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分享

2024-05-10

汉语拼音教学分享(精选8篇)

篇1:汉语拼音教学分享

大家知道拼音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如何标记学习汉字的读音呢?下面文库小编整理了汉语拼音教学心得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语拼音教学心得分享篇一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写准,拼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得难的事。

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音音素的符号,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音节的教学中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的方法,对比类推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

对一年级的学生,在拼音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近,不断感知——初步认识尝试应用——半扶半放,逐渐掌握——独立操作,熟练运用”的步骤,让其掌握规律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法。

一、明确图意,图音结合。

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很不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教学时,我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引出学习内容。如学完a、o、e、i、u、ü 6个单韵母,开始学习生母后就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汉语拼音是一个大国家,单韵母是这个国家的小姑娘,复韵母有孩子的妈妈,而声母是这个国家的男子,十分的聪明勇敢。凡是小姑娘要出门他们总是走在前头,所以他们在音节里是打头的。不过说起话来,小姑娘们一个个大声大气的,而男子汉们却一个个少音无声的。你们想认识认识这些脾气古怪的男子汉吗?学生听完故事,学习兴趣很浓,劲头也非常高。

另外,在看图说话时,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如教学单韵母ü:图上画着条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在吐泡泡。出示投影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田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单韵母ü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解答:单韵母ü的发音和鲤鱼的“鱼”第一声相同。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的身子就像单韵母ü,红鲤鱼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两个小贺点。学会比较,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的基础。

二、仔细听,掌握发音。

大部分学生是到上小学后才接触到拼音,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接触到6个单韵母,并且口形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从一个开始教学拼音,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形。上课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形听声音,并说说是怎么读的,再请学生试读。同时运用开火车等形式逐个纠正指导。在教学生复韵母的发音时,除了注重教师的示范外,还可运用字母组合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律,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教学a、i时,教师做重点示范并引导学生的口形变化(先念前面的韵母再过渡到后一个韵母)。经过模仿训练,学生的口形到位了,拼音也读得准确了。

三、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经过启发、观察、思考编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如“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ggg”等。在教学j、q、x 与ü相拼时,理解ü上两点省略规则是这一课的难点。我班的几位小朋友编了几个小故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如程亮小朋友联系小ü的插图说:大红鲤鱼在水里吹泡泡,正吹得高兴的时候,对面走来了j、q、x三兄弟。大红鲤鱼连忙上前去打招,因为忙着说话,连泡泡都忘吹了。所以小ü碰风j、q、x上面两点就不风了。邵倩小朋友说:鱼儿正在吹泡泡,j、q、x过来找鱼儿游玩,鱼儿忙着答应,嘴巴不不能吹泡泡了。胡磊小朋友说:小ü顽皮,他家里人都不愿同他一起玩。小ü急得哇哇大哭,眼泪叭嗒叭嗒往下掉。正在这时,j、q、x三个小朋友来了,他们说:“小ü,我们一起去玩吧。”小ü听了非常高兴,马上擦掉眼泪跟着j、q、x走了。所以小ü见了j、q、x,上面两点就没有了。在教学复韵母的时候,还可利用字母组合法识记字形。通过编儿歌、编口诀、编故事等形式,小朋友们把拼音的字形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四、确定位置,认真书写。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在写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指导书写时,我先教学生认清四线格,再讲解字母的笔画顺序,如a先画半个圆圈再写竖弯,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同时教师要注意范写、领写,同时加强个别辅导。如我班陈双爱小朋友,基础差,连半圆都不会画,我就教她先确定半圆的起笔及终点,以及圆弧上一点,然后用弧线连接这三点,写好半圆后,再写竖弯出就不难了,再如声母“z”的书写时,学生容易出现这两种情况,一是写得太宽,导致整个字母起来扁扁的;二是写得太窄,过于瘦长。在教学“z”的书写出时,我教学生先定四个点“ ”,要求上下两个点对齐,距离相等,再连接四个点。在书写中运用了“确定位置法”后学生的拼音写得清楚、到位、漂亮。

“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事,都就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语)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试图把复杂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成有趣轻松的游戏过程,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汉语拼音教学心得分享篇二

在遥远的拼音王国里,有两座很漂亮的房子。一个是韵母宝宝家族的“蘑菇堡”,一个是声母小朋友家族的“大树屋”,今天呀,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两座房子。

一、“蘑菇堡”里的宝宝们

“蘑菇堡”是一座蘑菇形状的小房子,里面住着韵母家族的小弟弟妹妹们【因为韵母个头比较小(大多数只占中格),而且在与声母拼合的时候站在后面,所以我们叫它们“小弟弟妹妹”。】。这里有6个小家伙儿,每人单独住一间房,我们叫它们“单韵母”。有些单韵母实在是太孤单了,忍不住和其他单韵母或声母(r、n、ng)组合在一起,共同住一间房,我们管这样的韵母叫做“复韵母”,复韵母一共住了18间房子。

“蘑菇堡”里的韵母宝宝们,每个人都有四顶小帽子【即四个声调】,它们每次见了声母家族的大哥哥姐姐,都忍不住要拿出一定小帽子“秀一秀”,在与大哥哥姐姐见面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韵母宝宝戴上小帽子你还能不能认出它来【认识韵母的四个声调:一生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韵母标声调朗读】!单韵母标声调,大家都能读出来,那如果是复韵母呢?每个韵母只有一顶小帽子,这个小帽子到底应该给谁戴呢?老师交给大家一首儿歌帮大家来分这顶小帽子:“有ɑ在,给ɑ戴;ɑ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

韵母宝宝们总是呆在“蘑菇堡”里,非常腻歪!有一天,韵母宝宝想要出去玩,但是又害怕受伤,于是就请来了声母家族的大哥哥姐姐们带它们出去。注意,韵母宝宝胆子很小,因为害怕受伤,总是要躲在大哥哥姐姐们的后面【声母在前,韵母在后】!

