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促地区发展

2024-05-17

机关事务促地区发展(通用6篇)

篇1:机关事务促地区发展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维护、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应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通力合作的社会公共

事务管理;应是男女两性平等参与、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共享成果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妇女及妇女组织在社会公共

事务管理中的地位与参与程度,则是衡量两性和谐发展的主要标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妇联的组织架构、服务功能和参与方式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妇联要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转型期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更新理念,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完善架构,加强组织服务功能,扩大网络覆盖面,提升参与层面,创新参与方式,建立新型运作机制,开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新模式。

我们正处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时期。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社会正在加速迈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政府包揽一切公共事务的大政府社会,正在向市场经济为主、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小政府社会转变。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一个各种社会矛盾凸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对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成员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有效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降低因社会急剧变革所带来的社会震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迫切需要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建立社会管理新机制与新模式。

一、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行为规范有序、社会运筹科学得当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人享有同等机遇和权利,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注重男女公平、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男女的平等发展、协调共进,有利于形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局面,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谐社会要求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维护、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消除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落脚点即在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社会公共事务是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是伴随社会发展过程发生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利益的社会性事务。其主要特性是公益性、多样性和阶段性。公益性,即是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多样性,即因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决定了公共事务的种类繁多和公共管理的方式多样。阶段性,即公共事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标准。

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和手段都有所不同。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国家产生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至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公共事务内容和范围的大为扩展,复杂性的大为提高,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和管理手段也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已日趋多样化。建立一个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已成为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之必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应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通力合作地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治理,应是男女两性平等参与、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共享成果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妇女及妇女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地位与参与程度,是衡量两性和谐发展的主要标尺。

二、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妇女组织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中国的妇女团体是随着近代男女平等思想的传播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应运而生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妇女组织中就已有部分以“提倡女学”、“力保主权”、“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发达女权参与政事”为宗旨。民国初年,相当部分妇女组织已冠以“参政会”之名,明确“以普及女子之政治学识,养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国民完全参政权为宗旨”。1913年4月,万国女子参政会中国部即已成立。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种政治性妇女团体更是

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并在历次重大运动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可以说,中国妇女组织的兴起,即是觉醒了的中国妇女要求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产物。

建立于新中国初创时期的各级妇联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界妇女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众团体。其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利益,促进男女平等。主要任务可分为对内与

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一是建立健全自身的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动员妇女投身于各项建设事业;二是教育引导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三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各项服务。对外,一是代表妇女参与各项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参与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制定,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二是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妇女儿童的各项发展事业提供支持,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发展;三是发展同世界各国妇女和妇女组织的友好交往,维护世界和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和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作为政治性社会团体的妇联组织,其机构设置、管理方式,也基本类同于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其基本职能和开展各项工作时,也主要是采用行政化的手段。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级妇联组织实际上是在以行政管理部门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且,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不同的才智特征已被社会平等、平均的运行规则所磨平,男同志所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一样能够办得到,妇女从事各种社会劳动和男性一样同工同酬,妇女享有与男性同样多的发展机会。这就为妇联组织顺利履行其基本职能提供了现实的客观条件。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进入转型期,妇女原本享有的社会地位和各种权利的保证,已在利益驱动的经济社会中逐渐失落,妇女群体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被动地位也充分暴露出来,无论是在社会政治参与、劳动就业,还是在婚姻家庭,妇女的各种权益保障问题正逐渐呈上升趋势。在全国妇联权益部2002年所作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调查》中清晰显示出:女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的比例偏低,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明显存在着男强女弱的现象;女性在就业方面受到的不平等对待较多,女工劳动保护规定不落实的问题突出;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损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以及在家庭中财产权利的受侵害问题仍较严重。

客观现实表明,当前妇联履行其基本职能的现实客观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之有效的行政参与和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现实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之需要,妇联自身的组织架构、服务功能和参与方式也已面临着重大挑战。

首先,从妇联自身的组织架构来看,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其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尤其因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妇联,更增强了妇联的“政社不分”之特征,各机构之间也呈现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之弊端。作为社会团体,妇联的机构设置本应是为了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但现实情况却是因受行政机关编制之制约而设立,部室合并、职能交叉、工作互含、政社不分的现象突出,致使本属社会团体的妇联组织,事实上却在担负政府行政部门相关之职责,致使某些政府职能部门的失位与缺位,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自身的机制创新与应有功能之发挥。

第二,从妇联的组织服务功能来看,因受“政社不分”组织架构之影响,今年来虽组织网络覆盖面宽了,但工作缺乏渗透力,工作与多种职业的女性社会团体联系紧密度还不够,尚未具备其很强的号召力。妇联实行地方组织和团体会员相结合的组织制度,但其日常工作与活动则主要是通过各级地方组织开展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各界妇女群体,服务手段主要是宣传教育、技能培训、促进发展、维护权益、扶贫济困等。各团体会员虽已涉及各界各阶层,但因受妇联自身组织架构、人员编制的制约,与部分团体会员彼此之间尚未形成优势互补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且因目前女性社会团体组织阶层分层多,辐射作用还不够强,尤其是部分外企的白领女性、民企的女职工(未建工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中的女性从业人员、外来妇女还处在组织外围。因而,妇联作为联结全社会各界妇女的组织,其应有的组织网络和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加以开发和拓展。

