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工作人员职责

2024-04-14

食品加工工作人员职责(通用14篇)

篇1:食品加工工作人员职责

食品加工工作人员职责一、二、服从食堂负责人、食堂卫生监督员和厨师长的领导,严格遵守操作程序。经常变换花色品种,烹制方法,掌握好火候,菜肴用料、配料恰当,味道适口,做到一菜多做,现炒现卖。

三、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五、炒菜过程中,每炒完一道菜应洗锅一次,随时保持灶台干净卫生,烹调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灶台、地面、炊具清洗干净,炒锅内注入清水,未用完的荤食原料及时放入冰箱内保鲜,防止变味、变质。

六、烹调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准穿背心、拖鞋、严禁抽烟、吐痰。

七、菜盆、盛器等必须清洗干净方可盛菜,待售的菜肴,夏天应加罩防蝇,冬天应加盖保温。

八、加工菜肴必须做到无泥沙、无虫、无草、无黄叶烂叶和其他杂物。

九、冲洗操作间灶具和地面,认真擦拭餐厅地面和桌椅,每星期集中大扫除一次,重点为操作间墙壁、天花板、灶台、案板、饭台、厨柜、餐具、容器清洁,用具摆放有序,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食堂内无鼠、无蝇,无污染、无杂物及餐厅地面、门窗、玻璃以及周边环境卫生。

十、爱护公物,讲究文明公德,树立和注重自身的仪表及服务形象。

十一、如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及时上报校、医院采取积极措施。并保护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和处理。

篇2:食品加工工作人员职责

1、自觉遵守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的各项规章制度;

2、认真贯彻学习、宣传有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熟悉掌握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知识;

3、负责食品药品安全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

4、负责参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的收集和报送;

5、负责辖区内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制假售假以及其他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及时上报;

6、做好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7、开展辖区内食品药品相关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8、协助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篇3:意大利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关键词:意大利,机构,食品安全

在意大利,与食品有关的国家管理部门为卫生部和农业部。根据欧盟的法规,意大利设有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与欧盟食品安全局联系,改进和协调风险评估方法,改进农业食品监督和监测方法。国家食品权威管理机构为卫生部。农业部的主要任务是改善农业生产,保护特种产品,改良产品质量特性,负责植物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农药合理使用问题。意大利食品安全管理从行政隶属关系上看,可分为三级机构,即:中央卫生部-地区-地方。从层面上来分,可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国家层面为卫生部兽医公共卫生、营养和食品安全司(DVPHNFS),国立卫生研究所(ISS)及实验动物疾病研究所(IZS)和卫生政策机构;地方层面为地区的公共卫生局,地方的公共卫生局。意大利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兽医服务体系隶属于卫生部,兽医服务能力覆盖动物源性食品生产链全过程,从养殖、兽药使用、动物健康、动物福利到产品生产、配送、交易和食堂、饭店、餐馆的食物供应。

意大利宪法规定了国家层面的专属职权(包括:国际关系、进口管制、国际疾病防治和其他涉及广泛或公众利益的事件),并且界定了中央和地区的管理领域。相对于地区而言,国家层面并不具有独立的立法权(只能转化欧盟指令供全国实施直到被地方法律所代替),地区负责所有的行政管理职能(除非另有规定),包括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管理职责。

1 国家层面

1.1 卫生部兽医公共卫生、营养和食品安全司(DVPHNFS)

在国家层面,授权负责动物健康、食品和饲料安全和动物福利的机构是卫生部下属的兽医公共卫生、营养和食品安全司。DVPHNFS是卫生部下属4个部门之一,是根据2005年10月1日颁布的202法令建立的,下设1个综合处、2个业务处室和1个食品链风险管理秘书处。其中:综合处负责科研、实验、培训的协调工作以及国际事务;动物卫生和兽医药品处负责动物卫生和动物身份识别、国家动物疫病控制和应急处理管理、兽药管理、兽医药品体系的建立、动物福利和动物营养、协调边境检查站(BIP)和盟内贸易兽医办公室(UVAC)以及审计工作;食品安全和营养处负责通过各地的海港、机场和陆路边境卫生办公室(USMAF)进行进口非动物源性食品监管、动物源性产品卫生、特殊用途、膳食补充剂及新资源食品的监管、人类营养、食品卫生技术、植物保护产品、食品链控制和预警系统以及出口食品管理;食品链风险管理秘书处负责食品风险识别、与消费者交流以及作为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秘书机构。

1.2 边境检查站(BIP)

目前,意大利全境有35个边境检查站,主要职责是对来自非欧盟的活动物和动物源性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其整体协调管理由意大利卫生部负责,并接受欧盟FVO的监督。边境检查站的检查形式包括:单证核查、符合性检查以及物理检验。物理检查主要包括:微生物学检验、重金属含量、食品添加剂成分、抗生素残留等。

1.3 海港、机场和陆路边境卫生办公室(USMAF)

该办公室隶属于卫生部,有12个分部,34个工作点,对意大利进口非动物源性食品进行卫生检验检疫,主要检验检疫内容包括化学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专业化比较强的检测分析由卫生部认可的意大利各地的专业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如杀虫剂残留)的检测送至意大利农业部下属的农药专业检测中心进行分析。

1.4 盟内贸易兽医办公室(UVAC)

UVAC隶属于意大利卫生部,是根据1993年卫生部第27号法令成立的,主要负责欧盟成员国输入的动物源产品(食品和其他用途产品)和活动物的卫生检验检疫,其主要职责还包括向地区、地方卫生机构提供咨询服务、通报动物疫情。目前意大利境内共有17家盟内贸易兽医办公室。欧盟内部进行活动物和动物源性产品的贸易活动应在欧盟兽医卫生检疫办公室(UVAC)进行注册登记,每一批交易活动物和产品在入境口岸进行备案登记。

1.5 宪兵队卫生监察大队(NAS)

NAS是意大利宪兵队的一个特殊分支,其在卫生部的监督指导下工作。NAS有一个中央机构,3个部门办公室和35个地区监察机构,负责对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贩运药品的调查和控制。其中包括:市场卫生检查、企业自控体系的核实以及对官方监管文档的检查。NAS机构有卫生检查和司法判定的权威。大多数成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NAS成员大约有一半的时间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2 地方层面

意大利有19个地区和两个自治省。地区设有公共卫生局,公共卫生局下设兽医服务处及站点,其职责为负责本地区的动物健康、食品与动物卫生、动物养殖和福利。

地方层面的食品安全控制由146个地方卫生站(AUSL)负责。中央层面保留对其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责。DVPHNFS工作人员可直接开展工作检查(大多是在出现较大问题或拟开放对第三国的出口),或通过宪兵检查的形式。

2.1 地区兽医局和公共卫生局

19个地区和两个自治省负责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规划、协调、指导、批准和验证控制。地区和自治省将动物产品、饲料和动物福利的监管职责分配给地区公共卫生局(RPHS)附属的兽医服务处(RVS)(但其中一个自治省除外,其兽医服务处附属于自治省农业部门)。其他非动物源性食品的监管职责属于地区公共卫生局(RPHS)的另一个机构负责。

