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

2024-04-29

愉悦(共6篇)

篇1:愉悦

快乐体育愉悦课堂

刘德辉

【摘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快乐体育教学以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乐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篇2:愉悦

一出门,就与清润的春天的气息扑了个满怀,吸着这雨后湿润泥土的气息,神清气爽;听着鸟儿的鸣声啾啾,和谐动听。走在路上,我十分开心,又是一个美好的星期天。

穿过热闹的早市,骑到山坡上陡陡的山坡,让我流出了汗水,清凉的汗水滋润着我的后背十分痛快,想起不久就能吸取知识的营养我充满了动力我加快了移动向上骑去。

用力踏着沉重重的踏板,在湿润的泥土路上,雨后的泥土也粘上了车轮,也发出了咯吱咯吱的旋律,这个节奏似乎与以前不同,仿佛听到了春天的旋律,还有清风鸟鸣在轻吟浅唱。路上的泥土仿佛也被我的快乐所吸引,纷纷爬上了我的车轮。虽然登起来更费劲了,但是我与泥土分享着我的快乐,让我更加开心,让我更加有了前进的动力。扭着车头左转右转,像一位杂技演员在舞台中央表演,车子移动的路线连成一条条长长的曲线,美丽的像S形的曲线,让我骑得更加轻松了,心里不由得放松了许多。湿润的空气透出了一丝金黄的阳光,穿过了阴霾,穿过了昏暗,还有一丝穿过了我的心田。我想要是能让车长上翅膀,展翅高翔该多好。

篇3:经营愉悦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愉悦,幸福指数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1]

观察新课程思想品德课堂, 总会发出感叹:“powerpoint满堂放, 太多了。”习惯在聆听优质课、观摩课之后询问学生“这堂课,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得到的几乎都是不达标的回答令人遗憾。优质课如此, 学校里的日常课更是如此——九年级思想品德课陷于题海战术;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 要么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敷衍了事, 要么任课教师把课时赠送给其他学科。

歌德认为:“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教育是人格的成长。”[2]而要发挥思想品德课堂的育人有效性, 愉悦是极为重要的。快乐是人的天性, 教育必须顺着天性。愉悦是学生最需要的情绪体验之一, 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不开心, 课堂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创建愉悦课堂是以生为本的内在要求。而愉悦课堂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3]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构建愉悦课堂, 理论研究须前行。

为评职称、先进而“急就章”, 是形式主义的体现。一线教师搞教学研究正确的路径是:平时常态课作反思, 碰到教科研活动认真思考, 有机会跳上继续教育、领雁工程这些可持续发展平台深造, 从纷繁复杂的教育丛林中提炼核心观点、形成个性理论。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对于“社会”这本“无字书”的独特思考。学生没有条件融入社会,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乃教师职责所在。如果教师自身都无法过关, 言语幼稚, 谈何育人?“一个人要教育别人, 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4]师德, 已成为国家的道德标杆。学生踢了你的车, 你是打他两巴掌, 还是控制情绪找家长索赔, 结果大相径庭。教师得终身学习, 平日随身携带一张纸, 整理故事备用, 就像享受烹调的人记菜谱下厨房。人大代表候选人蒋英和西裤厂梁信誉、友谊电缆厂厂长章伟峰差额竞选县级人大代表, 最终败下阵来, 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用这些作为例子;浏览黄色信息的章鑫 (化名) 课间高谈阔论“50元摸三把”, 学习“理想和责任”时可以作反例使用;德甲汉诺威俱乐部门将恩克死于抑郁, 证实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典案例。同时, 普通话、板书、计算机水平提高是不过时的, 任何方面的欠缺都会让课堂逊色。教师的精彩演出是愉悦课堂的前提。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愉悦课堂需要长期的苦心经营。

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

未雨绸缪的战略考量和课时筹划要默契配合。在做好长期准备的同时, 更要为一堂课作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做准备。

一、课时设计之前: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了解学情最有效的方法是缜密调查, 问卷是一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不经意间流露, 观察具有重大意义。例如雨雪天, 倒纸箩学生不愿“长途跋涉”去垃圾房, “就近解决”, 于是, 楼道、田径场, 铺满了白色垃圾。观察中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情报。2010年1月7日和12月16日, 笔者两次承担安全风险领学生去田径场打雪仗, 拉近了师生距离, 而2010届郭智晓 (化名) 的调皮个性也是在这过程中发现的。观察的意义之大, 可见, 课前了解学情的作用之重要。

了解情况之后, 转身备课。愉悦的情境需要预设, 有效设计是产生效益的重要前提。

总体设计前几天比较好, 一方面, 可以使环节更完整, 另一方面, 可能会心有灵犀, 产生创意。设计《祖国统一的趋势》时, 一位同事认为, 要趁早解决台湾问题, 因为“一代亲, 二代表, 三代坟头出茅草”。这句俚语一引入, 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再如, 国际旧秩序是有惯性的, 以家庭分工改变理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通俗易懂。

二、设计正在进行:浅入深出, 行云流水

第一步, 按照学习目标选择哲理故事。

按照需要确立三维学习目标之后, 选择典型哲理故事。选好典型事例, 课堂就成功了一半。教师们总喜欢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说一些事, 不仅不能说明什么, 反而留下了遐想空间, 引发学生之间脱离学习话题的无意义聊天。单纯的理性演绎, 学生已经厌倦。聆听哲理故事之后, 得出结论, 从具体到抽象, 浅入深出, 符合青春期学生认知规律。

