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2024-04-23

听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通用13篇)

篇1:听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听优质课竞赛课心得体会

感恩学校领导提供了让我观摩、学习、自我提升的机会,我有幸观摩学习《江阳区城区片第七届小学数学教学展评活动》和《江阳区第七届新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展评活动》,听课两天,目睹了17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受益匪浅。每听一节优质课,我都热血沸腾,迫切地希望自己快速的成长、提升,能有机会站到这样的舞台展示自己。

下面是我在听完课后,总结出的自己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一、教师的基本功

首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一定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节精彩的课堂,一定离不开学生的情感参与与体验。特别是这次来自梓H路小学的李琳老师,语速适中、语言极具亲和力、温柔且富有感染力,能煽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目光始终不离开老师,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乐意去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粉笔字,气势如虹、刚劲有力的黑板板书一呈现出来,即刻便可抓住学生和评委老师的心。加强钢笔字和粉笔字的练习,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希望我能严格要求自己,静下心来好好练字。

二、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对于一堂优质课而言,学生的表现、配合,也势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但是,这14位教师都能结合实际情况,巧妙的与学生展开亲切的交谈,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比如:习之学校的陈桥老师,结合上课内容,与学生交流有关位置的话题,师生之间迅速变得不那么陌生了。又如:泸师附小的周雪梅老师,用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自己工作所在的学校视频,让学生思考操场有多大?从而引出课题。

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次赛课中,老师们都运用了课件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 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比如:梓H路学校的李琳老师,整节课的设计用故事串联,并且故事通过ppt里面插入录音播放,标准、流利、声音洪亮的普通话,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如:习之学校林发源老师的《品德与社会》优质课―出行的学问,课件做得非常精美,动静结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辅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要达到好的效果,一定是一个接一个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喜欢学习数学和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往往是从对数学的兴趣开始的,而学不好数学,或不想再学数学的人,往往是从对数学失去兴趣开始的。

五、总结自身不足,吸取经验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得认真专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落实每一节课的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中:

1、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老师的教学思路要清晰合理。

3、教法应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展示。

4、充分利用好的课堂生产,灵活处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5、重视学生“四基”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总之,这次江阳区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他们在课堂上精彩绝伦的“表演”,他们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将成为我今后奋斗的目标。

篇2:听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竹园镇土桥小学 海石安

前段时间,我观看了省优质课录像,通过观看录像我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

1、精心准备设计教育教学。

平时组织教育活动时,有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充分准备时,教学目标的打成度就会较低,今天通过听几位老师的课,更深深感触到尽心备课得重要性。因为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 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2、多媒体教学,兴趣浓。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习的责任也就能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的学习才是一重真正的自主学习。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优秀的骨干教师请教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更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篇3:高中化学优质课之我见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 化学优质课应符合以下几点:

一、三维目标

新课标中将原来的教学目标改为了“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知识的范围和深度必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技能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切实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态度和方法论以及价值观的教育要有机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不能像改革以前某些教师那样为教育而教育, 只在课程结束时说几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进行形式上的教育。要能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并配合教师, 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

新课标实行后探究学习法成为热门话题, 但是不能错误理解新课标的要求而一味探究, 探究与传授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课堂探究是有限度的, 新课标所要求的重要知识才有全面探究的价值,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探究, 也不是只有做实验才是探究, 探究也不一定需要验证实验, 只要符合探究步骤, 符合探究方法, 分析图表等数据也是探究。

新课程强调实验, 主要强调通过实验的合理设置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在选择实验时, 不必强调多而全, 而应注意少而精, 以实现教学目标作为最终标准。突出学生活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以及情感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回忆已有知识或回顾生活现象的基础上产生已有了解但却尚未充分认识的问题, 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已有知识与经验中寻找新知识的增长点。对于实验是采用演示实验形式还是随堂实验形式, 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想办法增加探究活动的比例, 以体现突出科学探究的新课程基本理念。

选择教学方法要因材、因情施教, 灵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感和认识活动相结合, 要注意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心理特点, 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意对学生注意力、意志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 要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教学手段

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 能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有针对性、必要性和启发性。

