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2024-04-29

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精选12篇)

篇1: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 长:姜永明(校长)

副组长:王启召(副校长)

周灿国(副校长)

组 员:王淑艳(艺体教学教务主任)

黄绍生(初三年级级部主任)

许继存(初二年级级部主任)

潘梦林(初一年级级部主任)

孙全峰(艺体组组长)

张从圣(艺体组成员)

刘会友(艺体组成员)

各班主任

篇2: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一、活动目的

为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身心素质优良,心理素质健康,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合格的学生,学校决定举办2018年春季阳光体育运动会,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二、活动内容

1踢毽子比赛

2、跳绳比赛

3广播操比赛

三、参赛年级

六七八年级

四、日程安排

(一)跳绳比赛 11周 周二 下午第四节

场地:六年级: 田径场跑道西侧

七年级:篮球场西侧 八年级:篮球场东侧

(二)踢毽子比赛11周 周三 下午第四节

场地:六年级: 田径场跑道西侧

七年级:篮球场西侧 八年级:篮球场东侧

(三)广播操比赛14周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

场地:操场

五、比赛规则

(一)1、跳绳及毽子比赛规则:

(1)、比赛分男子组和女子组,代表本班参赛。踢毽子分单踢(2男2女)比赛以个数为单位,时间为一分钟。双人踢(4男4女)时间为一分钟。以班级为单位男女生同时进行。

(2)跳绳分单人单摇(2男2女)比赛以个数为单位,时间为一分钟。双人单摇(2男2女)时间均为一分钟.绕8字跳绳(要求上场4男4女,摇绳着性别不限)时间均为两分钟。以班级为单位男女生同时进行。

(3)、比赛开始,裁判员鸣哨后,开始计数,再次鸣哨后,比赛停止,计数完毕,结束瞬间的那一次计为有效。在规定时间内,以次数多少记成绩,中途停顿可继续进行。若成绩相等,则以失误次数少者列前。

2、广播操比赛评分标准(见附件)

3、奖励办法

(1)设个人奖(各年级男、女各6名)和团体奖(2)个人成绩:本人在有效时间内有效次数累加。

(3)团体奖:

七、八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六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比赛结果纳入班级综合评价。

黄岗中学

篇3: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关键词: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状

一、运城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比例看, 男生运动频次比例普遍高于女生。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注意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 应区别对待不同年龄、性别及体质的学生, 按照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锻炼。从升学率的角度考虑, 毕业班的学生参加活动少, 主要时间是学习, 这种情况也需要学校和教师注意学生的活动情况, 要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通过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使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健康的开展。男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激烈对抗的、竞争性强的团体性项目, 而女生则更多地选择对抗性不强的个人项目。性别差异在男、女生选择运动强度不一的体育项目时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组织形式分析

1、体育课堂教学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体育课教学密切结合。体育课的课时数量和教学质量, 直接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随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在中学一度盛行,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挤占现象有所改观。但是在许多中学校, 随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科代课教师为了提高成绩, 借用体育课的时间进行复习和考试, 很明显这种做法不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开展, 也打乱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计划。

2、课外体育活动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发挥独特的健身、健美和健心的功能, 还能规范集体行为, 培养团队精神。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还应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 据访谈得知中学校经常开展的体育集体项目竞赛有广播操、校园舞蹈、三人制篮球赛、拔河、冬季越野比赛等。相比之下, 创建中学快乐体育园地的做法不是很普遍, 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不适应快乐体育园地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模式。

3、校外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 还包括学校之外的一些体育运动。在这一点上, 大多数的领导、老师、学生都认为阳光体育运动要突破学校内部, 校外的体育活动也是它的重要表现形式;阳光体育运动的拓展就进一步扩大到学校之外, 这也是阳光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的地方之一。例如:户外运动比课外的一些集体活动更能表现出学生的团结精神, 和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三、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 许多主客观因素、校内外因素影响着这项运动的进程和实效。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负担重, 考试压力大, 没有时间参加是首要的影响因素,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运城市多数学校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 应试教育还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强烈愿望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取代;学校领导、老师不重视是第二大影响因素, 传统的教学要求升学率是成为第二大因素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家长不是很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片面认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会耽误文化课程的学习, 这多少也影响了运动的开展;在庞大的学生群体中, 的确有少部分学生自己不想也不喜欢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规定的体育课也是出于无奈和应付, 这种心态和行为无疑影响了运动的开展, 也影响自己的实际参与;有少数学校场地、器材较差, 无法满足需要是一个因素, 这样学生就无法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社会的体育氛围不浓, 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见, 间接上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外部的开展。

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要解决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这些问题, 首先要重视社会体育意识的培养, 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 加强社会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必须要做的, 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横幅、讲座和大型体育活动等媒介和载体, 及时宣讲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和进展成果, 通过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体质健康新理念, 使“健康第一,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

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各项学校体育工作, 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健全的工作机制, 充分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实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要求校长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 成为其最坚定的后盾, 努力完成阳光体育运动第一责任人的任务。依法治教, 规范办学行为, 对国家体育法规规定的上好体育课, 上足体育课等要求严格执行。将竞技体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改变为以全民健身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坚持实施以人为本, 强调健身活动, 增强锻炼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各类体育技能, 构建以终生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体系。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纳入学校对体育教师、班主任工作绩效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保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效果, 并将学生健康监测的结果纳入对教师教学成绩考核的内容, 与其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评优表彰直接挂钩。改变对体育教师的固有观念, 提升体育教师的地位, 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素质。