二、“大树屋”里的哥哥姐姐们

“大树屋”是一座大树形状的小屋子,里面住着23个声母家族的大哥哥姐姐【因为声母占格普遍多,显得个头大;在拼拼音的时候写在前面,因此叫做“大哥哥姐姐”】。大哥哥姐姐们非常喜欢带着韵母小宝宝出去玩,为了保护“小弟弟妹妹”他们勇敢地站在了前面。

因为能够和韵母宝宝交朋友,声母哥哥姐姐非常高兴,心情又轻松、又愉快,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它们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声母发音轻快、短促。】

韵母宝宝们非常感激,于是说:“我把我心爱的小帽子送给哥哥姐姐。”大家猜一猜,大哥哥姐姐答应了吗?对!声母没有答应,大哥哥说了:“我们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小帽子来保护了,我们不喜欢戴小帽子!”大家千万记住,声母大哥哥姐姐排队的时候站在前面,他们不喜欢戴小帽子!

三、我们都是好朋友

“蘑菇堡”与“大树屋”两个家族的小朋友关系特别好,于是结成了一组一组的好朋友【即音节】。

这些好朋友(音节)里有一些“非常亲密的朋友”,他们关系好到愿意用同一个名字,我们管这样的好朋友叫做“整体认读音节”。大多数整体认读音节用韵母宝宝的名字来作整个音节的名字。这样的“非常要好的朋友”有: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前面一串比较好记,最后6个可以用一串口诀记住它:“八月十五月圆夜,忽来一片阴云影。”【yuan是由声母y与韵母üan组成,它用的是ü和an两个韵母组合而成的音。】

像这样“非常要好的朋友”不是很多,只有上面这16个。大多数的好朋友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的,这样的音节叫做双拼音节。【注意:复韵母虽然包含多个字母,但它只算一个韵母,是一个小朋友哦!】

但是,有的声母和韵母比较害羞,想要交朋友却不好意思,于是就有其他的韵母从中间“介绍”它们两个认识,这样起介绍作用的韵母,我们叫它“介母”。最愿意做介母的要数小“i”和小“u”了,他们经常把不熟悉的声母和韵母介绍到一起认识。但是有一天,矛盾出现了。“j、q、x”三兄弟想要和“an”做朋友,小“u”开心地在中间给他们介绍,但是这三个古怪的兄弟“从不和u在一起”!小u伤心地离开了,小ü说:“我和小u长得最像,我给你们介绍吧!”三兄弟同意了,但是小ü太爱哭了,只有小ü把眼泪擦干净三兄弟才愿意跟它在一起,于是小ü擦去了两滴眼泪。小ü擦掉眼泪还念ü,千万不要把它和小u弄混哦!这样,在声母和韵母中间有介母的,我们叫它三拼音节。

四、爱哭鬼交不到好朋友

1.小i戴上帽子就把眼泪擦掉了,但是爱哭鬼小ü戴上帽子还是忍不住要哭!

2.看到小i和小u都有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小ü难过地留下了2滴眼泪。大y看见了,说:“我和你名字很像,要不咱们做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吧!但是我最讨厌爱哭鬼,你要把眼泪擦干净咱们才能做朋友。”小ü高兴地擦掉眼泪,带上了自己的小帽子。于是大y和小ü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即整体认读音节)。大y又说了:“以后不管什么时候站在我后面,都不能哭鼻子。”(例yun)

3.“j、q、x”三兄弟,从不和u在一起,和ü相拼把点去。【不管什么时候,j、q、x后面的ü都要把点去掉,例juan、jun。】(爱哭鬼不容易交朋友呢!能够容忍小ü的眼泪的大概只有n和l了。)

4.总结:从此,小ü见了j、q、x和大y,迅速地把眼泪擦掉了。

【附】声母里有7个舌音韵母,zh、ch、sh、r是翘舌音;z、c、s是平舌音。韵母里有9个鼻音韵母,an、en、in、un、ün是前鼻音韵母,ang、eng、ing、ong是后鼻音韵母。

篇2:汉语拼音教学分享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得分享在备课中一个经常的误区就是,备课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我该讲什么或者怎么讲”,而不是“学生应该做什么”。一个生词讲一节课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贮备和智慧。认真准备一节课,所得到的回报,就是下课时跨出教室那一刹的快乐。投入地上课,一节课转眼就过,否则,每一分钟你都要看表。5 课堂上没有笑声,如同一部电视剧没有音乐。无论情节怎么精彩,都让人难以回味。别拿过课本来就埋头备课,先看一看,想一想。7 上好一门课,是战略问题;上好一堂课,是战术问题。8 都说万事开头难,我倒觉得,每一节课的结尾最难。“狗尾续貂”易,“峰回路转”难。“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应该是教师自身的不断地学习和修养,还有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现在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也这样。11 表现欲太强的老师,在口语课上要适当地控制自己。12 我觉得对外汉语教学,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教学策略,如同养孩子。初级阶段的学生,如同婴儿,需要极大的耐心,教师需完全清楚的讲解,如同妈妈喂奶;中级阶段的学生,如同儿童,正在学走路,扶持是必要的,但该放手还是要放手,还要适当地为他们的进步