第三,从妇联的参与方式来看,因受“政社不分”组织架构之影响,实际上还是以行政参与为主,社会参与为辅。就近年来妇联交流的工作经验来看,主要有这样几种参与方式:一是妇联协助政府直接管理妇女儿童事务;二是妇联代表妇女向党委政府提供调研内参和社情民意,提出涉及妇女儿童政策的对策与建议;三是在各级人大、政协提出有关议案、提案和建议案;四是创办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维权站(岗)、再就业咨询服务站等各类公共服务产品;五是通过建立实事项目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这些间接的参与方式表明,目前妇联的参与还是以协助政府管理为主,自主参与为辅,因此真正进入决策参与的层面力量还有限。应该说,参与决策过程与监督政策制定才是保障女性权益的根本。但是,因女性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和在各级人大、政协中的比例偏低,而且女性自身对于政治参与权利维护的方式还缺乏学习和训练,导致许多直接关系女性发展与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颁行,实际上都还是在缺乏女性充分参与的情况下通过的。

应该说,在现行的体制框架下,妇联为了忠实地履行其基本职能,已是尽其所能,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因现实社会客观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妇联履行其基本职能的原有优势也已在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妇联要真正发挥代表妇女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应该具有的组织、参政、监督和教育等功能,就必须更新理念,拓宽思路,建立新机制,创出新模式,为构建一个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各方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通力合作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而进行必要的变革,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内罗毕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中指出:“对妇女真正实现平等,与男子平等地分享权力必须是一项主要战略”,要求各国政府和政党应该加强努力,以促进并确保妇女在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担任高级职务方面取得平等。和谐社会,是男女平等分享权力的社会,是人人共享的社会。女性的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因素。经济政策的主导权力来自于政治权力,女性只有参与决策过程与监督政策制定才能保障权益和改善处境。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与和谐状态。妇联只有广泛而深入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建议:

首先,应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理顺关系,完善架构。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和需求日趣多样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大量涌现,要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建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群众团体,应在机构设置和组织体系上努力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社不分”状况,理顺与各政府部门的关系,以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应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政府系统内设立专门掌管妇女事务的妇女部或妇女局之经验,推动目前附设在各级妇联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成为真正意义上之独立行使职权的政府行政部门,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妇联能够“政社分设”,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也使某些政府部门失位和缺位现象不再出现。妇联应依据工作需要完善自身的组织架构,合理设置机构,以避免各机构之间的职能交叉,并根据社会群众团体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具有的非政府的职能开展工作。此外,妇联还应在目前政府主导型的合作关系基础之上努力培养自身的自主性,以能朝着与政府形成合作伙伴型的、平等型的合作关系的未来方向发展。

第二,妇联应加强自身的组织服务功能,扩大网络覆盖和工作渗透,与各种女性社会团体建立紧密型的联系,以提升自己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目前我国妇女在社会构成、职业分布等方面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化的特点,但现有的各类妇女组织都存在辐射力不够强、工作渗透里不够等问题。妇联应在现有的纵向组织体系基础之上,与各类自下而上的妇女组织横向构建合作型组织网络,形成以妇联为核心的,与其他各类妇女组织平等互助的合作型的组织网络体系,要大力发展壮大外围组织即:各种行业协会、柔性妇女组织和妇女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志愿者的作用,努力发展成为妇联工作的有效力量。要增强妇联组织的包容性与开放度,提升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妇联真正成为我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妇女组织。对于各类妇女组织来说,依托妇联也能够实现资源获取、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帮助,从而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妇联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各类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女性社团成员的参政培训,使她们掌握政治参与和权利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式,以提高广大女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觉悟与技能。

第三,妇联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参与层面,拓展参与渠道,创新参与方式,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作为自上而下的非政府组织,妇联拥有丰富的组织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和群众资源,这正是妇联的资源优势之所在。为有效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妇联应以推动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政策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努力提升参与层面,拓展参与渠道,创新参与方式,以增强妇女对决策过程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妇联应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提高女性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和在各级人大、政协中的合理比例,努力通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划》推动其实现,以使更多的优秀女性进入决策参与层面,从源头上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妇联应在开展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女性在就业、劳动保护、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权益受损、家庭暴力以及在家庭中财产权利的受侵害等问题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实施方案,并努力促进人大、政府制定、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切实维护妇女应有的合法权益。