第二步, 顺着学习过程理清教学思路。

从事实出发, 以事说理, 以案说法, 论从史出, 呈现核心知识点, 没有“填鸭”。例如, 以“人和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的故事出发, 引导学生理解“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学生听起来舒畅。

清晰思路需要有效导入。阿宝演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里, 有一句“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从“打江山”转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无缝衔接;升国旗仪式上学生心不在焉唱国歌, 先询问学生:“你爱国吗?你爱祖国胜于爱自己吗?”然后端出:“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个话题;《创造最美丽的生命》课堂上, 有奖征答:“什么是你最珍贵的拥有物”, 在学生的猜测和否定中引入“珍爱生命”话题;教学“宪法是最好的护身符”时, 以“史上最牛钉子户”杨武夫妇维护财产所有权的案例导入, 请学生猜测“女户主在面对记者时手里拿的是什么”导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愉悦课堂需要新鲜有趣的导入。

板书是清晰思路的外在形式。要重视板书, 构建知识网络, 不遗漏核心知识点, 板书要追求艺术性, “满满一黑板”, 并不赏心悦目。

第三步, 根据学习需要追求课堂创意。没有创新的课堂迟早会产生审美疲劳。

首先重视内容创新。

在讲授式还较为普遍的形势下, 融活动于课堂直接改变了课堂形态。有奖征答比“请同学回答问题”更有趣味, 回答正确的, 出人意料获得“掌声奖励”, 令人忍俊不禁又合乎情理;由学生叙述自我经历, 比较刺激。因为稍不留意, 隐私便公之于众;单挑是个好做法, “同学的说法, 对不对?”异性同学的倾心帮助和掌声鼓励, 成为强劲动力;时尚是受欢迎的, 分析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时, 以电视连续剧《蜗居》中主人公买不起房子为例;澄清误区对于学生也是有诱惑力的, “不劳动者无法获得收入”对不对, 学生以为对, “中国谁最大”, 学生以为国家主席最大;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 例如利用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数据制作柱状图粘贴。根据课堂实际生成创意, 单纯搞四人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往往流于形式。物质刺激是不可或缺的, 为吸引学生持续关注中美轮胎特保案, 笔者曾经大胆设立“贰奖励基金”。当然学生更喜欢精神奖励。如果天公作美, 承诺实现学习目标后去打雪仗、堆雪人, 前35分钟的学习效率会很好。

研究显示, 一个人在学习时, 能记住读的10%, 听的20%, 看的30%, 说的70%, 做的90%, 可见活动的重大意义, 活动中, 学生会有真切的体悟。做了折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对比实验, “培育团队精神”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活动对于塑造一个人的良好品质, 效果最好。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又符合学业考试的需要。

其次才是形式创新。

标题要创新, 《维护民族团结》这一课, 取名“勇敢一点, 否则要出大事”, 与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勇敢一点, 出点大事”的言论针锋相对;“在生孩子的事情上, 人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课堂调查结论惊人地一致——是不是男孩, 以“关键是生个男孩”为题, 设置悬念, 开始“计划生育”之旅;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角色, 以“入戏”为题;从轮胎特保案中国的贸易反制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 《远水更能解近渴》颠覆了名言;理解多元文化融合, 结合鸟巢版《图兰朵》, 取名“爱情是最伟大的化学反应”, 以敏感话题, 撩拨人的神经。精彩的标题让人眼前一亮, 可以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语言要精彩, 起码要有亲和力, 青春期的学生经常使用的词, 包括网络用词, 偶尔用之, 学生会觉得这位教师贴近自己。譬如以“杠杆女”喻强势女人, 以“边缘人”喻尚未真正融入社会却自命不凡的青春期的孩子。换种说法也有意义, 例如把“思考一下”改为“做思维体操”;教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课题“梦想成真”译为“Dream come true”, 使课堂更绚丽;理解“资源和人类休戚与共”, 示意学生“造反”, 学生殚精竭虑却“造不出反例”, 无奈接受结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接近尾声, 师生有感情地朗诵“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倾注感情, 有利于增强艺术性。有趣才能有效。格言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极好, 教学“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时候, 引用卢梭“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为题, 产生了名人效应。

最好幽默点。有人落水了, 在水库中挣扎, 一个迂腐的中年人向周围高喊“有人下水了, 有人下水了”, 一般人还以为有人在禁止游泳的水库下水洗澡了, 其实是有人溺水了。欢声笑语中获得启迪。“幽默是教育家的第一助手。” (斯特洛夫语) 认真学习赵本山、小沈阳、郭德纲、周立波逗乐的技术, 如果幽默不了, 语言就简明扼要些。江苏不少学校把讲课时间限制在15分钟内, 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别遗忘最后一步, 听从艾宾浩斯建议“温故知新”。

匆匆收尾不对, 应该小结、练习。可以询问学生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哲理, 指导学生个性化提炼, 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最后, 引导学生探究有创意的爱国之举。