兽医服务处的一般监督范围包括:生产、运输及设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食品包装和接触材料、卫生、原料加工和标签等。

2.2 地方卫生站(AUSL)

意大利全境有146个地方卫生站,负责对地方层面的所有卫生服务进行组织和管理。它享有高度的行政、管理、财政和技术独立性,划分为卫生服务点、卫生预防部和医院服务部。公共健康的职责由卫生预防部下属的食品卫生和营养局(SIAN)、地方兽医局(LVS)承担。LVS一般负责3块领域:动物卫生、动物源性食品和动物饲料、养殖场及动物副产品。但并不是所有的AUSL都采用这种划分法。LVS检查员大多是兽医,在AUSL层面共有近6,000名兽医为其服务。SIAN负责非动物源性食品监管,一些人员是医生,但大多数是中学文凭的技术员。一些人员专职从事非动物源性食品监管,其他的可能还分管其他公共卫生工作。

3 检测体系

在国家层面,国立卫生研究所(ISS)是意大利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最高科学技术机构。ISS对全意大利涉及食品和饲料检测实验机构进行监督和验证。其工作开展形式包括调研、管理、培训和在公共卫生保护领域开展咨询服务。ISS代表卫生部或地区行使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对食品产品和包装的检查和质量控制。ISS是欧盟E.coli、寄生虫特别是旋毛虫参考实验室,以及96/23/EC指令附件1中化学元素类的参考实验室。

实验室服务通过地区层面的公共实验室检测网开展。动物源性食品和动物卫生检测由实验动物疾病研究所(IZS)负责。在地区层面共有10个IZS和90个监测点。IZS受地区监督管理,并受DVPHNFS协调。所有的10个IZS实验室检测能力都是经过认可的。IZS主要职责包括: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诊断,动物健康、养殖环境和动物源性食品卫生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福利、动物疫病、食品和饲料安全的研究以及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意大利国家参考实验室分布于几个IZS中,部分IZS还是FAO、OIE和WHO等国际组织的参考实验室。

篇4:食品安全与政府职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但是,在这繁荣的市场大潮下,却涌动着一股制假售假的肮脏的暗流,污染着和谐的市场环境。一些不法奸商为追逐私利,制假售假,仅2012年10月以来,经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曝光的制假售假案件就有:

1 浙江、广西等地的一些不法商人用贝壳粉假冒珍珠粉,销售给广大的食用珍珠粉的消费者,造成不良后果。

2 山东、河北一带,一些不法商铺向酒店,饭馆等饮食加工企业推销一种名叫“一滴香”的添加剂。据其广告称,只需使用少量的“一滴香”,能使“开水变成高汤”。许多酒店,饭馆为了降低成本,纷纷使用这种添加剂。而消费者却不知道其为何物,即使国家卫生监管部门也不知道其成分。

3 2010年安徽毫州的药材交易市场,出现大量形似中药柴胡的另类植物。还有一些奸商则将硫磺熏蒸过的人工种植的人参卖给不懂药材知识的消费者。据中医药材专家说,假柴胡不但没有退热安神的功效,甚至会起反作用;而用硫磺熏蒸过的人参虽然表面白白净净,实则已成毒药。

4 浙江上虞、慈溪、杭州等地的一些不法厂商,用生虫变质的稻米加工出果糖,大比例(高达40%至50%)地掺入蜂蜜,售给消费者。营养学专家指出,这种掺假的蜂蜜对人体有害,但却难以鉴别。

………

其实,制假售假现象并非起自眼下,早在改革开放之处即已有之,但近些年来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1、 在个人和家庭消费品市场,假货已从穿戴,日常用品向食品,药品领域泛滥。

早期的制假售假,还仅限于人们的穿戴用品,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不过是经济上的。而现在却要威胁到千千万万的健康,甚至夺取人的生命。例如用工业酒精假冒白酒,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前者足以致人死亡,而石家庄三鹿奶粉已导致数千婴幼儿深受其害,甚至失去生命。

2、 食品,药品的制假售假已经公开化

制假售假行为深为人们痛恶,是见不得阳光的勾当。而现在食品,药品的制假售假行为却堂而皇之,成了“公开的秘密”。如江苏,广西的貝壳粉生产,浙江上虞的掺假蜂蜜,河南一些地方在菜籽油中添加香精以假冒芝麻香油。

上诉制假售假的新动向,在市场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得消费者们惴惴不安,胆战心惊,失去了对市场的信任。而对那些诚实守信的厂商而言,也是一种较大的打击。

二、制假售假猖獗的原因

制假售假是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腐败行为。而导致此种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金钱利益的追逐,是制假售假的动力。

制假售假的奸商泯灭人生,对个人利益的疯狂追逐,这种内在的动因驱使着他们视法律如同儿戏。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

总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而法制的全面性和严肃性,要靠各级政府的作为来体现。可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为了所谓的GDP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为了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不顾消费者的利益,采取地,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客观上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

(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为制假售假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品市场。而由于人们消费偏好的改变,会出现某些商品供不应求的状态。不法奸商会利用消费者对商品知识的不了解,使用现代化的促销手段,欺骗消费者。

三、综合治理,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责任。

假售假行为猖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一)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织成防止和打击制假售假的“天网”。

1、厂家和商家的商品申报制度

任何商品,尤其食品,药品等直接涉及人身健康的商品,其生产厂家及其影响者,必须在商品标签的醒目处表明其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对 人身健康的影响,并向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申报。

2、消费者举报制度

消费者对商品的成分构成和商品质量提出质疑,可以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并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在对商品进行审验后予以答复。

3、假、冒、伪、劣商品曝光制度

凡是已经给消费者造成损害,或被国家相关部门和机构检验出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商品,政府都应向社会公众进行曝光,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

4、政府问责制度

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防止相关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严厉惩治为了个人的“政绩”,不管不问的渎职行为;严肃查处与制假售假者互相勾结,从中谋利的腐败行为。

(二)开展长期的法制教育,让“法制经济”的思想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法制思想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法制观念并未真正融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各种违法乱纪的现象依然屡屡出现,就是一个明证。这说明法制教育的目标还远未达到,法律对那些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而言,还没有足够的震慑力。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教育,并且把这种教育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融入民族的血液。

(三)实行长期的高压政策,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犯罪。

法制教育的效果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在当前制假售假活动越来越猖獗的情况下,政府应当为民请命,请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和制定严厉的法律,并且长期地保持对制售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坚决刹住这股图财害命的歪风。要严厉的惩罚制假售假犯罪分子,决不能对他们心慈手软,只有采取更为严酷的制裁手段,才能使他们在强大的威慑力前胆战心惊,终止犯罪,从而有效的保障人民的安全。

(四)进行全面的食品、药品检查和检测

鉴于当前制假售假活动已经向食品、药品、保健品领域转移的现状,政府所实行的专项治理活动极有可能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当政府治理和打击珍珠粉的造假犯罪活动时,不法分子就会转移到芝麻油、蜂蜜等其他商品方面,继续为非作歹,造成了极大的消费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食品、药品检查,并对各种食品、药品价格企业进行长期检测。

