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实习报告

2024-05-04

富士康实习报告(精选6篇)

篇1:富士康实习报告

发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全面的进步和发展。最后听说被裁了,是有点伤心,但是也没办法,回来前那几天,天天都有好多人提着包离开园区。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困难,都会很辛苦,说简单一点:工作就是辛苦。所谓是“花钱容易,赚钱难”。这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家乡辛苦劳动供我读书的父母,他们出卖自己的气力赚几个钱就为了送我读书,为的只有一个目的:只愿我能够出人头的,以后能够比他们幸福。这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坚定信念,有更大的动力。

工作不只是做事,更重要的是与人相处,我发现,如果不与自己的同事交流,那么有些工作就很难做好,如果不和上级交流,永远也不会有深造和发展的机会。但,只要多问、多与同事沟通,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能与同事更加接近,更好的相处。只要和上司多沟通、多交流就能使他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工作,更好地帮自己弥补不足和发挥长处。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做好人,要尊重他人,为事正直,待人礼貌、诚信,做有利于他人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有利于祖国的人,有利于社会的人。

总之,两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的实习,让自己了解了企业生产,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了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刻苦耐劳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补习了那些在学校没有学好的课程,同时也学到了在学校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这样使我认识到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挥出知识的应有作用,也才能使知识为社会,为人类创造财富,才能改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最新富士康实习报告范文篇3

一:实习背景

每年,富士康公司都为几所高校提供实习机会。作为湖南工院的学生,我们有幸在大三期间接触到富士康(深圳)公司,并通过报名和筛选,得到了这弥足珍贵的富士康公司毕业实习的机会。

富士康(深圳)科技集团是由台湾鸿海总裁郭台铭先生投资创办在大陆的企业,每年,富士康公司都为几所高校提供实习机会。作为湖南工院的学生,我们有幸在大三期间接触到富士康(深圳)科技集团,并通过报名和筛选,得到了这弥足珍贵的富士康公司毕业实习的机会。我们于20xx年9月19日来到富士康(深圳)公司。经过一个星期简短精要的培训,在我们大致了解了富士康的整体情况和基本制度之后,我们被分配到了cmmsg事业群hmd制造课,制造课主要负责的是惠普、联想的品牌主机板的制作。

二:实习主要内容

经过简短的一周基本培训之后,我们正式进入生产顶岗实习阶段,每天上八小时班,周六日休息,每周二、四晚上六点到八点为smt课程的学习。

和我一起被分配到hmd的同学大约在80人左右。分白晚两班,在我们刚到hmd制造课的时候,hmd制造的全貌就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生产车间里,我们第一次现场看到了流水线生产,看到了许多自动化机器在流水线上准确、快速、高效的工作。在组立区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零部件,看到了工程师们组装和调试自动机的场景。在工程计算机室里,我们看到了计算机屏幕上的各种各样的制图软件,看到了一张张图纸从打印机里送出来。这让我们感到兴奋,也让我们觉得实习生活将会很精彩。

随后,我们正式走进了实习工作。我们每天和各位线组长、同事们一起开早会,分享他们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和心得体会,以及当日的工作计划。我所从事的是hmd制造电脑主机板全检工作,这是产品离开生产线的最后一个工站,所以领导们对我们的工作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也深深知道我们肩上的责任,一块电脑主机板由工程部设计出来后,首先交给smt,经过smt印刷,贴片机贴片,回焊炉焊接后交给pth,然后经过手工插件,波峰焊接,检测,然后就是我们全检段了,我们全检段要对产品外观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我们装箱的产品良率在98.5%以上,然后由扫描装箱人员进行装箱操作,然后封箱运至仓库。

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像个菜鸟一样什么都不会,由有经验的师傅们带着,我们在师傅们的带领下从最基础的做起,然后慢慢的接管师傅的工作,成长为独立的工作者,这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虽然我们在大学中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上在工作中用不上,但是大学里我们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给了我们在工作中很大的帮助。

