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

2024-04-13

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共9篇)

篇1: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

摘要: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文章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系统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1989年,12月6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含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噪声污染,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随着2003年10月6日国务院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和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文件的出台,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中小城市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热潮来临,业内人士均已看好这个行业。但是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容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有些小城市只有2-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可能达到饱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混凝土企业应在材料的储备、设备的完好程度,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天气的变化、交通状态的影响、现场施工部位和施工条件等合理的指挥和调动车辆与人力,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从而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的竞争能力,保证混凝土质量,文章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1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环节包括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与控制、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交货检验抽检等各个方面。目前,许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观念淡薄,对混凝土行业和混凝土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设备选择的专业配置不高计量器不准确,甚至根本不进行任何检验,有的甚至以体积比来计量。对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不认识,把混凝土生产视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一般的建筑材料,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认真执行规范标准,弄虚作假,以此充好,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无法保证使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1.1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材料的严格筛选和进厂检验至关重要。对不合格原材料一率不得进入搅拌站现场。

1.1.1水泥商品混凝土应以当地大型旋窖水泥为主有质量保证和信誉好的水泥生产厂家。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水泥三证齐全,并依据规范规定,按批复检混凝土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

1.1.2粗细骨料采用优质的砂石料拌制混凝土,砂粒径进量采用超大粒径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砂石料单价有提高,但混凝的强度和强度保证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强度和强度保证率相同的情况下,可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混凝土混合材料费用往往还低于使用劣质砂石料的材料费。

1.1.3水拌制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饮用水,若采用非饮用水源应事先或定期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如符合标准,尚可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1.1.4外加剂矿物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为保证外加剂的有效含量,应加强对液体外加剂浓度的检验。需要更换外加剂的品种时,必须将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具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目前所采用的膨胀剂多为粉状产品,且掺量较大,最好设专门筒仓与水泥,矿物外加剂一起,在同一计量内累计计量。各种化学外加剂均应按相应标准规定分批抽检其混凝土的主要物理性,还应与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水泥及矿物外加剂,进行适应性验证。

1.2配合比设计与控制商品混凝土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混凝土生产技术实力的体现。操作人员要贯彻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配合比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难度,混凝土生产应根据施工单位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找规律,使配合比更科学合理,确保施工更顺利。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与强度系列化,一般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粗细骨料粒级,外加剂种类,初步设计若干个适当间隔的水灰比,进行系列配合比试验,配制强度选定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水灰比,调整配合比并试拌,试拌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作为选定的配合比,为控制混凝配合比,可在每个工作班对每种混凝土配合比抽取一次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

1.3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技术人员将施工配合比输入搅拌操作控制电脑中,对每一份配合比都要进行第一盘试拌,测这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观察其粘聚性及保水性,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后由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签字认可后正式搅拌生产。

1.3.1计量计量是关键环节,除设备可靠,定期检验,操作者与质检人员应加强监视,分析打印报表,发现误差超出或虽在允许范围内,但连续或稳定负正偏,均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1.3.2搅拌搅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平台上明确标识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操作平台上明确清晰的标识,便于工人辨识。同时加强工人的业务技能培训,养成复核即自我纠错的习惯。

1.3.3运输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配备车辆,控制发车时间,做到即不压车,又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装车前必须将罐内积水倒净,运输中保持罐体连续运转,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控制好入泵时间,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

1.4交货检验混凝土送至施工现场后,按发货单确认其品种,等级与数量外,需按规定进行交货检验。为适应条件的变化,应控制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缓凝时间,根据条件采取加缓凝剂及二次掺加减水剂等措施。二次掺加减水剂必须确定掺加范围,确保外加剂均匀掺入。

2提高员工素质和完善技术工作管理

培养员工和施工现场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混凝土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它是由许多环节而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完成半成品的生产,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养护,才能形成最终产品,所以混凝土生产一定要把员工的岗位培训当作重点来抓,要彻底放弃重利润,轻管理的思想,以书面提示,定期的客户走访形式来提供服务,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产品推销给客户。

3结论

混凝土搅拌站系统管理要求作到精益求精,才能发展成为管理人员成为技术、经营、生产等方面的复合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只有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篇2: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请邮箱联系:lcs012@gmail.com

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探讨

摘 要: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的过程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混凝土企业应在材料的储备、设备的完好程度、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天气的变化、交通状态的影响、现场施工部位和施工条件等合理的指挥和调动车辆与人力,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从而提升搅拌站的竞争能力。本文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管理

引 言

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随着2003年10月6日国务院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和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文件的出台,中小城市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热潮已然来临,业内人士均已看好这个行业。但是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容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有些小城市只有2-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可能达到饱和。我们公司如何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摆在我们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笔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公司带来一点帮助。

1.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环节包括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与

控制、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交货检验等各个方面。目前,许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企业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观念淡薄,对混凝土行业和混凝土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设备选择的专业配置不高,计量器具不准确,甚至根本不进行任何检验。对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不认识,甚至根本不接受。把混凝土生产视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一般的建筑材料,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认真执行规范标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最终导致各类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1.1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材料的严格筛选和进厂检验至关重要。

1.1.1水泥。商品混凝土应以质量稳定,信誉好的大型旋窑水泥为主,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散装水泥的入罐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并依据规定,按批复检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

1.1.2粗细骨料。采用优质的砂石料拌制混凝土,砂石料单价有所提高,但混凝土的强度和强度保证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强度和强度保证率相同的情况下,可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混凝土混合材料费往往还低于使用劣质砂石料的材料费。目前,夭然砂资源日趋紧张,建议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机制砂。使用机制砂时,应将石粉含量控制在10%的范围内,同时应严格控制其单级最大压碎值不超过25%。

