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项目swot分析

2024-04-28

海岛旅游项目swot分析(精选8篇)

篇1:海岛旅游项目swot分析

海岛旅游度假分析

海岛旅游是指在海中岛屿及周围水域中开展的观光、休闲、娱乐、游览和度假等活动。不同于其他的类型度假,海岛旅游度假有其自身的固有特色。首先,海岛旅游度假必须以海洋为背景,自然或人工岛屿为载体,或呈半岛形式,或呈孤岛形式,抑或呈群岛形式出现,与海有着天然密不可分的联系,海与岛共同构成了海岛旅游度假的基本元素。其次,海岛旅游必须有人的参与。光是海与岛的简单拼凑并不能形成海岛旅游度假有机的整体,人是海岛旅游度假的关键元素,有客源市场的海岛旅游才能焕发生机,才能取得发展。第三,海岛旅游部不是孤立的整体,它必须与周边地区发生联动,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交换。漳州开发区双鱼岛虽由人而作,但已完全具备海岛旅游度假的基本条件。最后:海岛旅游度假的淡旺季明显。

正在建设的双鱼岛具备综合旅游功能,它将极大的填补以厦门为中心的海岛旅游功能不全的空缺。

厦门以其独具的旅游优势引领国内海岛旅游,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海岛旅游度假的风向标。

鼓浪屿代表的是历史和过去。迪拜棕榈岛代表的是现代的奢华。双鱼岛代表的是未来,代表人类时尚海洋生活。

篇2:海岛旅游项目swot分析

SWOT分析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 学号:20080852028 姓名:赵吕

指导老师:薛熙明

罗平旅游SWOT分析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境内旅游资源尤为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30万亩连片油菜花、“一目十瀑”的九龙河瀑布群、多依河的田园风光和鲁布革峡谷的峡湖景观,共同造就了罗平雄、奇、险、幽、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璀碟的人文景观,使得罗平成为云南省旅游环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自然之旅”的一个好地方。为了了解罗平旅游的发展情况,对罗平旅游进行了一些如下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罗平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东沿黄泥河与贵州省兴义市接壤,南与广西西林县隔南盘江相望,西南邻师宗县,西至北界分别与陆良、麒麟、富源3县(区)接界,有“鸡鸣三省”之称。这样的地理环境让罗平的旅游有着很好的客源市场。

2、交通:罗平,离昆明约3小时的车程(国道324:昆明与罗平相距217KM,该国道大车限速60KM/H,小车限速80KM/H)。汽车票价60元,菜花节期间每天都有从昆明开往罗平的旅游专列,行程约4小时,火车票价20-40元,如果包车前往的话,价格在300-400元/天。离曲靖市约3小时的车程。汽车票价45元。离兴义市约1.5小时车程(80公里),汽车票价25元。从昆明到罗平每天都有火车和客车,路况良好,旅游交通网络比较发达,因此交通也是罗平县旅游发展的一大优势。

3、资源:罗平境内旅游资源尤为丰富。近几年来,罗平和有关部门经多方努力、筹积资金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修通了125公里旅游环线,串起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金鸡孤峰群、世界最大的自然花园——油菜花海、世界最蜜集的瀑布群落——九龙瀑布群,幽深险峻的鲁布革峡谷、神秘的地下电站、多彩多情的多依河和气势磅礴的十万大山等一系列精品景区、景点,构成了一条多姿多彩的旅游黄金线,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前往罗平观光游览。2001年被云南省政府优选为全省23个重点景区(点)和7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景区之一。2006年,罗平分别以位居第3和第5的成绩跻身全国18家“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全国66家“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之列;2007年,在“中国县域旅游品牌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区)”之一。罗平县的旅游资源相对于云南其他地方来说是很具特色的,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节庆活动或是民俗风情,都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享受,罗平县每年一届的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使得它在旅游市场很有竞争力,因此这相对于云南其他地方的旅游来说是一大优势。

4、民俗:在罗平境内生活着一个古老而奇特的民族——布依族,布依族是百越民族的一支,以江河为伴,百鸟百兽为邻,以竹木为屏障,当历史的进程到了二十世纪末,中国的物质生活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富足时期,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以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趋执着,对环境、生态、自然充满热望。布依族地区繁茂的森林竹海,清冽滋润的水流和丰富的生物物种。成了长期居住在喧哗都市及燥声污染的城里人梦寐以求的想往。罗平的国家AAAA风景区“九龙瀑布群”、国家AAA风景区“多依河”及“小三峡”“万峰湖”“十万大山”“万峰林”“黄金谷漂流”均在布依族地区,这就促使罗平县的旅游带动战略不能不以布依族文化作为罗平旅游文化的品牌。布依族是以歌传史,他们情感细腻,想象丰富,语言含蓄婉转,对人谦和热情,很少直抒胸臆,唱歌时特别注重意境的渲染,借形象说话,歌词语言生动形象,注重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递进、反复,顶针应用得得心应手。来到罗平旅游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奇特民族的文化,因为他们的存在开辟了罗平不一样的旅游景观,因此这也是罗平旅游的一大优势。

二、劣势分析

1、旅游产品:罗平旅游主要是以节事游和观光游为主,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国内以及国外许多地方都有各种独具特色自然景观,因此上面的优势如果扩大范围,或许就不是优势了,因此在观光旅游上市场竞争力有所欠缺,要让罗平旅游能够持续发展而不降温,我觉得应该增加一些休闲度假游的旅游项目。

