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 读后感

2024-05-03

爱与自由 读后感(精选11篇)

篇1:爱与自由 读后感

《爱与自由》读后感

读完孙瑞雪老师写的《爱与自由》让我感触颇深。

全书主要围绕爱与自由展开书写,内容清晰而有条理且通俗易懂,很适合父母、老师及从事幼儿专业等方面的人士阅读,此书定能让你收获多多,让从中你懂得孩子的心声!

通过阅读完此书,感受到零至六岁的而儿童的教育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儿童有心声,有他们内在发展的规则。但我们当今大多数的父母、老师可能还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总是扮演着儿童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阻碍着儿童的正常发展,延误了儿童的发展,给其一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当今父母的爱,总是显得那么不正常,爱中并没有给孩子自由,好像孩子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一样,自己完全有支配的权利,而在这过程中有些时候并没顾忌孩子的感受,一意孤行,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自己的话就是权威,孩子不得有反抗、不得有异议,只能选择服从。从而让孩子内心压抑了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伴随一生,左右着孩子,让孩子得不到健康的人格。而且在生活上,孩子也表现的唯唯诺诺、没有自信、胆怯、焦虑等等不好的现象!因此,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需要改变,而我们父母对待孩子的爱也更要改变。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显得那么的权威,没有给孩子留下太多的自由,父母认为孩子的成长是自己教出来的,如果孩子离开了他们那将得不到发展,他们总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赋予给孩子的。其实他们错了,他们不明白,孩子总是有一套自己的机制和规则指引着他们去发展,而孩子需要条件,需要适宜的条件,这套机制才能发挥出作用,而这个条件就是自由。拥有了自由,孩子才能顺着这套机制发展下去;拥有了自由,孩子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受阻碍,所以父母理所应当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去发展自己,让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而父母做到这一点很难,他们总是受到了很深的世俗观念的影响,认为给孩子太多的自由,会让孩子变的难以管教,不听他们的话,不服从他们。他们完全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成为了他们自己的奴隶,把自己的种种思想都强加了孩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个发展不健康、没有自我的孩子诞生了。而孩子需要自由,更需要父母爱中的自由,这是孩子的心声。父母又有几人能知!

姓名:王垚

班级:11150401

篇2:爱与自由 读后感

爱可以给予,爱可以接受。爱是一种感受,爱更是一种美德,润物细无声!

有人说爱是种甜蜜的负担。那么他是一个施爱者。就像父母老师,在不断的给予过程中去感受爱。

有人说爱是种束缚。那么他必定是一个接受爱的人。就像孩子,在谆谆教诲中,在呶呶不休的唠叨中去被动的去接受爱。

在《爱与自由》这本书中。提到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一位妈妈在她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指着书,指着身边的事物教他认字,但是收效甚微。当孩子长大了些,有一天在她看到孩子出神的看着天的时候,随意的指着天教孩子说这是天的时候,孩子竟然把这个字说出来了。这个故事给这位妈妈很深的感触。就是在孩子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学习的时候去引导他,这样得到的效果反而比机械的重复要有用的多。

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教育过程中,母亲所施与的爱是无私的,是大量的,但相对的在孩子眼中就是种呶呶不休的干扰。所以不是所有的“对你好,关注你”都是的爱,有时候的放任不管也是在给孩子自由学习的时间,这更能称的上是爱。

篇3:爱与自由 读后感

《守望者:罪恶迷途》是非行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当时就是口碑爆棚,且又让人深思,而此番《全民目击》更是将悬疑进行到底,却让真正的情感贯穿整部电影,最后甚至让人潸然泪下,对于父爱、对于职责、对于青春、对于自由、对于围观。

将一部电影做到跌宕起伏,甚为不易,而做到一波三折更是颇有难度,对于《全民目击》则恰巧是一波三折,波波入胜,每一次都推进了剧情的高潮,直到真相大白,直到父爱的主题呼之欲出,不由得让人惊叹,世间之大,父母之爱没有什么能抵挡,生命都变得渺小。而本片则将单亲家庭下的父爱,用父亲为女儿顶罪的方式呈现出来,看似普通,却在导演的精妙安排下,高潮连连。或许孙红雷扮演的角色在影片中像是一个奸角,但是面对女儿,还是演绎了一种感人至深的父爱,直到最后连恪尽职守的郭富城都为其流下了眼泪。

除了大的主题父爱之外,职责更是本片的一大精华,郭富城对于自己的检察官职业、还有律师、还有媒体、还有父亲,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还原一个真相,给自己一个真正的职业道德。

而故事的真正“杀人犯”之所以成为杀人犯,恰是青春的迷茫,所犯下的错误,而父亲却用自己的生命在换取着女儿的自由,当最后她仰望天空,导演此时点到为止,不知道后面面对她的是牢狱之灾,还是新的开始,遐想的空间只能留给观影者,但是导演和电影的目的已经达到。

之所以提到围观,本片取名为全名目击,更多的是为迎合商业市场,和真正的电影主线关联不大,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围观者的心态,网络世界,现代社会,大众的心里太过浮夸,太过容易被引领,谣言也罢,真相也罢,在外表的迷幻之下,大众已经很难分清,电影中如此,事实中也是如此。

