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

2024-05-22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共6篇)

篇1: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

[内容提要]: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11万的记录。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本文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是面对压力的同时,也存在新的机遇。为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要做到:第一,继续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第二,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第四,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压力与机遇对策思考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自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2002年,中国在读大学生已经占到同龄(18至22岁)人口的14%。2003年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共录取新生340多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611万。

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具有高学历求职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地增长。

2003年是中国1999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来的第一个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年,全国共有大学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而社会就业岗位的增长大致与上一年持平。从总体上看,一方面,目前大学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高素质人员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在用人机制、供需结构、择业观念等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存在结构性困难。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为32%。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在毕业生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社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增加52万,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是:压力与机遇共存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就业率达仅到68%,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但大学毕业生就业在面临重大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将会导致对就业的有力拉动

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比2003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这是自1997年以来同期中国经济的最高增速。

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

9.9%。

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换言之,至2010年可以新增加700—800万个就业岗位。就是说,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如果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就会为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计在今后5年里,中国经济将继续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样的话,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至少将会达到560万个以上。比较而言,高学历求职者的就业形势将会更为有利一些。

2、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国外的资本、技术的介入无疑将会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其结果将会是有利于吸纳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业。

3、政府和全社会正在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

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市

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和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等。

2009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入伍服义务兵役等七方面重大政策。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继出台具体措施。例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了毕业生就业推进工程、三年百万见习计划等;财政部针对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和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出台了新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商务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出台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政策;科技部出台政策,鼓励重大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吸纳毕业生;公安部出台了毕业生士兵退役后户口迁转比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等优惠政策;总参谋部启动毕业生预征制度,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团中央扩大实施“西部志愿者计划”,全总、妇联、残联等出政策、出资金、出项目,加强对困难职工家庭毕业生、女大学生以及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4、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共同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是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精神做出的决定,财政部、人事部给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2003年的招募指标为5000-6000名志愿者。全国共选拔600名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基层工作。这两项工作计划都是开发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且在未来时期的工作力度将会加大。

2004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总数为10000名。截至2008年,共派遣44000多名志愿者在中西部26个省、500多个县从事志愿服务。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人数达到15万人。

三、促进并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1、继续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

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口对社会成员流动性的限制,不仅会促进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性、能动性,而且会使其流动、就业的空间变得更广阔。流动的自由度是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人档合一”所强化的是人才的单位所有;“人户合一”所强化的是人才的地区所有。随着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推行,在今天,“档案”对于人才流动已无多少限制,唯有户口还对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因此,必须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毕业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流向。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尤其是非公有制单位,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公安部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証》为其办理落户手续。

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日前国家还提出,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对于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以及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

2、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发生着变化,而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常常滞后,其结果是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而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种情形在高校扩招之后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在无形中成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加重的原因之一。正因如此,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尤其是对专业结构的调整。

(1)将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也要求进一步赋予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的更大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地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学校和专业,应减少其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高校应在低年级对学生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而在高年级确定学生的具体专业方向。

(2)高校还应多方面地提高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综合素质。作为减少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关键之点,除了抓好教育体制的转型之外,还应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是,应该在高校中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具体而言,这种自主创业教育不仅应该从基本的普及性工作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3)高校有必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这种工作的重点可以落实在推行4年职业规划项目上: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

3、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

努力。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异地求职时信息不畅,成本太高。

(1)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包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前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毕业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毕业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信息,促进就业机构改变就业歧视现象,如对女大学生的歧视,另外还要调整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避免现在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的个人主观化、理想化的倾向,适当调整就业预期目标,以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

(2)诸多工作机制有待健全,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这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应尽快建立起全国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开设专门的窗口,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后,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3)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并且要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监督和评估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4、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

首先,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与择业困难之间的关系并理性地作出择业意向。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就业适龄人口的数量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这种情况对于该社会而言便构成了就业绝对困难情境。可以说,就业绝对困难主要存在于社会层面。实际上,由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基本上是一种趋势性估算、而且主要是以常规化就业岗位计算的,所以,对社会就业结构中的“弹性”系数以及对个体化就业岗位数量,一般很难做出精确的预测,其结果势必导致对就业绝对困难系数的计算难以达到高度精确。这便为社会争取从就业绝对困难向相对困难的转变留下可能的空间。

