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分析旅游业

2024-05-02

用经济学分析旅游业(共6篇)

篇1:用经济学分析旅游业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周围的经济现象

姓名:刘旭

班级:信管094

学号:200904034415

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

———基于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的分析

摘要: 房地产泡沫是指主要由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 涨,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经济的一种典型形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特殊性是形成房地产

泡沫的内在基础。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分析了房地产泡沫形成

机制,认为由涨价预期所带来的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加是短期内房价上涨的动力。从长期

来看,这一动力无法持续。

近年来,云南、四川等地的花卉市场频频爆出天价兰花,某些原本售价仅仅几十元的小小兰草,在投资客的炒作之下 竟然能够卖到几百万元。这些兰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效,买家所看重的并不是它们的实际观赏价值,而是一路飙升的 价格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此时的兰草已经被当作纯粹的投资 工具了。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节节上涨的房价。虽然在全国范 围内是否出现房地产泡沫还存在争议,但勿庸置疑,我国某 些城市的房价已经畸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本 文拟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对房地产泡 沫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一、房地产泡沫的涵义

经济学中所说的泡沫,就是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基础价值 而暴涨的现象。房地产泡沫是指主要由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 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也就是说,房地产 价格的这种上涨不是以真实需求的增长为基础的,而主要是 由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的。当发生房地产泡沫时,土地 和房屋价格高涨,大大高于由真实需求所支撑的市场价值,并且交易频繁,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房地产行业是比较容易出现价格泡沫的经济领域,这是 由房地产行业所具有的三大特征决定的。第一,房地产业的 资源基础是土地,而土地是现代社会最稀缺的自然资源,其 供给量难以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房地产是社会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是随着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增加的;第三,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周期比 较长,供给量在短期内难以增加。正是这些特征,使得房地产 市场的供求关系难以实现稳定的均衡,价格波动剧烈,这是 诱发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

此外,房地产的相对价值比较大、交易过程比较规范、交 易场所相对集中,从而导致其交易成本较低,这是房地产市 场易产生价格泡沫的诱发条件。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房地产 泡沫事件,其中典型的包括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发生的 地产泡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海南、北海相继发生的房地产 泡沫。可以说,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形 态。

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一般特征

住房需求的一般特征包括:第一,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物质基础,住房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因此,人们的基本 住房需求是刚性的,其价格弹性较小。

第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住房面积增加 的同时,也对住房的质量、结构、装修、安全以及居住环境和 配套设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不断追求高品质住房 的需求必定会诱导出相应的住房供给。由于住房品质提高,即使在供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第三,由于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普遍实施,潜在的购房 意愿转化为现实的住房购买力往往只需要较少的当前收入。也就是说,住房市场的有效需求并不完全取决于当期收入水平,在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支持下,大约有七成购房款使用 的是人们未来的收入,有三成购房款使用的是家庭过去积累 的收入或资产。因此,与收入波动相比,住房需求的波动更 大。

第四,住房需求不仅是消费需求也可以是投资需求。住 房是资产,购买住房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而且可 以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因此,住房具有保值和增值的功能。特别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资产缩水,实物资产增值,人 们更倾向于将货币资产转化为房产,因此住房购买需求增 加,而住房供给在短期内难以相应地增加,结果必定导致住 房价格上升。

住房供给的一般特征包括:一是住房供给受资源条件约 束大。住房建设需要土地,而一个地区可用于建设的土地面 积是有限的;住房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的供给受到信 贷政策、资金总量、融资渠道和成本等多方面的约束;住房建 设需要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建材资源的充沛或短缺 对住房的供应速度影响较大。所以资源条件是住房供给的硬 约束条件。

二是住房供给成本和级差地租关系密切。从长期来看,住房供给成本决定住房价格,但决定住房供给成本的主要因 素并不是建筑成本,而是土地成本,尤其是级差地租,级差地 租是城市住房供给成本的主体。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处于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便利地区或具有某种独特环境条件 的地区(如靠近海滩、公园、学校等),土地稀缺程度加剧,地 租和地价上升,房价自然会水涨船高。

三是住房供给受建设周期制约。由于住房不能像普通商 品那样在工厂内部通过流水线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因此住房供给在短期内缺乏弹性,不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 变化。与住房供给的滞后性相比,住房需求却容易受收入、人 口、金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由此导致住房市场的 供求关系极不稳定,在一个时点上非常容易出现供不应求或 供过于求的状态。

上述特征说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供给较为稳定,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易于错位,可能同时 出现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总量矛盾容易导致价格大起大 落,而结构性矛盾则会引起房屋空置,这是形成房地产泡沫 的内在基础。

