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2024-04-09

旅游应用文写作第二版(精选5篇)

篇1:旅游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1、原子结合键的类型。答:金属键 共价键 离子键 分子键(范德瓦尔键)。

2、材料的性能的分类包括。答:使用性能: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铸造性 可锻造性 焊接性 切削加工性 力学性能的指标:弹性 强度 塑性 硬度 冲击韧度 疲劳特性 耐磨性

3、纯金属常见的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胞(b.c.c)N=2面心立方晶胞(f.c.c)N=4密排六方晶胞(c.p.h)N=6

4、晶胞中的缺陷答1.点缺陷 是指在三维空间各方向的尺寸都很小、不超过几个原子直径的缺陷。

(1)空位(2)间隙原子(3)置换原子

无论是哪一种点缺陷,都会使晶体中的原子平衡状态受到破坏,造成晶格的歪扭(称晶格的畸变),从而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如随着点缺陷的增加,电子在传导时的散射增加,导致金属的电阻率增大;当点缺陷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时,会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

2.线缺陷 又称一维缺陷,这种缺陷在三维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其具体形式就是晶格中的位错。位错: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金属晶体中不含位错或含有大量位错都会使强度提高,3.面缺陷 面缺陷又称二维缺陷,这种缺陷在三维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另一个方向上的尺寸较小。面缺陷的具体形式是晶界、亚晶界及相界。缺陷使得金属塑性、硬度以及抗拉压力显著降低等等

5、什么是过冷度?答:液体材料的理论结晶温度T0与其实际温度Tn之差。因为只有过冷,才具备G固

6、结晶的过程 形核 ——长大

7、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1.形核率2.长大速度

8、如何控制晶粒的大小?答:控制过冷度,难熔杂质的影响,金属流动与振动。生产中常利用非自发形核的原理来获得细小的晶粒,提高金属纯度。加入某种物质(变质剂)增大形核率N减小晶体的生长速率G即变质处理。

9、为什么铸件常选用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生产,压力加工件则选用单相固溶体合金生产?

答: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因其固相线与液相线的温度间隔小,故流动性好,又不易产生分散的缩孔,所以易做铸件;而在生产压力加工时,合金的组织为两相组成时,其压力加工性不如单相固溶体好,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两相其塑性变形性能不同,引起两相变形不均匀,将会产生比单相固溶体大得多的应力,导致合金开裂或破断。

10、奥氏体的形成基本过程 答:钢铁加热至像变温度以上转变形成奥氏体的过程称为奥氏体化

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PA)

2、奥氏体晶核长

3、残余渗碳体溶解

4、奥氏体均匀化

11、淬火的分类

答:单液淬火 双液淬火 马氏体分级淬火 贝氏体等温淬火 深冷处理

12、钢铁表面热处理分类答:

1、表面淬火:加热方法: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

2、气相沉积

13、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 答: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产生相对位移,且不破坏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性的塑变方式。

孪晶: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均匀切变并形成晶体取向的镜面对称关系。

14、为什么室温下钢的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

答: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其塑性变形的抗力便越大,表现出强度越高。另外金属晶粒越细,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滑移和能参与滑移的晶粒数目也越多。由于一定的形变量会由更多的晶粒分散承担,不致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推迟了裂纹的产生,即使发生的塑性变形量很大也不致断裂,表现出塑性提高。在强度和塑性同时提高的情况下,金属在断裂前要消耗较大量的功,因而其韧性也比较好。

15、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指出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答:加工硬化是指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迅速增加;塑性、韧性迅速下降的现象。导致加工硬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位错密度及其他晶体缺陷的增加。工业上常采用再结晶来消除加工硬化。

16、三个低碳钢试样,其变形度分别为5%、15%、30%,如果将它们加热至800 ℃,指出哪个试样会出现粗晶粒,为什么? 答:5%的会出现粗晶粒。因为金属在变形度达2%-10%时,金属中只有部分晶粒发生变形,变形极不均匀,变形储能仅在局部地区满足形核能量条件,以致只能形成少量的核心,并得以充分长大,从而导致再结晶后的晶粒特别粗大。

17、何谓合金钢?它与同类碳钢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答: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添加一些合金元素而炼制的一类钢,以改善碳素钢的性能。

优点:①强度指标较高②淬透性较高③高温强度高,热硬性好④具备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缺点:在压力加工、切

削加工、焊接工艺性方面比碳钢稍差,且成本较高。

18、简述合金元素对合金钢的主要影响及作用规律。

答:

1、强化钢中的基本相:①形成合金铁素体和奥氏体;②形成碳化物、金属化合物;

2、对铁碳相图的影响:①扩γ大区,②扩α大区,③对S、E点的影响;使相图中的S点E点左移,致使共析和共晶成分中的含碳量减少

3、对钢热处理的影响:①对奥氏体化及晶粒度的影响,②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③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9、分析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答:①除Co以外,大多数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都会使C曲线右移或变形,均可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②除Al、Co、Si外,大多数合金元素(如Mn、Cr、Ni、Mo)溶入奥氏体后,均降低钢的Ms点,是某些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增加。为消除残余奥氏体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使某些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复杂化了。20、铝合金的分类。答:铝合金按其成分、组织、性能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形变铝合金,一类为铸造铝合金。

21、常用的铜合金及其添加元素。答:

1、黄铜:①普通黄铜:铜和锌的二元合金,②特殊黄铜:在铜和锌的基础上,再加入少量的其它元素(如铝、锰、锡、硅、铅、铁、锂等)的铜合金;

2、青铜:①锡青铜:以锡为主要加入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锡青铜,②无锡青铜:除锌锡以外,其他元素与铜的合金称无锡青铜有铝青铜和铍青铜;