改变生活是原则。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在实践环节和学生一起思考实际问题, 最后提出金点子。例如, 为了生男孩或者女孩假离婚掩耳盗铃, 会造成中止妊娠的后果, 学习“计划生育”政策之后, 根据“如果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可以生育第二胎”的规定, 男女双方可以合法领取生育证。学生愿意学习认识社会有用的核心知识, 例如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个视角可以深刻理解奥巴马访华言行, 显现出知识的价值。青春期的中国学生本来是应该关心政治的, 然而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 笔者以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承担起责任, 从现实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例如:组织课堂5分钟时事演讲;联系“禁酒令”和“禁烟令”组织“生命健康权”教学。

三、落实课时设计:扎实马步, 练好内功

首先, 承担亲子责任。学生应该是教师的第二个子女。

教师的威信源于责任心。教师负责任的行为, 足以感动渐趋冷漠的学生。可以定期向学生汇报备课、改作情况, 赢得理解和尊重。“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向何处去”课堂上, 笔者说明:“这是我工作到凌晨1时完成的设计, 请同学们洗耳恭听。”在“破解政权宿命”课堂尾声告诉学生:“这是我昨天晚上工作到零点的成果, 向同学们汇报, 希望同学们喜欢!”同学们由衷地鼓起掌来。愉悦课堂既是整体理念, 又要注重细节。

要让学生有激情, 教师得先有激情。应试教育体制下, 教师反复提问, 学生就是不举手, 课堂“一潭死水”是常态, 这谁都无法否认。要以激情的演出吸引学生。

课堂上有人捣蛋甚至恶作剧, 例如一个学生把杯子 (鞋子) 放在教师必经之地, 教师经过, 杯子 (鞋子) 掉了下来。教师要反省自己是否曾经伤害了孩子。“人人渴望伟大, 人人渴望尊重。” (弗洛伊德) 即使只考个位数的学困生, 也是有强烈自尊心的。他对于人生和世界的信心需要细心呵护。“其实, 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潜力和发展可能, 谁都不应被低估。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严重, 讽刺挖苦学生是教师自掘坟墓的表现。一个学生把作业忘在家里了, 语文教师责令他罚抄三个单元的课文, 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呢?学生事后恨恨地说:“老师, 你不近人情, 我恨死你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所著名小学。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冷静, 即使做错了一点点, 也会导致教育的整体溃败。笔者曾在浙江绍兴越城、上虞和诸暨三所较大的初中作师生沟通的调研, 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被理解、欣赏, 多媒体教室观看《建国大业》的学生乱扔果皮纸屑, 令人气愤, 但是笔者却对主动打扫多媒体教室的四位女同学大加赞赏, 同时宽容了乱丢果皮纸屑的学生, 在新年祝福中, 学生进入了一种美好状态。从根本上来说, 教师有理性的责任感是愉悦教学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 驾驭讲坛技术。

简言之, 教师至少需要掌握和熟练运用六项职业技术。

控制。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炒股论道, 课堂“放羊”, 学生基本上是玩游戏、聊天、浏览网页, 对于不太懂事又没有多少积极兴趣爱好的青春期少男少女而言, 如果没有管束, 互联网基本上是起毒害作用的。这位信息技术教师是不称职的。后来不得不实行“数码囚禁”。这当然是个例。现在的青春期孩子往往无厘头, 总是喜欢低级趣味、插科打诨, 冲淡主题, 降低了课堂效率。例如,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引用了孙云晓的观点——男生出现女性化倾向, 俞航毅 (化名) 把自己对号入座, 暴跳如雷。教师要控制自己和学生的情绪。

微笑。教师不会因为是教师而受人尊敬。表扬要有档次, 批评也要温暖人心, 否则青春期的学生会拒绝教育。别吝啬微笑, 板着面孔, 微笑是评价技术之一。

命题。学生存在“不要做作业了”的天真念头, 要心理按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事关愉悦课堂的生存。再说, 学生健康成长确实需要掌握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加强练习是必要的, 精心设计令学生学有所成的试题是愉悦课堂所需要的技术。让学生像期待哲理故事一般期待蕴涵哲理、历史故事和法律案例的试卷。试题讲评, 不走寻常路, 可以邀请成绩较好以及成绩不好的学生分析, 教师只做配角, 学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事实证明,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饱满而有张力。对于较难题的解答, 教其情境法。学生对练习和讲评感兴趣, 拿到好分数是水到渠成的事。成绩不错, 愉悦教学自然皆大欢喜。

点拨。课堂小结环节询问学生:“这堂课,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是否实现了目标?如果回答符合要求, 予以鼓励;差之毫厘, 加以点拨, 《宪法是最好的护身符》课堂结尾, 学生认为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是“如果其他办法都不足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就拿起宪法”, 我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最重要的知识点昭然若揭。

减负。减负了, 学生自由支配课余时间, 做自己喜欢做的, 生活有滋有味。反之, 上课满堂灌, 课后布置超量作业, 学生疲于应付, 课间十分钟也不得歇, 痛苦不堪。一味把责任推给教育体制, 并不客观, 教师要敢于担当, 勤奋地让学生“懒惰”些。

互动。一个学生在聆听我五步并作一跳的《中国向何处去》之后, 与教师在走廊相遇, 赞叹“超过瘾”。不过, 学以致用, 才能真正有所成。“人格尊严权”课堂最后, 张姓同学反映自己被叫绰号“龅牙”, 教师和学生义正词严维护人格尊严, 产生了良好的后续效果。