说完电影的传达,再看电影的形式,“比好莱坞还好莱坞”应该是比较恰当,叙述的过程颇有心意,这种表达方法,以往的电影中也有过传达,只是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此片却称得上类型之作。

说说演员,之于孙红雷,在这位爷们的过往电影中,总是觉得他正邪皆有,演正的,却透露着一股邪,看看《毒战》那股正直,仿佛着了魔,再看这部《全民目击》,邪的角色中又因为无私的父爱而变得那么刚正不阿。对于孙红雷的演技,只能说是肯定,喜欢他的表达方式。

不知道从何时起,对于天王郭富城的电影总是特别感冒,《三岔口》《父子》《浮城大亨》《白银帝国》《寒战》等等,郭天王的演技是一部一个台阶,且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如今更是每一部都称得上佳作,悬疑片郭天王更是信手拈来。

片子中的其他演员也都十分出色,尤其是一干配角,法庭审问的戏份更是成为电影的经典,只不过插科打诨的媒体酱油们,有那么一丝瑕疵。

篇4:爱与自由 读后感

自由而为

伊莎多拉说自己的生命来自大海,她不喜欢束缚亦随遇而安。

美国人善于将自己的人生变成文字,对此,一个著名的自传作者这样说:“美国与自传之间的联系是颇为独特的……似乎一个美国人首先是一个美国人,然后就是自传作者。”以时间先后顺序来记述人生,体现出自我奋斗和勤劳努力的过程,是大多数美国人普遍采用的自传书写方式,被称为“成功之路型”自传,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这一类自传的代表;而不再突出具体时间和人物的年龄阶段,专注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流动过程,是“意识流型”自传的写作手法,伊莎多拉的《爱与自由》是它们当中的翘楚,被称为“灵魂的自传”。

在自传一开始,伊莎多拉就“表明”自己是天赋“自由”的人,“我生在海边,而且一生中许多重要的事都发生在海边。我最初的舞蹈观念就来自于海浪翻腾节奏的启示……大海对我有无穷的吸引力……我的生命和艺术都源于大海”,作为大海之女,生命怎么可能不是自由的?人又怎么可能甘于受到束缚?

自小,她就庆幸母亲雇不起保姆也请不了家庭教师,这样“我才能无拘无束、自然健康地成长”,接受老师和学校的管教简直是“毫无用处”。她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不是调教出来的,而是源于自我的一次次切身经圻。

一生中,伊莎多拉从不计划,她天生的“缺少算计”和“随遇而安”常常让人哭笑不得:她和家人总是在漂泊中度日,在下一顿饭没着落、随时面临被房东扫地出门之时,他们一家子竟然还忙着流连干各大博物馆欣赏艺术。她终生对自己的户口进账和出账毫无概念,赚了一笔数额不菲的演出费用后,她居然跑到希腊雅典买了块寸草不生的高地,试图建立自己的宫殿。结果,宫殿成了烂尾楼,而钱也被挥霍得一分不剩……金钱就这样流进她的账户,又不知道怎的就好像长了翅膀似的飞走了。而她,却从不为此发愁。

爱与舞难相容

爱情和艺术是伊莎多拉一生的追求,但两者却总是矛盾重重。

7岁那年,伊莎多拉才见到了父亲,那个“英俊”,“纤长”,“彬彬有礼”的男子。然而,父母的失败婚姻给她留下了阴影,这也是她主张女性爱情自由和生育自由的源头。从未期待和某一个人长相厮守,这是伊莎多拉不断恋爱而又不断失恋的原因。但她自己却有不同的解释。

在自传中,她对自己一生与多位男子的恋情“供认不讳”,她压根不屑于任何隐瞒。她这样描述第一次和她灵魂交错的男子:“我终于找到了我的伴侣、我的爱和我自己,因为我们不是两个人,而是合二为一的,正如柏拉图在《费德鲁斯》中叹为观止的共用一个灵魂的两部分。”伊莎多拉后来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但由于对方“永远不承认女人也可以成为艺术家”而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和他一起生活就意味着要放弃我的艺术、个性、甚至我的生命和理智”。伊莎多拉一生爱恋过的男性难以计算,但每一次,她都是全情投入,不思回报。而导致他们分手的绝大部分原因,都是爱情与舞蹈的不能相容:“我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条向上延展的精神路径,凡是沿着这条路径而行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生活……对我而言,艺术就是我的精神路径。促使我活下来的动力只有两个——爱情和艺术,而我的爱情往往会破坏我的艺术,或者对艺术的渴望会蛮横地让爱情以悲剧告终。这两样东西水火不容,总是不停地彼此争斗。”

