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教学计划

2024-05-02

儿童画教学计划(精选9篇)

篇1:儿童画教学计划

儿童画教学计划

儿童画即:视觉艺术美育活动。

儿童画的学习可以学生的视野感受能力,视野理解能力,空间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的训练。儿童画绘画中包括:《线描》《油画棒》《水彩画》《水粉》《版画》《泥工》《POP》 还有《彩铅》《卡通》

可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可行性趣味创意课,如;商标创意绘画,泼墨,布艺画,材质组合,卡通等

教学目标;从随意画画过度到比较客观表现,敢于自主创作。在培训20课时中学习《线描》《水彩画》《油画棒》《卡通》为主,其它趣味创意为辅,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意,感知色彩。

课时安排

 第一周水彩画

 第二周线描  第三周油画棒  第四周卡通

教学步骤【水彩画】举例

从初步认识色彩知识,感受色彩冷暖,对比,涂色方法到了解绘画过程 老师提供参考学习图形,如下图和实际绘画方案;

先进行构图,再用圆润的线画出福娃以及被遮挡的小老虎用肉色画出福娃的皮肤,福娃衣服和装饰图案用彩笔画出

给福娃的衣服涂色,颜色要均匀,装饰要丰富。用渐变法画老虎的颜色用平涂法画草地的颜色,进一步调整画面。

线描

以多样化线条,繁多的细腻小图案结合的绘画风格 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现象力

趣味性创意

剪纸画的风格

篇2:儿童画教学计划

儿童画启蒙阶段:

教学内容基本以观察模仿写生和想象为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能力.3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4 学会基本的涂色技法,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儿童画初级阶段: 1 教学内容基本以写生和想象为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线造型的作画能力.3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4 掌握一些涂色技巧,学习有关美术技法知识.儿童画中级阶段: 1 教学内容以写生和想象为主。学习线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作品.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点/线/面造型的作画能力.3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4 掌握更多涂色技巧,学习更多的美术技法知识.儿童画精品班(提高阶段)1教学内容以学生创作作品为主.2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写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点/线/面造型的作画能力.3加强儿童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4学习多种技法的绘画表现形式 5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及展览活动.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儿童画的特点以及怎样辅导和评价儿童画;了解儿童画的基本造型元

素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儿童画的知识、步骤和技巧;色彩的搭配方法以及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认识儿童画

1、走进儿童的世界 教学要求:分析、了解、掌握儿童画的特点。

2、儿童画的发展阶段 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画的发展阶段以及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绘画特点。

3、儿童画的指导与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的不同个性,学习用鼓励为主的方式让幼儿自主探求绘画的魅力。

(二)、儿童画的造型元素

1、自由的点 教学要求:了解点在绘画中的运用,掌握点的表现技巧。

2、散步的线 教学要求:掌握用线造型的方法,了解不同的线营造不同的感觉,能用线表现物像。

3、稳定的面 教学要求:分析物像的图形概括,掌握用面来表现物像的方法。

4、神奇的组合 教学要求:了解点线面的关系,掌握点线面的运用技法。

(三)、儿童画的造型训练

1、美丽的植物 教学要求:通过写生,了解植物的不同造型的表现方法,掌握植物在儿童画中的表现技巧。

2、迷人的风景 教学要求:通过树木和建筑的造型训练,掌握风景画的表现技法。

3、可爱的动物 教学要求:欣赏、了解民间艺术中的动物形象,熟练掌握动物画的技法。

4、有特点的脸 教学要求:了解人物头部的结构,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掌握不同表情的表现方法。

5、生动的人物 教学要求:分析人物的动态表现,掌握人物站、坐、走、跑、蹲等造型,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表现。

(四)、儿童画的色彩

1、大师的色彩

(一)教学要求:通过分析大师的画,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冷暖轻重的表现方法。

2、大师的色彩

(二)教学要求:通过分析大师的画,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的运用。

(五)、儿童画的创作

1、构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构图,构图的要求,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

2、怎样进行命题创作 教学要求:学会观察生活,通过分析,掌握命题创作的步骤。

3、命题创作的思路与表现形式 教学要求:分析、了解命题创作的构思,掌握三种不同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必修课教学内容要点

1、认识儿童画

教学内容:走进儿童的世界、儿童画的发展阶段、儿童画的指导与评价

教学重点:儿童画的特点与发展阶段

教学难点:儿童画特点的掌握

2、儿童画的造型元素

教学内容:造型元素点、线、面以及组合教学重点:造型元素的分析与组合教学难点:造型元素的分析与组合

3、儿童画的造型训练

教学内容:植物、景物、动物、人物的造型训练

教学重点:造型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造型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4、儿童画的色彩

教学内容:色彩的冷暖轻重、色彩的搭配

教学重点:色彩知识的掌握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技巧

5、儿童画的创作

教学内容:构图的基本方法、命题画创作的步骤、思路和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儿童画创作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儿童画创作的方法与步骤