(五)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和约束

当然,要求政府承担全部的市场监管任务会有相当大的难度,政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政府可以借助社会和民间力量对市场进行监管。例如媒体和舆论的监管,一方面可以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曝光,对消费者起到提醒作用,对不法分子起到警告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向政府提供了治理的方向。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媒体的支持力度,保证记者的采访自由和记者的人身安全。

篇5: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2、对购回食品把好质量检查关,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不准入库。

3、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卫生检查监督或检验,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习惯进行批评、制止,严重者即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4、定期对炊事班全体同志作食品卫生知识宣传讲解,每学期对次事班卫生知识的考试或考核一次。

5、认真听取师生员工对食品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提高食品卫生服务质量。

6、指导食堂做好灭蝇、防蝇、防鼠、灭鼠、杀虫等工作。

7、组织炊事班人员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坚持新工人必须先体检合格,持证才能上岗的制度。

8、参与每两周一次对食堂各岗位进行清洁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并做好记录。

9、把好食堂各岗位的卫生关,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

篇6: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职责

一、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

各成员机构按照各自职能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食品科负责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综合协调,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承担食品流通许可和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工作,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职责。

企业注册局(外资企业注册局)负责加强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登记管理,严格特别标注管理;定期向同级卫生部门通报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工商登记情况。

企业监督管理科(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科)加强对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分类监管,加强对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登记的管理,组织查处违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指导和督促基层依法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工作总结《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职责》。

市场规范管理局负责集贸市尝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监管条例》涉及工商机关的相关职责。负责食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

广告科负责对食品广告的监管,指导和督促基层查处违法食品广告。

消保科负责受理和依法分流、处理消费者有关食品的咨询、申诉和举报,加强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经济执法局负责查处食品市场不正当竞争、传销等违法行为。

商标科负责查处食品市场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监察室负责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中发生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市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其他各成员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工作。

二、情况通报和工作协作

食品科负责每季度召集各成员机构召开一次会议,通报食品监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食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各成员机构每月3日前负责将上月各自职责范围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情况书面报送食品科,由食品科整理汇总后向市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食品处和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报告。

三、重大问题和案件会商

各县区局、各派出机构上报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大要案件,由对口的成员机构牵头,涉及到的相关科室(处、局)参加,共同研究决定。

四、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

继续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市工商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分管的科室(处、局)对各县区局、各派出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分片包干,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督促各单位落实上级机关的各项工作部署,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不出问题。

篇7: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配合开展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培训;

2、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检查厨房食品安全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进行管理;

5、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对患有传染病疾病的坚决予以杜绝上岗;

6、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7、接受和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篇8: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严字当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在讲话时要求, 今年“三品一标”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准入门槛, 稳步发展, 加强证后标志管理, 维护品牌信誉;另一方面要依托绿色食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优质优价, 激发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内在动力, 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马爱国强调, 整个绿色食品工作系统要紧紧围绕“提升发展质量、提升品牌公信力、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坚持“确保质量与稳步发展”的基本主题, 贯穿“规范认证与严格监管”的工作主线,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更加规范、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共同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事业做强做大, 把品牌做真做实。一要严格产品认证, 把好企业和产品的准入关;严格按照标准, 把好环境监测、产品检验“两道闸门”, 把住现场检查与材料审查“两个门槛”, 确保认证的规范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二要严格证后监管, 落实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监管制度, 发现问题和隐患, 及时处理, 发现假冒产品, 严厉打击, 全力维护好品牌信誉。三要严格履职尽责, 检查每一个环节、审批每一个产品、颁发每一张证书, 都要做到坚持标准, 一丝不苟;同时增强服务意识, 努力为认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优质、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 614家, 产品6 196个, 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6 862家, 产品总数17 125个, 分别比2011年增长3.6%和1.8%;认证有机食品企业685家, 产品2 762个, 其中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家境外企业;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573个, 种植面积1.37亿亩, 总产量8 041万吨, 基地对接企业达1 607家, 带动农户1 995万户,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0亿元以上。吉

篇9:食品加工工作人员职责

首先,应尽可能宣传、普及原料知识,还各类原料身价以真实面目。如燕、鲍、翅、参、名贵海鲜、稀有山珍、飞禽走兽、野生动植物,其营养价值并非奇高,滋补功能并无特殊,口感味道并不鲜美。那么为何售以天价,奉(feng)为上品呢?其实多为盲从。物以稀为贵,而稀并不等于好!大多所谓名贵原料若不是我们厨人精心烹制,用其他鲜味佐料加以佐衬,甚至都难以进口。若以某人请客,吃到某菜、某物,何等昂贵,何其少见,何等刺激,实在过瘾,认定请客者慷慨、真诚,被请人身价倍增,吹嘘炫耀,劲头十足。这种只图见过某物、吃到某物、吞下某物的食客,实在是低级、初级的体验。为什么呢?一,他不知某物有何营养功能,适宜什么人体;二,他不知某物应该何种状态最佳,烹饪到何种程度质地最优,囫囵吞枣,事后想想,不狼狈、不惭愧、不后怕吗?三,品尝美食,以炫耀为目的,为吹牛找材料,实乃悲极!就像人们讽刺某些大款:穷得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钱了。

其次,餐饮企业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包括客人点菜,服务人员向客人推荐菜肴;客人订餐,饭店设计菜单;客人用餐,余菜建议打包等,)宣传、引导消费者尽快舍弃初级、粗俗的饮食追求,尽可能向更高层次、更佳感觉方向过渡。

台湾餐饮管理专家给餐厅下了个很好的定义:“餐厅是提供客人与客人交流、客人与食品交流的场所。”客人来到餐厅不一味是为了果腹充饥,填饱肚皮的。大部分客人是在借餐厅这个平台、媒介进行感情的交流;即使吃饭、吃菜,也不是狼吞虎咽、囫囵吞枣,而是对菜肴进行欣赏、玩味,细嚼慢咽,品味鉴赏的。国家旅游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烹饪王国游年”,许多外国游客不远千里、万里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品尝东方美食,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有56个民族,就有56种民俗风情,如正月初一过大年,贴对联、穿新衣、吃饺子、吃年糕;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舞狮子、走旱船、踩高跷、吃元宵;四月初五寒食节,不动烟火吃冷食,纪念介子推;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大团圆;立秋吃肉、腊八腌腊八蒜、喝腊八粥……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饮食文化就是其中一朵奇葩,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各地饭店应该不失时机地开发名菜、名点、设计特种餐饮,使美食旅游、减肥旅游、食疗旅游在我国各地成为时尚,以丰富中国饭店餐饮内容,吸引更多的宾客。

