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幸福中学生活作文

2024-04-12

拼凑幸福中学生活作文(共8篇)

篇1:拼凑幸福中学生活作文

拼凑生活的碎片作文800字

马路熙熙攘攘,过客行色匆匆,手中的智能机和连接着双耳的耳机线,便是他们整个的世界。渐渐地,生活被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击成碎片,散落在地上,也散落在他们的.生活中。

一位年轻白领,早上被手机铃声吵醒,随即手机为他贴心地播报天气、新闻和当天的日程安排,他边吃早餐边浏览新闻,半小时的公交途中也被微信聊天和碎片资讯填满。

二十年前的闹钟、报纸和上班路上的风景已然成为历史,拥抱手机带来的碎片化生活,势必成为必然。也许有人说,碎片化有何不好?纸质报纸时效性远不如手机,早晨的时间高效的摄取社会资讯,有何不可啊?

但现实呐?手机已经把人类牵制住了,它入侵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断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你我的生活被彻底击碎。

使用手机的最主要功能,无非是社交、娱乐和阅读。那些认为互联网可以让人增长知识的,也许你们要失望了。纸质书存在千年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先从一个事实入手吧:最近看过的电视手机互联网,你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几个广告?广告重复的频率如此之高,多媒体的效果如此的好,为何人们还是记不住呐?这便是著名的“广告效应”,它阐述了人在大量摄入短时信息时,大脑会在处理信息时自动忽略。用手机阅读和学习这样的碎片化方法,收效甚微。不如从书架取下一本书或杂志,静坐于桌边,沏上一壶茶,迎向一缕阳光,享受将碎片拼接起来的惬意和安稳。

微信的普及,让社交沟通瞬时拉近,但也带来了很多毫无必要的聊天和交流。面对面的沟通、约会和好友聚会,是微信无法替代的。闲暇之余,邀三五知己,举杯邀明月,酒逢知己,岂不比对着几寸得票屏幕码字要淋漓畅快的多!

用手机娱乐可以让人放松,但现今社会这么多网瘾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已经给我们的父母家长带了了刻骨的心痛,给我们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不得不亟待解决的课题。

遇上碎片化生活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如何将碎片生活合理的排列拼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圆满,才是我们迎接这一进程并以主人的方式管理碎片的正确态度。发展科技为人类所用为未来所用,才能尽显人类的智慧。

篇2:拼凑幸福中学生活作文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信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与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间是碎片化的,阅读是碎片化的,购物是碎片化的,社交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生活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清晨,我关闭手机上设置的`闹钟,睡眼惺忪地起床,刷牙,吃早饭。在享用热气腾腾的早餐的同时,我与往常一样轻车熟路地打开百词斩App进行刷单词练习英语,刷完后不忘查看每周榜单。

上学喽!一进电梯,我便遇见好几位熟悉的邻居,他们低着头,看着手中的手机,有的在发消息,还有的在打游戏。我习以为常,静静等待着电梯的开门。

一路上,见到的路人不算多,大多是学生模样的,急匆匆地向学校方向跑去。我看仔细了,原来是去全家买早点啊。再往前面望去,那儿不是我的同学么?于是我喊着她们的名字跑过去。可她们却没回头。走到她们的后面,我只好一一拍过她们的肩。她们这才拿开耳机,抱歉地朝我笑了笑。接下来我们也一路无语……

碎片化的生活就是这样悄悄改变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从前的生活是那么地慢:早晨上学,傍晚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从书柜拿出一本小说,细细地品味。如今,这样的机会怕是很难得了。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与亲朋好友的见面越来越少了,见面了,也是自顾自地看着手机。微信中的一个又一个微信群仿佛为我们拉近了距离,可又仿佛给我们每个人套上了一个坚硬的玻璃罩。

碎片化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原本完整井然有序的时间被分割,被撕裂。碎片化的生活的确有一定的好处,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可更多的是破坏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态度。我们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不能只是去适应它,我们还应该试着做出小小的改变去拼凑碎片化生活。拼凑,是应该像拼图一样的。碎片化让我们急躁,而拼凑能够让我们平静下来,淡淡地品尝时间滴答的悠闲。