鼓掌;高级阶段的学生,如同少年,此时你再过多的讲解而不是放手引导,只会让他们觉得你“罗嗦”。处理课文有三怕,一怕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二怕找到有价值的东西不练习,三怕练习了之后不及时巩固。真正的备课不一定要在书桌前完成。有时没备好课,不见得是坏事。在我看来,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知道怎么对待自己的感情尤其是爱情;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成熟的标志是知道怎么处理教材。17 不要试图控制学生,要吸引他们。三流的对外汉语教师用力在上课,二流的对外教师用心在上课,一流的对外汉语教师用爱在上课。

做对外汉语教师很有趣!快来参加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的专业对外汉语课程培训,考取City&Guilds国际教师资格,为自己多铺垫一条职业道路!

篇3:分享式教学, 高效性课堂

一、阅读教材, 分享情境故事

阅读, 是人类发展自己的意识状态, 分析整合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数学也需要阅读, 低年段新教材采用大量的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传达数学信息, 结合教材特点和6~8岁儿童的阅读心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向同伴讲述教材所传达的信息。这样做, 使得教材中设置的数学情境更加生动灵活地传递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另一方面, 培养了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的科学素养。较之教师单向地营造的情境, 学生能够以个性化的解读从多层次去挖掘和接受信息, 因而更加容易地解决情境中出现的问题, 为培养学生形成独到见解创造了可能性, 也就是说, 提高了数学课堂培养学生个性化创造能力的几率。

例如, 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是小学数学的启蒙课, 学生经由学前教育初步进入数学课堂, 教师所肩负的职责, 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数数, 其中还包含了学龄儿童由幼儿园的思维状态转向于小学课堂的状态的行为培养教育。教学时, 我们会发现, 一打开书籍, 学生会自觉地去看图片, 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讲一讲“这是哪里?”“操场上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等等类似的问题。借此, 我们不必急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数的认识, 而是让他们给身边的小伙伴分享他们“读到的故事”, 等到每一个人都讲完了自己看到的“故事”之后, 教师在相机引导学生思考深一层次的问题“操场上有几个小朋友?”等等, 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学生之间的分享。

简析:分享, 是独立思维结果重现的过程, 当学生在伙伴当中分享的时候, 他们同自己同龄化的语言, 创造性地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思维, 同时也有效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 自然地进入到新知的探究当中, 使得课堂真正做到“强而弗抑”这样的境界。

二、探究思考, 分享数学方法

低段学生的启蒙教育, 要重视将学生无意识的认知行为引导转化为模型化的数学方法。首先, 6~8岁的学童具备自主意识, 他们有自主认知客观事物的潜力 (或者说是能力) , 这种认知经过引导可以让学生发现我们所要传递的知识和信息, 可是其行为表现出更多的无意识或者不稳定状态。因此, 教学引导的过程, 不仅仅是让学生发现一些数学道理, 还要重视将学生发现道理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启发, 形成稳定的意识形态, 归其为数学的方法。强化思维方法的措施可谓多样, 教师的引领总结是我们最常用的, 但是, 这样的收效往往不如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分享中学生可以借助描述自己的思维轨迹, 来形成一定的个性化思维, 同时, 语言表达和成功的愉悦感刺激大脑中枢不断活跃, 会更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记忆。

例如, 一年级上册“分与合”的教学。首先学生习惯性地向同伴讲述了例题中出示的情境故事, “蔬菜宝宝分桃子”这是他们分享之后给故事情境取的名字。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蔬菜宝宝们是怎样分桃子的呢?谁愿意向全班分享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知识?

生1:他们把四个桃子分开放在两只盘子里。萝卜妹妹在第一只盘子里放了3个桃子, 在第二只盘子里放了3个桃子;豌豆弟弟最公平, 他在每一只盘子里放了2个桃子;蘑菇婶婶给第一只盘子放了3个桃子, 第二只盘子里放了1个桃子。茄子老师问我“几和几能合成4?”我发现:1和3、2和2、3和1都能合成4。

师:说得真好, 同学们, 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生2:老师, 我还想在第一只盘子里不放桃子, 第二只盘子里放4个桃子, 这样0和4也能合成4。

师:真好, 大家再想想, 除了桃子可以这样分, 还有什么也能这样分呢?

