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故事人生哲理

2024-05-01

荒谬的故事人生哲理(精选11篇)

篇1:荒谬的故事人生哲理

荒谬的故事人生哲理

作家王蒙讲过一个民间故事:一人说《水浒传》中有个好汉叫李达,另一人说那叫李逵。于是两人赌20元钱,去问一位古典文学权威。不想权威竟判读李达者对。读李逵的人当然有意见,说权威荒唐。谁知这权威讲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你不过是损失了20元钱,而我们害了那小子一辈子,他从此认定好汉乃是李达,还不出一辈子丑吗?”

本来我就替那读李达的无知者悲哀,认定权威可恶,没想到王蒙先生居然对这故事还很是欣赏:“这个故事的.最深刻之处是在于告诉我们:对谬误唯唯诺诺随声附和,恰恰是——至少客观上是——對谬误的最大惩罚。”

这真是仁智不同啊!故事是很深刻,但我总以为告诉我们的是:有些人喜欢耍他的“大聪明”,而这“大聪明”实在又是于人有害——至少很失为人敦厚或是缺少向善之心。不知一向宽容的王蒙先生,怎么会面对一个仅仅是无知之人,一下子变得如此地不宽容了呢?

其实以华夏之大,有“大聪明”而又耍“大聪明”的人多得是。下面几则聚在一起,可以看出国人不仅聪明,且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我对这些是不会像王蒙先生那样欣赏的。

话说春秋战国时,孔子一行被困于陈蔡,饿得要死。得知附近有家餐馆,孔子就让弟子仲由去找点吃的。不想,那掌柜的见圣人门徒来,狂言道:“我写一字,你若认识,就免费招待,包吃包喝。”然后写了一个“真”字。仲由一看不禁乐了:这不过是一个“真”字,有何难的?谁知那掌柜的听了,竟骂圣人的门徒为白痴,还令手下人将仲由乱棒打出。学生逃回,向老师禀告一切,孔子出了阵。掌柜的也太小看圣人,仍写一“真”字考孔老先生。圣人一看说:“这是‘直八’。”那个掌柜的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果然名不虚传,学问大得可怕。”一顿酒足饭饱,仲由忍不住问老师:“明明是真字,你怎么认‘直八’?”圣人长叹一声:“不能认‘真’的地方,你偏要认‘真’,只有活活饿死。”

在不能认“真”的地方认成“直八”,固无不可,可倘若大家都这么做,那世上便会失去“真”字,仁人志士也就毫无意义可言了。

有甲乙二人争论,甲说四七二十八,乙说不对,是二十七。两人相持不下,以至于扭打,后来又都要求到县官那里打官司。县官听说来由,命人将甲打了30大板,然后将甲乙逐出。甲不服,返回问县官为何要判自己挨这顿板子。县官乐了:“那人已经荒谬到说四七二十七,你还同他争,不该打吗?”

同荒谬人相争,似乎有些荒谬,然任其荒谬,也难免跟着遭殃。

篇2:荒谬的故事人生哲理

有一家报社的记者曾经采访过老爹,问:“你种高粱的经验是什么?”

老爹答:“高粱是红的,种高粱人的心应该更红!”

记者又问:“能讲具体点吗?”

老爹说:“种高粱应有优质品种。而这良种不仅仅是为一个人用的。我每年都把良种分给大伙儿种。你想想,如果周围邻居种子质量差,那杂交传粉后就会使我种的优质高粱不断退化。所以,我种优质高粱,也要让周围的人都种优质高粱。”

篇3:《喜福会》中的麻将式人生哲理

日, 定为圣日。

五、当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假见证害人。

十、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俾、牛驴, 并他一切所有的。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0章1-17节)

当信仰不复存在, 人们抛开了这些诫命, 毫无畏惧, 无所顾忌地犯罪, 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无比可怕的, 这是拉金内心所担忧的, 他想传达的正是教堂的代表含义。“教堂, 去了”也正是说精神信仰的“去了”。由此, 《去教堂》的翻译没有《教堂, 去了》这个翻译贴切含义深厚。

1 (2) 拉金的读者观拉金对读者的观点是读者可以毫不困难地感受到他的情感、态度以及他所经历的一切, 使读者能够通过作8

品与自己很容易的达到一种共鸣效果。

Church Going作于二战后, 拉金用其诗歌表现英国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迷惘。“他们生活于战前与战后的断层中, 遭受到社会和家庭对他们思想成长的束缚, 并经历了宗教信仰散失的重创。” (李喜蕊, 2009) 人们开始怀疑信仰和上帝, 这一背景下, 拉金写下这首诗, 诗歌本意是对宗教信仰衰落的担忧, 更是传达给读者他诗中这一“教堂去了”的担忧之情。通过对本诗歌的理解, 读者可以感受到他诗中强烈的担忧之情。

(3) Church Going内容分析

诗中暗示了教堂的颓废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三到六节写诗人站在教堂里的主观所思:将来教堂废而无用了, 如果我们只保持几座定期开放, 展出锁在陈列柜里的各种圣物, 而听任其余的被风吹雨淋, 被羊群糟蹋, 那么它们会变成什么样? (曹现青, 2011) 教堂已经去了, 内容也仍然是强调教堂的离去, 《教堂, 去了》比《去教堂》更适合诗的本意。拉金是一位英国本土诗人, 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担当起复兴英国本土诗歌的重任, 他的Church Going中对个人所经历事情的描述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想象, 一步步深入到诗的意境中来, 在他的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二战时人民生活的破坏, 二战对此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 这首诗歌的高度不