三、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

根据经济学原理,多数商品遵循供求定理,即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少而供给 量相应增加,反之,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相应减 少。也就说,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在房地产市场上,出于 追求住房使用价值的目的,人们对住房的真实需求与普通商 品遵循相同的规律,即在收入、预期、个人偏好等其他诸多因 素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上升则需求量会随之下降,而房价下 降则需求量会相应增加。因此,对于真实的房地产需求来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但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不仅有真实的居住需求,而且 有出于追求增值收益的投资需求两类,这两类需求很难区 分。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特殊属性,人们往往将其作为投资品 看待,购买房地产的目的除了追求其使用价值,还有追求投 资收益的成份,这种投资收益与房价上涨预期密切相关。因 此,现实的房地产市场很多时候并不遵循供求定理。与股票 等虚拟资产的市场需求规律类似,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与 房价和房价的上涨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当房价上升时需求 量会随之增加,而当房价下降时需求量反而随之减少。这是 因为,高速上涨的房价会强化人们对于房价会进一步上涨的 预期,此时将住房作为投资品的需求会迅速增加,而真实居 住需求的减少被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所抵消,总需求是增 加的。相反,当某种外部因素的冲击导致房价上涨速度下降 甚至房价绝对下跌时,住房的投资需求会迅速减少甚至变为 负值,也就是说,房价下跌使得一部分出于投资目的而购买 的住房变为市场供给,这种情况无疑会加速房价的进一步下 跌。

研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到供求

弹性的差异。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程度,是一个相对值。供求弹性分别是指,当价格按照一定 比率变动时所引起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当价格变 动的比率较大而需求量变动的比率较小时,表明供求缺乏弹 性,相反则表明供求富有弹性。由于土地供给的有限性,在短 期内住房供给难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房地 产市场的最大特征就在于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表 现在供求关系上,就是需求曲线较为平缓而供给曲线近乎垂 直。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提高、居民现期或预期收入增加、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抵押贷款条件的放松都会引起城市房 地产需求的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在供求均衡图上,就是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短期内,由于住房供给难以随 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当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交易 量不会有明显的增加而价格却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也就是 说,此时需求的增加仅仅引起了均衡价格上升。

但是,从长期来看,住房供给是富有弹性的,它可以随着 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如十年、二十 年,如果房价持续上涨,投资于房地产的利润增加,开发商就 可以想办法克服城市空间的限制,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住宅。如:可以将城市住宅区向郊外拓展,可以建造更多高层住宅,也可以增加住宅楼的密度。这样,供给的增加无疑能够抑制 房价上涨,因此,从长期来看,房价不可能始终上涨。在这个 过程中,虽然住房供给增加的速度可能小于住房需求增加的 速度,房价仍然有上涨的趋势。但是,由于供给增加能够改变 人们对房价将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使投机性需求迅速 减少,结果必然导致房价上涨失去动力,甚至引起房价下跌 和房地产泡沫破裂。这就是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裂的内在机 制。

对上述过程,可以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

论做出更具体的解释。如图所示,短期内住宅供给弹性极小,供给曲线斜率很大,几乎呈现出垂直状态,而需求富有弹性,需求曲线较为平缓。由于涨价预期、收入增加、城市化、房改 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房价上涨,涨价预期导 致投资需求剧增,需求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房价暴涨。在收入效应作用下,房价上涨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下

降,真实需求减少,房价上涨的动力有所减弱。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住宅供给是富有弹性的,高房价必将引起供给增 加,而供给的增加会使得人们的涨价预期减弱。此时,如果出 现利率上涨、土地供给放松等因素,人们对房价将会进一步 上涨的预期可能会彻底消失,这样,住房的投资性购买需求 就会锐减,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引起房价下跌,房地产泡 沫破裂。

但是,在中国,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较强,房价具有 向上的刚性,超额供给更多地表现为空置率上升,而不是房 价下降。

四、结论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裂过程实际上是房地产价格机

制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个过程完全可以用弹性理论、供求原 理等最基本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予以解释。可以说,房地产泡 沫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典型形式。但是,其结果又会 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出现市场失灵。由于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本身的特殊性,与其他行业相