学生开始思考, 开始了又一轮分享。

简析:分享让学生的想象更加充分地飞扬、发散, 而教师的恰当引导是学生的无意识思维逐渐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向标, 适当的总结、提醒和变换情境的措施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中让学生重复相同的思想方法, 最终达成数学教育的目标。

三、做中探究, 分享学习成果

乐于动手, 是低年级学生又一个鲜明的特点。数学学习活动能把原本抽象的内容丰富生动地融会在数学情境当中,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亲切感, 并在活动当中不断深入接近认知目标。以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课堂当中, 分享是作为学生将活动经验和自主情感以及认知体验与原有的认知基础相结合的催化剂。令人兴奋的活动, 令人喜悦的发现和收获, 在分享的过程中被思维中枢进行了新旧融合, 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健全。

比如,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 教师设计了两个环节的活动。首先是以《画杨桃》的情境故事为话题,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进行第一阶段, 将物体与照片相对应的活动。教师将杨桃按照不同的方式摆放, 引导学生从多媒体出示的照片中找到相关的照片, 并让学生分享活动感悟。有的同学说“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角度观察, 所得到的图像是不同的。”第二个活动是结合实物, 让学生在不同的方位查看, 并将图片对应, 这里活动的要点是学生自主合作观察, 然后分享自己的收获。

简析:在活动中分享, 是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相关联起来的桥梁, 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新旧经验有机结合, 帮助学生形成更加严密科学的认知。

篇4:教学应提倡“后分享”

【摘 要】教学是一种分享,是对知识认识后的分享。分享不应局限于教师的分享、学生的分享,还应包括在接受他人分享后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即“后分享”。教学应提倡“后分享”,它不仅让学生更接近知识的本质,也有助于学生情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 分享 情感 创造力

《现代汉语辞典》中对“分享”的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由此可见,教学中的分享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情感、价值。传统教学注重教师分享。因受个人经验、情感以及专业等因素所限,仅有强调教师的分享是不够的。人的天性好分享,基于人的天性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的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分享式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此,分享式教学不仅包括教师的分享,也包括学生的分享以及师生在他人分享后的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第三种分享我们称之为“后分享”。

一、教师的分享

教师的分享有其特殊性。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运用“组织、语言、提问”等技巧,来增强教学的分享效果。教师的分享不仅包括知识,也有情感。教师应正确引导,经常做到和学生快乐分享。其次,教师的分享具有示范性,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活跃学生分享的氛围;最后,教师的分享可充当替补角色。遇到复杂问题,学生暂时未能理解,教师的分享可以对问题进行补充,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学生的分享

人的天性好分享,在幼儿期分享行为就已高度发展,尤其是经验分享。相关研究表明分享行为与年龄的增长存在正相关。鉴于此,教学应鼓励学生进行分享。

学生分享的主要来源首先是自主预习,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由于缺少背景知识,这种分享比较肤浅,学生并未真正的掌握知识,脱离教材即会遗忘;其次,学生因自身因素如先前经验等对知识的分享。例如身处桂林的同学,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课时,即使没预习或接触相关书籍,对桂林山水同样能娓娓道来;最后,学生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对知识分享。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的认识。

三、“后分享”

“后分享”是指师生讨论分享后对知识重新认识的分享。它是建立在师生间、生生间、师师间基础上,通过“自主—交互—分享”步骤完成。

师生“后分享”常见的有教师课后小结、小组点评等;师师“后分享”有组内集体备课、公开课、课后交流等。生生“后分享”有补充他人答案、组内讨论等。由于后分享有多种不同的思想、观念、方式的共存,并在表达与交流中碰撞、冲突、理解,其效果远远优于个人分享。从某种层面上讲“后分享”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屈于教师权威而个人创造力受到抑制的现象,它是“头脑风暴法”的缩影,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四、小结

教学是一种分享,是对知识认识后的分享。分享不应局限于教师的分享、学生的分享,还应包括在接受他人分享后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即“后分享”。教学应提倡“后分享”,它不仅让学生更接近知识的本质,也有助于学生情感、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明伟.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辽宁教育,2013(15):14-16.

[2]朱明霞,罗少霞,李婺芳. 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护理教育》,2008(2):72.

[3]卢桂珍. 浅议体验式教学分享环节的技巧. 琼州学院学报,2012(6):61-63.

[4]蒋红燕. 快乐分享成就高效课堂. 教育艺术,2013(2):49-49,51.

[5]牛玉柏,李占星,胡瑛. 混龄教育和同龄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对比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27-29.

[6]刘晓晓,莫书亮,王红敏,田莉,刘玉平. 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2013(1):24-31.

[7]徐春华. 课程微博知识分享的效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013(7):85-89.

[8]王俊丽. 浅谈“自主—交互—分享”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天津教育2013(3):121-123.

[9]陈雅玲. 教师团队合作学习:意蕴与实践. 中国教育学刊,2013(4):82-84.

[10]黎琼锋. 教师合作:从教学分享到专业自律. 教学与管理,2006(11):18.

