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垓中学老师名单

2024-05-01

黄垓中学老师名单(共8篇)

篇1:黄垓中学老师名单

黄垓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 组长:韩耀清

副组长:鲁绪恩

成员:

黄令所 丁学宾杨长年 李运良刘瑞青张衷山侯中林范立岱

篇2:黄垓中学老师名单

会议时间:2009年9月2日下午三时至五时

会议地点:四楼会议室主持:汤修民

出席人员:韩耀清 丁学宾 黄令所 全体实验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

记录: 黄令所

会议流程:

1.韩耀清校长说明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2.实验室管理使用要点草案的审理与修正

会议内容:

一、韩校长讲话

1、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的准备工作,现在已经启动实验室标准化,这是我们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

2、实验室建设即将开始,为了让实验室建设顺利开展,我们今天召开的会议,就是让大家明白怎样去搞好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小组的成员要将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让实验室建设得以顺利开展。

3、为了让实验室建设得以顺利开展,学校一定给予实验班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实验室建设得以顺利开展,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条件。

4、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向我们学校提出来,以便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成立学校实验教学领导小组。

篇3: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二)

当然, 问题还有另一面, 也不可回避和忽视。应该说, 中学生读鲁迅的语言文字, 也还是有障碍的。这里先说一点, 就是中学生经常提到的“鲁迅文字不通”的问题, 这也是中学语文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涉及鲁迅语言的另一个大的特点, 即他的文字是极富创作性和个性化的。鲁迅的语言, 既有规范化的一面, 更有反规范的一面, 因而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现代汉语表达的可能性。这正是鲁迅的语言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 就会和以规范语言为己任的中学语文教育发生一定的矛盾。

其实, 应该看到, 语言的发展, 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是不断规范化, 又不断突破既成规范, 创造新的规范的过程。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过程与规律。我们的语文教学, 应该适应这样的规律, 一方面, 坚守我们的规范语言的职责, 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规范化语言的基本立场和任务, 另一方面, 对所谓“不规范”的语言, “超越规范”的语言, 要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不仅是一个学理的问题, 更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比如, 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遇到了对学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的网络语言的挑战。网络上不断出现的新创造的词语和特殊表达方式, 一方面, 造成了语言的混乱,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语言创造的新的可能性。实际上这将是一个自然淘洗、约定俗成的过程: 经过实际运用的不断选择, 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会逐渐被接受, 甚至成为新的规范; 有的则要被淘汰。在这样的历史过程正在进行中的时候, 我是不同意将未经淘洗的网络语言随意搬运到课堂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来的, 至少我们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 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和实际的语文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是教育的保守性和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 我们又不能对网络语言的新尝试、新创造采取简单的一概否定的态度, 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新的语言现象, 适当地吸取已经约定俗成的新词语、新表现方式, 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也应该是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职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现在, 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鲁迅的语言“不规范”或“不通”的问题。我在北大附中讲鲁迅作品时, 就有一个学生向我提了这个问题。我建议她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研究, 要求她列举出选入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 她和她的同学认为“不通”的文字, 然后看有关材料, 作逐一分析。最后, 她研究的结果, 主要有两种情况和原因。其一, 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用字用词, 当年都那么用, 今天不用了, 就觉得是“错别字”或者“不通的句子”。比如, “底”“伊”字的运用。更多的是鲁迅特意的创造, 为了表达他的复杂感情、缠绕的思绪, 而突破现有规范, 做新的语言试验。其实这正是我们在阅读或教学鲁迅作品时所要抓住, 认真琢磨的。这里举两个例子。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 一开始就说,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特地用了“似乎”和“确凿”这两个含义相反的词。“确凿”是肯定, 而且是不容置疑的肯定: 就是“只有一些野草”; “似乎”却是一个含糊、游移的判断: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只有一些野草”。从字面上看, 把两个相反的词放在一起是属于“不通”的病句, 但鲁迅却正是要借此来表达他对百草园的复杂认识和感情: 从事实层面看, 百草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所以鲁迅说它是“荒园”; 但在童年的“我”的观察与感觉里, 百草园就不仅仅“只有一些野草”, 野草丛还有别的生命, 就是下文所要说到的“弹琴”的蟋蟀, “低唱”的油蛉, 以及美女蛇的故事, 雪地捕鸟的乐趣, 等等, 所以小鲁迅又把百草园叫作“我的乐园”。这就是说, 从成年人的眼光看, 百草园“确凿”是个“荒园”; 在童年小鲁迅看来, 却是一个“乐园”: 这正是我们在教学中, 应该抓住的。可以由这个看似不通的句子,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百草园仅仅“只有一些野草”吗? 它究竟深藏着什么? 它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这就自然引出了下文。应该说, 将相互矛盾的判断并置, 这是鲁迅喜欢用的句式。《孔乙己》的最后一句就是这样: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的确”自然是肯定: 孔乙己确凿死了; “大约”却又游移了: 推想起来, 他大概死了吧。这背后的意思是: 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 他是什么时候死的, 又是怎样死的, 谁知道呢? 又有谁关心呢? 联系到前面所说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就更加意味深长了。这背后的言外之“意”是应该引导学生细细体会的。