1、资源开发:罗平县旅游景点虽然众多,且分布广泛,这有利于

带动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正因为其分布比较广泛,这也就客观上给景区的开发带来不便,也客观上阻碍了游人旅游的内心需求和旅游的欲望。从而成为制约罗平县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诸如九龙瀑布,多依河,鲁布革三峡等距离罗平县城比较远,这样,不利于人们出游。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旅游人员到这些旅游区住宿不方便,而返回县城又比较困难,因此除非自己有车辆,否则很少有人愿意到这些旅游区观光的。这些都是有待解决问题。

2、旅游时间:罗平每年一届的罗平国际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可以带来大量的游客,但是油菜花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而且又是每年的二三月份,时间刚好是春节之后,这期间恰好是客运高峰期,相信给很多游客的出游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旅游设施:罗平县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是罗平县旅游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而该问题主要体现在罗平县的接待能力不足之上,据相关介绍,每年菜花盛开这段时间,罗平县外来游客比较多。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县城里的旅舍,宾馆等都住满游客,并且,有很多游客没有能订到旅社,而连夜乘车到临县城去投宿。这让游客对罗平的形象有所偏差。

4、社会因素:要搞旅游发展莫过于加强宣传。罗平县每年举行菜花节,其目的就在于加强界进行宣传,搞好有关罗平县旅游事业。在菜花节刚举行的几年里是越开越红火,对外界也的确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可是人们的眼光在不断提高,同样的一件事如果看多了又没什么创新,那慢慢的就会失去效果。

5、自然灾害:因受60年不遇的持久旱灾,今年罗平县因供水不足造成各景区景观花草树木部分干枯死亡,今年油菜花花期比往年提早了半个月,往年春节期间油菜花开得正旺,也是旅游最旺的时刻,一般要持续到4月底才凋谢,可今年3月初就陆续凋谢了,金灿灿的油菜花海提前一个月谢幕,还造成辖区九龙瀑布群景区经常缺水、多依河景区河流水量减少、鲁布革三峡库区水位下降等,严重影响景观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罗平生态的脆弱。

三、机遇分析

2009年1月15日,曲靖市、昆明市、昭通市、安顺市、黔西南州五州市政府在罗平签约,标志着滇黔五州市无障碍自驾车旅游协作区正式成立。无障碍旅游意味着彻底打破地方保护的“坚冰”,使旅游渠道更加通畅,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最终的受益者是游客。《滇黔五州市无障碍自驾车旅游合作协议书》的签署,打开了跨区域旅游的局限,为各地的旅游扩大了客源市场,对罗平而言这是一个机遇,罗平在云南是一个重点的旅游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距离曲靖和昆明都比较近,交通比较发达,可以开发了一条喀斯特山水风光之旅的旅游路线:昆明—石林—陆良彩色沙林—师宗菌子山、凤凰谷、五龙旅游小镇—罗平油菜花、九龙瀑布群、多依河—贵州兴义。昆明市又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旅游基础。近年来,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私家车拥有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昆明的私家车已超过25万辆,昆明可以成为自驾车旅游一个最庞大、最重要的客源市场。这样一种形式的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是很巨大了,因此对景区的要求也比较高,这是罗平旅游的一个机遇。

四、挑战分析

篇3:海岛旅游项目swot分析

一、长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1. 长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的必要性

21世纪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世纪,其中海洋旅游业又是海洋产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短缺,海洋旅游业已日益成为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长海县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海岛旅游地区,被大海赋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因其坐落在著名的海岛之中,发展海产品养殖加工业、捕捞业“两翼齐飞”一直是其支柱产业。但是,渔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可利用渔业资源正在逐渐减少,这使得长海县的经济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开发点及增长点,开发长山群岛的海岛旅游产业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2. 长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的现状

目前,长海全县共建成各类旅游景区(点)130多处,发展休闲渔业船只近百艘,岛上拥有宾馆,饭店,度假村200余家,个体接待游客的渔家旅店200多户,可一次性接待上岛游客1.5万人。先后推出了“渔家风情游”、“海岛观光游”、“海上生态游”等特色旅游项目。长海县正在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点建设渔人码头等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新建一批档次高,参与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景区景点。围绕“生态海岛”、“绝色海鲜”、“蓝色海洋”三大主题,重点开发“休闲渔家乐”等重点海岛特色旅游项目,增强了海岛旅游对外的吸引力,并逐步把长海打造成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观光、休闲、度假、疗养基地和国家级海钓基地。

近年来,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为长海县确定的建设“海上辽宁”和“海上大连”示范区、先导区的功能地位,长海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县、渔业利县、工业加县”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海岛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朝阳产业、支柱产业来培育,使长海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06年,长海县制定了鼓励发展海岛业的优惠政策及渔家旅店,休闲渔业管理有关规定,并规划了旅游垂钓用海、沙滩浴场和赶海滩涂,引进了旅游人才和旅行社,又相继举办了“长海旅游北京推介会”,“大连长海国际钓鱼节”和“海岛旅游大篷车”等活动,这些规范政策与宣传活动使长山群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长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业的SWOT分析