最后, 避免成为被告。

如果没有强烈的法律意识, 迟早出事。“随时准备好上法庭做被告”已经成为校长对教师上的“开学第一课”。因为丢失了手机被母亲暴打的女儿不敢回家, 躲在学校, 当学校准备处分她时, 她母亲反过来追问学校的管理责任, 学校和教师哑然无语, 只得放弃处分。学校餐厅楼梯湿滑, 学生跌倒, 并没有伤筋动骨, 但是家长却要赔偿一万五, 为息事宁人, 学校无奈接受。学校的管理责任随着家长法律意识的增强不断加大。

显然, 维护学生权益已成为底线。课堂上不得侵权,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正在强调“隐私权不受侵犯”的节骨眼上章某和楼某两个女同学使用手机QQ聊天, 我暂时收缴了手机, 始终没有在好奇心驱使下浏览信息, 最后因为其优异表现宽恕了她们;侯姓女同学趁我不注意在“豆腐干”上写“疑似情书”, 我一反常态询问学生“如果教师和父母要浏览纸条内容, 你该怎么办”, 既及时化解了课堂尴尬, 又使教学过程深入人心。反之, 教的一套, 做的是另一套, 明知故犯, 教学过程会被嗤之以鼻。体罚学生或者因为教育不当促使学生逃学、自杀, 再怎么优秀的教师, 也会被一票否决。

还给学生“大课间”, 是尊重学生休息权的表现。学生反感拖堂, 心早就飞出了课堂, 教师只是声嘶力竭地做无用功而已。提前候课同样不合适。如果铃响后教师推门进去, 学生还是埋首题海, 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苦衷, 从容地以美好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

四、课后训练设计:上下同欲, 视卒如婴[5]

实践出真知。寻找机会率领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发动学生参加“保护野生动物”征文, 邀请具备条件的学生向预定邮箱 (包括教师邮箱) 发送Email。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了不少机会, 而且把课外实践活动与综合素质测评“A”级挂钩, 愉悦教学要充分利用。

个例须探究。如果课堂教学是整体性的, 那么青春驿站的辅导是个体性的。例如青春期女生“楼假假”屡借不还触犯众怒, 家长泣不成声最后拂袖而去, 显示了家庭教育的巨大失败, 教师要以崇高的责任感把育人的活儿揽过来, 耐心细致育人。政教处对于违纪学生的教育虽然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但是从常态看往往是事后诸葛亮式的,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往往也是为了三项红旗竞赛而进行的, 也许只有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最符合学生需要, 干净得让学生感激涕零、刻骨铭心。

欲寻开心和为贵, 矢志愉悦觅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6]犹如生命体, 思想品德愉悦课程系统要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需要构建和谐关系。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 千辛万苦, 也不能让课堂以外的消极因素影响愉悦课堂。

一、家校联系, 营造氛围

愉悦课堂的处境极为微妙——如果没有理想的成绩, 学生和家长不领情, 教师也难过考核关。虽然大部分作业对于学生成长并没有多大意义, 但是,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里, 需要恰到好处地传授学生应试秘籍。为了赢得温馨注视, 请求家长在练习和试卷上签字是一种手段, 家长的监督和支持有助于成绩提升。这方面存在城乡差别。一旦解决了考试成绩的问题, 可以更大胆实施课堂改革, 减负增效。陶行知先生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 便是无能的教育。”政府要对学校育人工作加强监督, 像抓安全生产一样纳入政绩管理。

二、煲好鸡汤, 辅导心灵

青春驿站是未成年人心灵的栖息地。“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青春期学生在教师和家长面前寡言少语, 后者并不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 德育如果照本宣科, 隔靴搔痒, 就不会触动心灵。青春期学生心灵脆弱, 看起来自信, 其实受到打击就自卑不堪。“希望30%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认真读书”的愿望显然要落空, 不如为他指明人生的道路, 去直升学职业技能。权宜之计, 初中和社区可创设发泄室。信赖创造美好境界。辱骂、体罚学生是荒谬的。一个被笔者长期辅导最终治愈了抑郁症的女生在电话中说, 我是她“生命中的天使”。如果愉悦课堂成功了, 不仅仅学生, 教师也成了最幸福的人。

三、行政给力, 共建同享

如果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都去建设愉悦课堂, 就会形成良好的教育风尚。为了创新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共同体要培植教育新力量。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7]

调研发现, 学生最喜欢开心的课堂。没有什么比愉悦更为重要的情绪体验了。教师心无旁骛发挥, 学生快乐地学习, 愉悦课堂在育人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

前卫、创新、浅入、受益是愉悦课堂的潜质。

学生对于笔者努力经营的愉悦课堂是满意的。但是, 学生满意率高未必是好课堂, 如果没有真正深入思考, 愉悦课堂变异为嘻哈课堂, 学生稍后就会遗忘所学, 最终没有效益。更重要的是, 课堂在增强主体性方面需要努力, 正如学生在《期末教学反馈表》所希望的:

“希望聆听更多故事, 更多笑话。”

“活动不要局限于教室。教师要更亲近同学, 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地讨论、交流。多一些互动, 例如比赛、抢答、闯关。”

“多提问。”“主题鲜明, 更好地应付考试, 但是又不要布置过多作业。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

“希望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奖赏多一点。”

有时候, 学生的想法也是矛盾的。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放弃成绩较差的同学, 否则浪费了大部分同学的课堂学习时间。有学生荒唐地认为, 不要叫醒睡着的同学, 因为睡觉是学困生的唯一乐趣。当然, 另一种说法是:要加强管理, 不能放任不守纪律的学生, 有学生直言不讳:“您有时让同学们太过放松了, 以至于我们不把课堂当课堂, 所以请您稍微严肃些!”

