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市场经济

2024-04-24

浅谈社会市场经济(共6篇)

篇1:浅谈社会市场经济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问题

经济学家罗宾逊曾经说过“任何一种经济制度或规则,:都需要一种意识形态来为其辩护,并且需要一种个人的良知促使他努力去实践创新。”然而我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就是道德观念体系,而个人的良知就是道德。总而言之,道德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所必需的。市场经济离不开良好的道德基础。

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又微妙的。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道德本身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道德随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如影如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时间差,发展有早有慢,参差不齐,而然在市场与道德的相互作用中,总会有暂时的曲折和反复,其中也包含了局部的偏离。

食品安全问题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突出和棘手,从“瘦肉精”喂大的猪到“嗑药”的多宝鱼,从苏丹红“美容”的鸡翅到矿物油“抛光”的大米„„又例如,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知名品牌思念三鲜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可以引发多种感染的致病菌。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数量增多,频率加快,导致不少人对食品安全感到忧虑与恐慌。从事这些不法行为的个人和商家,已经逾越了自身的道德底线,只顾谋取一己的暴利而不择手段。作为全国速冻类三大畅销品牌之一,有着诸多光环的企业,食品安全却令人担忧。如果连有着品牌效益的公司也会因为一己私利而道德沦陷,那么这必定注定会在市场经济的竞赛中所淘汰。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立业之基石,是一切价值的根基。道德当中的诚信更是市场经济竞争比赛的准入证。

当然由于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赚取利润,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了满足自身的要求,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使用价值最大化。这一点可以完全理解。则都是只要是市场经济,“各行业目的总是趋于自利的、同样市场经济也承认追求最大利益的合理性。但同时也要求求利行为符合社会道德。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过分强调奉献精神,把“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这种理想化的高尚品德作为普通的社会道德准,并进行不切实际的倡导和灌输,导致人的个性和个人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导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文明。于是才会导致现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问题尤为突出。如果说市场经济是标杆经济,那么法律、政策、道德这几根标杆绝不可以逾越。成功的经营者往往能在坚守商业道德的前提下,运用政策和法律,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这也就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能取得成功的要诀。而不是旁门左道的去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我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成功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相信在现阶段,在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也将得到逐步的改善,从而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卢紫荷

10123003

美术学院建筑系

篇2:浅谈社会市场经济

学号:090401217姓名:汪新武

摘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在建设道路中经历了坎坷,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形成到发展以及现如今面临的一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展望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关键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社会性质的约束下建立一个正确的经济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是考验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但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实践的发展要求在理论上实现创新,以更好地推进改革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开始是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提法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这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争议,其表现在没有充

分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商品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导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坎坷的阶段。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对称,从历史发展来看,商品经济由来已久,它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如果撇开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则可分为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市场经济则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与计划经济相对称。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形式和发达形态。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商品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当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全面对外开放,参与世界市场,融汇于世界经济之中,才能形成市场经济。总之,市场经济必定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未必就是市场经济。

在了解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别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正式确定下来,便在未来的30年里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虽然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意识改革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是强调要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但这种认识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僵化观念,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了。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对怎样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把计划和市场确立为主辅关系是否恰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因此,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从而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30年的发展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将面临怎样的实际问题呢?2003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重点转移到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领域,主要包括:一是市场经济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二是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各位专家发表了各自的观

点。有的专家认为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市场发育不成熟,是导致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原因。正是因为种种现时问题,专家们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目的更加现实化。对市场经济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是为进一步揭示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从而为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方案。未来我国还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也将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为经济学界提供了现实土壤和创新冲动。因此,未来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将呈现更加现实化的特征。

内容更加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推进,由于出发点更加现实化,研究内容也更加富有层次和角度。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更加多元化,覆盖了市场经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各学科背景的学者都参与到市场经济理论的讨论,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为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开拓疆土。未来,这种内容上多元化的趋势会随着理论研究的现实化和经济现象的复杂化而更加明显。

模式更加特色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将必然呈现特色化的发展趋势。以中国市场经济的基本课题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事实为素材,加之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理论创新积淀及质量日益提升的中国经济学教育,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模式的特色化提供了可能。

方法更加综合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引进国外市场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呈现多范式并存的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学研究在有效的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将更多地综合西方经济学规范的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以更精确地分析经济结构、预测经济变量和评价经济政策,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先一辈的中国领导人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最终形成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0年修订版

参考网址:http://.cn/c/2003-10-14/0438913165s.shtml http://lib.gddx.gov.cn/xue/shiliu/xianwu.ht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学号:090401217

