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化书信

2024-04-11

海丝文化书信(通用12篇)

篇1:海丝文化书信

亲爱的xx: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著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时间:

xx

篇2:海丝文化书信

泉州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本身已经证明泉州这座城市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无可比拟,说明泉州的文化价值得到国内外的认可.由于“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由中

日韩三个国家主办,参选城市都是东亚三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入围的城市更是有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因此“东亚文化之都”花落

泉州,可以说是泉州无上的荣耀!东方第一港,多元文化城——泉州,闪耀全东亚!

泉州是无愧于“东亚文化之都”这一美誉的,理由有四个:

一是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泉州拥有的历史文化具备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泉州就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联系频繁,这是泉州的一个强项.

其次,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为其他国家带去了物质财富,也带去精神财富,包括茶叶、瓷器、丝绸以及航海技术.泉州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这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

第三,泉州古城本身历史积淀深厚,海丝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闽台文化并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

最后,泉州这座城市具有包容性,能够海纳百川,泉州文化影响别的国家,而外面的文化也能传播到这里来.正是这种独特魅力,才能让泉州顺利获得“东亚文化之都”这一殊荣.今后,这也将成为泉州又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将激励人们更好地保护当地传统文化遗存.

泉州,中国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

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经济特别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是国家级金融改革实验区之一、福建省

民营经济改革实验区.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我国重要的规模以上亿吨大港.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一半的人口祖籍来自泉州,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克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时间:

篇3:海丝文化书信

【关键词】 新闽学;闽派美学;闽南意象;闽派戏曲;文化间性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一、时间划痕:跨越文化的旧影新知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有言,“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诚哉斯言,“陈三五娘”戏文刊本的当代发现及其随后的文本旅行,本身就是一个东西方人文交流的有趣事件,而在这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文化侨易过程当中,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担任教职的荷兰籍汉学家龙彼得教授(Pier van der Loon)扮演了举足轻重的枢纽角色。具体言之,他作为一系列蒙尘已久的早期闽南方言文献的重要发现者与主要研究推手,很早就与台湾大学的吴守礼教授互通有无、展开合作,而吴先生本人正是以精研《嘉靖本荔镜记校勘》、《光绪本荔枝记校理》、《顺治本荔枝记校研》等闽南语古典戏文而涉入文化环流中的在地文化研究。据悉,在1964年岁末,龙彼得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发现刊刻于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俗称“万历本‘陈三五娘’”),过后便将一卷九十截的微缩胶卷寄给远在台湾的吴守礼校注,“而后又把这部海外孤本复印多份,无偿地分赠海内外学术界的朋友” [1]111。在1976年,当吴守礼完成由“三益堂”于1884年刊刻的《陈伯卿新调绣像荔枝记真本》(即“光绪本‘陈三五娘’”)的校注工作,而需要附上原本照相进行影印的时候,亦是龙彼德不辞辛苦地全录精细印制其法国友人、欧洲汉学协会(EACS)发起者施博尔(据闻Kristofer Schipper本人更愿意称自己为“施舟人”)所藏的“光绪本”,并将拷贝从英国邮寄给他,因而吴守礼在1978年出版的“校理本”当中注明“原本藏于法国施博尔博士家”。

龙彼得在晚年则与台湾海峡西岸的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保持热络联系。他前后四次莅临素有“戏窝子”称誉的泉南旧地,并于1991年第二次来泉州参加“南戏目连戏学术研讨会”之时,向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赠送“万历本”的影印本,并授权后者翻译其所作长达127页的长文《古代闽南戏曲与弦管》。无需赘言,此文写作缘起及其转译过程,亦是一个颇值玩味的跨语际翻译实践。据说,这篇宏文乃是龙彼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展开的“世界找书活动”中发现的“明刊三种”(即孤本藏于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新刻增补戏队锦曲大全满天春二卷》、原本藏于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的弦管散曲《精选时尚新锦曲摘队一卷》、《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三卷》)进行索引发微的细读基础上,同时历经二三十年的漫长过程到台湾、大陆、东南亚等地进行田野调查而成。正所谓,“历史不是一个文本,可是除了文本,历史无法企及”[2]82。显而易见,在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共同烛照之下,身处欧、日、闽、台四地的学者之间,相互支援、共享资源,就问题本身展开真诚坦率的交流乃至火花四溅的交锋,从而让“陈三五娘”这一在西方世界图书馆蒙尘三百余年的“被遗忘的文献”[3]1浮出历史地表,使之从“不可见”的历史幽深处变为“可见”之现实在场。