1.1.3水。拌制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饮用水,若采用非饮用水源应事先或定期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如不符合,尚可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1.1.4外加剂。矿物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然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为保证外加剂的有效含量,应加强对液体外加剂浓度的检验。需要更换外加剂的品种时,必须将原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具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目前所用的膨胀剂多为粉状产品,且掺量较大,最好设专门筒仓与水泥、矿物外加剂一起,在同一计量计

内累计计量。各种化学外加剂均应按相应标准规定分批抽检其混凝土的主要物理性能,还应与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水泥及矿物外加剂进行适应性验证。

1.2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商品混凝土科学的配比设计是一个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操作人员要贯彻为下一道工序服务的思想,配比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难度。所以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施工单位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配比设计,通过试验找出规律,使配比更科学合理,确保施工更顺利。

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与强度系列化,一般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粗细骨料粒级、外加剂种类,初步设定若干个适当间隔的水灰比,进行系列配合比试验,根据企业生产控制水平所确定的配制强度选定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水灰比,调整配合比并试拌,试拌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作为选定的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确保出厂时不离析、不泌水、不粘、不抓底,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有特殊要求或特种混凝土配合比需专门设计进行试验。

为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可在每个工作班对每种混凝土配合比抽取一次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

1.3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

技术人员将施工配合比输入搅拌操作控制电脑中,对每一份配合比都要进行第一盘试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观察其粘聚性及保水性,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后由生产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共同签字认可后方可正式搅拌生产。

1.3.1计量。计量是关键环节,除设备可靠,定期检定外,操作者

与质检人员应加强监视,分析打印报表,发现误差超出或虽在允许范围内,但连续或稳定负(正)偏,均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1.3.2搅拌。搅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平台上明确标识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操作平台上明确清晰的标识,便于工人辨识。同时加强工人的业务技能培训,养成复核即自我纠错的习惯。

1.3.3运输。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配备车辆,控制发车间距,做到现场既不压车,又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搅拌运输在装车前必须将罐体内积水倒净,运输过程中保持罐体持续慢速转动,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控制好入泵时间,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

1.4交货检验

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除了按发货单确认其品种、等级与数量外,尚需按规定进行交货检验。为适应条件的变化,应正确控制出厂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缓凝时间,可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加缓凝剂及二次掺加减水剂等措施。二次掺加减水剂必须确定掺加范围,现场掺加时要快速运转罐体,确保外加剂均匀掺入。

2.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管理

企业员工和现场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混凝土是定时、定点、定量的体现在一个工程部位上,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它是由几十个甚至于上百个自然的、机械的、人为的因素和环节而决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岗位都是最关键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主次之分。因为混凝土生产工艺是连续的作业方式,完成半成品的生产,还要经过1-2个月甚至于更长的时间的养护,才能形成最终产品。所以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把员工的岗位培训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把它摆在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之首,要彻底放弃目前重利润,轻管理的思想,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完善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

由于许多施工单位的人员不了解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特性差异,因而在施工工艺上经常出现不适当的做法,而混凝土又是半成品,往往引起工程质量纠纷。因此,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搅拌站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非常有利于质量预控和关系和谐、融洽。建议公司在适当的时机,以书面提示、定期的客户走访等形式来提供服务,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产品推销给客户。

结论

商品混凝土搅拌公司的管理只有跨越过去不规范的单一型市场管理,对混凝土搅拌站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管理,才能发展成为管理人员成为技术、经营、生产等方面的复合型管理人员的范化管理;只有作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逐步解决存在的各种顽症,商品混凝土企业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兰小明.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管理与操作的因果分析法.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1.5

[2]吕勇.谈预拌砼搅拌站的发展.预拌混凝土,2004.2

[3]潘一毅.提高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率的具体措施.工程机械,2002.8

[4]任彩虹.搅拌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浅议.西部探矿工程,2006.7

篇3: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增加, 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1989年, 12月6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含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噪声污染, 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随着2003年10月6日国务院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和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文件的出台, 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 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中小城市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热潮来临, 业内人士均已看好这个行业。但是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容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有些小城市只有2-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可能达到饱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是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混凝土企业应在材料的储备、设备的完好程度, 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天气的变化、交通状态的影响、现场施工部位和施工条件等合理的指挥和调动车辆与人力, 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从而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的竞争能力, 保证混凝土质量, 文章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1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环节包括原材料, 配合比设计与控制、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 交货检验抽检等各个方面。目前, 许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观念淡薄, 对混凝土行业和混凝土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设备选择的专业配置不高计量器不准确, 甚至根本不进行任何检验, 有的甚至以体积比来计量。对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不认识, 把混凝土生产视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一般的建筑材料, 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不认真执行规范标准, 弄虚作假, 以此充好, 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无法保证使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1.1 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对材料的严格筛选和进厂检验至关重要。对不合格原材料一率不得进入搅拌站现场。

1.1.1 水泥

商品混凝土应以当地大型旋窖水泥为主有质量保证和信誉好的水泥生产厂家。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水泥三证齐全, 并依据规范规定, 按批复检混凝土凝结时间, 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 确保水泥质量。

1.1.2 粗细骨料

采用优质的砂石料拌制混凝土, 砂粒径进量采用超大粒径来提高混凝土强度, 砂石料单价有提高, 但混凝的强度和强度保证率大大提高。因此, 在强度和强度保证率相同的情况下, 可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 混凝土混合材料费用往往还低于使用劣质砂石料的材料费。

1.1.3 水

拌制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饮用水, 若采用非饮用水源应事先或定期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如符合标准, 尚可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1.1.4 外加剂