基于这一缘由,处在现实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择业时对自身就业意向的恰当定位和及时调整,将会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难度的减小。具体而言,在择业的同一个时间段上,如果人们在择业标准中对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等的选择都过于集中化,那么,势必导致在这些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上的集中竞争,形成就业绝对困难情境并加大就业绝对困难系数。相反,如果面对这种情

势而及时进行调整,选择目前被暂时忽视或“冷落”的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等,实际上等于主动选择了一种就业相对困难、甚至减小了就业相对困难系数,换言之,这种调整便可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形成。

其次,自主创业可以成为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一种主动性的现实选择方案。在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被动选择,如对自己原先的就业意愿进行调整。具体而言,降低择业标准,就可能意味着获得就业机会。二是主动选择,如自主创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形式经历了几种重要转变:第一,从最初主要是体制内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体制外就业;第二,从原先主要是机构化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个体化就业;第三,从最初主要是占据现有的就业岗位,到出现了更多的创造就业岗位。这种变化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是一致的。后期出现的就业形式,对个体自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创业则是这一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成为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

自主创业,一方面需要以个体自身的素质和实力为基础;另一方面则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虽然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然而,我们还必须不断推出新的和完善原有的就业政策以及加大户籍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与创新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汝信等主编:《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汝信等主编:《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沈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光明日报》2003年8月7日。

[4]白天亮:《中国上半年就业形势稳定 促进就业仍需要加把劲》,网易新闻,2004年7月30日。

[5]黄全权:《六问我国就业形势:280万高校毕业生如何就业》,新浪新闻,2004年9月6日。

[6]宋丽云:《教育部出台十大措施确保2004年高校就业率达70%》,人民网,2004年5月12日。

[7]王艷红、何德功、何光海:《大学生就业已成全球老大难》,新华网,2004年4月29日。

[8]《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毕业生将达15万》,中原教育网,2009年5月12日。

[9] 原春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新华网,2009年7月9日。

篇2: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麦可思公司连续两年调查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描述。调查发现,虽然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率较低,但半年后的就业率有明显上升。不同专业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差异,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企业或单位接受毕业生就业的数量不同,不同专业、职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薪资水平不同。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世纪 90 年代末期,中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导致 2003 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麦可思公司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课题组从 2007 年开始,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本文是 2008 年 2-3 月对毕业半年后的 200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①。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远高于毕业时的就业率

图 1 为 2007 届大学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图。按图 1 所示的比例计算,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 84.9%(55.1%+28.6%+1.2%)。按劳动经济学的惯例,就业率的计算基数不应包括正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因此就业率计算基数应为适合就业的人((84.9%+12.1%)),据此,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 87.5%(84.9%/97%)。

按图 1 所示的比例计算,失业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为 12.1%——有 9%的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 0.9%的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 2.2%的人放弃求职和求学(所谓的“啃老族”)。

另外,回答毕业时就已经落实工作的有 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 87.5%实际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提高有两个原因:一是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二是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认识加深,在遭遇到求职挫折后会调低偏高的就业期待。因而,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被推迟到毕业以后还在继续进行,毕业时的就业率(初次就业率)不代表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态,不宜用来考核大学,大学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指标更为稳定和真实。

图 1 还显示出,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为 55.1%,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的比例为 28.6%,大约每三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就业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就代表着约五万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没用上。这说明,高等教育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中国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占1.2%。

(二)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 2006 届毕业生

图2显示了2007届毕业生在2008年的就业情况与2006届毕业生在2007年的就业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2007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略高于 2006 届的应届毕业生。与专业相关的就业也有增加。这表明,与 2006 届毕业生相比,中国 2007 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略有提高。

另外,与 2006 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相比,2007 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国内外读研人数不增反降,原因可能是: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甚至“经济过热”,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当毕业生有好的就业机会、加之近几年研究生毕业同样也遭遇就业难的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读研三年后的就业形势难以预期,不如抓紧好的机会、先就业再说”,于是应届毕业生读研的比例与上届相比有所下降②。

(三)不同类型大学的就业率有所差异

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就业率有所差别。研究型大学(“211”高校)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为 94%,毕业时就业率为 88%,半年后就业率比毕业初始就业率高 6 个百分点。非研究型本科大学(非 211 普通高校)的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 90%,毕业时就业率为 59%,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实现的。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为 84%,毕业时的就业率为 43%,近一半的毕业生是在毕业半年后才找到工作。