伊莎多拉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是1920年,在自传里,她跟大家分享了这一切。这一年,她和钢琴家男友在雅典经营的学校因为当地政治原因而无法继续,而她的男友也和她的一位女学生私奔到了别处。对于一生疯狂追求爱情和艺术的伊莎多拉来说,这无异于拔掉了她生活的根基。因此,她在写下“回忆我的过去,有时我的生活像缀满珠宝的金色传说;有时像是鲜花竞放的富饶田野;有时像是每时每刻都充盈着爱情和幸福的绚丽的清晨;生活带给我的狂喜和甜蜜简直无以言表。我创办学校的理想,似乎闪耀着艺术天才的灵光。虽然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但事实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它复兴了一种艺术”的同时,却笔锋陡转:“回首过去的生活,那些日子留给我的只是深恶痛绝和空虚无聊的感觉,过去似乎是一连串相继而来的厄运,而未来或许也是不可脱逃的悲哀。我的学校也不过是一个疯子一念之间闪现出的虚妄念头。”

1921年春,在伊莎多拉经历了希望和爱情同时破灭之时,前苏联政府邀请她来苏创办学校,这对她来说无疑雪中送炭。

篇5:爱与自由读后感

----读《爱与自由》有感

大自然创造了人,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那么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够让个性不同的儿童得到发展?蒙特梭利强调说:“要给儿童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这个环境要求自由、美好、真实、自然,其中一个关键条件就是老师,老师是最主要的环境。” “ 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老师能够追求自我成长… … 如果这个老师一成不变的话,她就不可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 “ 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是一成不变的,他的个性就僵硬,他一成不变,他就没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一个人一旦处在变化中,他就会像一条河变得有了生机。你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否则你永远无法感知你的孩子。”

“老师就是这个环境中流淌的河流,如果老师不断地发展自己,整个环境就会变得有生机。” 那老师如何发展自己、给孩子好的环境呢?看了《爱与自由》一书,我觉得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关心和爱孩子

爱,尽量给孩子爱,让孩子充分享受到爱。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努力和成功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时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自尊心也会逐渐降低。

二、学会引导孩子独立、自主地学习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音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但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坏习惯容易养成,好习惯也容易培养。所以老师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想办法努力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让他们找到成就感。有了兴趣,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和成就感的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同时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允许他们有与老师不同的见解。

三、摒弃师长面孔,努力让孩子感到轻松快乐

虽然学校里的主要任活动是学习,但老师也要适当地给孩子们提供游戏的时间、场所和玩具,做孩子们的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对他们的爱好给予鼓励和支持。有些父母和老师存在着一种误区,总认为游戏会浪费时间,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中国也有“玩物丧志”的古训,其实不然。因为游戏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快乐中增强体能,增长知识,提高自尊。

四、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以前,有句流行很广的话“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也就是说,衡量学生好差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分数,说极端点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如果仅以此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那是很片面的。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还是体验到失败,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老师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考试正常发挥,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都应该感到满意。除了考试分数,老师更要注重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健全。

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这就是《爱与自由》带给我的点滴。

鲍爱琴

篇6:《爱与自由》读后感

书里的教育理念,就好像一面镜子,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反省自己,引导自己正确地去爱孩子。

爱孩子,就要转变我们陈旧的教育观念。在爱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总是用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但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以为自己也是从孩子过来的,觉得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人生该怎么走,就用自己的成长经验教孩子怎么去做。殊不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非是我们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探索方式。

爱孩子,应该还给孩子应有的自由。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的精神存在物,他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而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成人的安排,可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规律,应还给属于他们的自由。

爱孩子,大人要树立维护尊严的好榜样。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平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好榜样”。

篇7:《爱与自由》读后感800字

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童年期某个阶段内会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与他同步,理解他,给予他爱的照顾和支持。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幼儿哭泣时,大人便会问:“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可是幼儿没有任何回应,只是不停的哭泣,大人越说他哭的越痛,过一会儿,孩子的情绪平稳些时,他会主动告诉我们事情的经过,说刚才怎么怎么样。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时候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力,没有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时间,孩子一哭我们就忙着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却忽略了幼儿当时的情绪,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说出来嘛,你说出来,我们才能解决,为什么不说,只会哭呢”。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孩子在心智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他不知道用“说”可以解决问题,只能用哭的方式来倾诉,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放慢脚步与幼儿同行,陪幼儿发展,理解他,用心去爱他。

前几天我接待过这样一位家长,他在参观幼儿园的过程中,我向他介绍了孩子的一日流程中的.操作教具的环节,他很质疑的说:“孩子一年四季都操作教室内有限的教具,他会不会厌烦”。这个问题相信不少家长也在心里问过自己,在没有从事蒙氏教育工作前,我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理念,只是知道“温故而知新”,每多操作一次他的印象就会加深一层,从中间收获到的也会上升一个层次,但对孩子为什么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情的科学解释我却不明白。其实,孩子需要经过不断的感觉训练,不断的重复操作去发展智力,大人们可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条件,而蒙特梭利教具恰好为近乎所有感觉训练提供了可能。大人们需要为孩子做的就是跟着孩子的步伐往前迈,让幼儿每走一步都是踏实的,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让幼儿的精神胚胎不掉队。

