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提纲的制定方法

2024-04-20

作文提纲的制定方法(通用8篇)

篇1:作文提纲的制定方法

作者 | 纸盆

1、确定标题

不管写作文还是写提纲第一步就是确定标题,标题一定要贴合你的思想主题,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可以在标题上来点创新,这样就能吸引读者眼球了。

2、确定主要内容和思想

中心思想是你这篇作文的核心和灵魂,一篇没有思想的作文很难得高分,所以我们要简明扼要的表达作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确定文章结构

我们写作文要先想好文章的结构,确定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确定要用几个段落来。还有我们要确定我们要用到哪些素材,简单的列出来,还有在每一个锻炼要用到哪些写作手法或者写作技巧就可以直接标注出来。还有要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这些东西都要在提纲上标注出来。然后我们照着提纲去写就不会偏离主题了。

篇2:作文提纲的制定方法

一、起草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尽量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法》基于合同自治原则,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是由于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难于证明事实真相,难于分清是非和责任,因此,一般采用合同书的形式。从合同履行的依据性、证据的确凿性、要求承担违约责任的明确性等因素考虑,书面合同总比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更有优越性。一旦发生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持有书面合同证据的一方比持有证人证言证据的一方证明效力要大得多,而且在抵御不诚信行为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书面形式合同对自己更有利。为了有效防止纠纷产生和解决纠纷,建议企业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避免采用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签订合同。若采用其他形式签订合同,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和发票。

(二)合同主体应适格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主体形式有国有企业、公司、个人合伙、分支机构、集体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独资企业等各种形式,现实中也存在挂靠、承包、委托代理等不同法律关系。

1、尽量与能独立承担合同责任的民事法律主体签订合同。其合法性的主要标志是经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如果是和分公司以及内部职能机构签订的合同,应当有企业书面的授权委托书。

3、法律、法规对特殊企业资质有特殊要求的,还应重点审核其资质要求,防止出现因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律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

4、若对方有获奖证书、业绩方面的陈述,应注意保留相关资料。

(三)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合法

现实中对合同条款的约定不详,经常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应严格审查合同内容,使权利、义务对等,条款规范,约定明确,以利履行。

1、合同中的用语要严谨规范。在签订合同时不要使用模棱两可词和多音多义词,如:“还欠款”的“还”字有两种读音,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一种意思是已经偿还了欠款,另一种意思是仍然欠款,没有偿还。要注意定金、订金和预

付款表达的法律意义不一样,定金具备担保的性质,主要功能在于担保合同的履行,给付定金并不是履行债务的行为。而订金的性质实则预付款,不具有定金的法律作用和意义,预付款是预先支付的一部分价款,不具备担保性质,给付预付款本身就构成了履行债务的行为。当合同履行不能或履行迟延时,就定金而言,如果是定金给付方违约,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是定金收受方违约,则应双倍返还定金;就预付款而言,无论是由于给付方违约还是收受方违约而解除合同时,收受方均应如数退还预付款。

2、合同中常见的重要内容应当约定明确,主要包括:

(1)、对于标的物的约定:包括品种、规格、型号、等级、数量等,一定要明确。

(2)、对于价款的约定:是固定总价还是固定单价,以什么标准来计算,如何确认等。

(3)、对于交货方式及验收标准的约定:履行地点和方式,会涉及到风险责任的转移问题;对质量有特殊要求,但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并且没有达成补充协议的话,那么在就质量问题发生纠纷时,一般就会以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准。

(4)、对于付款期限的约定:如合同约定“甲方收到货物后付款”,收到货物后10天、一个月,还是一年?无明确的时间期限或条件,无法操作,容易被别人利用或作为拒付的理由,应更正为“甲方收到货物后日内付款。”

(5)、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6)、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法都应明确,如仅约定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应依据《合同法》承担违约责任,等于没说。应该针对合同内容中不同的违约行为设定不同程度的违约条款和违约责任。违约条款中违约金应当根据实际投入和预期分类约定延期履行违约金、不履行违约金、根本违约违约金等情形。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法院一般就会视为双方当事人放弃违约金权利,而不予支持。如果规定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向其追索违约金和赔偿金,但条款写得十分含糊笼统,没有明确的数额,这样,也不利于以后发生争议迅速确定违约和赔偿的金额。所以,一定要明确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

(7)、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在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时,有些约定既适用诉讼方式,又适用仲裁方式,属于无效条款;有些约定选用仲裁方式解决,但选定仲裁机构不明确或不存在,还有些在约定选用诉讼方式时违反了《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或专属管辖的规定等。