3、白铜:是Cu-Ni系合金和Cu-Ni-Zn、Cu-Ni-Mn系合金的统称

22.钛合金按组织结构的不同,分为α型钛合金:主要加入元素是扩大α-Ti区域的铝元素或锡、锆等中性元素,β型钛合金:主要加入元素是扩大β-Ti区域的铬、钼、钒等元素,α+β型钛合金:α+β型钛合金通常属于多元合金,即有稳定α-Ti的元素,又有稳定β-Ti的元素,室温下其组织为α+β。α+β型钛合金适于锻造、冲压、轧制,并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23.汽车、拖拉机齿轮

工作条件恶劣,特别是主传动系统中的齿轮;受力较大,易过载,变速时受到频繁的强烈冲击;对材料的耐磨性、疲劳性能、心部强韧性的要求高,采用中碳钢表面淬火已难满足使用的需要;考虑到经济条件和加工工艺通常选用合金渗碳钢(20Cr、20MnVB、20CrMnTi、20CrMnMo)制造,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齿面硬度可达58~62HRC,心部硬度30~45HRC。对飞机、坦克等特别重要齿轮,则可采用高淬透性渗碳钢(如18Cr2Ni4WA、20CrMnTi)来制造。加工工艺: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喷丸—磨削加工 正火:正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毛坯的锻造组织,细化晶粒,有利于切削加工

渗碳:渗碳淬火处理可使齿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的疲劳性能,而心部保持良好的强韧性

回火:减小或消除工件在淬火时的产生的内应力,降低淬火钢的脆性,是工件获得较好的强度、韧性、塑性、弹性等综合力学性能。

喷丸:进一步强化手段,可使齿面硬度提高1~3HRC,增加表层残余压应力,进而提高疲劳极限。

24.机床主轴: 机床主轴承受弯-扭复合交变载荷、转速中等并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考虑到经济条件与加工工艺等一般选用45钢或40Cr钢制造(40Cr用于载荷较大、尺寸较大的轴);对于承受重载、要求高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及高耐磨性的主轴(如镗床主轴),则须用38CrMoAlA钢经渗氮处理制造。45钢或40Cr钢机床主轴的简明加工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 调质→半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正火:可使锻造组织均匀化、便于切削加工、可作为表面淬火前的预备组织、并保证轴心的强韧性 调质:调质是为了获得回火索氏体与托氏体组织以使主轴具有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表面淬火:可提高机床主轴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性能。低温回火的作用主要是消除淬火应力。

25、铁碳相图

C点:共晶点1148℃ 4.30%C,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晶转变,反应式:LcAE同时结晶出具有E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莱氏体E:碳在G:Fe3C,当冷到1148℃时具有C点成分的液体中

LeAEFe3C

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1148℃ 2.11%C

3FeFe同素异构转变点(A)912℃ 0%C H: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495℃ 0.09%C

HAJ当冷却到1495℃时具有B点成分的J点:包晶转变点1495℃ 0.17%C 在这一点上发生包晶转变,反应式:LB液相与具有H点成分的固相δ反应生成具有J点成分的固相A。N:FeFe同素异构转变点(A4)1394℃ 0%C

P: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0.0218%C 727℃

FpFe3c,当冷却到727℃时从具有S点成分的奥氏

Fe3c)S点:共析点727℃ 0.77%C 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析转变,反应式:As体中同时析出具有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珠光体P(FpES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又称Acm温度线,随温度的降低,碳在奥化体中的溶解度减少,多余的碳以Fe3C形式析出,所以具有0.77%~2.11%C的钢冷却到Acm线与PSK线之间时的组织

AFe3CⅡ,从A中析出的Fe3C称为二次渗碳体。

GS线:不同含碳量的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称A3线,GP线则是铁素体析出的终了线,所以GSP区的显微组织是F A。PQ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降低,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减少,多余的碳以Fe3C形式析出,从F中析出的Fe3C称为三次渗碳体Fe3CⅢ,由于铁素体含碳很少,析出的Fe3CⅢ很少,一般忽略,认为从727℃冷却到室温的显微组织不变。

PSK线:共析转变线,在这条线上发生共析转变到727℃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

1、亚共析钢(ωc=0.40%)

组织组成物:F +P

相组成物:F+Fe3C ωF=(0.77-0.40)/(0.77-0.0008)=48%

ωF=(6.69-0.40)/6.69=94% ωp=1-ωF=52%

ωFe3C=1-ωF=6%

2、亚共析钢(ωc=0.77%)

组织组成物:P

相组成物:F+Fe3C

ωp=100%

ωF=(6.69-0.77)/6.69=88.5%

ωFe3C=1-ωF=11.5%

3、过共析钢(ωc=1.20%)

组织组成物:P+ Fe3CⅡ

相组成物:F+Fe3C

ωFe3CⅡ=(1.20-0.77)/(6.69-0.77)=7% ωF=(6.69-1.20)/6.69=82.1%

ωp=1-ωFe3CⅡ=93% ωFe3C=1-ωF=17.1%

4、共晶白口铁(ωc=4.30%)

组织组成物:L’d

相组成物:F+Fe3C ωL’d=100%

ωF=(6.69-4.30)/6.69=35.7% ωFe3C=1-ωF=64.3% 根据 Fe-Fe3C 相图,1)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 2)室温下,含碳 1.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 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答:1)Wp=(0.6-0.02)/(0.8-0.02)*100%=74% Wα=1-74%=26% 2)Wp=(2.14-1.2)/(2.14-0.8)*100%=70% WFe3CⅡ=1-70%=30% 3)WFe3CⅡ=(2.14-0.8)/(6.69-0.8)*100%=23% W Fe3CⅢ=0.02/6.69*100%=33%

25、钢在加热时的临界点

ASFPFe3C,产物(P)珠光体,含碳量在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

2、C曲线(TTT曲线):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图

篇2:旅游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1.判断题

(1)×(2)√(3)√(4)×(5)×

(6)√ 2.选择题

(1)C(2)B(3)B(4)C(5)D

(6)C 3.编程题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sole.WriteLine(“Hello C#”);} } }