篇3:浅谈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 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20多年前,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就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三个制度”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三个体系”就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建立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以及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了起来, 主要建立了消费品、生产资料、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市场, 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人均国民收入4930美元, 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广大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还要看到, 目前还存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政府过多干预市场等问题。

(二)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目前, 国际环境方面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中后期,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主流, 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内方面, 新一届政府坚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 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 可以说机遇大于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 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强固。第二,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社会总需求不断增加, 消费拉动增长潜力巨大。第三, 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时果断调控, 取得积极成效。第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日益显现。当前, 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经济增长处于“稳增长、保质量、增效益”的宏观调控时期, 经济增速回落, 市场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其次是经济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再次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整体产业技术水平偏低, 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较弱。总之, 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抢抓机遇, 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努力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稳步健康科学发展。

三、继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1.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简政放权, 转变政府职能, 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条件。

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上任伊始, 就开始推进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政府职能, 使政府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方向迈进。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政府职能转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 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与市场监管的职能, 为市场主体与市场环境服务;二是政社分开,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规范发展社会组织,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三是政事分开, 转变公共服务部门的职能, 构建公共服务组织,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目前, 全国各地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推行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实行“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举措, 做到了便民服务, 就是一个成功的探索。

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我国当前社会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看, 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 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培育市场主体企业;二要培育各类要素市场;三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有偿承接政府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四要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价格决定权交还给市场, 政府不再干预;五要建立市场秩序规则, 加强市场监管。

(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重点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大力度, 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节减排, 推动全产业链整体升级换代。

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兴产业领域, 提高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3.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篇4:浅谈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

【关键词】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 研究探讨

一、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道德规范失衡的表现

我们知道,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雄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随着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我国的社会发展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民众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同样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现象,诸如金钱至上,以权谋私,制假造假,坑蒙拐骗等等层出不穷,更为恶行的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缺位,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上关于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二是道德的本质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设会干扰市场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把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对立起来。这些认识尽管不尽相同,但对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的道德认识是深刻的,对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的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切中时弊的。在中国,远者有三鹿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注水猪肉、餐馆使用地沟油等等这类事件层出不穷,近期亦有众多的污染事件,这就给人一种疑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是否进入了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 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社会中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这种冲击多以负面和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有以下表现:

第一,经济领域不正当竞争增加。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往往从个人所处的利益关系出发,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自愿诚信的基本道德原则,常以侵犯他人的经济利益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经济利益;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以此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行为,以从中获取不法利润。这些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价值规律和基本道德原则,也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受害者产生的不满情绪最终有转向对社会的不满,为社会稳定制造不安定因素可能。

第二,政治行政领域的腐败现象尤为突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新旧经济体制转换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失灵,所以,权钱结合、权钱交易,腐败现象较为突出。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其核心是权钱交易。腐败的后果是破坏性的,任其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导致社会民众不安,从而引发社会危机。

第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偏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偏离,导致民众是非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淡漠、利他主义感冷漠。社会公德水平下降、“见义勇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传统美德丢失,道德良心失落。在建筑工程领域因偷工减料而致户主伤疾死亡的事例就是明证。再如普通民众的道德失范集中表现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颠倒上。改革开放前是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改革开放后是无公全私,私重公轻,将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合理追求放大为一切,生活的全部。

二、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道德规范失衡的原因

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下的思想意识与商业行为体现出来的是善德,是信义,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引入,一些西方的思想意识与利益为上的观念也進入中国,甚至有人说资本不相信眼泪,市场不需要道德。这种思想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很快在人们的心理与商业行为中盛行开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道德中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受到挑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还未确立,群众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产生了严重冲击。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蔓延的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蚀人们灵魂,污染社会风气,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是需要道德的,没有道德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最终会损害市场经济以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那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应当如何构建,这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道德规范建设的措施

从理念上说,市场经济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以交换价值和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完全隔离和社会分工为前提的。把自己的商业活动当作实现其功利目标的手段是商人的动力,因而他律性和功利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

市场经济和道德,一为他律,一为自律,二者必然表现为互斥甚至冲突的关系。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市场经济与道德相互统一的全新体系。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存在方式具有肯定作用。这种道德的肯定作用,并不是当下实现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人文精神升华才能够变成现实。这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行为规则与商业道德理念,把市场经济与道德相互统一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古人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认为义利是可以统一的,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教育商业从业人员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义利兼顾,义在首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任是重要的,因为商品交换表面是利益交换,深层是信任交换,失信则衰、守信则兴,只有讲道德,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进而立足于社会,求得商业行为的延伸,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懋功.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04):32-36