3、合同中不应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有的土地、房屋不动产租赁合同中,租期50年、70年及以上,违反了不动产租赁不得超过20年的规定。按照规定,超出合同总额20%以上的定金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付了等于白付,等等。这些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不能出现在合同中,否则写了也白写,有时还可能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适当的、有一定压力的违约条款有利于合同的顺利履行和纠纷的顺利解决,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企业存在对违约责任条款约定缺失或者无意义的问题,这样一来导致法律赋予当事人任意性权利的丧失,等于放弃了权利、主动承担损失。

(四)合同条款应尽量公平

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条款的对等性是公平原则的重要内容。按照相关规定,若合同内容显失公平,该合同可能被撤消,最终导致无效。

不要签义务多、责任重、权利少这类明显对已不利的不公平、不对等合同,也不能签订只规定对方违约要如何处理而无我方违约如何处理、明显利于我方的“一边倒”的合同,要明白,基本公平、条款对等应是成功经济合同的基本要求,互利、双赢应是经济交易的最高追求。

(五)合同要素应齐备

合同结构是指合同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和搭配形式。合同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首部、内容、结尾。首部一般包括标题、合同编号、双方当事人名称、住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开户行、账号等;内容一般包括签订合同的依据和目的(常见的鉴于条款)、标的物、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方式、地点和期限、违约责任、合同生效及终止、不可抗力、争议的解决方式、法律适用、保密、权利放弃、权利转让、继承者和受让人、修订、可分割性、全部协议、未尽事宜、通知、合同正副本份数及保存、附件等;合同结尾一般包括签约单位盖章及签约单位授权代表签字、签约时间、签约地点等;

如果合同有附件,则应注明附件的数量及名称,且应核对附件内容及名称是否对应,附件数量是否完备。

二、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履约意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质按量履行,并履行附随义务(通知、协助、保密);遇合同内容不明确从而影响到履行时,应及时协商补充。

(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避免合同修改带来新的法律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协商变更合同主体和修改合同内容,可能产生新的法律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有效控制和规范合同修改程序,将合同修改与合同签订同样对待,避免合同修改带来新的法律风险。

(三)、及时行使撤销权及解除权。根据合同实际履行情况及市场的波动变化,对原合同的标的、数量、价格、履行期限等内容进行变更是一种普遍现象。变更合同就是对合同内容的修改和补充,必须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发现签订合同之时,己方意思表示不真实,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对方以欺诈或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己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则可行使撤销权,行使方式主要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一年。如果发生了不可抗力、情势变更、对方当事人严重违约以及约定的解除事由等,不能或不宜履行合同、继续合同关系,可通过双方协商或一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可以不经过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

(四)、及时行使法定抗辩权利。合同法赋予合同当事人三大抗辩权,即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对于降低交易风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次序,已方作为先履行一方,有足够证据证明对方出现财务危机或濒临破产等情况,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如已方作为后履行一方,在对方未先履约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如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次序,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五)、要在诉讼时效期间行使诉权。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一种多方面、诸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争议。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争议解决的途径是: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协商、调

解末成,就应当及时仲裁或起诉。仲裁或起诉都是有时效期限的,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当事人若不主张权利,则将丧失胜诉权。有些企业负责人只管签合同,而并不派专人去监督合同自签订至履行的整个过程,直到有些债权无法追回诉至法院时,才知道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很多企业一般都会存在三角债务,但只要二者还能继续维继交易关系或者是企业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彼此就不会开口要账。可是一旦关系破裂或者企业经营出现危机,不得不去收账时,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债权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除非对方自愿偿还,否则即使通过法律途径也无法要回钱来。有一些企业虽然派人去负责收债,但多数情况下是无功而返,也没有与债务人达成还债协议,以致在诉讼时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法院不予保护。

三、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应注意的问题

合同的终止和解除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合同双方已履行完毕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合同履行完毕。

(二)、合同期限已到:应注意处理好后合同义务。

(三)、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双方协商终止:应当注意是否有必要达成书面的协议。

(四)、一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注意解除权的行使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合同的约定,是否通知对方,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篇3:串口通信协议的制定方法

在串口通信的长期应用过程中, 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通信协议, 有的在使用中遭淘汰, 而有的则得以保留。从这些得以保留的协议中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各自所处的项目应用中是最为合适的。那么如何才能制定一个合适的串口通信协议呢?我认为在为一个项目进行串口通信协议制定时首先要清晰地了解项目应用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预计。项目应用自身特点包括五个方面: (1) 偏重于实时控制还是偏重于实时信息; (2) 传输数据量的大小; (3) 传输信息的组成; (4) 对传输的可靠性要求程度; (5) 设备所处环境的干扰程度。项目发展预计包括三个方面: (1) 传输数据量的增加程度; (2) 传输信息组成的增加程度; (3) 设备所处环境干扰的增加程度。为了保证制定的串口通信协议有较长的生存期, 必须在充分考虑项目应用自身特点的同时, 正确地对项目发展进行预计, 依据预计信息对项目应用自身特点影响程度的大小针对协议制定进行适当的预留, 使协议具有一定的可扩展空间, 在项目应用将来在发展变化时仍能适用。