[11]王辉艳,武锐,吕代中. 头脑风暴综述.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53-55.endprint

【摘 要】教学是一种分享,是对知识认识后的分享。分享不应局限于教师的分享、学生的分享,还应包括在接受他人分享后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即“后分享”。教学应提倡“后分享”,它不仅让学生更接近知识的本质,也有助于学生情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 分享 情感 创造力

《现代汉语辞典》中对“分享”的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由此可见,教学中的分享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情感、价值。传统教学注重教师分享。因受个人经验、情感以及专业等因素所限,仅有强调教师的分享是不够的。人的天性好分享,基于人的天性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的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分享式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此,分享式教学不仅包括教师的分享,也包括学生的分享以及师生在他人分享后的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第三种分享我们称之为“后分享”。

一、教师的分享

教师的分享有其特殊性。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运用“组织、语言、提问”等技巧,来增强教学的分享效果。教师的分享不仅包括知识,也有情感。教师应正确引导,经常做到和学生快乐分享。其次,教师的分享具有示范性,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活跃学生分享的氛围;最后,教师的分享可充当替补角色。遇到复杂问题,学生暂时未能理解,教师的分享可以对问题进行补充,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学生的分享

人的天性好分享,在幼儿期分享行为就已高度发展,尤其是经验分享。相关研究表明分享行为与年龄的增长存在正相关。鉴于此,教学应鼓励学生进行分享。

学生分享的主要来源首先是自主预习,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由于缺少背景知识,这种分享比较肤浅,学生并未真正的掌握知识,脱离教材即会遗忘;其次,学生因自身因素如先前经验等对知识的分享。例如身处桂林的同学,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课时,即使没预习或接触相关书籍,对桂林山水同样能娓娓道来;最后,学生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对知识分享。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的认识。

三、“后分享”

“后分享”是指师生讨论分享后对知识重新认识的分享。它是建立在师生间、生生间、师师间基础上,通过“自主—交互—分享”步骤完成。

师生“后分享”常见的有教师课后小结、小组点评等;师师“后分享”有组内集体备课、公开课、课后交流等。生生“后分享”有补充他人答案、组内讨论等。由于后分享有多种不同的思想、观念、方式的共存,并在表达与交流中碰撞、冲突、理解,其效果远远优于个人分享。从某种层面上讲“后分享”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屈于教师权威而个人创造力受到抑制的现象,它是“头脑风暴法”的缩影,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四、小结

教学是一种分享,是对知识认识后的分享。分享不应局限于教师的分享、学生的分享,还应包括在接受他人分享后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即“后分享”。教学应提倡“后分享”,它不仅让学生更接近知识的本质,也有助于学生情感、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明伟.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辽宁教育,2013(15):14-16.

[2]朱明霞,罗少霞,李婺芳. 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护理教育》,2008(2):72.

[3]卢桂珍. 浅议体验式教学分享环节的技巧. 琼州学院学报,2012(6):61-63.

[4]蒋红燕. 快乐分享成就高效课堂. 教育艺术,2013(2):49-49,51.

[5]牛玉柏,李占星,胡瑛. 混龄教育和同龄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对比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27-29.

[6]刘晓晓,莫书亮,王红敏,田莉,刘玉平. 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2013(1):24-31.

[7]徐春华. 课程微博知识分享的效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013(7):85-89.

[8]王俊丽. 浅谈“自主—交互—分享”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天津教育2013(3):121-123.

[9]陈雅玲. 教师团队合作学习:意蕴与实践. 中国教育学刊,2013(4):82-84.

[10]黎琼锋. 教师合作:从教学分享到专业自律. 教学与管理,2006(11):18.

[11]王辉艳,武锐,吕代中. 头脑风暴综述.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53-55.endprint

【摘 要】教学是一种分享,是对知识认识后的分享。分享不应局限于教师的分享、学生的分享,还应包括在接受他人分享后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即“后分享”。教学应提倡“后分享”,它不仅让学生更接近知识的本质,也有助于学生情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 分享 情感 创造力

《现代汉语辞典》中对“分享”的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由此可见,教学中的分享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情感、价值。传统教学注重教师分享。因受个人经验、情感以及专业等因素所限,仅有强调教师的分享是不够的。人的天性好分享,基于人的天性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的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分享式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此,分享式教学不仅包括教师的分享,也包括学生的分享以及师生在他人分享后的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第三种分享我们称之为“后分享”。

一、教师的分享

教师的分享有其特殊性。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运用“组织、语言、提问”等技巧,来增强教学的分享效果。教师的分享不仅包括知识,也有情感。教师应正确引导,经常做到和学生快乐分享。其次,教师的分享具有示范性,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活跃学生分享的氛围;最后,教师的分享可充当替补角色。遇到复杂问题,学生暂时未能理解,教师的分享可以对问题进行补充,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学生的分享

人的天性好分享,在幼儿期分享行为就已高度发展,尤其是经验分享。相关研究表明分享行为与年龄的增长存在正相关。鉴于此,教学应鼓励学生进行分享。

学生分享的主要来源首先是自主预习,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由于缺少背景知识,这种分享比较肤浅,学生并未真正的掌握知识,脱离教材即会遗忘;其次,学生因自身因素如先前经验等对知识的分享。例如身处桂林的同学,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课时,即使没预习或接触相关书籍,对桂林山水同样能娓娓道来;最后,学生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对知识分享。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的认识。

三、“后分享”

“后分享”是指师生讨论分享后对知识重新认识的分享。它是建立在师生间、生生间、师师间基础上,通过“自主—交互—分享”步骤完成。

师生“后分享”常见的有教师课后小结、小组点评等;师师“后分享”有组内集体备课、公开课、课后交流等。生生“后分享”有补充他人答案、组内讨论等。由于后分享有多种不同的思想、观念、方式的共存,并在表达与交流中碰撞、冲突、理解,其效果远远优于个人分享。从某种层面上讲“后分享”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屈于教师权威而个人创造力受到抑制的现象,它是“头脑风暴法”的缩影,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四、小结

教学是一种分享,是对知识认识后的分享。分享不应局限于教师的分享、学生的分享,还应包括在接受他人分享后重新对知识认识的分享,即“后分享”。教学应提倡“后分享”,它不仅让学生更接近知识的本质,也有助于学生情感、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明伟.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辽宁教育,2013(15):14-16.