(三)实践教学内容要点

(1)、儿童画的造型元素

1、自由的点 实训内容:点的表现技法运用

2、散步的线 实训内容:线的表现技法运用

3、稳定的面 实训内容:面的表现技法运用

4、神奇的组合 实训内容:点线面的组合(2)、儿童画的造型训练

1、美丽的植物 实训内容:植物的造型训练

2、迷人的风景 实训内容:景物的造型训练

3、可爱的动物 实训内容:动物的造型训练

4、有特点的脸 实训内容:人物头部的造型训练

5、生动的人物 实训内容:人物动态的造型训练

(3)、儿童画的色彩

1、大师的画

(一)实训内容:色彩的冷暖轻重

2、大师的画

(二)实训内容:色彩的搭配

(4)、儿童画的创作

1、构图的基本方法 实训内容:构图方法训练

2、命题创作的思路与表现形式 实训内容:命题创作表现形式训练

儿童绘画发展的四个阶段

1、涂鸦期(1.5~4岁)。按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意识涂鸦阶段。1.5岁左右的儿童有机会接触笔、纸时,会在纸上画断断续续、曲曲弯弯的不规则线条,是一种乱笔画。它是一种不受或少受视觉控制的纯肌肉运动,因而形成无方向的杂乱线条。第二阶段为控制涂鸦阶段。2岁左右的儿童经过练习,掌握了一定的使用纸、笔的经验后,逐步学习控制手的动作,注意手、眼之间的联系,会在纸上画出上下左右有一定规则的线条。并会在纸上重复地面圆圈,能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笔。第三阶段为命题涂鸦阶段。在此阶段出现简单的命题,虽不能画出真实的形象,但已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常用圆形物代表所要表达的物体。一面画、一面喃喃自语,说出所要画的物体的名称,命题涂鸦阶段是个很重要的关键期。它已表现出儿童希望凭借绘画与别人交流思想的意向,就像婴儿咿呀学语的方式一样。如果儿童能较顺利地达到与别人交际的意向,他会加强学习与观察,然后摆脱涂鸦期而进入一个新阶段。

2、象征期(4一5岁)。4岁左右的儿童,随曾语言能力的发展,思想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幼儿从活动中逐步积累起对物体的初步印象,同时在涂鸦活动的经验中,学习控制手的小肌肉运动的能力,为幼儿学习绘画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符号是由直觉控制的,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概念常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我需要而行动,不受社会评价的约束,因而如果成人不加干预,他们就能大胆地、独立地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创造出直觉的象征性图式。由于知觉的不完善并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因而,描绘的形态多半是粗略的、不完全的,常会遗漏某些部分,如把圆圈套当作头部,整个头部只有两只眼睛。

3、概念画期(5—8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画基本上是用线条勾画出平面的二维的物体轮廓。因为这种轮廓线较易把握物体的外形特征。随着视敏度、精确度的提高,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也就越来越精细、客观。同时,儿童通过电视、电影和大量的图书、画片,逐晰了解社会已形成的艺术手法,于是在儿童的画面上概念的属性增加了。他们画出来的人、房屋、动物、太阳常常是一种模式里套出来的。人的轮廓校样大致相似,只能从头发和服装上分辨出男女,从高度变化上看出是大人或孩子。房屋则大多数是梯形或平顶的屋顶,开了几扇窗。这种概念画的形式,需要把握物体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然后用结果符号描摹出来。应该说,这是以较象征期更加复杂的认识过程为墓础的,是儿童抽象化能力的萌芽,从象征期到概念画期,儿童的绘画表现为三个特征:其一,表象符号的形成;其二,感觉的强调和夸张;其三,主观印象的表现。

4、写实期(8—15岁)。随着儿童用维性质的变化,儿童画的内容也逐步趋向写实。由于他们视野的扩大,绘画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且能反映出日常生活的细节。绘画的形式大多仍采用线条、平面造型,但为了力求接近真实,开始用三维立体表现方法。写实初期,大约在8一11岁左右。儿童开始对不分里外,赤裸裸地把所知道的一切搬到画面上的那种“透明画”的表现方式表示不满,探索着用简单的透视原理,隐去那些不该看见的部分。并注意到物象的重叠关系。9岁以后,儿童在色彩使用上有飞速的发展,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情感。写实后期,在11—15岁左右。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主观的审美意识、审美要求及表现与客观技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儿童在尝试对自然进行再现描绘时感到困难。画面单调,有的干脆用文字注释代替画面语言,与幼年时期大胆作画相比显得逊色不少。儿童绘画的热情面临危机。特别是13~14岁的儿童进入了初中阶段,两极分比现象比较明显。部分儿童由于绘画进步困难而退渐丧失信心,把兴趣转到其他学科上去。少数绘画基础好的,创作上有明显的提高。个别学生产生对绘画的迷恋,主动在课外进行练习。他们的绘画逐步脱离自然的再现描绘,向有意识创作阶段过渡。

