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中国梦与大学生责任担当

2024-04-16

《形势与政策》中国梦与大学生责任担当(共8篇)

篇1:《形势与政策》中国梦与大学生责任担当

西 南 大 学

形 势 与 政 策 论 文

题目:试论中国梦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年班级:2012级生物技术2班 姓名:陈伟刚 学号:*** 时间:2014年6月3号

试论中国梦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中习近平提出, 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关键字】中国梦;当代大学生;责任与担当

一、中国梦的诞生,历史及意义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共同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就是“中国梦”,一个伟大但又艰难的“中国梦” 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才会生活的更加美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而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但我觉得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最有力的依靠。历史昭示未来。看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看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看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从1840年到现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都在共同努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新中国,正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与建设实践,开启了古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正是一代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让“中国梦”前景光明。时间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空前。中共十八大已经为未来描画了美好的蓝图。

二、作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

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明白了中国梦的由来,历史和意义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的但当是什么?我们是新一代的建者,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五四”前夕在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满足国家需要的青年人才是大有作为的青年人。广大青年现在是后备军,不日会是生力军,将来更会成为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广大青年学生需要中国梦来激励和引领。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是成才之梦、报国之梦、创新之梦、世界之梦。

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要对我们的国家和名族负责,这是我们作为21世纪新型建设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所必备的大学生思想。作为国家所培养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深感使命光荣。我们肩负着历史给与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就应该有相应的责任与担当,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其实是我们最朴素的理想和追求。有了这个理想和追求,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与中国梦的对接。

其次,中国梦更是报国之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一个大国,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一个大国的青年也不能在没有掌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能否正确地应对前进中的喧嚣和挫折,是对我们广大青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局意识和理性智慧的考验。

第三,中国梦也是创新之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对我们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培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最后,中国梦还是世界之梦。民族复兴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它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高度结合。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同样有利于国际社会。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要求我们要放眼世界,着力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沟通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未来,激励着我们振兴祖国的必胜信念和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定会躬身力行、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目标变为现实。

第二、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表达了广大大学生的愿望。

第四、激活正能量:,坚持全面发展目标,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确定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既是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激活“正能量”的根本。在当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外开放、多元文化、信息时代等因素接踵而至,加上激烈竞争、广泛流动、频繁风险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这使每个人,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有效适应、驾驭现代社会环境并有所作为。必须具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自觉性,必须善于学习、掌握、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必须培养、提高分析和解读实际问题与疑难问题的能力,这是坚持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四、总结

今日的大学生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富民强国”,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学习、工作和奉献。我们是中国今日之责任、明日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展望未来的30年,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当不断探索,追求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1【特别关注】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 2汪青松: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王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篇2:《形势与政策》中国梦与大学生责任担当

形势与政策

课 程 论 文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试论中国梦与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也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什么是“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如何接续?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青年一代,我们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习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亿万国人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习书记的讲话具有承前启后的强大穿透力,传递出了中国“追梦”信心。

中国梦,这个充满憧憬的词汇,自总书记提出并阐释后,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共鸣。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九次提及中国梦,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途径、依靠力量等,再掀中国梦的讨论高潮。中国梦,就其价值和内涵而言,是历史的、具体的、实践的、客观的,也是纯洁的、高尚的,深深根植于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之中,根植于生机勃勃的社会实践之中,根植于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之中。中国梦浩大非凡,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触动并激发了每个年轻人内心深处“中国梦”的畅想,让年轻人充满期待和力量,也让一个国家的复兴梦想与青年的梦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少年强则国强”一百多年以前,梁启超高喊出这一口号,唤醒了无数青年心中的热血。回首19世纪,我们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是与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可歌可泣,只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青年学生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无数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9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学生,30岁左右将目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长在发展时代的青年,是幸运的;追逐复兴梦想的青年,是光荣的。看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作为“中国梦”的寄托者,当之无愧!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正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100周年是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的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那么,在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挑战的历史时期,在亿万国人艰辛逐梦的坎坷道路上,作为羽翼尚未丰满的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在这一逐梦和筑梦的过程中夯实自己脚下的立足之地,从而进一步的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呢?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我们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呢?首先,大学生们应该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我们还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我们要始终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时期。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21世纪的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深刻意识到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报纸[N],包心鉴,《今天我们如何实现中国梦》,2013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

【2】报纸[N],陶晴,《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2013年10月30日,《云南日报》 ;

篇3: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中国梦, 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 在十八大以后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中国梦, 如同一幅历史画卷, 描绘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坚持不懈的奋斗史, 又是一曲华美的乐章, 书写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鸦片战争带来的屈辱让我们梦想自立与自强, 南京大屠杀的残忍让我们梦想自由与强大, 新中国成立为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尊感, 那时我们梦想强国和富民。如今, 中国GDP高速发展, 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大国地位举足轻重。世界舞台上, 中国爱好和平, 彰显大国风范;民族之林中, 中国自强不息, 创造不朽文明。现在的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中国梦!

