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与蝎子作文

2024-04-14

老僧与蝎子作文(通用2篇)

篇1:老僧与蝎子作文

2015届高三语文材料作文“老僧与蝎子”讲评

【高考作文打分办法】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一篇作文,先看立意是否准确;如果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等可以确定为一或二类卷,内容偏离中心的,可归入五六类中。

二看表达。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就要从二类卷入手。语言简洁优美或生动形象或富有生活气息或富有感染力,可以在表达上给高分。但不主张只关注语言形式,见到排比比喻就打高分,要看语言自身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果有五个病句以上,或者连续出现不同的错别字五个以上,表达上可归入五类卷。如果结构上有重大缺陷,或者字体过于潦草,或者病句多得难以卒读,可以归入六类卷。

三看特征。立意深刻,或内容丰富,或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或在构思上有创意,就可以在特征方面打高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即可。特征分一般在内容和表达项的基础上进行浮动,高低一类或同类打分,但不能跨类。

【存在问题】内容方面:(1)立意偏离。①泛化:因未抓准材料内涵导致对关键词“天性”的泛化理解。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用另一个概念来诠释天性,然后围绕这一概念行文。这些概念有:责任、拼搏、敬业、奉献、勇敢、信任、努力、奋斗等等。

②断章:不能全面理解材料,而是断章取义,造成立意片面。有考生从老僧两次施救中看到“坚持”,于是立意:要坚持不懈,要执着追求。有考生从被刺中看到挫折,便立意为:透过挫折看梦想,风雨无阻追求之路。有考生从被刺中看到教训,便立意为:,人生需要吸取教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有同学仅从“天性需要尊重”出发,归结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主题„„凡此种种,均脱离了材料中心含义。(2)内容空洞。通篇自说自话,只讲道理,不摆事实,导致说理苍白,论证无力,丧失说服力。(3)逻辑混乱。行文缺乏严谨缜密的思考,使文章选材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材料不能证明观点,观点难以自圆其说。比如命题为“择善而为”,却想表达知恩图报的观点,而又用项羽仁心泛滥导致失败的材料。《本是如此》一文这样说:“陈涉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是农民,他没有领导群雄的豪气,这也是他的天性。” 说理不合逻辑,观点难以服人。

(4)脱离现实。无论什么作文命题与现实总能产生关联,考场作文贵在写出时代特色。

(5)叙材平淡。议论文中的叙述应从简,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平淡,简要的叙写仍然可以蕴含激情,凸显形象。而许多考生对素材的表述笼统概括,平淡无味,缺乏感染力。如《本性莫失》一文:“苏武当汉使虽被匈奴抓去,困于北海几十年,却从未改变其节操。其间多少人来劝,他从未动摇忠于国家这样的信仰,他虽受尽严寒,受尽屈辱,但他却不感到丧失了自己,因为他的节操还在„„” 如此笼统概括却并不简练的叙述在这次作文中普遍存在。

形式方面:(1)题目缺乏艺术性。不少标题过于随意,或不够凝练,或不够明朗,均缺乏艺术性。如《每个人的本性都不坏》《我们要保持善良天性百折不挠》《他们都是有性子的人》《我就是我,坚持自我》《心在,心自在》《性的阐述》《物之本性》《做自己》等等。与之相反,以下这些标题值得学习:《保养心灵》《让善意之花常开》《聆听心灵的声音》《驻守本性的净土》《遵本心守天性》《坚守本心 活出真我》《天性,你在何方?》《行善何须顾虑》等。

(2)入题缓慢,论述滞后。有的文章铺垫过多,开篇先用百字左右阐释天性,接着照搬原材料,然后评析原材料,到展开议论时行文已过一半。论证滞后导致文章信息量小,内容不够充实,论述缺乏力度。(3)结构不够明晰。不注意段间的过渡、衔接、照应,行文缺乏明晰的思路,毫无章法可言。

(4)不联系原材料。完全抛开原材料作文,如果围绕关键词“天性”阐述,还没什么问题,如果从其他角度切入,比如从蝎子角度写感恩却完全不提及材料中的蝎子,就会给人突兀之感,是一种冒险的做法。(5)缺乏布局意识。考场作文要考虑阅卷者视觉感受,除了书写,文章布局的清晰美观也非常重要。不少考生缺乏布局意识,信笔写来,段落长短不均,有的一段就占据了文章一半的篇幅,不仅读来费劲,还可能造成文章亮点因深藏段中而不被发现的问题。(6)书写。书写潦草不清晰,涂改太甚导致低分。【审题指导】材料的中心含义:这则材料的主要含义主要是通过老僧的行为和语言来表现的。而他的语言,是对他行为动因的一种注解。因此首先要抓住老僧的作为和语言来立意。

一、老僧坚持救蝎子,不因被刺和路人的不解而改变

①行善不需要理由(或讲条件),不能因怕受损失受伤害就拒绝行善。注:但泛泛论述什么是善良及善良的意义,在立意上应属于三类下。

②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操守、本心等等,不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利(或外在压力等)而改变甚至放弃。注:泛泛论述“宽容”“坚持”“持之以恒”等归于三类下、四类立意。

二、从老僧关于天性的论述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③尊重其它事物的天性,不苛责于人;顺乎自己的好的天性,不随波逐流。泛泛论述天性的意义,顺应天性等二类以下立意。注:将“本性”泛化为一切精神、品质甚至非精神层面的东西,立意上归于三、四类。

三、从老僧救蝎子的结果来切入,结合路人的问话,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 ④行善也要看对象,讲方法。(或者说,行善要理性)。不适当的善行,不仅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有可能是养懒与纵恶。注:认为好人不能做的归入四类立意以下。

