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走进刁翎文艺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2024-04-11

在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走进刁翎文艺宣传活动上的讲话(精选4篇)

篇1:在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走进刁翎文艺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在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走进刁翎

文艺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2011年9月25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31年9月25日,毛泽东同志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会同朱德、贺龙、彭德怀、黄公略联名发布《中国工农红军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告白军士兵兄弟书》,80年后的今天,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踏着先辈的足迹走进刁翎,让我们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八女精神,牢记历史,勿忘过去,发奋图强,团结奋斗,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借此机会,我代表刁翎镇党委、政府,向所有参加过抗战和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老抗联、老同志、老干部及其家属,向当年支援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对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前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同志、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73年前,冷云等八位女英雄面对十倍于我军的敌人,为了掩护大部队的突围,主动把敌人引向自己,她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在敌人的重围面前,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民族的荣辱,她们宁死不屈,毅然投向波涛滚滚的乌斯

浑河,以身殉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正气之歌,为中华儿女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八女投江”的英雄史诗,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昨天,革命先烈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浸染着抗联烈士的鲜血。今天,守住这块红色阵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我们一起唱响红歌,让歌声响彻寰宇;让我们一起传承八女精神,让八女精神传遍华夏神州!

篇2:在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走进刁翎文艺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乡党委副书记 政府乡长 **

2013年2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全乡的父老乡亲们:

欢歌笑语辞旧岁,莺歌燕舞迎新春。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文艺演出活动。本次活动是我乡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完美展现,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乡文化事业,激发全乡人民昂扬向上的不懈斗志,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向各位领导、向关心支持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同仁,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全乡人民群众及所有演职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祝大家新春快乐!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过去的一年,全乡人民紧密团结在乡党委、政府的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乡上下同心同德,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乡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乡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新成绩标志着新起点,新起点孕育着新希望,新希望承载着新跨越。2013年,是我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先进位、快速发展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践行“产业富乡、项目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民生稳乡”的工作思路,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奋发有为的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夺取新的胜利,再铸新的辉煌!

同志们,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乡党委、政府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关心我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而不懈奋斗!

篇3:在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走进刁翎文艺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制定农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未来5年, 我国农机工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有利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快农机工业的调整和振兴,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紧迫任务, 制定并实施好农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0年初, 工信部已完成农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初稿, 下一步要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精神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 抓紧修订发布, 贯彻实施。各地农机工业主管部门, 要按照国家农机工业发展规划, 结合本地农机工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制定相应的农机工业发展规划, 并贯彻实施。

颁布产业政策, 加强准入管理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科学、完善的农机产业政策, 使得宏观调控能力低, 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非常严重。部分企业采取跟随模仿的办法, 不注重技术研发, 低价倾销抢占市场, 造成坚持自主研发新产品的企业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挫伤了长期立足农机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因此, 我们将加快农机工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工作。目前, 《农机行业产业政策》已经完成起草工作, 并在行业内多次征求企业和专家意见, 进行了多次修改, 下一步将进一步修改完善, 尽快颁布实施。

按照《意见》要求, 通过制定农机行业准入条件, 在全国农机行业实施统一的准入管理。2010年, 要积极推进《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工作程序;今后要继续制订一系列农机产品的管理办法, 对获得国家准入资质的企业, 各地方农机工业主管部门, 要切实履行日常监管职责, 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的保持、产品质量一致性等方面的监管工作。

加强技术标准制定, 新产品的鉴定验收等工作

修订完善农机行业质量标准和法规, 制、修订行业准入条件, 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组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质量共性技术攻关, 加大对可靠性研究等基础工作的投入, 协调有关部门,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防止违法、违规和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对纳入强制性标准管理以外的农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推行达标认可制度;对内燃机、水泵等耗能产品, 实施能效标识制度。

《意见》提出要“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 由于农机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使一些不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直接流入市场, 影响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工作。因此, 有必要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下一步要按照《意见》的精神, 起草《农业机械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对鉴定的范围、原则、内容、程序、组织和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推动我国农机工业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必须加快诚信体系的建设。只有诚实守信, 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而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一个企业没有诚信, 其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基础, 没有发展的空间。因此, 农机生产企业必须高度关注质量、提高质量意识, 下一步将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机制和诚信体系, 每年评价推出100家左右“AA级”以上诚信企业, 推动农机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促进我国农机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升。