篇3:儿童画综合材料运用教学初探

一、收集创造性材料

(一) 引导学生认知综合材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用到的材料越来越多。现行的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涉及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纸类、泥石类、线绳类、塑料金属类、植物籽粒类以及其他如布料、木材、草、树叶、动物羽毛、生活日用品等。关于材料的不同特性, 日常教学中必须专门开辟认知课, 比如水粉画课和水墨画课要让学生建立对不同种类材料的感性认识。

(二) 收集整理综合材料

小学美术课对材料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不少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相关的材料作为基础, 美术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 创美活动就成为空谈。在材料收集上, 学生遇到的一些小的困难, 都会成为干扰教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我都会带领学生浏览整册教材, 看看本学期需要准备的学习工具材料有哪些, 哪些材料准备难度大, 可用什么替代。然后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准备材料, 把收集到的材料分类摆放在美术箱里, 课前再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他们的美术包里。

例如, 我校民族之苗书画社团创新性美术课程的一些活动。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 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 大胆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所感所想,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教育学生, 要有一双慧眼, 并能及时收集、积累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品, 为美术创作所用, 变废为美。我建议学生在家里设立一个“美术箱”, 把平时随手丢弃的纸杯、纸盒、可乐瓶、广告纸、碎花布料等废旧材料收集到“美术箱”中。这样, 每次要用材料时, “美术箱”就能及时提供。

二、掌握技术性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受年龄特征及生活环境的影响, 学生对材料的熟知度不同, 即使有相应的材料也不一定能够表现出好的作品。教学中我发现, 学生对一些综合性材料相结合的课型比较感兴趣。他们能够专注到绘画游戏, 体验到制作的快乐, 但如果缺乏教师的引领, 呈现的作品常常缺乏美感。

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解读教材重难点, 在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创作的同时, 引导学生创造、使用新技法。如我在构思《丛林野树》这个课时, 课前我就在想, 如何表现野森林中那些奇形怪状的树干参差的样子。树干表现造型上可以用影象画法, 直接用黑水笔把树干的形状涂黑, 但是怎么使树干上的细节—树皮纹路画起来简单又栩栩如生呢?我用油画棒试着在黑的树干上画, 我发现, 顺着树的纹, 用油画棒在上面滚画的方法来表现, 然后用两种或者三种明度不一样的油画棒再滚画, 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掌握, 表现效果又好。经过课堂实验, 大家都发现它易教、易学, 显著提升了学生绘画作品的档次。

油水分离法是先用油画棒或是油性颜料绘画, 再用水彩、墨水或者水粉颜料平涂的一种技术方法。因为油水不融的原理, 出来的画面效果也与众不同, 利用这个方法, 我做了《海底世界》和《回忆———东北大花布》这样的课。

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 画面统一, 工具简单, 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 需要学生在创作前了解油画棒涂色技巧和方法。在涂颜色时, 用力有轻重的变化, 会使画面颜色出现浓淡变化, 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

水彩笔, 是少儿学画常用的一种工具, 是已经调和好了的一种水彩颜料。它色彩鲜艳、透明,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成为少儿学画的首选工具之一。根据它的这个特点, 我会要求学生做到直接用水彩笔在素描纸上绘画。这样, 开始学生会觉得很不习惯, 因为他们之前的教师都让他们用铅笔打草稿, 不过后来就觉得很简单了, 而且时间缩短了近一半, 看到的又是不一样的效果。

三、展现艺术过程

(一) 激发奇思妙想的天性

佳作离不开好的构思, 喜欢奇思妙想是每个儿童的天性, 综合材料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比如, 我在教学《芭蕾舞女》时, 学生有许多喜欢学习芭蕾舞或者是喜欢看芭蕾舞演出的。对于芭蕾他们都有感性认识, 舞蹈的动作、姿态, 舞者的身材, 芭蕾舞服装的飘逸。要完美展现芭蕾舞中各要素的典雅与飘逸, 就要改变以往的表现方法, 尝试结合运用其它综合材料去表现。教学时, 我借用了皱纹纸这一材料, 皱纹纸折叠后的舞裙与记号笔、油画棒等相结合, 材质新颖, 样式自然灵动, 让人耳目一新!又如, 在教学《青花瓷瓶花》一课时, 如何表现出青花瓷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生动立体的形象?我经过多次构思, 最终确定了采用两种方法来展现青花瓷瓶蓝白相间的这种强烈对比。在素描纸上用蓝色水彩笔直接绘画青花瓷图案, 然后用剪贴的方法贴在色卡纸上, 再用皱纹纸搓成纸条做为花茎, 用海绵纸做花朵表现, 这是一种表现的方法。还可以用白色油画棒在砂纸上打个底, 然后用纯深蓝色或者古典淡蓝在白底的青花瓷瓶上转着画出各种青花传统图案, 再画些花做背景, 效果也很不错!