四、如果从蝎子的角度来立意,也是可以的。从蝎子被救却反刺老僧,结果受到路人指责这一角度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⑤做人要知恩图报,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

五、从路人的言行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⑥莫作袖手旁观者,更不要对那些见义勇为者加以阻挠或讽刺。

【佳作借鉴】

性向善

常常在报纸上看到,好心人救人后反遭诬陷,真相大白后好心人说:“下次遇到别人危急,还要救人。”我常常疑心这句话是否源自本心,因为,谁愿意因为好心而被再次误解呢?但是,两次救蝎受伤的老僧却说:“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这句话于疑心好心人的我颇有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之效。把佛推及生活,佛即为善,若天性向善,就不怕种种误解与伤害。

是的,当善良成为天性,如呼吸一样自然,便不惧外界的误解与伤害。为何如此?因为天性自有疗伤之能力。人类渴望阳光乃天性,虽有曝晒之苦,但我们何曾讨厌过阳光?雄鹰翱翔蓝天乃天性,虽有摔打之险,但雄鹰何曾拒绝过蓝天?鱼儿畅游大海乃天性,虽有四伏危机,但鱼儿何曾离开过碧水?天性向善之人亦是如此,他们不但不求回报,还做好了被伤害的心理准备,外界之伤害即便重如千斤,天性向善之人亦能付之一笑,以四两轻轻拨之。一时的误解与伤害怎能阻挡住下次的的行善?坚持行善,天性向善之人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人们的尊重。其实,人生下来正如一张白纸,无所谓善恶。那么,如何才能使善良成为天性呢?这就需要后天的磨练,它源自内心的强大和包容。

天性向善,源自内心的强大。内心强大,方能有独立见解,方能在行善时不受外人的所谓“建议”影响。强大的内心会把善良打造成一个爱的茅草屋,风吹不倒,雨泼不进。由此,善良成为天性。陈贤妹,内心强大,天性向善,不受18路人冷漠之影响,勇敢救助小悦悦。张正祥,内心强大,天性向善,保护滇池而不惧伤害。推及到生活,见到路边乞丐,我们行善时常会听到旁人建议:“乞丐中必有骗子!”但我也想说:乞丐之中,定有真穷人,我们岂能因为水脏而连孩子一起泼掉?我等亦当做到内心强大,见路边行乞之人,当用零钱资助之。内心强大,方能让善良成为天性;否则,我们会在斤斤计较中成为冷漠路人中的一员。

天性向善,还源自对这个世界的包容。惟包容方有大境界,方能坚持行善。包容之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光明有黑暗,有高尚有卑鄙,有善良有邪恶,但他们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于是,他们用自己的包容在黑暗中点一盏光明灯,在卑鄙中开一朵高尚花,在邪恶中送一缕善良香。行动虽小,但希望仍在。《新约》中的耶稣说:“不要向欺负你们的人报复……要爱你的仇敌。”这话虽然很多人做不到,但包容之观点却值得我们吸收。伟大的包容造就了伟大的耶稣,天性向善,终使世人敬仰。《神雕侠侣》中,一灯大师天性向善,屡屡包容慈恩,甚至打不还手,终换得慈恩幡然醒悟。对这个世界包容,以悲悯的情怀看芸芸众生,方能让善良成为天性,方能容忍别人的误解与伤害。

如老僧般天性向善,我自认目前还做不到。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实践之,磨练之,提升之,从而让世界多一个天性向善之人。

篇2:老僧与蝎子作文

“老僧”与“小皮”是谁?它们可是我家的水缸里,那两只一大一小的乌龟。它们长得一模一样,三角形的脑袋,小小的眼睛像两颗绿豆,鼻子上有两个针眼似的`小孔,还有一张小嘴巴。龟壳上大大小小地分布着六边形的图案,发达的四肢喜欢在水里划来划去,一条小尾巴时而摆动,时而藏在身下,非常可爱。

大乌龟没事总喜欢爬上缸中的大石头,伸长了脖子,一动不动的,真像一位老僧在高台上打坐参禅。要是听到一丁点响动,就“扑通”一声,惊慌地跳入水中,水花四溅。它又一头埋入水底的沙石中,只剩下四条短腿在外面一阵乱划,真不知道这修得是什么禅!

小乌龟可就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了。它喜欢游泳,常常乐此不疲地从这端几下游到那端,又从另一端几下游到这端,有时还绕着石块转圈圈,还一点不嫌头晕。实在无聊了,它就躲在角落里,伸长脖子贴着水缸壁,四条腿在水里不停地划动,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玩出了许多“水珍珠”,真是皮得不得了!

它们吃起东西来也很有意思。“老僧”似乎颇有“修为”,它爱吃死的虾。把剥掉虾壳的虾肉仍到水中,没过几秒,它就循着气味慢慢靠近,然后一口咬住虾肉,伸长脖子拼命咽,没几下就吞进了肚里。

“小皮”吃起东西来也是那样顽皮!它喜欢吃活的虾,把小虾扔进水里,一下就被发现了。“顽童”可不会马上吃了它,得先“耍”半天。它盯着小虾一阵狂追,小虾则是惊慌地四处乱逃。哪一个“倒霉鬼”若是被盯上,可就惨了!它会紧追着不放,把小虾逼到角落里开始进攻。小虾自然想“死里求生”,就只能举起钳子反击。可它的“武器”是那样纤弱,怎能敌得过小龟的强烈攻击,它找准部位,看准时机,只一口便咬住,再用它那有力的前爪,一撕一扯,几下就吃得一干二净,然后又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上一篇:龙建四公司调研情况汇报下一篇:维修服务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