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

2024-04-29

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6篇)

篇1: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2007-01-27 14:45:38

同志们:

新年伊始,全省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今天开幕了。在此,我代表省卫生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省精神病防治战线上的代表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减少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及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年多来,经过全省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省精神卫生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一是精神卫生工作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省已建立了精神卫

生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了对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与协调。二是社区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已覆盖多万人,精神病患者监护率、显好率、肇事率、社会参与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精神卫生机构得到进一步发展。全省各地不同程度的改进了当地精神卫生机构的发展规划,采取了一些倾斜或扶持政策,各地政府加大了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广州、深圳、江门、汕头、肇庆、韶关、顺德等地已经新建或在建住院大楼、门诊或综合实验大楼。四是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学历的专业人员,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调整优化了服务模式,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五是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和生活条件日益得到改善。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了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工作,精神病患者的权益日益得到保障,侵害精神病患者利益的现象受到全社会的谴责。

但是,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还应该看到我省精神卫生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全省精神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未治率和肇事率较高的局面还没有根本的改变,精神卫生机构在整个卫生系统中仍处于较落后的局面。所有这些现象和困难,都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存在。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下面,我就今后的全省精神卫生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树立信心,抓住机遇,加快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由于精神卫生的特殊性,国内外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都走过一段艰苦曲折的道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精神卫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特别是经费投入方面一定会不断增加。近期,国务院下发了《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

也下发了《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各级财政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促进福利型和公益型的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切实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这两个文件是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希望各级卫生部门特别是精神病院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吃透文件精神,多向政府汇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加快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今后,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求发展,通过多渠道来解决经费的困难问题,如争取各级残联的支持,争取慈善救济,争取国营民营企业的支持等。同时,更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努力探索,开拓精神

卫生的服务市场,求生存,图发展。希望大家加强联系和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

二、加强管理,促进精神卫生机构良性发展

各级精神病防治机构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特别要结合精神病学的特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使管理更加规范化、法制化,要加强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教育,使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各级精神病医院要依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第版()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版()的规定,严格掌握收治标准,及时收治患者,认真办理住院相关手续。正确诊治各类精神疾患,为每个病人建立内容规范、清

晰、完整、准确的病历或病历卡及康复记录,慎重对待每一个精神病患者。

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探讨《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条例(草案)》。这是一件令全省精神卫生工作者高兴的一件大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到今天,立法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只有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才能充分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才能保障精神卫生机构的稳步发展。近年来,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多次呼吁我省精神卫生立法。因此,我省精神卫生立法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希望同志们抓住这个机遇,充分讨论和研究,争取尽快拿出一个较好的《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条例(草案)》报省人大审批。

三、树立竞争意识,与时俱进

目前,我省多数精神病防治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主要的方式仍然是医院精神病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变化及人群疾病谱的改变,现实已对我省的精神科服务提出了新的

要求。神经症、儿童和老年期精神疾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物质依赖、心理咨询服务等,都有待去开拓。这不单是学科发展的理论要求,也是医疗卫生保健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们要加强培训,造就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的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各级精神病机构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精神卫生需求,在适当的时机调整服务策略。不断加强社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患防治知识,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咨询门诊,缓解心理压力,做到防治结合,积极开展和指导社区康复,促进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年)》要求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设立精神科或心理咨询科,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我们的精神病医院管理、精神卫生服务更要树立竞争意识,与时俱进,不然各级精神病院的防治工作会更为被动,甚至被社会淘汰。

四、努力营造重视精神卫生、崇尚

精神健康的社会氛围

省委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广东的宏伟目标。精神卫生工作是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重视精神生活。崇尚精神健康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归依,也是从根本上推进精神卫生工作的原动力。精神卫生工作的水平,直接反映精神文明程度。我们要把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广东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从上而下消除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唤起公众对精神卫生的关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努力营造重视精神生活、崇尚精神健康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我省精神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让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为把我省精神卫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2: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

一、年工作回顾

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业务部门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药品零差价,进一步启动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工作站,启动先诊疗、后付费工作,上月又对全镇65岁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查体,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上半年门诊人次量 人次,完成住院治疗 人次。全院业务总收入 万元,其中医疗收入 万,药品收入 万元。

二、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快转型发展

加快转型发展,观念和思想先要转型。

乡镇卫生院是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枢纽。中国的乡镇卫生院发展多年,一直定位在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上。国家相关文件对其功能定位也很明确,即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基本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1978年由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五部委的《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中,规定其基本任务包括:负责各项卫生统计工作,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负责农村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赤脚医生,进行卫生宣传,医治人民群众疾病,搞 好合作医疗站会诊、出诊、转诊病人的诊治和抢救,以及协助公社做好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工作等。然而,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乡镇卫生院功能出现了异化。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农村公共卫生投资政策不明,乡镇卫生院经费补偿缺失,政府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职责不清。很多乡镇卫生院套用企业改革,违背了乡镇卫生院公益性的社会属性,也使政府向农村提供公共卫生资源失去了组织载体。医院以盈利为目的,重医疗轻预防、以药养医的现象十分突出,不但多数卫生院生存困难,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失衡的状况不断恶化,而且百姓就医负担加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已成为农村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其中第8项重新明确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这一规定,是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予以重新归位,即恢复和巩固乡镇卫生院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

当前,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新农合和基本药物制度以及一系列重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加之食品安全事件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使乡镇卫生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服务功能多元化和细化的调整也愈发显得迫切。尤其是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产业规模和分配方式的转换,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补偿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转变,给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迫切需要加深对乡镇卫生 院的功能与任务的认识和把握,聚焦新的形势,聚力新的任务,强势推进医院快速转型科学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补助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由政府购买服务。尽管政府在推进改革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矛盾,但毕竟改革在推进,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从基层医改的实施情况看,政府对卫生院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在逐步落实,卫生院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服务量大幅增加,2010年区卫生局五分之三的工作精力都放在了公共卫生上,大小会议、各级检查一个接着一个。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基本上能足额到位,2010年公共卫生经费政府按人均15元拨付,具体说就是拨给我们了100万,今年按人均15元拨付,经费数量还要大幅度增加。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政府出资但不养懒人,政府的钱也不会让你拿去打水漂。可以肯定的是,政府监督和考核的力度会明显加大,假如我们的公共卫生及预防保健工作的任务完成不好,政府也决不会同意。

加快转型发展,必须理清思路,创新模式。医改新政策下如何实现乡镇卫生院的成功转型?

