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2024-05-18

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共9篇)

篇1: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使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认识到掌握并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知识这一过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个难点。如果单凭教师空洞地去讲解、简单的操作演示,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便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充分利用展示图片、作品等,通过对比,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不同色彩、画面的冷暖感觉,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举例,比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边感觉边动手操作,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让学生自己举例谈感觉谈体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冷暖色的规律,从色轮中找出暖色和冷色。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开阔他们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2: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2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色彩的冷与暖)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与暖)一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 课的内容,属于

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低年级的美术学习以后,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和表现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观察力强,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够在色轮或色谱上区分出冷色与暖色。2.能够说出冷、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觉或联想。

3.用拼贴、绘画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温暖或寒冷的作品。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冷色与暖色的认识与区分比较。),教学难点为(冷色调与暖色调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教法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学习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创设情景法、欣赏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我课前收集一些有明显冷、暖色调的图片或物品,色轮、各种彩色纸等教具

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或色彩工具或手工工具。等学具 教学过程

如果说研究教法学法是教学的前提那么我认为合理优化的教学过程便是成功的关键。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一开始(出示出示红色和蓝色的蜡光纸)并提问(这两种颜色分别让你联想到什么,又带给你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红色让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蓝色让人联想到海洋和冰川,给人宁静寒冷的感觉。

原来色彩能让人产生冷与暖的感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色彩的冷与暖)

自主探究,讲授新课

出示冷色调画面《雪山》,暖色调的画面《日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我进行总结,像红黄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颜色称为暖色,像兰青紫给人寒冷感觉的颜色称为冷色。出示色轮,指导学生从色轮上了解冷暖色,了解到色轮上靠近红色的为暖色,靠近蓝色的为冷色。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冷色与暖色。出示梵高星月夜夜间咖啡馆等作品,让学生感受冷暖色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为了让学生加强对冷暖色的运用,我进行现场示范,在师范的过程中向学生强调构思,构图,冷暖色的运用等问题,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首先明确作业要求;(用冷色或暖色画出冬天或夏天的景色),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我巡回辅导并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创作。

(五)展示欣赏,评价交流

在学生作品创作完成时,我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简评的多元评价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以表扬激励为主。首先让学生把作品放在展示区进行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那一部分最棒,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以表扬激励为主。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是学生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然后我进行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并感受了冷暖色,并运用冷暖色进行创作,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棒)最后请同学们用冷暖色审计一张贺卡送给爸爸妈妈。,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亲情意识,使学生又一颗感恩的心。

接下来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课题,技法内容,作品展示区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篇3:回旋在亚洲大国间的冷与暖

关键词:中印关系;合作互利关系;亚洲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51—02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总体上得到了稳定和全面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人文、军事等领域,两国间的友好和合作关系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两国关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只要中印双方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共同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中印关系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一、建国以来中印关系的演变及现状

中印自1950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1.中印建交与友好合作时期(1950—1959年) 。1950年4月1日,中印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印度成为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万隆会议是印中增进友谊和谅解的里程碑。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中印关系最好的时期,被称之为“蜜月”时期。

2.中印关系的逆转和冰冷时期(1959—1976年)。1959年3月,西藏达赖反动集团发生了叛乱,中国政府果断地平息了这次叛乱,对这种分裂祖国,破坏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事件,印度政府不顾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然表示支持,明目张胆地干涉中国内政,这是两国关系公开破裂的开始。紧接着,印度方面非法提出的边界间题,使中印关系迅速恶化。

3.中印关系解冻时期(1976—1988年)。1976年7月和9月,印中双方先后派回了大使,中印关系进人了由“冰冻”,到“解冻” 的承前启后的时期,关系有所恢复,但在边界间题上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4.中印关系曲折发展时期(1988年以后) 。拉吉夫·甘地就任总理后,为集中精力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访问了中国,是两国关系的一个“新开端”。随后,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关系稳步前行,但1998年,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人民党上台执政,瓦杰帕伊出任总理,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等编造种种借口,极力谊染“中国威胁论”,直接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违背了两国人民的根本意愿和利益,使两国关系出现了挫折和反复,两国关系跌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最低点。2003年 6月印度总理瓦杰怕伊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宜言》,在西藏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舆论认为此次访华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印两国关系的全面改善和发展。2008年1月13 —15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胡总书记和温总理与他进行了亲切的会谈,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出于二十世纪的共同展望》,向世界发出了中印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世界的信号,标志着中印关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中印关系的特征