值得称道的是,与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德国沃尔芬比特尔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并称当代“欧洲三大汉学家”的施舟人先生现任教福州大学,续写“从西方发现东方”与“在东方发现西方”的文化交流传奇。其基于比较文学方法论之实证主义影响研究范型而著《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的一文,以解剖图般的准确与手术刀式的冷峻,匠心独具但却合乎逻辑地刻画了典雅悠扬、独特古老的南音(即台湾地区通称的“弦管”、“南管”),这一被当代闽南人先验地视为己出、视为己有的弦音雅乐,居然令人惊讶地受到远自中东之波斯文化的深切影响,可以将之认定为中外民族音乐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带”中的交往衍生物。通览全文,施舟人教授以“‘陈三五娘’这一小梨园经典为典型个案来悉心考掘南音所受外来影响之‘痕迹’”[4]46-52,层深层进、抽笋剥蕉,精心论证出“南音不是作为一种中国职业音乐家演奏的音乐而产生的,而是由包含很多阿拉伯商人在内的泉州商业阶层精英发展起来的这一事实。在南音曲目中占主导地位的陈三、五娘故事中有许多非中国式特征”[5]1319-1320。在我们看来,与乡土身份意识鲜明的内地学人迥然有别的是,龙彼得、施舟人等受过现代学术体制严格训练的西方文化学者,其藉由民间遗存与历史文献的广事搜寻,而将地方民俗曲艺之源流考察提升至文化环流之比较视阈进行综合研究,使之论说不仅涉及文本本身的细部探讨与戏剧仪式的民俗调查,还在文本之间构筑整体性的关系结构网络,从而在动态关联的宏通视界中迫近事实本相。质而言之,其为溯史寻根、辨章学术的国内学者超越一时感发的直观印象并重绘民俗曲艺的历史地形与文化光谱,提供一种时新的研究思路与他异的表述方式,同时亦将闽南意象的身份指向及其认同问题一道推向时代前景。

二、犹在镜中:荔镜传奇与地方意象

不言而喻,没有分支领域的细部开掘,就没有故事轮廓的全景呈现;没有深入潜流的细致分析,便没有主流话语的系统整合。正是在此意义上,笔者在《粉墨闽南:荔镜情缘的跨学科叩访》一文中对“陈三五娘”的意义增殖与话语生产进行知识考古,“探勘了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受过不同学术训练的众多学者的言说话语”[6]58-63。在笔者看来,“陈三五娘”故事意味深长地关涉跨界传播的侨易现象,自然不能局限于某种预先设定的学科领域,而是须要跨界整合范式的深度介入,以期在跨学科的间性视阈下摆脱喋喋不休、自问此身的镜前踟蹰,进而从光影斑驳的时代断层中寻绎失落已久的闽南味道与东方神韵,并从“大小传统”的相互辩证中寻绎其内在蕴涵的现代知识状况与公共历史记忆。

nlc202309041539

正所谓特殊的研究对象必然召唤着特殊的研究方法。首先就是方言地理层面的“陈三五娘”故事与全球性闽南文化的关系方面。众所周知,在继“认识论转向”(即从“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追索,转向思考“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世界是什么”)之后,西方人文学界在20世纪又发生了“语言学转向”(深入讨论“我们用语言所表达的认识到的世界是什么”)。缘此适时而生、应运而起的思想浪潮,现象学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人生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园’,人在说话,话在说人”[7]118,抑或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者拉康的人类语言是“以父之名”的“大他者”[8]165之类的存在论观点,西风东渐、播撒开来。是以,通过语言本体把握一个族群难以捕捉的心灵世界,碰触一个地方幽微难测的文化脉动,进而在本土资源与全球视野的张力结构中将个别上升到一般,特殊性涉渡到普适性,亦演化成风靡一时、竞相追逐的学术时尚。职是之故,海峡两岸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闽南方言学者,如前文所提到的吴守礼先生及其座下门生(如台南成功大学施炳华教授)、大陆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王建设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以近五百年来“陈三五娘”的戏文刊本为重要入口,将闽南方言的演化脉络与在地文化的变迁图谱进行关联性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了“闽语地区的地方曲艺、戏曲十分多样,流传时间长,这些唱本、戏曲脚本中所记录的方言材料是一笔浩繁而多彩的文化遗产”[9]3。

先说了作为闽南地方剧种之存在方式的闽南方言,再论建筑其上的“闽南戏曲文化圈”概念以及内外互动所产生的传承与变异。进而言之,若依据“考剧种者,必先论声腔;谈声腔者,须先明方言;方言为声腔之所本”[10]6这一耳熟能详的剧种常识,“闽南戏曲文化圈”的疆界似乎可以理解为,就是闽南方言及其影响之下的剧种声腔的游动疆域。缘此,“闽南戏曲文化圈”就空间维度而言,其依循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向全球延伸、朝世界开放;就时间向度而论,其伴随现代性的萌动发展向历史回溯,朝未来展开。若摒弃乡土情怀与在地情结牵引下的敝帚自珍,超克随波逐流、缺乏自信的文化失语,而认真思索闽南方言传播发展与闽南戏剧生产接受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对于闽南意象的建构功能,不难发现,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的闽南方言,孕育出脍炙人口、趣味盎然的“陈三五娘”传说;而与之相应的是,口传心授、曲文抄写、剧本刊刻乃至视听演绎等多种传播方式并存的“陈三五娘”,亦创造出同时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鲜活充盈的闽南方言语料,成为海内外闽南族群价值世界的美学表征与身份认同的具象表达。今人从这一形神兼备、虚实结合的民间传说当中,可以看出因海上丝绸之路而成为“亚洲文明互动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不仅仅是一个静止不变之现实时空的地理概念,而是变动不居之文化地理的象征符码。