篇8:爱与自由 读后感

一直以来, 陶行知先生始终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宽广如海的胸怀, 积极倡导并且向我们实践了爱的教育。对待学校, 对待教育, 对待学生, 对待自己的事业, 一直在向我们呈现出他的热诚和激情, 这样的奉献精神, 实在是让人惊讶, 让人感动。教师和医生一样, 本身就是一种良心职业, 它的衡量不在别处, 而在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作为一名老师, 倘若没有对学生的爱, 对教育事业的爱, 我们不难想象到:他必然也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教育。可以说, 爱学生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作为一名老师,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只有爱学生, 才能够用温存慈祥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才会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 用柔软和蔼的话语与他们沟通。只有这样, 老师与学生的心才会越来越近, 最后, 融化为一。也只有这样, 老师才能够更加地了解学生, 从而对症下药, 积极帮助学生。同时也要严以律己, 积极用正面形象来引导学生。或催化、或促进、或诱导, 各色方案、因材施教, 勤勤恳恳地去帮助学生读好书、做好人。

《走近陶行知》书中说到:希望能够真正走进陶行知, 认识陶行知, 进而用陶行知的精神激励自己, 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 以科学的态度看学生、看教育、看人生、看世界!也正是怀着对教育事业不懈的执着与满腔的热爱, 陶行知先生在他从事教育事业的三十多年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生动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提出的的那么多教育思想中, “生活即教育”这个观点, 可以说是陶行知先生最关键的教育理念。可以说, 生活教育是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的, 或者说, 生活, 它在某种形式上说, 就是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反对传统的教育以书本为中心, 不给予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可以说, 生活教育实际也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 也就是说, 生活教育是单纯的知识教育的相对面。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我的教育里, 小孩和青年是最大的, 比什么伟人还大。”在他的概念里, 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性格以及想法。当然, 尊重绝非放纵, 更不是任凭他自生自灭。在老师对于学生的爱中, 应当也是有”严“的成分存在。只有学会尊重学生, 才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从而用最好的方法来扶持学生。当发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的时候, 老师不应该过分指责他们, 应该及时地送上关心与指引, 争取让学生接受我们的爱, 并且顺利找到正确前行的路。

事实证明, 如果老师缺少对学生的爱, 那么对待这份教学工作也很难打起精神, 上课也缺少激情, 更别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同心沟通了。于是乎, 学生也不会被课堂的内容所吸引, 从而有了厌学情绪。但是, 倘若老师只爱一部分学生的话, 那么, 也意味着他在对另外一部分学生冷漠。这样的爱, 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绝非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说, 老师给予学生的爱, 应当是一种理智的、正直的、公正的爱。只有用心给予爱, 学生才会感受到爱, 并且积极给予回馈。

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探知能力, 深入而实际地生活, 勇于积极地发现美、追寻美、并且创造美。同时, 老师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把美引入课堂, 引入学生的心灵。”可以很坦白地说, 一个能够充分享受幸福的人, 一定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只有这样, 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着那些孩子, 并且因为那样的爱而心生喜悦。这种爱绝非是规章制度所能带来的。这种爱是一种由心生出的自觉行为, 强迫不来的。更重要的是, 当我们带着寻找美的眼睛去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的时候, 这种乐观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从而能够更好地把美与爱传递出去。旁观人的一生, 学生时代是一段不可抹去的时光, 它是纯洁的、干净的、梦幻的, 而又真实地存在着。为此,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到爱与教育同行, 都理应为学生留下一段幸福的记忆, 让他们能够在学校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1943年为广东某中学校歌所做的词, 也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教育名言。一直以来, 陶行知先生始终在不厌其烦地鼓励学生多思考, 多发问, 多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开动学生的大脑, 并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没有什么是不能挑战的, 无论是权威还是老师。在老师与真理之间, 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真理是唯一的衡量尺度, 而老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所以, 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尽量不让他们过分依赖老师。时代在进步, 学生的思想也变得更成熟, 见识更丰富, 观念也更加地前卫。倘若只是用严格的管教来对待他们, 即便他们一时知错了, 但是没多久还是会再犯。所以要努力让他们心悦诚服, 自愿放下戒备, 并且接受老师给予的教育和思想。有人用“猫捉老鼠”来形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很显然, 这样的观念已经过时了。面对着非常有主见的学生, 对于老师来说, 亦师亦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对他们的指导。在当今社会, 以德服人才是最重要的。想要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接受领导, 就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老师自身的学识与人格魅力, 通过赢得学生们的钦佩, 才能以引领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踏上正确的方向, 并且用人性化的方式来进入学生的内心, 从而得知他们的想法, 并且积极引导他们的心灵与精神的提升。不怒而威, 才是最有效的法宝。好的老师是温柔的, 能够给人安慰, 就像阳光一样温暖明媚。这样的老师, 显然更容易征服学生。

摘要:在漫长的岁月里, 陶行知先生始终坚持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用渊博的知识教导了一代人, 并且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务。这些, 让后来人深深地震撼于他思想上的内涵。本文通过阅读《走近陶行知》这本书, 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篇9:跟爱与自由同呼吸

一对夫妇远从河南专程赶来上海只因为听说Maria会在这里举办萨提亚模式工作坊,他们为了弥合彼此感情的隔阂,已经有过太多的求助,他们当然也不愿意错过这次珍贵的机会。