矿物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为保证外加剂的有效含量, 应加强对液体外加剂浓度的检验。需要更换外加剂的品种时, 必须将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具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目前所采用的膨胀剂多为粉状产品, 且掺量较大, 最好设专门筒仓与水泥, 矿物外加剂一起, 在同一计量内累计计量。各种化学外加剂均应按相应标准规定分批抽检其混凝土的主要物理性, 还应与不同品种, 不同批次的水泥及矿物外加剂, 进行适应性验证。

1.2 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商品混凝土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混凝土生产技术实力的体现。操作人员要贯彻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 配合比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难度, 混凝土生产应根据施工单位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配合比设计, 通过试验找规律, 使配合比更科学合理, 确保施工更顺利。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与强度系列化, 一般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 粗细骨料粒级, 外加剂种类, 初步设计若干个适当间隔的水灰比, 进行系列配合比试验, 配制强度选定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水灰比, 调整配合比并试拌, 试拌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作为选定的配合比, 为控制混凝配合比, 可在每个工作班对每种混凝土配合比抽取一次混凝土拌合物,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

1.3 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

技术人员将施工配合比输入搅拌操作控制电脑中, 对每一份配合比都要进行第一盘试拌, 测这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 并观察其粘聚性及保水性, 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后由操作人员, 技术人员签字认可后正式搅拌生产。

1.3.1 计量

计量是关键环节, 除设备可靠, 定期检验, 操作者与质检人员应加强监视, 分析打印报表, 发现误差超出或虽在允许范围内, 但连续或稳定负正偏, 均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1.3.2 搅拌

搅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 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平台上明确标识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 操作平台上明确清晰的标识, 便于工人辨识。同时加强工人的业务技能培训, 养成复核即自我纠错的习惯。

1.3.3 运输

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配备车辆, 控制发车时间, 做到即不压车, 又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装车前必须将罐内积水倒净, 运输中保持罐体连续运转, 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 控制好入泵时间, 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

1.4 交货检验

混凝土送至施工现场后, 按发货单确认其品种, 等级与数量外, 需按规定进行交货检验。为适应条件的变化, 应控制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缓凝时间, 根据条件采取加缓凝剂及二次掺加减水剂等措施。二次掺加减水剂必须确定掺加范围, 确保外加剂均匀掺入。

2 提高员工素质和完善技术工作管理

培养员工和施工现场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混凝土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 它是由许多环节而形成的, 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完成半成品的生产, 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养护, 才能形成最终产品, 所以混凝土生产一定要把员工的岗位培训当作重点来抓, 要彻底放弃重利润, 轻管理的思想, 以书面提示, 定期的客户走访形式来提供服务, 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产品推销给客户。

3 结论

混凝土搅拌站系统管理要求作到精益求精, 才能发展成为管理人员成为技术、经营、生产等方面的复合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只有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 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文章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篇4: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系统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1989年,12月6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含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噪声污染,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随着2003年10月6日国务院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和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文件的出台,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中小城市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热潮来临,业内人士均已看好这个行业。但是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容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有些小城市只有2-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可能达到饱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混凝土企业应在材料的储备、设备的完好程度,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天气的变化、交通状态的影响、现场施工部位和施工条件等合理的指挥和调动车辆与人力,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从而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的竞争能力,保证混凝土质量,文章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1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环节包括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与控制、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交货检验抽检等各个方面。目前,许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观念淡薄,对混凝土行业和混凝土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设备选择的专业配置不高计量器不准确,甚至根本不进行任何检验,有的甚至以体积比来计量。对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不认识,把混凝土生产视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一般的建筑材料,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认真执行规范标准,弄虚作假,以此充好,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无法保证使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1.1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材料的严格筛选和进厂检验至关重要。对不合格原材料一率不得进入搅拌站现场。

1.1.1水泥商品混凝土应以当地大型旋窖水泥为主有质量保证和信誉好的水泥生产厂家。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水泥三证齐全,并依据规范规定,按批复检混凝土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

1.1.2粗细骨料采用优质的砂石料拌制混凝土,砂粒径进量采用超大粒径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砂石料单价有提高,但混凝的强度和强度保证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强度和强度保证率相同的情况下,可降低水浞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混凝土混合材料费用往往还低于使用劣质砂石料的材料费。

1.1.3水拌制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饮用水,若采用非饮用水源应事先或定期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如符合标准,尚可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1.1.4外加剂矿物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为保证外加剂的有效含量,应加强对液体外加剂浓度的检验。需要更换外加剂的品种时,必须将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具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目前所采用的膨胀剂多为粉状产品,且掺量较大,最好设专门筒仓与水泥,矿物外加剂一起,在同一计量内累计计量。各种化学外加剂均应按相应标准规定分批抽检其混凝土的主要物理性,还应与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水泥及矿物外加剂,进行适应性验证。

1.2配合比设计与控制商品混凝土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混凝土生产技术实力的体现。操作人员要贯彻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配合比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难度,混凝土生产应根据施工单位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找规律,使配合比更科学合理,确保施工更顺利。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与强度系列化,一般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粗细骨料粒级,外加剂种类,初步设计若干个适当间隔的水灰比,进行系列配合比试验,配制强度选定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水灰比,调整配合比并试拌,试拌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作为选定的配合比,为控制混凝配合比,可在每个工作班对每种混凝土配合比抽取一次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

1.3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技术人员将施工配合比输入搅拌操作控制电脑中,对每一份配合比都要进行第一盘试拌,测这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观察其粘聚性及保水性,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后由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签字认可后正式搅拌生产。

1.3.1计量计量是关键环节,除设备可靠,定期检验,操作者与质检人员应加强监视,分析打印报表,发现误差超出或虽在允许范围内,但连续或稳定负正偏,均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1.8.2搅拌搅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平台上明确标识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操作平台上明确清晰的标识,便于工人辨识。同时加强工人的业务技能培训,养成复核即自我纠错的习惯。

