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文导游词

2024-05-02

四川中文导游词(共6篇)

篇1:四川中文导游词

07年真题答案:

一、填空。

1.《九歌.东君》 2.班固

3.《蒿里行》 4.杨炯

5.《春江花月夜》 6.张九龄 7.燕歌行 8.李白

9.《长恨歌》 10.李益

11.《无题》 12.苏轼

13.《九日寄秦观》 14.陆游

15.《金陵驿》 16.袁宏道

17.战国时期? 宋玉 18.西汉? 邹阳 19.杨雄

20.汉代 班彪 21.魏晋时期 嵇康 22.唐代 陈子昂 23.唐代 韩愈 24.唐代 柳宗元 25.唐代 李翱 26.北宋 曾巩 27.南宋 李清照 28.明代 袁中道

描写出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图画,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在这三部作品中,《死水微澜》有突出的生活和艺术魅力.它写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行将签订期间,成都北郊一个小乡镇天回镇上,袍哥与教民两股力量的消长,表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一潭死水似的现实如何掀起了微波,突现了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两者对于中国社会的钳制.本小说的的创作意图就是要记录那个时代内地社会上的两种恶势力的相激相荡,以见证一个过渡时代的社会和历史.2.如何理解《庄子.逍遥游》中的“逍遥”思想。3.简要评述清代传奇戏剧。

三、论述。

1.“中国新诗派”的诗学主张和他作实践。参考答案: 中国新诗派,又名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北方的),杭约赫,唐,唐祈,陈敬容(南方的)、辛笛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提倡"新诗现代化",也即"新传统的寻求".中国新诗派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诗的本质是抒情"的诗学观,追求"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的"新诗戏剧化".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倡导革命现实主义)最能体现中国新诗派的这种反叛性与异质性的,无疑是它的主要代表诗人穆旦.“平衡”和“综合”是中国新诗派的诗歌观念中的二个基本观念。“平衡”是指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平衡,即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综合”——他们所提出的诗的新倾向最后必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在诗歌思想倾向上,既坚持反映重大事件的现实性,同时,保持书写个人绪的自由,而且力求个人感受与大众话语的统一,提倡诗剧。(注意下穆旦,形而上学玄学的思考,结合其作品,在教材上去找下。)

2.论述汉赋的发展过程。一),西汉前期,这是汉赋的形成时期。

汉初之赋家,继承楚辞之余绪,这时流行的主要是所谓“骚体赋”,主要仍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其内容多是抒情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作家作为个体之人在其人生命运和处境中的遭遇和感受,是“文学的私语”,形式上初步有所转变,以贾谊和淮南小山为代表。

二),枚乘:他的《七发》虽未以赋名篇,却已经形成汉大赋的体制,是标志汉代新体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七发》在一个虚构的故事框架中以问答体展开,所铺陈的内容从多方面开拓文学的主题,成为以铺陈写物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的文体,《七发》脱离了楚辞的抒情特征,已经出现道德主题与审美主题的矛盾,出现“劝一讽百”的现象,这也是汉赋的基本特征。

三),汉武帝到汉宣帝之段时期是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

《汉书。艺文志》著录九百余篇,大部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从流传下来的作品看,内容大部分是描写汉帝国威震四邦的国势,新兴都邑的繁荣,水陆产品的丰饶,宫廷苑囿的富丽以及皇帝贵族田猎,歌舞时的壮丽场面等等。

A,其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二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极度的铺张扬厉,这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七发》二千余字,此二赋四千余字,在语言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修辞意识与修辞技巧。)

篇2:四川中文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刘X,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很高兴此次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我会尽力为大家解决,同时希望大家能配合我的工作。谢谢大家!

西塘地处杭嘉湖平原,属浙江省嘉善县,距上海90公里,杭州110公里,苏州8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唐宋时聚成村里,明清时期,由于水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了江南繁华富庶的商业重镇,西塘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至今保留着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居住着二千多户的居民。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到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还可以置身期间,亲身感受古朴、安逸、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西塘古镇共有十一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其特有的内涵向游人展示着西塘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人文风情。张正根雕艺术馆

张正根雕艺术馆系典型的民国建筑,距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欧式建筑的各自特点,为砖木结构,里面陈列的是著名根艺美术大师张正的几百件根雕作品。

