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实习报告

2024-04-21

勘测实习报告(精选6篇)

篇1:勘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路线勘测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方向)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结合公路勘测生产任务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公路外业详测的各项技术操作,为今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基础。实习要求结合生产或在实习基地模拟生产任务进行,并按公路测量队的编制,每个同学必须完成公路测量队各作业组的训练,掌握各组的基本操作,同时还应了解勘测队长工作职责和勘测队的组织管理。

(二)实习时间

2009年9月9日——9月18日

(三)实习地点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河北农业大学校外实践基地及其周边(四)实习内容

1.道路勘测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2.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面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操作。

3.路线布局的基本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曲线的运用和测设。

(五)实习过程

我们组第一天的任务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内容包括基平和中平,中平主要进行中线水准测量,既根据已设置的水准基点测量线路上每个中桩的地面高程,基平的任务是要在公里沿线设置满足测设与施工所需要的水准基点,并提供水准点高程;通过对中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出中桩地面高低起伏情况,为纵断面设计提供地面高程资料。基平测量我们组选择的是两台水准仪同步施测单程观测进行附合测量。我的任务主要是水准仪的调平和读数,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我对测

量仪器经常进行检查校正不让错误带到下一步,另外还要保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长度80—100m左右,基平读数应该精确到毫米。

基平测量的方法:

(1)将水准仪置与①测站,后视水准点BM1,读得的读数a1,前视转点ZD1,读得的读数b1:将BM1读数填入表的后视栏中,将ZD1的读数计入表前视栏中。

(2)搬仪器到ZD1和,ZD2之间的②测站,后视转点ZD1读得读数a2,前视转点ZD2,读得读数b2,将ZD1读数记入后视栏,将ZD2读数计入前视栏中。

(3)将仪器搬至③测站,后视转点ZD2,读得读数a3,前视转点BM2,读得读数b3然后分别将读数计入表中的前视栏和后视栏中。

(4)每个转点上必须读完两次读数后方可移动水准尺。

中平测量采取单程法,以相邻两个水准基点为一测段,从前一个水准点引测并对测段范围所有路线中桩逐一测量其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下一水准基点。如果和基平符合,即可据以计算测段全部中桩地面高程;否则我们就重测,必要时我们还检查误差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误差产生。中平符合基平精度要求为1.5倍基平限差;中桩地面高程符合误差不得超过±10cm.中平测量中应考虑转点尺有传递高程关系,股灾测量时先测前后转点,后侧其间中桩,对于转点尺读至毫米.中桩测量只做单程观测,一测段观测结束后先计算测段高差∑h中。他与基平所测测段两端高差之差称之为测段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中平限差;否则重测。中桩地面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5cm。

当中线测量完毕以后,就进行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测定出一定宽度范围内每个中桩垂直于路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状况。,测量时路线的方向和沿线的中桩均已测定,就可以逐桩依次进行路线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的任务就是测量个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图,为路基设计(包括布置路基横断面,挡土墙护坡等)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及其施工放样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们组接下来的任务是选线,选线是公路定线的第一步,也是整个道路勘测外业的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公路中线位置,即进行线路查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道路中线附近的测设障碍物。其主要工作是确定路线交点及

转点并钉桩。要求交点之间必须通视。交点之间的连线为导线,导线长度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技术标准关于直线长度的规定。

第六天是测角,今天这个任务是在临时加入的,因为当地一位村民了解到我们是去当地进行道路勘测实习时,希望我们能给他们设计一条路,起点是他们家门口,终点是清西陵旅游公路的交叉口,全长五百多米,由于选线组之前一天已经选好线了。我们导线测角组主要任务为测角和量距,用到的主要测角仪器是全站仪。当天的任务量可以说非常的重,并且还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全站仪屏幕老是无缘无故卡死,任凭上下旋转镜头都没有反应,为此耽误了不少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都没有回基地而是在附近买了烧饼和矿泉水简单吃了一点就开始接着工作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测完了所有8个交点,晚上我们把数据交给下一组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我们测的数据和另外一个组测的出入很大,中桩组没法进行下一步工作,我们后来又反复核查我们的数据确实是我们的失误,分析原因很有可能是我们立花杆的时候没有立在钉的正上方。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我们组就出发重新开始前一天的工作,这次谁也不敢马虎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任务,核对数据都在误差范围之内,大家总算长吁了一口气。

最后一天的任务是中桩,需要精确的计算和选定交点位置、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以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进行量距、钉桩、敷设曲线及桩号计算。量距时一般采用皮卷尺或绳尺进行,公路等级要求较高时,最好采用钢尺或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进行。量距累计的导线边边长与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测得的边长的校差不应超过边长的1/ 200,否则应返工。

中桩钉设与中线丈量同时进行。需要钉设的中桩包括起终点桩、公里桩、百米桩、平曲线主点桩、桥梁隧道中轴线控制桩以及地形地物加桩等。直线路段上的桩距一般为20米,在平坦地段应不超过50米,位于曲线上的中桩间距一般为20米,但当平曲线半径为30-60米、缓和曲线长为30-50米时,桩距不应大于10米;当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小于30米或用回头曲线时,桩距不应大于5米。曲线测设时应先测设曲线控制桩再设其它桩,通常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两种方法。所有中桩应写明桩号、转点及曲线桩还应写桩名,并按每公里在背面编号。中桩的书写常用红油漆或油笔。这可是所有工作中最繁琐的一项了,需要我们不停地调整站的位置直至最终确定点的位置,我们一上午就做了两个点,中午我们都放弃了回食堂吃饭,就在路边简单吃点烧饼就接着工作了。一直到下午五点多我们才把工作忙完,当然看着路上我们亲自测定的桩点和标上的桩号不禁心头涌上一股成就感。