(二) 自主探究表现的方法

美术综合材料运用, 有两种构思方式。一是由材料联系到物象, 另一个是由物象联系到材料。比如, 用以表现的纸张材料有:素描纸、刮画纸、色卡纸、美卡纸、彩色砂纸、牛皮纸等。就刮画纸而言, 刮画纸有底和面两层, 覆盖层以黑色为主的多种色系, 底色则分不同的单色、迷彩色等, 多为金银镭射、彩虹镭射。刮画纸是一种新颖独特的绘画新材料, 它很好地结合了多种绘画特点, 让原本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安全。刮画纸颠覆了以往用笔在纸上绘画的传统, 很好地结合版画的特点, 经过简单设计, 就能创造出用竹笔在纸上刮画的效果, 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学生。根据这个纸的特点, 我设计做了《刮画龙虾》《刮画螃蟹》等。我觉得这些生物的身体上有坚硬的外壳或者鳞片, 用刮画纸只需画出动物的外形, 然后用竹笔在里面圈画就好了, 表现出了很好的肌理效果。

篇4:谈儿童画教学

【关键词】儿童画 儿童画教学 启蒙教学 能力创新

“儿童画”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我们通常把儿童自己画的画儿称为“儿童画”,儿童画画家为儿童画的画儿也是“儿童画”。这里所说的儿童画教学,主要指对儿童进行绘画的教学。

第一,要重视培养儿童画兴趣特长的黄金期

曾有人对各级各类学校绘画的普及程度进行过统计,结果表明: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中,接受绘画教育人数最多的当属幼儿园和小学。可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艺术的摇篮,几乎每个孩子都要接受美术的启蒙教育。这一阶段,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压力不大,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身边的万事万物,是培养孩子兴趣、特长的黄金时期。儿童三至五岁时,其视觉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年人,已经具备学习绘画的生理条件,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教育。因此,对儿童的美术启蒙教育应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对儿童实施早期的绘画启蒙教育,既可以开发智力,又能够培养动手能力;既可以培养审美意识,又能够形成技能技巧;既可以激发学习儿童画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儿童的特长。同时,对儿童学习其他文化知识也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注意区分儿童画的类型

儿童画和其他画一样,也可以按照绘画形式分为三类:一是线描画,二是彩色画,三是水墨画。学习这三大画种的任务、目的及侧重点各不相同。

线描画主要包括简笔画、卡通画,旨在训练学生的造型基本功,是各类儿童画的基础。这类画,工具材料简单,技术难度较小,操作方便,见效又快,但不宜长期单一地学这类画,否则,会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长进不明显,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半途而废。

彩色画,即勾线填写的画。可用彩水笔、油画棒、蜡笔等不同笔作画,也可用水粉、水彩去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以及对勾线、涂色等专业技巧的掌握。

水墨画,指的是用毛笔蘸上水、墨和国画颜料所作的画。儿童学的水墨画,以写意花鸟画为主,也可学一些山水、人物、鱼、虫、禽、兽之类。目的是继承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学习中国画的笔法、墨法和水法等专业技巧。中国画,尤其是儿童画国画,对造型的要求可放松些,不宜过分苛求。有时画得走点样,合情不合理,这都很正常。这样才富有童趣,天真可爱,憨态可掬,更有一种原始的美感。

线条画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可通过对线描画的训练,培养儿童把握中国画形态的能力,塑造出比较好的造型。

线描画和彩色勾填画,与大学生的素描画和色彩画类似,都是解决形和色的问题,属绘画的基础基本功,而中国画则属专业基本功。儿童画的线描画是他们将来学习素描和书法的基础,彩色勾填画还是将来学色彩画的基础,应该引起重视。

从临摹、写生到记忆、想像和创作是儿童画教学的一条途径。各阶段又有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儿童通过大量的临摹范画,即可继承前人的构思创意,又能学到优秀的表现方法。达芬奇说得好:“会模仿的人才会创造。”道出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我们不能只片面追求学生的智力开发,强调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儿童学到绘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绘画本领主要依靠临摹范画获得。

儿童通过临摹范画,掌握了绘画造型的艺术语言之后,方可进行写生。写生的目的是使儿童充满激情和新鲜感,去表现他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概括取舍能力和表现能力等等。

记忆画和想像画都属儿童创作画的范畴。儿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长期的临摹、写生、读画,既掌握了绘画方法,又培养了形象记忆能力和丰富想像力,这就为创作奠定了基础。

儿童的绘画创作不同于专业画家搞创作。画家搞创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构思、创意到搜集素材,再到起草稿、定稿,最后制作,各环节要求都很严格。而儿童在进行创作时,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喜欢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想像,随意发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另外,儿童还缺乏创作经验,老师应因势利导,从选材到构思立意,从构思到形象塑造及设色,该肯定的就肯定,该调整的就调整。在绘制技巧上,也要帮助学生反复锤炼。这样,才能诞生一幅好作品。

总之,在儿童画教学领域里,还有很大的理论探索空间,需要我们的启蒙老师去发掘和开拓,也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总结,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儿童画教学规律,用这些理論和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儿童美术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阎飞.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1.

[2] 洪桂英.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199.

