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2024-04-24

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共10篇)

篇1: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根据龙教基[2011]113号《龙游县教育局关于转发浙江省教育厅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及操作事项的通知》,联系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溪口小电子学籍管理相关制度:

一、教导处要组织全体老师学习通知精神,明确学籍电子化管理,并对教师进行《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电子管理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工作,做好学校用户的建立和权限分配工作。

二、为便于学校学籍工作开展的连续性,溪口小学不建立教师个人登录账户,而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账户,并授予相关管理权限,同时向相关班级的任课老师授于登录密码。

三、班主任应在每学期初、和学期结束对本班的学生进行核对,要求管理系统中的人数要与本班实际人数一致,严禁出现系统人数与实际人数不符的情况。

四、一年级班主任应认真做好新生的信息采集工作,要求有的信息一定要全面,身份证信息要以户口本复印件为准。所有新生信息必须经教导处核准后统一导入系统。

五、班主要及时根据上级部门布置完成本班学生信息核对及期末评语录入,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结束前必须完成本科成绩的录入。所有学科都以等级制成绩录入,严禁录入考试分数。

六、教导处要配合基教科做好新生转入、转出、休学、复学等常规工作,保证在校学生有电子学籍记录。

七、重视保密制度,除正常工作外不允许教师登录系统发布与学

籍管理无关的信息,严禁私自篡改未经学校核定的学生信息。严禁随意透露登录密码给非本班任课相关人员。

篇2: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中小学学生学籍规范化管理,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入学和建档: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市统一的电子学籍管理软件系统建立班级和学生学籍档案。

第三条 班级建档。新生入学后,学校学籍管理员根据学生实际分班情况,按系统要求正确建立新生班级信息,班级编码由系统自动生成。

第四条 新生建档。学校务必按系统要求,建立全部就读新生的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出生日、证号、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关系、职业等信息。F.学生照片上传。每个新生建立文字档案后,必须给该生上传一张近期免冠登记电子数码照片。

第五条 贫困生的认定与取消,由学校管理员提出认定或取消申请,审批机构审核后自动生效。

第六条 学生流失由学校在学生电子档案中对学籍变动提交申请,注明流失原因,审批部门审核后自动生效。

第七条 转出转入学校都在本市的,由转出学校学籍管理员按有关程序在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交转学申请,指定转入学校及班级,转入学校在电子学籍系统中同意接收后,经学籍异动审批部门审核通过,该学生的电子学籍自动进入转入学校。

第八条 由其它省市转入,由于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该学生的电子档案,只能按新生为其新建电子学籍档案。

第九条 由本市转至外省市,由于转入学校及班级在系统中不可见,只能按流失处理,选择流失原因为“转至市外”,并在备注栏目注明“转出至。。省或市”,上级审批部门审核后自动生效。

第十条 参见前述学生类型,将学生的类型更改为借读生。

第十二条 按流失处理,记录正确的流失原因。

第十三条 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落后的学生,由学校根据留、跳级的相关规定,在学生电子档案中对学籍变动提交申请,审批部门审核后自动生效。

第十四条 在电子学籍系统中建有档案的流失学生,重返学校继续学习时,均应按复学情况进行处理,无需再为其建立新的电子档案。由需复学的学生或其法定监护人向原就读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学校同意后,将该生电子档案中对学籍变动提交申请,审批部门审核后自动生效。复学后到其他学校就读的,按前述转学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学生因伤病或其它原因连续缺课达3个月以上,可办理休手续,由学校向休学审批部门提交申请,经审核后自动生效。

第十六条学生死亡,由学校管理员在学生流失栏中注明。

第十七条 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期满,成绩符合毕业规定,由学校管理员在学籍管理系统中提交毕业申请,并填写正确的毕业证书编号,审批机构审核后自动生效。第十八条 有电子学籍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学校后无需再为其重新建立电子学籍档案。

1.小学将已毕业的班级直接设置为已毕业状态即可。2.初中学校根据招生情况,新建需要的班级。3.初中学校按招生规定将属于在本校就读的学生选定,指定正确的班级后,学籍管理系统自动完成新生电子档案录入。4.初中升高中,由另外的中考考试与招生系统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 学生基本信息发生变动或初始建档时发生错误(如重新分班、学生依法更改姓名或信息录入错误)时,学校必须及时进行修改,保证系统中信息的准确性。

第二十条 学生法定临护人的信息发生变化时,学校学籍管理员必须及时在系统中予以修改更新,正确反映监护人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学生照片的更新上传。照片与文字信息不符,如果能够置换学生照片来更新,应先分别在系统里下载学生的照片保存后,重新上传覆盖,使文字信息和照片一一对应。如果找不到与文字信息对应的照片,要及时上报并补照后上传。

第二十二条 班级的毕业和解散。现有班级因为毕业、重新分班合并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学校管理员应及时进行修改或更新。

第二十三条 转入学生的接收确认。转出学校提出转学申请后,转入学校必须进行接收确认后,县区级管理员才对审批通过。学校管理员应及时查看转入学生的接收确认工作,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确认。

第二十四条 小学高年级整班转学。因教学的调整,乡镇内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升级就读高年级时,需整体转入某个中心小学,乡镇学籍管理员须正确的进行整班转学的操作。

