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2024-04-23

写传统文化优秀作文(精选14篇)

篇1:写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具有多民族内向凝聚力,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诗经·小雅·北山》中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传》中:“普天率土,欢欣鼓舞。”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就是说“儒”是旧时对学者、读书人的称呼。《后汉书·杜林传》也曾说道:“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篇2:写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由于榨菜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成熟,收割完成后需要立马腌制,又加上此时雨水较多,因此,农户们必须在清明节前后这几天内完成抢收。每块榨菜地分成一条一条的,每一条便是一垄,村里每家每户都有几垄榨菜地。从远处眺望,能望见的只有如汪洋大海般的绿色菜地。

天还黑蒙蒙的,爷爷便催着我去地里收割榨菜。在几十垄的“绿色海洋“中已经有不少忙碌的身影。人们一起在菜地里收割着,每家每户此刻虽不正式比拼,却也在暗暗地较劲。榨菜长在地里,收割的是地上根茎部分。爷爷熟练地提起来,割下去,眨眼间已有几十颗榨菜在箩筐中。王奶奶也不甘示弱,她换了一把一尺开外的镰刀,使出自己跳广场舞的力气,一扫便是一片。姜还是老的辣,80多岁的张爷爷把自己一大家子人都叫来了,进行了人海战术。正当我累得直不起腰的时候,“余姚榨菜味道好,全国晓得名气高……”飘来了隔壁的王大伯家乡小调。在这场盛会里,人们不亦乐乎,有些人靠技术,有些人靠武术,有些人靠人数,几十垄的榨菜转眼间就被收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地将要化作春泥的叶片。

正当午,人们在路边分拣着,原本粘着泥巴的榨菜此时已被洗净,在太阳的照射下,湿漉漉如同一颗颗耀眼的翡翠般闪闪发光。分拣完成后,人们重整旗鼓便开始“榨菜“行动的第二项。

腌制。洗净后的榨菜需要被腌制后才清脆爽口。此刻,家家户户便在原先一垄一垄的土地上开始挖掘地窖。此时人们已经忘记了“比赛“,大家互帮互助一起完成此项工程。最后,榨菜被埋入地下,均匀地撒上盐,盖上隔离膜,再用泥土封上直到腌制完成,剩下的就是等待。晨兴理榨菜,带月荷锄归,人们都已散去,热闹的田野又变得安静了。

篇3:写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 民警的一个蓝印章把叶广芩从北京的户籍上抹掉, 她被迫告别双目失明、身患绝症的老母亲和尚未成年的妹妹, 只身来到陕西农村插队, 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这一段悲凉凄惨的遭遇在叶广芩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伤, 致使她“从此火车站成了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1]。在那个讲究“血统论”的年代, 皇族身份带给她无尽的困扰。她曾说道:“到西北去伤痕累累。惊心未定的我, 不敢问命运, 不敢谈前程, 只希望活着, 平平安安地活着, 以告慰家乡同样伤痕累累的老母亲。”[1]“目光所及是如何在一次次批判会上做到脸不变色, 如何用锄头准确对付玉米地里的杂草, 如何背着人用车床车出小榔头, 如何无声地记忆外语单词……”[1]为了摆脱这种困扰, 叶广芩曾试图拒绝承认自己的身份。她说“因为‘回避个人家族文化背景’成了我的无意识, 那些痛苦的感受实在地让人感到可怕, 我甚至不愿回忆它们, 我把它们看做是一场噩梦。在那噩梦中, 被改变的太多, 不变的只是人格。我将这些粗砾与苦涩泥封起来, 不再触动, 以尽享今日生活的轻松与自由。”[2]然而,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自古就十分浓厚, 加之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是个体无法摆脱的情愫记忆, 压抑生命体验是个体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 在一定的环境里它终究会热烈绽放。所以“……年深日久, 那泥封竟破裂, 从中冒出了浓烈的酒香……”。[2]

上世纪90年代初, 叶广芩陆续发表了《谁翻乐府凄凉曲》等9部中篇小说, 并于1999年底将其结集为小说集《采桑子》而出版。她借这部以家族故事为蓝本的小说, 形象地将百年的风云浓缩入一个家族的盛衰史中。不仅写出了钟鸣鼎食的满族世家在时代暴风雨中衰微没落的经历, 更写出了曾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 被时代大潮裹挟前行的复杂心态和歪斜步履, 从中折射出时代之光和社会的巨大变迁, 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历史变幻中的传承、断裂和嬗变, 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历史、社会的反思。

一、多重视角凸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以自己的家族文化为背景, 写自己熟稔于心而又恍惚隔世的往事, 叶广芩一方面游刃有余地在家族文化的富矿中巡游, 素材信手拈来, 描人状物鲜活而真切;另一方面, 作家又常囿于长年耳濡目染“与之相入相化而不觉”的家族文化审美价值观, 在作品中常印有家族文化的徽记。[3]叶广芩的作品凸显了多重视角的运用。在这些不同视角的相互转换中进行讲述, 让我们除了感受到时代巨变的沧桑, 还对古老中国千年承袭来的文化传统有了更加透彻的体悟与认知。

(一) 贵族视角下旗人文化的繁华与落寞

尽管叶广芩出生时大清王朝已不复存在, 时代的风雨涤荡尽了姓氏上的荣光和祖上留下的殷实家产。但处于“东贵西富”的北京东城区的家族老宅及房中典雅的陈设, 仍在无言地叙说着往日的尊荣。年长于她三十多岁的十几个哥哥姐姐和在北平美术专科学校任教的父亲, 在言谈举止的举手投足之间, 仍在不经意地流露出昔日贵族文化的风范。这种繁华过后仍延续下来的世家门风, 积淀凝结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 给童年的叶广芩以潜移默化的启蒙与熏陶。于是, 当数十年后叶广芩用笔讲述那一个个久远的故事时, 我们读出了一股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 它们紧紧地附着在那些个曾经历过辉煌和落寞的贵族们身上。