从学校的专业类型来看,外语、外贸类的高校就业率较高。比如,在被调查的 2113 所院校中,就业能力指数排名最高 10 所院校分别为:外交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易大学、深圳

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

(四)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

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为:机械电子工程(100%)、医学检验(99.1%)、医学影像学(99%)、注册会计师(98.4%)、物流工程(98.3%)、勘查技术与工程(98.2%)、建筑学(97.9%)、车辆工程(97.7%)、信息安全(97.2%)、过程装备控制工程(96.8%)。从中可见,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最高的达到100%,最低的也有96.8%。在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专业性很强,其他专业毕业生不易进入,这些专业所就业的领域是中国增长较快的行业或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这表明,对专业训练要求较高的专业其就业率处于最高行列。另外,在就业率最高的10 个本科专业中,月薪在2500元以上的有8个,2500元以下的只有两个。总体而言,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薪资也较高。

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为:音乐表演(72.1%)、运动训练(73.9%)、中医学(77%)、美术学(79.5%)、音乐学(83.9%)、生物技术(84.2%)、体育教育(84.3%)、生物工程(84.3%)、农学(84.6%)、应用心理学(85%)。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都在85%以下(含85%);绝大多数月薪都在2000元以下,只有三个专业刚刚超过2000 元,大大低于本科应届的2483元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薪情”也不乐观。

(五)热门和冷门专业的就业率

图 3 所列是最热门本科专业(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的供应量和就业量。从图中可见,这10 个热门专业的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 6.7 万,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 32.9%。其中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半年以后失业人数在万人以上,另外,这 10 个热门专业的半年后就业率分别为 9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1%(英语)、95%(会计学)、91%(国际经济与贸易)、91%(工商管理)、86%(法学)、92%(电子信息工程)、96%(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89%(汉语言文字)、9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另外,由于上述这 10 个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庞大,虽然失业率并非最高,但实际的失业人数很大,这 10 个专业中有九个列位于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中,仅有“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这个专业之外。热门专业失业严重,十个最热门专业占了本科半年后失业总人群的 32.9%,对各高校、地区和全国的失业总体水平影响最大。对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的招生人数采取宏观控制,消除供给结构性失业,才能有效降低失业总水平。

调查显示的最冷门的 10 个本科专业(就业人数最少的专业)分别为水产养殖学、医学影像学、编辑出版学、审计学、勘查技术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药物制剂、运动训练、医学检验和德语,这 10 个专业的就业需求量都超过毕业生的供给量。冷门本科专业的就业量少,供应量也少,因而就业率相对较高,其中的 10 个最冷门的专业名列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二、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流向

(一)最热门的 10 个职业

图 4 是2007届大学毕业生最热门本科职业前 10名。从图中可见,这 10个职业的需求量基本都在 3 万以上,最高的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职业需求量接近10 万人。不过,这 10 个热门职业,只占了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总数的 1.5%,其总就业人数 53 万,占了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总就业人数的 26%。另外,从图 6 中可见,不同的热门职业之间薪资差距很大。计算机程序师、电子工程师(不包括计算机)、销售经理、口译和翻译这四个职业的月薪最高,在 3000 元左右;而初、高中教师的月薪分别为 1654元和 1765 元,与最高的相差将近一倍。中等薪资水平的职业,月薪在 2500 元左右。这说明,薪资水平的差异性与职业的热门程度没有正相关的关系。

(二)就业单位类型和自主创业

图 5 列出了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分布。科研看道,民营企业/个体是2007 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36.2%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57.1%都受雇于民营企业,占到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总数的 40.2%。

另外,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企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300 人以下的企业雇佣了 48%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毕业生的 40%,高职/专科毕业生的 55%。2007 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 1.2%。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为1.6%,是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 0.7%的两倍多,研究型大学(“211”

高校)的自主创业比例最低,为 0.5%。就业好的毕业生群体自主创业比例低,虽然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被视为最具知识型创新的大学毕业生群体。高职/专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多是自谋职业,解决生计而已。

(三)地域分布和省际流动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中西部地区的大学就业压力最大,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不了大学本科毕业生所需要的工作机会。因此,这些地区的毕业生在其大学所在省就业的比例大大低于其大学所在地的比例,如在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仅为本科大学毕业生提供了 28.9%的就业岗位,甚至不能满足该地区高校自己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要求(该地区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占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 50%)。