当然既然是工作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全检工站出货的产品被仓库抽检到不良后,我们将对整个栈板的产品进行重工处理,而一个栈板的产品一般在400片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所以我们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过,通过这种学习,我们也知道了富士康科技集团针对产品质量方面的管理力度,同时做人也是一样,那就是尽量不给他人留下麻烦,否则自己也麻烦,从我这里做到一步到位,既是整个程序的一步到位。

每天我就像个上班族一样,准确的说就是一个上班族了,和同事们一起工作的日子让人过得很充实,周末假日休息的时候,同学同事们有时候会约好一起去深圳外面去看看,去玩玩,公司也会我们组织一些假日活动,以增进领导同事们之间的感情。

篇2:富士康实习报告

在实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生产线上的工作流程。用到了学校期间学习过的基础知识。还增强了个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实习了才发现自己懂得好少,学的好少。觉得在学校的时候学得好少,工作了想看书的时间都没有多少了。且这不是学校,现实了很多。工作了,就不像学校那样,老师会全心全意教学生了,很多东西要靠自己去学。而且工作了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从原来一个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大多数时候能做到独当一面。因为经历的事多了,处理的事也多了。我学会了很多。不管是技术还是做人。

在这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感触比较深的是工作让我总是在极限中超越自我。如果一开始就让我做这么多工作,我肯定做不下来。但从最开始的少量的工作到逐量的增加,让我接手工作就没有这么困难了。这也让我感受到,富士康不是个用闲人的地方,而且这里推崇的就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事。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一个大公司的规模。富士康是一个好学习的地方。首先,他有一套完善的培训系统。其次,富士康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好素材。他的经营理念,他的企业文化,他的用人之道,他的投资战略,还有他的很多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富士康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他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在进三线门岗时,我们是禁止带智能型手机或移动硬盘等的。而要去生产线上就必须穿静电衣和静电帽等。静电环的测试,上班前的早会,环境的清洁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公司的规范化的系统。我也体会到他了军事化的管理。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从他开始选择在深圳建厂到他全球化的布局,就注定了他的成功。他是一个外貌不起眼的人。他经常在深圳,但他就穿着富士康工衣在原区里行走,不注意且不认识的人很难把他与总裁能联系到一起。

对于处于富士康供应链上的广大供应商,富士康在经营上的最大特色就是JIT送货。既是富士康要货时才送货,这样使得富士康有更多的余地来处理自己库存,同时将库存呆滞在供应商的仓库里。

富士康在成本上最成功的管控就是工单管控。每一个工单,物控超额请购物料会被追究;制造现场超额领料会被制止;人员不适当加班会被否定。于是,几乎每个工单都可以做到帐面上,至少是计划内盈利。

富士康为避免下属公司各自为政,设置了很多集团单位,集团采购就是其节约采购成本的最好执行者之一。一般而言,集团采购汇总下面各部门的需求,以一个较大订单的形式和供应商讨价还价,自然可以获得较优的价格。

集团采购在运作上受采购高层和所服务部门主管双头管辖。其绩效由采购主管评估,但工资却来源于所服务部门。这也是富士康成本独立核算之最基本思想。

走在上班的路上经常可以听到广播,在食堂吃饭时,也能听到一些文化。有很多的关于员工的,像员工出现工伤的情况下怎么办,还有关于员工劳动合同的,员工法律咨询的。很多都是以员工为话题,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富士康是一个看重安全的企业,不仅仅是人身安全,还有财物、信息安全,富士康都有专门的组织和运作方案,乃至预演,如经常的消防演习。

富士康内的任何重大现象都是经过精心计划而设计的,其工厂布局和建筑风格就是典型。富士康标准厂房是160x80米的长方体,高不过3~4层。一般而言,厂房正中就是生产场所;而围绕生产场所周边的,则是仓库、品检室、办公室、卫生间、供电房等等,这使得生产现场活动能最快得到相关周边的反馈和响应。

