响

对中国:①中国损失惨重;

在远东的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对日本: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对列强:列强侵略中国进入新的阶段(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瓜分中国);激化了列强在远东的矛盾。

三、义和团运动(1898年)

1、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宗教矛盾尖锐。

2、口号:“扶清灭洋”

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有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3、性质: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4、结果:

1)

失败

2)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统一的领导;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具有盲目仇

外)客观: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作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帝的巨大力量;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赔款4.5亿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拆炮驻兵

便于控制清政府,镇压反帝运动

严禁反帝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设外务部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进过程

战争

主要条约

程度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概念

1、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2、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条件

1、历史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不得人心,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在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酝酿(条件)

1)经济基础:19末20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革命知识分子(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队伍壮大。

3)思想准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特点: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其革命的思想武器

(2)中心:上海和日本东京

(3)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4)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1)团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政党:中国同盟会

①时间:1905年

②地点:日本东京

③与会团体:华兴会、光复会、兴中会

④内容: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⑤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⑥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领袖、纲领、政党)。

3、有利时机(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清廷调兵镇压,使武汉兵力空虚。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1、革命爆发: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12日

2)经过: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1日占领武昌→至12日,光复武汉三镇。

3)、武昌起义的结果:湖北军政府成立

时间:1911年10月11日

地点:武昌

经过: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为中华民国。

2、发展: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

1)

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2)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时间:1912年春

(2)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3)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4)

意义: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果

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2)原因:袁世凯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帝国主义支持;革命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妥协退让(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三、辩证评价辛亥革命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成功的理由):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使其不得不一再更换其在华代理人。

经济: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族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推动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辛亥革命失败

1)

理由:袁窃果;任务没完;性质没改变。

2)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没有自己的武装)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强大;袁世凯反革命的两面手法。

3)启示:必须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改革;不能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要建立自己的武装;两半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

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两步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以后已经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至1949)的阶段划分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1919.5——1923.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大革命)(1923.2——1927.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1927.8——1937.7)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1945.8——1949.9)

二、五四风雷

1、背景:

1)

国内:

(1)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

经济、阶级: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得到壮大。

(3)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国际:①一战期间,日(“二十一条”)美加紧侵略中国,反帝情绪高涨

②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3)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

时间

中心

主力

形式

要求

5月4日-6月初

北京

学生

游行罢课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6月初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上台);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4、意义:

1)性质: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广泛的群众性;彻底的不妥协性。

3)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影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发展。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4)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5)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国共产党诞生(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

嘉兴南湖

3)代表:毛泽东等13人

4)内容: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

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5)意义:“一大”召开,宣告中共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22年)

一大党的奋斗目标是

: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二大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反封)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反帝)

(三)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民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

1)合作背景

外因: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协同侵华

内因:军阀混战不断

2)原因:

①必要性: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可能性;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并确定合作方针;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

3)

合作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24年初

广州

(2)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3)合作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4)意义: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2、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的胜利进军

1)前提及条件

政治前提: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组织基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后方基地: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统一

军事基础: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建立

群众基础: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

2)概况: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方针:先打吴、再打孙、最后打张

经过:1926.7---1927.初

概况: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歼灭吴、孙主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3)国民革命的结果:失败(任务、性质)

(1)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局部失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2)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原因:年幼的中共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领导权。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3)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四、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什么异同?

辛亥革命

国民大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

都取得了巨大功绩,但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任务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破坏革命

背景

旧民时期

新民时期

领导

民族资产阶级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成果

推翻清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群众基础

只依靠革命党

工农运动支持

革命纲领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斗争方式

武装斗争

工农革命和革命战争相结合革命武装

依靠新军和革命党人,没有自己的军队

建军校;改编国民革命军;依靠革命军和工农力量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中共从大革命失败教训中,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南昌敌力弱。

2、经过: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周恩来、贺龙等

3)军队:国民革命军

4)概况:占领南昌;南下广州损失大;兵分两路,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

5)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将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一)、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4、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方向,是重要的转折性会议

(二)、“工农武装割据”

1、实践:

1)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领导:毛泽东

(3)结果:进攻长沙失败,转向农村发展。

(4)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建立:

①建立时间:1927年10月,毛率军到此,建之。

②性

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巩

固: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2)井冈山的斗争

A、土地革命

①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②影响:使农民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得到土地,革命积极性高涨。

③实质: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

B、经济建设:

①目的:粉碎国民政府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

②内容: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工业、农业)

C、武装斗争: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

从1930年起,相继粉碎三次“围剿”

(1)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2)游击战术: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D、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