然而,占生源(34.6%)和教学资源(34.3%)均超过三分之一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却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工作,接纳了全国 61.3%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不仅吸纳了大量本地区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也为外地来的毕业生提供了工作机会。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海、广东和江苏,其中上海市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高达 96.6%。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往往会受到当地就业市场的影响,北京、上海、广东,除了本省市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也吸引了大量外省市优秀毕业生流入。如表 1 所示,中国 2007 届大学毕业生省际流动频繁,从流动比例上来看,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四地的毕业生净流入比例分别为 185.2%、130%、117%和70.8%,均大幅度超过其他省/市,其中广东的人才净流入率更是遥遥领先。在调查分析的 23 个省/市中,人才净流入率为正值的省/市依次还有江苏 22.3%、天津16.3%、福建15.9%、山东8.2%、广西 3.5%。其他人才净流入为负值的省/市中,重庆(-4.3%)是唯一的一个直辖市,此外,还包括如四川(-39.7%)、陕西(-52.8%)、湖南(-60.5)、湖北(-65.2%)这样的教育大省,在东三省中,黑龙江(-65.9%)和吉林(-68.2%)的人才净流入率最后垫底,只有辽宁的情况相对稍好,但也净流出了-12%的毕业生。

从具体流向来看,北京市大学毕业生流向的前三个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天津,上海市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前三个省市为北京、广东、浙江,而广东省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前三个省市为:北京、上海、浙江。可见同样是经济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可能会更多考虑职业发展前景、文化环境等。而通常人们猜想的薪资影响,可能并不占主导地位。虽然在越发达城市就业,薪资越高,但是根据麦可思生活成本系数,如在上海工作,其生活成本指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78%,所以,麦可思研究认为:考虑到不同地区间生活成本的差别,这种在不同地区就业的货币收入的差别不会带来显著的物质生活上的差别。然而,尽管基本物质生活没有差别,但是大城市在文化氛围、职业发展机会、和信息资讯上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对大学生求职来说依然魅力难挡。在麦可思调查的本科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中,排位靠前的就业城市都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而其他出现的城市也无一不是现阶段经济活跃、发展良好的城市如苏州、宁波、佛山、青岛等。然而,大学毕业生也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大城市发展,不能在大城市就业的人,要能够下降期待到中小城市就业,就业总比不就业好。

三、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

(一)薪资水平与预期

图 6 所列是本高职/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和就业前对薪资的期待值底线。

毕业生就业前的薪资期待值底线都低于毕业半年后的实际薪资。这可能是由于毕业生们普遍感受到就业压力而不敢对薪资有过高期待。本科的月薪期待值底线比毕业半年后的实际月薪少了 806 元,相差幅度为 32.4%;高职/专科的月薪期待值底线比毕业半年后的实际月薪少了419 元,相差幅度为 24.2%。这说明,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薪资的期待底线值与实际薪资有一定差距。

图 6 见《社会蓝皮书:2009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第95 页

图 6 还显示,本科毕业生的月薪水平明显高于高职/专科毕业生。另外,在本科高校毕业生中,不同类型学校的毕业生薪资水平也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 2949 元,而普通本科高校(非“211”高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 2282 元,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高出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 34.1%。

(二)薪资的地域差异和企业类型差异

图 7 显示了大学毕业生薪资水平的地域差异,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毕业生的月薪越高。在直辖市就业的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几乎高出地级城市毕业生的三分之一,收入分配的地区差异在毕业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薪资水平的专业差异

数据显示,毕业生半年后月薪最高的10专业是法语(4783元)、石油工程(3550元)、注册会计(3494元)、德语(3 4 7 3元)、微电子学(3447元)、建筑学(3427元)、软件工程(3 3 8 4元)、信息安全(3293元)、保险(3102元)和日语(3096元)。这10 个专业的月薪,都超过了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2483 元。月薪最高的是法语专业,达到了4783 元,约是本科平均月薪的2 倍。本科专业高薪前10 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3 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4 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10 的日语专业。此外,电子信息类专业也在高薪前10 名中占据了3 名,分别是第5 名的微电子学,第7 名的软件工程和第8 名的信息安全。这说明,小语种和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处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薪资结构的塔尖。月薪最低的10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1540元)、小学教育(1588元)、中医学(1676元)、教育学(1744元)、美术学(1745元)、医学影像学(1774元)、林学(1833元)、历史学(1837元)、体育教育(1845元)和音乐学(1853元)。这10 个专业的月薪,都在1500元到1900 元之间,远低于毕业生月薪的平均水平。令人感到意外的是,10个月薪最底的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四个,其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非常高,这些工作要求的在职培训时间长,毕业生短期内薪资偏低。另外几个低月薪专业的毕业生有可能是大多从事教育工作,初期就业的收入较低。

