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2024-05-16

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共5篇)

篇1: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酞酸酯对人体健康极其有害.对北京市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到酞酸酯类污染物共15种.其中一些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优先控制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于塑料和树脂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工业燃料的`燃烧.从本次所测定的几种典型酞酸酯类的含量即可发现, 北京市经过几年大力整治, 大气中的酞酸酯类污染物含量比有所降低.

作 者:曾鸣 吕 解淑艳 ZENG Ming LU Zhe XIE Shu-yan 作者单位:曾鸣,ZENG Ming(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吕,解淑艳,LU Zhe,XIE Shu-yan(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30(4)分类号:X132关键词:北京 大气 酞酸酯 环境污染物

篇2: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依据SO2,NO2,O3三项大气环境监测指标,以GIS的空间分析与地理统计分析功能为支撑技术,重点探讨了夏季长春城区大气O3污染特征;同时采用环境综合指数,进行了城区大气污染分区评价.通过建立城区大气污染动态变化分类系统,分析了2002年、2004年吉林省长春市夏季大气污染状况与动态变化,探讨了空间动态转化规律和趋势.

作 者:景楠 夏斌 景体淞 JING Nan XIA Bin JING Ti-song 作者单位:景楠,JING Nan(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夏斌,XIA Bin(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景体淞,JING Ti-song(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篇3: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 (大庆) , 大豆品种为绥农14。采用盆栽试验, 将农膜剪成5 cm边长的方形, 先搅拌于盆栽土壤中, 按常规地膜用量的0、1、3、5倍4个处理进行试验, 然后每盆定植5株大豆, 每个处理20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于播种后30、60、90 d取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DBP和DEHP含量及对大豆生长、产量、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取样及测定的所有过程均不使用塑料包装袋。

1.2 样品处理与测定方法

样品处理方法:植株样品于105℃杀青30 min, 70℃烘干称重粉碎。土壤样品自然风干, 研磨前去除根系和杂质, 过100目金属筛保存。

DBP和DEHP测定方法为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仪:Agilent6890N, 配置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Made in USA) , 色谱柱采用DP-5毛细管柱。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300℃, 分流进样。柱箱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升温。检测器温度320℃, H2:40 mL·min-1, 空气:400 mL·min-1, N2:40 mL·min-1分别测定DBP和DEHP。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中DBP和DEHP含量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见表1) :不施用地膜的对照处理在大豆各生育时期土壤中DBP和DEHP含量分别在0.130~0.136 mg ·kg-1和1.536~1.624 mg·kg-1, 说明土壤中本身就含有这2种成分。常规地膜用量土壤中DBP与DEHP含量随时间推移有增加的趋势, 表明随着地膜的使用DBP和DEHP不断向土壤转移。随地膜用量的增加土壤中DBP和DEHP含量明显增加。

2.2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植株体内DBP和DEHP含量

表2结果表明:对照处理在大豆各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DBP的含量在0.122~0.564 mg·kg-1, 说明土壤中的DBP向植株体内转化了。常规地膜用量在播种后30~90 d植株体内DBP含量逐渐增加, 90 d后随株体生长DBP含量降低, 可能是DBP在株体各部分发生了漂移。3倍和5倍地膜施用量DBP含量亦表现增加的趋势。在大豆植株体内未检测到DEHP成分, 可能是由于植株体对DEHP累积性小, 需进一步证实。

2.3 不同地膜用量对大豆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3.1 不同地膜用量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表3结果表明: 施用地膜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不 明显, 地膜用量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差异不明显。

2.3.2 不同地膜用量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地膜用量对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含量无明显影响 (见表4) 。

3 结论

从测定土壤和大豆植株中DBP和DEHP含量来看, DBP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大豆体内, 并且DBP含量较高, 而地膜中DBP本身含量较低, 是DBP易于分解还是长期在土壤累积的结果, 需要进一步证实。DEHP在土壤中广泛存在, 在大豆植株内未检测到, 原因可能是DEHP植物累积性小。

试验设计时因考虑到DBP和DEHP检测限的问题, 因此增加了地膜的用量, 在生产中无实际意义。

田间观察大豆长势发现, 增加地膜处理大豆生长良好, 与测定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邓瑛, 涂晓明.酞酸酯类化合物毒理学效应及食品污染状况研究进展[J].首都公共卫生, 2007, 1 (4) :161-163.