富士康虽然在资源上节约,但在其他一些方面,他又是很舍得的。像20xx年的平安夜开始,富士康花了15万在原区布置了美丽的灯景,给富士康员工一个热闹的节日气氛。在圣诞节期间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富士康员工有活动可以参加。

然而,富士康也有负面的一面。从最近的“福记问题鸡蛋”到如今的“十连跳”,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负面新闻,这只能说他在管理上还有着一定的缺陷。“十连跳”至今都还是人们探讨的问题,虽然很大程度上跟自身的心理素质相关。但在我看来,这不仅和自身有关系,和公司的管理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特别是流水线上的员工,应该给予较高的重视。但同时我们也要增强自身心理抗压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学校期间,学校最好能具体且根据实际情况来给学生安排课,而且课程要工作中用得多一点的,能跟上时代步伐的课程。那些过时的软件就没有必要教了,因为学了出来别人都不用那种软件了。学校应多开展一些给同学展现自己机会的活动,给他们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尽量的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让他们在校就能有目标,只有有了目标他们才去学习更多知识。

在学校时,都比较盲目,没有重点,根本就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工作。现在有一些设备已运到学校,校方应与住校工作人员多沟通,看能否开动设备,让在进行富士康组合班培训的同学了解一下具体一点工艺流程。最好能和住校的校企合作的工作人员沟通,看能否提供工作流程的部分视频。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很重要的。他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与他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

富士康从选址,到经营理念,到全球布局。都投射出他的长远目光。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富士康的用人之道也是很有道理的。经常换工作岗位是富士康长做的事。也许很多公司都是用熟悉某项工作的人,但富士康的理念是要一个在许多岗位都能胜任的人。而且这样还可以避免员工因一个岗位做久了会出现缺乏工作热情的现象。

通过这次的实习,让自己了解了企业生产,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了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刻苦耐劳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补习了那些在学校没有学好的课程,同时也学到了在学校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这样使我认识到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挥出知识的应有作用。通过现在的工作我发现我的专业知识不是很牢固,在语言方面还应该加强。像英语和日语,在这里都是经常用到的。办公软件方面也应该再多学习学习,而且还要能熟练运用。还需要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

工作不只是做事,更重要的是与人相处,我发现,如果不与自己的同事交流,那么有些工作就很难做好,如果不和上级交流,永远也不会有深造和发展的机会。但,只要多问、多与同事沟通,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能与同事更加接近,更好的相处。只要和上司多沟通、多交流就能使他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工作,更好地帮自己弥补不足和发挥长处。

篇3:富士康转型

应该说, 代工巨人富士康在过去一年的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下所遭遇的攻击和挑战, 恰恰正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化浪潮中何去何从的一个巨大缩影。

仅仅一年前, 人们还在以追星式的眼光欣赏并研究这家全球代工王在中国大陆的渗透与扩张之旅:

1993年富士康在江苏昆山开始兴建的昆山信息科技工业园, 目前占地1400亩的厂房、宿舍规模, 开始直逼其大陆的最初据点——深圳富士康科技龙华工业园。

暗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轨迹”

而各地政府陆续披露的数字显示, 深圳和昆山的样本, 不过是一个开端。这个从1996年开始就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速度成长的制造体, 就像一辆刹不住的跑车, 以电闪雷鸣之势在全国各地复制其深圳、昆山的成功——山东烟台科技园, 占地3.3万平方公里, 三四年的工夫, 员工已超过5万人;山西太原, 2400亩地, 几年时间也已超过3万人;此外还有营口、武汉等。

至2007年底, 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经超过13个, 分布路径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 90年代转到以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 再顺势向北伸向烟台、秦皇岛的环渤海湾, 乃至东北老工业区沈阳等地;近几年富士康在大陆的渗透趋势, 已从沿海转向了以武汉、山西为代表的中西部……

