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作文

2024-04-27

关于李白的作文(精选15篇)

篇1:关于李白的作文

二十年后,我在一家发明公司担任部门经理。一天,我们公司发明了一种叫“人物模拟器”的设备,邀请我前去体验一番。

我带着模拟头盔,心中默念:一定要把我的偶像李白变出来!忽然,随着“嘀——嘀——”的一声,头盔开始运转,我马上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睁开眼睛,环顾四周,一片野怪。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我转过头一看一个人出现在我眼前。只见他一身素色长袍,风度翩翩,犹如神仙一般!我问他:“你是谁?”他捋着胡须哈哈大笑:“我乃李白,字太白。这里是王者峡谷。”我惊讶的说:“王者峡谷?这里又不是游戏。”他说:“你想让这里变成什么样就会变成什么样,你刚才不是想要来这个地方吗?”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说:“那你带我去野区吧!”他说:“好!跟我来!”然后我们到达了野区,只见他拿起自己的一柄长剑,一下子就把野区清光了。我激动得连声叫喊:“好!好!真厉害!”李白一笑:“这还不算什么。”

我又说现在钓鱼吧,于是我们乘着一叶小舟,飘飘荡荡就来到了河道中间。我们甩好鱼线,一边等待一边开始聊天,李白问我:“你想创业吗?”我说:“当然想啦。”李白笑着说:“刚好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正当我们聊得开心的时候,远处几个人影凶神恶煞的向我们跑来。李白说他们是“峡谷三战士”,经常躲在草丛中等待“猎物”,这下可麻烦了。他们提着刀就冲了过来,我们赶紧下船,一起跑出了河道。李白拿起他的那柄长剑与他们斗了起来。只见长剑在李白的手中划出了一道道漂亮的弧线。太帅啦!过了一会儿,李白就已经打败了峡谷三战士。然后我们在他们的身上搜到了一些财产,分给了附近的穷人。

“嘀——嘀——”的声音响起来了,原来是仪器的测试时间结束了,我又回到了现实世界。在我的心里,今天真是惊心动魄呀,今天我跟一个我仰慕已久、行侠仗义的人呆了一天,这使我内心非常骄傲!

篇2:关于李白的作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他站在窗前,面对着明月,吟出这句诗时,我立刻明白了:原来,这就是我做梦都想见一面的大诗人李白。当我吱吱呀呀地从床上坐起身子来时,听见响声的李白立刻转过头来看着我,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随之变成了“O”形:“你……你是谁?我……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来……来人呐,快……快给我拿下!”“你……你当然不认识我啦!因为我可是比你高一个等级的现代人!”说着,我就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手机,并把里面我的相片拿出来给李白瞅。李白一见,两眼一闭说:“拿走,拿走,这……这是什么东西?怎……怎么能把人给吸进去呢?真……真是不可思议呀!”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李白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匆匆而来的信使。李白还没伸手,我就一把抢了过去,并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撕开信封,抽出信件,展开信纸,大声读了起来。没想到,这竟然是汪伦写给李白的信,汪伦是要邀请李白去他的家乡看一看十里桃林和万家酒店。“李白,你去汪伦那里,能带上我吗?我可以帮你写写诗哦!”“就你?”李白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迟疑了一会,“好吧,如果你能帮上我的忙,那就太好了!”

第二天一早,我便和李白乘着船出发了。三天后,我们来到了天门山,望着那雄伟壮丽的天门山和波涛汹涌的长江,我不禁脱口而出:“天门中断楚江开!”话音未落,李白就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你……你怎么知道我的心思?你……你真是我的知音呐!”说完,李白转过身,吟出了下一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好,我们还要当永生永世也不分开的好朋友!”

半个月之后,我和李白终于来到了汪伦的家乡。虽然没有看到真正的十里桃林和万家酒店,但是我们依然很开心,那几天,每天都快乐地喝酒,快乐地吟诗,好不逍遥自在。不知不觉,十天过去了,我们又要踏上新的征程。告别的时候,汪伦就在岸上打着拍子唱起了我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歌。“李白乘舟将欲行!”看着李白热泪盈眶的样子,我连忙吟出了这句李白想说却一直没能说出口的诗。李白看了看我,点了点头说道:“还是你懂我!”说完,他大声地吟出了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在我们噙着眼泪,放声大笑的时候,突然,小船剧烈地摇晃起来,我没来得及扶住船舷,“噗通”一声,掉进了深深的桃花潭里。我拼命地挣扎,可是身子就像被包裹住一样,怎么也不能动弹;我拼命地呼救,可是潭水猛灌进我的喉咙,让我根本无法发出声音……“快醒醒,起床了!”突然,一个河东狮吼般的巨大声音响了起来,我立刻被惊醒,也立刻从那深不见底,冷若冰霜的潭水中被拎了出来……