在制定串口通信协议时先要对项目应用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 而项目自身特点的五个方面通常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在智能家电类设备的控制一类的应用项目中, 通常需要的仅仅是向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和接收设备的运转情况等。此类应用项目自身特点的是偏重于实时控制、传输的数据量较小、信息组成较为简单 (也可能较为复杂) 、传输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环境干扰程序较小。而在信息分散集中类的应用项目中, 通常需要对分散的设备信息进行实时地集中汇总等。此类项目应用的自身特点是偏重于实时信息、传输的数据量较大、信息组成较为复杂 (也可能较为简单) 、传输的可靠性要求一般、环境干扰程度较大 (也可能较小) 。从前面的例子和我们以往的经验可以看出:通常偏重于实时控制类的应用多是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并且传输数据量小;偏重于实时信息类的应用多是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并且传输数据量较大。传输信息的组成则更多地由设备功能的复杂程度所决定。而环境干扰程度的大小则完全由设备所处环境所决定。

下面以对家用空调的控制项目应用为例试着完成一个简单的串口通信协议。首先我们对项目应用自身特点进行分析:作为对家电的控制, 对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作为家庭环境使用, 环境干扰程度较小;控制空调的命令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开机、待机、设置工作模式、调节温度、调节风速等。这五个命令都可以用命令编码的方式加以区分, 而后三个命令需要附加参数信息, 如:具体的工作模式 (制冷、制热、自动等) 、具体的温度值 (16~30℃) 、具体的风速档位 (低速、中速、高速) 。我们不把这些具体的命令信息 (调节16℃、调节17℃等) 进行逐一编码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命令编码的数量, 另一方面方便空调控制器对命令编码的解析处理, 还利于以后空调增加新功能时进行命令扩展。空调控制传输的信息仅需要命令编码和参数信息, 因而传输数据量也是较小的。我们按照下面步骤进行通信协议的制定和优化。

步骤1:将各种控制命令和附加信息进行命令编码, 制定初步的协议1内容如表1:协议格式:命令格式 (1Byte) +附加信息 (无或1Byte)

步骤2:对协议1进行分析, 因为串口接收数据的连续性, 在收到数据时需要对命令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加以判断。例如:当收到命令内容:04H03H 03H 02H时, 可以有3种解析: (1) 如果从04H分析命令为调节温度为18℃和设置工作模式为制热; (2) 如果从03H分析则命令为设置工作模式为自动; (3) 如果从02H分析则命令为进入待机状态;为避免对命令的错误解析, 可以从3个方面对协议加以改进: (1) 统一命令格式的长度, 避免因为命令长度 (C的出现) 产生二义性; (2) 将命令编码和附加信息进行区分, 避免因为命令头位置 (A和B的出现) 产生二义性; (3) 增加数据头和数据尾进行多条命令的区分, 避免多条命令的混淆 (A、B、C的出现) 。据此修改后的协议2内容如表2:协议格式:帧头 (1Byte, FFH) +命令编码 (1B) +附加信息 (1Byte) +帧尾 (1Byte, FEH)

说明:附加信息固定为1Byte, 以统一命令的长度;命令编码采用较大的值和附加信息进行区分;增加帧头和帧尾对命令进行封装, 同样帧头和帧尾也和附加信息进行区分。这样当收到串口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方法解析命令:首先查找帧头和帧尾, 确定命令在数据中的位置;然后判断命令的长度 (帧尾位置-帧头位置) ;最后判断命令是否正确 (命令编码+附加信息) 。经过此次改进将很大程度上保证处理命令的正确性。

步骤3:还可以根据项目应用的发展预计来对协议进行优化修改。首先可以提高协议的可靠性, 例如:发送的命令为:FFH E4H 03H FEH, 对于协议2来说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命令在传输中受到干扰变为:FFH E5H 03H FEH, 则无法进行区分。其次考虑今后功能的增强 (如:调节温度的范围扩大10℃~35℃, 调节风速的范围扩大为:慢速、低速、中速、快速、高速) , 则协议2中的附加信息的编码是不利于扩展的 (对于空调控制器的处理可能01已经固定为16℃, 不会改为10℃, 而在0FH之后进行新增温度范围的定义, 如:10H表示10℃和原来的连续表示范围相比也会造成处理上的不便) 。我们可以在命令数据中增加校验来进行解决或改善问题1, 例如:和校验、CRC校验等。而问题2的解决更多的需要对项目发展的合理预计和通信协议制定经验。对协议2进行改进的协议3内容如表3:协议格式:帧头 (1Byte, FFH) +命令编码 (1B) +附加信息 (1Byte) +和校验 (1B) +帧尾 (1Byte, FEH)

