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2024-05-24

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精选8篇)

篇1: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我院强化五项措施

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评估和考核审判工作,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今年以来,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强化了五项工作措施,建立落实了“十加一”审判质量和效率评估考核体系。

一是加强了定期考核,使评估考核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为了对考核工作强化监督指导,定期检查各项考核的具体落实情况,我院建立了办案能手排行榜制度,每月定期通报每位审判人员的办案数量、结案率、调解率、撤诉率等,充分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强化发改案件流程管理,全面规范法院干警司法行为。工作中,对被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由监察室立案审查办案干警廉正问题,经院考评委员会集体讨论形成初步处理意见;案件承办人无异议的,报院长审批后实行。承办人有异议的,可书面进行答辩,经审委会集体研究后形成最终处理意见。今年1—12月份,全院共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件,同比下降***%,并对*案****人次进行了经济处罚,使案件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法院社会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做法得到省高院和市法院的充分肯定,今年10月份,被省高院在全省推广。并在我院召开的全市法院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推广座谈会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建立审判效率控制体系,实现对案件审限的有效控制考核。不断提高了信息化在审判管理中的应用力度,通过《审判流 1 程管理信息系统》和《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案件从立案、审判、执行、监督、归档全程网络化和信息化,做到了对审判流程各个环节检查考核标准的量化,特别是对审(执)限的监督,起到了预警作用。今年以来,全院的各类案件收结案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和**%,平均审(执)期限缩短了**天。

四是做好裁判文书评比和卷宗评查工作,提高了干警的文书写作能力。我院每季度都要对所有已结案件的法律文书进行一次综合评比,评出优秀文书,作为对干警年终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审监庭修订了《卷宗评查规定》,制定了详细的评查标准和扣分项目,并专门返聘了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庭长,分别负责民商事、执行案件卷宗的评查工作。对卷宗评查发现的问题,由审监庭召集各庭办案人员限期改正,既提高了卷宗质量,又保证了类似错误不再发生。今年以来,全院卷宗评查优秀率达到了98.5%,合格率达到了100%。

五是落实了庭审观摩评比制度,增强了干警驾御庭审能力。今年以来,我院先后两次组织庭审观摩评比活动,对审判人员的庭审各个环节,进行了综合评议,重点考察审判人员的综合认证、释法说理等能力,通过现场交流,打分排名,收效明显,提高了干警们在处理案件中的“定纷止争,胜败皆服”的司法能力。

通过五项措施的落实,使我院案件质量、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今年1—12月份,全院案件上诉率同比下降**%,案件发改率为**%,民商案件上访率为**%,同比下降**%,出现了上诉少、发改少、申诉少、服判息诉率高和案件优良率高的“三少二高”局面。

篇2: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专项整改活动工作体会

践行司法为民思想,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月31日)

自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以来,我的思想又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感触颇深,我越发感到要成长为一名对党、对人民有用的有为青年,自己必须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牢记神圣职责,在院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始终规范自身行为,着实体现司法公正。在现阶段,尤其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发挥法院一名工作人员的积极作用。现将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

此次“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是法院系统进一步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树立司法权威,全面提高法院审判队伍素质,进一步解决少数案件审判中存在的司法不公问题。专项整改目的是通过专项整改活动,使审判行为进一步规范,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满意程度有较大提高。根据县院的布署与安排,我认真参加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对专项整改活动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方法步骤、主要措施有了充分的认识。

通过活动开展,我深切体会到,规范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着力点应放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落实司法为民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我是一个刚到法院系统的书记员,对我来说法院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还待进一步熟知,我的法律思维、法律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觉得要切实按专项整改的`各项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地深入学习,切切实实地剖析自我,认认真真地整改提高,此次专项整改活动的开展,更加增强了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我更加明确了工作的动力、目的。当前我要按县院的要求,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勤于工作,规范行为,全力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工作举措,努力争做法院系统优秀的书记员,全力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

二、整改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培训及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在庭长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及案件当事人、有关律师、法律工作者、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批评教育下,我在此次专项整改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意识明显增强。按县院要求,我仔细地学习了《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文献,作为一名有志青年,一位刚考入系统神圣殿堂的青年人来说,我按照县院的严格要求,切实融入到专项整改活动中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我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工作中争做学习型书记员,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法庭审理知识,以丰富的知识素养,勇当勤奋学习的表率,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夯实基础。