(六)心得体会

十天紧张而有难忘的道路勘测实习生活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深刻领会的道路选线的步骤和技巧,着重培养了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种团队合作不但是组内成员还有组与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了我们的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少许经验,使我学到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另外一次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道路勘测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会数据处理而且基本懂得仪器的操作。所以我们在测完后有特别安排时间让接触仪器比较少的成员进行单独操作,并让比较熟练的同学对他们进行指导。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都做得很起劲,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很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等疑问都在实习中得到了答案。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就像上面提到的侧水平角的时候,立花杆除了立直外,还要选在正确的位置,稍微偏离一点就会步步出错,放偏了一点导致每个角大了4’,距离就偏了1.8厘米。

总之这次道路勘测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和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我相信这一定会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勘测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一、了解公路测量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二、实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水平、断面、桥涵、调查、内业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训练。

三、学习路线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基本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曲线的运用和测设。

四、熟悉测工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测工的基本训练。

五、通过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判断的处理问题和工程设计的能力。实习任务: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初测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方案的勘测,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实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

公路道路定测,即定线测量,是指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外来勘测和调查工作。其具体任务是:根据上级批准的初步设计,具体核实路线方案,实际标定路线或放线,并进行测量详细和调查工作。

实习内容:

2010年12月27日,我们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开始了为时两周的道路勘测实习报告,下午三点我们准时来到基础实验大楼来领取仪器。在每个小组长检查完仪器后,我们在李教授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语音大楼旁。李教授给我们指出了每个小组路线的起点以及起点旁边的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在确定起点后,李老师又带领几个同学指出了每个小组路线的终点以及终点附近的水准点,并且将我们每个小组路线的走向都大致规定了。由于所修建的公路是三级公路,我们综合考虑了道路修建时不能拆迁建筑物等因素,初步定出了路线的第一个交点,也是这条路线的一个实交点。由于路线较短,所以定交点时我们采用的是目测,从起点根据路线大致走向,在菁园门口的长下坡处以视线大致为直线方向,综合考虑路线与两旁建筑物以及从这条直线转向图书馆的路线的关系,我们确定出了第一个交点的位置,并用记号笔作上标记,在后续的测量中如有问题还可加以修正。

篇3:勘测实习报告

公路桥涵在勘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勘测设计方式掌握不当,以致后期施工出现各种影响桥梁正常施工的问题,譬如水毁和基础深度不足等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位置选择问题。众所周知,桥涵位置的选择要服从公路桥梁走向,但具体的设置地点和定位,经常和天然河沟、农田灌溉渠、路基边沟排水渠等出现冲突,未能确保水流的正常通过,譬如某桥梁涵洞勘测设计时忽略了水流的流向和流速,施工后发现桥梁承受水体冲击的压力异常,而且最小的跨径小于预期的大小,以及铺砌加固、挑坎防护、消能设施等加固类型不到位,难以发挥抵挡水流的冲击和稳定河床的作用[1]。

2)水毁问题。公路桥涵的水毁问题,除了建筑材料的问题,还包括进口、洞身、出口等的勘测设计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进口的选择不当,由于纵坡坡度太小,而且忽略桥涵最大允许流失,致使水流方向和桥涵中轴线出现太大偏差,从而逐渐削弱桥梁结构物的稳定性和路基强度,最终导致路基坍塌。[2]其次是洞身的勘测设计,譬如偏心受压,或主流方向和桥涵轴线方向不一致等问题。再次是出口勘测设计方面,水流方向与河床形成的交角不能实现有效的消能作用,对河岸造成淘刷作用。

3)桥涵基础的问题。桥涵的基础关系到稳定性问题,在勘察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公路桥梁经常要经过地质复杂的地段,软土地基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如勘察设计方法不当,未能准确确定桥涵基础的地质条件,在未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情况下,就盲目采用主观性太强的桥涵设计方法,很可能影响桥梁的质量安全。

2 公路桥涵勘测设计的建议措施

鉴于上文提到公路桥涵勘测设计存在的三方面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施工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桥涵勘测设计措施,包括桥涵位置选择、水毁问题防治、基础深度勘测设计。

2.1 桥涵位置的选择

为避免公路桥涵位置与天然河沟、农田灌溉渠、路基边沟排水渠等出现冲突,定位桥梁时,要通过一系列的勘测设计,找出桥梁的中心桩号、桥轴线方向、路中线位置等。勘测设计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

1)涵洞定位。首先是桥梁的轴线与排水的主流流向形成垂直关系,尽量将桥梁位置选择在顺直河道、平缓河段,而且确保河床具有比较好的地质条件,以便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如选择在河流狭窄、岔流少、河滩狭窄的河段,桥位尽量避开河壅倒灌区域和两岸不良的地质地段,根据桥涵不同的作用选择经济合理的位置,譬如勾心桥涵、农田灌溉涵、改沟桥涵、岸坡桥涵等。