1.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自1950年中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曲曲折折,从双方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发生边界武装冲突,再到双边关系的恢复和发展,两国经历了相互友好、战争与对峙、修复关系、再度紧张以及重新改善关系的漫长路程。

2.南亚战略格局的演变与中印关系的变化形成互动。中印关系的发展、变化与南亚格局的构成、演变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中印关系的发展走向直接影响中国南亚政策的制定,更是印度外20世纪90年代以交战略与策略出台的考量因素,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而南亚格局的紧张与缓和,对中印关系也具有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大国关系在南亚地区的调整和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并处理好中俄印、中美印、中日印以及中印巴等三角关系,这将对推进中印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3.国家利益的引导作用超越意识形态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两国的崛起使双方都更加重视对方存在的分量和意义,这包括两国各自实力的增长、全方位外交政策的重大影响、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等,双方认识到彼此间将相互作用和影响。作为两个相邻的发展中大国,中印如果实施睦邻友好政策,两国在共同崛起的现实中将实现“双赢”,这是符合双方的利益的。对于印度,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无论从提升自身国际地位还是从加速经济发展考虑,都没有理由不同中国搞好关系。

4.中印经济关系与政治外交关系的发展基本同步。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一直以双边稳定的政治关系为重要前提。从中印经贸交往的历程可以看出,两国政治关系发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的进展。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几乎同步,表现出“政冷经冷、政热经热”的双边关系特点。

分析中印关系发展的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中印关系发展的规律,寻求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并认识其重要性,使两国在打交道时求同存异,走务实、合作之路。中国和印度“没有理由不发展两国的关系。中印关系的发展有赖于双方政治上加强沟通和信任,经济上加强互利合作,安全上树立新的安全理念,从而实现两国的长期友好。“改善和发展中印两国关系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

三、影响中印关系的问题与障碍

1.中印边界问题。边界向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目前,仍然是两国关系中现实的矛盾。虽然1962年边界冲突后,边界基本保持稳定,印度政府也曾同意中国提出的“互谅互让、互相调整”作为指导原则,通过和平磋商解决边界间题。1993年和1996年两国还相继签署了《关于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的措施的协定),但由于厉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中印边界争端的现状将长期存在,解决边界争端的道路将是漫长曲折的。

2.西藏问题。1954年4月中印两国签订了《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通商和交通协定》,就西藏问题达成了某些协议,共同宣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这不说明中印关于西藏问题就此彻底解决了。正如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印度是“希望西藏长期保持落后状态,成为中印间缓冲国。” 这是他们的主导思想,也是中印间的争论中心。目前,在西藏问题上,印度一方面承认西藏是中国一个自治区,另一方面仍暗中支持藏独势力搞分裂活动。印度政界一些头面人物公开表示,支持1965年达赖集团组织的所谓“和平促进运动”,支持达赖集团的分裂行径。

3.关于中巴关系。中巴牢固的友谊是经过五十年的风雨锤炼而成的。但在印度看来,中巴这种友好关系是一种战略军事结盟。与中巴关系越来越亲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印巴关系越来越恶化。因此,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印度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一病,也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一大难以消解的障碍。

4.安全问题。在印度的安全战略中一直把中国视为其主要竞争对手国,对中国的崛起持怀疑和戒备态度,担优中国涉足其在南亚的势力范围,公开把中国称为印度潜在的头号威胁”。同时,印度加强军事力量和与邻国进

行军事合作,给中国的安全造重威胁。安全问题已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一大障碍。

四、中印关系的未来展望

进人21世纪以来,中印双方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以大局为重,经过共同努力,较快地克服了种种障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印关系明显改善,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1.双方确认了 发展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共识集中体现在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003年6月访华时和温家宝总理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宜言》这个纲领性文件中,它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双方发展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两国互不威胁,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映了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中印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提出了坚实的基础。