2、司法为民意识明显提高。由于刚进法院系统时间还不长,在具体工作中,尤其对待案件当事人时,总想把自己始终居于高位裁判者的地位,没有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司法为民理念。专项整改活动以来,我逐步端正了态度,克服了高位在上思想。使我对法院工作程序、工作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宗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更增强了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我的司法为民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3、工作热情明显提升。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党员,我是在此次专项整改期间正式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结合此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我深切体会到,专项整改活动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通过两个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有机结合,我的工作热情明显提升。由于我爱好文学,喜好写作,今年以来,我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已先后在《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安徽日报》、《安徽法制报》、《安徽法院网》、《今日法苑》、等国家、省级宣传媒体上发表稿作、通讯文章110篇。我要不断发挥这一特长,勤于笔耕、乐于写作,为县法院的宣传报道工作、为宏扬我院崭新形象奉献力量。

4、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作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要常怀感激之情,身系百姓,要按照法院党组要求,即按“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和“不必为”的保障机制的要求,认真做好廉洁自律工作,要向宋鱼水、金桂兰式的先进典型学习,为维护法院整体形象洁身自好,这也是专项整改活动、保持法院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进入法院系统以来,我在这方面的意识明显增强。

三、存在问题。

围绕此次专项整改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的具体要求,通过召开了座谈讨论会、问题分析查找会,经过认真剖析,针对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深刻挖掘和反思,并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重点查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存在问题:

1、立案时服务不够全面。由于法庭人少案多,平均每位法官年审执案件近百件,工作任务重,特别是执行压力大,虽然大部分时候能够善待当事人,但是当遇到难以说服的当事人时,有时在服务上做的不很全面。

2、重实体、轻程序现象时有发生。为提高办案率,有时有争抢“管辖权”现象发生,此外还存在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有关文书填写不完整,卷宗装订不规范,归档不及时等现象。

3、片面理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要求。案件久调不决现象发生时,没有很有的向审判人员提出有效建议。突出表现在立案后没有更好地主动了解案情。

4、庭审记录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开庭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庭前与法官沟通少,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有时在庭审中,记录速度不很快。在我院庭审没有使用亚伟式编码电脑录入的情况下,自己也没有更进一步主动去学习亚伟笔录输入法。

5、对待执行工作有时有畏难情绪。“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因为执行工作有时要以强制力为后盾,法庭人少案多,执行压力大。执行工作不仅非常的辛苦,而且常常为群众所不理解,特别是遇到蛮横无礼的被执行人采取抗法行为时,想到的是要以安定为主,退而求其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扎实有效开展好“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

篇3: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工作对规范司法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从案件管理流程、质量、监督等全方位规范化才能确保司法机关整体司法行为规范。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自2014年上线运行以来,全面实现了网上办案,将执法规范的“软约束”变成网络运行的“硬要求”,更加有效地加强了案件的管理,对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加强案件管理对规范司法行为的促进作用

案件办理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案件管理能够使案件时刻处于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司法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因此加强案件管理,是进一步规范检察机关司法行为,树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威性、提升检察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加强案件管理促进司法行为规范的作用

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办案信息网上录入、业务流程网上管理、业务活动网上监督,加强了对案件的全面、实时、动态监督,能够更加有力促进司法行为规范。

(一)能够有效加强执法观念转变,有利于促进执法规范化

该系统将案件办理的收案、分案、办理、办结,文书的制作、报批、审批,以及案件在部门间、上下级检察院间流转及信息反馈等规范于流程化,使任何未按照刑诉法规定的办案环节都可能被拒绝或预警。各级办案人员间形成内外联动、环环相扣的监督模式,避免人情案、关系案发生,能够有效促进执法规范化。

(二)能够有效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案件监督管理

该系统将各级检察机关的办案信息有机融合在一起,融汇所有执法信息和办案数据,各业务部门可利用系统“共享设置”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办案效率,也使案件处于更加全面有效监督之下。

(三)能够有效促进案件办理流程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案件质量监管

有利于规范收送案管理,强化公、检、法的协作。及时、准确、高效地录入案卡信息,提高案件录入、流转效率,保障诉讼时效。能够对所有在办案件进行流程梳理,监控流程操作是否规范,避免超期办案。能够有效实现对所办案件诉讼环节的监控,即时对不规范操作行为督促整改,有利于案件质量监管。

三、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促进案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自上线运行应用以来也突显一些问题。一是对该系统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够。由于受传统工作模式影响,一些办案人员对系统管理平台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业务部门间及上下级条线信息共享和协作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对该系统的技术支撑不足。因该系统模块多,内涵较广,导致办案人员在应用时常出现一些问题,而各级检察院技术人员不足,对系统功能配置相关培训不足。

四、如何切实发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加强案件管理,促进司法行为规范

(一)充分提高对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价值认识,提供充足技术支持。

强化该系统应用培训,提高软实力,通过技术提升,消除办案人员抵触心理,充分认识到该系统价值。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引进,从应用上指导大家使用,同时从模块设计、整合等后台进行控制管理,充分发挥其案件管理功能,促进案件规范化管理。