1. 长山群岛的优势

(1)区位优势

长海,又称外长山群岛,位于辽东半岛东侧黄海北部海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全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由112个岛、坨、礁组成,岛礁面积1196.4 km2,海域面积3429 km2。常住居民8万余人,通航岛屿17个,岛屿之间和岛屿与陆地之间航线25条。迄今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已达6000余年,有悠久的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出土文物看,遗留下众多宝贵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

(2)资源优势

长山群岛跨海域面积近7 800 km2,约有1/3的海域面积适宜于水产养殖。长山群岛正好位于著名的海洋岛渔场之中。初级渔业加工资源非常丰富,鱼、虾、贝、藻等海产品资源多达400余种。其中更是以“长海海参”闻名全国,逐渐成为长海的知名品牌,给长海县海洋经济收入带来了财富,同时也为长山群岛海岛旅游业提供了优势的旅游产品市场。岛上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长山群岛有三宝,海参、鲍鱼、驴当表。”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长海物产丰富而又珍奇的优势,因而又有“天然渔仓”之称。其次,长山群岛是我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列岛风景名胜区,其旅游资源也以其气象万千的海蚀、海积形成的奇礁异石为特点。以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为依托,区内景点众多又各具特色,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古迹。近年来,长海发挥了海岛独有的资源优势,又推出了垂钓赶海游、渔家风情游、观赏渔业游、品尝海鲜游和海岛风光游等系列特色旅游产品,深得游客的青睐。

2. 长山群岛的劣势

(1)交通不便、淡水资源不足

交通的便捷与否是制约海岛旅游业开发的瓶颈问题之一。长山群岛目前有16个有人居住的岛屿都设有港口码头,分别与大连港、金石滩港、皮口港连接,有30余艘高速客船往来岛陆间,但岛陆间交通效率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旅游旺季,不同景区间往往因为交通不畅而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安全、便捷的消费需求,岛内的公路网建设也尚待开发。此外,淡水资源、土地资源也制约着长山海岛旅游业的发展。长山群岛人均占用水量491.82 m3,属于极度缺水地区。虽部分岛屿淡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距离较远,难以调节余缺。海岛本身没有土地和淡水资源,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客源数量的增加,这些必要的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压力。

(2)旅游特色产品市场开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长山群岛的旅游产品主要处于以观光游览为基础的产品开发上,还没有形成“海底、海洋、海岸、海天”多角度立体化的旅游产品市场,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此外,海岛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长山群岛旅游季节时令性较强。旅游小商品市场不发达,长山群岛以海产品闻名,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区域特色产品、纪念品等辐射面不广。

3. 长山群岛的机遇

(1)充分整合长山群岛不同景区优势项目

长山群岛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诸多省级风景名胜区、“辽宁省首批50佳景”等景区、景点。充分利用长山群岛的旅游优势资源,例如国家级海岛型森林公园、“海王九岛”等优势项目,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开发不同景区的旅游项目,目前正在形成以大、小长山岛为中心,以“海王九岛”为两翼,集海岛观光、滨海娱乐、特色海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中心。此外,因其特殊的地区位置,北至皮口港,西联金石滩港、庄河港等可以更好的发挥港口优势,为海产品转产、物流加工运输等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进一步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

(2)充分利用辽宁发展海洋滨海旅游业的宏观政策

辽宁省发展经济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辽宁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导向,特别突出发展海洋渔业、“特色旅游”,这些项目恰恰都是长山群岛的优势之处。另外,随着2006年大连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三个“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行政上归属大连管辖的长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业有了更好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

4. 长山群岛的挑战

(1)同环渤海的其他滨海城市竞争

环渤海地区其他省份和辽宁省其他沿海城市海岛旅游业因与长山群岛有相似的基础设施,部分地分流了来自长山群岛的客源。与周边这些地区相比,尤其是环渤海内部的海岛旅游,其便捷的交通和成熟度相似的旅游产品也会对长山群岛海岛旅游业构成区域竞争力。可以预期未来与长山群岛有着相似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这些地区空间竞争会更加激烈,如与兴城的菊花岛、北三市近海海屿、锦州笔架山等。

(2)海岛开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海岛的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也是非常脆弱的,一旦被破坏短期内很难恢复,海域自然环境的恶化会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因发展工业需要而导致的近海水域污染对长山群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长山群岛近岸海域受大陆污水直接排放,携带的大量农业、工业、生活废水、污染物质、无机污染物,这些污染指标一旦严重超标,就有可能毁坏旅游活动赖以维持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旅游业发展受到影响。

三、长山群岛旅游业开发的几点建议

1. 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

海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在开发海岛旅游业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督导与管理。像国际知名的马尔代夫群岛、夏威夷等海岛地区,无一不将环境保护列为头等大事,有时为了保护环境甚至限制游客进入量。长山群岛在开发过程中,更应重视环境监管力度,对生态环境这一不可复制的资源适度开发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避免优势资源的过度开发,提倡生态旅游运作模式,保持海岛资源的天然风韵,进而实现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海岛旅游发展的命脉。经过一个阶段的交通建设后,目前,长海县已实现有16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开发并建立了港口码头。岛与陆、岛与岛之间的交通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交通设施与整体旅游景区所需要的运输承载能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交通的状况便利与否对于未来发展海岛旅游业(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长山群岛还需要继续加强岛与岛之间,岛与陆之间的交通硬件设施,将安全、快速、舒适三个指标运用到运输工具和道路的建设上。