根雕源于自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张正先生,杭州人,原籍安徽舒城,生于1958年,1999年因人才引进,来到西塘继续其根艺创作。他的作品立足于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有不少作品获得全国的各种奖项。五百件大件作品(最轻为150kg,最重为1000kg,平均重量为250kg)进入吉尼斯,本人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及东方之子,来到嘉善后,又被评为嘉善的荣誉市民。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一张龙椅,名为“过把瘾”,在中国古代只有皇上可以坐龙椅,而根雕馆的这张龙椅,是专为游客准备的,让各位可以坐坐龙椅,做一做现代的皇上。整张椅子为龙眼根和杜鹃根自然巧妙组合而成,与之配套的踏脚为全天然的杜鹃根。

根魂是一件天然的作品,它是来自与福建闵候地区的一个龙眼树的树根,此根因为长于悬崖之上,岩石阻碍根系往下发展,所以整个根平摊开来,很大也很平整,其根部截面形似中国地图,而根面上的图案则众说纷纭,有说百兽图、罗汉图。天然的作品就是要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你感受它象什么,就是什么,这也正是根雕的魅力所在。震憾,又名东方雄狮,一吨多重,它是来自于东北地区的一个杉木根,狮子的头部就是一个巨型的根榴,艺术家细腻的构画了狮子的脸部、爪子以及尾巴部分,令整个作品生气勃勃,震天憾地。而狮子的身份

及鬃毛部分则是自然的树根,体现了根雕艺术的七分天然。

而这个名为“比美”的作品,一看就是这么傲气凛然的孔雀,它展开尾巴部是一个纯天然的根系,身份与头部是树桩部分经过雕刻而成的。

再看这边,好一幅喜上眉梢的泼墨画,枝条上梅花怒放,花间一对鸟儿窃窃私语,仿佛寓意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整个作品春意盎然,是用一个连理根创作而成,两个油茶根天然的交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洞门,作者又巧妙地点缀了两个喜鹊,形成了双喜临门这么一幅喜气的图案。

看完楼下这些大件作品后,楼上的小件可谓别有一番洞天。看这边是根抱石的“八仙过海”,而那边则是“十八罗汉”,而正中这个“金狮王”是一个巨大的柯木榴的作品,一只母狮子、三只小狮子营造了一份乐意融融的家庭氛围,母爱,何其温柔,何其感人!再过去看一件精品之作——“熊猫盼盼”,是一个根榴抱木的作品,熊猫的身份为整个根榴,耳朵部分是根榴上面两个天然的突起,眼睛、嘴巴、爪子是雕刻过的。作者再巧妙地修饰了竹面,形成了熊猫抱竹这一憨态可掬的图案。我们再来看一个抽象的作品,这是一块天然的卷边根,题为“年轮”,作者把整个根面想象成一片树的横切面,一圈圈的年轮记

载着年轻时的梦。再看这边有个卷边根的蝙蝠,也是整体的一个树根,后面着色,体现出前面的蝙蝠,蝙蝠在古代是福气的象征。看完根雕,希望大家把西塘的好福气带回家。

(沿途讲解)西塘有三多,桥多、弄多、廊棚多,在古镇至今仍保存有古桥27座,长廊2000多米,弄堂是一大特色,其中百米以上的有5条,幽幽长长的弄堂仿佛是一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街是西塘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共有500多米长,集中了西塘一些老字号的店铺,至今,我们从斑驳陆离的墙壁和褪色的木门板上还依稀看出这里曾有的繁华。

江南瓦当陈列馆

中国瓦当文化源远流长,“秦砖汉瓦”闻名于世,但由于砖瓦之类极易破碎,所以年代久远的瓦制品大多传世不多。因而更显得瓦当的珍贵。在西塘南面的干窑一带,确有大批精美作品传世。追其源由,得知早在秦汉时期,当地的制窑业就已相当发达,更早有“千窑”之称。连闻名遐迩的“明货金砖”皆在那里烧制。相传当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广招天下兵马,特向江南一官员下了一道口头圣旨,但当地官员年老失聪误把召千军万听为“造千砖万瓦”,遂大兴土木,至此嘉

善一带制窑业发达。这个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极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它以深邃而广博的文化蕴含,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沿途讲解)西塘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与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有着一定的关联,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佐吴修水利,用了几年的时间,开挖了这条南北向的河道,造福了一方百姓,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河取名为胥塘,因西塘话胥塘、西塘为谐音,故改称西塘。胥塘河上的这座桥初建于明朝,是西塘建镇以后修造的第一座桥,故取名安境桥,西塘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烧香港景区是西塘两大典型水乡风貌区之一,它以典雅、秀美、幽静的特色见长,站在鲁家桥上远眺,烧香港宛如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楚楚动人地屹立在水边,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烧香港景区的建筑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着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几百年来水乡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一座座精致的小楼,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河埠头以及千姿百态、喻意深刻的系舟石,无一不透视出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塘是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地方,据镇志记载,从明代万历三年至明末的427年间,中进士的19位,中举人的有31位,近现代获得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西塘在外人员有好几百位,原上海市副市长、被誉为人民公仆式的好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就坐落在烧香港内。