1.3.3运输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配备车辆,控制发车时间,做到即不压车,又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装车前必须将罐内积水倒净,运输中保持罐体连续运转,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控制好入泵时间,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

1.4交货检验混凝土送至施工现场后,按发货单确认其品种,等级与数量外,需按规定进行交货检验。为适应条件的变化,应控制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缓凝时间,根据条件采取加缓凝剂及二次掺加减水剂等措施。二次掺加减水剂必须确定掺加范围,确保外加剂均匀掺入。

2提高员工素质和完善技术工作管理

培养员工和施工现场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混凝土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它是由许多环节而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完成半成品的生产,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养护,才能形成最终产品,所以混凝土生产一定要把员工的岗位培训当作重点来抓,要彻底放弃重利润,轻管理的思想,以书面提示,定期的客户走访形式来提供服务,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产品推销给客户。

3结论

篇5: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

济宁金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济宁金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自主研发商品商品混凝土行业管理软件的软件厂商。产品经过客户9年的应用验证。以成为商砼站生产经营企业企业管理的利器工具。进年来,我们不断发现与金网砼业ERP产品功能及软件界面雷同的软件进行宣传推广。但国内真正能称之为的行业ERP的软件产品微乎其微。大多为工控数据共享软件,GPS功能扩充软件。作为高速发展、管理基础普遍偏低的新型产业,急需的软件平台需要部署企业的管理制度落地、支撑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办公、实现企业的资源掌控与透视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的智能化辅助决策,达到信息化管理升级的目的。

很多的软件开发都自认为自己的软件能够通吃,这是技术人的本色,而忽略了不同行业不能产业乃至不能公司的经营、管理、流程、结构的不同,导致本应是软件服务公司的,却成了整个公司去贴合适应软件的设置,最终结果就是方案的不成功。而我公司致力砼业ERP研发与实施10年有余,我们的产品完全符合中国砼业产业现状,并可应要做出人性化、定制化的调整。

背景特点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及商品混凝土政策的出台,给混凝土生产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同时混凝土生产行业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混凝土生产商迫切需要应用先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再创佳绩。

混凝土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落脚点是建立企业网络平台(ERP),以互联网为主导,系统之间数据可共享,形成集成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掌控混凝土生产、管理、经营业务的全貌。实时掌握全公司以及每一个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销售、原材料、资金、盈亏等的动态变化,通过网络,实时了解企业运行是否正常、问题所在、应对措施等。最大限度的把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以最终实现“四化”,即:管理工作简单化、管理文件标准化、质量管理规范化及企业运行系统化。进而全面提高混凝土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混凝土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当一批混凝土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还难以满足实现信息化的要求;一些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 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商品混凝土行业的未来,我们希望有条件的混凝土企业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拟定ERP系统的建设计划,尽快实现向科技化、信息化转型的跨越,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在行业中的地位;尚没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引进人才,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步入信息化管理的轨道。砼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由于我国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仅停留在起步的程度上,所以企业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争取早日实现信息化的建设。

目前进入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之一就是建设企业核心的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而在这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是企业内部的资源计划系统(ERP)。ERP是一种科学管理思想的计算机实现,它通常由产品配合比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材料检验、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和人事等方面以及相应的模块组成,采取集成优化的方式进行管理。ERP不是机械地适应企业现有的流程,而是对企业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并能导致组织机构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的重组。

针对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关注点,结合商品混凝土行业的特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商品混凝土企业信息化需求:

1、商品混凝土企业管理由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型,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难点:

1)、业务活动需要量化指标做指导

“细化” 管理意味着“量化”控制,在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相关活动如装料、运输等均需要量化工程指标定额,才能够考评活动的有效控制,而合理的量化指标确定取决于大量工程经验的提炼和信息的分析,这就需要工程经验的记录储存及大量数据的标准统计,手工作业环境很难做到!

2)、管理过程需要全面、及时的信息反馈

管理“细化”的过程就意味着更多的经营情况被准确地反映出来,量化考核指标下达之后,一定需要全面、及时地获取执行信息做以对比,才能有效评价业务活动,而这些信息的收集过程覆盖面广,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经常会出现人为遗漏和时间延迟,不能及时、准确地看到数据,就很难判断业务活动中的问题和

状态。

3)、人员观念的转变需要过程,人员素质需要提升

向智能管理转型的初期,各级人员必然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占上风,出现懈怠的漏洞,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智能管理的成效,而管理层如果缺乏统一的手段,则很难控制。

现代化管理对人员的文化、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行业发展特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现有人员结构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呈现出能力不足,这将直接影响到管理改革的成效。

2、商品混凝土企业有产量大价格低的特点,并且时效性性要求严格,业务活动环节紧凑,成本的归集点分散,这些特点决定了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资源状况(人财物)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低成本控制、规模化经营,这些都需要及时透彻的了解各项成本的发生、人力资源的结构、物流的分布、资金的分布等等,同时更关键的是随时了解资源的变化,做到“家底有数”。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势必造成资源的调配难,资源不平衡,资源利用的效益不佳等。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准确、实时的信息储存反馈系统,管理者可以实时看到所有的“家底”。

3、如何及时、全面了解企业大量的成本消耗在哪些环节?哪些是多余的成本? 如何合理评估成本压缩的空间还有多少?

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成本消耗环节繁多,尤其生产成本发生在不同的原料、机组、工程项目等,目前,大部分商品混凝土企业注重成本控制,但只能有一个大指标,无法收集详细的不同环节的成本,对应不同的核算体(原料、设备、运输、工程类等)进行成本的归集,同时成本定额缺乏合理性分析,造成成本的相对标准缺乏,这些都使得成本部门及管理者很难了解成本的准确消耗分布,因而缺乏控制成本的合理依据,无法评估可压缩成本的空间。

4、细化管理,层层考核,但是考核指标的合理性缺乏充足依据,可能导致被考核单位或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受挫。

5、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业务经营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下游(市场客户)的拓展的越来越广泛,企业如何才能具备赢得经营效益的基础?