确实, 边讲边实验的课堂教学节奏比较难把握, 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比较复杂, 这样往往会拖延教学时间。所以, 一些不是十分关键的实验我们还可以放在课外进行, 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验探究。比如, “证明海带中含碘元素”、“钢铁腐蚀快慢比较”、“纸上层析”、“电解饱和食盐水”等一些比较安全的、操作简单但又耗时较长的实验, 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好药品和器材, 学生随时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 事实上许多学生对此是十分有兴趣的, 实验成功之后显得特别兴奋, 也使他们对化学学科产生更浓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 知识正确无误, 实验内容及操作正确规范, 语言准确精练, 符合化学语言表述方式。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知识连贯, 逻辑性强。知识量要合理, 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结构相统一。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并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实践活动, 能将最新科技成果、最新资讯应用于教学。能发掘教材内容及相关资料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态度和方法论以及价值观教育因素, 并将其有机地融合于教学实践之中。

五、教学能力

教师应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 教态要自然亲切, 语言简练, 板书工整、布局合理, 实验操作规范, 演示实验效果明显。课堂组织严密, 教学活动合理、有序, 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配合默契,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能及时发现问题, 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内容, 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用具。

六、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三维目标”展开, 每个环节联系紧密, 有层次感, 有递进性, 在课堂上学生能对随堂提问显示良好的反应, 巩固练习及书面检查正确率教高, 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篇4:浅谈如何上好化学优质课

关键词:优质课;新课改理念;化学

近些年,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推广。为了改变沿袭了几十年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方式,各地区都在举行优质课评比,旨在以优质课为导向和范本,从点到面推广新课改理念。优质课有别于一般的常态课。要想在优质课评选中获得好成绩,必须从课程设计、课堂驾驭等各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前不久,我的优质课“二氧化碳制备的研究”在省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得良好成绩,在此以这节课为例,说明上好化学优质课的关键点。

一、设计理念新颖

一堂课的设计是整堂课的灵魂,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关键在于设计。课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新理念: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切合课堂实际。在制订教学目标前,应认真查资料,弄清教学大纲,根据大纲制订教学目标。虽然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但总体上必须跟大纲一致。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

设定知识目标时,对于某个知识点,要指出是“了解”“掌握”还是“运用”,这三者之间体现了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我设计的优质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知识目标可以设定如下:(1)使学生掌握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正确选择制取裝置,能进行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般的知识点只需“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体现学生的能力,需写出学生要通过学习某些知识点,能够运用到哪些方面。如我的优质课中的过程与方法为:(1)通过对比氧气,讨论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将组装实验器材的软件运用于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3)给学生提供仪器,包括实验室中的仪器以及用生活中材料自制的替代仪器,让学生选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情感目标中,要展现出对化学的热爱,向学生传达化学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传递正能量。比如:通过学习某知识,激化学习化学的兴趣,懂得化学的美,等等。

2.导入新颖,并能在整堂课中有所呼应

如果导入只是纯粹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播放小短片,而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得到呼应,则这种导入是无效的。我的这节课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导入。问题是:你知道二氧化碳的知识有哪些?学生将收集到的知识点罗列在A4纸上,然后进行评价。在这些知识点里,出现了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收集二氧化碳的依据和检验二氧化碳的依据,这在后续的知识点学习中得到了呼应。

3.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化学是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物质的性质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我的课程设计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组装实验仪器。为了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我给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可以组装出多套实验装置,每组的实验器材不尽相同,并且某些组缺某个关键仪器,另一组多了一些干扰仪器。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又防止组与组之间因器材完全相同而抄袭,还可以通过增减仪器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4.自制器材的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将化学运用于生活的意识,并建立绿色化学的思维体系,我在实验环节设置了“另类”的实验器材,并和实验室的标准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自由组装出实验装置。这些实验器材是:矿泉水瓶代替集气瓶,玻璃吊瓶代替锥形瓶,塑料吸管代替导管,塑料泡沫做瓶塞。

通过用废旧物品做实验器材,学生受到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可以做实验仪器,那么化学实验并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中,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做一些没有危险的实验。这样既可以节约化学实验的成本,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