大力倡导“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通过家长、学校, 普及科学健康知识,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指导家长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如通过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家校联系卡”, 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体质健康状况, 自觉督促孩子在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 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量;通过“教学开放日”, 邀请家长来校观摩大课间或课外体育活动, 亲身感受阳光体育活动对孩子的有益熏陶;通过举办阳光体育活动家庭PK大赛, 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和体验“阳光体育运动”给家庭带来的活力与快乐。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 积极提高体育教学技能, 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 积极提高体育教学技能, 同时应当以学生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核心, 在体育教学和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学校场地器材作为我们体育活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场地、器材是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 并对经费的使用予以监督。同时学校也要利用现有条件,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社会的场地资源, 满足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峰.广州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以越秀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4) .

[2]陈燕.广州市越秀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 2010.

篇4: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一、启发中发现自我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激励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去体验成功。

1.言语引导——坚定信心

一个小学高段的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而体育成绩还不错,有自卑心理。因此,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平时应多注意挖掘他的长处,增强他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鼓励他多多参加锻炼,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在一次学校举行的往返跑比赛中,他因害怕在比赛中比不过对手,担心班级名次落在后面,教师可以用言语这样鼓励他:“你反应比他们快,哨子一响,最先冲出起跑线的是你,这就是你的优势所在,你只要在起跑以后多集中精力,就不会输给他们,起跑快也是一种成功。你是班级的一员,相信你的努力会给班级带来胜利”。

2.对比竞赛——有效提升

在广播操的教学中,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教师对其中四个小组每小组中的同一个学生进行表扬,并推荐该学生为该组组长;而对其余四组中的全部学生,依次进行表扬,轮流当组长,结果发现后四组学生比前四组学生有明显的进步。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启示学生以便掌握事物特点深入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构成的变化来研究事物发展的变动趋势。

3.特长展示——各显神通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可能只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比如从小学高段学生看,女同学在柔韧性方面占优势,教师就应该注意在体操,跳绳,毽子等项目上多加鼓励;男同学在力量、爆发力方面占优势,教师可以在跑步、跳跃、投掷等方面激励学生。这样依据学生实际区别对待,学生就在小组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不易出现自卑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成绩的不理想或因为个性等方面的缺陷,成为班级的“弃儿”,受歧视、被排斥,甚至挨惩罚,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失掉了受教育的权利。在小组积分制法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组的主角,小组的总成绩是由每个学生的个人成绩组成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能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热情真正地受到燃烧。

二、小组中发挥主体

在小组积分制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小组里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把上例学生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直接参与者、服务者、激励者、观看者、竞争者等。能在这种方法中找到角色的学生肯定能使自己融入小组,以小组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定能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享受到集体带来的快乐。

1.竞赛发挥“主体意识”

一次学校举行五年级的接力跑比赛,规则是这样的:(一)赛前各班派一人清点其它班级参赛的人数,并在比赛过程中监督指定班级的人员变化,(二)抽签决定各班的参赛场地并在三次比赛中依次轮换。(三)比赛得分依次以第一名三分,第二名二分,第三名一分记。(四)比赛进行中参赛同学如超出起跑线起跑本轮比赛总成绩加10秒,如超出起跑线并超出起跑线前面的虚线本轮比赛记最后一名。(五)A同学在比赛进行中场地上一切因A同学引起的器材变动必须由A同学进行处理、放置,其它同学不得参与。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中写到:盼啊盼!终于盼来了我们五年级接力比赛的日子。同学们可高兴了,我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因为今天我也要参加比赛。我们走到操场,只见各个参赛队员都精神饱满。我是我们班跑第一棒的。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枪响,我像飞毛腿一样跑了出去。我们班的“啦啦队”都热血沸腾,他们全都站在观赏台上,有的把很多条红领巾拴在一起,有两个高个子在两头把红领巾举起来,不停地挥舞,中间还有一个女同学一边跳舞一边和大家大声呐喊着:“五二班加油!五二班加油!”到了终点,我还没来得及交棒,下一个同学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抢过棒,冲了过去。我满怀希望地喊着:“加油!加油!”到了下一个同学,他刚接过棒准备往前冲时,一不小心手中的棒掉了,大家都很着急,大声叫道:“快呀!快呀!”于是他像风一样,拿起棒就往前冲。可是来不及了,我们班最终得了个第二名,大家很失望。同学们有的哭,有的低下了头。但我们谁也没有怪谁,我们大家都希望下一次能得第一。

2.环境促进“共同生长”

美国的一个学校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学校在一个很普通的刚进校的新班级对学生和教师说这个班级,这一个年级最优秀的学生都在这个班级,所以学校安排了最好的教师教授每门课程。结果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班级最后成长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好受教育者的心理积极性,在自由活动时,性格相对文静的女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活泼好动的组成一个团队;共同爱好某种运动的男同学组成小组,等等,对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学生进行对应的合适引导,并且能调整好个人在其中所处的作用。这样,相当于语文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使各类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提高,学生们也因为在水平相近、志趣相同的团队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3.奖惩体验“荣辱与共”