众所周知,饭店产品是由有形的实物产品和无形的劳务服务组成,是两者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而饭店提供的餐饮服务则是最典型地体现了饭店产品的这一特性的。餐饮服务是餐饮实物、烹饪技术和服务技巧完美结合的饭店产品,它不仅能满足宾客的生理性直接需求,还能满足宾客的许多如心理、感官方面的间接需求。因此有专家认为,餐饮不仅是饭店产品,而且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餐饮不单是旅游得以进行的手段,而且是旅游的目的之一,具有既属于旅游设施,又属于旅游资源的双重性质。2003年9月1日—8日山西太原借建城2 500周年举办国际面食节,许多游客是来山西旅游捎带参加面食节的,也有许多游客就是冲着品尝山西面食而来的,但也不失时机地借此机会游山西这个文化大省。国际面食节既可带动SARS后山西旅游经济的复苏,又可使山西面食进一步名扬天下,作为一个旅游品牌推出,山西面食节应该像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一样,一年搞一次,连续搞下去。

餐饮管理是饭店中牵涉到专业技艺、学科知识最多的一种业务活动,因此,餐饮部经理、厨师长不仅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管理理论,而且还必须通晓烹饪技术,掌握与食品饮料及其服务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化学、物理学、食品卫生学、营养学等等。尤其是食品卫生学和营养学千万不能忽视。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必须掌握常见致病的细菌知识;懂得食品贮藏的温度、湿度和时间要求;怎样控制食品原料中微生物、细菌的繁殖生长;同时还必须清楚什么是食物中毒,能够识别各种食物中毒的症状并懂得怎样预防和怎样处理;应掌握营养素的基本分类及其对人体的作用,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正常摄入量。懂得这些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制定菜单,为宾客提供营养丰富的餐食。

篇10:饲料加工车间工作职责

2.原料与成品堆码整齐,数量核准。

3.明确生产饲料的品种、数量与质量要求。

4.投原料必须做到单一料过榜称量,投量正确。

5.次料先整理,后进仓,并及时利用。

6.高度重视生产安全区,区内严禁吸烟,安全用电,安全装卸,以防意外。

7.搞好环境卫生,杜绝饲料受病源污染。

8.节约用电,降低生产成本。

篇11:生鲜、食品、百货部课长工作职责

1. 岗位描述:

职务名称:营运部课长

直接上级:本部门经理。

直接下属:本组带班、课员。

本职工作:全权负责本课工作。

2. 主要权力:

2.1负责本课员工出勤、奖惩考核。

2.2各种单据的审核签字权。

3.工作职责:

3.1遵照营运规范程序操作。

3.2负责促进商品销售,提高本组业绩,达成公司业绩指标。

3.3负责库存天数的合理控制及做好库存区的管理工作。

3.4负责订货与商品陈列(陈列包含:端架、地堆、及正常排面的整齐,清洁,饱满)。

3.5负责缺货处理及对损耗控管。

3.6负责缺货处理及对损耗控管。

3.7负责做好价格标示工作。

3.8负责提报惊爆商品及店内促销商品的建议。`

3.9负责本组市调工作。

3.10负责盘点工作的落实。

3.11负责本组营业员培训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3.12服从部门主管工作安排。

3.13参加部门值班。

3.14与总部有关采购保持良好沟通关系,并经常反馈商品信息及市场状况。

3.15参加门店、部门会议及本组会议。

3.16参加本部门采购门店拜访会议。

4.每日工作流程:

4.1早班工作:

4.1.1参加部门晨会,接受本日工作任务。

4.1.1.1巡视卖场了解人员出勤状况,并依昨日工作交接安排本组工作。

4.1.1.2检查端架、地堆、货架排面商品是否充足饱满。

4.1.1.3端架、地堆、排面的价格卡、POP是否完整正确。每日变价的价格卡、POP是否完整正确。每日变价的价格卡、POP更换是否落实。

4.1.1.4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陈列样品功能是否正常。

4.1.1.5保持门店清洁、保持走道畅通。

4.1.1.6缺货商品订货、催货工作。

4.1.1.7注意商品销售、设法提高业绩。

4.1.1.8做好库存检查,针对库存天数超过标准的品项及时进行处理。

4.1.2处理报表:

4.1.2.1分类进销存日报表。

4.1.2.2每日业绩报表。

4.1.2.3促销商品计划表。

4.1.2.4促销商品趋势分析表。

4.1.2.5OPL订单报表。

4.1.2.6商品存货明细表。

4.1.2.7处理日常行政工作。

4.1.3督导组员:

4.1.3.1依据销售状况适当调整陈列。

4.1.3.2走道畅通无栈板与纸箱(皮)。

4.1.3.3卖场破包与孤儿商品当日处置完毕。

4.1.4用餐时间员工分配:

4.1.4.1分配人员分批用餐。

4.1.4.2用餐时间必须留有人员巡视卖场,并回收归位各部门所属区域的孤儿

商品。

4.1.4.3用餐时间设备必须归位。

4.1.5负责与组员交流与沟通。

4.1.6检查排面,督促补货。

4.1.7排面必须饱满,走道必须畅通。

4.1.8将缺货品项抄录,并依抄录品项补货。

4.1.9指导员工:

4.1.9.1解释各项规范工作流程。

4.1.9.2了解商品销售状况。

4.1.9.3工作专业技巧。

4.1.10到收货部看今日到货状况及未到货进行催货。

4.1.11与其他相关部门联络工作。

4.1.12修正OPL订单数量与送货时间。

4.1.13做库存更正工作,退换货商品处理、破包商品处理。

4.1.14指导工作安排。

4.1.15巡视卖场了解商品库存情况。

4.1.16检查库存商品存放是否安全,库存天数是否合理。

4.1.17根椐部门主管指示或本组计划,安排晚班人员工作。

4.2晚班工作:

4.2.1.1参加晚班人员会议。

4.2.1.2分配安排早班人员未完成工作。

4.2.1.3分配安排部门主管或值班主管所布置工作。

4.2.2用餐安排:

4.2.2.1分配人员分批用餐。

4.2.2.2用餐时间必须留有营业员巡视卖场,并回收归位各部门所属区域的孤

儿商品。

4.2.2.3用餐时间,设备必须归位。

4.2.3与营业员交流与沟通:

4.2.4检查排面:

4.2.4.1督促补货,检查商品库存是否充足。

4.2.4.2排面必须整齐,清洁,饱满,走道必须畅通。

4.2.4.3将排面缺货品项抄录下来,并依挡录品项补货。

4.2.5关店后工作:

4.2.5.1服从值班主管安排,协调本组工作。

4.2.5.2检查晚班人员执行补货并参与补货工作。

4.2.5.3安排营业员回收孤儿。

4.2.5.4最后检查本组补货是否完成,走道是否畅通,清洁是否完成。

4.2.5.5填写交接簿,将今晚未完成工作交接明日早班人员,服从值班主管安排,准备下班。

5.每周工作

5.1检查快讯促销期间:

5.1.1订货量和销售量是否正常。

5.1.2陈列量是否饱满,促销商品是否全数使用促销POP。

5.2.指派资深营业员协助做市调工作,并填写市调报告。

5.3将市调讯息告知采购主管。(商品价格市调报告)

5.4监督员工每逢星期五交叉检查商品保质期和商品净重量。

5.5培训员工:

5.5.1补货技巧。

5.5.2仓库整理方法。

5.5.3库存整理方法。

5.5.4排面调整方法。

6.每月工作:

6.1检查电脑库存数量与实际库存是否有差异,并正确修正库存数量。

6.2分析滞销商品,并与采购讨论确定后作滞销商品清退工作。

6.3向采购建议本组商品的增添与删除。(新品引进/滞销品淘汰建议表)

6.4接受培训工作

6.5计划下月的重点促销活动,并与采购讨论确定。

6.6准备大盘点的工作,并做好盘点。

6.7本组绩效总结。

6.8本组人员考核,优秀员工提报。

6.9本组人员次月出勤表排定。

7.职务代理人工作:

7.1协助主管工作,带领全组营业员工作,同时参加营业员工作。

7.2主管不在时全权代理主管工作,工作内容同主管工作

8.相关报表:

8.1每日新品通知(本组)。

8.2每日采购变价通知(本组)

8.3畅销商品缺货(本组)

8.4滞销商品(本组)

8.5每日负毛利商品清单(本组)

8.6进入删除商品明细(本组)

8.7负库存明细(本组)

8.8每日退货明细(本组)

8.9每日进货明细(本组)

8.10每日库存调整明细(本组)

8.11每日销售汇总明细表(本组)

8.12当日销售汇总(本组)

8.13快讯报表(本组)

8.14本门店商品修改记录表(本组)

9.相关记录

9.1主管每日工作检核表

9.2商品店内促销计划表

9.3排班表

9.4商品价格市调报告

9.5新品引进/滞销品淘汰建议表

(四)生鲜、食品、百货值班主管工作规范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营运部

值班时间:

早值班:7:00---16:00

晚值班:14:00---23:00

参加值班人员:

各区域主管

值班时间只供参考

2.职责:

2.1值班主管值班时视同营销主管履行主管职责。

2.2落实值班主管工作指示及工作安排。

2.3负责发放,收取每日例行报表。

2.4稽核本部门员工的出勤状况及服装、工牌是否穿着及配带。

2.5部门间人力支援协调及安排

2.6本部门员工工作效率及工作态度监督。

2.7本部门孤儿商品归位的监督。

2.8库存区商品安全整齐的码放的检查。

2.9门店突发事件处理。

2.10不定时巡场(巡场范围为本部门销售区、库存区及收银台前)。

2.11积极创造本部门良好销售氛围。

2.12作好开店、闭店的例行工作。

3.早班值班主管职责

3.1开店前:

3.1.1准时上班

3.1.2开店前召开部门例会,检查出勤状况,宣达今日工作安排。

3.1.3带领各组主管检查所属区域商品整齐,清洁,饱满,标示清楚,走道畅通

等。

3.1.4负责发放每日变价价格卡,并督促检查是否更换到位。

3.1.5检查排面地堆、端架的补货是否做到整齐,清洁,饱满。

3.1.6巡视孤儿区的孤儿商品回收情况,安排人员回收归位。

3.1.7检查确认卖场商品标示正确,商品符合保质期限,走道畅能,清洁。

3.1.8带领员工作迎宾动作。

3.2营业中:

3.2.1随时巡察卖场,处理突发事件,并检查陈列区和库存区商品码放是否安全。

3.2.2监督营业时间补货情况,杜绝补货商品堵塞通道和纸皮,栈板无人清除的状况发生。

3.2.3作好分批用餐和在岗抽查。

3.2.4定时巡视孤儿区,作好孤儿商品及时回收工作。

3.2.5配合值班主管作合理的人力调度。

3.2.6作好值班交接记录。

4.晚班值班主管职责:

4.1营业中:

4.1.1与早班作工作交接,并对早班未处理完成工作进行处理。

4.1.2召集晚班人员检查出勤状况及宣达今日工作安排。

4.1.3督促空排面商品的补货。

4.1.4根据商品库存,难以维持端架,地堆陈列的商品要求该组进行商品更换。

4.1.5对当日到货商品处理进行检查。

4.1.6追踪缺货商品的补货情况。

4.1.7作好分批用餐和在岗抽查。

4.2闭店前:

4.2.1作好孤儿区商品的回收归位工作。

4.2.2掌控闭店前的补货进度,端架,地堆商品补货情况。

4.2.3作好退换货处、退换货商品的回收工作。

4.2.4回收值班检查表,认真检验各项工作直至合格为止。

4.2.5会同值班主管作最后一次的巡店,确认本部门商品陈列整齐,清洁饱满,孤儿区商品是否全部归位。机器,设备处于正常关闭状态。

4.2.6召集员工作精神讲话激励士气,例行点名并宣布员工下班。

4.2.7向值班主管作当日工作汇报,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归还对讲机方可离店下

班。

5.相关记录:

5.1值班检查表

5.2排班表(本部门各组)

5.3主管值班排班表

篇12:食品检验员的工作职责

2、能正确使用并维护好各检验仪器和设备,负责化验室仪器外校;

3、出具检验报表,反馈相关质量信息;

4、对每月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上交化验报表;

5、做好化验室日常“5S”工作,保持化验室干净、整洁、规范;

篇13:食品加工工作人员职责

这次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 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 农业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出新的部署的背景下召开的, 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农业部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 张玉香总经济师专程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充分肯定了绿色食品工作取得的成效, 强调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意义, 对进一步做好绿色食品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马爱国局长亲临会议指导, 对绿色食品工作系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下面, 我对2008年绿色食品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并就贯彻落实张玉香总经济师和马爱国局长的讲话精神,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食品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2008年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冰冻雨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举办奥运、“三鹿奶粉”事件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严峻挑战, 整个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在农业部党组的领导下, 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等有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下, 在地方各级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 努力克服困难, 及时采取措施, 扎实开展工作,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产品认证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 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6176家, 产品总数达到17512个, 分别比2007年增长7.6%和14.9%。绿色食品产品总量接近9000万吨, 比2007增长8.5%。种植业面积达到1.5亿亩,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有机食品认证企业总数达到868家, 产品总数达到4083个, 分别比2007增长25%和35.6%。产品实物总量198万吨, 认证面积5325万亩, 认证总量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产品质量稳中有升。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合格率达到98.4%, 比2007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是近几年来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合格率最高的一年。在农业部组织开展的“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中, 供京供奥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

——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据北京市绿办调查,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分别接近70%和80%。在国内外市场, 与普通产品相比,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继续保持较为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2008年,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达到2772亿元, 比2007年增长36.3%, 出口额达到24.8亿美元, 同比增长9.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扩大到2.5亿亩, 比2007年扩大8.7%。

2008年, 整个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在抓好各项常规性重点工作的同时, 积极应对突发性重大事件, 适时调整思路, 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狠抓落实, 取得了明显成效。

㈠努力化解诸多不利影响, 积极组织产品认证2008年, 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增速虽然减缓, 但仍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且产业发展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全年新认证企业2115家, 产品5256个, 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18.2%和11.7%。各地继续突出龙头企业和大型食品加工骨干企业发展产品认证。在新申报企业中, 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企业有419家, 占申报企业总数的27.9%。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50家,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50家, 分别占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的30%和20%。黑龙江、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等省进一步采取措施, 产品认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浙江、广东、云南、新疆等省区加大工作力度,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全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306家, 比去年同期增加7%, 企业保持认证率达到81.2%。

