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之缘散文

2024-05-04

叶之缘散文(精选12篇)

篇1:叶之缘散文

花之缘散文

从小,对花便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第一次,爷爷握着我的手教我画的图案便是一朵十字形的小花。尖圆狭长的花瓣,两片稍长,两片稍短,紧紧地簇拥花蕊,偎依拢靠,花韵盈盈。

第一次,虏获我目光的便是那一簇簇随处可见的细小野花。

儿时的家,清清小溪,岸上小屋,屋后瓦砾石子,野花小草点缀其间。在乱石中,一株极其寻常,卑微的野花从石砾空隙巍巍探出。饱满厚实的叶片,蓄满汁液,阳光下泛着盈盈绿意。纤细柔韧的花茎穿过参差的叶片昂然挺立,慎重地托住细圆的花蕾。当醉醺醺的夕阳跌落蓝天的怀抱,染出瑰丽的红,当傍晚的清风吹皱飞云小溪,漾出圈圈波纹。小小的花蕾映着漫天晚霞,伴着满目碧波,含笑绽放。

五岁的我,总能撷取花儿的第一朵微笑。每个傍晚,如约而至,静静地等待,细细地欣赏,一花一人,浑然忘我。清丽淡雅的花形摄住了我的眼;娇艳鲜妍的花色,迷住了我的心。

花儿的颜色极其美丽,说是粉红吧,又不尽然,比粉红少一点苍白的浅薄,多一份深沉的底蕴;说是紫色吧,又不完全是,比紫色少了一些压抑的厚重,多了一丝明朗的亮丽。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绿叶,星星点点的小花,映衬着贫瘠的石块瓦砾,分外的生动美丽!

美丽的约会由于一个调皮小男孩的破坏而终止。生机盎然的小花因竹枝的抽打,垂下了高昂的花茎,碧绿的枝叶因石块的丢砸,而伤痕累累。当我目睹原本的生机盎然变成了满目的枝折花落,第一次深刻地黯然神伤……

稍大,跟着小伙伴跑到田野的怀里嬉戏玩耍,爬到大山的身上追逐玩笑。多姿多彩、绚丽斑斓的`花儿相继跃入视野。更深地领悟,花儿之于我的亲密,它总能在第一时间攫取我的视线,让我深深迷恋,慢慢沉浸,静静品味……

金灿灿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艳得晃人的眼,亮得夺人的心,炫得迷人的神。跑到花丛,小小的身影淹没其中。浩浩荡荡的花儿变成金色的海洋,向你逼近,把你包围,密密层层,挨挨挤挤,随手可触,随眼可及,随心可采。轻轻一碰,随意一跑,花瓣儿悠悠飘落,洒落一地的金黄。

满地的紫云英,争奇斗艳。春寒料峭,它们就争先恐后地摇曳生姿。远远望之,绿茵茵的田地上细细笼罩如轻烟般迷蒙的紫色烟雾。绿叶紫花,热闹拥挤,低低矮矮,绽放一地的风姿绰约。犹如欢快的小鸟寻找到快乐的家园,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扑入田地,与花儿亲密接触。捧在手心,慢慢赏之,只见一朵花瓣便有一簇花蕊,花瓣弯曲上翘,外紫里白,密密旋排,簇拥成一个啤酒盖般大小的花形。小小的我总是在田地里惬意地拥花入怀,随心地沉沦花儿轻擦脸颊的温柔,尽兴享受与花共舞的快乐。

山上,田埂,小路,草丛,藏匿着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花,有的如紫色的小喇叭,有的如金黄的小太阳,有的似含羞的小铃铛……路过的我,总能因此而驻足,顺手采撷,细细把玩,并把娇嫩旖旎的美丽带回家……

生于乡村,长于乡间,或许是因为家乡的名字就叫“花前”,或许是内心深处对美丽事物地孜孜向往。花儿与我在童年时代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备注:紫云英是一种廉价的植物,家家户户在稻子收割后的田地里,随意播撒种子,待其长大用做猪的主食。不用精心照料,便能长得茂密繁盛。)

(二)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无忧快乐的。然,父亲的早逝,让小小的我过早地懂事。花儿是我灰色童年的一抹亮丽,它伴着我走过春天,渡过冬天,迎来了青春。

长大后的我,从图片,从电视,从各种各样的风景点,鉴赏了更多的花儿。雍容华贵的牡丹,清新淡雅的百合,热烈潇洒的海棠,欣然怒放的芙蓉,清丽绝俗的昙花……惊叹于花儿的品类繁多,沉浸于花儿的千娇百媚,心醉神迷,心旌摇荡。

我愈发地喜欢花,它是我前世的溯缘,总能牵引我的目光。每次游玩,我总要偎依群花,留影怀念;每年春天,我总要跑到山上采撷一怀的山花烂漫;每次烦心,我总会寻找花儿的明朗灿烂,帮我净化尘世的凡俗……

我与花为友,赏花为乐。那份深沉的眷恋,刻骨铭心。以至于,点缀花儿的项链,必能得我青睐,嵌着花朵的围巾,总能优先选之,刻着花蕾的手镯,总使我心动……每天,总能在我的身上,找到花儿的痕迹,或躲在包包的斜上角悠悠含笑,或隐在镶钻的发卡上闪闪发亮,或躺在飞扬的裙角边轻轻旋转,或绣在上衣的领子明媚开放……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阳光下,我慎重地开满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让我辗转千回,低吟浅唱,怅然若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兹寺送林子方》,让我浮想联翩,如临其境,美不胜收;“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让我感受繁花满目,春光旖旎,蜂飞蝶舞的热闹场景……爱屋及乌的我,不可遏止地向往花朵凝聚于诗句之中的魅力。“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精炼的诗句,将花儿的绚丽之姿,永远凝固,瞬间定格,化成永恒的风景,让爱花之人咀嚼寻味,反复吟咏,悠悠向往……

花儿的时光大多是短暂的,孕育了一季的殷实,只为那几日匆匆的绚丽。当风儿轻抚它们的时候,常会有零落的花瓣,悠然飘落,即使是黯然的告别,也演绎着飘逸的轻灵,它们含笑投入泥土的怀抱,为下一季的华美,添加肥沃。常常望花出神,思及自身。人生如花,花如人生,短短数载,我该如何从岁月的流沙里镌写华美的芬芳?希望自己如一朵淡雅的小花,努力地积累,认真地开放,向着太阳,迎着清风,淡然而立……

荏苒的时光,沉淀了我与花儿的丰厚情韵。长路漫漫,我将继续携手花儿,与之同行,倚一身美丽,绕一片清莹,沐一路芳香……

篇2:叶之缘散文

人是感情动物,同时又是最善变的,在这一点上,其他的万物生灵都是不能比的,比如对于衣服正是如此。时代不断发展变迁,衣也随之变化万般,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装扮,时代感强烈的旧衣服便成了被扔被弃的对象。而中国人又讲究对待衣服不能一把火烧尽,除非这人逝去,于是旧衣服也就成了每一个家庭主妇最头疼的事,于我也是如此。