再有,以“陈三五娘”为代表的地方民俗曲艺与海丝文化记忆的互塑关系方面。众所周知,闽南地面的演戏活动异常活跃、未曾消歇,各路名伶层出不穷、争奇斗艳,戏曲班社星罗棋布、数不胜数。君不见,“轻歌曼舞的梨园戏、粗犷雄浑的高甲戏、享有‘指掌乾坤’之誉的布袋戏、具有信仰神韵的打城戏和优雅从容的南音”[11],已然被主流话语表述为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而被社会各界指认为向世界展示的地方意象。有鉴于此,表演在家国内外的闽南戏曲具有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闽派文化地域性格,不仅吸引本地文史学者的踵继阐发与地方曲艺爱好者的关注跟踪,亦成为海内外文化研究者知识生产之新的兴奋点。若具体细化到本文论域,成立于1985年12月的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其创建者和首任社长便是泉州第二任市长、福建省文化局原副局长朱展华先生),数十年来如一日在此深耕、播火薪传,硕果累累、成就斐然。例如,曾为“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会演本”《陈三五娘》导演的吴捷秋先生,积四十年之功而著的煌煌大作《梨园戏艺术史论》,绵密爬梳这一地方剧种的曲调声腔、剧本意涵、文化渊源与表演美学,探幽勾微、史论兼具,成为研究这一“南戏遗响”的案头必备资料。当然话说回来,泉州戏曲研究社同仁之于“陈三五娘”的缘分与功绩,可能并不局限在学理辨析的追根溯源,而是表现在对不可再生、不可多得之戏曲资料的“第二次抢救”。为了让失散海外、尘封多年的戏曲文献连缀一体以重见天日,他们充分调用常年累积的海内外人脉资源(如前面所提到的龙彼得教授、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台湾成功大学陈益源教授等人),“把海外20世纪以来发现的有关泉州戏曲弦管珍贵孤本都搜罗到手”[12],并以专业之精神做非专业之事,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诚如有学者在2015年11月于泉州举办的“‘陈三五娘’传说学术研讨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他们先后出版的《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第一卷就是梨园戏《陈三五娘》的历代剧目与相关的弦管曲词”)、《荔镜记荔枝记四种》(辑录“陈三五娘”戏文刊本中的“嘉靖本”、“顺治本”、“道光本”、“光绪本”)、《明万历荔枝记校读》、《荔镜奇缘古今谈》(“辑录明代小说《荔镜传》等及其研究论著”)等相关著作,为“陈三五娘”传说“申遗”成功立下不可替代的汗马功劳。总而言之,老先生们不忘初心、老当益壮,不仅为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难以磨灭的不朽贡献,亦为这一海内外闽南人所共有之历史文化记忆的当下重构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三、海丝逐梦:闽派戏曲的再次出发

2015年7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力度,“振兴我国戏曲艺术”。此时此刻,我们重新叩访“陈三五娘”这一美丽动人的爱情传奇,回溯其依循古今丝路的传播路径与侨易脉络,绝不是为了发见今思古、临渊羡鱼的凌空幽情,而是在洗尽矫情的自恋幽伤之后,超克诸如“守住梨园经典”的抽象断语,抑或“与消费时代合欢而舞”的单向结论,发挥以之为代表的闽南戏曲在重建海内外闽南族群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特殊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借用“陈三五娘”的跨界景观来勘探闽南意象的想象机制与讲述模式,为在建设“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新形势中,如何巧妙借用历史符号讲好当下闽南故事提供参照与镜鉴。