第四,妇联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工作任务项目化运作机制,开创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尤其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转型,妇女问题更为复杂多样,因此,建立科学的工作运作机制已是刻不容缓。妇联应适当参照借鉴国外ngo的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工作任务项目化运作机制,将妇女工作分解成逐个项目,落实资金、落实人员,严密部署,以保障工作有效、顺利地运转。探索和建立项目化运作机制,首先,须从项目的立项、规划、实施到评估以及全程的监督,设计一套严密的程序,同时要确保资金到位、专业人员配套。其次,是要建立项目承接机制,通过承接政府项目实现自我发展。妇联应深化与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的项目合作,主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政府和国际组织委托,妇联承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再次,是要完善项目合作机制,对于政府委托的项目,妇联组织可以单独组织实施,也可以与其他社团和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组织实施,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互惠、双赢的合作模式。同时,可吸纳一大批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经历阅历、不同需求视角的志愿者融入到妇女发展项目的实施和研究中,形成志愿者网络,创新妇联与专家学者、与社会活动家、与妇女ngo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对妇女工作实行项目化系统管理,既是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也是深化妇女工作的过程。妇联可充分利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宣传的、自治的、项目的等各种手段,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妇女、关心和支持妇女工作、推动妇女事业的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前,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主体的多样化,政府和社会的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新的形势下,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积极拓展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空间,是妇联组织更好地服务妇女儿童、赢得社会认可、提高组织声望的重要途径。

1995年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指出: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是一个包容的社会,其基础是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文化和宗教多样化,社会正义、民主参与和法制。人人共享的社会,是一个根据所有人的需要和能力,调整自身结构和动作,并调整自己政策和计划的社会,从而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潜能,并为所有人谋取福利。妇联组织广泛而深入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即是促进构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

篇2:机关事务促地区发展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维护、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和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作为政治性社会团体的妇联组织,其机构设置、管理方式,也基本类同于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其基本职能和开展各项工作时,也主要是采用行政化的手段。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级妇联组织实际上是在以行政管理部门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且,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不同的才智特征已被社会平等、平均的运行规则所磨平,男同志所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一样能够办得到,妇女从事各种社会劳动和男性一样同工同酬,妇女享有与男性同样多的发展机会。这就为妇联组织顺利履行其基本职能提供了现实的客观条件。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进入转型期,妇女原本享有的社会地位和各种权利的保证,已在利益驱动的经济社会中逐渐失落,妇女群体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被动地位也充分暴露出来,无论是在社会政治参与、首先,应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理顺关系,完善架构。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和需求日趣多样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大量涌现,要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建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群众团体,应在机构设置和组织体系上努力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社不分”状况,理顺与各政府部门的关系,以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应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政府系统内设立专门掌管妇女事务的妇女部或妇女局之经验,推动目前附设在各级妇联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成为真正意义上之独立行使职权的政府行政部门,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妇联能够“政社分设”,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也使某些政府部门失位和缺位现象不再出现。妇联应依据工作需要完善自身的组织架构,合理设置机构,以避免各机构之间的职能交叉,并根据社会群众团体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具有的非政府的职能开展工作。此外,妇联还应在目前政府主导型的合作关系基础之上努力培养自身的自主性,以能朝着与政府形成合作伙伴型的、平等型的合作关系的未来方向发展。

第二,妇联应加强自身的组织服务功能,扩大网络覆盖和工作渗透,与各种女性社会团体建立紧密型的联系,以提升自己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目前我国妇女在社会构成、职业分布等方面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化的特点,但现有的各类妇女组织都存在辐射力不够强、工作渗透里不够等问题。妇联应在现有的纵向组织体系基础之上,与各类自下而上的.妇女组织横向构建合作型组织网络,形成以妇联为核心的,与其他各类妇女组织平等互助的合作型的组织网络体系,要大力发展壮大外围组织即:各种行业协会、柔性妇女组织和妇女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志愿者的作用,努力发展成为妇联工作的有效力量。要增强妇联组织的包容性与开放度,提升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妇联真正成为我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妇女组织。对于各类妇女组织来说,依托妇联也能够实现资源获取、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帮助,从而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妇联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各类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女性社团成员的参政培训,使她们掌握政治参与和权利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式,以提高广大女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觉悟与技能。

第三,妇联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参与层面,拓展参与渠道,创新参与方式,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作为自上而下的非政府组织,妇联拥有丰富的组织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和群众资源,这正是妇联的资源优势之所在。为有效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妇联应以推动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政策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努力提升参与层面,拓展参与渠道,创新参与方式,以增强妇女对决策过程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妇联应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提高女性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和在各级人大、政协中的合理比例,努力通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划》推动其实现,以使更多的优秀女性进入决策参与层面,从源头上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妇联应在开展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女性在就业、劳动保护、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权益受损、家庭暴力以及在家庭中财产权利的受侵害等问题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 乡镇三调联动典型经验做法

近几年,随着河西开发建设的纵深推进,社会矛盾随之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我乡坚持以和谐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探索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调互动的工作机制,联动效果显著,备受媒体关注。