3. 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着三重身份,首先,政府是“开拓者”,负责海岛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拟定旅游发展规划与管理,塑造当地旅游的总体形象等;其次,政府是各项利益的“协调者”,政府利用其公用职能鼓励企业发展,协调各方关系与利益,并负责创造旅游区域间合作系统;最后,政府还是旅游各项政策的“规范者”,负责推进旅游立法、规范和制定相关的旅游政策,并促使旅游业沿良形循环方向发展。沿海地区海岛旅游业要想取得成效,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海岛旅游业开发初期,一般都是由政府出面,做出海岛开发的整体规划,并由政府组织提供资金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待投资环境初步形成后,政府将土地转让给投资商运作,规定并监督投资者严格地按照规划的内容进行建设。最后,政府会将转让土地的部分收入循环投入,使海岛旅游步入良性循环发展。大量的国际、国内的成功海岛开发实践表明,海岛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支持,才能更有效率地形成有利于海岛旅游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长山群岛未来开发旅游业也更应注视政府的督导作用。

4. 加强人才培养

未来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长山群岛开发海岛旅游也不例外。旅游的高品位发展、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与输入。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促进旅游人才开发,以提高旅游专业队伍素质,从而提高总体服务质量。这就需要整合大连周边各高等院校和各级旅游院校的旅游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整合旅游市场的就业、培训教育资源,建立旅游培训中心等。

5. 提高服务与管理的水平

周到完备的旅游产品,相关配套服务和高质量、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也是海岛旅游业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长山群岛开发海岛旅游业在管理上不仅要从细处着手,把旅游服务体系做细做精,还应提高区域内岛屿之间、景区之间的旅游服务企业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管理从宏观上着手,对交通、住宿、餐饮、咨询、投诉等各部门设施建设和开发进行协调与统一,规范配套服务市场。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SWOT分析说明,长山群岛拥有风光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名胜及多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并通过着力打造“北方海岛度假中心”、“休闲渔家乐”等旅游品牌,发展长山海岛都市渔业旅游、度假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来调整整个长山群岛旅游产业定位结构,这对于提升其旅游多层次,多空间,实现长山群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光,胡宜鸣.辽宁海岛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布局[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龚正.舟山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和定位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9).

[3]白洁.海岛旅游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生态科学,2002(5).

[4]曾岩.长海旅游产业状况调查[J].文教资料,2005(8).

篇4:南京高校旅游的SWOT分析

关键词:高校旅游;可行性;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及教育中心,拥有59所高校,蕴含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南京地区的高校旅游主要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势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同时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也是中华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几千年的历史赋予了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在发展中具有鲜明的人文优势。而且南京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收入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仅2015年,南京游客的到访数量就突破一个亿,总收入达1688亿元,占南京市GDP比重的7%。

(二)交通条件优势

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地位,所以交通极为便利。而南京共有三个大学城,分别是位于栖霞区的仙林大学城,江宁区的江宁大学城和浦口区的浦口大学城。其中,数仙林大学城最为著名。它北抵312国道,南达沪宁高速公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对外交通条件一应俱全。大运量、低能耗、出行便捷的交通网络是仙林大学城的交通特点,也为仙林大学城的高校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自然资源优势

南京的大多数高校都有较高的植被覆盖率,不仅景色优美,气氛也是宁静而和谐,整体布局体现了山、水、草、木的完美组合。南理工的二月兰、南林大的樱花大道、东南大学的六朝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东华湖、南师大的爬山虎……这一处处美景,无时无刻不叫人心旷神怡。

(四)人文资源优势

南京的高校作为历史与文化的传统载体,人文资源极为丰富。1、特色建筑:南京大学的北大楼、赛珍珠故居;东南大学的南大门;南师大的古典外廊等。高校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有的是将古典与现代结合、有的则是描绘了江南园林的景象。总之,各有各的独特之处。2、先进科技:为数众多的实验室、标本室、博物馆,参观这些地方你会发现科技的美妙。3、校园活动:各种研讨会、报告会、知识讲座、音乐演奏会、艺术展接二连三。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会让你感受到学术的氛围和高校学子的风采。

二、劣势分析

(一)影响校园秩序与学生生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校园旅游可能会扰乱学校的秩序、使他们的校园生活产生影响。高校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场所,学生们需要安静平和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方面也必须为学生的安全负责。一旦校外人员大规模进入,势必会造成道路交通的拥挤、环境卫生的问题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的担忧。

在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有少数的专家学者并不赞同高校旅游的开发。他们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若是引进旅游开发,参与到市场的竞争当中去,会不会太过于商业?这一问题也值得思考。

(二)旅游设施落后,服务管理有待加强

相较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的知名度,南京高校的知名度在游客当中并不出众,因此当前南京地区的校园旅游尚未得到有力的开发。高校内的一些旅游设施还未落实完善,相关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也都还有待加强,所以接纳大批量的游客对南京的高校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三)形式单一,缺乏竞争力

目前南京校园旅游大多是简单短暂的自由行,并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大多旅行社都没有将“高校游”作为单独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同时,高校旅游的受众目前还停留在学生阶段,如何开拓新的客户群体也是一大问题。

三、机会分析

(一)相关政策支持

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行业成为了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拉动旅游消费的增长,国家颁布了多项政策,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带薪休假制度、推行“2.5天”休假模式等。同时,国家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我相信对高校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产业前景利好