倪宅

倪宅是西塘一户较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从门面的开间及里边的格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份典型中等书香世家,它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倪天增(1937年——1992年)是上海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其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的爱戴,被誉为人民公仆的好市长。倪宅原为五进,现只开通了前二进,正厅为承庆堂,为倪氏祖居的堂名,前厅和两旁分别设有厨房、膳房、帐房、琴房等,楼上则设有闺房、卧室等为明清时期西塘殷实家庭的真实写照,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西塘普通家庭所折射出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纪念倪天增同志,特在楼上陈列展示他的生平介绍及部分遗物、图片资料,以表达对这位人民公仆的敬仰与怀念。

五福桥是西塘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为单孔石板桥,因其结构牢固,用料考究而闻名西塘。据西塘的老人讲,从这桥

上走,可以得到五福气,即长寿、康宁、富贵、德、善终。五福桥旁一排低暗的房子,虽然不起眼,但这里却住着西塘最有钱的人家,因为江南人有财不外露的秉性,所以,这户人家故意把前面的房子造得特别高,里边才是深宅大院。

圣堂

圣堂是供奉关羽的地方,但为何没把它取名关帝庙而称为圣堂,据说有两个说法,一是西塘人尊称孔子为文圣,关羽为武圣,故名圣堂;二是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来过这里,圣上来过,所以叫圣堂,圣堂在西塘的历史较为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旧称庞公祠,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曾两次重修,改供关帝,俗称“圣堂”。在西塘人的眼里,圣堂既是一座关帝庙,又是一座财神庙,旧时的西塘每逢正月初五,镇上的商人们必定去圣堂烧香祭拜,用家里南瓜糊做的元宝,换圣堂的元宝,意喻一年财源滚滚。圣堂两旁也商贩云集,各色风味小吃,年画、玩具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现在大家看到的圣堂,已经过整修,规模也较之以前扩大一倍,前后共分4进,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和第三进分别供奉着文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关羽,第四进为观音殿,两旁侧殿则为文昌殿和三官殿。圣堂内供奉的神像,并没有严格的道教、佛教区分。在西塘这座古老的小镇上,只要是老百姓敬仰的,都被供奉在这里,西塘人纯朴、善良的民风也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说现在的圣堂已是修缮一新的话,那么在这里还有两件物品是以前保存下来的,一件即是这付抱柱联,上联是“异姓同胞笑今人同胞异姓”,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异姓结为兄弟,但情同手足;下联是“三分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异姓结为兄弟,而当年的国家却是三足鼎立的态势,另一件即是门厅内置放的名为“引元宝”的雕花木板,这块木板材质考究、雕工精湛,上刻十七只鎏金的大元宝,原摆放在正厅门上,意喻招财进宝。西塘明清明居木雕馆

西塘明清明居木雕馆是一座前临街后临河的典型民居建设,原为西塘一户商户人家的宅院,现里面陈列着西塘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各式木雕250余件,这些精美木雕,每一块都以其雕刻精湛,喻意深刻而深受游客的喜爱,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木雕馆里陈

列的物品是西塘一位普普通通的邮电局职工自己收藏的,这也显示了西塘浓愈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进木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旁这两件大型的月梁架,这是一个江南民居的建筑构件,原系摆放在梁架上面起到支撑作用的,上面雕刻着渔、樵、耕、读的图案,雕工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在西塘,渔樵耕读的图案被广泛地采用,这是西塘儒商文化的具体体现,西塘历史上是个商贾云集的地方,但讲究以诚信为本,崇尚文化的儒商思想,却是西塘每一个商人所特有的,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正是有了这种儒商文化的滋养才造就了小镇居民勤劳、善良的性格,纯洁、朴实的民风。走过小小的天井,便是民居的正厅了,这里摆放的多为中小件木雕作品,有体现精雕细刻工艺的梅花撑,也有体现风调雨顺双喜临门等美好喻意的梁垫,更有用佛手、荔枝、桃、石榴等四季水果代表福、碌、寿、喜的雀替,这些无一不向你展示了江南木雕的精美绝仑与西塘千年古镇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沿途讲解)塘东街是西塘镇上民国至解放初期较繁华的街道之一,这里也聚集了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如中华百年老字号药铺钟介福药店等,但与西街相比,这些建筑更多了一些西洋的风格,大概是与