nlc202309041539

有道是,“历经沧桑情不变,千古流传荔镜缘”。从理论上讲,“陈三五娘”传说虽然具有独特的地方身份标识与鲜明的区域精神气质,但其在“海丝戏曲文化圈”中“变”与“不变”的侨易现象,却真切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在传统性向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社会现实转型当中,城乡间商品经济发展、海内外交通贸易往来、社会情感心理结构与传统地方戏曲观演活动之错综复杂、繁复多变的互文本关系。其次,荔镜奇缘作为“异文”众多、体现文化侨易的典型个案,其在“海丝戏曲文化圈”中因“侨”而“易”的精神质变颇具症候性的文化意味,这种影响亦不可避免地作用于其的具体修辞策略。因之,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向度系统检视“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史与学术史,可以窥见艺能界乃至文化界内外在透析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路径的同时,如何借助新兴媒介形态所形成的“文化共用空间”,缝合素朴感性的民间记忆与主流叙述的陈规套话之间的诸多裂隙,而在全球本土化历史情境中丰富或曰赋予闽南民间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再有,荔镜情缘在“海丝戏曲文化圈”的传播研究,毫无疑问是由东西方学者共同发起与合力推动,否则那些“藏于日本、英国、德国、奥地利的图书馆和藏书家中的海外孤本以及其他地区的民间资料”[13]368是不可能如此顺利汇集到它的发祥地,更遑论老戏新诠、旅游开发、品牌树立、地方营销等后续工作的全面展开。由此观之,这项事业甫一开始就打上了跨文化、跨语际学术交往的鲜明烙印,这当中所体现的“文心相通、文化互鉴”的共享精神,为东西方学术对话、文明交流的平台搭建,间或提供一个可供模仿的现实范本。

从现实上看,深入发掘“非遗”申报冲动中的“陈三五娘”传说,不仅能够在新海丝人文交流的时代语境中更新并且发展这一全球闽南人所共有的文化记忆,而且能够对敏感脆弱的地方戏曲文化生态进行创造性的“生产性保护”,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模式。具体来说,早已被闽粤两省分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的“陈三五娘”传说,终于不负众望地在2014年底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泉州唯一被列入国家级的民间文学项目”)。与之相应的而生的是,作为故事男主人公陈三的老家朋山岭所在的泉州洛江区,亦合情合理地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设定为以“陈三五娘”传说为核心保护项目的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其次,荔镜情缘在“海丝戏曲文化圈”中特别是闽台戏曲文化核心区内的侨易经验,积极提示着闽台两地之间不容置喙的文化渊源,“以及闽台地方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的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支流与本源的辩证关系,表明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特定环境和特殊历史际遇下的生成物,既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构件,又有属己的个性特征,并以特质丰富整体。正是这种‘同根’与‘分叉’的树形构造,使得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华夏文明,拥有生生不息、日新又新的生命活力”[14]64-65。最后,在“闽南戏曲文化圈”内家喻户晓的“陈三五娘”故事,于海内外华人社区中的多方演述与变异交流,深刻隐喻传统/现代、本土/异域、中心/边缘彼此他者化以实现自我认同。由之而来,我们对这一“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之文化侨易现象的体认把握,不仅可以为“平等对话、和谐交往”之海丝文化生态的今朝构建提供有力而有效的支撑,而且还能在新的东亚文化格局乃至世界文化图景中呈现闽南文化独有的“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15],为“闽南学”乃至“新闽学”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走向世界做好铺垫。

(文中图片由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骆婧拍摄)

参考文献:

[1]郑国权.泉州弦管史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2]Jameson, F.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M].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3](荷)龙彼得,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

[4]王伟.海丝寻梦:闽南戏曲的光影之忆[J].民族艺术研究,2015(3).

[5](法)施舟人.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C]//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03.

[6]王伟.粉墨闽南:荔镜情缘的跨学科叩访[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3(5).

[7]Heidegger, M. On the Way to Language[M].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Publisher, 1971.

[8]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7.

[9]张嘉星.闽方言研究专题文献辑目索引[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10]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11]树红霞.黄科安教授谈泉州地方戏曲,“老树”如何发“新枝”[N].福建日报,2012-6-14(2).

[12]林轩鹤.南音:让世界聆听泉州的声音[N].泉州晚报,2009-10-15(4).

[13]郑国权.荔镜奇缘古今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14]王伟.《陈三五娘》的当代传播及其意义[J].兰台世界,2012(17)5.

[15]林华东.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N].光明日报,2009-11-17(10).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0554)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厦门大学校长基金(ZK1103)中期成果;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472)研究成果。

篇4:海丝文化书信

德化瓷器承载着泉州宋元时期“海丝”的繁荣盛景,作为“海丝”贸易的重要的瓷器,扬帆海外数百年。那么,深藏闽中大山中的大量德化瓷是如何运出山外的呢?20,德化组织相关部门在毗邻城关的高阳村通往永春吾峰的山路中发现一条古驿道——瓷帮古道。经专家证实,这就是德化早期外销瓷器的必经之路,始于德化,终于永春县许港,全长27.5千米,其中,途经高阳村的路段长约4000米,约占全长的1/7。古道虽是驿道,但其陶瓷的元素和意义所占份量更多,千百年来,深藏闽中大山中的大量德化瓷,就是沿着瓷帮古道,通过肩挑手背扛运出山的,经永春乘船顺流而下,直抵南安、泉州,有的再装上泊于泉州港口的远洋船舶,走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漫漫旅程。元二十七年(1290年),马可波罗一行从泉州沿古驿道,经高阳村到德化考察,著有《马可波罗游记》一章“泉州港与德化市”,详细记载了沿路陶瓷生产状况及沿路所听到的闽南话。