篇3:拼凑幸福中学生活作文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无论从整体比例还是实际数目来看, 农村中学生都占绝大部分。本文研究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 以引起农村教师育人观念的调整, 进而为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 从河南省西华县二高抽取8个班级的学生, 从淮阳县一中抽取11个班级的学生, 将19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被试, 共发放问卷956份, 回收有效问卷927份, 有效率为97.0%。其中男生397名, 女生530名;初一~高三各年级人数分别为33, 56, 60, 389和389名。

1.2 工具

1.2.1 主观幸福感问卷

采用牛津幸福感问卷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简称OHI) [6], 包括29个题目, 采用4级评分, 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 得分越高, 幸福度越高。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量表得分与朋友评价、人格特质、应激和社会支持都有较高的相关, 间隔6个月后再次施测所得的重测信度为0.5~0.6之间。该量表已被我国研究者证实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7]。本次测量的Cronbanch's α系数为0.86。

1.2.2 生活事件量表

采用刘贤臣等[8]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负性生活事件量表) , 该量表为自评问卷, 包括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采取5级评分, 得分越高, 表明事件对青少年的影响越大。该量表分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共6个因子。6个分量表可解释总量表44%的变异, 各事件评分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24~0.57, 平均为0.45;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Spearman-Brown校正分半信度系数为0.88。2次测试各事件和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经t检验,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各事件平均相关系数为0.50, 总分2次测验间的相关系数为0.69。本次测量的Cronbanch's α系数为0.82。

1.2.3 自尊量表

采用由Rosenberg (1965) [8]编制、经翻译并修改为中文版的SES量表。该量表由10个条目构成, 由被试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分4级评分。正向记分和反向记分各有5个, 分值范围为10~40分, 分值越高, 表示自尊程度越高。本次测量的Cronbanch's α系数为0.90。

1.3 测试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团体施测, 统一指导语, 由研究者担任主试, 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助手, 并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由同一主试进行操作。测试前由主试介绍测试目的, 打消被试顾虑, 鼓励真实作答, 时间控制在0.5 h之内。在课堂上发放问卷并要求当场填写。在问卷施测的同时获取被试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开放式问答资料。

收回问卷后, 对全部问卷进行审核, 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 11.0进行相关分析、多重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生活事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见表1。

注:*P<0.05, **P<0.01。

表1显示了生活事件及各因子、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程度, 其中两两相关的程度都达到了统计学水平, 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较高。在生活事件中, 与自尊相关程度从高到低的因子依次是人际关系、其他、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受惩罚、丧失;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程度从高到低的因子依次是其他、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受惩罚、丧失。

2.2 生活事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对3种变量进行2个部分的回归分析, 以获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因素。第一部分回归分析含3个方程:方程1为生活事件对自尊预测, 方程2为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预测, 方程3为生活事件、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共同预测;第二部分回归分析含2个方程:方程4为自尊对生活事件预测, 方程5为自尊对主观幸福感预测。见表2~5。

表2显示, 生活事件显著影响了自尊。表3显示, 生活事件显著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贡献率为5.1%, 且将各因子单独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回归时发现, 其他、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进入回归方程, 贡献率分别为5.8%, 1.4%, 1.1%, 0.8%。表4显示, 生活事件、自尊显著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且生活事件的影响作用没有表3中的作用大, 其贡献率为0.4%, 只有其他、受惩罚2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 贡献率分别为1.0%, 0.3%, 也分别低于表3中的其他、受惩罚的贡献率;当自尊出现时, 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也从0.225下降到0.065, 其他、受惩罚的回归系数绝对值也分别从0.268, 0.216下降到0.153, 0.075;自尊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R=0.660, R2=0.436, F=714.901, Beta=0.660, P=0.000) , 贡献率为43.6%。说明生活事件及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下降部分由自尊引起, 证明了自尊是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中学生生活事件及各因子、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生活事件及各因子和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说明较少的负性生活事件尤其是较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弱的学习压力可以使农村中学生获取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体验, 与周末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较高的自尊也可以使农村中学生获得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与严标宾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在研究中考虑到自尊引起个体主观幸福感差异的独特作用是非常重要的[10]。Man等[11]的研究证明, 联合人格和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能做出更好的预测。Ferran等[12]对266组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中, 假设环境和遗传特质共同影响主观幸福感, 得出的结论是只有环境起作用;Monica等[13]则认为, 人格和环境共同决定主观幸福感, 而且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矛盾的结论可能由文化变量所引起。Soo-Young[14]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 考察了自上而下理论对朝鲜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发现精神的差异性比相对固定不变的环境对人的主观幸福感更有意义;Eduardo[15]则进一步揭示了精神的重要性, 认为人如何感知和思考生活中的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意义更深远。