麻将, 起源于唐朝, 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一直是深受人们欢迎、普及率较高的娱乐活动。提起麻将人们不免将其与赌博联系在一起。然而, 谭恩美却在《喜福会》中赋予麻将全新的色彩及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喜福会》中的麻将完全脱离了赌博的层面, 它仅仅是四个女人用以寻求快乐与运气的手段。吴素愿在桂林创立了第一个喜福会又名麻将会,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那时的桂林, 街上躺着一排排男女老少, 活像砧板上刚宰杀的鲜血”, 为了摆脱烦恼苦痛与对战争的恐惧, 她创立了“喜福会”, 四个女人用打麻将打发难捱的时光, 在一次次和牌中增添快乐及对未来的希望。打完麻将, 她们秉烛夜谈, 彼此慰藉, 回忆她们幸福的过去, 憧憬美好的未来。喜福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亦是心怀感恩的, 能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有个暂时的居所不受战争的波及, 是她们的“喜”亦是她们的“福”。然而, 作为精神寄托的喜福会终究不是一生的避难所, 很快素愿也经历了战争, 在战争中丧失了家庭、丈夫、孩子以及原本所拥有的一切。几经辗转, 她来到了美国, 再次为人妻为人母, 生活总算安定, 却在异国他乡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成为了美国人眼中的“他者”, 于是她与同样来自中国的与她有着同样痛苦经历、说着蹩脚英语的苏安梅、钟林冬、顾映映再一次创立喜福会, 在喜福会上她们打着麻将, 吃着美食。在麻将中探讨人生哲理、赚钱之道。麻将于她们仍然无关输赢, 只是她们告别祖国大陆到达新环境后一种寻求自我的手段;是她们用以弥补因语言和文化不同而沦为美国主流文化的“边缘者”所带来的心理落差的一种方式;是她们娱乐消遣, 学习美国处世之道, 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聚会;更是她们感悟人生道理, 传授女儿人生经验的重要场所。

当被问及中国麻将和犹太麻将的不同时, 晶美的母亲是这样告诉她的:“完全不同的玩法, 犹太人玩麻将, 他们只盯着自己的牌, 全凭眼睛打。中国人玩麻将一定要用脑袋, 动心眼。你必须盯着别人出什么牌, 并且记在脑子里。”中国麻将要求玩麻将者做到看上家, 盯下家, 防对家;讲究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无非是中国古代《孙子·谋攻》中的“知己知彼”战略。将对手的一切了然于心, 熟谙故里, 方可百战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正是晶美母亲经常教育她的:“怎样才能不露声色, 把想法隐藏在深处, 在暗中掌握优势;怎样了解自己的价值, 并且发挥出来, 别把它当成不值钱的戒指到处炫耀”。中国麻将也不像其他游戏那样, 为达胜利非得拼个你死我活, 它是以“和”为终局, 不是将对手打败, 而是看谁首先将自己的十四张牌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和为贵, 忍为高”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思想, 这也正体现了喜福会参与者的反战思想, 她们经历了战争所以更渴望和平。

在麻将中, 如若想“和”, 除了娴熟的技巧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人生充满了未知数, 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就像打麻将一样。每位牌者手中只有十三张牌, 还不到总牌数的十分之一, 对于周围人有什么牌, 会给出什么牌, 自己下一张又会摸到什么牌都无从知晓, 全凭猜测。恰如生活中我们无从知晓周围环境会发生怎样变化,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有时, 命运的起初我们很幸福,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周遭的变化、生活会越来越不如意。《喜福会》中吴素愿的一生就好像一把麻将牌, 起初上天给了她一手人人羡慕的好牌:她出身好, 丈夫是国民党军官, 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 她却摸到了一张名为“战争”的牌, 随即丈夫阵亡, 自己逃亡, 逃亡途中不幸染病, 迫不得已将襁褓中的婴儿放在路边祈求可以得到好心人的收养, 未曾想自己在奄奄一息中被红十字会救起, 可从此却与女儿失散。历经坎坷, 来到美国, 却在白人文化中被视为“他者”。四十年后, 终于重获失散女儿的消息, 可在还没来得及庆幸的时候便病逝。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个不走运的牌者:本来有一手不错的牌, 可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可以让自己听牌的那一张, 以至于无法和牌, 终是遗憾退场。

一场牌局, 中途有人离开, 要使游戏进行下去, 必须有人接替离开人的位置, 所以在《喜福会》的开篇是由晶美代替她母亲打麻将, 这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女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要去完成母亲没有完成的事情, 实现母亲的心愿。所以最后, 大家用喜福会的麻将钱为晶美买了去上海的车票, 晶美为母亲去寻找失散四十多年的双胞胎女儿。完成了母亲生前最大的心愿, 替母亲和了那把她一生想和却终究没能和的麻将牌。

从阐释学角度浅析韦利

对《论语》第一篇的

翻译策略

□张中华何大顺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斯坦纳的翻译理论, 从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步骤出发, 对韦利英译《论语》第一篇进行分析, 探讨在阐释学的四个步骤中, 译者对《论语·学而》第一篇的翻译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论语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这部集中体现孔子智慧的语录不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而且对世界文明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孔子及其《论语》, 有关《论语》研究的作品也在不断增加。因其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很多中外译者对《论语》都进行过翻译, 英国汉学家韦利英译的《论语》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译作之一。这就是本文作者选择原作和该译作进行对比分析的原因。

1斯坦纳和他的翻译阐释学

阐释学研究的就是语言的理解、转换和传达。英国翻译家斯坦纳将阐释的重点落实在翻译上。他提出了一种描述文学翻译过程的模式—阐释的运作, 把翻译过程细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 信赖 (Trust) , 即译者认为原作品有翻译价值。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但至关重要。第二步, 侵入 (Aggression) , 在这一阶段, 译者对原文的意义进行“侵入”, 即理解原作。第三步, 吸收 (Incorporation) , 是指译者对原文的意思予以吸收, 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体现了译者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第四步, 补偿 (Compensation) , 是指对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流失的东西进行补偿以达到平衡, 斯坦纳提出“翻译是一种双重进入的行为, 必须维持形式和意义上的平衡”。根据这一理论, 本文从这四个步骤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York:Putnam, 1989.