个案的进行过程中,Maria让夫妻两人分别用形体语言表示出两人的关系现状,妻子于是伸出胳膊指着丈夫的鼻子,丈夫则背过身去做沉默状,大家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不断指责与回避之间的恶性循环。Maria这时让二人拿出前一天布置给他们家庭作业:各自画出原生家庭的家庭图,即父母和自己,自己和兄弟姐妹等之间的种种互动关系。两个人随后找出扮演者分别按照图示来扮演自己那方的父母,当人物关系演绎出来之后,答案就已经明朗了一大半。妻子一方从小就是在父母的争吵中成长的,并且自己也始终站在作为指责者的母亲一边,看不起父亲,而丈夫一方从小就生活在和睦的家庭,父母很少当面红脸,即使偶有矛盾也总是在无声之中悄然化解。

Maria这时候指出:“丈夫对妻子的指责不习惯,妻子对丈夫的回避也不习惯,你们都受到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的影响,做着自己习惯做的事情,但却都正是令对方不习惯的事情,你们想急切地改变现状,但要改变的正是你们自己。”

一席话一针见血,夫妻两人于是急切地想知道该如何改变,Maria问妻子:“你的心在哪里?”妻子说:“我是爱丈夫和孩子的。”Maria鼓励说:“但是你没有表达,去对你的丈夫说,我要听到你的声音。”

妻子真诚地对丈夫说:“失去你,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你是我的爱人,最亲密的爱人……”Maria这时候微笑着问丈夫的感受,丈夫显然很高兴,乐呵呵地说:“我喜欢!”Maria这时候却突然对妻子说:“请你这时候用指责的语气再对丈夫重复你刚刚的话。”妻子于是指着丈夫大声且严厉地重复了一遍原本情意绵绵的那段话。话一出口,现场已经笑成一团,夫妻俩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Maria不无揶揄地对妻子说:“你有个非常有趣的沟通,你可以同时指责一个人又爱一个人,我从你身上学到这一点。”大家再次笑开了。“既然你们看到自己保留了原生家庭生活的习惯影响了你们现在的生活,如果你们不想让孩子将来重演这样的家庭关系,那你们应该知道如何从现在开始,把问题就结束在当下。”夫妻俩一起笑着很用力地点头……

大家就这样初识了大师Maria的智慧,一针见血并且不失幽默的智慧,她只是一步步跟着案主,顺着过程,帮助对方领会适当的步骤。Maria 说:“每个人都能成长,做好自己的事。我相信所有人都能拥有自己需要的资源,那是一盏灯,我只是要给他一根火柴点亮自己的灯。这根火柴,我认为这是我能提供的最大礼物,也就是萨提亚模式。”

追随Satir的日子:

寻找真实自己的历程

1966年,Maria偶然接触到Satir模式,随后将这本书推荐给了一个朋友,她因为正巧前去Satir开办工作坊所在的城市,有幸参加了工作坊。几个月后,当两人再次相遇,Maria为她的大变化暗自吃惊:原本是个很少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感受的人,甚至一直认为是不喜欢自己的人,现在却兴高采烈地对Maria描述自己参加3天工作坊后的种种令人愉快的变化,分享自己的快乐。Maria于是承诺,自己一定要去见见Satir。

当年Maria便得到机会参加了Satir为期5天的工作坊。工作坊很神奇,成员的改变都是Maria从不曾见过的,她从来不知道人的转化过程可以如此深入。她当时就像大部分的社工师,把重点放在以劝告来改变人的行为。Satir却是帮助大家接纳自己,并欣然接受自己的责任,提供清楚看见自己的机会,让人们自己做出新的抉择,而不是告诉他们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无益的。

大家在工作坊中通过扮演角色、观看角色一起经历着婚礼和葬礼或爱与恨或快乐与悲伤,每个人都在其中重新审视着自己过往的生活,向往着未来生活即将出现的改变。

工作坊结束后,Maria告诉Satir:“只有你能做到,这是你的魔力。”Satir却回答:“不,我并没有做什么,我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魔力。”那时,Maria并不知道Satir是如何发挥魔力的,也不知道这魔力是否能被传授,但Maria为这一句话深深感动,这一感动就促成了她对Satir这二十多年亦师亦友的追随。

找到自己打开“母女心结”的钥匙

此后在工作坊中Maria有幸做了自己的家庭重塑,也有幸就此打开了自己几十年的“心结”。

家庭重塑前家庭图像

Maria对母亲的看法一直是扭曲的,母亲从小就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感情颇深,使得Maria在童年时就认为母亲的亲人比自己还重要。

Maria和父亲很好,父亲无条件地爱她,让她觉得受到保护。

父母爱的天平在Maria的心中就一直这样倾斜着,并且影响了Maria日后与其她女性的关系。(有好长一段时间,她只有男性朋友,只信任少数几位女性朋友。)

Maria选择了一位新朋友扮演父亲的角色,并向他描述了父亲的种种,扮演者却说:“Maria,我没办法扮演这个角色,你描述的是圣人,而我只是凡人。”这句话突然让Maria明白一个现实:自己潜意识中一直把父亲过度美化成为圣人。