二、“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期盼, 代表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梦想, 大都围绕在家庭、就业等方面, 而我们的中国梦, 正是无数个人梦的组成, 是个体梦的宏观表现。

个人梦是中国梦的奠基石, 有家才有国。生活, 具体可以以四个字“衣、食、住、行”概括。我们的梦想纷纷围绕着四个字展开。衣能蔽体、食能果腹、住有所居、行可畅通, 这是我们的幸福。衣、食、住、行等方面条件的改善, 既是人民生存的保障, 也是我们永恒不变追求的梦想。从宏观层面上讲, 人们的基本生活没有忧虑, 食品质量得到保证, 对于“买房难”“住房难”的现状能够得到缓解, 我们能够买得起房, 住得上放心房, 而交通畅通、以车代步也应该逐步实现。个人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社会和谐, 而这也正是“中国梦”内涵的具体表现之一。

中国梦, 为个人梦的构建与实现提供了舞台。从旧社会时的愚昧无知, 到今天的思想解放, 人人拥有自己的梦想, 而这一切, 有赖于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国家强大, 才能让国民生存的有尊严, 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国家发展, 才能为国民做梦、追梦、圆梦提供土壤和营养。

三、“中国梦”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 是全民族的梦。作为振兴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一方面, 大学生对于实现“中国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一方面, “中国梦”理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也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个人梦的构建。“中国梦”的提出, 在社会各界掀起学习中国梦内涵的浪潮。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共青团委下发相关文件, 要求各高校开展“中国梦”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意识。“中国梦”校园文化的开展, 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结合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重新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自己的个人梦。

其次, 中国梦的构建为大学生提供了机遇。2012年11月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 支持青年创业。”中国梦的构建, 更深层次地引起党和国家对青年的重视。将培养青年人才的重任写入人大报告, 为青年的成长规划宏伟的蓝图, 包括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就业环境改善、创业资金扶持等方面, 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最后, 中国梦是大学生奋斗的动力之源。现如今, 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已经醒来, 它有信心和能力来让我们“做梦、追梦、圆梦”。它既涵盖了祖国未来的发展目标, 又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以及食品安全等民生热点问题, 为党和政府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方向。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作为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必将从实际行动出发, 全面锻炼与提高自身能力。因此, 中国梦为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与个人价值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四、大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努力

大学生接受过马列主义教育, 拥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 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柱, 更应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国梦的构建是党和政府从国家、人民的角度出发, 为改善人民生活、提升综合国力而提出的发展目标。我们应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认识到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 也是个人的梦, 它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其次, 全面发展自身能力。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越加突出。我们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更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最后, 从日常小事做起。中国梦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我们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在生活中乐于助人, 保护环境, 锻炼身体。在学业上,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实现全面发展。对于自己的梦想, 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和百分百的努力, 为梦想奋斗, 争取实现自己的个人梦, 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溢彩。

“中国梦”与大学生关系紧密, 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个人梦的构建以及日常行为的发生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应全面看待大学生之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 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深刻认识, 进而影响其个人梦的合理构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中国梦[D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 ew/1817221/9342599.htm?fr=Aladdin.

[2]王超.大学生成长的新动力——中国梦的三个维度解读[J].沧桑, 2014, (1) :174-176.