(二)充分实现系统安全,确保案件管理规范化,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认真落实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保密防范措施。办案人员必须使用个人身份密钥(UKey)登录系统办理、审批案件,并妥善保管密钥。加强对系统运行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各类问题,坚决杜绝案件“体外循环”。

(三)充分发挥信息指标查询与统计向导,突出案件管理职能,强化规范办案。

充分利用应用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提升案件信息查询的效率与准确性,定期对各业务部门案件信息填录、办案流程、办案期限、电子签章使用等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反映执法办案整体情况,提升执法办案信息的使用价值。

(四)充分发挥案件管理监督职能,严把入出口关,确保有效监督。

对公安机关及本院自侦部门移送的案件认真审核,符合受理条件的,及时录入系统,对随案移送的涉案款物要同步录入,严把入口关。同时,要严把案件出口关,对审结、退查以及移送管辖的案件严格审查各类文书及案件登记卡填录情况,确保案件时刻处于有效监督之下。

(五)充分发挥系统平台作用,提升案件管理质量,促进规范执法。

加强结案审查、法律文书监管,督促案件网上流转程序完整、案卷材料规范齐备。规范接待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工作,切实保障律师权利。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进一步开展案件质量评查,保障案件质量管理,促进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摘要:规范司法行为是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确立的司法工作基本要求。加强案件管理在司法机关整体规范司法行为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利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强化案件管理,进一步促进司法行为规范。

篇4:以“六个理念”促进司法行为规范

关键词:基层检察院 “六个理念” 规范 司法行为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指导实践的思想基础。司法办案中出现的各种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执法理念不端正,执法思想有偏差。基层检察院规范司法行为,最重要的是解决执法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要以转变执法理念为先导,采取有效措施,从基础性工作抓起,突出问题导向,帮助和引导干警从思想上摒弃错误的认识,牢固树立严格规范执法的理念,使规范执法成为办案人员的自觉行为。笔者结合司法实践,认为办案人员需要牢固树立以下“六个理念”,并在具体办案中予以贯彻。

一、树立“执法服务”理念

门难进,脸难看,即使执法行为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亦因未树立“执法服务”理念,导致检群关系紧张,群众对司法部门执法行为不信任不信服,执法行为难以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始终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做到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在执法过程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执法效果上让群众满意。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用心领会大局,自觉贴近中心,主动认领任务,切实克服就法言法、就案办案的单纯业务观点,站在全局的高度,为大局着想,为大局服务;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突出查办危害辖区经济发展的贪污贿赂案件,重点打击妨碍经济建设刑事犯罪和查处破坏发展软环境职务犯罪工作;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部门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选择涉农资金使用、旧房改造、重大工程项目、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领域,整合侦防力量深入开展预防调查;坚持文明接访、下访巡访、主动约访,办好涉及群众利益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服务举措,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寻求服务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做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三送”活动,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检察干警在服务群众中展现新形象。

二、树立“程序正当”理念

程序公正是保障最终公正的基石。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摒弃以前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坚持在整个办案环节,注重案件细节,确保证据铁证如山,所有办案结果都是在程序公正下获得的。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认为只要案子办“铁”了,犯罪嫌疑人认罪了就行,至于程序问题,只是个“橡皮筋”,可软可硬,这是与国际司法改革是相悖的。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迅速实现由“重实体,轻程序”向“程序至上”观念的转变,坚持严格要求每一个执法办案环节都必须符合刑事司法程序规范。要严格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拘留、逮捕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通知家属,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自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阅卷,指定监视居住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等各项规定,切实防止和克服程序违法现象,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要把完善案件管理机制作为保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重大措施之一,充分发挥案件管理在统一受理、结案审核、办案期限预警、办案程序监控、涉案财物监管和办案质量评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树立“证据标准”理念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对检察机关办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侦查、审查起诉所形成的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接受调查和质证,法庭调查前所有的证据证明力都处于待定的状态;以审判为中心,还要求案件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必须统一到与审判相同的定罪量刑的证明标准上来,而不是习惯上认为的侦查终结、起诉、审判证明标准依次升高的错误认识。因此,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要求,对检察机关的证据审查方式、把握证据规格和证明的能力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检察办案人员不能沉于以往的“卷宗中心”,积极适应审判中心的新要求,将审查、收集、判断、固定证据作为检察业务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既注重审查“在卷”的案件证据,也注重审查其他“在案”证据,通过审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当面提讯犯罪嫌疑人、询问关键证人等方式,加大对关键言词证据的固化,避免在后续环节被依法排除或不予认定。严格把握立案、批捕、起诉的条件,坚持“全面、亲历、释理”审查机制,即坚持全面集体讨论机制,强化对全案证据细节的把握;坚持亲历性审查机制,加强对定罪证据的复核查证;坚持听取诉讼参与人意见机制,确保对证据审查“零死角”,努力从源头上把牢案件质量关口,避免“带病案件”进入后续环节后难以处理。