在长篇小说《采桑子》中首先铿锵出场的是国粹——京剧, 牵引出了热热闹闹的票友之家——曾是显贵皇室的金家。在这个有着十四个子女的大家族里, 几乎人人爱戏。锣鼓一敲, 胡琴一动, 就可以整出一台戏来。而在享受京戏的过程中, 少了严肃的长幼秩序, 多的是父子兄弟的相娱之乐。可以说, 京戏成了维系家族亲情的好纽带, 成了金家家族生命中的一部分。然而, 也正因为对京戏的痴迷, 才有了一心想下海唱戏不能得而赌气上演“公子哥儿要饭”的老五, 才有了走进戏里忘了一切的大格格。作者用京戏来结构人物命运, 带出人物的浮沉。让戏剧穿插其中, 人生如戏、戏拟人生, 使得众多人物形象随着剧情的发展, 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凸显出各自的性格和命运。等到曲终人散后, 在喧嚣与沉寂的对比之下, 传统文化旧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便成了一曲余韵不断的挽歌, 响在人们的回忆里。

(二) 平民视角下的市民文化的鲜活与世俗

叶广芩的母亲是“老北京朝阳门外南营房的穷丫头”, 自幼随着母亲串亲戚走访姥姥家的经历, 使得她对穷杂之地老百姓的生活以及隐匿在底层民间的文化有了深深的认知和理解。数十年后, 这些场景一一再现在了她的笔下。

中篇小说《大登殿》以京剧“大殿堂”为线索, 写出了隔代人的观念变化。“我”的母亲, 一个旧女性, 曾为了名分大小的问题, 大闹洞房花烛夜, 后远赴天津寻找媒人讨说法。而“我”六姐的孙女博美, 一个现代知识女性, 却心甘情愿嫁了一个大她28岁、有妻室的富翁, 最终做了个小。文中借博美的话说:“还是观念问题, 现在谁管谁呢?大家都是怎么随意怎么来, 听太姥姥经历过的那些事, 就像听传奇一样, 跟你们比, 我们这一代太单薄, 太简单了, 真希望能有你们这样的阅历啊。但毕竟社会进步了。”作者用两代人的婚恋观作对比, 折射出对历史及现实两种不同文化情态的理解与反思。

作者的平民视角还跨越形而上的深层理念, 物化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点滴之中, 细致入微地将其蕴含的丰厚文化意蕴展现出来, 主要体现在对民间器物建筑、人伦风俗、职业行当的展示之中。对传统职业行当的描写不仅使当代人重新回眸了消逝的职业与精湛的技艺;同时, 对低贱职业的书写也展现出老百姓艰难的生存境遇。在这种困窘中他们并非表现为麻木、消沉;相反, 他们对待艰难生活的智慧、鲜活的生命激情以及邻里之间的大度、淳朴正是当代人向往却已不可得取的情感体验。因此, 职业、行当中流溢出的日常生活的鲜活性与朴实性才成为京味文化中令人回味、咂摸的永恒记忆。

二、文化反思及更新

在贵族化与平民化视角交合下, 叶广芩看到了她所心仪的贵族士大夫风骨的清雅高洁, 但也看到了这种贵族式的虚静无为在滚滚红尘中是不合时宜、是虚怯懦弱的;她既对平民百姓的善良心存感激, 但又鄙视他们的趋利世俗, 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愫。

究其矛盾心愫的渊源, 则要上溯至数百年前满族统治者的一系列治国之策。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 深感本民族文化根底的薄弱, 因此, 吸纳汉人儒道文化成为清代文化守成与勃兴的不二法门。在保证旗人衣食无忧的前提下, 清帝王下令旗人只习文练武, 专事统治事务。有一利必有一弊。皇室旨意提高了旗人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彻底断绝了旗人在游牧文化中培养出来的生存技能。因此, “几百年后大清朝一垮台, 特权一丧失, 才发现后学的本事换不来口粮, 换口粮的本事又都不会了, 一下子从人上人跌落到了窝囊废地步!”[4]于是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期间, 京、津等地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群体:有文化没职业, 有教养没技能;衣着寒酸举止高雅, 手不能提却能写对联画画, 肩不能挑却能拉山膀起霸。只可惜书画还不到卖钱水准, 唱做仍停留在玩票阶段。他们对人有礼貌, 说话有分寸, 文墨有根底, 举止有风度, 穷愁潦倒却又目空一切, 有的汉人就带着不友好的情绪说他们“倒驴不倒架儿”[4]!叶广芩将彼时的社会现状纳入小说创作中, 这种书写便具有了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

当叶广芩回望那个旧日魂牵梦萦文化故地一点点在时代风雨的侵蚀下凋零时, 内心的震动与创痛可想而知。与生俱来的责任意识, 加上在域外留学时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激荡, 使她主动担当起承袭与反思以及更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三、结语

叶广芩根源于白山黑水、生长于皇城旧都、安居于三秦厚土, 家国生命体验与对京味文化的回瞥使她的写作洋溢着一种贵族气息, 也散发着一份贴近底层的平民品格, 更呈现一份深沉的文化关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性决定了人们文化态度的不断改变, 因此, 在写作中追忆曾经辉煌的家国历史文化与京味文化, 这是叶广芩缅怀自己民族与家族的方式, 也是传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书写策略。

摘要:在中国当代文坛, 叶广芩是以其家族系列小说为众人所熟知的。这位有着显赫出身的格格作家一生命途多舛, 她出生皇城、长于陕西、在域外求学游历。在经历无数风云变幻之后, 她以一支温婉深挚之笔为我们讲述了一场场繁华鲜活的人世和美丽。这是一曲旧时代的挽歌, 但却叹尽沧桑终能释怀, 使一脉脉传统文化在风雨中蹒跚着步伐走向与新时代的融合。

关键词:叶广芩,家族小说,传统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叶广芩.少小离家老大回——叶广芩自述[J].小说评论, 2008, (05) .