篇4: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

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激励奋进的重大作用

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和激励奋进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最强音。当下,众人争说中国梦,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既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家国天下的情怀,又是炎黄子孙命运共同体的凝聚。

中国梦,托举着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坚定信念和承前启后的品德意志,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和美好的未来。中国梦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与时俱进,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要求和新愿望,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水平和绩效,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胜利、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一种思想能够成为人们共同的思想基础,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哪一个人主观臆想的,而是由这种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由该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所决定的,由该理论形态内在逻辑具备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所规定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高度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因此,实现中国梦必将充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建设新格局。这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国梦的全新要求,是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励志方向。

深刻领会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夢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概括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三者相辅相成。在实现中国梦的接力探索中,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从根本上说,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指导或者思想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神支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要素。我们要把这个担子担好,把这份责任履行到位,珍惜党的艰苦奋斗光荣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培育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中国梦既是一个信念,又是一个行为,还是一种品质,是信念、品质、行为三者的统一。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是共通的,他们值得信赖、堪当重任,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他们身上彰显大学生的信念、品质与责任的活力,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接续力量。一方面,中国梦需要靠信念坚守;另一方面,中国梦需要靠品质铸就,靠行为示范。高校开展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推动“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倡导艰苦奋斗,倡导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励志行为。

承前启后实现中国梦,创新实践的责任担当

实现中国梦要有永不懈怠的责任担当。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高校要深入开展实现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实现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用实现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

一是实现中国梦与文明传承的感召相一致。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我们的民族曾经历尽苦难,但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民族复兴梦召唤着我们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深刻揭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是实现中国梦与持续奋斗的目标相一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党的奋斗历程孕育着光荣的中国梦。今天,提升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的能力,紧紧抓住实现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至关重要。

三是实现中国梦与科学发展的地位相一致。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无数“中国故事”的精彩呈现,印证着一个朴实的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实现个人梦想才有底气。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实现中国梦才有活力,才够坚实。

四是实现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相一致。高校要把实现中国梦不断引向深入,同心共筑中国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要在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上下工夫,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同做好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在推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之中,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职业道德建设和个人品德教育之中,融入学科建设和才华建树之中。

篇5: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

姓名:张进钱

班级:11级电商班

“中国梦”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斗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这样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法非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我们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

我们大学生一代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富民强国”,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学习、工作和奉献。我们是中国今日之责任、明日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是新时代的接

班人。我们正处在黄金时代,应当学会竞争,勇于创新,更重要的是做出贡献。展望未来的30年,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青年应当不断探索,追求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篇6: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专题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中习近平提出, 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关键字】中国梦;当代大学生;责任 一.中国梦的由来,历史与意义

“中国梦”,即如习近平所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为什么会产生?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而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为什么中国梦会引起这么多的共鸣?这可能与中国梦的历史有关。习近平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历史昭示未来。看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看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看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鸦片战争之后,实现民族复兴便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持续奋斗了170多年。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今天的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中国梦”,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高谈阔论白费光阴,瞻前顾后错过机遇。“空谈误国”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在党的历史上也有过教训。在信息高速时代,不切实际的空谈更是只能徒增“熵”值,无益建设。

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新中国,正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与建设实践,开启了古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正是一代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让“中国梦”前景光明。

时间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空前。中共十八大已经为未来描画了美好的蓝图。

面对把一个13亿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大国带入现代化的历史重任,面对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压力与和平崛起的烦恼,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砥砺自身,如何通过实干凝聚党心民心,解决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也异常艰难。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并不遥远。

回顾了历史,我们又该思考中国梦的意义。

习近平的讲话回顾历史,着眼当下,瞻望未来,透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中国梦,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之于中国社会整体而言,放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最有共识的中国梦应该还是民族的复兴。

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历史;每一代人的努力,都会成为历史的一段。现在,我们既站在既往历史的终点,又站在未来历史的起点。

中国梦,就是要更贴近老百姓,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凝聚人心。我们常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强调的是怎么干的问题,这个我们强调得比较多,但是价值理性更强调我们为什么要干这个,怎样干得更好。

二.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中国梦的深层含义。

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明白了中国梦的由来,历史和意义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是新一代的青年,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五四”前夕在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满足国家需要的青年人才是大有作为的青年人。广大青年现在是后备军,不日会是生力军,将来更会成为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广大青年学生需要中国梦来激励和引领。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是成才之梦、报国之梦、创新之梦、世界之梦。

