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春节优秀作文

2024-04-12

传统文化春节优秀作文(共14篇)

篇1:传统文化春节优秀作文

每当新的一年开始时,人们都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挂灯笼呢?这里还有一个奇妙的神话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作“年”的怪兽,它居住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这个怪兽生性凶猛,样子可怕。他很聪明,他知道大年三十人最多,各种野兽也多,所以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会跑到村子里,见人吃人,见兽吃兽。百姓们都很讨厌他,但又害怕他,人们都束手无策。所以每到大年三十他们只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不进不出。

但年这个怪兽还是可以进来的。又是一年的大年三十,人们早早的就把门窗关紧了。这时一个从外地来的人来到村子里,看见家家户户都关着紧紧的,觉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他连忙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一位老人问道:“是谁呀?”“我是一个外地人,想借宿一晚。”这个外地人说。

老人便把外地人请进屋里,并告诉这个外地人年兽的事情,外地人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年兽怕什么,我有办法来整治它。”老人听了,高兴地说:“你知道呀!那太好了,我把村民都叫来,你跟他们说说。”说着,村里的村民都来了。外地人说:“年兽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响声。”有的人说:“我赶紧回家找几张红纸贴在门口上。”有的人说:“我赶紧回家烧火去。”到了晚上,年兽又来了,它看见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纸,院子里又烧着大火,吓得狼狈而逃,又因为有一户家人用竹子在烧火发出噼啪声,年兽被吓坏了,他逃回了山谷。年兽因为没有吃到东西,活活地被饿死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到现在为止,放鞭炮、贴春联、敲锣打鼓这些习俗都流传下来,成了我国春节的传统文化。

[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篇2:传统文化春节优秀作文

春节那天我们贴对联、守岁、放鞭炮等。

为什么我们要干这些事情呢?听说这还有个传说呢。

相传在太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

它长着血盆大口,体大如牛,凶残无比。

“年”经常出来害人。

天神知道了,就把“年”锁进了深山,只允许它每年出来一次。

有一次,大年三十,“年”又出来了。

它来到一户人家门口,恰巧这户人家穿着红色的衣服,火炉里点着旺火。

一不小心那户人家的小孩把一个盆子从柜子上碰掉了,当啷一声。

“年”被吓跑了。

人们知道了“年”怕火光、怕声音、怕红色的弱点。

此后,每年年末岁首,人们就贴红色的对联代替红色的衣服,放鞭炮代替声音,用挂红灯、点旺火来代替火光。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这就是关于春节的小故事。

篇3:春节文化研究综述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一、20世纪初至80 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 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 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 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1923) 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 (1935) 。《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 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 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 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 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 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 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 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 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 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 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 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 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 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 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 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 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 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 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 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 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 有以下特点:第一, 政治意味突出, 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 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 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 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 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 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 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 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 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 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 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 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 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 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 (远古时期) 、发展期 (秦汉) 、融合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丰满期 (宋元明清) , 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 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 在发展中有变异, 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 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 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发表论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 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八大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 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 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 (休假性) 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 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 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 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 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 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 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 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 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 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 (蜡) 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 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 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 人们聚饮会替, 歌舞戏耍, 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 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 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 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 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 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 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 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 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 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 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 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 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 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 人们会恐惧, 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 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 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 论文成果尤为显著, 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 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 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 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 挖掘力度不够;其次, 可以说, 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 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 除个别专题研究外, 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 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 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 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 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 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 成为一门显学。

(一) 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 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 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 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 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 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 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 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 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 (文化意义) 、社会意义 (社会功能) 、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 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 认为, 由于文献不足, 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 做出了推断, “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 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 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 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 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 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 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 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 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 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 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 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 “春节作为一种文化, 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以春节为例, 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 我们享受春节, 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 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 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 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 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 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 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 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 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 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 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 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 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篇4:传统文化春节优秀作文

只有回老家才像过年

于和伟在老家辽宁抚顺长到二十多岁,之后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而离开家乡,经过多年的奋斗,他已经成为知名演员。但是家、家乡,对他依旧有巨大的吸引力,他表示,年只有在抚顺过,跟家人过,才像过年。记者问他,如果遇上跨春节的剧组,怎么办,他说:“我遇上这种情况,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过年一定要给我放假,至少一定要过年三十。”