[2]朱明霞,罗少霞,李婺芳. 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护理教育》,2008(2):72.

[3]卢桂珍. 浅议体验式教学分享环节的技巧. 琼州学院学报,2012(6):61-63.

[4]蒋红燕. 快乐分享成就高效课堂. 教育艺术,2013(2):49-49,51.

[5]牛玉柏,李占星,胡瑛. 混龄教育和同龄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对比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27-29.

[6]刘晓晓,莫书亮,王红敏,田莉,刘玉平. 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2013(1):24-31.

[7]徐春华. 课程微博知识分享的效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013(7):85-89.

[8]王俊丽. 浅谈“自主—交互—分享”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天津教育2013(3):121-123.

[9]陈雅玲. 教师团队合作学习:意蕴与实践. 中国教育学刊,2013(4):82-84.

[10]黎琼锋. 教师合作:从教学分享到专业自律. 教学与管理,2006(11):18.

篇5:汉语拼音教学分享

大连微笑汉语学校对外汉语教学系列

教学经验分享(十六)

对外汉语教师值得收藏的拼音教学法

老外学汉语掌握最基本的发音技巧是主要的也是最难的,在中文的教学过程中,声母和韵母也是教学上的重点,那么做对外汉语教师如何使老外更好的掌握发音,声母和韵母教学有没有常规的方法可循?对于急待寻求答案的广大教师,微笑汉语给以下一些方法值得借鉴。1.图表

在上课之前把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示意图、拼音表等布置好。也可动态展示,即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进度,一步一步地进行展示。如讲声母时,挂上声母表,讲韵母时,挂上韵母表。2.板书展示

把本课要教的语音项目写在黑板上。比如第一课教单韵母,就按教学步骤,逐个将a o e i u ü横写在黑板的一定位置上。

对外汉语教师板书时要注意韵母的直观形象。可结合发音口型把a o e写成a、o、e,适当夸大一点,使学生知道它们开口度的不同,便于掌握并模仿。3.发音示范

把要学习的语音项目传达给学生的听觉器官。发音示范要正确、清晰,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清,听得准。开始阶段可适当利用夸张的方法,延长发音过程。4.口形展示

做口形示范可先用自己的手指指一下眼睛,示意学生看,然后指一下自己的嘴,让学生看开口度、圆唇与否、嘴唇收拢或前突等演示动作。5.发音部位

展示时应结合自己的口、舌、齿,让学生明白发音部位,掌握口形和舌头在发音时的准确位置。6.发音示范

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发音,将声调的声音形象传达给学生的听觉器官。发音示范是最基本的展示声调的方法。在开始时,应当适当延长发音过程,强调音高的变化,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7.五度声调示意

大连微笑汉语国际教育培训中心

利用五度声调示意,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印象,帮助学生体会和掌握声调音高的变化过程。8.夸张声调

教声调时,因为五度声调符号本身具有形象性,对汉语四声的升降曲折做了形象化描绘,如果再花点心思,按四声调值,标出四声的高低升降,效果会更好一些,更能一目了然。9.练习语音的方法

练习是语音教学的中心环节,只有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学生才有可能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汉语发音。语音练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音练习,包括模仿练习和认读练习等;一类是听音练习,包括指辨、判别、填空等。在语音教学阶段一定要听辨和模仿并重。10.认读练习

学生自己读出书面的材料。认读练习也是一种发音练习。学生通过认读巩固语音训练的成果,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把汉语词语和句子的声、韵、调结合起来,为进一步学习汉语打好基础。11.辨声认读

把容易认错或读错的声母或由这些声母拼合的双音节调整排列在一起,进行辨别声母的认读。12.辨韵认读

把学生容易认错或读错的韵母或带有这些韵母的双音节调整排列在一起,进行辨别韵母的认读。13.辨调认读

把声韵母相同的音节按不同的声调组合起来认读。在辨声、辨韵、辨调认读的基础上,再进行三声变调、儿化、有轻声音节的双音节调整、短句、用汉字写成的句子等的认读。

大连微笑汉语国际教育(Smile Chinese)成立于2006年,十一年汉语教育品牌,是中国顶尖汉语学校,始终致力于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传播工作,始终专注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打造中国一流汉语国际教育平台服务。官方微信:SmileChinese82820606

篇6:汉语拼音教学分享

微笑汉语学校

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系列分享(四)

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可见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大连微笑汉语国际教育培训中心

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篇7:汉语拼音教学分享

在外语学习的初中级阶段,课文一般都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多人觉得外语学习很枯燥,外语教师也觉得课堂教学很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成功的汉语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教学要素,把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方法之一是通过板书来组织课堂和课堂教学。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板书的设计:

第一,内容。

明确哪些必须板书,哪些可以板书,哪些不必板书。比如,听写生词。如果叫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必须在备课的时候决定哪些要听写,哪些不听写,不可能把所有的生词都听写一遍。