篇3:李白坚快乐作文特色探究

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李白坚教授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实验, 经过反复实践, 他总结出了一套以生为本的快乐作文教学理念, 即“新体验作文”。新体验作文以学生快乐写作为原则, 以“前”作文教学理念为宗旨, 借助学生喜爱的游戏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之后写出发自学生内心的原汁原味的作文。

李教授的新体验作文倡导“前”作文教学理念, 主张在作文之前, 教师要先给学生创设一种写作情境与氛围, 让学生在这种写作情境中游戏着, 快乐着, 观察着, 体验着, 从而自然地抓取到写作素材, 改变以往“后”作文教学中, 学生没有创作素材, 硬着头皮编造创作素材的被动局面。李教授认为:“作文, 除了一定的文字基础, 还需两个重要条件:一是一定的生活素材;二是起码的创作冲动。对于小学生和初中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 应该给他们创造生活的场景和细节, 同时, 还必须千方百计地通过老师的诱导和情境的感知, 让学生出现写作的兴奋和激情。” (1) 这种作文教学理念是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它能从学生出发, 考虑到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根本原因即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因此, 李教授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先让学生写, 然后再根据学生写的情况进行指导的“后”作文教学方式。李教授认为:“‘后’作文教学是一种不太全面、不太科学的方法:它注重的是学生开始形成文章以‘后’的教学辅导工作, 而不是学生写文章之‘前’的教学诱导过程;它致力于学生文字的形成过程, 而不是学生思维的发生状况;它运用的是学生业已收取在大脑里的生活素材, 而不是教给学生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现时摄取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它依赖于学生开始写作时的理性思索, 而不是写作酝酿时的感情积聚。” (2) 鉴于这种认识, 李教授提出了充分注重学生写前的引导与训练的“新体验作文”, 即让学生写作文之前, 教师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的‘生活场景’”, 引导学生在这个场景中感受、观察、体验, 然后再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这种教学理念切实做到了以生为本, 它能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生活实际, 以“模拟的、缩微的、典型的、袖珍的”方法, 教给学生从生活中摄取写作素材的技巧与能力。

二.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快乐作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也深受小学生喜爱。李教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 运用小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李教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游戏, 如做哑剧、做鬼脸、演话剧、辩论会、为自己的作文画插画、智力竞赛等等。这些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他们在热热闹闹、快快乐乐的游戏中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丰富了内心情感, 积累了写作素材。

李教授曾在《快乐大作文》中写了“做哑剧”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 老师上课伊始就告诉学生, 这节课师生都不许讲话, 这个要求充分勾起了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激发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因此, 老师话音一落, 全班学生立刻遵守规则, 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游戏中来。老师与学生运用手势、哑语及板书的方式交流, 先后做了跳绳、拔河等游戏, 学生们在游戏中显得非常专注, 非常兴奋, 非常快乐。所以, 游戏结束后,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快乐的感受与体验写出来, 于是, 一篇篇具有鲜活生活气息的作文就轻松地产生了。美国教育学家M·希尔伯曼曾说过:“在积极学习中, 学生是主体, 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 并应用所学。积极学习是一种快步调的、有趣的和支持性的, 并有个人的参与。……在学习某样知识时, 积极学习会借助于听, 借助于看, 借助于提出问题, 借助于与其他人讨论。总之, 要学好某样知识, 学生需要‘做’———理解问题, 明白示例, 尝试技能, 及使用已经掌握或必须掌握的知识做作业。” (3) 显然, 积极学习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的、有效的学习状态, 李教授的快乐作文就能使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的状态。从李教授的快乐作文教学中, 我们能感受到学生作文的兴趣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 他们完全忘记了对作文的恐惧感, 忘记了写作文时苦思冥想的痛苦。在游戏中, 他们忘情地笑着, 认真地思考着, 专注地体验着, 每个游戏都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 当学生提起笔写作时, 我们完全看不到“咬住笔头不放松, 紧锁眉头不轻松”的画面。相反, 写作文成了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令人快乐的事, 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 放飞想象的翅膀, 笔下流淌出精彩的文字。