[2]杨鸥.格格作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0-31.

[3]叶广苓.没有日记的罗敷河.走进文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287.

篇4:材料作文导写文化的传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美剧《荒原》近日在美开播,孙悟空的造型被评论为更像《龙珠》中的超级赛亚人,其火眼金睛则更像《火影忍者》里的轮回眼。而孙悟空的任务,是去寻找传说中的新大陆。这并不是《西游记》首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产生“变异”——在日本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变成了女性……

显然,在这些案例中,《西游记》走样了。然而,有学者指出,这些乍看荒唐的现象,其实也同时暗含了文化传播的某些规律,即一国文化进入他国后会产生变化。传播中的“变异”,往往也可能是文化创新的发端。

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联想和看法?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在本作文材料中,其关键词无疑是“变异(或走样)”。针对文化传播中的“变异”现象,无非有三种观点,一是创新发端,一是荒唐现象,一是宽容对待。为此可从以下角度参考立意:(1)变异带来创新。这种对文化进行的合理变异,不仅使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补充,更多的是使文化在双向以至多向的反复输入和输出中产生新的内容,有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意义。(2)文化创新应有度。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与创新本不矛盾;有创新精神固然很重要,但创新传统文化尤其要注重方式和手段。否则,创新不成,反成笑柄,还会有亵渎传统文化之嫌。(3)文化传播切勿任性。《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经典,随传播进入他国过程中的变异,可能会引起误解,会使一些第一次欣赏此片的外国人,无法领会到该片原本要传达的旨意。这种对文化的改编,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也会造成文化的没落。(4)包容“变异”。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代,遇到经典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用现代的视角重新思考过去的文化,这是一种变化过程。对于传统文化改编的度,其实很难把握,我们不妨对改编作品宽容一些。

【同步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拌上酒曲,然后把缸密封起来,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就酿成醇香的酒。这时,几元钱一斤的米开始成为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几元钱一斤的米会成为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这是米的潜力。从中可以知道,米如此,人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米要酿成酒,需要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在生活之中,诱惑能够迷人心智,因此人要学会拒绝诱惑。最终米酿成了美酒,是黑暗、孤独、寂寞、沉静“酿”就了它的潜力。由此可知,只有甘于寂寞,人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余秋雨将他的书集命名为“文化苦旅”,周作人将他的书房取名曰“苦雨斋”“苦茶斋”。生活中苦味的食品也不少,有黄连、杏仁、莲心、苦瓜,还有苦咖啡。庄周说,不顺其自然就是苦,有为就是苦,无为才能清静而安乐;释迦牟尼说,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泥土的味道是苦涩的,海水的味道是苦咸的,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也有着一丝苦津津的味道……高中学习生活是“苦役”的代名词,苦题目、苦分数、苦个好大学,一切都是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篇5: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许许多多,比如:有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舟和吃棕子,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看花灯中国的传统文化许许多多,比如:有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舟和吃棕子,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看花灯、还有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登高山,还有腊月的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等等。

虽然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多的数不清,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因为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比如说有:“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辉耀满堂春”。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喜喜洋洋,大家都在放鞭炮,有的放冲天炮,玩得很爽,很开心,有的使劲一仍到地上便会有一声巨响;有点要擦一下或者用打火机烧一下才会爆炸,炸得声音也很大。我非常喜欢春节,因为春节会放假,我就可以和我的哥哥一起玩有趣的鞭炮了。母亲母亲还有我还会去爷爷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去拜年,小姨﹑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会给我红包。有了红包钱之后,我一部份买学习用品,一部分买玩具,剩下的我就存起来。

我非常非常喜欢美好的春节。

篇6:写传统文化书法的作文

每个星期一晚上,妈妈把我送到老师家学习书法。老师的学生很多,墙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都写得非常漂亮!老师先教我握笔方法,接着教我写最简单的一横。老师握着我的手在毛边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一”,还告诉我隶书的横要“一波三折”、“蚕头燕尾”。刚开始写,我的手不停地抖,没写几个字就累得满头大汗。

从此以后,我每天写两大张毛笔字,有时妈妈还要罚我多写几张。现在,我的毛笔字越写越好,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书法作品还参加比赛得奖呢!

篇7:有关写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1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造就了中国的辉煌,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中国节日就是中华传统的体现之一。

中国节日最典型,最盛大的节日非春节莫属。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又叫新年。春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春节也是我最爱的节日。人们会穿上红新衣,去给邻居亲戚串门拜年,人们还会早早的去买年货,这时候的各家超市是最火爆拥挤的,人们会买大鱼大肉,对联福贴和鞭炮,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贴上对联和福字,听妈妈说,要倒贴福字,因为福贴倒,意味着:福“倒”(到)了!到了晚上,小孩儿们会出门点鞭放炮,天空中绚丽的颜色,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孩们个个欢呼雀跃,笑得合不拢嘴,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的色彩。各家宴请宾客,大人们会和长辈亲戚们在酒桌上谈笑风生。说到吃的,春节美食也是春节特色之一,年糕,饺子、汤圆、春卷……这些传统美食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的色彩。

中国端午节也是传统文化的典范,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过,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我国古代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规定这一天悼念屈原。今天的端午节也有很多的民间习俗,包粽子就是其中之一,人们会摘粽叶,淘洗糯米,包好做成三角状,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小时候,我看见爷爷在这一天把一种不知名的草插在大门口和窗户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问爷爷这是做什么。爷爷笑了笑,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这个叫艾草,插上它,这一年蚊虫就会远离咱家,咱们一家人也就会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端午节,一些地方会举行“赛龙舟”,人们会拉上亲朋好友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看!一艘龙舟就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速驶来,激起了江边人的热情,人们都在争辩自己认为会胜利的龙舟,人们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虽然在一些人看来它平淡无奇,但你若仔细回味,就会发现原来看似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就在我们可能忽视了的生活之中,我们要珍惜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经久不衰!

