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馒头读后感

2024-05-12

一个馒头读后感(精选6篇)

篇1:一个馒头读后感

看了《一个馒头》这篇文章,我心中有了深深的感触。

十三岁那年,作者考进了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有一次,他父亲吃剩了一个白面馒头,母亲便拿纱布包好,兴冲冲地冒着雨去把馒头送给正在学校的作者。可是,到了学校后,母亲再把馒头扔给我时,不小心把它丢在了地上,引起了同学的们嘲笑。作者的自尊心受到了践踏,愤怒地捡起馒头,当着母亲的面把它扔掉了。母亲的嘴抖了半晌,最后一声不响的转身走了。

看到这儿,我真替那位母亲感到难过。自己辛辛苦苦冒雨走了二十里路,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送些吃的,而自己的孩子竟然不理解母亲的苦心,把它扔了。这白面馒头在他们家可是难得的美食啊!作者在扔掉这来之不易的馒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母亲的感受?有没有想到母亲冒雨走了二十多里路?有没有想过母亲没有自己享用,而是把馒头给了自己?这一时的冲动,会给母亲带来多少伤害啊!

而我也想起了自己。上周,当妈妈兴冲冲地把自己花了不少时间拟定好的“奖励表”拿给我看时,我却因为不满意其中的一句话而把表撕了!这是多么不尊敬妈妈啊!妈妈花不少时间做这个表,就是希望我能养成好的习惯,改掉坏毛病啊!而我却因为一时冲动把表撕了!我在撕得时候,却没有想到,这么做妈妈会有多伤心啊!我就像文中的作者一样,不顾别人的感受!

作者最后后悔了,他写道,“许多年来我一直不敢正视我母亲的那双眼睛,忍受着自己良心日复一日深深地自责”。我也应该改掉脾气暴躁的毛病,尊重他人。

篇2:一个馒头读后感

读过《一个有缺口的馒头》这篇课文,觉得这个故事字里行间露出一缕缕伤感,虽然淡淡的,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悲伤。

大胡子少校去送军粮,半路遇饥民抢食馒头,小女孩虽饿得无比瘦弱,但得知这是送给前线战士们的军粮,便把馒头还给少校,连嘴里咬着的也不例外,一周后,少校来找女孩,女孩却已经在三天前饿死了。

一个馒头也许可以决定女孩的生死,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女孩选择了祖国的和平——把馒头还给抗日前线的战士们。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境界呢?当读到女孩把馒头还回车上那一段时,感到女孩那样懂事,那样可怜。同时也对敌人与战争多了一份厌恶甚至仇恨。我突然想到了现在我们的生活,当遇到一些事情时,我们大多只想自己,而《一个有缺口的馒头》中,我看见了人纯洁、美好的一面,我禁不住问自己:如果我是女孩,我也会这样选择吗?又是一个黄昏,夕阳中五星红旗熠熠生辉,这时我似乎听见国歌的声音,庄严、肃穆,我的心如同天边的云朵,被爱国的夕阳映得热血沸腾,脑海中反复出现着那个有缺口的馒头……

篇3:一个馒头读后感

2005年底,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在国内公映。胡戈在2005年12月31日,制作了一部20分钟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并上传网络。他将电影《无极》内容重新编排和剪辑,嵌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中国法制报道》节目中,同时更换了台词和原影片中人物的称谓,最终演绎为电视台主持人向观众讲述2005年某月在某市发生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侦破过程。胡戈在影片片尾注明了所引素材的出处,如“电影画面镜头素材提供:电影《无极》剧组,导演陈凯歌”等。

《馒头血案》的趣味获得了网民的推崇,而《无极》的抽象反倒“赢得”一片嘘声。胡戈以恶搞式的诙谐方式表达了他对《无极》这部影片的不满和批评。2016年2月8日,《无极》导演陈凯歌指责胡戈侵权,并表示将诉诸法院。自此,关于《馒头血案》所牵涉的侵权问题众说纷纭。法律原本定纷止争的功用在此案中也显得无助而无力。