第二十五条管理员要有安全和保密意识,禁止泄露自己的密码(或口令)给他人,并杜绝共用同一账号的情况(可据需要在系统中新建用户)。所有用户在系统中的任何录入和修改更新,系统将自动记录用户名和时间等信息。

第二十六条 各授权用户,不得在系统中任意篡改数据,严格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第二十七条管理员应严格按照此管理办法录入、修改、审核相关数据。

篇3: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关键词:学籍管理,电子注册,规范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管理手段的应用, 产生了崭新的以电子注册为手段来进行学籍管理的基础数据处理模式。电子注册已成为学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电子注册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对维护学历证书的公正性、严肃性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电子注册制度

电子注册制度包括学历电子注册制度和学籍、学年电子注册制度, 学籍、学年电子注册结果是学生毕业时学历电子注册的重要审核依据。只有经过学籍、学年电子注册的学生获得的毕业证书才能获得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所以, 学籍、学年电子注册制度是为完善学历电子注册制度而制订的, 与学历电子注册制度互相衔接。

(一) 学历电子注册。

2001年起国家对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实行电子注册制度, 未经注册的学历证书, 国家不予承认。这个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打击了社会不法分子伪造学历证书的现象, 维护了国家学历制度和学历证书的严肃性, 规范了学历文凭颁发制度。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是各高校对毕业生的毕业资格进行认定及数据的整理, 将校验通过的毕业数据和链接成功的毕业生图像信息上报省教育厅, 教育厅审核通过后, 再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核备案。这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行计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一种办法, 实行国家、省、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三级管理。可以说学历电子注册是规范高校学籍管理, 督促高校依法治校的一杆标尺。

(二) 学籍电子注册。

高等学校学籍电子注册和学年电子注册是完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加强高等学校招生行为监督,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 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需要, 实现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建立完整的高校学生数据信息库。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各高校通过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 在网上核对新生录取信息, 包括:考生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入学年月、录取院校、专业, 层次、录取类型。复查合格的方可取得学籍。学年电子注册是在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基础上, 对在校学生新学年学习资格的认定, 注册内容包含各年级在校生新学年学籍注册、上一学年学籍变动及奖惩等情况, 包括:学籍状态、学籍变动、学籍注销、学籍记载等。

二、目前高校学籍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类学生基数的增加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学籍管理遇到很多问题: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加大, 管理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公正性、合理性、实效性很难保证。因此, 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 学籍管理手段落后。

学籍管理不但有繁多的报表, 而且还有繁琐的统计、分析及相关的数据处理, 大量的电子图像信息处理, 网络信息的传递, 高校的管理设备相对落后, 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二) 学籍管理工作不规范。

学籍管理文件制度不太健全, 管理措施不得力, 学籍异动处理不严谨, 学生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全面。

(三) 学籍档案管理不规范、学籍档案材料分散。

学籍原始档案不完整,

整理不规范, 档案材料记载和整理工作滞后或没有完整记录, 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信息。

三、完善电子注册规范学籍管理

要改变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一) 高校领导要改变思想认识, 重视学籍管理工作。

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学籍管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高校应当划拨专项经费, 按要求配备高配置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和光盘刻录机等硬件, 还要请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能较好完成电子注册任务的, 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数据处理系统软件, 为电子注册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 也为学校的学籍管理提高效率。

(二) 学籍管理部门要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电子注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规定的操作程序和上报的内容, 要求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这就要求学籍管理部门确保工作质量, 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 每个环节必须要有专人负责, 建立校、系两级管理岗位责任制, 确保电子注册内容的准确、全面、规范, 做到责任到人, 奖罚分明。

(三) 学籍管理队伍要提高素质, 加强责任心。

1、学籍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也必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由于教育部的招生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 学生学籍信息又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和管理的, 高校要有计划地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尽量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籍管理人员参加有关培训, 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2、学籍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规范性, 学籍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由于电子注册信息面向社会, 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和疏漏, 必须细致、规范。如果学生注册信息错误或缺失, 将会影响学生的学籍电子注册与学历电子注册, 给学生毕业带来麻烦。

(四) 学籍档案材料要规范、完整。

学籍档案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高校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 做好学籍档案材料的建立与保存。

1、每年新生入学, 根据省招办的招生数据填写教学班学生信息登记表, 按规定统一编制学号, 打印分专业分班学生名单。再将这些准确数据按教育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对有学籍新生进行电子注册。

2、建立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 根据任课教师的原始成绩录入学生各学期各门课程成绩,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成绩合格, 准予毕业。

3、学籍异动管理。有学籍在校生转学、转专业、休学、退学等要办理相关手续。学籍异动规范管理, 能确保学籍档案真实可靠, 也为学历电子注册提供准确数据。

4、按照教育部毕业证书电子注册文件要求对具备毕业资格的学生统一编定毕业证书电子注册号。电子注册号做到全国唯一、不得重号。

5、建立毕业生成绩汇总表 (学籍卡) , 学籍卡反映了在校生的基本信息和在校期间所有考试成绩, 所以一定要真实、准确。

6、学生入学档案、毕业生登记表和毕业生成绩汇总表 (学籍卡) 等学籍材料, 在学生毕业后, 由学校密封盖章后送学生单位人事档案部门。

7、学生报考、报名登记表、毕业生成绩汇总表 (学籍卡) 、学期考试成绩册和教学实践环节成绩, 由校档案室存档作永久保存。

8、毕业证书须由学生本人签名后, 颁发给学生本人。毕业生呈报表由校档案室长久保存。

(五) 保证电子注册信息的准确性。

高等学校的学籍管理是电子注册工作的基础。保证报送真实而准确的学生数据, 是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学籍管理人员应严格核对学生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高考图像信息与本人是否相符, 杜绝冒名顶替现象, 做好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在学生毕业之前, 学历电子注册要进行预注册, 它关系到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及证书内容的正确性。因此, 高校学籍管理部门要高度注视, 责任到人, 认真核对清理学生信息, 确保毕业预注册学生数据准确无误, 顺利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工作。