篇5:小学儿童画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认识儿童画《2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了解儿童画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不同特点,掌握辅导和评价儿童画的一些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儿童画的特点

难点:掌握怎样鼓励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二单元儿童画的造型元素(12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单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线,面。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点线面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难点:线的组织,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第三单元儿童画的造型训练

一:教学内容雨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通过线描和简笔画两种方式交错进行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画法。

2,初步了解如何抓住动物特点以及突出表现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

3,通过风景画的学习,掌握树和建筑(古建筑,现代建筑)的画法,掌握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4,通过单线画法及几何形画法的学习掌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及基本动态,包括学会启发和引导儿童观察人物的特征和表现特征,及大胆的用线作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人物的比例与五官的表现上,而在于怎样生的滴表现人物。

难点:动态的举一反三,如何画出形状和特点。

第四单元儿童画的色彩(12学时)

一:教学内容雨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轻重,和谐对比等级这些因素在儿童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素因素在儿童画中的应用

难点:整体的色彩倾向,色调的感觉。

第五单元儿童画的创作(32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命题创作表现)和怎样辅导儿童进行儿童画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创作过程中的审题构思

难点:构图方法

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又有哪些特点?

儿童绘画发展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一、涂鸦期(1岁半—4岁)

二、象征期(4岁—5岁)

三、概念化期(5岁—8岁)

四、写实期(8岁—15岁)

儿童绘画各阶段的特征如下:

一、涂鸦期(1岁半—4岁)未分化的涂鸦(1岁半—2岁)由于动作比协调,儿童在纸上划出一些随机的点和杂乱的、不规则的线条。靠整个手臂的前后摆动来决定线条的方向,常常涂抹出纸外。有控制的涂鸦期(2—3岁)由于联系和生理的发育,儿童的动作逐渐协调。儿童能在纸上划出一些重复的线条。手的腕关节活动较前期灵活,儿童的涂鸦已能控制在整张纸内。命名涂鸦期(3—3岁半)开始意识到所画的线条与实物或自己的经验之间的联系,有明显表达的意图。在涂鸦时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明了自己所画的东西。此阶段末,逐渐形成简单的象形图样,迈向下一个发展阶段。

二、象征期(3岁半—5岁)造型:儿童常用所画的图像表达自己的意图,但这些图像与事物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仅仅是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来代替实物,只具备事物的最基本部分,没有整体感。色彩:辨别能力有所提高,对颜色开始有自己的喜好,通常表现为喜欢纯度高的、鲜艳明快的原色。并用喜欢的颜色来描绘物体。开始注意按事物的固有色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染色时显得杂乱无章,既无顺序,也不均匀。构图:用一种随机、偶然的方式把物体安排在画面上。把每个物体每个人都画成单独的形象,不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已开始试图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三、图式期(5岁—7岁)造型:儿童喜欢用线条描述物体形象的轮廓,并用较为流畅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试图将部分与部分融合为整体,还能用一些细节来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其结构合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本正确。色彩: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日趋精细和完善,注意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能力有显着提高,涂色时不仅能做到均匀地涂,而且不涂出轮廓线。构图: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还把不住分寸。有时会夸大感知印象深的东西。形象与形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基本上能反映主题。根据这样的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此我作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

(1)内容上从注重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

儿童美术作品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一幅图画的完成,它们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我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重“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的使用。我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来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惯。我在一节

美术课《彩线连彩点》的教学中结合内容,在黑板上分割了数块版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上“彩线”和“彩点”。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山水;有的则像小树林……这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点”“线”和“色彩”的掌握能力和感受能力。同时,启发学生画线条和画色块是不同的,握笔方法,用色的良好**惯(不是一下子把彩笔摊在桌子上,而是用一支拿一支,用完之后放回去),不要用直尺,最好少用橡皮等,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的生活**惯及行为**惯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

传统美术教学中都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孩子仅有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

(3)正确评价儿童画,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

曾有一位贵妇对法国大画家马蒂斯所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贵妇认为画得真实才好,而马蒂斯却一语道出了绘画的真谛。对于孩子,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评价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

总之,我们只有在懂得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儿童的成长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新的课改之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儿童美术教育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提高。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随着自己的发展,会步入到不同的时期,单单从孩子们的绘画来讲,绘画也会经历四个重要的时期,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儿童绘画的四个重要时期都有哪些吧。

涂鸦期(1.5—3.5岁)大约从孩子们开始独立行走的时候起,孩子们的手也跟着变得更加灵活起来,在这个时期,他们会用自己的手去握住笔,然后,开始各种涂鸦,这个时候的涂鸦是没有主题可言的,我们从孩子们的涂鸦中,也看不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绘画地点也是没有固定性的,有的时候是在纸上,有的时候在墙上,有的时候甚至是在自己的身上,这是孩子绘画的萌芽时期。

象征期(3.5—5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他们内心已经有关于对绘画的一个认识了,因此,他们在绘画的时候,可以进行有目的的绘画了,你如果好好观察孩子的绘画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这些绘画,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图式期(5—7岁)这个时期是儿童绘画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绘画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临摹,也就是他们能够再现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的时期。