年前,母亲要炸馓子、做包子

谈到老家过年的习俗,于和伟的话语中充满感情,“我在东北长大,我们家乡对过年很讲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算过年了,家里要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屋,我妈在世时,年前,我妈要准备很多东西,要炸一些馓子,做很多包子,贴年画,剪窗花,贴门神,一直忙活到除夕。”

在于和伟对于春节的回忆中,有着浓浓的对母亲的思念,“我3岁没有了父亲,小时候我对于春节的印象,很多是通过母亲的行为交代出来。”

过年有盼头。心气儿才高

春节还有一个月,于和伟的母亲已经开始为春节做准备,“给我们做新衣服,那时候还要先量衣服再做,我记得还有那种对襟的衣服。衣服做好了之后,有一次试穿,看台适不台适,试穿之后,新衣服妈妈就收好了,那时候我天天盼望快过年有新衣服穿了。过年那天,我穿上新衣服,新袜子,非常的高兴。”

新衣服,好吃的,都是于和伟小时候对于年的回忆,“那时候吃饺子是大事,元旦包饺子,小年包饺子,除夕夜里包饺子,想起来都觉得香。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顿饺子很容易了。我觉得那时候过年有盼头,盼新衣服,盼吃饺子,因为有盼头有期望,心气儿才高。”

“姑爷节”要吃小鸡炖蘑菇

母亲在时。过年回家陪母亲是于和伟最大的事。如今母亲去世了,于和伟这几年仍然年年回家,“全家只有我—个人在外,所以还是要赶回去的。”于和伟在家中排行老9,家中还有姐姐哥哥,“我们春节时仍然聚在一起。”

每年初二的时候,于和伟要在家里大摆宴席,迎接远道而来的姑爷们。他说:“我们家姐姐多,所以初二都是姐姐带着姑爷来我们家过。我喜欢热闹,希望亲朋好友都一起过来聚会。”

对于“姑爷节”这一传统节日,于和伟侃侃而谈:“‘姑爷节’盛行于北方。我听一些天津朋友谈起过,这一天街头里巷人流如织,饭馆酒店棚棚爆满,还有像烙糖画、抖空竹、沏茶汤之类的民俗活动,特别有气氛。在东北也是这样,这里有句俗话‘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说的是新姑爷进到丈母娘家,老丈母娘是一定要用小鸡炖蘑菇来招待的。所以新姑爷进了丈母娘家大门,小鸡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就要被与蘑菇炖在一起,作为美味奉献给新姑爷了,很有意思。”

我很赞成春节放鞭炮

篇5:春节文化传统作文

传说中,在一个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鼠,每到春节的晚上“年”都会袭击山下的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非常害怕年,准备到城里过年,在路上,他们看见一个仙人,仙人对他们讲“年”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人们听了以后,连忙去买了春联和锣鼓。到了晚上“年”又来了,它看到红色,听到锣鼓声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

现在,我们每到过年,吃完午饭,就兴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里买许多礼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礼花撕开包装袋,取出礼花,用打火机小心翼翼的点燃后向天空发射,只听一声“啪”,一束美丽的烟花挂在天空上,五彩缤纷,好看极了。放完礼花后,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和家人观看晚会。文化春节

篇6:春节文化传统作文

要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胜不胜数,比如:我国书法,我国结,皮影,武术,剪纸……传统文化中春节是我们我国最重要的节日。

据说,我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夜它才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次,“年”来到村子看到,家家户户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孩子在院子开心地燃放鞭炮,从这一瞬间“年”再也不敢来了。从此,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扬,门前挂满了大红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可热闹啦!到了晚上礼花满天,家人聚到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篇7:春节传统文化的作文

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会这样登门了拜年。因为现在大家都有了手机,只要随便按一个微信语言通话或视频通话,就算是在万里之外的外国,也能跟有手机的亲人或老乡说话了。第四个传统来自于一个传说。传说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小怪物,只要一到过年,它就要作恶。