中国文化的作文

2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各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一个都不可少。

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优美。当砚台上的墨被研开,墨香顺着空气优雅地钻入鼻腔,我不得不被其儒雅的气息所沉醉;当沾上墨水的毛笔在纸上笔走龙蛇时,一个个汉字从笔下跳跃而出,显现在纸上,我不得不被优雅的字体所震撼;当捏糖人用那双灵巧的双手将一块块麦芽糖捏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时,我不得不被捏糖的趣味所吸引;当雕刻大师手执一把雕刻刀在石头上东刻西磨,一个逼真的物体慢慢出现在眼前,我不得不被其精湛的手艺所折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纸上终究是诉说不完的,它就像一杯老舅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诚然,传统文化之美令人向往,但现代科技也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君不见在极具现代科技的机床上一瓶瓶墨水岁流水线上应运而生,其生产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君不见手机、网络为我们传达信息提供方便的服务,其神奇的技术令人好奇不已;君不见原来只能通过手工制造的食品现如今都可以在机器上实现量产,解放了劳作的双手;君不见3D打印技术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打造了一个精致又实用的物件……如今发达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的优点,现代科技有现代科技的优点。那两者相比较孰优孰劣呢?在我看来,两者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优势,两者相互交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优点,为我们人类文明增光添彩。

墨水只靠手工研制,其生产速率就会怠慢下来,若只依靠机器生产,就体现不出墨香独特的气息。所以两者都需要保留下来,既保留传统工艺,又要依靠现代科技升华现代科技。

就拿书写来说,有些同学书写的字迹非常潦草,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手机用久了;平时发消息只在手机上发,忽略了书写的重要性。出现这种情况,就得提醒这些同学多注意书写了。这绝不是在否认现代科技,只是在提醒我们要在学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可以向现代科技看齐。当我们书写的字迹清楚,再在业余时间用手机打发一下时间,这未尝不可。而且这样也方便我们的生活,一个短信或一通电话就可以与千里之外的朋友、家人联系上,这样的便利不是很实用吗。

传统文化就像一只小船,而现代科技就像一双木桨。只拥有一只小船,没有木桨,小船将无法向前方航行;只拥有一双木桨,没有小船,那就与拥有一双木棍一样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拥有船和桨,并且二者相互合作才能并肩向前迈进。

让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船,现代科技为桨,向前出发!

中国文化的作文

3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许中国有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礼仪文化。

中国从古代以来就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风俗历史。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教育我们“不学礼,无以立。”的话语。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会越和谐。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建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文明天空。我们应该以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为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下去,而不是让传统文化逐渐地埋没和暗淡下去。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一路风尘仆仆走过来,有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有很多现代的年轻人并不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除了端午节以外,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可相反,他们更喜欢过外国人的洋节日。例如白色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丰富多彩的外国人的节日,他们认为过这样的节日更有意思,更能够符合现在的潮流。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却是意识十分淡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遗忘与不屑,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老百姓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和产物。是不能够被人们轻易的轻视和糟蹋掉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应是体现中国人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们还可以使我们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将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会否定自身的传统文化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有害的。

而传承和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篇8:写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不错, 作文教学是要高举“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这面旗帜的, 不少作文大家常常撰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 这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问题是, 有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狭义地理解上述要求, 将“真实性”误解为要求作文要写真人、真事、真想象, 不能造假。这么一来, 学生的作文内容确实写出了“真实”, 但因为忽略了作文除“真实”以外的其他如“善”、“美”等同样十分重要的艺术加工或处理, 得不到所希望的分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笔者要在此强调的是, 在作文教学中, 务必要让学生知道写“真实”≠写“真的”。

首先, 要正确认识“真实性”的定义内涵。鲁迅先生曾经阐述过文章真实性的问题, 他说, 所谓真实性, “它不必是曾有的, 但必须是会有的”。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明确:作文是可以虚构的, 不必是曾经发生过的;作文的虚构必须要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规律性, 必须是会有的。如果违反生活逻辑规律性的虚构, 那就是文章的失真, 这种虚构是反生活的, 是不允许的。笔者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写作时“合理地虚构”,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2008年上海高考命题作文《他们》, 有一名得了满分的考生将目光投射到一个不受关注的群体———农民工子女身上。作文真实描绘了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 体味他们的心灵世界。这篇佳作的高明之处在于, 虽然毫不避讳地写出现代大都市中农民工挣扎与奋斗的不易, 以及农民工子女的生存压力、心理压力, 但整篇文章抓住了最具有闪光特质的部分———农民工子女在那种沉闷、压抑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充满理想、争分夺秒、刻苦学习的一个个“点”, 即使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且有将各个“点”综合起来的意味, 但在评卷教师眼里仍不失真实, 而给了满分。从这一作文个例来说, “合理地虚构”在学生作文中不应受到排斥。

其次, “二度创作”允许呈现个性“真实”。学生作文的源泉来源于学生生活, 但它不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照搬, 而应该高于生活, 是生活的发掘、提炼、创新。接受美学认为, 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点, 能促使学生去寻找人物或事件的主旨, 从而赋予学生进行“二度创作”的权利。一方面, 因为人和事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意义空白点, 如事件的发展进程、人物命运的变化、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等, 有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味、自主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 学生所接触的人和事具有开放性, 学生个体之间因知识背景的特定性, 情感和体验的差异性, 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判断, 就产生了学生的认识个性。