2)桥涵位置测量。首先确定路线走向之后,据水流方向等具体要求,用实地钉设桥涵位中心桩,然后将桥涵路线与轴线的夹角测定出来;其次对河沟断面进行测量,可沿公路桥梁方向,将河沟断面分为若干个部位,通常是3个;再次是勾绘出桥涵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等,在平面图纸当中拟定出进出口、开挖、改沟等的示意线。

3)桥涵水文勘测。该勘测设计步骤的目的是确定流量和桥涵孔径,重点勘测的内容是水文、农田水利、气象、植被、土壤等,通过实地的勘测设计,找出地基承载力情况及地下水和地质构造等情况,以便确定影响桥涵稳定性的所有隐蔽性因素,尤其是新建公路,我们可以采用类比法,确定新建桥涵的设计流量和孔径大小。[3]

2.2 水毁问题的防治

从桥涵勘测设计的角度,水毁问题的防治需要建立在合理勘测设计的基础上,其中需重点勘测的是桥涵的进口、洞身和出口,具体如下:

1)桥涵进口主要勘测设计的内容包括进口标高、水流方向、河床土质条件等,要结合桥涵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尽量以“八”字型规划洞口,如果桥涵进口的土质疏松、湿陷,需将土质分层开挖,填入适当材料后进行分层夯实,确保水流经过时不会滞留于土体当中,这也是避免路基沉陷或者塌陷的有效措施。[4]在勘测设计进口标高、水流方向和河床土质条件的过程中,要结合后期水毁问题的施工条件,为后期施工提供便于参考的基本数据。

2)桥梁洞身则需在设置沉降缝的基础上,根据洞身本身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填缝料,洞身勘测设计最主要目的是控制沉降缝数量,改善和加固基地。另外坡度的大小,关系到水流是否能够顺利排出,也需通过勘测设计,检查洞身的结构是否完整,以防出现渗漏情况。

3)桥涵出口的勘测设计,为加固和延长铺砌提供依据,以流水型的方式设置出口排水沟,如出口位于陡坡之上,要勘测是否能够利用急流槽将水排入沟底。可以根据地形的条件,进行挑流或射流设计,然后利用跌坎、跌水井、消力坎等消能措施,具体采用哪种效能措施,需对基础埋置深度进行勘测,以减少出口冲刷情况的出现。

2.3 桥涵基础深度的勘测设计

桥梁基础关系到整个桥梁的质量。我国公路桥梁覆盖面广,经常遇到各种不良的地质情况,譬如软土地基,对桥梁的稳定性施工产生深刻的影响,为确保桥梁基础的坚固和稳定,要对基础的深度进行勘测设计。

1)根据土体冻结或者融冻时结构性质的变化原理,对基础深度进行确定。笔者认为,桥涵冻结线应该埋设在小于0.25m以下,然后根据不同气候对地基土冻胀的情况,确定出入口与防冻线之间的距离。譬如,地基土属于弱冻胀的类型,则埋设在冻胀内基础地基应该不低于深度的70%。

2)根据冲刷的程度,勘测基础的稳定性。首先是河流段的公路桥梁桥涵,其基础底面的埋置在洪水冲刷线以下大于2m的深度,勘测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充足的水文资料,对冲刷线深度进行计算,以防止水文情况出现突变。其次是针对河床铺砌层的加固施工,确定具体铺砌层深度。最后是桥墩基础深度覆盖层的勘测设计,确定河流的冲刷程度以及风化层的具体情况,以便确定覆盖层嵌入岩层的具体深度,实现基础和岩石层的整体性。

3)根据土质的承载力确定基础的深度。通常情况下,基础受到垂直荷载的影响最大,因此要满足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需求,就必须控制地基的沉降量,但这个前提是勘测出持力层的土质情况和压缩变形情况,尽量减少饱和、松散粉砂土质等的负面影响,还要为工程基础施工搜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找到桥涵合适的基础深度。

4)桥涵地基为软土地基时,要对其容许承载力进行计算,以确定地基的稳定要求和变形要求。软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软土的灵敏度、基础长宽比、不排水剪强度等有关,可以利用三轴仪或者十字板剪力仪试验得出,但需要兼顾基地土的容量、地下水位的浮重、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宽度、荷载水平分力等,因为这些因素是可变的因素,在不同的地基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因此,在勘测桥涵软土地基的时候,要求提高勘测范围的全面性,以免遗漏重要的设计参数。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涵在勘测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位置选择问题、水毁问题、基础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影响桥梁的正常施工,譬如某桥梁涵洞勘测设计时忽略了水流的流向和流速,施工后发现桥梁承受水体冲击的压力异常,难以发挥抵挡水流的冲击和稳定河床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勘测设计,找出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然后提出具体的设计措施,一方面是在定位桥梁的时候,要通过一系列的勘测设计,找出桥梁的中心桩号、桥轴线方向、路中线位置等,另一方面是通过勘测桥涵的进口、洞身和出口等,以及桥涵基础深度,为公路桥梁桥涵的正常施工提供基础依据,确保公路桥梁能够进行正常的施工。

摘要:公路桥涵的勘测设计,旨在满足排水、行车、通航、跨越等要求,而在实际勘测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不利于桥涵施工的问题,譬如位置选择问题、水毁问题和基础问题等,严重时会影响整个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勘测设计措施,提高桥涵勘测设计的水平,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所在。

关键词:公路桥涵,勘测设计,路基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春海.高速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J].北方交通,2011(1):40-41.