总之, 电子注册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行计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一种办法, 它规范了高等学校的依法办学行为, 有利于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随着电子注册制度的完善与规范, 它不仅仅是学籍管理手段和工具的一种更新, 同时也可以算得上是学籍管理模式乃至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它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曦:《电子注册制度与学籍管理改革问题初探》, 《继续教育研究》, 2008年第2期。

[2]唐伟元:《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 《宿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

篇4:电子学籍助推学籍管理方式变革

关键词:电子学籍管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管理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4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9-0055-03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因此学籍管理就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中最庞大的工程之一。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数量众多,并且分布不均。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加剧,跨省份和跨地区转学、升学问题使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以地方主管方式的学籍管理不仅出现了“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难以解决跨省份、跨地区转学、升学等方面的学籍管理问题,最终导致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难、升学难等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因此,传统的学籍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一、传统学籍管理受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我国学籍管理办法一直受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1]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主要强调地方主管,相应的学籍管理也是由各省自行制定并开展相应管理。在各省主导的学籍管理体制下,不同省的学籍具有不同的数据内容和数据标准,统计数据难以整合。由于缺乏有效的统计数据支持,教育主管部门也难以制定更准确的教育决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流动人口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转学和升学等一系列问题就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传统以省市主管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电子学籍管理实现学籍管理方式变革

教育信息化为基础教育的学籍管理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2]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我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配套实施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基础教育学籍的全国统一管理,努力解决当前由于学籍管理混乱所产生的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的学籍管理全面地记录每个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包括:①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②学籍信息证明材料;③综合素质发展报告;④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⑤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⑥享受资助信息。[3]为了有效地实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育部从2010年就开始启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籍注册、学籍异动、升学、转学等信息化管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时监控与管理。[4]

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电子学籍管理方式,实现了传统学籍管理方式的变革。所谓电子学籍,是指采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方式全程管理的学生学籍。在电子学籍中,学籍号是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它是以学生的身份证号为基础,在学生进入幼儿园或小学时就进行初次采集,录入到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中,并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阶段中使用。电子学籍的特点是每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籍号,记录学生的所有学籍信息,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全国联网,所有的业务管理流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将建设中央、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系统中核心的学籍管理和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功能,采用信息化方式管理学籍和营养改善计划;二期将建设校车管理、成绩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查询统计分析和办公等业务管理功能,促进学校综合管理的信息化。[5]

三、电子学籍管理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优势

实施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学籍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籍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之一。相对于传统各省孤立的学籍管理而言,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打通了各省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学籍管理联网,它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基础教育决策、变革基础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1.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择校、高考移民等已经成为导致基础教育不公平的重要问题。在传统学籍管理模式下,由于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学籍管理办法,建立的学籍管理系统仅局限在本地区范围内运行,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因此流动人口子女跨省转学非常困难。既使双边的教育主管部门同意转学,传统学籍管理也需要学生家长在两地往返办理转学手续,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成本上都给学生家长增添了许多负担。

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采用电子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方式,实现了学生学籍管理全国联网,跨省转学的申请和审批功能都在网上操作完成,从而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了随迁子女跨省转学难的问题。中小学生转学学籍管理流程是由转入学校发起转学申请,经转入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转出学校审核、转出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并判断是否外地就读之后完成转学。[6]在管理制度上,《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等都将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3]因此,我国实施电子学籍管理方式将努力从管理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上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跨省转学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2014年1月10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开始联网试运行,办理跨省转学等学籍管理工作。[7]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学籍管理正式步入网络化电子学籍管理时代。endprint

2.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基础教育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营养改善计划方面。从国家的层面看,传统学籍管理不仅学籍数据分散、采集困难,而且各省之间的学籍数据难以整合,无法及时动态地把握全国基础教育的学籍信息,从而影响了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和教学设备等重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不仅能够管理中小学生的学籍信息,而且能够及时地从整体上反映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分布和教育资源分配情况,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和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动态地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营养改善计划为例,我国国务院从2011年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60亿元,惠及全国680个县2600万学生。为了保证营养改善计划的资金不被非法占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详细的学生数据,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保障项目所覆盖的每一个农村学生都能吃上营养午餐。

3.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优化基础教育决策

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优化基础教育决策。以我国中西部地区“撤点并校”政策为例,近年来,由“撤点并校”政策引发的负面效应已经突显,农村适龄儿童辍学率进一步上升,农村中小学校车事故频发,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硬件条件和生活条件差,农村文化盲区不断增加。为了解决盲目“撤点并校”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2]如何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信息化时代,教育决策离不开教育统计数据的支持。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运行,将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仓库,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取基础教育的统计数据,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促进教育公共政策更加合理。

