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意识强的表现

2024-04-20

大局意识强的表现(精选6篇)

篇1:大局意识强的表现

大局意识不强的表现与危害

当前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大局意识总体上是好的,但在部分党员及干部中也确实存在不识大体、不讲大局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不强,发展下去会带来削弱中央权威、损害党群关系、不利于团队建设的后果,导致经济社会资源浪费和削弱国家对外整体竞争力等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关注和重视他们中间存在的大局意识不强的现象。

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局意识。邓小平指出:“考虑任何问题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习近平强调:“顾全大局是成熟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志”,“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指出了大局意识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同时也为各级领导干部修身做人、谋事创业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大局意识不强的几种表现

什么是大局意识?顾名思义就是顾全大局的思想意识。就领导干部而言,大局意识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内涵要求。例如:对上级,体现大局意识就要自觉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工作部署;对同级即单位的其他人或其他部门,体现大局意识就是强调协作和配合;对下属和广大群众,体现大局意识更多地是给予关怀和教育引导;对日常工作,大局意识则体现在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当前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大局意识总体上是好的,但在部分党员及干部中也确实存在不识大体、不讲大局的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归纳起来,大局意识不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搞土政策。在贯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上,有的地区或部门的领导干部,往往片面强调本地区本部门情况的特殊性,推行“土围子”、“土政策”,还美其名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实是各自为政、分散主义。有的干部,在学习、领会中央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过程中,竭力从本位主义的角度出发,进行有利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解读。还有的在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工作部署时,大凡于己有利的就执行,无利的就“打太极”,偏离中央精神。

2、钻政策空子。对上级部门来说,制定政策时要尽可能周全一些,尽量考虑到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和各种情况在内,并兼顾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政策执行中的弹性解释、任意发挥等漏洞现象,但无论怎样完善,作为政策也只能是宏观层面的纲要,不可能是微观的实施细则,因此,任何政策难免会有其不完善之处。于是,一些大局意识不强甚或缺乏者,竭尽聪明才智,不是琢磨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而是从一己私利出发,想方设法钻政策的漏洞,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政策执行不力。对推行已久的改革开放政策、免除农业税政策等,老百姓以“改革开放政策好”、“免除农业税政策好”这样朴素的语言给予点赞。可见,一项政策好不好,听一听老百姓的反映最重要。那么,如何保证一项政策发挥出好效应?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政策的制定出台要考量,即任何好政策效应离不开政策制定者的善意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政策的组织实施要精心,即任何好政策效应离不开广大政策执行者高效率的贯彻落实,否则,如果实施衔接中“掉链子”,就难免会发生“最后一公里”这样的梗阻现象,从而不能使好的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民众。

4、不正当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竞争、提倡竞争是必须的。这就需要鼓励和开展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进行一定的理性竞争。通过竞争产生必要的压力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激发出推动前进的动力之源。但竞争应该是适度的、良性的,是运用正当形式和合法手段的。可现实中,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为了争取到某个项目或资助,相互倾轧,无所不用其极,既没有一定的大局意识,也缺乏必要的胸怀风度。

5、短期化行为。公允而论,追求进步本身并没有错。作为一个地区、部门或者单位的领导,确实应该在任期内有所作为、积极作为,并通过自己的担当和努力为推进所在地区、部门或者单位的各项事业发展和人民福祉改善做出贡献,并由此赢得广大群众的广泛点赞。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肯定“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个俗语的积极意义。但有的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大出政绩、快出政绩,动辄否决以往集体决策,甚至打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幌子,大兴土木,大搞面子工程,在所任职的地区、部门或单位大搞“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给继任者留了个“烂摊子”,也留了一屁股债务。

6、“拆东墙补西墙”。有的领导相当“敬业”,工作也很投入,许多事亲力亲为,整天忙忙碌碌,真可谓“拼命三郎”,但他们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成效不大,下属和群众也并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这种领导虽然勤奋努力、尽心尽责,但他们对工作安排没有大局意识,工作中随意性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哪干到哪,顾此失彼,根本没有系统性考虑。

二、大局意识不强的六大原因 当前,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不强或缺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基本的原因大致有下面这么几条:

1、党性原则不强。现实中,少数党员及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所谓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是停留在言论表态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甚至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在一些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说三道

四、我行我素,有的对中央的决策规定阳奉阴违、另搞一套等,这些都是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所不容许的。