[2]徐颖果.美国女性文学: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反应人生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人因为生意失败,逼不得已变卖了新购的住宅,而且连他心爱的小跑车也脱了手,改以电单车代步。有一日,他和太太一起,相约了几对私交甚笃的夫妻出外游玩,其中一位朋友的新婚妻子因为不知详情,见到他们夫妇共乘一辆电单车来到约定地点,便冲口而出地问:“为甚么你们骑电单车来?”众人一时错愕,场面变得很尴尬,但这位妻子不急不缓地回应答:“我们骑电单车,因为我想抱着他。”

爱是永不止息。甚么是真正的爱?能够甘苦与共的夫妇,他们的爱是一种不离不弃的感情,无论面前是顺境抑或逆境,双方都会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纵使缘份由天,但怎样去相处始终是事在人为。这个小故事,没有教我们夫妇相处的方法,但我们从妻子豁达的心境,可以料想到这对夫妇的婚姻非常美满。爱是发自内心的,当你时时刻刻想起当初的那份真挚的感觉,你自然知道应该怎样跟你的伴侣,携手去走以后的道路。

篇5: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

1.合作

一日,夜深人静,锁叫醒了钥匙并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喜欢的却是你,总把你带在身边,真羡慕你啊!”

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多辛苦啊!我更羡慕的是你!”

一次,钥匙也想过一过安逸的生活,于是把自己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钥匙,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顺手扔进了垃圾堆里。进屋后,主人找到了钥匙,气愤地说:“锁也砸了,现在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呢?”说完,把钥匙也扔进了垃圾堆里。

在垃圾堆里相遇的锁和钥匙,不由感叹起来:“今天我们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都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看到对方的价值与付出,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彼此斤斤计较,相互妒忌和猜疑啊!”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互相扯皮、争斗,只能是两败俱伤,唯有互相配合、相互欣赏、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珍惜,方能合作共赢。

2.借伞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和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不长久。

3.取经

一头马、一头驴听说唐僧要去西天取经,驴觉得此行困难重重,便放弃了;而马却立刻追随而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驴问: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马说:其实在我去西天这段时间,您走的路一点不比我少,而且还被蒙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实,我是怕混日子更累。

——真正的累,来自于内心的无知与迷茫。

4.停车

瑞典沃尔沃总部有两千多个停车位,早到的人总是把车停在远离办公楼的地方,天天如此。问:“你们的泊位是固定的吗?”他们答:“我们到的比较早,有时间多走点路。晚到的同事或许会迟到,需要把车停在离办公楼近的地方。”

篇6:含有人生哲理的故事

年轻人爱上了农场主的女儿,他大胆地向农场主表示了对他女儿的爱意。但是农场主虽然很欣赏他的工作能力,却嫌他身份卑微,长相平凡,因此拒绝了他。年轻人很伤心地离开了农场,他走的时候谁也不知道。

过了三十几年,农场主在拆除已经没有用的干草棚时,意外地发现在支柱上刻着一行字,末尾是:詹姆斯·加菲尔德。大家都非常惊讶,想不到现今的美国总统,竟是当年那位貌不惊人的小伙子。

篇7: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与现实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陶渊明的作品, 如《桃花源记》、《归田园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 这些作品是作者生活的缩影与思想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人生历程是其人生哲理形成的基础。他出身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发愤读书, 立志报国。他出身低微, 受人轻视, 为官多年, 看尽官场的腐败, 因“质性自然”, 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在学习陶渊明作品的教学设计上, 我采用以下步骤: (1) 识记、理解; (2) 赏析; (3) 领悟; (4) 反思。首先对当时晋宋易代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的介绍, 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再对诗歌由浅入深进行具体分析, 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蕴含的积极意义, 最后是开展课堂讨论, 让学生探究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授课后学生领悟到陶氏的人生哲理: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 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不屑名利与贪欲, 崇尚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中一句“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道出了作者对俗世名利的轻鄙, 而“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更加强烈表达了他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另一作品《归去来兮辞》则表明他与名利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归隐后, 他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尽情地讴歌自己的田园生活, 由此可见他在黑暗的社会里仍然坚持着高洁的理想和志趣。他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他心中向往的正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及恬静舒适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 人们苦苦追求金钱、名誉、地位, 往往却得不到幸福。精神与物质孰轻孰重?陶渊明的人生哲理已经给出了答案, 参透这一点, 能够帮助我们从世俗的所谓“成功”中解脱出来, 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历史上, 文人一般鄙视劳作, 看不起农人, 不屑与他们为伍。但陶渊明却与众不同, 他处处关心、尊敬农人, 称赞他们淳朴、友善、辛勤的品质, 并且以农家为友, 关心农事, 感同身受, 真切体会他们的疾苦。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描写了劳动之艰辛, 收获之不易。反观现在有的学生过着“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对父母长辈的付出熟视无睹, 认为理所当然, 毫无感恩之情。通过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质, 学生能反思自己,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与付出, 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以艺术和生活为载体, 领悟陶渊明的生活品位, 开发学生真善美的天性。

在导入新课时, 我查找背景资料, 选取陶渊明作品的精华,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们先“品诗文”。陶渊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境界在其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及《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这些貌似简洁的词句把大自然的面貌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山水田园是如此优美, 社会风气是如此和谐。“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此处的文字表述充满神秘感, 让学生紧紧跟谁着渔人前行探寻。又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一个句子就把隐世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语言简洁、凝练。“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读此句不禁令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世易时移。