更值得一提的是, 小学生们在做这些“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游戏时, 他们的大脑、五官、手脚等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观察、感受与体验, 因此, 潜移默化之中, 他们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感悟生活的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这恰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

李教授的快乐作文理念已在全国各地多所小学进行实验, 效果非同凡响。李教授不仅出版了小学《快乐大作文》, 还出版了初中《趣味大作文》、高中《创新大作文》及供教师使用的《大作文———写作教学的新观念与新方法》, 同时, 还多次应邀赴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讲作文公开课。但愿有更多的学校和教师能够接受并实践李教授的作文教学理念, 使小学生彻底摆脱“无话可写———写不好———不爱写”的作文怪圈, 让小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并且在写作文过程中, 还能使自身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白坚:大作文——写作教学的新观念与新方法[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37-38页

[2]李振村:“新体验作文”:一位大学教授的小学作文教学实验——上海大学中文系李白坚教授访谈录[J], 基础教育, 2006年第8期, 第18页

篇4:关于李白的作文

关键词:李白诗歌 右脑开发 学生作文 教益

笔者曾布置了一篇话题作文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收上来发现两个班共86名学生,其中全文抄袭的人有10人,部分抄袭的有14人。有的是直接摘抄范文,有的是找到相关段落来抄,太多抄袭现象让老师头痛,探究根源是因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没东西可写。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思维上开始改变,现代脑科学表明,右脑是处理表象信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并且右脑的信息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利用人的右脑机能,可令教学愉快、高效。

李白的诗歌大都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如《望天门山》,诗中有“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这些意象;学生要读懂李白的诗歌必须先从意象入手,结合诗歌中的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把零散的意象组合成整体意象,那么全诗就是一幅壮阔而宏伟的画面,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领略诗的意境,这就是开发学生右脑的学习过程。右脑开发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初中生主要是写记叙文,不管是写人、叙事还是摹物,都有一条最基本的标准:形象、生动、具体。所以我们以李白诗歌为切入点注意开发学生右脑,从而提升作文水平。试想当学生都能观察事物并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教学就不会成为“老大难”,老师也不用为总是看到千篇一律的作文而伤脑筋。

一、身临其境,增加体验

李白的诗歌是在游历中产生的,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大都是气势恢宏的大山名川,形象感很强。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是诗人坐在敬亭山看鸟、看云、看山,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这些景物的变化,语言浅显易懂但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讲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强调个人体验对写作的重要性,直观的形象、真实的体验无疑是获取素材的最直接途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储存信息。初中阶段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很强也很好动的时期,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创造条件开发学生的右脑。例如:我曾做过对比,布置学生写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一个班让学生凭印象写;另一个班我就提了一袋荔枝进去,发给每个学生两颗,让他们品尝一颗。留下一颗观察。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显著不同。前者交上来的作文普遍缺乏细节描写,语言很僵硬,后者交上来的作文则亮点很多,尤其是很多同学用了精彩的笔墨来写荔枝入口时细腻和嫩滑的感觉,写得细致入微。这是直观形象对右脑的刺激,相信即使时间过去很久,荔枝的形状、味道仍会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另外真实的体验对学生也非常重要,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几乎都是写相同的人或事,因为那些人是身边人,事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并刻骨铭心的事情。因此要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多创造情境让孩子去观察、去体会,去思考。“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素材多了,下笔自然会有神。

二、课堂教学的魅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智技能的发挥受主体情绪状态的影响,积极状态的情绪有利于将潜在的各种心智技能充分发挥。因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在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投入。

1、教师情感的投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右脑的功能,平时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开发右脑的重要途径。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诗歌当中充沛的情感让人读后酣畅淋漓,所以老师解李白诗歌的时候能以情入读,让学生以读悟情,以读会意。如名篇《渡荆门送别》,这是一首豪迈大气的送别诗,教师如果能以雄浑高亢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师范朗读此詩,并引导学生融入诗歌地诵读,让他们用直觉去体会和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上学生可以发表读此诗的感受或者认知,那么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情绪高涨且高效的课堂。可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因为要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而背离了语文的学科初始方向,出现了重逻辑、重分析的现象,我们可以把知识点讲得非常精辟透彻,却忽视了学生的直觉思维,扼杀了他们的灵性,久而久之他们放弃了自我主动性而成为了知识的容纳器,也大大抑制了右脑的开发与利用。