学生最有发言权。虽然有些要求并不正确, 认识上也有冲突, 但是大部分要求是合情合理的, 要去领悟、实践。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抱怨教育环境, 不思进取, 是消极的。为人师表者, 为了未成年人的美好生活和民族崛起, 需要作出牺牲。总是要有人做前锋的。笔者坚持愉悦课堂的信念和实践, 尽可能给学生减负, 已经七八年了, 笔者较好地处理了愉悦课堂和应试的关系。2008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沈佳男同学多年后依然对笔者的课堂教学风格赞赏有加。就读于省一级重点中学的2010届毕业生张慧钰说:“我喜欢你开放的思想, 我更喜欢你精辟的分析, 在你的指导下我备受教育。”学生的鼓励是建设愉悦课堂的不竭力量之源。

愉悦课堂无止境。建设愉悦课堂, 乃大势所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要鼎力支持, 开现场会推广经验, 逐步推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学习过程必须具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幸福不是别的, 无非是一种持久的快乐而已。”[9]

参考文献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本是咏物抒怀之句, 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原诗最后三字为“最高层”, 为避嫌, 笔者改为“眺远处”

[2]林励儒教育文选.教育与耍狗熊

[3]朱熹.观书有感

[4]英国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5]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 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达到“上下同欲”之目的, 取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真正改变学生。

[6]《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前一句意思是君子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 使事情和谐而不人云亦云

[7]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 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蕴涵哲理, 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8]孔子.懂得它的人, 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 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篇4:愉悦

关键词:愉悦式教学;手段;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118-02

人都有趋乐避苦的动机取向,在快乐原则的支配下,学习体验所追求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愉悦。只有当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愉悦式的教学时,语文才能重新引起学生的喜爱,语文课才能焕发出生机。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次游历语文知识王国的历程,而“愉悦”是“旅游”的首要价值指向,学生是“游客”,教师则扮演着向导的角色。教师要精心准备“旅游”的路线,安排“旅游”的进程,给“游客”带来不断的惊喜,从而引导“游客”产生不断走下去的欲望。

一、作为手段:愉悦是一种语文有效学习的伴随状态

夸美纽斯认为学校是儿童心灵的屠宰场,这是一个极为逼真的描绘。数千年来,教学每每是儿童深感痛苦的活动。今天这一现象似乎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孩子们承载了太多的学习压力、艰辛与痛苦。教学的第一原则是兴趣原则,杜威认为,所谓兴趣和爱好,就是一种情感,“就是一个人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语文课很容易形成这种融合,一是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文本之内,与课文中的人物、与作者对话交流,这使得学生兴趣盎然;二是排除困难,同伙伴的角逐与协作等会使学习变得趣味无穷,从而产生愉悦感受。当学生与学习内容到了难舍难分的状态时,学生完全沉浸其中了,自然体验到了学习的愉悦,我们就可以说“激发了兴趣”,从而获得了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应。因此,“激发兴趣一愉悦体验一有效学习”便贯穿了起来。

愉悦具有促进认知学习的功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影响和调节着认知的过程,人们在知觉和记忆中进行着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情绪和情感像是一种侦察机构,监视着信息的流动,它能促进或阻止工作记忆、推动操作和问题解决。强度过低的快乐不能使神经活跃,无法激起思维的浪花,而过度的快乐却会阻碍学习,因为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力减弱。只有中度的正情绪(比如愉悦)有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敏感、顺畅,思维分析判断的标准高,并且易于调动原有记忆中的储存信息,迅速加以重新编码,以整合新知识。愉悦是有效学习的情绪伴随状态。

二、作为目标:愉悦是个体幸福生活的存在状态

语文课堂中的愉悦情感,不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更应成为情感目标的主要内容,这恰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被忽视了。诚如叶澜教授所说,不少教学论著作也强调教育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但这种对情感的重视,实际上是把它作为服务于学习的手段,情感教育成了认知教学的奴仆和婢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取向,使学生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关注自身、回归日常生活提供空间与可能“愉悦体验”作为一种课堂情感目标的明确提出,正是走向了一条教育目标的理性回归之路。因为作为生活的课堂,应该是一种愉悦的存在状态,是一种个体幸福的存在状态,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而理解作为目标的“愉悦”这一情感的涵意,将有助于实践者更好的把握实践。

(一)愉悦是一种个体性情感体验

基础教育情感目标的缺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缺乏,而是指缺乏对个体性情感的尊重和培育。当前情感目标所要达成的情感,首先必须指向的是个体性情感,然后是公共情感。而前者在我们的教育中缺失了。一旦抽离了个体性情感,不但个体情感难以建立,公共情感的实现也缺乏了根基。所以有人说“一个连自己、连家人都不爱的人,又如何期望他去爱国呢?”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个体性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的情感目标是:发展学生积极的个体性情感,并在个体情感培养的基础上,培养爱国之类的公共情感。

