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2024-04-18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通用10篇)

篇1: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莫言获诺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籍作家莫言(管谟业)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1-2年内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读者认为这一事件对中国人民精神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大体影响包括:

中文会重新火起来

中文会重新火起来,刚刚恢复高考时,当时最优秀的学生都报考中文系,最近几年由于中国文化受到国际文化入侵,中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渐式微,莫言获诺奖,将重新唤起国人对自己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相信2013年报考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中文系的人将会更多。

中国文化再次唤起自豪感

近现代以来,国人对民族文化变得不自信以来,中国人曾经是最自信的,“中国”即“中央之国”也,可见中国先辈是多么的“牛逼”。莫言获诺奖会被解读成受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压制的中国文化重新获得国际文化“话语权”,就像体育一样,中国文化也能给中国人带来“民族自豪感”,中国语言、文化、国学会重新唤起国人的热爱和研究学习的热情。

“诺贝尔经济”将大行其道

由于“诺贝尔经济奖”关乎一国荣誉,同物理、化学等诺奖相比,诺贝尔文学家更容易获得普通国民的参与,因为懂语言的都能看,都能自我解读,由于文学是用一国语言书写的,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等等。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获得最多的一国群众参与性,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与国民情感等而化之,“诺贝尔经济”应运而生,文化板块将会大涨,与之相关的出版业、电影电视业、旅游业也会短时间的繁荣,当然大学、中学、小学、教育机构也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与莫言及诺贝尔奖有关的“诺贝尔经济”市值岂止亿计。相信莫言的家乡高密县的旅游餐饮业将会成为近期的热点,如果莫言是个“吃货”,那莫言牌“打卤面”等会短期大销(开个玩笑)。

“莫言边际效应”显著

莫言会“被民族英雄”,各种与莫言有关的东西都会被商家或有兴趣者发掘出来,如莫言作品的瑞典语翻译者陈安娜会被国人感激甚至追捧,莫言刚刚写作的师从对象马尔克斯、福克纳的作品会重新火起来,人们会知道莫言是中共党员、莫言的研究生专业是文艺学(笔者也是文艺学研究生毕业,以前不好意思说,很多人没听说过这个专业,今后“敢说”和莫言是同一个专业了),当然人们会重新赞扬张艺谋“有眼光”,他第一个改变莫言的小说,成就了震惊世界的《红高粱》。人们会说幸亏矛盾文学奖终于在今年把奖颁给了莫言,否则人们会说为什么人家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缺获不了矛盾文学奖。总之,同诺贝尔物理、化学奖不同,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莫言是那么的亲切,他既不张扬、又不清高(一些文人的典型做派),他为了躲避媒体,防止“被诺贝尔奖”但终未获奖成为笑饼,一早就躲进了偏僻的高密老家,乍一听获奖欣然接受央视白岩松的采访,并在家乡酒店开记者招待会,并坦诚“不激动是装蒜”,莫言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莫言的生活和思想生活方式群众都可以参与,都可以感受。这样的“人民作家”与老百姓一脉相承,给国民参与与莫言相关的事情以无限可能性。“莫言边际效应”接下来会广泛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人们将在不短的时间内习惯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被莫言”或者莫言“被如何如何”。

社会矛盾将缓和

2012年10月125日的环球时报第六版中一篇文章“中国年轻一代感受经济放缓之痛”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纠结”,大学生难以找到满意工作,物价上涨,“购房难”使很多年轻人感到迷茫,这样的情绪光靠一届奥运会的中国健儿收割金牌来缓冲是远远不够的,莫言的获奖使在钓鱼岛迷雾中困惑郁闷纠结不已的中国年轻人重新唤起对自己国家、文化及语言、情感及生活的热情,会觉得“做中国人挺好、说中国话挺好”,社会矛盾会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

中国会更多为西方接受,中国人会“更淡定”

同诺贝尔物理、化学、和平奖相比,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难,因为某个中国人在物理、化学等单领域取得“开创性成就”是完全可能的,更何况中国最尖端的科技成就掌握在军方手里,而军方的东西又是保密的,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关乎“最难克服的语言关”、关乎“一国文化”、关乎“国民情感”关乎“意识形态偏见”,再加上“中国”这个标签,所以作为中国人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难度远远大于一个日本人、美国人、法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难度就相当于菲律宾发射火箭,其难度相当于朝鲜把宇航员送到月球。当然,难度归难度,这一事件也说明了西方已经在主动了解中国并接受中国,不管他愿不愿意,就像一句话说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中国的成就,他就在那里”。最难的“诺贝尔文学奖”已被攻克,中国电影业要发愤图强了(笔者认为中国电影要想在近年内获得奥斯卡 “最佳外语片奖“会很难,因为中国电影人已经失去了他们获奖的最佳时期,好导演创造力最强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认同,最好的时期已过)。中国文化突围需要各个领域的协同奋斗,包括文学、电影、教育等等。随着中国人视奥运会夺金牌如 “拾草芥”,“送人上太空入散步”,“华为大战美国”如“等闲事耳”,中国人会发现自己的情感将不再受外国人是否认同自己而左右,也很难以战胜欧美而唤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了,总之中国人会“更淡定”了。

最后以浙江著名中学杭州二中特级教师钱增兴老师的一句话结尾:“诺奖面向华人了,表明我们的国力增强了;我们更期待语文学科地位日益提高。中文万岁!”

作者:纳思教育研究院

程振伟

篇2: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

1、其一,莫言的获奖,使当代中国文坛增强了自信与信心。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文学的关注淡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关注诸如挣钱、购房、买车等现实的物质生活层面,在精神上仅仅满足于“快餐文化”。而在文坛,长期以来也充斥着迎合商业炒作、忽视创作质量的浮躁之风。加之百年来,缺乏“诺贝尔文学奖”这类国际性重量级大奖“垫底”,一些国内作家、读者颇感底气不足,未免有些妄自菲薄。莫言的获奖,提振了国人的精气神,使得文学在人们精神生活的天平上,权重骤然增加。可以预见,今后国家对文化建设、文艺创作会由此更加重视,人们也会由此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文学上来,广大作家也会更自信地投入创作之中。一个文学创作的春天已经来临,中国文学界“百花齐放”的局面必将形成。

2、其二,莫言的文学观念、创作态度值得学习。长期以来,莫言一直扎根故土,保持低调,不骄不躁,默默耕耘。及至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也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份心态难能可贵,展现了一位大师的胸襟和风度。单凭这一点,就值得广大青年作家好好学习。古人云,文如其人。做文先做人。莫言在这方面,堪称师表。同时,我们也看到,莫言的成功,固然有天分所在,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勤奋、淡定。勤奋使得他最终成为“天才作家”、高产作家;而淡定,则升华了他的人生境界,使他在艺术天地中心无旁骛、自由驰骋。

3、其三,莫言的创作,扎根乡土,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对广大青年作家具有深刻启示。莫言笔下反映的,始终是家乡高密那一小片土地的风云变幻、爱恨情仇。这与很多文学大师的创作道路不谋而合。如以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就是靠在美国南方那片“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几十年,探索美国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命运,而取得成功的。可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域的才是全球的。扎根故土,耐心耕耘,是获得重大成就的重要途径。我们的青年作家,有义务、有责任,通过自己的文学笔触,把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出来,在广大世界、广大读者中树立起文化的丰碑。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民族的骄傲

4、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正如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园林里无一席之地。文学意义上的莫言,引发人们重新关注文学,思考什么是“作家”。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知名汉学家马悦然一再所讲,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文学。既没有必要将其获奖过度拔高,也无须上纲上线。莫言的文学成就建立在他的卓越文学语言、结构和表现能力,以及他的丰沛人性关怀上。

5、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国外汉学家下功夫把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世界上去。

6、另一方面,拉近了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文学界的距离。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作家群、读者群、最大的文学作品产量,长篇小说一年出版数千部,网络小说更是数不胜数,还有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等等。这样一个庞大的文学实体不应该被诺贝尔文学奖忽视,我们希望莫言获奖,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希望中国作家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奉献给中国读者和世界读者。

7、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接纳和融合的过程,这是一种文明对话的过程。

8、莫言的得奖暂时唤起了国人的读书热情,相信有了好的开始,中国的文艺复兴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的

9、产生大量的翻译家来翻译中国作家的作品让更多的中国本土作家能够崭露头角走向全世界。问题:

1、既然对方辩友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弊大于利,是不是说以后中国都不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呢?