中央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等新闻媒体来我乡就“三调联动”格局形成的典型经验进行采访。乡党委书记、乡长等党政领导亲自接待,司法,综治,妇联,派出所等一同参加并介绍了我乡“三调联动”典型经验,我乡“三调联动”工作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健全机制,构建网络。乡党委、乡人民政府成立“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乡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乡司法所设立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驻乡及乡属各企事业单位均有调解组织,7个村1个社区全部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全乡145村民小组分别成立调解小组,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覆盖全乡各个角落。

篇3:机关事务促地区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转型,趋势及特征

近年来,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为民服务深化的刺激下, 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呈现新局面, 其体制出现转型趋向, 这种趋向虽隐藏于复杂现象背后, 但切实体现了机关事务工作改革的新方向。

一、机关事务管理体制的现状

受多重因素影响, 我国机关事务现在仍采用分散管理体制, 此种体制的存在及实施, 导致诸多问题存在, 严重影响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

(一) 缺乏统筹规划

各个部门在独立负责事务管理工作时, 未展开部门间、层级间的交流与协作, 使得机关事务管理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由于每一部门独自行使管理权、缺乏统筹协调, 使得机关事务工作不能为公共政府建设提供全面、统一的规划, 进而影响了公共资源的统筹开发及利用。

(二) 行政成本攀升

事务管理差异性及管理工作缺乏统筹规划问题的存在, 使得各地、各系统无法制定统一的资产配置、生活保障及机关服务等制度, 且出现同一行政区不同系统、同一系统不同部门存在保障标准不一致现象;加之各个服务保障标准执行缺乏相关制度约束, 执行中随意性、主观性行为突出, 使得事务管理不同部门、不同系统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及职工福利等方面出现攀比现象, 增加了行政成本。

(三) 职权划分不清

权责分明可明确各方权利, 也可督促权利方切实落实工作, 然而由于我国中央机关部门、省级机构部门在国有资产管理、基建投资等问题上存在权利交叉、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现象, 造成事务管理责任推卸, 影响了事务管理工作实效。同时, 由于缺失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 各地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长期处于分散、封闭、各自为政状态, 致使各地保障标准差异大, 影响了区域平衡发展。

(四) 法制建设滞后

法制、监督机制是保障事务管理工作落实的基本条件, 然而当下事务管理在违规用地、违法出租、超标用车、超标配房、超规格接待等方面并无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且我国法律法规未详尽规定惩处以上行为的措施、追责手段, 使得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同时, 受机关事务管理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管理理念影响, 一些不正之风仍旧在管理中大量存在。

二、新时期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市场经济开放度日益提升、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建设日趋推进背景下, 我国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表现出统一化、法制化、边缘化及变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一整体趋势引导我国事务管理部门进行内部改革, 为有效解决机关事务管理现存问题提供了参照。

(一) 统一化

统一化管理趋向是我国机关事务管理的典型趋向, 这一趋向是机关事务部门改变传统分散式管理模式、规范内部行政行为、进行自身建设的要求所在, 也是实现机关资源共享、保证管理公平落实的基本要求。具体来看, 统一化趋向集中表现在:

其一, 宽职能、少结构。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政府逐渐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人们对行政成本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我国必须转变传统的分散化管理方式, 以集中化管理方式进行机关事务管理。如省市设立单一管理机构, 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事务进行统一管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集中制定管理办法, 并建立监督管理制度, 保证各系统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落实;省市对机构职能进行整合, 制定国有资产、政府采购、后期服务、公车配置等统一性管理制度等。

其二, 责权统一、部门负责。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在中央设立机关事务管理总局, 在地方建立省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并明确层级隶属关系;同时, 要建立中央对地方业务的指导关系, 发挥中央管理机构的领导、规范作用,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统一政策标准, 以保证机关事务管理体制统一, 避免服务保障不一, 减少相互攀比现象。

(二) 法制化

我国机关事务管理模式的转化、法制管理效能、依法治国的深入、建立法治政府的推行使得我国机关事务管理呈现法制化发展趋势。具体来看, 此趋势表现为:

其一,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获权及执权必须合法。当前全国各地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并未经法律授权, 这不仅影响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开展, 且与建立法治政府、依法治国相背离。这就要求以法律形式规定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权力获得途径, 并将后勤保障机构职权以事务管理体制形式规定下来, 以保证政务工作依法开展。

其二, 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必须有法可依。法律是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管理的手段, 是新时期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转型的重要保证, 因此, 必须将机关事务组织结构以及职能法制化, 通过借鉴、运用国外先进机关事务管理法制建设经验, 加强我国机关事务法制化建设, 通过相关立法程序、法律法规, 规定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活动原则、规范经费支出、规范服务标准化的操作。

其三, 机关事务法制化是一个过程性的政治任务。依法治国可为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转型提供保障, 因此, 事务管理机关必须充分运用依法治国方略, 加强内部改制;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机关事务法制化是一个历史性任务, 必须循序渐进地展开。