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努力推进完善重大案件提前介入、检察引导侦查等机制,打牢侦查阶段的证据基础;加强与人民法院、律师的协调,共同促进庭前会议、证据交换、侦查人员、证人、鉴定人出庭等制度的落实,全面掌握案件争议的事实、证据、案件信息等焦点问题,尽可能降低控辩双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诉讼风险,使各项证据真正在法庭上得到检验,确保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要求落到实处。

四、树立“人权保障”理念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重要原则,也是检察机关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职能。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始终强调理性、平和、文明和规范执法,始终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有效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一方面在执法办案中,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刑事诉讼法关于保障人权的一系列制度规定,更加重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重视被害人的人权保护,重视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尊重和保障其健康权、财产权等基本人权。在审查起诉中应积极落实听取律师意见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及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同时加强侦查监督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从而做到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使公诉工作不断朝着人道化、人性化的方向完善,使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都经得起法律的衡量和社会公众的评价。

五、树立“权责一致”理念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此,要加强执法监督正常化建设,把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监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监督合力,有效规范执法行为。要强化内部监督。坚持以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使每个执法环节和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开展“八查八看”活动和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活动,不断查找和解决执法不规范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挂销号管理并全部整改。在具体案件中,实行案件承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检察长、检察长之间的阶梯式监督制衡和执法办案、案件管理、检务督察、纪检监察、信息技术等部门之间的平行式监督制衡。要以执法规范化为重点,完善细化办案工作流程图,设置流程控制点,明确各类检察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强化过程控制,确保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履行职责,真正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积极探索对执法办案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督察,及时发现和督促、纠正办案中存在的违规违法情形,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对于办案中存在违法或不当情形的,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促进执法规范化,促进公正廉洁规范执法。即:突出自侦案件督察。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同步监督督察自侦案件保障办案安全机制,做到事前督察安全预案、传唤(询问)法律手续等,事中督察安全防范措施、看审分离等,事后督察案件质量;突出重点工作督察。定期督察办案工作区设施、扣押冻结款物、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情况,发现不规范问题及时纠正,有效防止违规违纪扣押、冻结案件款物问题;突出八类案件督察。对不起诉、改变定性、减少罪名、减少犯罪事实、无罪判决、不捕等八类案件,严格执行“一案三卡”制度,即办案告知卡、廉洁自律卡、回访监督卡,并报监察部门备案,及时反馈、整改,规范执法。在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还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不断丰富和拓展接受外部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聘请来自人大、政协、人民监督员及检风检纪监督员,并以开展人大代表、检风检纪监督员、人民监督员“五个一”(即:组织一次视察、观摩一次庭审、参加一次接访、评选一次文书、抽查一次案卷)活动为载体,把对检察工作的外部监督落到具体的执法行为中和关键的办案环节,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确保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六、树立“阳光执法”理念

篇5: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作总结

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活动工作总结2007-12-07 18:17:4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法院及县委政法委关于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意见,结合我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针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遵循本次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方案,现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P>

一、从认识上破题,在思想上重视。

院党组首先在此项活动的必要性上统一认识。去年我院着重抓了“司法为民、服

务发展”,解决了立足点与出发点的问题。而这一次专项整改定位在质量与效果,是对去年重点的契合与伸展。问题的提出来源于民众的呼声和我院自我反省,针对性强、现实意义明显。

讨论中我们充分肯定了两个主题词:“规范”与“公正”。认为两者具备必然的因果关系,构成审判工作的价值观。大家一致认为,中央提出专项整改切中了时弊:单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上看,由于执法不规范导致不公正现象发生的案例不在少数,并且有上升趋势。我院处理了21起涉法上访,问题出在政法系统本身的占了一定比例。违法执法、偏见执法、好恶执法、情绪执法、教条执法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影响公众对法律的信仰,伤害社会和谐的基础。讨论中大家强调要“借势”,充分把握中政委在全国营造的这个氛围,为我所用,开展积极自主的集体排毒

二、认真传达、积极动员

根据上级法院和政法委的部署,从我院实际出发,召开了传达、动员大会,明确责任和工作措施,启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

三、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

针对本次整改活动,制定专项整改活动方案,把职务侦查、公诉、侦查监督、民事行政检察和控告申诉检察作为重点部门和环节。重点整改四个方面的问题;徇私枉法、权钱交易;执法不文明,违法办案;执法不作为和不能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问题。

四、深入查找,分类梳理

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分析评议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法院机关要重点整改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我院和两个方面的对照检查,深入查找,分类疏理,建立专门台帐,并向上级和县专项整改活动组办公室报告。对查找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如:热情接待方面和讲普通话方面,不具备立即整改条件的