2、假设对方辩友宿舍有个学霸,你是希望他拿奖学金还是不拿奖学金呢?

是不是按照对方辩友的理解,最好是不拿奖学金啊,因为对方辩友不是说了吗,拿了奖学金弊大于利啊!

请对方辩友思考一下,如果连学霸都拿不到奖学金,那么宿舍里面不是学霸的人就会觉得“哎呀,他这么努力都拿不到,我就更不行了”这事不就是证明了拿了奖学金才能对宿舍舍友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对他们也学习学霸这种学习态度是一种促进。

3、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对莫言文学上的贡献和极高的文学素养做出的奖励?

既然对方辩友承认了莫言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极深的文学造诣那么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对中国作家的一种鼓励吗?

当得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既然对方辩友为莫言感到高兴,就是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肯定。而这种对莫言的肯定一定是根植于莫言其本身的人格魅力和写作素养。

篇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 中国当代文学一反长期存在的被动、压抑、虚弱、颓唐和不自信, 完全以盈实的、舒展的、风光的、富有侵略性的姿态出场。好比整个儿换了似的!虽然从时间的长度来看, 中国当代文学早已超出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十年” (1) , 但是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二等公民”, 一直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压制。这当然有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原因。“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作为第一阶段长期给中国当代文学留下了贫弱的积弊, 造成了无法与中国现代文学匹敌的劣势。而且它还像病毒一样侵蚀着后来人们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就这样中国当代文学囫囵成为有色眼镜观照下的“孱弱之躯”。正是这种对待方式, 导致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后也成为被“虐待”的对象, 它的地位远不及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时安排也比中国现代文学史少很多 (2) , 好像它是因为不能有中国文学“史”的空缺和断裂而勉强进入中文系大学生课堂的。

现在这种存在状态已经不合时宜了。莫言以自己的成就颠覆了那种老旧的关系和认识。只要是和高校中文系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有关的组织和个人, 都要以新的思维认识这门学科了。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文学成就。莫言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中国又世界的文学境界。在创作伊始, 莫言就拥有了宽阔的世界文学视野和比较文学意识, 一脚踩着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人的足迹, 一脚踩着自己民族的土地, 构筑他的文学世界。从而完成了现代的中国叙事, 为世界文学格局增添了新的文学存在形式。而且, 莫言以大悲悯的人道情怀审视中国人的独特生命存在, 进而从中华文化的独特视角展现人性的复杂, 体现了莫言文学世界伟大的精神境界。可见,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这样, 借助于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当代文学一位大师的成就被世人仪式般地认可了, 而且让他们心服口服。于是, 中国当代文学的地位一夜之间发生了奇妙的置换, 不但与中国现代文学比齐, 而且开始和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争辉。不仅如此, 由于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内部好像开始了奇特的化学反应, 一个个优秀的作家, 像王小波、余华、李锐, 等等, 都朝莫言汇合聚拢, 与之比长契大, 空前扩张和释放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大能量。

面对此情此景, 与高校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有关的任何组织和个人, 再对中国当代文学抑制和轻慢就是很不明智的了。

国家的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重新审定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可以组织专家听证会, 以莫言为标杆, 对当代中国作家进行理性的甄别评估, 重新在高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定位中国当代文学史。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时间长度、历史容量与重量, 给它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样的课时保证, 甚至更多。这当然需要与各个高校的那些跟文学教育相关的部门和管理人员衔接起来。

高校中文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老师们需要观念的大调整了。现在有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老师们再没有必要有意无意地压抑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了, 一种舒展的理性的研究态度成为必要。他们需要从莫言的文学世界衍生出重新评价中国当代作家的标准, 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审视当代中国的每一位作家, 形成对他们的新认识, 进而决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取舍。高校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而且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 是主动的研究型的教师。这次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高校教师一次绝好的主动书写属于自己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机会。莫言的文学特点还给高校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教学方法。莫言的小说创作植根于莫言独特的人生体验, 运用世界眼光筛选和改造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传统, 如瑞典文学院评委会所说“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 (3) , 实现了现代的“中国”叙事。这给高校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假如老师们要透彻地、很好地完成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 就必须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三者的联系,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法。当然, 这种关联在以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中也是要求的, 但是在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并非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现在却因为莫言以自身的创作特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而凸现为一种紧要的方法。其实莫言的这一特点也是改革开放时代许多中国作家创作的特色。这样, 古今中外连体教学法就成为高校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现在许多高校所使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 也因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急需修订了。莫言获奖之后, 笔者检索了中国高校眼下所使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 发现多数对莫言讲述很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修订版) 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性;不仅因为它的出版机构的权威性, 还因为这部教材著者的权威性。 (4) 事实上这部教材的编纂基于这样一个理念: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像鲁郭茅巴老曹那样的大家, 不堪于做作家的分章, 于是便着重于文学现象和过程的讲述。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5)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6) 等少数教材对莫言讲述较多。这里尤其要提一提雷达等人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 (7) , 这部教材对莫言作了相当到位的讲述。然而, 综观当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对莫言等著名作家的观照仍然是颇为不够的, 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观照是颇为不够的。这实际上暴露了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某种“盲视”, 教材的缺乏前瞻性还是相对次要的问题。但是, 不管怎么说, 莫言这次获奖使高校使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修订变得迫在眉睫了。这当然是高校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相关部门急需要着手的重要工作。不过, 具备相当研究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大可不必等待新的教材出世再调整自己的教学, 他们应该马上修订自己的讲义, 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讲授。

注释

1 中国当代文学从1949年开始算起, 到现在已经有63年的历史, 时间长度是中国现代文学 (1917-1949) 的近两倍;单说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 (1977-2012) , 时间长度也已超过中国现代文学。

2 据我所知, 绝大多数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中,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时比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课时一般要多出三分之一左右。假如说一学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授课时数是80多个课时,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授课时数就是60左右的课时。

3 瑞典文学院评委会对莫言的授奖词是:“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 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与加夫列夫·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因素, 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 与此同时, 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

4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 (修订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洪子诚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之一。

5 朱栋霖, 朱晓进, 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00)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篇4: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1、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2、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3、别怪我太冷血,实情便是这样残酷——两情相悦时,你乐得付出,他乐得全收,你不感觉是牺牲,他不感觉你有多苦。爱情如果真是天平,相爱时真心与回应自然持平,不爱时,再多的付出再痛的牺牲不过是让轻的更轻重的更重。情事如此,事业生活也当如是。管它回收的是琼瑶还是木瓜,切切记住:甘愿做,欢喜受,别拿牺 牲当口号。

