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也依依散也依依散文

2024-05-02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散文(通用2篇)

篇1:聚也依依散也依依散文

好一句“聚也依依,散也依依”!聚时的“依依”是两情依依,散时的“依依”是“依依”不舍!人啊,若不多情,怎知多情苦!年轻欢乐的胸怀何曾容纳过生离死别?纸上谈兵比什么都容易!“情到深处不可别离,生也相随,死也相随!”这才是“情”啊!古人早有“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的.句子,早把“情”字写尽了,再没有更好的句子了。

以前看屠格涅夫的小说,他有句话说:“我正沉在河流的底层”,我总是看不懂,不知道怎样算是沉在河流的底层。现在有些明白了,我正沉在河流的底层。沉在那儿,河流在我身上和四周流过去,是动态的。我呢?是静态的,就沉在那里,让周围的一切移动,我不动,是一种蛰伏,也是一种淹没……到现在我才隐隐地感到那种深夜里被放逐的滋味。“放逐”!是啊,我已经被爱情、婚姻、家庭……统统放逐了。

相遇,相会,相聚……都短暂得像一阵风。记忆其实是一样很好的东西,有时会填补一个人心灵的空虚,有时也会带来欢乐或痛苦,人不该放弃记忆。如果在某个地方有太多回忆,就该换一个环境,能让自己比较清醒地来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如果命中注定只有短促的一刹那,为什么要留下那么长久的痛苦和怀念?人,永远在“聚”与“散”的矛盾里!我们原本就是凡人,谁都是凡人!认命吧,人生,有许多事,都是无可奈何的!命运真是太苛刻了,也许我们从没好好掌握过自己的命运,尤其是我,总把命运交给别人,不交给自己!

时间与空间早该把一切都冲淡了。再见面时,都只应当留下一片淡淡的惆怅而已。“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就是人生。多少故事此生彼灭,最后终将幻化为一堆陈迹。悲剧,也是每个人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不要拿自己经历过的爱情来衡量爱情。大多数人从小说和电影里去吸收有关爱情的知识,于是,爱情就变成了神话。然而爱情是神话吗?遭遇过“神话”的那些人,带给他们的都只有椎心的痛苦。也许应该只做个平平凡凡的人,也许只有平凡的人才有资格享受幸福。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且开怀高歌,欢笑莫迟疑!

篇2:聚也依依 散也依依

“有女莫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不知是谁创作的这伤感的歌谣,却深刻地映射着我和地质郎周君的爱情苦旅。四十多年啊,原来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呢!如今,他的音容笑貌依旧那么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

深深的地质之情让我们相爱相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武汉地质专科学校(现中国地质大学)新生班与毕业班的联欢会上,我认识了高我两届的周君。他的歌唱极富感染力:“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了掌,他对我莞尔一笑示谢。

毕业后的周君留校当了我们的老师,因我是班长的缘故,所以和他的接触比较多,但那是纯粹的师生关系,毫无杂念。毕业后的我和他都各自寻求着自己的发展,我去了地区商业局下属公司搞财务,而周君与几个年轻的教师背起了行装,在《地质之歌》的乐声中踏上南行的列车,到广东的地质部门支援。那是一个严重缺少淡水的地区,生活极其艰苦。

我们的恋爱开始于周君亲切又细腻的来信,最初的我是抗拒的,因着师生关系的缘故,再加上两地分开的遥远距离,让我没有足够的信心。

1964年春节,周君回武汉探亲,我们见面后,显得有些尴尬,不知怎的,我脑子里反复响起了“有女莫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的歌谣,与其将来不能生活在一起,不如快刀斩乱麻。他急得一脸的汗,说:“如果我是那样自私,我就不会主动要求到偏远的地方去工作。可为了党和革命的需要,我们完全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即年轻的时候会有较长的时间不在一起。真正的爱情会使双方互相鼓励和促进。相隔再远,心也会紧相连。既然不能成为革命伴侣,我只好同意你最后的意见,让我们作最要好的同志吧!”这些话对一心追求进步的我很起作用,我的心慢慢变得柔软,爱情开始在鹊桥的两端发芽,书信也变得馨香了。于是,我开始了和周君的地质之恋。

1965年9月,回乡探亲的周君专程赶到黄陂县向我求婚。由于新的社教工作点还没完全铺开正处一团乱麻的状态,所以见面后我将一肚子火撒到他身上,至于他提出结婚的事,我更是毛辣辣地拒绝了。那日,我们不欢而散。回家的周君不愿母亲失望,就谎称婚事已定,可他内心痛苦极了,连夜给我写信:“几年不见,原想我们这次见面,要讲的一定很多,由于你的心情不好,只好作罢。说内心话,我一点也不怨你,并有决心永远等着你,假如你要与我分手,我最少三年不谈恋爱。”看完他的来信,我真的很感动,并有一种强烈的自责,干嘛要发那么大的火?