逐步整改或限期整改,如执法理念陈旧、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执法受干扰等。

五、开门纳谏,集中整改

我们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虚心向各兄弟检察院学习经验,将他们好的点子、好的方法结合到自己的活动中来,并将我院广大干警在开展活动前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进行对比,使其认识到差距和不足,并加以改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明确整改方向,确保集中整改阶段取得实效,以求真务实作风搞好本次专项整改。

六、存在问题和不足

宣传工作的力度存在欠缺,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创办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专刊,并在局域网上开辟专栏,对专项整改活动进行宣传,使人民群众看到我们的决心、信心,但缺乏和本地电视台协调,对本次专项整改活动进行采访报道。

以后的工作中,全体干警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根据上级法院和政法委的安

排、部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确保专项整改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为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群众满意率而努力。

篇6: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一、规范执行流程,确保执行公开。省高院制定出台《关于推行执行全过程公开制度的若干意见》后,该院党组根据《意见》要求,在执行流程中狠抓落实。在执行立案时,就公开执行案件的立案标准和立案条件,向申请人发放权利义务告知书、执行风险告知书、执行监督卡;在执行中,限时向申请人告知案件的执行实施情况,对执行异议、变更追加执行主体等一律实行公开听证;在执行后,对未能执结的案件,告知申请人中止、终结的理由及进一步得到法律救济的途径。通过规范执行公开,增强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确保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既提高了法院的公信力,又降低了执行上访投诉率,截止今年9月,该院实现涉执上访“零投诉”。

二、规范执行礼仪,确保执行形象。该院针对少数执行干警在执行中不注意执行礼仪的问题,将规范执行礼仪与执行队伍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要求执行干警在接待每一位当事人时,应做到认真听取其陈述和意见,态度和蔼、举止规范。外出执行办案必须着制服、佩带小胸徽、出示执行公务证件,严禁单独外出办案和“三同”。在执行公务中使用规范、准确、文明的语言,禁止对当事人有任何不公的训诫和不恰当的言辞,以避免当事人和公众对法官的公正司法和清正廉洁产生合理怀疑,维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规范执行礼仪,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该院执行工作的满意度。

三、规范执行措施,确保执行公正。在执行中既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化司法权威,又要避免简单粗暴、以拘代执等问题,为此,该院根据《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的规定,进一步细化了执行过程中搜查、查封、冻结、扣押、拘传、拘留、罚款等强制执行措施的操作规范,对每项措施的采取均制定了相应的程序要求。对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明确告知执行措施的有效期限,对拘留、罚款措施,严格合议、报批程序。通过规范执行措施,纠正了过去执行中“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有效地确保了程序公正和案件质量,今年以来,该院没有接到一件对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服的复议申请和信访投诉。

篇7:不断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中院《关于做好“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回头看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按照通知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有效措施,认真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扩大整改成效,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现将我院开展专项整改活动回头看情况汇

报如下:

一、建立落实机制,确保整改到位

㈠强化责任,实施强力推动。院党组对专项整改活动回头看工作高度重视,在专项整改活动培训考核第三阶段动员部署会上明确要求回头看要做到“两个到位”,即对集中整改阶段查摆出来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一步疏理到位;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清理到位,对不完善、不健全、不符合工作实际的制度该修改的修改,该补充的补充,该健全的健全,并按专题进行整改和建章立制,逐步推进制度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建立规范司法行为的长效机制。院专项整改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出台了实施整改方案,对本单位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建立了“综合台账”,针对存在审判工作中庭审及裁判文书不规范、队伍建设不强、执行工作不力、涉诉信访工作不到位四个方面突出问题,采取项措施进行整改,同时明确要求:一是各庭室要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我院整改方案,并根据各自职责,按照方案的要求,在分析问题轻重缓急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制定各自的整改计划并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各分管院领导和庭室负责人要亲自过问本部门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的情况,对计划不周密的要加强指导,对措施不得力的要加强督促,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从而确保整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㈡强化机制,深入扎实整改。一是建立整改责任制和督办制度。按照分管领导督分管部门的原则,制定整改责任制和措施任务分解督查工作方案,针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查摆出的四个方面突出问题,制定了项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细化、分解成具体整改任务,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期限,对整改措施和任务实行挂帐销帐制度,并加强跟踪检查,有效地促进了整改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建立整改落实公示制。通过采取专门下发文件、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廉政监督员和离退休老(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干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公布整改方案和措施,让群众了解改什么、如何改、什么时间改、达到什么目标,使整改工作始终在群众监督下进行。在针对庭审中存在法官随意接听电话等不规范问题,我院制定了《关于规范法庭审理的规定》,并落实院督查通报制度。三是建立整改结果反馈制。通过召开整改情况通报会,下发整改情况反馈表等形式,向群众全面反馈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整改结果。同时,充分利用编发信息简报及宣传媒体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报道,以整改工作的实绩取信于民。四是建立整改效果评价制。通过组织召开群众代表测评会、发放问卷调查表、设置意见箱、进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确保整改方案、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二、落实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为搞好扩大整改成效工作,我院对集中整改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梳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突出问题。