因此, 鲁迅的既规范又不规范, 极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 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应该有启示的: 前面说过,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性质, 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的教育, 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 但同时, 又不能把规范绝对化, 要鼓励新的创造, 新的语言试验, 即所谓“文有定法, 又无定法”。这其实是反映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矛盾: 如何把握好“规范”与“不规范”, “有定法”与“无定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不仅是一个语文教育学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 需要诸位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握和处理。

最后, 我还想介绍一下听我上课的学生, 对鲁迅语言的认识和评价。他们是这样说的: “让我走近鲁迅的, 是他的文字。我只是感性地去触摸, 融入他创设的意境, 听他内心的呼唤, 然后感觉他想表达的情感。看鲁迅的文章, 常有一种朦胧感。因为他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复杂, 可以感受, 却难以明言。读鲁迅文章很舒服。尽管会引发一连串痛苦的思考, 而且还想不清楚。但是, 某一句话, 某一两个场景, 就那么清晰地留在你的脑海中, 因为他说到你心里去了。”“他的语言极其犀利, 让人读完不禁有寒气彻骨之感。有时, 他的文章又好似一把没有锋的重剑, 就像《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那一把, 仅剑气即可伤人。在他看似平淡, 有时甚至是平和的语言中, 蕴藏了极具张力的波涛汹涌的情感。而这情感又是极其复杂的, 常常是怀念、悲痛、愤怒、迷惘……多种错综情绪的纠缠。他的文章的容量太大了, 又似乎太重了, 有时就略显生涩。鲁迅的文章是绝对不可以用来消遣的! ”“初读鲁迅文字, 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转念之间, 却又足以使人惊出一身冷汗。”“读先生的白话文, 是在求知, 也是在被拷打。先生的文章, 我不敢重读。”不知道老师们的反应如何, 我读了这些学生的“鲁迅语言观”是很受震撼的: 如此地到位, 又有自己的独到观察、理解。这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中学生和鲁迅的相通, 同时也提醒我们, 不可低估中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如果不加压抑, 并有恰当的引导, 是可以爆发出极大的思想与文字的能量的。而我特别注意的, 是学生谈到“让我走近鲁迅的, 是他的文字”。我在台湾讲鲁迅, 他们因为没有大陆学生这么多的关于鲁迅的“前理解” ( 如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三家论) , 而是直接接触鲁迅的文本, 他们也说: “鲁迅的文字之美, 是吸引我进入他的文学作品的第一步。”这一“因文而见人”的经验对语文教学也是有启示的: 应该始终抓住鲁迅文本的阅读, 那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汉语家园, 让学生沉湎其中, 因感受其文字之美, 而触摸其内心, 感受其情感之美, 思想之美, 又反过来触动自身的心灵, 创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就是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以上是我今天和诸位讨论的第一个“如何认识”的问题。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 “怎么教”。我想讲四点意见或建议。