本研究显示, 生活事件对自尊、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预测作用, 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率为5.1%, 其他、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 贡献率分别为5.8%, 1.4%, 1.1%, 0.8%, 与Corrine等[16]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 与Garcia等[17]的研究结论也相类似。但生活事件对自尊、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比较小, 可能是生活事件本身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较好, 但使用自陈量表研究中需要被试回忆, 使得回忆出的生活事件对自尊、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在整个生活事件对其预测作用中的份额较少;也可能是自尊、主观幸福感还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 如自我效能感、控制感、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文化背景等, 尚有待深入研究。

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加入自尊时, 生活事件及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同时回归系数也出现了下降。有研究显示, 当拥有高自尊时, 人们往往拥有更高的自信去寻求社会支持、建立人际关系, 这对幸福感将产生有利的影响[18]。农村中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当遇到很多或者程度比较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时, 可能降低自尊, 而低自尊有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但本研究中生活事件对自尊的预测作用比较小, 原因可能是农村中学生在遇到很多事情时,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所以还需要对情感和认知带来的幸福感做系统的区分研究[19]。

篇4:拼凑幸福中学生活作文

(1)村民自治 ①性质②内容

(2)居民自治①性质②作用③内容④意义

(二)共建祥和文明的社区[

(1)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2)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十、教学反 思

篇5:拼凑的碎片作文900字

我收拾着我的东西,心里充满了不舍。我就要离开这里了啊,离开这个生活学习了四年的地方;离开相处了四年的老师和同学们啊。

我仔细检查着是否遗漏东西,这时,一片彩色映入眼帘。是相册啊。我静静看着它,抬手抚上了封面。我小心且缓慢地翻开它,看着照片中一张张青涩稚嫩的笑脸,有些怔住。这是刚刚踏入校园的我们啊,还充满着童真和童趣,身高也只是小小的一只。那还是现在这些忽然长开的“巨人”呢。而时间似乎是位魔术师,把我们的容貌都变了,变得成熟了不少。

我翻开第二页,是合唱比赛的照片,上面的我们异常认真。我仿佛回到那段辛苦排练的时间。那段日子,我们每天放学一有空就在那里排练动作,练习歌曲。所有人都毫不在意时间已晚。天空中映着的是落日的余晖,走廊上徘徊着的是悠扬的歌声。我们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我记得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阵风吹来,将那相册又翻开了好几页,最后停止。这张是“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照片。那天还有个义卖活动,那时我们在前一天就积极地拿来了许多东西。第二天庆祝活动时,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分给大家。不知怎么的.,就像是中了女巫的魔法,上去拿的同学总有几个是要打翻的。那时的情景我还记得,讲台旁一片狼藉,喧闹的场面似乎也有些凝重了起来,但当老师那一句句玩笑般的话语响起,众人都忍不住哄笑出声,教室就又热闹了起来。我还记得其中一句,似乎是“就算饮料很好喝,也不要那么着急啊。都有,都有啊!”我总觉得我还坐在那个教室里,和大家一样打闹嬉笑着。

又一阵风吹来,几片粉白色的花瓣从窗外飘进,她们在空中旋转几圈,缓缓飘落在了照片上。

我回过神来,眼中有些酸涩,一页一页地翻着相册,我每每都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当时。还并没有中考,还在贪婪地享受着悠闲的校园时光。