①时间:1931年冬

②地点:江西瑞金

③内容: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

④性质:工农民主政府

⑤意义:标志着中国境内存在着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权(对峙)。

2、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提),把

武装斗争(军事保证)、土地革命

(核心)、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三者结合起来,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道路)。

2)原因: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两半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特别强大,并多集中在城市,农村是其统治薄弱的地方;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故无议会等合法斗争阵地。

3)意义: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为民主革命指明了道路。

3、实践结果:“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达十万人,1931年在瑞金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三、红军长征

1、原因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2、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

3、遵义会议

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军事路线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①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留了精华。

2)长征播下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开始了革命新局面。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困境

2、历史因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3、现实因素: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野心;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4、有利时机:中国国内国共对峙(内战)局面;国际上英美等西方大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二、抗日战争的概况

1、日本侵华的经过

时间

日本

中国

局部侵华阶段

1931-1935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民矛开始上升

1935-1937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民族矛盾成为主盾

全面侵华阶段

1937-1938.10

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侵华开始,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全民族抗战开始,为防御阶段

1938.10-1944

调整侵华政策,建立汪伪政府

相持阶段,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4-1945

逐步失败,直至无条件投降

为反攻阶段,抗战取得彻底胜利

2、日军的罪行

1)军事

(1)发动战争,侵占大片领土

(2)屠杀中国人民:南京大屠杀(1937.12)潘家峪惨案(1941年1月)

(3)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活体试验(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化学战

2)政治: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溥仪·伪满洲国(1932)——汪精卫·南京伪国民政(1940)

3)经济: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4)文化:奴化教育(消磨中国人的反抗意志)

3、全民族抗战(1937—1945)

1)抗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开始全民族抗日)

2)全民族抗战实现的原因

决定因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

重要因素:国民党政策的转变——不得不抵抗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号召驱逐日寇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5)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6)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国共抗战(两个战场)

1)国民政府抗战

(1)正面战场

①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月灭中计划)

太原会战(国共合作的典范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速决战破产相持阶段)

②结果:丧师失地

③原因:片面抗战路线(含义: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原因: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本性决定的);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敌强我弱

(2)国际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①时间:1942年初

②目的: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③概况;救出被围英军;在美英配合下击败侵缅日军

④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2)敌后战场(共产党)

(1)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含义: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原因:中共的性质决定的)

(2)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击战,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3)战役:百团大战

①时间:1940年下半年

②结果:胜利

③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4)少数民族抗日:回民支队

3)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

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支援,共同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4)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国际、国内)

1)就中国而言:

①近代中国反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就国际而言: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中共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的召开

1、背景:

1)国民党:

(1)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2)一方面:①政治:名义上是合法政府②军事:掌握庞大的军事力量③外交:美国推行“扶蒋反共”

政策(原因是维护其全球及在华利益)。

(3)(一方面)①迫于国内和平舆论的压力②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③推卸战争责任。

2)共产党:

①代表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减少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②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2、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的召开

1)重庆谈判

(1)1945.8-1945.10

(2)结果: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3)意义:表明(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的)影响,赢得民心,(政治上)取得主动。

(4)未达成协议: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

2)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6年初

地点:重庆

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等方针,但后来被蒋撕毁。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1、战略防御

1)时间:(1946.6-1947.6)

(1)全面进攻:

①内战爆发: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解放军作战方针: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歼敌人有生力量。

③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

(2)重点进攻

①时间:1947年春转为重点进攻(机动兵力减少)

②地区: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③结果:被粉碎

2、战略反攻

1)时间1947、6——1948、9)

⑴经济上,土地改革

①内容: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②意义: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巩固了后方,翻身农民积极参军,支援解放战争。

⑵军事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①原因:中原地区战略位置重要,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迫使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以减轻陕北和山东战场压力。国民党防守力量薄弱(主力忙于重点进攻);大别山地区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好,易立足。

②意义:打破了国民党中原防御体系,威胁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作用,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2)三大战役

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和谈

1)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2)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3)结果:1945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1945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1)时间、1949年4月21日

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世界: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共产党方面

①中共正确领导(核心)

②马列毛思想指导(灵魂)

③新到社的革命道路(方向)

④有革命军队(中坚)

⑤建统一战线(保障)

⑥群众支持(基础)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1、经济根源: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19世纪3、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觉醒)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科学理论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同时工运也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思想基础:马、恩批判继承人类思想三大成果

1)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2)代表:

(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2)德意志古典哲学代表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

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①主张: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各种设想(公有制、较平均分配等);都主张用改良方式来实现理想。

②局限:没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育的革命性;都主张用改良方式(排斥阶级斗争)来实现理想。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

2.内容:

①首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②指出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③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

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

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意义

①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知识拓展:《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