篇5: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摘要:本文对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措施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30年来实现了年平均8%左右的持续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是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

2005年我国能源和矿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煤产量达到21.9亿吨、原油1.81亿吨、铁矿石4.21亿吨、粗钢3.52亿吨、10种有色金属1635万吨、磷矿石3044万吨、原盐4454 万吨、水泥10.60亿吨。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2005年我国矿产品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进口原油12682万吨、铁矿石27523万吨、锰矿石458万吨、铬铁矿302万吨、铜矿石406万吨、钾肥917万吨。“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13.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4.4%。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5%,用水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5.4%,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分别高达70%、60%和90%,而国际上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低于40%,否则将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过去几年间,我国主要资源消费的增加量占世界总增加量的比例,包括能源、煤炭、石油和钢等均居世界第一位,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巨大。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根据世界银行和英国石油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计算表明,2003年我国每创造一万美元的GDP 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3倍,是美国的3.68倍,英法德意等欧洲发达国家的5~7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0.4倍,甚至是印度的1.45倍。目前我国的原材料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

10、日本的1/20。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占水资源总消耗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

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用水的利用率不高,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低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率80%的水平。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

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单GDPSO2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 能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有机污水排放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总和, 单位GDP 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2005年我国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14万吨, 超过环境容量76.8%, SO2 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 超过环境容量112.4%。我国目前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均受到严重污染。2005年, 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陆地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 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27%,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土壤污染面积扩大,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在监测319个城市中,近45%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SO2和颗粒物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 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 全国527个市(县)中, 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98个, 有些地区的酸雨频率达到100%。每年产生1 亿多吨的城市生活垃圾, 带来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也存在隐患。此外,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状况恶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 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 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加剧,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类生物物种受到威胁的比例普遍在20%~40%。

二、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适当地拉开了收入差距,这对提高经济效率和激发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家庭收入,处于高收入端的10%家庭与处于低收入端的10%家庭,其收入比为:11.8:1,处于高收入端的10%家庭,其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是37%,处于高收入端的20%家庭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53.7%。贫富差距扩大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由于存在边际消费递减规律,一般而言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贫富分化加剧会降低社会的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二是导致社会不稳定。贫富差距扩大为少数利益集团腐蚀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行为提供温床,有可能使处于贫困阶层的人民即使努力奋斗也无望改变自己的地位,从而产生挫败情绪,这既弱化了社会进步的动力,又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贫富差距加剧还表现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上。在东部地区已经发展得像美国一样发达、富裕的同时,在中国的西部却还是挣扎在基本温饱线上;在大城市一切都步入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同时,有那么多的地方却依旧还是手工劳动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杭州湾大桥跨海36KM,耗资118亿人民币,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但是谁又知道在云南怒江峡谷如今依旧还是只能依靠着一根钢索、一个滑轮渡河。那里的孩子每天上学都要靠滑轮滑过去,而他们却只是7~11岁的孩子。在那里架一座吊桥需要40~50万元,跟118亿相比那简直是零头的零头,但是对于那儿的人们来说这像一个天文数字一样沉重的压着他们。

三、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1、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 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2、农村问题

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人,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也无法得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乡村 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3、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日益扩大。

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倍,扩大到2002年3.1倍。目前农村还有282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还有6000万人刚刚越过温饱线,收人还很不稳定。

(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

(3)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人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

四、就业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不高,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按照目前的产业结构和GDP年增长率为7%~8%计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800~1000万个,只能基本满足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1000~1200万人)的就业需要。但还有如下几方面因素必须考虑。

(1)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继续增长。据统计,在总人口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1982年为61.5%,1990年为66.7%,1995年为67.2%,2000年为70.1%,2002年为70.3%。因此,这部分劳动力总量会继续增多。

(2)不断增加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2001年底登记失业率为3.6%,2002年底为4.0%。2003年上半年上升为4.2%,如包括未登记的失业者,城镇失业率可能达到8%左右,即约1500万人。这些失业者有相当一部分急需解决就业问题。

(3)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001年底为515万人,2002年9月底为439万人,为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但其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较少,加上大龄和技术水平低,再就业问题就更难解决。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今后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员工的转岗、下岗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经常现象。