闲时家中收拾,竟然找出很多两年以上没再穿过的衣服,于是一件件地打开来看,又一件件地叠好归纳,不觉竟是时光飞逝了。家中空间有限,怎么能放下这么多的旧东西呢,就准备像他人一样打上包裹扔入垃圾池,然后任由旁人或烧或扔,可是打好了包却再不舍得,因为在这一件件的衣服上似乎还有一个个故事,就在那儿清楚地提醒着我曾走过的路,经过的事,遇到的人。有人说:家里要想干净利索,必须把超过一年不沾身的衣服之类全都清理出去。又有人说:旧衣服就是烦恼,扔了,心情也就好了,如果不扔,那么烦恼时时还都在缠绕。可我却觉得这对于衣服来说太不公平,如果只是挂在商场店铺里出售的衣服只是商品倒还罢了,如果是经过穿着,又投入了情感进去,那么就不再是单纯的一件衣服,它更是那个时期你心情故事的表现,你走过年华的印记,也许某件衣服上还曾有过记忆深刻的故事。所以对于这样的衣服,就不能再只称为衣服了,它好像是离不开自己,成为自己曾经的一部分。虽然看着它式样早已过时,也很久再也没穿过,但是看着它就是不舍,不舍得离弃,于是又收纳归类,又放入了柜中,然后一年又翻出一次,一件件看,读读它身上的故事,回味一下当时拥有它的心情,回忆一下自己曾穿上它的模样,心中收获的是一种别样的感受!

如果有可能,我很想拥有一间这样的屋子,里面不放别的,只放这些旧衣服。按照记忆中穿着它们的时间来悬挂,闲时去看一看它的样子,去摸一摸它的粒子,去闻一闻它的气息,心绪也就跟着飘飞起伏。如果还有当初穿着它们所照的`老照片,就一定要放在一起,然后一页页地翻着那相册,然后看一眼那衣服,去想照相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情怀。如果兴致来了,也许会再穿一次那衣服,然后对着镜子,看着那照片,然后笑着自己现在的已渐衰老的脸庞,进而流下泪来,然后怀疑那照片中的年轻人是自己吗?照片中这些你那时每天都会看到的景象,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在时光里凝固了,你闭着眼睛都记得那些画面。直到今天,你睁开眼,照片里的景物有了变动,你才突然想起很多与此事情。然后你才发现,穿衣时的故事并没有成为让人轻易遗忘的历史,而是变成了你心中难以割舍的永恒,想起了这些你会微笑,也会流泪。若真拥有这样一个房间,会有人嘲笑我的痴狂吧,因为明知道时光不可追,却又偏要用这旧时裳来疗心里失去的伤,人终究在时间面前永远是个失败者啊!

不管时光如何变幻,人生如何短暂,故事如何被遗忘,但人生路上经过的地方总要有所印记才好。衣服只是自己年龄心情变化的体现,它比不得日记那样刻骨,比不得誓言那样铭心,它只是那样沉默着伴你走过了一程,然后被抛弃而无所怨言。我忽然怜惜起衣服来,特别是那曾带着我体温的物件,它不只温暖我的肉体,在某些时候它也安慰了我的心灵。

也有人语:女人如衣服,穿过的旧衣服就该扔掉。这话好残酷,正如那衣服崭新之时伴你人生亮丽,老旧之时却要弃之远去。一个女人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一个男人的时候,这个男人就有责任和义务去爱她的花容月貌,也更爱她的人老珠黄,然后心手相牵,一生相伴。如果某个男人对待衣服很珍惜,即使旧了也难以舍弃,那么不要笑话他的小家子气,我更觉得他是值得依赖的人。

篇3:蓦然回首许多年寺庙之缘散文

(一)

很小时候,寺庙于我总是神秘莫测,至今,这份神秘的面纱依然朦胧着。或许,仙缘圣地,绝不是我等凡夫俗子随意所能领悟得到的。亦或许寺庙于我只是一面之缘,而我,那时只不过是路过的香客——于千万人之中的一个行人而已。

那一年,于今日此时来言,真的太久远了。大概十八九岁光景吧,现今想来,那个年龄多好啊,如春日好看的花吧,明艳正当时。

我就在那一年,与佛教圣地结了一段缘,跪地叩拜三日,祈求众菩萨保佑家人康安。因为那时,我的正当壮年的爸爸(姑父)——身体欠安,妈妈(姑姑)急得四下求医无门,人说:信信佛教,心诚便灵着呢!

为了表明虔诚,除却钱财,自然免不了磕头跪拜,小住寺院时日了。家人里面,母亲工作,弟弟年幼正求学,仿佛只我,最适合上寺院了。

还记得当日,一行几人,神色凝重,亦无心观赏路旁的风景,个个不言不语,坐车,下车,上山、下山,终于,树林里隐约可见有寺庙式样的房子,我明显感到众人为之精神振奋,加快了步伐。再行一会,一栋青瓦白墙、简约洁净的屋子立于我们面前了,环顾四野,虽是深秋,周遭树木依旧不失葱茏,倒真是个修行的好地儿。

那时,说不上心内是欢喜还是恐惧,总之,就那样由着大人打点、安排着。只是,寺庙的神秘,于我来言,实实在在是存有好奇与渴望的。

寺庙不大,亦不像书上说的,如何宏伟与气派。横排看过去四五间吧,长不过十米的样子,黛青色的瓦下面是刷得一溜儿白白的泥土墙,正中央的厅供着许多不知名的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菩萨,一个个于我看来,仿佛影视剧、书里形容的差不多,亦不是顶怕,但,寺庙的住持大师神色肃穆,倒是震慑我了。我每每经过正大厅,与菩萨们对视也不敢有丝毫的不敬,大师他们一个个说着与世隔绝的话,我听不懂,只觉绝不可随意大声喧哗,便是了。

妈妈与住持商量着具体事宜,然后回头交代我:“听大师的安排,三日后来接你”。

当日下午无有法事,闲闲的我,便沿着寺庙的幽深小径,听风赏景去了。走在那幽静的山路上,我仿佛来自天外的不速之客,惊扰了枝头不知名的带着红帽儿的雀儿,只见它“吱”的一声便离开了我的视线,亦唐突了那悠闲的小灰兔,飞奔钻入它的窝内,一会亦不见踪影,我想它心脏跳动的分贝一定不低,如若是人被无缘由的不知名的侵略者骚扰,一定会跳到自认为安全地带捂着胸口的。

我这样静静地漫步在林间,又好似我前世便已皈依山水间,所以,会那样安静地聆听那寺庙的梵音,如那淙淙流水,声声入耳,敲击着我陌生又向往的、回归的灵魂。而在那一刻,不敢有丝毫尘世的心了,我那满身的尘土亦宛如被悠长的钟声尽数抖落干净。

这样的景象,或许性格使然,我一下子便融入这世人敬仰的圣地了。自认,我不是厌世的女子,我还是很留恋俗世红尘的那些纷纷扰扰,因我,爱着一个人,而,只要有那个人的地方,便是我心灵的静地。只是,此刻,我真的融入这个佛门静地了。难道,前世,我是一个皈依女子?