第二章

1.判断下列符号哪些是合法的C#变量名称

北京 abc _xyz x_y 2.根据要求写出C#表达式(1)N%3==0 & N%5==0(2)(char)new Random().Next(67,74)(3)Math.Pow(x,3)*y/(x+y)(4)Math.Sqrt(b*b-4*a*c)3.判断题

(1)×(2)√(3)√(4)√(5)√

(6)×(7)√(8)√(9)√(10)×(11)√(12)× 4.选择题

(1)B(2)C(3)B(4)B

(5)C

(6)B(7)D(8)B(9)C(10)A 5.分析并写出下列程序运行结果(1)a=21,b=9,c=16

y=4(2)b=41(3)s=6(4)a[0]=28

a[1]=15

a[2]=39

a[3]=48

a[4]=39 6.程序填空

(1)① 3 ② a[i] ③ a[i] ④ a[5-i] ⑤ a[5-i](2)① i % 5 == 0 | i % 7 == 0 ② s+ i 7.编程题(1)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s,i,j;for(i = 2;i < 1000;i++){ s = 0;for(j = 1;j < i;j++){ if(i % j == 0)s += j;} if(i == s)Console.WriteLine(“{0}”,i);} }(2)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2,5,18,4 },{3,4,9,2},{4,1,16,8},{5,2,14,6}};int i,j,k,max,maxj;for(i = 0;i < 4;i++){ max = a[i,0];maxj = 0;for(j = 1;j < 4;j++){ if(max < a[i,j]){max = a[i,j];maxj = j;} } for(k = 0;k < 4;k++){ if(a[k, maxj] < max)break;} if(k == 4)Console.WriteLine(“鞍点:第{0}行,第{1}列”,i+1,maxj+1);} }(3)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20, b = 16,i=20;do { if(i % a == 0 & i % b == 0)break;i++;} while(true);Console.WriteLine(“最小公倍数:{0}”,i);i = 16;do { if(a % i == 0 & b % i == 0)break;i--;} while(true);Console.WriteLine(“最大公约数:{0}”,i);}(4)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j,k;float s = 1.0f;for(i = 2;i < 11;i++){ k=1;for(j = 2;j <= i;j++)k += j;s += 1.0f / k;} Console.WriteLine(“s={0}”,s);}(5)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 = “a,b2>4[AG6p(”;int i, n1=0,n2=0,n3=0,n4=0;for(i=0;i=65 & s[i]<=90)n1++;if(s[i]>=97 & s[i]<=122)n2++;if(s[i]>=48 & s[i]<=57)n3++;} n4=s.Length-n1-n2-n3;Console.WriteLine(“大写字母个数:{0};小写字母个数:{1};数字个数:{2};其余字符个数:{3}”,n1,n2,n3,n4);}(6)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s = 1;for(i = 0;i < 5;i++){ s = 2 *(s + 1);} Console.WriteLine(“小猴子第一天摘了{0}个桃子”,s);}

说明:由最后一天往前推算。后一天吃了前一天桃子数量的一半多1个,剩余桃子数量是前一天桃子数量的一半减1,则,前一天的桃子数量是后一天的桃子数量加1的2倍。

第三章

1.判断题

(1)√(2)×(3)√

(4)√(5)√(6)×(7)√(8)×(9)×

(10)√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2.选择题

(1)C(2)B(3)C(4)D

(5)C

(6)B(7)D(8)C(9)A(10)A(11)B(12)A(13)D(14)B

(15)C

3.分析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1)s=32,s1=32,s2=34

x=11,y=21(2)x1=3,x2=4

y1=1,y2=4 4.编程题(1)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ring studentid;public string studentname;private string birthplace;private DateTime birthdate;public Student(string id, string name){ studentid = id;studentname = name;} public string StudentId { get { return studentid;} set { studentid = value;} } public string StudentName { get { return studentname;} set { studentname = value;} } public string BirthPlace { get { return birthplace;} set { birthplace = value;} } public DateTime BirthDate { get { return birthdate;} set { birthdate = value;} } public int Age { get { return DateTime.Now.Year1, p1.yp1.x)*(p2.xp1.y)*(p2.yv2;if(radioButton3.Checked ==true)v = v1 * v2;if(radioButton4.Checked ==true){ if(v2!= 0)v = v1 / v2;} textBox3.Text = v.ToString();} 3.利用4.6节知识,参考图4-29设计具有菜单、工具栏和状态栏的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

第五章

1.判断题

(1)√(2)×(3)√(4)√(5)×

(6)√(7)×

2.选择题

(1)A(2)无答案,应该是TextReader(3)A(4)C

(5)A(6)C 3.编程题

创建Windows窗口用于程序,在窗口上放置一个Button控件,名称为button1,编写其Click事件处理方法: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nt i, j;int[,] a=new int[3,3];int[,] b = new int[3, 3];int[,] c = new int[3, 3];string s1;string[] ss;FileStream fs = new FileStream(@“d:data1.txt”,FileMode.Open);StreamReader sr=new StreamReader(fs,Encoding.Default);StreamWriter sw;BinaryWriter bw;for(i = 0;i < 3;i++){ s1 = sr.ReadLine();ss = s1.Split();for(j = 0;j < 3;j++){ a[i, j] = int.Parse(ss[j]);} } for(i = 0;i < 3;i++){ s1 = sr.ReadLine();ss = s1.Split();for(j = 0;j < 3;j++){ b[i, j] = int.Parse(ss[j]);} } sr.Close();fs.Close();for(i = 0;i < 3;i++)for(j = 0;j < 3;j++)c[i, j] = a[i, j] + b[i, j];SaveFileDialog sfd = new SaveFileDialog();sfd.Filter = “文本文件(*.txt)|*.txt”;if(sfd.ShowDialog()== DialogResult.OK){ fs = new FileStream(sfd.FileName, FileMode.OpenOrCreate);sw = new StreamWriter(fs,Encoding.Default);for(i = 0;i < 3;i++){ for(j = 0;j < 3;j++){ sw.Write(c[i, j]);sw.Write(“ ”);} sw.Write(“n”);} sw.Close();fs.Close();} sfd.Filter = “二进制文件(*.bin)|*.bin”;if(sfd.ShowDialog()== DialogResult.OK){ fs = new FileStream(sfd.FileName, FileMode.OpenOrCreate);bw = new BinaryWriter(fs);for(i = 0;i < 3;i++)for(j = 0;j < 3;j++)bw.Write(c[i, j]);bw.Close();fs.Close();} } 说明:data1.txt文件中共9行整数,每行3个整数,每个数据之间以一个空格隔开。