比,该领域更易于出现市场失灵。房地产领域的市场失灵,从 微观经济视角来看,主要体现为垄断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 失、外部性导致保障性住宅供给不足而高档住宅供给过剩、投机盛行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等; 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则 体现为由于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行业发展大起大落和宏观 经济波动,从而浪费经济资源,造成诸多社会问题。这些市场 失灵现象的存在,都说明房地产行业更需要政府干预。但政 府也是经济人,政府干预不是万能的,政府失灵甚至比市场 失灵更可怕。因此,如何在房地产领域既克服市场失灵又防 范政府失灵,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篇2:用经济学分析旅游业

计算机08-1班080824128吕雅雯

摘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 :旅游业 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 经济力量 生态旅游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经济是社会的命脉,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旅游业也同样如此。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专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怎样才能使旅游业更健康的、有利的可持续发展,又不会让其成为过分影响地方经济的命脉的部门,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苏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二)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大量垃圾随意扔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周庄景区就是因为伴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而产生了很多的垃圾,而本身设施存在着局限性,使得周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证,水体污染逐渐严重。虽然周庄在南北水系建阀,但是其更新速度远比不上其污染的速度。

(三)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以莫高窟为例,在7至9月的旅游最旺季节,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对洞窟壁画本身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敦煌研究院能提供的数字表明,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摄氏度。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在高湿度条件下会与石青、石绿、氯铜矿、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颜料变色,而人呼出的大量水汽可使存在于壁画中的可溶盐溶解向壁画面移动、累积。当洞窟内干燥时,可溶盐又在壁画颜料层上结晶,这样使颜料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同时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壁画易产生霉菌,而霉菌生长代谢中的产物及死菌体会严重污染壁画并使颜料变色。所以洞窟不断经受着各种破坏,加之壁画制作材料质地脆弱,许多壁画已经产生了空臌、酥碱、起甲、变色、霉菌等多种病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四)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有些景区的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还有一些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3.城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二)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

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三)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并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四)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进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篇3:宗教旅游的旅游经济学分析

一、旅游经济学基本原理

(一) 旅游的经济价值

一般而言, 经济价值被认为是以商品价值为基本存在方式而显示出来的一定社会劳动的凝结, 社会劳动、可交换性以及能够满足一定的需要成为了经济价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旅游经济价值也是如此, 旅游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就显示出其包含着最基本的商品价值。旅游的经济价值多被表述为旅游价值货币化核算、游憩效益、游憩价值、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等[1], 即是旅游产品、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货币化体现。概括而言, 旅游业的经济价值可以用旅游经济的收益来表示, 即是从成本收益角度对这一产业的得失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旅游消费来进行核算, 即在旅游过程中, 为了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项需要而产生的物质及精神产品消耗的总和。具体来说就是旅游过程中“食、住、行、娱、购、游”六大主要消费因素为旅游地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追求旅游经济效益, 既是旅游经营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主要目标, 也是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基本出发点”[2]。

(二) 旅游经济基本分析框架

1. 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是由旅游需求和旅游产品供给构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由于现代市场营销的观点, 经营中心由产品转向买主, 经营目的转变为满足买主需求基础上的获利, 所以以游客为中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市场的主要特征。在旅游业中, 不管是宏观的旅游政策制定还是微观的旅游企业行动, 要想实现效益都必须在成功地满足现在和未来的游客需要的基础上, 争取用尽量少的资金去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各级旅游政策, 如果与市场的需求, 即游客的需求不相适应的话, 那么这些政策与策略便不会有效。市场对于效益的影响还体现在旅游需求本身就直接取决于游客的经济能力上。早在20世纪中期就有学者[3]对世界12大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与出国旅行开支之间的弹性关系做过研究, 认为两者间的弹性系数较小。中国也有学者[4]根据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得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出游率呈正相关关系。除了经济因素以外, 游客的偏好也是旅游效益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的偏好, 或者说不同的旅游目的是导致不同旅游者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 每年圣诞节打折季去香港购物的游客与参加福建湄洲妈祖祭的游客在旅游时间、消费项目上必定存在差异, 从而导致了两地的旅游经济的构成和发展模式上的不同。所以, 人的因素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2. 旅游目的地的禀赋。

旅游业是一项对资源依附性极强的产业。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历史条件是影响人们旅游行为的最基本的因素, 甚至可以说旅游业的经济价值是建立在目的地的自然、社会禀赋之上的。在旅游业中, 因势利导要比无中生有重要的多。这就造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特征:旅游需求是面向旅游供给的———而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当中“供给面向需求, 需求决定供给”的特点。这种以资源为基础, 略显被动的特点给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固有的限制。在这种旅游者的流动要比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自由得多的情况下, 旅游淡季的资源利用率低下是个不易解决的难题。旅游业中, 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是跟消费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在旅游需要平淡的时期, 不可能将旅游需要“储存”起来, 旅游供给的其他要素又都不够活跃, 容易造成旅游资源或者配套设施的年平均利用率较低下。

