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游子意,依依故园情作文

2024-05-24

浓浓游子意,依依故园情作文(精选5篇)

篇1:浓浓游子意,依依故园情作文

浓浓游子意,依依故园情作文

人生有许多割舍不断的思念,有许多刻骨铭心的眷恋,那山,那水,那屋,那人,那情总是让人魂牵梦绕,永远无法忘怀。

家乡,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词汇,那里的山川风物,携刻在故乡人的心中,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它也许是和风拂拂的江南水乡,也许是白雪飘飘的北国小镇,也许是繁华喧闹的大都市,也许是贫瘠荒芜的.戈壁滩那里的小摇车,曾经摇过孩子甜美的梦幻,那里的小院落,曾经回荡过青春无悔的笑声,那里的河水,曾经流淌着涓涓不尽的柔情,那里的落叶,负载着绵绵不断的思念

也许,你就植根于本乡本土,年龄伴着小白桦的年轮一起长大,也许,你随着旋转的季风,浪迹于海角天涯,当你听到那熟悉而又久违的乡音,会不会潸然泪下?当你看到家乡的沧桑巨变,会不会巨然心动?家乡的兴衰荣辱,故乡的一草一,哪一样不牵动你游子的情怀?飘零的落叶总盼着归附本根,古稀的老人,也愿为家乡略尽微薄之力,原因竟是那么简单,因为它是人门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热爱家乡,眷恋故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愫,这种情愫既深刻又温馨,它就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用青春的心灵去感受这份情愫,则更见一番深情,一番率真。

篇2:浓浓游子意,依依故园情作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

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

我特喜欢席慕容的这首《乡愁》诗, 她情真意切的表达了客居在外的天涯游子, 对家乡的那份不老的思念。心儿随着诗魂, 返回了久违的故园老宅。在我的记忆中, 那是一汪永远鲜活的春天乐园。故园老宅,它盛载了我童年无限的欢乐和多彩的梦。

老宅是老式的建筑, 极为普通,红砖灰瓦。室内陈设朴素简单, 但却干净宽敞。童年的我,是一个好动的女孩,我尤喜室外玩耍。因那才是我玩耍的乐园。

父亲喜爱果树, 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果树苗,将老宅的四周栽满了各种果树,有梨树, 苹果树, 杏树,桃树等等。每当春天来临房前屋后, 花儿开起来的时候,庭院的四周像一片锦绣的帷幕, 一朵朵,一串串,一枝枝……果树花在园内无尽的倾洒着羞怯与热情。花香引来了不甘寂寞的蝶儿们,在花间翩翩起舞。 而此时,也是我最开心最活跃的时候,我早早起床, 带着心爱的小猫咪,和可爱的狗儿, 一起去园中嗅花香,那扑鼻的香味,让我沉醉。稚嫩的心儿也如那花蕊般散发着馨香。那如花的梦想也如花般的绽放着异彩。我特喜欢这样的丽日的清晨。 如此疯癫的我,总是在母亲的声声轻唤中才收心,想起来该去上学了。

放学后,我又在猫儿狗儿的簇拥下,会迫不及待的放下书包,拿着课业,到果树荫下去写作业, 写累了, 就一边赏花,一边看着花飞花落。那飘落下来的花儿,有的落在书本上, 有的扑在脸上,我竟然没有一点感伤,只顾盼着,那些隐藏在花后面的小青果,快些长大成熟,好一饱口福。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心中畅想的是一片春色, 素不知那正是无以畏惧的蓬勃向上的生命的底色。

夏天到了, 浓荫下果儿青青灌满枝头, 就在这个时候,母亲总要叮嘱我这个馋嘴猫,不要偷吃。 说是吃糟蹋了。我哪里听得进去, 总是嘴馋,趁着母亲不备,偷偷地摘下几颗青果放入口中, 尽管酸的我直流眼泪,而我还是乐在其中。每天乐不思蜀地穿梭在果树中。 每棵果树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它们如果生病了,生虫了,都是我最先知道。 我会找来父亲及时医好它们,在众多果树中,我最为喜欢的是庭院东南角的那棵大杏树,它约有20多年的树龄了,它可是出了名的, 十里八村都知道他的果实好吃,酸甜可口, 人人叫绝。 因为它对家的贡献最大,母亲靠它为我和弟弟攥学费。最吸引我的是它的树形,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淘气的我,放学后总是攀爬到上面去看书。 浓密的枝叶可遮挡母亲找我的视线, 每当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时候,我总是调皮地从枝叶间探出头来,晃动着小手做回应 ,气得母亲直发感慨, 十个男孩也比不上我一个女孩家淘气。说哪有丫头家家的上树。