噢不,我只是喜欢这里的青山秀岭,还有这里的静与净,兼带僧人的诵经声与钟声、木鱼声,他们和在一起真的是一付美妙的青山重岭一古刹的味道了,这完全与我无数次梦境里,想象得差不多,难道,我不能喜欢或者爱上这样清静的佛门圣地?

(二)

夜无眠,小月斜挂木窗棱。太安静了,虽然是深秋,窗外的虫鸣还是依稀断断续续传入我的耳内,我静静地躺在这陌生又或似前世居住过的地方,很安宁,很祥和,一种超然脱俗的皈依女子便跃入眼帘,她守着青灯,伴着明月,长夜漫漫,手握一卷经书,忽而轻叹、忽而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不知,这样的女子,尘世,于她,真的绝无眷念?

天微明,便被密密的脚步惊醒着,虽然那脚步显得很轻巧,但,我依然感觉与昨日的静相比较,有显然的不同。想着,这不同于家,懒觉是绝不能睡的,赶快起来吧。

啊!原来他们是在预备早餐呢。我问住持:一下子咋这么多人呢?住持笑答:他们都是我们这里的俗家弟子,只要有像施主你家一样的法事需要超度,他们便聚拢而来。今日是给你家超度的第一日,这三日里他们吃喝都在本寺了。我恍然:噢——

吃过斋饭,八点左右,便正式超度了。只见他们一个个像模像样的穿衣作准备,让我跪在那个蒲团上面,我便老老实实跪着,开始不敢随意乱动,久了,脚麻溜溜的,再听他们一个个如念经般——就是念经嘛,听不全明白,好像说什么:xxx忏悔啊,祈求保佑xxx健康啊之类的,最清楚的一句便是:亦是众生皆易懂的“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句子反反复复循环着,像催眠曲,我便仿佛要睡着似的,待一阵木鱼声、或者鞭炮的“噼里啪啦”声响起,我又振作精神,生怕一迷盹,佛便说我心不诚!

终于听到住持说:好了,小施主,你起来,到外面给天地叩个头吧!我很虔诚的对天一拜,再拜、再拜!然后便听住持说今日的法事结束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啦!完了?这么快?前后也不过两个多小时吧。

也好,我可以再四下转转;我也可以拿一本小书闲看一会;我还可以与住持或者那些俗家弟子谈经论文,总之,寺庙于我,绝不像书里说的,枯燥无味。

(三)

寺庙门前,有一较宽阔的院子,此刻是深秋,暖和的阳光照进来,那么舒适!他们(那些俗家弟子)三三两两坐在一起闲聊着,我也拿把小椅子端坐门前,闲看庭前倦鸟南飞,默数枝上黄叶几许。

这时,一男生与我腼腆而笑,我以为错觉,这寺庙怎有像我一般年龄的年轻的男子呢?再细看,确实是真。出于礼貌,我以浅笑而回之。

他或许看出我的静与些许的落寞,顺便把他手中一本书递与我。

问:看不?

正好无聊着,一把接过书:什么书啊?只见书的封皮写着《李炳南老居士全集》随便翻了翻,很失望。

说:这古典的繁体字,且整本内容都竖着写,我这凡间女子实在才疏学浅,看不懂啊!我难为情地坦言道。

没想到他说:你等等···便一溜烟跑进屋了,片刻功夫拿出另一本书递过来。

含笑说:这本应该简单易懂。

我不好意思接过:只见上书《佛心慧语》几个端正的大字。随意一翻,果然入眼,心一喜,说:谢谢啦!便自顾自地看起来。

这本书总共分四小篇:总体映像是,教我们如何善待他人、如何处世、如何看待生命的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佛心”与“慧语”!我不由得更喜爱它了,转过身把我的这份喜爱溢于言表,再次告诉他,真的喜欢,再次言谢!

这样,没事时,两个年龄相当的人便多说了一些话了,其实,他比我小,小三岁吧。于我来言,我的弟弟也是这么的大,他只是一个小弟而已!

他告诉我,就住在附近,只因父亲是这里的俗家弟子,他便亦常来此寺庙了,他说:这里的一切,他非常熟悉,就像他的家一般熟悉而亲切。噢,怪不得,他一会便拿出两本书于我,且都是与佛教相关的。那一刻,我有点羡慕他了,仿佛他是凡尘与仙界的神人,可以来去自如!

他说:你以后想来,也可以这样的啊,现在车子那么方便。

我说:嗯,也是。

除了吃饭,做法事,大多时候我还是一个人静静的看看书,看看天,四周转悠,觉得人生好不惬意。多少次,我宛如自己是遁入空门的女子,恍若隔尘几世,飘逸的身影独徘徊于山涧田畔······那一刻,竟有刹那的想往,若多住些时日多好啊!

但,我知道,我不能,我只不过在此地小憩而已,亦或者路过的女子,在香雾缭绕、木鱼声声的牵引下,不禁往里多看了两眼,仅此而已!我不属于此地,此地亦绝不容纳我这惹了一身宿怨的红尘女子。明日、后日,我将告别这俗世红尘的一隅,去继续我的红尘一梦,至于梦中是笑或泣又有何关系?难道,这仙缘一隅里就没有伤心之事?

(四)

三日并不长,我在住持的祝福里要回家了。那天,那个小男生又来了,其实这几天他每日都来的,每次待二三个小时。

我左等右等不见爸爸单位的车子,想着几日与外界隔断,的确有归心似箭之感,我便告别住持说:我边走边等吧。小男生连忙自告奋勇:我送你。我说:好啊。

田间小道上,他推着自行车,我手拿简单的手提袋,还是忍不住谈起他的《佛言慧语》

他看我实在喜爱那书,微笑着说:既然那么喜欢,就送你吧。

真的?我欣喜。但转念一想,这书对他或他父亲应该是很重要的吧,我不能夺人所爱啊!

便不好意思摆手说:算了,我亦看了好多,还是还你吧。

他连连摇头: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真的`?我狐疑。

真的。他肯定。

得到他肯定的点头,我放心、亦安心的真的接受了他的好意,将这两本书籍收藏至今日。没想到的是,期间我迁居多次,这两本书竟然完好无损的随我颠沛流离、换了一个又一个家。今日想来,不知是我太爱书籍,还是有寺庙情节,抑或当年那小男生的一份挚诚。总之,这含着墨香的《佛言慧语》与《李炳南老居士全集》此刻依然温暖的伴着我,看着它泛黄的书页,我仿佛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子、孤独的身影、在梵音环绕、青灯门扉内,手捧经书,守在岁月的尽头,静静地把留年轻叹!

今日忆起那些尘封的往昔,我心内是有些对不起一个人的,那个人便是,那个小男生。请原谅,我只能这样称呼他,如今,我好像连他的名字亦不记得了。再仔细想想,真的不记得了,我竟然仿佛从来都不知他的名字,不知是我已忘记,亦或是从来没询问过,又或者他压根就没说起他的名字,总之,我确确实实不知如何称呼他了。

我的对不起不是纯碎因为那两本书,亦不是在那孤寂的三日里他陪了我一程,我的对不起来自于:我无端的、不自觉的伤了一个男孩、一个年轻男孩单纯的心怀!