第六章

1.判断题

(1)√(2)×(3)×(4)×(5)√

(6)√(7)√(8)×(9)×(10)√

2.选择题

(1)C(2)D(3)C(4)A

(5)B(6)C(7)B(8)D 3.编程题

创建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在窗口上放置一个toolStrip控件,并在其中添加两个组合框,名称分别为toolStripComboBox1和toolStripComboBox2,给toolStripComboBox1添加选项:短划线、点划线、双点划线、虚线、实线,给toolStripComboBox2添加选项:1、2、3、4。给窗口添加如下私有字段:

private Graphics g1;private DashStyle dashstyle=DashStyle.Solid;private float penwidth=1;private Pen pen1;private bool beDraw = false;private Point p1, p2;编写comboBox1和comboBox2的SelectedIndexChanged事件处理方法:

private void comboBox1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dashstyle =(DashStyle)comboBox1.SelectedIndex;}

private void comboBox2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penwidth =float.Parse(comboBox2.Text);} 编写Form3的Load、MouseDown、MouseMove和MouseUp以及工具栏上两个组合框的SelectedIndexChanged事件处理方法:

private void Form3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toolStripComboBox1.SelectedIndex = toolStripComboBox1.Items.Count-1;toolStripComboBox2.SelectedIndex = 0;} private void Form3_MouseDown(object sender, MouseEventArgs e){ pen1 = new Pen(Color.Red, penwidth);pen1.DashStyle = dashstyle;beDraw = true;p1 = e.Location;g1 = this.CreateGraphics();} private void Form3_MouseMove(object sender, MouseEventArgs e){ if(beDraw == true){ p2 = e.Location;g1.DrawLine(pen1, p1, p2);p1 = p2;} } private void Form3_MouseUp(object sender, MouseEventArgs e){ beDraw = false;} private void toolStripComboBox1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dashstyle =(DashStyle)toolStripComboBox1.SelectedIndex;} private void toolStripComboBox2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penwidth = float.Parse(toolStripComboBox2.Text);}

第七章

1.判断题

(1)√(2)×(3)×(4)×(5)√

(6)×(7)√(8)×(9)√(10)×(11)√(12)×(13)√(14)√(15)√(16)√

2.选择题

(1)A(2)D(3)C(4)A

(5)D(6)B(7)C(8)D(9)B(10)C(11)C 12)C 13)A 14)B 15)D 16)D 3.编程题

(1)创建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在窗口上放置两个Button控件,名称分别为button1和button2,再放置一个ComboBox控件和DataGridView控件,名称分别为comboBox1和dataGridView1。

编写button1的Click事件处理方法: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OleDbConnection con = new OleDbConnection();OleDbCommand com = new OleDbCommand();con.ConnectionString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d:aaa.mdb”;con.Open();com.CommandType = CommandType.Text;com.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Score where score>80”;com.Connection = con;OleDbDataReader dr = com.ExecuteReader();comboBox1.Items.Clear();while(dr.Read()== true){ if(dr.IsDBNull(dr.GetOrdinal(“StudentID”))== false)

comboBox1.Items.Add(dr[“StudentID”]);} } 说明:为了使用ADO.NET的OLEDB访问方式,需要添加下列引用:

using System.Data.OleDb;(2)界面与(1)相同。

编写button2的Click事件处理方法:

篇3:旅游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关键词】二语写作  错误处理  编辑策略  反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84-02

一、引言

Truscott (1996)年谴责了纠错性反馈的实用性,他认为纠错性反馈不但浪费时间,甚至是对学生有害的。这一观点的提出激起了二语习得界关于纠错性反馈的众多争议。Ferris(1999)是最早对Truscott(1996)的观点提出反对的代表,他认为纠错性反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至此有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并支持了Ferris的观点:纠错反馈不应当被抛弃,并且对推动二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纠错反馈的学术界一直持两种观点:其中以Ferris(1999)为代表的支持派,以及以Truscott (1996)为代表的反对派,本文作者在全文一直保持这种两分法的观点来客观地论述全文。

2011年出版的《二语写作中的错误处理》(第二版)一书向二语写作教师介绍了如何有效处理二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向二语习得者介绍了关于提高写作中语言的准确性以及成为独立作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Ferris在书里针对纠错反馈及指导做了充分的实证研究,介绍了提高二语习写作能力的 “自我编辑策略” (self-editing strategy)。该书首先对纠错性反馈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然后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基于研究提示帮助二语教师为二语写作者提供合适的、成功的、有意义的反馈。

二、第二版与第一版异同点分析

读者会发现第一版(2002)与第二版有很多不同点,第二版拓宽了关于“课堂实践中如何处理二语写作错误”这一话题。首先,本书为目标读者做了一个简短的更新过的文献综述,Ferris不仅为ESL写作教师,也为所有的与二语习得者一起工作的写作教师们提供指南,她将“L2 writing teachers”替换成了“teachers of L2 writers”,而且在每一章节中还拓宽了课堂语境(classroom context)这一部分的内容。其次,Ferris在每章的结尾增加了让读者反思的讨论问题和分析,这就使得研究者在与教师合作准备课程或专业研讨会上更加简单,她为研究者和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再次,第二版新增了第六章,本章重点讲述通过建立学术结构和词汇给二语写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帮助其增强二语学术语言。本章的目标在于帮助二语写作教师通过明晰的指导和课堂活动来处理二语写作课堂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如:薄弱的词汇、句法发展等),增加了该章节的可读性。最后,写作教师会发现第二版非常实用,第二版为写作教师提供了具体到每一步的并且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指导和建议,将写作处理及语言发展嵌入到写作课堂中来。第二版中新增加的这些内容比第一版更突出了教学的核心,提供了更多的实际运用,为二语教师在准备课程时提供指南,更容易将其融入教学大纲中。