悠悠古“瓷道”,由青石板砌筑,遇水搭桥,逢山铺梯,蜿蜒错落地分布于高阳的山岭田野间。沿着古道一路向上,瓷片、陶片、少数青花瓷脆片清晰可见,石板上,光滑的石面上留下“堵槌”(闽南话就是省力棍)深深的痕迹,有的被磨得顺滑,表面尚有明显的凹痕,呈椭圆,这是以前挑夫们途中使用“堵槌”留下的印迹。据有关资料显示和老挑夫回忆,高阳村作为永德两县的交通要塞,也成为泉州沿海通向闽中西内陆的重要中转站,每日商旅行人络绎不绝地从永德古道的青石路面上穿行。村中的瓷人们至今留有前人谚语:“瓷路那俏络(销路好的意思),一头面条一头肉;瓷路那煞(停),一头葭芷(面装食物等用的`草编袋,闽南话发音“嘠志”),一头仑钵(农村做饭的器皿),还有‘德化有瓷铁纸,未(不会)富也未死’的说法。”

篇5:海丝文化征文

“海丝文化”是泉州人解不开的情结。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千年以后,走过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间,“海丝”遗迹依然随处可见。出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泉州开始实施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一体发展战略,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建以“海丝文化”为重点的“泉州文化”。,泉州市政府正式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泉州除了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修缮和整治外,还先后举办了多个大型国际性、群众性文化活动。

“海丝文化”成为泉州灿烂的文化品牌。为进一步提高“海丝”知名度,从起,泉州多次成功举办海丝文化节、国际木偶节、南音大会唱、中国泉州南少林武术节等。秋冬,在文化部的组织下,由泉州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文化周——海丝泉州文化节”还远涉重洋,前往中东地区科威特等国,成功地进行了展示,引起了很大轰动。泉州的“海丝文化”绚丽多彩: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灿烂的文明;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传统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海丝文化”已成为泉州灿烂的城市名片,是世界了解泉州的重要窗口。

保护和弘扬“海丝文化”成为泉州人共识。一座城市兼具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台胞主要祖籍地等众多特点,这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中并不多见。泉州在中国的海外交通史、宗教史、对外文化交流史、艺术史、民俗文化史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海丝文化”是泉州人的宝贵资源。要凝聚、凸显泉州的文化品位,深层次地揭示泉州的文化内涵,首先要有一种文化品牌意识,通过多种渠道打造、宣传、保护自己的文化品牌。泉州市政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做了大量的工作。泉州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水平,而提炼和塑造富于个性特色的城市精神则是城市文化的关键。

篇6:泉州海丝文化作文

泉州历史悠久。宋代时期,泉州就和70多个国家有通商往来。到泉州来贸易、旅游、侨居、传教的外国人如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泉州港也逐渐兴旺起来,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港。马克·波罗认为当时的泉州港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还要繁荣。今天,在泉州海交馆里陈列着的宋代大木船、石刻、瓷器等大量文物和图片,生动展现了当年泉州港的繁华;数百外文的墓碑、石雕等珍贵文物古迹见证了当年泉州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泉州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在这里,峰峦起伏、绿树与石刻盎然成趣的清源山浅唱着古城之歌;凌空矗立的东西双塔诉说着开元寺源远流长的历史;庄严肃穆的清净寺赞叹着泉州多元的宗教文化;势如飞虹的洛阳桥是,跨江接海,历数着千年沧桑;古朴醇厚的红砖古厝讲述着优美动人的故事……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我独爱老君岩。它屹立于清源山脚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泉州人民。泉州,像一位画家,手拿妙笔,轻点丹青,在东亚尽情描绘。

泉州文化长河,灿若星辰。在这里,动听婉转的南音弹奏着意味深长的人间百态;精彩绝伦的提线木偶演绎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富有地方特色的梨园戏、高甲戏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古城的佳话;浔埔女、蚝壳厝彰显着浔埔文化,诉说着浔埔女的美丽与善良,勤劳与智慧;南少林武术博大精深,传播海内外……泉州,如一位音乐家,手执乐器,口诵佳音,在东亚低吟浅唱。

现在,每当听到《蓝蓝泉州湾》,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泉州,想起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港,这个名胜古迹遍布的地方,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篇7:格兰仕的书信文化

25年前,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带领6个人白手起家。那时,大家干在一起,吃在一起,沟通起来十分方便。如今,昔日的手工作坊已经变成了“世界微波炉第一制造工厂”,员工队伍发展到了18000多人,怎样才能保持思想情感交流的畅通无阻?近年来,在广泛采用各种现代化沟通方式的同时,他们又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手段——书信。