接下来是让学生选出最喜爱的作品“诵诗文”, 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有的以古筝或笛子伴奏, 有的以古典舞伴舞, 有的用和唱等方式衬托朗诵者的表演, 很有创意, 艺术地再现了作品的意蕴, 互动很成功。艺术是相通的, 诗与歌、歌与舞、诗与音乐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陶渊明热爱劳动, 珍惜粮食。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农民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劳动, 默默耕耘, 才能获得果腹之物。食物是来之不易的,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多观察社会, 多参与劳动。为了检测实践效果, 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1) 撰写劳动日记; (2) 举办劳动摄影展。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打虫到采摘, 我都参与了, 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乐趣。”劳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意志, 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和素质。摄影展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汗水和收获。有的同学还在照片中配上陶渊明的名句, 构图非常精美。学生从五谷不分到初步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知道一些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方法, 还对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有了一些认识, 课外收获颇丰。

陶渊明坦诚待人, 珍惜友谊。他为人质朴、淳厚, 观念上没有等级之别、贫富之分。他在《杂诗》中写道:“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深挚的感情。《桃花源记》讲通, 村民知道渔人误入桃花源后,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陶渊明的理想社会里, 村民待人真诚、慷慨, 处处洋溢着平等、快乐。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了电话、网络看似近了, 其实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同事朋友之间少了关怀亲密之情, 倒是多了几分戒备, 更有甚者,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更别说是和陌生人。看看陶渊明, 他在他生活的那个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尚且能做到“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再看看我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我们是怎么做的?那么, 我们现代人的友谊可否也可以少些功利, 少些世俗?如此一来, 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更淳朴更快乐?

三、学习陶渊明树立远大的志向, 积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陶渊明一生多有挫折, 但他并不沉沦, 始终保持奋发精神, 努力争取实现人生价值。他在《饮酒》中写道:“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他以青松自喻, 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我们在钦佩他这种不畏挫折、大胆追求理想的生活勇气之余, 要学会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进发。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 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思考的问题。我们且看陶渊明是如何看待的。《归田园居》有云:“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他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放弃为官的种种好处, 重归田园生活。《移居》又云:“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在日常生活中, 他真率旷达, 从平凡中寻找天然的乐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遇事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平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不公与现实的迷惘。艺术学校的学生平时的专业训练和比赛任务非常紧张, 比赛的失误常常出现, 竞争那么激烈, 学生难免会浮躁。“宁静致远”,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四、探讨陶渊明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着教学的成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运用了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艺术学校, 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但古文基础相对较差, 理解能力欠缺。我在课程导入时用演示的方法, 把陶渊明的生平、所处历史背景、代表作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感兴趣, 边看边思考,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克服对文言文和古诗的恐惧。

2.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指的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发展其自学能力的方法。我根据学生能歌善舞、熟悉乐器、会表演的特点, 开展了“诵诗文”的读书活动, 要求大家选取最喜爱的陶渊明作品, 结合自己的专业并充分发挥艺术创意, 进行朗诵表演, 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基础。

3. 参观法

参观法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自然界、工厂等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从而获得课外的知识。它能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撰写劳动日记和举办劳动摄影展可使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农事。

五、结语

学习陶潜诗文, 可使学生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 从人性的角度发掘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学生喜爱他的作品, 就如畅游在美丽的山水田园间, 领略一份纯朴的农家风貌, 体会作者的艰辛与喜悦, 从而感恩自然, 体察民生, 懂得思考种种不平的现状。这样, 学生的眼光就会从书本中从课堂中转向社会转向历史,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自己的思想。正如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那样: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主张, 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作为艺术学校的老师,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2]吴彤.自然与文化——中国的诗画与炼丹.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4) .

[3]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张宏.秦汉魏晋游仙游诗的渊源变化略.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 (03) .

[5]海男.紫色笔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篇8:父母的哲理人生故事

妈妈说:“做女人一定要自强自立自尊自重,这样才能活的充实漂亮。”

爸爸说:“女孩约会时记得带上自己的钱包,要习惯买单并经常买单,没有人会为你买一辈子单。”

妈妈说:“男人是好面子的动物,在公众场合一定要给足男人面子,这样你才有足够的面子让男人宠一辈子。”

爸爸说:“小事儿糊涂一点,大事儿一定要坚持原则。多听意见,不可武断。”

妈妈说:“过日子不得不小器,请客吃饭不得不大方。不要在人际关系交往上吝啬金钱,人脉就是生产力。”

爸爸说:“男人偶尔会犯错,只要知错能改就好,不要老把男人的错误如数家珍,老挂在嘴边。”

妈妈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才是家的灵魂,男人和孩子的言行透露出这个家里女人的品行和素质。”

爸爸说:“百善孝为先,一个好男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孝顺且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

妈妈说:“高学历不一定就有高素质,一个人的修养、教养和家庭教育有极大关系,没有教养的人不值得交往。”

爸爸说:“占小便宜吃大亏,不要贪图蝇头小利,从小处着眼的`人没有大发展。”

妈妈说:“男人偶尔会醉酒,在醉酒时不要责备男人,如果没有失态那么就让他过去,男人有自知之明。”

爸爸说:“嗜酒的男人、酒风不正的男人、看重金钱抠门小器的男人不能嫁。”

妈妈说:“了解一个男人要多接触他的家人他的朋友,这是折射他人性的一面镜子。”

爸爸说:“恋爱时不要和男友发生经济关系,结婚后也要保持经济独立,没有一个男人喜欢只会花钱的女人。”

妈妈说:“女人一定要经常学习充电,容颜会老但学识却历久弥香,知性的女人最美丽。”

爸爸说:“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没人帮你是你的命运,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双手最可靠。”

妈妈说:“女人一定要勤快,做饭、收拾家并不比生个孩子难,忙碌一小会儿换个好心情值。”

爸爸说:“要常运动,常看书,好身体加好心态加好脑子,成功就走了一半了。”