3. 旅游附属设施。

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是指关系到旅游地点的经济发展, 并且确保提供各类旅游服务的接待型因素。有学者[5]将这一因素归纳为直接旅游接待和间接旅游接待, 前者包括住宿设施、膳食、饮料、娱乐设施、商店、公共交通、工艺品商店等。而后者是指根本不涉及到具体的旅游接待, 也不收取某此旅游活动的费用, 但是评价某地的旅游盈利能力是无法脱离的因素, 这些间接接待因素包括有旅游点所在地的免费公园、公共停车场、供水、排水设施等等。这些旅游附属设施是旅游经济效益体现的最主要的环节之一。早在20世纪, 旅游经济学家[3]便认为, 只有在旅游目的地逗留超过“24小时”的人才能称为游客, 这种“24小时”以上的逗留才能定义为“旅游”, 而一名游客24小时内必须的食宿消费往往占其旅游活动消费的60%以上。也有学者表示, 游客们“在具体的旅游市场上平均把大约50%的预算用于住宿和膳食, 25%的预算用于交通, 而其他开支约占25%”[3]。

4. 旅游宣传。

旅游宣传是指一种以特殊方式和手段吸引感兴趣者的活动, 目的在于引起访问某一地区或者地点, 即光顾所提供的旅游服务的愿望和决定。与其他宣传不同的是, 旅游宣传的主体除了一些经济体外, 还可能是目的地相关政府,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 政府扮演着一种主要宣传者的角色。政府的旅游宣传是一种政策体现, 而这种政策是为了吸引潜在顾客去光顾目的地或是购买服务的。这种政策除了简单的宣传以外, 还体现在对于旅游产业的支持上, 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方面。可以说, 政府本身就是一大主要的旅游产品的供给方。政府在旅游领域的积极角色既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同时也对旅游宣传内容设置了一定的边界。只有符合主流价值标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才更容易在大范围内得到大力的宣传而不会遭到诟病, 大多数当权者不会甘冒风险去宣传一个容易使其政治声望受损的旅游产品。

二、宗教旅游的内涵及其经济特点

(一) 宗教旅游的内涵

由于对宗教旅游内涵的理解不同,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宗教旅游进行了定义。一种观点认为, 宗教旅游是指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出于宗教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包括朝拜、求法、朝觐、传法等形式。如颜亚玉 (2000) [6]认为, 宗教旅游指宗教信徒和有民间信仰的信众以宗教或民间信仰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另一种观点 (2004) [7]认为, 宗教旅游不仅包括宗教信仰者出于宗教信仰动机的旅游活动, 还包括非宗教信仰者参观宗教景区景点的活动。如郑嬗婷等对宗教旅游的定义是:宗教旅游是指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 借助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以吸引宗教信仰者和一般旅游者进行的包括朝拜、研究、观光、文化等专门的旅游活动。

第一种观点将宗教旅游的内涵几乎等同于宗教信仰者的朝圣之旅, 内涵过于狭小, 所以目前多数学者较为接受第二种观点。本文亦如是, 认为宗教旅游是以宗教资源为动力源吸引本教派信徒或普通人到达特定地点从事某些活动的一种社会活动形式。

(二) 宗教旅游的经济特殊性

宗教旅游首先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 其经济价值的讨论难以脱离旅游经济的影响模式, 比照上文论及的一般旅游经济因素, 不难发现宗教旅游的特殊性所在。

1. 宗教旅游中的人。

如同普通旅游一样, 市场是影响宗教旅游的重大因素, 在这个市场当中, 游客是十分独特的。正如之前讨论的, 宗教旅游有广义和狭义, 或者说有宗教文化旅游和宗教信仰旅游之分, 这就将游客进行了区分, 大多数的宗教旅游中同时包含了虔诚的宗教信徒和普通游客两类消费者。这两种游客群体在旅游的目的、方式、时间、消费数目上都存在一定的区别, 一项调查显示[9]:宗教修行体验者出游的主要目的在于舒缓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而普通游客的主要目的在于观赏自然风光;修行体验者喜欢好友亲朋结伴式的旅游方式, 而普通游客并无明显偏好;修行体验者更愿意在旅游地留住 (将近75%愿意在旅游地留住两天以上, 比普通游客留住比例高) ;修行体验者喜欢在修行地安排食宿, 而普通游客更喜欢酒店旅馆式的休憩安排。另外, 修行体验者还更加愿意在旅游地消费, 在旅游项目安排上更注重宗教情结。所以, 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在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安排上不能一概而论, 这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将宗教旅游的经济效能最大的发挥出来。