他的繁华年代有关吧。黄酒陈列馆

西塘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古镇,更有着其独具一格的水乡为背景的文化色彩。比如说:船文化、桥文化„„而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便是酒文化。西塘所在的杭嘉湖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其优质的大米,纯净的自然水为西塘的黄酒酿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塘的老百姓经过了世代的积蕴沉淀孕育出了众所周知的特色佳酿——嘉善黄酒。

西塘的黄酒原名为三白酒,所谓三白:一是指米白;二是酒纯,不加色为白;三是指装酒的坛子涂上白灰水(杀菌)。明清时期酿酒的都是私人个体,用的是祖传的糟坊,其中最有名的便称之为“梅花三白”。

在这个馆里,回顾了数百年的黄酒发展史,展示了一些西塘黄酒的精品和黄酒的传统工艺制作流程,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西塘黄酒的酿造过程,也为我们继承和发扬酒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传统酿造中使用的各种工具。

1、风车:筛选糯米之用,酿酒需要粒圆,饱满完整的糯米。

2、量具:有石斗(石50斤,斗15斤)小升1.5斤,用采确量取糯米的量,以控制生产。

3、米箩:优质的糯米在大缸中浸渍一天一夜,然后捞入米箩冲洗。

4、地灶:浸后的糯米入木桶在地灶上蒸煮成饭。

5、石舀:用于捣碎酒药,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做成颗粒状酿酒之前须先行捣碎。

6、前期发酵:(大缸内)冷却后的饭与酒药拌和(按量比)在大缸内搭窝(将饭入缸内并做成窝状),盖上草盖发酵,然后加饭加水加曲,约14小时左右开耙,再经一次加饭后5—8小时即可蕴坛,这是前期发酵(冬酿)。

7、后期发酵:前酵结束后,用漏斗等四具装坛,堆于露天场地进行后发酵,一般上这个过程需60—90天,冬酿视色温而定。

8、木榨:后发酵结束后,液体倒入木榨中进行榨汁,清液即为发酵完成的黄酒。

9、锡壶:榨好酒液须再倒入锡壶中杀菌(放在地灶上隔水蒸)后灌入酒坛中,用长箸壳、泥头封坛,入仓库存放(陈化)。

(沿途讲解)北栅街是西塘解放以后较为繁华的地段,至今还是西塘

周边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集中地,铁匠铺、秤店、理发店、化肥部、小吃店等许多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是当代西塘百姓的真实写照。

西塘三多之一的廊棚是西塘一绝,站在永宁桥上远眺,连绵不绝的长廊与河对岸的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青砖黑瓦间挂的串串红灯笼与柳枝间偶尔冒出来的那抹新绿为这幅水墨画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塘也由此变得更加神秘,更加写意,令人留连忘返。

西塘的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是当年繁华历史的见证,廊棚是每家每户自己建造的,虽然高低不同,但风格却非常一致“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走在长廊下,脚踩着咯吱作响的青砖路,欣赏着沿河两岸的风景,游人们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忘却了尘世间的喧嚣,悠闲、怡然之情由生。

醉园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醉园并不是一个景点而是西塘家庭文化的具体展示,这是一户王姓人家,世居西塘。这座宅院前后三进,住着祖孙三

代5口人,主人王亨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版画爱好者,几十年来,凭借着自己对版画艺术的满腔热爱,创作了无数版画作品,并先后在全国各大报纸发表,受到了专业人士很高的评价,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王小峥也爱上了这门艺术,父子俩的作品大多以水乡为题材,构思新颖,刀法圆润,风格清新秀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醉园的总体建筑为江南园林式,醉园的名字是主人醉心于四书五经的诠释,体现了西塘人浓愈的文化氛围,园内有座百年历史的古砖台,期间假山、秀水、清苔、古藤,仿佛在向你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园内另有一小砖桥,高约一米左右。虽然桥小,但人可以从砖桥上走过,是西塘具有使用价值的最小的砖桥。七老爷庙

护国随粮王庙俗称“七老爷庙”,始建于明代末年。相传有一位金姓运粮官经过本镇,时值镇郊旱灾严重,百姓颗粒无收,苦不堪言。金动恻隐之心。金死后,朝廷查清其事,追封为“利济候”,且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镇上百姓感其恩德,特建此庙以表纪念,金排行第七,故百姓称之为“七老爷”。每年农历四月初三为七老爷生辰之日,届时全镇各业百姓设社祭祀,万商云集,形成庙会。