我认为,一是要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型为以公共卫生为中心。新形势下我们对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要重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开展此项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促使各项预防保健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要进一步重视医疗安全与服务。由于有了经费保障,创收生存的压力将大大减少,应做好基本医疗,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自身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稳妥地开展医疗服务,最 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

三是要从经营性转型为事业性。过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要任务是保人员工资,在患者身上挣钱是医院的工作重点。自医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加强了区域公共卫生职能,强化了行政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过度医疗得到明显控制,高价药已经从医院退出,临床用药得到有效规范。

四是要从坐等求医转型为上门服务。九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使我们担负的工作任务出现改变。除安排好日常医疗救治等工作以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成为绩效考核的首要任务。医务人员今后要走出单位、深入村社、进入农户家庭,真正去实践预防为主的路子。

五是要从注重经济效益转型为注重社会效益。我们应当看到,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开始后,乡镇卫生院收入的多少不再取决于从患者身上赚钱多少,而是由社会评价、上级考核决定。在先前进行改革的一些地区来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已初步显示了一定的效果。

二、当前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工作,展望未来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劳动纪律松懈。长期以来,严肃劳动纪律一直是我院得以摆脱困境,并逐渐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的基础。从2003年到现在,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劳动纪律的重要性。我们反复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每天将要接待的,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感冒发烧病人,但也可能是一名生命重危的患者。偶尔一次的迟到早退,或者一次中途脱岗,可能造成的后果也许只是一个埋怨、一个牢骚,或者是一个病员的流失,但也可能就因为耽误了三五分钟,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从而贻误病人宝贵的生命。如果说前者只是使医院遭受经济上的损失,那后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不准迟到早退、不准串岗脱岗的主要原因。经过班子研究,决定利用10天的时间,在全院开展一次纪律作风整顿,认真查找干部职工在工作学习、作风纪律上的不足,实事求是的查出问题,对症下药的加以整改。院领导要高度重视这次整顿活动,切实履行职责,对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促使干部职工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办实事,抓落实上。通过这次作风纪律教育大整顿,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学习,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使全院职工体会到我们医疗队伍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开展作风纪律整顿的重要性。并以这次作风纪律整顿为契机,完善作风纪律制度,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争取为医院有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个问题是:服务意识差。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志衰退,拼搏精神弱化,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二是缺乏服务意识、爱院思想,对病人麻木不仁,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能顾大局、识大体。我们不赞成病人是上帝的说法,但必须明白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一客观事实。我们始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

第三个问题:质控管理不到位。近年来,医院逐步加大了质控力度,建立健全了质控网络和考评细则,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 高。但是由于主观上存在畏难情绪,该管的事没有严格地管,该处罚的人和事没有处罚到位,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没有达到质控的应有作用,从而导致这么多年来医疗差错时有发生,医疗纠纷接连不断。针对医院发生的几起医疗纠纷,总结起来就是多个不足:一是学习不足,不懂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常规;二是不遵循制度规范,不按操作规程办事;三过于自信,凭经验办事,对病情预后发展估计不足;四是服务不到位,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医患沟通不顺畅,自己给自己造成被动;五是医疗文书书写不及时,描述不准确,不使用规范用语、专业词汇,有证无病;六是缺乏责任意识,警惕性不高,遇事推脱、逃避,出现问题不及时报告,矛盾化解不及时,等等。

第四个问题:平庸混事,素质低下。有一所医院的院长曾经说过,医院里20%不能胜任工作需要。其实,这种状况在很多原因都存在,很普遍。素质低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人不愿学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习惯了在别人胳肢窝里过日子,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医院花钱送出去进修,进修回来不见一点长进。有的人过去从困境中走出来,每月能拿几百元的工资就很满足,浑浑噩噩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以上几个问题,有的是个别现象,有的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的看似一件小事,实则关系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处理好。

三、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开创医院有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承前启后、攻坚克难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院建设和发 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今年医院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保质量、提效益、促转型为主要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要求,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医院建设的新突破。

具体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抓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充分利用宣传牌、宣传单、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加大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创新宣传内容,大力宣传常见病、多发病的合理用药和药品的降价幅度,提高群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继续加强义务人员基本药物政策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完善对基本药物使用、价格和报销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二、强力推进公共卫生各项工作

(一)建设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加强在预防保健、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卫生室管理方面的人才力量,建立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并设立公共卫生项目管理中心、预防保健中心、一体化管理中心三个份中心,健全制度,赋予相应职能。建立专职的妇幼卫生队伍,规范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业务。

(二)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运转。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和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积极开展对村卫生室承担公 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与指导,落实经费,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确保年内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并做到及时更新和丰富档案内容;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两次产后访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 疾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加强镇、村两级公共卫生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运转提供保障。

推进5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内全面完成乙肝疫苗补种任务收尾工作。农村妇女叶酸补服率达到95%以上,目标人群知晓率100%,随访率10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行即时补偿,及时录入上报信息,保持录入率和上报率100%,住院分娩率和补助率100%。积极协调开展参加人康复项目和农村35—59岁妇女“两癌”筛查。

(三)强化疾病控制工作。

落实对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麻风、性病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抓好结核病专属病区建设,加强疫情管理,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大大奥95%以上。巩固免疫规划成果,抓好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确保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合格接种率达到规定标准。

(四)巩固扩大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成果。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行政管理和公共卫生业务技术指导,完善乡村医生每月例会制度,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在公共 卫生方面的服务能力,使之能够完成各项任务,为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打好基础。

三、强化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按照区卫生局的安排,年内启动市级“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以创建评选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体系,提高科学管理、制度管理的水平,促进全员依法规范执业。加强对科主任和护士长等科室管理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带动整个科室的文化建设、业务技能不断提升。

严格规章制度落实。抓好各种例会制度的落实,尤其是学好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实质,并认真贯彻落实到临床工作中去;加强业务项目单项主体考评和综合目标考评,公示考评结果,做到奖惩分明;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专题会议和医疗安全运行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完善院感控制措施。按照院感最新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的院感控制方案、计划,分步实施;组织全员院感知识培训;加强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突出进货渠道、使用管理、回收消毒、毁形处理四个环节;规范处理废弃物,重点加强对手术室、治疗室、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感染控制。

四、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构建和谐医院

把创新服务作为医院应对药品零差价改革和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措施,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

开展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活动。严格临床诊疗规范、临床用药规范,杜绝假劣药品、过期失效药品、临床促销药品的流通;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医保患者在使用全额自费药品时,应事先告知,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推行投诉处理制度。建立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相结合的投诉管理责任制度,搞好投诉管理部门与临床、护理、医技和后勤等部门的沟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建立健全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加强紧急情况警告值报告和紧急情况处臵。

加强医患沟通。聘请专家对医患沟通进行指导。医患沟通中有关诊疗情况的重要内容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入病历,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确认。

强化社会监督。通过住院病人家属座谈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五、加强科学管理,着力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与效益 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切实加强纪律教育,加大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突出职能科室作用的发挥,建立健全首接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奖惩规定,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系统性、连续性,提高办事效率。加大中层干部岗位聘任、监督、考核力度,对于考核不合格者或管理涣散、不作为的中层干部,进行戒免或免除其管理职务。