[2]冯利波.山区铁路桥涵勘测中需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6(5):313.

篇4:地质矿山勘测问题研究

关键词:地质矿山勘测;勘测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73-02

就现阶段而言,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需要大量的资源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所以,地质矿山勘测工作成为了重要的满足资源供给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这样关键的时期,相关单位和人员有必要重视起地质矿山勘测工作,并对以往存在于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当前国内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

从目前来看,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从而导致了勘测工作的效率不高。一方面,在没有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很多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开展都没有明确的工作中心。而在这种情况下,勘测工作的成本不仅会得到增加,工作的周期也会延长,从而导致工作的效率不高。所以,很多勘测工作常常出现无法达成预定目标的问题[1]。另一方面,现有的矿山企业拥有的矿产资源显然有限。但是,很多单位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仍然没有确立勘测新的矿山资源的工作目标,从而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缺乏人力物力

就实际情况而言,国内的地质矿山勘测工作之所以无法做出一定的成绩,与其缺乏人力物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相较于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发展需要的增长速度,地质矿山勘测人才的增长速度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勘测技术人员十分缺乏,从而限制了地质矿山勘测队伍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项公益性工作,地质矿山勘测工作一直缺乏足够的投资单位。而在中央和政府投入的勘测资金不足时,地质矿山勘测工作将难以开展,限制了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进展。

1.3 轻视准备工作

在很多时候,地质矿山勘测工作之所以无法取得一定的成效,与其对准备工作的轻视有着极大的联系。一方面,在开展勘测工作之前,首先应该进行资源的普查,从而保证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质量。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单位并没有重视普查工作,从而没有进行必要的资料的收集、加工和处理,导致了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效率不高[2]。另一方面,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但是一些单位并没有重视勘测工作的基础研究,所以没有根据规范完成对地质矿山的中小比例尺的勘测。在这种情况下,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质量往往不高。

1.4 未能充分应用勘测技术

就现阶段而言,用来进行地质勘测的技术主要有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而这些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所以限制了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发展。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勘测技术和勘测方法得以出现。但是,一些勘测单位和人员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勘测技术,所以难以迅速进行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开展。而随着矿山资源勘测难度的逐渐加大,一味利用传统勘测技术将严重限制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发展。

1.5 缺乏完善的工作体制与机制

通常的情况下,现有的大部分地质勘测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而成的。所以,很多地质勘测的出资人和受益者都是来自于政府。而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单位的投资主体和受益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很多勘测单位比较缺乏融资的能力,因此难以承担市场的风险[3]。此外,很多地质勘测单位仍然缺乏完善的工作激励机制。而在这种情况下,地质矿山勘测人员难以真正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导致了勘测工作的效率不高。

2 完善国内地质勘测工作的对策

2.1 明确工作目标

为了进行国内地质勘测工作的完善,相关单位首先应该进行工作目标的明确。一方面,各单位应该进行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主要矛盾的把握,将勘测工作的数字化当做是中心任务。此外,还要进行以地质矿山勘测工作为中心的基本工作体系的建立,并在尊重勘测工作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突出矛盾的的处理[4]。而这样一来,在工作成效、报酬、难度和速度的关系得以明确的情况下,就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各单位应该把握矿山勘测工作的发展趋势,将勘测新的矿产资源当做工作目标。

2.2 做好人才培养,完成集团化发展

为了解决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人力物力缺乏问题,各勘测单位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并完成集团化的发展。一方面,各单位要和高校联合起来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起来,保证地质勘测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进行各类型的地质矿山勘测技能培训班的组建,从而使人员进行新的勘测技术的学习。再者,各勘测单位应该进行地质矿产勘测组织和工作组合的重新构建,建立大型集团化地质矿产组织,进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2.3 加强准备工作

想要提高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质量,就要进行准备工作的加强。一方面,各勘测单位应该落实普查工作,丰富资料的收集,进而为勘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各勘测单位应该重视起勘测基础理论,建立基础理论体系。在实际的勘测工作中,人员不仅要进行中小比例尺的地质矿山勘测图的绘制,还要有效利用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使地质矿山勘测工作更加规范化。

2.4 创新勘测技术

为了提高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效率,相关单位要创新和应用勘测技术。一方面,各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型技术进行新型勘测理论的打造,研发新的勘测技术。另一方面,勘测单位和人员需要进行新的勘测技术的应用,从而解决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难题,进而提高勘测工作的效率。

2.5 建立完善的工作体制与机制

要保证地质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建立完善的工作体制与机制。一方面,政府要推动地质矿山勘测单位的市场化进程,引导各单位完成市场化的转型。另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地质矿山勘测市场,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权利关系,并使各部门明确自身的职责,从而促进地质矿山勘测工作和市场取得规范化的发展。再者,各地质矿山勘测单位要进行激励机制的建立,从而调动一线地质矿山勘测人员的积极性。而在建立多重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整个勘测单位的员工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更好的完成地质矿山勘测工作,进而促进勘测工作的发展。

3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政策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地质矿山勘测工作将取得不断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重要的力量。而就目前来看,相关单位和人员首先应该进行工作目标的明确,并做好人才培养和完成集团化的发展,从而使地质矿山勘测工作具有足够的后备力量。而在此基础上,则需要通过加强准备工作、创新勘测技术和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与体制来进行完善地质矿山勘测工作,从而不断的推动地质矿山勘测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庆艳.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城市地理,2014,(1).