北京119中学有位名师讲过这样一句话“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好的小组自然也是表扬出来的,只要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优秀的小组自然会在产生。在教育行业有一定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在教育工作中有些班级学风等方面一直都会表现比较好,有些班级反之。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往往与这个班级一直以来的发展状况有关,有些班级刚开始受到的表扬比较多,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对班级的荣誉和班级的发展就越来越关心,有些班级受到的表扬少而批评比较多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对这个“小组”就会越来越没有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团队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缺点是每个教师都容易发现和对其进行批评的,优点并非那么容易。只要学生获得一定的荣誉,那么学生向大家展示的优点机会将越来越多。

三、竞争中共同提升

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小组积分制法即强调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又强调小组内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小组内学生要想代表小组参加比赛他必须要在小组竞争中超过其它同学,从而在整体上对体育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1.勉励竞争法

一次体育课,安排的内容是50米加速跑的练习,由于考虑到加速过程太短无法高效的进行练习,决定采用往返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两个加速练习。在练习的时候让学生四个人(两男两女)一组跑,在跑的学生练习很积极但是站在准备区的同学却只顾自己在忙根本没有关注这些。在一次练习之后本人迅速的调整了这个方式。将学生分成男女人数都相等的四组并对学生说要进行小组比赛,每个学生的成绩都将被计入小组总成绩,这下学生的积极性都高了起来,赛前的准备都很积极,在比赛的同学也很卖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都是小组的一份子,他们能对小组的胜负起决定性作用。

2.激励竞争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遇到的学生都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进步快、成绩好;有的学生进步慢、成绩也差。对于这两类学生如果将其区别开来进行教学,在每节课留出一点时间对进步快、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自由发挥的空间;对进步慢、成绩也差的学生教师加强他们的联系时间给予再教学。学生是学习性和惰性共存的载体,只要将他们分开来教学,那么学生肯定是要向成绩较好的这部分学生靠近,那么就可以将竞争性的学习转化成“我要学”的学习。难怪日本大松博文这样说到“事无大小,人无高低,均在竞争中生存。

小组积分制教学方法的特点很明显,只要教育者将这种方法灵活的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定能使学生发现自我体验成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倡导课堂良性竞争、能对学生素质准确评价。小组积分制的运用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将能否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然后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需制定相对公平的规则,教师在之后的过程中只需做好一个裁判员的工作就可以了。

篇5: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校2012年冬季体育节,经过一周的时间,在全体班主任、裁判员的辛勤工作和全体运动员的奋力拼搏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比赛任务。在此,我代表会对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运动会付出辛勤劳动的裁判员、运动员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届运动会共有28个班级,200多人次的运动员参加了四个竞赛项目的激烈角逐。运动员们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运动会是我们开放的校园中流动的课堂,它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实践与锻炼的机遇,是智慧、能力和品德的挑战。我们坚信参与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好的名次值得骄傲,而顽强的毅力更是我们每个运动员的优良品格的展示,无论比赛成绩如何,我们每一位在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都是好样的!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展示着黄岗中学子良好的习惯。因为我们在体育运动中寻觅着光彩和梦想,分享着激情和欢畅,追求着竞争和超越,创造着美好和辉煌。颁奖: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取得优异成绩表示祝贺

同学们,运动的赛场即将结束,不要忘了,人生赛场经过短暂的休整又要开始。奋斗、超越、拼搏将是你们的现在;成人、成才、成功将是你们的未来!

同学们,谚语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能在运动场上一展雄姿,就一定能在学习中、生活中同样自信地呐喊出我们是最棒的。最后,我宣布:黄岗中学2012年冬季运动会圆满闭幕!

篇6:黄岗中学学生仪容仪表专项检查表

标准:

一、发型基本要求:

1.男生发型:不留长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超短发,不理碎发,不烫发,不染发(白发染黑发者除外),不留胡须,不剃光头,不留中分、不能剪成爆炸式等怪异发型;

2.女生发型:不散发披肩,不理碎发,不烫发,不染发(白发染黑发者除外),不留长刘海或斜剪式刘海,不梳怪异发型。

二、着装基本要求:

1.学生参加升旗仪式等重大集体活动时,穿着要庄重;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周一和周五要穿校服;

2.不得外穿背心、吊带衫、无袖衫、透明装、乞丐装、短裤、低胸装、露脐装等不符合学生身份的奇装异服,不穿长不及膝的裙子,不外扎亮色、彩色宽腰带;

3.不穿印有骷髅、猛兽等不健康图案的所谓“文化衫”;不穿色彩对比强烈的服装;不穿打有装饰性补丁、布条飘带及故意破损的牛仔裤;

4.不穿过肥、过大、过瘦、过小服装,穿着多层服装时,里层服装不得长出外层服装;

5.女生不准穿高跟鞋,不准在宿舍外的其他场所穿拖鞋、无后跟凉鞋等。

三、配饰基本要求:

1.不佩戴耳环、耳钉、耳坠、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脚链、金属铭牌等饰物和护身符、十字架、开光佛等宗教饰物; 2. 不带手机进入校园;3.不背刺眼、肥大、造型夸张的坤包。

四、面部要求:

1.不涂脂,不抹粉,不纹眉,不描眼,不抹口红;