据专家们预言,文化旅游将是21世纪旅游消费的新趋向。国家鼓励文化旅游产品创新,高校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知识含量很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能给旅游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四、威胁分析

(一)客源单一

高校旅游的主要受众是学生,对于其他客户群体来说需求量不大。而且学生群体的出游时间都集中在假期,高校在假期也放假,一些人员、设施在假期期间也不能及时到位。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收入,主要的资金还是来源于家长,所以,在旅游上的花费叫其他群体来说较少。

(二)其他高校的竞争

上面也提到说南京高校的知名度问题。像北大、清华作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两座学府,拥有的资源肯定远远超过南京的各大高校,所以大部分游客肯定会优先选择一些高等名校。来自其他高校的竞争势必会对南京高校的旅游开发产生影响。

篇5:盐城乡村旅游swot分析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盐城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本文运用SWOT有事、弱势、机遇、威胁分析方法对盐城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进行总体评价,为盐城制定相关乡村旅游政策提供参考。

一、优势(Strengths)

1、盐城乡村自然条件优越

盐城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盐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海岸线长58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56%。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称之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盐城市位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独特怡人的自然环境是盐城市开展乡村旅游的优良载体和富有魅力的游览、体验对象。

2、旅游资源丰富

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集蓝天、大海、海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滨风光。盐城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鲜明。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现代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的故乡也在盐城市境内。

3、盐城农业资源丰富

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盐城市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一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海洋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有212个、面积223万亩,畜牧业产地

87个、畜禽规模1799万头(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10.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个2.2万亩。全市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的产品共有179个。可开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旅游。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这种气候,既有利于稻、麦、棉的生长,又有利于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以及蔬菜和果树的种植;也有利于鱼、蟹、对虾、贝类等水产品的养殖。

4、交通区位优势

盐城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民航开通了至北京、广州、温州及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是江苏省第二个开通国际航线的城市;新长铁路已开通至全国铁路客货运;大丰港为国家一类港口;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苏通大桥开通后盐城已融入上海 2.5 小时经济圈。

5、日益扩大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在盐城大丰境内还有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上海大丰农场”,由上海农场、海丰农场和川东农场组成,安置知识青年和关押劳教人员,最盛期拥有8万知青。农场每年供应上海粮油等物产,是上海粮食生产基地和规模化畜禽生产基地。大丰农场作为上海的“飞地”,当地居民拥有上海户籍,通用上海话,参加上海市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统一考试。[5]

二、劣势(Weaknesses)1缺乏整体规划指导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2、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乡村特色品牌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中国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3、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和服务水平偏低

开发时间较短,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并且比较分散,清洁卫生条件差,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2006年来,推行“六大工程”,09年盐城市政府提出大力促进盐城乡村旅游发展,组织召开旅游工作洽谈会,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推进力度。

2、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对盐城乡村旅游的促进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其潜力,成为盐城旅游的重要一环,盐城成为沿海开发的三大城市之一。

3、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其提供巨大客源动力

盐城处于上海2.5小时经济圈内,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做好宣传促销,使游客能被盐城乡村旅游所吸引。尤其是长江三角洲附近。

四、威胁(threats)

1、周边地区对盐城乡村旅游带来了巨大威胁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一定区间内旅游地区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敌意,使得旅游业的竞争突出。因此,如何完善古镇是盐城乡村旅游能发展的重要环节。

2、乡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和特色退化

由于缺乏专家指导,一些经营管理者缺乏对其实质的认识,缺少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盲目迎合一些旅游者的需求,使乡村旅游的资源可持续性得到了威胁。

五、结论

篇6:海岛旅游项目swot分析

——以苏州园林为例

【摘要】对苏州园林的旅游市场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未来苏州园林旅游市场营销应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使得苏州园林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从而也体现园林旅游功能——提升旅游者的素养。

【关键词】苏州园林 旅游客源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借助申遗扩大了世界的知名度,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古典园林旅游是苏州开发最早的一项旅游项目。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成为苏州旅游的灵魂,是苏州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有效载体”和无法替代的聚焦品牌。近年来,苏州利用古典园林进一步开拓旅游空间,随着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了成功,使参观园林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苏州在古城、古镇、古运河两岸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中国旅游热已经成为趋势,苏州园林旅游也成为中国旅游热的重要旅游地之一,促使着苏州园林旅游城市的发展。

二、苏州园林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经济优势

苏州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逐年登高,2012年一季度GDP2630亿同比增长7.8%,中国大陆排名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东,因此经济优势明显为苏州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区位优势

东临上海,西接无锡、常州,南至嘉兴、湖州,北抵长江、南通,京杭大运河、312 国道、京沪线都经过苏州市。从区域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市域范围内的边缘地带应该是同周边城市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也是资源、区位条件相对接近的地区。所以,在产业政策定位及空间发展模式上应从整个区域出发,打破行政界限,从而确定苏州市域内各空间地带向外扩散或与之竞争的产业政策定位。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入海口,这个区域地跨上海直辖市及浙江、江苏两省,包括上海市,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及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常州、无锡、南通、泰州共15个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是目前阶段我国区域范围内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先导与示范区,2005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59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8.6%。16 城市增速均值达到14.1%,GDP 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已经达到11个,长江三角洲有人口约5600 万,城市人口约2000 万。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同时也是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江浙沪每年出游人数超过1个亿,旅游支出超过600 亿,旅游出游能力和旅游消费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长三角聚居了一大批中、高端度假消费群体,为度假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客源储备。同时区位优势的背后是集聚效应的产生。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既是国内最大的旅游客源地,亦是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在“长三角效应”的带动下,苏州旅游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