文学作品内蕴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其中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以表达悲情的居多,主要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宣泄。但是这些作品,也并非是一读就能体悟其中的所有情感内蕴的。很多评论家都认为《诗经》中最美的句子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此中情致若非细细体悟是很难品味得到作品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声的。教师必须有较为深厚的文学鉴赏能力,才能深入发掘作品所蕴藏的深厚情感,才能在自我体验、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个性化情感”,每个学生感受作品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学生自我体验到的情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感觉,因为“愉悦”是无法让他人完全获知的个体性情感。

(二)愉悦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应该是宽泛和自由的,不要太受各类约束。比如有一段时间重视多媒体的参与,后来又害怕多媒体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接触。其实,枯燥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并不是语文学习的“金规铁律”,日前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的官员提出“以流行歌曲的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的国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板着一幅改造人的高高在上的面孔,尽管你是“阳春白雪”,当当学生对你不感兴趣的时候,你除了在那里“孤芳自怜”还有什么呢?总感觉现在社会也好,家长也好,乃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那么多的投入,对自己的母语却没有如此的热情。其实真的有必要学学英语教学活泼的形式。不少语文课只是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没有此类情感体验,又如何读得出此种情感呢?“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康德)。”愉快不愉快的情感,是判断美还是不美的最后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学习是否愉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

(三)愉悦是内蕴理性精神的情感体验

愉悦这种情感之所以具有理性的精神,是因为愉悦不仅仅包含了收获的快乐,也包含了痛苦的体验。理性是辩证的,包含着否定之否定在内的不断上升的过程,产生于痛苦之后的快乐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而是一种更大的快乐,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快乐,我们称之为愉悦的体验。背诵课文在没有能完全复述出来之前的痛苦,阅读文字无法理解的郁闷,这些体验都是愉悦的一段必经的过程。甚至也包括为文中人物感伤的泪水,当学生与读者在心灵上能相通时。即便是痛苦的相通,何尝不是一种愉悦呢?这种愉悦不是简单的快乐,而是内涵着丰富的对人生体悟的情感,是能提升人的德性的情感。

作为手段和作为目标的愉悦是统一的,我们其实无法将作为手段的愉悦和作为目标的愉悦截然分开,因为学生

以愉悦心态为手段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感受生命体验的过程,感悟生活的过程。

三、简单化、形式化:对于愉悦的误读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愉悦”的内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愉悦是一种内蕴理性精神的个体性积极情感体验。是有效学习的伴随状态。理性是愉悦的合理内核,因此愉悦式教学除了要规避仅仅将愉悦作为工具的工具式误读外,还有规避对于“愉悦”的简单化和形式化的误读。

简单化表现为缺乏对批评和惩罚的正功能的认识,认为批评和惩罚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乃至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因此教师对学生不敢批判与惩罚。学校、课堂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些必要素质包括文化、人品、情感等都要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在学校,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使他们情感满足的虚拟环境,而在社会中情感失意、打击又常常在所难免。理想与现实常会有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与复杂性是情感产生波动和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备受教师关爱的“优秀生”常常感到内心孤独,情绪焦虑,到了大学阶段以致轻生的也屡有发生。学校中有必要引进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情感的韧性,让学生学会坚强。因此,对于“愉悦”体验的追求不是以满足学生外在的感性需要为目标的,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杂的学习历程,在知识丛林中探寻,才能获得我们所理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愉悦体验。

“愉悦”的形式化误读表现为教师仅仅(注意只是仅仅)通过音乐、图画、表演节目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追求课堂的气氛活跃,但这只是适应了学生情感中固有的东西,并未提高学生情感的水平和层次。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不能仅仅是满足学生最基本的愉悦需要,更在于提高这种快乐感受的情感水平和层次,通过教育引导、发展学生的情感,不断增加情感的新质、提高情感的高度。一个婴儿我们可以说他快乐,但不可以说他愉悦,因为愉悦是一种加入了个人意识的快乐情感,是可以言说的,同时也是需要培养的高水平情感体验。因为“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人全部生活中的相应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中”。

参考文献:

[1][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131

[3][苏]A.鲁克.情绪与个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8

篇5:让阅读愉悦心灵

宁国中学初中部 穆长虹

2012年10月11日,我国作家莫言因其“用虚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巨大成就让举国欢庆,使世界瞩目。那么,莫言的文学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其实莫言从小就酷爱读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小学三年级时就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小学五年级时开始读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文革”爆发后辍学在家,无书可读的时候他甚至读《新华字典》。同学们想一想,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而对于莫言来说,正是小时候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为他打开了一扇成功之门。阅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可是一提到读书,很多学生心里就想:我不是天天在学校里读书吗?但在这里我想谈的是课外阅读。因为不仅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还是从现代教学的角度而言,都认为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先来看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对同学们课外阅读量的说明,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有一个标准就是在400万字以上。这个数量就相当于10万个字一本的书,你至少要读40本。第一学段(1-2年级)是这样来界定的“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二学段(3-4年级)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三个学段(5-6年级)是“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60篇”。第四学段(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文学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也就是说在小学中学的这四个学段都对同学们的基本课外阅读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我记得张志公先