终于盼来秋天,那缀满枝头的果实, 泛着诱人的香味, 每当到了这个季节, 除了上学的时间外, 我几乎长在果树下。 饭也不肯多吃了,干脆坐在树杈上大吃特吃起来,吃饱了也不空手,手里满满的.,兜里鼓鼓的。因为我还要和我的小伙伴分享这果实的美味。一向在我眼里有些抠门的母亲, 虽然想着要用这些成熟的果实去换钱, 却忘不了让走过路过的乡里乡亲们来分享果实的甜美。 可也有不识好歹的家伙, 竟然在月明星稀得夜晚,为了偷院前的苹果, 将我的最爱的狗儿赛虎,用三步倒药给害死了。 害我哭了好多天。并发誓再也不养狗了。也就是这个秋天在我的记忆里残留的一点点忧伤。

没有了果实的深秋,我仍喜欢常常到果树下玩耍。幼小的心灵里充满着快乐,对那飘飞的落叶喜欢的不得了,喜欢追逐落叶,喜欢把落叶当成标本夹在书页里,喜欢躺在厚厚的落叶上, 喜欢那种纯天然的感觉。

冬天到了,我依然常去树下,尤其喜欢雪后,月下的树影。那份纯净,那份淡雅,至今盈怀。

常常站在树下,痴痴地企盼着春风快点吹绿小草,果树快点发芽,童心里总是洋溢着希望的快乐。 我是在这种无忧无虑的快乐中长大的,并一步步走向熟。

我多想永远就这样,沉醉于故园温暖地臂弯里啊!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故园一别就是十几年, 十几年来,故园的容颜,在我记忆里,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加清晰,因为它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最完美的化身。

篇3:祖国心头梦 游子故园情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注目1同时,在这历史性盛会中,美籍华人尚德林先生受北京奥组委邀请,为奥运会镌刻奥运城市之印,使中国印成为中国人民有勇气有信心向世界承诺表示自信的最有力的信物。尚德林还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嘉宾现场挥刀篆刻名章。尚德林的名字及他篆刻的中国印亦受到世人瞩目。

尚德林,艺号苦驼,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斋号默驼轩,取“默而习之”刻苦勤学自喻,以大漠之驼不畏艰苦躬身力行的精神自励。尚德林自幼习练木刻、国画、书法、篆刻。80年代初,就读辽宁大学历史系,主修先秦史古文字专业。在学期间,他开始对中国文字的诞生发展、汉字的起源与构造加以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先秦书法史中穷究其理,精研其道,并开始对篆书下功夫。尚德林认为篆书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源头,也是篆刻获得准确性和艺术性的基础,更是人们寻求书画篆刻艺术美的源泉。他遍临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东周石鼓文、秦系籀文等先秦古器文字,深信“学到寻源自不疑”之理,开始了在先秦古道上孜孜不倦几十载的不懈追求。他俯习寸阴从不偷闲,经过几十年刻苦努力,尚德林在先秦书法领域积淀了精深的造诣,成为中国当代书法界公认的具有学术功底的大家。

尚德林的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并入展中国书协及西泠印社举办的书法篆刻展,1996年篆书作品获“中日韩国际书法展”特别荣誉奖,1997年获“日本国际百人书法家邀请展”中国文化大使奖,1998年篆书作品入展中国美术馆“世界华人书画展”,1999年甲骨文作品被收入“国际甲骨文书法篆刻家大辞典”,1999年尚德林被列入《美国华裔名人录》,2000年篆刻作品入展“新千年国际当代篆刻家作品集”,2001年在洛杉矶举办书法篆刻展,2002年篆刻作品入展“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展”,成为印社成立百年以来作品入展的首位美籍华人,2003年获国际华人书画印大展书法篆刻两项银奖,2004年篆书作品入展“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艺术评展”,2005年书法作品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中心展出。2006年,尚德林的大篆作品在东方国际等拍卖行拍售,以每平尺2.2万元成交,随后国内多家收藏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竞相收藏收购他的大篆作品。面对所取得的成就、所获得的荣誉,尚德林并没满足,他深感艺无止境,常以古人言,“虚名易得,实学难求”自律自勉,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潜心修身精艺,受到人们尊重。