篇4: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关键词】大气污染;主要类型;防治技术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气、锅炉煤烟、汽车尾气、粉尘废物等排放量的增加,使得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越发重视,对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的质量也逐渐关注起来。如何防治大气污染,维护健康良好的大气环境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

1、大气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1.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污染的大气环境可能会通过人类的皮肤接触以及呼吸系统威胁到人体的健康,污染物侵入人体直接会影响人类的呼吸系统以及肺部的正常功能,甚至损害肝脏,造成人体机能的逐渐退化或者病变。人类长期生活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1.2 对地球生物的危害

大气是在不断的流动变化的,污染的大气会因此而大范围的扩散。地球上的生物中,如果植物长期生存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会降低自身的抵抗力,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的会使植物停止生长,甚至枯萎死亡。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产物,酸雨会对建筑物、人植被、农田、动物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动物如果长期生存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或者以受到空前污染的植物为食,会导致动物生病或者死亡。

1.3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带来的气象灾害会明显增加。同时CO2气体还会影响太阳对地球空间的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正常的气候发生变化。

1.4 造成臭氧空洞

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阻挡一部分的太阳辐射,从而避免过量的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生物的损害。一旦臭氧层遭受破坏产生臭氧空洞,会直接对地球生物造成损害。

2、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

2.1 按照化学性质的类型划分

2.1.1还原型。还原型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CO、硫化物以及各走很难过粉尘颗粒,这些污染物主要是以石油和煤炭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因此也可称之为煤烟型污染。在阴天的气象条件下,这类污染无在低空聚集,从而出现污染事故。2.1.2氧化型。氧化型的大气污染出现的区域多以石油作为主要燃料,其中以汽车尾气的污染为主。石油燃烧产生的一次污染物的成分主要为CO以及碳氢化合物,其受到太阳短光波的催化作用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三氧化碳和醛类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极不稳定,容易发生氧化,对人体尤其是眼睛有刺激性危害。

2.2 按照燃料性质的类型划分

2.2.1石油型。此种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氮、链状链烷烴,同时还包含它们在大气环境下的产物。2.2.2煤炭型。煤炭燃烧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企业和工厂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煤炭燃烧,以及人们生活中的锅炉、炉灶等设备产生的煤烟。煤炭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成分为二氧化硫和烟气、粉尘,以及它们在大气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2.2.3混合型。此种大气污染的主要是由石油和煤炭等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一些化学物质。这种混合型大气污染的出现最为普遍。2.2.4特殊型。一些从事特殊物质生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排放出特殊的具有污染性的气体,如生产磷肥的工厂排放的废气中会存在氟污染。但是此类污染类型多发生在局部区域。

3、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

3.1 脱硫技术

脱硫技术主要分为燃烧前、燃烧中以及燃烧后三种。燃烧前的脱硫主要是对煤碳燃料的液化、气化以及洗煤。其中对煤炭燃料的液化和气化的研发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中,二者从工艺方面来讲更加经济简单,而洗煤作为脱硫的一种辅助措施而加以应用。在以煤炭为主要燃料时,在燃烧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节约资源,减少成本,降低污染物物的排放,我国通常采用燃用型煤炭用于小锅炉的燃烧。对于较大规模的锅炉燃烧,通常需要对燃烧后的烟气采用脱硫技术,这对于降低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控制酸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烟气脱硫技术通常包括硫氮联脱、干和半干法以及湿法等。在烟气脱硫工艺中,以CDSI法、喷雾干燥法、石膏法技术应用比较广泛,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