我专程看望了周君的母亲,也算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周君对我的到来自然喜出望外,作为回报,他到武昌我的家也玩了一天。我们漫步在江边,尽情地享受着情侣间的甜蜜,畅谈着美好的未来。看着东逝的江水,流连又忘返。不知不觉谈到了黎明,直到黎明破晓时我们才乘车离开。

千里成婚,片片飞鸿声声诉别离

1966年1月17日,我在汉口乘5次特快列车,经过了3天2夜的飞奔,来到了南海边的湛江市,满城的鲜花和绿树迎面向我扑来,旅途的疲劳因此一扫而尽。远远地就看到等候在火车站的周君和他的伙伴,我内心瞬时掀起万顷波涛,那时不兴拥抱和亲吻,我只能和他及他的伙伴一一握手。

第二天,队领导为我们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大大的会议室被布置得灯火辉煌、喜气洋洋的;满满的人、满满的笑声,好生热闹。

甜蜜和相聚总是短暂的,七天婚假一晃就过去了,我内心虽有万千不舍,但是别离在即我还是乘上了离别的火车。当火车渐行渐远,心中却涌现出无限凄凉来,才真正明了夫妻的意义,那就是你的心连着我的心,牵挂彼此。开始后悔,不应逞强赶着回去,3年的相识,2年的曲折恋爱,婚后只有7天的相处,对我、对他来说都很残忍。

第二天,我收到他的来信:“你回家的那天,我的内心一直没能平静,你在上车前的短暂时刻,我好像有很多话,但不知从何说起。特别是当晚,我失魂落魄,我的新娘怎么这么快就回去了呢?请记住,我的感情永远是属于你的。’他将婚后的所有思念都在信中释放,看得我泪流成河。

丈夫又来信说:“现在一晃又分开数月,如果说我不想你,那是假的,这不仅是年轻人纯粹‘爱’的需要,更是人之常情,还有就是深厚的革命友谊在促使自己想你。”

其实,工作之外,我是一个需要丈夫知冷知热的女人,长期分居两地,我还是有想法的,有时就流露出一些抱怨的情绪。他来信说:“对于两地分居之事,既已这样,望不要成为思想负担,应该成为我们新生活的起点。多看明天吧!”这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国务院取消了探亲假。致使新婚团聚七天后的我们,一年多没能见面,多残忍啊!

文化大革命的火焰愈燃愈烈,我非常担心丈夫的安危,为此特地请假第二次南下广东。终于与周君团聚,这次的重逢让我们百感交集,室外是隆隆的枪炮声,室内却是暖暖的二人小世界,太难得的重逢啊!回来后我就怀孕了,然而,由于没有经验又没注意保养和休息,在一次拖煤球的时候累得流了产。丈夫得知后,很难过,也深感不安,专门从湛江寄来了5斤红糖和30元钱(当时武汉糖少),叮嘱我好好休养。

喝着甜甜的红糖水,我从头到脚都甜透了,这是爱人的心,这是亲人的关怀,这是婚姻与爱情的滋味。

地质郎君,你可曾听见儿子的呼唤

我们左等右盼,终于等到可以探亲的通知,丈夫高兴地给我写信说“我终于能回家过春节了,已经6年没在家过春节了。”我们一同到汉阳,和他的母亲及家人过了个团圆的春节,他一直在笑,是那种幸福欢欣的笑。但我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他在人间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团聚。幸运的是在这次团聚中我再次怀孕。

周君一再来信嘱咐我注意身体,“望多保重,生活不要太艰苦,当前我没有领到工资,这是暂时的,到时工资一分也不会少,只要领到我会及时寄来。我总希望,在你生小孩前,外债(100元)一定要还清。你生了孩子后,小孩及母亲的生活费,我会逐月寄去,不够的话,请来信告知。”不久,他又来信:“内心很挂念你的身体,由于我不在你身边,一切都得多多劳累你。我这里一切都好,勿念。”我给他同了信,没见同音,我又写了一封,还是不见回音,我以为是广东的邮路断了(他以前来信谈过这个问题),心中非常着急。预产期就要到了,还不知他的情况,正当我焦急烦躁时,突然收到他寄来的100元(事实不是他寄的),我喜不自禁。国庆节的当晚,一对双胞胎男孩来到了人世间,很健康。当我怀抱着他们时,心中感到无比的幸福,有说不尽的喜悦在心头。

当我沉醉在这无限欢愉之时,医院的人因忙着闹革命,忽视了对我们的照料,三天后医生告诉我,我的一个儿子夭折了。为了保住另一个小生命,三方人员(丈夫的单位、我的单位、双方家人)向医院公开了孩子的父亲是独子,并因公殉职的真相。

孩子父亲、我的丈夫去世的事情,全世界就瞒了我一人。

月子里,婆婆对我照顾有加,又有妹妹帮忙,再加上各单位一拨又一拨看望我的人,尽管丈夫没有现身,我也没觉得空落。儿子快满月了,仍没见丈夫的来信,我开始有了疑惑,周君是不是出了事?我隐隐有些不好的猜想,不敢问,惧怕着别人告诉我真相。

满月的那天上午,我去邮局给丈夫发了一封加急电报,说小孩满月,准备带小孩去广东找他。他们单位的领导大概见久瞒不行,就把真相告诉了我。原来,丈夫在两个多月前就已殉职,为了我们母子的安全,才有意隐瞒。我抱着丈夫这些年给我写的10万多字的信件,哭得昏天地暗。从此以后,再没人给我写信、再没人给我寄蜜糖、再不会有人在我耳边唱“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那一年,周君30岁,我28岁。

化悲痛为力量,我精心栽培着丈夫的遗腹子,只是他的声声“爸爸”却没人来应答。周君啊,你可曾听见亲生儿子的呼唤?儿子长得英俊帅气,像极了你,问君可知否?

如今,四十年的光阴已如梭穿过,一切往事都已成追忆,爱过的不能忘、恋过的将永留心底。最让我安慰的是,当年娇小的孩儿已长大成人并已做了父亲,我自然也做了奶奶,我们依旧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散文】相关文章:

依依故园情散文04-30

依依惜别情散文04-23

青尘依依,红颜眷眷散文05-01

别梦依依绕故园散文04-13

杨柳依依逐步情散文05-18

往事依依05-06

往事依依前程漫漫07-19

聚散两依依作文04-15

往事依依高三作文05-31

辞职申请(依依不舍)05-25

上一篇:t6价值点测试题下一篇:教师三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