一次作文训练课上, 我布置学生写命题作文《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有“请结合自身实际”的限制, 再三强调要求学生立足真实, 写出真情实感, 启发他们结合自身体验去“追溯”, 哪怕涉及憾事, 甚至是自己不太好讲的秘密。结果, 这次学生的作文写得很成功, 大多写得真实感人。一位女生竟然这样表达她对在街头修鞋的父亲的愧疚:“以前我一直不敢对同学和老师说您的职业是修鞋匠, 担心您的身份使我在同学老师面前很没面子。为了不让同学知道, 每次在街上碰到您我都装着不认识, 要么总是绕道而行, 远远地躲开;每次老师家访, 我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拒绝……以前是我不懂事, 深深伤了您的心。对不起!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我会当着许多同学的面, 快速地跑上去, 亲昵地搂住您的双肩, 把头紧贴在您的耳旁, 亲热地叫声:爸, 我爱您!”我想, 这位女生这一认识的产生, 伴随着她的生活, 触及了她的内心感受, 把她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还提高了她的认知水平。没有人会怀疑这篇作文中那种“想象”的真实, 自然也就不会排斥这其中合理的“二度创作”。

再次, 社会责任要求对“真实”作艺术处理。长期以来, 对中小学生作文的评判标准, 概括地说有两个, 一个是思想标准, 一个是艺术标准, 其中艺术标准是为思想标准服务的。我们的文章 (包括中小学生的作文) , 从古到今都赋予了它社会功能, 即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弘扬我们这个时代认可的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同样要做到与时俱进, 这与我们现在要求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作文立意是一致的。

还举那篇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为例, 据后来资料提示, 那位考生是一个城里的孩子, 却能从自己独特的认知视角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不仅关注农民工孩子的物质生活, 还深入到他们的心灵层面, 表达了同情、理解和尊重, 语句中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整篇文章虽充满辛酸与无奈, 但基调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文尾还写到那些孩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正在茁壮成长, 无疑在作文中形成了一抹亮色, 自然唤起评卷老师的注意。尽管那抹亮色在当年与现实的“真实版”尚有一些距离, 但这一充满社会责任的“真实”依然获得了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认可。

篇9:写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答:要想让学生把传统节日话题作文写精彩,指导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节日,抓准特点

凡事凡物均有特点规律,传统节日亦是如此。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也就是每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文化。让学生通过咨询、上网、阅读等方式进行了解,比如除夕——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清明节——扫墓、吃清明粿;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学生对所要写的节日了解得越深入,手头掌握的资料越多,也就越容易写出不同节日的特点,准确表达节日的相关内容、场景、氛围。

二、观察节日,感悟氛围

在了解节日习俗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不同节日中的人、事、景、物,品出不同节日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氛围:春节——喜庆、吉祥;元宵节——热闹、团圆;清明节——缅怀、激励;重阳节——敬老、感恩……有了氛围,就有了浓浓的“情”,文章就能以“情”为线索串联细腻而美好的节日画面,就容易做到情景交融。

三、参与节日,写出过程

写节日话题作文,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所以,必须让学生从留心观察的“旁观者”转换为热心参与的“当局者”。比如亲手包饺子、元宵、粽子;亲自放鞭炮、做花灯;亲身体验看花灯、划龙舟、当拉拉队……写作之前,让学生问问自己:“我快乐吗?我收获了吗?我成长了吗?”进而思考:“我为什么感到快乐?我是怎样得到收获的?”再让他们去追忆自己“参与”时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思一虑,提炼自己从节日中获取的美好、独特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一般来说,学生最有感受的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片段,可以让学生在这个片段中对自己的语言、动作、内心想法、感受进行最详尽、最细腻的描写。

四、彰显个性,力求创新

传统节日的作文要写得精彩,还要注意彰显个性,写出学生自己独特之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一般性的材料中发现亮点,提炼中心。比如,针对“一些家长在春节或是清明节给逝去的长辈祭拜”这个素材,可以指导学生先采用“对比看”:以前总是烧些纸钱,现在还多了什么?(“车子”“房子”“电脑”“冰箱”等一应俱全;“钞票”也不一样了,有美元、英镑、欧元、港币、新台币等)接着“对比听”:回忆一下,你的家人在烧这些东西时嘴里会念叨什么?(奶奶会念念有词:“保佑我们孙子好好学习,儿子发财!现在我们生活好了,也要让你们住上别墅,开上轿车,出门旅行坐坐飞机用用美元!”)然后“思情趣”:这些话虽然不“靠谱”,可句句虔诚,满含敬意,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学生对家人烧纸钱供拜时的“与时俱进”“不传统”的情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该文章就显得富有个性,充满情趣。