㈠院党组带头抓整改。在扩大整改成果过程中,院党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每个党组成员在年内要认真落实“四个一”,即办好一件实事,提出一条好的建议,与一名干警结好帮学对子,撰写一篇调研文章。同时本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从四个方面抓整改,着力按照司法为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规范司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改不规范的司法行为。首先是针对存在少数法官庭审活动不规范问题,认真落实“一个规定、两个制度”即落实关于庭审纪律的规定和院领导值周督查制度及违法审判纪律制度;设立法官违纪违法投诉中心和效能投诉中心,严格落实效能投诉及告诫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和法官投诉中心。针对适用法律不规范问题,采取规范合议庭评议、裁判文书签发和校对,健全审判责任和落实错案责任追究、案件评查通报制。针对案卷归档不及时,案卷质量不高的情况,建立《诉讼档案管理办法》,对不及时归挡和归档卷宗不合格的由直接责任人和监督管理人共同承担责任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针对存在少数法官权力观、地位观不端正,对当事人态度生硬、推诿扯皮,工作作风拖拉等问题,从解决法官大局意识方面入手,提高法官司法为民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取以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为载体,抓好四项教育,即“公正与效率”主题教育,“司法为民”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即“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强化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第三针对存在执行工作力度不大;在案件执行中对执行法律文书的制作、送达不规

范,执行案件不及时,该执行的不执行;强制执行措施欠妥,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现象。采取的整改措施:一是调整充实执行力量,将执行人员调整了名。二是推出“案件到人,责任到人,限定时间,集中办理,局长全程监督”五位一体执行新机制,完善了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案件管理模式,先后制定了执行案件流程管理、执行款物管理、换员执行、执行联系卡制度、执行回

避、执行案件文书材料立卷装订归档、执行裁决权和实施权分权运行、评估拍卖变卖财产、信访督办执行案件处理、执行工作监督十一项规定,对执行重点程序和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同时将十一项制度汇编成册,形成了院《执行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分发至每一位执行人员手中。三是改进执行方法,加强执行和解工作,提高执行效率。四是加大执行新理念的宣传力度,强化当事人对民商事交易风险责任的认识。建立执行案件联系卡和执行日志,组织开展执行法律法规宣传周活动。第四针对存在对涉诉上访人、申请再审人态度生硬、推诿扯皮的问题。采取的三项整改措施:一是建立申诉案件首办责任制。二是实行齐抓共管,谁办案、谁负责、谁接待的信访接待制度,按归口管理,归案到人的原则,通过导诉、审判庭首访负责、判前说理以及“判后说法”等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审判、信访双责制。三是加强督查力度,建立依法及时办理涉诉信访的长效机制。

㈡各庭室联动抓整改。各庭室在落实好院交办的整改意见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抓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如民一庭制定了法庭审理、合议庭合议、裁判文书签发等四项制度,林业庭制度优秀裁判文书评分标准等。执行局对执行重点程序和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汇编《执行工作规章制度》。同时针对执行中存在截留、挪用执行款物的违法违纪现象,成立违法违纪查处小组,加强监管力度,目前已立案调查执行工作中违法违纪案件件人。其中对当事人举报的一名执行干警截留私自保管执行款、收受当事人礼品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现已将该干警调离执行岗位并依有关规定正进一步处理;对另一名干警违反回避规定,以法院工作人员身份充当案件代理人及替他人收取执行款物的行为正在查处当中。

三、开展主题活动,突出整改成效

㈠开展“五个活动”,扩大整改成果。结合开展主题活动,促进专项整改活动深入开展,做到“五个针对”:一是针对少数干警服务态度不够好的问题,开展创“一流作风”活动;二是针对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开展“努力清积案,为党添光彩”活动;三是针对少数案件质量不够高和少数法官办案效率低的问题,开展“庭审观摩、法律文书评比、案件质量评查和评选办案能手”活动;四是针对人民法庭建设不够规范的问题,开展“建一流法庭,创一流业绩”活动;五是针对涉诉信访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开展了“涉诉信访大接访、大清理、矛盾纠纷大调处”专项活动。

㈡突出整改重点,确保整改成效。为了扩大专项整改活动成效,推动专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我院结合专项整改活动“回头看”,针对“四个重点问题”进一步抓好专项整改工作。