3.交通优势

苏州处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位置,与无锡、常州联系紧密,交通便利。京杭运河纵穿南北,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与上海相连,312国道和十苏王公路主干线十字交叉贯穿全境,且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相连的苏沪快速公路业已开通。绕城高速公路与苏嘉杭高速公路相连。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20km、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50km、南京国际机场240km、无锡硕放机场不到10km,而苏州光福机场就在区内,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已经开通。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段工程也已经开通。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苏通大桥南连接线、苏嘉杭高速公路、318 国道改建和苏虞张公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顺利完成。

(二)、劣势

1.承载能力与游客分配不均

由于园林游客是苏州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近年来游客数量大幅上升,使部分重要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人满为患、不堪重负。部分游客抱怨园林内人太多,不仅加速了古典园林内景致、实物、环境质量的损坏速度,还严重破坏了“清、静、雅、闲”的园林环境,使园林失去了其本色,影响了园林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在著名园林游热销的同时,也使一些小园林如藕园、艺圃等游客寥寥、门庭冷落,使苏州园林旅游市场内部的资源分配也呈现出不合理态势。

2.园林旅游市场内部的竞争失衡和外部竞争优势的弱化

散布于姑苏城各个角落的大小园林出于其自身的利益,在一个不大的市场内相互竞争,所呈现出的大园林热销、小园林冷落的局面,势必造成大园林经济效益高而维护任务繁重,小园林则因竞争力弱而维护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3.交通压力

苏州园林大多位于苏州城区内,古有小桥流水人家,古建筑比较密集,道路比较狭窄,旅游高峰期时,道路拥堵不堪,交通条件不佳,大大影响旅游的心情。

(三)、机会

1.国内外知名品牌

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及08年北京奥运会、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促使了全世界的中国旅游热。再次很好的把苏州推上国际的舞台。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30日,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成为我国拥有遗产地最多的城市。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蕴含着丰富而精致的人文精神的古典园林,成为苏州的文化象征。这些散落在姑苏城中的粒粒明珠,成就了苏州“园林之城”的美誉,奠定了文化苏州的地位,更成为苏州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使者,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见证着友谊长青。体庭院出口的“明轩”开始,25年来,苏州园林以其传统的高品位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走向欧、美、亚、澳各洲的名城并获多项荣誉,含蓄独到的园林文化受到了异域知音的广泛认同和赞赏,并成为物质的、不可移动的中国文化的和平友好使者,被当地称为“常驻的文化使者”、“永恒的贵宾”。加深了国际知名度,宣称了苏州,更加深了国外游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

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速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作为经济前沿地带的长三角地区面临破壁互融、互动沟通的又一轮新发展。2003 年7 月长三角16 个旅游城市共同签署《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提出了联手打造“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达成“取

消旅游壁垒与进入障碍,建成中国首个无障碍的跨省市旅游区,最终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共识,为推进长三角地区旅游区域合作,共谋旅游经济一体化树立了首例典范和品牌。自2003 年以来,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每年举办一次“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经过5 年多的精心培育,“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成员单位由2003 年16 个城市发展到现在的25 个城市,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一市四省。这一局面的出现为区域旅游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运转又会进一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四)、威胁

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如何更合理地整合当地旅游资源,挖掘市场潜力,保持旅游产业的良性需求发展;如何持续地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等都是园林管理者和经营者无可回避的高层次经营目标。现在游客的发展已经从第一代走向第二代。第一代游客出外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旅游方式可以称之为“看热闹”,主要目的是度假、游玩。第二代游客旅游则是满足求知欲望,可称为“看门道”,他们要达到的目的是受教育、获信息、领略他乡的情趣。园林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特点能有很大程度上满足游客的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园林从业人员必须主动适应游客的这种变化,从根本上树立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从多方面丰富园林内涵,提高游玩层次,真正发扬园林艺术的精神所在,但对于大多数从事园林业的人士观念并未改变,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

面对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人们在仰望它辉煌的同时,科学的观察和研究苏州园林的文化价值和产业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应尽量避免落入俗套的改造怪圈。但愿苏州古典园林可以免受这样的厄运。

三、结论

通过对苏州园林的SWOT分析,了解了苏州园林旅游的优劣势,为苏州园林

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持续发展。苏州园林的旅游一定要体现其古典园林的特色旅游,文明旅游。使苏州园林艺术得意传承和发展。保护古典园林,可持续合理的发展园林旅游。

参考文献:

[1]《苏州园林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曹文捷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衣学领 国际商报/2004年/09月/28日/第003版