4.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管理方式变革

在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我国县级及其以下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还相对落后。从整体上看,我国县级及其以下的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的网站主要用来发布信息,远没有达到开展网络化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中小学校而言,部分城市中小学校建立了学校主页,发布相关教育信息,然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都没有建设学校主页,更不用说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建设开启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先河,使信息化管理理念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心中,使农村中小学校长对信息化管理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体验,为今后进一步转变基础教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不仅包括学籍管理和营养计划管理,而且将进一步扩展到中小学校校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常规业务管理等,从而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是我国教育部自上而下设计的,在纵向上实现了从中央到省、市、县、学校五级贯通,在横向上实现了省与省之间的对接,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在今后加入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之后,将为基础教育的教育统计和教育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四、开展电子学籍管理的保障措施

电子学籍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籍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电子学籍管理,除了提供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以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同时建立学籍信息的保密制度,从人员和制度上保障电子学籍管理顺利开展。

1.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人。电子学籍管理对于中小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是一个新事物。为了保障电子学籍管理的实施,还必须加强中小学校的校长和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通过培训,一方面是要确保学籍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另一方面是要确保学籍信息被安全地使用。

2.建立学籍信息保密制度,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权限,确保学籍信息的安全。然而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学籍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学籍信息保密制度,对于违反学籍管理方法的行为,特别是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档案、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等行为,必须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学籍信息的采集和修改都必须经过家长审核后签字,保留原始数据,一旦有不实情况,可以逐级核查。只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问责机制,才能真正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维护学生的利益不受损害。

五、小结

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不仅融入了中小学课堂教学,而且正逐步融入基础教育的管理领域。为了解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跨省转学和升学等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我国出台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配套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式进入电子学籍管理时代。电子学籍管理是信息时代学校管理的一个新生事物,它在学生上幼儿园或小学时一次性采集,以身份证为基础,实行学生一人一号,并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终身使用。电子学籍管理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跨省转学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深刻变革,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加强教育监管和支持教育决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电子学籍管理仅仅是基础教育管理方式变革的一个开始,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进一步融入基础教育管理领域,大数据分析和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将进一步融入到基础教育管理中,为信息时代的教育管理提供更加高效、迅捷的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靖.电子学籍:保障教育公平[N].科技日报,2013-8-27(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2014-3-25.

[3]教育部教基一[2013]7号文件.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Z].

[4]保障教育公平——聚焦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EB/OL]. http://www.gov.cn/jrzg/2013-08/25/content_2473364.htm.

[5]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介[J].基础教育参考, 2013(19):8-9.

[6]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校级)[Z].2012.11.

[7]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联网试运行[N].中国教育报,2014-1-8(1).

篇5: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1、各学校根据下列网站查询本学校注册码:



2、所有学校领取注册码,进行注册,系统自动生成登录ID,管理员用户ID格式:学校代码@super



3、下载系统必需插件,登录页面有链接,可以下载,下载后进行安装。



4、登录后,必须修改成自己熟悉的密码。

5、以后登录全部采用PKI(CA)证书方式。



篇6: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指学生录取后,按规定的时间报到注册并经过入学资格复核后取得的合法资格,学籍信息库是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信息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技校学籍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过程,它包括学生入学资格审核、报到注册、课程操行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处理、毕业资格审查、学历证书办理等,关系到学生学习资格、学习状态及学习成果的认定,是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籍管理工作的发展

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依靠手工填写纸质文档。庞大的学生学籍资料收集、整理及分类分析会使学籍管理工作者难以招架,学籍管理人员很难保证在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中万无一失。随着教学班级和学生人数不断扩大,学校设置的专业门类、课程科目随社会的需求逐年调整,传统的学籍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需要。落后的学籍管理手段成为推动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技工学校学籍管理工作领域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实行学籍电子注册。学籍电子注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计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方法,实行国家、省、市、学校四级管理,是传统学籍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2007年11月15-16日,原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组织召开了技工院校电子注册与统计软件使用研讨会,提出“劳动保障部门对其管理的技工学校实行电子注册”的要求,并统筹做好技工学校学生电子注册工作,组织开发了《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并投入使用。统一使用技校管理软件对于规范全国技工院校学籍管理、及时掌握技工院校数据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全国技校相应数据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汇总。

第二,实行学籍和学历统一管理。2008年起,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要求各市属技校的学籍管理部门利用广州市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对当年录取的新生进行网上数据核准工作,各市属技工院校必须登录广州市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将核对无误的学籍信息上传,经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两级审核通过后,才算完成新生的学籍注册。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对规范技校的学籍管理起到了监督检查的作用。只有学籍管理工作做到准确无误,才能确保学历证书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学历证书办理过程的重复劳动以及在重复劳动中可能出现的纰漏,以维护学历证书的权威性。

二、技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技工院校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技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自2005年以来,各技工院校学生人数急速增加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传统的学籍管理手段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变大,管理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公正性、合理性、实效性很难保证。现阶段技校学籍管理急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籍管理工作不规范

大部分技校学籍管理工作依靠学籍管理人员个人处理,缺乏指导和培训。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加上技校学生流动性大,且各校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待遇及激励措施不得力,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导致异动处理不够严谨、统计信息不够及时等。此外,对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新生入学时学生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全面。

(二)学籍管理手段落后

没有应用与上级主管部门电子注册数据兼容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重复

性劳动繁多,如果校内没有较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就无法实现各班、系与学校的无缝对接,也更谈不上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两级管理。工作过于集中在学籍管理人员一身,造成准确度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三)学籍档案材料信息量少