有南方的春节传统,就肯定有北方的春节传统。实际上,南方和北方的春节传统差不多,大家都是拜年和吃年夜饭。但是,北方的年夜饭很特别,因为北方和南方温差较大,北方寒冷,南方温暖,南方主要是种植水稻,而在北方则主要种植小麦。所以南方人过年吃年夜饭以大米和蔬菜为主,北方人则以吃饺子或者小麦包为主。

北方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剪窗花,人们剪的形态各异的窗花像小狗,像小猫,又似青蛙。而且只有大师才能刻出窗花来,它们都是经过一刀一划刻出来的,简直是惟妙惟肖。

每年广州的人们都要到天河体育中心和许多地方去逛花市。在花市上,有红、紫、白、黄……各式各样的鲜花,有一根根的,也有一束束的,真是玲琅满目,目不暇接!第二个传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回家吃年夜饭。每个人到了过年的时候,肯定会思乡。所以中国就有了这么一个传统——过年回家跟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第三个想都不用想了,那就是拜年。在旧社会,由于大家的出行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所以人们只好冒雪登门拜访和拜年。

为了吓跑它,人们想出了用对联和烟花来吓跑小怪物的方法。所以至今每家每户门口过年时都有贴春联的传统。

此外,北方因为有冰和雪,所以他们比南方人特殊一些,他们建起了许多的滑雪场,这样春节溜冰和滑雪就给大家的春节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并且,北方的人们还可以把冰雪收集起来加工成冰雕,让人们欣赏美丽的冰雕。

篇8:对春节短信拜年文化现象的思考

随着21世纪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的通讯联系方式逐渐普及, 中国春节的民俗文化随着时代一年年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十多年的历史变迁, 现在我们感觉到的春节文化已与原来的春节文化有了很大的不同。春节拜年的习俗也在变化, 拜年方式也发生了“变革”, 从一开始天不亮就挨家挨户拜大年, 到电话拜年、传呼拜年、E-mail拜年, 到如今流行的短信拜年。

在一项“你选择用什么方式拜年?”调查中, 选择“在家休息, 不拜年”的人只占8%, 选择电话短信拜年的占到了52%, 选择走亲访友的依然占32%。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人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春节拜年的习俗, 不过拜年的方式发生着转变, 多数人选择了经济省事的短信拜年方式, 这种拜年方式大有逐年盛行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过去常用的过年祝福语因为谐音的关系成了人们的过年禁忌语。比如财源广进谐音裁员广进;财源滚滚谐音裁员滚滚;心想事成谐音薪饷四成;招财进宝谐音遭裁禁饱……凡此种种, 可见手机短信拜年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工具。

可是, 纵观这些拜年短信的内容, 个人原创的太少了, 很多人或许嫌麻烦图省事, 或许怕写得不好, 找找自己手机里别人发来的, 觉得特别的、有意思的短信, 再转发给另外的人。所以很多拜年短信大多是克隆的、在手机间转来转去的、从网上下载的。更令人郁闷的是, 有些手机拜年短信息, 自己发给别人, 转了一个圈, 又被别人原封不动地发了回来, 连落款都没有变。现在大家在使用拜年短信时, 多数是一按手机转发键, 原文不动, 只把落款改成自己就行了。就这样, 拜年短信在大家的手机上你来我往, 除了给手机通讯运营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已经失去了它最初拜年祝福的意义。

虽然通过短信拜年省时省力省钱, 但与此同时带来的诟病也不少。不少人都埋怨拜年短信原创的太少了, 有时候一个同样内容的短信能收到不下十几条, 原因是这些短信大都是转发的, 真正自己写的很少。他们在抱怨的同时也把同样的拜年短信发到其他人的手机上。此外, 也有人感慨:从最初的拜年一定要见面, 到后来有了电话就变成拜年听声音了, 到现在有了短信只能看到两行字, 短信拜年其实已经淡漠了亲情、友情。春节收发短信息原本是件开心的事情, 但是, 当所有的短信息都一样时, 接受短信息不再令人感到开心和快乐, 而礼尚往来, 短信不得不回, 又令人不胜其烦。其实拜年短信息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词藻,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 别人收到就一定会开心和快乐。