3.2 除尘技术

对于大气环境中的细微粉尘颗粒,采用除尘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职能对较大的颗粒分子加以去除,对于细微的粉尘颗粒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对大气化境中的细微颗粒分子的污染情况已经加以重视并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微粒分子的控制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同国外相比,我国的除尘效率还显得落后,亟待提高。在此方面,我国需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以提高烟气净化产业的发展速度。

3.3 机动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尾气,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含铅颗粒物等污染物。国外对此已经研发出三元催化技术并开始应用和推广。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在发达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剧增,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为了有效的缓解机动车尾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我国已经研发出自动补气的尾气净化设备。此设备能够让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得到有效的净化。

3.4 脱氮技术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改进燃烧技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以及对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清除这两种方法。通常使用可再生技术、烟道及炉内喷吸着剂技术、用SCF取出氮氧对氮氧化物和硫化物进行联合脱除。对于烟气脱氮技术,我国经过不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在部分锅炉中,已经开始安装低氮燃烧器装置。我国的产业结构开始向集约型转变,并且不断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逐渐使氮氧化物的排放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并处于逐年降低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洋,李宏伟.浅谈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2]黄振中.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3(04).

[3]王皓.汽车尾气危害及控制对策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7).

篇5: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关键词应急监测;大气污染;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150-01

1污染应急监测现状

我国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可以说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一方面各地监测部门能力建设不足,仅能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某化工厂发生一次顺酐泄露事件,附近居民都闻到了大量刺鼻的气味,而环保部门由于应急监测的硬件和软件能力建设不能满足实际突发事件监控的要求,结果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判断准确的污染源,更不用说判明是何种污染物了。由于该污染物的毒性较低,污染后果不严重,但既给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在采取应急响应工作时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又给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在社会上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另外一方面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信息平台尚未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应急监测预警体系。污染事故发生后, 信息不能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传达。例如目前很多大气重点污染源未配备在线监控系统,同时重点污染源、工业基地、开发区、基层环保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达网络平台大多数尚未建立,负责应急事件的责任部门不够明确,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管理体系及具有较强能力而且反应快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队伍,以满足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工作的需要。

2污染应急监测存在的问题

污染应急监测涉及监测人员素质、监测方法、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交通四个方面的因素。

1)监测人员素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已建立并逐渐完善了对环境监测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测考核制度,各级监测人员均要求持证上岗,他们的业务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严格的质量控制,优质实验室的建立,国家级的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资质认定,使得我国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分析质量已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但是,一些县、区级环境监测站的人员培训考核机制有待完善,监测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2)监测方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有了全国统一和规范化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特别是在国家环保总局及国家环境保护部成立之后,一大批原有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还颁布了多个新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统一和规范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有关分析方法,既保留了经典方法又增加了一些新项目、新方法。所以,从监测方法来看,我国也已与国际水平相适应。但是,监测人员对新项目、新方法标准的学习与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3)监测仪器、设备。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就有许多常规监测项目实现了自动化。如日本已拥有近3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构成了联机运行的全国水质自动监测网,而我国只有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作为饮用水源的主要河流、水库上建立了自动监测系统。在大气监测方面,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空气监测计划时就已考虑在手工监测的同时配备自动监测仪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以自动仪器为主的大气监测得到普及,如瑞典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实现了大气和降水的自动监测。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市级城市都已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其中北京、兰州、上海、广州、长沙等多个城市的仪器设备全部或部分由国外引进,这些城市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也较好,但也还有不少城市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的国产自动采样器,其性能及质量与进口仪器还有一定差距。常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还有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而且用于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差距更大。本人认为,我国县、区以上政府环保监测、监察部门都应该加大对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除了配置一定数量的环境监测专业人员外,还得配备一些多功能、多参数、性能好、易操作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仪器设备,以填补我国目前在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4)监测交通。在发达国家,除了自动监测系统外,还配有带实验室的大型监测车或流动监测站。边远地区的环境样品通常用飞机送至测试中心,加上良好的公路交通及运输条件,常规监测的手段和方法已能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我国由于地域辽阔, 地形复杂,近年来交通状况虽有很大改善,但边远地区交通仍然很不方便,有些地区汽车要走数小时才能到达,至于飞机送样,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5)信息网络体系。我国目前通讯信息高速发展,但在实施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工作方面应用还未广泛,用于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信息网络体系尚未健全。