纸质学籍档案的整理不规范,传递不方便,管理较为混乱,档案材料记载和整理工作滞后或没有完整记录,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纸质档案记录的信息需人工核对,增加了工作量,且容易产生错误和遗漏。

三、以学籍学历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学生动态电子学籍档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技工学校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电子注册所要求的内容为导向,以上级部门学籍学历管理系统为蓝本,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开发校园信息平台,其中必须包含“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子模块。该系统模块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达到和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与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市学籍学历管理系统数据兼容,减少数据整理的工作量。第二,可以实现学生上网查询与修改功能,建立动态的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第三,应具备班、系、校三级管理功能,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达到分工明确、集散合理、强化数据精确度。

(一)电子学籍档案的功能

动态电子学籍档案是把学生的个人信息输入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每人一条记录,每个输入的字段都可以作为检索查询的入口,通过查询能直接在网络上调阅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在校表现情况,从而能核实、确认在校学生情况或毕业证书的真伪,便于统计各类学籍信息,保证学籍异动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

动态电子学籍档案应具备以下功能:

1、查询在校基本信息、学生课程成绩及操行成绩,以便为学校领导和老师提供所需的各项统计数据。

2、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及毕业证书查询,以便于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核及对学生毕业证书真假的检验。

3、对学籍异动及学生奖惩情况的查询。通过学籍管理系统数据的更新维护,保证对学生在校期间档案信息的准确、完整,并在学生毕业后将每个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输出转交给档案室保管。

(二)电子学籍档案的内容

电子学籍档案应尽可能完整的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情况,记录学生的思想、学习、体质、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和变化过程。学生学籍档案内容有: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表、学生成绩册、在校学生花名册、学生异动情况(插班、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生奖惩情况(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先进班级、违纪处分等)。这些信息都应录入或导入到学生电子学籍档案,也是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电子注册工作的依据。

三、建立、完善学生动态电子学籍档案

根据学籍档案的内容和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学籍学历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为基础设计学生动态学籍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学生基本信息库必须在新生入学之日起开始建立,它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电子相片、系、专业、班级、政治面貌、家庭地址、户口性质、家庭成员情况、主要学习经历、联系方式、在校期间奖惩情况、学籍异动情况等。可通过以下的四个步骤完成学生基本信息库的建立:

1、直接利用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读取新生的电子信息,这样可以免去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录入工作,大大减少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可以从招生部门调取新生的其他信息,进一步完善学生基本信息库。

2、入学后组织学生在校园网上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填写或修改本人的学籍表信息,并导入个人电子相片,确认无误后提交。这样使电子档案更加完整,完成入学初的学生电子档案建设。将电子学籍表输出打印建立纸质学籍册。

3、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成绩管理。运用学籍管理系统及时处理学籍异动,同时更新学籍异动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由班主任负责将学生平时的操行评定及各类奖惩情况填入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学籍管理系统与教务部门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兼容,使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与电子学籍档案相连接。

4、学生通过毕业资格审核后,经有关责任人确认无误,将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导出、打印形成文本档案,与学生电子学籍档案数据刻录光盘一同交给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

篇7:学校学籍电子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中小学学生学籍规范化管理,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学的学生电子学籍管理。

第二章 入学和建档

第三条 中学新学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区统一的电子学籍管理建立班级和学生学籍档案。

第四条 班级建档。新学生入学后,学校学籍管理员根据学生实际分班情况,按系统要求正确建立新学生班级信息,其编码规则为:3位年级代码﹢6位学校代码+3位班级顺延码,计12位数字。如:110100440101。

第五条 新学生建档。学校系统要求,建立全部就读新学生的基本信息档案,相关说明如下:

A.学生编码。学生编码是识别学生的唯一标识号,学生转学、借读、升学等学籍异动均不改变学生编码。学生编码在新学生新建档案时分配。B.学生类型属性。是指非普通就读生(随班就读、借读生、残障生等),新建学生档案时,务必录入正确。

C.姓名。学生在小学阶段依法更改姓名的,原名作为曾用名予以保留。

D.学生所在班级、民族、出生日、是否民工子女等信息,1

务必全部录入准确。

E.监护人建档。每个新学生建档后,班级必须再建立该生的家庭档案,至少要录入一个监护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证号、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关系、职业等信息。

第三章学籍异动

流失(辍学)

第六条 学生流失由学校在学生电子档案中对学籍变动提交申请,注明流失原因,由于洪区中教科审核后自动生效。转学

第七条 转出转入学校都在本市的,由转出学校学籍管理员按有关程序在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交转学申请,指定转入学校及班级,转入学校在电子学籍系统中同意接收后,经于洪区中教科审批审核通过,该学生的电子学籍自动进入转入学校。

第八条 由其它省市转入,由于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该学生的电子档案,只能按新学生为其新建电子学籍档案,参见前述新学生入学和建档。

第九条 由本市转至外省市,由于转入学校及班级在系统中不可见,只能按流失处理,选择流失原因为“转至市外”,并在备注栏目注明“转出至。。省或市”,经于洪区中教科审批审核后自动生效。