那些故事都像一片一片的碎片,以照片的形式,承载着有关于我们的饱含着酸甜苦辣的回忆,粘贴在纸上,拼凑成一本相册。它会比文字保存得更久,比文字更能使我回忆起当时。

篇6:基于再制造视角的创造性拼凑研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问题, 催生新的设备需求。然而, 组建专业团队开发相应的专用设备, 时间周期太长, 且成本过高。如果通过功能分解分析, 用已有设备拼凑出所需的新设备, 则能以较低成本迅速满足需求, 经济效益显著。因此, 创造性拼凑广泛应用于实践, 特别是小批量个性化设备制造。同时, 创造性拼凑大量使用废旧零件, 大幅度减少了制造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 社会效益显著。所以, 研究创造性拼凑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 文献回顾

Lévi-Strauss首先提出了创造性拼凑, 他认为创造性拼凑是以手边现有的物品, 在有限的时间内, 拼凑可能的用途[1]。Baker和Nelson发展了创造性拼凑的概念, 认为创造性拼凑是就地取材、将就着用、组合既有资源, 以解决新的问题或创造新的机会。在此基础上, 他们提出了创造性拼凑的三大特质, 分别为手边的资源、创造新用途的资源重组, 以及将就着用。手边的资源, 指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积攒的技术、理念、物质等, 并非从当前项目出发刻意获取的;创造新用途的资源重组, 指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手边的资源不断进行拼凑与试错, 使重组后呈现新的功能;将就着用, 指面对拼凑中的问题和限制, 积极尝试, 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2]。需要强调的是, 实践中创造性拼凑具有大致目标方向引导, 并非毫无目的。

欧美再制造行业发展较早, 1984年美国学者Lund Robert将再制造定义为:将损耗的耐用产品经过拆卸分解、清洗检查、整修加工、重新装配、调试测试等步骤, 恢复到能够使用的生产过程[3]。我国的再制造从表面工程逐渐发展而来, 学者徐滨士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将再制造定义为:以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 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目标, 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 来修复或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4]。

按再制造后设备的性能变化程度可将再制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恢复性再制造, 通过维修或更换受损零件, 恢复设备原有性能, 生产出原型设备或部件;第二类是升级性再制造, 用性能更好的零件替换原设备上的零件, 大幅度提升设备整体性能, 生产出现代新设备或部件;第三类是易型再制造, 将零件用于其它功能的设备, 实现新的功能, 生产出另外的设备。创造性拼凑属于其中的易型再制造。

2 创造性拼凑模型

创造性拼凑的设计理念、制造过程和最后的设备回收处理都渗透着再制造的思想, 实践着循环经济的要求。创造性拼凑的结构化设计重复考虑了再制造问题, 制造过程是运用废旧零件拼凑具有新功能的设备的易型再制造, 回收处理阶段又为下一次再制造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创造性拼凑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如图1所示。

设计阶段, 通过对功能需求的分析构建结构框架, 将复杂功能分解为简单功能模块, 再进一步分解列出物料清单;制造阶段, 从物料仓库获取物料, 按照设计的结构框架进行拼凑和调试制造出新设备;回收处理阶段, 在设备报废后进行拆解、清洗、分类和检测, 将可重新利用的物料零件回收储存到物料仓库, 以备其它设备维修保养或拼凑新设备使用。

3 关键环节

要提高创造性拼凑再制造过程的效率, 提高拼凑设备质量, 降低创造性拼凑成本, 需要在创造性拼凑过程中注意以下关键环节: (1) 结构框架构建。设计清晰简明的结构框架搭载各功能模块, 可以提高模块化水平, 简化设备组装、维修、升级和拆解工作, 提高劳动效率快速拼凑出设备, 满足小批量个性化需求。高度集成和一体化的结构框架设计难度大周期长, 而且在制造、使用和拆解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专业化工业机械,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用于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时生产周期长且单位成本过高。 (2) 零件模块选择。使用手边的资源满足功能需求和降低成本是创造性拼凑活动中零件模块选择的要求。在设计设备前要充分了解物料仓库中储存的回收零件模块情况, 在拼凑设备中尽量使用已有零件资源或标准件, 减少外购和定制。已有零件无法满足要求, 需要外购时, 首先考虑功能状态良好、质优价廉的二手回收零件;其次考虑有统一质量标准控制的性能稳定便于组装拼凑的标准件;最后考虑成本较高的个性化定制。在自身技术设备条件许可, 且成本比较经济的情况下, 也可以自行加工生产拼凑活动所缺的零件模块。 (3) 设备检测调试。检测的结果直接反应了拼凑设备对目标功能的实现水平和生产的效率, 是拼凑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模块化的结构框架设计较多考虑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线性耦合关系, 而各功能模块之间还存在非线性耦合关系。这种非线性耦合关系使设备在检测和调试中常常面临不可预料的情况, 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 在创造性拼凑过程中, 要以系统的观点协调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同时积极面对失败, 坚定信心多做尝试。 (4)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拼凑是资源创造性重组的过程, 其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发现零件新用途和设备试错调试中。发现零件新用途, 从零件的制作原料、工艺、原理等入手理解零件的本质, 从而快速掌握一个族系的零件积累丰富且深刻的认识, 通过发散思维发现新的用途。设备试错调试, 分析拼凑中非线性耦合导致的新情况, 尝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处理, 或者打破思维惯性因势利导强化意外发现并使之发展为拼凑设备的主要功能。