虽然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其历史责任与使命会相应地有所不同。但当代的我们,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但当代青年,特别是我们这些青年大学生,同样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基础。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其实是我们最朴素的理想和追求。有了这个理想和追求,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与中国梦的对接。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从价值维度来看,就是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有责任意识,要勇于担当,自觉地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还要注重多元复合的知识积累,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将基础知识的广博与专业知识的精深结合起来,不仅掌握本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兼修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自觉接受系统严格的实践训练,注重将实践经验积累与理论升华结合起来,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增益其所不能”,让青春和生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让知识通过实践的作用,外化为卓越的事业和成就,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人生奋斗的历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梦更是报国之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一个大国,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一个大国的青年也不能在没有掌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能否正确地应对前进中的喧嚣和挫折,是对我们广大青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局意识和理性智慧的考验。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梦也是创新之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对我们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培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或创造性思维的突出,更表现为创造性人格的卓越。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青少年时代智商资料的研究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但他们的人格与一般人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在学习成长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养成,不仅要有推陈出新、和而不同的智慧与才能,也要着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与探索精神。从历史的纵轴上看,中国梦就是青年渴望的强国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一直是对我们来说,中国梦还是世界之梦。民族复兴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它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高度结合。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同样有利于国际社会。中国人做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与世界一道共同追梦,实现互利共赢。这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成长为国际化人才,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要求我们要放眼世界,着力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沟通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未来,激励着我们振兴祖国的必胜信念和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定会躬身力行、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魄之路。因为爱国主义始终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而改革创新始终鞭策着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三.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1.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发展是第一要义”,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而发展离不开充满激情的青春理想,离不开远大的志向作为前行的航标,离不开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目标变为现实。作为青年人,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落实好党的十八精神,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升力,在各个领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凝聚每一个人的“正能量”,从而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3.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表达了广大青年人的愿望。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为此,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

三、激活“正能量”,坚持全面发展目标,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确定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既是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激活“正能量”的根本。在当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外开放、多元文化、信息时代等因素接踵而至,加上激烈竞争、广泛流动、频繁风险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这使每个人,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有效适应、驾驭现代社会环境并有所作为。必须具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自觉性,必须善于学习、掌握、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必须培养、提高分析和解读实际问题与疑难问题的能力,这是坚持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坚持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内容。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界定为“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只有全面发展各种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才能不断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一个能力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首先要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认识和适应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变化最基础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书本理解运用能力、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知识运用和更新能力等等。其次是要具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改变、改造、改善、改进和调整实践对象的能力,包括资源转化与整合能力、运用科技手段能力、专业实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等。最后,就是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的最高形式,包括创新思维能力、预测决策能力、创新表达能力、创新策略能力等等。所有这些能力,都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既是全面发展的标志,也是推动全面、高效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这些综合能力,才称得上是具备拥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才可以“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上述能力,不是凭空而成的,需要我们广大的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创新过程中逐步培养、锻炼、摸索、提高。

今日的青年一代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历史使命是“富民强国”,他们的历史任务是学习、工作和奉献。他们是中国今日之责任、明日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正处在黄金时代,应当学会竞争,勇于创新,更重要的是做出贡献。展望未来的30年,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青年应当不断探索,追求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特别关注】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 2..汪青松: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王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篇7:《形势与政策》中国梦与大学生责任担当

像往常一样,忙完日常的琐碎,静坐在电脑屏幕前,看着十七字的标题,却迟迟不能落下一字,我想到了自己一年多的大学生活,我想到了在这一年多的大学生活之前经历的所有,所有的考试,中考,高考,重读,再高考,所有的天未亮便背起书包,伴着阵阵读书声跨进校门的日子,那些星辰已渐渐隐没却仍在教室伏案疾书的日子,那些看着老师带着成绩单走进教室时内心忐忑不安,为一点点的失误悲戚落泪,为每一份进步以及由此伴随的鼓励而激动落泪的那些久违了的时光。回到现实,一台笔记本,一张床,一部手机,寝室-食堂-寝室,偶尔夹杂一两间教室,没有忐忑不安,也没有欣喜若狂,甚至对未来每一个即将到来与很快逝去的分分秒秒没有了一丁点的期待,想得最多的不是之前设计好的我想考取多少证书,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行业,而成了我中午吃什么,谁给我发消息了,怎么回复……