第一, 要寻找鲁迅与学生之间的生命契合点、连接点, 构建精神通道。

我们强调, 鲁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相通; 但也要正视学生要真正接受鲁迅, 还有相当的困难。这里有我们前面讲到的“前理解”问题。由于多年来, 鲁迅作品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文, 有许多是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 二是教法, 强制灌输一些并不恰当的“崇高”评价, 让学生觉得鲁迅高不可攀, 深不可测, 又强迫学生背诵他们并不懂得的文字, 还要不断考试, 这都使得许多学生对鲁迅“敬而远之”。从另一方面说, 鲁迅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 毕竟相隔的年龄、时间的距离都太大, 他是存在在远处、高处的。因此, 如何让学生走近鲁迅, 愿意和他对话, 就成了我们进行鲁迅作品教学首先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在2004年、2005年到中学讲鲁迅的一个绕不过的难题。我的经验, 是要努力地去寻找鲁迅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之间的契合点。我为此对中学生, 特别是作为我的教学对象的高中生的生命特征, 他们所遇到的生命课题, 以及鲁迅的生命中, 包括他在青少年时期所遇到的问题, 都作了一番考察与研究。我发现, 高中阶段的学生, 正处在即将“告别童年”, 进入“成年”的过渡时期, 这时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如何处理和父母, 特别是父亲的关系, 就成为他们迫待解决的生命课题。而鲁迅不仅也有着童年、青少年时期和父亲爱爱仇仇的复杂关系的经验和体验, 他还提出了“怎样做人之子与人之父”的生命命题, 他自己也是将对子女的超脱利害关系的无私的爱, 扩展到社会的弱者、幼者, 而作出自觉充当“历史中间物”的人生选择的。这样, 就在“怎样做人之子与人之父”这一命题上, 我找到了高中学生和鲁迅生命的契合点。我的《鲁迅作品选读》课就从这里讲起: “且说父亲和儿子。”我先选讲了鲁迅的《五猖会》《父亲的病》, 从文本细读中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和父亲之间既相互隔膜又彼此纠缠为一体的复杂关系, 以及鲁迅刻骨铭心的爱与恨。我一边引导学生读, 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 开始他们以旁观者的态度漫不经心地读, 读着读着, 就被鲁迅的文字打动了, 表情严肃起来; 读着读着, 自己就进去了, 有的学生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他们大概是联想起自己类似的经历。这时候, 学生就觉得, 鲁迅所写的, 就是他们的问题, 只是自己从未这样正视过, 现在, 鲁迅想了, 而且想得如此深刻, 鲁迅写出来了, 而且写得这样动人, 于是, 就产生了对鲁迅的亲切感, 以及强烈的和鲁迅对话的欲望。我也就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读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引导学生就鲁迅文章里的观点, 例如“父母对子女没有恩”,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是超越利害的天性的爱”等等, 进行讨论, 这些观点或是学生能够理解, 却没有深思过的, 或者和学生固有观念发生了冲突, 但在学生的感觉中, 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因此讨论极为投入, 也很热烈。最后, 我出了一个作文题, 要求写写《我和我的父亲》。出乎意料地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学生还专门写信给我, 说他们过去一讲或写父母之爱, 就是母亲之爱, 却很少注意和思考父亲之爱; 而父子、父女关系恰恰是他们生命中不可回避, 也相对复杂, 甚至沉重的情感, 现在有了这篇作文, 就提供了一个机会去面对, 从而触动了心灵深处的东西。这样, 作文就成了对自己生命历程的一次回顾与清理, 感到从未有过的分量。许多学生都极其认真、严肃、真挚、动情地写下了他们和父亲的情感的纠缠与碰撞, 具有相当的深度。鲁迅的生命命题就这样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生命命题, 鲁迅的描写和思考, 也融入了学生的描写与思考里, 这是普通中学生和鲁迅的生命的相遇, 在对话、交流中, 学生的生命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从此, “读鲁迅作品”就不是我对学生的要求, 而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 或者说, 真正成为我们“师生共读”了。

我还要说的是, 这样的契合点的寻找, 还要落实到每一篇具体的课文里, 或许这是更为困难, 更要下工夫的。我也举一个例子。比如《祝福》, 这也是老课文了: 从我读中学时老师就讲过, 一直讲到今天。传统的讲法, 都是按教学参考书的分析, 讲祥林嫂如何受到四大权力: 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的压迫, 以及她的反抗, 等等。这样讲, 使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和他们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无关, 距离相当遥远的故事, 因此, 很难激发阅读的兴趣, 只能被动地背诵老师概括的主题思想: 批判什么, 歌颂什么, 等等, 或者机械地接受老师传授的某些写作知识, 如怎样描写人物外貌, 等等。我在和一位教师的讨论中, 就提出: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讲法, 寻找一下祥林嫂的故事和学生自己和他们周围的生活的关系。于是, 就产生了这样的设想: 将祥林嫂定位为“一个不幸的人”, 在学生掌握了故事基本情节, 了解了祥林嫂的遭遇以后, 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祥林嫂的真正“不幸”在哪里? 作者怎样写出这样的不幸? 进而引导学生去深入细读小说的几个关键场景。例如, 邻村的老女人“特意”寻来, 听她悲惨的“故事”, “叹息”一番, “满足”地去了, 一面还“纷纷议论”着。这里用引号标出的关键词语, 都是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琢磨的, 这是一个将祥林嫂的“不幸”转化为自己的“满足”的心理过程, 这恰恰说明, 祥林嫂的不幸遭遇 ( 丧夫、失子等等) 非但没有引发周围人的同情, 反而成为他们茶余饭后“议论”的材料, 这样的周围人的漠视、利用才是祥林嫂的最大不幸。在学生感悟到了这些以后, 又可以引导学生去细读“我”在听到祥林嫂死了的消息以后的那番感慨 ( 这本来是这篇小说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 “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 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 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在学生有了进一步的领悟以后, 再引导学生琢磨小说的结尾对祝福节日气氛的渲染, 体会背后的寓意, 作者内心的沉重和微讽之意 ( 这也是一个理解上的难点) 。在学生懂得、感悟到了这一切以后, 教学上还要有一个环节: 给学生出一道思考和作文题: “你的生活的周围, 有没有不幸的人? 你是怎么看待、对待他们的? 请写一篇《我身边的不幸的人》, 或者以今天的不幸的人为题材, 也写一篇小说, 或者假设祥林嫂没有死, 写她活到今天的遭遇, 以作《祝福》的续篇。”这教学上的最后一笔, 是点睛之笔, 就把鲁迅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慨, 学生对鲁迅描写的感悟, 转向学生自身, 和学生今天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了。这会促使学生去关心自己周围生活里的不幸的人, 并反思自己对他们的态度, 而且他们要写出这些不幸的人, 也一定会去学习, 以至模仿鲁迅的写法。这样, 鲁迅《祝福》的基本精神与文字也就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与写作中了。