鼓励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质量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支撑行业发展的质量服务体系, 建设行业可靠性技术评价实验室,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鼓励企业生产优质名牌产品,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立名牌产品, 建立和推动质量奖励制度。

政府分级负责,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一是加强部门配合, 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加强与发改委、财政部及农业部等部门间的协调, 围绕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 帮助企业在农业装备投资新建、技术改造、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时争取政府立项和资金支持, 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农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和智力引进的资金落实, 帮助企业争取金融信贷扶持和税费优惠。加强对关键产品领域、骨干企业、优势产业集群的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 根据情况变化, 及时调整有关部署。

二是中央和地方农机工业主管部门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农机工业主管部门要把落实《意见》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作为关键来抓, 认真履行农机工业行业管理职能, 依据行业和市场发展需要, 研究制定和落实振兴农机制造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地方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按照《意见》的分工要求, 在贯彻落实政策, 实施规划、准入、标准、质量管理, 组织开展科研与技改,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方面, 认真履行好指导、监管、协调与服务职能, 努力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不断提高农机工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农机工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向本级人民政府汇报, 以《意见》的贯彻为行动指南, 正确把握农机工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积极促进本省、市、区政府关心、关注农机工业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要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 积极承接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管理、行业标准、行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的总结和鉴定等工作, 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 加强调查研究, 反映企业诉求和行业情况, 组织制定“农机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并监督实施, 协调维护企业利益,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提出着力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促进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鼓励创新、完善机制, 市场引导、政府扶持的基本原则。明确了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的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推进农机工业行业改革, 着力解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 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和扩大农机工业国际合作。这为推动我国农机工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创造了条件。

推进我国农机工业发展任重道远, 希望农机工业主管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干部职工,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 扎实工作、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推动农机工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安全方向又好又快发展, 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准入”就需要监督和“退出”, 公正性是关键。

篇4: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综述

东北抗联精神研究属于中共党史学中国革命精神史研究范畴。学术界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期,研究成果大多见于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主要以探讨抗联精神和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即意义为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不断深化,领域也逐步扩大,成果较为丰厚。

主要代表性著作:张洪兴著《东北抗联精神》(白山出版社2010年版)和《东北抗日联军》编写组著《东北抗日联军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文章有张洪兴的《弘扬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2001)和《用生命的极限高举抗日爱国旗帜———弘扬东北抗联精神》(2002)、陈玫的《抗联精神是宝贵精神财富》(2005)、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东北抗联精神》(2005)、赵俊清的《勿忘灾难岁月弘扬抗联精神———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2011)、车霁虹的《论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地位及抗战精神》(2012)、王军凯的《东北抗联精神与当代中国民族精神》(2014)、仲海涛的《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2014)、武建军的《汲取东北抗联强大精神力量》(2015)、邴正的《弘扬抗联精神实现东北振兴》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干部》(2015)、吴祖鲲的《革命精神史视域下的东北抗联精神》(2015)、林晓光的《抗联精神光耀千秋永垂青史》(2015)、李敏的《抗联精神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财富》(2015)、刘信君的《再论东北抗联精神———抗战胜利70年后的评述》、张洪兴,贾程秀男的《大力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2015)、谷曼的《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2015)、张磊的《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与弘扬的路径选择》(2016)等。

二、涉及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1. 抗联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内涵研究

袁中树在《长白学刊》2013年第5期《抗联精神与东北文化传承》中对抗联精神形成的民族文化条件与东北文化基础进行了阐述。抗联精神形成的民族文化条件包括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抗争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中华文化人本精神的再现;抗联精神形成的东北文化基础包括东北地域突出的英雄主义文化背景、东北人独特的豪放人格特质和东北地区特有的艰苦奋斗方式。

管玄同、吴祖鲲在《桂海论丛》2015年第6期《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其实践价值》中指出,抗联精神是在继承人民革命斗争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近代以来东北革命历史的精神产物,是中华民族抵抗外部侵略的精神结晶,是抗联将士用鲜血浇灌出的精神硕果。王冬在《世纪桥》2015年第8期《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一文,对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进行了梳理,指出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东北广大军民的优秀品质和东北特殊的艰苦斗争环境下逐步形成的。