爸爸妈妈说:“人生苦短,要多结交朋友,多培养爱好,这样老了才不会寂寞。”

爸爸妈妈说:“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做人最重要是有道德、讲诚信,重情义。”

篇9:三个富有人生哲理的故事

1.猴子的智慧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即将来临,饮水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动物最艰难的事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四处寻觅着水源,在飞禽的指引下,动物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日渐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

狮子最先赶到这里,喝完水后离开了。斑马、羚羊、猴子等也陆续到达此地,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它们面前:湖中鳄鱼密布,个个虎视眈眈。岸上的动物显得惶恐焦躁,不敢贸然*近,又无法忍耐渴的折磨。

最先冒险的是勇敢的斑马,领头的一只试探着接近湖水,低头小心翼翼地喝了几口,然后抬起头观察一下,再低下头喝。接着其他的斑马也鼓足勇气相继走近,低头、饮水。突然,几只鳄鱼同时从湖中一跃而起,张开大口咬住了猎物。体格较弱的斑马成了牺牲品,别的斑马纷纷后退。

鳄鱼的强悍有目共睹,可生存成了动物们唯一的渴求,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动物脱水后倒下,它们只能选择冒险。于是,羚羊、羚牛等不间断地先后*近湖水,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进攻与脱险的游戏一遍又一遍地悲壮地演绎着。

只有猴子的举动显得有些反常,它们在“探索”一条饮水妙方:在离湖不远的岸边沙地上挖出洞穴,湖水会从地下渗透过来,这足以让猴子们活下来。

人生感悟:勇敢的冒险有时并非明智之举,面对强大,另辟蹊径才是取胜的法宝。要知道,换一种方法不是退却,而是一种智慧。

2.一只神气的手

感恩节到了,一位教师要求小学生画下最让他们感激的东西。能使这些穷人家孩子心生感激的事物一定不多,教师猜他们多半是画烤火鸡和其它食物。当看见杜格拉斯的图画时,教师十分惊讶,那是以童稚的笔法画成的一只手。

谁的手?全班都被这抽象的内容吸引住了。

“我猜这是上帝赐食物给我们的手。”一个孩子说。

“一位农夫的手。”另一个孩子说。

全班都安静下来,继续做自己的事,教师过去问杜格拉斯,那到底是谁的手。

“老师,那是你的手。”孩子低声说。

教师这才记得自己经常在休息时间,牵着孤寂无伴的杜格拉斯散步。她也经常如此对待其它孩子,但对杜格拉斯来说却特别有意义。

人生感悟:或许这正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感恩的事,不是为了物质方面的感受,而是为了有机会给予别人一些东西,无论是怎样微不足道。

3.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常常会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来这里,随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身影,成熟的柿子先被摘下,未熟透的柿子依然要留在树上,直到成熟之后再进行采摘。但是,整个采摘过程结束后,有些熟透的柿子也不会被摘下来。这些留在树上的柿子,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线,一些游人在经过这里时,都会说,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岂不可惜。但是当地的果农则说,不管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摘下来,因为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任何人都这样认为,果农用柿子喂喜鹊,真是太傻了!

这时,车上的导游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虫吃光了。那年秋天,这些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很多喜鹊到这里度过冬天,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篇10:富含人生哲理的简短故事

到进油的锅被放在了炉火上,不一会油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它忍不住埋怨道“天呀!太热了,我快忍受不了了。”说着它在锅里怒吼着跳着脚。

锅看不下去了,抢白它说:“火并没有直接烤在你什么上,你那么多怨言干什么?要是有怨言,也是我的怨言多,因为火是直接烤在我身上。”

油听了特别生气地说:“就因为你的愚昧,让火直接烤在你身上,连带着我也置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故事比喻:夫妻之间本为一体,灾祸来临的时候,互相推脱不想承受,只能伤害彼此的感情。

二、改变

筷子和碗相爱了,筷子硬要和碗绑在一起,可筷子是长的,碗是圆的,怎么也绑不到一起去,还白白的浪费了时间。筷子忍不住说:“你总说爱我,却不能为我改变,要是你也变成长的,我们不就能绑在一起了吗?”

碗冷笑道:“你也同样说你爱我,可你为什么不能改变你自己?”

筷子不说话了。

碗也扭过头去。

篇11:《局外人》荒谬的本质

关键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荒谬的本质,囚禁,孤独,反抗荒谬

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1] (这里所探讨的自杀仅限于因人认识到其存在的荒谬而产生的对生命价值的怀疑所引起的对人存在的必要性的怀疑, 并不是来自于传统的因某种失败与痛苦而产生的结束自己生命以求逃避的自杀。它的逻辑是如果人的存在有意义则继续下去, 反之则自杀。) 《局》所讲述的就是关于一个人自杀的故事。人物莫尔索因为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荒谬, 以不反抗刑事处罚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所探究的一切, 最终要将目光放回到人自身上, 这时一个问题自然会生起——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也许在不严肃和草率下会有无数的回答, 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死亡。在死亡很远时, 人们似乎有无数的理由存在下去, 然而当死亡被当作一个条件被考虑进来, 那么很多人都会收回他们的答案。人的存在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 (也许还会有更多的谎言被一代代流传下来当做存在的意义, 如为了他人的快乐, 为了后代的福祉, 等等。加缪要求人们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要保持严肃和认真的态度, 之所以会有人欺骗自己是因为任何人都不曾亲证死亡, 人们所认识的死亡是他人的——人们不曾体验过死亡) 。当一个真诚的人思考哲学时, 他最终会面临这个问题 (苏格拉底在两千年前所思考的人生中最后的问题就是它) , 自杀意味着自杀者认识到了存在的荒谬。在《局》中, 莫尔索是一个没有任何他人值得自己去付出和牺牲的人, 同时有安稳的工作无需奋斗, 无需照顾母亲, 没有任何亲人, 一切在他周围都达到了一个停滞和死寂的状态。作者把他放在一个可以做到真诚的情况下, 他无需去找任何借口为他的存在辩护, 也就是说, 在作品一开始作者就将主人公设置了一种情景:没有人需要他 (母亲可由养老院照顾) , 他也不需要别人 (他的生活自给自足, 无需多求) ——这正是现代西方人的生活境况。