做好了课的设计之后,如何将新课改“以学生为体”的理念体现出来,这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包办,简单的、学生能推导的知识都让学生去推导。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方法错误或者得出结论错误都不要紧。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时,教师要注意观察,记下哪些组是正确的,哪些组是有待完善的。在上台展示环节,请做得完美和做得不够好的组都上台展示并讲解。然后让学生找出展示的小组中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说出理由,并帮其完善。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如果是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则由教师解决。

篇5: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1、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2、课前准备过程很有特点,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这样不会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觉得很紧张,而且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吸引到课堂中来,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3、渗透“转化”的思想

如:吴老师讲的《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本中,在渗透“转化”的思想方面上就做得很好。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在课的开始,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初步感到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有一定的联系。课中,通过两次的实践操作,学生更加明白了其实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在课的结尾,老师再适时进行了总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就知识。这样,“转化”思想贯穿于课的始终。

4、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如:吴老师讲的《三角形的面积》在这节课本中,老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拼摆,再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黑板上的图形做及时的补充;在小组合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老师也尽量让学生对其他各组的推导过程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许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靠大家的力量,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同时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5、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课的开始,老师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西湖的同时,解决园林工人遇到的问题:把一块长方形花坛平均分成两半,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开呢?如果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那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课中,老师又让学生求红领巾的面积、算出标志牌的大小。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性。

6、注重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能把所学的知识有条理的整理成知识网络图,对学生来说是重要而必备的技能。但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这个技能并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如何在确保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有效培养学生构建

知识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呢?这需要老师在备课时想出了几种方案,这单元概念的整理比较难,如在板书方面,该怎样板书既全面又精简呢,总不能把所有的概念的定义都显示出来吧,但如果只写概念的名称,这样做有意义吗?这些问题老师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概念记牢。考虑到“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杂,概念多,老师将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分成两个阶段,并采用小组合作,以组跟组之间的竞赛的学习形式,降低了整理的难度,有效的保护了学生的整理热情。在这里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是想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开拓,智慧得到碰撞。他们一起经历知识网络的构建,一起感受和体会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意义,并最终形成一种技能。

篇6: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9月23日,我与陈常娟老师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观摩会,一天不停歇地听了七堂课,虽累但收获颇丰,倍感欣慰。

平时都是自己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指手画脚。如今坐在台下,以旁边者的视角去看再熟悉不过的课堂,却倍感陌生。毋庸置疑这些老师的讲课都是精彩的,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几位老师的讲课对照下来,也发现不少的小瑕疵。其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是教师的语言。我在赞叹他们语言的丰富与适当的同时,也悲哀地发现有的讲课教师的语言哩唆,颠来倒去,说不明白。看到这个样子,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课堂。小孩子年龄小,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为老师,就怕他们听不明白,不放心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往往是越想讲明白越讲不明白,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依然无动于衷,却导致认真听讲的学生也索然失味,教学效果不好。这不由不让我思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语言,才能使自己好讲,学生爱听呢?

数学教师的语言要精,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去说。必要时,当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欲望时,甚至可以不说话,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是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的形象,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应该学会等待。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因为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思维发展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传授科学知识。数学教师要熟悉数学术语,能自觉,完整地进行表述。数学语言是描述及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特殊语言,表述的这些特性尤其需要数学教师对语言加强锤炼。

篇7: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一、教具简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

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的老师基本功都很扎实,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了解幼儿的起点,直面幼儿的教学现实。以前上课的时候一般都喜欢准备比较花俏的东西,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相信很多老师们也都走入过这个误区。但是看到中班数学课《水果篮》这节课的时候我感觉眼前一亮。这节课的执教老师从头到尾就是利用水果篮与孩子们游戏。比如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品种、数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尝试接着数的方法,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机会。我觉得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公开课的时候我们都应遵循简洁这一原则,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让教具真正的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摆设。

二、把时间空间充分的留给孩子。

在这次听课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孩子们拥有的自由,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能畅所欲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大班美术《森林小伙伴》这节课上,老师先播放手影电影,让幼儿自己充分感受和体验手形的变化和组合,孩子们天花乱坠的想象,然后在自己的手上开始画画,有的画了小白兔,大公鸡,斑马,还有海绵宝宝,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这次的作画更加记忆深刻。有了这样的活动经验,孩子们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美术更加感兴趣,动手能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在这节课上,老师与孩子们融入到一起,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创意,孩子们为自己能够自己设计的作品而骄傲。