4、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在爱情中学习爱,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以更好的姿态重新爱。

5、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6、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7、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8、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9、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10、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11、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12、简单的一个比方,一块玉,一元钱买到的,你不会将它看得很珍贵,一千元买到的,你自然会仔细收藏。不谈报酬,便永远将自己放在一元的水平线上,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增值,也不知道是否有充实自己增值的必要,长此以往,不被埋汰也被饿死。

13、结婚是两个人的事,离婚,便是那只西伯利亚的蝴蝶,远远地拍拍翅膀,全城就可来场飓风。

14、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15、老铁匠操着小锺,与其 说是打,毋宁说是抚摸了一下那蓝钢。三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各操着十八磅的大锺,各打了一锺,挟带着狂热与激昂,如同奔驰中的烈马之 蹄,迅速无比但又节点分 明地砸下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声音。往常这父子四人打铁时发出的声响半条街都能听到,连火车的汽笛声都能被盖住,但现在,这锻 打,这劳动,剧烈至极,连墙 角上蟋蟀的鸣叫都声声入耳,让人感觉到深秋之悲凉,生命之短暂。(月光斩)

16、老铁匠从姑娘怀中接过 那包裹,放在屋子正北方向的祖先牌位前,跪地,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礼毕,将包裹解开,悲切切地说:列祖列宗,保佑吧!祝毕,将右手中 指塞时嘴巴,交破,在那蓝光的映照下他的血也成了蓝色,滴滴下落到那钢上,先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仿佛珍珠落到冰上,然后又咬左手中佛,将血滴上去,又发 出滋滋啦啦的声 响,仿佛那钢是灼热的。铁匠的儿子们嗅到了古怪的香气,与那用茶叶包裹着的人血馒头放到灶火里烧烤时的香气颇为接近。血祭完毕,那钢的蓝色浅了,淡了,不似初时坚硬凌厉,增添了些许温柔,与深秋时节的满月光 辉有几分相似。然后,也不包扎手指,搬起那钢,如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孩,塞进了熊熊的炉火之 中。(月光斩)

17、恋爱时钞票拿来更换靓衣买到浪漫,婚姻时钞票要用来供奉柴米油盐解决尿不湿。

18、恋爱是心理享受,婚姻是刻板方程式。

19、恋爱是一加一等于零两人亲得像一个人,婚姻是一加一等于三生个孩子完成优生。

20、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21、每个人,都有过恶梦的经历吧,谁都不会因为一场恶梦而真的从此抗拒睡眠。而且,没有谁真正会对他人的恶梦感兴趣,耿耿于怀的,只能是自己。你这场恶梦,当个警钟就行了。

22、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白狗秋千架)

23、男女情事如战事,不攻不守只知退让,自然全盘皆输。也许有的女人会说,输就输吧,反正甘愿交给他,青春,钱财,心,他要什么便取什么。自以为在爱情中扮足 了伟大,却不知道,爱易脱口便易脱手,一次次的退让,已让他洞悉全部——言听计从,招之来挥之去,像极廉价雨伞,晴时扔到一边,阴时拿来蔽天,丢之不觉肉 痛,有之不觉珍贵。这种女人,活该被他欺被他戏。

24、年月里。五味杂陈。

25、嘭----这一棍子也打在了我遮挡脑袋的手骨上。我抱着头,窜到院子里。和皮发红站在了一起。

26、皮发红主任捂着头窜到院子里,大声说:“王桂花,我要和你离婚!”“你要是不离,就不是人做的!”我娘怒吼着。“革命啦!革命啦”我得意地嚷叫着。嘭----我听到自已头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眼前金花乱冒,接着看到王桂花红彤彤的脸,和那脸上瞪得溜圆的大眼,接着听到她说:“小兔崽子,你也不是 个好东西!”

27、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28、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29、王桂花拿着面棍冲出来,我跟随着皮发红跑出院子,跑出胡同,站在大街上。(挂像)

30、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

31、我的老婆----这个十年前就从丙纶厂下了岗的倒霉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我把左路的炮沉到底,叫了一声:将!然后抬起头,看着跑得浑身肉颤的老婆,问:跑什么?是家里起火了还是你被强奸了?(倒立)

32、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33、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34、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35、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36、一个好铁匠,总是盼望着一块好钢的出世,然后用奇特的方式,使它服从自己的意志,变成一把宝刀。(月光斩)

37、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38、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39、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40、遇上令自己痛心的男子,当做小姐送错的那杯咖啡,大声告诉自己“他不是我的那杯咖啡”;结束了一桩爱情,没有必要躲在家里用纸巾拭眼,在阳光或漫天雪飘中 坐进咖啡厅里,洒脱地笑笑,轻声告诉自己“一杯咖啡凉了,总还有另一杯正在炉上沸腾”;工作上些许的不顺心,不必悲天悯人,捧上喜欢的咖啡,看着窗外为生 计在冷风中奔走的人们,信心十足地告诉自己“高处不算高,低处不算低,至少手里的咖啡香浓不改”

41、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纪念我死去的友情和迟到的爱情。

42、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43、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这个世界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这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它,如何去制造它。

44、智慧与非智慧,区别便在其中。笨女人将自己的优越五分夸张成十分,聪明女人将自己的幸福十分浓缩成九分!

45、祝他幸福。而你,也得将自己拧拧干,到阳光地带下晒晒了。他都为别人撑伞了,你何必去回望他们的背影。

46、自我并不等同于自私,因为“我”的存在,别人才有被帮助被爱护的可能。“我”越自珍,爱情中越被重视,工作中越有能力,生活中越游刃有余。

篇5: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热点背景: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教材链接:

1.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外文化交流

3.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等品质

命题预测:

篇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的事,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也是一种突破。在我看来,对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言,莫言也许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合适的中国作家,因此,莫言获奖顺理成章。我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作家获奖。在中国民间,对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存有各种说法。年年颁奖前后,都有“我们离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多远?”一类的文章问世。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的几度擦肩而过?广为人知并有文章记录的第一位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鲁迅先生。此后是沈从文,到了莫言这里,这个几来几去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尘埃落定。为此我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公众的看法做了调查,问卷如下:

人们将诺贝尔文学奖与作家创作、文学翻译、文化差异乃至政治因素广泛联系起来,其中一个流行较广的看法,是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因为语言与专业的因素对评价中国文学力有不逮,而且出于其他非文学原因对中国作家存有偏见。是否了解莫言获得诺贝尔奖?()A.详细了解 B.了解一点 C.只是听过 D.没有 你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必然还是偶然?()A.必然 B.偶然,意外 C.不知道 D.其他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的?()A.看新闻或者报纸 B.听周边人讨论的 C.网上的微博等 D.其他途径 你认为有人不认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项的原因是什么?()A.出于嫉妒

B.实力不够,有更多比他优秀的作家 C.只是看到网上网友有对他的评价不好所以就不认同 D.其他 你觉得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有哪些重大意义?