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在什么时候开始, 加缪写道“如果这个回答形象地表现了心灵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中, 空无成为不容争辩的事实, 日常连续的行为中断了, 而心灵徒劳的寻求重新连接这些行为的纽带——那么它就被看成是荒谬的最初的信号。”[2]“空无”的“日常”状态正是莫尔索登场时的特点。这种空无感存在于人物的内心, 它时时刻刻伴随着他的每一个行动。《局》以莫尔索母亲的葬礼开始, 对于母亲的死, 人物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 而是麻木地处理完这一切后继续他的生活, 去世的似乎是别人的母亲。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却足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莫尔索继续保持着机械般的精神状态, 在作者的笔下, 看不出人物的情感活动和性格的流露。同时在作品中莫尔索从没有经历所谓的失败或失意, 正是在这种平常的生活中, 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 人们会问:莫索尔的存在有何意义和价值?加缪没有将人物放在战争或复仇等环境中 (不像托尔斯泰将安德烈和皮埃尔那样放在战场中和宗教下提出人生意义何在的问题) , 如果那样很可能产生虚假的答案。极端环境也不具备普遍性,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平淡中度过。加缪将一个纯粹的普通人摆出来, 然后问:这就是我们大家的样子, 看看他, 我们因何而存在?

生命需要一个理由吗?人在喜悦时是不会有这样的思考的, 这时生命全部的意义就是当下的欢乐, 痛苦只是欢乐的另一面, 人感到痛苦是因为失去了欢乐, 它的存在暗示了欢乐的存在。

“空无”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中是一片沙漠一样的世界, 在这片沙漠中一无所有, 欢乐, 痛苦都不存在, 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了, 而人还在拖延着注定要走向死亡的生命, 既不去寻找走出沙漠的出路, 也不结束无聊的生命 (没有价值的东西还握在手里) ;如果生命是空无的, 人的出生就是无用的 (人还要接受没有价值的东西) , 无论从任何角度看人的存在都是荒谬的。

然而, 加缪没有满足于陈述事实。存在的荒谬这个事实一旦摆在人们面前, 人们就会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无论是习惯, 流行的谎言还是不认真的人生态度使人们忽略了这一事实) , 这种思考最终的结果是要么人立即结束生命, 要么战胜荒谬, 加缪所希望的是战胜荒谬。

从生命外在的表象上看, 存在是荒谬的, 但是荒谬的原因是存在于这个所谓的“空无”中的, 真正的荒谬就是“空无”的生命, 加缪没有将它视为生命的本质, 而是有某些原因的, 也就是说, 人可以从“空无”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知道它的原因。

二、荒谬的本质

“发现世界是密闭无隙的, 发现一块石头在哪一点上是怪异的, 在哪一点上是不可还原的。自然, 一种风景因为何种密闭无隙性能够否认我们。在任何包含某种非人因素的美的深处以及这些山丘, 这宁馨的天空, 这些树的倩影, 这一切突然在一分钟之内丧失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幻想的意义, 从此就变得比失去的天堂还要遥远。经过千年变幻, 世界与我们的对立愈加强烈。我们在一瞬间突然不能再理解这个世界, 因为, 多少世纪以来,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只限于我们预设的种种表象和轮廓, 而从此我们就丧失了这种方法的力量。世界逃离我们……世界的这种密闭无隙和陌生, 就是荒谬。”[3]

这里我们看到, 真正的荒谬来自一种对世界的陌生感, 是世界的远离和密闭性。这种陌生不是认识论上的无法认识 (不是对世界无法控制的无力感) , 不是理性无法把握世界。加缪认为正是科学式的理性认识方法造成了陌生感:“科学啊, 您曾像我描述过这些权力和力量, 并且教导我将它们分门别类。您概括了规律……我于是承认您从这个世界 (理性世界) 来到诗的世界, 而我永远不会认识这个诗的世界。”[4]这种陌生感是对诗的世界的陌生感。这就好像一个人在某段时间里, 突然感到平日和熟悉或爱的女人的面孔变得陌生, 而他曾经爱恋过她几个月或几年。加缪用这个例子表达这种陌生感, 正如莫尔索对他母亲的陌生。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萨特的《恶心》 (《厌恶》) 中, 洛根丁对其女友的陌生感是他对世界的厌恶的一部分。加缪进一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感觉:“在玻璃板内有一个人在打电话, 我们听不见他的声音, 却看见他毫无意义的动作, 我们不禁会问:他为什么还活着。”[5]一切意义与价值都只能存在于一种关系当中, 当关系消失, 意义与价值也随着消失。陌生感将关系斩断, 也就抹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加缪的《西》中出现了三种关系——包含了世界的一切关系——人与客观世界, 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加缪将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分为两种——理性认识 (加缪认为这种方式仅仅认识了世界的形式, 而非本质。与马克思不同, 马克思认为恰恰是理性认识了世界的本质) :理性的认识方式将三种关系都斩断了, 这种情况首先开始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然后逐渐蔓延到其他两种关系, 最后人在这种完全的隔绝中就会感到失去联系, 理性所认识的世界就像我们看玻璃板后的人一样——丧失情感和灵魂。另一种是诗性认识 (理性与思想缺席的意识状态) , 这是一种能将人与存在 (世界, 他人, 自我) 直接融合的意识。