经过上面3个步骤之后, 该通信协议对于本项目应用已经较为合适。我们在进行其它串口通讯项目应用的开发过程, 都可以借鉴本方法进行通信协议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吕松茂, 韩震宇, 李晓东.用PComm处理Win-dows环境下的串口通讯[J].计算机工程, 2001, 27, (6) :176-179.

篇4:浅议历史导学提纲的制定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在具体的历史学习中,必须重视过程的优化。由于学生历史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的欠缺以及价值观和情感的不稳定,必须让他们有一定的依据来实现这一过程,导学提纲正是应这一要求而诞生的。

一、导学提纳设计原则

历史是人文科学,学会阅读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技能。教师只有精设计、巧安排、重引导、多点拨,训练学生分清主次,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

指导阅读时教师要多动脑,导学提纲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启发学生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读时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并要求学生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等重难点知识,必须要求学生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学生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学提纳的内容

导学提纲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达标测试题。导学提纲根据学科特点、年级情况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以体现渐进性和层次性,一般不陈述结论或答案,更不强调答案的惟一性。

1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等三个维度。

(3)目标应明确具体、易操作,关键是行为动词的使用。例如:记住……说出…--等。

(4)可以在目标后加备注,将学生自学中的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5)引导学生认读目标,从整体上感知学习任务,自学后再回扣目标,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2自学提纲的具体要求

一般要包括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学科方法指导(怎么干)、时间限定(何时完成)、自学清账(还有哪些不懂)等几方面的内容。

(1)问题:将重点、难点和问题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几个较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要有思维价值,关键是不能以“题”代“问题”。同时,一定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切不可将学习内容孤立呈现。

(2)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做标记、做批注)等。学习方法指导包括: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哪些基本原理去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要问题和难点问题,要注意培养哪些基本能力等。②教材重点、难点的阐述。

(3)时间:对学习过程可作比较具体的时间限定,具体时间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自学的进度适当调整。

(4)清账:在导学提纲最后设置“自学中的绊脚石”栏目(方框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将自学中的难点、疑点放在其中,让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打好基础。

(5)记录: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看,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具深远意义。在“导学提纲”的最后可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学生自学中探究、讨论的记录。一方面,学生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启导学生探究:①知识的综合联系,设计问题并解答;②历史与现实的联系;③质疑教材、辅导资料、试卷甚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④提出推理或假设,引发辩论;⑤提出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并设想初步研究方案等。

3达标测试题的具体要求

(1)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题量为宜。

(2)直击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以“题”代“知识”。

(4)一些零散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在此出现。

(5)题型要多样。

篇5:离地间隙标准的制定方法

随着中国家用轿车日渐普及, 消费者对车辆性能指标日益关注, 整车离地间隙成为选购车辆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对于国内用户, 离地间隙高的车辆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得到消费者青睐。下图1 是部分车型离地间隙值与用户评分的关系, 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离地间隙指标的关注。

离地间隙标准是整车架构开发过程中制定的, 主要零件、区域在设计时需要达到的标准。该指标的制定影响着整车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六西格玛设计 (DFSS) 是一种致力于前期设计质量的、闭环的 (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稳健的、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性能期望的方法论。本文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 利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 (DFSS) 识别出影响离地间隙标准的工程指标与客户需求 (VOC) 的关系得出底盘各区域客户满意的离地间隙区值,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通过性实验对设计指标进行验证, 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1、离地间隙与离地间隙标准

离地间隙标准是整车在进行架构零件设计阶段的基本参数之一, 反映了汽车无碰撞地通过地面凸起的能力[1]。离地间隙标准涉及的主要零件、区域如下图2 所示。一般情况下, 离地间隙是指最小离地间隙, 即在设计最大载荷状态下的离地距离。整车实际通过性能也是通过最小离地间隙及其对应的区域得以体现。

2、离地间隙标准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离地间隙设计的关键因素主要依据整车系统结构、性能要求来确定, 同时兼顾用户对离地间隙的要求, 整车设计方面主要包括造型因素和动力学因素。

2.1 造型因素

外部造型运动趋势的发展, 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要求, 使得车顶造型高度越来越低;而用户对车内空间需求越来越大, 促使整车底盘零件向高度降低的趋势发展。国标GB1589-89 汽车外廓储存限界规定, 影响车高H的因素有轴间底部离地高度HG, 室内高度HI, 车顶造型高度HT。离地高度与造型高度的关系近似于:HG=H-HI-HT。由此可见, 离地间隙是整车造型与零件布置不断调整的结果, 确立前期造型硬点将有助于离地间隙标准的确定。