此次调查的范围是我们学院和机械学院的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最后统计数据,有23.3%的同学对这件事了解的比较详细,同时56.7%的同学对这件事大概了解有12.1%的同学只是听说但没有相关了解,剩下少数同学对此事不知道。从这可以看出来,我们学校绝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关注时事的,大学生不应该每天只是学习书本只是和娱乐业应该多了解一点社会上的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经调查,有67.4%的同学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必然事件,是国人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有16.1%的同学认为这只是一件巧合的事情,认为莫言根本就没有这种实力获得该诺贝尔奖,认为这就是洋鬼子的伎俩,给他几个臭钱,他就叫嚷搁置钓3554鱼545岛,与中央政府唱反调,立即成为境外敌对势力的代言人、卖国贼、走狗。本人不是毛左,而是他的言论和小说,都与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国家根本利益、国家政策唱对台戏。因为洋人从他写的小说中,就清楚地知道他的人品。他攻击现在的体制,而他本身又是体制中的官员,洋鬼子雇佣他,在中国宣传西方的价值观,花费少,欺骗效果好,值得!所以授奖!少部分同学对此不发表意见或者有其他看法。对这件事的了解,有75.4%的同学是通过网络途径来或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微博,人人还有空间等,少部分同学是听别人说的,几乎没有同学是通过新闻或者报纸来了解时事。可能因为学校没有电视,所以同学们就很少看新闻,虽然大家几乎都有电脑,但是通过浏览网页可能更快的获取想要的信息。出于要了解网上很多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不赞同的事,我也调查了相关信息来分析原因,有30%左右的同学认为不赞成的人可能是因为嫉妒,就是见不得别人的好,而且中国有史以来一直就没有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还有50%左右的可能是因为大家看到网上有一些负面新闻就跟风随大流,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而且自己也没有读过莫言的文章,其他的就是认为中国有很多其他更加优秀的作家,这个诺贝尔奖应该属于其他人。总体来说,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实际情况的,这也就证明了很多网上的谗言也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立场,不要人云亦云,做一个有主见有文明素养的人。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对我们中国人的意义,有人认为从今以后,国人终于可以淡定地对待诺贝尔奖了!中国的文学终于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早就应该的了。中国人一点也不比别人笨,只不过受到某些国家或某些人有色眼镜对待而已。莫言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人进军诺贝尔奖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莫言的获奖,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也证明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人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世界舞台不能缺少中国的精彩!从奥运会的光彩夺目到诺贝尔奖的锦上添花,世界因中国而更加充满生机和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正在为世界的美好明天而身体力行。也有人认为莫大叔终于圆了中国人的诺贝尔梦!这是中国人真真正正的梦!诺贝尔不仅仅是一个奖项,它包含着诸多的政治因素和政治影响是不言可喻的。它证明了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大国,是因为中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莫大叔的成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同时,也向世界通告,诺贝尔,我们来了!

篇7: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实意义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拿作品《蛙》向诺贝尔奖献媚的说法,至于获奖后的打算,莫言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热闹中摆脱出来,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去。”(《北京晨报》10月12日)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不亚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让国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应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梦想,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作为拥有经典作品无数的文化大国,不乏经典名著,但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国人的遗憾。

应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是国人心中的梦想。多年来,我们一直渴望出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有很多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如林语堂、赛珍珠、巴金、艾青、钱钟书、沈从文、李敖、王蒙等,但是,诺贝尔文学奖一次次与中国作家擦肩而过。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准备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茅盾,但因为茅盾不幸已经逝世,因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改授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中国作家一次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更加剧了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因此,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更具现实意义:

一是了却了国人的一桩心愿。可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国人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多年未了却的心愿。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帮助国人了却了这桩心愿,让国人如释重负,大快人心,莫言获奖可以说是众盼所归,今后,国人也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也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二是说明了中国作家的实力。不可否认,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们的最高冲击目标,然而,尽管历史上不乏实力雄厚的中国作家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但却只获得提名却未能获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为中国作家屡屡败北,甚至有人质疑中国作家的写作水平,质疑中国文学的水平。也有人因为中国作家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认为不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文学依然自豪,这多少有点阿Q主义。此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改写了中国作家无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也证实了中国作家的实力。

三是诺贝尔文学奖靠的还是作品实力。2009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然而,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甚至是攻击。有人认为这是莫言在讨好诺贝尔奖,向洋人献媚。某80后作家甚至称莫言贿赂诺奖评委,称诺贝尔文学奖资深评委、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在翻译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四个作品时收取了好处费。这种无中生有让莫言深感愤怒,于是发布微博响应造谣,称自己在瑞典只出版三本书,即《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和《生死疲劳》,这三本书的译者均为陈安娜,被指接受贿赂的马悦然先生并没有翻译莫言的作品。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围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莫言却表示,只希望大家“尽快从喧嚣热闹中摆脱出来,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去”。确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值得高兴和庆祝,但获奖只是一个符号,无论什么奖项,代表的是作家过去的水平,是某一部作品的水平,因此,我们不能沉浸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自我陶醉中,再次冲击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出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才能显示中国作家的实力,也才能代表中国文学的水平!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2002 年度诺贝尔奖揭晓了,中国的科学界和文学界仍然没有能实现零的突破,为什么至今诺贝尔奖仍然同中国无缘呢?过去中国的学者们认为:诺贝尔奖是用西方的标尺,对东方国家有文化歧视。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只是中国人自我安慰的好办法。为什么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其也处于东方却频频获奖呢?并不是中国科学界及文学界的成果和作品没有引起国际的注意,而是确实没有什么好的东西,特别是现阶段中国的学术风气不正,心态浮躁,抄袭剽窃现象众多,学术腐败日盛,这就很难有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推出来。在国际体育界中国人创造的佳绩让世界折服,而独有诺贝尔奖至今中国人只能对世界保持沉默,是什么原因呢?中国人不是缺乏智慧,迄今为止已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等人获诺贝尔奖,他们都是背井离乡,在异国的土地上奋斗获取的,让他们在中国的话,他们可能会一事无成地走完他们的人生。因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功”的人要忙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交际,身居要职的领导其职责就是用剪刀修理长得过高的一些枝干,真正的人才最终只能与大家保持一致。如果人才缺少人与人交往的知识,这个人才就会凄苦地度过一生。上海有一所十分有名的大学牞该校拥有两位才华十分出众的教师牞他们在学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牞一位在史学研究领域被誉为丰碑式的人物牞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久他就是副教授牞也是该校历史系仅有的一位副教授牞当时该校历史系没有正教授,而几十年来这位副教授无论如何也评不到正教授,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只会研究学术,不善于人际交往,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位副教授去世,才由该校校长宣读他被评为正教授的决定。他也成为我国高校担任副教授时间最长的人。该校中文系还有另外一位教师,迄今已出版了二十余本研究文集,其学术价值被世人公认,但这位教师是该校中文系仅有的一位讲师,其他的教师均是教授、副教授职称。其次是中国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思考的精神。没有独立的思考,人云亦云,也就谈不上学术的创新。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要招聘一位研究助手,当时许多人蜂涌而至,爱因斯坦为众多的应聘者出了一个物理学的名词,要求他们用笔试的形式解答,众多人苦思冥想以求答得更完整些,但只有一个人翻开随手带的物理学辞典,把辞典上的解释抄在了试卷上,爱因斯坦就录用了这个人,在爱因斯坦看来,这样的名词没有必要花心思去牢记它,只需翻翻辞典也就行了,人的精力毕竟是十分有限的,把精力用在思考上才更具有意义,一个只注重记忆的人,也只能是一个考出好成绩的学生,这对科学研究是百害而无一益。中国古代自隋唐开始就注重应试教育,读书人只知道死记硬背,求取功名,在科学上则无任何创新,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就谈不上什么取得成就之类的东西。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人依然秉承科举的死记硬背式的教育,不允许学生有创新。不久前一次全国性的中学语文应试比赛,其中有一道填空题目是:太阳出来了,冰雪______。试题提供的标准答案是:太阳出来了,冰雪融化了。填其它内容均不得分,东北哈尔滨每年1月、2月份的气温在-16℃至-36℃之间,即使太阳出来了,冰雪也不可能融化,但应试的学生必须填融化了。一位来自广东湛江的考生填写到:太阳出来了,冰雪在广东湛江没有。结果被判零分,还有一位考生答道:太阳出来了,冰雪放在冰箱里,也就没有融化。这个答案同样十分有创意,但也被判为零分。所以现代学校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只会背书的书呆子,似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只会之乎者也地背书,无任何生存的能力。教育界人士虽然天天都在大喊改革教育,但要把一个注重记忆的民族从记忆的道路上拉回来,有那么容易吗?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就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获取诺贝尔奖的日子对于这个民族也就不远了。(摘自《发明与创新》)