支撑商品混凝土快节奏的运作,企业必需建立以下基础:

1)、全面的供应商信息及评价体系

包括供应商所有基础资料,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历史信息纪录,同时能动态更新,这样才能为招标比价、供应联盟提供充足的分析依据,以避免性价比不良的采购。

2)、信息准确、快速汇总筛选手段

需要汇总各经营单位大量的需求信息,同时根据库存量进行计算采购需求,这要求准确、及时,必须有相应的辅助电子化手段才能实现。

远程异地的信息传递工具,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时。

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紧密的信息联系是合作的基础,这些信息同时需要和企业内部的业务活动紧密关联,例如供应商库存量的信息,异地远程客户的销售量及结算信息等需要被动态实时地纪录,以利于企业的对外业务的控制和管理。

当前商品混凝土企业在以上方面均不同程度的欠缺基础。系统应用目标

建立符合混凝土行业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在实现内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运作基础上,帮助企业整合资源,统筹信息、原料与资金管理,提高整个企业竞争力;同时系统具有以下特性:灵活性、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经济性、安全性、方便性。

具体目标:

1.建立业务联动、运作高效的运作机制,加快对客户的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2.管理者通过系统实现整个业务运作状况的监控,使得整个业务协调、有序进行;

3.建立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提高计划管理水平,实现按计划采购、按计划生产,降低资金占用;

4.强化成本管理,显著降低采购、生产制造成本; 5.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加快库存周转速度; 6.及时掌控库存状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7.着重对业务与数据的关键点进行管理,如原材过磅称量自动化管理、原材实时库存管理、辅材实时库存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8.从原材耗用和设备运行的角度对企业的动态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在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实现原材成本和设备成本最小化; 9.及时反馈各种例外信息,发现业务的瓶颈,及时解决问题; 10.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科学决策;

11.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提供灵活的业务流程处理,并且能够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

12.实现车辆,司机动态管理。

13.支持各种财务软件集成接口,支持GPS车辆跟踪集成接口,支持搅拌楼系统接口。

方案整体架构

1.领导决策支持层包括财务管理、行业报表、合同审核、生产管理; 2.业务资源管理层包括以下系统:原料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辅材管理、设备管理、车辆管理、接口管理。3.生产资源管理层包括以下系统:调度管理、实验管理、配合比管理、磅房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管理。

以上三个因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砼业企业解决方案。金网砼业ERP3.0解决方案的价值体现

基于金网公司对混凝土行业的分析研究,结合多年来大量客户对金网产品的应用实践,我们推出了金网砼业ERPV3.0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规避风险、控制成本,其能够为砼业企业带来如下价值:

1、全流程(全业务)覆盖

系统包含多少模块,多少功能

2、规范管理,流程化控制

销售生产流程、采购流程、辅材管理流程、车辆管理流程等。提升公司形象。

3、数据统计/分析,(发货统计、原料消耗、运费等)提供效率,减少统计人员

4、成本控制

采购合同价格审批,采购结算。(冒充单据)系统与地磅相联,原料数量有保障。辅材精细化管理。

企业其他支出项目管理,支出费用一目了然。

5、弊端防治(管理漏洞防治)

A、系统与地磅相连,入库数量有保障,防治过磅员作弊。

B、机组接口,任务单、配合比直接写入工控系统,避免操作员录入错误。实际生产方量与原料消耗读取到ERP系统中,与发货数量及理论消耗做对比,防治偷料现象。及早发现搅拌站设备计量称误差。C、任务单、配比通知单、生产安排代替手写和电话通知,避免误听、误传、误写。

D、油耗考核,防止司机偷油。E、减少出错概率

7、信息提醒

业务及时提醒:如合同审批,配比下发,生产安排等。

提前告知:检验到期提醒,车辆设备到期保养提醒等。

8、车辆排队,大屏显示

借助硬件设备(或不借助硬件)实现车辆排队

9、二套帐

根据一套帐的真实数据,客户可方便灵活的生成二套帐数据,通过数据导入、修改方量、调整原料消耗、调整价格等方式生成二套帐数据。

10、自主研发产品

自主研发产品,拥有开发团队,方便系统个性化二次开发。

11、多版本,适合不同需求

磅房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辅材管理系统、基础版、标准版、企业版。

12、科学决策

提供合理有用的信息,方便决策 全程的计划管理,提高运作效率

多层次的协同机制,即时适应市场变化

13、提升管理水平

企业制度与系统有机结合,规范工作流程,规范管理 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14、集成性,多系统接口无缝链接,真正实现生产业务一体化。

电子衡接口 搅拌楼接口 实验室设备接口

其他客户个性系统接口开发

15、数据安全可靠

数据本地存储 内部传输

企业用户授权,防止越权操作

16、软件易操作,学习快速

用户各司其职 模块化结构,便与学习

工作流程完全符合混凝土行业日常工作习惯 每日工作提醒界面,不会因为遗忘耽误生产

17、易维护,无需大量维护成本

篇6: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

作者:

梁飞传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本世纪初十年间,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状况,展示我国在此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像高速铁路等新技术的出现,对混凝土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对混凝土搅拌站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搅拌机和混凝土控制系统是搅拌站的核心部件,一个是系统的“心脏”,另一个则是系统的“大脑”。这个两个部分就在本世纪初的十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以前简单模仿的模式,整体技术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产的混凝土搅拌站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还远销世界各地。

本文主要探讨目前的国内使用混凝土搅拌站的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1.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现状。