(三) 变元化

反映跨越式发展要求:传统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是制约后勤服务的关键因素, 其存在时间长、影响根深蒂固, 后勤保障体系变元化对传统体系进行挑战, 这虽艰巨, 但不可逆转;同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买方市场占据主导, 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变元化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四) 边缘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表现出边缘化趋势。

其一, 边缘化趋势成为必然。当下生产力周期日益缩短,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必须适应当下生产力急速发展趋势, 进行转型, 若不转型则会被淘汰, 不转型则无法打破传统管理模式, 无法解决机关事务管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其二, 反映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信息时代下, 事务管理工作范围、方式、手段均发生变化,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必须积极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 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才能对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进行有效管理;同时, 在先进技术环境下, 传统后勤所提供的保障服务质量越来越低, 传统后勤服务弊端日益突出, 因此, 如何解决后勤服务问题成为现代机关事务工作改革重点。

三、结语

当下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引发多种问题,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依法治国大力推进的环境下,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转型已成必然,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抓住机遇, 顺应转型趋势, 积极展开现代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 以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李锦生.创新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J].中国机关后勤, 2009 (05) .

[2]姬观菊.新时期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研究[J].中国机关后勤, 2009 (09) .

篇4:“六型机关”促发展

2011年7月1日,胡锦濤总书记发表了“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的重要讲话。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指出,广东各级机关党组织应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思考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方法路径,为加快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更大的贡献。一年来,广东电网公司机关党委按照上级的工作动员和部署,以“体验基层生活,增进基层感情,帮助基层解忧,牵手基层创先”为指导思想,全面开展“机关党建走在前”主题实践,着力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六型机关”,引领和带动公司各级党组织建设工作,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理论武装、队伍建设走在前

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

机关党委坚持以中心组学习带动机关各级党组织学习,科学设计、精心安排全年学习内容和活动体验,内容涉及信息、科技、人才、法律、哲学、文化、安全、廉政准则等各个方面,及时全面准确传达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2011年,机关党委就廉洁从业等主题开展集体学习达18次,成员参学率达98.6%。组织成立公司党建政研会,探索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路。2011年,公司共有19项思想政治研究成果分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优秀论文、优秀案例奖,其中公司机关党委政研成果《关于建立安全生产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荣获一等奖。组织发动“书香飘万家,好书荐大家”、“日读千字,季读一书,年学一技”活动,先后向广大员工推荐《关键在落实》《卓越员工十二项修炼》《苦难辉煌》《解放战争》等书目,拓宽员工视野,丰富思想内涵。鼓励机关员工“多持证、持多证、持高证”,通过举办公文写作、秘书、新闻、政务等技能评比,管理、业务、普识等学习培训,致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的机关党员队伍。通过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评比、普通党员上业务党课、主题演讲、辩论等活动,着力营造机关党组织浓厚良好的学习氛围。

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走在前

着力建设效能型机关

公司机关党委按照“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思路,以提高机关运作效率带动公司办公效能提升。2011年,公司机关党委召开了两场机关作风建设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开展专项整改活动。《关于提高公司本部工作效率的意见》随后下发,发文中大力倡导“有效工作”理念,减少文山会海,要求广大党员不当“坐家”,多做调查研究,鼓励主动沟通、直接沟通、有效沟通。切实落实行办文办牵头部门责任制、限时办结承诺制、岗位代理制,推行工作部署模板化和常规数据统计常态化,进一步加快公文流转,严控文件传阅范围,提高发文质量、控制发文数量。同时,探索建立机关本部信息共享平台。8月份,机关党委率先启动“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自觉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定期开展党员自评互评,促进创先争优风尚在机关的迅速建立。

固本强基、推进创先走在前

着力建设创新型机关

去年7月,公司党委充分总结历年来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省级电网企业工作(以下简称:创先工作)的经验成果、深刻分析了党建工作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牵手行动”理念,创新性地将创先工作、创先争优、党建工作三者巧妙融合,着力营造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打造公司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在机关党委的带动下,各级党组织组建1 773支服务小分队,走进医院、学校、社区、企业、农村和困难家庭,推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行动、在基层见效。“牵手行动”在系统中全面铺开,联手104家粤企签署《绿色宣言》,共谋低碳发展之路;携手佛山、清远、中山地市政府签订“十二五”电网战略合作协议,共促电网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牵手153个居民小区,为其提供统一规划与专业维护,共建和谐长效客户关系;先进供电局向落后供电局“施援手”,分享管理经验,共商对策促发展。公司作为唯一一家央企单位参加省直工委“创先争优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经验交流,展示为民服务成果。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20多次报道公司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产生了广泛良好的社会影响。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走在前