[2] 梁伟.基于RS与GIS的鹤岗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 赵治强,潘兆超.二级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勘测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2,(19).

[4] 凌昊平,王虎,郑倩.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研究——以江苏徐州市贾汪区为例[J].能源环境保护,2014,(28).

篇5: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为了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实践环节就显的非常重要,实地定线实习是对野外一段无等级道路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三级公路,通过实地定线实习,要求同学掌握实地定线的方法、步骤和重要性。

定线是公路设计中很关键的一环,它不仅要解决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对公路与周围环境的配合,公路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公路本身线形的实用、美观以及司机的视觉和心理反应等问题都必须在定线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

公路定线除受地形、地质及地物等有形的制约外,还受技术标准、国家政策、社会影响、美学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求定线人员除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定线技巧外,还必须具有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充分掌握路线的任务、性质及要求,吃透路线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质情况,反复试线,多作方案比较,以求在众多相互制约的因素中,得出一条最佳的路线。

二、实习的工作内容和外业分工

1、工作内容

(1)根据实地的地形、地物等其它制约因素,结合技术标准等因素初步拟定控制点和路线的轮廓方案。

(2)实地选定路线,测定中线、交点和量角,丈量距离,敷设曲

线,钉桩标明里程桩号,固定交点和转点桩位。

(3)引设水准点,进行路线纵断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4)检查与整理外业资料,完成内业设计工作。

2、外业的组织与分工

(1)实地定线的外业工作是按一定的测量程序进行的。为适应工作需要,其外业组织也是根据作业性质而设立若干个作业组分别承担测量工作。但需指出的是在作业上各组虽有侧重与分工,但不应孤立对待,作为整体工作之一环的各作业组间工作是紧密衔接、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这样就要求各作业组都应理解选线的意图和要求。除完成本组的任务外,还应对前一测设工序负有检查与修正、完善的职责,集思广益,确保测设的质量。一般根据工作重点不同下设选线组、中桩组、水准组、横断面组等四个作业组。

(2)各作业组的仪器配备和所需工具

选线组:经纬仪1台;塔尺1把;花杆5根;木桩、铁钉和标识若干,标识笔一只;铁锤和钢尺各一把。

中桩组:经纬仪1台;钢尺1把;花杆4-5根,木桩、铁钉和标识若干,标识笔一只;铁锤一把。

水准组:水准仪1台,塔尺1-2把,皮尺一把。横断面组:方向架1个,花杆6根,皮尺1把。

三、选线组作业

1、工作内容和要求

选线组亦称大旗组,它是整个实习外业的核心。其它作业组都是根据它所确定的路线开展测量工作。从工程主从关系上来看,公路沿线人工构造物的布设也都是在既定的路线基础上进行的,它们是从属于一定的路线条件的。所以选线工作在整个路线勘测设计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是最关键的一环。因此选线工作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决不应当单纯着眼于定线而忽略与线形密切相关的其它一系列因素。选线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使用质量和工程经济的合理,而且还影响日后施工、养护、营运经济和公路的改建与发展。所以选线工作常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承担并指导全面工作。

选线是公路勘测外业工作的第一步,选线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地定线,它是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和性质,按既定的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条件,从全局着眼,局部入手,综合考虑线形和人工构造物,近期和远景,局部和整体,以及使用质量与工程造价等关系,选择合适的定线方法,将设计路线在实地上标定下来。选线组的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1)在全面堪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研究路线布局,合理地运用技术标准,选定路线方案。清除测量障碍,通过实测,将设计路线的中心位置在地面上定出来。

(2)定出路线的交点和转点。

(3)用视距法量测交点间距离,量测转角。

(4)初估平曲线半径。

(5)将成果交给中桩组。

四、中桩组作业

中桩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选线所定交点及数据记载,进行实地丈量打桩敷设中线,中桩组作业内容多,工作量大,人员多,因此必须切实做好组织工作,才能提高测设质量加快工作进度。

中桩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直线丈量、中线钉桩、计算和敷设曲线等。

1、中桩组人员组成和分工

(1)前点1人,负责找点,在前点插花杆。

(2)前尺手1人,后尺手1人,负责丈量距离并在钉桩的点插钎或留下标记。

(3)卡链1人,负责在适当的位置加桩。

(4)记录计算1-2人,负责记录,计算曲线要素,桩号,加桩计算,编排中桩桩号,并通知写桩人。

(5)司仪1人,负责对角定方向;

(6)写桩1人,根据计算写桩名、桩号及编号顺序。

(7)打桩背桩1人,将写好的木桩准确的钉在指定的位置上。

2、中线丈量

中线丈量是丈量路线的公里数,并在丈量的同时钉设里程桩,丈量里程是以路线的起点作为零点,然后沿公路中线逐链丈量,累加计算里程数。

直线的丈量一般采用皮尺或钢尺,丈量时,前后尺手要用力拉尺将尺链抬平,如地面起伏较大时,应以垂球对点分段丈量,当水平量

距有困难时,可直接丈量斜距,测出地面倾角按公式(地面倾角为α)L平=L斜×COSα计算。

3、中桩与桩距

中桩钉桩与中线丈量同时进行。中线钉的桩志有起点和终点桩、公里桩、百米桩、平曲线基本桩、转点桩、大中桥位桩以及隧道的起终点桩等。此外尚可按下列要求设置加桩:

(1)路线范围内纵向及横向地形有明显变化处;

(2)与水渠、管道、电讯线、电力线等交叉或干扰地段起终点。

(3)与既有公路、铁路、便道交叉处。

(4)病害地段的起终点。

(5)拆迁建筑物处。

(6)占有耕地及经济林处。

(7)小桥涵中心及大中桥、隧道的两端。

中桩的桩距,在直线段根据地形情况一般规定:平原微丘区为50M,山岭重丘区为20M,为了测设方便,应尽量避免采用破碎桩号,一般采用20M(或50M)的倍数。平曲线桩距,根据半径大小的不同一般规定如下:

R≥50M桩距为20M

20M〈R〈50M桩距为10MR≤20M及回头曲线桩距为5M

在平曲线路段,应有曲线起点推算,按(5,10,20)的倍数设整桩号敷设曲线。

交点、转点、曲线基本桩及特殊的加桩桩号均计算至厘米,一般加桩尽量加在整米处。

4、桩志

中桩所用桩子一般为木质桩橛,其尺寸对路线起终点桩、公里桩以及大中桥桥位桩一般为5*5*30(CM),其它桩志尺寸为2*5*25(CM)。

所有中桩均应写明桩号。公里桩、百米桩、桥位桩应写明公里数。交点、转点、及平曲线基本桩还应标出桩名,为了便于找桩和避免漏桩,所有中桩应在桩子的背面编写110的循环序号并作标记,桩志一律横写,字迹应工整醒目,写在桩顶以下5CM的范围内,钉桩时将桩号面向起点方向,使序号面朝向前进方向。为便于对点桩顶须钉以小铁钉。

5、平曲线的敷设

平曲线的计算可参照教材,敷设可采用偏角法。

五、水准组作业

水准组的任务是通过对中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出中桩地面起伏情况。为纵断面设计提供地面高程资料;同时还要在公路沿线设置满足测设与施工所需的水准基点。

水准组的组成,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工作进度要求和人员、仪器配备,可组成一组(即水平组)或两组(即基平组和中平组)进行测量工作,中平组亦称正平组,主要进行中线水准测量,即根据以设置的水准基点测量路线上每一个中桩的地面高程。基平组亦称复平组,主要设立水准基点,并测量其高程。

六、断面测量

中线测量完毕,路线的方向和沿线的中桩均已测定,就可以逐桩依次进行路线横断面测量。横断面组的任务就是测量各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图,为路基设计(包括布置路基横断面,挡土墙护坡等)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及施工放样提供依据。

横断面测量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应根据测量精度要求,结合地形和使用的工具选择适当的方法,以保证质量与提高工效。横断面测量工作包括三个内容:即横断面方向的测定,横断面测量与横断面图的绘制。

(一)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横断面方向的偏差,在平原地区影响不大,但在地势复杂的山坡路段将会引起断面显著的变化,使其失真,直接影响路基设计,土石方计算及日后施工放样。因此,在山区测量对横断面方向的测定,决不能疏忽大意。

1、直线段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直线段横断面方向常用十字架(又称方向架)来测定,即将十字架立于中桩测点处,用十字架的YY轴对准路线方向,则相互垂直的XX轴方向即为所要测定的横断面方向。

2、圆曲线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曲线段的横断面方向为指向圆心的方向亦即垂直于切线的法线方向,可用附图-1所示的弯道方向架来测定。弯道方向架是在普通十字架上安放一根可旋转的定向杆(ZZ)具体测法是先将弯道方向架立在曲线起点(或终点)上,将十字架的某一轴如YY轴后视对准切线方向并转动定向杆ZZ前视对准下一测点B。然后拧紧螺母将ZZ杆方向固定,随后移弯道方向架至测点B,以十字架另一轴如XX轴后视对对准圆曲线起点A,此时定向杆ZZ,所指的方向即为曲线上B点的横断面方向,如附图-2所示。沿ZZ轴方向立一花杆,连花杆与B点直线即可施测横断面。至于曲线上其他中间点,同法均可参照上述就近对准曲线起点或终点引测横断面方向。此法简便易行,是公路上广泛采用的方法。ZZXZYYZXAZHYXXYBznsRR附图-1附图-2附图-33、缓和曲线横断面方向的测定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横断面方向是通过该点指向曲率圆心的方向,即该点曲率圆切线的法线方向,利用缓和曲线弦切角关系,可以首先定出切线方向,有了切线方向,用十字架即可定出其法线方向,由附图-3所示。缓和曲线上任意点与缓和曲线起点的弦切角△z和缓和曲线起点对任意点的偏角△有如下关系

△z=2△

如果已知缓和曲线起点对任意点的弦切角则不难按上述几何关系定出任意点的切线方向。具体测法是,首先在缓和曲线起点(ZH)立止带度盘的方向架(亦称圆盘仪)或经纬仪,对零后视切线方向,然后转动定向杆或望远镜筒前视缓和曲线任一点如n点,即可读出对应于该点的偏角△数值,随后将圆盘仪(或经纬仪)移于该点,拨弦切角△z=2△以定向杆后视对准ZH点,则十字架方向(或0°与90°方向)分别指切线与法线方向。