这样的课文 ( 鲁迅作品) 和学生的连接, 也可以是写作上的。比如, 《藤野先生》也是一篇老课文, 能不能换一个角度讲? 我觉得就可以从“鲁迅怎样写老师”这个角度去讲。这是切合学生的要求的, 因为他们天天接触各式各样的老师, 本来就有讲老师的故事的习惯与传统, 但要正式写成文章就不知从何写起了。因此, 从“写老师”的角度讲《藤野先生》, 就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和学生初中已经读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寿老先生的描写对照起来读,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鲁迅最后写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把鲁迅一生写过的三篇关于老师的文章联起来读, 就可以看出鲁迅的“老师观”, 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 而且还触及鲁迅精神的某些根本方面。对此, 我曾写过《怎样读与教〈藤野先生〉》, 有详尽论述, 这里就不多说了。沿着这样的思路, 我们讲《范爱农》, 就可以选“如何发现和描写生活里的‘畸人’即‘特异人物’”这个角度, 讲《忆韦素园君》也可以从“鲁迅喜欢什么样的年轻人”这里入手。总之, 要拉近鲁迅作品和学生的距离, 和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这里, 还有一个重要原则: 要尊重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出发, 加以适当的引导, 而不是把老师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强加给学生。

篇4:黄垓中学老师名单

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分行的办公楼前,32岁的赵林手持一份“个人信用报告”,气得发抖。

她是河南省新乡学院中文系教师,2008年5月11日,她从人民银行新乡分行了解到,自己不仅欠工商银行新乡分行7万元住房贷款,同样的债务还包括欠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的8万元。

这份关于她的信用报告上,逾期未还款的记录累计为7次,其中欠工商银行的贷款最近还款日为2007年3月。

赵林说,两笔贷款一笔是房屋抵押贷款,另一笔则属于帮学校做的担保,“两笔钱都是帮学校贷的,我本人只提供了一张身份证。”

今年3月,她原本想到外地一家银行贷款买房,但在登记买房时,当地银行以她有数次逾期未还款记录为由,拒绝向她提供贷款。

“如此多的逾期记录,是不可能再申请贷款买房的。”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分行调查统计科负责人介绍说,个人征信系统是自动抓取的,只要贷款人在其联网的任何一家银行有逾期未还款行为,都会被一一记录下来,而且这些资料一经记录8年内无法修改。

该负责人称,不仅赵林,跟她同样曾代原新乡师专向银行贷款的300多名老师,绝大多数都因未及时偿还贷款而上了人民银行的“黑名单”。

搭桥资金

事实上,赵林名下这两笔贷款缘于新乡学院建校时的一种“搭桥”资金。

“实际上,就是老师向银行贷款后借给学校用,然后由学校负责偿还本金及利息。”新乡学院一位知情人士解释说。2003年开始,原新乡师专、平原大学、新乡教育学院3所专科学校开始合并建校,为争取贷款资金,两所学校均大量借用老师个人资料变相向银行贷款。

学校贷款建校,缘何要老师搭桥?

2002年前后,原新乡市师范专科学校首先开始谋求升本之路——扩招后迫切要求办新校区,同时升本提高层次。

新乡师专老校区面积仅有124亩,而新校区面积达到600多亩,一期建设资金接近3个亿,而作为省属学校的师专,每年的经费只有700万元,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新校区建设的头道难题。

为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新乡师专成立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由指挥长陈先宝带队到各大银行跑贷款,甚至还派人到中央争取教育国债资金。

但从2002年起,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对高校贷款风险提出警告,教育部从2005年起也开始建立直属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并在直属高校建立资金监控系统。新乡市工商银行一位负责人说:“全市各大银行对高校贷款审核非常严,有的干脆取消了这项业务。”

为了筹钱,新乡师专开始发动全体教职工用自己的房产、公积金为学校抵押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新乡学院一位参与筹款的中层干部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甚至直接向老师借钱。

“学校要求老师把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个人资料交上去,其余的都由学校具体运作。”据赵林回忆,她欠银行的两笔欠款就是2003年前后帮学校贷的,当时她只提供了一份身份证明,填了两份表格。

“这种做法也是新乡师专从外地取来的‘经验’。”新乡学院一位中层干部透露,当时学校承诺,贷款和利息均由学校偿还,老师只需上交相应的个人资料,而且凡为学校贷10万元过桥资金,学校还将返还5000元作为奖金。

为了筹集资金,学校还提出强制举措。如果谁不交个人材料,一是年终取消评先进,甚至降级或高职低聘。新乡学院中文系一位老师回忆,迫于学校压力,原师专的教职工绝大部分都按照要求上交了相关的有效证件和信用资料,有的甚至将亲属朋友的钱转借给学校。

“无奈之下,学校才想到了向教职工举债。” 5月11日,新乡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贞忠说,不仅帮学校贷款有奖励,职工借钱给学校,也将获得每年8%到12%不等的利息。