石皮弄

石皮弄就是西塘120多条弄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弄了,它全长68米,由216块石板铺成,最窄的地方0.8米,最宽也不过1.2米。因为石板很薄,下有一条很长的下水管道,所以石板就象皮一样的覆在上面,故此得名“石皮弄”。

种福堂

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其第三进为正厅即“种福堂”,本厅特色为正厅东侧有帐厅,西侧有陪弄,楼面铺砖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写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此建筑的特色为砖雕门楼精致,有至今西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砖雕门楼。两座门楼上分别刻有“元享利贞”、“维和集福”四个字,既是王家八个子嗣的名字,又寓示着王老先生希望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种福堂正厅的楼板非常

篇3:中文导游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中文导游(以下简称导游)队伍逐渐壮大。导游人员是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他们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由于导游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尤其是自我国首部《旅游法》颁布实施以来,导游人员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化解导游职业发展中的矛盾,是提升导游服务水平的关键。

目前,关于我国导游人员职业发展现状,国内已有不少研究,例如邵晖、田红芳对我国导游人员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对策;王晨光、张爱萍等人为改善导游生存发展现状提出了个体干预、组织干预、社会干预和制度干预的职业认同干预策略;孔海燕对导游的工作认知和职业发展生涯进行了分析。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已有不少分析导游人员职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并提供了改进建议及对策。但是,在研究内容上,对影响导游职业发展的因素总结的不够全面,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为主,难以直观地分辨影响导游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对于后期制定相应对策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影响导游职业发展的因素,并探讨其重要程度,为今后优化导游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获取研究数据,问卷的测项,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属于人口社会学特征,总共6题,第二部分为影响导游职业发展的测项,总共29题,本部分在与多位资深导游的深度访谈上形成,并参考了王晨光、张爱萍等人论文中相关导游发展影响因素测项。问卷以五李克特五点量表的形式展开询问,其中,1=很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本次调查于2014年12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以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对象是十堰市武当山地区的地接导游。共发放171份问卷,回收14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

三、数据分析

(一)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见表1)

(二)导游职业发展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首先,对数据是否适用因子分析进行检验,通常采用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进行判断。1)信度分析,学术上常用克朗巴哈系数来评估数据的信度,其系数通常要求大于0.7;整个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6(大于0.7),说明该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好.2)效度分析,常用KMO值及巴球勒球形检验两个指标,KMO值在0-1之间,越接近1,变量的偏相关性越强,分析的效果越好;本数据的KMO值为0.813,Bartlett’s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适合做因子分析。

然后,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法,最大方差旋转,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5(因子载荷大于0.5,才有实际意义)作为确定因子的条件,共提取6个主因子,6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713,解释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公因子的命名如表2所示。

第1公因子包括4个测量项目,这些指标主要针对导游对所从事职业可获得物质回报的多与少、快与慢的态度进行测量,因此命名为“物质回报”;第2公因子包括3个测量项目,主要针对导游及其父母、配偶等直系亲属对导游这一职业的看法进行测量,因此命名为“家庭支持”;第3公因子包括4个测量项目,主要针对导游在工作中对自我身体付出与精神付出的感受进行测量,因此命名为“职业付出”;第4公因子包括4个测量项目,主要是从导游的角度感知社会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态度,因此命名为“社会认可”;第5公因子包括4个测量项目,主要针对导游所能感受到的从事导游职业为其带来的非物质层面的回报,因此命名为“精神回报”;第6公因子包括两个测量项目,主要从公司里的领导者及任务的安排者——计调这两个最主要的层面进行测量,因此命名为“企业环境”。结果显示:“F1物质回报”、“F2家庭支持”、“F3职业付出”、“F4社会认可度”“F5精神回报”、“F6企业环境”因子的均值分别为3.15、3.23、2.9、2.82、3.9、3.24。

四、结论与不足

从以上分析可见,影响导游职业发展因素可以归纳为六点,分别是“F1物质回报”、“F2家庭支持”、“F3职业付出”、“F4社会认可度”“F5精神回报”、“F6企业环境”,这种分法得到了数据的支持,相关人员在探讨导游职业发展或制定相关政策时,可以从以上因素着手。