2、教师直观的语言,给予学生想象的翅膀。教师生动直观的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促进右脑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李白的诗歌大都具有非常鲜明直观的形象若老师能用浅易有趣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如见其景、如见其人,学生只有在有感性认识以及良好氛围下才能激发灵

感。初中课本中李白的《月下独酌》、《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都是特定的环境中塑造了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歌是简练语言的呈现,学生只能阅读文本来把握,如果教师能用直观的语言还原诗歌的意境,学生就会透过文字看到画面,触摸诗人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学生的右脑被开发,想象的翅膀放飞,写作就不会是困难的事情。

课堂教学的魅力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语文学科的思维特点和内容要求语文课堂充满灵气与活力,尤其李白诗歌中大气、磅礴的形象往往会激发学生心中的豪迈之气,如果教师能营造氛围并用直观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让右脑快速运转起来,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李白诗歌的气韵与智慧,长期以往,学生在都将会有一支源源不断的笔。

李白的诗歌都是现实生活的浓缩,豪放飘逸的意象、真实浓烈的情感,读起来回肠荡气,很适合朝气蓬勃的初中生朗读。诗歌所营造的强烈的画面感足以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学生右脑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开发。脑科学表明:由右脑所获得的形象直觉对事物整体的感知是长生创造性设想的源泉,也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李白诗歌中鲜明的形象,利用创设情境、提升课堂魅力等手段注重对学生右脑开发,教会学生写作的理念、写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写作本身灵动、快乐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永丽,从教学方法改革看右脑开发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4.

[2]张敏、袁广浩,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右脑开发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张玉中,右脑开发新论 [J].理论研究,2011.3.

篇5:关于李白对话的作文

我在一个巷子里落了脚,环顾四周,这里的一切都很古老,莫非这就是唐朝?!这时一个宁静的夜晚,皓月当空我沿着月光为我铺开的小路来到了一个小湖旁,隐约听见有人吟诵:“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啊!李白!

我向他跑了过去,并对他说:“您是太白先生吗?”他微微点头,又反问道:“你是谁?”“我是你忠诚的诗迷。”我说,“太百先生,您喜欢月亮吗?”“很喜欢,我与月是统一的、一体的,”李白望了望那轮皓月说,“哎,王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被贬了,您一定很伤心吧!”我带着一丝同情说。李白并没回答,只是自言自语道:“现在我真是‘独酌无相亲’啊。”“谁说‘无相亲’,您还有月啊,邀月同饮吧!”李白又兴奋起来,大声吟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时我随口问:“太白先生,当年您登黄鹤楼时为什麽没有题诗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后来我还模仿他的《黄鹤楼》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哇!好一位诗仙,好一位酒仙,李白,我敬佩你!“那您对《离骚 》作何评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得太好了!屈原不愧为浪漫诗人。”“您也是浪漫大师啊!您笔下生辉: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您超凡脱俗:‘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您放荡不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的话像连珠炮,李白根本插不上嘴。

这时梦游仙枕飘到我眼前,“时间到了,再见!太白先生。我依然枕着仙枕,闭眼暗想:回到21世纪。此时,白光依旧,身轻如燕……“你要去哪儿?”“遥远的今天!”

篇6:关于李白的作文精选

李白,字太白,晚年号“青莲居士”,他与杜甫被人们称为“李杜”。李白性格豪放、洒脱,所以写下了许多让人赞叹的诗,从他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就能看出来了。

李白年轻的时候,当朝皇帝特别喜欢他的诗,就让他在皇宫住下,还可以随意进出宫殿。李白到了皇宫,并没有因为这里是皇宫就感到拘束,而是整天喝得大醉,就算是这样,他还是吟诵出了一首首美妙绝伦的诗歌。但是皇帝就有点看不下去了,立刻把李白贬出宫。就这样,李白因为酒失去了做大官的机会,却也体现出李白的豪放。

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中说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爱喝酒的习惯看来是不会改的。

他的豪言壮志也让我深深折服,同是《将进酒》:“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仅字面意思,就能感到气贯长虹,令人如痴如醉。

李白的诗,是诗歌中的光辉典范,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难怪人们把他当作“诗仙”来看呢!他的豪放、洒脱,更是令天下人沉服!

篇7:关于我心中的李白作文

您好!