这个利息明显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

对于强迫老师贷款一事,陈贞忠解释称,学校确定的原则是自愿,但有些中层干部在传达时附加了一些不当的要求,学校实际上没有为此取消过任何老师的评先资格。

据介绍,从2003年开始,学校通过抵押、担保贷款,加上老师借款和搭桥资金,共筹集资金约3亿元,“这些钱全部被用于新校区建设中了”。

集资背后

巨额集资的背后,是政府、学校、老师各方对升本的急切企盼。

据资料显示,合并之前的新乡师专是195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原平原省省立新乡师范学校。平原大学是1980年教育部批准的新乡市属专科,而同年成立的新乡市教育学院则是为当地培养师资的成人高校。

新乡师专提出升本之后不久,平原大学、教育学院的也开始提出升本。

当时新乡地区已有河南师大、河南科技学院和新乡医学院3所本科院校,再增加3所显然不可能。

大家都要求升本,结果是都升不成。庄建东说,从2003年开始,原师专的校长陈建国开始提出3所学校联合升本的思路。

这一提法立即得到新乡市委市政府的同意,新乡市政府很快讨论通过了这一提议,并在城东先后划出600多亩地作为联合升本的新校区。

2006年,新乡市政府在《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及拓展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3校联合升本的战略。随后,原定联合升本也改为合并升本,当地政府将新校区的扩大到1700多亩,使新校区一下子达到能容纳2万多名学生的规模。

2007年3月19日,在政府的力推下,3所专科学校如愿以偿,正式合并为新乡学院,并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审核。

“升本成功,大家都有好处。”赵林说。升本之初,不仅政府极力推动,各校管理层和老师也都很积极。

由于学校承诺借款利息高于银行,相当一部分老师自愿把钱借给了学校。她本人除了为学校贷款外,还另外借了4万元现金给学校。升本后,不仅原来的课时费标准有所提高,老师们评正高职称的机会也增加了。

而记者在随后的调查中了解到,新乡学院获批后,原来的平大、师专的书记、校长均由副厅级升为正厅,即使合并后已退休的原平大书记,也开始享受正厅级待遇。而学院的中层干部中,至少有十几个副处将升任处级。

扩张背后的债务危机

升本的喜悦尚未过去,巨额的债务阴云开始笼罩在全校师生头上。

2007年7月开始,原本每月中旬发的老师工资,一直拖到月底都没有发,赵林说,开始她以为财务忙没有及时发,但一直到9月,工资依然没有消息。她开始隐隐感觉学校资金出了问题。

10月份,有青年老师不停地找学院讨要说法,有的甚至开始罢课,并在宿舍楼下的黑板上写标语讨要工资,但直到10月下旬,工资才陆续发下来。

“当时学院有传言,老师的工资被挪用还银行利息。”

5月11日,这一说法被新乡学院院办主任庄建东否认,当时只是因为主要领导调动,加上原财务处负责人因个人经济问题被调查,部分财务账目被临时冻结,才出现工资拖欠。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乡学院就陷入了债务危机之中。

一位知情人士称,目前原新乡师专欠债2个多亿,加上原平原大学的贷款,加在一起有5个多亿。

这位知情人士透露,每年学院光还银行和老师借款的利息就有六七千万,而去年整个学院的学费收入,加上政府财政拨款总共1亿多一点,因此学院的资金运转十分困难。

“从2002年开始征地起,资金困难就一直困扰学校,”身为院办主任的庄建东说,虽然土地是无偿划拨,但平整土地以及青苗费等要由学校出,算下来一亩要花好几万元。

当初鼓励老师贷款、借款,认为集体使用集体还,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困难,加上去年上半年学院的人事调动,很多账目都在审计之中,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所以部分老师经手的“过桥资金”没有及时还。

开始,很多人把还款希望寄托在升本之后的扩招上,但事实上,升本之后的第一年,省里给的本科招生计划仅600人。而且按省里的精神,以后本科增加的同时将减少专科计划,而全院招生的总规模变化并不大。

通过扩招增加收入的計划并不现实,从今年上半年起,新乡学院开始设想,通过置换的方式,将师专和平大两个老校区拍卖出去,以偿还部分欠债。

“按目前的土地市场的价格,3个老校区置换,大概可以还3个多亿,”庄建东说,虽然仍有2个多亿的缺口,“至少学院可以往前走了”。

相对于庄建东,陈贞忠则乐观得多。“现在学院的资金是比较困难,但没有风险。” 陈贞忠说,目前学院欠债大概只有3个多亿。通过老校区的置换,学院的巨额债务完全有望在年内解决。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新校区建设管理,合理把握建设节奏,有效化解建设风险,河南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起,原则上不再审批高校新建或扩建校区;个别高校确需进行新建或扩建校区的,在建设资金和偿还能力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高校规模扩张的大门暂时关闭,但专升本带来的债务危机依然没有化解。(文中赵林为化名)