犹记,那一日,只因我等的车始终没有等到,他便一直陪着我,陪我说话,陪我等车。将近二个多小时,最后大概看实在等不到了。

他说:我反正也去县城有事,不如我载你回家吧。

我不禁有些兴奋:真的吗?

他说:是。

然后,我就决定不等了,坐他的车子吧,多好,顺路呢!现在想想,我那时够天真,亦够傻!人家是去县城有事吗?

临坐上车,我又跳下来。他问:干嘛?我说:你等一会。深秋了,早八九点,气温还是蛮低,给他买双手套吧。就这样,他戴着我买的手套,我坐上了他的车子,心安着。

一路上,说了什么,是开心抑或什么心绪,时间太久远,一点印记都没有了。只记得,他送我到单位宿舍时,我给单位关系好一点的大姐介绍了他,而他站得远远的,显得那么害羞!

大姐听我简要的说完来龙去脉,笑说:那他岂不是一小和尚,看来那小和尚喜欢你呢?

瞎说!我打她。

大姐说:你等着吧。

我懒得对大姐多说了,把个单纯的人说得不单纯,我不喜欢。回过头,我对他笑:这么些天不在家,好多事情呢,要不,你先回?以后有空到县城,记得来玩哈。他答应着,害羞一笑,茶水都没喝一口,便骑着单车回转了。

这样,我又开始了我的凡间生活,那些日子,着实可怜,因在寺庙里素食三日,回到现实里,我竟然看到肉便恶心,看到他们吃鸡爪有种犯罪感,总之,见不得荤啦!慢慢、慢慢,究竟我是一凡尘女子啊!如今,啥荤类照吃不误,还想着法子:怎么做更好吃呢?哎!罪过罪过!

一日与同事,上班途中,突然,见一熟悉影子,很随意一瞧,哎呀,竟是那小男生,他也看见我了,当时单位正忙着呢,我以为凑巧碰着,(估计还是凑巧吧),我想他是绝对不可能知道我的单位的。那一日,我只能匆匆忙忙打个招呼,便作别了。

晚回到宿舍,把偶遇男生的事对大姐说了,大姐又好一顿打趣,我的天呀,这没事,都被你说得像个啥了。羞死了,人家还那么小,足足比我小三岁呢!再说、再说,我的心根本容不下他人了,怎么可能?

然,隔不久,男生又来了,这次是在我宿舍的门卫处,且好像是快过年了。经过大姐的点拨,愈发现他神秘兮兮了。他站在那里,既不上来直接找我,亦不与我打招呼,只那样傻傻地站在门卫处,我本来要出门的,被那架势吓蒙了,却不敢出去了,连基本的礼貌都抛了,就暗暗的看着他一直站在那里、站在那里······直到午时近十二点了,我实在要出去办事啊,没办法,我拉着高个字表弟说:你装成是我男友,这样他一准走。表弟看他那样子说:要不要教训一顿?我连连摆手:那倒不必!

我本是一简单的女子,许多问题亦不细想。这件事被大姐反复推敲,却这样陷我于不义之境地!经过认真观察,果真愈来愈觉大姐的话有道理,还是过来人见识多啊!

那次,他到底几时离开的,我亦不清楚了。过后总会为他难过,他肯定会想:这县城里的人也太无情了,当初那么文静、矜持的女子咋变得这么快?我却不能对他多说了,这男生太纯,我亦不敢对他、哪怕是客气的好,我亦不敢了。我怕他误会:我亦喜欢他。我不是无情的人,那些日子,我实实在在感觉到了自己真的是毫无办法的无情着,或许那时年轻,根本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式,现在想来,我完全可以直接对他讲的,叫他不要那样,但是,那时,我只选择了沉默。

最后一次,是在去单位的路口碰到他的,不知所为何故?怎么总是碰到他。今日仔细想想,应该不是纯碎的凑巧了。我依然不敢与他多言,打了个招呼,便告诉他,我有事回妈妈家了,他说等我。我嗯、啊了半天,亦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回绝,便急匆匆地走了,而且,我并没有回妈妈家,而是经过妈妈门口时,直接从另一个路口去单位了,那一次,我想我是极度伤害了一个男人的自尊了!而且是那么单纯的孩子啊,十六七岁,今日看来,就是孩子啊!

此后,我再也没有遇见过他。而今,走在大街上,估计也是相见应不识了。时隔,那份愧疚竟然愈演愈烈,虽然我不知他姓甚名谁?我也不记得他的相貌,但是现在,我在这里,只想深深地对他说:对不起,当年,年轻的我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做,才正确。我们都不知!但是,我只能说:对不起!谢谢你曾经那么单纯的喜欢过我,也谢谢你一直那么腼腆,以至今时今日,我念的只有你的好和我的对不起!

篇4:我和地瓜的不解之缘散文

地瓜,又叫红薯或白薯,说起来我与他还有一段难忘的不解之缘。

那几年逢自然灾害,是全国人民都勒紧裤带的年代。我家8口人只父亲一人上班,一个工分也值不了几分钱,家中生活十分拮据,一日三餐有时连玉米糊糊都接济不上,吃得我们都有气无力。每顿饭母亲总是先用勺捞上一捞,把那点稠的盛给整天劳作的父亲和唯一的男孩——我。看到日渐消瘦的父亲、母亲和姐妹,我和小伙伴们想到了秋收时残留在野地里的地瓜和白菜帮子。

秋末初冬的大地里一片银白,放学后我们便带上镐头和篮子来到地里,拉开距离一人两米多宽,从地头挨着往前刨残留在地里的地瓜。僵硬的土地一镐下去一个小坑,手震疼了,虎口裂了,偶尔发现几块小小的`地瓜须须也会像发现宝贝一样拾进篮子里,有时幸运地遇上偏垄,费好大劲刨出一两块大的,还会高兴得举起来给伙伴们看。

有一次,我和邻居家的柱子一起去拾地瓜,到地里我俩拉开距离,各刨各的段,比赛看谁刨得多。不知怎的,他不一会就到壕沟里去一次,我心想这次保准比他刨的多。刨着刨着,我们俩几乎同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块大地瓜,也几乎在同时抢到它的跟前,但柱子还是晚了我半步,当我按住那个大地瓜时,他的手也刚好按在了我的手上。于是,我俩在地里打了起来,我一脚把他的篮子踢翻了,几块小地瓜散了一地,他哭了。他说:他们家已三天没米下锅了,昨天他拾回了地瓜母亲蒸熟后他吃了个肚儿圆,结果肚子疼了一宿,还拉了肚子。听了他的话,我很后每,把地上的地瓜给他拾了起来,并把自己篮子里的几块大一点的地瓜也给了他。其实,我们家也已经连着喝了一个星期的地瓜白菜汤了。那年代,我真得感谢这些地瓜,是它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