我拜读过您的很多诗,比如:《蜀道难》、《行路难》、《把酒问月》、《将进洒》……我是您的小粉丝,我知道您的志向和当时政治情况,还知道您遍布全国的足迹。我知道您从四川顺流而下,第一次离开家乡后写的《渡荆门送别》,其中,我最喜欢这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句读诗把长江水比作人千里相送,可以看出您用情至真、至细!

您在青年时期挥金如土,结交一些酒肉朋友,但在您病时,却无人帮忙。您想家想得厉害了,就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静夜思》。这首诗我小学一年级就学过了呢!哦,就是六岁的时候,不过,这相比您那简直不值一提,我知道您在这个年纪已熟读各类经典文学了!

您很想做官也做过官,但没多久就被免职了,后来您就一直在求官。但直至您去世了皇帝也没有再来请您做官。

可是,您不知道,您苦苦追寻的“官道“在今天的我看来,那是不值一提的!您有横绝古今的艺术才华,有潇洒放达的绝代风流,还有笑傲天地的撼人气魄!您知道吗?在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在传诵着您那一首首的荡气回肠的诗篇。最令我敬佩的是,您不管遭遇了多大的挫折,您依然乐观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一直激励着我。

您知道吗?如果您到了今天,您将会是为政府所用的高官,您将会是红爆网络的绝世网红,您将会是万众瞩目的超级明星,您将会如您所愿,活成您想要的样子。但,我最愿看到的,还是您原本的样子,爱喝酒、爱漫游的诗仙。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您的诗篇就像当空皓月照古今,您让我知道了诗词是多么的有趣,每首诗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您让我爱上了诗词的同时,还让我懂得许多道理。谢谢您!

祝您

篇8:关于李白的作文

一、“诗仙”之误:江油李白文化旅游景点对“诗仙”一词的译文为:“Poetic God”。自词义分析:“poetic”的词义有3条, 一为“诗歌的”, 二为“诗意的”;“God”词义有四条:一为一神论宗教中的上帝、真主、天主等, 二为多神论宗教某个领域中的神, 三是受人崇拜的偶像, 四是过分受推崇的事物。在译文“Poetic God”中, 中心词为“God”, “Poetic”为修饰成分, 译作“诗歌上帝”还是“诗歌偶像”均与“诗仙”的文化形象及寓意相去甚远。

二、“酒仙”之误:James J.Y Liu认为李白及其诗歌中的“醉”并非平常之酒醉, 不是‘drunk’, ‘intoxicated, ’或者‘inebriated’, 而是一种专注于酒的状态, 是一种借酒从凡人俗事中超脱的状态。江油李白文化旅游景点英译文中将“酒仙”李白译为:“Winebibber”Li Bai。“bibber”一词, 意为“酒鬼”, 以“鬼”译“仙”, 一贬一褒, 一地一天, 是对李白形象的涂鸦。

三、“浪漫”之误:李白是自屈原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四川江油李白文化旅游景点英译文中, 千篇一律地使用“romantic”翻译李白的“浪漫”如李白纪念馆译文:He is another peak of romantic in Chinese Poetry after Qu Yuan, Known as the“Poetic God”;李白故居译文:The greatest romantic poet of China, Li Bai was born in Changlong, Mianzhou in 701 AD.

“romantic”意为“浪漫的”、“多情的”, “幻想的”, 大写则属专有名词, 意为“浪漫主义风格的”或“浪漫主义的”, 以上两例译文中均用“romantic”修饰李白其人其诗, 致使“浪漫主义的李白”和“浪漫主义的李白诗”被误译为“浪漫多情爱幻想的李白”和“浪漫多情爱幻想的李白诗”。

在江油李白文化旅游景点英译实践中, 正确解读李白形象, 将归化翻译策略与异化翻译策略合理互补, 是李白文化形象再塑造的关键。

一、“诗仙”再塑:“诗仙”一词, 最早见于李白诗歌《对酒忆贺监》:“四明有狂客, 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 呼我谪仙人。”“谪仙”意为被贬下凡之仙人, “诗仙”一词, 其中心词为“仙”, 以“诗人”修饰“仙人”。“诗仙”李白, 比喻李白是诗人中的仙人, 也寓李白自由不羁的个性特征和浪漫不朽的诗人形象。因此, 可将“诗仙”译为“Poet Immortal”。用“Immortal”译“仙”, 是跨文化翻译对李白文化形象的“异化”保留。无独有偶, 维基百科将“酒仙”译为“Wine Immortal”, 以“Immortal”译“仙”, 可见已有先例, 此译文既可使英语读者易于理解, 又能保留李白的文化形象, 应该是对“‘诗仙’李白”较好的交代。

