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涂志强的个人悲伤》有感

2024-05-10

读《涂志强的个人悲伤》有感(精选2篇)

篇1:读《涂志强的个人悲伤》有感

读《涂志强的个人悲伤》有感

第一次读方方的小说,也是第一次读这类关于“蚁族”题材的小说,其中的细节描写给人很深刻的感受。

《涂志强的个人悲伤》这本小说讲得是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考入大学,带着村民盼他“当大官”光宗耀祖的殷切期望,带着乡亲们用零钱帮助凑上的部分学费,他一路徒步打工来到武汉读书。大学四年,涂子强一方面勤工俭学,一方面节省开支没有回家,正在拼命苦读想要考研的时候,家乡传来噩耗,涂志强父亲因为村子在上面“没人”,遭遇祖坟被修路破坏的变故,急气而亡,母亲因老屋被暴雪压塌,屋毁受伤急需照料——涂子强只得放弃考研,将母亲接到武汉同住,面对毕业即将失业的窘境,他四处奔走谋之职,艰难度日,过着典型的“蚁族”生活。由于母亲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谋生有经历艰辛,涂子强积劳成疾,在安顿好母亲之后默默死去的悲伤故事。

我个人将这部小说分为三个部分——去报到的路上,大学四年,毕业后找工作。

当采药写给涂子强的诗——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刚开始涂子强并没有领悟这句话的真谛,在他走到去学校的路上,他碰到一些好人,让他吃牛肉面的老板娘,让他工作的洗车老板„„这些人让涂子强并不感到孤独,让涂子强觉得镇上的都很善良。他此时此刻更加无法理解采药的话,他仅仅只觉得才采药没有出来见见世面。镇上的人与涂子强的身世差不多,都来自农村,而且农村的人对这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充满期望,大伙都认为他考上大学便可高枕无忧,以后一定有出息,甚至有人想他提亲。涂子强考上的不是一流大学,过后的路,只有他自己走了才知道。

在大学期间,从一开始从腰间那零钱交学费,收到无数惊讶的或鄙夷的目光。社会的现实正一步一步向涂子强靠近,当他和食堂打工的女生一起去看黄鹤楼时,因为票价太高了而犹豫,虽然女生说不要了,可此时涂子强仍不舒服,他和这个女生有着相似的经历,但是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一种隔阂,不再像以前说说笑笑。特别是女生说的话:“我们谁也帮不了谁,我们都太穷,但我们各自分开寻找自己的天下,或许人生会改变!”这个女生找了一位有钱的男朋友。和他的室友马同学对他说的话不谋而合。他们这些贫寒的子弟历经十年的寒窗苦读,通过高考这个唯一公平的跳板,从山洼洼里面出来,见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么的美好,都比自家的环境好,没有人想回去。他们也不想过以前的日子,他们希望能在此落脚,能如乡亲们期望的那样升官发财,可是他们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他们要去奋斗,要花更多的努力,再拼十几、二十几年,才能有所成功但在这个“富二代”“官二代”的社会,没有背景,没有关系,许多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社会。他们靠努力来梦想成真的机会真的很少,这位女同学和马同学都希望攀一个有钱人通过这条途径,走向成功,本来涂子强可以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因为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因为他家上面没有关系,而遭遇祖坟被修路破坏的变故,父亲急气而亡这让他唯一的机会付诸东流。社会的残酷与现实,让他对采药的话有些明白,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个人的悲伤。面对如此的窘境,老师和同学都为他而叹息,这就是命运,但涂子强却说我要与它斗争!

毕业后找工作,结果母亲因老屋被暴雪压塌而受伤,急需有人照料,失去了父亲,涂子强更加珍惜母亲的存在,马上丢下手头的工作回了老家,当他把母亲接到他在武汉租的房子,母亲真的很高兴,她以为她儿子住的是好房子以为现在过得才叫日子,因为上厕所不用出门;煮饭不用烧柴,火一碰就着;不用去挑水,冷热水一拧管就有;其实,她住在武汉的城乡结合部,武汉的贫民窟里面,每天一大早这里所有的人都走了,和涂子强一样,为了生存,为了梦想而奋斗的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就累的睡着了,才能换来那么一点的薪水,而富二代、官二代每天的开销都是他们的几倍多,蚁族们是群有梦想并真的很努力的群体,他们没有背景,没有关系,这是一个人悲伤,只有看到平等与公正的希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才有希望。他们不是在马云、潘石屹„„那个年代,真正靠自己的双和汗水换来成功,但现在不一样了,付出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那些有关系的人通过关系就可以谋个一官半职,对于涂子强要花上十几或二十几年。涂子强现在才完全理解采药的话,他和别人是不同的命运,这只是他个人悲伤,这只是他个人的悲伤,这只是和他一样奋斗的人才知道的悲伤,村民、父母无法知道的悲伤,他们没有经历,他们不知社会的现实和残酷,涂子强他们默默地接受,可惜的是涂子强还没有什么成就,就患了肝癌晚期,她没有谈女朋友,因为太穷了,他没有告诉母亲,因为怕她伤心,他没有„„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又走了一趟去学校报到的路,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我们。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个人悲伤。希望在我们这个年代没有他的个人悲伤,社会充满平等与公正,人生出彩梦想必会成真!