(4)最大的问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1990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143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446万人,非农业人口23887万人;到2002年底总人口增加到128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269万人,非农业人口35184万人。即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1299万人,其中一部分是人口增长的结果,另一部分是从农业转移过来的。但农业总人口绝对数仍有增加。据估计,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5亿~2.0亿人,目前有9000万左右在城里打工,还有0.6亿~1.1亿人需要解决其就业问题。

五、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谋划“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将成为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理论武器。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为我们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总体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人民收入水平不高,市场不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普遍存在,发展不足是我国面临最大的现实。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所以我们面对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时,不能一味地指责发展本身,更不能忽视甚至反对发展,而是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一味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忽视社会其他效益的做法也不可取。单一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还必须注重增长的质量。

(二)科学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我们处理发展中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主张将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追求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实现经济增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传统发展观坚持主客体二元分离思维方式,把人当作主体,自然界当作客体,主张人们利用科技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我们的自然家庭却被无情的破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之中。科学发展观则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界因为人的存在有了丰富的价值;人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而是自然界的守护者和生存者。人们应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以不损害后代人利用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能力为度。其次,科学发展观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秩序。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倡导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追求发展机会的平等性和发展成果分享中的公平和公正性,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作发展的终极目标,关注每个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条件的改善,使人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所需的和谐相处。这些观点和态度,为人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矛盾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为协调多方利益提供了根本方法

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经济不发达的主要表现之一,实现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所以要统筹城乡发展;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发展就既要使相对发达地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又要采取措施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比较落后,实现发展就是要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福利水平。这要求首先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人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创造社会条件,所以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现代科技促使经济规模加速扩张,相应地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也持续增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没有条件像已经工业化了的国家那样走“先经济增长,后治理环境”的道路,所以发展要求必须维持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从而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发展,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 统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可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可见统筹兼顾的发展模式有明确的针对性,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点,能科学地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6:浅谈社会市场经济

从宏观上讲,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提出了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思想,并接纳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将实现社会主义看作是无产阶级追求的目标。但是实现真正社会主义,是一个长远而艰难的过程,与前苏联相比,中国是在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前苏联基础上实行农村、城市各有全民与集体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各有侧重,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国情,但是,无论是从接下来的1958年大跃进,还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来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现实生产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种损失,则是巨大的。另外,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违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片面希望生产力加快发展来巩固生产关系,否定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有益探索,结果反而使生产力停滞不前。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即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实现共同富裕;三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运用掌握的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发展中大起大落和经济危机的产生。接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了中国市场的经济地位,从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其中之一即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使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看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党的十五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江泽民在十五大中提出了几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些观点在十六大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十六大还特别强调了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统一性,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报告还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另外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七大报告中更是坚定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回顾历史长河,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时间和实践不断的历练与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结构从以全民、集体这样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转变为包括全民、集体、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混合所有制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共同发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价格形成的机制发生巨大显著的变化。市场体系从开始的不完善到逐步发育成长;国民收入分配机制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从以国家为主体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投资格局转变为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的多元投资格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令人惊叹也是欣慰的;随着时代的推进,新时期我们仍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改革开放的要求,更是理论的重大创新。

邓小平说的好,发展是硬道理,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进一步加快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环境来说具有紧迫性,除了以通过培育市场经济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市场管理和服务、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法制、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作为基本构架之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政府积极发挥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金无足赤,我国经济增长是粗放型占主体地位,经济发展是以大量资源消耗为代价取得的,如果经济增长继续采用这种模式,是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深化改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为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在宏观层次上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微观层次上要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举个例子,右图为1997年我国汽车行业平均每人一年生产的汽车数量,不难看出,我国汽车工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最根本原因在于汽车行业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而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就必须加快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

科技领先,是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快速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必然要求,增长方式不转变,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经济发展,离不开全民的共同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强化全民教育,用科学力量武装每一个人。离不开政府发挥职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离不开环境保护,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也离不开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进步。

刚才说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甚,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我们的领导者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民生问题的发展上也是同样!建国60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是非常英明的举措,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巩固政权都起了相当重大作用。首先稳定了人民生活,保护了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二是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第三是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了社会安定。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实现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生问题,相辅相成。在新中国诞生初期,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提到“要在企业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为在我国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于1953年修订,到1956年劳动保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企业职工实行劳动保险和福利制度的同时,党和国家也逐渐建立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劳动保障制度与福利制度。至到1986年之前,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许多内容均做了调整和修改,86年之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至到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八五计划与十年规划》明确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95年扩大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范围。

上一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下一篇:翩翩公子-翩翩公子的故事-翩翩公子的寓意-翩翩公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