中国人拿奥数奖,美国人拿诺贝尔奖的几个原因

中国的中学生转学来美国以后,问他们,最容易的一门课是什么,几乎都会说:数学。

我还听过一个笑话(大意如此):一个美国人进中国店买东西,花了6.02元。他拿出10元钱让店主找。店主看他手上有2分钱,就说:“你把2分给我,我找你4元”。美国人想了想,不干:“我给你10元,为什么还要给你2分?”店主无奈,只好找给美国人3.98元零钱。

同时,我们也屡次听说中国学生拿了多少个奥数一等奖,几个二等奖。而同时,每年评诺贝尔奖的时候,总是与中国人无缘(一次文学奖,一次和平奖,其中另有隐情,所以除外)。根据历年来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统计,从1985到2005年的20年间177位诺贝尔奖(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经济学)得主中,有114是美人或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中国为0!

有一句俗话:“得一次诺贝尔奖并不难,难的是年年都得诺贝尔奖”。当然,这么多的奖项授给美国人,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是美国科技的强大。其他国家想在短时间内赶上美国,也是不太实际的。

美国人为什么会拿这么多的奖项?真的是因为美国人头脑聪明吗?当然不是,美国本来就是移民国家,她的人才来自全球各地。美籍华人也拿过诺贝尔奖。主要有以下几位:杨振宁教授(ProfessorChenNingYang)?李政道教授(ProfessorTsung-DaoLee)?丁肇中教授(ProfessorSamuelChaoChungTing),李远哲教授(ProfessorYuan-TsehLee),朱棣文教授(ProfessorStevenChu),崔琦教授(ProfessorDanielC.Tsui)。

言归正传,那么中国,美国这两个大国,对于科研可谓是都很重视,为什么中国目前没得到诺贝尔奖,而美国年年不差呢?

1.首先,这得从诺贝尔奖本身谈起。诺贝尔奖奖励研究结果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所以大家可以注意到,一般诺贝尔奖当年的得奖者,其研究结果都是20年前左右取得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结果在20年的时间里,经受了其他科学家的检验,证明是正确或者说可行的。而20年前的中国(20世纪80年代),科研实力如何,大家也可想而知。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专家预测,中国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拿到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的科研实力在过去10多年取了不小的进步,也取得过一些成果。再经过10多年时间,中国本土的科学家,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

其实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本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当时的结晶牛胰岛素蛋白的人工合成,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的一步。这个研究成果是研究团队合作的结果。但是诺贝尔奖只颁给个人。据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杨振宁教授曾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推荐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相关原因,人工合成胰岛素最终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2.诺贝尔奖奖励的研究成果,都是有创新性的。

再谈上面的结果牛胰岛素的例子。中国宣布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后不久,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教授蒂塞刘斯来到中国,他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对人工合成胰岛素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你们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怎么造原子弹,但是你们绝不可能从教科书中学会人工合成胰岛素。”言下之意,人工合成胰岛素是一项独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所以没获得诺贝尔奖,很是可惜。

而相比中、美两国,研究的创新性与两国的教育体制,或者说习惯有关。在美国,老师从一开始就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而在中国,学生一切都要听老师的。老师说的是对的,学生不太敢去质疑。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阶段,都是这样。

一个不会怀疑,不会提问题的学生,长大以后也成不了很好的科学家,这就是现实。国内的很多研究人员,只是跟着国外同行的脚步走。创新性的研究少,拿诺贝尔奖的机会自然不多。

3.科研,美国人从孩子抓起。

在国内,听说过高中生、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行研究吗?如果有,也是很少。但是在美国,高中生父母会在暑假期间花费3000元送自己的子女去大学进行相关的研究。而本科生,更是有不少的机会进实验室,帮助研究生做实验,进行相关的研究。这些学生从相对低年龄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实验,了解实验的流程和思路,接触相关的仪器设备,了解实验原理。这为他们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相比之下,国内有多少的高中生和本科生得到这样的锻炼?每年考研人数居高不下。也就是学在中国,研究生群体庞大。这些人想要毕业,拿学位,都是必须要做实验,要发表研究论文的。而中国的科研经费相比美国要少很多。这些有限的经费,供研究生们使用还不充足,哪里还有高中生和本科生的份?国内自然科学的本科学生,最后一年是要求进行实习,也就是进实验室做实验的。但是这个时候,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有多少人有心思来进行研究?不过是为了混一篇实习论文,拿到毕业和学位证书而已。

这些不同,决定了中美两国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国内的很多硕士研究生,刚上硕士之初,根本就不会做实验。而美国的硕士研究生,该掌握的实验技术,早就掌握了。熟悉实验室环境以后基本就可以开展独立的研究工作。

4.人员素质

在相关学术会议上,一个学生要与国外某著名教授交流,尽管上去说,也许他(她)不耐烦,但是还是会耐心地回答问题。而对于中国著名教授,中国学生要上去请教问题,多数情况下有可能会被晾到一边。

美国的教授每周都在为学生上课,中国的一些教授却是让手下二老板或研究生替他上课,所以需要学校规定教授一学期必须要上多少节课。教授,不“授业传道解惑”,丢了本行工作,值得吗?

最后举一个例子:某美国排名在前50位的高校招聘了一位助理教授,代表作是两篇发表在最顶尖的Nature(自然)杂志上的。而这样的水平,应聘到国内就是教授!当然,并不是说美国的副教授或教授都发表在Nature上发表过文章。只是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中美的一些差异。

其实,中国现在的科研也具体一定的优势。再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本文: 20年前,植物学科的研究热点是由美国说了算。10年,是美国与欧洲联合,而现在的研究热点是什么,得由美国,欧洲和中国坐下来商量商量。

如果钱永健生在中国,能获得诺贝尔奖吗?

钱永健何许人也?他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虽然他是华裔美国人,但获奖后在中国几乎成了名人,这倒不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崇拜诺贝尔奖得主,而是因为国内各大媒体的特殊报道,在钱永健的名字前都要毫无例外地冠以“钱学森堂侄”的特殊定语,有的还要给钱学森加上“中国导弹之父”的头衔。我们本来是想沾点喜气,可钱永健却毫不领情,说他和中国没有丝毫关系,也不认识钱学森,让我们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这个钱永健的心未免太狠了吧,怎么一点也不考虑中国人的内心感受啊?