第二,位置。

要考虑什么内容写在什么位置。一般把黑板分为左、中、右3个功能区,左边的部分用来展示语言点,一般上课之前就板书出来。中间的部分是听写的生词和处理课文时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这两部分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设计好,右边的部分是备用的,预留出来用来板书教学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在课文中的难字、难词和复杂的句子以及最后布置作业。

第三,板书呈现的时间。

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自己的教学方法,决定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板书出来。比如,语法点,有时要上课之前就写好,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有时一边处理课文一边呈现,让学生从语篇的角度理解语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板书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而展现出它的层次性。比如,一开始就要把本课的题目写在黑板正上方,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起到组织课堂的作用。同时,老师讲解和题目有关的内容,这样起到一个导入新课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课下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

最后,板书设计还要考虑美观好看。老师首先要做到字体工整,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要写楷书,不要写行书。重视板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琢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往往在教学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分享阅读教学中的体会

分享阅读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新西兰, 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

分享阅读也被译为“大书阅读”, 主要是指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 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 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它可以让幼儿感受阅读, 享受阅读, 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一个桥梁。

然而, 儿童不是天生就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 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运用教育策略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园开展分享阅读的教学已经有近十年了, 在教学过程中, 我摸索出了一些教学的经验。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 会迸发出一种主动、积极、执著的探索热情, 这种热情会对我们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学龄前儿童由于受其年龄影响, 在活动中往往容易表现出明显“情绪化”的特征, 越是感兴趣的事, 其注意力持续时间越长, 学习也就越主动。

首先, 我们在读本的选择上应注意挑选文字描述简单, 字体易大不易小, 色彩鲜明, 内容活泼健康。同时, 我还根据幼儿的年龄挑选事宜的读物。对于小班幼儿来说, 他们开始尝试透过眼、耳、手、口等感官, 以游戏方式认识周围事物, 探索世界, 但是耐心和注意力有限。他们的阅读完全依赖父母, 是用“耳朵”读书的过程。我们应选择能够把玩、撕咬的图画书;布书、洞洞书、厚纸板书;具有美丽色彩、线条、图案的图画书。

3-5岁进入大班以后, 这个时期的儿童的语言能力快速发展, 在阅读上可以集中的注意力较长、想象力丰富, 对人物好恶分明, 喜欢寻找角色认同, 虽然仍然需要父母的协助, 但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这时具有节奏或重复趣味的儿歌、童谣, 有声读物能帮助儿童学习数数, 比较大小、形状、方位、时间, 或者供孩子作画、填色的书, 以图为主, 图文并茂、充满想象的故事书和图画书。

情节较简单、人物鲜明的童话, 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意识的书则成为我们选择的首选。可以挑选背景略微复杂, 前后画面有联系的读本, 比如《熊小弟的栅栏》。

6-7岁这个时期的儿童认识一些字, 能以同理心关心别人。有汉语拼音的帮助, 儿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独立阅读, 但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喜欢与其他孩子在一起读书, 或在父母的帮助下达成阅读理解。

我们应该选择文字不多, 轻松幽默的故事书, 情节简单, 故事性较强的儿童连环画。儿童幽默作品, 如绕口令、颠倒歌、游戏歌、双关语、俏皮话、笑话、语言游戏、小品人物性格鲜明、充满人物行动和事件变化的童话, 取材于学校生活或家庭生活的儿童生活故事。

2、巧妙有趣的导入活动

一个成功的导入活动如同一把开启兴趣大门的金钥匙, 能将幼儿好奇心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从而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即将进行的读本阅读活动上来。通过教学实践, 我发现故事法、游戏法、猜谜法、图片展示法都是比较好的导入法。只要结合读本, 运用得当, 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如在阅读《老鼠和蝙蝠》时, 我有意设置了猜谜语活动, “两撇小胡子, 油嘴小牙齿, 贼头又贼脑, 喜欢偷油吃。”孩子们的兴致立刻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从而十分自然地引出读本主人公“老鼠和蝙蝠”。孩子们马上投入积极的思考中, 很快就结合动物的特征猜出谜底。随后我又出示了老鼠和蝙蝠的图片, 请幼儿大胆猜测老鼠和蝙蝠之间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随后我又简单讲述老鼠和蝙蝠的故事, 并请幼儿猜一猜“老鼠会向蝙蝠炫耀些什么呢?”。通过猜谜语、听故事等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很快将它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 孩子们对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充满期待。

再如在阅读《跳芭蕾舞的牛》时, 为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芭蕾舞, 感受牛跳芭蕾舞的滑稽和不易, 我先是播放了一段芭蕾舞演员跳芭蕾的视频, 随后又播放牛跳芭蕾舞的课件, 孩子们看后都哈哈大笑。当我问他们:“牛跳得好吗?你觉得它还会继续学跳芭蕾舞吗?”孩子们都开始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分享阅读之旅便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积极思考中开始了。

在读本《我的影子》这一读本开始之前, 我带领孩子们分别在晴天和阴天和孩子们一起玩影子的游戏。孩子们在明媚的阳光下, 摆着各种造型, 自由快乐地和地上的“影子朋友”玩着游戏, 当孩子们发现阳光消失时, 影子也随之不见了, 他们更加好奇了, 我适时给他们讲解了影子的形成原因。在接下的读本学习中, 我采取先观察图面, 由幼儿大胆讲述, 而摒弃以往教师灌输的方法, 引导孩子们自主开展读本的学习, 孩子们的主动性高涨, 结下来, 我请幼儿自由的画自已的影子朋友, 孩子们都选择了黑色的彩笔, 并且令我意想不到地是孩子们竟然用影子的不同长短表达出阳光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我对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大感惊讶!我更加体会到“大自然、大社会, 都是活教材”即课程论;“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即方法论。”这几句话的含义。