二、“酒仙”再塑:中国的白酒酿制始于何年代, 至今未有定论。从唐诗中诗人的“能饮”及常人酒量来推测, 李白等诗人所饮美酒多为“葡萄美酒夜光杯之类”的低度酒, 即“wine”。James J.Y.Liu在其著作《中国诗学》中, 从头至尾以西方之酒“wine”译中国之“酒”。William Hung则将“饮中八仙”译为“Eight Immortals of the Wine Cup”。那么, 以“异化”翻译保“仙”, 用“归化”翻译化“酒”, 借鉴西方学者的译法, 将“酒仙”李白译为“Wine Immortal”Li Bai, 当是给“酒仙”李白一个合理的交代了。

三、“浪漫”再塑:李白是耸立于中国诗坛的一座浪漫主义高峰,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神奇瑰丽, 常常能以极度的夸张反映最高的真实, 具有不朽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浪漫”李白, 指的是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江油李白文化旅游景点英译文中, 均把浪漫主义李白 (Romantic或romanticism Li Bai) 译成了“多情浪漫爱幻想的李白” (romantic Li Bai) 。

因此, 李白纪念馆译文可修正为:He is another peak of romanticism in Chinese Poetry after Qu Yuan, Known as the“Poet Immortal”;李白故居译文可修正为:The greatest romanticism poet of China, Li Bai was born in Changlong, Mianzhou in 701AD.如此, 可还慕名而来的国外游客一个“浪漫”李白了。

参考文献

[1]James J.Y.Liu.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2]William Hung.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2

[3]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篇9:“白色”的李白

李白对白色有一种本能的喜欢。在他的千余首诗作中,“白”字共出现了463次,正如北大教授袁行霈所说:“他的诗里使用最多的色彩词就是‘白’了。在他富有创造性的笔下,几乎什么都可以成为白的。”

李白诗中描绘人体的白色有白发、白须、白眉、白首、白头、白齿、白鼻、白足、白骨、白鬓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诗人用“白发”与“青丝”对照,悲叹人生的短促,将人生与黄河的伟大进行对比,衬托生命的渺小,表达悲戚之情。在“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譬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中,李白以古代贤人自比,希望君臣之间有一种推心置腹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唐玄宗的失望。

李白诗中自然类的白色也出现了很多,天上有白日、白云、白虹、白露、白烟、白雪、白雨、白霜,地上有白浪、白波、白水、白沙、白石、白地,动物有白兔、白鹤、白鸥、白鹭、白雉、白鸠、白雁、白鹅、白鹊、白鹇、白鸦、白鹰、白鹿、白马(驹)、白犊、白豕、白犬、白虎、白龙、白猿、白鼋、白龟、白鹦鹉,植物有白草、白花、白苹、白杨等。“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古风》),以夸张的笔法刻画了权臣气焰之盛,“摇白日”隐含了可以左右帝王之意。“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向来与隐者联系在一起,诗中从白云人手,把人带进了一个清逸的境界,表现出了隐者的高洁。

李白诗中器具类的白色有白玉、白羽、白璧、白刃、白衣、白拂、白玉卮、白玉壶、白玉床、白玉绳、白银章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诗中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光的皎洁可爱。“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靼毂。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北风行》),丈夫出征,只留下了饰有虎纹的箭袋,白羽箭上已结上蛛网。物在人亡,女子不忍再看,把白羽箭焚掉,表达了思念亡夫的痛苦。

在李白诗中,云、露、雪、霜、烟、雾、月、练、素、玉、银、琼、水晶等都是白的;在李白的情怀里,也是纤尘不染,洁白无瑕。他不畏权贵,独善其身,追求自由和理想,他的诗作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王定保《唐摭言》)相传李白在采石矶饮酒,醉酒后跳入水中想要捞月亮。结果不幸淹死。和月光的清凉皎洁融合在一起,应该是李白的最好归宿吧。