念此种种,这一行十七个字的标题,对我而言太过沉重,即便如此,也恳请老师允许我用收起轻佻后的虔诚,浅谈我心目中的中国梦,我心目中的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其实,“振兴中华”这句话,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最响亮的一句话。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人们所熟知,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人真是在做梦,找不到出路。毛泽东同志诗曰: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经过170多年的奋斗,现在是到了快要梦想成真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而我们,除去子女,朋友,亲人,同学的身份定义,我们还有一个共同,响亮,被我们遗忘却始终鲜明存在着的称呼,我们是新中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是老一辈口中将来接过他们的担子挑起中华崛起,撑起“中国梦”的国之栋梁。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迟早要由我们来承担,因此必须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公意识,才能担起历史重任。只有明白我们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我们怎么样去承担责任,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愿望才能成真,而做到如此的个体,群体大学生,才是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社会多元化带来各个方面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而不是通过上大学来确定自己所要承担的专门职责。表面上,他们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自愿地选择其所学专业,但实际上是根据哪种专业有更丰厚的经济收入来选择的。更轻松体面的工作,更丰厚收入的想法是潜藏于上大学的目的之中的。或者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已经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财富,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只享受权利而没有履行义务。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认为自己是出钱读书的,有权要求修改教学计划,有权要求选课,有权要求选教师,但从未考虑自己还应该履行遵守纪律、聆听教师传授知识等义务。

责任感的缺失,存在于各个大学校园,或者更残酷地说明,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存在于我国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大学生是由初高中生演变的,诚然大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必不可缺,但根本而言,从小开始,从教育的源头开始,责任感的培养,中国梦的贯彻,中华崛起的思想精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90后的中国大学三年级学生,我知道,要想实现强国梦必须先一步一步充实自己、强大自己。在大学里,我除了认真上课,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实现不易,复兴之路艰辛。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艰难求索史,也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封闭愚昧到文明开放,从备受欺凌到独立自主,中华民族雪耻图强的探索从未停止,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泯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多少曲折与悲壮、多少豪迈与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胼手砥足、激流勇进,不断从苦难走向辉煌,不可逆转地结束了中国积贫积弱的悲惨历史,不可阻挡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篇8: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

1中国梦给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带来的启示

1.1现实性与理想性实现有机统一

大学生处于当下环境中, 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便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由现实世界价值意义所具备的主体超越性所生而成, 其基本特质是现实否定性与未来指向性。由此可见, 实施理想信念教育, 不仅要具备现实性, 还要具备理想性。在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将指向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作为主要导向, 结合时代主题, 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共产主义理想与符合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自觉意识, 还要以现实生活为主要立足点, 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需求以及生活实际状况, 帮助学生对现实生活形成真实性感知与批判性理解, 并以此为基础, 构建理想信念的憧憬与追求。只有现实性与理想性实现有机统一, 才能对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全面创新。

中国梦的主要目标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以及国家富强, 它不仅是国家层面理想信念的具体表现, 还是个体在追梦过程中对现实要求的体现。中国梦有机结合了民族兴旺与个体生活, 为个体与社会构建了一个具象化的追求目标, 而对目标不断憧憬与超越的过程, 便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的表现。因此, 中国梦受到了人类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响应。

1.2层次性与主导性相协调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一定的主导性, 其主要体现层次有两个, 首先, 理想信念教育占据主导地位不动摇,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 促使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其次,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主要意义, 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要始终贯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除此之外, 理想信念教育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之间的区分度与差异性, 教育对象不同, 层次需求也不同, 因此,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 要对个体发展以及认知规律给予充分的尊重, 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

个体不同, 在发展与素质方面自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统理想信念教育采取大一统模式, 严重违背了个体差异性的发展需求, 价值传统的思政教育遵循整体主义与道德精英主义,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基于这种视角而言, 中国梦将民族振兴作为自身的主导思想, 不仅对集体以及个体的各个层次梦想进行有效整合, 还包容梦想复杂多样的特性, 对理想信念教育而言, 有利于其层次性与主导性实现协调发展。

2中国梦及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一定的契合性

2.1理论维度具有共融性

习近平曾表明, 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大力弘扬中国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 团结各个民族的伟大力量。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有五方面, 分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马克思思想。中国梦的构成要素与我国核心价值理论具有较高的共融性与一致性, 中国梦是我国核心价值理论的根本体现, 而对于理想信念教育而言, 我国核心价值理论是不可缺失的发展灵魂与教学指导, 由此可见, 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的根本载体,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应契合中国梦的根本思想。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便是中国梦及理想信念教育在理论维度上的契合点, 应用中国梦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可以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理论视野。