2. 宗教旅游地的多重属性。

宗教旅游的地点大多涉及著名寺院、道院、教堂之类, 这些地点、尤其是佛道道场又往往身傍名山大川, 这些地方很多都是俗世的风景名胜。多种管理主体形成多种经济利益主体和博弈主体。首先, 围绕旅游本身, 世俗与宗教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主体, 一方面, 世俗景点与宗教活动场所的身份与运行模式大相径庭, 前者主要依靠对景点的经营管理获得收益, 后者主要沿袭传统的信众供养模式;另一方面, 两者又相互联系, 宗教资源是大多数景区的重要旅游项目, 是景区得以存在的根本, 而宗教活动场所在俗世景区包裹之下, 多少又会受其制约。其次, 世俗的旅游管理部门在对宗教问题的理解上存在不足, 常常在宗教之外孤立地考虑旅游问题, 或是不考虑基本宗教常识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规划, “重旅游、轻宗教”思想盛行。最后, 同为世俗管理部门, 一些相关部门在沟通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 旅游管理部门与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在一些管理权限上还存在着模糊不清的情况。

3. 高附加值的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的经济利益最根本的体现是在旅游者在旅游地逗留的时间和进行的消费上。只有能留住游客, 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配套设施的经济作用。宗教旅游体现出来的配套设施价值, 主要取决于宗教旅游的产品上。一般而言, 纯宗教旅游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参与性产品和物质性产品两类。前者是指在特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的相关活动, 这种活动可以允许游客直接参与或者观摩。由于这些活动的需要, 游客要保证一定逗留时间, 进而产生一定的消费。例如, 一些寺院会在除夕举行的撞钟祈福活动, 或是特定日期举办的相关庙会、法会、修行活动等。后者是指所有能够在旅游地购买到的蕴涵相关宗教文化因素的有形商品。这两种类型的产品均具有较高的经济、文化附加值, 所以发展宗教旅游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旅游经济项目的选择。在留住游客的基础上, 大力拓展产品种类和内涵才是宗教旅游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

4. 科学化的宣传。

宗教旅游牵涉到相关的民族宗教政策, 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宣传。政府相关宣传上既要秉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又要兼顾自身的意识形态立场, 需要将两者在有利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的基础上辩证的统一起来。研究显示[10], 中国目前具有宗教信仰的总人口在3亿以上, 并且有学者认为如果还包含当前“建制”当中的“五大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之外的民间信仰的人数, 这一数字远远不够的。而且与以往大家所认为的信教者“老人多、妇女多、病弱者多”的说法相悖, 当前信众中年轻人、知识分子、有经济实力者已越来越多。宗教旅游面临巨大的市场, 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宣传的科学化还体现在相关管理的规范化上, 对于相关物质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规范与监督都是关乎宗教旅游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宗教旅游经济价值的实现

一个成功的宗教旅游资源开发, 必须符合这样几个特征:

1.丰厚独特的宗教资源。这要求资源本身在宗教领域具有一定独特地位。比如以色列耶路撒冷城、印度恒河、嵩山少林寺、西藏布达拉宫、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等, 百余年香火鼎盛, 信善不断。或是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比如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峨眉的金顶佛光、四川的乐山大佛、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独特的资源是一个项旅游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2.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作为。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 发展宗教旅游也是一种产业门类选择, 这涉及到地方政策扶持、投入产出计算、政治舆论影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缺乏所在地政府的支持, 宗教旅游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以无锡灵山大佛景区为例, 20世纪90年代, 在一个经济贫困区投资2.5亿元, 建设一尊世界最高的青铜佛像。这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各种声音纷至沓来, 如非无锡市政府过人的魄力与远见就不会有这座中国东部的最高佛。事实证明这项建设是成功的, 有报道称[11], 灵山景区一期1997年建成, 仅三年时间便吸引海内外观光客达700多万人次, 按照人均消费150元计算, 游客给马山区、无锡市带来的消费不下10亿元。截至2009年, 灵山风景区已经成为占地120公顷包括多个区块的多功能宗教旅游胜地, 成为旅游界的神话。当然, 积极作为的另外一点还在于处理好多方面的复杂关系。既包括不同部门之间财权事权的划分, 更重要的还是多部门的资源整合, 统一领导, 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出多门、自说自话的局面。要在规划中处理好宗教组织与世俗部门之间的关系, 充分尊重宗教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组织的独立地位, 将宗教旅游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既不能因为追求经济价值而使宗教本身沾染铜臭之气, 也不能因噎废食, 将能够造福地方发展的文化资源束之高阁。