篇10:关于写李白的作文精选

我走着走着,只见那屋子上袅袅的炊烟在徐徐升腾,我走近了那座小屋,轻轻地敲了敲门,突然有一位风度翩翩的人推开了门,我疑惑地对他说:“你是谁呀?”“我姓李,名白。字太白,请问这位是?”“对,自我介绍下,我叫舒子蛟,今年十岁了,见到你很高兴!”“我是从21世纪来的。那里有先进的设备,发达的科技,搞笑的游戏,风驰电掣的汽车,无所不能的电脑,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好东西呢?!”李白一头雾水地说:“我们这里是唐代,所以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这里也很快乐,有摇摇晃晃的马车,有欣不完的风景,有……”我们聊呀聊,慢慢地夜幕悄悄地降临。俗语说话“月明星稀”,今天晚上也是如此,李白看着那又大又圆的月亮,不禁深情的吟诵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听了这首《静夜思》,再望望那一轮明月,脱口而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听了,欣喜道:“好诗!好诗!果然是江山自有才人出啊”。我暗笑道:“哼!这又不是我写的!”也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特别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篇11:关于李白的作文800字精选

后来唐玄宗下诏令其征赴长安,他终于可以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了!殊不知,唐太宗对他的期望仅仅只是点缀太平盛世,取悦君王名动天下。但他却不甘如此。他在朝时要高力士脱靴磨墨,离朝时要放白鹿于青崖间,这是何等的自信洒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政治内里下的黑暗腐朽、不公无奈,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应就此在官场上谢幕。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有雄伟的抱负,何必拘泥于朝堂?当年的入长安、探朝堂,失败了?不,他要继续探,去探人生,探世界,探自我!退官离朝,他成了世人眼中的那个“谪仙人”。

他在梦中探寻天姥山。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大梦初醒,不禁叹道万事皆如梦境一般不复返,何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无一不展现了他勇闯世间、追求自由、不断超越自我的探险者精神。

或许你会认为他狂他傲,可是我却认为他只是不甘于就此沉沦在这盛世繁华中,整日里金纸迷醉,他有自己的骄傲,却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晋陶渊明不堪官场黑暗,选择出世,而周敦颐则借莲来表其洁身自好的志向。而他孑然一身,却洒脱不拘,我想他的一生是无悔的。他曾追求入朝为官,却又因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离朝,他一生在人生这个战场上探险,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胜过他?

当我们回望这大唐盛世,多少名人墨客、帝王权贵,却鲜有能活得似他那般潇洒。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壶清酒,一把好剑,执杖天涯笑看这人世间。

篇12:关于李白高一作文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徜徉在月光下,纵情山水间,醉于诗篇中,那样逸世独立。那时的李白,飘逸、洒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潇洒自信的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自己一人痛饮,怅然若失,沉浸在悲伤里。到了长安,刚刚“火”了不久的李白因为被小人诬陷,别人不敢也不能和他饮酒作乐了,这时的他只能和月亮一起痛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李白无尽的悲伤与寂寞。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惆怅的李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你虽然再次遨游四海,曾经的豪放、自信却荡然无存。被逼无奈,李白又开始了他的“漫游时期”。这时的他虽然“金樽清酒”,虽然“玉盘珍羞”,但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让我看到了那个迷茫无助的李白。

李白的一生传奇又曲折,经历了诸多磨难。前半生的飘逸洒脱,后半生的孤独惆怅造就了今天这个被世人所追捧的傲骨“诗仙”李太白。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可能会少背许多首诗,可是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却感受不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放;我们感受不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绝望;我们也感受不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浓浓乡愁;我们还感受不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失落与惆怅;我们更感受不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积极向上。

我再读李白,不仅仅是读他的诗,更是在品他的人格魅力,生命格局。我佩服他的才华横溢,艳羡他的放浪形骸、随心所欲,有时也会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暗暗揪心。是李白给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使我学会乐观面对生活。

篇13:解析李白的两首诗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选出下面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来从游 (楚地)

B.江入大 (大片荒地)

C.云生结 (海市蜃楼)

D.仍故乡水 (爱)

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3. 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探讨与思考

4.对“送别”二字历来有不同理解:一说指江水送别自己离蜀中, 一说赠给送别的友人。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 题中二字可删” (《唐诗别裁》卷一) 。唐汝询则疑“送别”二字为衍文。你有何看法?不妨谈谈自己的意见。

拓展练习

秋下荆门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1) 。

此行不为鲈鱼 (2) , 自爱名山入剡中 (3) 。

【注释】

(1) 布帆无恙:晋朝大画家顾恺之在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做参军, 请假东归, 殷仲堪把布帆借他使用。路遇大风, 写信告殷“行人安隐, 布帆无恙”。李白此行是向吴越, 因此借用此典。

(2) 鲈鱼:晋朝张翰在洛阳为齐王东曹椽, 见秋风起, 想念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 便辞官还乡。

(3) 剡:今浙江嵊县, 县南有剡溪, 山水佳丽。

5. 你怎样理解“霜落荆门江树空”中的“空”字的含义?