从以上几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实施应急监测在各方面都存在问题:人员培训考核机制有待完善,监测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监测人员对新项目、新方法标准的学习与培训工作有待加强;仪器、设备有待更新;交通工具有待优化;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信息网络体系有待健全等等,都需要我们环保战线的全体同仁倍加关注。

3大气污染应急监测方法探讨

大家知道,某地一旦发生大气污染事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速度要比水质污染物的扩散速度要快,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范围要比水质污染物的扩散范围要广,大气污染对人群所造成的影响要比水质污染对人群所造成的影响要大。因此,大气污染应急监测要力求快速、及时、准确、简便、经济并适合我国国情。水污染应急监测可以便携式监测仪为主,而大气污染应急监测则应首选快速法,及时满足为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及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快速法包括仪器法、检气管法、试纸比色法和溶液快速法。

1)仪器法。仪器法利用有害物质的热学、光学、电学等特点对它们进行测定。其优点是灵敏度高,测定准确,浓度直读,可自动记录或与微机连接。近年来我国推出一些国产和中外合资生产的环境监测新仪器,其中有不少已能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如直读式多参数有毒气体分析仪,微电脑污染源监测仪等等。但仪器法使用时需要电源,且价格昂贵,需要国家增加资金投入才能普及到各级监测部门。

2)检气管法。该法具有现场使用简便、快速,便于携带和灵敏的优点,其抽气装置除可用电动抽气泵外,还可采用注射器或手抽气筒,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目前,已有几百种有害物质可用检气管测定。检气管制作标定比较麻烦,最好由国家环保部门指定专门厂家统一生产。近年来,国外对快速检测法的研究也有报道,如德国研制的显色反应管一FRR能够快速发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其原理与检气管相似,但除了监测空气以外还可通过气相萃取测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监测指标除了硫化氢、氢氰酸等无机物外,还可测定某些烃类及其衍生物、挥发性液体燃料等。虽然检气管只是半定量测定环境中的有害物,但已能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不失为一种较为经济,易于普及的方法。

3)试纸法和溶液快速法。试纸法是用纸条浸渍试剂,在现场放置或置于试纸夹内抽取被测空气,显色后比色定量。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测定范围广,但准确度较差。许多常见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汞、铅等都可用试纸法测定。溶液快速法是将吸收液本身作为显色液,采样显色后与标准管比色定量。本法灵敏度、准确度都比试纸法高。

从以上几种方法来看,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急监测采用仪器法肯定是最理想的,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为各级监测机构都配备价格昂贵的自动监测仪器,监测仪器的配备及监测方法的选用只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重点、分层次来考虑。笔者认为,应急监测应防止一哄而上,各级监测站所配备的仪器应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一级监测站负有全省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及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责任,快速测定所需的仪器应配备至一级监测站。二级站则应根据各地工业现状、工业发展方向以及本地区的经济能力来决定仪器的配置。如工业发达地区、特别是冶金、化工等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其大气常规监测如采用自动、连续监测法,再有针对性地配备部分与当地大气污染物种类相适应的检气管,便可基本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当所在地发生大气污染事件时,三级站也应有相应的应急监测能力。试纸法和溶液快速法用常规监测采样器便可实现,因此,对三级站来说,必要时也可采用试纸法或溶液快速法开展工作。另外,各级环境监测、监察部门也应该配置一些易操作、读数快、功能多的便携式环境污染物监测仪器用于大气污染物的应急监测。

尽管大气污染应急监测起步较晚,但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经过全体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努力和实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一定会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环境监测应急体系,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科学发展服务,为创建和谐家园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2.

上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问题的通知下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