⒈针对少数法官审判能力不强,少数案件质量不高的重点整改问题,建立和完善法官培训工作以司法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制度,积极开展岗位练兵,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司法实践水平。从查摆出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审判能力不强,庭审争议焦点把握不准,庭审活动不规范,裁判文书制作不规范,说理说法不透彻,校对疏忽出错漏等等。为改变这一现状,院党组积极开展以办案基础能力、裁判文书制作水平、执行人员综合素质、书记员记录水平测评为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审判管理,制定了《庭审操作规程》,强化审判监督,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活动中,领导带头,每个审判人员担任审判长开一个示范庭,制作一份法律文书,评委到庭旁听,进行逐项打分,提出意见,促进司法能力的提高。针对裁判文书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建立由主审法官、审判长、庭长会签,合议庭有分歧的由分管院长签发的签发制度;加强案件质量评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裁判文书质量;针对归档案卷质量不高,归档不及时等问题,完善健全了《诉讼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对今年以来的案件进行全面复查,要求归档案卷须经书记员、主审人、庭长、档案员、审判监督庭五级检查,并加强案卷评查通报,强化案卷质量。

⒉针对少数法官形象和审判作风不佳的重点整改问题,认真开展“公开大接访”活动。结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坚持执法为民、司法公正的宗旨,及时发现法院和法院干警执法活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法院各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制度、机制、体制等存在的漏洞。此次“公开大接访”活动,由院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接访,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抓紧清理和核实,及时向反映人反馈处理意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法院的形象。

⒊针对司法为民不具体、不到位的重点整改问题,开展大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安排组织了以党组成员为组长,分两个调研小组下到基层调研。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的形式,对莲峰镇、新泉镇、朋口镇等乡镇,就对法院开展的“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对法院开展“建立为民服务联系点”活动的意见;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情况;农村山林土地纠纷的现状及矛盾排处措施;乡镇、村办企业的现状及债权债务纠纷情况;计生行政执法情况以及征地拆迁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为该院今后的审判工作确定侧重点打下了基础。

⒋针对案件执行不规范的重点整改问题,按照司法为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行执行改革和执行规范工作。以中院将我院作为全市法院执行专项整改示范点为契机,围绕执行程序、实体上不规范、不合法的问题,从九个重点工作环节上下大力气整改规范执行工作:一是执行立案、收费环节;二是执行款物的管理、分配环节;三是执行案件换员执行环节;四是执行联系环节;五是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处理六是执行回访环节;六是暂缓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环节;七是评估拍卖变卖财产环节;八是执行信访督办处理环节;九是执行监督环节。执行局的执行人员经过认真学习方案要求,经过对九个环节的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先后制订完善了《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规定》、《执行款物管理规定》、《执行案件换员执行规定》、《执行联系卡制度》、《执行异议听证制度》《执行回访制度》、《执行裁决权和实施权分权运行规定》、《评估拍卖变卖财产规定》、《执行信访督办执行案件处理规定》、《执行工作监督制度》,有力地规范执行工作秩序,提高案件执行的效率。

四、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自开展专项整改活动以来我院结合实际,围绕重点,深入查摆,建章立制,扎实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一是干警牢固树立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思想,践行司法为民的自觉性显著增强。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院干警共拒贿万余元,所办案件无一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特别是行政庭一干警在审理案件中,面对一案件当事人向其送巨礼元时,严辞拒收并耐心向其解释将秉公办案时,该当事人深深感受到人民法院为人民的情怀。二是进一步落实审判公开制度,扩大了审判工作透明度,拓宽了司法为民渠道。通过制定和实行立案公开、庭审公开、裁判结果公开、办案质量评价标准公开、执行工作公开和委托司法鉴定、拍卖公开等制度,强化了社会监督,以公开促行为规范,以公开促司法公正;进一步落实了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窗口单位更加文明规范,庭审纪律和庭审作风有明显加强。三是增强了司法公正与效率意识,审判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促进了审判工作的开展。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加了每位干警的公正与效率意识,能做到慎重办理每一个案件,热情接待每一个当事人,认真开好每一个庭,快办案、多办案、办好案。-月份,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审结件,审结率达,审限内审结率达。其中,民商事调解、撤诉率达,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个百分点;受理各类执行案件件,执结件,执结率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呈现出办案数量、质量与效率协调发展的工作态势。四是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制度和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执行工作,统一了司法标准和尺度,强化了内部管理;提高了法律适用水平及裁判文书质量,减少了因工作粗糙和疏漏造成的差错。