(四)薪资水平的职业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半年后月薪最高的10职业分别是个人理财顾问(3834元)、审计员(3680元)、医疗销售代表(3644元)、信用分析师(3624元)、日常主管(3546元)、证券和期货销售商(3522元)、石油工程师(3517元)、管理分析专家(3494元)、信贷员(3449元)和贷款顾问(3414元)。本科薪资最高的前10个职业中,金融证券类职业占据了5名,分别是个人理财顾问、审计员、信用分析师、证券和期货销售商、信贷员和贷款顾问。这说明,金融证券业是主要的高薪职业。

月薪最低的10个职业是内科医师(1351元)、外科手术医师(1431元)、初中教师(1654元)、社会服务人员(1655元)、初中特殊教育教师(1676元)、幼儿园教师(1678元)、食物科学技术员(1703元)、数据录入员(1708元)、农业技术员(1733元)和中专职业教育教师(1741元)。这10个职业的月薪,都在1800 元以下。全国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1735 元,可见这10 个本科职业的薪资水平基本上低于高职/专科的平均月薪。内科医师和外科手术医师在所有本科职业中薪资垫底。幼儿园教师、初中教师、中专职业教育教师等也名列薪资最低的职业前10 名。

(五)薪资水平的行业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半年后月薪最高的5个行业是:证券业(3501元)、控股及其他金融投资机构(3354元)、航空运输业(3314元)、银行业及信用合作社(3289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3232元)。本科行业高薪前5名,实际上就是金融证券、航空以及石油天然气这三大行业。这也是社会上公认的高薪行业。月薪最低的5个行业是教育业(1832元)、农业生产作物类(1878元)、林业(1901元)、各级党政机关(1914元)、群众团体、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宗教组织(1922元)。

篇3:大学生消极就业现状浅析

一、消极就业出现的原因

毕业生就业时, 心里极其复杂, 而外界环境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人的决策。一般来说,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就业压力仍是造成消极就业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阶段面临的相关问题一般会造成该阶段的压力, 大学教育时期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一些压力, 一般时期的压力 (例如:家庭情感矛盾、物质经济上的贫困情况、学业完成情况等等) 在毕业阶段更加突显, 同时就业阶段, 大学生普遍会面临择业压力、毕业学业通过压力、失恋等压力, 综上分析, 毕业生需要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 只有了解不同个体不同情况, 才能有针对个体消极就业进行辅导。

2. 毕业生角色转变太快, 适应能力普遍不强。

毕业生适应了相对稳定的大学生活, 这种环境不包含社会关系系统。而毕业生就业是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将造成很多人的不适和排斥, 许多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社会交往能力相对弱的学生会首先感到这种心理压力, 而大学生生活主体仍是接受系统学习知识, 培养自学能力, 在这个大任务下许多同学学习主体仍是各种课程, 而到毕业就业时, 学习主体将变为如何融入社会中, 这些突然改变易造成学生的心理不适。

3. 毕业生对就业知识、就业技能学习缺乏重视。

毕业生通过就业指导课丰富自己就业知识, 并利用参加各种招聘会来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 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重视这些技能的培养, 才能应付各种就业问题, 不断提升自己就业成功率。事实上, 大学生对于开设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关注重视程度不高, 这种实用技能是大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 大学生自身必须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4. 毕业生就业阶段普遍缺乏自信。

没有自信的同学通常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提到的就业步骤, 但是不能将自身优点对企业进行展示, 或者因为缺乏自信, 导致主观上不愿意就业。企业家选拔人才时很大程度上选择有自信心、优点多的同学, 所以这种双向选择不匹配。就业成功者往往在就业阶段努力绽放精彩, 能将大学所学所获焕发光彩, 坚信大学教育的魅力。就业阶段消极者, 多为缺乏自信的学生。

5. 外部环境和压力影响就业。

每到就业季, 数据就会显示就业压力, 社会过多将自己目光投向就业, 环境给毕业生的提示是“就业困难年”, 这种持续的困难暗示很大程度打击了毕业生的信心。主流数据的情况是参考性的, 目前每个家庭都关注毕业生就业, 事实上, 每个毕业生最终都将成为社会人, 完成就业。