与第一版相同之处在于,Ferris保持了一贯的写作风格:简明、易懂并篇章组织有序。每个章节之间联系紧密,遵循同一个格式,每个章节都充分运用标题和副标题来展示其内容,使读者很容易跟上作者议论的思路。这些标题涉及了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这些都是写作教师在提供反馈给学生时所担心的问题。每一章节的最后部分都为读者提供了讨论的问题以及简短的书目,以便供读者作出及时的反思并且检验是否能够很好理解和掌握该章节内容,同时也是对该章节主要内容的概括。本书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每章的结尾给出了附录,而不是像以往的书籍是在文章末尾才给出附录,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作文样品、表格和例子上来,文章这样的谋篇布局增加了其可读性,同时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三、各章概述及重难点、创新点分析

文章的第一章对“处理二语写作的错误”进行了定义,为后面的几个章节打下了简短的但却是牢固的基础。Ferris 首先对写作错误(writing errors)进行了定义, 并且区分了二语写作中容易出错的二语习得者,例如:国际学生;第1.5 代;以及来得较晚的移民。其次,她对纠错处理历史做了一个简短的回顾,形成了关于纠错反馈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流程型的观点认为错误纠错是非建设性的(Truscott ,1996), 与此相对的观点是Ferris自己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纠错反馈的利益,这样的两分法观念在文章的每个章节都会提到。

第二章对二语写作中错误处理做了一个广泛的文献综述,Ferris擅长将大量的研究进行整合,对复杂的研究做出一个简明的解释,为二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具体应该怎么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解答。该章中的图2.1 展示了所有与纠错反馈相关的大量研究问题,对教师及二语学习者很有帮助,问题共有四大类,每一问题下都包含很多子问题:(一)教师纠错反馈对学生的写作有何功效;(二)其他类型的课堂干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准确性有何功效:是否所有的错误纠错都必须是书面的形式;课堂上的语法指导能否帮助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在学生接收到纠错反馈时及时做出复习是否有功效;(三)学生对于写作中的“错误处理”观点如何:二语写作者觉得纠错反馈是否有用?还是讨厌这种方式认为这种方法是令人沮丧的、消极的?二语写作者认为纠错反馈与写作的其他环节(如:观点、组织)一样重要吗?二语写作者更喜欢那种纠错方式(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挑选的还是综合的);(四)关于错误处理将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哪些方法论需要考虑?对哪些问题需要额外的调查?

根据第一、二章的实验证据,第三章讨论了二语写作教师针对错误应当做出什么反应,Ferris在本章里提出了对二语写作教师以及将来致力于二语写作教学的教师有用的五项基本原则:(一)二语写作教师必须弄清楚英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容易出错的语法点。二语写作者容易出错的语法点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逗号,撇号,分号等);代词的使用;词汇选择;更为严重和出现比较频繁的错误是与语言结构相关联的语法点,如:动词时态、限定词或冠词的使用名词的结尾(负数和所有格词尾)等。文章建议二语教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自我评估: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对上述提到的语法点做出定义?是否能够举出具体的例子?是否能够在学生的写作中辨认出这些错误?在教师自己的写作中是否能够关注这些问题?(二)二语写作教师应当在辨别学生写作错误上多做练习;(三)二语写作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关于语法点和编辑策略的知识;(四)二语写作教师应当懂得二语习得原则和写作原理;(五)二语写作教师应当熟悉掌握不同任务类型所需要的语言结构和学科。这五项基本原则为第四章至第六章纠错反馈的教学建议及策略,错误分析,学术语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书的重点是第四章探讨了对于学生错误做出反应的不同策略和方法,论证了本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细节,与实践相连的理论。对于重要的反馈问题例如:反馈时间安排、错误类型及纠错方式的选择,Ferris 通过给出真实的二语写作的文章,并由写作教师给出具体的反馈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本章提供了六种纠错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直接纠错反馈&间接纠错反馈。间接纠错反馈的优点:通过指出学生错误地点而并未给出正确形式,间接纠错强迫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和抄写老师给出的正确形式,这样使得学生自己能够注意到错误,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学到得更多,并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结构,通过长期的学习能够发现、改正并避免这种类型的错误。第二种:指出写作中错误位置&指出错误类型。选择前者的优点是:指出了错误的本质和解决方法,选择后者的优点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或借助其他资源(如:语法书、编辑手册)来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并运用到将来的写作中去。第三种:指出写作中错误的较大类型&较小类型。指出错误的较小类型,学生可以将精力放在集中学习小范围内的语言规则,一个具体的错误类型。老师和学生可能更喜欢前者,原因是前者更好处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发展。第四种:代码&符号&口头评论。使用代码和符号处理写作中的错误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问题。第五种:文本纠错&尾注。另一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在什么地方写出评论,使用最多和最受欢迎的是将纠错放在具体出错的地方,对于高级的作者来说最好的方法应当是在文章最末指出出错的地方并给出评述。第六种:可替代书面纠错反馈的其他方式,最有意思的是2010年TESOL会议上由Dan Brown提出的他发明了一套用有颜色的荧光笔标出学生错误的方法(大概五到六种颜色),蓝色用来标注学生动词的错误使用,黄色用来标注冠词的使用,绿色标注词汇的选择等,文章还提到了一种可替代的方法“教师-学生对话”,通过对话来讨论文章中的有问题的语言点,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的,难以纠正的问题,最后还提到了使用计算机来替代书面纠错反馈。第四章总结了在处理学生错误时如何避免少走弯路,这一长期困扰二语教师的难题,Ferris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许多实用的提示,她提倡当有效的纠错反馈形成一套体系之后,就不需要进行耗时的批改打分。Ferris给出了五点实用的建议:(1)不用对每一个学生的文章都进行书面纠错,还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教师-学生谈话、同伴纠错反馈;(2)对学生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纠错策略;(3)对纠错反馈设定现实的目标。纠错反馈不是唯一根除学生错误的方法,学生还需要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自己的有效编辑策略。(4)尽量使得纠错反馈间接、集中,而不是简单地划出错误。确定好几种纠错反馈方式,这样学生能够很快熟悉并明白出错的地方。(5)随着时间的发展,尽量少给出错误反馈,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如果到了这一步,表明学生的写作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对如何处理错误给出建议之后,第五章和六章重点论述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其独立写作技能及学术语言的精确度。第五章重点论述了训练学生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独立写作,文章还论述了同伴编辑策略(peer editing strategy), Ferris 通过强调教师监督的重要性以及对同伴编辑给出指导解决了同伴编辑这一棘手的问题,她提供了“三阶段”方法:学生在第一阶段可以阅读一个写作样本并尝试找出其中的错误;进入到实际操作的第二阶段,老师可以给出具体的指导,找出某一种特定类型的错误,其他的错误先忽略不计,然后再将错误汇集到表格上以便进行统计;第三阶段让学生对同伴作文进行简短的文字评价。“三阶段”方法为伙伴编辑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这一教学活动更有意义,Ferris是通过表格、注释和日志给出建议的,例如:自我编辑策略宣传册,课堂写作样本。