2.2 动力学因素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是关键的整车性能指标, 包括横向和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表达式为:

式中, B为车辆轮距, Ø 为地面附着系数, L为质心偏离中心线距离, Z为整车质心高度。

纵向稳定性表达式为:

式中, 为整车质心距后桥距离。

根据车辆动力学知识, 侧向速度稳态值随车辆质心纵向位置呈指数变化[5]。质心的高度与转向侧翻的临界车速呈指数关系[6]。结合以上两式可知, 质心高度是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3、DFSS在离地间隙标准上的应用

六西格玛设计DFSS (IDDOV) 是一种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设计方法, 致力于前期设计质量的改进和控制。DFSS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确认机会、定义要求、开发概念和项目确认几个阶段。确认机会即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终指标, 问题须清晰具体, 范围明确;指标是直接获益的值, 能够直接衡量或计算。定义要求分为收集、分析与转化。首先对项目客户 (包括内部客户、外部客户) 要求进行收集, 然后就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 转化为工程和项目指标, 最终根据权重度将性价比最大的工程指标做为后续设计解决的目标。项目确认, 既通过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合上文分析将离地间隙标准制定中应当考虑的各项因素, 总结如下表1。

为了识别以上因素与客户评价的关系, 对不同离地间隙情况下用户评分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客户需求VOC的分析转化, 得到离地间隙工程指标与客户需求VOC的关系如下图3 所示。

根据不同区域零部件离地间隙值与客户评价函数关系, 与评价值呈现相关性的离地间隙值, 通过测量数据的拟合曲线确定标准值;呈现离散性的离地间隙值, 通过试验后的外观影响来确定采用的离地间隙值。可以得到客户满意的离地间隙区域及对应的高度区间。

除能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外, 稳健性分析也是DFSS的一个重要特点。分析可得影响底盘离地间隙标准制定的因素中, 坏路障碍物、坡道以及车速等参数是不可控的噪音因子, 而副车架、动力总成、排气管、油箱以及车身的离地间隙则是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为确认关键因素的取值范围设计了通过性试验, 试验包含路肩测试、标准凹槽、坏路动态、上下斜坡以及坡道停车等。

实验结果表明, 车身及排气管的离地间隙与用户评分没有明显函数关系, 而副车架、动力总成、燃油箱等部件的离地间隙与用户评分的关系符合上图3 的趋势。本文旨在探讨离地间隙标准制定的方法, 具体的离地间隙数值与目标车型也有很大关系在此不做详细列举。例如, 中国城市道路路缘石法规中, 常用的H型路肩高度在150mm-250mm之间;考虑SUV用户的使用需求, 重要底盘部件必须高于此高度或增加有效的保护措施。

4、结束语

离地间隙作为整车架构开发的参数, 对底盘零件布置具有重要意义。离地间隙标准的制定, 除保证整车造型、动力性能外, 更需要结合客户实际需求, 以保证产品竞争性。离地间隙标准的制定, 更多的是对于整车人机工程指标、动力学参数、实际客户感知的解读。运用竞争数据库的分析, 有效的设计质量控制工具, 是得到标准指标的关键, 并能将设计失效风险降到最低。在汽车开发过程中, 不拘泥于原有标准, 根据市场发展需求, 运用新设计, 新方法对工程指标不断改进、创新, 是汽车工程前进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望予.汽车设计.吉林工业大学.2000.

[3]穆存远, 张伟.人体工程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0.01.

[4]刘华, 张亚雄.Exce I在车辆质心与轴荷分配计算中的应用.TECHNIC PORUM/技术论坛.2011.02.

[5]李剑峰, 高利.车辆质心纵向位置变化对车辆侧向响应的影响现代制造工程2006.03.

[6]乔杜里, 六西格玛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篇6:作文提纲的制定方法

“纲”原指网上的总绳;“提纲”就是提住网上的总绳。古人认为: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调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去拉开那数不清的网眼儿。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列作文提纲的重要意义。

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制定作文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求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讲:初学作文时,作文提纲宜细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动笔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纲后写作文。制定作文提纲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自己写好这篇文章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对列提纲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提纲可有可无,甚至觉得老师要求列提纲是“多事”,于是,为了应付老师,竟然先写作文后“补写”作文提纲。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举。

第四,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倒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写了一半又撕掉重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要缘故就是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的习惯,尤其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梳理,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所以说,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篇7:作文提纲的制定方法