二、就业指导, 减少消极就业现象

对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服务是减少消极就业人群有效的方法。对毕业生消极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后, 有效遏制这种现象对策有以下几点。

1. 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 确立就业目标。

个人通过回顾过去或参与各项测试, 包括心理测试、职业类型测试等, 进行自我剖析, 找出优缺点。结合优缺点, 确立自身就业目标, 可以先从两个层面确立就业去向。第一, 自己感兴趣、喜欢的职业;第二, 现实情况中最容易达到的就业目标。制定两目标值以后, 经过长期并不断评估, 缩小两种目标值之间的域, 缩小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2. 毕业生应珍惜自己的每次求职经历。

许多同学不喜欢独立完成困难任务, 但是对于群体共同任务, 完成度相对良好。求职中, 如果第一次想跨出求职的第一步, 可以寻找同学陪同。求职中不论失败或成功都要认真对待, 并及时总结。对待消极就业的同学, 要及时加强与其交流开导, 寻找原因中找出是否存在第一次求职失败的心理阴影, 并鼓励其不断成长, 接受失败的事实, 并克服逃避等消极情绪, 运用时间积累法和成功体验法, 鼓励毕业生合理对待每次求职经历。

3. 建立有效的就业跟踪系统。

及时反馈毕业生中每个阶段就业情况, 出现问题后及时和同学交流解决问题。通过就业跟踪统计了解各阶段就业计划和实施情况, 就业档案统计各同学就业方面的资料, 包括基本资料、就业简历, 以便查阅。有意识的培养应届生自觉完成就业跟踪系统, 建立就业时间阶段, 制定就业计划, 每个时期将要完成的目标和总目标进行反馈和评估, 并将各阶段的情况及时与导师和长辈交流, 形成清晰的“就业账本”。也可以按照面试单位的顺序建立跟踪系统, 即单位、面试感受、反馈等, 及时汇总单位信息, 通过研究面试单位地区分布、经营性质、规模大小、招聘发布情况、面试过程及结果, 分析单位可行性、可面试单位范围的可扩展性、面试经验值、自身素质反馈 (显性优点、缺点) 。结合两种不同的建立就业跟踪系统的方法, 并在实践中加以优化, 逐步实现就业跟踪系统的大范围推广, 实现对应届生就业阶段和择业管理的干预。

4. 提供就业服务, 注重心理辅导。

现今应届毕业生不仅存在就业技能问题, 更多地将面临心理压力问题, 这些压力来自周边同学、家庭、社会舆论。及时加强与消极就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心理辅导, 能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 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 进而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就业。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高校的毕业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压力, 在择业过程中由于这种环境和个体主观因素交互作用, 导致个体心理紧张状态逐年增强, 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来看,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就业压力而导致抑郁情绪、狂躁、厌世等心理问题的案例屡见不鲜。研究发现就业压力会诱发更多的消极应对, 对于消极心理应及时加以干预, 心理咨询师遇到此类问题时应重视, 采用各种方法缓解个体外在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同时让来访者主动学习抗压方式, 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针对来访者进行应对策略和方法的训练, 例如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

总之, 大学生消极就业情况普遍, 学校应加以重视, 通过合理的途径进行遏制, 从个体切入, 从细节处理, 切实关注毕业生就业阶段心理状况, 有效辅导毕业生完成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建玲, 毛晋平.扩招后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学科, 2004 (4) :456-461.

[2]刘建荣, 张丽娟.大学生消极就业观问题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117-118.

篇4: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就业现状;指导策略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我国2016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70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也将更加严峻。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有效的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经济新常态对工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的时期。在我国这种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形势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这也使得现代制造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高校的工科大学生由于经过了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因此产业升级的变化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的毕业生人数为770万,与2006年的413万相比,10年间增长了近一倍,加之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变缓的发展变化,工科大学生也面领着就业困难的诸多挑战。

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工科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期望能够通过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来改变生活,但在就业时也容易出现期望值过高的情况。比如大部分工科毕业生都希望到经济发达城市工作,也希望能够进入国企等大型企业,而很多制造业的公司都是位于二三线城市或者属于民营企业的性质,虽然一部分工科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找到理想工作,但也有很多学生对就业前景过于乐观,以至于在就业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同时由于工科生缺乏人文精神,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也更容易忽视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在毕业时存在盲目性,比如随大流的去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国企外企求职等,导致找到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不能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的人身价值和追求。