[3]《苏州市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潘荣静

篇7:丽江旅游市场SWOT分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丽江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建设小康社会等历史机遇,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丽江旅游面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旅游业二次创业,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当然那也是因为丽江旅游市场存在着很大的优势(Strengths):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丽江位于著名的滇川藏大三角文化交汇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和今天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圈的重要门户,所以丽江多种文化交融并存、多种民族和睦相处,构成了地缘优势突出、文脉特征明显的旅游资源禀赋。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 两山、一城、一江、一湖、一文化、一风情”是丽江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两山是指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重点展示区丽江老君山和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一城是指集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于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江是指含括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宝山石头城等景观于一线的金沙江;一湖是指母系社会文化活形态遗存地高原淡水湖泸沽湖;一文化是指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东巴古籍文献;一风情是指至今保留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的摩梭风情。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丽江市政府、云南省政府等都对丽江开发旅游业大力的支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使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当然,中央对于丽江市旅游开发给给予很大的支持,使丽江旅游在国际中知名度不断上升。

四、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

近年来,丽江当地政府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和易达性。丽江机场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地的航线,已成为云南省内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丽江到大理、丽江到香格里拉都有一级公路连接,大丽(大理到丽江)铁路已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通车,新建的丽江火车站是云南第二大火车客运站。大理至丽江的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已于2007年正式启动,预计2010年底建成通车。丽江区内各著名景点玉龙雪山、虎跳峡、黎明老君山、泸沽湖之间也都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贯通。交通的便利使得丽江旅游变得更为舒适、快捷、安全、方便,增加了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丽江旅游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Weakness):

一、基础设施的薄弱。

丽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饭店业、旅行社等相关产业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医疗,教育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医疗设施还处于一个落后的阶段,这不仅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也使得游客在丽江旅游有很大的不便,特别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还是欠缺能够及时处理的设施等等。当然,交通的通达性仍然需要大力的建设基础设施使之更为通畅,尤其是航空直航方面,应该争取更多的国内城市或主要客源国的直飞航线。

二、商业化的日益增加。

丽江古城包括束河古镇在内商业化越来越严重,古城里不再是我们所想象的纳西人家休闲的生活,城里的好多建筑因为加入太多现代化的东西使之失去了历史古城的那份宁静和质朴。

三、旅游业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目前,在丽江旅游市场有很多的服务人员,但是多数人员的学历都在初高中而且缺乏专业培训,只有一小部分是相关专业的毕业人员,所以服务质量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使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其实丽江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还是拥有很大的机会(Opportunities):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个被称为“无烟产业”的行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各国的政府都大力支持旅游也得发展。当然,丽江因为拥有那么丰富优越的旅游资源也使得中央政府、云南省政府、丽江市政府尤为关注,并且大力支持,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在政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因此丽江旅游应该抓住机会以此来迎接更大的挑战。

在我们抓住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丽江旅游市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威胁(Threats),那就是周边省市旅游市场开拓的威胁。

丽江地处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东部,金沙江中游,东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南接本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从上述可以看出丽江周边也具有很多丰富优秀的旅游资源,比如较近的香格里拉,大理等等。当然还包括云南其他的旅游目的地,比如邻近的腾冲、西双版纳等地,西双版纳属于云南旅游开发较早的地方,因此当地的旅游业开发比较成熟,并且拥有很稳定的客源。而腾冲属于近年来比较热点的旅游目的,那是因为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浓重的历史文化,因此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

篇8:海岛旅游项目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指的是对项目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研究。对景观概念性规划而言, 则具体从景观项目的区位条件、交通状况、用地现状、发展前景等各方面明确研究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指导规划项目的编制, 下面以湛江市特呈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为例说明。

一、规划背景

特呈岛又称“红岛”, 一个古老、美丽、静谧的小岛,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东南侧2.8海里处 (见图1) 。北近南三岛, 东临太平洋, 南邻东海岛, 西靠湛江港,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从霞山码头乘水上中巴仅需7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到达。全岛面积3.6平方公里, 呈长方形南北走向, 形似海螺状。全岛7个自然村, 常住人口4500多人。2003年4月10日,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登上了特呈岛, 对这个南海边古老美丽的海岛进行考察, 明确指示要把特呈岛建成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 有力地推动了海岛建设发展的步伐。

二、现状条件分析

(一) 用地现状 (见图2)

项目用地位于特呈岛西侧沿海狭长地带, 岸线长约3.3公里, 规划面积约83.1公顷。场地西北部现状为沙滩地, 与湛江港口相望, 对景观视线的拓展有一定的影响。沙滩长约1.5公里, 有良好的延伸性, 但沙滩宽度仅有50米左右, 欠缺纵深感。沙滩局部具有一定的坡度, 沙质良好。场地中部为向海里延伸的沙嘴。

以沙嘴为界, 南部沿海为红树林保护带, 红树林之后为一抬升的平地, 以红树林为前景, 视觉景观能见度甚高, 举目远眺, 湛蓝大海, 视域开阔。

场地中部为大面积的养殖池塘, 以土或水泥为护岸, 塘深约3米, 欠缺排水排污系统。

(二) 交通现状

特呈岛与外界的联系目前仅藉于海上交通工具。现状交通码头位于海岛北部, 为海岛与外界联系惟一的交通码头。岛内交通设施不完善, 没有公交系统。

规划场地现状没有交通路网, 欠缺步行系统, 规划的环岛道路靠北侧通过。

(三) 植被现状

场地现状植被单一, 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乔木以桉树、马尾松、木麻黄为主, 植被主要为野生杂草, 局部地区生长有厚藤花等滨海红树类地被植物。

南部沿海为红树林保护区, 植物生长良好。

(四) 景观现状

场地具有独特的红树林景观资源,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质细腻的沙滩资源和原生态型的植被资源。此外, 场地内有大面积的人工鱼塘。