不过得承认,钱永健说得基本是事实。虽然钱学森与钱永健的父亲是同一位祖父的堂兄弟,并且都毕业于交通大学,但在中国旧时的大家族中,这样的亲族关系一抓就是一大把,再平常不过了。强调这样的关系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钱家的这位祖父太了不起了,怎么能生出那么优秀的后代呢?至于钱永健,出生于美国纽约,一直在美国生活、求学和工作。钱学森是1955年回国的,那时钱永健才3岁。而且钱学森回国前已受美方监禁限制,显然不会对这位堂侄有什么影响。回国后,钱学森从事的是绝密的国防科研,加上中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与这位堂侄之间肯定不会有一般叔侄间的交往。可以说,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与钱永健的获奖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的残酷,这是我们虚无的民族自尊心难以接受的。而我则想进一步问一句,如果钱永健生在中国,就算他的遗传基因再优秀,他能获得诺贝尔奖吗?

先从钱永健小时候说起。钱永健幼年时患有气喘病,当两个哥哥在户外运动时,他只能待在家里。出于对化学的爱好,钱永健经常在自家地下室里摆弄瓶瓶罐罐,做着“化学实验”。为此,父母专门为他买了一套化学实验用具。但钱永健很快就对这一套安全的化学实验用具感到了厌烦。后来,他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偶然发现了一本旧化学课本,就按照里面介绍的方法,做起了许多有意思但危险的化学实验,甚至还玩起了火药,一次,他和两个哥哥在家里用火药自制了一个手榴弹,并将其引爆。万幸的是,这个手榴弹并没有多大的威力,只是把家里的乒乓球台炸掉了一小部分,并弄得满屋子都是烟。

钱永健的这一爱好充满了冒险性,对他后来在科学道路上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如果到了中国,他的这个爱好能得到大人的支持和鼓励吗?中国的父母当然从小也注重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但有几个是遵从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呢?只不过是盲目的随大流而已。没上学时,别人的孩子学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咱的孩子也必须学这些,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了学,别人的孩子补作文补数学强化英语,咱的孩子也必须要补补要强化,否则就有掉队的危险。于是乎,不少孩子就在父母们设计好的兴趣爱好中失去了真正的兴趣爱好。像钱永健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在中国父母关爱的目光中是没有市场的,特别是这种爱好还充满了危险性,那就更要不得了。谁若不信,可以到现在中国孩子们的兴趣市场上调查一下,孩子们学得不少是些无足观焉的雕虫小技,哪里听说过有培养化学兴趣的?

如果钱永健生在中国,他的化学兴趣很可能从小就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可能就这样夭折了。

钱永健的求学之路也充满了波折。16岁时,钱永健凭借自己对于如何将金属融进硫氰酸的研究,获得了西屋科学天才奖。该奖项是全美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少年科学奖,获奖者经常被看做是“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获得“西屋奖学金”后,钱永健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如果钱永健生在中国,只得了国内的少年科学奖,我想他是上不了清华北大的。清华北大当然也有破格录取的学生,但那些学生必须是各种奥赛大奖的得主。即便就是降几十分录取的自主招生,中国的一流大学敢录取,社会舆论也不答应。2008年清华降几十分录取了一个少女作家,人们就是一片质疑之声,说这种做法打破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乖乖!只得了一个美国国内的少年科学奖,钱永健就上了哈佛大学,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在哈佛大学学习时,钱永健对学校安排的化学课程不太满意,觉得教学内容颇为呆板,因此选修了不少钢琴课。尽管如此,钱永健还是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前往剑桥大学深造。这时,钱永健突然对化学感到了厌倦,曾多次转换研究领域。他从化学转到了分子生物学,又转到了海洋学,研究海湾的石油污染状况。后来,他对人脑研究发生了兴趣,转向生理学专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钱永健一味地跟着兴趣学习,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学校当局和教授们会作何感想?他们很有可能会觉着这个“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是在不务正业,是在浪费聪明的才智,可能会自作多情地对他进行一番励志教育,尽管苦口婆心煞费苦心,但这到底能起多大的重用呢?说不定还会帮倒忙呢!尤其是钱永健多次转换专业,如果没有特殊背景,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能让你转换一次专业,也决不可能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转换专业。

钱永健转换专业就像玩自家的玩具一样随便,这那里是在上大学,分明是在做游戏嘛。中国的大学是神圣庄严的地方,是绝不会让钱永健如此随便的。但问题是,如果钱永健没有了学习的自由,他还会有学习的动力吗?这个“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大学里也会夭折的。

事实上,钱永健的选择是正确的。从剑桥大学毕业后,钱永健又回到化学领域,开始了对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之路。凭借化学与生物方面的天分,钱永健找到了让绿色荧光蛋白更亮更持久发光的方法,并创造出了更广泛飞荧光蛋白色彩,包括黄、蓝、橙等颜色。这项研究奠定了他在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钱永健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就,是由于喜欢色彩的缘故。看看,还是兴趣在钱永健的研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我的结论出来了:如果钱永健生在中国,他根本就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尽管这个结论有点悲观,但也符合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

篇8: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纪念我死去的友情和迟到的爱情。

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

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篇9: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试题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也说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是一名平民百姓,似乎绝无资格谈论高山仰止的莫言先生和同样高山仰止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当今极其宽容的社会,给了人们极其宽松的言论自由的权利,鼓起勇气说几句不应景的话,尽管可能会让有的人不高兴,姑且当作丰富饭后谈资的内容吧。

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的第一次。偌大的中国,领土面积和欧洲差不多,而人口却是欧洲的数倍,并且是延续了五千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却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置之后的一百余年之后才获得此奖,似乎是晚了点。究其原因,大家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一个是意识形态、文明文化差异问题,一个是思维方式、表达手法问题,一个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对东方文明的了解和按纳的问题,还有个问题就是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诺奖标榜不受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干扰,那绝对是极其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正是在这么多的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莫言先生竟然获了该奖,足见其在这个领域的出类拔萃,从而引起人们的欢呼、称赞和祝贺(包括文学层面和政治层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过莫言先生作品的人可能会有一个印象,在中国,莫言先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作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的人说,他不可能是一个顶尖的作家。他之所以能获得世界文学大奖是因为他所反映的内容、他所使用的文学手法正是诺奖所盼望的和所适应的,这似乎有一点道理。

任何人绝对不会怀疑莫言先生的睿智和高超的写作水平,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但是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莫言先生的作品有的是非主旋律的作品,尤其是一些获奖作品,被改成电影和电视剧的很少在中国上映,这无疑对欣赏莫言先生的中国观众来说多多少少会留下遗憾,但它却能在西方国家放映并获得了大奖,由此可见,莫言先生的作品是很适合西方人士欣赏口味的,获得诺奖绝对是在情理之中。莫言先生不愿或不屑写作主旋律作品可能与其性格、经历和不懈追求有关,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实,而且在重要转型期的当下中国,这种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哪一个国家会少呢?也就是说莫言先生写作资源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更何况莫言先生的写作是站在反映整个人类生活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这也可能正是其具有相当市场的原因。但我还是喜欢一些主旋律的作品,尽管在有些人看来有几分幼稚和可笑。

瑞典是北欧的一个小国,因诺贝尔的辉煌成就和诺奖的设立令世界瞩目,一年一度的文学奖评比起到了引领世界文学的作用,世界文学随着这支无形“指挥棒”的挥动而起舞,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招至麾下,从而推动着世界文学的发展与进步。莫言先生的获奖为中国作家获得此世界文学大奖拉开了序幕,开中国之先河,无论怎么说都是非常可歌可泣的,我们在由衷祝贺莫言先生获奖的同时,更希望更多的中国优秀作家,特别是反映主旋律的中国优秀作家获得此奖,到了那时,中国文学才真正被世界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学才会真正走向辉煌,通过文学,世界人民可以真正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月10日