三、培养孩子的社会自我

在听课的时候有一节课非常的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就是大班的绘本数活动《脚印》这节课不但有创意,也发展了孩子们的.社会性。老师利用脚印的方向和周围事物的变化,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上课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能正确的认识到周围事物,善于发现,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孩子社会性的培养,包括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朋友、周围的事物等,大千世界的变化。

四、精心创设了教学情境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许多参评教师都成功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例如:辽宁省张红霞老师的《猫和老鼠》时,张老师从幼儿熟悉的猫和老鼠入手创设情境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无锡的朱丹妮老师执教的《变变变》一课时,为什么毛毛虫会变成了蝴蝶?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下面幼儿探讨问题做好了铺垫。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篇8:化学教学中常态优质课新谈

关键词:师生关系;实验功效;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95-01

常态优质课是相对于一般的公开评比优质课而言的。它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等。笔者认为基础知识的获得关键在于平时的教学当中,所以尽心上好常态优质课,是决定学生的未来学习的关键。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上好常态优质课呢?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优化师生关系,发展和谐教育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用“沟通、信任、情感”来拉近师生关系。如果学生不接受教师本人,那么采用任何教学方法所起的效果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机,把满足和维护学生的自尊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达到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形成心灵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把教学一步步引向深入。

二、关爱学困生

学习上有困难生成为“学困生”,其一般特点: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方法不当,有的接受能力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们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给他们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抓住其闪光点加以鼓励。在他们实施教育时要讲究方法,要在真正摸清他们在哪方面不足的情况下,逐一用言语、行动去感悟他们。

我对“学困生”总是给予更多的问候、关心、体贴和帮助。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并不另眼相看他们,从而减小他们心理的压抑感、自卑感,真正从内心里有和老师亲近沟通的欲望。对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尽量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尽量解解答一切问题。并给他们在学习方法上以指导,明确自己的差距。鼓励他们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大有进步的道理。对接受能力弱,对化学不感兴趣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只有他们对化学产生了兴趣,才能钻进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初步培养他们接受化学的能力。对他们多提问、多启发、多辅导。只要有一点儿进步,就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取得进步的成就感。使其学习的积极心,接受能力会逐步提高。这样,让“学困生”生活在一个处处受人关爱的集体中,使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重视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实验功效,培养学生多动手能力,从而使他们学会自主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最主要的方式。因此,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是新课改的关键性课题。

化学实验教学从形式上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协同实验和社会实验四种,在化学教学中,围绕“三维目标”,通过上述四种形式实验教学,对学生诸多方面能力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下面就通过如何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谈几点看法。

1、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力

注意是人人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在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够专心致志且特别感兴趣地获取知识,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创设趣味演示实验,引起培养学生更大注意。

2、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得出关键实验现象的能力。

3、分析、改进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的优缺点,培养和诱导学生运用掌握的实验知识,在对某些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会从事物的本质去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教师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让两、三个学生代替老师演示,然后让全班学生集体讨论他们实验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教师集中点拨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样能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规范实验操作能力,并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教育。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提高,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既可以从一节课的内容去评价,也可以从阶段性的成果去评价,还可以从学生作业整洁规范与否评价等等。这样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与提升的空间。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以上上好常态优质化学课的三个方面看,教师要创设育人氛围,优化师生关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多样性与发展性评价学生。教育质量将全面提高,教育之花将遍处绽放。

参考文献:

[1] 彭继贵: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论坛(N)山西学英语报社,2006:22

篇9: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12月14日上午,在西庞村小学聆听了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以及课后同仁们精彩的点评,结合新课改,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实现好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受体,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今天,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所以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学生自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能淡化,更不能迷失自我,教师要适当适时进行点拔、引导、总结、提升。要把握好这个度。

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学习:积极参加是构成学生良好学习素养的重要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程度上要靠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优势,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交流,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是教会学生学会交往、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发展个性的最有效方法。但不能徒有形式,要把有效的方法落到实处。

三、课堂评价――激励表扬:在课堂上不断激励表扬每个学生,就算学生有点错,教师也是用表扬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教学中,我们要赏识学生,不断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尤其要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理解,教师应该用策略的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适时的指导或提出不足。