2.不纹身,不刻字,不整容;

五、手部要求:不留长指甲(不能超过手指前端且无污垢),不涂染装饰指甲。

方法:

1、本项检查基础分为100分,不符合要求者每项每人次扣5分。

2、对不符合要求者限期整改,下周复查;如再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者停课反省。

篇7: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阳光体育运动是组织和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的运动形式。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为增强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这项运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的状况,发现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改善我国不同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可靠的参考,推动这项活动全面、科学、有序的开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9所中学71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点中学3所,普通中学6所;男生424人,女生287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40份,回收率92.5%;有效问卷711份,有效回收率88.9%。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对8所学校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状况

通过表1我们得知,学生通过学校报栏墙报的宣传获得阳光体育运动知识居首位,占调查人数的49.2%。这说明学校报栏是学校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实用而且有效的宣传方式。其次,这也说明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比较重视。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其他途径依次是:体育教师课堂上的宣讲、学校开展的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体育活动、报刊电视网络宣传、亲身参与、其他,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8.7%、41.4%、39.4%、33.6%、5.5%。

综上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途径以报刊电视网络宣传、学校的墙报交流为主,以学校开展的以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各种体育活动为辅。

2.2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在比较喜欢以上占97.3%,不太喜欢、不喜欢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学生只占2.7%。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学生天生好动的本性。这说明阳光体育运动中提出“鼓励学生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进行身体锻炼”唤醒了学生们被课业负担压抑在心中的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同时也符合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另外,个别学生的性格内向不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以及有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舍得拿出时间来参与体育活动错误的思想而导致。

2.3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

注:n1代表男生;n2代表女生

通过表3可以看出,有23.8%的学生每天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为1小时及以上,有45.3%的学生每天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下。总体上看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学生能积极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但是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天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低于1小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与之有差距。经过调查和访谈,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参与集体体育活动时,很多时间用于集合、整队,学生活动时间进一步压缩。

同时,不同性别的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存在差异,有59.0%的男生每天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而女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的占48.4%。这与青春期的男生天生喜欢运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通过集体活动来表现自己,女生天生文静,不喜欢运动有关。

2.4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析

通过表4我们得知,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分别占:78.5%、69.9%、65.6%。说明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总体趋向:课外活动是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下进行。这样有利于统一组织课程、运动技能的传授。但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一些想法和创意都被体育教师固定模式给禁锢起来,长期这种固定模式下参与课外活动会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降低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增进体质健康的效果。其次,有47.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按项目划分兴趣小组的方式来组织课外活动。这种方式是按照学生的兴趣、需要来组织课外活动,教师从课外活动的主导者变为了活动引导者,学生变成了课外活动的主体,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另外,选择“学生针对课堂内容自己练习”、“学生自己活动”“其他”的体育教师分别占39.3%、24.7%、19.0%。可见,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开展课外活动主要以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活动为主,学生自由活动为辅,组织形式稍显单调、陈旧、乏味。

2.5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选择的项目

从表5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对运动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其中,选择频率较高的项目依次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长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3.9%、52.0%、41.3%、39.2%。这些项目是群众基础好,易于掌握传统型项目。其次是跳绳、健身操、踢毽子、足球、排球,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6%、30.5%、30.4%、28.8%、19.3%,这些都是易于开展的项目。另外,武术、地方特色项目分别占的比例为12.1%、14.2%。这些项目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还不能被广大初中生所接受。这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的发展地方特色的项目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差距。

另外从性别角度分析,男生喜欢参与篮球、足球、武术排球等项目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9.5%、75.1%、74.4%、69.3%。与男生相比,女生选择的项目是踢毽子、跳绳等,分别占66.7%、61.3%,而选择篮、排、足等项目较少。说明男生喜欢身体对抗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喜欢活动强度小的项目。由于不同性别生理、心理需求的不同,从而导致对阳光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2.6 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从表6可以发现,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依次是:学习负担重、运动场地和设施差、老师的投入不够、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家庭和社会保障不足、自己运动技术水平差和对运动没兴趣,分别占83.4%、59.5%、56.2%、29.5%、27.1%、27。1%、19.1%。其中学习负担重、运动场地设施差和老师的投入不够是影响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学业负担严重困扰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运动场地差和老师的投入已经突显为制约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可见,学生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理解不全面,还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观念。由于受升学压力大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对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运动场地、设施差对影响了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根本上讲没有形成主动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另外,从性别角度分析,女生在自己运动技术水平差和对运动没兴趣上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39.4%对18.9%,36.9%对7.1%。女生在这一阶段表现文静、不好动,在参与体育锻炼时会有所顾忌。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能对阳光体育运动有较好的认识。从总体上看,市、区重点中学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情况要好于一般学校。

3.1.2 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喜欢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另外,不同性别的学生每天参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以及每天完成阳光体育项目存在差异,其中,男生要好于女生。

3.1.3 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部分学生能积极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但是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天参与运动的时间没有达到要求。

3.1.4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对运动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但地方特色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男生喜欢身体对抗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她们喜欢活动强度小的项目。

3.1.5 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依次是:学习负担重、运动场地和设施差、老师的投入不够、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家庭和社会保障不足、自己运动技术水平差和对运动没兴趣。