篇5:黄垓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抓好抓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社会代表参与,确定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运动技能与健康状况、审美与艺术技能、实践与操作技能评价小组组长及成员,制定评价方案。

2、认真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学习文件精神和学校评价方案,领会评估标准、步骤及方法。

3、实行评价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要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4、建立诚信制度: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5、做好培训工作,定期参加培训,结合学校对本校评价人员培训,做到公平、准确。

6、实施校级监控制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和考试成绩进行实时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7、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不尽职尽责,出现问题的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纳入“两考一评”当中。

篇6:黄垓中学老师名单

团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团委和中学工作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将团员先进性教育、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中学具体情况等三者有机结合,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爱心助学等活动,健全学生会的基础组织建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中学常规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积极为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服务,努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开创我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团员和团干部、团员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核,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定期举办团干部业务培训,使团干部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并积极参与学中学常规管理,以此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团委工作的助手,成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2、做好新团员的考核工作,分批发展新团员,同时做好毕业生的转出和新团支部的组织工作。

3、做好团籍整理以及团费收缴工作。

4、充分用好团队知识讲座这块阵地,开展 “八荣八耻”

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5、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传达上级团委精神。

6、加强少先队的建设,拓宽少先队员的活动领域,做好向团组织输送合格、优秀人才的准备。

三、阵地建设

1、广播站是文化氛围创设的重要载体,本年,团委将根据工作要求,进一步设立和完善各种制度,拓宽广播内容的资源渠道。

2、橱窗、黑板报是我中学的主要宣传阵地。本年我们仍将根据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或者中学的工作安排,每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宣传布置。

3、抓好“规范化队室”的创建工作,努力使少先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

1、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开办团校,举办团干部培训班,使全中学团支书在意识上、理论上能对共青团较为深刻的了解;每月开一次团支书例会,分批听取团支书工作汇报,促进班级团支部的建设。

2、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

在团内组织“我是团员,我该怎样做”的行为反思,并形成材料上交;定期对团员行为进行评议,不合格团员要进行教育,限期改正。

3、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责任

五、常规工作的开展

1、坚持做好升降国旗的工作,努力提高国旗下讲话的质量。做到有记录、有实效。

2、抓好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工作,切实做到提前上岗和按时工作。

3、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使他们真正发挥作用。

4、发展新团员。

5、组建学中学大型鼓号队,利用课外时间加强训练。

6、开展多种活动,让全体同学在活动中成长,学会与人交往,在自然中体验生活。

7、在七年级各中队中开展各种主题队会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8、加强对教工团支部的领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教师娱乐活动,促进教工团员的思想建设,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共青团黄垓中学委员会

篇7:黄垓中学乡村少年宫辅导员职责

一、辅导员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仪表大方,教态亲切自然,举止文明礼貌。掌握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讲解、示范、操作水平。

二、及时点名,并根据情况给予辅导。语言准确、生动、规范、精练,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

篇8: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三)

“怎么教”的第二个问题,是要“以语文的方式学习鲁迅,走进鲁迅”。这里有一个容易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认识问题:鲁迅作品教学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鲁迅作品鉴赏,它是一个语文教育中的教学活动,因此,它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这里说的“以语文的方式学习鲁迅”,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自然涉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等根本性的问题,这里无法展开来说。只能简单地说说和今天讨论有关的我的认识。我比较赞同福州著名的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的“文心”之说:语文课既要教学生“为文”,同时又要“育心”,而“文”与“心”是融为一体的,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如何理解“文”与“心”的融合?又有两句话:一是“文从心出”,从来没有无心之文,过去那种脱离了作者心灵世界(思想、情感、生命体验),从中抽出“知识”体系的教学法,是违背“文从心出”的基本常识的。但还有一句话:“心在文里”,从来没有无文之心,或文外之心,最近几年一些人脱离文字表达,抽出所谓“人文精神”而任意发挥的教学法,也同样违背了基本常识。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到常识,从“文”和“心”的契合上把握课文。

以这样的“语文的方式读鲁迅”,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具体地分析和把握鲁迅每一篇作品“文”和“心”的契合点。每一篇都有不同的契合点,这是最要下工夫的,这个“点”抓准了,整个教学就“拎”起来了。