着力建设服务型机关

贯彻中央“走转办”(走基层、转作风、办实事)活动要求,公司机关党委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眼睛要唯“实”唯“下”,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重心下移、眼睛向下,注重调查研究,帮助基层更深入、更优质地开展服务为民,擦亮公司“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的品牌形象。公司建立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和走访点、机关党支部基层联系点和走访点,密切加强机关和基层的联系,定期指导、服务基层工作,协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启动“走基层、帮基层、学基层”行动,要求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定期到基层、到一线班组体验工作和生活,每年基层体验天数不少于15天。具体做到:至少参加一次线路巡视、设备维护以及抢修作业;至少参加一次客户交流座谈会;至少参加一次与一线班组员工交流谈心;至少参加一次基层班组安全活动;每人每年至少提交一篇基层体验报告。同时,各党组织在对象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到条件相对艰苦、基础比较薄弱的基层单位、县级子公司去,与基层员工同吃同住,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文化建设、和谐建设走在前

着力建设和谐型机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公司制定实施党建及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强化文化的整合和管理,机关党委率先组建讲师团队、网罗文化达人、构筑企业文化信息传播平台。开展“青春暖流、爱心涌动”、“本部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文化活动,鼓励员工按规定休假,帮助机关员工释缓工作压力,努力营造“团结活泼、紧张严肃”的机关和谐文化氛围。以员工辅导计划为载体,推进“幸福南网”建设。机关党委结合农电体制改革、薪酬体系改革、主辅分离、大运保供电等重大事项,针对特殊人群重点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确保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机关政工干部主动深入变电站、供电所和基层班组,与员工谈心交心,帮助员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率先引入专业咨询师心理咨询热线,为基层员工构筑心理支持平台。率先为机关员工开展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员工树立阳光心态,阳光面对每一天。2011年,广东电网公司本部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同年开展的本部员工幸福感测评中,78%的员工认为在电网企业工作有优越感,并感到幸福。

风清气正、廉政建设走在前

建设廉洁型机关

公司机关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坚持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和纠风等工作上下功夫,着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机关风气。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党风廉政规章制度,机关党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抵制诱惑,守住底线,争当清正廉洁排头兵。牵头编制推行“纪检监察一体化建设推广手册”,对照要求实施考评考核,实现源头上防腐。充分借助宣传栏、楼宇电视等传统阵地和手机、微博等新媒介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本部员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和廉洁讲堂,做到警钟常鸣。通过对重点领域强化监管、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关键环节层层监察的手段,实现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构筑多道防线。进一步强化直属纪委的职能作用,开展党务公开、厂务公开、信访纠风工作,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清理滋生腐败的土壤。举办纪检监察审计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塑造“爱岗位、强素质、正作风、做表率”的队伍。

过去一年,广东电网公司在广东十大服务行业居民评价、广东省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评价中,再次拔得头筹,分别实现六连冠和三连冠。新的一年里,公司直属党委将继续以建设“六型机关”为目标,发挥机关本部“发动、推动、行动、带动”的作用,领引公司各级党组织为服务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广东电网公司纪委书记、直属党委书记)

篇5:机关改革促发展 整合职能增合力

整合职能增合力

------盐城市大丰区总工会机关改革探索与实践

盐城市大丰区地处江苏省东部、黄海之滨,原名大丰市,2015年9月改为江苏省盐城市市辖区。大丰区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旅游城市。大丰工会工作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和大丰区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同样做得风生水起,1998年被江苏省总工会命名为“江苏省十强县工会”,连续15年被大丰区委考核为先进单位、盐城市总工会考核为先进工会。大丰工会工作得到地方党委的认可、上级工会的肯定,在新的形势下,大丰区总机关一班人,不满足现状,不敢停留,自加压力,自找突破口,主动投身到工会改革的大潮中,按照中央加强群团工作意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以增强工会活力、服务职工群众为主线,拟定改革思路,明确必革方向,以区总机关改革为重点,开展基层工会“上层”设计,以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

一、县(区)总工会机关是工会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工会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建立地方各级总工会”。大丰区总工会处于地方总工会的最底层,是地方总工会的“尾”,又是地方行业(系统)工会、基层工会的“头”,对行业(系统)工会、基层工会具有领导、引导、指导的作用。大丰区现有15万职工,建立2500个基层工会,5个镇(区)总工会,10个镇(区)工会,18个行业(系统)工会。大丰区总工会的工会工作,对基层工会形成仿效之势,影响基层工会建设;基层工会对区总有依赖性、协调性和配合性。由此可见,大丰区总机关对全区工运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在历史的进程中,旧政权止于县,县是最基层的行政建制,县是

一切政事的开端,“万事胚胎,皆在州县”,县制具有完整性、规范性、法理性和条文性等特征。今天,县虽然不是最小的基层政权,但无论从政治完整性、经济完整性以及公共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管理的整体性而言,在治理国家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政府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总书记多次指出:“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兴衰安危”,“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关健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工会工作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县总工会的工作应与区党委、政府同频共振才能取得成功,县总工会也同样处在承上启下的关健环节,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工运方针,团结和组织职工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工会是党的助手,政府的柱石,全县职工的代言人。