说起篆刻印章还要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时代,他少年时就开始操刀习练木刻版画和篆刻印章,临摹习练汉印,一块石料要刻了磨,磨了再刻,反复练习。工作后,尚德林将所有闲余时间全部投放在临习秦汉印、创作印稿、刻印练字。因为要不断治印,练习刻字,但缺乏资金购买治印的石材,尚德林便利用业余时间跑到山上去挖掘能用来刻印的石头。他白天工作,晚上切割、打磨,因为不是合适的治印用石,石材质地坚硬,难以受刀,尚德林常常直到深夜还在打磨印章材料,手上磨的全是血泡。

尚德林篆刻从秦汉印入手,尤其对汉印的庄重典雅、苍拙浑厚、方中寓圆、朴拙天成有着特别的领悟,更能刻出铜印的铸凿风采又兼金石韵趣和彝鼎风神,同时旁及泥封、汉砖瓦陶文、汉镜铭、摩崖石刻,他的篆刻艺术得到彻底的觉醒。他所临刻的汉印习作几千方。他深感篆刻是在方寸之间涵盖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字衍变历史,凝聚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方面美术因素,而印章又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文化烙印。

尚德林对自己当年的经历感触颇深。他说,“不能吃苦,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就不会有所作为,更不会有所成就”。凡是能获得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勤苦和坚持精神,为此,他以苦宇给自己起个艺号——“苦驼”,以勉励自己刻苦勤学,在寂寞和困境中磨练自己,苦行励志,在苦境中寻求乐趣,并为自己撰写了一幅从艺箴言挂在案头:“古人专一艺有不朽者,必先苦其心志,粹其精力,积其岁月,而后始有造诣也。”

1991年,尚德林应邀访美,进行书法篆刻艺术讲学表演。后移居美国,并应聘于美国国际艺术基金会,担任秘书长。同时执教书法篆刻,多次组织举办书法篆刻展览、表演、讲学、开展国际书法交流。在圣地亚哥篆刻艺术表演时,他当场挥刀就石,刀法纯熟老辣,曾以当日治印逾百的记录,令观者当场叫绝,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尚德林一方面不忘从事自己挚爱的书法篆刻艺术,一方面努力促进中美文化艺术交流,他在美国主持举办了多次中国书画艺术展览会,并协助李立等数十位中国书画家获得了赞助基金。1995年尚德林在美国创办成立了美国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学会,每年举办书法交流活动,在美国主流社会颇有影响。

为了扩大书法艺术的影响,尚德林在社区艺术活动中,通过治印刻字篆刻名章,让美国人对中国印章有更直观的了解。美国朋友们常常要求雕刻英文印,尚德林先生说:“刻英文印章不是中国传统艺术,译成中国文字再用篆字刻就上石才是篆刻艺术。”于是尚德林给每位来求印的美国朋友都起上有吉祥寓意的中国名字,以中国文字入印。例如有个美国朋友名叫SHELDON,尚德林给取名叫“守道”,和译音相近,又有着很浓的中国道家寓意:尚德林对名叫JAN的译音起名字为“谦”,取“谦和”之意,并介绍中国人几千年的谦和思想;尚德林对25岁的STEVE说,他的名字就是石递福,由石头带来的福气,可以让他时来运转。朋友听了他的解释都满意地接受中文名字,高兴地说“中国文化太深奥了”,并引起了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周围的美国朋友纷纷来请尚德林给起个中国名字,并篆刻印章收藏起来,以祈福避凶、“石”来运转,通过印章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004年,尚德林被美国教育部聘为中国文化顾问。尚德林认为,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他发愿一定要努力让中国文化、中国书法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他多次参加美国教育部主办的社区活动及双语教育研讨,会同社区人士不断向美国教育部介绍中文的重要,呼吁把中文列为美国高中的双语选修课。2005年,在尚德林热心参与和美国热心弘扬中国文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美国教育部终将中文列为美国高中的双语选修课。

六万美金难买一方印只为中国人的尊严

在美国华人社区,人们对中国传统印方有着很深的感情。除了作为中国书画用印之外,刻印也逐渐成为主流社会政要、商贾的高雅礼品,经常互相赠送印石,取“石”来运转之意。许多政界名人也把印章看成诚信的象征。近年来,尚德林的作品广受美国华人欢迎,成为洛杉矶地区人们礼节馈赠的佳品。