目前混凝土搅拌站制造企业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制造有两种方式:

1.1完全由混凝土搅拌站制造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优点:企业享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缺点:企业的投入研发力量往往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研发人员力量不足或者人员流失,使得产品本身的功能和性能不能够与时俱进的发展。

1.2外包给专业的自动化公司研发和生产。优点:符合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要求,强强联合,不需要混凝土搅拌站制造企业投入力量研发,研发和生产周期短,产品专业化程度高。缺点:混凝土搅拌站制造企业没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如果企业自身电气技术力量不足,产品质量取决于外包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售后服务。

2.中国市场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的技术现状。

通过近几年国内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国产的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已经通过实践的考验,越来越成熟和可靠。但其结构形式各不相同,归纳起来,目前主要有两大类:

2.1第一类,以PLC(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模式。这一模式有两种结构:工控机+PLC+仪表模式;工控机+PLC模式。

2.1.1工控机+PLC+仪表模式:工控机的功能是系统信息管理。PLC的功能是整个搅拌站逻辑控制和流程控制。仪表的功能是称重计量。优点:是最传统的结构,成熟稳定可靠。缺点:成本高,结构复杂。

2.1.2工控机+PLC模式。工控机的功能是系统信息管理。PLC的功能是整个搅拌站逻辑控制和流程控制以及称重计量。优点:系统硬件成熟稳定,结构简单。缺点:PLC本身对处理模拟量的局限性,制约了系统的精度。

2.2第二类,以单片机板卡或者单片机模块(仪表)为控制核心。有两种机构:工控机+单片机板卡;工控机+单片机模块(仪表)。

2.2.1工控机+单片机板卡模式:这个结构也称为“以工控机为控制核心”。工控机的功能是系统信息管理,以及整个搅拌站逻辑控制流程控制和称重计量。优点:系统结构简单。缺点:系统高度依赖计算机,一旦计算机或者单片机板卡出现问题,整个系统会瘫痪。

2.2.2工控机+单片机模块(仪表)模式:工控机的功能是系统信息管理,单片机模块(仪表)的功能是整个搅拌站逻辑控制和流程控制以及称重计量。优点:系统结构简单。缺点:系统高度依赖单片机模块(仪表),一旦单片机模块(仪表)出现问题,整个系统就会陷入瘫痪。

现在这几种模式,都是目前的主流模式,那种跟先进的争论由来已久,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笔者认为这几种模式都可以满足目前的技术要求,也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存在即合理”,或许是对这几种模式先进性与否的最好结论吧。

3.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各个企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把新的技术应用于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中。下面介绍几种目前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中的技术。

3.1双机双控技术: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停机,即使有些系统能半自动生产,也不能存储数据信息。双机双控技术是两台计算机同时运行,正常状态下,一台是生产机,一台是监控机。当生产机出现故障时,不需要人工干预,监控机立即变为生产机并接管生产,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和数据信息完整。

3.2湿度测量技术:一个方案是微波测湿传感器安装在料斗中或者运输带上,对物料湿度进行连续在线测量,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同步的计算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水和物料的比例,从而改进混凝土的塌落度。另一个方案是将微波传感器安装在搅拌机内,直接测量搅拌机混凝土的含水率。也可以将这两种测量结合到一起,可以实时对当盘或者下一盘混凝土的物料比例进行微调,已达到自动调整,保证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当然目前这种技术的口碑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关键是在使用过程中药进行定期维护。

3.3网络和信息技术: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现在各个行业都在利用该技术,提高自身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现在大多数的规模较大的混凝土企业都已近采用或者准备采用混凝土搅拌站的EPR管理系统。

下面简单介绍本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室管理子系统、搅拌站管理子系统、车队管理子系统、镑房管理子系统、营销管理子系统、材料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财务统计管理子系统、经理室子系统、统计分析管理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

它可以提高搅拌站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使所有业务通过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实现高效化、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生产成本,加强产销配合,改善资金运行情况,从根本上提高搅拌站的竞争力,使决策能充分掌握数据,更具科学性,有利于搅拌站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搅拌站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

3.4 GPS全球定位技术、GPRS无线网络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这三项技术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混凝土罐车的调度和管理系统。GPS实现卫星定位后,以GPRS或SMS(存储和转发服务)将监控目标的经纬度、速度、方位、海拔高度数据发回监控中心。该系统能够与混凝土搅拌站的EPR管理系统对接。主要提供以下功能:定时定位、作业项目管理、送料视图、路线管理、调度管理、油耗管理、实时监控管理、卸料监控报警、超速报警、超时报警、偏离报警、报警记录、轨迹回放等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可以科学、智能调度车辆,解决了施工现场的“压车”、“断料”问题,提高运输效率,有效减少混凝土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和成品混凝土的损耗,控制和降低了车辆的油耗和维修费用,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展望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更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系统中。但不管技术如何的发展,混凝土企业对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的要求的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笔者总结为“四高一好”:可靠性高,计量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信息化程度高,售后服务好。

篇7: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

一、考察工作说明

地铁是当今现代化城市的一项标志性交通设施,是市民现代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工程属大体积地下工程,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因此混凝土除强度等级要满足结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面的要求。鉴于此,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技术力量及产品质量,在地铁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考察的工作重点在于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厂家技术实力、产品质量管理控制等方面。

二、考察内容

1,企业概况

① 企业规模。

② 技术人员组成。

③ 公司业绩。

④ 企业所处位置,至市中心距离,交通状况是否良好。2,生产设备

① 搅拌设备产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小时理论搅拌能力。② 单盘混凝土搅拌量,单盘混凝土搅拌周期。