自1988年投资深圳开始, 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迁徒, 至1996年富士康的销售额已达5亿美元, 初具规模。此后一路飙升, 至2006年达到340亿美元, 2007年突破450亿美元。

富士康在大陆依次迁徙的每个节点, 都恰好暗合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整体经济发展路径——从珠三角到长三角, 先东部, 再中西部, 先沿海, 再内陆。富士康所到之处, 也见证了中国从沿海到内陆地市的城市化进程, 以及各地政府的每一次发展冲动。

如果没有2007年来自美国华尔街的次贷风波及此后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风暴, 这样的扩张和迁徙, 最多被解读为一场围绕着以成本为中心的“产业转移”。按照世界每十年即发生一次大规模的产业迁徒之定律, “转移”是解决迁出地由城市饱和、资源日渐匮乏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的必然连锁反应。

但是, 突如其来的危机加剧了中国对“转移”以及“转型”的焦虑:全球订单下降是否会影响到中国制造刚刚巩固下来的规模优势?沿海城市在产业“转移”之后能如愿“转型”吗?受“成本”驱动的富士康们, 如何摆脱经济周期的困扰, 又如何摆脱不断迁徒的宿命?

关于这些追问的答案, 已经隐含在富士康进驻中国大陆的第一站深圳龙华镇, 以及深圳的“城中城”——富士康龙华工业园——的交错命运中。

“龙华镇样本”

富士康来来去去, 对深圳的昨天、今天, 明天, 意味着什么?

1988年台湾企业鸿海投资大陆的第一站选在了一片荒芜之地的深圳关外龙华小镇。20年之后, 龙华已经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为深圳的“后花园”, 并一跃从附属于深圳宝安区的一个小镇独立成为一个深圳的行政区域——龙华镇。

龙华区目前人口约四十多万, 其中富士康人口比重占了全区人口的大约一半——这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龙华镇的命运, 与这家来自台湾的企业一起, 结成了难以割舍的关系。

龙华镇的居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 富士康早年的扩张, 让围绕其庞大工业园周边的农民一下富起来, “抢建的房子到处都是”。富士康每年如饥似渴地吸纳流水线工人, 其在深圳的员工一度高达38万人, 其中有20多万盘踞在龙华, 如此庞大的人员吃喝住行, 对龙华周边消费的拉升构成了直接的推动力。

现在, 龙华区内, 有违章嫌疑、密密麻麻的“农民房”, 与正试图渗透到龙华区内的各类豪华靓丽楼盘一起, 构成了龙华近几年一幅标准的城市化进程图——它们的动力都同样来自富士康:随着富士康近年中层技术和管理员工的增加, 像深圳著名开发商金地的高档楼盘金地“梅龙镇”, 就位于梅观高速直探龙华区的入口处。

据龙华区政府人士介绍, 吸引的买家只有少数富士康的中高管, 而更多是深圳市区的居民。他解释说, 这就是“磁石效应”——富士康像一块巨大的磁石, 吸纳了越来越多的人、供应商, 各种配套产业, 也同时带动了龙华的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 龙华的“城市化”进程推进完善了各项城市功能, 商家、超市、学校、娱乐设施, 也带动了深圳关内居民到龙华居住的意愿。

而据富士康集团主管经营的商务长李金明介绍, 针对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和条件的大陆中层管理干部, 富士康还有分房的福利政策, “最近两年向开发商买了一千套房, 免费送给员工”。

正在面临“转型”的富士康龙华工业园未来的命运走向, 也是龙华镇, 乃至深圳的未来走向。

龙华区政府人士介绍, 在深圳市面临的“四个难以为继” (土地、能源、环境、人口) 背景下, 市政府正在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作为中国第一拨吸收港台资企业的承接地, 深圳今天转型面临的将是全国走得最快、压力推动下的大规模城市升级改造工程。