二、侵权问题分析

首先,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具有双重性,既有著作人身权又有著作财产权。我国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其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享有17项权利,其中4项人身权利,13项财产权利。本案中,可能涉及到的著作人身权有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涉及到的著作财产权有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和汇编权。

另外,《无极》电影的投资者为四家公司,而非陈凯歌,陈作为导演并非著作权法规定的《无极》电影的著作权主体,因而陈以个人名义起诉胡戈侵权并不合适。除此之外,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尽管不受50年保护期的限制,但胡戈也并未侵犯此两项权利。胡在片尾已作出援引素材声明,无侵犯其署名权之事由。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歪曲是指故意改变事物的真相或内容。篡改则是用作伪的手段对作品进行改动或曲解。著作权法之所以赋予作者保护作品完整权,是因为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只有作者才能修改其作品,因此,任何人歪曲、篡改作品的行为都应予以禁止。但该权利的行使是以歪曲、篡改作品的行为对作者声誉造成损害为条件的。如果说《馒头血案》对《无极》的作者或导演的声望或名誉有损害的话,并不是《馒头血案》作品的传播造成的,而是《无极》本身存在的纰漏导致的。胡戈制作影片只不过以批评方式阐述事实而已,况且有很多观众表示正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才使得《无极》为大众知晓,间接上胡戈的批评反倒拉动了《无极》的票房收入,因此也并未侵犯其保护作品完整权。

三、《著作权法》中的模糊之处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侵犯著作财产权方面存在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该案是否存在法定许可抗辩或合理使用抗辩,其中又以合理使用抗辩为争议焦点,同时也戳中了我国当前《著作权法》最脆弱、最模糊的暧昧之处。著作权中的法定许可仅限于四种情形:1.报刊之间转载摘编文章;2.录制(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作者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3.广播(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及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4.教科书(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显然,胡的行为不构成法定许可。

而对于合理使用,《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作了穷尽列举式规定。在所有的12种合理使用情形中,有两种可能适用本案: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尽管胡戈在影片片头已作出声明:“以下你看到的东西,是本人自娱自乐之作,内容纯属虚构,全是瞎编乱造的,本东西仅限个人欣赏,禁止传播。”姑且认为该作品是个人欣赏或评论作品之目的,但并非忠实于原作品的直接引用和使用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范畴尚待考量,而这却在我国现有著作权法边缘地带打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擦边球。

参考文献

[1]李旭.《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的疑案[J].网络法律评论,2010(6):39-43.

[2]苏力.戏仿作品的法律保护和限制——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切入[J].中国法学,2006(6):56-74.

[3]卢海君.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J].政法论坛.2014(06)

[4]崔国斌.加框链接的著作权法规制[J].政治与法律.2014(05)

[3]彭桂兵.网络著作权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出版.2013(03)

[5]牛静.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现象评析[J].国际新闻界.2009(12)

[6]马书勤,张志伟.“草根文化”现象及其发展趋势[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04)

篇4:一个馒头的启示

【活动缘起】

周一早餐过后,转到教室,看到一些被吃的“没完没了”的馒头,或塞于抽屉,或弃于垃圾桶,表达着无声的抗议。一个馒头虽小,道理很深。乱丢饭菜、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当下中小学校已是司空见惯,长此以往,积非成是,积习难改,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又将何去何从?

【活动目的】

1.了解馒头知识,体会馒头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不丢馒头、不倒饭菜的好行为。

2.培养学生分辨能力,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结合《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熏修感恩劳动、感恩父母的好德性。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知识准备:馒头是怎样“炼”成的。

2.材料:“馒头的营养及作用”

3.文章:《餐桌上的浪费》《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班会主持:班长杜守兰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学生齐读

《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饭前感恩词》:

饭食之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饮食约而精,园蔬与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萝卜白菜保平安人生。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大众信任支持。 愿天下所有人都有饭吃。

师: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出示垃圾桶里捡到的馒头)馒头,普普通通的一种食物;吃馒头,简简单单的一顿早餐;丢馒头,轻轻松松的一个动作。可是,当这一幕在每一天,在每一所小学不断上演时,同学们,你以为丢掉的仅仅是一个馒头吗?出示课题:馒头,馒头!