4 结论

再制造和全生命周期思想的指导下, 创造性拼凑设备简明的模块化设计使废旧零件多次更新进入新的生命周期循环成为可能, 单生命周期循环延伸为多生命周期循环, 成倍延长零件及设备使用时间, 实现了价值的持续创造。在这个易型再制造过程中, 运用创造性思维积极拼凑、不断试错是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创造性拼凑将废旧零件资源化再利用, 既降低了零件及设备单位时间使用成本又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合效益显著, 且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是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Lévi-Strauss, Claude.The Savage Mind[M].Chicago, 1966.

[2]Baker, Miner&Eesley.Improvising firms:bricolage, account giving and improvisational competencies in the founding process[J].Research Policy, 2003:255-276.

[3]Robert Lund.Remanufacturing:The Experience of the USA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M].New York: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s, 1984:31.

篇7:从生活中学作文

1. 让真实积淀记忆,学会观察生活

诗人何其芳曾说过:“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

是的,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 教师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海洋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看到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景色迷人的田园风光, 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令人难忘的乡土人情。习作离不开生活,它的源泉来自于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春天来了, 教师可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放飞风筝,感受春风;饲养小动物,体会生命的珍贵; 种植花草、美化环境、陶冶性情,同时把自己经历的过程写下来。还可写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学会了什么,自己生活中的小秘密、新发现,家庭学校生活中的烦恼、喜悦等,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写的开放日记。日记中的学生没有任何遮掩,他们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最为真实,而这种真实正是个性化作文所必需的。这样的练习,可以丰富学生的课本外延,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不再熟视无睹, 像娶亲送终、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出日落的自然景观,就会不由自主地步入学生的生活,给他们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若要动笔,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大事小节,都会成为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不光印象深刻、感受颇多,更重要的是津津乐道、兴趣盎然。这样,从源头上杜绝了习作“假、空、抄袭”的现象。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2. 让真情感动心灵,学会品味生活

仅仅贴近生活,生活并不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文章。其实文章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自我的心灵。平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习作只是生活的“复印件”,压根就没有惊喜、沮丧、懊恼、悲伤之类的情感因素,习作主体的活力难以显现, 文章索然无味。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要用一颗敏锐善良的心去感受。同时告诉学生,当帮助了别人不要把别人的一个笑容、一句谢谢,当做很平常的东西, 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一颗感恩之心;当你受了挫折,不要自怨自艾,这是生活给你无价的馈赠,细细品味,你会明白很多;当你看到别人吵架,不要当做是一场闹剧,你仔细聆听他们的言辞,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体会他们的心理,你会更深入地了解某个人或某件事。学会品味、学会感动,从小要有感恩心,感受生活的艰辛、成功的乐趣、集体的温暖、自然的情趣,让情感的血脉贯穿习作的始终。让学生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中获得激情,在对丑恶现象的鞭挞中体会义愤,从劳动中获得快乐,从父母老师的眼睛里读懂关爱,在和花草树木的对话中放飞梦想……如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感恩教育后,我引导学生搜集自己从小到大父母老师对自己关爱的事例,学生搜集的例子不计其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用心去感悟、思索、体验,才能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每事每物,有所想、有所悟,学生的笔端才能流溢出有灵性、有活力的欢歌。