借读

第十条 参见前述学生类型,将学生的类型更改为借读生。

退学

第十一条 按流失处理,记录正确的流失原因。

休学、复学、死亡

第十二条 在电子学籍系统中建有档案的流失学生,重返学校继续学习时,均应按复学情况进行处理,无需再为其建立新的电子档案。由需复学的学生或其法定监护人向原就读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学校同意后,将该生电子档案中对学籍变动提交申请,经于洪区中教科审批审核后自动生效。

第十三条学生因伤病或其它原因连续缺课达3个月以上,可办理休学手续,由学校向于洪区中教科提交申请,经审核后自动生效。

第十四条 学生死亡,由学校管理员在学生流失栏中注明。毕业、升学

第四章基本信息的日常维护

第十六条 学生基本信息发生变动或初始建档时发生错误(如重新分班、学生依法更改姓名或信息录入错误)时,学校必须及时进行修改,保证系统中信息的准确性。

第十七条 学生法定临护人的信息发生变化时,班主任及时在予以修改更新,正确反映监护人的信息。

第十八条 班级的毕业和解散。现有班级因为毕业、重新分班合并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学校管理员应及时进行修改或更新。

第十九条 转入学生的接收确认。学校管理员及时查看转入

学生的接收确认工作,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确认。

第五章管理责任

第二十条 学校必须为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指定落实管理人员,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篇8: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一、电子注册制度

1.什么是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高校学历证书标志着受教育者在专业知识、技术或学术领域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是其完成规定的学业要求之后, 由教育机构颁发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书面证明。[1]为规范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发放, 2001年起, 我国正式实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所谓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是高等学校将学生基本信息, 以计算机数据表的形式上报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 再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核备案。[2]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行计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一种办法, 实行国家、省、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三级管理。[3]可以说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是规范高校学籍管理, 督促高校依法治校的一杆标尺。

2.电子注册的内容及过程

电子注册分两种类型:包括新生注册和毕业生的学历注册。其内容涉及从高校的新生直到毕业生的所有数据信息。所谓新生注册是各高校将报到的新生信息, 包括新生的考生号、姓名、性别、学制、专业等近80个字段上报高校所属的省教育厅, 教育厅依据当年招生库的名单对以上字段严格核对, 核对无误的数据上报教育部。有问题的数据要求学校做出合理解释, 否则不予注册。最后将无误信息转为新生电子注册信息并上网以供各界查询。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来源于新生注册信息。注册后的新生信息被转入各高校在校生学籍管理系统, 添加必要信息, 转化为在校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籍电子档案, 可作为学校对在校生进行各项日常管理的基本数据信息。学生在校期间, 经过教学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 除部分由于学籍变动的学生如休、退、转学, 及成绩不合格不能如期毕业以外, 其余多数学生能通过毕业生资格审核, 其学籍信息被添加获得证书信息转为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上报教育厅。教育厅同样可以将当年注册的新生信息与毕业生上报信息利用电脑核对, 各项信息吻合者通过审核, 不匹配者要求高校给出以上人员合理解释, 否则不能注册。

3.实行电子注册的意义

首先, 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有利于高校从招生到学生毕业的规范管理, 打击制售假文凭, 遏制个别人利用手中权力招收不合格学生, 维护高等教育办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维护国家学历证书制度的信誉。

其次, 这种证书管理方式, 不但手段先进、管理科学, 而且大大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手工劳动量, 并且出错率低, 便于实现过程管理, 易于控制, 提高效率。

此外, 公布到网上的学历注册信息, 还可为用人单位查询其录用人员毕业证书的真伪提供方便。

二、电子注册制度的发展过程

虽然电子注册制度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学历证书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 保护高等教育声誉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要求建立网上查询系统的呼声早已有之, 但真正建立起电子注册和网上查询却是近几年的事。

先是, 2001年2月5日, 国家教育部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 遏制部分高校乱招生、乱发文凭及打击社会上贩卖假文凭等现象, 颁发了《关于重申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学历文凭、学位证书管理的通知》, 规定“从2001年起我国全面实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全国各高等教育培养单位颁发的毕 (结) 业证书, 凡未报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注册的, 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其后, 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 开通了新生名单核对系统, 对入学新生进行电子注册, 要求“各高校对每年入学报到的新生信息在网上与教育部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名单数据将作为今后毕业生学历证书注册的依据。”

三、高等教育电子注册制度与校学籍管理之间的关系

所谓“学籍信息”是学校各项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数据资源, 是学生按照国家招生计划规定, 在高考择优录取后, 经学校全面复查并办理入学手续所取得的在校学习资格。“学籍管理”就是对取得合法学习资格的学生, 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 学籍处理 (包括转专业、休、退、转、复、退) 到毕业等资格审查等方面的管理。

学籍管理是对学生学籍信息在校内的管理, 是对学生从入校后的新生注册信息直到毕业生电子注册信息的管理。因此新生电子注册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 实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籍实行外部控制的一种政府教育管理行为。电子注册与学籍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电子注册是传统学籍管理在校外的延伸, 对规范高校学籍管理起到了督促检查的作用, 同时又受学籍管理好坏的影响。而学籍管理指对学生在校内学习资格管理和基本信息管理, 是受控于电子注册制度的高校内部管理。

四、配合电子注册制度, 改进学籍管理工作

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使得高校学历证书从传统的纸制文凭管理到现代化网络管理, 无论是管理理念和行为, 还是管理手段和技术,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迫使学籍管理关人员的工作节奏、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各高校学籍管理相关部门的要求