加缪认为理性的形式——思想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仅仅扮演次要角色,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然而,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这个次要的角色渐渐地成为了主角。诗性的关系被理性挤出了人类社会。而恰恰是诗性的世界给人以鲜活的体验和意义, 而理性世界给人的只是僵死的概念 (概念堆积之处必有僵死的生命——尼采) 。正是理性将世界简单化为概念, 而概念就像玻璃板把人同世界隔离。当理性统治了认识, 上述的三种关系就被毒化了, 结果是人与世界、他人和自我都被隔离起来, 人对它们都感到陌生, 关系消失了, 意义与价值消失了——荒谬出现了。

荒谬之墙就这样存在于莫尔索、洛根丁与世界、他人和自我之间。

三、消失的生命

“今天, 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 我不知道。”[6]莫尔索对母亲的去世表现出的是冷淡, 在整个处理丧事期间, 莫尔索从没有悲伤, 即使是一点惆怅也没有。相反的, 母亲在养老院的朋友们都显得比他痛苦。无论是院长、门房、母亲最要好的男朋友都在顾及莫尔索的心情, 不想碰到他的痛处, 然而在莫尔索看来这些善意的举动都是多此一举, 母亲的死就是一个事实, 就像太阳每天要升起一样, 与他没有关系。在玛丽得知他母亲前天才去世, 而他却在和她调情时, 玛丽惊讶地说“你是一个怪人”。[7]

是的, 不仅仅在对母亲的去世, 对玛丽的感情也是一样。玛丽几次问他:“你爱我吗?”莫尔索的回答是:“爱, 也许不爱, 我不知道, 这个问题没有意义。”玛丽问他, 他愿不愿意结婚, 他的回答是:“随便, 我没关系, 你没有问题就行。”此外, 当有人有求于他时, 他的态度是:“我没有理由拒绝。”——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在《局外人》上半部中还出现了两个人:老头萨拉马诺和流氓莱蒙。虽然这两个人算不上高尚, 却还是正常人——他们有人的感情。萨拉马诺脾气古怪, 和一条老病狗相依为命, 虽然每天老头和狗互相叫骂, 但当狗走丢了时老头很悲伤:“没有它我没法活, 我从它小的时候把它抱来养, 一起衰老……希望今天晚上别有狗叫, 我会以为那是我的狗。”[8]把他的事和莫尔索失去母亲比较一下, 莫尔索的不正常就很明显了。

而流氓莱蒙虽然为人下流粗鲁, 对从前的女人拳打脚踢, 这种关系也不令人欣赏, 说明莱蒙的愤怒, 但毕竟可以看出莱蒙在乎那个女人, 他对莫尔索说:“我们还是有感情的。”把他和莫尔索对玛丽的态度相比, 也说明了莫尔索的反常。

这种情况在很早就存在于他的身上:“在我小的时候, 妈妈就有凝视我的习惯, 我不明白妈妈怎么了。”他对母亲无言的爱很早就无法理解。莫尔索已经习惯与世隔绝很长时间。

无论是爱, 依恋还是恨都是一种人与世界的接触, 在莫尔索身上恰恰没有与世界的接触。然而在上半部莫尔索对这种冷漠是没有意识的, 加缪只从外部来表现这种冷漠。而萨特则从内部剖析这类人的心理世界。《厌恶》是一部日记体小说, 记录的全都是人物的自我分析, 显然洛根丁已经发现他生活中的某一部分出了问题:“有一种变化发生在我身上, 对这一点我再也不能怀疑了。他像疾病一样到来, 它不像通常的事物那样确实地、明显地出现, 却是偷偷地, 逐渐地安顿下来;我只觉得有些古怪, 有些不自在, 如此而已。一旦安顿下来以后, 它就不再动了, 它安安静静地, 使我能够确信自己并没有什么, 只不过是一场虚惊而已。而现在它发展了。”[9]萨特认识到隔绝感不是突然发生的, 它是渐渐占据人的意识的, 但它的确是一种病。 (人们常用一个热水煮青蛙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情况:将青蛙放在滚开的水中它会马上跳出来, 但把它放在凉水中慢慢加热, 它就死定了。) 同样, 隔绝感也是这样扼杀人的生命的, 莫尔索就是这样一只青蛙。当人们习惯于生活在隔绝中, 就不会感到生命出了毛病。

生命的或者说存在的疾病就是洛根丁所说的:“我发现我无法停止思想, 甚至想停下来的愿望本身就是思想, 只有在睡觉时它才会停下来。”[10]可以说, 现代派和后现代派作家们 (伍尔夫、乔伊斯、斯科特、艾略特、萨特、加缪等) 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停止的杂乱的思想之流。在《尤利西斯》中, 整个故事就是由这样的妄念构成的。三个主要人物都在寻找与他人在感情上的相会, 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愿望和处在萌芽中的情感都被淹没在一片头脑的喧嚣之中。

洛根丁看到, 存在着这么一种人——“自学者”式的人。“自学者”的理想就是在图书馆中按照字母的顺序把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读完, 这样“我就可以了解这个世界了”。他认为, 了解世界只有一个途径——知识, 他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科学在20世纪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后而来的是对科学的崇拜。理性、逻辑、概念、思想泛滥于世界。作为普通大众, 没有谁会时时刻刻生活在科学的世界里, 但是科学的传播者——教育却教导人们只有理性世界才是真实的, 只有成为概念的世界才是可靠。如此, “自学者”诞生了。