用上述方法定向,每点均需在ZH点逐一量弦切角,如避免往返跑路,可将各点的偏角△在ZH点一次量出,或通过下式(亦可查“缓和曲线偏角表”)直接求得。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勿将弦切角拨角方向搞错,特别是对于小偏角曲线往往不易发现错误。为了避免差错,可记住口诀:“右偏后视顺时针”即对于右偏曲线后视曲线起点顺时针拨偏角切线方向,反之,对于左偏曲线则为逆时针拨偏角定切线方向。

(二)横断面测量1、测量方法

横断面测量是以路中线地面高程为直角坐标零点,分别向左右两侧施测,测出地势各变化点距中桩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据以在米厘格纸上,按一定比例点出各测点位置,并用直线把相邻测点连接起来,绘成连续的地面折线横断面图。(所谓左右是指面向中线前进方向而言)横断面测量方法有:1)抬杆法抬杆法测横断面比较简便,它利用两根每隔20cm刻有一标记的花杆(或竹杆)一平一竖的从路中线分别向左右两侧依次量出各地面变化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如附图-4所示)。2L1h2h1L3中桩h3附图-4L2L1hL3a1a2hL2hh14中桩23h附图-5为使横杆抬平最好在杆上装以水准管,抬杆法多用于山区横坡变化较大的地段,由于测点多,相应产生的累积误差也大。

2)手水准法

此法类似水准测量所不同的是以手水准代替水准仪,测法是观测者持手水准立于中桩处分别观测各测点上的水准尺,以测得高差同时用皮尺量出各测点距中桩的距离。与抬杆法相比,这种方法虽不如抬杆法简便,但精度较高,当地面横坡较陡高差大时往往需要多次移动测站,从而给测量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故这种方法一般多用于地面横坡较平缓的地段。

3)斜距法

用倾斜仪或带角手水准,以中桩为测站,分别测出各变坡点间的倾斜角α,并用皮尺量出其斜距ι,据以订出各变坡点的位置,如ι过长(一般不超过20m)或不通视时,如附图-5所示4点,则可利用已定1点位置,移作测站,同前法继续测定4点位置。

由上可知,斜距法一般适用于地面横坡较陡的地段。只有当测点不通视时,才需移动测站。采用该法应注意经常校正手水准,测点的观测高度应与手水准的视线等高,丈量的斜距应平行于视距,以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所测定的倾斜角α和斜距ι,即可在图上以测站为原点按极座标系用透明半圆仪,(如附图-6)量出仰或俯的倾斜角α,并在斜边按一定的比例尺截取斜距ι依次定出各测点的位置,然后用直线将相邻测点连接起来,绘成横断面图。

上面概括介绍了生产上常用的一些测量方法,此外尚有经纬仪视距法。在不良地质地段需作大断面图时,可用经纬仪作视距测量来测定变坡点绘制横断面。对于不可攀登的陡壁如附图-7所示C点。可采用交会法即在已测定点位A、B各用带角手水准或经纬仪分别对准C点观测仰角,然后在图上交会定出C点。(为提高图解精度,交会角不宜太小,为此应使A、B点间有足够的距离)对于悬崖或陡峭河岸可采用钓鱼法即在岸边N点。(如附图-8)伸出一根水平花杆系以绳尺或皮尺,下端挂以重物,直接测量得地形变化点距测站N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据以确定各测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横断面点绘。

2、施测宽度与横向补点

横断施测宽度应满足路基设计与绘制路线地形图的需要,一般要求中线左右两侧各出20m宽,但在陡山坡或出现高填深挖的路段则应根据实际地形结合可能的设计填挖数值,路基宽度,边坡坡率,以及边沟尺寸等酌情加宽施测范围,为此横断面组应加强与选线组的联系,及时了解前方各段选线和设计意图,做到事先心中有数,以便恰当掌握测绘宽度,避免因宽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造成返工重测。

对于同坡回头展线“颈口”附近,当上、下线相距较近有干扰时,应测连通断面,并标明上下线中线位置。此外,对于公路交叉口,以及需纸上移线的路段,均应灵活掌握,适当加宽施测宽度。

横断面施测点位,除地形变化点外,遇到各种地物(如房屋、水渠、水井、旧路、人工构造物,沿河水位和耕地等)及山坡土石分界处均应补点量测并标明其位置与高差。

3、横断面测量精度要求精度要求一般情况规定如下:高差容许误差H0.1水平距离容许误差LH(m)20L(m)50式中:H为测点与中桩的高差,以m计。

(三)横断面图的绘制

横断面图一般匀采取现场绘制,即在现场边测边就地点绘成图,这样不仅可以免去记录一道手续,且有利于当场核对地形,减少差错。如遇雨天,现场不便点绘时,也可把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回到室内进行点绘,但应注意,切勿把左右方向弄颠倒。横断测量记录无统一格式,建议可参考附表-1格式记录。记录一般均自桩分别向左、右两侧由近及远逐点按分数形式记录,其中分子表示相邻点高差,“+”为升高,“-”呈为降低,分母表示相邻点间的水平距离。