1 制定年度营销计划的重要性

每年的年终岁尾,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会对企业的营销工作有一个全盘的考虑, 即企业在新的一年里要达成什么目标, 以及通过什么途径来达成这些目标, 同时应该把这些营销的想法和思考反映到书面计划中, 这就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组织制定一份完整的企业年度营销计划书。

年度营销计划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和控制工具, 能为企业和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推动营销工作顺利进行。制定一个完善的年度营销计划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能够增强企业营销行为的目的性、系统性、协调性, 能使企业对未来目标具有一定的可见性, 能使企业适应充满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 制定年度营销计划的要求

2.1 遵循的基本原则

年度营销计划是营销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的系统研究分析, 并经过逻辑思考而形成的书面行动计划文件, 它是有效指导企业进行市场营销行为的专业文件。要做一份全面、详实、可操作性强的年度营销计划书, 必须遵循下面一些基本原则。

2.1.1 前瞻性与预测性

对不可量化的市场指标进行前瞻性的分析与评估。如:宏观调控发展趋势、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趋势、市场竞争发展态势等。同时, 对可量化的指标进行预测性的判断, 做具体的计划和要求。

2.1.2 指导性与指令性

营销策略的安排是指导性的, 是实现目标与计划的措施。同时, 各项目标与计划指标是指令性的, 一旦制定就必须按计划执行。

2.1.3 全面性与综合性

年度营销计划除了涉及营销目标与计划, 还应有其他的配套的工作计划和控制的性工作计划内容, 这样易于营销人员对计划的执行。

2.1.4 权威性与说服性

营销计划要确保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 才能得到营销部门切实的贯彻和执行, 才能得到绝大多数营销人员的理解与认同, 才能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2.2 确定的关键因素

企业的市场营销是由众多差异的区域营销构成, 要做好企业年度营销计划, 首先要做好企业的区域市场规划工作, 企业在做具体区域市场规划和营销计划时, 应该以整体发展战略和区域市场调研为基础, 因而制定并分析下面一些关键因素是很重要的。

2.2.1 分析市场容量及市场潜量

市场容量的大小, 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顾客调研、终端统计得到。市场潜量是一个未知数, 是对未来市场营销做的预估, 区域规划是对市场未来做的前期工作,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2.2 分析市场占有率

占有率反映了一个企业在该区域的市场能力如何、表现如何、市场地位如何, 能否拥有稳定的顾客群体和未来的顾客资源, 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强弱是区域市场规划后如何实施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内容。

2.2.3 分析市场竞争程度与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程度是区域市场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挖掘影响企业营销的根本因素, 分析找出竞争者优势与弱点, 从而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对策。竞争能够使企业的区域规划更为理性, 因为有的区域市场潜量很大, 但竞争也非常激烈, 那么在区域规划中, 这个区域可能就必须要大力投入, 或者暂时舍弃。

3 制定企业年度营销计划的步骤和方法

3.1 制定区域规划和营销计划

要制订合理、实用、有效的企业年度营销计划, 必须要遵循和考虑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和分区域营销战略, 首先应做好企业各个区域市场规划和区域营销计划工作, 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再制订企业年度营销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营销计划前, 企业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3.1.1 认真做好区域调研

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如果说某个区域市场潜力巨大, 营销量可以达到多少多少, 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依据来, 就要求企业必须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做为企业的营销负责人, 在做企业年度营销计划前, 应该带着企业来年总体战略规划与营销期望思想深入市场, 到各个区域市场去做调研工作, 通过查阅资料、拜访顾客、查看市场, 了解情况等, 熟悉各个区域市场的潜力和差别。通过对市场的熟悉, 对各个区域市场的下一步目标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这些认识就是每个区域市场的区域战略的基础。这些战略认识, 或者是要获得利润、或者是要获得市场占有率、或者是要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清楚做市场不是想当然、碰运气, 不经过市场调研“造”出来的东西, 最终十有八九因为脱离实际而受挫。企业营销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法则的, 如果不经过周密的调研和分析而去盲目开发市场, 是企业经营者和营销人员对经营工作很不负责任的举动。

3.1.2 确定重点区域类别

通过对各个区域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汇总, 将各种交叉、重叠的一、二手材料和各种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及量化处理, 初步了解和确定企业资源是否可以满足和支持。然后对各个区域市场进行类别定性划分, 方法一般采用权数加权评分法来处理, 此种方法一则能体现公正性, 二则也能关注到重点, 三则是能将一些关键因素部考虑进去。将各个区域的战略重要性、市场潜量、占有率目标、竞争影响按100分担权数, 邀请企业总经理、营销负责人、财务负责人, 还有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与讨论, 并对每个区域的每个指标进行合理评分。可按五分制、十分制、百分制来得出每个指标在每个区域的最终得分;所有数据得出来后, 可与各权数相乘再相加得出总分。评判时要注意, 竞争影响是反作用的, 竞争影响越大, 对其总分的负影响越大。经过评分和统计, 得出每个区域市场的总分, 得分最高者即是重点区域市场, 得分次高者是次重点区域市场, 依次类推……得分最低者既是最不重要区域市场, 如此形成定量结果, 得出定性结论。