以上因子的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F5精神回报”(3.9分)、“F6企业环境”(3.24分)、“F2家庭支持”(3.23分)、“F1物质回报”(3.15分)、“F3职业付出”(2.9分)、“F4社会认可”(2.82分)。这说明,导游工作本身具有较好的物质与精神回报,这是导游人员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旅游企业给导游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务业观念也有了重大转变,这使得家庭成为导游队伍发展壮大的支持因素。然而,从测项的均值来看,F3、F4偏低,这说明了虽然导游工作回报率高,但其工作十分辛苦,在体力及精力上消耗很大,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导游是吃青春饭”的原因;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导游工作存在较大的偏见,也进一步打击导游职业发展信心,这主要与中国传统社会轻视服务业的传统有关。

篇4:青岛栈桥中文导游词

(2009-01-05 12:20:27)

转载▼ 标签: 分类: ★全国中文导游词

旅游 杂谈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全长440米,宽8米。20世纪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市内十景之首、青岛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写下赞美它的诗词,国内外的重要宾客、知名人士来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

现在我把栈桥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栈桥概况]

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既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的建设与发展。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时称胶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200米,宽10米。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于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崂山仰口登陆占领青岛后,仍然在这座桥上举行阅兵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2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2001年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前面这片水域被称为青岛湾。远处看,栈桥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中,尽头的“回澜阁”仿佛飘浮在大海之上,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考试大收集整理

要领略栈桥的魅力,最好是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桥走进去。走进去,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大海环绕之中,可充分感受海的气息,体验海的浩淼,增强对大海的立体感受。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漂浮在蓝天,海鸥在海天间飞翔,游船在海浪中穿梭,这种美妙的感受,您能只能在此时此地才能充分体味。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绿树掩映、楼台辉映的美景,那又是一幅充满浪漫欧陆风情的城市画卷,正如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梁实秋的“观壮阔波澜,当大王之雄风”。

[回澜阁]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回澜阁,“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其侵华战争的“功绩”。现在“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此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名建筑。

[栈桥周边景点]

与栈桥在一条南北直线上的这条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岛市一条老商业街,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德国占领青岛后,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1899年开辟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2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目前中山路也是老市区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样看来,栈桥成了大海与街市的过渡。它将大海和陆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筑是“百盛商厦”。1998年9月开业。它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18家合资零售企业之一,由青岛第一百货公司与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合资兴建,总投资7.8亿元人民币,地下5层,地上49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商场面积5万平方米。在当时被称为齐鲁商业第一楼。

栈桥西边这个沙滩是第六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我们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墙楼是山东省国际贸易大厦,它于1991年1月份动工,同年12月份封顶,施工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了4.5天建一层楼的当时的全国最高纪录,它共有39层,地下3层,地上36层,高118.5米,是20世纪90年代齐鲁第一高楼。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那座高大的建筑是青岛海关大楼,海关大楼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青岛海关虽然以青岛命名,但却是山东口岸进出境监督的总管理机关,下辖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十多个海关,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而且自1997年开始连续五年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名列全国第一。

海关大楼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宫,海上皇宫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投资一亿多人民币,整座建筑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体用108根柱子支撑,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环境,五星级的服务,被列为青岛餐饮特一级店。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美景天成。其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该岛小巧如螺,山岩峻秀,林木葱茏,因此得名小青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因该岛形如古琴,水如弦,风吹波音铮铮如琴声,故又被人们称为“琴岛”。德国占领青岛时,将小青岛命名为“阿克那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将该岛改为“加藤岛”。青岛回归后,胶澳督办公署将其命名为小青岛,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辟为“小青岛公园”,设有茶厅、花圃、石凳、石椅、辟建了道路,修筑了游艇码头,游人可乘船前往。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成为日军驻地,此后一直被作为军用。

1988年夏,小青岛经重新规划建设成为前海一处旅游景点。如今的小青岛,遍植黑松、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婀娜的琴女雕塑,别致的花廊、水榭为小青岛平添几许妩媚。

我们眼前的拦海大堤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修筑的,长720米,将小青岛与海岸连接。大家往上看,小青岛最高处有一座白色灯塔,它于1900年由德国人建造,是青岛市重点保护文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内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闪光灯发光,1997年更换为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到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这座灯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它与栈桥一起,被视为青岛市的主要标志。每当夜晚降临,岛上灯塔红光闪烁,飘浮于海面波涌之上,引人入胜,勾勒出青岛一大胜景——“琴屿飘灯”。因此有“茫茫海湾有红灯,时明时灭自从容,翠岛白塔沐夜色,琴屿飘灯传美名。”之说。

在小青岛南面还有一座岛,那就是薛家岛。薛家岛原来是一座荒僻的小岛,在明朝初年,岛上渔村里有一姓薛的人家出了一员大将叫薛禄,从此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渔村,改名为薛家村,此后小岛又改名为薛家岛。该岛又名“凤凰岛”,因其形状如飞凤,而得名。它的面积为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8公里,有青岛最优美的沙滩之一—“金沙滩”。