短信拜年冲淡了年味儿, 给情感注了水。串门儿、走亲戚、写贺卡、打电话等充满人情味儿的拜年习俗, 被一条条内容雷同、漫不经心的群发短信所取代, 拜年成了一种敷衍自己、敷衍别人的形式, 这让电子时代的人们不禁充满了烦恼。有人列举了贺年短信“造成尴尬、稀释人情、帮运营商赚钱、网络堵塞、审美疲劳、容易受骗、让社会冰冷”等七大罪状。因而就有人开始抵制短信拜年。其实, 我们固守着几千年来的春节拜年文化传统, 内心不过是让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得到一种感情上的温暖, 心灵上的慰藉。我们过春节拜年付出或希望得到的应该是他人真实的情感, 而不是手机里一条条冷冰冰、转发来的短信。倒是最古老的挨家挨户拜年, 虽然辛苦一点, 却更有人们渴望的人情味儿。

摘要: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历史悠久。春节拜年作为春节民俗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在形式上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本文着重对近年来手机短信拜年方式盛行的原因及效果进行思考。

关键词:春节民俗,短信拜年,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篇9:传统节日文化谈——春节篇

春节(正月初一),最早确立于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

萧放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有着丰富的节俗内容。

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萧放说,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萧放认为,正因为春节这些特质,确定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大节的当然地位。现代化的进程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改变不了春节返乡的汹涌人潮,改变不了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节日文化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它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适应了人性的需要。春节尤其如此。”萧放说。

他表示,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需要经营。它是中国民众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释放日,应该努力使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永远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期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篇10:春节传统文化高三作文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有两样,一是节日,二是道德。 节

日,这个词语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非常熟悉,因为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节日、例如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可以让所有的亲人团聚,也是拥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个店铺旁边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扬,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里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意,这时,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会拿出许多的烟花、鞭炮来放。在晚上时,一起冲上深黑的天空,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犹如彩虹般美丽。好看极了。

篇11: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作文

相传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它就要去村庄里吃人,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就在除夕的时候挂对联,剪窗花,穿红衣服,年逃之夭夭,从此以后,便有了春节。

看,大街上挂满了灯笼,栏杆上还有彩旗呢!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争着购买年货,我和妈妈也在超市里买了准备到外婆家去拜年的礼品便去了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便闻到了一股香味,我不尽咽了咽口水,打开门一看,呀!外婆正在煮水饺,已经有一锅了,因为过年人多,所以还要包点水饺,我想帮外婆一起包,就拿起了一片饺子皮,学者外婆的样子先用筷子夹了一点肉馅,把肉馅放进饺子皮中,接着,把饺子皮对折,再把皮的顶上翻几下,一个饺子就做好了,看看外婆的,做的很好看,再看看我的,做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水饺,一点也不像,晚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美丽的烟花,挂着对联,这就让我们知道,新的一年到来了。

篇12: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作文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到过年的时候,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着彩旗,街道上、商场里都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着春联,热闹非凡。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有的和大人们走亲访友,还有压岁钱拿,有的跟着家人逛商场超市,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妈妈还给我买了烟花,到了晚上我们拿出烟花到阳台上去放,烟花飞到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瓣,非常好看。放完了烟花,妈妈开始着手包饺子,我也在旁边帮忙,我最喜欢吃妈妈包的韭菜鸡蛋饺子,看着妈妈包的像元宝一样的饺子,我心里想要是天天过年那该有多好啊!

篇13:传统文化春节优秀作文

关键词:春节,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中国人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国家以法定假日的形式把这古老的传统节日固定下来了,这举措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对于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1 春节的来历及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老百姓俗称做“过年”。这是中国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春节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可谓是悠久,据记载,古代的春节叫“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春节”的雏形。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重修历法,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一月初一为岁首,为新年,由此,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这时就已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源远流长的春节历史铸就了丰富多彩庆典风俗,概括起来大致包括洁净卫生、装饰门户、团年守岁、燃放爆竹、做享美食,祭拜祖先、穿戴新衣以及拜访亲朋好友等活动,每一种活动均包含着讲究和相应的礼仪,为国民享受传统文化,特别是为大学生认识我国的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资源。