去美国洛杉矶的社会贤达、各国政要,凡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都要请尚德林治印一方,以做纪念。迄今,尚德林已经应邀为安南、潘基文、他信、米猜卢出潘、克林顿、布什、奥巴马、吴作栋、李光耀、连战、董建华、何厚铧

等几十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名人政要篆刻了名章印。

2005年3月,旧金山“陈水扁之友会”的负责人慕名找到尚德林,出价6万美金请求尚德林为“陈水扁总统”刻治中华民国元首印,被尚德林断然拒绝。他对来人严词道:“我不认为他是国家元首,他(陈水扁)只是个背弃中华民族的小丑,为他篆刻国家元首印个人会赚到6万美元发个小财,但会让我失去民族的尊严,这钱不能赚。”

尚德林对阿扁不恭,对李登辉却“大有兴趣”。2005年4月,尚德林应邀到台北做学术访问,期间,台“总统府”的一位温女士请他为李登辉写一副“嵌名联”,尚德林欣然应允,挥毫写就“登峰造孽千夫指,辉暗阴魂害中华”。

在海外,尚德林自觉保持了中华儿女的尊严,处处维护中国的利益,多次受到中国驻美使领馆的表彰。前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接见尚德林时,高度称赞尚德林是海外优秀中华儿女。

苦心研习陈仓石鼓追寻书法碑刻之源

2005年金秋,正值中国文化节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隆重开幕的时候,尚德林应邀回国参加中美文化交流,并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了他的书法篆刻展览,展出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古泉文、楚简等大篆作品,同时展出了他的摩崖隶书、楷书、草书和篆刻作品。尚德林的大篆书法笔法纯熟,刀笔交融,金文书法充满青铜器浇铸的质感,石鼓文书法有金石韵味,苍茫劲健;草书则以篆入草、笔中有刀,有深厚的章草功底,受到书法同好、专家学者及观者们的好评,称之为“有真功夫”。一时间,常常有人通过荣宝斋寻访尚德林。通过这次展览,北京荣宝斋与尚德林签约,使他成为书法篆刻作品在荣宝斋展售的惟一一位海外华人。

除了潜心研究书法篆刻,尚德林还是一位“石鼓文”研究的专家。治印不能终日埋首石田印海,更要‘印外求印”、“书外求书”,“石鼓文”成了尚德林研习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石。一个成就卓然的书法篆刻名家,对石鼓文的研究为什么如此投入7尚德林说:石鼓文是中国石刻和中国书法圆笔派鼻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补残石鼓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石鼓文”原有700多字,现仅有400多字能够识别,还有300多字需要补残。此项工作费时费力,苦不堪言,因此,连国内也很少有人问津。可是尚德林却有志于研究补残这300多字的“天书”,他多次从美国飞到“石鼓文”的出土地中国陕西宝鸡市,拜访专家和考古学者,进行实地收集,当时在宝鸡挂职的吴红市长接待尚德林时鼓励他把石鼓文研究成果献给国家,尚德林欣然允诺。为了深入对周秦青铜器铭文及石鼓文研究,尚德林被中国周原博物馆特聘为研究员。

2006年1月,尚德林被聘任为中国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外聘专家。他说,中国是传统文化的沃土,书法篆刻艺术的根在中国,我的根也在中国。

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他还训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中国东北是我们的老家,并向5岁的儿子尚玺宸(DARRENSHANG)传授大篆书法,现在已有300余幅大篆书法习作,在国庆60周年之际,应国家美术网之邀,尚玺宸写成“炎黄子孙”“向善”“尊师”“诚实”等大篆作品和水墨画石榴图,被国家美术网收藏刊载。

尚德林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内蒙古家乡的发展。2002年,尚德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建立了联合国治沙基地,筹得资金为大青山种满防风固沙的绿树。为了赈济内蒙古雪灾,尚德林在美国义卖珍爱的书法佳作,将善款亲自送到内蒙古红十字会。他还为清华大学的贫困学生义卖书法作品以资助其上学,为湖北水灾举办义卖,为汶川地震奔走募捐,尽中华儿女一份赤子之心。2000年12月,尚德林在德国伯恩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UNCCD)国际会议上被接纳为国际观察员,会上还表彰他为治理地球生态环境所做出的贡献。2006年尚德林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协聘为海外顾问。