观看别人依据自己和父母的早期生活所重塑出来的景象,使Maria重新与父亲的情感世界深深相连——以成人的方式。她开始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父亲,引述Satir的话来说,就是“要变得成熟,能自己作决定,就必须把父母当做人来进行连结和接纳,而非妈妈或者爸爸的刻板角色模式。”

家庭重塑后家庭图像

童年的Maria一直夹在父亲和母亲之间,认为母亲不够爱父亲和自己,责备她恨他。现在她了解,当自己保护父亲的时候,母亲可能想要与父亲或者自己亲近,却完全没有机会。

“后来我询问母亲对我和父亲的关系有什么感受,她非常真诚地告诉我说,她一直为此感到很快乐。她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很亲近,所以不想妨碍我们。她很高兴我和父亲亲近,因为她无法像父亲那样爱我。这令我很惭愧,因为我过去一直责备她。”

我开始努力改善和母亲的关系,与她融洽共处后,自然创造新的机会,使自己和女性的关系更持久、更丰富。Satir是我对女性看法的重要觉醒经验,我还从很多其他女友身上学到了更多的接纳和关爱。当我放下心结,打开心门,这些女性就进入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感谢她们。

原生家庭很可能使我们成为囚徒,“学习一种了解童年的新方法,就是看见自己的囚笼;而身为成人的我们,是唯一拥有开启大门钥匙的人。”

自我探索之旅

带领工作坊时,“让人更认识自己,更信任自己,拥有更多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的感觉更好,然后打破心墙,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桥梁,但最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关系。”这就是Maria的目标。

Maria的工作坊主题之一在于探讨我们为什么变成现在的样子,触碰内心的渴望,也就是自我感,并找出我们想要成为别人所需的资源,Maria认为这是一生的旅程。

“发现我们来自何方、想去何处,是一种神秘的灵性经验。当我们与人在灵性层面交流沟通时,奇迹就会发生。这是一种过程,而不是技巧。即使是一个被贴上精神分裂症的人也是渴望被尊重和接纳的,与这些对世界有不同看法的人连结,从‘对方拥有独特世界观’的人性层面,接纳对方,而不是就此贴上一块摘不掉的诊断标签。”

在工作坊中,每个人都需要某些不同的东西,所以Maria会分享许多自己所学的东西,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比如精神科医师黄焕详和基卓独特的bodywork曾带给她灵感,所以Maria也把他们运用的音乐和诗也融入了自己的治疗;Satir在工作时非常和蔼、关怀、亲切,有时候甚至太过亲切,Maria又从其他学者那里学到向人提出质疑,更坦率,也更直言不讳。“我真心尊重每一个人的情形,但也尽可能提出质疑。我能感觉到每个人能走多远,我应该停在什么地方。”

如果人生有意义的话,苦难必然也有意义

“过往不必然会破坏现在,我们可以选择将过往当成学习来启发现在。”Maria始终把这一点做为治疗别人的基本前提,然而突然有一天,Maria却必须用这个前提来治疗自己。

1979年,Maria面临了自己人生道路上一次重大苦难:在丈夫过世的时候,选择是否在他死后决定继续活下去。在遭受到心灵上的重创后,Maria开始和夫妻档的朋友疏远。她突然觉得自己无法融入,虽然并没有自怨自艾,却是个令人讨厌的同伴。Maria决定对自己和别人直截了当表达真正的感受,“那是我处理挫折和所有感受的方法,她不想让这些挫折和感受在心里发酵、沸腾,这样会导致癌症身亡。即使有人以平常的客套话问候我,比如:你好吗?我会说:我觉得很糟,我想去死。他们就不再问了”。

Maria花了三年半,才有意识地决定要健康地活下去,她开始明白自己可以在心里一直拥有保罗。Maria认为人生在世是为了不断地学习,所以自己必须从保罗的英年早逝中找到意义。“学习靠自己生活并不容易,我到现在仍不喜欢,我不会说我已经习惯了,但是确实已经经过考验。我能自己做决定,没有人会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当了解此生的两项任务就是自己做决定和学习独立生活时,就比较容易走下去。这就是Maria终于决定自己余生想做什么的过程。“成长和学习,可以来自任何处境或经验、问题或危机。”

篇10:《爱与自由》读书笔记

《爱与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摸什么。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容,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中国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篇11:读《爱与自由》有感

嫩叶钻出坚硬的土壤,阳光洒遍和谐万物; 小荷露出翠绿的尖角,微风轻曳平静湖面;

雪落地无痕,雨掷地有声,生命不息,精神伟大。世间万般情趣,——读《爱与自由》有感

似乎在不经意间诞生。没有压迫,没有束缚,就这样以他们的姿态自由祥和的适应着冬去春来,莺飞燕长。

儿童的生命就像这些看似渺小却伟大的生命,由胚胎在母体中发育成长,看似不经意的平淡生活,却因为生命的顽强而越发的妙趣横生。小宝宝的诞生,让期待变得更美丽;小宝宝的成长,也让亲人倍加仔细。在生养他们的同时,家长所面对的是育人这个更加艰难的话题。