篇10:听英语优质课心得体会

绥棱县第一小学

肖颖

两次英语课听课活动已圆满结束,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这些优质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每位老师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同时教学设计灵活、新颖,别具一格。教师们创设各种情境,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并学会用英语,各位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的都很好。设计各种情景,采用听、说、读、写、做、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她们的课堂流程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教师引导得法,在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之前教师都先做个示范,学生虽然不一定听懂老师的指令,但就因为有她的示范表演,所以,学生总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积极地开始课堂活动,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采用分解难点、分步呈现、逐步扩展、层层深入的方式,注意示范的质量,保证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通过各种模仿和操练活动,使学生掌握新的语言形式。她将单词和词组的学习与句子相融合,注意语言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她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学习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语言,注意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篇11:听初中地理优质课汇报课体会

——地球与地图(地图的三要素)

自从工作来,一直都在上高中的课程,所以很多的区里面组织的初中地理教研活动都没有参加。但是今天,听说是汇报课,我想这堂课应该是一堂相当精彩的课堂,因此,再忙,也值得去学习学习。

上课地点:十二中分校;上课老师:年轻的龚老师;上课内容:地图三要素

今天下午听完这一堂自己曾经上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因此听了这位老师不同的上法,有不一样的感受,另外听了很多资深老师对本堂课的评论与提出的建议,收获不少,主要感受有以下几点:

1、教学中的术语的运用:地理教学中,在表述方面不仅要求语言精炼,而且在教学中掌握地理术语的使用,这一堂课中,讲述地图上方向的辨别,因此在课程讲述中,尽量使用方位词,而少使用上下左右的语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方位的情景;初一地理还没有学习坐标,学生对坐标的理解较难,所以课堂上,指向标就是指向标,不是坐标,语言表述,教学用词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敬语的使用,是对学生的尊重。

2、起引导作用的板书:板书在教学中必不可少,四十分钟,学生不可能达到每分钟都高度集中,都有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会突然间反应不过来,课堂的进度到哪里了,或者说现在学习的是哪个内容,而板书就可以起到引导,提醒的作用。是一堂课知识的框架,知识的结构,有引导,总结的作用。

3、教学辅助作用的课件制作:多媒体不是黑板,它起到的作用应该是黑板不能够完成的,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例如:动态的过程展示,视频的播放,不同地图的对比分析,地图中重点的表达、强调等;同时课件制作中,要有逻辑性,比如地图三要素中,一定要把三要素体现出来,例如:(1)、方向;(2)、比例尺、(3)、图例和注记,这样有总结的作用,学生学完就能感到地图有三个基本的要素。

4、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入,去一个新的学校,利用学校新环境的资源来作为引入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关注度,引入的语句精炼,并且要起到课堂提纲的作用,让学生在一听引入话题就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本堂课应该学习什么;课堂教学环节中,各部分知识点的时间把握要分配得当,把握清楚;教学过程中的过度语言,过度情景一定要自然得体,体现出知识点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必然的;课堂结束的时候,布置作业才算得上是一堂完整的课堂。

5、教学激情与教学:教室在课堂上一定要充满激情地面对课堂,用阴阳顿挫的语言来提起学生的注意力与精神,用加重的口气来表达出一句话的重点、关键词。只要老师自己充满激情地对待课堂,学生大多也会充满激情。

篇12: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化学优质课

公开课,作为一种被众同行评说的课,历来受到无数教师的重视.而新课程理念以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要上好一节化学公开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备课要备到“点”上

所谓“点”即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教师至少对这些点要心中有数,这就需要教师事先精心备课,找准这些关键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二、好的引言是“激活”课堂的关键

一位好的化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该有激活课堂气氛的技巧.而好的引言是调动课堂的兴奋剂,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可以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

三、师生共建化学课堂

新课改提倡互动教学,教师不能以自己预设的教学方案和思路去取代学生的思路,更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活化课堂氛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由现象分析出结论等),并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还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将课堂真正变为学生的舞台,使学生成为主角,让课堂充满活力,使互动达到最高境界.然而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或是有问题不敢提.理论上学生的问题应该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让学生有机会把问题提出来,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的习惯.