3.2 建议

3.2.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3.2.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意识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列入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的日程工作,对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有周期性的宣传工作,其次,上级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成立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督导小组

3.2.3 要因地制宜,制定规划

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制定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形成特色。

3.2.5 阳光体育运动应与家庭、社会的群众体育活动相结合

阳光体育运动应该与家庭、社会的群众体育活动相结合,密切联系家长,让学生的家长也来关心、参与体育,推动家长乃至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R].体育工作情况,2006(23):13-17

[2]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EB.OL].央视国际WWW.CCTV.COM.2007-04-26

[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EB.OL].教育部网.2006-12-20

[4]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J].校长阅刊,2007(7):20-22

[5]刘晓蓉.浅谈阳光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体艺卫教研,2008(2):92

篇8: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如何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何取得实效?这是近年来各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普遍遇到的问题。按照常规,许多学校在大课间做广播操集体锻炼身体,这本是件好事情。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校做广播操都是流于形式。学生没精打采,毫无生气,抬胳膊伸腿都是懒洋洋的。这样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更谈不上放松身心。在这种背景下,由厦门市教科所高思刚老师率先提出研发“心理放松操”的创意,我校组织精干力量进行研发,经过探索和实践,2008年9月底研发成功并在大课间活动中实施。2009年3月,心理放松操通过版权申请并由福建省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心理放松操设计原理与依据

这套心理放松操借鉴了瑜伽身心放松的方法,把心理学的主要放松训练方法如肌肉放松、呼吸放松、音乐放松、想像放松有机地融合起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紧张与松弛是相对的,当紧张过后,就能体会松弛与放松,肌肉放松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做放松操时以轻柔缓慢的音乐为背景,以娓娓动听的暗示语来逐个集中注意力:先做肌肉拉紧的动作,拉紧某个部位的肌肉到极限,然后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放松。用心去感受由紧到松的过程,再持续保持这种放松的感觉。肌肉放松时配合腹式呼吸的韵律做,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速度愈慢愈好。腹式呼吸能够增加吸氧量,所增加的氧气量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益。它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神经系统趋于平静,使心灵达到深沉与宁静;也能降低由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能量消耗,使身心得到适当休息并加速疲劳的恢复。与健美操或其他运动操相比,健美操使肌肉和内脏处在极度紧张状态,而心理放松操可使新陈代谢低缓,使生命系统放松,产生增进身心平衡的最大效果。对于整天处于繁重学习任务中的学生来说,做这套放松操能达到转移注意力、放松大脑和身体、排除压力的目的和功效。不仅能使学生在紧张上课后真正地放松,也为学生单调乏味的大课间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心理放松操的特点、效果

1.简单易学。与一般的广播体操或放松操不同,这套心理放松操只有4节,分别为颈部运动、脊柱的扭转运动、四肢伸展动作和侧腰伸展动作,兼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完整做下来大约10分钟,学生能很快掌握。

2.随时随地可以做。这套操既适合在广场做,也适合在家里或办公室做。每逢下雨天,在教室里把椅子往桌子下一塞就可以做。一些学生说自己每天在家学习时,每隔一小时就做一次放松操当课间休息,效果很不错,甚至家长都跟着学习。

这套放松操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喜爱,现在我校学生周二周四做心理放松操;周三周五做广播体操。学生普遍反映,不仅使大课间换了口味很新鲜,更能在紧张上课后真正放松,用学生的话说做完很爽。每逢学生在校做心理放松操时,有一部分老师就会不知不觉跟着做起来,有的老师说自己在家经常练习,改善了颈椎或脊椎的毛病。

三、中学生心理放松操动作要领

1.第一节颈部运动

吸气,抬头,下巴上扬,牙关紧闭,颈部要感觉到强烈挤压,整个后背完全挤压,身体微微前倾;———后仰

呼气,头向前,向下,下巴去找锁骨,尽量靠近锁骨,去感受颈部完全拉伸,肩部要自然放松下垂,没有丝毫紧张;———下压

吸气,头回正,呼气,右耳找右肩,去感受左侧颈部的强烈拉伸,肩部有微微的酸胀感,注意身体不要倾斜,保持自然垂下,吸气,头缓缓回正;———右耳向右肩靠

呼气,左耳去找左肩,双肩自然下垂,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去感受右侧颈部的强烈拉伸,吸气,身体缓缓回正。左耳向左肩靠

呼气,头向前向下向右拉伸到极限。身体自然直立,每个角度拉伸到自己的极限,牙关始终闭合,两臀夹紧,大腿并拢,身体回正;反方向,向左,向后,向前,身体自然直立,不要晃动,只是颈部在做运动,只是颈部的挤压和拉伸。颈部圆周运动,右三圈、左三圈

2.第二节脊柱的扭转运动

站好,两臀夹紧,双腿夹紧,吸气,肩胸自然打开,肩自然下垂,呼气,身体向右后翻扭转,髋部保持正前方向,眼睛看向后方,到了极限后,右手绕过后腰放在左侧腰上,左手放在前方右侧腰上,感觉脊柱完全扭转起来。注意髋部保持正前方向,两大腿夹紧,这时后背有微微的酸胀感觉;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吸气,身体缓缓回正,呼气,松开双手,收回,自然调息,交换体位再做一次。注意双肩要保持同一水平,感觉身体有两股力量在拉伸,一股力量是上身向后方扭转,一股力量在腿部,保持髋部指向正前方,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