6.“布帆无恙挂秋风”一句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谈谈自己的看法。

合作交流与能力拓展

7. 这首诗与《渡荆门送别》同是写诗人出蜀经过荆门的情景, 试比较一下, 二者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解析李白的两首诗》参考答案:

1.B。2.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诗人用游动的视角来写景物的变化, 船由蜀地到荆门, 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 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3.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4.提示:前两种解释都可讲通, 而怀疑“送别”二字为衍文, 并无根据。

5.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肃清的景象, 而无萧瑟衰飒之感。6.这句诗不仅表明诗人旅途平安, 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 也反映了诗人的乐观欣慰之情。

篇14:李白的后代

李白是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才成婚的,时年约二十六岁。娶的是湖北安陆的许氏夫人,其祖父为唐高宗时的宰相。李白和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达十年之久。许氏为李白生了一男一女,女儿平阳,幼时天真活泼,长大后聪慧知礼,可惜出嫁不久即死去。儿子伯禽聪明机敏,知书能文,但是一生都在自耕自读,始终没有进入仕途。

李白后来在山东又纳“鲁一妇人”为妾,生子名叫天然(小字颇黎),史书中关于他的行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李白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皆为伯禽子女。孙子早年效祖父浪游之举,离家出走,不知所终。

至于两个孙女的下落,史料记载,唐元和十五年(820),李白死后五十八年,李白生前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借职务之便,会同当涂县令经过三四年的访查,才终于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她们都在当涂嫁给了当地的农民,她们的丈夫一个叫陈云,一个叫刘劝。虽然都成了农妇,但她们的状貌举止“进退闲雅,应对详谛,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

这两姐妹嫁给当地农民后,没有田地、桑蚕谋生,生活非常窘困。虽然祖父李白享有盛誉,但是她们以目前的身份、地位、境况,实在羞于向当地官员求告,担心辱没了祖上声誉。

范传正见她们的穷苦之状实在可怜,又念及她们是李白之后,便极力劝二女改嫁有钱有势的士族。可是她们却丝毫不为所动,明白表示不愿贪图富贵,否则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祖父。她们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即按照李白生前的遗愿,为李白迁葬青山。

范传正听了以后很感动,于是同当涂县令一起将李白墓改迁至县东南郊十五里的青山西麓(即今天的当涂县谷村)。还为二女免除了一些徭役和杂役,减轻了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由此可见,李白的后代不乏坎坷潦倒的弱势群体和穷苦的劳动人民。但他们在艰难困厄之中“不屈己,不干人”,“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难道不也是一种“太白遗风”吗?

相关链接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篇15:关于李白作文小学

他过的是全历史上文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有游山品水,当然也不乏君王的赏识与宠爱,但他依然能坚守自己的初心,依旧与诗为伴,以酒为侣,他一生坚守着自己的傲骨,他是诗仙,亦是酒神,他是文学史上的一颗最清亮的星。

在他出生之时,他的母亲梦见了太白金星,故而取名太白。而他的一生也如神仙般潇洒,他或登天姥山,或上凤凰台,他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随风直上夜郎西!”而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他又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龙钟之人;“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是啊,他的《临终歌》完美地诠释了他的一生:“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他本来就是一只大鹏鸟,但因为有小人的陷害,不得已只得隐藏自己。

他在此时放弃了吗?没有。他仍然坚信自己会“余风激兮万世”,他也确实做到了,几百年前的他,仍不忘在临死前留下自己最后的只言片语,他饮过的那坛美酒的香,如今婀娜地透过纸背,袅袅地飘在我的鼻间。

是,李白可谓是最狂妄的诗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从不把文艺青年玄宗放在眼里。其实他身上还有皇家血统,论辈分,他实则比皇上还要高出一辈。李白崇尚自由,他只愿手执长剑,边饮酒边作诗,那佳酿入愁肠,七分为诗,三分化为了月光,穿越千载,悠悠地照在我心上。

枫叶枯黄,太白犹如那天上的北斗,永远把诗酒猖狂。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上一篇:锅炉水压实验下一篇:表象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