3.要充分尊重旅游经济规律。深入研究分析所在地资源特点和市场能力, 找到可能的经济增长点, 切忌一拥而上, 盲目模仿。正如上文中提及的无锡灵山景区, 原来的宗教资源有限、文化根基简明, 反而有利于后天的大格局开发, 积极引入资本运作, 创造“无中生有”的奇迹。但这样的发展模式就不一定适用在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设计旅游产品, 目标游客是以本地为主还是外地为主, 属何种群体, 市场需求是以休闲为主还是修行为主亦或是救赎之旅有所诉求, 都是宗教旅游发展规划时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只有明确的定位才会有效率的设计, 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

宗教旅游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经济价值只有建立在文化、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得以实现。无论如何, 去发掘宗教旅游的经济价值之初衷并不只是为了某些统计游戏的成功, 在这个一切都难以完全跳脱出经济考量的时代, 这个努力只为一些剩下的遗迹觅得去时路。

参考文献

[1]李丰生.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理论探讨[J].经济地理, 2005, (7) .

[2]罗明义.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J].人大复印资料, 2010, (2) .

[3]斯洛博丹.温科维奇.旅游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26-193.

[4]张红英.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游出游率关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 2008, (5) .

[5]S.马尔科维奇, Z.马尔科维奇.旅游经济学[M].萨格勒布:学校书籍出版社, 1971:1-145.

[6]颜亚玉.宗教旅游论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3) .

[7]郑嬗婷, 陆林, 杨钊.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5) .

[8]李萍.修行体验喜好者宗教旅游的需求特征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10, (6) .

[9]黄秀琳.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与开发——以莆田妈祖文化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 2006, (6) .

[10]当代中国宗教研究:问题与出路[G]//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232.

篇4:青岛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 旅游业 灰色关联分析 经济拉动效应

一、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 它能够定量地比較系统中各因素间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变化情况,其数学模型是:设参考序列为;比较序列。

然后运用公式计算X0与Xi在k点的关联系数;

ρ为分辨系数,取值0.5。再根据公式 得出X0与Xi的关联度。

二、青岛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1.青岛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效应

表1 青岛市旅游收入与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关数据表

对表1数据初始化后,运用公式可得2000年~2006年青岛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系数及关联度,结果见表2:

表2旅游收入与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关联效应表

由表2可见,旅游收入与第二产业关联度最大:r2=0.9058 ,第三产业次之:r3=0.8906,最小为第一产业:r3=0.6536,此结果不同与旅游业发展的一般模式:r3>r2>r1,这与近年来青岛旅游业和第二产业迅猛发展相吻合,反映了发展中旅游业的一般模式。

2.青岛旅游业对经济的直接拉动效应

根据青岛统计年鉴,可知2002年青岛旅游各单项收入,并计算旅游直接相关产业在2002年的总产值增加值率,将其与各单项收入相乘,得出旅游各单项收入的增加值,再进一步将旅游各单项收入的增加值与该行业全部增加值相除,得出2002年青岛旅游消费的剥离系数,即青岛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中直接相关行业的拉动效应,结果见表3:

表3 2002青岛旅游消费剥离系数表

三、结果分析

1.r2最大,说明青岛市在2000年~2006年间,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大。这主要由于工业中的旅游制品业与旅游业有较强的关联性;此外一些大型企业开展的工业旅游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和旅游业的双向发展。

2.青岛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也比较强。近年来,青岛第三产业中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都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

3.r1最小,近年来青岛市农业发展缓慢,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因此要积极探讨发展农业旅游,延长旅游产业链。

4.2002年青岛旅游消费剥离系数为12.20%,对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上述四部门的带动效应更大,达19.38%,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效果还会更大。

参考文献:

[1]青岛市统计局:青岛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4.