2、政绩观有偏差。有的领导干部片面理解和追求政绩,好大喜功,常琢磨如何讨上级喜欢、被上级肯定,个别的甚至媚上欺下,他们无视百姓感受,也不考虑主客观条件,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结果把自己摆到了广大群众的对立面,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绝对对立起来。还有的在制定目标规划时,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更没有把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因而缺乏战略眼光,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这些思想和行为,与可持续发展观极不相符。

3、自我定位偏颇。在现实中,个别党员及干部之所以不愿意做配角,不屑于做协助性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全局中没有看清自己的位置,高估了自己,因而工作中处理不好自我与大局的关系。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就需要着眼全局来谋划,增强大局意识,大局赢,局部和个人才能赢。“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否则,全局不好,局部也好不到哪里去。

4、心胸不够宽广。在现实中,个别党员及干部,不愿与他人协作开展工作,这既有自我定位有偏颇方面的原因,也有团队意识不够强、着眼点不够高,胸怀气度不够大这方面的原因,他们自视甚高,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健康心理,因而容不得其他人尤其是能力水平比自己强的人。可以说,缺乏“海纳百川”的包容意识是这部分同志大局观缺乏或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5、本位主义作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为本地区、部门或单位争取必要的正当利益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但这是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绝不能只盯着小团体和个人利益,对全局利益漠不关心。事实上,如果本位观念当头,那么在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和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上,就必然各自为政、分散主义。如果本位观念当头,那么在单位内部一个整体性工作的衔接上,与其他人、其他部门之间,就必然不是求同存异,也不是主动协调,而是要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要么在涉及个人利益、部门发展等问题上钻牛角尖。

6、素质能力缺陷。在上述短期化行为和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干部能力水平欠缺,不善于全面分析情况,也缺乏换位思考,协调统筹的能力更是有待进一步提升。因而,他们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担当好治国理政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对此,1939年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应该说,这段话在今天仍具有极大的警示教育意义。

三、大局意识不强的五大危害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其大局意识不强危害极大,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削弱中央权威。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不强,发展下去将导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乱象,这不利于中央的政令畅通,削弱了中央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使既有利于全局又有利于局部的中央政策效应被各地各部门的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做法所抵消,从而一定程度上妨碍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也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2、损害党群关系。少数干部,不能站在全局、大局的高度,而是过分强调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由此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此其一。其二,为不正之风推波助澜,加剧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也对整个干部队伍的肌体造成伤害。其三,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效果被歪曲和抵消,侵害群众利益,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稳定。事实上,一些地区或部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些地方或部门的少数干部念歪了“真经”,曲解乃至截留党和政府的政策,从而严重侵害群众权益所致。

3、不利于团队建设。在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各单位内部恶性竞争加剧、不配合不协调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直接导致以邻为壑,各单位各自为政,各人画地为牢,员工之间相互猜忌、团队凝聚力下降,这不利于团队成员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因而严重阻碍团队建设。

4、导致经济社会资源浪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大局意识不强,跳不出“小我”的圈子,只要触及到削减自身权力和利益的改革举措,他们就奉行“我的地盘我做主”,要么搞变通,要么另搞一套,甚至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以致空耗发展运营成本和改革整体效益,导致经济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下降甚至浪费,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影响改革发展大局。

5、削弱国家对外的整体竞争力。在当前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如果一国内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局意识不强,目光短浅,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那么在对外开放中就难以凝聚力量而发挥国家整体优势。相反,还可能被外国企业、公司或机构所利用,压低产品价格,从而造成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吃大亏,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可以说,这样的案例并不为少。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条件下,如何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呢?我们认为,这里最主要的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融入到“两学一做”活动中,将“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结合起来强化,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还要抓主要矛盾或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当前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方面,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直接承担着治国理政的重要职责,整个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他们的施政活动,所以当前如何增强广大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但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担当,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给力,终将汇聚成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正能量。

篇2:大局意识强的表现

四个意识不强的表现 正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充电”和“补钙”机会。完成这个“根本任务”的前提,就是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促做,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有的缺乏对党的高度忠诚,信念不坚定、旗帜不鲜明,对于挑衅中国共产党领导、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态度含混、立场模糊,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有的对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说三道