第一环节 发放“问卷”,调查早餐状况

问题一:早餐你吃了几个馒头?( ) A.经常吃两个 B.经常吃一个左右 C.经常吃不到半个或基本不吃

问题二:对于吃剩的馒头,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 A放着,等饿了再吃 B吃不完随手扔掉

搜集并整理数据。结果如下:一.经常吃2个的9人,占45%;吃一个左右的7人,占35%;基本不吃的5人,占2 5%;二.对于吃剩的馒头,“扔掉”的8人,占40%。

师:统计数据,我们分析:一、平时喜欢吃馒头的同学,占不到一半;二、吃不了浪费掉的同学,接近一半!这个现象是“果”,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又是什么呢?

第二环节 讨论交流,重新认识馒头

师:同学们,当你拿起馒头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它的味道?这个馒头好不好吃,甜不甜?你有没有思考,这个馒头是怎样来到我的手里的?在它身上,究竟有多少故事呢?那么,就让我们刨根问底,看看馒头的由来吧!

一、馒头是怎样“炼”成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归纳小结,形成答案)

小组甲:时间周期长。馒头取材于面粉,面粉来自于小麦。秋播,冬生,春熟,夏收,结束了小麦的轮回,接着进入加工厂,磨成面粉,然后来到食堂,经历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在热气腾腾的蒸锅里,“破茧成蝶”成了白白胖胖的馒头。

小组乙:劳动强度大。从田间地头,馒头开始了它漫长的“演变”:耕种,管理,收割,脱粒,晾晒,入仓,运输,加工,制作,最后一站是教室。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小组丙:参与人员多。有农民伯伯、收割机师傅、运输司机、加工厂工人、炊事员、值日学生等。一个小小馒头,竟然凝聚了这么多劳动者的付出,真是来之不易啊!

师小结:这个帐一算,明白了,馒头虽小,来之不易。吃在嘴里,甜在心上。馒头为什么这么甜?因为它历经了风雪雨霜,因为它吸收了日月精华,更因为它凝聚了劳动者的汗水!因此,让我们感恩劳动者,感恩父母。扔掉一个馒头容易,可是做成一个馒头呢?代价真的太大了!那么,作为餐桌上的主食,馒头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二、馒头(小麦)的营养(生甲读)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面粉经发酵制成馒头更容易消化吸收。主要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补充能量的基础食物。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有利于保护胃肠道。胃酸过多、胀肚、消化不良而致腹泻的人吃烤馒头,会感到舒服并减轻症状。

师:同学们,馒头来之不易,是无数劳动者汗水的结晶,它食用方便,制作简单,营养丰富,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能量。这么好的食物,我们有什么理由糟蹋呢?把吃不完的馒头扔掉,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

第三环节 结合《弟子规》,谈谈对浪费粮食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言,记录)

麦元洪:早上不吃馒头,上课时肚子饿,头晕,身体没劲,就会影响学习。经常不吃早餐,营养跟不上,久而久之,疾病就会来找你了。比如肠胃病、结石等。身体垮了,父母会担心难过。身有伤,怡亲忧。这是不孝的行为啊!

尹定华:丢馒头是一种浪费行为,糟蹋粮食更可耻!既对不起种粮食的农民伯伯,也对不起爸爸妈妈。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吃,供我们穿,供我们上学,我们却不珍惜,这也是不孝的行为。

孙兵:经常丢馒头是一种坏习惯,长此以往,长大了就变成败家子了。到时候,浪费的就不仅仅是粮食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乱丢馒头、乱倒饭菜也是一个品德问题。德有伤,怡亲羞啊!

师:是啊,小小一个馒头,却蕴含了这么多道理。人不学,不知道啊!今天我们终于明白了,丢馒头原来是一个很严肃的道德问题。道德滑坡、良知泯灭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那么,就让我们走出校园,看看社会上那些丑陋的一面吧!