三、发展环境与机遇 (SWOT分析)

特呈岛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天然海滩, 岛内植物生长茂盛, 更具有国家级天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是绿色生态小岛。目前市政府十分重视特呈岛的开发,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合理开发利用岛上资源, 带动岛内发展, 提升湛江的旅游品味。

然而目前岛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交通不便利, 岛上基础设施差, 整体环境比较杂乱, 旅游层次低, 内容少, 缺乏专业服务配套。

开发特呈岛, 首先要做好岛内基础设施, 做好“五通一平”, 增设旅游海上巴士, 做好品牌宣传, 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全面统一整治度假环境, 丰富旅游项目, 突出特呈岛的旅游特色。

四、规划设计原则

(一) 规划原则

保护自然原则, 景区建设以保护自然本色为前提;有序适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合理利用, 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一个具有海岛乡土特色的, 以海和滩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村 (见图3) 。

(二) 功能定位

1. 以海洋浴场和沙滩为主题的海滩自由活动空间;

2. 以独到的森林露天泳池为主题的温泉保健理疗空间;

3. 以品味海洋为主题的海岸全景海鲜风味空间;

4. 以幽静情怀为主题的湖中独立别墅轻松空间;

5. 以生态自然为主题的红树林生态观光考察空间。

(三) 市场定位

1. 崇尚休闲、保健、自然的城市中、高收入消费群体;

2. 融休闲、保健、会议为一体的集团消费;

3. 融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团队消费。

(四) 宣传定位

1. 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温泉洗浴感受;

2. 环保、休闲、保健、美食与生态自然。

五、规划整体布局

(一) 平面布局

功能区域的划分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主要划分成三大功能模块, 概括为:“一心二片五组团” (见图4) 。

“一心”为以海滩广场为中心的风味美食区, 作为整个度假村的几何中心和控制中心;“二片”指一心的南北两片, 北片区是以海滩、温泉、高尔夫为主题的活动区, 南片是以湖中独立别墅、红树林观光为主题的度假区;“五组团”指:阳光海滩组团——海水浴场、沙滩阳光浴场、沙滩运动、沙滩饮吧组成的海滩休闲区;休闲保健组团——森林海岸露天泳池的温泉健康浴场区;高尔夫运动组团——绿岛海湾高尔夫休闲运动区;人居度假组团——湖中独立别墅群、夕阳酒店、假日酒店组合的度假休闲区;红树林生态科考组团——红树林生态保护、生物观察、观光科考的自然休闲区。

(二) 交通流线组织 (见图5)

旅游区对外道路交通——1.水路:以交通渡船为主要运输工具, 将来配备海上游艇, 无车游客从海滨码头乘游艇直接到度假区渔村码头;车辆从海滨码头乘渡轮到达特呈岛码头, 沿环岛公路到度假村旅游接待中心。2.空中走廊:远期规划, 通过建造直升机停机坪, 加强对外联通功能。

内部道路交通——1.机动车交通组织, 外围环岛公路可以直接到达旅游接待中心、风味美食馆、假日酒店, 度假区内道路主要干道为6米, 全天限制机动车通行, 只供电瓶车专用。2.步行交通组织:结合区内沙滩、海域、岛礁、山地的多元化的景观特点, 在景观区通道设步行木栈道, 宽度为1.5~3.0米, 积极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面貌, 营造人工微地形, 在次要干道上设石板路、土路, 宽度为1.2~3.0米, 充分利用原有的山路或开辟山路, 将各景点串联起来, 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三) 空间系统规划

空间上采用以大带小、点线结合的方式安排各景点, 以便于整合资源, 更好地利用现状条件, 充分营造适宜的景观空间。

以“一心”作为整个度假村的基调, 成为空间的控制点, 既是度假村的高潮景观, 又是两大功能片区的分界线, 是人气最旺盛、感受现代文化最浓郁的地方。

北部海滩休闲功能区采用南北向带状布置形式, 沿环岛公路带为迷你高尔夫练习场, 利用高尔夫球场高低起伏的地势和户外活动的特殊要求, 将公路的噪音尽量屏蔽, 不至于干扰海滩活动人群, 也阻挡了公路不和谐的视线, 同时为公路营造了良好的视线景观。中间带为海岸温泉浴场, 在丛林里游泳, 可以看见大海的浴场, 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健康活动。

南部区围绕这人工湖和红树林布置了独立度假别墅, 以宁静、私密、情趣为特色,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回归自然的空间。

(四) 环境景观规划 (见图6)

整个度假村以精致、小巧、绿色为基调, 不同的功能区配置不同的植物。高尔夫球场以草地、小湖面、大树丛为主要景观;温泉区以高大密植的树林为顶, 茂盛的灌木为墙, 营造一种野外空间;海滩辅以小木屋、草顶伞、木栈台为元素塑造东南亚风情;别墅区则以红树林和原生植物为景观开辟湖面, 以人居生活为景观。

度假村惟一以现代人工造景的节点即是海滩广场, 以大面积的湖面为底色和阔大的喷泉景观广场为主题, 为人们等待海上日出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碧海银沙网站.湛江概况

[2].张益清.旅游区概念性规划之我见

[3].王建军.对概念性旅游规划的认识.旅游学刊.2001/3

上一篇:系辅导员管理办法下一篇:软饮料发展及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