3.第三节四肢伸展动作

两腿微微分开,与肩同宽,指尖朝外,肩自然下垂,配合呼吸做,双手前平举打开向上,在两耳旁双手十指相扣,正常调息,再次深深吸一口气,翻转手腕,带动上身向上拉伸,同时踮起脚后跟,眼睛平视前方,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不要受到干扰,背夹夹紧,双臂距离尽量拉近,把身体的中心尽量往上走,感觉有根绳子拉着你的身子向上拉伸,感觉你的侧腰带腿部向上拉伸,停留时一定要正常呼吸,把你的身体完全拉伸起来,背夹完全夹紧,眼睛平视前方,心如止水,稳如泰山,再次深吸一口气,身体再次向上拉伸,呼气,松开双手,收回,感觉指间有发麻发热的感觉,自然调息,两腿并拢收回。

4.第四节侧腰伸展动作

站好,两臀夹紧,肩自然下垂,配合呼吸来做,双手前平举打开向上,放于两耳旁,双手合十,拇指向后,双臂一定要放于两耳旁或两耳后,两背夹紧,身体的力量向上拉伸,深深再次吸一口气,把你的脊柱向上拉伸,呼气,以髋为折点,身体向右弯曲,两臀夹紧,两大腿并拢,胸部和腹部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把你的身体向右弯曲,去感受左侧腰的强烈拉伸和右侧腰的挤压,到达极限后扭转头部,眼睛看上左上方的天花板,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注意两臀夹紧,双膝并拢,吸气,身体缓缓回正。

脊柱再次向上拉伸,呼气,以髋为折点,身体向左弯曲。胸部和腹部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把你的身体向左弯曲,去感受左侧腰的强烈拉伸和右侧腰的挤压,到达极限后扭转头部,眼睛看上右上方的天花板,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吸气,身体缓缓回正,脊柱再次向上拉伸,感觉有根绳子拉着你的身子向上拉伸,呼气,回正。

5.调整结束

两脚分开,肩自然下垂,轻轻地闭上双眼,低头,调整呼吸,抛开所有的杂念,配合深长而缓慢的呼吸,把你的心完全沉静下来,停止一切的思维,聆听优美的音乐,身心完全放松,吸气,身体缓缓回正,睁开双眼。

富有特点的心理放松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一线教师。2008年11月,首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长论坛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学术年会由我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专家、代表观摩了心理放松操活动,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0年6月,学校向厦门市300多名心理、体育教师展示了心理放松操;2010年6月,海峡两岸心理危机论坛在我校举行,台湾著名专家观摩了心理放松操,给予充分的肯定。

简便有效的心理放松操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商报》《海峡导报》以及厦门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体育教学》杂志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2012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4套《中国新闻》节目在上午7点档黄金时间做了约两分钟的报道。

篇9: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当前,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为培养和造就健康向上的一代合格新人, 2007年4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专门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为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我们在2008年5月对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现状。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方面的相关资料, 为改善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提供可靠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济宁市随机抽取年龄在13—19岁的中学生1863人。其中:男生1025人;女生838人。

1.2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4份, 回收率为98.2%。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活动时间和活动时段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济宁市大部分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经常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人数男生多女生。白天是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时段每次活动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在30min以下锻炼的质量并不高, 其主要原因是锻炼时间较短。

2.2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场所选择情况

通过表2可看出:免费运动场馆和空地是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他们选择活动场所的排序依次为:校内场地、免费运动场馆、公园、社区运动场馆和寝室或家中等。其中。男生选择活动场所的排序依次为:免费运动场馆、校内场地、公园、社区运动场馆等。女生选择活动场所的排序依次为:校内场地、免费运动场馆、公园、收费运动场馆和寝室或家中等由此可见。他们在选择活动场所上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我们认为:这与他们选择的运动项目有关。

2.3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形式选择情况

由表3可知:校内各种锻炼活动、校外与同学 (朋友) 一起活动是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他们在选择活动形式上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2.4参加阳光体育活动项目选择情况

通过表4看出: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时, 在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他们选择项日的排序依次为: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其他。男生选择项日的排序依次为:慢跑、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女生选择项日的排序依次为: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从选择排序上看.他们在选择项日时, 具有性别特征。但慢跑都是他们的首选项目, 这可能与体育经费投入有限、小能充分提供锻炼场所及运动器材有关。从选择内容来看, 男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富有激烈对抗的、竞争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则史多地倾向于选择强度小, 对抗性弱的项目。

2.5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通过上表调查结果得知, 影响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不是的单一的, 而是多方而的。影响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原因人均种数为七种。其中, 男生为六种, 女生为九种。女生组较男生组繁杂。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场所不足、运动器材短缺、学习负担重无时间和对体育无兴趣等。

3结论

3.1济宁市中学生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时, 在活动项目、形式、场所的选择上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3.2济宁市大部分中学生锻炼的时段主要以白天为主, 但锻炼的质量普遍不高。

3.3校内各种锻炼活动、校外与同学 (朋友) 一起活动是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3.4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时, 在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他们选择项日的排序依次为: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其他。

3.5影响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而的。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场所不足、运动器材短缺、学习负担重无时间和对体育无兴趣等。

摘要: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济宁市中学生活动的时段以白天为主;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济宁市,中学生,阳光体育

参考文献

[1]韩慧.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7) :955-957.