2.2主体维度具有统一性

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集体价值, 具体呈现了我国的民族利益。“只有国家兴旺, 民族振兴, 个体利益才能得以保全。”习近平的发言表明,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便是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 由此可见, 中国梦是民族、祖国以及个体关系的根本连结。实践中国梦的主体是我国大学生, 因此, 可以说大学生的个体思想会对中国梦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对于民族与国家而言, 大学生是发展的希望, 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分,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梦及理想信念教育在主题维度上具有良好的统一性, 与思政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需求相符, 有利于大学生从消极的被动接受者向积极的主动参与者进行转变, 有利于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2.3目标维度具有指导性

中国梦以不同视角与层次, 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体系进行了创新与完善。其中包括阶段性目标, 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支撑性目标, 即中国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主体性目标, 即以人为本思想。这三个目标之间相互协调统一, 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为理想信念教育创造了综合发展目标。中国梦中包含了形同、信念、实践以及理论, 基于世界发展观的理论而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合了价值与真理, 并在此基础上, 对伟大的理想信念进行了憧憬与追求, 以此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 可以帮助大学生升华自身的理想信念;而基于方法论的视角而言, 它可以给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提供具有科学合理性的运行策略。理想信念结合了现代社会主义的近期理想与共产主义的长远理想, 中国梦的主要思想又是中国民族振兴、发展特色社会主义, 因此, 中国梦对理想信念在目标维度上具有指导性。

3具体创新策略

3.1理论学习

对大学生思政教学进行改革, 促使思政理论课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 从而强化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结合中国梦与民情、省情以及国情, 并紧密联系国情教育与理论武装, 帮助大学生有机结合现实生活与切身感受, 从而促使理想信念教学更具说服力与生动性。在教学过程中, 合理利用高效思政教育网站、社交平台以及网络舆论, 针对中国梦思想进行主题教育。在网络上展播中国梦的先进事迹以及相关材料, 并利用社交网络平台, 例如, QQ、微博等, 引导学生以此进行讨论, 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理论学习气氛,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利用网络效用, 对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全面深化。

3.2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整体成长状况,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可以对课堂教育进行有益补充, 总体而言, 校园文化具有一定隐形教育功能, 会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高校可以以中国梦为主题,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例如, 文艺表演、学术讲座、主题演讲以及社团文化节等, 在活动中挖掘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 并以此作为文化品牌, 从而全面改善大学生成长的精神氛围, 帮助大学生发展自身个性、锻炼自身能力, 最终实现人格的全面建设。除此之外, 还可以开展一系列评选活动, 例如, 感人事迹、优秀学生干部等, 树立典型学员, 并由其带动其他学员, 从而为高校创造一个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风气, 以此对大学生的思想信念进行引导, 帮助大学生实现感性认知到理想认知的转变。

3.3社会实践

高校应支持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并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 例如, 根据中国梦的核心思想,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从而促使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对基层社会形成深入了解, 从而有效解决现阶段的社会难点与热点问题。大学生通过中国梦形式的社会实践, 可以充分感知到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了解发展历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 明确实现中国梦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进而以此为引导, 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自身形成明确认知与准确定位, 树立终身为传播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4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他们只有形成良好的理想信念, 才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因此,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必须基于中国梦思想的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使其明确认识到自身建设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关联性, 从而自觉成为中国梦践行者。

摘要: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 紧密结合中国梦, 可以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精神导航, 为其理想信念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中国梦可以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层次性与主导性、现实性与理想性进行协调统一, 促使它们实现和谐发展, 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 促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梦想、有追求的新兴人才。基于当代发展潮流, 结合中国梦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全员化以及全程化教育是首要条件;基于中国梦的理念对现实世界以及理想世界进行连接, 促使理想信念教育转化为范式则是根本要求。因此, 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必须将中国梦作为沟通主客体的关键桥梁, 从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与优化。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庞桂甲.浅析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 :66-69.

[2]张艳波.谈用“中国梦”统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50-51.

[3]林平先.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4) :7-9.

[4]韩凤霞.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 :103-105.

[5]胡晓敏, 郑雅萍, 钱艺.“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438-442.

[6]时锦雯, 冯训婉, 胡寿鹏, 杨宁, 李晓梅, 杨舟.“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报告[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1) .

[7]胡寒, 邓栗, 连选.略论“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 (3) :131-134.

上一篇:播音员年终总结下一篇:磁能穿过物体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