3. 让想象张扬个性,学会创造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作文的主人。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不要在习作中掺杂太多自己的喜好,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范围内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哭就哭,想笑就笑,敢怒则怒, 让他们拥有自由的情感。情动才能辞发。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无拘无束,超越时空,思接千载。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畅想, 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来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如改写、续写、补写、扩写及自由命题等,让学生写放胆文,说自己想说的话。习作的文体可以是图画、日记、记叙、说明、童话、寓言、书信等,让学生的童心得到张扬,童真得到展示。习作的自由度大了,就给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民主的习作氛围,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会与日俱增,他们会用想象创造一个充满神奇、充满幻想的世界。这正体现了语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

篇8:如何让中学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那么, 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 引导他们观察、体悟生活, 丰富其人生经历及体验

教育家叶圣陶早就呼吁:“生活充实, 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现在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只限于学校———家——学校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生活方式也变得异常枯燥, 基本上是以读书为中心而进行的机械的技能训练。这种紧张而单调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忽视了对生活内涵的品味, 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投身大自然:春天的一抹新绿, 夏天的一丛艳红, 秋天的一片金黄, 冬天的满地银白, 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 其作文必定会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也应当想办法为学生创造一切参与生活的机会, 寻求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 主动去感受和体验社会, 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作文园田。如开设课前三分钟的时事点评, 倡导学生游览名山大川、观乡土人情, 搜集整理民谣谚语等, 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调查访问, 自己去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 提倡学生或洗衣做饭或栽秧割谷, 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及父母的不易。学生有了反复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感体验、生活积累, 内心世界就会敏感而丰富。如此, 何愁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涛?

二、引导学生经常拷问心灵, 与自己对话

作文是心灵的展览, 情思的寄托, 生命意识的体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 那里, 存放着自己永不褪色的记忆, 它连接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但是由于学生忙于应试, 根本没有时间浏览自己心灵的港湾, 没时间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思考只指向外界而少有内省。长此以往, 生命意识逐渐被遗忘或封存, 而即便面对一道熟悉的作文题也会出现“身处米堆常挨饿”的景象。如果善于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学生的生命深层意识就会启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喜欢什么?我留恋什么?这样, 一方面可以求得心灵的安宁, 求得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 又为自己积蓄起了丰富的情感体验。长期坚持, 再次作文的时候, 学生就可能文思泉涌, 情感无拘无束地释放, 从而将那些一次性的情感体验一幕幕、一层层地呈现出来。

三、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思考的自由

应试状态下的写作, 学生往往为文造情, 敷衍凑数, 久而久之, 形成一种不良的文风。教师应该大胆地摒弃以命题作文为主的训练方式, 给学生自由的创造环境。

这是写作生活的真实状态, 打破了那种在时间上一个小时左右, 在空间上固定在教室里完成一篇文章的做法, 几乎每一次写作都是一个活动系列, 每一次写作都能成为学生生活的强烈印记, 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 学习《西地平线上》这篇课文以后, 我组织学生到窑湾古镇赏落日, 很多学生借鉴高建群描写落日的技巧, 再加上对古镇落日的认真观察和实地体验, 写出了文质兼美的文章。

还可以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充分发挥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 如果学生将每日所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和各种感受、经验教训记下来, 那将是一笔可观的聚沙成塔的财富。如将这些财富分门别类加以积累, 那将是一块可以随时支取、信手拈来的素材“宝库”。因此, 针对目前中学生习作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状况, 积极鼓励学生写日记,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尤为重要。经常写日记, 学生的摹仿和运用能力就会增强, 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提高。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鼓励学生说真话的第一步。学生写反省日记, 就是让学生不断正视自己的过失、错误, 以便吃一堑长一智;学生写感悟日记, 就是让学生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对自然有所感悟, 以引起学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思考。另外, 在日常教学中, 我还经常及时地把自己对生活与社会点滴的观察与感悟化成问题再抛给学生, 建议他们遇到问题要多思考, 并在日记中提出见解。

上一篇:大专汽修自荐信范文下一篇:写校园草坪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