[2]俞世军.济宁市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 (1) :82-85.

篇10: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现以海原中学、海原回中、海原二中、海原三中、职业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有关方面的资料10余篇。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并走访了所研究的几所中学,对有关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交谈,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二、海原县中学开展阳光体育现状

1.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现状

有40%的学校拥有篮球、排球、足球各20个以上,较少学校拥有10个以上铅球和垫子,且由于使用率偏高,年久失修,部分器材破损严重,甚至有的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海原县各中学的体育设施不足,器材缺乏,满足不了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健身的需要。

2.海原县中学阳光体育工作落实现状分析

学校主观领导对学校体育认识不足,重智育、轻体育,忽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做法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要求,因此,应尽快加以改进。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所以,一定要充分调动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发挥基层学校的智力和能力,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基层学校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校长的重视程度、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决定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情况,因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经费支持,需要场地设施支持,需要学校把课余体育活动排进课程,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篇11: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研究对象

定西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

1 .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以及电子图书馆的相关资料20余篇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来借鉴提供参考。

1.2.2逻辑推理法

对所获得文献资料进行逻辑推理与分析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概括。

1.2.3访谈法

通过对定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访谈获得了有利于论文撰写的参考资料。

2阳光体育对定西农村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将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我们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可以从家庭、学校的教育谈起,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定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普遍得到重视。但对于部分中小学而言,宣传的力度不够广泛深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完全没有认识到阳光体育,甚至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导致阳光运动很难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尤其是在当地的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忽略阳光体育在学校的开展。只要求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这样给学生施加了压力,不得放弃各种体育活动,而导致中学生的体质下降,使学生没有主动的锻炼意识。

定西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除了学习任务繁重之外, 还与所处的环境也密切相关。他们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文化水平低,与外界的联系相差很大。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在农村中学生,就渐渐形成了比较内向的性格,产生了自卑、封闭的心理。为此要有以下建议。

2 . 1阳光体育是定西农村中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由于他们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这就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进而体育锻炼成了农村中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阳光体育不是口号,孩子们的健康是实实在在的,家长们虽然知道体育锻炼很重要,但以往的社会大环境并不允许家长“独立独行”,现在全社会都开始重视青少年中学生的体育锻炼,这个氛围让孩子们重新沐浴到了阳光, 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感受到了阳光体育的快乐,因此运动的快乐正在重新注入孩子们的生活。

2 . 2阳光体育可以提高定西农村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社交场所,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充当很多种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与他人交往,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出恰当的、合乎角色的反应。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目前,由于当地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没有按要求开齐体育课,没有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这样自然导致中学生缺乏锻炼的时间,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频率降低,必然影响学生的体质下降。特别是中学生从早上到校到下午放学,课程安排紧凑,没有一点时间来抽出来锻炼,因此会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这样严重的阻碍了阳光体育在该地学校的发展, 学生忽略了、丢开了体育锻炼。整天过着“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作业负担多重,规章制度太多限制了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

阳光体育可以使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中学生是主体,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各样身体活动、练习等。他们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

同时,有利于促进阳光体育在学校的开展与落实,应该提倡广大学生的参与体育实践,培养拼搏、进取的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体育观念,引入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体育教师要注重开展启发诱导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富有刺激创造的环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选用适合的体育骨干,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

2 . 3阳光体育可以促进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阳光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勇于竞争、敢于参与比赛,拿第一的精神。通常在一些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出更高的组织能力。因为体育运动及其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一些锻炼的机会。另外一方面可以培养定西农村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许多学校就开展了“阳光健身操”活动。在这一活动中, 能够很好的展现出青少年中学生的一种合作精神。通过在定西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竞争中有顽强的生命力。为此,定西农村中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为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奠定了基层。

3结论与建议

3 . 1结论

(1)定西农村中学对阳光体育活动落实程度不够,在体育教学落实过程中并没有足够地认识到阳光体育的重要性,仅仅把阳光体育作为一种形式来应付。

(2)定西农村中学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

(3)学校的场地、器材、经费不足等所处的地域环境、升学率等制约因素。

(4)社会的制约是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定西农村学校的最大问题。

3 . 2建议

(1)要认真落实阳光体育在定西农村中学的开展,加强宣传阳光体育教学的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2)合理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3)加强当地学校的教学设施配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加强培养定西农村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4)制定符合当地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营造定西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校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定西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加大体育教学管理,大力加强阳光体育在该地区学校的开展与实施。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定西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及其分析,从而叙述了“阳光体育”对定西农村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开展阳光体育可以促进青少年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提高青少年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广大青少年中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发展。但是,在该学校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去考虑的问题:如应试教育的压力师资严重不足,宣传的力度不够广泛深入,地域环境等不利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大教学力度,主张合理安排设置体育课程,重视加强社会化各方面的培训教育,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及阳光体育的发展。

篇12:黄岗中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关键词: 生态视角;阳光体育;主体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18-2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亿万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其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表面上看,“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行政倡议,但从学生主体性生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对人性的一次解放,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尊重,是对人的创造欲的满足。本文试从“生态”角度,解读“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一、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会自觉体验到“本我”