2 春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1 春节友好祥和的气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中国春节在节日的选择上取——正月正,这是中国文化中自然与人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和谐思想反映。这对当今大学生们为人处世无疑是有着积极的价值导向。在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上,如迎春、对联、水饺、花糕这些习俗活动都是古代的中国人希望上天能保佑世间人们的平安与幸福,所以都蕴含着对人文的终极关怀精神特征。乌吉安先生曾说的“这种节日……以吉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题,往往构成吉庆活动的连续性和系列化,时间上也形成一组节日……年节即属于这一类。”这说明了中国春节蕴含着辞旧迎新,对新一年生活积极展望的乐观自信心,并且春节中的甜食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甜甜蜜蜜的乐观自信心。这对大学生自信乐观心态的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春节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识。在大年三十或初一的祭祖活动,是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先人的追思之情,这与中华民族尊重历史,敬仰先人的传统是密切相连的。春节的这些精神内涵,对于大学生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重要的价值。

2.2 春节礼尚往来的活动,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工业社会的竞争压力让人们处于如商品一样互相竞争,相互敌对的状态。人与人之间往往感到沟通理解困难。而传统的春节是人们沟通的理想场所。在春节,外地的亲人回乡探亲。人们平日繁忙的工作暂时休歇,在与亲人团聚中寻找到亲情。同时朋友之间互相拜年新年祝福,可以寻找到平日繁忙所忽略的温情。拜年的一句“新年好”“恭喜发财”的祝福话,让很多人感到重回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宁静与和谐状态,许许多多的矛盾与隔膜就在这新年的祝福话中消磨了,中国的古人创造了春节,也是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富含着人性的温情场所。从传统春节这些回家探亲和拜年的习俗中,大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理解,如何去关爱他人与人温馨相处等等这些人文理念。所以,春节是教育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最好教材。

2.3 春节传统风俗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春节,流动的人群回到了故乡。人们在春节里把行为更多用在“馈赠”和友好的祝福问候上,“共同体”的意识也就形成了。并且在春节里人们通过各种传统的风俗活动,比如“舞狮子”、“踩高跷”增进了人们彼此间的交流,彼此的祝福促进了原来差异性的人们得以融合和认同,这也促进了“共同体”的发展。在春节融合的“共同体”中,人们体会到家、村、地方以及国家的存在,在现代社会漂流他乡的人们精神上得到了归属和亲情、友情的关爱。尤其是在海外的华侨们,在春节的时候他们就会升起了认祖归宗和民族的认同感。所以,春节具有着强大的亲和力,是滋养中华文明人性的资源,让中华民族在春节时找到了精神的升华和民族自豪感。这对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3 春节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我国春节节庆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充满着祥和、美好与欢乐的气氛,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尊老爱幼、团结向上、勤劳持家的理念,还包含着对未来寄予美好愿望的憧憬。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称“年味越来越淡,没有意义”。那么,春节文化的哪些变化导致了我们的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与节日本身的价值相去甚远呢?

(1)庸俗化: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春节假期的主要活动就是吃喝玩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春节消遣时有许多浪费奢侈现象。如过节时的狂喝暴食,不仅对人们身体不利而且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物质生活过好的同时攀比心理也流行。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尚在雏形的大学生们影响是很不利的,容易误导大学生们形成奢侈浪费的不良生活习惯。

(2)淡漠化:受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传统根基少的青年人更易于接受西方节日的快节奏和异域情调的新鲜感,他们对春节的感觉是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少了新颖性。现在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熟悉情人节、圣诞节的活动环节,而不记得本国春季的来历,春节期间很多大学生以网络游戏、看电影为主,不愿意从事访亲拜友,他们以为大多节日庆典可以借助现代工具完成任务,例如群发短信息代表拜年,叫上外卖应对年夜饭,通过百度猜出字谜……在这种心理下,“过年没有意思,过年看了什么片”成了春节后大学校园的流行话题。

(3)腐败化:春节是古代劳作的中国人总结过去一年的收获,庆祝新一年到来的节日。为了放松一下平日勤俭的生活,所以才在春节里享受丰富的物品已求得快乐。随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今天人们在春节上奢侈浪费的行为与传统的春节精神是相违背的,而且这些奢侈行为也违背于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极其不利。春节期间另一个与春节文化背驰的现象就是行贿受贿。现在有些人“假拜年”,以过节送礼祝福为名,打着“礼尚往来”的称号,通过给孩子压岁钱、送祝福等干着行贿受贿的腐化行为,以此达到“巴结权贵”讨好领导的勾当。这腐败现象现象的盛行,很容易把大学生们引向腐朽的一面,必须加以杜绝。