生曾经说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我们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更好,他说“让孩子学好语文的方法不是去参加补习班,也不是做练习题,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想这些前辈的观点,就代表了我们同学在语文学习当中一定要树立的这样一个意识,就是只靠一本语文书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我们一定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课外阅读天然就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可惜,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一次考场作文中,我了解到了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很少读书的原因。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游戏,突然停电了,哎,我玩不成游戏了,也看不成电视了,百般无聊的我随手拿起了一本书来读,这才发现书里的世界也很精彩。”但是,书里的世界再精彩,也只是白的纸,黑的字,哪里能和宛如身临其境的游戏世界、声色并茂的电影电视相提并论呢?在这个大部分人只追求感官刺激的浮躁社会,以及受一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很多同学不慎迷失了方向,远离了淡淡书香,放弃了和道德高尚的名家大师交流的机会。初中的学生就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热衷游戏以及虚拟世界;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电视,专注追星和娱乐八卦;还有一部分同学把读书当成了获得某种利益的敲门砖——如此种种,他们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但有着一个共同特征——精神世界一片荒芜。而精神贫瘠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品格的养成、价值观的确立,往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而这些人,即使学习成绩再好,也难以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呢?同学们就必须净化自己的心灵,塑造高尚的品格,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则首推读书。首先,读书可以让同学们明白事理。“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经常听到有许多家长和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听劝,不好教!家庭教育不好,学校教育不好,为什么?归根到底是孩子不明事理。我从教将近二十年,形形色色的学生见得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好读书的和不好读书的。好读书的同学能从根本上明白读书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这一点,他们在学习上表现为主动积极,从来不需要家长、老师监督,而且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而与之相反的一部分同学,总认为学习、读书是老师、家长强加给他们的负担,因此总是不愿意主动学习。老师、家长哄、骗、打、骂齐上阵,但这些同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时间长了,这些同学成绩越来越差,胆子越来越大,在这个知识就是财富的社会里,他们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同学们可以想象。一般轻度不明事理的孩子表现为在学习上不求上进、生活中懒懒散散,对父母、老师的劝告置若罔闻;重者美丑不分、是非不明,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读书太少是罪魁祸首。由此可见,不读书则不明事理,不明事理的人一辈子都是糊涂虫。

当然,读书不仅让同学们明白事理,对同学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也有着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读《居里夫人传》时,你的内心世界会因为居里夫人不计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而感动;当你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你会因为杜甫心忧天下的无私情怀而动容;读世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你会看到外表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眼的光彩,这样的作品能让同学们在寻觅美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读秦文君老师的校园故事、读沈石溪老师的动物小说、读曹文轩老师的纯美文学、读古人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这些都能使同学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和黄昏。几乎每一位热爱阅读的同学,心目中都会有一个英雄人物或学习的榜样,他们可以是科学家、领导者、某个领域的精英人才、甚至仅仅是作家虚构出来的真善美的化身——这些令

我们崇拜并且乐于仿效的楷模,就是同学们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所认识并了解的。在阅读时,我们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净化了你的思想、高尚了你的人格、升华了你的精神、纯粹了你的灵魂。在这些书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你变得纯洁、高尚、真诚、无私。你将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除了品格的养成以外,知心姐姐卢勤告诉我们阅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开拓同学们的眼界。眼界决定境界,眼光决定未来。现在的一些家长心太急,巴不得有那么一本“天书”,孩子一读,马上就能考北大、上清华。结果弄得孩子们的眼睛也就只能小心翼翼地盯着那一点儿分数,目光像井底之蛙一样短浅。知心姐姐经常和孩子们提两个字,一个是“仙”,一个是“俗”,站在山顶上的是仙人,站在谷底的是俗人。如果同学们从小站得高、看得远,就会心胸开阔、梦想远大,这个人一生就会很开阔,做的事就会更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一个人如果从来都不通过阅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他就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一点儿事,看不到远处,在人生路上遇到一点沟沟坎坎就觉得过不去,觉得世界就要毁灭了。这种人往往表现为意志脆弱、怨天尤人或者怀才不遇。所以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打开眼界,他站在古人肩上、站在伟人肩上看到的世界,和站在山谷里,只看到那一点点东西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小孩将来能够走向世界的话,首先要有世界的眼光,首先要把世界的文化好好的阅读一下,这样的孩子将来发展就会有更大的前景。读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同学们可能要问:“那我们应该怎么读书呢?”

关于读书的方法同学们的老师已经强调了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总而言之,内容浅显的书可以略读,一目十行地读,越快越好,但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一些经典名著则要精读,读得越细越好,还可以配合圈点勾画法来加深文中好词好句的印象,读好后还可以把自己的独特感

受动笔写下来。注意,千万不要上网去“借东风”。因为你自己的思想永远不可能被别人替代,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在我们学校四月份组织的读书活动中,18位参加演讲比赛的同学,大部分的演讲稿全部从网络抄袭而来,让评委老师们大失所望,同时也失去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今天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读书要注重心态。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会写作文,怎么办?”有超过50%的家长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给孩子买来一大堆的作文书,要不就干脆出钱,给孩子报一个作文辅导班。作为学生,你整天手不释卷,如果只是为了写作文得高分,就会走向另一极端,忘记了读书本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读书可以有多快乐呢?有这样一个小学生,他回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一下午把这本书看完了。”妈妈说:“你下午不是有课吗?哪来的时间看书?”小学生说:“我们今天有一节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玩。我就把书看完了。”妈妈很惊奇:“那人家都在玩,你为什么不玩?”小学生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我看课外书不就是在玩吗?”这天真的话语就像天籁之音,在语文老师苦苦寻觅读书真谛而不得时,突然峰回路转,给了我一个最正确的答案。是啊,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外阅读当成玩耍一样快乐,那么,还会有不爱读书的学生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阅读也同样如此。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就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监督,就会积极主动地抓住一切机会读书。那么学生不爱阅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真诚地希望,每个学生在拿到一本好书时,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读书不是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阅读的乐趣。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来自于书本的乐趣,那一页页写满了文字的书,就像一片