2015年7月30日,召开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座谈会,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讲道:“东北抗联在长期、艰苦、壮烈的对敌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伟大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1]李精华、张朕在《大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发表了《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将抗联精神内涵概括为忠贞报国的爱国情怀、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艰苦奋斗的开拓意识和团结御侮的国际风范。薛金艳在《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将抗联精神的理论内涵概括为心系祖国、胸怀全局、勇挑重任的责任担当精神,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英勇顽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牺牲精神。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共产党员》2016年第1期发表了《抗联精神,永放光芒》,指出抗联精神内涵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和威武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严寒在《中国文化报》2015年8月27日发表了《铭记沦陷历史弘扬抗联精神》,指出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要有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信仰坚定的担当精神和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关捷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8日发表了《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文章指出抗联精神是民族魂的一部分,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国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机智勇敢、战略指挥的创造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 关于抗联精神的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周知民、吴祖鲲在《长白学刊》2013年第5期的《论东北抗联精神文化内涵与当代启示》一文中,从文化学的角度阐述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启示:一是在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马列主义,这种自觉、自信和自律成为抗联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二是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是抗联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三是东北抗联的领导群体能够根据斗争环境的变化和革命任务调整,推行宽松灵活的文化政策;四是弘扬抗联精神对当前增强文化发展的清醒理论意识和价值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张忠义、陈雨虹在《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一文中指出,抗联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由、不畏强暴、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正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崇高信仰与爱国精神高扬的旗帜。程晓辰在《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发表《试析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耦合》,指出东北抗联精神与爱国主义具有共同的价值归旨,两者之间以量化形式耦合。表现为以爱国主义利益至上的目标价值耦合: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价值统一,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目标统一,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以爱国情感和实践统一的工具价值耦合:舍生取义、勇于献身与国而忘家的精神统一,众志成城、齐心报国与慷慨赴难的实践统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强国之行的工具统一;以民族团结和国际合作糅合的增量价值耦合:全民族、各阶级紧密团结、合作广泛的国内力量统一,中、朝、苏人民并肩作战、同仇敌忾的国际力量统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与统一战线糅合的增量统一;以精神感召和价值观培育同一的时代价值耦合:精神感召和价值引领的激励价值,民族认同和价值统一的认同价值,爱国主义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价值。谷曼在《长白学刊》2015年第3期发表了《论东北抗联精神的实践价值》,提出抗联精神具有三个方面的实践价值,肩负起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神圣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麻秀荣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弘扬抗联精神提升党性修养》,指出抗联精神对提升党性修养的现实意义,坚持思想理论武装铸造“金刚不坏之身”,勇于责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保持革命气节,彰显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树立良好形象体现共产党人精神面貌。贠占军在《世纪桥》2015第11期《略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从五个方面作了阐述,弘扬抗联精神是辨识抗战主导权的重要依据,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时代需求,是加强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的迫切需要。郑晓亮在《新长征》2015年第6期发表的《东北抗联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一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弘扬抗联精神的价值,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义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营养。

抗联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论文有史桂芳和王顺利的《抗联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2004)、张秀梅的《东北抗联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邹安祺的《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2015)等。肖震在《世纪桥》2011年第3期发表的《将东北抗日联军精神作为红色革命资源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文,指出用抗联精神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出了教育的途径是把弘扬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红色教育进校园工作,加强红色资源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渠道强化红色资源的宣传与教育。尚晓军等在《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22期发表的《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一文中,从抗联精神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精髓、基础和目的展开分析。

三、抗联精神史料研究的意义及对策

首先,抗联精神研究弥补了中国革命精神史的研究内容,使抗战史和革命精神史研究领域得到完整补充,推动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空白,肯定了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进一步推动了东北抗联史的研究。其次,抗联精神的研究是坚定党的文化自信的有效战略措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联精神研究推动了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产业化发展,强化了智库建设。最后,东北抗联精神研究对于推动黑龙江高校申请教育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设置的革命精神研究基地,起到了推动和发展作用。

摘要: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东北抗日联军14年的奋斗中孕育、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抗联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抗联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一起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在新时期赋予抗联精神新内涵,对抗联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综述性评价,有利于学界对抗联精神的研究更深入,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上一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公示下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