[2]青岛市统计局: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6,4.http: //www.stats-qd.gov.cn

篇5:用经济学分析旅游业

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是否要生二胎

摘要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符合条件的父母萌生了生二孩儿的想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通过边际理论分析第二个孩子给家庭所带来的成本与效用,得出怎样的家庭适合生第二个孩子以及第二个孩子给家庭经济,乃至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字:二胎,边际成本,边际效用,偏好

二胎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否打算要第二个孩子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有人说 “终于不用再担心我们老了,孩子孤苦无依了”,也有人说“一个娃养起来都费劲,再生一个那是自己找罪受”。要不要生二胎?其实生,与不生,这取决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但既然父母们面临权衡取舍,而作为一种选择的依据,经济学理论也可以阐释一定的道理。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否生育孩子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养育孩子的成本,二是养育孩子的效用。

提到养育孩子的成本,直接能想到的就是在经济上的支出。网络上有个不完全的统计(如表1),在物价不涨得离谱,不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按照最低标准,从怀孕到孩子大学毕业,一个家庭在经济上至少要支出31万元左右,这是一笔数额不小又必须承担的开销。而且仅仅计算财务支出还远远不够,还得把自己放弃的收入算进去。生孩子会中断女性的事业,而在孩子年幼时,妈妈们也不太可能全情、全职地投入工作。这不但降低了他们的短期收入,更消耗了她们的劳动市场经验。从而造成为了养育一个新孩子而降低或断送了父母(特别是母亲),受更好的教育及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可见多要一个孩子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孩子这样东西,在假设不产生任何额外支出的情况下仍然增加了成本。

人民币:元 怀孕生产0-3岁幼儿园(学前)3-6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孕期检查奶粉钱幼儿园书本费补课费学费学费孕期营养衣物饭费托管费兴趣班费杂费伙食费生产费用尿片杂费衣物和生活费伙食费生活费深造费9500元37800元46800元63200元40000元5000070000合计:317300元表1 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所需的费用

如果把孩子看做是一种消费品,不同的家庭对这种消费品所产生效用的期待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情感上的满足、劳动力补给和养儿防老是最普遍的三大效用。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拥有一周的假期会让人很幸福,但两周的假期给人的实际感受是稍微长一点的假期,而非双倍的幸福感。有的时候我甚至想,如果能拥有一周的假期,同时再把这一周时间旅游所产生的费用给报销了,会比两周假期更完美。所以,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孩子给家庭带来的“边际”愉悦感,也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至于把孩子作为未来的劳动力以及父母养老的保险来看待,这在以往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落后时期还比较普遍,例如过去的中国农村,五六岁的小孩帮着家里照看弟妹、喂养鸡鸭、扫地做饭,农间田地和小作坊企业可以体现儿童的劳动价值,这些“小大人”能给家庭带来不可忽略的经济价值。然而随着社会城市化变迁,国家对雇佣未成年劳动力的限制,孩子的劳动价值越来越低。随着社会医疗条件的改善,儿童死亡率减低,父母并不需要生一两个孩子才能保障晚年生活。随着父母教育意识的提高,资源流至少要从父母方流向孩子方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才能期许上孩子为父母产生效用。而且当今的教育理念是强调学业有成一代为社会奉献价值,而非单一一个家庭,所以父母可期许的的孩子的现实价值越来越取决于对他的未来不可预知的价值的粗略估计。综上所述,在养育孩子的效用方面,情感上的满足、劳动力补给和养儿防老这三大效用都非常有限。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一定时期,家庭的总收入是不变的,除去家庭日常开支与储蓄外,孩子数量越多,分到的可用于每个孩子养育和教育的花费就越少。父母的精力也是一样,有限的精力分配给多个孩子,必然会造成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度下降。在过去的中国,很多家庭由于孩子数量多,但经济条件不佳,导致一个家庭里面,有的孩子可以正常上学,未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而其它孩子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为家庭做贡献。由此可见,养育孩子的数量和给予孩子养育和教育的质量是成负相关的。当今及可预见未来的人才市场是个竞争市场,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孩子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可能是其他同龄人,甚至是智能机器人,资质平平的孩子在优中选优的大潮中被淘汰的风险更大。父母们并不能确定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他们评估未来社会所需人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很高。所以他们更倾向于“艺多不压身”的观念,偏好于追求高质量育儿,不惜重金全方位培养孩子们的各种才艺和技能。另外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就是攀比,在这个社会上,毫不避讳地说,可以感受到不少人都散发着这样一种气息,当别人的孩子显示出比自家孩子优秀时,会推导出别人比自己优秀,会让自己郁闷。为了避免郁闷,人们智能尽可能投入更多去培养孩子来释放“我比别人更优秀”的信号。这两种观念导致了当今父母在孩子数量和质量间偏好后者,又因为两者的负相关性,必然使得不少家庭会放弃多要一个孩子的想法。

篇6:我国旅游经济管理问题的分析论文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具体就旅游业而言,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的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我国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而言。它要求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能够在不断进行的循环和流动中得到充分、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简言之,它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二、我国旅游经济管理问题分析