③ 计量精度控制情况。

④ 泵送车辆情况。

3,运输车辆

① 运输车辆数量,总运输量。

4,生产能力

①混凝土年生产量,最大日生产量。

②搅拌楼储仓一次装满后,最大能搅拌的混凝土方量。5,原材料情况

①原材料最大储存量(砂、石、水泥、外加剂、掺合料)。②湘江缺水季节砂、石骨料来源。

③是否可精确控制砂、石含泥量,搅拌站是否有水洗设备。④是否有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经验。

6,冬季加热、夏季降温措施

① 夏季站内原材料降温措施(砂、石、水泥)。

② 冬季能否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5℃ 以上,夏季能否控制

入模温度30℃ 以下。采取何种方式冬季加热、夏季降温。③ 是否有生产、运输混凝土过程中温度控制及检测的经验。7,质量管理体系

① 原材料进站时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

② 原材料供应厂家供应量及质量是否稳定。

③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质量控制体系。

④ 混凝土出厂前质量检测体系。

⑤ 所生产混凝土质量是否稳定(试件强度波动幅度)。⑥ 实验室水平。

篇8:论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

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 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随着2003年10月6日国务院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和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文件的出台, 中小城市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热潮已然来临, 业内人士均看好这个行业。但是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容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有些小城市只有2~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可能达到饱和。公司如何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公司带来一点帮助。

1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环节包括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与控制、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交货检验等各个方面。目前, 许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企业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观念淡薄, 对混凝土行业和混凝土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设备选择的专业配置不高, 计量器具不准确, 甚至根本不进行任何检验。对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不认识, 甚至根本不接受。把混凝土生产视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一般的建筑材料, 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不认真执行规范标准, 弄虚作假, 以次充好, 最终导致各类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1.1 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对材料的严格筛选和进厂检验至关重要。

(1) 水泥。商品混凝土应以质量稳定, 信誉好的大型旋窑水泥为主, 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散装水泥的入罐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并依据规定, 按批复检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 确保水泥质量。

(2) 粗细骨料。采用优质的砂石料拌制混凝土, 砂石料单价有所提高, 但混凝土的强度和强度保证率大大提高。因此, 在强度和强度保证率相同的情况下, 可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 混凝土混合材料费往往还低于使用劣质砂石料的材料费。目前, 天然砂资源日趋紧张, 建议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机制砂。使用机制砂时, 应将石粉含量控制在10%的范围内, 同时应严格控制其单级最大压碎值不超过25%。

(3) 水。拌制混凝土一般采用饮用水, 若采用非饮用水源应事先或定期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如不符合, 尚可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4) 外加剂。矿物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然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为保证外加剂的有效含量, 应加强对液体外加剂浓度的检验。需要更换外加剂的品种时, 必须将原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具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目前所用的膨胀剂多为粉状产品, 且掺量较大, 最好设专门筒仓与水泥、矿物外加剂一起, 在同一计量计内累计计量。各种化学外加剂均应按相应标准规定分批抽检其混凝土的主要物理性能, 还应与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水泥及矿物外加剂进行适应性验证。

1.2 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混凝土科学的配比设计是一个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操作人员要贯彻为下一道工序服务的思想, 配比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难度。所以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施工单位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配比设计, 通过试验找出规律, 使配比更科学合理, 确保施工更顺利。

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与强度系列化, 一般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粗细骨料粒级、外加剂种类, 初步设定若干个适当间隔的水灰比, 进行系列配合比试验, 根据企业生产控制水平所确定的配制强度选定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水灰比, 调整配合比并试拌, 试拌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作为选定的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确保出厂时不离析、不泌水、不粘、不抓底, 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有特殊要求或特种混凝土配合比需专门设计进行试验。

为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可在每个工作班对每种混凝土配合比抽取一次混凝土拌合物,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

1.3 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

技术人员将施工配合比输入搅拌操作控制电脑中, 对每一份配合比都要进行第一盘试拌,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 并观察其粘聚性及保水性, 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后由生产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共同签字认可后方可正式搅拌生产。

(1) 计量。计量是关键环节, 除设备可靠、定期检定外, 操作者与质检人员应加强监视, 分析打印报表, 发现误差超出或虽在允许范围内, 但连续或稳定负 (正) 偏, 均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2) 搅拌。搅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 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平台上明确标识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 操作平台上明确清晰的标识, 便于工人辨识。同时加强工人的业务技能培训, 养成复核即自我纠错的习惯。

(3) 运输。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配备车辆, 控制发车间距, 做到现场既不压车, 又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搅拌运输在装车前必须将罐体内积水倒净, 运输过程中保持罐体持续慢速转动, 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并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 控制好入泵时间, 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

1.4 交货检验

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 除了按发货单确认其品种、等级与数量外, 尚需按规定进行交货检验。为适应条件的变化, 应正确控制出厂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缓凝时间, 可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加缓凝剂及二次掺加减水剂等措施。二次掺加减水剂必须确定掺加范围, 现场掺加时要快速运转罐体, 确保外加剂均匀掺入。

2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管理

企业员工和现场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混凝土是定时、定点、定量的体现在一个工程部位上, 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 它是由几十个甚至于上百个自然的、机械的、人为的因素和环节而决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最重要的, 所有的岗位都是最关键的,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主次之分。因为混凝土生产工艺是连续的作业方式, 完成半成品的生产, 还要经过1~2个月甚至于更长的时间的养护, 才能形成最终产品。所以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把员工的岗位培训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把它摆在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之首, 要彻底放弃目前重利润、轻管理的思想, 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 完善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

由于许多施工单位的人员不了解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特性差异, 因而在施工工艺上经常出现不适当的做法, 而混凝土又是半成品, 往往引起工程质量纠纷。因此, 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 搅拌站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非常有利于质量预控和关系和谐、融洽。建议公司在适当的时机, 以书面提示、定期的客户走访等形式来提供服务, 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产品推销给客户。