篇5:缙云民俗与灯的不懈之缘散文随笔

松明为恒辉,篾白当油用。拥有红缸算上户,总是如神供。

时代不回头,照具成新宠。百态千姿原于电,各把升平颂。

“灯笼”、“蜡烛”、“龙灯” 之类的“宗教礼仪灯”,虽然是千万年来与人类的生离死别“红白喜事”、“礼仪交流”融为一体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礼仪风俗”和“节日庆典”为主,且燃料也是以比较昂贵的“蜡烛”为主体。所以无法列为“实用灯”范畴。真正应用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灯,既是天天不可缺少,又是燃料成本较低适合生活实用的灯,我们且称之为“实用灯(照明用)”。它可分“油灯类”和以松明、篾白等为燃料的“柴火灯类”,也包括偶尔的“烛灯类”。

“清民”年代,缙云城乡还得靠“松明灯”、“蔑白灯”、“向日葵杆灯”和“桐油灯盏”充当照明的骨干。其中“桐油灯盏”是比较高贵之灯,能省即省,舍不得滥用。

“松明灯”是利用松树根或者松树柴棑中“带精易燃”的柴体劈成直径一两公分大而长短不一没有定格的条形“松明(从明)”点灯。人们在深山冷岙挖来“松树茬(从树根)”背回家,就马上破开检查松明含量多不多?在破柴爿时,稍微看到里面有带“精”的,就取出来当松明点灯。明天晚上,一般是在土锅灶的.“烟囱背”放一片瓦片为“灯盘”,两三根松明交叠在一起燃点着,一边烧成余烬一边看需要调节添加新松明。“松明灯”主要用于做晚饭吃夜饭之用为主。或照亮炊糕、做豆腐、烧晚饭、洗碗、烧米泔……。点松明青烟很浓,一般“锅灶间”都被熏得墨黑一团。邻居晚上来走动或叙家常回家路黑时,总是给予点一根松明照回家。农村里经常有淳朴的农家烧晚饭没有火柴点炉起火,也会拿松明在邻居家接火种。如果去喂猪、上茅坑、到田畈“捋灰”(护理燃烧着的焦泥灰)、“看田水”或走邻居,就用铁丝编的“松明篮”点着“松明灯”照明。我们小时候家里就是以“松明点灯”为主。记得1959年家兄在“缙云县中”读高中时,有一次奉老师之命回三溪家里向父母索讨学费,步行在缙云到三溪的途中,过胪膛桥,恰逢好溪涨大水,将“登步桥”半数掩盖,家兄身无分文你无钱乘汽车,只得冒着生命危险“独闯登步桥”,结果在几百米长的登步桥中央,心慌眼晕跌到大水之中。幸亏隔岸有胪膛老乡干活看见,慌忙一跃下水将我家兄救起。死里逃生变成道道地地的“落汤鸡”的家兄,道谢救命之恩后,一边顶着冷风打着“寒噤”继续赤脚走路,一边心痛着几年来陪他一起上学而这次被大水卷走的生活必需品:一个装梅干菜的“大毛竹筒”,一双自己宁愿赤脚走路六七十里也舍不得穿的“破旧布鞋”(那时候根本买不起套鞋雨靴之类),一个补了多次的,用以装米带菜装书簿的“长色紫干粮袋”……。绕岱石、过周升塘,穿横塘岸,攀爬三溪岭古道……,总以为闯过生死关,吃了一路苦,回家总能多少拿几块钱交交学费。可是回家才知道家里连买洋油都没钱,已经向邻居借了一“盏”洋油又快点完了。父亲无法可想,只得到“社管会”想预支几块“余粮”(劳动工分折成现金减去口粮成本的钱)救急,结果又碰了一鼻子灰。家兄又是失望委屈,又是心疼父母,流着眼泪“劈松明”为父母分忧解愁。因泪眼模糊不清,心情忐忑不安,一急之下指头劈成两半。母亲见此心如刀绞,一边心疼得失声痛哭一边急忙找一点“桐油棉”为哥止血包扎。第二天母子挥泪而别。家兄不但讨不到一分学费向老师交代,而且还“破松明”劈开了指头。又是一路以泪洗面赤脚步行回校。

“蔑白灯”是利用做蔑取了“篾青”做家伙之用,而留下没用的“蔑白”捆成一捆一捆,放在池塘的烂泥中腐烂一段时间,再捞上来晒干点灯。一般用于上茅坑、到池塘洗脚、夜里在田畈“看田水”或去寻找夜里没有归家的“鸡鸭”之类等用场。

“向日葵杆灯”也是以“蔑白灯”同样的方法制成。但是燃得特别快过,容易“灯火柴头”掉地引起后患。记得有一天夜晚,我点着“向日葵杆”去关“鸡塞门”,发现少了一只小梅花鸡没有“归塞”,我急忙去找,结果小鸡没有找着,而灯火掉在间沿的“松树禾堆”旁边,一下子间沿柴堆起火,险些引发火烧屋。幸亏有一个叔公看到飞快赶过来给我灭掉火患。结果我被娘狠狠地整了一顿,还罚我不准吃晚饭。

此外,“蓬蒿棍”虽不是“灯”,但也经常为我们“省灯”。那就是在夏天的傍晚,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饭或大人乘凉聊天,或小孩在数星星捉迷藏。父兄总会用一种带有香气的“蓬蒿”野草拧成上四寸粗的火棍,然后点燃这“蓬蒿棍”,既可熏香驱蚊,也可借以一线火星代灯。

“蜡烛灯笼”,除了民俗礼仪用场以外,日常生活是基本上十分节省使用。但是“上水碓”舂米、磨麦或“到祠堂”貌戏、听开会,或夜里“上水井”挑水、洗炊具,或生小孩时三更半夜去请接生娘、请人断落地时辰,或小孩高烧夜啼、受惊吵夜去请人驱邪等等,需要走几百步或一两里路,同时又须防风的时候,还是偶尔用之。

“桐油灯盏”,底层方形灯座,上层圆形仰天灯盏,两层之间用花板或硬木架支撑,支架用以手握。用桐油或清油倒进“灯盏”为燃料,中间浸着“灯芯”,浸透的“灯芯”一头露出灯盏边唇点亮!因桐油“灯盏”的桐油成本不菲,而灯光亮度有限,所以一般是用于母亲的“手上生活”,如绣花、纳鞋底、搓麻线、櫗帜(连接细细麻絲供“打纱线”之用)或纺棉纱……,或父亲看书、记账之用。

“桐油灯”的历史远远长于“洋油灯”,而且是真正不带“洋”字的国灯。

调寄《相见欢》

松明篾白当灯,可曾经?事实般般铭刻、每亲经。

篇6:叶之声优美散文

又逢金秋周末,昨夜的一场浓雾,把那些树的叶子滋润的更加清亮艳丽,每个叶尖聚集了一个水滴,晶莹剔透,集聚大了便噼噼啪啪落下,下方其他叶子受了惊吓似的,于是,一阵小雨徐徐滴落树下。秋叶熟透了,似乎不能承托起湿重的雾水,许多叶子纷纷落地。

多日没去月湖公园,打算到早市买菜,从里面穿过。突然发现深秋裹在一片轻纱似的雾里,那景物已经美得不像话!树们像变魔术似得悄悄摇身一变,金黄火红各种颜色或深或浅的攀上枝头,七彩斑斓的落叶在树底下铺展开一地,像一块漂亮大花布,叶子排列错落有致,密密实实,软软的,富有弹性。真想就地打个滚儿。