这样讲或许有些抽象,那么,我们也举几个例子。

我常常说,鲁迅的作品里往往有些“神来之笔”,这是作者创造力出人意料,甚至出乎自己预料的突然爆发,我们读和讲鲁迅作品就要抓住这些神来之笔。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就把整篇文章的情绪推向高潮,把文章的意境也推到新的高度。我们的讲课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把阅读课文的重心放在体会“我”对长妈妈的情感这一个中心点上,细心感悟和体会这种感情的发展、酝酿过程:开始在“厌恶”中蕴含着爱(要引导学生体味贬义词的背后的爱意),后来因长妈妈买来了心爱的《山海经》,而顿时觉得长妈妈高大起来(要引导学生辨析:鲁迅为什么要用“伟大”“神力”“敬意”这类的大词),最后才引发了这一声高呼——初中学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但却完全可以通过朗读,在情感上受到一定的震动,就够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的”蟋蟀、覆盆子、木莲,而且还是“们”!中间还突然冒出了德语:这真是太特别了!从来没有人这么写过,鲁迅自己也就用了这么一次,这是不可重复的灵感。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的“我”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亲密无间的感情,可能失去百草园这个乐园的沮丧,以及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的恐惧,以至情急之中讲出了外语单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句神来之笔是全文的一个纲,纲举而目张,我们的阅读和教学不妨以此为出发点,引发阅读的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们以朋友相称,这么舍不得离开百草园?“我”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到底有什么?对于“我”,分别意味着什么?在读完、学完全篇以后,还要回到这里来体会其更深的内在意义和韵味,并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今天我们有自己的“百草园”吗?我们的学校和“三味书屋”比较,有什么异同?这就是“会文章之意,而及学生之心”了。

这样的文和心的契合点,是因文而异的。比如《孔乙己》,我在教学中找到的“点”,就是其“叙述人称”的选择。在学生熟悉故事基本情节以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由谁来讲孔乙己的故事?可以由孔乙己自己讲,也可以由酒店掌柜或酒客来讲,但鲁迅却选择了“我”,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来讲,这是为什么?接着又引导学生细读“孔乙己被丁举人吊起来打”的故事,提醒学生注意,鲁迅没有正面叙述这个悲惨的故事,而是通过“我”怎样听酒客和掌柜如何议论这件事,侧面讲出来的。由此而点明:鲁迅最关心的,或者说他最感痛心的,不只是孔乙己受拷打的不幸,更是周围的人对他的痛苦的冷漠态度,以及孔乙己这样的自命高人一等的读书人却在人们眼里毫无地位的尴尬。因此选择小伙计这样的酒店里的旁观者讲故事,就最能表达鲁迅的这个发现和意图。在学生有了这样的基本感悟以后,又引导学生注意小说中“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概括语,再去细读“孔乙己和我的对话”以及“孔乙己的最后”这两个场景,来加深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认识。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怎么写到写什么,再由写什么回到怎么写”的过程,正是在两者之间往返中,学生逐渐进入了鲁迅所描述的情境之中,体味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以及鲁迅的情感。最后,还是回到“怎么写”上面来,要求学生改换叙述者(改成孔乙己自己,或掌柜或酒客)重新叙述孔乙己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参与式的重写,鲁迅的文本(他怎样写和写什么)就融入学生的写作生活里了。

鲁迅曾经引用惠列赛耶夫的话说过:“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因此,他认为,研究作家怎样改文章,“这确实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我因此向老师们推荐朱正先生的《跟鲁迅学改文章》这本书(岳麓书社2005年出版)。该书收集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课文的原稿和改定稿,并有具体解说和分析。我这里要说的是,鲁迅的少数文本是在不同的时间写了两次的,如语文课本选入的《风筝》,在1919年所写的《自言自语》里就有一篇《我的兄弟》(收《鲁迅全集》第8卷),写的是同一个题材,同一件事,写法要简略得多。类似的情况还有《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和收入《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以及《自言自语》里的《火和冰》和《野草》里的《死火》,都是一文二作。因此,讲《风筝》,完全可以和《我的兄弟》对照起来读,看鲁迅怎样把一个相对单薄的文本,扩展成一个十分丰富的文本,看他从中增添了什么,又怎样增添,这不但会加深学生对《风筝》怎么写、写什么的理解,而且也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如何扩展、修改自己的文章的范例。我曾写有文章,作对比阅读,可参考。

关于“怎么教”,我的第三条建议是:鲁迅作品教学要删繁就简,要有所讲,有所不讲,不必“讲深讲透”。其理由有三。

其一,鲁迅作品作为民族原创性、源泉性的经典,是要读一辈子的。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年龄、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时代、社会环境下,都会读出不同的意味和意思。这是一个说不尽的鲁迅,他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因此,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鲁迅作品是有不同的要求的。中学阶段,学生还处于学习成长的时期,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就决定了他们对鲁迅的阅读与理解,只能是初步的(当然,不排斥个别的学生可以达到相当的深度)。在中学阶段的鲁迅作品教学的任务,只有“播下种子”,就是说,要让学生亲近鲁迅,被鲁迅所吸引,意识到自己的生命需要鲁迅,把鲁迅作为自己汉语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并大体知道鲁迅有哪些作品(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认清门牌号码”),为以后读鲁迅打下基础,这就达到目的了。绝不能期待、要求第一次读鲁迅作品就读深读透、全部弄懂,似懂非懂才是正常的。有的时候,学生读鲁迅作品印象不好,不愿意读,那也很正常,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又会回过头来读鲁迅作品。有的学生以后再也不读,也属正常,鲁迅毕竟不是唯一的。