近年来,尚德林还常被邀请到国内机关企业院校等进行书法篆刻交流讲学,并与艺术同好切磋书艺,传承传统书法。

日前,尚德林受到韩国政府的邀请,为李明博总统篆刻名章,借机在韩国大学讲学,弘扬中国传统书法,宣扬汉文化的根源在中国。韩国的中国新闻报以整版篇幅对尚德林的书法篆刻做了介绍。

尚德林临写的巨幅西周时期铭文“何尊”等金文和“石鼓文”书法也应邀将在联合国总部展出。尚德林说:“何尊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这对中国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青铜铭文,就是用青铜铸造出的宝贵历史,除了印证史籍或弥补史籍的不足外,它们又代表着真实、诚信,代表着久远,代表着不朽。”

尚德林的大篆书法和篆刻印章深受国内外政要、书画艺术家、社会名流和企业家的珍爱。他的大篆书法和篆刻被作为国礼赠馈给外宾。

篇4:浓浓游子意,依依故园情作文

--欢送陆园长、王园长方案

一、活动主旨:

感谢和欢送为唐闸镇街道怡园新邸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作出贡献的陆萍园长、王丽娟园长。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她们与幼儿园风雨同舟,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新邸幼儿园这个“宝宝”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再到步履蹒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们是幼儿园开疆扩土的功臣,是幼儿园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是宝贵的财富。

特举办两位园长的欢送会以表达对陆园长、王园长的感谢!

二、活动时间:2018年6月27日(暂定)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三楼多功能

四、欢送对象:陆园长、王园长

五、活动组织:幼儿园工会

六、活动主持:朱玲玲、姚艳、明月

七、参会人员:全体教职工

八、活动准备: 1.两束鲜花、蛋糕。

2.每位老师带一道自己拿手的菜

3.每位老师为二位领导录制的祝福视频合集 4.两位园长自己领导的视频。5.选取6台节目。【穿插整场活动】

九、活动程序:

(一)离情杳杳、别情依依

1.主持人开场。2.街道领导致辞。

3.请园长代表全体教职工为这这位两位领导致欢送词,向这两位老师献上幼儿园的心意,以表达我们全体教职工的敬意。

4.观看视频,为这两位老师留下衷心的祝福。【每位老师为二位领导录制的祝福视频合集】。5.教师鲜花。

(二)昔日犹言离开事,今日皆到眼前来

6.播放两位领导三年来的工作瞬间【以PPT的形式播放】。7.请两位园长做离别感言。8.送上蛋糕 9.合影留念。

篇5:浓浓祝福语依依惜别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两年汉语幼教志愿者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两年中700多个日日夜夜,仿佛历历在目,带有欢笑的日子在无声中悄然飞逝。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校方举办“难舍情谊”专题欢送会,禁不住让我思绪万千。

此刻,依依惜别;此刻,恋恋不舍;此刻,感慨万千……我清楚,这一走,不知何时再相聚;这一走,不知牵挂万千里;这一走,不知相思几多愁……

作为留任志愿教师的我,在这两年里,我付出了很多,但我知道收获得更多,我付出的是时间、与家人的团聚、对女儿的照顾等,而我收获的是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师生情,与默默奉献的印尼教师及志愿教师难以割舍的同事情,与时时关心关爱我们的“某”园长难以割舍的“母女情”,与印尼山山水水难以割舍的喜爱之情。此时此刻,心底是一股股暖暖的亲情在回荡……

700多个日日夜夜,我是在三宝垄三语国民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而熟悉。也许是我家中也有一个与孩子们差不多大的女儿的缘故,我把平时无法对女儿表达的爱更多的倾注于班上的孩子,耐心地教她们汉语

拼音,学写汉字笔画,背唐诗、《弟子规》……孩子累了,陪着她们入睡,孩子病了,陪着她们去医院,孩子开心了,与她们一起欢快地笑……所以跟她们在一起我常常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是同班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当我再次走进教室,学生们鼓掌欢呼我的归来时,那种无法言语的幸福感,那种无法名状的归属感在我心底油然而生……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天真稚气中带着点活泼可爱,还带着点调皮捣蛋。但她们的积极聪明,纯真可爱,使我一直都能够保持灿烂笑容。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学好华文,那就得先让孩子爱上华文,为了提高孩子们对学习华文的兴趣,我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包括教具的准备,具体的教学步骤,在课堂上我加入很多游戏和歌曲,上课时也会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很快地小朋友就适应了我的教学方式,并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她们每天都会想,今天老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游戏,看到孩子在游戏中高兴的表情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当看到她们从一句华语都不会说,到慢慢学会一些简单的字和词语,到后来是会念一些简短的儿歌和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歌曲时,我为孩子们的这种进步而感到骄傲。