二、“原生态”区总工会机构与新常态下的工会工作不相适应。盐城市大丰区总工会机关的机构设臵,还是建立县工会时的“原生态”机构,建国初的工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主要是组织职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提高职工福利。时空相隔六七十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会也同样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有人戏称:“区总还是上世纪的样子,走的是新世纪的路子,干的是跨世纪的工作。”

大丰区总以问题意识与问题眼光审视区总机构设臵和工会工作,觉得与新常态下的工会工作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机关部门设臵上,沿袭几十年一贯制的“几部一室”,实际情况是僧多粥少,领导职数多,部室人员少,大丰区总机关编制最多时只有九人,设有六部一室,但其中领导就有五人,部室只有四人,媒体报道为“大丰工会主席成立主席团”,不难看出区总工会机关早已成了“空壳化”工会;在工作力量的聚集上,多数情况是部室或分管领导“一人上阵”,由于

各有分工,人力分散,很难形成合力,使得区总工会干部整天忙于奔波、“应付”局面,工作力量明显势单力簿;在工作思路上,习惯于以考核检查工作,以会议推动工作,以网络调研工作;在工作运行上,工作内容同政府部门交叉,工作方法同政府部门雷同,工作时间与政府部门重合;在选先评模上,看头衔、看影响、看实力、看贡献,追求“高大上”,一线职工的比例缩小,声音微弱,形象没了;在工会活动上,追求轰动效应,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重场面,不计效果;在工作方法上,自我设计,自娱自乐,自拉自唱,自吹自擂,真正同职工坐在一起的机会少了,静下心、沉下身与职工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更少了。

在中央群团工作会召开以后,大丰工会人发现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发生了显著变化,按习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要求,工会工作的中心应该是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大丰区总工会认为新时期下县(区)总工会工作的任务是围绕两项重点、落实两项责任,两项重点即围绕选拔、培养劳动模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两项责任即劳动关系矛盾预警责任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区总工会的机构设臵应当围绕“两项重点、两项责任”展开。因此种种情况表明,区总工会的机构设臵与新时期工会工作要求和任务相差甚远。

三、积极探索区总工会机构设臵和管理模式。

针对区总工会原部室设臵给工会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丰区总结合实际,拟定部室设臵方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后附诸实施。

建立基层管理部,撤消原组织部、民主管理部、经审等部门。基层管理部,为全区各级工会和基层职工,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抓

好工会工作的基础建设、工作推进、树立典型、经费审查、民主管理和工会工作创新,重点工作任务是选拔和培养劳动模范。

建立职工服务部,撤消原女工部、生活保障部、法律工作部、生产劳保部。职工服务部,主要通过各级工会,建立多层级的职工服务中心,维护职工各项合法权益,关心爱护先进职工,实施普惠普通职工、帮扶互助困难职工、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监督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是重点工作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履行两个责任即劳动关系矛盾预警责任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

建立综合办公室,撤消原办公室、财务部、宣教部。综合办公室,主要服务全区各级工会和职工,协调督查区总工作部署,为机关各部门提供后勤保障,实施重大活动协调安排,做好工会对外宣传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协助领导对外联系,负责起草综合性的文件和材料,传递上级文件和工会信息。编制工会财务预决算和制定财务管理制度。

组建宣教中心,增强工会工作前瞻性。为推进工会宣传工作的资讯化、信息化、便捷化,职工教育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宣教中心将开辟工会组织建设、法律资询、就业创业、困难帮扶、文化娱乐、宣传教育、职业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重点工作是加强职工合法权益宣传与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同时进一步促进工会宣传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融合,从更大的空间和范围拓展网络服务的综合平台功能,实现相互间的互动,从而创新工会工作。宣教中心是办公室宣教工作的载体。

新建职工服务中心,增强工会的服务功能。职工服务中心承办工会职工服务具体业务,是职工服务部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拓宽工会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中心开设十多个窗口、十多个工作室,延长服务时间,从而使职工下班后到“家”能找到人、办成事。

新建工会财务结算中心,增强工会财务独立管理能力。工会经费独立是【工会法】规定的要求,工会财会结算中心建立后,能使工会独立完整地使用和管理经费。具体做法是对各镇(区)工会工作经费统一实行各镇(区)工会审批使用、区总工会财务部统一结算的管理办法。区总工会将镇(区)工会工作经费拨付至区总工会经费管理专户,区总工会下拨工会经费实行区拨镇(区)用,执行镇(区)工会向区总工会结算中心报帐制,加强了对区总工会下拨工作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改变工会下属单位都有财务机构、都有几个财务人员,造成人多事少的状况,同时也改变了拨给各镇的工会经费、由镇财政代管,经常致使镇工会经费用不足、用不上现象,有时连工会干部的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这不仅使镇工会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四、区总工会机关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上半年,大丰区总就机关改革如何进行、机关部门如何设臵进行谋划,部门设臵不是简单的划分和合并,需要有无畏的勇气和“啃骨头”的精神,改革后的部室必须形成强大合力和战斗力,有大量的后继工作需要完成。在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后,大丰区总更是抓住机遇,马不停蹄、全力以赴推进机关改革后的工作协调与磨合,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1.坚持思维创新,拓宽用人渠道。