暂且把买菜放到一边,来树下看一场深秋里精彩的谢幕演出!听一听叶子与树临别的告白,看它在风中的舞蹈,欣赏轻盈身姿飞旋着,停落在草地上。叶片表面蜡质层的膜还在反射着清晨淡淡的光,背面筋络清晰,犹如根根瘦骨,嶙峋着撑起一个风雨的`岁月。新鲜掉落得叶蒂还残存着一丝母体的汁液。

站在树下,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了声音。仰头向天,逆着光,那叶片红的更透,黄的更亮,整个树冠晶莹而通透。

偶尔,熟透了的叶子会从枝上打着旋儿,飞落于树底,发出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闭上眼睛,那声音似乎放大了。听啊——叶柄在紧张着,想起一个古老的约定,即将奔向宿命却又留恋母体,它紧绷着那根弦,试探着绽开了一条缝儿,带着一些犹豫。“叮”的一声崩开了与母体的纽带!自由也好,痛苦也罢,容不得再去细细体味,抛弃眷恋、毅然决然抽身离去吧。那声音惊天动地,簌簌有声,像蝴蝶翩飞,空中打着旋儿呼朋引伴。第一次挣脱束缚,换个视角看眼前世界,满满的都是新奇。后悔吗?不会的!自认为已经熟悉的世界变了,原来单调的视线,现在立体丰满起来——原来,世界还有这一面。

荷是不肯越规矩的,按照季节开落枯败。

既然不是自己的季节,那就不妨实实在在的来罢。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经历,不会因为你的抵制而晚来一些,也不会因为你的向往而早到一天,它迈着坚定的步伐,不紧不慢的见证着你的成长,厮磨着你的耐心。荷枯萎的很彻底,没有一星绿意,枯枝败叶触目惊心伫立着,满面皱纹,像暮年的老人,没有一丝雕饰,彻底展现生命本来的样子。它静静的立在一池秋水里,仿佛变成了雕塑,或者一种符号,或直立或倒伏,有时候也互相搀扶。既可以摇曳年华似水,亦能震撼暮秋冷雨,无怨无悔!青色的小鱼儿在枯枝间游来荡去,调皮的张开嘴去啃噬那枯枝,忽然察觉有人经过,尾巴一摆倏忽闪过,尾鳍摆动间,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倒影中的枯枝叶仿佛又拥有了生命,颤巍巍的活动起来。

倒是那浮萍随遇而安,到现在依然绿着,但是,却不甚讨人喜欢。

因为有雾,九点半太阳才露出轮廓鲜明的脸庞,刚出来时竟然像月亮,可以仰视,渐渐地,开始刺眼不敢直视。

柳枝在深秋是很奇怪的,一条碧绿一条金黄,它的枝条非常执着于集体观念,绝不肯丢下其他叶片独自绿或者黄,要变色,大家一起好了。

黄栌实在太美,叶片之间都那么温和,不争不抢,阳光雨露大家均沾,既亲密又保留各自空间,像人工排列过似得!

秋的惊艳似乎被人们说尽了,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姹紫嫣红是形容花的,但是,感觉放在眼下的秋天也很贴切。一阵风吹来,谢幕的叶子轻盈的飞起来,飞向历程中的最后一个站点。

篇7:梧桐叶记事散文

枯黄色的梧桐叶似乎和高大粗壮的树干更加相配,在北风中纷纷飘落,抬头就是一场现实中难得的一场梧桐雨,对面走过来的行人看着我也纷纷抬起了头,枝头的枯叶越发稀疏却和傍晚清冽的天色更加相衬。

飘落的树叶遮挡住之前被来往行人踩碎的叶子,装饰的`路面又恢复成无人访问的幽径,越发幽静。我喜欢听脚步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那是一种独特的脚步声,有季节和思绪的声音,于是我调整着步伐大小,每一步都准确地落在一片树叶上,却没有回头看一眼被踩碎的梧桐叶已然失去了它最后的美感。又是一阵直入脑海的北风,卷起地上的碎叶片与飘落的梧桐叶一起飞舞,落到头上和身上,我在寒冷的北风中把头往围巾里又缩了缩。

篇8:叶落成殇散文

斑驳杂黄的叶子开始飘落,有那么一瞬间,我恍然俯首时,竟发觉身后,夕阳落地,叶已成殇。

有很久很久我都不能想起过去,来到这座城市里,记忆像在空际游离的鸟,因为风大雨急,而失去了回转的能力。有更长更长的时间,我幻觉里看到自己在不断不断丧失着,身旁的人摩肩接踵,又空空如也,秋天的林子里一夜间树叶落尽,空洞而荒凉以至使人感到孤立无援,形单影只。

一个人欢笑久了,就会忘记悲伤,忘记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表达悲伤,日子依然缓慢,像粗糙的沙子在心口暗暗下落,明明在逃避那份疼痛,却依然被磨蹭得眼泪直流。张爱玲说:人生短的是生活,长的是折磨。独自徘徊在去往过去的路上,却不知该去往何处,我们的一生,或许一直在找寻一些事物,却一直不能找到。短暂和永恒有些许空泛的美。

身后的山峦绵长起伏,在一趟一趟的岁月里颠簸,留着的是苍凉,逝去的是容颜,山体的.容颜,树的容颜,鸟的容颜,花的容颜,和无所回还的倦客的容颜。树木在蹉跎中死亡、腐烂、化为灰烬,鸟兽在挣扎中倒下,回归土地,天空如此辽远,死亡如此广大,不经意间的一个回首,我们竟已面目全非,埋骨他乡。回归是一种永恒的愿望,无论是鸟兽还是人类,在其内心深处都蕴积着回归的元素,并伴其一生。

篇9:杏叶飘落伤感散文

福州没有雪,冬日的寒冷却也不觉孤寂,只身如期而至。今年寒假,学校放得有点早,我却要留校实习。是的,大四了,是要实习了。真感慨岁月如梭,光阴似如寒冬的水刺冷地从指间淌过,三年多的春夏秋过去了,最后再给你留下冬的特别回忆。

从宿舍下楼去药学楼实验室,路上倒还热闹,三三两两提着行李回家的同学说说笑笑。转身,背后不见一个熟人,蓦然有种心慌的感觉,这种心慌夹杂着各种滋味。心慌,这几年怎么过得这么快,自己还有很多书要看,还有很多知识没掌握好;心慌,自己还没跟很多老朋友好好道别,还想跟一些好朋友聊聊往事,发发感慨;心慌,还有很多人没认识,还有好多事没做。路过银杏路时,发现两旁的银杏树早已掉光了叶子。校园里,我最喜欢的树就属银杏树了,过了半年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研生活,很久没好好欣赏路两旁的银杏树了。久久地驻留原地,凝视着光秃秃的银杏树枝杈,仿佛能看到杏叶飘落的那个季节,叶子悄悄脱离树梢,飘摇,飘摇……叶子会落在何处,何时会着地,它能否适应潮湿的土壤带来的凉意。或许是我有点小题大做了,但我能理解叶子的心情,理解叶子飘摇无着落的心情。