一封“家书”抵万金

“似水流年,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起以前的日子,真令人感慨。现在,尽管我们跟以前一样,还是那么辛苦和忙碌,但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很多人买了房子,把家安在了这里,这个家也真正是个家了。但我想,我们的日子还应该更好一些,如果能让员工们都过上小康的生活,我这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我一生的心愿,就是回报员工们这么多年所受的苦与累。我相信,我们的辛苦是不会白费的。为了让企业发展起来,为了让兄弟姐妹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我会在有生之年和大家一起扛起种种的苦,担起种种的累!……过完年,大家再平平安安地回到我们这个大家庭,这里有和家里一样的温暖。格兰仕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企业,仍然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摘自梁庆德2003.1.26《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让我们的心贴得更紧一些》

业界普遍评价,格兰仕是成本管理的高手,而这封信反馈给我们的信息却是,格兰仕也是一个情感经营的高手。透过这朴实的文字,员工们感受到一种家人般的真诚与亲切,不少人过春节时把这封信带回家里与亲友们共同分享。正是由于梁庆德使人感到了亲近,所以格兰仕的员工,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不习惯称他“董事长”,而更愿叫他“德叔”。

给功臣送上成就感

“这次前往美国,感到收获很大。一方面,美国市场经过你们的艰苦努力,开创出了一个新的局面。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北美地区工作有了全新的突破,并为明年开局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公司是充分肯定的。另一方面,这次与大家聚会,感到大家在各方面进步很大,尤其是对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工作的定位,都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格兰仕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拥有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优秀团队。”

——摘自梁昭贤2002.12.6《致海外销售部美国科的慰问信》

在2001年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微波炉后,格兰仕在美国市场开始崭露头角。2002年,格兰仕乘胜追击,全面开拓美国市场,总部的海外销售部特别成立了美国科。美国科一行5人自2002年8月26日赴美,至年底才回国。期间,主持格兰仕集团全面工作的常务副总经理梁昭贤一直与他们保持书信往来,大至市场策略,小到日常生活,无不关照入微。这封信是他到加拿大出差时,亲笔写给美国科的。

开发最宝贵的资源

“欣闻吕海军同志在云南昆明市场走出了一条光波炉促销的新路子,单日零售量达300多台,商家争着打款催货,甚至有的顾客提前交款预订。对于吕海军同志取得的好成绩,我谨代表集团公司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的确,昆明市场能出现这样的好局面,是难能可贵的。吕海军同志在昆明的成功做法,也是值得企划部其他同志学习和借鉴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各地市场的经验,并马上在全国推广开来,就一定能够再创造出新的成绩!”

——摘自梁昭贤2003.6.9《致企划部的一封信》

每年6、7月份都是微波炉销售的淡季,但是,从1996年开始,格兰仕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有撬动市场的大动作。一个战略的成功,第一取决于高层的决策力,第二取决于基层的执行力。提升基层执行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发现先进并推而广之。这封信及时表扬了吕海军,推广他的做法。经济活动,归根结底就是人类运用智慧的过程。人是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资源。世界上罪恶最大的浪费,就是人的浪费。格兰仕丰硕经济成果的根,就是尽力激发人的潜能,让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非常时期的“鸡毛信”

“格兰仕能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在营销上的不断创新,创新是我们成为市场领跑者的关键所在。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是不可能出现奇迹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在战略上不断创新,要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敢做,要以别人所不具有的意志和信念去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尽管这一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将遇到重重的障碍,但我们有十足的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定能闯过道道难关,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只要走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

——摘自梁庆德2003.4.12《致市场一线全体人员:用信心和信念闯过这一关》

企业面对市场竞争,随时可能遭到不可预知的“伏击”。因此,危机公关管理便成了现代企业的“必修课”。“非典”就是企业遇到的诸多危机中的一个。在这场“突击考试”中,许多没有学好“必修课”的企业交了“白卷”,而格兰仕高层在发动一线营销人员通过电话、电邮、传真、视频系统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还不忘拿起笔来,给一线营销人员送去与逆境抗争到底的激情。德叔的这封“鸡毛信”,增添了员工们的力量,激发了员工们的智慧,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令人惊讶的“高分”:今年1至6月份,微波炉、空调等产品的销售额,同比都增长了50%以上。

英雄对英雄的激情

“当格兰仕人捧着‘全球第一’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时,我们知道这里凝结了多少商家朋友的心血和汗水,熔铸着多少商家朋友的感情和希望。我们看到这枚勋章的背后,是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朋友们的身影。

今天,我们迈入了一个新的十年。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我们彼此感情积累的十年,那么新的十年,将是这种感情激扬勃发的十年。今后的十年,我们依然要艰苦奋斗,同心同德,有情有义,携手并肩。让我们共同肩负起新十年赋予的历史使命,用激情去铸造新的英雄伟业!”