首先, 要求各高校必须引进能较好完成电子注册任务的, 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教务信息管理系统。

其次,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规定的操作秩序和上报的内容, 要求不允许出任务差错, 这就要求学籍管理部门实行工作标准化以确保工作质量。由于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实现信息交换,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 保证信息安全, 因此制定各种规范, 实现工作的定量化和程序化, 才能减少差错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克服偶然性、不确定性。[4]

要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 最主要的是管理程序制度化。管理部门必须根据日常的学籍管理过程和电子注册及高校学籍工作的规律, 设计出控制程序, 并拟发与此相应的各种文件和各类工作指导书 (包括各种表单) , 将每个工作环节都置于规定的工作程序之中, 使学籍管理的数量化统计与分析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保证学籍管理和学历电子注册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的学籍管理制度及严格实施, 是学校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2.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要求

首先,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规范性强,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证书注册信息向社会公示, 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证书份数及证书所具信息要与教育部网上查询信息必须完全一致, 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和疏漏, 必须细致、规范。

其次, 由于教育部的招生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 学生学籍信息又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和管理的。因此要求学籍管理人员熟悉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

再次, 学籍管理带有很强的政策与法规性, 要求从事学籍管理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 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技能, 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法治意识。

此外, 由于新生、毕业生电子注册, 每年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段, 促使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也要围绕电子注册进行。例如, 每年秋季学期上报新生信息, 每年6月上报毕业生信息。注册制度本身的周期性, 规范了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节奏。

五、结语

可见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对高校学历证书进行管理控制, 规范了高校从招生直到学生毕业的全过程, 使高校管理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籍管理纳入到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 进而更好地进行学籍管理,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也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摘要:为了适应电子注册改革的需要, 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电子注册制度的具体内容、产生发展、实行电子注册的意义、电子注册与高校学籍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完善学籍工作以适应电子注册制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子注册,学籍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勍.浅谈高校电子注册管理技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4) 32.

[2]林秀兰, 朱艳.新形式下高校学籍管理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06, (4) 77.

[3]付八军.完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规范高校证书文凭管理[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5, (3) 75.

篇9:溪口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

【关键词】电子注册制度 学籍学历管理 改革思路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要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学历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电子注册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这一重大举措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和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项措施能够有效打击制作使用假文凭的社会不良现象,维护学校的声誉,保证了人才的真实性,给高校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行毕业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为高校学籍学历管理的规范化改革深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电子注册制度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一)什么是电子注册制度

高校学历证书是受教育者在学习的专业知识、技术到达的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需要完成国家规定和社会认可的学习过程后,由合法教育机构颁发书面证明,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是将高等学校学生的信息进行数据的电子化,再通过网络的方式上报省教育厅,在省教育厅审核通过的基础上,上报国家教育部记录备案。这种学籍和学历的管理方法是一种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在网络上进行统一管理,实行国家、省、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三级管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是规范高校学籍管理,加强高等院校法制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学籍学历管理的发展过程

很多高校根据本校的学生数量和教学计划在学籍和成绩的管理方面开发适合学校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管理方式的出现,为高校在学生学籍和成绩管理上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最近几年,电子计算机的技术进一步发展,网络通讯的发展为电子注册制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管理思路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实现网络化的学籍学历管理,使全校学生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最新的学籍成绩信息创造了条件。目前大部分的正规高校已经将建立完善的电子注册制度,作为提高学生学籍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二、实行电子注册制度的意义

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有利于加强高校对学生从招生阶段到毕业阶段的规范化,打击社会上存在的制作销售假文凭的不良现象,杜绝不符合规定的招生现象,保证正常的办学秩序和良好的教育质量,保障国家学历证书制度的公信力。这种通过网络注册的证书和学籍管理方式,技术上的可行性强,管理时的方法更加灵活科学。减轻高校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出错率更低,便于实现过程管理,方便控制,提升效率。实行电子注册制度最重要的是,公开在网络系统上的学籍和学历信息能够为聘请员工的单位检验相关证书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发挥电子注册制度的作用促进高校学籍学历管理改革

(一)确保在校学生电子注册的准确性

要想发挥电子注册制度的作用,必须保证电子注册信息的准确性。首先,平台中登记记录在校生名单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在校生名单数据要与教育部平台中的名单数据一致。其次,确保平台中在校生学籍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在校生学籍信息要与教育部平台中的信息一致。

(二)建立规范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

电子注册制度是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要想发挥好制度的优势,就必须将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改变。在实际操作中要求:第一,学籍文档的规范使用,文档必须按照层次进行编号,将改动内容、信息的变化进行标注,使其清晰明朗易于查找。第二,对于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真实性的核实,可以通过本人签字、资料核查等方式保证上网数据的真实可靠。第三,由于有了学籍学历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规范了学历证书的管理,确保了毕业证书上网数据的准确无误。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管理能力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规范性强。证书注册信息在社会公开,有很强的透明度,证书所具信息必须与教育部网上登记的信息完全一致,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差错和疏漏,必须细致、规范。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要符合基本的要求,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丰富的网络知识。对于电子注册的实际操作不同于以前的书面操作,数据和文件的错误产生的影响会产生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今后的相关使用。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业务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做到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电子注册工作在我国各大高校正处于起步阶段,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总结,才能逐步完善。电子注册工作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高校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改革,提升了我国各大高校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教育改革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声军. 新形势下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探讨[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宣刚. 基于电子注册制度的学籍管理规范化探讨——以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为例[J]. 新一代,2012(4).