学生写传统节日话题作文,最常犯的毛病之一是摘抄传统习俗而不知联系实际。一旦将习俗与学生独有的个性情趣融合在一起,文章便会有“质的飞跃”。比如,传说端午节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以驱赶妖魔,让妖魔现身。曾有个学生写有关端午节的作文时只是一味地摘抄传统习俗——“雄黄酒”的故事,作文干巴生硬。通过课堂评讲启发谈话,我发现这学生属蛇,还得知了他曾有过偷喝酒“现蛇身”的经历,就赶紧调整思路,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把这篇习作写好。经过一番讨论与修改,这学生的新作真是妙趣横生:听奶奶说,要是喝了雄黄酒就能驱走妖魔,我纳闷了:我可是属蛇的,要是喝了这酒像白娘子一样现出蛇身怎么办?要是不喝岂不是承认自己是妖魔?看着妈妈、奶奶在厨房忙碌,犹豫再三的我决定豁出去了。于是,我鼓起勇气,拿起奶奶备在桌上的一杯雄黄酒“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搬了张凳子坐在卫生间的大镜子前静观“其”变。刚开始,我只觉得自己的肚子一阵灼热,五脏六腑仿佛要烧了一般,我想:坏了坏了,莫非这酒真有魔力?要起作用了?可没等我多想,我又感觉自己面红耳赤了,仿佛一下子烧到脸上,连眼睛都红得发光了,我赶忙大喊:“妈妈,奶奶,我是不是要变成蛇啦……快来啊……”妈妈、奶奶闻声赶来,都傻眼了:“我的天哪,你怎么浑身酒气!”“我的小祖宗,那是全家人喝的量,你怎么全喝了!”没等她们扶住我,“扑通”一声,我已瘫软在地“不省人事”了……据说,头重脚轻的我嘴里还直念叨着:“看到我的蛇尾巴没……看到我的蛇尾巴没……”

节日中的传统虽然有许多约定俗成,但“个性”取决于过节的那个人,就是“我”——“我”过节,“我”写作,“我”阅读,“我”快乐!“我”很重要,做一个有个性、有主张的“我”更重要!强调写出自我感觉,文章才能精彩!这就是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应传递给学生的正确理念。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篇10:传统的文化作文怎么写

春节最后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去奶奶家。到了奶奶家,爷爷正在贴对联呢!我和妈妈看到奶奶正在包饺子,就和奶奶帮起忙来,奶奶说:“关于春节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来骚扰人们,让人们睡不好觉。又到了一年的初一,人们想逃跑,这时,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非要住在一个老婆婆家里。不一会儿,年来了,人们劝他说:“还这是到深山去避一下吧!”他还不同意,人们只好自己去深山了。年刚走到门前面鞭炮的声音响了起来,年一步也不敢向前走了,白发老人披着红布走了出来。原先,年怕巨大的声音和红色,于这是年被吓跑了。第二天,人们来到了村子里,发现白发老人还在那里,人们明白了,白发老人就这是帮他们赶跑年的人。

这天,我不但高兴地过了年,而且我还收获到了许多知识。

篇11:写传统作文

春节也叫过年,它的来历是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们居住的地方伤害人类,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由于“年”最怕红颜色和鞭炮声,因此每年年三十,每家每户都在门上贴上红纸,在院里放鞭炮,防止“年”溜到人们居住的地方伤害人类。

春节到了,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姑姑一起在爷爷家吃团圆饭,饭后我们拿了许多烟花和鞭炮去放,有窜天鼠、鱼雷、二踢脚、黑旋风等。我们看到美丽的焰火从烟花里喷了出来,它们像一朵朵刚绽开的花朵,我和哥哥在一旁又蹦又跳开心极了,路边的人看见了,都停下脚步,羡慕地看着我们。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我应该更懂事了,让爸爸、妈妈少操点心,自己努力学习,争取一天比一天更棒!

篇12:写传统作文

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大家最重要的节日了。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大家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大家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大家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篇13:鼓励学生放胆写作文

鼓励学生放言高论, 写“放胆文”, 恐怕是当前语文教学仍要注意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 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学生的作文, 说空话, 说大话, 装腔作势, 言之无物。这种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读之令人生厌。因此, 提倡学生写“放胆文”, 虽然提了那么多年, 但要做到这一点, 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 就必须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特点。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 他们最少因袭传统和保守的思想, 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强, 而且思想活跃, 想象力丰富。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到天空, 他想潜入蚁穴……”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 因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充满自信, 放开胆子去写。要相信自己, 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实际, 来反映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情感。要敢于放飞遐想的翅膀, 畅想自己梦想的未来, 写作时应该是想说就说, 想写就写, 没有思想上的束缚, 没有个性上的压抑, 没有感情上的禁锢, 只要是自己想表达的,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都可以一吐为快。古人说:“作文之体, 初欲奔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觉得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笔端不窘束矣”。也只有这样, 才能写出一篇篇充满活力、美妙无比的文章。有些好心的同志, 不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特点, 对他们束缚过多, 限制太死。只允许孩子们按照自己规定的轨道运行, 稍有“越轨”的思想和行为就视作大逆不道, 大加斥责;而那些所谓“听话”的学生则被视作楷模, 大加赞赏。鲁迅先生曾经尖锐的指出这种教育方法的危害性:“使他畏葸退缩, 仿佛一个奴才, 一个傀儡, 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 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 待到放他到外面来, 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 他决不会飞鸣, 也不会跳跃。”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 所以, 我们要趁“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之际, 发挥其“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之精神, 鼓励其写出“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之佳作。

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 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教育和有益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己需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如果教师不冲破现代迷信的思想牢笼, 自己头脑中还有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学生怎能写出“放胆文”呢?其次, 在做具体教育和引导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既不能操之过急, 责之过严, 要求过高, 也不能放任自流, 任其随意发挥。作为学生, 年轻幼稚,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 难免有片面性, 思想上可能出现些毛病, 这是很正常的。虽然如此, 我们也不能去做越俎代庖、拔苗助长之类的蠢事, 否则, 许多娇嫩的幼苗是会遭殃的。

例如:学生在一次习作中, 描写了现实中的乞丐现象, 抒发了对其的同情、怜悯, 并表达了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愤慨, 进而得出世风日下, 社会黑暗的结论。对此, 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对生活观察的细致, 敢于在作文中说真话, 老老实实的反映生活, 并充满同情心、正义感, 写出了真情实感。鼓励其大胆的写。接着指出文章的结尾言辞过激, 帮助其认识生活的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有的放矢的指导其进行修改。之后, 推荐给校报发表。这次讲评活动, 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激发了其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 教育学生在肯定大光明的前提下, 写出不光明的一角有何不可?学生作文中揭露出现代的“变色龙、夏洛克”又有什么不对的呢?所以, 学生们要做好“放胆文”, 教师就要做好“引路人”。