——摘自梁庆德2003.4.1《致全体经销商的一封信:用感情和激情铸造英雄伟业》

梁庆德打造的格兰仕,不是一艘孤零零的大船,而是一支以格兰仕为旗舰的舰队。他视广大经销商、供应商为共生存、同发展的事业伙伴。格兰仕的前身是一家羽绒制品厂,在其现有的合作伙伴中,有不少就是与它同步转做家电业的。有的经销商甚至表示:无论格兰仕今后做什么产品,我们都愿意跟着它干。

企业家的眼光与胸怀,决定着企业的业绩与前途。梁庆德要的不只是自己企业的成功,他还站在“共同事业”的高度,用理想、情感和行动,时时激励、帮助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成功,

篇8:海丝文化作文1500字

泉州,一颗闪耀于祖国东南方的明珠,一座有着丰富历史人文底蕴的城市,再加上那火红的刺桐花独具一格的衬托,无不让世间的文人墨客,倾倒于她的优美景色与文化底蕴之下。 “苍宫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里,记载着刺桐曾拥有的繁华热烈;这里,曾刻下郑和下西洋的文明历史;这里,便是我们魅力的泉州。

诗人说,泉州是沉睡在深海里的宝船,时间贬不低它的价值;游子说,泉州是宝盖山顶的万寿塔,永远映衬在海外游子的心中;从南宋至今,西街斑驳的老树根记载了这座城市从海丝之路到如今的满城霓虹的璀璨历史。

曾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泉州港,在历史的舞台上无比耀眼。精湛的造船工艺,先进的航海技术,无不令全世界瞩目。那些被中国历史所铭记的杰出人物,至今依然在泉州的历史名册上熠熠生辉;那些尚存的历史古迹,依然长存于泉州??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这是郭沫若老先生抒发对泉州辉煌历史的礼赞,也寄托他对未来泉州发展的希冀。从开元寺桑树花开游鱼戏水的典故,再到泉州西街可口的美食;从泉州著名的东西塔,到大殿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铸献的千斤铁香炉;从泉州出发到世界各地著名商务港口,最后引出了历代外国友人来泉州贸易的光辉历史。其历史记录之长,地域范围之广,都令人感到拔地参天,激昂振奋。

篇9: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在张爱玲的眼里,香港就像是上海的一个“她城”,楼宇间飘荡着海派的气息和灵韵。而在许多泉州人的眼里,隔江而望的洛阳镇也像是泉州的一个“她城”,泉州有“站着的”东西塔,洛阳便有“躺着的”洛阳桥,泉州有熙熙攘攘的“中山街”,洛阳就有一条一样骑楼林立的洛阳街,泉州“满街皆是圣人”,洛阳也一样“代有才人出”……洛阳的一切,都像是泉州完美的镜像,却又独具一种经年积淀生发出的别样意韵。

说起泉州的影子,大多数人或许会想起著名的台湾小镇——鹿港。而当你走入洛阳的三里古街,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寻找泉州的`投影其实根本无需跨越海峡,就在相邻的洛阳镇上,就珍藏着一幅泉州旧日的风情“画卷”,街巷宛然,骑楼宛然,甚至连寺庙里飘散出的香火气息以及招呼问候的乡音,都是如此相似……

如果街道也有节拍,那么泉州“中山街”的节奏无疑是进行曲般的快板,繁华、嘈杂、纷繁得令人迷乱,而洛阳老街的节奏则是如歌般的行板,静谧、绵长,仿佛拉长了时光,那些雕花的门廊,那些已被岁月润泽的红砖,都在经世流年中酝酿出浓得化不开的韵味,让这长街古巷流溢出一种柔和细腻的古朴之美。

篇10: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当你行走在古老的中山街口,远远便可看见两座百年不倒的东西双塔,它可是古时泉州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你可静下心来在双塔脚下小坐一会儿,聆听树木间清脆的鸟叫声,闭上眼闻一闻花丛中的花香味。走出双塔,不妨去西街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线糊,或点上一个香味四溢的肉粽,它们可都是泉州的著名小吃哦。

不知不觉走到了中山公园,每逢节假日,公园里都会搭上戏台唱上几出高甲戏。虽然我听不懂台上高甲戏唱的是什么,但我特爱看他们的武打表演和厚厚的戏鞋。有时,戏台上还会表演木偶戏、南音等特色戏曲。这些特色戏曲都是勤劳的泉州人民代代传承下来的戏曲魂宝。

听完了戏曲,我们可沿着西湖公园来到清源山脚下,清源山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是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石雕。这里还是宗教圣地,有儒、道、伊斯兰教等。这段独一无二的历史,在清源山景区都能找到宝贵的印记。名山自然离不开古桥,泉州还有座闻名世界的石桥――洛阳桥。它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石桥,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也为我国石桥的建筑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刺桐花开时,行走在洛阳桥头,会有一种别样的风景。当你眺望着海的另一头时,好似古人正驾驶着商船缓缓驶来,我喜欢多元化的泉州,更喜欢美丽、善良、勤劳的泉州人民。

篇11:妈祖缘 “海丝”情

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于1994年由莆田市人民政府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活动内容不断丰富、规模影响持续扩大,每届都吸引了大批妈祖信徒和游客参会,现已成为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的涉台旅游节庆活动。