经过20年发展, 目前依旧以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为主的富士康龙华工业园也与深圳市政府达成了工业园逐步完成“职能转变”的共识。按照李金明介绍, 早在2003年, 富士康就提出从“制造的富士康”向“科技的富士康”转型, 龙华工业园未来的目标是加快从台湾、日本、美国引进研发中心的步伐, 使其未来定位为“研发为主, 小量生产”, 届时员工人数也将从目前的20多万调整到10万-15万。

而转型, 意味着将给龙华镇和深圳市带来阵痛。

各种经济数据足以见证富士康与深圳之间的相互依存度:

富士康不仅是连续多年的中国出口冠军, 也是深圳历年的出口大户。从2007年数据看, 深圳出口额达到1500亿美元, 以富士康当年产值约450亿美元、而大部分产值仍出自深圳来计算, 富士康去年在深圳出口额中应占据10%-20%的份额。

而在财税贡献上, 富士康旗下两家深圳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 (深圳) 有限公司”和“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分别位居“2007年度深圳市国税局综合纳税总额十强”的第三和第十位。据称, 该榜单入围门槛为9亿元。而根据富士康内部各种语焉不详的数据推论, 富士康深圳2007年交纳的地税是7亿元, 国税是40亿元。

龙华镇政府人士说, 代工巨人富士康未来的迁徙, 必然要让龙华以及深圳市同时面临这个庞大经济体转型带来的冲击。

“首先, 大量生产线劳工搬走, 周边农民房的出租率、餐饮娱乐都会受到冲击, 小店的生意也会清淡。”该人士说, 富士康龙华工业园未来从生产转向研发为主, 其人员结构变化, 肯定会影响到周边的城市的生态。

“龙华区未来的理想状态下, 富士康技术、高素质人才将取代低端劳动工人, 带来的影响是周边违建的农民房越来越少, 高档住宅越来越多。”他说。但他同时认为这种理想中的“积极影响”还有待观察, 因为崛起的龙华镇刚刚走上城市化的道路不久, 而过于依赖一家企业带来经济拉动的现状还需要时间来改变。

代工王的“升级梦”

富士康的深圳基地能否如愿顺利完成其转型大任?龙华镇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未来命运, 将给正在参与这场“富士康大陆迁移接力赛”的其它城市, 以何种启示?

经过20年发展, 富士康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大陆公司。

“富士康未来的主体还是在大陆。”富士康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主管何友成不久表示, 大陆与台湾在语言、文化上的共通, 天然决定了富士康未来扩张主体依旧只能是大陆。

“国外的工厂目前我们只有四万人。”何友成说。而富士康最新披露的大陆员工数量约60余万, 近几年其大陆员工增长的幅度与其销售规模的递增速度基本持平。

李金明分析认为, 中国近年由税收变革、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总体成本上升, 并不能扼杀“中国制造”的优势。“放眼全球, 没有一个地方的整体资源能够像中国这样支撑起这么大规模的制造能力。”

加上庞大的内需市场, 李说, 富士康不会放弃把全球制造的主体放在中国的打算, 因为要找到一个拥有同样丰富的劳动力、成本结构, 良好的基础设施, 稳定政体的经济体, 实在太难了——这个大趋势在近期印度的恐怖袭击及越南的金融危机到来后, 尤其显得不容置疑。

然而, 2008年以来动荡的全球经济形势, 显然中止了富士康自进驻大陆以来每年高速增长的神话, 同时也给其一贯依靠扩张再投资方式获得增长动力的模式, 带来了巨大挑战。有业界消息说, 今年以来, 富士康的重量级客户中, 仅摩托罗拉一家的订单就下降了30%, 而惠普等欧美主要电子巨头都下调了2009年的销售预期——全球电子行业正从增长周期步入衰退期。

富士康和“中国制造”的天花板正在降临——他们该何去何从?