银杏树下的灌木丛里,零零星星藏着几片校园保洁阿姨遗漏的杏叶,皱巴巴的泛着枯黄,下过几天雨,叶子脏脏的.,衰颓而又无力地躺在黑色的泥土里。我翻开手上的书,拿出一片绿色的杏叶――这是银杏树还未凋落时我从树上摘下来的,躲过了风雨和寒冬,这夹在扉页里的银杏树叶仍然脉络清晰可见。作为杏林学子,银杏树自然对我们有种深层的含义,但对于我,银杏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意义。更确切地说,银杏树对于我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一种关于青春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如果你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几乎每片杏叶都是完整的,没有虫啮咬过的痕迹,一直到冬日,它们从树上落下来时仍然完整无缺。杏叶是扇形的,叶脉就如铅笔重重划过的线条般清晰刚劲,清清楚楚,毫不含糊。我从小就对画画有种特别的兴趣,当遇到一些很唯美的东西,就有种强烈的欲望,想把它清楚地画在纸上。银杏叶就属于那种唯美的东西,但它并不是那么地复杂难画。用铅笔勾勒几条简单的线条,调上一小盘翠绿色,稍微用一下渐变的技巧,一片杏叶就浮现在了纸上。不过业余终究就是业余,画出来的叶子始终没有那么真,只能远远地欣赏它的美。我喜欢杏叶,喜欢它的素雅,喜欢它别具一格的气质,喜欢它的简单,无欲无争。我想杏叶之所以对我那么具有吸引力,还在于它自始至终完美的叶形。据说,杏叶本来就有驱虫的功效,但我更愿认为是杏叶人格化的魅力,是它的正气使害虫避而远之。我觉得,银杏树就像一位学者,一位追求上进,不随波逐流的学者。当其它大树都伸展枝干扩充着树冠面积,使自己获得更多的阳光雨露时,银杏树依然气宇轩昂的挺直了身板,他们并不贪多,只是适当舒展枝叶,获得足以生存的阳光即可。

篇10:风带走了叶散文

树,看着叶,亲眼看着··风把叶带走·····

风划过脸庞,我就在这里站着,等你,害怕,哪一天,你回来了,会找不到我····

分开的理由

我们其实都已接受

我们都知道

彼此心中···

其实都舍不得····

附:

一天前

树:叶,你会离开我吗?

叶:树,当然不会咯,我们是好朋友嘛

结局:一年后

叶:我知道你还记得我,所以今年的春天还有你的等候

篇11:走近叶广芩散文

以前零零碎碎读过叶广芩老师的一些作品,感觉很舒服。她的语言清丽娟秀,凝炼隽永,处处飘逸着灵透之气,却又那么通俗易懂!像是在唠嗑、拉家常,句句戳到你心窝,道出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感觉。我从她的语言里咂摸出了她的大气、正气、地气、灵气和才气。

我喜欢上了她。

冥冥中的缘分。7月3日,在咸阳秦汉文学馆,我终于见到了自己仰慕的作家!

得知叶老师要来咸阳秦汉文学馆看望驻馆作家并进行座谈,我不管不顾地要去拜见,仅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身份,携同满腔虔诚的敬仰!

上午九点半,叶老师一行准时出现在秦汉文学馆。她,一袭黑色棉布裙,齐耳短发,鼻梁上的眼镜显出了儒雅,恬静。铜褐色的`金属耳坠轻轻摇曳,古色古香,使她周身弥漫在一种古典气息中,典雅、高贵,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呀。

在省作协主副席王海先生的陪同下,叶老师首先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文学馆,她认真聆听王先生的介绍,时不时地询问几句,轻声细语,谦逊有礼。

参观完展馆,叶老师步入会议室,和文学馆十几位驻馆作家亲切交流。她和蔼可亲,自始至终,面带微笑,为咸阳作家们一一答疑解惑。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首先,驻馆作家贾松禅先生发问:您能谈谈在创作长篇小说《青木川》时,如何架构小说框架?艺术和真实怎样结合?

叶老师说,长篇小说拼的是结构。结构不好,小说就立不起来。她自己至今都没有很好地驾驭长篇小说的结构。说到艺术和真实,叶老师直言真实的东西是不能写的,要把真实的人物转化为艺术,这就是小说的创造性与虚构性。读者不能把文学当做历史来读。

接着,小说家刘公先生吐露困惑:中短篇小说如何挖掘人性?如何把主题隐藏得很好?

叶老师笑言,她的人性很肤浅。她从不挖掘什么深奥难懂的人性。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阅历、经验的积淀,到最后,就什么都看透了,看淡了。最高的境界是人生走过之后回头的平淡,这是经典顿悟。最高的境界是平淡,笑看苦难!人成熟了,文也就成熟了!

叶老师坦言,她不支持主题式创作,好的小说应该抛却一切内敛与内涵,好文章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多顾内容,少用载体,写作品不能端着,把你的体验和你的感觉如实写出来,让作品自己去说话。

咸阳作者陈芳女士急急地问道:如何能抓住事物的内核而语言又很美很浪漫?

叶老师十分肯定地回答:作家是心灵的按摩师。写作时,自己首先要放松心灵,用最放松的、最轻松的、最得心应手的状态去写作。千万不要作!去掉作,就剩下简单、童心、人性和浪漫了。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年轻的心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活力与生命。作者要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痛苦,不要疙里疙瘩。又自然又通畅又有趣,这才是好看的作品。当然,要达到这一点,作者本人首先要有修养,有趣味,文章才会生动。

叶老师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有理有据,思维敏捷,有条不紊。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颔首赞同。她热切真诚的话语不断赢来阵阵掌声,这掌声表达了我们对她热烈地拥戴,更包含着我们对她大气、正气而又充满灵气、才气作品的由衷喜爱!

篇12:秋雨倾城叶成冢散文

八月未央,浅秋悄然来临。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江南雨也总是毫无预兆地突然来临,为这个金色的季节平添了一丝凄凉。文人悲秋,喜欢文字的自己也一直将飘落的叶子当成宣泄伤感情绪的一种寄托。一次次将秋风落叶,细雨悲秋当成了抒发伤感的对象。并不厌其烦地融入散碎的文字中,来换取心灵的安慰。

此刻,独自坐在角落里,望着门外倾泻的大雨,看着大雨中奔跑的人们,内心涌动着一丝酸楚。惊雷闪电,暴雨倾城,总是那样的让前行中的人们措手不及。安静的空间里,音乐里传来了谭咏麟的《讲不出再见》,伤感的歌声如涓涓细流渗入心底。“是对是错也好,不必说了,是痛是爱也好,不须挽留 ;何事更重要 ?比两心的需要 ,柔情密意怎么可缺少 ?是进是退也好,有若狂潮 ;是怨是爱也好不须发表 。”仔细聆听歌声中的倾诉,心底竟然多了一丝伤感,将平静的心湖搅乱。

是啊,人生本来就是聚散在不断上演,而遵循着一份执念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对与错,真与假之间徘徊纠葛。独行的路上,因“缘”字邂逅的一些人,经过了无数次风雨的洗礼,成为了朋友,并彼此走进了内心深处。然而,尘世变化莫测,缘分可深可浅,心中想的总会和现实背道而驰。当心中美好的事物被摧毁,无情转身的画面就如约登场了。也许,有些离别,不是刻意而为,有些转身,已成必然。那么做一生朋友的愿望,也在承诺的虚空中走到了尽头,消失在记忆之中吗?