以“妈祖光辉·海丝风顺”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2015年10月21日在湄洲岛开幕。来自海丝国家及两岸的数万信众欢聚一堂,同谒妈祖,共享平安。开幕式上,中国侨联授予湄洲妈祖祖庙“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进一步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推动海丝国家的融合发展。

湄洲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和世界6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所在地,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妈祖文化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全球妈祖信众达2亿多,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每年到湄洲进香、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2300万台湾同胞中信仰妈祖的达1600万,每年到湄洲朝圣观光的台胞超过15万人次,台湾有1200多家妈祖文化机构与湄洲祖庙建立了联谊联系,妈祖文化已成为联结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在海内外妈祖信众的推动下,由湄洲管委会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申报的妈祖信俗2009年9月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文化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今年的旅游节将持续一个多月,内容丰富,节目多样,共设第十七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乙未年秋祭妈祖大典,两岸信众护驾妈祖金身巡安湄洲,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大会,妈祖文化诗歌朗诵会,“妈祖情·海丝路”旅游推介大会,海上丝绸之路书法展、邮票展,妈祖文化国际学术论坛,湄洲岛“平安祈福”风铃季等。

开幕式吸引来自海丝国家地区代表、台湾嘉宾、两岸游客等参加(包括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海外会员120多名,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驻华机构代表,海丝国家学术界专家学者80余名,台湾妈祖联谊会、鹿港天后宫信众600余名),同聚湄洲岛,为海丝国家和地区发展祈福。

旅游节期间,中国台湾、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知名学者,在妈祖文化国际学术论坛上,围绕“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为莆田市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同时,举办“妈祖情·海丝路”海上丝绸之路书法展、邮票展。其中书法展展出中国书法家协会知名会员近年来的力作近百幅,作品涵盖了篆书、隶书、正书、行草等多种书体,题材广泛,风格迥异,弘扬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邮票展展出的海内外有关“海上丝绸之路”题材的邮票一万余枚,为大家勾勒出一幅“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图景,助游客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感受妈祖文化魅力,以及海丝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魅力和风土人情。

湄洲妈祖祖庙与台湾彰化鹿港天后宫携手,开展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湄洲岛活动,巡安队伍将沿袭古制,绕岛一周,整个行程为期两天。本次活动以“妈祖巡安·两岸祈福”为主题,巡安队伍专门设台湾鹿港方阵,由鹿港提灯、鹿港震天鼓、鹿港千里眼顺风耳、鹿港妈祖及护驾组成,与大陆的祖庙护驾团、民俗方阵、宫庙方阵、彩车、马队等一起巡游,进一步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文化交流。

湄洲岛“平安祈福”风铃季,也吸引海峡两岸风铃制造商和爱好者来岛参展,利用岛上冬季风大的自然气候,举办以平安祈福为寓意的风铃季,开发具有湄洲地域风情的风铃产品,在北部区各重点节点设置风铃,开展风铃祈福和DIY制作活动等。

篇12:泉州海丝文化作文800字

南音的琵琶叫南琶,与北琶的竖抱弹奏方式不同。左边二人洞箫有十目九节。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的中原音乐,传到福建闽南,再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晋书.乐志》载:“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作为泉州传统音乐的南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音乐的一个品种。因保存得最丰富,最完整而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市文化局编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中注明“是汉唐两宋以来历代中原移民南迁,中原音乐进入泉州晋江流域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历史积淀。”游客到泉州如不听南音,损失的不是南音,是远道而来的旅人。

有时路过泉州天后宫,听到里面传来的南音唱腔,我禁不住走进去,只见雕工精巧的横梁上高悬着红色灯笼,从前廊往内望,只见里边灯光昏暗。戏台下排排坐,像上课一般,摆着长桌和靠背的塑料椅,后边两排椅子散散地置放。喝茶的观众不多,听曲的人倒六分满,男女老少皆有。灯影晃动下,年轻男女专注倾听,老人跟着拍子沉醉地摇,头晃脑,风扇徐徐转动,茶香飘溢、凉风吹拂曲子优雅,这无限惬意的品茗听曲夜晚是泉州的南音之夜。我这个过路的南音爱好者也听得如痴如醉,融入其中……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就是这一条路,让外国的;胡萝卜、汗血宝马、以及乐器佛教、绘画艺术传到了中国而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四大发明和练钢枝术也开始陆陆续续西传,也可以说,丝绸之路,是成为促进欧亚交流文化和人类发展的一个纽带。

明清以来,随着泉州人侨居海外日渐增多,他们在把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海外开发拓植的同时,也把家乡文化带至异邦。至今,从语言、信仰以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下来,可见泉州文化对海外的影响之大。“音乐随人走”,泉州籍华侨把泉州南音带到了南洋各地。

上一篇:小学生德育总结下一篇:帆船酒店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