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适时调整绩效方案有关项目的分值比重,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要科室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设立“全勤奖”、“医德医风奖”、“安全奖”、“特殊贡献奖”,改善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如合理用药系统、门诊住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对IC卡刷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恢复运作,方便医保参保人员刷卡看病和买药。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进行各种安全生产检查;加强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建立领导组织,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队伍,落实应急措施,开展应急培训、考核,提高医院的安全生产能力和应急处臵能力。

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管理。按照市区加强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加强病历文书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协调业务职能部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补偿资料真实完备,保证参合患者的住院报销比例达到医院规定标准,杜绝工作漏洞,严防各类违章违纪行为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分院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分院的内部管理、设施设备,使其运转逐步规范,服务水平提高,在镇东部区域内树立形象,站稳市场,赢得信誉,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多做贡献。

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年内组织编写院志,邀请专家讲授医院文化理论,提高职工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开展医院文化活动的自觉性。以文化引导为手段,在门诊大楼及办公区内悬挂横幅、名人格言、警言;建设医院文化宣传展版,宣传医院精神、共同愿景等内容,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落实职代会制度,推进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工作,发挥职工的民主监督职能;加强群团工作,健全妇委会组织。

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将党建工作目标和医院发展目标融为一体,使党员和党组织切实肩负起发展医院、振兴医院的责任,杜绝两张皮。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切实加大廉政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查处力度,坚持把行风建设、廉政教育与严格管理紧密结合,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积极组织“送温暖、献爱心”、免费查体、义诊义检等活动,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篇3: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

今天,来自全国美术界各方面的专家和各地文化厅(局)的同志们聚集一堂,共商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大计。我代表文化部党组,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部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应该说无论从政策环境、社会氛围,还是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文化建设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美术是国家文化建设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美术往往担当着开创时代风尚之先的新文化引领者的角色,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最直观的见证,是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美术的发展,对于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文化部首次召开全国美术工作会议,就是要在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出发,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和研究在新时期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创我国美术工工作的新局面。通过这次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美术工作中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认真分析当前美术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把握美术发展建设的规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美术发展做出部署,进一步加强对美术创作生产的引导,促进美术事业繁荣发展,推动美术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近年来我国美术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概括来说,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记录并见证社会巨大变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满足并引领人民审美需求的历史,也是一部在创新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发展道路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美术家们继承了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传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中,焕发出饱满的创作激情。他们努力推进传统艺术品种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探索外来艺术品种的本土化、民族化道路;同时,将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关注和表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气象和人民生活的新风貌,创作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在艺术技法的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许多优秀美术家热情投身美术教育,在探索中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为美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1949年7月,美术家自己的人民团体中国美术家协会宣告成立,此后,国家组建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等高等美术教育机构,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等创作研究机构,以及中国美术馆等展览和收藏机构。这些措施,为新中国凝聚和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家,整合了美术资源,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新中国美术人才的培养、美术创作的扶持和引导,以及美术成果的展示、研究和收藏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5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使文艺方针出现偏差,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给美术事业带来深重的灾难。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折,文化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彻底否定了“文革”的错误路线。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美术工作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文化建设日益繁荣的整体格局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美术创作与研究硕果累累,为国家创造并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新时期以来,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创作环境更加宽松,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创作方法日益丰富,创作题材更加广阔,创作形式更为多样,艺术的创新和各种探索得到包容,构成了美术创作多样性、多元化的丰富格局,美术创作空前繁荣。文化部参与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平台,推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近年来文化部举办了《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览活动,也反映了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我国美术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国家创造积累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与美术创作的繁荣并行,美术研究和理论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理论家们以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考、独到的见解拓展了史论研究和美术批评领域,逐步梳理和建构起中国当代美术的通史和专门史体系,以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引导美术创作,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史论基础,也为今后美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经验。

同时,我国的美术人才队伍迅速壮大,老中青三代薪火相传,已构成完整的人才梯队。他们一方面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继承传统但不固守窠臼,善于接纳和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创造着当代中国美术的独特面貌;另一方面,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能够自觉地将艺术实践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结合起来,以优秀的作品奉献社会,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与欣赏需求而积极努力。

(二)政策扶持和投入不断增加,美术事业发展得到进一步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于美术事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美术馆建设进入持续增长的阶段,美术馆成为各地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热点。近十几年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山东省美术馆新馆等十余家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美术馆相继新建、改建完成。2010年文化部首次开展了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以评促建”,有效推动了美术馆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美术馆正式进入免费开放时代。

此外,国家通过重大文化项目加强对美术事业的扶持,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创作方面,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开始联合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投资超过一亿元,历时五年,组织发动我国老中青三代优秀艺术家,创作完成了104件优秀美术作品,并先后在10个城市巡展,观众近100万人次。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发展,实现了对当代美术创作的积极引导和有效扶持,也为探索国家财政投入和扶持艺术创作的新方式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家美术收藏,从2004年开始,文化部、财政部共同设立了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资金,10年来累计投资约1.75亿元,对数十位著名艺术家及其家属的捐赠予以奖励,共完成了逾万件优秀作品的收藏,不仅丰富了国家美术收藏,为艺术界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典范,而且通过国家收藏进一步确立了美术作品的价值标准,对当代艺术创作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丰富多元的美术生态正在形成,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美术的生态结构也逐步走向丰富和多元。一方面,传统的美术业态形式,如画院、美术馆、美术学院等在历史上对我国美术的发展传承、普及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专业机构,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内部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新机制。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画廊、拍卖会、博览会等各种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多种类型的艺术聚集区在各地纷纷涌现,多种渠道的社会资源进入美术领域,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发展以及美术品市场和美术产业的繁荣。多种形态并存的美术生态环境已初具规模。

我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通过政府和民间多种渠道举办和参与的美术交流活动内容丰富、非常活跃,各级美术馆成为文化外交的重要平台之一。外国主流社会和公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美术现状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也有了较为直接的感受。美术在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美术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是只有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不断开创美术事业的新局面;二是只有尊重美术创作规律,尊重美术家的创作主体地位,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以创新为强大动力,才能持续推动中国美术的繁荣与发展;三是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充分调动艺术家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逐步营造出多元、和谐、健康的美术生态环境;四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认真研究并正确处理好美术工作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守国家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权,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二、当前我国美术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的视野和大局的高度,着眼于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深入分析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应该看到当前推动我国美术持续健康发展既具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一方面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从国内形势来看,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实践取得巨大成就,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重要的资源。但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上的不发达、制度上的不完善、发展上的不平衡,对文化发展必然有着制约和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也更加纷繁复杂,一些社会深层次矛盾以及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也更加凸显。