㈡瞄准既定目标, 稳步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国已创建312个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种植面积7538万亩, 总产量4221万吨, 共涉及52种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 其中, 有229个基地位于农业部规划建设的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种植面积达到612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对接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816家, 带动农户958.7万个,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8亿元以上。黑龙江省青冈县创建100万亩玉米标准化基地, 拉动县域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江西省组织创建803万亩标准化基地, 促进基地农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经过四年多的努力,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已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生产的新路子, 不仅夯实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完善了绿色食品质量保障体系, 而且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日益受到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户的欢迎。

㈢立足维护品牌公信力, 扎实开展各项监管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常规监管制度和措施。2008年, 中心抽检绿色食品产品2195个, 黑龙江、吉林、甘肃等7个绿办自行安排经费抽检595个产品, 总计抽检2790个产品, 发现并处理不合格产品44个。企业年检加强了对农业投入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产品包装物的检查。在市场监察中, 在中心的统一组织下, 各地绿办选择了221个市场, 共采集标称绿色食品的样品8581个, 比2007年增加33.6%, 归类后样品总数为3517个, 涉及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通过核查, 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用标产品269个, 查处假冒产品32个。通过《农民日报》、《中国食品报》和中国绿色食品网站, 对2153家企业的5205个产品进行了公告。二是集中力量开展“助奥行动”专项检查活动。为了确保奥运食品安全, 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 在地方农业部门的统筹下, 我们组织开展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项检查活动。北京、河北、辽宁、宁夏、山东、广东等12个省市区绿办对供京供奥的103家绿色食品、9家有机食品企业及其基地逐一进行了现场检查。中心组织定点监测机构对122个绿色食品产品、24个有机食品产品进行了抽检, 合格率均为100%。通过整个工作系统半年多的努力, 圆满完成了“助奥行动”, 实现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企业规范用标、整体提升品牌形象”的目标, 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三是积极做好“三鹿奶粉事件”应对工作。“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 中心立即组织对绿色食品乳制品进行专项检查。根据核查结果, 及时取消了4家乳制品企业的11个问题产品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各地绿办对237家绿色食品乳制品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 中心对722个绿色食品乳制品产品的认证档案材料逐一进行了核查, 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加强了监管。由于应对工作及时有效, 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对绿色食品发展的影响, 认证和监管工作在短期内由应急状态转入了正常运转轨道。

㈣发挥品牌优势, 积极开展宣传和市场促销服务2008年, 整个工作系统采取多种形式, 积极搭建平台, 全面加强了品牌宣传和促销服务工作。特别是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柑橘大实蝇”以及金融危机对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不利影响, 整个工作系统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中心先后组织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2008上海博览会”;精选220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企业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六届农交会;在农业部农产品促销项目的支持下, 筛选国内30多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企业分别参加了日本、德国、美国三个境外专业展会。与此同时,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浙江、湖南、大连绿办以及中粮集团还组织、支持或参与举办了7个具有区域和行业特色的绿色食品展会, 均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采取这些措施, 进一步扩大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有效地引导了消费, 增强了市场拉动力。

㈤加强基础工作, 不断提升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修订绿色食品标准10项, 通过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准累计已达152项。同时, 为带动和规范各地制定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中心启动了绿色食品蔬菜、水果等21项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工作。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国际注册取得重要进展。现已分别在日本、香港、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注册, 在法国、葡萄牙、芬兰、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注册也已进入实质性审核阶段。绿色食品认证检查员、标志监管员”两员“专业队伍不断扩大和延伸, 规模已发展到1660人, 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员已达130人。绿色食品信息网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技术手段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㈥齐心协力, 积极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 中心迅速采取措施, 全力以赴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捐款, 党员同志自觉缴纳特殊党费;从自有资金中挤出100万元, 及时支持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四个受灾地区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恢复正常业务工作;实施免收标志使用费政策, 帮助受灾地区绿色食品企业恢复生产;利用第二届有机食品博览会,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与此同时, 各地绿办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心灾区, 团结协作, 共克时艰, 采取不同方式和形式, 积极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 四川省绿办坚持抗震救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 及时了解掌握灾情, 主动帮助和指导生产企业自救, 最大程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使全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认证、基地建设保持了稳定发展。

㈦结合实际,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心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紧密结合实际, 注重突出实践特色。中心组成专题调研组, 先后深入北京、山东、浙江、四川等省市绿办、监测机构和生产企业, 开展了加强绿色食品认证与监管工作、认证与标志使用费、检测费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调研;组织部分监测机构研究了绿色食品风险预警工作;赴农业部扶贫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了“绿色食品与农民增收”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心学习实践活动力求解决突出问题, 注重取得实际效果。结合从各方面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中心研究提出了促进事业科学发展的八项措施, 并抓紧组织落实。目前, 规范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强化证后监管工作、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实施方案已形成, 完善标准体系、扩大品牌宣传的三年规划已制定, 建立地方绿办工作激励机制、加快法规建设等工作方案正在抓紧制定。在中心的学习实践活动中, 各地绿办和监测机构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给予了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2008年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 这是农业部党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地方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的结果, 是整个工作系统共同努力、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中心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 向整个工作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食品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绿色食品事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支持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绿色食品事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各级政府支持和推动的力度也将越来越大, 这对我们既是鼓舞, 也是鞭策。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人们安全消费、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 国内外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 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这是激发广大企业和农户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绿色食品经过近20年的发展, 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总量规模, 品牌在国内外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且对“三农”工作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显现。此外,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认证与监管制度逐步规范, 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这些都是我们继续做好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信心、基础和条件。

在看到有利环境和条件的同时, 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㈠持续发展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 国际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强化, 农产品出口阻力明显加大。企业是绿色食品发展的主体, 市场需求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动力,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势必增加绿色食品发展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2008年, 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的续展率分别为65.5%和64.3%, 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7.5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企业和产品续展率有所下降, 一定程度上表明, 受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部分绿色食品企业未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㈡行业发展的风险和隐患依然存在少数企业自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标准化生产措施和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导致产品质量存在风险和隐患;少数企业违规使用标志、不规范使用标志, 加上市场假冒现象, 已对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造成伤害。2008年仍有1.6%的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 标志市场监察发现不规范用标产品占7.7%, 假冒产品占0.9%。近年来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警示我们, 个别产品出现问题, 可能影响整个行业;少数企业出现问题, 可能冲击整个品牌;小问题可能累积并引发大问题, 局部问题可能演变成为全局问题。