四、评头论足、阳奉阴违,当面不言语、内心藏褒贬,大会上唱赞歌,私下里、酒桌上唱反调。有的政治态度暖昧、政治立场动摇,有的在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面前摇摆不定、畏葸不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言行不批驳、不亮剑、不报告,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大是大非问题上,台上台下两个样、单位内外两种人。大局意识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一要正确认识大局。大局既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又

篇3:基层电视人大局意识养成问题探讨

在基层电视新闻实践中不乏这样的实例:有的同志下村入户不少, 材料掌握也多, 但新闻播出后还是缺乏穿透力、影响力, 受众买账的时间少, 缺少与受众的互动, 更少一呼百应的佳作, 究其原因是缺少一种登高望远的“大局感”。产生这种大局意识缺乏的情况和原因千差万别, 但理论素养低、分析问题能力差是一个根本原因。基层电视人的“第六感”中, 大局意识的养成任重而道远。

何谓大局呢?概而言之, 是指事物的整体或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在现阶段, 按照李长春同志的重要指示, 我们电视人所要把握的大局, 就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立足基层, 面向世界, 立足当代, 面向未来, 以更加宽广的视野, 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的发展规律, 推出更多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电视新闻作品,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基层群众和上级领导服好务。

新闻实践中为什么我们对国际国内大事知之甚少, 是因为大局具有相对性, 就我们国家来说, 全国是大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则是局部;而就某个市的某个区而言, 区是大局, 各镇、街道办事处则是局部。要解决好基层电视人与上级电视从业人员信息不对称、水平差得远的实际问题, 有赖于日积月累的艰辛努力。这就要求身处喧嚣浮躁的尘世中的我们, 忙里偷闲学理论、学政策、学时事, 要经得起各种利益的诱惑, 唯大局意识至上, 而大局意识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 吃透“两头”, 胸有大局。一位新闻界的前辈大家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记者要考虑总理考虑的问题”。要树立大局意识, 重要的是要了解大局, 认真学习好党的方针政策, 要把上级的精神吃透。

1996年,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要求报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 坚持政治家办报。他在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的重要指示中, 深谋远虑、语重心长地把“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放在首位。他说, “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理论路线根底打好了, 不管情况多么复杂, 形势怎样变化, 都会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了解工作中的经验、成绩、困难和难题, 以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尽全力吃透“下头”。上下两头都吃透了, 才能驾轻就熟,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树立起大局意识。

少数记者平时不注意学习, 下去采访也是围着镇、街领导和机关转, 脱离群众, 作风漂浮, 走马观花的镜头多了, 带有鲜活时代气息的“活鱼”、“大鱼”少了。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大力弘扬党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吃透两头”这一薪火相传的光荣传统, 时时关心大局, 处处心系大局, 登高望远地树立起新闻工作的大局意识。

第二, 牺牲小局, 服从大局。邓小平同志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 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 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 不注意局部利益, 不注意暂时利益, 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 归根结底,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 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

第三, 脚踏实地, 服务大局。大局意识的落脚点和立足点是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胡锦涛新闻思想中重要的理念之一, 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他

近几年, 高清摄像机成为了各家单位必不可少的新装备, 它拥有比标清更清晰的图像, 16:9的画幅也使得视野更为理想。但是新技术也会带来新问题, 在标清时代得心应手的摄像师们, 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时总会遇到诸如聚焦问题、构图问题、曝光问题等一系列新问题新困惑, 假如摄像师不精心对待、认真解决, 势必会影响高清画面的质量。

1几个概念的理解

1.1高清和标清

标清, 英文为“S t a n d a r d Definition”, 简称SD, 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 英文为“High Definition”, 意思是“高分

高清摄像机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丨贾宝1铁电奇2

摘要:针对高清摄像机使用过程中容易遇到的聚焦、构图、曝光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对高清摄像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高清摄像机;伽玛曲线;聚焦;画面构图

辨率, 简称HD。关于高清的标准, 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视频宽纵比为16∶9。

对于“高清”和“标清”的划分首先来自于所能看到的视频效果。由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的带宽不同, 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分为HDTV (高清晰度电视) 、SDTV (标准清晰度电视) 。从视觉效果来看HDTV的规格最高, 它要求视频内容和显示设备水平分辨率达到1000线以上, 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从画质来看, 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倍, 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 而16∶9的宽屏显示也带来更宽广的视觉享受。