在认真研究思考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样一个重大命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文化建设面临的环境背景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认真思考要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一,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我们文化建设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也带来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我们既要研究如何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繁荣发展,又要研究如何做到去粗取精,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在新的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是文化建设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第二,在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条件下,当代的文化建设与过去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我们的文化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但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发展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所带来的约束和局限,我们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来进行文化建设。第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的深刻变化也给文化建设带来极其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发展文化,建设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之与经济体制变化、社会体制变化相适应。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意识的深刻变革,文化建设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同时又要面对不可逆转的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多样的现实,这也给文化建设带来艰巨的挑战。第四,我们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信息化进程加快发展的形势下,以及城镇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从事文化建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是非常突出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浪潮中,如何推进文化建设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自己搞建设,经济建设是这样,文化建设同样是这样。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交流、交融、交锋,是不可避免的,全面的对外开放和全球化对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显著。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华文化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在国际文化领域、国际意识形态领域参与竞争,进行交锋,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都有它对历史的贡献,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才能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审美相互影响,既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精神理念、价值理念、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又要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维护自身的民族文化个性,也是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文化建设中,我们一定要从宏观视野和大局高度着眼于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来分析和认识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形势和要求。作为党和政府管理和领导美术事业发展的机构,以及各级文化事业领导者,发展美术事业一定要有宏观尺度和战略思维,把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时期文化发展、美术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的认识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的需求,更加符合时代的特点和时代的潮流,从而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美术事业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从文化建设自身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各地在文化建设上更加自觉主动,社会各方面对文化发展的关注度、参与度空前提高,文化建设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但同时,我国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发展的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仍不尽合理,区域间、城乡间、门类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相当普遍,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需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所有这些,都对美术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我国美术发展整体繁荣发展的形势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创作与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美术创作呈现普遍繁荣的态势下,国家和人民都期待产生更多的具有思想深度和时代高度的、与伟大时代相称的、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美术精品力作以及能够开创时代新风尚和艺术新境界的大师级人物。当今世界,美术的发展与文化的整体发展一样,面对全球化趋势与本土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品种发扬光大与新技术文化拓展、美术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责任与市场经济环境对美术的影响等交错互动的局面,原有的审美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开放性拓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模糊和混乱,市场利益驱动也成为影响创作的重要因素,导致近年美术创作与批评领域中出现了商业化、低俗化倾向以及创作浮躁、批评缺失、标准模糊等种种乱象。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美术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美术工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还不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到目前为止全国仍有部分省份没有省级美术馆。已经建成的美术馆大多数没有固定的收藏经费,甚至有些美术馆基本的业务经费也难以保障。美术地域发展不平衡和美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比较突出,以美术馆、画院等为代表的公益性美术机构的自身专业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美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还不能完全实现均等化,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丰富、多元的审美需求,美术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美术管理的工作职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当今美术工作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文化主管部门对于美术工作的认识水平以及美术管理的观念和手段,还未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美术管理工作整体而言相对薄弱。许多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对美术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工作规划,也缺乏美术管理的基本经验、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地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地域美术发展的规划、管理和指导等工作职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

(四)美术品市场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

目前,美术品市场发展迅速,对促进创作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应当看到,美术品市场还缺乏健全的规范和行业自律,存在着恶意炒作、赝品泛滥的乱象和虚假繁荣的局面。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家独大”,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成长与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严重脱节。同时,美术品市场法规不健全,管理主体职能交叉与管理空白同时存在。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形式多样化、资本多元化、评估鉴定社会化等发展趋势与当前统一管理的法规缺失、监管部门的交叉管理不相适应,完善艺术品市场的法规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已经刻不容缓。

(五)美术的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中外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和交锋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美术的独创性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还相对被动。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中出现的中国美术作品,其来源相当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还不能够比较充分地表达中国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还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真实面貌和整体水平,我国主流的美术形象要在国际重要的交流和展示平台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还需要作更多的努力:

三、努力开创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 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精气神,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充分把握时代机遇,乘势而上,自觉担当起人民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树立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的形象,这也是文化建设、文化“走出去”最基本的一个任务。要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把当代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追求、梦想和道路,真实、全面、准确地向世界作出展示和诠释,使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民有更加全面的、准确的了解,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美术发展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术发展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努力开创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的人格,把树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美术工作的各方面,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借鉴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美术精品,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宏大的美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我们国家美术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老百姓,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与审美需求,提升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促进中国美术事业的全面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条件,为人民群众创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增添满园春色。

具体来说,需要大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对美术创作研究的引导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发展道路,努力开创美术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美术创作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第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美术创作繁荣。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繁荣美术创作、不断增加文化积累是美术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美术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美术创作繁荣,必须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广大美术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把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崇高的艺术追求统一起来,树立精品意识、担当社会责任,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艺术创造活动之中。

一是要尊重人民群众在美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创作中体现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心声,关注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艺术选择,与时俱进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新变化,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积极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审美追求,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检验、评价美术工作的最高标准。二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在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如火如荼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得体验、挖掘素材、提炼主题,真正把创作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表现人民群众鲜活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把个人的艺术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摈弃脱离群众、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极端个人化的不良创作倾向。三是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精神,善于从当代中国人民伟大的实践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创作主题、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开拓新的审美境界。要特别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以振奋精神、提升品格、净化心灵的审美理想和熔铸着真、善、美的艺术形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总之,广大美术工作者应该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职责,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充分发挥优秀美术作品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功能和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丰硕的美术创作成果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第二,开展健康积极的文艺评论,加强美术理论建设。

面对当前美术界思想活跃、创作繁荣、良莠并存的现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引领多样化的美术思潮和观念,旗帜鲜明地鼓励、支持开展积极的、健康的文艺批评,强化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改变艺术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和文艺批评平庸化甚至商业化的倾向。要不断加强理论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理论体系,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树立起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美术工作实际的、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重塑文艺批评的学术规范和理性精神,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在引领美术创作价值和审美取向、提升群众艺术鉴赏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纠正不良创作倾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宣传作用,除专业媒体外,也要善于利用大众传媒平台以及现代的传媒手段加强美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不仅要为美术发展树立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而且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推介,特别是面向基层开展广泛的美术教育和普及工作,促进优秀美术成果的推广和共享,提高审美水平、培养艺术情趣,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第三,坚持德艺双馨的评价标准,造就优秀人才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大力提倡德艺双馨的评价标准,积极推进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的文艺领军人物,努力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美术人才队伍。德艺双馨,是党和人民对艺术家的期待,是对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艺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的最高评价。要提倡和引导美术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化追求,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艺术水平,自觉地把德艺双馨作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造就一批人民喜爱的、既具有高尚精神追求又具有高超艺术才华的美术家队伍。

要为高素质的美术人才的大量涌现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广大美术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促使他们迸发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使他们的创造和贡献能得到社会尊重。要特别关注和加强对青年美术人才的培养和扶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美术创作及研究的资助体系,推动建立对于优秀美术人才的荣誉和奖励制度,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推动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对发展文化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广大美术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动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要着重处理好美术工作中的几项重要关系。