㈢稳健发展与能力保障的矛盾日显突出一方面,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制度、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风险预警体系及工作机制尚未建立, 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配套衔接的制度相对滞后, 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另一方面, 无论是系统内, 还是系统外, 不同程度存在“重发展、轻监管”的思想, 属地管理职责不明确。少数地方现场检查不仔细、认证审核不规范、企业年检不到位、监测把关不严格, 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 随着绿色食品发展规模的扩大, 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 一些绿办在人员力量、经费保障、工作条件等方面已难以保证绿色食品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近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对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依法合规履行职责, 严谨规范地开展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无论是把握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还是应对现实的挑战和困难, 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精品品牌”作为工作主线, 把“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公信度、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作为中心任务。通过打造品牌全面带动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品牌化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 我们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大力推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要加强培训, 做好技术服务, 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督促认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指导基地农民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二要全面加强绿色食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严格标准、规范认证、强化监管、防范风险,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确保企业用标规范, 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三要不断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完善以产品生产、科技支撑、市场流通、服务管理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 继续推行“以品牌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四要逐步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服务力度。面向全社会, 采取多种形式, 进一步普及知识, 传播理念, 引领消费, 扩大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向国内外市场, 抓好营销促销工作, 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搞活流通贸易, 发挥优质优价竞争机制的作用, 充分实现绿色食品品牌价值。五要切实加强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建设。立足精品定位,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 不断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在坚持质量认证与标志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安排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创新, 不断增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优化工作运行机制, 健全工作责任体系, 加强绿色食品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

三、2009年要集中精力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2009年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面对复杂的局面, 保持绿色食品事业健康发展, 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整个绿色食品工作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 紧紧围绕促进绿色食品品牌“两个提升”的中心任务, 以完善和强化绿色食品质量保障体系为核心, 以打造品牌、促进消费、拓展市场为引领, 推动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按照上述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 2009年, 整个绿色食品工作系统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㈠继续抓好产品认证和基地建设在当前的形势下, 各地绿办要强化服务意识, 深入基层, 靠近企业, 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 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推动产品认证和基地建设稳步发展。一是继续引导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力争全年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100家, 产品5200个, 企业总数达到6500家, 产品总数达到18500个。在组织产品认证中, 要特别注意突出发展龙头企业和大型食品骨干企业, 积极发展地方名特优和精深加工产品, 提高企业素质和产品档次, 扩大绿色食品的产品优势, 发挥对绿色食品品牌的整体带动作用。二是及时主动地做好续展工作, 稳定产品续展率, 避免认证企业和产品大进大出、大起大落。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继续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有机食品发展。力争全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300家, 产品1400个, 认证企业总数达到1000家, 产品总数达到5000个。四是发挥资源优势, 突出产品特色, 积极争取支持, 抓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今年新创建基地50个, 验收100个基地, 基地总数达到420个。五是抓好贫困地区产品认证和基地建设。此项工作再次被列入今年农业部为农民办实事之一, 要认真落实。具体要求是: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创建35个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 选择2个贫困县开展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试点;继续实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和有机食品认证费收费优惠政策。

㈡有效防范和控制认证风险一是调整产品标准执行规定。在停止执行企业标准确认审批制度的情况下, 对缺少绿色食品标准的认证产品, 中心将根据风险评估情况, 组织制定统一的认证产品质量标准执行规范。二是依法明确认证主体资格和类型, 研究制定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建立认证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提高准入门槛。三是细化和完善认证程序和规则, 强化认证审核和现场检查工作质量监督。研究制定认证产品名称界定办法, 从严认证产品品名界定、产品包装标签审核管理。四是按照“风险分析准确、预警反应快捷、应急处置果断”的目标, 抓紧构建绿色食品风险预警体系, 逐步建立适应绿色食品特点的风险预警工作机制, 有效防范和及时消除行业风险和隐患。今年我们将重点在行业风险较高的蔬菜、蛋及蛋制品、乳制品、水产品和茶等产品类别上开展风险预警试点工作, 通过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完善。

㈢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以来, 我们已按照国家九部委开展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活动”的要求, 对23个省市区的500家绿色食品企业进行了实地抽样, 尚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但按照绿色食品相关产品标准评定, 发现6个产品不合格, 中心已做出处理。当前, 整个工作系统要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结合落实各项常规监管制度, 扎实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一是中心和地方绿办共同配合, 加大经费投入, 适当扩大证后产品质量抽检比例。二是继续在各地大中城市开展企业用标市场监察, 严肃查处违规用标行为, 同时积极配合工商部门依法打击假冒产品。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年检、产品编号等制度改革, 进一步提高有关监管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四是强化淘汰退出机制, 对质量抽检不合格产品、违规用标企业, 及时采取取消标志使用权、督促企业整改等措施, 并予以公告和通报。通过开展专项整治, 落实各项监管措施, 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企业规范用标水平进一步提高, 市场假冒产品得到及时有效地查处, 防范和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㈣加大宣传和促销服务力度一是扎实做好宣传工作。按照“持之以恒打基础、循序渐进求实效、积极稳妥不炒作”的原则, 紧紧围绕促进品牌“两个提升”的目标, 分三年开展绿色食品主题年宣传活动。2009年, 集中围绕“普及绿色食品知识、促进绿色食品消费”的主题, 中心将通过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知识竞赛、举办绿色食品知识系列讲座、制作绿色食品宣教影像资料等活动, 进一步宣传和普及绿色食品知识。各地绿办也要结合实际, 开拓思路, 大胆创新,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 共同营造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二是积极开展产品促销服务。中心将继续做好第七届农交会招展工作;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落实好农业部农产品促销项目, 更有针对性地组织优势企业和特色产品参加境外专业展会, 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各地要继续通过支持和组织举办区域特色展会, 搭建平台, 做好服务, 促进厂商对接。三是精心打造绿博会品牌。抓紧开展“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标志商标注册, 加强对绿博会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权的维护。同时, 完善有关绿色食品展会制度, 指导各地更加规范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 引导消费, 促进贸易。

㈤继续抓紧抓好基础性技术保障工作一是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三年规划》, 补充、修订绿色食品相关标准, 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今年中心将启动已在农业部立项的《绿色食品畜禽饲养防疫准则》等11项标准制修订工作;补充、制定和发布《绿色食品米酒》等4项产品标准;发布华北地区21种果树、蔬菜品种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并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国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规划》。二是继续开展调研和论证工作, 积极争取农业部有关司局的支持, 推进绿色食品法规及配套制度建设。三是系统开展绿色食品基础理论研究, 加强行业指导。今年中心将面向社会和工作系统, 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 先期启动《绿色食品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此外, 中心将组织召开“绿色食品发展与农产品供给和消费国际研讨会”, 交流绿色食品理论研究成果。四是逐步建立监测机构综合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监测体系在质量把关、标准建设、风险预警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五是抓好绿色食品网络建设, 指导和支持42个绿办建设绿色食品产品认证系统数据交换平台, 加快推进网络认证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㈥切实加强体系队伍建设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围绕发挥体系优势、强化职能作用、提升工作能力“三个目标”, 朝着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三个方向”, 加强体系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工作责任体系。从认证到证后监管的各个工作环节, 从中心、地方绿办到监测机构各个工作层面, 建立分级工作责任体系, 强化各自的职能职责。二是提高队伍素质。重点加强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专业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两支相对独立、相互监督的专职队伍。三是强化激励机制。中心将设立专项基金, 建立量化、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对地方绿办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和激励。四是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各地绿办要树立大局意识, 将绿色食品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 创造条件, 发挥作用;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围绕重大工作, 加强协同配合, 增强工作合力;要树立忧患意识, 既要积极稳妥地推动发展, 又要有效地规避行业风险, 严谨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 共同维护绿色食品事业和整个工作系统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 绿色食品事业已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 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要在农业部的领导下, 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的具体指导下, 在地方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继续开拓进取, 团结协作, 扎实工作, 把绿色食品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14:木加工工作室