写实期(7岁以后)孩子们从7岁左右开始,他们就进入到写实期了,这个时候的孩子们,他们力求自己画得更加逼真,更加真实,因此,这个时期的绘画教育,家长们要带给孩子们的就是积极的引导,让孩子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思路,不能被眼前的真实事物所遮挡。

篇6:新学期儿童画教学计划

新学期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特拟订本学期活动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孩子年龄差距大,学习能力不同,但对儿童画都有了一定基础,基本功差,起形还不是很准确,线条运用不流畅,但是涂色能力强。上课纪律还需调整。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认识儿童画,培养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活动内容

1、要求学生按时上下课,保持教室内的整洁,爱护公物。

2、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上课过程中,必须保持好课堂纪律,不大声喧哗,不做与画画无关的事。

四、上课安排

第一节课主要让同学学会线条的运用,板块的划分还有相近色互补色的运用

第二节课加大线条难度并运用渐变色。

第三节课运用亮的大板块颜色激起同学让同学们对颜色有新的理解。

第四节课教同学们远近大小的区分与对比。

第五节课告诉大家一种东西的不同画法,思维的多变性。

第六节课让同学们学会强烈的对比色,黑白的运用。

第七节课让同学们认识动物的画法,猪的特点。

第八节课让同学们学会不同几何体的形状与画法和波浪线的用法。

第九节课让同学们学会长颈鹿与飞机的画法。

第十节课让同学们认识住房结构。

第十一节课让同学们认识青蛙与蝌蚪,与其特征。

第十二节课让同学们认识大海与船,海鸥和鱼。

第十三节课让同学们学会老鼠的画法,指挥家老鼠。

第十四节课用五颜六色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

第十五节课加大难度,具体讲述鱼的画法,线条多,线弯曲的也多。

第十六节课加上人物的画法。

第十七节课创意比较多,色块线条运用多。

第十八节课以人物为主的一幅画,阳光,活泼,颜色明亮。

第十九节课告诉同学要有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老师。

第二十节课以快乐的一家为结尾,和谐温馨。

篇7:儿童画教学心得

最近组织学生参加了一次绘画比赛活动,交上来的学生作品可谓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都有,有些作品看上去要“成功”得多 构图合理、线条流畅、涂色均匀,而有些作品则显得有些暗淡了,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哪一项都好像占不上,当然家长们更喜欢前者了,因为那些作品更能驳得掌声了,静想,儿童画更主要的是体现儿童的世界,是他们用以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而那些画得成人化了的作品难道真是他们的心声吗。绘画就是一种语言,儿童画有着他独有方式表达儿童的内心世界,我们往往让儿童用成人的语言在说话,将成人画好的画教给他们,让他们照着成人的方式进行:范画——临摹,当然画出来的画大都很成功,也能让家长感到欣慰,而这种方式正与儿童身心发展与背道而驰的,难怪大部分儿童爱画画,而越大越不会画了,初中的学生画得很少,而到了高中的学生连笔都不敢动了,当然与学生心灵的发展有关,也与我们对待他们绘画的方式有关。对于儿童画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儿童绘画

对于儿童的绘画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绘画常常不受绘画常理的约束,有时前面的画到后面,画得人比房子大多了,等等。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你不能说他画错了,否则你就扼杀了儿童的创作兴趣。在评价儿童绘画作品时,我认为首先要多表扬、激励学生,指出不足之处,语言要委婉。其次,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及自我评价,使教师更好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更能让学生之间及学生自身增进认识。最后,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多元化,因人而异,允许多种说法的存在,不求一种解释、一种答案。

二、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善于描述、表达、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必须精心引导学生从自身周边生活开始,细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不引人注意而又新奇有趣的事物。这样,儿童在创作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感觉有东西可画,不会让人感到画出来的画面空洞。如我在让学生画《马蹄莲》一画时就拿教室里的一盆马蹄莲让他们认真观察,经过观察学生们发现了马蹄莲的特点,从茎的特点到叶子的形状、纹理都认真观察到了,到学生画的时候除了有些学生画得小以外,大多数学生都能画出马蹄莲的特点,一看就是马蹄莲,各有各的特点,但一看都画的是马蹄莲而不是其它的花。

三、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美术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我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要看一下孩子画的画跟老师画得一样不,一样家长就很满意,而要是不一样家长就不高兴了,不是指责孩子不认真就是对孩子的画不以为然,甚至我还遇到一位家长对孩子动手,使我当时很尴尬,后来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能画画。其实,在大人眼中所谓的“乱”,正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体现,他所表现的正是他的想法,他的感受,那就是最美的,这就足够了。

篇8:儿童画教学计划

绘画是儿童普遍喜爱的一种活动。这项活动在发展儿童智力、对儿童进行美育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儿童画, 一般指十岁以前孩子的绘画, 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完全, 所以他们认识世界往往是凭借想象, 这种想象脱离现实, 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无意中契于艺术的本体之中。他们的画质朴天然, 幼稚可爱, 随心所欲, 无所顾忌, 不为形累, 不为物牵。从高层次上讲, 他们在潜心作画中表达的方法和心态与大师们的“忘我”状态很相似。像齐白石、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童真、童趣。