其二,鲁迅的文本,自有其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复杂与单纯,深刻和平常,荒凉和温暖的奇妙结合。即使选入教材,我们认为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也有许多随手拈来的对现实某些人和事、某种文化现象的批评,借题发挥的议论,典故,引文,还有许多有很大寓意性的文字,这都形成了他的文本的丰富性,对成年读者来说,读这样的摇曳多姿的文字,自然是极大的享受。但对阅历和知识都不够的中学生,就会形成阅读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鲁迅文本作某种处理,即有所讲,有所不讲。对学生必须懂的,就要大讲特讲,有些难点,也要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但有些学生不懂、也不要求懂的文字,就可以不讲,把问题留在那里,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里解决。也就是说,在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要将鲁迅文本相对单纯化,当然,这是保存了一定丰富性的单纯。

其三,不能把老师自己懂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有经验的教师,既要从鲁迅的文本的实际出发,又要结合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确定本课文教学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哪些是必须让学生懂的,就要牢牢把握,认真讲清楚、讲充分;哪些是不必要求学生懂的,就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这就是“删繁就简”,有所不讲,才有所讲。总体来说,语文教学,特别是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该是丰富的;但具体到某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教学目的要相对单纯,教学内容、方法则可以、应该丰富多彩。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在有所讲中,还要区分:哪些是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的;哪些则是只有少数理解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够懂的。我是主张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前提下,也要顾及在学习(特别是鲁迅作品学习)上有较高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班级学习里往往有影响,不可忽视。因此,我在讲鲁迅时,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适当讲一些对中学生来说,稍微深一点的在大学里才讲的内容,对鲁迅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自然大受启发,其他学生尽管不能完全理解,也感觉到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和境界的存在。回到刚才所说“有所讲,有所不讲”的问题上,我觉得关键是要在“吃透教材(鲁迅作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吃透学生”这“三吃透”上下工夫。这三吃透,原本是我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当语文教师时提出的要求,我觉得今天也还不失其意义。

关于“怎么教”,最后还要谈一个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但却很重要的新的教育课题:“如何运用网络新技术进行包括鲁迅作品教学在内的语文教育”。网络在中国城市里的迅速普及,是这些年影响深远的变化和发展,它同时也对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包括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许多人都更关注挑战的方面,而且多从消极方面去围堵,对此我是不赞成的。我注意到,有些语文老师已经开始从积极方面把网络技术的出现,看作是解决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新机遇,作了大胆的试验,他们的试验又往往从鲁迅作品教学入手,这本身就很有意思。我曾经为北师大附中邓虹老师的试验写了一篇长文,收在我的《语文教育新论》里,这里仅说一点大意。她在讲鲁迅的《药》时,自觉地运用了网络技术,试图把网络的“虚拟课堂”和教室的“实体课堂”结合起来,分成三个教学阶段。首先是网络的“预习”: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有关鲁迅《药》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读了《药》以后的最初感受、认识在网上交流。这样,就由原来的学生个人关在家里预习,变成了全班同学在网上的相互争论和启发,老师也借此机会了解了学生的初步接受情况,便于有的放矢地设计自己的教案。而且学生因为有了争论,产生了许多问题,迫不及待地要在课堂上讨论。这样,“课堂实体教学”里,老师和学生都取得了主动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老师则有针对性地讲解:将学生在网络预习中发表的好意见加以展开和升华,对认识上的不足以至误读予以纠正与引导,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都比较准确,符合学生实际,就较好地营造了一个“作者、学生、老师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最有创造性的,是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再回到网络写网上作文,题目是“和鲁迅一起写《药》”,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叙述视角,根据鲁迅文本提供的材料,重新写一篇《药》。于是,有的学生就选择“路灯”的视角,写他看到的故事;有的写康大叔的故事;有的把小说侧面描写的夏瑜改成正面讲述;有的专门写小说里红、黑、白颜色的变幻,等等。这样的作文,改变了过去“学生写、老师看”的作文模式,同时发表在网上,供老师和全班同学欣赏和评论,这就自然引发了良性的竞争:谁都希望写出最有创意的文章,最后甚至带有游戏的意味。但也正是这样的符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竞争性、游戏性的写作,迫使学生反复阅读、消化鲁迅的原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再创作。这既是语文教育、鲁迅作品教学的创新,又是对学生使用网络的一个正面引导。当然,这样的试验才开始,问题也不少,但其提供的教学前景,还是令人鼓舞的。

我的这一篇演讲,实在太长了。最后还要说一点,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不仅学生受益,而且也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素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一位学生曾对我所上的鲁迅课作了这样的概括:“这门课,是一个鲁迅和我们,老师和我们,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过程。”这确实是一门在与鲁迅对话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课。还有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正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需要更大气,更深刻的思想激发。”说得真好!鲁迅对我们的中学生和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他的作品使我们变得大气和深刻:这是人的精神的大气、深刻,也是教学境界的大气与深刻。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教育、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今天的语文教育,太需要大气和深刻了。

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暑期实践报告装潢公司实习下一篇:写管理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