文章的最后一章是第二版的创新之处,探讨了在写作课堂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其学术语言习得,其中涉及到阅读、语法、词汇等能力,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学习词汇和语法的策略,建议将阅读训练放到写作课程中去,在对二语写作提出了综合的有技能的指导方案后,她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课堂活动以检测这些指导方案,Ferris在本章中总结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她提出将新兴的语言学语料库运用到二语教学中,来分析词汇和学生的错误。基于语料库的研究通常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和背景,它需要研究者有雄厚的语言学基础以及掌握先进的统计技术。基于语料库研究的材料可以分为三大类:(1)供教师使用的参考资料;(2)供学习者使用的参考资料;(3)基于语料库研究的教科书。在第一类中,作者推荐的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是由Biber et al. (1999)和Carter & McCarthy (2006)年写的的基于语料库的语法参考,这些参考书中都详细叙述了经过经验验证了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词汇和句法模型,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模型在课堂中加以应用。Conrad (2000)指出“基于语料库的参考资料可以排除参与者靠简单的直觉来做出的主观判断。”第二类就是学习者所使用字典,本书推荐了几本字典:剑桥美国英语字典(Cassidy, 2007), 剑桥学术理论字典,朗文当代英语辞典。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字典以增强其分析字词能力,在自己独立写作时当碰到比较模糊的词语使用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写作中的困难并且帮助学生熟悉学习资源使其能够进行独立写作。第三类基于语料库研究的教科书是目前参考资料市场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是 Touchstone 系列丛书( McCarthy, McCarten, Sandiford, 2005), 另外还有学术成功英语系列丛书。一些语料库研究者鼓励教师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建议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语料库,甚至可以指导学生做此工作。(Conrad , 2008, Bennett 2010)。

四、结语

尽管这本书对如何处理学生错误给出了一全面的综合的指导,但是这本书还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尽管这本书对如何纠错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但是二语写作教师(英语作为二语)可能会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策略在他们的文章中实施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因为这篇文章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在美国学习的二语习得者, 对于其他国家的二语习得者是否有用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其次,尽管文章提到了如何训练不同类型的二语习得者运用不同的策略,如:第1.5 代学生、国际学生。但是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了成人二语习得者上,很少提到年轻的二语习得者,而其却是二语习得者中的最大一部分成员。如果将这此研究拓宽到儿童认知发展上来,将会吸引到更多的读者。

总之,《二语写作中的错误处理》(第二版)比第一版提供了更全面的、有价值的、丰富的论据,为二语教师及二语习得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之前的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如何处理二语写作的错误,在极少的研究中大都是以大篇幅的谈论研究和理论,关于课堂实践方面的研究很少。Ferris不是简单地对二语教师在写作中涉及纠错反馈时应当怎么做什么而不应当做什么做出指导,而是对二语教师提供大量的实践调查和丰富的信息使得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运用合适的错误分析和纠错反馈方法。Ferris 在文末指出对二语写作者提供反馈是一项值得去做的工作,并给出了大量的策略和建议来将其做好。

参考文献:

[1]Ferris, D. R. Treatment of error in second language student writing[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1. [2]Truscott, J. 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J]. Language Learning, 1996, 46, 327–369.

[3]Biber, D. University English: A corpus-based study of written and spoken register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4]Cassidy, C.-J.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McCarthy, M., McCarten, J., & Sandiford, H. Touchstone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6]Conrad, S.M. Myth 6: Corpus-based research is too complicated to be useful for writing teachers[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7]Bennett, G. Using corpora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0.

作者简介:

篇4:旅游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万学武,康宏宇

(中冶有色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厂,辽宁葫芦岛125003)

摘要:介绍了葫芦岛锌业硫酸厂高浓度泥浆法加电石渣-铁盐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情况。与常规低密度石灰法(LDS)相比,高浓度泥浆法具有投资少、石灰消耗少、设备运转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采用高浓度泥浆法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水质指标全部达到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指标,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约119万元,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关键词:硫酸生产

锌冶炼烟气

酸性污水

高浓度泥浆法

电石渣-铁盐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TQ111.1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507(2011)06-00 中冶有色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葫芦岛锌业)硫酸厂西区制酸车间2×80kt/a锌冶炼制酸装置酸性污水处理原采用三级石灰乳中和-高铁液反调法工艺。2007年葫芦岛锌业新上一套109m2沸腾炉锌精矿酸化焙烧制酸装置,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不足、设备老化严重,因此污水排放经常超标。2007年葫芦岛锌业对污水处理系统实施技术改造,采用高浓度泥浆法治理酸性污水,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1原有污水处理工艺