一、树立富有童心的儿童画评价观

常有人认为儿童画是绘画的初级阶段, 对儿童画横加指责, 这不象那也不象, 要他们服从严格的基础训练。有的家长让孩子老画一种东西, 弄得孩子没法画下去;有的采取“揠苗助长”, 效果却适得其反;还有的不让孩子画画, 抹杀其创造力, 这些都不对。儿童的绘画是一个集审美与情感陶冶等功能于一体的过程, 其表现结果并不是最终标准, 我们在观看儿童画画时, 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他们。

当然, 儿童的表现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不难发现:欣赏6岁左右儿童的作品比较容易, 欣赏7—10岁儿童的美术作品就要困难的多。但当孩子在给我们看他的画时, 我们必须重视和尊重他自己的观点。不论年龄多大的孩子在把画给你看时, 或许都存在一种戒备心理。当他展示出一只羊站在田野里的画时, 你要控制住你可能说“来, 让我告诉你怎样来画一只更好的羊”的冲动。你应该懂得:这是“他的羊”站在“他的田野”里, 和你心目中的那只羊不一样。虽然他有时也告诉你他不喜欢自己画的画, 但这很可能是在期待你能肯定和赞赏他。因此, 对于孩子们的画, 要注意多从正面去进行鼓励, 多从孩子的心理去理解,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从而激发兴趣,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儿童画的教学方法

有了正确的儿童画评价观, 接下去的就是如何教的问题。探究儿童画教学, 自然成为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且永恒的课题。这不仅因为儿童画是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 更值得重视的是可以通过儿童画创作的实践活动, 启迪智慧, 培养能力, 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高尚情操。

教儿童画画与教成人有明显的区别。成人注重理性, 儿童更重感觉;成人讲究明暗体积、立体感, 儿童注重随意地快乐涂鸦, 玩得高兴就行。如果用教成人的所谓“正规教育”即点、线、面、构图、色彩等一套方法来教孩子, 虽然严谨系统, 但弊大于利, 甚至会伤害了儿童的天性。在绘画的方法上, 儿童有着更大的自由空间。

除了以上教学方法外, 培养儿童积极向上自信的绘画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 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和鞭策, 多表扬少批评, 气可鼓而不可泄, 是儿童学画走向成功的秘诀。认识儿童自身发展规律, 坚持开发儿童自身内在的潜力和灵性, 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的创造性、独立性和随意性, 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师在关键处加以指导, 使之一步步走向新的阶梯。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 童心无瑕, 天真可爱。爱美是人的共性, 爱画是儿童的天性, 每个儿童或多或少都潜在着这种本能, 通过绘画的训练, 锻炼了手、眼、脑的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 还激发了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不论将来是否成为画家, 这都是极有意义的。

1. 爱护童心, 开发智力

儿童的心是单纯的, 儿童的画是朴素的、是靠直觉的。儿童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想象力丰富, 作画自由, 无所顾忌, 随意夸张, 对世界充满新鲜感, 什么都想知道。当他们把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绘画这一方式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时, 就会充满喜悦和自信。充分尊重孩子们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在愉快的美术活动中树立自信心, 从而大胆进行表现, 这样他们画出来的画就有生动活泼的情趣了。将儿童的本真表现出来, 这是儿童画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 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 用儿童的眼睛来看事物, 以他们的心理来表现和反映世界。

学画能提高孩子的智力, 好像大家都认可这个说法。智力代表个人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 适应能力等。教学儿童画是为了培养儿童具有独立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的人, 而不单单是会画几幅画, 拿几个奖, 画画它应是提高智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当今社会, 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丰富, 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充斥在人们身边。当前的教育理念已从过去灌输知识、应试教育等方式逐渐转变, 未来的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意思维能力, 灵活变通的多维性思考习惯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2. 激发想象, 游戏绘画

儿童绘画是一种天性, 是把绘画作为与同伴、老师、父母交流的一种工具, 也是抒发内心感受、表达自己对周围生活认识和感情的一种方式。因此, 儿童在绘画活动中所关心的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 而不是绘画技术的提高。儿童绘画时往往是边画边玩, 边画边自言自语, 在游戏的状态下, 沉醉于自己的绘画过程中, 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的情趣。

郑板桥说过:“作诗非难, 难为题。”这是说好的命题能让人有“未饮先醉”的感觉。儿童喜欢想象, 好表现自己, 在进行命题绘画教学中应认真琢磨, 仔细推敲, 选择一些针对学生生活实际, 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个性, 有想象空间的伸缩性题目, 力求新颖生动, 给儿童以美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 从而产生感染力和创作欲望。因此, 适当的命题, 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 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