在这种统治下, 人们渐渐忘记了诗的世界, 被牢牢地封锁在思想和概念中。洛根丁对世界的反映变成了对思想的反映, 他看到的, 听到的, 尝到的, 闻到的都只是概念, 其中没有任何新鲜感。概念永远是陈旧的, 为了保持新鲜感, 思想在一直努力地寻找新的发现 (人们每天要看报纸和新闻就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 然而这种发现不是时时刻刻都能降临到人的头脑中, 所以通常的情况是当一个概念反复出现, 人们就会感到厌恶, 另一种情况就是昏睡, 洛根丁在书中常常只有两种行为:厌恶和睡觉。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会有存在感, 如此生命消失了。萨特的洛根丁与加缪的莫尔索是同一种人, 萨特用内部视角来描写人物, 而加缪则描写人物的外在表现, 这两个人物可以说是互补的。

然而加缪比萨特来的更深一些, 他从更多的角度来探讨造成灵魂消失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外在的原因, 而内在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情感上的断裂, 当情感从心中消失, 人们就会感到灵魂的消失;同时, 另一种现代生活产物——对理性思维的崇拜加剧了心灵的消失。

四、荒谬的消失

“他走之后, 我平静下来。我累极了, 一下子扑到床上, 我认为我是睡着了, 因为我醒来的时候, 发现满天星斗照在我脸上。田野上的声音一直传到我耳畔。夜的气味, 土地的气味, 海盐的气味, 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 这沉睡夏夜的奇妙安静, 像潮水一样浸透我的全身。这时, 长夜将尽, 汽笛叫了起来。他宣告有些人踏上旅途, 要去一个从此与我无关痛痒的世界。很久以来我第一次想起了妈妈。我觉得我明白了她为什么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 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那边, 那边也一样, 一个个生命将尽的养老院周围, 夜晚如同一段令人伤感的时刻。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 该是感到了解脱, 准备把一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 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我也是, 我也准备好把一切重过一遍。好像这巨大的愤怒清除了我精神上的痛苦, 也使我失去希望。面对这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 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 如此友爱, 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 我想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做得完善, 为了使我不那么孤独, 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我, 希望他们对我报之以仇恨的喊叫声。”[11]

在生命就要走到尽头的时刻, 莫尔索的生命忽然觉醒了, 一种变化发生在他身上, 他似乎发现了一直在呼唤他, 而他却没有回应的世界。在这一夜, 他的生命转向了新的维度, 囚禁的生命在躯体被投入监狱后得到了解放。荒谬消失了, 他曾经所不理解的东西在这一刻显得那么清晰。从前冷漠的世界在这一夜对他说着存在的语言。他第一次渴望沟通, 渴望与人连接, 哪怕这种连接是别人恨他, 他也感到幸福——灵魂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

当生命中的一扇新的门打开后, 从前的世界就像是在梦中一样。荒谬的世界结束了, 莫尔索有一种梦醒的感觉。这确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加缪看来, 荒谬的发觉来自一种比较, 它存在于一种人的精神现状与一个超越于它的世界的比较, 然而这个世界是人们所不知道的, 或者说它是存在于人们模模糊糊的意识中。如萨特在《厌恶》的开头所说, 荒谬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渐渐地来到人的身上的。这就是说人处于谬感之中是失去了精神家园的状态, 是一种漂泊孤独感。在《尤利西斯》中斯蒂芬就是一个在漂泊中寻找精神家园的人, 而布鲁姆意识中隐约出现的情感就是消失的精神世界的遗迹, 洛根丁意识到自己的异样也是这样。

我们看到, 当莫尔索被投入监狱后, 他身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审判过程中通过别人的证词, 他发现了自己的异常——冷漠, 然而这点还不足以彻底改变他的精神状态, 这只是通过他人的眼光反观自己, 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第一次开庭后他并没有因为那些证词而思考他的问题, 而是继续浑浑噩噩地打发无聊的时间——睡觉和回忆, 还有用一张废报纸上的离奇的故事打发时光等待死亡的到来。

无聊是人失去希望和目标时的精神状态, 然而对莫尔索来说, 在正常状态下和在囚禁中都是相同的, 所以囚禁并没有给他带来痛苦的思考。对他来说, 不知从何时起就已经存在于荒谬中而不自知了, 他从没有对他的经验以外的世界有所了解, 这样人无法认识荒谬。

最终给莫尔索带来光明的是黑暗, 永恒的黑暗——死亡。在人的意识中, 无论他是否觉察, 都有一种要求清醒和与真实融合的愿望。莫尔索无论与世界有多么隔绝, 他的肉体还是与世界相连接的, 虽然这是一种最低级的联系。死亡带给人的是永恒的隔绝 (这就是虚无的原因) , 在这种极端状态之下, 生命似乎处在爆发之中, 她希望在消失前体验到她所渴望的东西, 莫尔索突然从绝望中得到了永生。加缪对莫尔索这时的精神变化没有进行描写, 这种精神突变的机制可能对作者来说都是模糊的。然而, 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莫尔索打破了洛根丁式的精神状态, 并且对于环境, 莫尔索似乎有一种爱的味道, 就像对待他热恋中的情人。此时此刻, 世界需要他, 没有他, 世界的美无法显现;他也需要世界, 没有世界, 他的存在也没有意义——一种更高级的联系建立在人与世界之间。荒谬由此消失, (遗憾的是, 加缪对这种精神状态没有精细地刻画, 以至于这种能给人以希望的境界没有能被充分表现出来, 然而, 这正是作品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加缪 (著) , 杜小真 (译) .西西弗的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页.

[2]加缪 (著) , 杜小真 (译) .西西弗的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页.

[3]加缪 (著) , 杜小真 (译) .西西弗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3页.

[4]同上, 第4页.

[5]同上, 第8页.

[6]加缪 (著) , 郭宏安 (译) .局外人.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页.

[7]同上, 第19页.

[8]加缪 (著) , 郭宏安 (译) .局外人.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第78页.

[9]萨特 (著) , 沈志明 (译) .厌恶.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2页.

[10]萨特 (著) , 沈志明 (译) .厌恶.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4页.

上一篇:【每日意图】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下一篇:上江圩镇中心小学大阅读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