据李金明介绍, 外界忽视了富士康在产业转型上的有所为。对于目前在全球拥有十数个大型基地的富士康而言, 一再迁徙也令其开始考虑更进一步的产业转型和布局。据称, 曾经一度宣布“退休”的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 之前已在内部称, 其未来主要精力将放在如何利用大陆的资源寻找新兴产业, 以及实现“科技的富士康”的宏大蓝图上。“他在找一些新的、可以做的、对的事情, 把对的事情找出来。”李金明说。

“对的事情”包括光产业、LED照明、环境工程等, 完全不同于“代工贴牌”的产业。“这些产业跟我们客户不冲突, 但是市场又很大。”李说, 新兴产业对于以代工业为主的富士康而言, 还在摸索中, 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随着深圳、环渤海湾一带部分基础研发中心和环境工程研发中心等机构的设立, 技术和研发人员的比例将会有所上升, 但是短期内, 生产线员工依旧占了绝对高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 有富士康人士提醒说, 深圳在转型与产业升级道路上的路径, 还远非尚处于产业转移“接力”环节的内地其它城市所能效仿。富士康在各地的招商潮中, 经常遇到各地政府提出的要求——“把研发最好的一堆放到我这里”——而这显然有违经济规律。

篇4:在富士康实习的真实生活

8月6日,我到了烟台火车站。富士康还真不错,专门派大巴到火车站来接我们。提前到的同学也会有富士康的人在火车站等候。富士康的硬件条件比学校好。10个人的宿舍住8个人,8个人的宿舍住6个人。我分在6个人一间的宿舍。宿舍里还可以洗热水澡,被褥也是富士康提供的,都是消过毒的。

1-7天:培训拿到两学分

到富士康后的大约一周时间里,是办理入职手续,参加各种培训。我的基本工资是每月1800元,扣除住宿费150元,还有1650元。平时加班是1.5倍工资,周末加班是双倍,法定节假日加班是3倍工资。忙的时期,如果7天都上班,还能额外得到100元的奖励。

另外,富士康每月还会从工资里再扣400元,打到饭卡里供在车间里吃饭使用。用不完的话,余额会返还到你的工资里。

8-14天:从一天50个到一天1000个

我被分配到装配车间。这周我上白班,早上7点20分到晚上7点20分。按富士康规定,进车间一定要换拖鞋,穿静电工装,下班出车间时要过一个类似火车站里的安检门。车间里都是流水线作业。我的工作是完成一款游戏机硬盘组装的最后一道工序。上一道工序传到我之后,我要把硬盘拿出来,装上一个保护盒,再放回到产品盒子里,然后固定好,交给下一道工序。

7点20分到达岗位后,有大约10分钟准备时间。在这期间,我要准备好固定硬盘的螺丝,检查一下设备有无问题。20分钟左右后,产品就会传到我这里。一般而言,产品大约一分钟能传过来三个,慢的话也会有两个。我必须在十几秒内完成组装。达不到这个速度,产品就会积压在我这里。

刚开始4小时我做了50个,第二天8小时我做了120个。记得白班一周后,我的工作量加到了一天1000多个。工作量是不断往上加的。加到1000后,如果连续三天每天都做了1000个以上,就会再加60个。当然,工作量加到一定程度就不加了,我最多加到一天1600个产品。

15-28天:夜班后狂睡一天

第三周,我开始上夜班,时间是晚7点20分到第二天早上7点20分。这时候我每天的工作量已经是1000多个了。上夜班后就觉得特别累,啥事都不想做,浑身特别乏。下班之后吃个早饭,回到宿舍就是睡觉。白天睡觉效率比较低,睡着就醒不过来。中午饭不吃了,一觉睡到下午5点多钟,起床后吃个晚饭,就去上班。上白班好一点,下了班吃完饭还可以稍稍娱乐一下。所有员工在车间里都是站着。在流水线上工作都是站着的。每两个小时休息10分钟,这时可以坐一会。每班工作中间有1小时吃饭时间。