4 结论

混凝土搅拌的管理只有跨越过去不规范的单一型市场管理, 对混凝土搅拌站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管理, 才能发展成为管理人员成为技术、经营、生产等方面的复合型管理人员的范化管理;只有作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逐步解决存在的各种顽症, 混凝土企业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持续发展,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的过程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混凝土企业应在材料的储备、设备的完好程度、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天气的变化、交通状态的影响、现场施工部位和施工条件等合理地指挥和调动车辆与人力, 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从而提升搅拌站的竞争能力。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

篇9: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探究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管理

混凝土作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国家也逐渐制定了一些关于混凝土规格标准的法律法规,这时的混凝土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混凝土的集中搅拌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及社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更加有保障。但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混凝土企业达不到规模化生产,成本高,利润少,面临着很大的生存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上入手,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

1.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的管理控制

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原材料控制、石灰与水的比例的配制、生产、运输的监管、验收等方面。当下,有很多混凝土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关于混凝土搅拌过程的专业知识,没有认识到对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对原材料不予以重视,生产设备不够先进,生产过程不够完善,只求数量而不问质量,为了贪图利益以坏充好,导致各种工程事故频发。

1.1.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对原材料的选择必须谨慎。

1.1.1.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应该选择信誉良好的水泥厂采购水泥,采购时要对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强度等指标进行测验以确保水泥质量过关。

1.1.2.砂石:砂石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安全性的一个因素,虽然好的砂石成本较高,但通过砂石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减少水泥及其他添加剂的使用,从根本上说是降低了成本,且保证了质量。使用机制砂时,应将石粉含量控制在 10%的范围内,同时应严格控制其单级最大压碎值不超过25%。

1.1.3.水:搅拌混凝土大多使用饮用水,在使用非饮用水时,要检验水的质量,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1.1.4.外加剂:外加剂对混凝土的粘性及强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选择时必须谨慎。在搅拌混凝的过程中,更要控制好配比,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计算的结果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2.配料的控制

配料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配料控制度的精度,合理的安排各配料流程。我国在“GB14902-94预拌混凝土”中有严格的精度要求,骨料配料动态,骨度=±2%,其余物料配料动态精度=±1%。静态精度骨料配料动态精度=±1%,其余物料配料动态精度=±0.5%。为保证秤斗物料偏载的影响,增加调试接线盒以保证均衡性。总体的物料配料流程,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物料配方,适时的判断物料值是否达到相应的阀值,并根据此值来进行相应的过冲量调整、仓门的开关,以最终实现理想的配料精度。总体的物料配料流程主要包括如何判断物料是否达到精度处理模块、调整过冲量模块和控制快慢仓门模块。

1.3.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

目前国内混凝土搅拌产品已趋于成熟,市场主流的产品是珠海仕高玛MAO系列,主要有1.5/2.0/3.0/4.0/4.5/5.0/6.0m3等几种规格,其主要特点如下:

1.3.1.配备多重轴端密封保护装置及风压密封保护装置,有效杜绝漏楽现象发生;

1.3.2.独有的搅拌机监控系统可随时监控减速箱、卸料菜、电动润滑油菜的工作状态;

1.3.3.配备专用电动润滑油栗,独家采用四个独立栗芯分别向四个轴头直接供油,不需使用分流阀;

1.3.4.多管多路喷水系统,水份能均匀喷洒;

1.3.5.重型设计,运行稳定;

1.3.6.可选配搅拌机称重保护系统及微波测湿系统。调度系统主要是调度砍运输车辆和生产任务单的合理调配,以实现生产配送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采集生产和调度数据到生产数据库中,形成信息管理数据,为生产管理报表等提供数据支持,这也是今后整个混凝土搅拌站系统的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调度系统分为生产调度和车辆调度。

1.4.交货检验

在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要根据订单确定好混凝土的质量,等级,及其规格。施工现场环境有所变化时,要能够根据条件的变化,控制好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及其强度,能够根据不同情况添加缓凝剂或者进行二次加水,但在添加缓凝剂时要适量,二次添水时,要控制好水量,且添水时罐体要快速的运转,确保后添加的水能够很好的与混凝土拌合物融合。

2.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管理

员工的素质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是一项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的工作,混凝土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它是由几十个甚至于上百个自然的、机械的、人为的因素和环节而决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岗位都是最关键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主次之分。因为混凝土生产工艺是连续的作业方式,完成半成品的生产,还要经过 一到两 个月甚至于更长的时间的养护,才能形成最终产品。因此混凝土搅拌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不能为减少人工成本而轻视对员工的培训,要认识到认识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3.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2000/NT平台,数据库系统采用当前技术成熟、比较流行的美国Microsoft公司设计的SQL SERVER2000数据库。该数据库软件稳定可靠,安全保密,比较适合企业管理软件的数据处理和保存。开发工具采用JAVA开发技术和J2EE平台框架,这样设计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利润不丰的小型混凝土搅拌站。计算机网络布局时,服务器两台,供销部门、计调室、技质室、收发室、财务室客户机各一台,其余部门或岗位根据需要增设查询客户机,并在收发室安装打印机和地磅测量仪等。软件结构主要包括供销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以保证混凝土搅拌站从采购到销售各阶段有序进行。

4.结语

混凝土搅拌工作直接影响这工程的质量,要加强对混凝土搅拌的科学管理,包括对原材料的控制,对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强对混凝土运输的管理,完善售后服务工作,使混凝土搅拌企业能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瑞.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

[2]赵劲波.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J].

[3]韩景云.浞凝十搅拃站控制系统软件设计[D].郑州:郑州人学.2010.

上一篇:创卫迎检工作方案下一篇:法规稽查部总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