6.下列不属于中国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置之后的一百余年之后才获得此奖,似乎是晚了点”的原因的一项是

A.意识形态、文明文化差异、思维方式、表达手法问题。

B.西方世界对中国对东方文明的了解和接纳的问题。

C.诺奖虽然标榜不受政治因索和意识形态的干扰,但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D.莫言先生在文学领域的出类拔萃。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莫言不可能是一个顶尖的作家。

B.莫言之所以能获得世界文学大奖,只是因为他所反映的内容、他所使用的文学手法正是诺奖所盼望的和所适应的。

C.莫言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他不愿或不屑写作主旋律作品可能与其性格、经历和不懈追求有关。

D.莫言的写作是站在反映整个人类生活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这正是其具有相当市场的原因。

8.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莫言先生的作品都是非主旋律的作品,很适合人们的欣赏口味。

B.一年一度的诺奖评比起到了引领世界文学的作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招至麾下,从而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C.莫言先生的获奖为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拉开了序幕,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反映主旋律的中国优秀作家获得此奖。

D.只有通过文学,世界人民才能真正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试题答案:

二、(9分,每小题3分)

6.D(本考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答非所问。)

7.C(本题考查归纳文意,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A项,不是“作者认为”,是“有的人”认为。B项“只是”用得不准确。D项,原文是“可能正是其具有相当市场的原因”。)

篇10: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影响

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奇怪的是本博主前天就有预感),让世界开始关注中国文学,无疑会给中国文学注入一剂强行针,可能会在不长时间内催生出具有超越时空影响的名著型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都没有产生过世界性名著。十多年前,本博主做记者时曾经电话采访过莫言,其耿直爽快的山东汉子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在现实社会,许多有成就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都会向佛法吸取营养(很多本来就是佛菩萨的化身,其应机教化世人,比如孔子就是红文殊的化身,后来还转世为司马迁,二者为构筑博大的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作家们也不例外,很多作家试图用文学的形式诠释六道轮回和佛法精髓,其中就包括莫言。莫言在接受诺贝尔奖组委会采访时特别推荐了他的长篇作品《生死疲劳》,莫言说:“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而这本书诠释的正是生命的六道轮回。下文综合转发自网络媒体。

中国本土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引言:

《生死疲劳》既是一部关于人生本苦的书,又是一部关于 “六道轮回”的书——

莫言专访:《生死疲劳》从佛教思想出发(节选)

莫言透露,《生死疲劳》从“六道轮回”的佛教思想出发,主人公之一“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驴„„”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

(南方日报记者 蒲荔子 2005年12月22日)

向佛经求源泉,莫言创作《生死疲劳》(节选)

东方早报记者 陈佳

据东方早报报道:莫言的每一部长篇似乎都有着某种突破性意义。3年前,一部《檀香刑》把莫言式的残忍和血腥发挥到了极至,而他下月即将推出的新长篇《生死疲劳》则以“轮回”的构架描画了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12月12日,在接受早报专访时,莫言首次向媒体透露了这部小说的创作历程与细节。

沉痛的血泪,不至血腥

不出意料,莫言的新作仍是农村题材,与以往的作品相比,甚至更具备某种史诗性。莫言透露,《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国革命也是由土地革命开始。新中国以来我国的土地革命经历了互助组、人民公社,1980年之后又变为包产到户、小包干、大包干、分田到户,展现出由集中到再度恢复到分散的规律。”他说,农民饱经患难的历史,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历史规律。

向佛经求源泉

“每一个作家都不希望重复自己,《生死疲劳》是我的一次探索。一次在承德参观庙宇时,偶然看到有关‘六道轮回’的文字,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莫言透露了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他介绍说,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则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

以“轮回”作为突破口

莫言说,书名《生死疲劳》也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他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书名表面上与“土地”这个主题并无关联,但也深层次地探索着人与命运、人与历史的关系,“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尽管在创作中动用佛经资源,但莫言坦言对佛经没有任何研究,接触佛经纯粹是为了寻求创作上的突破。

《生死疲劳》由一个人在不同轮回中看到的片段构成乡村历史,有着零散的叙事结构。事实上,贾平凹和阿来2005年的新作《秦腔》、《空山》也是如此。评论家张颐武曾表示,中国乡村题材小说由完整性宏大叙事到破碎叙事的集体转型与中国乡村正走向消亡密切相关,莫言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说法。他认为出现这种转型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80年代以来中国完整性有关中国乡村的宏大叙事已经非常成功,很难超越,很多作家自然会转向在结构上有所突破。(记者:陈佳)

莫言接受诺奖组委会采访 推荐《生死疲劳》

2012年10月12日 09:02:51 来源: 京华时报

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的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原标题:莫言推荐《生死疲劳》)

在公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奖组委会立即用中文对莫言进行了电话采访,并将这长约8分钟的音频上传至官网。莫言表示,听到获奖后感到非常惊讶,会在今天晚上和家人一起包顿饺子庆祝。12月10日,他将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偏爱《生死疲劳》

在接受采访时,莫言表示,刚刚听到获奖的消息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我一直感觉诺贝尔文学奖离我非常遥远”。诺奖组委会说,全世界很多大学生会读他的作品,请他推荐一部。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的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此外,他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探索试验,“力争用一种最自由、最没有局限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探索、文学创作的一种比较完美、统一的结合。”

该书初稿写作只用了43天时间,莫言说,这本书的创作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我六七岁的时候,在我们学校旁边就有这样一个农民,他以个人的力量与公社化这个农民运动相对抗,一直坚持到最后。历史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却显得非常极端和另类,被很多人打骂,他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跟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分道扬镳,但他依然没有屈服。我走上文学道路之后,觉得这个人物迟早会进入我的小说,所以这本小说写得非常快”。

和家人包饺子庆祝

谈到当年如何走上文学道路,莫言直言,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后来读得多了,就引发出对文学的强烈兴趣。“当我拿起笔写作的时候,我首先感觉到有很多话要说,我发现通过文字表达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自由的一种方式,所以我就开始写作了。”他坦言,当然他也想通过写作来证明自己、改变个人的命运。

对于庆祝方式,莫言连连笑言“没什么好庆祝的”。但他表示,晚上会跟家人一起包顿饺子吃,“因为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饺子。”他说,12月10日,他一定会亲自前往瑞典领奖。(完)

人生本苦与生死幻灭——论莫言新作《生死疲劳》的佛教意识(节选)

张喜田(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要: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体现了对佛教的慧悟。作家揭示了苦难永在、轮回不息、万物皆空的人生本相,这表明了他对人的本体性特点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佛教的原旨有了不少超越:苦难虽然永在,但苦难又使人得以升华;轮回虽苦,也难以挣脱,但轮回表明了生命的永恒及众生平等;幻灭虽常常使人消沉,但也能使人胸怀大度、抵达至高境界。可见,莫言虽身陷红尘,但佛的慧根也不低于千年古刹里的世外高僧。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许多农村题材小说从政治革命的角度描写农民在阶级压迫下遭受的苦难,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农村小说则改变了聚焦点,将视线推移到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本身所带来的苦难,如《古船》、《白鹿原》、《缱绻与决绝》、《故乡天下黄花》和《丰乳肥臀》等。

„„但是,其中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对人世与生命的感悟则是振聋发聩与发人深省的,而这种佛性着重体现在他对苦难、轮回与幻灭的叙述与证明上。