2.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和会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中印关系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2009年6月15日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见印度总理辛格时指出,双方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中印关系。一是加强高层交往势头。二是深化经贸互利合作。三是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四是加强两国防务合作。五是加强人文友好交流。得到印度方面的高度赞同,双方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我们也一定能以中印关系发展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3.中印双边贸易额迅速增加,经济合作逐步加强,成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从中印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看,两国的经济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积极推进贸易多样化,不断扩大贸易规模,提高贸易质量,争取加十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00 亿美元。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但两国经济和社会模式又不相同,各自都有很多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双方的互补性很强,两国可以互相学习,实现‘龙象共舞’。”

4.双方在重大的国际事物中存在广泛的共识和共同利益,为两国关系的深人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印两国过去曾长期遭受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在新时期又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等诸多方面,中印持相同或相似的立场,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5.双方就共同关切的间题保持接触和对话,关于彼此间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更加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使双边关系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中印关系在经历了冷战时期的风雨之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双边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目前中印关系已进人新的发展阶段,正朝着正确的方向检步前进,中印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中印两国谋求发展和加强合作的战略播要。但是,也要看到两国关系仍有一些障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双方之间的来往还不多,了解还不深,需要进一步增信释疑。深化全方位合作,相互关切的问题,尤其是边界间题的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达赖集团在印度进行反对和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必须认真对待,经济合作尚需要进一步深化。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中印友好合作的前景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篇4:美术教案-色彩的冷与暖

7、色彩的冷与暖

课型: 绘画基础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教学难点: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学具准备:色彩冷暖涂色印样、水粉画颜料、笔、笔洗、调色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色相卡、生活中冷暖色调的作品、色轮等。板书设计:

7、色彩的冷与暖 冷色:绿、蓝、紫 暖色:红、橙、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在讲课之前,先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请大家要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来回答,看谁最积极、回答的最好。” 教师提问:

(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穿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二)、导入课题:

那大家知道这些色彩中,那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好”)。

板书课题:

7、色彩的冷与暖 3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

(1)、放映冷色调画面《雪山》,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观察后回答)---给人以冷的感觉。

(2)、放映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又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屏幕同时显示这两幅画面,让学生再次去体会感觉。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指名回答)

师 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 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幻灯片出示室内设计,暖色房间,冷色房间对比。两张图片

结合出示图片,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色调的房间给人不同的感受 3分钟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边观察边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谁敢上台来试一试?

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其余学生从活动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显示色卡,并进行举例说明)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如书上第7页下边四幅画,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欣赏河南朱仙镇年画(屏幕显示),体会补色对比中的美感。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强烈对比颜色使画面产生对比中的美感。调色时笔要洗干净,涂色要匀。

篇5:瞳眸里的冷与暖初二作文

幼年,草地上,刚脱离学步车的婴儿正准备迎来人生中的初次试炼,身后站着的是他的父亲。他在地上爬着,努力想像父亲一般用双足站立,却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没有悉心的指导,没有父亲的搀扶,没有鼓励的目光,有的仅是磨破的裤子和沾满绿色草汁的手。

那个婴儿用求助的目光向他的父亲望去,父亲却将头扭向另侧,瞳眸透出的是冷寞和孤僻。他凝望着远方,迈开脚步,身后有个爬着追赶的婴儿;尖锐的哭叫划破天空,再次望向父亲,又更加努力地爬去,心中只存在一个念头:赶上他,更不能丢了他。

一位刚满十岁的少年,第一次站在偌大的舞台,台下,父亲在黑暗中藏匿着自己。结束,在激动欢呼的人群中,少年被包围着,舞台上跃动的灯光更衬托出他的落寞。在攒动的人群中,少年焦急地寻找着那熟悉的身影,但唯独不见他,再一瞥,少年终于发现了那冷寞的眸,孤僻的瞳。瞬间,这对父子似乎在进行着沉默的对话。顿时,少年热泪迎眶,仿佛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摘下了那冷寞的面具。少年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这短短几秒,父亲又消失在了一片漆黑,但这次,他没有告诉儿子是去擦泪。