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要善于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的美术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和创造了高超的艺术技法和成熟的审美价值体系。20世纪以来,我国几代美术工作者在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中,特别是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的近现代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这些都是我国美术赖以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宝贵资源和财富。继承是创新的根基。今天我们顺应时代需求,探索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之路,必须以丰厚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坚守美术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精髓,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种打着“创新”的旗号,为了标新立异而数典忘祖、蔑视传统、一味丑化民族文化的做法,割裂了中国美术发展内在的精神传承,是十分有害的。创新赋予继承新的活力。要立足新的社会实践,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对传统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文化遗产,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激发民族创造力和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和推动当代创新的强大动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国美术不断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仅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各国文化和世界美术的优秀成果,在吸收借鉴中不断丰富壮大中国美术的发展格局;而且面对形形色色、优劣并存的外来文化,要做到辩证取舍,要具有转化再造的能力,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以中国油画的发展为例,作为外来的艺术品种,油画在中国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油画中国化”的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历程——中国的油画家们将外来的艺术形式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体现中国思想精神和审美趣味的,具有中华文化烙印的,表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油画风貌,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在充分吸收和合理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和加强我们自身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坚定自信和深刻理解是实现对外来文化很好地吸收和借鉴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画和书法是最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的突出代表,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标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时至今日依然拥有着最为广泛的创作群体和受众群体。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在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形势下,我们不仅需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中国画、书法等民族传统艺术资源的可贵价值,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以更加坚定地信心坚守民族文化的特质;更需要以奋发进取的勇气和锐意创新的智慧,不断推进民族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创造属于当代中国的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和创造力、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才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赢得地位和尊重。

要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要努力做到既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能够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倡导美术家在实践中热情歌颂和深刻反映当今时代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大力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同时积极适应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特征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以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真心实意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充分地解放思想,破除限制,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对于艺术探索中的错误和失败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相信美术家们有勇气、有才华、有能力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能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开创美术创作的新局面。

我在这里还想讲讲如何正确看待并积极引导当代艺术发展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元的当代文化艺术形态。对于充满活力的多样化的当代艺术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判断。一方面,要充分解放思想,要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当代艺术是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艺术样式,是中国社会进程中,现代化加速、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变化以及人们审美情趣趋向多元化的现实的反映,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形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不少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揭示时代精神、表达多元审美趋向的具有艺术冲击力的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创新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探索发展的历程中还需面对和解决许多问题,有一些作品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盲目照搬、模仿、简单图解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或者丑陋怪异、趣味庸俗,或者以血腥、暴力、色情的渲染赚取噱头,或者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解构政治和丑化中国形象,进行伤害民族自尊的图式化表现。这些所谓“当代艺术”往往只是主观概念的肤浅演绎,不仅无关艺术个性表达和艺术创新的实验性探求,更谈不上艺术的当代性追求。因此对于当代艺术必须分析甄别,加强引导,倡导美术家们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遵循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要通过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和丰厚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更多的观众,鼓励艺术家积极探索建立起立足于中国自身的艺术评价标准和体系,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美术管理水平

推动美术事业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美术的管理水平,必须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关照美术发展的全局,着眼于美术事业的系统建设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各方面的美术资源,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美术发展格局。

从目前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想是不是可以把美术工作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美术馆为主体的美术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美术馆作为艺术类博物馆,承担着对于国家近现代以来视觉文化成果的研究梳理、收藏展示、公共教育的重要职责,对于国家文化积累和引导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使人民群众共享美术发展成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二是以美术院校为主体的美术教育系统。各级各类的美术院校承担着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为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障和重要的学术支持。三是以美术家协会以及各美术专业社团为主体的美术行业组织系统。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艺术界重要的人民团体,成立以来在团结和组织美术家深入生活、繁荣创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党和政府团结和联系美术家、艺术机构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美术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美术家协会以及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画学会、中国油画学会、中国雕塑学会等为代表的行业团体和学术团体,也在推动美术行业自律、实现美术家维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以画廊、拍卖行等艺术品企业为主体的美术品市场系统。美术品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美术品流通交换、扩大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美术创作繁荣、加强美术普及、提升群众的审美素质、实现美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积极意义。五是画院系统。国有画院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机构形态,具有美术创作、研究、培训、交流等重要的专业职能,承担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研究的重要任务,要努力推出最具代表性的美术人才,能代表本地区最高水平的优秀作品,以及最能够反映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充分发挥在当地美术发展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文化主管部门要在美术工作中实现对这五个方面美术资源的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和激发美术生产力和创造力,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美术生态。

第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美术工作的科学管理。

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认真研究新形势、新问题,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符合本地文化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美术发展规划,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切实加强对于美术创作的引导。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工作的长期性,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既不能放任无为,也不能盲目跟风、急功近利,更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建设。例如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全国有十几个省区陆续开始组织本地区的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这对于推动地方美术创作发展和美术建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要立足自身的实际,尊重艺术规律,科学组织实施,切忌一哄而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尊重艺术规律,匆匆上马草草收工,造成美术资源的巨大浪费。要不断加强政府与文联、美协的联系沟通,加强对美术专业社团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群众性组织在团结美术家、促进学术建设、繁荣美术事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美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公益性美术事业发展。

大力加强对公益性美术事业的投入和扶持,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要求。目前,相比于教育、科技、卫生等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文化投入还相对偏低;在对文化事业投入的总量中,对于美术事业的投入也相对偏低,政策扶持的力度有待加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管好用好国家给文化建设投入的钱,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要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美术发展的新形势,增加对于公益性美术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保证老百姓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促进美术事业与产业的共同繁荣。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美术馆等公益性美术机构的硬件条件,而且要确保国有美术馆、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为本级的国有美术馆、画院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

同时,要把握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文化事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的有利形势,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社会各方面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文化主管部门对于民营的公益性美术馆、画院以及民间团体、艺术机构等要一视同仁,进行必要的行业管理和专业指导,引导其规范、有序地发展,在整体上不断完善和健全国家美术发展的总体格局,努力形成汇聚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调动公有制文化单位和非公有制文化单位积极性,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

第三,强化公益性美术机构的专业职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就必须不断强化公益性美术机构的专业职能,大力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要以推进美术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努力增强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免费开放为美术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馆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既要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发挥自身在推动当代文化建设和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明确自身学术定位和收藏规划,通过学术研究和收藏展示确立标准,引导美术创作和社会审美风尚。同时要坚持面向群众,充分体现自身的公益性,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公共教育和美术普及工作,形成特色和品牌,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使百姓共享美术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深入开展画院内部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画院的“公益”性作用。在新形势下,国有画院要抓住发展的机遇,明确自身定位和职能,大力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激发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不断强化自身专业职能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发挥国有画院的资源优势,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画院要确保自身的公益性质,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公益作用,做到重心下移、深入基层,资源下移、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奉献优秀的美术创作研究成果,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规范美术品市场的发展。