虽然我院在前二个阶段专项整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思想上,有个别干警对专项整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查摆问题还不够深入具体;二是在组织领导上,各庭室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大多数庭室对前一阶段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方案、细则中规定的工作都能认真抓好落实,但有个别庭室落实得不够好;三是在建章立制上,个别庭室制度建设针对性不强,出台的制度过于简单、笼统;四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水平还不够高,解决矛盾的本领还不够大,公正裁判的能力还不够强,司法作风还不够硬,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案件裁判不公、效率不高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五是制度结构不尽合理,审判管理的制度比较薄弱,配套的监督措施不力,有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和执行。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五、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篇8:发挥舆论作用促进司法公正

1. 新闻媒体之于司法的积极作用

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中坚力量, 报导新闻事实、引导舆论取向并促使政府、司法等公共权力的行使更加公正而负责任, 从这一维度而言, 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不可或缺。新闻媒体活动之于司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法制信息平台。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宣传之工具, 当然少不了对司法活动的宣传, 从而成为司法机关宣传法律常识、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途径之一。与此同时, 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披露一些公众所关心的大案、要案的进展情况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细节来满足和实现公众对司法信息的知情权。所以说, 新闻媒体为司法部门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第二, 司法监督工具。新闻媒体对于司法活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对法律事件的一系列的采访和报导来进行的。因为新闻媒体的传播途径广、受众多, 它对于法律事件的报导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关注, 从而将整个司法活动过程公开, 客观上当然起到监督司法的作用。通过披露公众所不知的法律事件以及对于法律事件的深入报导, 并籍此拓展公众的视角, 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监督司法活动的合法性, 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这样, 通过新闻媒体的追踪采访和深入报导, 就会一步步揭开事件事情的面纱, 在为公众呈现法律事件和当事人全部或者尽可能接近全部真相的同时, 亦将新闻媒体对于司法活动的监督进行到底。

2. 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

新闻媒体确能起到监督司法活动的作用, 但是如果新闻媒体在报导法律事件的过程中, 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导致报导失实, 亦会对司法公正起到相反的作用, 比如新闻记者被贿买后对于法律事件的有失公允的报导并导致公众的误会而对司法机关形成不正确的舆论压力并最终可能影响司法判决的公正性或者影响公众对判决结果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再比如由于新闻记者工作的失误对于某个法律事件报导不准而引起公众的误解等等都会导致新闻媒体对于司法活动的监督起到阻滞的消极影响。所以, 新闻媒体在监督司法活动的过程中, 确有其必须遵守的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底线, 其应当在守法的基础上保持其公正、独立、客观的品格, 否则只能误导公众、混淆视听而引起或激化社会矛盾。为此, 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2.1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是指新闻媒体在报导司法活动时要以法律规定为底线, 不可滥用新闻自由之权利。比如前述最高法院出台的两个司法解释———《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中已经明确了法院审理案件必须予以公开的环节以及新闻媒体报导法院未决案时的禁区和禁止性行为。那么, 新闻媒体在报导法院的未决案时要客观公正地公开尽可能多的案件信息;同时, 新闻媒体也一定要避免踏入“雷区”、避免偏听偏信、避免以过于浓重的个人色彩或者为了迎合大众心理去预先评说未决案件, 或者为了吸引“眼球”而在报导时用词不当引起误会, 或者误读法律法规条文及法律事件中被访者原意而误导公众等。

2.2 恪守职业道德。

主要是指新闻媒体在采访和报导法律事件时一定要秉承客观、公正、独立的品格。新闻媒体是司法机关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同时, 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权是公众监督权的表现方式和表达途径之一。权力的运行与对权力的监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新闻媒体在行使监督权利的过程中, 将其行为控制在客观、公正、独立的职业道德范围内, 是达致两种权力平衡的前提条件之一。所谓客观要求新闻报导保持事件的原有样貌, 将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到公众面前, 由公众自己去判断、去认识、去选择和衡量;所谓公正要求新闻报导关涉双方当事人或者关涉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害关系时, 要公平对待并报导事件的真实信息, 不因某一方当事人而特别去遮掩事实, 亦不因某一方当事人而刻意去渲染情绪;所谓独立是指新闻媒体作为事件的报导者, 要以独立的第三方的视角和心态去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新闻媒体的监督权不受制于任何行政权力的压制或别有用心的引导, 亦不能被任何个人所左右, 无论是其对事件报导的角度, 抑或是其对事件的评论, 均是独立的。新闻媒体也只有在监督司法的过程中恪守其职业道德, 才能发挥其监督司法活动的正面作用。

3. 结语

权力失去制约与监督就会导致滥用, 而监督权力的前提是权力行使的透明与公开。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中坚力量, 作为法制信息平台、司法监督工具不仅是司法知识和程序的宣传途径, 更是程序公开公正透明的有力监督工具。正确发挥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到遵守法律法规, 恪守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 张雁深译,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第154页。

上一篇:加快完善培训体系 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下一篇:地球熄灯一小时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