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无产者联合。

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所以,《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巴黎公社

(1871.3.18—5.28)

1、背景:

1)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2)临时政府

对外屈膝投降,对内解散国民自卫军。

2、经过:

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蒙马特尔)。

1871年3月28日公社成立。

1871年5月28日革命失败贝尔—拉雪兹墓地。

3、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简表

类别

内容

废除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器。

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经济

政策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规定工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

4、性质: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专政)

5.结果:失败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条件不成熟。

7、巴黎公社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它的经验教训成为后来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4)公社战士的革命精神,永垂史册。

8、巴黎公社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

1)经验:坚持暴力革命;必须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教训

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②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条件(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缓慢(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条件: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社会条件:一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加速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义国家卷入战争,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主观条件:

1)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理论)。

2)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

1)爆发: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和停止战争,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这次革命爆发在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象)

3)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发表

1)背景

①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时间地点:1917年4月、彼得格勒

3)内容: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4)意义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7月流血事件——导火线

1)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直接原因是俄军在前线惨败。

2)经过:1917年7月,彼得格勒五十万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

3)影响:标志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10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

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巩固措施):建立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

1、时间、地点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2、内容:

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核心)。

2)通过了《和平法令》: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后来,苏维埃政权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急迫)。

3)通过了《土地法令》: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基础)。

4)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核心)。

3、意义: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4、职能: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

三、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

1)对人类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2)对世界

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五、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革命理论: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

②革命道路

:

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革命阶段: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④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不同道路:

俄“城市中心论”;中“农村包围城市”。

原因:

具体国情不同

启示:符合本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初建时期:1949.10-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曲折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破坏)

3、重建与完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不断规范与健全)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一)初步建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被提上议事日程。

2、时间、地点:1949.9

北平

3、与会代表

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进步性

4、内容:

1)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②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2)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确定首都、国旗、代国歌(82年)和公元纪年法

4)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5、意义:

代行全国人大职权(54年前),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

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

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正式确立: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会议不再代行人大职能,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性质:统一战线组织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发展: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据此形成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政协发展到新阶段(意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背景

A《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见教材P95页)

B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2)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54年;北京

3)内容: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内容:确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确定了人大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意义: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特点);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地位),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保证;宪法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作用

1)性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作用: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①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②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从代表阶级利益看: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原因:

1)客观原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旧中国历代政府实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政策;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2)主观原因: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法律依据

1)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表现: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4、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深远。

第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的历史背景(原因)

1)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阶级斗争)。

2)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和发动。

3)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

4)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煽动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5)社会意识:长期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人们受封建专制思想影响深,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A、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

B、宪法和法律被践踏

C、由于全面夺权,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D、人大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3、“文革”的教训

①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修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P98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③国家决策必修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个人专断)。

④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一)、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

①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政治基础)

2、法制建设的方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法制建设的措施

平反冤假错案;全面立法。

4、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

首先,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必修遵守宪法和法律;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其次,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主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2、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

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5、“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1997,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具有法律效力。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2)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新界,租期为99年。

2、澳门问题由来

1)1553年,葡萄牙人强行进入澳门

2)1557年,葡萄牙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3)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4)1887年,葡与清签定《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

3、台湾问题的由来

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兵入台

1885年清设台湾省。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回归祖国。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从此两岸分离(美支持)。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

国内:海峡两岸长期分裂,统一祖国的要求十分迫切;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国际: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

1)酝酿: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叶九条):建议国共谈判,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还阐明了统一后对台的基本政策,实际上已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内容。

2)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确立:1982年人大通过新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

“一国两制”

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3、“一国两制”的内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两制并存: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高度自治:设立特别行政区,港澳台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和平统一: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长期稳定: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5、意义:

①发展:是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义的丰富和发展

②贡献:为解决国际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式

③促进: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三、成功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2)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3)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中国

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意义

1)对中国:

①洗雪百年国耻,提高国际地位;②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③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

2)对世界: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回归原因

1)根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关键: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3)群众基础: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4)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四、海峡两岸关系(79年以后)

1、两岸关系的缓和:

1)停火:79年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2)87年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两岸关系的发展:

1)民间团体建立:90年海基会和海协会(91)成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历史性突破:92年两会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3)新发展: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08年两岸实现“三通”。

3、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

1)台湾岛内“台独”势力

2)国际反华势力

4、中共的对台政策和立场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承诺放弃武力)

2)原则:

(1)

1995年,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纲领性文件: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3)2005年

四个“决不”(“胡四点”)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③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④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5、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祖国国力日益强大

②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共同心愿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

⑤两岸交流的加强

⑥国际公认

2)不利因素

①“台独”势力

②国际反华势力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

1)国际形势:

(1)有利形势:帝国主义力量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3)最突出特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国内形势: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1)历史:近代屈辱外交的教训

(2)现实:

国家实力:贫、弱。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国家利益:巩固政权;捍卫和平;打破封锁;恢复经济。

2、方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内容: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二、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

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热潮:建国后的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目的: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过程:

①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特点:

包容性:它适用于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或经济关系。

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

平等性: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要平等、和平共处

创新性: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新

3、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背景:朝鲜停战,美继续盘踞台湾海峡,企图在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

2)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4)成就:《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5)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内容: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意义:

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更多的亚非国家同中国建交

③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求同存异”方针

a/提出原因:

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②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

b/含义:

同: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共同的任务: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异: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等

三、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1、国际原因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

2)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

3)亚非拉许多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赢得民族独立。

2、国内原因

1)卓越的外交家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英明的外交决策

(1)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24课

打开外交新局面

一、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

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3)意义

①.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③.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要求

(1)从美国方面看

①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使美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2)从中国方面看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2)

.进程:

时间

事件

意义

1971.4

美乒乓球队访华

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2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

1978.12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79.1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五六十年代的“民间外交”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打下基础;中美关系的冲击。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4、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新时期的外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外交)

(一)背景

1.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国际: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二)调整: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三)新时期外交成就的表现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1)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成果:与会成员形成了“上海共识”。

3)意义: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1)时间:2001年10月

2)地点:上海

3)与会者: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4)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5)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6)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从盟友到对手

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2)基础:美苏均势

3)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同盟关系破裂。

3、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并妄图称霸世界。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二、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表现——“冷战”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原因:大战刚歇,人心思和平;苏、美力量大致均衡。

2)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美苏“冷战”的表现

(1)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A、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①时间:1947年3月

②内容: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③影响: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经济上:马歇尔计划(48年):

①、目的:恢复西欧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还企图拉拢东欧国家。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②影响: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秩序、控制西欧

C、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①时间:1949年,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之。

②本质:是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它是美国遏制苏联和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程度。

(2)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A、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1947,9)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

①、时间:49年:

②、国家:苏、保、匈、波、罗、捷六国

③、目的: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促进会员国经济发展。

C、军事上: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

①时间: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通称为“华沙条约”,据此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②影响:欧洲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消极影响: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A、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B、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

A、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B、分裂: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C、发展: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于53年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侵越战争:

A、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B、时间、结果:1961年—1973年,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

A、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B、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3).使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下

2、积极影响:

1)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3)促使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促进不结盟运动兴起。

·简述两极“冷战”格局发展的过程

1)

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

3)加剧:1949年北约的成立

4)形成: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

5)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联合的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5)关键因素:法德宿敌的和解(舒曼声明)

6)目的:保证自身的安全;加快经济的发展;与美苏相抗衡。

2.经过:

1)1951年,签《巴黎条约》: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三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4)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3、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一体化。

4.影响:

1)经济:促进了经济合作,增强了经济实力。

2)政治: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

1.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表现

①1955年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人均国民收入超过战前水平

②1956——1973年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③80年代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2)原因

(1)内因:

①.推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奠基)。

②.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③.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④.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如“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等。

(2)外因:

①.美国大力扶植(48年后)。

②.朝鲜战争(特需收入);期间西方各国扩军备战,掀起采购物资热;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日本逐渐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既有联合也有摩擦。

③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日本与美国、西欧三足鼎立之势,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5、要抓住机遇,尽快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兴起原因: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2)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2、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

2)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原则宗旨: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3)任务及纲领: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四、中国的振兴

新中国建立——恢复发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和平崛起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含义: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实质)

2、原因

1)历史根源: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

2)内因:

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脱离群众,导致政治危机。

3)外因: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的推行。

3、概况: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波兰(1989)。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1990年)。

4、方式:主要是和平方式。

(二)、苏联解体

1、含义:社会性质改变;国家分裂解体

2、原因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各种矛盾。

2)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很多问题。

3)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苏联解体经过:

1)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转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

2)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3)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苏联不复存在。

4、影响:

1)两极格局随之瓦解,冷战结束

2)使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

5、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5.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1、世界形势特点: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主流。但并不太平,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动荡的原因:1)“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3)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2、表现:

1)南斯拉夫内战:

1991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2年,由原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等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

2)北约轰炸南联盟(科索沃战争)

(99年):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这次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3)

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2001年;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

1、世界格局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原因:冷战结束后,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3、表现:

1)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1)背景:“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过程: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

(3)影响: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有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

3)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上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认识:世界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5、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上一篇:竞选心理委员演讲稿下一篇:网络营销评估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