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美术品市场监管体系,培育管理科学的、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美术品市场,引导和规范美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努力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管理导向,始终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建充满活力、公平公正、促进美术品市场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作为长期努力的目标。要积极推动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美术品市场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要旗帜鲜明地抵制美术品市场中出现的低俗之风、造假泛滥、诚信缺失、恶意炒作等不良倾向。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尊重美术规律,积极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与时俱进地创新美术品市场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倡导行业自律,鼓励社会监督,做好政策引导,努力实现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三者有效协调和统一。

(四)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之一。推进中国美术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必须有国际视野、开放的心态和主动的姿态,坚持对外开放,在国际格局中繁荣美术,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中国美术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对外交流的目的是通过传播中国文化,使我们的文化真正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引起共鸣,赢得尊重,寻求理解与合作,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成果和现状,使外界全面、准确地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在进行美术对外交流中,要主动将能够代表中国美术发展水平、表达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优秀作品推向国际重要的展示平台,在交流的内容上要顾及全面,尽量做到传统与当代并重,中国特色与世界流行元素兼顾。同时要积极推动双向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要在推出优秀美术作品的同时加强美术人才的交流合作;不仅要面向西方发达国家,也要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既要通过交流借鉴和吸收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文明成果,又要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注重拓展文化交流渠道,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既要依托国家力量,大力提升对外交流展览的水平和规模,加快制定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规划,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国际交流、沟通机制,也要积极鼓励和拓展民间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对外交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展示中国美术的独特魅力和我国和平发展、文明民主、改革开放的新形象。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美术素养,又有前沿眼光视野的策展人,来推动中国主流美术作品走向世界。在国际美术交流中要争取掌握主导权、主动权,不能让国外的一些“基金会”和相关机构牵着鼻子走,要有我们的观点、我们的声音,在国际美术舞台上展现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同志们,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广大美术工作者要珍惜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坚守文化追求,牢记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自己的才华、智慧与激情。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拥有数千年深厚传统和充满活力的中国美术,一定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图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篇4: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篇5: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

(2011年2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新年伊始召开的第一个重要会议。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2010年医院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院干部职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统一步调、群策群力,全面完成医院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部署工作、统一思想的会议,也是一次调整心态、凝聚力量的会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区第二人民医院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业务部门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深化细化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加强行风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全面提升医院形象,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年门诊人次量16501人次,完成住院治疗1281人次。全院业务总收入430.7万元,其中医疗收入281.4万,药品收入68.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80.7万元。医院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区级文明单位”,院党支部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

(一)精心规划,周密安排,各项工作高效有序。2010年初, 院领导班子对全年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和科学谋划。通过召开院长办公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明确提出了本各项任务指标,确定了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突出公共卫生服务和业务拓展、加强行风建设四大核心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积极适应功能转型,科学发展,稳步推进的办院方向。通过召开全体中层会议,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2010 医院工作方案。还结合医院实际,研究制定了休假管理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有效地落实了院总值班制度、行政交班制度、院长办公会制度、院周会制度等,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全面加强党建和医院文化建设,医院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今年以来,医院注重文化建设,将医院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培育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积极向上的医院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制订科学易行的行为规范,强化医院的品牌形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是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更加准确地理解重要内涵,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二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制定了医院文化建设规划,从职工行为要求、各项技术操作,以及医院发展建设、管理工作,均注重从规范化、制度化入手,贯彻医院文化理念,凝结医院文化精神。三是加大医院宣 传工作力度。成立了医院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医院墙体广告宣传,制作发放医生名片5000张、医疗优惠卡1万多张,在省市区新闻媒体刊发卫生信息30条;通过与镇计生办联办“关爱女性健康,倡导优质服务”活动,召开了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开展了为区镇人大代表免费健康查体活动,全方位介绍医院发展状况和优势服务项目,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影响。

(三)加强效能建设,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以纪律作风整顿为抓手,强化医院管理。2010年初,继续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活动中制订了因公外出登记报告制度、职工假期管理制度,完善请销假制度、纪律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等,严格检查监督。对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和事,给予了通报批评与经济处罚,有力地促进了工作作风改善。

2、开展优质、规范服务活动。认真落实各项服务规范要求,开展了出院患者随访工作,深入病区发放出院病人征求意见表,落实了电话随访制度、行政查房制度,加强与患者沟通,促进医院各项工作。

(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医院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突出位臵来抓。成立了院科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科室配备了安全员,做到人员和责任明确,建立并落实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检查、评比、奖惩制度,仓库安全制度、门卫工作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保安巡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节假日、急诊、病房的值班力量,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避免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业务建设,医疗质量不断改进。

一是严抓医疗规章制度的落实,组织人员对归档病历进行抽查,共抽查归档病历560份,合格率达93%;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落实整改责任,促进了病历质量的提高;二是严格落实重大手术术前讨论、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全年共施行大中小手术1095例;三是开展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以及各种学术活动,全年共开展行政查房10余次,护理查房20余次,组织各类业务学习100多人次,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17人次。四是建立中医理疗康复病房,设立病床11张,增添了仪器设备并加大了宣传力度,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专科优势凸显,中医理疗康复成为业务建设的亮点。

(五)认真履行职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有效落实。巩固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各项制度,推动免疫规划工作上水平,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年累计接种25096人次,一类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完成了对15岁以下开展第二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加强了传染病防治。对于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的防控,落实划片管理责任制,严格疫情网络直报和检测,培训防保人员6期2000余人次,传染病疫情较去年同期均有所降低。抓好基础配套项目。完成了区卫生局安排的10个非达标卫生室改建任务和规范化卫生室建设项目,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顺利通过了省市专家组验收;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近200名在岗乡村医生接受了为期一个月、64个学时的视频教学培训。启动了农村居民建档工作,全镇完成居民健康档案11124户、33374人份,完成总户数的90%。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共体检2400人次,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加强了妇幼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规范“围产期保健保偿”服务,投资2万元建立起了妇幼信息平台,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两次为1225名住院产妇发放分娩补助金371610元,做到了随生随补,保健保偿服务成果进一步巩固

同志们,医院2010年工作取得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得力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以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得力于我们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办院方向,得力于全体干部职工的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向辛勤工作在医院各个岗位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快转型发展 加快转型发展,观念和思想先要转型。