篇14:关于《写文化》

《写文化》问世后立即在人类学界产生了爆炸性的反响,其影响逐渐波及整个人文社科界。在过去二十年里,该书在国际人类学界被高频率地引用。但也有一些资深人类学家对它颇为不满,认为对参与观察的过度反省动摇了科学民族志的学术基础。然而,这并未改变一个事实:《写文化》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证明了自己是民族志进入一个多元发展时代的主要推手。

二○○六年六、七月,《写文化》的主要作者和编者乔治·马库斯到中山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进行讲学。一些对《写文化》感兴趣的学者于七月十五日在商务印书馆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并与马库斯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下面是讨论会上部分学者发言的整理稿简本。

高丙中:我们今天把议题宽泛地定为“八十年代以来的知识生产”,这样大家就可以有一个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自己要谈的主要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时期中国学界通过对人的调查来表述“社会”的知识生产。以社会调查为基础的经验研究,如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不管研究的内容是什么,都是让一个逐渐专业化的群体站在“看”的立场,去发现“被看”的对象,并从中获得“资料”作为自己说话的凭证。这种关系稳定下来,就在中国形成经验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结构。就人类学而言,这个知识生产结构体现为一些学人借助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种认识关系,农民和少数民族被学术活动对象化,而一个知识精英群体在主体化的过程中奠定了社会地位——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过于偏重,甚至单纯以农民、少数民族群体为观察对象来表述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并想象这个社会的前景,这是一种很陈旧、很简陋的知识生产关系。

拿人说事的知识生产方式在研究对象和表述形式的选择上都纠结着严肃的伦理和认识论问题。“改造”固然要体现在对传统民族志方法论的“天真性”的扬弃,体现在更精致、更丰富的文本撰写,但最关键的是要重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重构既冀望于创造更多机会和优化研究方法,让研究对象自己的声音得以表达,也冀望于这种知识生产关系向国际社会的拓展。对其他社会的意象其实是我们想象自己社会的一个重要来源。可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这种知识生产的对象关系。在国际学术界,中国一直是一个被研究、被调查、被表述的对象,我们现在特别需要应用民族志研究方法来生产关于其他社会的意象,使自己在世界知识场域成为表述的主体。

刘正爱:对西方国家的人类学来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中国人类学自八十年代重建之后,二十年后的今天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我看到高老师最近几年派了六个学生到国外,到泰国、蒙古、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去做田野。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因为西方是从传统的人类学,从“他们是谁”这样的设问回到“我们是谁”,也就是说,西方人类学首先是从自己的角度向外看,在《写文化》之后大量的研究是回到自身,反问自身“我是谁”;而中国人类学恰恰相反,从研究“我是谁”然后转到“他们是谁”。这是一个对象的转换问题,同时也是方法论的转换问题。从某一方面来讲,中国人类学是在回归人类学的传统,而西方的人类学要打破过去的传统,走向另一条路。因此我觉得在中国做人类学,首先要看清楚我们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

王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际上关于书写文化在国际上已经讨论了很多。其中一个有意思的序列是对一些单数范畴的复数化,如modernity成为modernities,identity成为multiplied identities,English成为global englishes。我们再回到文化研究,我们都知道文化研究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广义的discipline,它在中国的研究者基本上是这么三大块人:一种就是从文学过来的,第二种是人类学背景的,第三种就是从一些大众传媒的角度来研究文化的。我觉得目前在国际上的文化研究还有第四种,就是文化理论本身的反思。我觉得Writing Culture如果要是再晚出版二十年的话,它应该叫Writing Cultures,因为culture本身已经分裂。

赵旭东:在英国,实际上很排斥美国的这种反思的传统。他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文化的概念究竟怎样在个人身上落实为他自己的文化?原来我们认为,凡是中国人都有同样的文化,那么这样一个命题在今天就被解构为:同样一个中国文化在不同的中国人身上有不同的perception。这就引出culture as a knowledge的东西。Dan Sperber说,实际上有一个distribution的问题,即文化是一个分布。如果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他从不同的渠道知道中国文化是那么一个状态,他就会进入这个状态,cultural priming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那么他的西方文化就变得很淡漠。这实际上是从学科本身的角度来挑战原来的文化概念,就是说文化不是文化的模式,而是一個变动的、作为表征的东西,这个表征有一个从集体的表征到个人表征,然后又转化成为一个公共表征的过程。

汪晖:《写文化》在方法上涉及我们怎么来理解对象的问题。近代的学术研究实际上都在一定的学科制度里面发生,而这个学科制度通常来说设定了特定的对象。当我们要通过自我反思使得对象从这个知识框架当中被解放出来,对象的主体性到底在我们的表述当中怎样来放,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我觉得这是很多领域面对的一个大挑战。美国做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分属不同的学派,相当主流的学者还是做大量调查的,那实际上是真正的基础。你说解放对象,但你不去跟对象接触和交往并找到方法加以呈现,这是不可能的。这也只是你的一个自我想象,我对自我想象是越来越有怀疑。从康德以来,反思就成了西方学者挂在嘴上的一个最大的话题。可是从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西方在继续反思的同时继续在侵略,继续在扩张,继续在毁灭。那个反思是很有限的。你说你有一个诚恳的态度你就反思了?你见到很多特别诚恳的人是帝国主义者,非常有侵略性。当代讲全球化的理论都在讲没有外部。抽象的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没有外部,但反过来说,如果你真的了解西方社会,包括西方学术界的话,你会发现他们所谓没有外部,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认识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西方学者,我们所有人都有这个问题。