半年前。

机场,流动的人群中,一位青年与父亲送别,青年噙着泪花,目送着飞去亚利桑那的.航班。没有握手,没有拍照,更没有深情的道别,仅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再见”。父子凝视着,用眼神之间的交流。不同的是,父亲的目光变了,那么温柔,那么随和,变得那么使人温暖。融化了那么多的冷寞。父亲转身,背包向前走。此情此景,儿子的泪又来了,本能地握住父亲的手,从后扑去,背对背拥抱、不放手——因为他知道,放手意味着失去。

今天,有个孩子在记叙着父亲这份独特的爱,独特的温暖。

篇6:冷与暖作文

——题记

红楼梦中有一个人,她识大体又不似王熙凤般狠辣,有才气又不及黛玉般清高,淡名利又不如迎春般木讷,清性情又不像妙玉般极端,她就是薛宝钗。

宝钗的性情就如同她吃的“冷香丸”一般淡极。

她从来不喜像黛玉那样的伤春悲秋,从黛玉重建桃花社一章贾宝玉就说过,宝钗并不喜作闺怨诗,也不许宝琴作,可见她对闺怨是排斥甚至是不屑的,她不会去望着“花谢花飞飞满天”而悲戚,也不会去叹“红消香断有谁怜”,她心中的女子应当是“珍重芳姿昼掩门”。她和林黛玉一样拥有倾世芳姿,却不像黛玉一样想将来何去何从,只想如何过好现在,这是她的“淡极”。

宝钗淡极,但并非无情。她遵循封建制度,适应着眼前的一切,也用自己的一片真心去待人。

对于黛玉,宝钗一直都是友善的,尽管刚进府中黛玉曾多次明着嘲讽,她也没有多说一句,在听到黛玉用牡丹亭里的句子作酒令时,宝钗反而句句真诚地劝解了一番,连向来对他人言语极其敏感的黛玉也心服口服,懂得了宝钗的一片真心。得知黛玉病了,她又专程遣人送燕窝去,之后搬出大观园又独独写了四赋赠与黛玉。这也表现了她的暖。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是丰满的,纵然宝钗很好,但其也有不足之处。

她明白封建社会的`定理,她遵循并信奉着封建社会的规则。她就像那个时代的大家闺秀一样,不反抗命运,听从父母之命,听从媒妁之言。可以说,她算是“宝黛”爱情悲剧的一个帮凶。

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喜欢她。人无完人,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宝钗或有她难以言说的苦衷,在那个时候,宝钗或许才是别人眼中的完美女性。如果宝玉不那么淡泊名利,或者宝钗不是被紧紧束缚在封建礼条下,那黛玉,宝钗,宝玉三人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只可惜,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数……

篇7: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冷与暖

关键词:心理学欧亨利感觉冷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1欧亨利小说鲜明冷暖基调的原因:个人和社会

欧亨利是生活在美国社会的苦命且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艰辛与妥协。他在幼年饱尝母亲早逝,父亲堕落,婶婶嫌弃的辛酸,性格比较孤僻;人到中年,他未享受婚姻的快乐就因为莫须有的“盗用公款”罪名过早地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他没赶上看爱妻的最后一面,就被抓进了牢狱,在牢狱里体验到了最恶劣的生活状态并为他小女儿的抚养费而尝试写作;提前出狱后,他隐姓埋名继续写作,那个时期堪称他写作的丰产期,优秀作品如泉涌出;他的第二次婚姻很不幸。因此他在四十八岁病逝于纽约,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和悲壮旋律的一生。正因为欧亨利的生活经历是如此丰富曲折,所以他对人事、社会、情感的思考就比别人更深一层,更广阔些。他对求生的理解,远远高于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贵族;对家庭的理解,远远高于沉浸在柔情蜜意里的青年;对社会阴暗面的透视,远远高于煞有介事的政府官员。