乡镇卫生院是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枢纽。中国的乡镇卫生院发展多年,一直定位在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上。国家相关文件对其功能定位也很明确,即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基本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1978年由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五部委的《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中,规定其基本任务包括:负责各项卫生统计工作,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负责农村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赤脚医生,进行卫生宣传,医治人民群众疾病,搞好合作医疗站会诊、出诊、转诊病人的诊治和抢救,以及协助公 社做好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工作等。然而,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乡镇卫生院功能出现了异化。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农村公共卫生投资政策不明,乡镇卫生院经费补偿缺失,政府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职责不清。很多乡镇卫生院套用企业改革,违背了乡镇卫生院公益性的社会属性,也使政府向农村提供公共卫生资源失去了组织载体。医院以盈利为目的,重医疗轻预防、以药养医的现象十分突出,不但多数卫生院生存困难,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失衡的状况不断恶化,而且百姓就医负担加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已成为农村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其中第8项重新明确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这一规定,是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予以重新归位,即恢复和巩固乡镇卫生院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

当前,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新农合和基本药物制度以及一系列重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加之食品安全事件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使乡镇卫生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服务功能多元化和细化的调整也愈发显得迫切。尤其是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产业规模和分配方式的转换,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补偿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转变,给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迫切需要加深对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与任务的认识和把握,聚焦新的形势,聚力新的任务,强势推进医院快速转型科学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补助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由政府购买服务。尽管政府在推进改革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矛盾,但毕竟改革在推进,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从基层医改的实施情况看,政府对卫生院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在逐步落实,卫生院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服务量大幅增加,2010年区卫生局五分之三的工作精力都放在了公共卫生上,大小会议、各级检查一个接着一个。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基本上能足额到位,2010年公共卫生经费政府按人均15元拨付,具体说就是拨给我们了100万,今年按人均15元拨付,经费数量还要大幅度增加。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政府出资但不养懒人,政府的钱也不会让你拿去打水漂。可以肯定的是,政府监督和考核的力度会明显加大,假如我们的公共卫生及预防保健工作的任务完成不好,政府也决不会同意。

加快转型发展,必须理清思路,创新模式。医改新政策下如何实现乡镇卫生院的成功转型?

我认为,一是要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型为以公共卫生为中心。新形势下我们对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要重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开展此项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促使各项预防保健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要进一步重视医疗安全与服务。由于有了经费保障,创收生存的压力将大大减少,应做好基本医疗,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自身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稳妥地开展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三是要从经营性转型为事业性。过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要任务是保人员工资,在患者身上挣钱是医院的工作重点。自医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加强了区域公共卫生职能,强化了行政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过度医疗得到明显控制,高价药已经从医院退出,临床用药得到有效规范。

四是要从坐等求医转型为上门服务。九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使我们担负的工作任务出现改变。除安排好日常医疗救治等工作以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成为绩效考核的首要任务。医务人员今后要走出单位、深入村社、进入农户家庭,真正去实践预防为主的路子。

五是要从注重经济效益转型为注重社会效益。我们应当看到,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开始后,乡镇卫生院收入的多少不再取决于从患者身上赚钱多少,而是由社会评价、上级考核决定。在先前进行改革的一些地区来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已初步显示了一定的效果。

二、当前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工作,展望未来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劳动纪律松懈。长期以来,严肃劳动纪律一直是我院得以摆脱困境,并逐渐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的基础。从2003年到现在,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劳动纪律的重要性。我们反复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每天将要接待的,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感冒发烧病人,但也可能是一名生命重危的患者。偶尔一次的迟到早退,或者一 次中途脱岗,可能造成的后果也许只是一个埋怨、一个牢骚,或者是一个病员的流失,但也可能就因为耽误了三五分钟,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从而贻误病人宝贵的生命。如果说前者只是使医院遭受经济上的损失,那后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不准迟到早退、不准串岗脱岗的主要原因。经过班子研究,决定利用10天的时间,在全院开展一次纪律作风整顿,认真查找干部职工在工作学习、作风纪律上的不足,实事求是的查出问题,对症下药的加以整改。院领导要高度重视这次整顿活动,切实履行职责,对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促使干部职工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办实事,抓落实上。通过这次作风纪律教育大整顿,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学习,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使全院职工体会到我们医疗队伍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开展作风纪律整顿的重要性。并以这次作风纪律整顿为契机,完善作风纪律制度,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争取为医院有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个问题是:服务意识差。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志衰退,拼搏精神弱化,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二是缺乏服务意识、爱院思想,对病人麻木不仁,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能顾大局、识大体。我们不赞成病人是上帝的说法,但必须明白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一客观事实。我们始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

第三个问题:质控管理不到位。近年来,医院逐步加大了质控力度,建立健全了质控网络和考评细则,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主观上存在畏难情绪,该管的事没有严格地管,该 处罚的人和事没有处罚到位,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没有达到质控的应有作用,从而导致这么多年来医疗差错时有发生,医疗纠纷接连不断。针对医院发生的几起医疗纠纷,总结起来就是多个不足:一是学习不足,不懂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常规;二是不遵循制度规范,不按操作规程办事;三过于自信,凭经验办事,对病情预后发展估计不足;四是服务不到位,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医患沟通不顺畅,自己给自己造成被动;五是医疗文书书写不及时,描述不准确,不使用规范用语、专业词汇,有证无病;六是缺乏责任意识,警惕性不高,遇事推脱、逃避,出现问题不及时报告,矛盾化解不及时,等等。

第四个问题:平庸混事,素质低下。有一所医院的院长曾经说过,医院里20%不能胜任工作需要。其实,这种状况在很多原因都存在,很普遍。素质低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人不愿学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习惯了在别人胳肢窝里过日子,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医院花钱送出去进修,进修回来不见一点长进。有的人过去从困境中走出来,每月能拿几百元的工资就很满足,浑浑噩噩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以上几个问题,有的是个别现象,有的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的看似一件小事,实则关系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处理好。

三、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开创医院有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承前启后、攻坚克难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院建设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今年医院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保质量、提效益、促转型为主要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要求,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医院建设的新突破。

具体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抓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充分利用宣传牌、宣传单、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加大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创新宣传内容,大力宣传常见病、多发病的合理用药和药品的降价幅度,提高群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继续加强义务人员基本药物政策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完善对基本药物使用、价格和报销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二、强力推进公共卫生各项工作

(一)建设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加强在预防保健、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卫生室管理方面的人才力量,建立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并设立公共卫生项目管理中心、预防保健中心、一体化管理中心三个份中心,健全制度,赋予相应职能。建立专职的妇幼卫生队伍,规范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业务。

(二)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运转。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和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积极开展对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与指导,落实经费,严格考核,兑现 奖惩,确保年内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并做到及时更新和丰富档案内容;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两次产后访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 疾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加强镇、村两级公共卫生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运转提供保障。

推进5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内全面完成乙肝疫苗补种任务收尾工作。农村妇女叶酸补服率达到95%以上,目标人群知晓率100%,随访率10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行即时补偿,及时录入上报信息,保持录入率和上报率100%,住院分娩率和补助率100%。积极协调开展参加人康复项目和农村35—59岁妇女“两癌”筛查。