一、苦:人生本相。

根据佛教的教义,人生是大苦聚,苦是人生的真象。有情众生充满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恨苦、求不得苦和五盛蕴苦等。佛经屡屡提醒我们“人生是一大苦聚”、“一切皆苦”,这是佛教对待现实世界的基本看法,也是其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受不尽的身心烦恼。此种烦恼,不仅是来自外在的环境,同时亦来自人们的内心。人们内心的种种欲望和烦恼,是苦所生的根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学的复兴与全球化浪潮中民族身份焦虑感的加重,很多中国作家向传统文化寻找滋养,而佛教的苦难意识在作品中呈现并日益加重无疑是文学向传统回归的标志之一。

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上),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与地坛》,阿来的《尘埃落定》等,均形象地揭示出“人生本苦”的生命底蕴,并把苦难当作本体意义上的生存境遇来表现。

《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也是以写苦难为主的。莫言带着一双佛眼去看待人生百态,得出“人生皆苦”的结论。„„对他的转世的详细描写,不是为了歌颂他们的勤劳,而是为了证明他们的辛勤之苦痛、活着之危险„„《生死疲劳》中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衣食住行)便充满痛苦。这种痛苦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早已出现,但从本体论上肯定生存之痛苦在我们的民族文学中则是不多见的。本体之苦的文化渊源不是儒道文化。而是佛教的底蕴。

在佛教看来,苦的根源是渴爱,即执著。由于众生的迷昧与执著,因而生起种种烦恼。众生有三种根本的烦恼,即贪、嗔、痴,此称为“三毒”,亦名日“三火”,而三毒均由执著而生。贪,是苦的直接原因。贪是对事物起爱著心,追求财物、美色、名声等而无厌足的精神作用。痴则更是痴迷执著。芸芸众生以各种形式表现的渴求、欲望、贪婪、爱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渴爱不仅是对欲乐、财富、权势的贪求与执著,也包括了对意志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等的贪求与执著。渴爱不足,苦海无边,回头无岸。

莫言在《生死疲劳》的题词中写道:“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而本书所体现的贪欲着重体现在爱财、色、欲上,具体说来,也就是爱土地、爱人、爱钱财、爱信念等。蓝脸、洪泰岳、西门金龙三人是“过于执”型的人物,他们的痛苦来源于“执著”。执著是坚贞,但何尝不是痴?痴是“三毒”、“三火”之一,同样是痛苦之根。蓝脸对个人单干的倔强、洪泰岳对集体经济的执拗、西门金龙对个人成就的渴望,均造成了他们的不幸。

在佛教中,六道轮回是为了破“执”,也可以说,《生死疲劳》是一部关于“执著”的颂歌和悲歌,人之所以苦就是因为“放不下”,但是,最终安放我们的只有这片土地,只有尘归尘、土归土,才能一了百了,涅槃寂灭,超脱痛苦。在《生死疲劳》中,人与牲畜的死亡是触目惊心的„„

二、轮回:威慑与永恒

《生死疲劳》既是一部关于人生本苦的书,又是一部关于 “六道轮回”的书。轮回,指业的主体或生命在不同的存在领域中流转。在佛教看来,由于主体善恶业力的作用,众生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不断流转、转生于六道,这六种转生的趋向是:天、人、畜牲、饿鬼、地狱、阿修罗——“天”最好,“阿修罗”最可怕。众生各依所作善恶业因,一直在此三界六道之中生死相续,升堕不定,循环不已。如此生死相继、因果相依,便形成业报轮回。佛教认为,众生之来世究竟会轮回到哪一种类之中,完全是众生自身今世业行的结果。这便是因果报应,各自受报。

在《生死疲劳》中,作家对轮回的领悟表现在轮回之苦与报应思想上。西门闹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他为自己喊冤,他不断地经历着轮回,试图申冤昭雪,回归到人: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最后又轮回到人。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但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在每道轮回中,他均有相应的动物性:“看看他脸上那些若隐若现的多种动物的表情,——驴的潇洒、牛的憨直与倔强、猪的贪婪与暴烈、狗的忠诚与谄媚、猴的机警与调皮。”

„„这样,人常常处于对命运的不可知以及对轮回的畏惧之中。西门闹的轮回显示出了畜牲性,即处于畜牲道。这种动物性从传统的世俗眼光来看,有着等级观,畜牲与人是不平等的。随着业力的不同,果报也就不同,轮回的结果也不同。这也就表达了轮回的一种道德力量,人的所作所为,都会有报应的。

在中国民间,佛教的“轮回”观点是一股很强的道德制约力量。社会之所以还能比较安定,就是因为在老百姓的内心里有这样一种天然的自律:“恶人终得恶报,公道自在心中。”轮回的另一面就是因果报应。如西门闹对蓝脸有救命之恩,所以蓝脸对西门闹的子女与妻妾就有报答,他与西门闹的二姨太结婚,表面上是接收大员,其实是救她一命,并且把西门闹的一双儿女也救了下来。其实,轮回观背后还有一种“众生平等”观。六道轮回也表现了佛教的众生平等观。表面上看来,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有一个级别,从“天”到“畜牲”逐渐降低,但是背后他们是平等的。既然他们之间有轮回,也就证明不管自己的前世、今生是什么,他们也就不能因此世成“天”而自傲,也不因成“畜牲”而自卑,大家都是一样的,谁也确定不了前生是什么来世又会成为什么。更何况,佛教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如蓝脸所说:“老黑,我总觉得你是那头黑驴投胎转世,咱们两个有缘分呢。”

三、空:幻灭与升华

佛教在东土、在世俗人的眼中具有浓浓的出世思想。之所以出世,是因为看破红尘、幻灭过后而如此做。他们认为,万物皆为镜中花、水中月,一切皆空。“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并且,“空”因适应佛教人生归宿的学说即解脱论的需要而成为佛教哲学的第一个关键词。佛教认为,“缘起性空”与“无常为空”。事物是由各种因缘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存在一个主体或根本实体,具体事物或现象的存在都以他物的存在为条件,没有完全绝对自立自在的东西。一切事物毫无例外地都是由因缘而生的。一切无常,无常为空。

莫言也许受民间文化的影响,把佛教之“空”常常理解为虚无,在《生死疲劳》中,表达了浓浓的幻灭感。《生死疲劳》描写了大量的死亡故事,这里既有人的死亡,也有动物的死亡,而这些死亡全是非正常的死亡,不是寿终正寝,而是突发事件造成的死,如西门闹、西门白氏、蓝脸、迎春、吴秋香、西门金龙、蓝脸、黄合作、庞抗美、庞春苗、庞凤凰、西门欢、黄开放、洪泰岳等;驴被饥民杀死、牛被金龙打死、狗自杀、猴被开放枪杀——真是一切无常,生命无常,生命最后化为乌有。不管身前多么荣华光耀,死神总会不期而至,死后便化为一杯黄土。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人世必然会多次遇到生离死别,但是,作家突出地醒目地描写死亡,尤其是非正常的死亡,“死亡”便凸显出来,具有形而上的本体意义:生命是死,生命是空;生命本身就无存在的意义,一切也就化为虚无,幻灭感油然而生。

在《生死疲劳》中,西门闹经过驴、牛、猪、狗、猴、大头娃娃的六次轮回,仍没有解脱。在无穷的脱生中并没有挣脱轮回,难达寂灭,还需要继续轮回下去,这样,轮回似乎也成空。

上一篇:不会变的是友谊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危险品运输车辆防火防爆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