2欧亨利小说鲜明的冷暖表现:作品中的人情和作者的感情

作为一个有着不幸童年和坎坷成年经历的传奇作家,其对生活的憧憬和对人情的渴望必然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他的带有残缺感的心理在写作中寻求一种满足和皈依,因此他寄予了他的作品以理想化的唯美温情,并让这种温情滋润自己也滋润别人,给他们些许的希望和安慰。

在温暖的感觉里,可以感受到《吉米·海斯和缪里尔》是充满人情美的悲剧,几年过后,那个曾经被人误解实际上却是杀匪英雄的年轻人的骷髅和骷髅上唱着哀歌的忠诚的角蟾构成了一幅让人心碎又感动的画面;《双料骗子》中的骗子原本冷酷无情的心在母爱的感召下究竟是软化了,骗子珍视自己骗来的亲情,并下定决心好好改造自己,赎回良心上的罪过;《婚姻手册》讲了一个怎样凭一本《婚姻手册》就能征服一个女人芳心的故事,这是表面的,实际上获得爱情的真正法宝是一颗关爱的心和真诚的态度,有了这些,闹点“把亚麻籽放在外眼角”的小错误又何妨呢;《爱的奉献》和《麦琪的礼物》也都是悲剧化的人情“暖”剧,在漫漫的人生的旅程中,饥饿和贫贱给人刺骨的寒冷,但彼此的爱的关照和心的相印却能驱走严寒带来温暖;《剪亮的灯盏》是写给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有两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姑娘,一个终于钓到了“真爱”的大鱼,另一个只是钓到了“金钱”的大鱼,在爱神面前,一个是富翁一个是乞丐;《最后的常春藤叶》告诉我们友情的可贵,苏艾和琼珊的友情,老贝尔曼和这两个女孩的“忘年交”,它们在当时那个冷漠的社会是多么的宝贵,故事最末的一曲生命的绝响亦是唱给友情的。

当然有温暖的感觉就会有寒冷的感觉与之相对。作为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欧亨利必然要对当时那个严酷的冰冷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痛快淋漓地揭露,因此其作品必然有很大一部份是揭露阴暗面的,辛辣挖苦的,愤怒痛斥的。他留恋与幻想完温暖之后,纠正了自己的这种倾向,开始了严肃的对社会和人生的反思。

在寒冷的感觉里,可以感受到《感恩节的两个绅士》那凄苦又心酸的虚荣,老绅士风光不再,但还要忍饥挨饿地请穷人在感恩节吃大餐,皮特酒足饭饱之后仍无法拒绝老绅士的盛邀最终胀得一命呜呼,贫寒和奢侈可以如此完美包容又如此尖锐抵触;《汽车等候的时候》和《华而不实》都写出了小人物对上流社会的滑稽而漏洞百出的模仿,揭露了他们的劣根性和上流社会的骄奢淫逸,尤其是当爱情遇到金钱后,往往不堪一击;《精确的婚姻学》更是把结婚的商业价值挖掘到家,两千块钱在转手间已经把爱情的神圣意味摧残无余;《供应家具的房间》里,房租主人对租房者的态度的冷漠令人发指,生命在他们看来远没有金钱那么实在,那么有用,因此生命纯粹就是一种可以淡忘的谈资。

3欧亨利小说鲜明冷暖基调的调制方式:语言

如果说温度的冷和暖是由温度来调制的,色彩的冷和暖是由颜料调制的,那么欧亨利小说中的冷和暖则是由语言调制的。

欧亨利喜欢用幽默作为其语言的特色标志。卓别林曾经语出惊人:“幽默是从戏谑性的痛楚中产生的”。 因此我感受到作者能在作品中随意地将痛楚和欢笑随意转换,将冷和热随意调制,用的就是幽默的手段,且运用得炉火纯青。如他在《感恩节的两个绅士》中寫到“他的感恩节的胃口并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这位占有优先权的慈祥的老先生,因为即使不根据实际的起诉期限法,也得考虑到既定习俗的全部神圣权利,不错,美国是个自由的国家,可是为了建立传统,总得有人当循环小数呀。”调侃中已经把美国社会的“传统”揭露得一览无余;“他那坚定、明亮的棕色的眼睛里有一种清澈的吸引力,和蔼的面相非常适合担任知己和安慰者的角色,冷静而近似牧师的安宁带着潜在的威严。(《剪亮的灯盏》)看似是捡了便宜的欢愉,实则包含了困窘的无奈,在明朗的暖的背后是丝丝的寒意。