(三)强化疾病控制工作。

落实对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麻风、性病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抓好结核病专属病区建设,加强疫情管理,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大大奥95%以上。巩固免疫规划成果,抓好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确保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合格接种率达到规定标准。

(四)巩固扩大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成果。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行政管理和公共卫生业务技术指导,完善乡村医生每月例会制度,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能力,使之能够完成各项任务,为乡村卫生组织 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打好基础。

三、强化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按照区卫生局的安排,年内启动市级“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以创建评选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体系,提高科学管理、制度管理的水平,促进全员依法规范执业。加强对科主任和护士长等科室管理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带动整个科室的文化建设、业务技能不断提升。

严格规章制度落实。抓好各种例会制度的落实,尤其是学好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实质,并认真贯彻落实到临床工作中去;加强业务项目单项主体考评和综合目标考评,公示考评结果,做到奖惩分明;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专题会议和医疗安全运行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完善院感控制措施。按照院感最新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的院感控制方案、计划,分步实施;组织全员院感知识培训;加强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突出进货渠道、使用管理、回收消毒、毁形处理四个环节;规范处理废弃物,重点加强对手术室、治疗室、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感染控制。

四、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构建和谐医院

把创新服务作为医院应对药品零差价改革和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措施,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

开展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活动。严格临床诊疗规范、临床用药规范,杜绝假劣药品、过期失效药品、临床促销药品的流通; 13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医保患者在使用全额自费药品时,应事先告知,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推行投诉处理制度。建立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相结合的投诉管理责任制度,搞好投诉管理部门与临床、护理、医技和后勤等部门的沟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建立健全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加强紧急情况警告值报告和紧急情况处臵。

加强医患沟通。聘请专家对医患沟通进行指导。医患沟通中有关诊疗情况的重要内容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入病历,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确认。

强化社会监督。通过住院病人家属座谈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五、加强科学管理,着力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与效益 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切实加强纪律教育,加大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突出职能科室作用的发挥,建立健全首接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奖惩规定,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系统性、连续性,提高办事效率。加大中层干部岗位聘任、监督、考核力度,对于考核不合格者或管理涣散、不作为的中层干部,进行戒免或免除其管理职务。

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适时调整绩效方案有关项目的分值比重,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要科室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设立“全勤奖”、“医德医风奖”、“安全奖”、“特殊贡献奖”,改善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如合理用药系统、门诊住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对IC卡刷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恢复运作,方便医保参保人员刷卡看病和买药。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进行各种安全生产检查;加强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建立领导组织,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队伍,落实应急措施,开展应急培训、考核,提高医院的安全生产能力和应急处臵能力。

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管理。按照市区加强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加强病历文书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协调业务职能部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补偿资料真实完备,保证参合患者的住院报销比例达到医院规定标准,杜绝工作漏洞,严防各类违章违纪行为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分院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分院的内部管理、设施设备,使其运转逐步规范,服务水平提高,在镇东部区域内树立形象,站稳市场,赢得信誉,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多做贡献。

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年内组织编写院志,邀请专家讲授医院文化理论,提高职工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开展医院文化活动的自觉性。以文化引导为手段,在门诊大楼及办公区内悬挂横幅、名人格言、警言;建设医院文化宣传展版,宣传医院精神、共同愿景等内容,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落实职代会制度,推进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工作,发挥职工的民主监督职能;加强群团工作,健全妇委会组织。

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将党建工作目标和医院发展目标融为一体,使党员和党组织切实肩负起发展医院、振兴医院的责任,杜绝两张皮。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切实加大廉政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查处力度,坚持把行风建设、廉政教育与严格管理紧密结合,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积极组织“送温暖、献爱心”、免费查体、义诊义检等活动,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篇6:在精神病医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关于市中医院新老院长交接事宜。陈允望院长由于年龄关系经组织部门安排即将从院长岗位上退下来,新任院长郝敬忠同志今天和大家见面,即将走上新的岗位。

陈允望同志2006年7月从巨野县中医院院长岗位调任市中医院院长岗位以来,带领院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深化医院改革,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服务品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强化医院文化建设,突出中医特色,确保医疗安全,改变医院就医环境,更新医疗设备,引进招聘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创建和谐医院和文明医院,加强医院法规建设,加强了医院宣传,内强了素质,外树了形象,使医院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使医院进入了建院史上少有的辉煌时期,为医院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上半年门诊量达到53294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长75.4%,入院3532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长48.1%,出院3538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长46.9%,手术人数826人,比2006年同期增长75.4%,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9%,临床病理符合率95%以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在80%

1以上,术前与术后符合率达到98%以上,2006年业务总收入2300万元,2007年3300万元,2008年5000万元,今年上半年业务收入达到33267601.50元,今年全年可望突破6000万元,比2006年的业务总收入增加近4000万元,资产总额达到5320.53万元,比2006年上半年增加3357万元。由于医院经济的好转,职工的工资福利也随之有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盼望已久的发放新工资的愿望,三年来,医院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和生产事故,形势稳定,平稳发展。医院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加强了急救工作,使急诊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抢救能力大增。医院加强了临床科室建设,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了显微外科、颅脑外科、胸外科、肿瘤科等;医院加强了文化建设,有了自己的院歌《心灵的歌唱》,制定了院训、办院宗旨、医院精神、医院目标等,印制了《职工手册》,建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印发了自己的院报,创建成功市级文明单位,医院加强了硬件建设,购置了一大批医疗设备;经过努力争取,建设两万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已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即将破土动工。各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表扬,得到群众赞扬和好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实践证明,陈允望同志是一位好同志、好院长,他政治素质高、组织原则强、工作能力大,领导艺术好、团结同志、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善于决策、善于管理、严于管理,勤奋工作、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院领导班子在陈允望同志的带领下,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务实高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同心协力,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最大的特点是团结务实、高效,是建院史上少见的一届强有力的院领导班子。

郝敬忠同志是经过群众公推、评选、组织考察选拔出任中医院院长的。他大学本科,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沟通能力强,懂业务、会管理,长期在市立医院工作,先后担任科室主任、院党委委员、分院院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导经验,领导水平高、办事能力强,在已往的岗位上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目前,医院已处在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具有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专科优势较为突出,而且医院形势也比较平稳,发展势头比较好,医疗卫生改革形势对中医院也很有利。陈允望同志虽然退下来了由郝敬忠同志接替,希望全院上下讲大局、讲奉献,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团结战斗,紧密团结在以郝敬忠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周围,象支持陈允望院长工作那样支持郝敬忠同志的工作,相信市中医院的工作在郝敬忠院长领导下一定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年会比一年好。

谢谢大家!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补充答案下一篇:邋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