大家看到小青岛东面停泊着许多军舰,这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往北边看,靠近海岸的那座古典建筑是天后宫,远处楼群中那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就是天主教堂。

栈桥以东、太平路北沿,有一座栈桥宾馆,原是德国青岛大饭店附属的旅馆部,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国大饭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毁,在原址上盖起了泛海名人大酒店。考试大编辑整理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多次来过青岛,并曾下榻于这座饭店,因而当时俗称“亨利亲王大饭店”或“亨利王子饭店”。当时的德国墨克连堡亲王、清朝邮部大臣盛宣怀也曾在此住过。1922年8月,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于9月28日抵达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曾下榻于此饭店。

篇5:中山陵中文导游词

··大家好!首先对大家到南京来参观游玩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某某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我姓陈叫陈修梅,大家可以叫我阿梅,坐在我身边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司机李师傅,今天将由我和司机李师傅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能有这个机会我们感到十分的高兴,我们会尽全力做好导游服务,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预祝大家今天玩的愉快,游得开心!

··在游程开始之时,我们提醒您几点注意事项,首先,请您注意好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到景点需要下车参观游览的时候,请您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记好我们的车号、停车位置和上车时间。谢谢大家合作!南京概况: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某些景点),现在我们正向第一个游览景点(中山陵)驶去,借此机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概况,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南京位于江苏省的西南部,地跨长江两岸,全市面积约6600平方公里,人口约64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近400万。

··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古都,南京就是其中之一,从公元前472年范蠡在秦淮河畔建造越城开始,南京至今已有2470多年的建城历史,公元229年,东吴大帝孙权受诸葛亮“中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评语启发,将国都迁到了我们南京,这一年是南京建都的开始,距今有将近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也都在南京定都,史称六朝。随后,又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也都将南京作为他们的国都,所以南京又有“十朝都会”的美誉。南京是中外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山水壮丽、四季分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物产丰富,并且十分重视绿化,南京还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各位游客,南京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它既有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又有金粉六朝的风流余韵;秀美壮丽的山水风光构成了它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十朝都会的悠久历史又留下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和秀丽风光相得益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全市共有文物古迹200多处,其中著名的风景名胜区60多处。整个南京它是以山、水、城、林为风光特色的旅游城市。

··那现在我们到(中山陵)大约还有10分钟左右,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

建陵概况、中山先生生平:

··中山陵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位于南京钟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曾在香港、檀香山等地求学,此后他又来到了广州、澳门等地行过医,后弃医从政,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学说,“民族、民权、民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被十七省代表一至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在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的总统府宣誓就职。1925年3月12日先生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的愿望,1926年3月12日中山陵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1929年6月1日,先生的遗体正式安葬于南京的紫金山。那好,我们车已到达了(中山陵停车场),请各位带好照相机,您的随身贵重物品、旅游帽随我下车。我们在这里的游览大约1小时30分钟,请到时准点在车上集合,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苏A88888,请各位记住我们停车的位置,记住集合时间、地点。

中山陵停车场

中山陵半月形广场

为何葬于南京?

··那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山陵半月形广场),那么到了中山陵,很多游客都会问:“孙中山生于广东,逝世于北京,一生奔波于各地,他为什么要安葬在南京的紫金山呢?”因为,孙中山先生在临终的时候,曾经嘱咐过:“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下面请各位随我进入中山陵参观。

紫铜宝鼎: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在这三层石阶上有一座紫铜宝鼎,它三足双耳,重达五千公斤,这是1933年由广州中山大学的师生捐资铸造的。在鼎的上部还有一六角型铜牌,这是戴季陶的母亲黄氏老夫人所书的孝经全文,所以此鼎又称为孝经鼎。

博爱坊(四柱三门冲天式的石牌坊):

··迎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的石牌坊,坊额正中有“博爱”两个字,这是孙中山先生亲自书写的,它原出自韩愈《原道》中“博爱之为仁”一语,孙中山用它引申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在这里,这两个字又是对孙先生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人们又习惯的称之为“博爱坊”。

墓道:

··穿过博爱坊我们就来到了墓道,墓道两边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两两相对,代替了古代惯用的石人石兽,象征着中山先生精神象桧柏一样万古长青。

陵门(天下为公):

··穿过墓道,我们就来到了陵门,正中横额上有“天下为公”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的,它最早出自于孔子的《礼记、礼运》一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意思是说国家政权并不是哪一家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这也是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的最高理想和对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