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

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就业教育过程,内容需要涉及到如就业形势、行业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职业定位、求职技巧等各个方面。但以往高校的职业指导更多的只是针对毕业年级学生的一个临时抱佛脚的过程,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求职技巧这些环节。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开设了如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但并未形成完整体系。同时开展就业指导的教师主要都还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和学生辅导员,他们并未经过足够的专业培训,本身也有大量的本职工作要做,使得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难以深入和全面。并且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更多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的提高夯实,尤其是针对工科大學生,实践环节更是十分重要。

二、对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

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仅仅是针对毕业学生的冲刺,而应该是从新生入学就开始,持续深入地开展分层次的工作,也就是要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实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例如大一阶段帮助学生完成对自我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清楚自我的特点;大二阶段帮助学生逐步的收集和了解相关行业、企业、职业的各方面信息,并引导他们逐步完善人职匹配的过程;大三阶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如夯实专业知识的学习,考取相关专业能力证书,参与实习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在大四阶段顺利的完成求职就业过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工作,要从根本上改变就业是大四年级的事情这样的想法。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保证。首先,要重视一线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的作用,因为他们最清楚学生的详细情况和个性特点,利于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育,因此要对他们定期的进行专业培训和资格认定,使其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技能,成为师资队伍的主体力量。其次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鼓励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教师群体朝着就业指导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在此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并将其纳入职称评定范围,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成为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同时积极邀请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一些企业家、工程师到高校为学生授课,使得师资队伍中的专兼职人员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更加全面。

提高社会实践,加强校企合作

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最终的落点仍然是在实践环节,因此还需要提高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实习课程的培养,如一年级的认识实习、二三年级的生产实习、四年级的毕业实习,让学生了解行业深入企业。同时必须意识到就业工作最大的资源就是企业,因此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高校要主动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前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适应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卓越工程师训练等项目,积极建设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长为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人才资源,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做好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以经济新常态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为契机,建设专业化的师资教育队伍,加强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教育,增进校企合作和社会实践,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切实为国家培育出专业素质精、业务能力强的高层次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篇5: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高校严重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大学生数量逐年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压力沉重。为此,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自身都应该采取对策解决就业问题,减少就业压力,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在逐渐变大,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成为社会上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②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③ 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专家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社会针对

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增加52万,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特点:压力和机遇并存

1、政策体制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大学生带来更多机遇

第一,农民工工资的上涨促使企业扩大对大学生的需求。在随着国家“三农”政策农业税费的降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最低工资法的逐渐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提到,2003年以来农民工工资以年均10.2%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一些农民工和大学生替代性较强的行业(如酒店服务业),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将上升。

第二,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非常艰巨,政府、工会和企业都会加大对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如劳动关系专业、民法专业,等等。

第三,社会保障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机会。为了实现社保和医疗体制的改革目标,国家需要大批社保、医疗方面的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这有利于解决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经济发展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某些传统行业的规模扩张,进而影响这些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会是某些国家部门的工作重点,很多小规模的煤厂、电厂、水泥厂、造纸厂等将会被关停。这将加重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这也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在过去的2010年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影响已经凸显出来,服装、玩具、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资本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完全放开的话,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这是大学生就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

第三,金融部门的对外开放可能会压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众所周知,金融部门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阵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导致行业对中国大学生的需求量下降对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从总体形势来看,“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从专业结构来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民法及跟节能环保、新能源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机遇较多;金融、外语及跟传统制造业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挑战较多。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应对政策

1、政府应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

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口对社会成员流动性的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性、能动性。流动的自由度是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推行,在今天,“档案”对于人才流动已无多少限制,唯有户口还对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因此,必须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毕业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流向。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尤其是非公有制单位,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公安部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証》为其办理落户手续。

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高等教育机构应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发生着变化,而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常常滞后,其结果是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而不能及时找到工作。正因如此,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尤其是对专业结构的调整。

① 将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不应目光短浅地只看到当前社会哪个行业吃香,而盲目扩招本专业学生,而应是放眼整个中国社会,建立真正的适合国情的专业,并将其办大办强办精。并且时时刻刻都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创新意识,而不是固步自封。② 高校还应多方面地提高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全面了解各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与局限,据此开展真正适合本专业学生的课程,使其专业化、正规化。还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合作,培养出满足社会与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③ 高校有必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