汪民安:就文化研究领域来说,英国原来流行的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文化概念。到了威廉斯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反对这样一个文化概念,认为文化就是日常生活。另一种是葛兰西的文化概念。葛兰西主要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统治集团或权力集团来控制从属集团的方式。还有一个文化概念来自尼采。尼采特别强调文化,他认为文化都是有强制性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每个个体发展到今天都是被文化强制出来的。历史上的文化把人的兽性、欲望、本能强制熄灭了,就像使野兽驯服成家畜一样。福柯就是从尼采的这个观念里提出“规训”,研究它怎么把人慢慢规训成规范的人,把野兽一样的人规训成所谓的文明人,在制度下生活的人。

谢仲礼:电影《达·芬奇密码》里有一句台词特别给我启发,它说:“眼睛看到的是经过你的头脑选择的。”那同样我们写在书面上的东西也是经过头脑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我们说选择的依据还是经验,你自己的经验和别人告诉你的,你的研究对象告诉你的。我们只能说,这种写出来的东西是一种知识碎片的拼接,那么这个拼接是不是完整?或者是否能恢复到原貌?我想这可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也是这本书提醒我们的一个重要话题。

翁乃群:我现在更多地在想,我们自己的田野志(ethnography)有多少?我们的田野志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多少东西?实际上我们的积累跟国外的情况相比确实差距还很大很大。所有学科都是要建立在一个有强大资源的前提下,而这个资源我们现在积累得还很有限。确实有很多不一样,比如说,马库斯昨天说到,他们做田野也是跟马林诺斯基一样,搭个棚子在当地。但是我们这边的学者跟他们就不一样了,我们是住到人家家里。这是对传统的研究对象。但是如果你要研究现代社会,研究城市社会的时候,你能住到人家家里吗?非欧美学者去研究欧美社会的时候,都抱怨很难进入。

我想这些东西,他们的反思,他们的田野,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研究对象发生变化时,他们的研究也就随之改变,实际上他们也是在逃避原来带有殖民标签或殖民主义意涵的方式。我们现在试图到国外去研究,也有一种意涵,就是我们现在有这个地位,有这个权力。我不知道今后的进展会怎么样。如果是从国际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来看,我们到西方国家做田野是一个反抗,但是如果是到柬埔寨,或者到非洲去做研究,人家可能也会说这是权力不平衡关系。

王建民:《写文化》里的讨论,是从知识生产过程和文本来反思民族志写作和叙事结构的这种人为性。克利福德特别强调民族志表述的不完整性。从田野工作来说,权力关系就造成我们信息资源上的不完整。我们现在不再是马林诺斯基时代的百科全书式调查,那我们本身就已经把研究放在一个不完整的方向上。你的访谈,你的调查只能接触到一部分,你的关键报道人只是那几个。然后这些人在他们那个社区里面,他本身的知识也不是涵盖所有的所谓文化的内容,所以他们自己感受的文化就是不完整的。另外,我们还有撰写过程中的不完整性。你有那个理念,但你也不可能把它写完整,因为必须要有问题的聚集。做田野的人都知道,民族志只是你做田野得到的许多材料中的一部分,你要取舍。然后再加上研究者能力的限制,比如语言的能力。还有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的限制,有国家的、机构的甚至学者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当地的学术伦理方面的限制,我想这些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刘北成:我在一九八○年代接触人类学。我觉得当时的心理大概和十九世纪欧洲人是一样的,其实是一个猎奇的心理。开始时我觉得这人类学就好像十八、十九世纪的生物学分类一样,发现一种一种的鸟,无非是要给它们分分类而已。后来我看沃勒斯坦讲西方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时候,我觉得人类学在西方社会科学体系中是最谦虚的一门学科,像福柯所说的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彻底反思,只有人类学才彻底做到了这点。我觉得人类学在这些知识学科里面,是摆脱了现代性那套支配话语,至少是这些年来它要摆脱中心支配边缘的那套话语。它来反思那种完全以单向的物质进步为衡量指标的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它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打开了另一种可能性,开辟了另外一个思路,另外一种想象。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徐鲁亚:《写文化》的副标题的“诗学”是指民族志具有的文学色彩。其中的几个概念给我印象比较深。第一个是Cultural invention,正常应该译作“文化的发明”,要是译作“文化的创作”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第二个概念是Fiction。这个词没有一个特别恰当的中文对应,只能是译成“虚构”。但是在《写文化》中已经对Fiction这个词的原意进行了修正,进行了延伸。它说最好的民族志就是true fiction,真实的虚构。它是一种矛盾修辞法。第三个是Partial Truth,“部分的真理”或“部分真实”。也就是刚才王老师所讲的,whole truth是不可能的。因为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去调查,所接触的信息本身就是partial的。第四个叫Subjective Truth,就是“主观真实”。人类学家所写的不是客观的真实。第五个就是Creation of Meaning,意义的创造。Meaning本身是被创造出来的。所有这一切都与马林诺斯基最早的科学主义理念截然不同。

吕微:反思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的传统。这个传统比较明显的应该从康德开始,康德最重要的一个区分就是實践理性和纯粹理性的区分。纯粹理性就是我们说的科学,实践理性讲的是信仰、宗教、伦理。区分的结果是,纯粹理性的东西不能僭越自己的疆界,到意义世界去,到信仰世界去。美国人类学在八十年代做的这个反思是一个非常迟到的反思。这种反思实际上是对马林诺斯基的经验实证研究的批评。而胡塞尔、索绪尔等人的哲学反思在马林诺斯基于一九二○年前后的学术关键期之前都已经发表出来了。马林诺斯基算是比他们稍晚的同代人。等到美国人类学家通过《写文化》提出反思人类学,已经晚了六十年。

上一篇:对廉洁的认识下一篇:以逼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