创新思维就是根据已获取的新知识,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大丰区总的工会工作主要是依靠固有思维模式,沿用组织决定的路径,集体研究的手段开展工作,某种情况下是个人意志在起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根据机关现有编制少、人员不足,但工会工作量又大,怎样才能把工会工作做好这样的条件和要求,经征得劳动人事部门同意后,借用企业用人方法:采取公开化招聘、市场化

运作、专业化培训、合同化使用、规范化管理。区总工会先后共聘用工会工作人员45人,其中镇总工会20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职业化性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2.坚持服务导向,扩大阵地建设。

工会是依法建立的群众组织,具有群众性的特征,建立和扩大工会活动阵地是工会必备的工作内容。大丰区总“大手笔”高标准规划,新建职工服务中心,使用面积3000多平方米,开辟职工维权、法律咨询、就业创业、困难帮扶、大病救助、图书阅览、健身休闲等项目;在建工人文化宫,总投资4000多万,使用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开辟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培训讲座等服务。同时,抓好各镇区工会建设的总体规划、资源统筹、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各镇区以职工之家为载体,逐步完成职工服务中心和活动阵地建设,基层工会按职工之家标准建设。

3.坚持深入基层,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

按照全总“农民工入会建设年”的要求,基层组织管理部一帮人深入基层、企业、车间,指导基层工会的组建和管理,做到“哪里有企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大丰区基本实现了工会组织的全覆盖,有企业单建工会,有村联合工会,有市场联合工会,有行业联合工会,工业重镇、园区全部建成总工会。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农民工也都建起了工会,如的车司机工会、劳务公司工会、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工会、物业管理行业工会、抛丸机行业工会、纺织行业工会、阀门行业工会等。基层组织管理部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四清”:建会企业数量清,企业农民工人数清,企业基本情况清,未建会原因清。在此基础上,提出建会的目标和实施意见。同时,还建立健全行业(系统)工会组织,准确定位镇(街道)、村(企业)工会,理顺大型企业集团与行业(系统)工会、地方工会的关系,及时调整改革

改制企业工会组织隶属关系。

4.坚持规范操作,建立运行机制。

改革后的区总机关,如何进行运行,应从多方面努力。一是全面优化工会工作环境。全区工会工作继续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区总工会、镇总工会、行业工会和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二是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通过现场会、观摩会、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行业工会、基层工会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进行业(系统)工会、基层工会建设。三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和完善改进作风、联系基层、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真正深入到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中去,多为基层办实事,多为企业解难题,多为职工谋福利。

篇6:建设节能型机关促单位和谐发展

一、加强领导,确保节能工作的组织保障。

2010年初,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我局成立了局长亲自挂帅,并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副局长向军)和一名节能工作专干(张茂芝)及办公室、财务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张茂芝同志负责节能日常工作,同时制定并逐步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

二、加强宣传,形成节能工作良好氛围。

全年来,局党组及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在单位醒目位置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并要求全局上下干部职工形成节能意识。及单位能耗就象节及各自家庭能耗一样。

三、工作措施得力,确保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是严格使用空调、电脑、电烤箱、电风扇等能耗办公设备。局节能领导小组规定,全年将能耗股室及领导办公室实行用电度数包干制度。费用超了自负,多余归己,室温高于8℃,低于26℃,严禁使用空调。工作之余,除特殊情况,原则上不能在各自股室使用能耗设备。并做到人走灯灭,同时单位还在财务吃紧的情况下安排资金6000余元将单位门面用电租赁户主的电表从单位总电表分离,实行单位独

交费,从源头上堵止了乱搭电、乱用电行为。

二是严格单位与共用水制度。为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局派单位

职工郑全专门监督落实,杜绝和明灯,长流水现象。做到了尽量少用

水,提倡循环用水,水笼头要随手关闭。

三是严格使用单位公务车辆。全年来,同单位干部杨国平同志专

门负责管理车辆。用车必须事先报告单位分管领导并实行单位车辆专

车专卡(油卡)制度。提倡能步行办公则步行办公,能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办公则使用交通工具办公。特殊情况外,严禁私人用车,人情用

车。

四是工能效果明显,确保将单位有限资金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2010年,由于节能措施得力,单位能耗人别为:水元、电、元、燃油费(小车修理)元。较

2009年相比分别节约元,元,元,(共计元,);能耗同比下降%。

2010年我局在节能降耗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些距离,更重要的是将此项工作要长期坚持下

去。2011年我单位将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单位实际,更进一步制定

和完善节能工作措施,力争2011年将单位能耗降到最低,以便更好

发展体育事业。

沅陵县体育局

上一篇:卷烟零售终端建设规划下一篇:实践心得付出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