欧亨利的语言除了非常幽默外,也能写得非常优美,在优美的句子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冷或者暖。“她身上有一种温柔而羞怯的光辉,她的眼睛梦也似的晶莹,她的脸颊桃花般的娇艳,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神色和追怀的情调。”(《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流淌的是人在悲观绝望时心灵的寒流;“在往后的年月里,凶手的假话像一颗小星星,在爱情的坟墓上空闪烁,给她慰藉,争取她的原谅,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提线木偶》)它给我们的感觉是很凄冷的,但其中却隐藏着很深沉的温暖的感情,值得珍藏一辈子。

4小结

欧亨利小说像童年的多棱镜一样,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研究视角也可以获得不同的对欧亨利小说的理解、阐释。本论文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小说给人的感觉差异:冷和暖。冷是其深刻性的体现,而暖是其抒情性的体现;冷是作者面对严酷社会的铠甲,暖是作者为自己的生命采摘的鲜花;冷是现实的揭露,暖是理想的期待。当然,冷和暖也会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冷时而侵袭暖,暖时而感化冷,两者矛盾而痛苦地共存,因为当时那个社会是如此让作者既失望又希望。

参考文献

[1][美]欧亨利著,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意识》,作者:李艳云、欧阳友珍,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6月

[3]《简评欧亨利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作者:白莉,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4月

[4]论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作者:邹积艳 学术期刊 山东文学(下半月) 2009年第5期

篇8:冷与暖作文

雨时大时小,时断时续。树叶早被冲洗地干干净净:叶片由蒙着灰尘与热气的暗绿变成了雨后富有生机的鲜绿,树干变成深棕色,更加挺拔——树更高了。天是蓝的,真是“碧空如洗”了。地上的泥土是新鲜的,干净的。几条蚯蚓出来享受雨后的清洁空气,蜗牛也在地上爬来爬去,慢慢地最直接地感受着自然的味道,土地的温度。屋顶上一串水珠滑进地面的一汪积水中,泛起一圈圈涟漪,一个个圆圈向外扩散,好像又下起了雨。

积水逐渐变得模糊,房子、树、灌木丛,一切都变得模糊——又下雨了。雨不大,斜斜地飘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树叶上淌着水,地面上的积水多了起来,打破它平静的水滴大了起来,漾起的波纹也不断了。行人打着各式各样的伞穿梭在小巷里湿润的街道上,匆匆办好事踏上归程。一个小女孩打着伞遮住了一只无处躲雨的狗。

天慢慢亮起来了,雨也停了。阳光洒在一切被雨水慷慨滋润过的万物上。冲洗干净的树更绿了,洗去灰尘的车更白了,离开雨伞庇护的人们,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斑斑驳驳洒在无数属于土地的小生命身上的,是透过树叶显出光路的一缕缕阳光。小巷也热闹了,小孩折好纸船放入水中,船上承载了他们的梦想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大人们谈笑风生;卖食物的小摊冒着热气——从前慢。

篇9:中班艺术活动《冷与暖》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的孩子自我意识还较强,在绘画过程中会表现出特别偏爱的颜色,时常使作品色彩杂乱和不协调。他们虽然已认识并能辨别颜色,但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常并不理会颜色,作品的色彩大都单调,换色较少。因此,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把色彩作为本次美术活动的内容,选择了美术欣赏活动《冷与暖》,以幼儿生活中熟悉常见的太阳和雪花为切入点,试图帮助幼儿更好的感受、理解认识冷暖色,从而充分激发幼儿的对色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欣赏名画,认识冷暖色,体验冷暖色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2.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冷暖色,感知色彩的冷暖,体验冷暖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活动难点】