浩瀚无边的海洋,让充满了求知欲望的你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我真诚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把课外阅读视为自己的乐趣,你会发现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为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对书的选择也不一样。温家宝总理最喜欢读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据说已经读了上千遍;毛泽东看的书很多也很杂,经常开个单子或写个书名让人帮他去找书,但是,少年时他最爱读《幼学琼林》,成年后读《资治通鉴》,床边其他书都可以换,唯独始终不缺《资治通鉴》;邓小平读的书不多,但是喜欢读鬼的故事,外出访问的时候,总要带几页《聊斋志异》。原文中有这样一段: “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狸者,猫也。翻译成白话就是:“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的!”邓小平爷爷由此得出著名的“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与《聊斋志异》中的说法何其相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书贵精不贵多,我们读书要有精选意识。那么,我们中小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

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漫画:《爱心树》、《三毛流浪记》、《父与子》等;

寓言神话:《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成语故事365》、《伊索寓言》、《希腊神话》、《天方夜谭》等;

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柳林风声》、《 绿野仙踪》、《安徒生童话选集》

成长探险:《爱的教育》、《汤姆·索亚历险记》、《草房子》 等;

科普科幻:《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昆虫记》、《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等;文化教育:《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初中学生可以阅读青少版的四大名著,当然,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也有极好的,我个人认为《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这两本书很值得一读;如果同学们喜欢外国文学,《笑面人》、《简爱》、《漂亮朋友》都很适合同学们。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如果觉得《史记》、《资治通鉴》原著过于深奥,可以看文白对照版本的,少儿借阅室里有一套《吴姐姐讲历史》非常浅显易懂,故事性极强,同学们不妨借来一读。我在这儿还要强调一点:高年级同学尽量不要看漫画,我们老师之间有一句笑谈:漫画看多了会让你脑残。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痴迷漫画,有的学生不惜牺牲宝贵的学习时间,躲进卫生间里看漫画,不惜省下早饭钱买漫画。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同学们如果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可以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借书。既节约了金钱,又合理利用资源,还能读到很多好书,堪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有的同学宁愿挤出大部分时间用来做题,也不愿意拿起一本好书来读一读。读书的过程,虽然平凡,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做好了,我们同学的品格提高了,智慧增长了,眼界拓宽了,知识丰富了,自然我们离成功也越来越近了。如果我们的同学,能把读书当成每天必做的事情,一两个小时也好,一二十分钟也罢,只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坚持,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上,已经在无形中累积了一种叫做“气质”的东西,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气场,让你变得很强大。美国有一个真实的笑话,一个男孩喜欢上了他的同座位,回家以后,他非常苦恼的对妈妈说:“妈妈,您能想个办法洗掉我脸上的雀斑

吗?女生会因为我长得不好看而不喜欢我的!”这时,妈妈会怎们回答她的孩子呢?同学们说了很多答案,对,这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同学们提高自身魅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它会让你在任何场合都充满自信,成为一个倍受欢迎的人。同学们,你们愿意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吗?那就投入到书籍的海洋中去吧,那里有很多自然与社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贝,在那里,你还能找到快乐、自信、智慧,而这些,足以让你一生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篇6:心情愉悦的话语

1、有时候,越是假装不在乎,对他越是思念。

2、女孩按相貌可分为三种:一种来自天上,一种来自民间,一种来自阴间。

3、一闪一闪亮晶晶,马桶刷的真干净,放在博物馆当展品,好像你的小眼睛。

4、一个人没有了梦想。活在世上也就没有意义了!

5、人总是在感伤,难受时才会写出好的东西来。

6、自拍不是自恋,只是想让你看到很好的我!

7、我觉得我应该在我房间放几只青蛙,这样蚊子就不用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了。

8、人生如一次旅途,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9、不是我不知道,你的左拥右抱我一直明了。

10、能拥抱黑夜,也请歌颂黎明。劳累的心灵,需要光明的慰籍。我们可以发现身边的美好,只要你肯去发现。

11、微笑让人心情愉悦,神采奕奕,微笑带给你爽朗,宽容,自信与热情,微笑还是解决某些问题的润滑剂,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也许会改变一切,朋友,每天多一些微笑,就会少一些烦恼,那么今天你微笑了吗?

12、执子之手固然美,可谁能保证一辈子不松手。

13、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连折磨也是一种幸福。

14、你说没有我,你活不下去,那我郁闷了,没认识我之前的`那十几年,你都是鬼啊!

15、你淡定是因为你不怕死,我比你淡定是因为我不怕你死。

16、人总是在感伤,难受时才会写出好的东西来。

17、我们早就说好,要以最慵懒的姿势,恍惚地面对这个世界。

18、在遇到梦中人之前,上天也许会安排我们先遇到别的人;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上一篇:我的成长初中作文600字下一篇: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