四、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提高,多媒体进入课堂目前正趋于常态化.多媒体以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将抽象变为具体,让平面生成立体,把静态变为动态,它以声、光、形、色等多种功能协同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生动活泼的动画把学生带入神秘的化学世界,使学生兴趣盎然;大量的信息传输使知识密度加大,课堂节奏变快;形象逼真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让人身临其境,一目了然.用丰富多彩的课件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把多媒体课件与化学教学有机整合利用,如实验现象不明显可用它来放大实验效果,危险实验可用它来模拟演示等,但是千万不能用多媒体取代动手实验.这样,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大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在教学中融入德育,使教书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化学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承,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更应该是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化学教材处理时要挖掘和渗透德育教学因素.如,用化学家的科学精神进行人文教育;在上到《空气》时,用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培养学生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上《爱护水资源》时,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六、创新精神

一堂好课不仅要注意科学性和流畅性,更要注意有没有创新点,即我们所说的“亮点”,这是一节公开课真正出彩的关键.有的教师课件做得好,让人眼前一亮;有的教师教学设计十分巧妙,让人若有所悟;有的教师教具使用别出心裁,直接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等等.有了创新,一名教师才会实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再向魅力型教师的转变,上起课来就会如鱼得水,同时学生听起课来就会有如沐浴春风.

七、知识拓展

好的公开课不应该完全按照课本知识的顺序讲下去.大多数情况下,知识的拓展水到渠成,课本以外的知识有许多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不应照本宣科,这样课堂才不会死板,才会充满活力.

八、课后反思

笔者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课后反思出来的.(但是参加评课也可以提高人的思想水平,拓展人的思路和视野.)课后反思能将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做出适当的反应,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牵涉到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科学,需要我们每位化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加以研究.

篇13:小学科学优质课听心得体会

这次有幸参加了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展示活动,学习了五位老师的科学教学,受益匪浅。

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首先想到要买一张地图,把地图拿在手里似乎觉得心里面更有底,有那么一点安全感。在我们科学课上,也有着这样的一张地图,它是我们引领着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路径图。

在进行一堂科学课的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析,我们的设计思路,也就是路径是什么。一般来说,应该是: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资料、观察、实验、调查)——分析和解释——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如果我们的课的思路,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另外,这个路径图还告诉我们每个年级的重点发展目标是什么。就好像我们看地图,要明白自己在图中的哪个位置,才能找到方向和在这个位置的关注目标。在这方面,路径图的描绘是有它的规律的,牵涉到技能发展、学生的认知实际、心理发展状况等,并不是按照课程专家个人的意愿编排的,各国基本上都是这样,这是规律。大幅度的超越这个规律会带来课的复杂化;没有这个按图索骥的意识,往往会造成课的无目的化,或者抓不住重点。比如三年级重点要发展观察能力,六年级下学期重点发展拓展与应用的能力,综合化程度更高,等等。按照各册书的进度,在每册书的最后都有一个显性化的探究能力单元,这就使我们比较好把握。每册书的那个单元,使我们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的又一个路标。

因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一定的,而每个阶段我们能掌握的探究技能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可能三年级的课、六年级的课都是按照“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分析和解释——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这个思路设计的,但是要清楚,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用到的技能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三年级可能更多地是通过观察、比较来搜集证据,四年级可能一些比较容易动手的实验,五年级就要有一些实验变量的参与,这要注意控制,六年级就是模拟实验,制作解释的模型……等等。可以调用以前已经形成的技能,也可以渗透以后要重点训练的技能,但不要忘记发展本册的重点技能。比如马亚莉老师就把握了学生分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对一些动物进行分类,自然地引导出对动物胎生和卵生的区分;比如范国生老师问学生:“怎么样可以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直接就对学生假设能力进行了调用。科学探究的味道就很浓。

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这就是方向。有的老师注意了知识教学的设计,忽视了对探究能力的训练和调用,忽视对这个路径的敏感,就会造成显得科学探究的达成度不够,围绕着知识点来展开课的总体设计,你就会觉得一课科学教材比较繁,点太多,不知道抓哪个。比如《生命从哪里来》这课,你抓住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去发现”这个主线来设计,你就轻松了,学生充分地去说,说到恰到好处的时候,你一总结点拨,各种问题和观点,就自然出来了。

上一篇: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下一篇:妈妈助人为乐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