横断面图通常绘在米厘格纸上,图幅一般采用350×500(mm)绘图顺序一般是从图纸左下方起自下而上、由左向右,依次按桩号绘制,并将桩号标明于所在横断面上方。为便于设计线或路基设计线相互重叠。横断面图通常多采用1/200比例尺,当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1/100。为了说明地面上的地物情况,可用简明的文字标注在横断地面线上,供设计时参考。

篇6: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

实习内容:控制、选线量角、定桩、水平、横断

自评成绩:A

实习目的:学习控制、选线、定桩、水平、横断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掌握各类地形、曲线的运用和测设。学习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用偏角法和坐标法放桩。设计路基设计表和转角一览表。测定地面之间的高差并进行闭合,测定中桩的高程。进行横断面的设计,画出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并与设计高程相结合,做出一系列的横断面图及纵断面图。

一、控制外业: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分区的测图能够拼接成整体,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我们所进行的是导线测量中的闭合导线测量,用的是测回法。控制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选择控制点时只要不偏离路线太远,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记和安置仪器,并且视线不受建筑物等影响的地方就可以。控制组的工作不受其他组的影响,单独进行,测量各个控制点的左角及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即可,进行的很迅速,我们测量的过程当中一开始没有使用测回法,盘左盘右没有都测,误差比较大,后经杨老师指正,使用测回法并取盘左盘右的平均值,减小了误差,k0—k6的左角都保证误差都在40秒范围内。

控制内业:控制的内业主要是计算各个控制点的方向角,通过方向角及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各个控制点的坐标,最后将各个组的数据汇总到一起进行误差修正制成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二、选线外业:这一组的测量原理和控制是一样的,不过交点的选取很重要,在确定交点时要注意路线的走向问题。在交点6那遇到的困难是视线正好被一棵大柳树挡住,不仅是被柳枝挡住,还被树干挡住,经过大家提出各种方案后商讨决定将交点6在原来的方向上延长一段距离避过柳树,这样既保证了路线的走向没变,又使得工作量降到最小。但在选择交点7的时候没考虑路线拐弯后的走向问题,将会出现路线进草地的问题,虽然下一组用我们延长交点

6的方法给我们延长了一段,但路线还是有一部分在草地里,增大了大家的工作量。

选线内业:选线的内业的一部分同控制点一样计算各个交点的方位角及坐标,再为后面的中桩组计算出各个拐弯处的曲线要素。

三、中桩外业:我们选择了坐标法,由于公式比较繁杂,所以我在网上下载了公路测量坐标计算这个软件,这个软件可以计算出要放的各个桩的坐标及桩号,我们只需将全站仪置于一个控制点上,将这个控制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再后视另一个控制点,同样把这个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再将所要放的桩的桩号及其坐标输入,转动仪器并测距,直到屏幕上显示0.00m,0°0′0″时就是所要的点的位置了,这个方法的操作是曹仕伟在暑假实习的时候学的,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用这个方法放桩速度很快,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借助软件使我们对理论公式掌握的不够熟练,而且我在计算桩号时出现了两次错误,耽误了大家的进程。

做这一组工作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直线上还比较容易一些,到交点7那由于选线时的失误,导致我们不得不进草地定桩,也给后面的横断组增加了困难。交点8更是问题重重,一开始总是偏离路线,我们排除了仪器设置问题、交点坐标计算的问题,后来经过交点8和控制点11、12的反复核查,重复测量,检查出是控制点11的夹角有问题,交点坐标的计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各种问题集中到这一个点,使得仅仅交点8耗费了一天半的时间。

中桩内业:我们组中桩的内业比较简单,因为在用坐标法的时候已经将各个桩点的坐标计算出来了,所以只需要把数据整理一下制成路基设计表和转角一览表及K1+450~K2+478.441中 桩 坐 标 表。

四、水平外业:首先进行的是基平,选取好基准点后将尺子立于基准点这一组主要的难度及误差在立尺子的人那里,尤其是风大的时候,连水准仪都跟着一起晃,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 及难度,我们只能多次测量取比较接近的数据。然后进行的是中平,在所要测量的中桩附近选取合适的基准点作为后视点,同基平的测量原理相同,将所有桩的高程测量出来。

水平内业:完成纵断面设计图,并将大家的数据汇总到一起进行闭合检验。

五、横断外业:横断的外业工作相对简单,主要是利用花杆和皮尺测量中桩左右15米的地面起伏情况。

横断内业:完成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

实习用到的大部分是学过的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在实习的时候就遇不到问题,通过实践,平时学习的漏洞全部暴露出来了,实习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是一定的,我想我们学到更多的应该是处理事情的方法。

首先就是人员安排问题,虽然实习是我们学习的一个过程,每个环节我们都要积极参与,但某一方面还是要安排主力。我们组曹仕伟和王涛暑假都在工地上实习过,所以他们主要担任操作仪器,李实和周国瑞主要担任找点举杆,我主要担任数据记录,然后大家一起对数据进行处理。

错误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我们正是在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里我学会了不管哪个环节一定要仔细,也许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导致后面同学工作都白做了。一旦犯了错要及时纠正,并且想办法尽量弥补自己的错误,使错误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并且要学会原谅别人的错误,这是我学到的做人的准则。

上一篇:骨科实习个人总结下一篇:个人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