我一直在深思教育的问题,教育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才做到合适的位置,怎样才能用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更多的处在成长阶段的那些孩子让他们能更加茁壮。

在读到《爱与自由》一书后,深得感悟……

感知

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从幼儿到青年,生活中父母扮演的角色,学校里老师扮演的角色,社会成员的角色等,都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些重要的影响中,我们始终离不开爱的呵护,只有用真正的爱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并让他们感觉到这份爱,才是在教育方面所推崇的“获得”…… 孙瑞雪在这本书中推崇的是一种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只有当用心去给予孩子爱时,才能让孩子在无形中自我感知地在这样的爱中成长。

她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当一个孩子吃饭时喜欢用她的手乱抓饭桌上的东西,甚至用手去抓自己吃的东西,弄的是一片狼藉。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一些父母喜欢把孩子脖子围的干净利索并且一口一口的喂饭吃,这样的目的我想大多数都是为了让孩子爱干净,其实不然,这样恰恰是父母在爱自己。因为怕脏所以替孩子围上围脖,因为怕麻烦所以不准孩子动手动脚。家长在无形中把爱转移了。

研究表明手是智慧的工具,当孩子在用手去抓东西时其实是在感悟他们对世间万物的感受:饭是软的,桌子是硬的,碗是滑的。这样的自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在成长。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就会使他失去把握食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

我们不懂得他们的感觉,但我们可以让他们感觉。所以父母该给的爱是真正的爱孩子而不是爱自己,如果长时间的打断孩子这种自我感觉的方式,世间长了,变大了,孩子的感觉最终被大人的束缚。这种可怕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孙瑞雪在这本书中阐释了蒙氏教育理念,怎么去理解孩子,怎么看待孩子的各种表现,怎么处理他们的表现,这么做,到底为什么?又有什么后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不该忽略的。蒙氏教育表明:孩子6岁前,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信息环境,让孩子接收积极信号。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自由到极致,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畏惧强权,迷失真正的自我。

所以一定的爱地给予,一定得自由地给予,都是为着儿童的成长做出着重要的贡献。我们的方式方法关乎着儿童对认知世界的取向,关乎着孩子是否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多么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去感知。感知爱,感知能否,感知快乐与悲伤,感知所有需要他们慢慢去了解的东西,比之如色彩,形状。有的人把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比成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其实就是蒙特梭利说的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我们无需在孩子还很幼小的这样一个阶段中强行的去灌输外界的知识给孩子,比如唐诗三百首,比如珠算技巧。懂了这些并不代表这个孩子有多么的聪明,只能说父母下的苦功夫的确很多。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他们也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内在的含义,唐诗三百首是很多的大人都无法理解的意境化的东西,怎样去让一个小孩理解?珠算技巧性的拨弄是否真的让孩子了解到了其中的内涵?其实这些都是灌输,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去感知,这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学习是从一个不懂到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何为真正的懂得,是指是否领悟到个中的道理。假使只是简单的知道表象,那又有何意义,我们希望的是孩子在自我学习的这一过程中能用自己对事物的感知的概念去应对更多在实际中出现的情况。

我们感知风的存在,是它轻拂过我们的面颊,让我们倍感轻切; 我们感知光的存在,是它洒遍我们的生活,让身心都变得温暖; 我们感知爱的存在,是它占据我们的心房,让我们温暖着他人; 感知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学到的应该让孩子具备该能力的第一个感悟,是从孙瑞雪对待儿童的行为上得到的深切体会。无论孩子多大,在教育这个阶段就应该让他们去自我感知,过分的干预会让他们丧失起码的分析能力甚至是自立的能力。我们所做的是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感知,让他们理解,让他们独立,从旁的观察他们的感知过程并在他们遇到疑惑需要帮助时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

尊重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不是引导者,而是协助者。在协助的过程中老师发挥更多的作用应该是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更好的带动他们的成长。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讲究尊重二字,友爱源于尊重,理解离不开尊重,尊重获得相应的回报与恩惠。我们尊重学生,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爱,才能更好的作为钟声,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孙园长讲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在回家后把家长买给她的一长溜娃娃排排坐的摆在床上,那小孩说:“不许说话,赶快睡觉!要不睡觉我就要管你们了。”她妈妈说这个小孩把娃娃当木偶在表现她的老师的所作所为,其他场合的情况就更糟。这其实是幼儿园的老师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为了自己轻松而让孩子规规矩矩。这样反倒严重的影响了孩子。成人好压制控制它人,却将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孩子却成了成人的一面镜子,映射出他们的思想束缚。

我们尊重孩子,从他们的角度去认知世界,陪他们一起感悟环境,我们不可嘲笑这为幼稚,我们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一个儿童的成长就像孕育着的花骨朵,没有适当的生存环境,即便是快要开放也可能会一不小心夭折。我们尊重他们,也同时培养了他们去尊重他人。所以,我们给孩子尊重,是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给自由是给品质,不是条件”,只有我们爱孩子,尊重孩子,让他们自由的感知生活的智慧,从中摄取对世界的探索意识,开发意识,具备常人无法想象的创造力,而这样的原始创造力是多么的伟大!