3、擅于制造悬念

悬念作为一种心理机制, 是幼儿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完成或者不满足感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 适时的设计悬念, 是使幼儿继续保持阅读兴趣的良方。孩子们既能体验到悬念带来的神秘感, 激发探究的欲望, 又能体验到探究过程带给他们的快感和悬念揭晓的成功感。这些收获, 必将使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浓烈、更持久, 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4、精心设问, 引导幼儿进行猜测、验证和推理

如在阅读大班读本《捉迷藏》时, 为引导孩子们发现上一副图与下一副图之间、场景与出场动物之间的关系, 我翻开第2页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孩子们很快从图画中找到了答案。接着我出示有意遮挡的大象, 引导幼儿进行分析、猜测和发现掩藏大象的画面又提出预测性问题:大象哪里去了?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围绕问题进行观察、猜测, 又围绕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这些问题由浅到深, 层层推进, 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阅读图书的积极性, 同时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5、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在故事情节发展即将转折的关键页停止阅读, 请幼儿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讨论, 随后揭示故事发展及结局, 使孩子们体会故事情节的巨大转折, 当原有经验与故事结局形成巨大反差时, 孩子们会在反差中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和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在阅读《老鼠和蝙蝠》时, 当阅读完老鼠3次向蝙蝠炫耀自己, 蟒蛇即将出现时, 我停止往下阅读, 请幼儿讨论:“你们觉得老鼠和蝙蝠谁厉害?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有的说:“当然是老鼠厉害啦, 它会打洞、会倒油、会打鸡蛋, 可这些蝙蝠却不会”。“我觉得蝙蝠厉害些, 它会飞, 老鼠不会飞。”孩子们就这个问题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发言非常积极踊跃, 连平常最不爱说话的几个孩子也禁不住举手答话。我不予评价, 用神秘的口气说:“有的小朋友认为老鼠厉害, 有的小朋友认为蝙蝠厉害些, 我们一起来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结果会怎么样呢?”当阅读完大书, 看到老鼠被蟒蛇吞下去, 蝙蝠飞了起来, 我看到孩子们都笑了。他们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那一刻, 孩子们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从而对角色有了新的正确认识。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和想像对角色进行充分的评价讨论, 更充分感受到故事情节的曲折有趣, 从而更好的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熊小弟的栅栏》时, 为引导孩子们理解更好理解读本的内容, 我精心设计教具, 将“栅栏”形象的搬到幼儿面前, 采取由幼儿动手实验的方法, 更好帮助幼儿理解间距疏密和每根篱笆长短于兔子偷吃萝卜的关系, 并对熊小弟的想法展开合理的想象猜测, 我遮挡住熊小弟所想的部分, 请孩子们猜测、讨论。“熊小弟为什么做栅栏?”“萝卜为什么还是不见了?”随后揭开遮档, 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 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阅读和探究带给他们的快乐。

6、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分享阅读在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为目标的同时, 特别强调阅读氛围的轻松、愉快,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愿意参与阅读, 才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因此, 作为孩子阅读的参与者、引导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我很棒!阅读真快乐!”

首先, 多采用建议和鼓励的语言, 使孩子感受平等、关爱、分享。只要我们真正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关爱, 孩子们便会渐渐喜欢上阅读, 并愿意主动维持阅读行为。

其次, 多采用游戏的形式, 使阅读活动游戏化。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把游戏融入幼儿的阅读活动中, 能极大提高幼儿参与分享阅读的兴趣, 使阅读氛围变得更轻松、愉快。阅读《狐狸和小鸡》时, 可以进行角色表演的游戏, 引导孩子模仿剧中角色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通过这些活动, 幼儿既巩固学习了读本内容, 又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会使更多孩子更乐意、更主动地参与到分享阅读活动中来。

7、设计丰富的延伸活动, 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

在《图图的鞋子》这一读本的完成后, 我们开展了我设计的鞋子这一延伸活动, 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 设计出水路两用的鞋子, 可以根据脚的尺寸自动调节大小和肥瘦的鞋子, 可以变色的鞋子等等。同时, 我又提供给幼儿自我介绍自己作品的机会, 使得幼儿的语言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五、结合识字游戏, 提高孩子们的认字能力。

8、重视家庭阅读活动的指导, 使阅读活动得到更好的拓展

我们注重家园合作, 除了定期向家长公开分享阅读活动以外, 我们还特别注重家庭阅读指导工作, 每一次会把一些家庭阅读图书的重点和在家庭拓展的要求写在公布拦上, 并通过“阅读护照”与家长沟通和交流, 让家长掌握科学的分享阅读方法。在家长和孩子的努力下, 一篇篇充满童趣的故事诞生了, 一本本精美的自制小图书也出世了。本学期, 我们还开展亲子图书制作漂流工作, 在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热爱上了图书。

上一篇:在2014年全乡庆祝第30个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下一篇:高空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