3、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① 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包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前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毕业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毕业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信息,促进就业机构改变就业歧视现象,如对女大学生的歧视,另外还要调整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避免现在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的个人主观化、理想化的倾向,适当调整就业预期目标,以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

② 诸多工作机制有待健全,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这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应尽快建立起全国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开设专门的窗口,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后,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③ 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并且要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监督

和评估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4、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做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首先,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与择业困难之间的关系并理性地做出择业意向。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就业适龄人口的数量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这种情况对于该社会而言便构成了就业绝对困难情境。基于这一缘由,处在现实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择业时对自身就业意向的恰当定位和及时调整,将会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难度的减小。具体而言,在择业的同一个时间段上,如果人们在择业标准中对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等的选择都过于集中化,那么,势必导致在这些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上的集中竞争,形成就业绝对困难情境并加大就业绝对困难系数。相反,如果面对这种情势而及时进行调整,选择目前被暂时忽视或“冷落”的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等,实际上等于主动选择了一种就业相对困难、甚至减小了就业相对困难系数,换言之,这种调整便可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形成。

其次,自主创业可以成为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一种主动性的现实选择方案。在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被动选择,如对自己原先的就业意愿进行调整。具体而言,降低择业标准,就可能意味着获得就业机会。二是主动选择,如自主创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形式经历了几种重要转变:第一,从最初主要是体制内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体制外就业;第二,从原先主要是机构化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个体化就业;第三,从最初主要是占据现有的就业岗位,到出现了更多的创造就业岗位。这种变化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是一致的。后期出现的就业形式,对个体自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创业则是这一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成为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

篇6: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或就业问题,按其性质划分,大致表现为三种类型,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一般性就业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和将来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同时,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一)一般性就业问题

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即人多岗位少,基本特征是“人找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发展中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从理论和实际上说,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急需大量大学生,也就是说,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大学生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二)结构性就业问题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具体说来,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瞄准的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甚至非北大、清华的不要。另外,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以“批发”方式要走,而许多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则只能“零售”。二是学历需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研究生比较“抢手”,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专科生则比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三是不同地区需求反差明显。越是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的量越大;越是经济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反而越不好安排大学生,接收也不积极。

(三)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未能就业而导致的就业问题。它与结构性就业问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相同的是:它们都表现为“人找事”与“事找人”。区别在于:结构性就业问题表现为有空闲的岗位,劳动者也有意去填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技术,不能适应这项工作的需要,因而不能就业;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则表现为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尽管有岗位空着,自身也不缺乏从事这项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只是由于个人对这项工作不感兴趣或待遇低等原因,因此,宁肯待业也不愿去填

补缺额。根据研究表明,大学生找一个工作并不难,但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则比较难。大学生并不是没有工作可找,而是不肯“贱卖”自己,不想把自己随便“嫁”出去,是想找一个“如意郎君”。自然地,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就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金融危机的余威使世界经济陷入了低谷,这无疑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这一情况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2.高校扩招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预计今年全国毕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660万人。

3.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等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4.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5.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6.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7.学生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8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8.文科教育质量低下:由于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三、对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1.政府:

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要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同时要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此外要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社会需要。

三是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努力解决好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问题。要实施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托底安置;要认真落实取消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的规定,维护公平就业权利。

2.学校:

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首先,教育理念必须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向“素质本位、人格本位”转变,可采取多层次多方面模式如精英模式-团体模式-制度模式-系统模式等去灌溉学生精髓,让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含职业适应能力)和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

其次,要变单纯的精专业教育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大专业教育。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都应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其一,由于高校招生的计划始终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都必须改行。如果没有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这些学生就只能失业或待业。其二,无论是创业还是各类性质的创新,都需要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没有以广博为基础的“精专”不是真正的精专。纵观企业界、科技界、文学界及其他各界的成功人士,依靠单一学科闯天下而成功者几乎没有。

最后,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3.大学生:

(1)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另外还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社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大学生们的主观取向与客观需要不匹配。几十年来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方式使人们的创业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和某些舆论导向的影响下,又使许多学生在择业上形成了“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观念。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少有人问津;把注意力都集中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高收入、高福利单位,而对广大的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则不屑一顾。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不改变,这种假性就业难的现象就很难消除。

上一篇:支付清算系统题库全下一篇:小学班干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