4 改革春节方式,发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举措

我们要发挥传统春节对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要改革目前不良的过春节方式。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4.1 提倡低碳的春节方式,发扬简朴的传统美德

我国现在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平日要节约,春节更要倡导勤劳节俭。过度的浪费和燃放大量鞭炮后满地的纸屑与提倡的低碳经济是迥然不同的。这些无谓的浪费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春节的奢侈行为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挥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钱财不用在刀刃上显然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导致了人们铺张浪费这些恶习性的滋生,更阻碍于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就是将来富裕了,仍然需要以节约为主,创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此,我国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节约美德,大力建立低碳型经济模式和节约型社会。欢度春节时,采用节约且健康祥和的方式,如举办秧歌互动、腰鼓等文化活动。这样,不仅教育了大学生树立艰苦朴素的价值观,更无形中向大学生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利于他们的思想建设和道德素质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春节作为节日味最浓,亲情、友情等最集中的传统佳节,人们互相往来拜年是应该的。但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权力效用要有限,交往应当有个度,一切都要有原则。国家要采取具体有效严厉的措施,加强监督,个别干部如果身心不正,一旦发现贪行,则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4.2 借助现代科技,实现春节节庆多样化

春节节庆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现代化的步伐的推动下,我们的衣食住行均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受时间和地理等因素的所限,我们的春节节庆形式似乎落后于时代。为了让传统节日的价值能维持和发展下去,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传统节日精神与时代需要相结合,让传统节日价值在新时代下重放光芒。

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也要在保持我国春节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因此,推出一些新的,能体现传统春节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节庆形式,让大学生们领会到新时代春节的丰富内涵。如现代互联网上的电子贺卡、电子邮件拜年,开展“走亲串友”网站,以区域为标志,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包括基础设施、街道变化,并做到不断更新资料,让大学生在春节期间通过网络关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感受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的现实,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4.3 学校家庭共联手,促进优良传统的行为化

所有物质的东西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精神却是永恒存在的。我们要发挥春节对大学生人文观和价值观上的教育,高校应该开设包括春节在内的我国传统节假日的课程,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知晓春节风俗习惯形成与变迁,了解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青年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活动的主体性。

要发挥春节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引导大学生们一个文明、健康、愉快的春节,第一,开展家人团聚、亲友礼尚往来的传统习俗中让大学生们从中领会到温暖大家庭的力量,促进他们对家庭、对社区、对国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在春节提倡送鲜花、赠送书籍等培养丰富大学生情感、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的文明交往方式,让大学生们在春节中感受到“真情不奢侈,真爱不夸张”的浓郁人文价值,理解春节的去旧换新、温馨、和谐的理念,促进清正、廉洁、勤俭的优秀品质向大学生行为的转化。

总之,春节期间,正值大学生的寒假,他们有较长的自由时间,大学生的这段生活会遇到多种多样的与大学校园不一样的现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该涉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高校应该采取措施,我们的家庭、社会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体系。同时,给大学生充分的自由和选择空间,让他们感触传统春节文化价值的意义,采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度过这段美好的节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传承并创新春节节庆的形式,可谓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乌吉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2]艾君.中国年[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篇14:春节:流动的传统

春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春节原名为元日,它作为岁首的时间位置,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确立,而将元日更名为春节却不到百年。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如史书所说:“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传统的春节,作为岁时节日体系中的核心节日,有着丰富的节俗内容。虽然春节在民国初年一度遭遇禁止,但在民众的强大心理需求之下,春节依然是时间生活的浓墨重彩。