1.2高清摄像机和标清摄像机

市场上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摄像机品种很多, 根据信号的形成方式、所使用的器件分类的不同、拍摄质量的不同、清晰度的不同以及记录介质的不同有各种的分类方法。按清晰度分类摄像机可以分为高清晰度摄像机与标准清晰度摄像机, 简称高清摄像机与标清摄像机。

我国彩色电视标准采用PAL制, 标清时的图像清晰度为720×576分辨率。也即水平方向可以分辨720个像素, 垂直方向可以分辨576个像素。标清时的图像宽高比为4:3。高清时的图像清晰度为720p、1080i和1080p。720p的图像清晰度为1280×720分辨率, 1080i或1080p的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说:“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 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 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对党的新闻工作者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新闻报道的内容主体。

“小局服从大局”要求我们当个人与集体、局部和大局发生矛盾时, 要有自觉服从大局的意识和行为, 要自觉地执行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 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因此, 记者采访每一条新闻、摄录每一段画面, 编辑决定哪条新闻该播不该播、该播的又怎样播时, 都应该暂时放下局部利益, 把每条新闻都放在“统筹兼顾”这四个字上掂量掂量, 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精确的处理。

政治敏锐, 头脑清醒, 眼界开阔, 信息灵通, 是基层电视人必备的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大局着眼, 由小处入手开展工作。大局意识的养成是一种多层次的、能动的、历史的自觉意识。孙子在论及军事的普遍规律时的名言“知己知彼, 胜乃不殆, 知天知地, 胜乃可全”应是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在大局意识的行为养成中重要的参考指南。只有养成了这种自觉的大局意识, 我们的编辑、记者才能高度自觉而又十分有效地做好服务党和人民的工作。

摘要:在基层电视新闻实践中, 大局意识的养成任重而道远。大局意识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要吃透“两头”, 胸有大局;要牺牲小局, 服从大局;脚踏实地, 服务大局。只有自觉养成了的大局意识, 基层编辑、记者才能与受众良好互动, 产生穿透力强、影响力广的新闻佳作, 从而高度自觉而又十分有效地做好服务党和人民的工作。

关键词:基层,电视新闻,大局意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75-176.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63.

[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6.20.

篇4:要有“大局”意识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谁为哀者

对此句的理解,各种资料说法不一,有“谁在哭?”“谁为他哭?”“谁是同情的人?”“在为谁哭?”和“谁让你们哭的?”等,每种说法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如果把它放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来看,可能认识会更清晰一点。事件的起因是“周公被逮”,“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来抓人的“缇骑”对着众人说了一句“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最后发展成“吴之民”“噪而相逐”的“吴民之乱”。众人为什么无法忍受?是因为役吏“谁为哀者?”这一句话;役吏为什么说出这样一句话?因为众人在哭着为周公送行。那么,此种情形之下,役吏会说出什么样的话并惹怒众人呢?依据上下文则不言自明。再者,比较而言,只有“(我看)谁在为(他)哭?——不许哭”更能显示役吏的强横和霸道,也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同样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谁可使者?”和《鸿门宴》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与此局势局相同,意思当分别为“谁可以出使(秦国)?”“谁替大王想出这个计策的?”

二、臣闻求木之长者

对此句中的“长”字,人教版和粤教版都读作“zhǎng”,意为“生长”,而苏教版的注释作“ cháng”,意为“高”。撇开事理之类的因素不说,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语段的整体结构和意义上去把握,则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开头三句,作者用两个比喻“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而这三句又构成排比,从排比的结构形式上来看,第一句中的“长”是与后两句中的“远”和“安”相呼应的。“远”和“安”为形容词性,因此,“长”也应该是形容词,作“高”讲比较恰当,只不过,这三个词在这里都带有动词的特征——“长得高”“流得远”“治理得安定”。