区分冷暖色,提高运用色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色彩

2.物质准备:课件、人手一张画好沙发的纸、人手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冷暖色

1.通过太阳图片,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感受几种暖色

提问一: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太阳)这个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红、黄)

提问二:你看着这个太阳有什么感觉?(很温暖、热热的)

教师小结:像这样给人感觉很温暖的颜色叫做暖色,除了红色、黄色,还有橙色也是暖色

2.通过雪花图片,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感受几种冷色

提问一:请小朋友再来看看这是什么?(雪花)这个雪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

提问二:你看了雪花有什么感觉?(冷冷的)

教师小结:这个蓝色的雪花让我们觉得冷冷的,蓝色属于冷色,还有黑色和紫色也是冷色。

(析:此环节让幼儿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太阳和雪花,直观的认识感受冷暖色的不同,从而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二、欣赏名画《夜晚的咖啡馆》、《罗纳河上的星夜》,感知色彩冷暖

(一)引导幼儿欣赏暖色调名画《夜晚的咖啡馆》

1.教师介绍《夜晚的咖啡馆》的基本信息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幅关于冷暖色的作品,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幅画,这是一位叫梵高的画家画的,它的名字叫《夜晚的咖啡馆》

提问一: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他是什么颜色的?

提问二:你们觉得这幅画是暖色调的还是冷色调的?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幅画上的颜色以红色和黄色着两种暖色为主,所以这是一幅暖色调的画。

2.整体感知、欣赏作品《夜晚的咖啡馆》

师:让我们跟着梵高走进这家咖啡馆,看到红红的墙壁,黄黄的灯光、黄黄的地板,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这是一幅暖色调的画,暖色调的`画给人温暖的感觉。

(二)引导幼儿欣赏冷色调的名画《罗纳河上的星夜》

1.教师介绍《罗纳河上的星夜》基本信息

师:这幅画也是梵高画的,叫做《罗纳河上的星夜》。夜晚的罗纳河边,小船静静的停靠着,河面上倒映着灯光和星光,远处的小镇像熟睡的婴儿一样安静。

提问: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教师小结:蓝色、黑色常常给人寒冷、安静的感觉,《罗纳河上的星夜》主要用到了蓝色和黑色这些冷色,它是一幅冷色调的画。

(三)感受冷暖色调画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

教师总结:这两幅作品都是荷兰画家梵高的画的,他画的都是晚上,可是这两幅画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夜晚的咖啡馆》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让人觉得很温暖又温馨。《罗纳河上的星夜》主要用了蓝色和黑色两种冷色,给人感觉冷冷的,静悄悄的,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寂寞和孤独。

(析:我选用了梵高的两幅名画《夜晚的咖啡馆》和《罗纳河上的星夜》来引导幼儿感受冷暖色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欣赏时,提问是层层递进的,先引导幼儿欣赏画的局部,再整体感受作品。两幅画色调的区别十分明显,总结时,两幅画一起呈现对比非常明显。)

三、欣赏名画,判断冷暖色调

1.教师出示多幅冷暖色调明显的作品,幼儿欣赏、自由讨论

师:这里还有几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画分别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的?为什么?

3.幼儿判断,并说出理由。

(析:通过前两个的环节,孩子们对冷暖色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三个环节,我出示了四幅色调比较明显的名画作品,请幼儿判断色调并说明理由。)

四、活动延伸:沙发涂色

1.教师说明创作要求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几种冷色和暖色,请小朋友来给老师画的沙发涂上颜色。

要求:可以涂冷色或者暖色,但是涂了暖色就不可以再用冷色。

2.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3.将幼儿作品按照冷暖色调贴在展板上。

师:小朋友都按老师的要求给沙发涂上了冷色或暖色。

提问:今天天气真热啊,如果你要选一个沙发坐,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其实除了今天认识的几种颜色,还有很多别的颜色,如果你们还想认识别的颜色,可以下了课以后来问问老师。

(析:最后一个环节,我请幼儿选用一种冷色或者暖色给沙发涂颜色,并引导感受生活中冷暖色的合理运用。)

【活动反思】

上一篇:环保培训教育下一篇: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