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至圣的地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期间,交通线上人如潮涌的场面屡次上演,城乡之间几十亿次的人口大移动,构成了当代中国节日民俗一大景观。“人们回家不仅仅是一次亲情的聚会,一次礼物的馈赠,重要而深刻的是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没有任何力量能比凝聚人心的文化力量重要,春节就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之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对于不能回家的人来说,有一种漂泊的失落感。唐朝有一句诗很能透露这种心情,“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旧时北京人过年时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亲人要新年团聚,没有回来也要给摆他一双碗筷。在许多地方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鱼、肉等做成的丸子,以及其他象征团圆安乐的菜肴,人们在年夜饭中更看重的是亲情与团聚,是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平时吃得再好,也没有年饭吃得香甜而有意义。而且年饭一定要在家里吃,用自己的双手作一顿全家人共享的团圆饭。过年家庭团圆,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虽然从起源与流传历史上看,春节与农业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适应当代社会。无论古今,人们追求生活和谐、闲适,以及满足精神需要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人们需要闲暇,需要有与自然、社会、自我心灵的对话。匆忙的工作,需要有放松的时机来调节。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他除了一般的生理满足外,还寻求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在信奉耶稣基督的西方社会,人们以圣诞作为盛大而神圣的节日,他们在圣诞节日仪式中获得精神愉悦。而中国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有着同样的文化功用,只是春节更充满家庭伦理色彩,人们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

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经营。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资源,只要我们经营得法,它就有着巨大的文化增值潜力。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浪潮中,春节的变化正在发生。以家庭为依托的春节,也因为大家庭的减少与缩小,面临着节俗重心由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趋向。我们应该善于将春节期间的家庭民俗与社会民俗衔接协调,重视传统节俗中固有的凝聚家庭社区的因素,对传统节俗进行传承或创造性的转换。比如大年初一,在居民小区由居委会或业主联合会出面,筹集新年团拜会,让平常来往稀少的居民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彼此体味到近邻的友善。正月十五元宵节,自古就是一个城市社区的节日,它强调居民的室外庆祝活动,观灯看人,是传统的民俗项目。对于今天的社区居民来说也是难得的交往机会,假面舞会,游逛街景都是不错的节日活动项目。当然,春节传统民俗的传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视传统中具体的年节民俗事项,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年节礼物等等年俗细节共同营造了年节的祥和氛围。

我们社会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用心建设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对一些传统民俗项目不要简单的禁止与不许。值得反思的是近年来我们认识到了部分节日传统的价值,但在实施过程中将其变成不伦不类,比如春节庙会,春节逛庙会本来是城里人最兴奋的年俗之一,人们在庙会中可以品尝地道的风味小吃,买到质量不错,价格便宜的商品,以及各式各样的新奇玩具,欣赏到各种令人目眩心跳的杂耍把戏。但现在的庙会在行政管理与商家的利益的过度关注下,庙会成为积压商品处理地,小吃也让人失去品尝的冲动,娱乐杂耍更是少之又少,项目无新无奇,而商家又缺乏诚信,失魂的庙会,自然失去吸引赶会人的魅力,很多人不愿意逛庙会了。如何将人民的庙会还给人民,让今天的鸡肋变成明天的香饽饽,真的值得城市管理者思考。

面对传统,作为当代的国民,最好多一份敬畏,用我们的身心贴近传统,去感受、体味春节民俗中的温馨,同时也需要我们对春节民俗进行意义的阐释,让春节在更多人的心中得到滋养。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已经跨越国界,它不仅是我们本土的文化节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随着华人遍布世界的脚步,春节也正成为世界许多地方共享的文化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传人,我们正在为世界传承文化。

如今是网络化与地球村的时代,同时也是咫尺千里的陌生化时代,我们常常发出“人远天涯近”的感叹。社会需要有这样一个情感交流与亲情汇聚的节日,作为调适我们生活的重要时机。传统的春节给我们提供了回归传统与祖先对话的机缘,我们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机会,不要让有着深厚文化意蕴的年节变成庸常的日子,我们在“进步”的口号下,已经失去了太多生活的情趣。如果生活中没有非同寻常的节日,没有神圣与崇高,我们的生命之树就会失去绿色,就会枯干,生活就成为毫无意义的“活着”。在现代社会时间机器的操纵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我们不妨在民族节日中对礼仪性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民俗多加强调、提倡,让社会多一些文化关怀,让生活多一点色彩。

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

上一篇:企业工商年检财务报表需注意什么下一篇:台风的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