篇2:读《涂志强的个人悲伤》有感

初春,早上的太阳没有温度。

在这样一个上午,我靠着窗看方方小说《涂志强的个人悲伤》。

有好多时候我不得不停下来,走一走,不然会觉得寒冷和真实会刺痛我,也有好多次我不得不停下来,因为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方方的小说总是那么残酷地直视真实的生活,一点余地不留地让你痛苦。

后来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努力平复小说 带给我的极度悲伤。

可是涂志强的悲伤重重的感染到我。

但是又很难说那些悲伤是些什么。

刚刚过去的春节,一如从前任何一年的春节。

做同样的事,见同样的人,吃同样的食物。

貌似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却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那就是几个年轻的小辈,背的 LV 包,巴掌大点,都是过万的!

天啦!

一面我感叹我们生活在巨大的落差里,亲人之间贫富悬殊越来越大;

一面我也在不断思考,一万多一个巴掌大的包到底有何意义?

如果我有一万可以任意挥霍,我会买什么?

为什么这世上,有那么多姑娘愿意买那些华而不实的包包?

同时,又有那么多涂志强存在?

如果悲伤是一种美德,是否可以减轻涂志强们的悲痛?

拥有一万一个包的姑娘们,是否能理解涂志强们的悲伤呢?

吃肉者可能会体恤喝粥者的艰辛和难堪。

可是,喝粥者却无法体会吃肉者的随心所欲。

涂志强 出生一个平穷的老山窝里,是他们那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乡亲们帮忙凑学费,但那是杯水车薪,更多的费用还是靠他自己。

涂志强于是便一边打工挣钱一边一步步走到他的大学。

老师帮他找了份在食堂打工的差事。靠着食堂和去家教他独立完成了学业,正当他准备考研争取留校任教时,父亲却在家乡修路纠纷里死去。等他返回到大学,已经错过了考研,生活已经容不得他选择,他必须得去打工养活自己了。

辛苦半年老板跑了,工钱没拿到,母亲在家里因房屋倒塌被压断了腿。

他只得带着母亲去打工。在生活稍许改善的时候,他自己却被查出是肺癌晚期。

涂志强把母亲安置在寺庙里,对这个他唯一的亲人撒谎说自己去美国,然后一个人返回家乡。

他什么时候死在路上的,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知道。

除了她母亲偶尔想起他。

小说有两处最令人潸然泪下, 异常难受。

一处是涂志强赶到大学交学费时,交钱的细节。

一个农村孩子一路打工步行到武汉来上大学,交学费时,解下母亲自制的装钱的腰带,拿出的钱都是零钞,这些都是他一路打工挣来!

又臭又脏,令旁边的女生掩鼻和耻笑。

另一处是涂志强得知自己得了肺癌晚期时和医生的对话。

没有医保没有钱连院都住不起,涂志强和医生都陷入长久的沉默。

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涂志强的悲伤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悲伤,更多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悲伤。

涂志强们的悲伤还是整个民族的悲伤。我们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国梦的气象,殊不知,更多悲伤被深深的掩埋在历史的真相河流里。

如果不碰触,无法想象那种悲伤。

作家方方谈到该小说创作时说:

我们也都能看到,那些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尤其农村出来打拼的年轻人,他们的付出是多么沉重,他们要改变命运有多么难,读书无用正以另一种方式在出现,如果不修正,后果很可怕。

小说还有段文字,同样触动我的内心:

他很明白,除了那个逃掉的老板,这世界并没有谁亏待于他,这世间的人也并没有谁恶待过他。相反,那些来自无数人们的温暖,就像是许多的手一直在抚摸他。而他享受这种抚摸之后,面对的仍然是阵阵痛感。这世界于自己是哪里不对呢?是哪里扭着了呢?莫不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我有原罪?这本就是我的原始创痛?想到这些,他的心有些悲伤。这悲伤令他有无奈感。他只好自我安慰说,古人说过,这是因景伤情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涂志强的个人悲伤》有感】相关文章:

任志强的经典语录04-16

罗志强的班主任工作先进事迹04-14

较强的沟通能力04-09

暴强的军训口号04-27

表示强的成语04-27

小剂量强的松05-18

领导能力强的表现07-08

大局意识强的表现04-20

吕强的演讲稿04-30

没有比团队更强的队08-20

上一篇:一个快乐的春节作文600字下一篇:农村发展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