篇10:电子学籍管理实施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籍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现就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电子学籍管理工作作如下规定:

一、新生入学

一学校要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发放《入学通知书》。

二、新生注册

1、新生(含转入学生)入学后,学校要认真核对该生户籍姓名,积极配合相关组织为新生采集文字和图片信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必须使用同一姓名,中途不得更改,确需更名的,应在新生入学一月内依法办理更名手续。

2、新生入学后,学校必须根据县教育局基教股统编学号及时将学生的学籍号录入系统中,核对、校正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然后使用学籍管理系统提供的导出功能,以班级为单位导出所有新生的电子学籍档案(一式两份)到县教育局基教股注册。由于学校不能按时录入导致学生学籍号缺失的,责任由学校承担。休学、留级、本省内转学、借读等均不改变学籍号。

三、学籍异动

一、转学 ⒈转学手续:(1)监护人持户籍和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接收证明。(2)向转出学校提出书面转学申请,学校出具转学证明审核签章,同时学校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填写转出去向并提交转学申请,再打印出电子学籍卡,交由学生本人或学生监护人到教育局基教股审核盖章(学生转学申请、转学证明存根和转学回执一并由学校存档)。(4)学生持转学证明及电子学籍卡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入手续。转入学校接收转入学生时,必须在“学籍管理系统”中确认、接收转入学生学籍,由教导处收回转学证明和学生电子学籍卡一并存档,并督促学生将转学回执送还转出学校。学校不能接受没有转学证明和电子学籍档案的学生。要切实保证所有学生有档可查。乡镇之间的转学也必须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办理相关手续。对于举家外迁和转外省无法获得转学证回执,必须有村组及当地人民政府和当地派出所出具相关证明,各地不得弄虚作假。(其材料放在辍学率档案目录里)。⒉转学时间:每学期初、末前后一周内办理,无特殊情况,其余时间不予办理。⒊转学材料自开出之日起三个月内有效,过期作废。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

二、休学和复学 ⒈休学手续:(1)监护人提出书面休学申请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材料包括:A、书面休学申请。B、学生因伤病休学的,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收据及其它证明材料;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提出休学的,需出具公安、民政、劳动等有关部门的证明。(2)学校审查后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填写休学原因,提交学生休学申请并打印出电子学籍卡。(3)学校教导处填写《休学证明》,签署意见并盖章。(4)由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携带该学生的证明材料、电子学籍卡、休学证明到教育局基教股审核。审核批准后准予休学。学校应将以下材料及时存档:①《诊断证明》;②《医疗费收据》(或复印件);③《休学证明》、电子学籍卡。⒉休学自伤病之日始,期限为三个月。随原年级就读(不变更年级、学籍)可随时办理复学手续。

3、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由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可续办休学手续。休学期满可以复学的,应提前一周办理复学手续。

4、病愈后需要复学的由学生提出复学申请,并附有县级以上医院的证明及治疗期间的有关原始证件,经学校同意,县教育主管部门严格审核批准后准予复学。

4、准予复学的学生,如果休学时间在三个月之内,则回原年级原班就学,如果休学时间超过三个月,跟原年级就学确有困难,可编入下一年级。

5、复学时,由学校负责报教育局基教股审批。

6、各学校要严格按程序办理休学手续,对违规办理休学的要追究其领导和当事人责任并责令纠正。

三、死亡 学生死亡和因故丧失学习能力的,由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报告,并附上乡镇派出所出具的证明材料,经批准后注销其学籍,学校在学生电子档案中注明。

四、留级、重读、开除 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控制学生留级。严禁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参加过中考并取得初中毕业证的学生重读。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四、毕业、升学

一、升学。小学毕业班的所有学生,均直接升入初中。操作规程严格按竹教函[2007]4号文件操作。

二、初中毕业班学生中考报考。⒈学校学籍管理员登陆“中小学升学招生管理信息系统”;⒉在离线校对版本里校对毕业学生信息;⒊导出预报名花名册,到教育局基教股进行预报名审核;⒋导出正式报名花名册到招办报考;⒌学校学籍管理员登陆“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⒍认真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⒎使用“学籍管理系统”

提供的导出功能导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到教育局,基教股进行审核。三毕业。学生修业期满,德、智、体均合格者由毕业学校发给经教育主管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

五、其它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籍管理由教育局基教股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处理。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和从事学籍管理电子化工作,按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电子档案不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籍信息。不得随意调整学籍管理员,确须调整的需上报教育局基教股。

二、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所出具的纸质学籍材料必须按规定加盖学校及县教育主管部门公章方才生效。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转学、休学、借读的学生涂改或重新制作学生学籍的有关信息和材料,对弄虚作假者要追究责任并予以纠正。

四、任何学校不得接收没有入学、转学、借读等手续的学生。

五、学校每学期放假前必须对中小学各年级学籍进行审核,填写竹山县中小学生休(转、复)学登记表报县教育局基教股。县教育局基教股每学期进行学籍会审,及时纠正和处理学籍管理中的问题。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办理休学手续,确需休学的,由学校校长、班主任签字后,持有关材料到教育局基教股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擅自休学的,要追究学校负责人责任。

六、学籍管理期报制度

上一篇:三年级荷花教案设计(公开课)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小学家长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