3.1.3 制定区域规划和营销计划

确定了各重点区域市场的战略重要性, 就可以对其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规划。如对市场潜量大的重点区域市场, 就应该考虑增加人员和资源, 或者是改革营销渠道、细化营销方案、加强与顾客沟通频率, 及时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市场信息;或者实施分小区管理, 将潜量变成自己的市场增量。对于提高占有率目标, 那就要加大市场营销投入, 深入分析和精耕细作每个终端, 稳固已有的顾客群, 增加潜在营销的顾客。针对竞争影响太大的区域市场, 通过对各种营销要素的对比, 积极挖掘自我优势, 直言面对自我劣势, 最大程度的削弱竞争对手。区域市场本身具有独特性, 区域营销要讲究战术和战略的窿用, 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独特区域营销战略和方案, 做到与众不同, 走适合自己的营销发展道路, 从而获取区域市场制胜先机。

做好区域市场调研和规划, 是为了更好地制定企业年度营销计划和执行营销计划, 在找到营销关键点的情况下就可能更快、更有力、更省力地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在完成各个区域市场的规划后, 就要制定各区域营销的具体计划和详细的区域营销计划。通过对区域规划和区域营销计划的归纳和总结, 根据来年企业总体营销战略和策略要求, 下一步就可以制定企业第二年的年度营销计划了。

3.2 制定年度营销计划的方法和内容

营销计划书是企业按照经营目标, 依照市场调查、区域市场规划和计划, 对市场进行的预测与决策等, 从时空和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营销工作作出的具体安排。不同的企业在制定年度营销计划的时候, 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结构形式, 但不管采用哪种格式, 它们都有很大的共性, 都包括一些共同的内容。笔者把制定年度营销计划的基本方法及其包括的几方面内容在这里予以描述, 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3.2.1 计划概要

计划书的开始应对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作一扼要概述。概要的目的是使企业总经理、主要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很快地掌握计划的核心内容。所以, 在营销计划书的开头部分作一个概要是很有必要和好处的。

3.2.2 企业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制定营销计划的前提是必须分析市场营销状况, 在年度营销计划书中应着重分析如下内容:分析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分析市场规模、营销历史、各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关产品的发展形势、消费者或者顾客资源及其需求;同时要分析企业资源能力、企业财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通过分析以上项目, 弄清楚自己企业的长短优劣。

3.2.3 营销目标

在年度营销计划书中要确立两类基本目标, 即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和财务目标。营销目标, 一般都是采用数字指标进行衡量, 要以明确的可测度的形式来表述, 并有一定的完成期限。营销目标要为财务目标服务, 但也不能随便超越企业营销能力的许可。营销目标应分别制定企业整体营销目标和各区域市场分目标。

3.2.4 市场营销战略

营销战略是企业未来一年达成营销目标的方案, 它包括目标市场、基本策略、市场定位、营销组合、营销价格等方面要素。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情况, 有的可能是收割策略, 有的可能是增长策略, 也有的可能是“不作为”。对于不同的目标, 选择的方案自然有所不同。

3.2.5 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是年度营销计划的重要内容, 是完成目标、执行战略的具体体现。行动方案要按照时间系列、责任人落实、需要配备的资源等方法来展示, 说明每个阶段、时点需要对产品、服务所应采取的行动。

3.2.6 营销预算

营销计划书应拟订整个营销计划所需的经费支出及可能收入的估计数字, 应该列明诸如预计人员支出费用、营销调研费用、经营协调费用、责任制奖励费用、营业费用、营业收入 (完成产值) 等预算。

3.2.7 计划的控制方法

再好的计划, 执行出了偏差, 一样不会有好的结果, 应在年度营销计划书的最后部分制订计划控制方法, 用来监控整个计划的进度, 说明如何对计划过程进行控制和预算, 如按月或季度分解制度, 应明确关键的指标和控制阶段, 由有关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 及时衡量计划执行结果、找出差异、分析原因, 并提出改正方案, 以确保计划能顺利完成。

4 结束语

市场营销是每个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必须需要持续开展的工作, 一个好的市场营销计划书不仅可以稳定业务人员队伍, 鼓励顾客的热情而且还可以获取企业政策资源、人员等诸多方面的支持, 使市场营销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编制和制定企业年度营销计划书的过程中, 要尽量多运用数据、表格和图形说话, 尽可能少用描述性的语言, 同时版面设置要合理、条理要明晰, 尽可能分段分行分步骤, 这样会显得计划书节奏感强、逻辑性强, 这样编制出来的企业年度营销计划书才是“美观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菲利浦·科特勒, 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M】.上海:华夏出版社, 1999.