3. 创设情境, 激励创新

情境教学是促进儿童生动活泼学习的有效途径, 是激发儿童想象和创作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才能异常活跃和丰富, 给学生创设一个天高海阔的创作情境, 学生才能引发自己的想象, 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有的孩子可能会由于缺少绘画的方法与经验, 虽然创意很好, 想象很丰富, 但几笔下去破坏了整个画面, 不能体现出孩子想法, 而自我丧失继续画下去的信心, 不断换纸重画, 搞得一团糟, 这时教师如果能鼓励孩子勇敢画下去, 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画重在内容的创意表现, 重在画画的过程, 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因此, 只有鼓励他们将心中所想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自我理解表达出来, 将绘画过程当作游戏来完成, 孩子们才会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作动力, 孩子们的绘画潜能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才能为持久的学习绘画奠定基础。

篇9:儿童画教学的美学实践

关键词 儿童画 美学 实践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教学的领域也渐次拓宽——儿童画、沙画、脚印画等一批批具有儿童气息的绘画形式渐渐进入了课堂。在这众多绘画形式当中,儿童画因能更好地符合儿童的心理、能更好地方便于儿童的操作、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去表达,故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低年级美术教学的主流。然而当我们看到“儿童画”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时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很多地方的儿童画教学几乎都是在技法上做文章,很少考虑儿童的心理,更少考虑儿童认知世界的方法。作为反映儿童心理特征的绘画形式,儿童画理应更好地适应儿童对美的认知的规律,应更好地遵循儿童对美的表达儿童对美的体系的建构的特征。

一、帮助儿童丰富美的感知

儿童画是儿童“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后,在手、眼、脑的协同作用下,画出的具有儿童思维特征的对自然或社会的浅意识的视觉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式的观察、儿童式的思考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还没建立起完善的思维体系,还不能通过推理、想象来勾勒他们心中的世界,于是他们基本上以“形象思维”“线型思维”作为表达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学儿童画时,就应帮助儿童丰富感知的表象体系,帮助建立立体的的形体意识,如带领孩子去观察鲜嫩的花草,和他们一起在花园嬉戏,和他们一起仰望满天飞舞的蝴蝶……让他们在具体可感的世界里建立美的表象体系,继而带领他们走进美的世界。

在《分蛋糕》的绘画教学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回忆分蛋糕、吃蛋糕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丰富美的内涵,从而创作美。这一课教学的关键,不是创作,而是帮助学生体验美、丰富美的认知体系,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将看到的、想到的与“美”建立直接的联系。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分蛋糕》的:上课伊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儿童过生日分蛋糕的场景,并配以“生日快乐”的歌曲,由此建立“蛋糕”的快乐美;随后,我与学生们一道,看蛋糕,通过多媒体将圆形的、心形的、三角形的、菱形、宝塔形的蛋糕给呈现出来,让学生大饱眼福,由此建立“蛋糕”的形态美;然后再讓学生“说”蛋糕,说形式、说颜色、说感觉、说分法,由此帮助学生形成对“蛋糕”美的表达形式……

这样,学生在看、在想、在说、在分的过程中,进入分蛋糕的情景里,于是他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看到的、想到的蛋糕,去勾勒蛋糕所呈现的美的世界。

二、帮助儿童完善美的能力

赫伯特·里德曾说:“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都存在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们一直在画画。”是呀,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本能——画画,画小鱼、画虾米、画他们所看到的一切。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画画需要一定的技法,需要必要的构图能力,需要对表达的意象进行整体统一的布局意识,至于“乱笔涂鸦”则是画画的初始阶段,是对画画最原始的冲动,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学生冲破这个初始阶段的作画意识,就会使学生徘徊在这个初始阶段而失去信心。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作画知识和基本的绘画方法,进而逐步提升表现美的能力。

《群鸡捕食》这个儿童画教学的主题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鸡群的布局,如何合理地运用线条的组合。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群鸡捕食的画面,继而捕捉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以此画面让学生揣摩各只鸡的“站位”;接着选取有两只具有共性的大鸡与小鸡,让学生观察大鸡与小鸡在形体上、神态上的差异,琢磨它们层次的比例;最后,通过小鸡的简笔构图法,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鸡类的画法。通过这个有步骤、有层次的教学,学生就会在作画的过程中渐渐形成表现美的能力。

三、帮助儿童建构美的体系

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多和知识的丰富,他们已初步形成关于美的认知与理解,但他们还不能全面建立关于美的价值纬度。此时应不断地引导孩子拓宽自己的视野,接触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去了解生活中业已存在的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让孩子去捕捉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关注“美”的渗透,让学生在情意浓浓的创作过程中去感受、去创造美,从而让美术因美而多彩。

《歌颂祖国》绘画的教学目的就让学生通过画笔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局限在“两点一线”的框框里,除了用“向国旗敬礼”“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等题材外,很难再有其它的素材。为了丰富“歌颂祖国”的主题,我在教学时,先播放了一个歌颂祖国的电视记录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接着播放一段“人间有真爱”的画面,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全新的认知——“有爱,才有美”;最后让学生诉说“心中的祖国”,并画在图纸上。就这样通过感受、理解、诉说、绘画,让学生形成一个全面的、立体的“美的体系”。

上一篇:悠然自得的意思是什么_悠然自得的解释及造句示例下一篇:《崔杼弑其君》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