(一)相应法规体系及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迅速,而旅游法规建设严重不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现代旅游企业制度和现代旅游行业组织还没有建立,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管理机制。由于旅游经济管理涉及到旅游、财政、物价、公安、交通、文化、劳动和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具有综合性,要求必须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合行动,但是目前我国的旅游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任务不明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职权相对比较薄弱,职业素养高低不同,难以形成强大的旅游经济管理合力,也就难以对旅游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旅游经费投入侧重不合理。旅游产业囊括了吃、住、行、旅、购、娱六大要素。由于一些地方财政收入较少,财政相对困难,这就间接造成了对旅游设施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建全,导致天然优良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闲置。由于旅游服务设施只有少量投资,导致旅游服务和设施不配套与落后,这就造成了花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开发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实现有效的利用。旅游景区主要通道的道路周边绿化程度低,连接游览景区的道路和景区内游览通道的建设落后,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薄弱,这些都制约了旅游经济管理的高效运作。

(三)重开发、轻保护现象严重。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各种旅游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盲目开发活动和游人不当的旅游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违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不仅在资源开发之初不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某个已经开发的资源遭到破坏后也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和弥补,致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完全破坏。这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行为,更谈不上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了。为保护而保护的纯事后行为也经常发生,即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完全没有考虑3R原则,当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时才意识到保护,后果是以资源的破坏和高额的治理费用为代价。

(四)旅游产品不精致、无特色。产品供需错位是现在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旅游景区的产品往往没有特色,沿用的是以往的.主体和方案,不能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导致游客数量的逐渐减少,难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旅游景区尤其是主题公园试图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新颖的体验,但由于缺乏独特性设计、游客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客源随之慢慢萎缩。另外,旅游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行业的高失败率。

(五)景区超限量接待现象严重。可持续旅游的首要标志是旅游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因此,作为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的环境承载力,应成为判断旅游业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旅游产品和大众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凸现,旅游供给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旅游景区并没有对旅游区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的考查,特定的时期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严重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不但导致旅游资源破坏和退化,而且还会引起生态系统失衡和环境质量恶化。

三、循环经济视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创新

(一)系统观创新。旅游业是一个综成式的复合系统,不仅涉及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及相关产业,还涉及旅游管理者、开发经营者、当地社区、当地居民、旅游者等的行为,也涉及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科技等自然与人文要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起系统控制、系统优化的系统观。循环经济观要求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从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大资源观、大开发观、大发展观。必须从大局出发整合好旅游资源,用品牌景区、景点带动周边的旅游景点发展。通过社会化投入和市场运作,实现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要对旅游发展未来状态进行科学的设想、设计,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二)经济观创新。旅游循环经济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充分考虑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社区承载力、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等旅游承载力体系,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要做到旅游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既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旅游需求,又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旅游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免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实现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不能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就可能发生游客过分拥挤、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和天然植被的局面。

(三)环境伦理观创新。旅游循环经济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应认识到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协调进化的关系,人以外其他生物、物种、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具有其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和自然界还有其系统价值,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他生命和生命支持系统负有伦理责任。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应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育环境的伦理情操,并将环境伦理运用于节约资源、生态恢复、环境整治、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绿色消费、护育自然等之中。遵循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尽量开发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特别要根据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不同类型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

(四)生产观创新。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其“3R”原则要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节能生产、节约型生产、再生型生产、绿色生产等生产发展形式,树立起新的生产发展观。在旅游开发建设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在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置过程中,均要遵循生态系统平衡原理,按生物链发展要求,采用新的生产发展观来运行,以求经济、社会、生态的统筹和谐发展。在生产中尽可能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1的实施,以“绿色采购”、“绿色服务”和“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促进各类组织节能降耗、减轻污染、提高效益。

(五)消费观创新。旅游循环经济要求人们改变消费观念,提倡旅游的精神文化消费、适度的物质消费,尽力做到消费文明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倡合理、健康、有限量的消费行为,努力使旅游消费行为不破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完善“产、学、研、官、民”的合作体制、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等。“3R”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改善要求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社区参与,促使全社会关注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六)宣传教育体系创新。宣传教育具有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公共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前提。旅游循环经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树立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才能使政府、企业和社区公众提高对规划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各种文学艺术等多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加强舆论监督;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等基础知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旅游循环经济,在旅游区建立各种标识系统或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等,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等。

四、结论

上一篇: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免费下一篇:近红外线透照法在乳腺癌诊断应用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