风吹叶落,雨泻心伤,也许风和雨永远是秋天的永恒主题。秋风扫落叶,悄然无声飘落,其实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开始。一阵风儿吹过,叶片纷飞,各自飘散,没了影子。面对那些不知名的叶子,飘飘然,坠落尘埃,散落在泥土中,内心一阵刺痛。知晓,叶子为的只是一次与大树的擦肩而过,便完成了使命。或许,叶子中那个小一,小二,名字没人会记得,便陨落在茫茫大地,消失在秋的时光里,不再有人想起。叶子留恋秋的美好,大树等待叶子的再次轮回,彼此于风雨中静静等待冬的光顾,更希冀下一个春的萌芽!这个金灿灿的秋,我又留下了什么给自己呢?是幸福?还是痛苦?是相聚的欢喜?还是转身离别的哀伤?早已分不清......

听着熟悉的.音乐,写进对秋的更多眷恋。心底轻轻叹息一声,人的一辈子活着不容易,能真正抓在手中的东西为何少之甚少?有些时候迫切得到的东西,往往无法如愿,别人却唾手可得。你不要的东西,不喜欢的事物,不一定别人不看好,能达到你心目中完美的东西永远寥寥无几。是自己过于苛求完美的程度吗?还是自己过于依赖一份根本就不存在的真实情谊呢?有缘相识,真心相待,走进彼此,甘愿付出无怨无悔,难道这一切原本就是错了吗?

一声朋友,便肩负着风雨同行的责任。一句温情的话语,足矣温暖冰冷的内心。那一次次灿烂的笑脸,那一回回毫无所求的给与,难道就那么一文不值吗?朋友二字,不是挂在嘴边的礼貌用语,他需要真心的交汇。朋友的深意,虽不同于爱情,亲情,但也需要执着的守候。一声朋友重千金,千金难买一句承诺。因为珍贵,才会渴求。因为在意,才会黯然神伤。然,聚与散一念之间,你不在意,我失去了你,又有何妨?

一直以为,人活着,能珍惜眼前的幸福才完美了活着的含义。手里抓得到,目光能及的地方才是最真实的拥有。当无形的枷锁,禁锢了卑微的灵魂,那些脑子里遥不可及的想法,竟变成了虚空。不要说自己没有得到什么财富,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得到朋友的真心,在你牢牢禁锢着情感的同时,你已经失去了走近她或者他的理由!天涯,只在一念之间便可成就。孤独的旅途,永远要一个人走。放手,给一切自由,看着你能微笑,还有何求?!

消失的背影,留下了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那是我们之间真实的交错,也验证了一份最美的情缘。时间见证情谊,岁月将季节转变,永不停止它的脚步,何况一次简单的相遇?天真的自己,总以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准则。做人的原则,包括做事的态度,他完全取决于对待事物的心态,也来自真实的内心。真正的朋友之间,情感是纯净无暇的,言出必行才是真心相对。反之,一方付出在一方眼里成了虚无和摆设,那么默默坚守便没了意义。

真正的朋友,永远是背后支持你的人,能默默无语帮助你的人,请不要轻易放弃。其实,真心的朋友,想要的不多,只需要一句真话,一片坦诚,一辈子不违背诺言而已!每个人都不是神,都会自私,也会犯错,相互的理解,彼此的真诚相待真的很重要。朋友,无论昨天,今天,明天,我都秉承着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来维护着情义二字的城池,并坚守着做人的底线,来完善来之不易的缘分。失一城,也许无所谓,失去了心的温度,离别也就近了,更近了。独自站在光阴的路口,不是茫然,而是麻木了,心便没了最真的触动,此刻转身离去,请不要怪我......

每个人生来就注定在孤独中度过一生。生命的行程一路风雨,一路欢笑,一路坎坷,一路同行,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邂逅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无不日久弥香,渗透进我们孤寂的情怀,并一路陪伴我们走过漫长的人生之旅。人海中轻握一份缘,在陌生的路口恰巧相逢,它如同三月的春风,和煦,轻柔,又似细雨绵绵的秋,阴晴不定,让人纠葛其中。情路上人们遵循着一份执着,一片坦诚,付出一段弥足珍贵的光阴,企图读懂朋友的真正含义,并拥有一份值得守候的情义。然而,苦短人生中,时常会掺杂着欣喜和悲伤,也会有真情和虚假,轻而易举握在手里的缘分往往不懂得珍惜,在一次不经意间便各奔东西。其实,对于感情而言,珍惜付出,懂得感恩的人才配拥有至真至纯的情感。来之不易的真情不是轻易得到,能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也要经过漫长的一个过程。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你不珍惜,说明我根本就没有走进你的心里,那么作为朋友的承诺也就失去了意义。

曾经认为永远的东西瞬间消失,曾经认为纯美的感情稍纵即逝,没了痕迹。曾经认为珍视的情义,在流逝的岁月里远走,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都说回忆是最美好的片段,它能留下成长的足迹,也能保存一份最美的真情。时常抱怨人心的薄凉,总想用柔弱的身躯去为朋友遮挡风雨,然而,一个人的热情终究不能温暖冷漠的人情。面对那些感情的裂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形成,那些真心真意真的就浪费了吗?我想,不会那么轻松吧!

如今,回忆起因缘分而相逢的朋友们,那些驻留在生命中的感动和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珍视过的脸,依旧在眼前浮现。空旷的空间里,人来人往,喧嚣依旧。那些曾经为了情义所书写的文字,依旧静静地摆放在空间里,可惜已物是人非,孤零零的没了生机!没有开始的开始,失去了本真的初心,埋葬了过去的日子,消失在曾经的记忆中。朋友,当岁月的洪流淹没了一切,他年他月,你还会记得曾经在文字里的交错吗?还会记得那份珍视的缘分吗?也许,那些缘分,碎了一地,变成了悲伤!

不止一次在内心质问自己,什么样的情义才是最完美?怎么做才能留住生命中最美的时光?终究没有答案。无数次叩问自己的良心,我真的如此无情无义吗?我真的那样的过于自我吗?我真的那样在乎一份份不值得珍视的情感吗?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自私、多情、虚假、市侩、还是冷漠无情?事实证明,我错了,错的一败涂地,错的没了自我。为了别人的喜怒,一次次倾情于文字,一次次书写着自己的情感,希望能够带给自认为是朋友的人些许的温暖,来完美彼此枯燥的人生。此刻,丝毫感觉不到秋的温暖,莫名的屈辱纠葛在心底。质问良心,到底有几分重量?那些所谓情义还有何意义存在?缘分不过如此,散了,就散了,如云烟没有任何价值,只能装点空旷的天空。情义,没有任何意义,没了就没了吧,烟消云散,随风去吧!

上一篇:褚墩中学暑期读书活动方案下一篇:房屋产权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