碑亭(24个镏金大字):

··穿过陵门就来到了碑亭,亭中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镏金大字,这些字是当时国民党的元老谭延凯先生手书的。在碑的顶部还有一枚阴刻的国民党党徽,从这枚党徽和上面所刻的字可以看出,当年为孙先生举行的是党葬。

石阶(392层、290层、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迎面的这些石阶层层叠叠,我们常说中山陵的台阶就像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那么中山陵一共有多少层台阶呢?原来它自基至顶一共392层,我们迎面的这一段有290层,一共分为8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紫铜鼎(奉安大典):

··在平台上陈列着一对巨大的紫铜鼎,这是当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给中山陵园的,鼎身上刻有“奉安大典”四个字。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左边那个鼎下面有两个弹孔,这是1937年末日本侵略军进攻南京时留下的痕迹,它是为了提醒我们莫忘国耻。

青石狮子:

··在第五层平台上还陈列有一对青石狮子,这是福建著名的雕刻家蒋文子先生的杰作。左边这只狮子的右前腿也是被侵华日军的炮火击断的。

石鼎:

··在第八层平台上陈列有一对石鼎,这是孙中山的长子孙科赠送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叫祭堂,又称灵堂。它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在门楣上有国民党的元老张静江先生手书的篆字“民族、民生、民权”。在门楣与屋檐之间还嵌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个金字。下面请各位随我进入祭堂参观。

祭堂(建筑特色):

··步入祭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孙中山先生坐像。坐像高4.6米,先生身穿长袍马褂,双脚并坐,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显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坐像是由法国著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石雕刻的。造价达150万法郎。坐像底座四侧,还刻有以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为内容的六幅浮雕,分别是“1.如抱赤子”、“2.出国宣传”、“3.商讨革命”、“4.国会授印”、“5.振聋发聩”、“6.讨袁护国”。坐像四周是12根黑色石柱,左右两侧墙壁上镌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祭堂内顶部是彩色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满地红”。祭堂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门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浩气长存”四个字,这四个字原是孙先生为黄花岗烈士墓题写的。

墓室(建筑、卧像、墓穴5米深处):

··经过祭堂我们就来到了墓室,墓室为半球形封闭式建筑,顶呈西式穹窿状,以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墓室的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矿,墓矿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这尊卧像是捷克雕刻家高琦按照孙中山先生安葬时遗体原样1:1雕刻的。孙中山的紫铜棺就安葬在卧像下5米深处,由钢筋混凝土密封,从来没有打开过。

设计呈“警钟型”

··整个中山陵墓庄严肃穆,精美雄劲,它是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他设计的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寓含“警钟长鸣,唤起民众”之意,整个中山陵在继承了古代陵墓礼制建筑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将建筑艺术与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完全融合,相得益彰。

附属建筑:

··各位游客,中山陵的主题建筑,我就暂时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在它的周围还有藏经阁、音乐台、光华亭等纪念性建筑。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那好,今天的中山陵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合作!

欢送辞:

··各位游客,在大家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之下,我们这次南京之行即将结束了。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不周到之处请您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俗话说“相逢是缘分,分手是祝福”,我们在缘分中相识,在祝福中分手。

篇6:四川中文导游词

2010年四川大学中文专业考研中国文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中国文学 填空题之一 1.“八事”默写五个

2.《我之文学改良观》作者 3.第一部白话诗集 4.第一部白话小说集 5《倾城之恋》作者

6.《西厢记》改编自[唐]谁的什么作品 7.《稼轩长短句》《漱玉词》《乐章集》作者 8.《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 9.诗经四家 10.九歌共多少篇

填空题之二 填作者

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0.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名词解释

1.周易2.永明体3.江西诗派4.公安派5.骈文6.谴责小说7.觉新8.三突出9.《白鹿原》10.《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解答

1.读庄子《秋水》后 2.简析白先勇的艺术特质 3.简析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色

论述

1.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赏析卞之琳《断章》

文学概论

填空题

1.《审美经验现象学》作者 2“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最早出自 3“窥意象而运斤”出自

4经典是文本特殊性与什么的结合 5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 6文学阐释是以什么为前提 7“张力”是谁提出的 8.“风格即人”是谁提出的 9.孔子对文学功能的理论是 10.文学创作的基本含义是

名词解释

1.体裁2.文学接受3.审美日常生活化4生态文学

解答

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2.读者中心论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论述

论述马克思的一段话,大意是说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上一篇:签租房协议注意事项下一篇:在武术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