第四环节 朗读文章一:《餐桌上的浪费》(杨雪琴读)

文章二:《暴殄天物,罪莫大焉》(杜守兰读)

第五环节 倡议书:《拒绝浪费 珍惜粮食》(班长读)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还有多少父母正在为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

同学们,为了让贫困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圣贤早已告诉后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为此,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

全班齐读倡议文: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篇5:一个白馒头作文

一个小女孩家里特别穷,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所以平时只能吃些粗粮,细粮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

女孩的奶奶已经70多岁了,因为身体很虚弱,所以要精心的照顾。每次女孩的妈妈蒸黑面馒头,总要特意给老人家做几个白面馒头,而白面馒头是不许女孩吃的。

小女孩上学后,早晨带黑面馒头用来课间充饥已成了她的习惯,

小学生作文大全

一天早晨,女孩和往常一样到厨房拿黑面馒头。因为厨房很黑,她不知道有白面馒头,匆匆忙忙抓了个馒头,塞进书包里,就去上学了。

两节课以后,她拿出馒头,却怔住了——那是一个白馒头。

尽管女孩已饿了,但他强忍这饥饿,把馒头塞进书包里。课间同学们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女孩只能不停的咽口水。接下来的课也没听进去,头脑都被白馒头占满了。她摸了摸馒头,心想:吃了这个馒头吧!反正回去也只是挨一顿打,又没关系。看完这个念头很快就别打消了,他觉得奶奶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和妈妈一样孝敬奶奶。此时女孩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叫,但他还是忍住了。

放学回到家中,妈妈不分青红皂白打了女孩一顿,然后问她:“你是不是偷吃了白馒头?”他一脸泪痕地从书包里取出白馒头,递给了妈妈,委屈地说: “早上拿错了,没敢吃,就拿了回来.”

篇6:一个馒头的旅行散文

我是蒸笼里面的一个香喷喷的馒头,和一群兄弟挤在一只蒸笼里,一个个热得浑身冒着白烟。大家和我一样都想逃出蒸笼,到外面去走一走、瞧一瞧,正如一个大姐姐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很快我就美梦成真,我和几位兄弟姐妹被一开车的叔叔买走,终于开始我十分憧憬的旅行,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乘车、第一次旅行啊!叔叔一边开车一边大口嚼着馒头,不一会儿,我的兄弟姐妹们全被狼吞虎咽塞进了肚子——真是可怜。也许是吃饱了再也吃不下去了,也许是我长得帅气他舍不得吃,我美美地想着。可是叔叔一抬手直接把我“咚”的一声扔向了车外,疼死我了,我重重地摔在地上。

冬天的夜晚寒气袭人,我冻得像冰棍,静静地、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此刻,我有点后悔出来旅行了,我好想我的兄弟姐妹、好想回到热乎乎的`蒸笼啊!突然一只大黄狗,径直朝我跑来,张着血盆大口,两眼放着寒光,这个庞然大物飞奔到我跟前,一口把我吞了下去,我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我慢慢苏醒过来,躺在这家伙的肚子里,暖烘烘的倒是十分舒服。几天后我成了它的排泄物被拉在路边,接着又被几个清洁工收拾到清洁车里。这可是我旅行以来第二次乘车,出来这么多天了,家里的兄弟姐妹们肯定也一样在挂念着我。想必这车子是送我回家团聚的,我越想越开心。回家后我要把我的经历和感想好好说给兄弟姐妹们听听,让它们羡慕羡慕我。

不想车子直接把我送到了垃圾回收站,怎么了?我成了垃圾了吗?我永远也回不到家了吗?我人生第一次旅行就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死亡之路吗?我难过地哭了,我绝望了。

工人把我放进大大的池子里,经过消毒、发酵等加工后,我摇身一变,脱胎换骨变成了无毒无害的绿色有机肥。辛勤的农民伯伯把我撒在一片绿油油的麦地里,看到这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希望之火在我心头重新燃起。我滋润着这些生机勃勃的麦苗,麦苗在茁壮成长,秋天一到,我成了金灿灿的麦穗。

上一篇:团委期末工作计划下一篇:幽默生日快乐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