【2】钱旭潮.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创造和传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篇8:作文提纲的制定方法

劳动定额是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涌现, 传统工时定额制定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科学合理地制定、执行劳动定额势在必行。现阶段, 劳动定额在人才招聘需求分析、研究定岗定员策略、劳动生产率水平统计、生产计划部门生产决策及计划编制、建立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的激励政策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

2 传统工时定额制定方法

统计分析法、经验估工法、技术测定法、类推比较法等工时定额制定方法是当前大多数企业制定工时的通用方法。这几种方法针对不同特点的产品时, 使用起来各有利弊, 也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人工来制定工时。长期以来人工制定工时反映出的问题有:产品、工种间的平衡不易掌握;工作效率较低;主观随意性大;系统性的偏差和偶然性的误差普遍存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定额工时制定工作, 适应先进制造技术的工时定额制定方法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3 适应先进制造技术的工时定额制定方法

适应先进制造技术的工时定额制定方法具有定额制定科学、定额水平先进、定额水平统一、工作效率高、管理规范的特点。

3.1 基于建立数学模型工时定额法

此方法是建立在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数学计算公式, 通过反复实验积累大量模型修正参数, 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从而获得工时的方法。详细实施步骤如下:

(1) 收集相关生产和组织技术条件, 如加工加床型号、产品加工工艺规程、原材料信息、加工数量、精度要求等数据;

(2) 分析影响产品工时定额的各种因素, 结合已选定产品的加工要求、历史加工记录及相关工时定额的资料, 判定线性关系;

(3) 依据影响产品加工工时的技术组织条件等因素, 结合现场测时等方法积累的大量一手数据, 带入到相应的数学模型中去, 结合回归方程式与曲线拟合公式确定出合理的宽放系数;

(4) 通过大量现有工时数据的验证, 不断完善修改模型参数, 带入校正后的系数从而建立起实用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数学模型工时估算界面, 输入长度、宽度、加工深度、刀具直径、每刀切削深度、进给量数据, 系统自动根据内置的数学模型估算出加工工时。

3.2 数控加工程序仿真工时定额法

仿真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是以仿真技术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 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动态试验。数控加工程序仿真工时定额法是针对数控加工的工时预测问题, 依据数控机床的特性, 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结束后, 通过数控加工程序仿真来获得数控加工工时。详细步骤如下:

(1) Pro/Engineer、UG等绘图软件画出产品正确的结构、尺寸模型图;

(2) 使用VERICUT、Master CAM等仿真软件, 根据产品的材料、尺寸等信息确定虚拟加工设备型号;

(3) 根据所选设备使用的数控系统进行编程;

(4) 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机床运动和切削过程等的仿真, 根据所选用刀具的特点计算切削三要素, 并从仿真系统中获取产品加工时间。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法

神经网络法通过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来建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由于神经网络方便求解非线性问题以及具有良好的逼近能力而被广泛认可。

神经网络模型采用三层结构, 由输入层、输出层和中间层 (或称隐层) 组成。输入层参数分别有:工艺方法、机床型号、原材料、刀具类别、加工面情况、尺寸精度要求、装夹方式、定位方式、测量尺寸、加工精度等。输出结果为工时。

通过大量研究和积累典型产品的加工工时, 分别建立受加工设备、使用刀具、加工方法等因素影响的标准工时定额表, 用来匹配产品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定额, 采用这种方法将构成整个产品的所有加工工序工时累加起来, 得到整个产品的完整加工工时。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步, 新产品设计理念不断更新, 机械加工能力稳步提升, 许多复杂曲面产品逐年增多, 传统工时定额制定方法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企业目前对科学、高效制定工时定额方法的迫切需求, 本文在分析、借鉴企业传统工时定额制定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基于建立数学模型工时定额法、数控加工程序仿真工时定额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法, 并成功运用到产品工时定额工作中, 工时制定质量大幅提升。作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对提高企业工时定额的合理性、科学性, 夯实定额管理基础,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升企业绩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义敏, 安鸿章.劳动定额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北京:全国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993.

[2]李耀旭.航天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 2005.

[3]刘淑红, 陈进.应用神经网络辅助计算工时定额的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 2007.

上一篇:微晶玻璃特性表下一篇:++煤矿安全隐患排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