《尊重你的选择》

我会尊重你的选择,既然放弃是你的意愿

我会让白鸽停留在你的肩头,为你唱着动听的歌 我会尊重你的选择,既然转头是你的决定

我会给你自由的清茶,让你品味我的大度 我会尊重你的选择,既然是注定的结局

我不会追问那难言的困惑,让你自由的走开

结合到自身,一个将阳光洒遍生命的职业——老师。是多么神圣而伟大,当我们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开朗,豁达,阳光般的心态去做那森林深处的那声钟声时,我们其实也收获了幸福深处的感动。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当用爱去让他们自由成长时,我们收获到的是更多的意料之外,这是苛求所远远换不来的„„我们互相的尊重,才能更加和谐的让学生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体会自由中前行。语言

语言是推开心灵的把手,语言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语言是行动的指南针,语言是万物归于和谐的宝贝。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的语言也是一种行为艺术。能将丑恶的伏地魔变成天使,他能将灭亡的世界变成天堂。语言是多么美妙的东西!

教育语言也是一门可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的行为艺术。它能带给孩子美妙的天堂也可以带给他们丑陋的地狱。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发展的非常好。中国的传统叫法称为“光宗耀祖”,能出人头地,能成名成家。所以在对待孩子时,首先在语言方面就在不断的破坏其原来设定的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孙园长这样解释:因为从大人嘴巴出现大多数的语言是阻止孩子这样发展。比如,孩子一往高处爬,我们会说“摔下来了”,去抓杯子,会说:“烫着了”。所以从头到尾一个家长给孩子说的都是孩子每做一件事,最后的结果对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语言。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反过来给孩子一种更好的,更准确的,更具有积极心态的语言。孙园长又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来作为帮助孩子成长的范例。

有一个孩子双目失明,长到6岁时,发生了一件他所不能理解的事。一天下午,他正在同另一个孩子玩耍,那孩子抛出球给他时喊到:“当心!球要击中你了!” 球击中了他,他极为迷惘不解地回去问妈妈:“他怎么在我之前知道我将要发生的事?”他妈妈温和的告诉他:“你是个瞎子。”她把孩子的一只小手握在手中,数着孩子的手指说:“人有五种感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这五种感觉中的每一种都把信息传到你的大脑中。”她把孩子表示视觉的手指弯起来,按在手心里说:“你和别的孩子不同,你没有视觉”她温和地对孩子说:“你站起来。”她拾起他的球。“现在,伸出你的手,你能用四个而不是五个手指抓住球。如果你由那里入门,并不断努力,你也能用四种感觉代替五种感觉抓住丰富而幸福的生活。这个孩子一生都没有忘记他母亲的话,他确实以”用四个手指代替五个手指"的信条,抓住了他完美的生活。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前者是在摧残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长久的在打断与恐惧的后果中挣扎,后者是善良的的抚摸,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畏惧,用阳光般的心态去看待他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语言何其神奇,何其让人惊叹!

老师也是一样,学会用适当的美妙的语言去与学生交流也是一门该学习的艺术,作为大学的老师往往会遇到叛逆的学生,因为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如果一味的去逆着他们与他们不知该如何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样就会不利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去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更不用说带给学生如源泉慰藉般的工作。我们爱他们,也要懂该用什么样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我们给他们自由,也要知道,我们也有纪律去要求一些。我们离不开的是语言带给我们表达思想的方式,我们离不开的是语言带给学生的我们如阳光般辐照的爱。

和谐成长,让爱与自由同行,让学生在感知,尊重,与语言的艺术中学着去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只有端正爱的态度,给学生成长的空间与自由,我们相信,这样的心态能带给学生阳光般的心态与人生。

感知是学生的自由与能力,让它们在阳光下变成品德; 尊重是学生的态度与思想,让它们在交流中变成灵魂; 语言是老师的行为与方式,让它们在交流中变成桥梁; 《爱与自由》有很多让我感动的片点,总结以上,是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有更大的发挥。也是希望把教育作为一门神圣的职业,陪伴我走过我的年华。一种坚持是一种伟大,一种向往是一种梦想。怀着梦想去推己及人,怀着梦想去寻找灯塔。我一直相信,我会为自己也为我的学生开启一条幸福之路。

我们一直都在关心这样的问题:爱是什么?我们用嘴巴讲着我们的爱,讲着我们是多么的爱孩子,爱亲人,其实我们却在实际的生活中,用言语将那份停留在心间似乎是爱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所以爱对孩子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无论是否是亲人,朋友,用心中的博爱去爱他人,也会在漫长无尽的追求长河中找到属于我们的那一泓清泉。也会在绵延山河,万古翠绿里找到那归寂心田,荡漾苍穹的一揽枝条。

给孩子那无私般真正的爱,让孩子在他们美丽的蓝图中勾画出那至善的自由!

上一篇:旺苍县2011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要点下一篇:千名干部驻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