我做一个产品最少也要十秒钟,这之后两个小时之内就不能休息。流水线不能停嘛。这时如果想喝水去洗手间,可以向线长打个招呼,他可以顶你一下。当然,你要尽快回来。

29-35天:感觉自己就像个“僵尸”

倒成夜班后,我每天要做1000多个产品了。三周夜班做完时,我每天能做1350个,一小时最少要做到140个产品。富士康是计时工资制。白班的第一周,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夜班开始后,我每天工作变成8+2小时。就是8小时正常班,2小时加班。

那时候我上班的感觉是,觉得自己就像一具“僵尸”。产品少的时候还能跟旁边人说个话,多的时候就没时间跟别人说话,别人也没时间跟你说话。忙的时候有同学来跟我说话,我都不想理他。车间里有空调,但忙的时候也会急出汗。有时,最多在我这里堆了十几个产品,想要快点做完,不能压在自己这里,心理压力很大,就会急得出汗。

36-42天:累得连工资都宁可不要

第六周,我从夜班又倒回白班。这是最难顶的一周。原来还有同学说,加班好,可以多赚钱。我这个时候就想说,基本工资不要都愿意,给学分就行了。

再倒成白班之后,每天工作时间是8+1共9个小时,周日休息。这是跟富士康协商的结果。本来倒成白班后的第一周,工作时间都是8+2共10个小时,周六要加班。

43-63天:习惯了周六日不休息

倒回白班一周之后,富士康要上市一款新的游戏升级产品,工作流程特别紧张。那条流水线要求每天工作时间必须是8+3共11个小时,周六周日必须加班。从那时开始,周六周日我都不休息了。开始一小时我能做几十个,后来一小时最少做到150个。如果做不完线长也不会特别说你,加完班你走人就好了。那时候习惯了,不觉得特别累。

10月10日:离开富士康

10月9日,我办完离职手续,10日早上离开富士康。富士康还是用大巴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在火车站等了三个小时,下午3点坐上火车,11日凌晨3点,我回到西安。

博主简介:计算机系大二学生

篇5:富士康实习报告

第一周很快过去,我也在富士康结束了培训期,正式进入车间,开始正常的工作,首先感谢那些讲课的老师,和刚刚认识的组长和五位同事的关心照顾。

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五天培训,通过五天培训,我认识富士康,了解富士康,走进富士康,对我自己的工作也有了了解,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现在将我这一周的实行情况做个总结。如下:

实习内容1、2、3、4、5、6、特级安保培训。这是指,富士康为了客户和公司的商业机密,对涉及新产品的区域做出的非常细致全面的安保措施。情绪控制培训。这是富士康为新进员工教导的,指导员工控制消极情绪,发扬乐观情绪的方法。薪资和工会培训。讲师为我们讲解了富士康的薪资和工会政策,指导我们遇到生活困难的解决渠道。五S 培训。这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营造整齐有序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气氛。资讯安全和富士康现状。讲解了一些资讯安全方面的措施和规定,另外对济源富士康蓬勃发展的现状作了讲述。学习维修机台。这两天跟随同事一起巡检,维修机台。学习技术。实习心得

1,严密的制度。对富士康的制度的严谨和对制度的执行力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也知道要想在富士康取得进步,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同时还要学习上进。

2,人性的管理。富士康对员工人文关怀措施也很多,例如,家属关爱,摸彩晚会等等。使我觉得富士康是个有爱心的大企业。

3,团队精神。富士康是个大公司,身为其中之一必须要有强烈的团队精神,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如大家团结起来众志成城。

篇6:富士康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一方面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于实践相结合,并且全面的了解社会对于现今人才的需求,培养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对工作的责任心。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2年6月29日——2012年8月29日

三、实习地点:山东烟台富士康(CCPBG事业群)

四、实习内容:

2012年9月29日,我与同学们乘着大巴满怀期待的进入了山东烟台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时刻观察者这个可以给我带来成长的地方。