工作室概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木加工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木加工工具已越来越多地由机械木加工工具所替換;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亦不断由大规模定制或精益生产模式所取代;而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出现,现代的木加工也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这里所说的木加工活动,是指让青少年了解关于木材、木加工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在科技辅导员指导下操作传统木加工工具或机械木加工工具,尝试体验做一个小木匠或现代小木工的辛劳、智慧和快乐。通过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木艺品、木制玩具或模型等,让其充分亲近自然材料,同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乃至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

使青少年了解与地域相关的木材知识,乐于以木材加工作为自身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培养他们对上述技术乃至工程领域的浓厚兴趣;引导青少年了解木加工设计过程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运用直觉选择最佳方案的创意能力;培养青少年以木材为主要原料,运用传统木加工工具或机械木加工工具操作并形成三维作品的技能技巧.最终在上述过程中整体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动手能力、审美水平、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设施及人员条件

场地条件

具备使用面积为50~10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所,以及开展活动必需的基础条件(桌椅、活动器材存放柜、水电接口、应急设施等)。

设施条件(15万元)

专用设施传统木加工工具(弓形锯、框架锯、刀锯、家用工具组合、锉刀套装、砂纸、多功能扳手、美工刀、木工用锉刀套装水管钳、丝锥、倒角钻、剪刀、木工用雕刻套装);机械木加工工具(精密微型车床、精密钻床、刨床、圆盘打磨机、曲线切割机、直线切割锯、钻铣床、精密微型金属加工车床)。

辅助设施台式计算机、投影仪及投影屏幕;彩色激光打印机、置物箱、设备转运箱、吸尘器、移动工具车、移动搬运车、展橱、货架、网络多媒体、口罩、手套、直尺、油漆记号笔、铅笔等。

人员配备

配备1名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和1名专(兼)职科技辅导员,建立3人以上科技辅导员志愿者队伍。

容纳青少年数量

可同时容纳10~20名青少年参与工作室内的活动。

开放时间

每月不少于16天。

活动内容

在开展木工制作体验活动时,科技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这是因为木工制作所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技能,如木材的特性和木加工中的机械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弓形锯、如何操作木工电动机加工工具等,在学校的教学中都很少涉及,这就需要科技辅导员通过制作木制品传授给青少年。其次是让青少年理解木加工的制作过程和方法,熟悉制作程序(确定目标三维设计工具准备加工制作产品评价后续改进);初步掌握识图、划线、割据、粗刨、钻孔、开榫、打磨、胶粘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最后要注意的是每次体验活动之前都需要向青少年传播木工坊安全须知,以防不慎受伤。

具体活动内容包括:①木加工的概念,以及对于木材的知识学习(如木加工种类简介、电动木工加工工具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木料的属性、木料的产地等)的认知;②木工基本操作技能(如弓形锯的使用、框锯的使用、砂纸的使用、电动木工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绘制图纸等)训练;③简单木工制作(自制木工常用工具的制作、小狗笔架的制作、菱形鸟的制作、陀螺的制作、塔式风车的制作)练习;④自行创意木工作品制作(如摇椅制作、七巧板制作、沙盘制作等)。

活动形式

展演、竞赛、培训、个人或小组制作和探究等。

工作室典型活动案例

活动名称

“原木动力小车”的制作

活动目标

使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了解木制橡筋动力小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能够借助工具,按照木加工程序和方法,自己动手切割木料并自行组装小车;完成后让他们尝试对小车进行微调并检验其驱动效果。

活动人数

小学高年级学生20名。

活动器材

工具设施:曲线切割机10台;圆盘打磨机5台;钻床5台(每台钻台配3mm、5mm钻头各1支);什锦锉刀20套;砂纸40张;直角尺20套。

材料准备:原木动力小车套材20套。每套包括:网印板(160mm×55mm×5mm)2块;网印板(180mm×55mm×5mm)2块;桐木条(115mm×10mm×10mm)6根;圆棒(直径5mm,长220mm)2根;圆棒(直径3mm,长50mm)1根;橡皮筋3根。

活动主要内容

(1)熟悉割锯、打磨、钻孔、组装、看图、识图等技术或技能;

(2)掌握圆形(圆轮)部件同心度制作的加工技巧;

(3)尝试自行制作橡筋动力木结构小车模型。

活动过程及步骤

1.割锯零件

用套材中的网印板割锯各部分零件,稍加打磨后备用(见图2)。

2.制作车身

(1)取桐木条(115mm×10mm×10mm)4根,割锯成(110mm×10mmxlomm)的车身底架,在离端面10mm处居中钻出直径5mm的孔,并在另一端割锯出约30。角。取桐木条(115mm×10mm×10mm)l根,锯割后获得2根40mm×10mm×10mm的车身尾翼装饰条。取桐木条(115mm×10mmx10mm)1根,锯割后获得90mm×10mm×10mm的底架加强架(见图3)。

(2)将各种规格桐木条按图纸要求用胶水黏结在车身面板上下(见图4)。

(3)在车体前后部分各钻直径5mm孔1个,并将2根直径5mm圆棒分别插入,校正垂直后用胶水黏结(见图5)。

3.制作车轮

(1)后轮:将4片直径40mm的后轮片及l片直径10mm圆轮垫片分别用胶水黏结在一起后打磨,并在中心点钻直径5mm的孔。制作2组。

(2)前轮:将3片直径25mm前轮片也如上述方法制作2组(见图6)。

4.组装车体

(1)在直径5mm长220mm圆棒居中位置钻直径3mm孔,插入后车身底架孔内,两边安装后轮,并将后轮与圆棒黏结。在圆棒中间钻孔位置插入直径3mm圆棒,用胶水黏结。

(2)安装前轮,除不用在圆棒中间钻孔外,其余操作如上述步骤。

(3)将多余胶水铲除,整体打磨光洁(见图7)。

5.安装橡筋及测试

(1)安装橡筋:在小车2个后轮各缠1根橡筋。用作动力的橡筋一端套在车体前部直径5mm圆棒上,另一端套在车体后部直径5mm圆棒上(见图8)。

(2)测试小车:操作者用一只手转动后轮,使后轴中心直径3mm圆棒处于竖直向上方向,另一只手将套在车体后部直径5mm圆棒上的橡筋向后抻拉并套在后轴圆棒上,然后用双手同时向后转动两个后轮约半周多,则橡筋被拉伸使小车具有弹性势能,当松开双手后,小车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使其向前运动。

安全操作须知

(1)青少年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木工用机床和其他工具的操作要领和技术性能。

(2)服从科技辅导员安排,按规定戴好防护眼镜,不得穿戴手套和围巾进行操作。

(3)机床运转时,严禁用手触摸机床工作部位;严禁隔着机床传送物件。

(4)高速切削时,应有防护罩,工件、工具的固定要牢固。

上一篇:对保险监管的认识下一篇:送朋友的生日短消息祝福语