2×80kt/a硫酸装置净化工序采用高效冲击洗涤器—填料塔—两级电除雾器稀酸洗净化工艺流程,循环酸

w(H2SO4)控制在5%~10%。随着洗涤的循环进行,循环酸中的杂质含量和酸浓度不断增高,需抽出一定量的稀酸送污水处理系统中和处理,再补充新水以保证净化指标。污水处理采用三级石灰乳中和-高铁液反调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酸性污水,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其工艺流程见图1。

石灰乳泵酸泵絮聚剂一级中和槽水力分离器一级浓密机过滤机储斗渣场絮聚剂二级 中和槽储水罐储水泵二级浓密机压滤机储斗渣场石灰乳槽电石渣高铁液三级 中和槽三级浓密机上清液直接排放

图1 改造前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高效冲击洗涤器排出的酸性污水进沉降槽沉降后,底流经压滤机压滤后送入污水处理站。酸性污水中含有As3+、Zn2+、Cu2+、F-、Pb2+、Cd2+、Hg2+等离子,用泵输送至一级中和槽内与加入的石灰乳液中和反应,反应后污水进入一级浓密机沉降。一级浓密机底流进入过滤机过滤,滤渣送渣场堆放,滤液返回一级中和槽。浓密机上清液溢流入二级中和槽与石灰乳液反应,反应后污水中加入PAM絮聚后进入二级浓密机沉降。二级浓密机底流进入压滤机压滤,滤饼送渣场堆放,滤液则返回一级中和槽。二级浓密机上清液溢流入三级中和槽和高铁液反应,然后进入三级浓密机沉降,三级浓密机底液并入二级浓密机底液一起经压滤机压滤,上清液直接排放。污水处理中产生的一级中和渣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可用作水泥生产的配料。二级中和渣主要含锌和镉,可以回收利用。三级中和渣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铁,可混入二级中和渣中。

该污水处理系统投产初期运行正常,随着设备老化和酸性污水处理量的增大,逐渐暴露以下问题:

a.设备老化、腐蚀、结垢严重,自动化操作系统失灵。pH电极更换频繁,管道、阀门锈蚀、泄漏严重,严重影响了设备的运转效率。

b.污泥量大且水含量高,输送困难,污泥大部分外排到附近的泥坑中,既占用大量土地,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c.运行费用比较高,操作环境恶劣。

d.随着109m2沸腾炉锌精矿制酸装置的投产,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生产要求。2改造后污水处理工艺 2.1工艺选择 根据酸性污水排放总量并考虑日后制酸产能进一步扩大,设计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水量80m3/h,日处理水量近2000m3。选择工艺遵循了以下原则:(1)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和大型节能设备;(2)采用先进的控制、检测等技术,建立一个、功能全面、操作简单、性价比优越的污水自动处理控制系统;(3)在环保、节能、消防、绿化等方面均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当地有关规定;(4)尽可能利用原有的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尽可能节省投资。

通过对现有工艺的分析和筛选,并经过系统性试验分析,最终确定采用高浓度泥浆法(HDS)加电石渣-铁盐法除砷除重金属工艺。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见图2。

污酸废水调节池石灰乳调节池污水泵一级反应槽 絮凝剂一级絮混槽集泥池一级浓密池 板框压滤机渣外运 石灰底泥混合槽过滤器中间池清水池二级浓密池 排放二级絮混槽二级反应槽 絮凝剂石灰乳铁盐

图2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该工艺分两步处理,第一步采用高浓度泥浆法,包括混凝反应系统、沉淀池、药剂(电石渣、PAM)配置投加系统加药(电石渣、PAM)系统、污泥收集脱水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第二步深度处理采用铁盐-电石渣除砷除重金属工艺,包括混凝反应系统、沉淀池、药剂(电石渣、铁盐、PAM)配置投加系统、动力系统和保安过滤系统。污水经一步处理后即可达到回用要求,再经第二步深度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净化工序排出的酸性污水进入调节池均化后,用调节池污水泵(即自吸耐酸泵)送入一级反应槽,与加入的石灰乳进行中和反应,自动控制pH值9~

10、反应时间30min。反应后污水自流至一级絮混槽,投加絮凝剂PAM并搅拌5min,随后污水自流至一级浓密池。一级浓密池出水自流至二级反应槽,与加入的石灰乳、铁盐反应并搅拌30min,反应后污水进入二级絮混槽,投加PAM反应6min后流入二级浓密池,出水进入中间池,用泵打入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滤液流入清水池达标排放。

一、二级浓密池底泥排入集泥池,集泥池的作用是作为回流底泥泵和板框压滤机工作的缓冲池,约80%的污泥用泵打返到石灰/泥浆混合槽,其余污泥用泵打到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后外运。2.2工艺特点

与常规低密度石灰法(LDS)相比,高浓度泥浆法有以下特点:

a.高浓度泥浆法使石灰得到充分的利用,处理同体积量酸性污水可减少石灰消耗5%~10%。b.在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基础上,将常规低密度石灰法改为高浓度泥浆法,可提高水处理能力1~3倍;并且技术改造简单,改造投资小。

c.高浓度泥浆法产生污泥固含量高,通常污泥固含量可达20%~30%,同常规低浓度石灰法产生固含量约1%的污泥相比,污泥体积量大幅度减小,可节省大量的污泥处置或输送费用。

d.高浓度泥浆法能够大大减缓设备和管道结垢,常规低浓度石灰法通常1个月停产清垢一次,高浓度泥浆法一般1年时间清垢1次,可节省大量设备维护费用并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

e.常规低浓度石灰法通常为采用手动操作,高浓度泥浆法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药剂的投加更

加合理、准确,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

另外,高浓度泥浆法与电石渣-铁盐法配合使用,在高浓度泥浆法除去酸性污水中80%以上的重金属离子后,加入电石渣乳液和铁盐可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砷、氟、重金属离子,处理后污水用过滤器过滤除去其中的悬浮物,使污水可稳定达标排放。2.3设计主要运行指标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主要运行指标见表1。