在活动中心的迎新晚会上,四周墙壁上十个醒目的大字—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夺入我眼眶,这是企业定位;还有其文化特征:辛勤工作的文化、负责任的文化、团结合作且资源共享的文化、有贡献就有所得的文化;以及核心竞争力:速度、品质、技术、弹性、成本和经营理念:爱心、信心、决心。从业精神:融合、责任、进步。一个企业的强大不是偶然,这些深刻的文字让我不断的品味着,尝试着把一些精华融入我的精神里去。

经过几天的培训,7月3日我们首次进入富士康的生产车间。我被分配在A16的三楼的SMT部门,车间里自动化行业的面貌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生产车间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先进的流水线生产,看到了许多机械在流水线上准确、快速、高效的工作。在车间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机械,看到了工程师们组装和调试机机械的场景。在测试区里,我们看到了计算机屏幕上各种各样的测试软件,一块块芯片从流水线上出来。这让我们感到兴奋,也让我们觉得实习的生活将会很精彩。

随后,我们正式走进了实习工作,前两个星期,我被分配到MSD卡贴泡棉的工作,其职责是将泡面贴在MSD卡主板上指定位置,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

把它做好,而且做的很快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刚开的看着老员工做的时候感觉这没什么啊,很简单的,于是自己也跃跃欲试,等自己真正上手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眼睛就像不听使唤似的,看着看着老是走神,速度是很慢,看着别人做那么快心里也急啊,欲速则不达,越急就越容易出错。心里有点烦躁,不想做了,可静心一想,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那好能做好什么呢!于是静下心来慢慢做,做什么事都一样,开始的时候不能求快,开始的时候要按标准做好就行,速度和技巧是在作业中慢慢练出来的,不是看几眼就能做到的。就这样,第一次上岗工作,在老员工的帮助下和自己的努力下慢慢的熟悉工作。

在我们这个岗位上目检是个细心地工作。开始的时候我们做的都很慢,想提高作业速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老员工搭配作业,由于他们做的比较快,给自己创造了充分的练习的机会,这样,经过了2天的工作练习,我的速度终于有所提高了,后来是我们几个新来的在一起搭配就可以完成生产任务。我感觉每个人都不浪费时间,考虑到整个小组,整体的速度就上来了。我感觉这是我们在这个工作中的一大收获!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敢于挑战自己。 实习的收获和感想:

“实践”是件听起来轻松,实则却“蕴味”十足,甚至意义深刻的事。实践能使你已成的“惯性”和被特定环境“保护”的生活重新增添一些色彩,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过程”,过程中夹杂着忙与快乐。

“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也不假,虽然我参与实践的时间不长,但求职之路的艰辛和求到职之后的茫然让我感叹市场竞争的激烈,感悟到了生活的艰辛。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富士康带给了我们很多的知识和技术,即使是我们对很多的技术并不能做到精通和独立运用,但这些足够丰富的涉猎将成为我们知识储备的重要的一部分,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对于一直在学校里读书的我们来讲,工作室一种陌生的概念,又是未来必将面临的课题。我们在实习期间,虽说是实习的身份,但富士康将我们完全接纳到一个真正的工作环境,这让我们体验到了真正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给了我们一个详实的印象。这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也算是对一年半后我们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新生活的提前适应。我们认识了这个行业的面貌,体验了这个行业的诸多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知识的应用,这对我们的在校学习也是

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通过这次的实习,让自己了解了企业生产,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了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刻苦耐劳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学到了在学校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这样使我认识到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工作不只是做事,更重要的是与人相处,要与社会交流,我发现,如果不与自己的同事交流,那么有些工作就很难做好,如果不和上级交流,永远也不会有深造和发展的机会。但只要多问、多与同事沟通,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能与同事更加接近,更好的相处。只要和上司多沟通、多交流就能使他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工作,更好地帮自己弥补不足和发挥长处。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怎么制定下一篇:化学教案-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