三、将崇极天之峻

对此句,苏教版教材课文下面的注释为:“推崇皇权的高峻。极天,天之极处,这里指至高无上的皇权。”而在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的译文中,却将这一句翻译为“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后一种译法也常见诸种参考资料,这是把它当作了定语后置句式。到底哪一种更加合理些呢?我们来看一下文本:“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以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段文字是从三个层次来说的:国君的位子很重要;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对得起这个位子;不这样做的话不行。第二层两个句子使用的是典型的对称句式,由后一句来看,“无疆”修饰“休”,反过来却不行,则“极天”修饰“峻”为好,而不能作为定语后置看待。再有,将“极天”解释成“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似乎不妥。“极天”一般有三种理解:1.至天;达于天。唐·杜甫《秋兴》诗之六:“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2.指天之极远处;远处。清·姚鼐《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3.满天,到处。明·屠隆《彩毫记·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极天戎马。”而从前文的“积德义”和后文的“厚德”等来看,这一句翻译成“应追求最高境界的德义”更恰当。

四、虽在下愚

这一句,苏教版教材课文注释,将“下愚”解释成“最愚昧无知的人”,配套的教参读作“虽/在/下愚”,译为“我虽然最愚昧无知”,而不少参考资料却将这一句读作“虽/在下/愚”,翻译成“虽然我(很)愚昧无知”。其实,从语义上来看,“我最愚昧无知”并没有体现出注释中的意思,且与“我很愚昧无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孰是孰非?让我们来推敲一下文本:“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从这一段的语意来看,表达的是“即使是处于下愚(最愚笨)的人”,(也)“知”道“源不深而望……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的道理),“(更何)况是明智睿哲的人呢?”这样,才能更加凸显这一道理的尽人皆知、这一做法的必要必须。而且,从该段文字的前后内容来看,魏征从始至终,都没有把说话的方向对准某个具体的人,他指向的都是不确定的人,如“思国之安者”“人君”。因此,将该句读成“虽/在下(我)/愚”,是不妥的,在前面加上“我”,也纯属画蛇添足。

五、以戏弄臣

对该句,苏教版教材课文没有注释,配套的教参译文作“以此来戏弄我”, 读作“以/戏弄/臣”,而有的参考资料则读作“以戏/弄臣”,意为“把它给弄臣嬉戏”。如果我们从《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节文字看,事情的过程是:秦王得璧大喜——取回和氏璧——指斥秦王无理无信。如果我们细看,则会发现,他指斥的话句句呼应开头秦王见相如的情景。“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呼应“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礼节甚倨”呼应“秦王(得璧)大喜……左右皆呼万岁”,“得璧,传之美人”呼应“传以示美人”,“以戏弄臣”呼应“及左右”, 最后得出“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呼应“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的结论。这样看,“戏弄我”就显得不太恰当,且从秦王君臣的表现来看,“戏弄”之说也显得有点牵强。

作者简介:张平,1968年生,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篇5:党性不强的表现

一、厘清党性分析与党的纯洁性内涵

XXX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高屋建瓴论述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又阐明了党性分析(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对纯洁党性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厘清党性分析与党的纯洁性的内涵。

二、深刻理解党性分析

1、党性、党性分析及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和完善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首先要搞清党性、党性分析的科学内涵。所谓“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且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性和特性,集中体现了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我党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性质,以及党坚持这一性质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就是我们党的党性,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党性。所谓“党性分析”,是指共产党员结合思想作风实际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提升等增强党性的路径和方法。科学地进行党性分析,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的主动性自觉性,是共产党员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所谓“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定期组织党员检查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等情况,查找问题,剖析原因,认真整改,永葆党员纯洁性。这一制度是实现党性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得到锻炼的创新型制度,是保证党员经常接受教育、永葆纯洁性的长效机制。其重要标志是,形成党性分析的制度和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个人党性分析进行组织、规范和监督,并使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干部自我解剖的表率作用、党员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党性分析是链接党性修养和党的纯洁性的桥梁纽带。

篇6:虚荣心强的孩子的表现

1.比美

如挑新衣服穿,看见别人穿了件新衣服,一定要买件漂亮的;穿了双新鞋会时时把脚伸给别人看。

2.比富

夸耀自己家的“空调”、“音响”,自己和爸爸“乘飞机、住宾馆”等等。

3.比“能”

以“神童”自诩,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常说:“这有啥稀奇,我会算几百加几百呢!”爱听表扬、受不了批评,只能赢、不能输,否则大哭大闹,失去心理平衡。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1.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幼儿时期,许多孩子往往过高评价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2.成人教育方法不当。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又有经济承受能力,所以舍得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父母对孩子一味“吹高”、“捧高”,让孩子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从不受任何挫折。

上一篇:乐享童年活动方案下一篇:家私购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