刘惊铎先生认为,人是生活在一个包括人的生活世界、自然之境以及人的心灵世界的“生态系统”中的,人只有对这“三重生态”有一种和谐的体验,才能体会到一个“完整的自我”,才会体会到人之为人的幸福。遗憾的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始终游离在这个“生态系统”之外,作为人的特性始终无法被学生自己体验到,他们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机械性存在,或者说是一个整体性的机械存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反复强调:“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像出来的人出发,也不是从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像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如此看来,人的本质是一个又一个以生存为目的的实践性存在,而生存实践的逻辑是:人的生存实践是开放性的,在有限中蕴含着无限,而对无限的东西有所把握就不可能再依赖既定知识的教授,而只能去体验;人必须“沉入”现象之中去领会,且只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开放性生存实践中相互生成、相互确证并得到领悟,而不能在某种“理念”所编织的封闭的经验世界中去“认知”。由此可见,人要想发现“本我”,领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必须走出教室,走进实践。唯有如此,人,才能不断生成新的生存境界。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吸引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实现学生的生命发展。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这与人是一个又一个以生存为目的的实践性存在理论相吻合。体育是跃动的音符,是舞动的旋律,是运动的艺术。学生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会感悟到自然生态之美、人际和谐之美以及自我生命之美,最终会发现自我的作为人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我校实施的大课间跑步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的节拍,会主动地排好整齐的队伍,会和谐而又有序地围绕学校轻跑,甚至会跟着学校花木草坪中的鸟雀、蝴蝶自动调整队伍的呈现方式,有时他们还哼起了小曲儿。在这项运动中,教师没有发出任何指令,也没有哪一个学生发出指令,学生在自然之境中是那么和谐地运动着,感悟着,理解着。由此可见,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能获得异乎寻常的体验,感觉自己就是“生态系统”的一份子!

二、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会主动调整“自我”

依照刘惊铎先生的“体验理论”,人是生活在一个体验场中的。所谓体验场,就是个体对世界的领悟所由发生的功能性关系情境和氛围。它是由体验者周围在场不在场的、被认识到的和尚未被认识到的一系列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一种整体关系情境和氛围。在这种整体关系情境和氛围中,存在着有效诱发和唤醒体验的因素。当学生被排斥于这个“整体关系情境和氛围”之外,学生的生态感觉就会失衡,就会失去应有的作为人的生气与活力。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封闭枯燥的体育教育,使学生麻木、被动地适应他们所生活的关系世界里,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始终得不到调整,作为人的主体性始终得不到有效展现,他们始终生活在失衡的关系世界之中。

笔者以为,体育运动的价值不仅在于维系健康这一功利目的,其本身也是让人愉快的事,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尤其容易从中获得快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强调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表面上看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改变应试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片面追求,实际上它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要求学生体验人在“三重生态”中的一种和谐,一种快乐,从而促进自己健康全面有效发展。例如我校推行的“操场捆捆跳”活动,这种运动首先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排成两队,然后裁判用竹竿和绳捆住小组成员的小腿,要求他们在整体跳动中从操场起跑线奔向目的地。可以看出,活动前,学生的自由组合就体现了学生主动、自主地对一种人际关系的调整。活动中,为取得优异成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以及不断调整更是自然的事情。学生对“内生态”的有效调整,是传统的封闭体育运动无法比拟的。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无论是在运动形式上还是在人数参与规模上都有明确的、新的、质的要求,这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根本的区别。学生可以在而且一定能在“三重生态”中,不断地体验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科学研究证明,实际生活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诱发和唤醒的因素是十分丰富的,只要环境、关系和氛围适当,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学生主体地位诱发和唤醒的有效因素。构成阳光体育运动的诸要素,如自然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内心体验等,无疑会诱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并让他们学会在“运动”中不断调整自我,最终实现包括学生自身在内的生态系统的和谐。

三、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会努力创造“自我”

生态理念的核心与灵魂就是“以人为本”,确立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最终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完整的人,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主体的人,笔者认为,创新是其本质特征。事实上,学生生命包括体质健康,这应该是一个自我发展的概念,因为发展的主体是学生。笔者以为,传统的体育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创新精神,学生或按照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要求进行着体育学习与锻炼,或在“自由活动”中迷失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这使学生始终无法形成自己对体育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体育教育中来,共同体验体育的魅力,体验生命的美好,体验发展的快乐。

阳光体育运动强调学生对体育的独特体验,以形成健康而科学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与体育能力。这就务必要求学校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规定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阳光体育课,全体学生必须走出教室,走向草场;其次设置种类齐全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组建田径、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等多个兴趣小组和运动队,利用课间时间为学校营造出一种浓浓的体育健身的氛围。开展校园体育节活动节,通过田径运动会、迎春长跑比赛、乒乓球、跳绳、健美操、篮球等各级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逐渐学会了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我校每年体育节的许多项目就是他们自己设计出来的!

笔者以为,体育是最需要创新精神的,这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造自我,挑战自我的运动员能站在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阳光体育运动,其实就是让学生在“阳光”下,体验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境界前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苏联)马申斯基.教育人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上一篇:家具质检员岗位职责下一篇:记忆深处的那杯酒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