记得有一次我们练习偏正短语,我出句子“可爱的小猫,聪明的孩子,美丽的花园……”然后我给出修饰语,学生说主语。“美丽的什么?”“花园”“可爱的什么?”“小猫”“聪明的什么?”“我!”。我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可以,聪明的你”。接着是全班不屑地嬉笑。还有一次我让学生用“除了……还……”造句。一生出句:“老师,我除了长得很高,还长得很帅!”全班又是一阵唏嘘和嬉笑。

还有一次课文情景对话,讲的是云龙和哈山见面然后一起到书店买书。我让他们每两人一组到前台对话练习。一组组都不错,口齿清晰,语调准确。到那俩“开心豆”的时候就要热闹一下了,他们先是蹦跳到前台,然后一个在南头儿,一个在北面,保持很远距离。我正奇怪两人又搞什么鬼,他们开始对话了,先是互相招手打招呼,然后说完一句话各向前走一步,说完一句话向前走一步。等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俩人已是胸贴胸,鼻贴鼻,最后一句“让我们走吧!”,俩人搭肩而去,引得全班一阵哄笑,可爱至极!

读课文时,几遍下了,读熟了,他们会以加速度前进,好像录音机按了播放和快进,直到上气不接下气。做连线题时,会以曲线或是折线再打几个圈才把相应词汇连接在一起。用有声挂图听古典乐器演奏时,他们根据不同的乐器声即兴欢蹦出不同的舞蹈。搞笑无敌!

后来我发现教室教学不免单调,尤其是近一个半小时的授课,他们累,我也累。于是我们把“阵地”转移到了多媒体教室,这样除了学知识,练口语,还可以看视频,听音乐,丰富有趣,他们更是欢喜!中央电视台来采访时,要拍摄我们上课的情景,我和高三班就选在多媒体教室。但那一天正是他们考试第一天,我担心他们因考试而焦急,担心面对摄像师的机器会紧张,担心他们有那么多人听课会不自然……当我看到他们依然淡定地坐下准备上课,如往日般笑笑地望着我时,我舒了口气。那种微笑是一种温暖的宽慰:老师,我们都不要紧张,我们会做得很好的!果然在他们的积极配合,良好表现中,我们顺利的完成了那节课!轻松愉悦,其乐融融。摄影师伸出大拇指表示对我们的赞扬!那次辉煌也给本学期口语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高三的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了,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我的眼睛里一直噙着泪花,说不上来的伤感。当有一个环节,让学生鲜花给老师的时候,几个学生簇拥过来“谢谢你,老师!”“老师,谢谢你!”,我笑着哭了。其实,我更感谢他们,上课时的积极配合,让我有了一份愉快的教学积累,下课时的交流,谈天,有让我了解了丰富有趣的印尼风土文化。学生们,你们是我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印尼,我有几位要感谢的人,首先,就是我们的学校校董夫妇。他们虽都有七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安排工作井井有条,让我们这些后辈敬佩不已。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学校对华文教育的重视。这给我们汉语志愿者老师以很大的力量,更愿共同为华文教育尽自己全力。

潘董夫妇是我们工作中的引领者,教导者;是我们生活中关怀备至的父母。作为一名远离家人的志愿教师,走出国门,步入异乡,难免问题多多。但潘董夫妇一点一滴教导着我们如何去做,如何在工作中锻炼提高自我。不断地给我们打气,鼓励,大大增强了我们的自信。这位“老板”,不是把我们当成劳动者来用,而是向对待女儿一样,注重对我们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生活上,由于气候干热,身体不适应,我时常被咳嗽、发烧等小病困扰,校董夫妇或亲自送药,或及时送医,关怀备至,让我感动不已。担心我们吃不好,时不时地带我们去餐馆“搓一顿”,到了假期,还给我们制定了周到的旅行计划,安排到我们到…………游玩,让我们尽情地享受千岛之国天堂般的美景,让我们时常流连忘返……

上一篇:写景文章:我最欣赏的大清河下一篇:工程进度款结算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