表1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主要运行指标

项目

运行参数

石灰乳w[Ca(OH)2],% 石灰/底泥混合槽溶液固含量(w),% 石灰/泥浆混合槽溶液pH值 一级反应槽溶液固含量(w),% 一级反应槽溶液pH值

一级絮混槽溶液固含量(w),% 一级絮混槽溶液pH值

一级浓密池底泥固含量(w),% 二级反应槽溶液固含量(w),% 二级反应槽溶液pH值

二级絮混槽溶液固含量(w),% 二级絮混槽溶液pH值

二级浓密池底泥固含量(w),% 压滤机滤渣固含量(w),% 2.4主要设备选型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情况见表2。

表2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情况

项 目 一级反应槽

规格型号

φ4000mm×5000mm,容积62.8m3,有效容积47.5m3,1台 5 10 5 10 25 0.3 8 0.3 8 13.2 60 10 25

一级絮混槽

φ2500mm×2500mm,容积12.26 m3,有效容积10m3,1台

一级浓密池刮泥机 石灰/泥浆混合槽

φ12m,1台

φ2000mm×2200mm,容积6.9 m3,有效容积5.2 m3,1台

电石渣乳液配置投加系统

PAM自动配置投加系统 板框压滤机 调节池污水泵 回流底泥泵 滤渣浆泵 清水回用泵

一级电石渣乳液投加泵

PAM投加泵 加酸调节计量泵 二级反应槽 二级絮混槽

1套

投加量6g/m3(非离子型PAM),1台

过滤面积450m2,板框1.6m,1台 Q=100m3/h,H=20m,1台 Q=40m3/h,H=30m,1台 Q=20m3/h,H=80m,1台 Q=100m3/h,H=30m,1台 Q=15m3/h,H=20m,1台

计量泵,Q=0.8m3/h,H=20m,1台 Q=0.2m3/h,H=20m,1台

φ3600mm×3600mm,有效容积32.6m3,1台 φ2500mm×2500mm,容积12.26m3,有效容积10m3,1台

二级浓密池刮泥机 铁盐配置投加系统 过滤器 过滤泵

3改造后运行情况

φ10m,1台 1套

φ2500mm×4200mm,1台 Q=50m3/h,H=30m,1台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于2007年11月投入运行,设备运转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值,实现了制酸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水质指标全部达到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指标(见表3)。

表3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水质指标

mg/L

项目

Zn

Cd

Pb

Hg Cu As F pH

原水

一级反应槽出水

269.06 0.58

<0.05 清水池出水

0.34

<0.05 GB 25466—2010≤2.0 ≤0.1 标准

<0.2 ≤1.0

19.26 16.80.56 0.00

0.0019 ≤0.05

<0.05 <0.05 ≤0.5

≤0.5

≤10

6~9

0.14

2.12

1.72

22.2 124.256.5 11.27 10.78.64 1.6 改造后污水处理成本由原来的6.72元/t下降到4.84元/t,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约119万元,同时向城市管网中排放有害物质量大大减少。

目前污水处理系统尚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1)中和渣只是堆存处理,未能资源化利用。根据葫芦岛锌业的实际情况,以后可将中和渣加入铜熔炼炉用作造渣剂或部分用于水泥制块。(2)深度处理后的清水主要是外排,未能有效循环利用。目前葫芦岛锌业正考虑将其与其他单位产生的污水统一进行深度处理,再返回到生产系统循环使用。5结语

葫芦岛锌业高浓度泥浆法加电石渣-铁盐法污水处理系统已稳定运行3年多时间,改造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缩短、处理成本减少、污泥量大大减少、设备运转率大有提高,污水很容易达标排放。高浓度泥浆法酸性污水处理技术已在矿山、有色冶炼、钢铁、化工等行业应用多年,这一节能环保技术值得在硫酸行业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11-07-18。

篇5:旅游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1.通过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ST ____RECORD____=DISPLAY,而DISPLAY____ALL____=LIST。

(2)执行了LIST命令后,EOF()=___T__。

(3)执行了GOTOP命令后,BOF()=.T.,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执行了GO TOP命令后,记录指针移动到表文件的第一条记录上,尔BOF()是测试记录指针是否在文件头的函数,首记录和文件头并不是同一个位置。

(4)如何用LIST/DISPLAY命令显示备注字段内容?

答:LIST是是滚动显示当前表中的指定记录,如果要显示备注型字段的内容,则必须在LIST命令中指定备注型字段名;DISPLAY分屏显示当前表中的指定数据。

(5)你认为用REPLACE对表文件记录进行修改,与用BROWSE命令修改有什么不同?

答:REPLACE命令是成批修改表字段值的非全屏幕编辑命令;而BROWSE命令具有现实和修改表内容的功能。

(6)SET DELETED ON/OFF语句对被逻辑删除的记录有何影响?

答:此语句制定标有删除的记录是否参与其他命令的处理。SET DELETED ON表示逻辑删除标志有效,既有删除标记的记录不参与处理;SET DELETED OFF表示逻辑删除标志无效,既有删除标记的记录参与处理。

(7)通过实验,请你归纳当EOF()为.T.时,RECNO()为多少?当BOF()为.T.时,RECNO()为多少?

答:当EOF()为.T.时,RECNO()为末记录;当BOF()为.T.时,RECNO()为文件头。

(8)用SORT命令建立排序文件后,紧接着用LIST命令却看不到排序结果,为什么?

答:因为还没有使用use打开对应文件

(9)建立索引文件时,有一个可选参数[UNIQUE],它有什么意义?你能举例说明吗?

答:[UNIQUE],当多个记录的<索引表达式>值相同时,只有其中第一个记录的值记入索引文件。

(10)请总结一下表的排序与表索引有什么不同。

答:索引是表记录排序的一种方法,同时生成一张索引表,而表的排序没有生成其他文件。

上一篇:周围静脉输液术操作流程下一篇:英语演讲稿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